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杜甫的诗歌范文

杜甫的诗歌精选(九篇)

杜甫的诗歌

第1篇:杜甫的诗歌范文

1.家庭因素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他7岁开始学诗,15岁时所作诗文就引起了洛阳名士们的重视。

2.社会因素

杜甫的成长过程几乎和唐玄宗统治的时代相契合,唐玄宗造就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三个盛世——“开元盛世”,唐代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唐玄宗确实表现出了自己杰出的政治才能。但也因其后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导致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盛唐由此走上了衰败之路,人民也因而饱受战乱之苦,这就是杜甫生活的时代。

在唐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很少被写进诗歌,主要是诗歌本质的观念在起作用,诗人们都认为诗歌应该是咏物抒情的文体,而不是用来记载社会生活的。但是杜甫看到了人民的疾苦、听到了人民的呼声,他有愤怒,也有感慨。于是,他将其化作文字记录下来。

3.个人经历

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积淀了充实的文化底蕴。历时十年多的“壮游”经历,使诗人接触到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这些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使他早期的诗歌创作充满了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三十五到四十四岁,是他困守长安十载的开始,也是他诗歌创作的第二个时期。杜甫无法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致经常挨饿受冻,“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就是这时期生活的写照。他在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之后,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十年困守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三个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杜甫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和以前也就不同了,不是反对,而是积极号召。他哀悼那些为国牺牲的“四万义军”,告诫文武官吏要“戮力扫橇枪”;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又勉励人民参战。这就使他写出了《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

759年年底,杜甫弃官到了成都西郊,并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他最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在这漂泊的11年中,杜甫的生活虽然很苦,但他总是在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不曾放松创作,在创作的一千多首诗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个时期最优秀的作品。和前期不同的是,这些诗词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并创造性地表现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

4.传统文化的影响

杜甫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的传统,也批判性地吸收了六朝以来诗歌在音韵、格律、遣词、造句等方面的艺术技巧,将现实主义诗歌推向了高峰。他的诗用最少的字句表现出了最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的概括,诗风沉郁顿挫,耐人寻味。他的诗各体兼备,深刻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二、杜甫诗歌人民性的主要体现

1.“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是杜甫诗歌人民性的第一个体现。《三吏》、《三别》反映出广大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楚。在《赴奉先咏怀》中,他指出了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养活了达官贵族,并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对立这一根本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又呈吴郎》中,他通过寡妇的扑枣,说出了穷人心坎里的话。他不仅体贴农民的“困穷”,而且还以热情酣畅的诗笑,描绘了田夫野老真率粗豪的精神面貌,如《遭田父泥饮》等。

杜甫在多年饥寒的体验中,加深了对人民的同情。在“幼子饥已卒”的情况下,他想到的是:“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当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他宁愿“冻死”来换取天下穷苦人民的温暖。

2.“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是杜甫诗歌人民性的第二个体现。正如诗句所表明的那样,他的喜怒哀乐是和祖国命运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当国家危难时,他对着三春的花鸟会心痛得流泪,如《春望》;而当大乱初定,官军胜利消息忽传时,他又会狂喜得流泪,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惊喜欢快状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历历如绘:“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中描绘了屡经战乱忧患的人们听到捷报时的惊喜激动之态,感情饱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随着国家局势的转变,杜甫始终关心着国家命运。比如在安史之乱期间,他大声疾呼:“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寄董卿嘉荣》),“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秦州杂诗》)也决不只是写的一匹“老肃霜”,而是蕴含着一种急欲杀敌报国的心情。从最深刻的意义上来说,“三吏”、“三别”并非只是揭露兵役黑暗、同情人民痛苦的讽刺诗,它们也是爱国诗。“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新婚别》)这是人民的呼声、时代的呼声,也是诗人自己通过新娘子的口所发出的爱国号召。

3.“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对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的罪行怀着强烈的憎恨,这是杜诗人民性的第三个体现。早在困守长安时期,他就抨击说是唐玄宗的穷兵黩武致使人民流血破产,代表性作品如《兵车行》;在《前出塞》中,诗人也代人民提出了同样的抗议:“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杨国忠兄妹当时炙手可热、势倾天下,但杜甫在《丽人行》中揭露了他们的奢侈荒淫的面目。诗人还把杨国忠兄妹们这种生活和人民的苦难、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寄贺兰恬》)在《冬狩行》中,他讽刺地方军阀只知打猎取乐,伴随着叛乱而来的是官军的屠杀奸淫,诗人对此作了无情揭露“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三绝句》)。

在一些咏物、写景的诗中,也都渗透着诗人心系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是一个雨,有时表示喜悦,如《春夜喜雨》;即使是大雨,哪怕自己的茅屋漏了,只要对人民有利,他照样是喜悦,如《大雨》;但当久雨成灾时,他却遏止不住他的恼怒:“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九日寄岑参》)可见他的喜怒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转移的。因此,在杜甫那里,他所见的一草一木几乎都充满着人的全部感情。如《春望》,乍一看题目,会以为是一首写景绘物之作,但是因杜甫心中充满了国破悲凉之情,在他的笔下便连花鸟都感时伤别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杜甫所留存的1400多首诗中,有很多都是反映百姓疾苦的,如《兵车行》、《三吏》、《三别》、《哀江头》、《悲陈陶》、《北征》、《羌村》、《后出塞》等等。杜甫的这些诗几乎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全貌,体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高度的人民性,达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高峰。

他有一颗博大的心,用其纯熟的史诗一样的笔触记载着历史,他关怀穷苦的人民,他的诗里时刻在揭露丑恶的、发扬美善,他心中永远有着一个大同社会的理想。

参考文献:

[1]陈贻焮.杜甫评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邓魁英,聂石樵选注.杜甫选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杨世明.唐诗史[M].重庆出版社,1996.

第2篇:杜甫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李白;杜甫;诗歌探究

1.李白的浪漫主义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人格和艺术个性常被大家用浪漫、天真、豪放、飘逸、自我意识等形容。李白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突出表现是自我仙化、任侠使气、交友真诚。李白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写了他对大好河山的喜爱,对美好仙界的向往,对世俗的鄙弃,对权贵的蔑视和追求自由的思想。虽然,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从政行为都缺乏现实性,但以其特殊的气质表现在诗歌里却是天然率真的,他的天然率真表现在诗歌艺术上不被传统所束缚,任凭自己真情的自然流露,正如在《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中“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自比大贤。

1.1 李白的豪放不羁

李白的诗歌最大的特征就是“豪”。他的豪放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者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十足以至于有一些狂妄,因为他有恃才傲物的资本来表现自己的清高,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另一个方面,李白的诗歌气势恢宏,意境广阔。在描写山川《蜀道难》写道“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多用整齐的七言与九言,同时又四次转韵,手法变化多端。又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意气奋发,豪迈奔放,这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表达,也是对自我、对人生的有力肯定,就连贺知章也为李白的大气深深所折服。《山中与幽人对酌》中写道:“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将这种毫无遮饰的情绪大胆的表露,构成自豪放纵逸的特征,同时也表现出诗人顽强的生命力量。

1.2 李白的飘逸俊美

李白的飘逸俊美表现之一是语言自然朴素,所咏之物脱口而出却不加雕饰,也是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的具体表现。他认为艺术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天真”,在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时,不事雕饰,不掩真情,诗的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他主张尊重诗人的创作个性,相信诗人的创作活力,始终在自然、率真中体现自己真实与质朴的人生,如:“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又如:“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2.杜甫的现实主义

杜甫眼极冷,他总是毫不留情的透过人们伤痕累累的皮囊触及最柔软的内心,杜甫的心却极热,从他的诗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对百姓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谴责控诉。杜甫的诗,就像昂贵而冰冷的镜头,总是如实地记录着社会百态,最真地描述着发生在社会底层小人物身上的事。

2.1 杜甫的沉郁顿挫

“沉郁”是指其题材严肃,感情深沉、深挚,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而“沉郁顿挫”被用于形容杜甫创作诗词的主导风格。

杜甫诗中的“沉郁”融合了感伤与思考,其情感无法得到爆发和宣泄,只能依靠诗词进行渗透。杜甫在诗篇中呈现出沉闷、悲伤的色彩以及哀婉的感伤是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一种表现方式。他一生忧国忧民,把爱国思想和忠君交织在一起,把皇帝看成国家社稷的化身,把国家成败的希望全寄托在皇帝的身上,对皇帝是一味的忠诚,他从早年的志向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正如《南征》中:“者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所写,诗人去世前一年,抱病漂泊时仍对皇帝感恩戴德,忠诚不舍,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希望以丞的身份辅佐国君。正如他在《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描写的那样,战争不断,家书无法送回,战争到最后不管是胜还是败,苦得都是百姓。诗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形同诗人的眼睛和耳朵,而杜甫的诗就是是历史的桥梁。他“沉郁顿挫”的诗风转变成悲伤的字符,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更成就了唐诗的光辉时代,为后人留下值得歌颂的诗篇。

2.2 杜甫的咏史怀古

杜甫着眼于“入世”重于写实。他身经唐朝盛极而衰的巨变,动荡不安的生活给他的身心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他将时代由盛转衰,急转直下的衰败景象纳入笔下,反映除了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生的悲惨艰辛,起到了抒怀或谏政的作用。正如《兵车行》中描写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首诗主题是征兵送行,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张翕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严谨缜密,诗的字数杂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

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动乱中生活的困苦,使杜甫时刻为妻子和儿女能否过上安乐的生活而担心,为儿女挨饿乃至死去而伤心痛苦。例如《北征》、《述怀》等诗篇都表达了诗人浓浓的骨肉情深。

3.总结

李白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特别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使其诗歌充满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如李白在《沙丘城下寄杜甫》中写道“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白起笔设问“我来竟何事”,复自答“高卧沙丘旁”,而杜甫起笔却在《天末怀李白》中先问“君子意如何”,一个先言己,一个先问他,李白浓厚的自我表现色彩可见一斑。杜甫与李白充满传奇色彩的身世血脉不同,杜甫出身书香门第,是忠诚的儒家弟子,他接受的教育是家国天下、君臣父子,所以他没有李白超然的仙气,他真实地活在大唐的土地上,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李白的“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与杜甫的“古凭锦水双行泪,好过瞿塘滟堆”较读,一个俊快,一个沉挚,性气不同,晰然可见。

如果说李白的生命似酒,烈酒,以强势的姿态张扬的游走在天地间,那么杜甫的生命就似水,无所不在的各种形态的水,杜甫之就真就善犹如水之就下,是命运的安排。他的静定,他的沉郁如同来自西伯利亚的风,冷的刺骨,它的尖锐凛冽从来不屑于隐藏,但是正是有了它的存在,人们才会相信,春天不会远了,藏在冰层地下的是希望。

参考文献:

[1] 何宏晔.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J].文教资料,2010(14).

[2] 马卓昊.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4(03).

第3篇:杜甫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杜甫;诗歌语言;俗语;古谣谚;雅俗相通

杜甫作为盛唐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被后世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就像时代的一面镜子,呈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程。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正如元稹所说:“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风格的多样性也就造就了杜甫诗歌在语言艺术方面的突出成果。

一、“雅”――“俗”

杜诗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喜欢佳句,十分注意诗句的锤炼,正是这种自觉地追求,使他在诗歌语言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是杜甫诗歌语言精确、凝练的最主要原因。

“俗语多人间气,雅言多书卷气。善为诗者总是能够游刃于雅俗之间,其中的缘由关键在于一个词语:灵活。在这里所说的“灵活”即是词语转化的契机。如果能很好地抓住并充分运用这个契机的话就能作诗或为文达到俗的灵活可以从人间烟气中探寻到精神文化的最深处,雅的灵活就可以从阳春白雪似的精神文化中体验中寻找到人间性情的境界。”[1]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大多数人在品读诗歌的时候,都存在着一种期待古雅悠久饱含浓厚文学底蕴作品的心理。但如果诗歌中偶尔插入些平常不为所注的俗语,就能给读者的心理期待以突然“袭击”,给读者以新鲜感即雅中有俗,反而成鲜。杜甫善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他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乐府的影响,诗中多使用俗语和古谣谚。而且,杜诗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开放性,理所当然他在用词上也就避不开对民间俗语的开放和接纳。中唐的元稹有诗为证“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他所说的“当时语”就是语言的民间性和口头化,而“傍古人”则是杜甫诗歌由俗入雅的精神探索。

二、“俗”之真实内涵

杜甫诗歌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俗”。杜诗之俗主要来源于杜甫的生活经历。杜甫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漂泊穷困中度过的,因此他与下层人民有着密切的往来,他们的想法、言谈举止等杜甫都非常了解。因此,杜甫写起关于下层人们生活的诗歌来,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更具有形象性和真实感。而且,杜甫也受到了汉乐府的影响,他不仅学习汉乐府的思想内容,还模仿汉乐府的话语方式。这些都为杜甫诗歌之“俗”提供了可能。

杜诗之俗的“俗”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低俗,而是雅俗共赏、雅俗相通之“俗”。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云:“世徒见子美诗多粗俗,不知粗俗语在诗句中最难,非粗俗,乃高古之极也”。而杜甫诗歌的流芳百世也向世人证明了杜诗之“俗”也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粗俗,而是雅俗相通。

三、“俗”之具体表现

杜甫诗歌之“俗”,主要体现在对俗语和古谣谚的使用上。

(一)俗语

宋人孙奕曰:“子美善以方言俚语化入诗句,词人墨客口不绝谈。”例如,“客睡何曾着,秋天不肯明”(《客夜》);“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癫狂”(《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兵车行》);“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新婚别》)……诸如此类的诗句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另外,“无赖”一词也被杜甫用得较为经典。这个词的本意是奸诈,强横。这方面的意义在杜诗中有所涉及,比如《咏怀古迹五首》其一“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这里的无赖就是强横无理,烦扰多事的意思。但是,它更多的被杜甫用于亲友表达感情和描绘自然风光的场合里。例如,《寄从孙崇简》“牧竖樵童亦无赖,莫令斩断青云梯”、《闻斛斯六官未归》“老罢休无赖,归来省醉眠”等等。在这些诗句中,杜甫所要表达的就是在责怪处流露亲昵之情。而在描绘自然风光的诗句中,《绝句漫兴九首》其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就给出了很好的说明。

实际上,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旁枝末节,杜甫使用俗语进行创作的诗歌还有很多,像《舟前小鹅儿》、《忆昔》、《兵车行.》、《三吏》、《三别》等等众多的名篇。俗语,在与杜甫同辈的诗人笔下是极其少见的,而杜甫却信手拈来,也更加生动地展现了下层人民的生存状态与体验。俗语,是一种极为生活化的语言,它也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一种由于过分熟悉而导致的陌生感,同时也激发读者以一种崭新的眼光去深入文本来体会诗中的意味。

(二)古谣谚

除了使用俗语之外,杜甫还非常善于在诗中使用古谣谚,特别是汉代歌谣。“以古谣谚――尤其是汉代歌谣入诗,无形中便赋予了杜诗一种古朴而亲切的神韵,而且,也使之具有了深厚的社会历史意识。” [2]

“兔丝附女萝,引蔓故不长”(《新婚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其六),“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示从孙济》)……这些诗句都含有民谣的韵味。民谣的化用,使本来深奥的哲理浅显化,更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使情感的表达更为恰当妥帖,更为打动人心。

而杜甫的一首《大麦行》,也鲜明地展现了古谣谚入诗给杜诗带来的深厚的社会历史意识效应:

《大麦行》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杜甫的这首《大麦行》在基调和立意上跟《乐府诗集》中所记载的汉桓帝时期的一首童谣颇为相似:

后汉桓帝初小麦童谣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

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唐代天宝年间爆发安史之乱,夷族趁乱入侵中原,大肆掠夺百姓财物,践踏农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战乱,使曾经的兴盛繁荣一夕之间沦为满目苍夷,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无数的百姓无家可归。杜甫借助小麦童谣这种歌谣的形式,更有利于表达天下遭受苦难、处于水生火热当中的百姓的心声,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也表现出了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结语

“乐府宁拙勿巧,宁竦勿炼”,杜甫这种耸人耳目的“俗”语言,极大地冲刷了人们的的审美疲劳,带给人们一种崭新的期待视野,唯其务为俗,方为不俗,韵甚趣甚,大巧如拙。[3]俗的诗歌并不难写,难的是要把俗的诗歌写活,由俗入雅,俗中有雅,雅中有俗。而诗人杜甫却确确实实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诗歌大量使用俗语和古谣谚,非但没有给人粗俗的感觉,反而给人以亲切、俚趣盎然的意味。杜甫诗歌语言一个突出的特点的就是“俗”,但却俗得灵活,俗得成雅,因此也就造就了杜甫诗歌语言雅俗相通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第4篇:杜甫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比较;风格;语言

职业中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古代诗词欣赏第13课安排了《李白诗二首》,第14课安排了《杜甫诗二首》,通过这两课的学习,目的是了解李白的诗歌特点。把李白杜甫放在一起比较教学,我的老师没做过,教材没有安排,我在教学李白和杜甫诗后专门进行比较是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了解李白杜甫的特点,掌握他们的特c,提高同学们文学鉴赏能力。

《李白诗二首》选的是《将进酒》,(752年),《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一是宴饮游乐,一是饯别抒怀,表现了李白豪放性格,语言清新自然,极尽夸张之词,写出了他与众不同之处;《杜甫诗二首》选的是《登高》(767年)和《客至》(761年),一是感受年老失意,一是宴请朋友,一悲一喜,反映了作者两种环境下的不同感受,下面是我给学生的一个李白杜甫对照表:

根据这个表,我进行了比较教学,让同学们从诗的形式,诗的语言,诗的风格这些方面,掌握李白和杜甫的特点,从而学习他们的人格,学习他们的思考。

一、李白乐府诗和杜甫格律诗的比较

李白很重视向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学习,《将进酒》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首诗的“句子长短参差”,有十字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有七字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三字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出现了四字句“弃我去者”,“乱我心者”,纵观李白的诗,他把乐府旧题所有的都写了一遍,足见他对乐府诗体的喜爱或研究的深度,我认为李白之所以喜欢乐府诗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抒情;杜甫诗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为主,他的诗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是唐朝律诗的标志,从《客至》和《登高》来看,句子整齐,对仗工整,平仄严谨,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非常清晰。从抒情看,乐府诗为李白提供好了很好的方式,他的“悲”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他的“愁”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的“忧”用“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杜甫的诗在于生活写实,他也有“愁”“万里悲秋常作客”,他的“贫穷”,“潦倒新停浊酒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李白杜甫选择不同的诗歌形式与他们的心境与处境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他们的诗成功之处。在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的原因。

二、李白的豪放风格与杜甫沉郁风格的比较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杜甫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李白被称为“诗仙”,就表现了他的风格,他的诗“洋溢者豪情逸兴,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飞扬”,“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张落,韵味深长”(摘自课文导读),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既有重阳登高孑然一身的孤寂之悲,又有哀颓失意、愁苦潦倒的不幸之叹,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流露出一种闲适恬淡的情怀”(摘自课文导读),对李白诗我要同学们抄录“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复还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对杜甫的诗我要同学们抄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李白的直抒胸臆与杜甫的借景抒情很好的表现了他们豪放与沉郁的风格,这要反复诵读加以体会才行。

三、李白清新的语言与杜甫深沉语言的比较

李白的诗我们读后感到色彩明快,语言清新,感情抒发一泄到底,杜甫的诗我读后心情沉重,如亲临其境,语意未竟。写“吃”,李白是“烹羊宰牛且为乐”,“钟鼓馔玉不足贵”,杜甫是“潦倒新停浊酒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写“悲”,李白是“悲白发”,杜甫是“悲秋”;写“愁”,李白是“与尔同销万古愁”,“举杯消愁愁更愁”,杜甫是“艰难苦恨繁霜鬓”,“花径不曾缘客扫”。从语气上看,李白慷慨激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杜甫是沉重忧伤,“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樽酒家贫只旧醅”,通过这些比较,让学生体会李白杜甫的语言特色和他们的内外有别的表现。

四、李白杜甫的艺术成就的学习掌握

李白杜甫是唐朝最伟大的两个作家,他们的艺术成就已被历史所公认,我们职业中学选了他俩的诗,主要是从古代诗词欣赏这个角度进行的,如果就以《李白诗二首》和《杜甫诗二首》来评他们的艺术成就有以点带面之嫌,因而我们在进行他们的比较教学时既要让同学们了解他们的特点,又要在比较中认识他们的不同之处,李白诗能让人联想让人振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朝如青丝暮成雪”,如“会须一饮三百杯”,如“天生我材必有用”,“举杯消愁愁更愁”等。杜甫的诗让人沉思,让人伤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如“万里悲秋常作客”,如“樽酒家贫只旧醅”等。他们把所见写得如此生动,把所感写得如此深刻,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典范,提供了学习的样式,什么是艺术,让人过目不忘,让人心中有感,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比较李白杜甫的诗,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启迪心灵,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诗性智慧”(单元提示)。比较李白杜甫的诗,不是要争一争李白杜甫的优劣,没有作者只有优点没有不足,但要防止出现以评作者不足来否定作者现象(如李白消极思想,杜甫过分的家贫真不真实等),我们要有一个共同点:李白杜甫是伟大的,李白杜甫的作品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第5篇:杜甫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杜甫诗歌;酒文化意蕴;分析

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盛产名酒的古国,诗与酒交织形成了中国的诗酒文化。诗歌依托文学而生,用语言表现出人们的精神劳动生活,通过优美的文学形式将人内心与真情进行展现。古代的灿烂文化被泛称为诗,提及民族与国家的辉煌历史,就被称为史诗,整个大自然中的事物、语言、情怀以及品行道德也都被冠之以诗。关于酒,传说是舜的女儿,是某种物质在大自然的运行中,因为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酿成了酒。古代皇帝祭祀、举行朝廷大典,就会把诗和酒交织在一起,奉酒诵诗,从上至民间百姓,都把诗与酒看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需要,同时也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的需要。在古代,酒能够活跃诗人的思维,帮助人们打开更多的想象意识,丰富人们对于生活中的审美,促使诗人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直抒胸臆,创造出更加浪漫,更加奇特的诗篇。酒香诗美,诗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当人们饮酒时就会想起诗,当人们赋诗时就会想起酒,诗酒交融,酒中有诗,诗中有酒,酒更香,诗更美。

一、诗与杜甫

杜甫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饮酒,在杜甫仕途失意之时,认识了对诗歌、书法、画、音乐以及医药等都知晓熟知的郑虔,当时的杜甫与郑虔生活都一样困顿,也因为酒使两人结为好友。杜甫曾经在《醉时歌》中回忆与郑虔一起饮酒的情形:“得钱即相觅”,他们两人只要其中一个有钱就会买上酒,找到对方,“痛饮真吾师”,两个人一起痛饮,从来不会迟疑,喝酒喝到忘乎所有。正因为酒杜甫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两人一起饮酒,相互交谈,不仅使自己的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得到发泄,同时也给杜甫积累了一些诗歌的素材,将他与好友的友情写入诗歌中,将饮酒的情形用诗歌记录下来永留存。在唐肃宗时期,杜甫没有因为居官而停止饮酒,反而加倍的饮酒。在杜甫的《曲江二首》中写到:“每日江头尽醉归”,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每天都喝到江头喝酒,喝到尽兴,喝醉以后才回去,“朝回日日典春衣”,“酒债寻常行出有”,当没有衣服典当换酒时就赊账买酒,所以到处都有酒债,“人生七十古来稀”,从少年到老年,从老年到临终都喜爱饮酒,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这份热爱。“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到杜甫对大自然中美丽的花朵的怜惜,当一片花叶落下的时候就要喝一杯酒,那当所有的花落尽之时,每一片落花他都能看到,他要喝多少酒才能将自己的情感得以释放啊,然而他说他不怕伤酒,为了这一份春愁,愿意并且能够滴滴入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片落花杜甫用一杯酒来计算,那么还有多少春天的风光残留?“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这是杜甫《绝句漫兴》中所提到的,不要想身边的无穷无尽的事情,在我们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要尽情的享受有限的酒,我们足以看出杜甫对于饮酒的热爱,在他的诗歌中,一字一句的表现出对于酒的热爱,将他内心的情感通过诗歌,通过饮酒尽情的表达。同时也激发了杜甫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在饮酒的过程中文思泉涌,于是杜甫抓住了在饮酒过程中的情形,形成了伟大的诗篇。

二、诗人与酒

在古代还有很多诗人也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酒,高兴的、悲伤的、都寄托诗篇中,在饮酒的过程中可以不受限制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美好的,想象自己所想要的生活,把所有悲伤的难过的都忘乎所以,所以魏晋时期的陶渊明、唐代诗人李白、宋代诗人苏轼、南宋诗人陆游都挚爱酒,苏轼在晚年与杜甫一样是酒如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百岁光阴半归酒”;“酒渴思吞海,诗狂欲上天”,从这一系列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诗人对于酒的热爱,整个生命中一半归于岁月,一半归于酒,对喝酒的欲望就像要吞掉整个大海的海水一样,对于诗歌的欲望就像想上天一样,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诗人们把诗与酒紧密的联系起来。随着时间流逝,时代的发展,酒虽然被人们当作释放自己内心情感,缓解内心紧张的工具和手段,但也成了人们追求一种内心安宁舒适以及审美愉悦的清雅之饮。也正是因为诗人爱酒、饮酒、咏酒,将诗人与酒联系交融起来,并使我国的诗酒文化得以源远流长。

酒能够为诗人的创作助兴,所以诗人爱酒、饮酒、咏酒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而不是偶然。在我国的诗歌史上有很多关于咏酒以及涉及酒的诗歌,酒成为了文学史,成为了诗歌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古代的祭祀,宴请以及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酒,至现代,酒文化也离不开我们的生活,酒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作用与特点。诗与酒的融合丰富美化了我们人类的感情世界,诗是水中的酒,酒是文中的诗。

参考文献:

[1] 李思涯.论明代复古派对杜诗的态度[J].文学遗产.2010(03).

[2] 林继中.杜诗的张力――忠君爱民思想在杜诗中的表现形式[J].文学遗产.2009(03).

第6篇:杜甫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诗人;诗歌;古代知识分子;“仁政”“民本”

作为几千年来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家学说,自从先秦开始,它就提倡“仁政”和“民本”思想,并且一直贯穿在它的发展历程之中,始终作为它的核心思想。其实说到底,儒家学说就是一种在不漠视个体生命的条件下更加注重集体意识,更加侧重集体利益的思想流派,也是一种重视实践,侧重现世功利的思想流派。因而儒家一直以来都强调“治国,平天下”。既希望生命个体投身于激烈的社会实践,在仕途大业和庙堂参政中,通过“学而优则仕”的济世道路,在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现世功利中来完成自己的理想报复,从而展现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几千年来,儒家始终注重现世功利,积极进取、刚健有为。赏析杜甫的诗歌,犹如在品尝一杯充满苦涩的老酒,里面总是渗透着诗人的忧愁和凄苦,但是最为一个杰出的诗人,同时也作为一代儒者,在他以及他的诗歌当中更多的表现出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闪耀着灿烂的“仁政”、“民本”光芒。

一、积极进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入世态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见古代儒家思想的主流是积极的,是进取的,儒家知识分子也是刚健入世的。他们注重现实功利,寄希望于社会实践,并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也从某种程度上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刚强柔韧的民族精神。

自公元618年李唐政权建立以来,经过太宗,武后等的励精图治,到了开元年间幅员辽阔,国力强盛,中外交流频繁,强大而具有恢宏气度的盛世景象,也使一些青年才俊们在时代的面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而青年时代的杜甫也是这样一位胸怀天下、积极有为、企图在社会实践中建功立业的青年知识者,因此在他的身上以及诗歌当中也表现出了那种意气风发、充满阳刚的进取精神。如《房兵曹胡马》中写道“胡马大宛名,峰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诗歌通过先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写马的品格,用虚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写它纵横驰骋,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形象吗?最后用“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来包含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是跟道家追求的“出世”,“无为”,思想是有着显著区别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儒家知识分子身上那种“经世致用”,刚健有为的入世精神。

二、以“仁政”“民本”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进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儒家流派自从一开始就提倡“仁政”和“民本”思想,并一直都作为它的核心思想。所以儒家向来以“仁”“民”作为自身价值取向和是非评价的标准。其实简单来讲,儒学就是“仁学”其根本就是“民本”思想。而儒家的“仁”指的就是要有爱人之心,以人的利益为标准。而“仁政”具体化就是“宽刑薄税”。而“仁”或“仁政”的出发点便是“民本”,所以就有了“君者,舟也,庶人者也,水也,水则载舟,也则覆舟”因此儒家向来都把“民”视为根本,强调“得其民,斯得天下也”。而杜甫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也自然而然的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表现在他的诗歌当中,那就是忧国忧民,并对社会的黑暗现象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如他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是一首反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治讽刺诗。天宝以后,唐王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战争的性质,已由天宝以前的制止侵扰,安定边疆,转化为残酷征伐。连年征战,给边疆民族和中原人民都带来深重的灾难。在这首诗里,通过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连年征兵,造成了农村萧条零落的悲惨境况。同时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灾难。可以说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

三、杜甫诗歌中的民本思想

杜甫一生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篇,充分利用了他的诗笔刻画出一系列广大人民的生活图景。通过描写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农民形象,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作者的思想与作品中农民形象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反映出来。首先是杜甫诗歌中广泛描写的是农民百姓贫困与压迫下的痛苦生活。如其诗《岁宴行》中“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诗歌里可以显然的看出诗人在为“米贱伤农”为农民报不平,诗人将统治者和劳动人民作对比,一方面写统治者荒淫、穷奢极欲;另一方面则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鲜明的对比,诗人的爱憎情感溢于言表,体现了其伟大的人格。另外,杜甫不仅仅反映农民的不幸生活,同时通过描写农民的悲惨形象,大胆的为农民说话。杜甫作为封建士大夫,从根本上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其具有同情人民、爱护人民的民本思想。在其广泛接触下层百姓的过程中,看到老百姓的苦楚不是不闻不问,而是带有高度的责任感在为百姓呐喊,试图让统治者看到百姓的疾苦。同时杜甫所描写的农民形象,大都具有善良、勤劳的优秀品质,并以热情的笔墨赞美劳动人民的可取之处。

清人仇兆鳌讲杜甫“公与田夫野老相狎荡,盖能亲厚于人而人共乐之。”①杜甫写出了大量的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诗歌,在杜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与创作对象交往的时候是平等的,杜甫与民交往时从来没有士人的高态,也绝不参杂轻蔑厌弃之情,有的只是真诚和尊重。他的民本思想渗透在诗歌之中,是其情感的支撑。在杜甫独特的诗歌风格中,其民本思想的光辉得到有力的绽放,代代相传,光耀后人。

参考文献

[1]金启华,胡问涛.杜甫评传[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10.

第7篇:杜甫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杜甫诗歌老妇形象妇女观

杜甫号称“诗史”。他的诗歌堪称是描绘唐代中期社会生活的一副历史画卷。在这幅长卷中出现的女性人物形象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值得我们效仿和学习。但是在形形的女性形象中,值得一提的是老妇人的形象。老妇人形象的塑造和其他女性形象塑造相比虽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是人物塑造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丝毫不逊色。下面以《石壕吏》和《又呈吴郎》为例。

一、坚强隐忍的老妇形象

杜甫虽然出身于名门望族,和底层的劳动人民有着不一样的社会地位,但家道中落,仕途不顺后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更了解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也就越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所以他写的诗歌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特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后,诗人的文笔更加犀利更加现实,描写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真实,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饱受战乱之苦的底层妇女形象。比如作于乾元二年(759年)春天的三吏、三别之一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乾元元年六月,杜甫因上疏救房琯,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冬晚曾回洛阳,次年春由洛阳返华州时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数十万大军在邺城全线溃败,李光弼等退守河阳,并到处抽丁以补充军力。杜甫在洛阳至华州的途中亲眼目睹强行拉夫的残暴景象,以及人民遭受的痛苦,写下了三吏三别。

在《石壕吏》中诗人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描写了一幕发生在现实中的悲剧,诗歌中塑造了一个不幸的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杜甫途中投宿石壕村,恰巧碰到了官吏来抓壮丁补充兵源。有一户人家,老头听说官吏来抓丁逃走了,这家人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去前线打仗了,其中的两个儿子不幸战死沙场了,家中只剩下二老和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改嫁,儿媳妇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向官吏诉说家里的不幸无果后自愿到军中做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天底下最悲哀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而诗歌中的老妇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白发人母亲,她承受着世间平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造成她痛苦的原因就在于无休止的战争。虽然整首诗歌没有正面场景描写战争的残酷,但是从三个侧面反映了战争对劳动人民的伤害。一是官吏在夜里壮丁,如果是和平年代国家需要补充兵员,就会贴榜公开征募不会有官吏半夜闯入抓壮丁的现象;二是老妇的三个儿子中就有两个战死沙场,可见战争的激烈程度;三是当听闻夜里官吏抓人时,一个上了年龄的老头竟然是翻墙逃跑的,不可思议的举动中透露着无奈的辛酸。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坚强的、伟大的女性都被人民群众赞美着、传诵着。《石壕吏》中的老妇可以说是一位坚强伟大的女性。三个儿子在战场上拼杀甚至战死沙场,为了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保住家里剩下的男丁,保护自己的老伴自己毅然且无奈地被官吏带走。当时正逢安史之乱,李光弼的军队对付的是安禄山的叛军,这次抓丁的目的是阻止叛乱,从性质上说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但是正义的战争也同样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和痛苦。诗中的老妇勇敢、坚强,富有牺牲精神,让人读后在同情的同时不禁对她的行为肃然起敬。

二、孤苦无依的老妇形象

公元767年(大历二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杜甫曾写下了一首反映贫苦老妇诗歌——《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圃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诗中塑造的是一位在战乱中变得一无所有的老寡妇形象。在战乱中她失去了亲人,也没有维持生计的来源,为了生存她怀着一颗恐惧的心不得不偷打诗人草堂门前的枣子充饥。杜甫理解老妇人的心情,也同情这位可怜的老妇人的不幸处境,所以放任不管。可好景不长,当诗人由草堂搬到东屯把草堂借给一位吴姓的亲戚之后,这位老妇人的处境就更加悲惨了,吴郎为了不让老妇人打枣,竟然在草堂的门前插上了篱笆,杜甫听说后立即修书一封,劝阻他不要这样做。为了让吴郎能够接受,杜甫采用委婉的说法:“即防远客虽多事,遍插疏篱却甚真。”意思是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可是你插了篱笆,让老妇人当真误以为你不想让她再打枣了,其实插不插篱笆对你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可是对这样一个无夫无儿无女的又被苛捐杂税夺去土地财产的老妇人而言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了。全诗的最后,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正思戎马泪沾巾”感动对方。

诗歌中的老妇人的形象塑造是在诗人叙事的过程中完成的。全诗虽然没有描绘出老妇人摘枣时的心情和场景,但是通过诗人的叙述,我们能够想象她在摘枣时和摘不到枣子的复杂心情,虽然她“无食无儿”,但并不代表她失去了人格上的尊严,老妇人是有自己的尊严的。设想如果她有相依为命的老伴,有承欢膝下的儿孙,有可能她的生活是清贫的,但起码是一个能维持生存的状态,也不至于沦落到偷别人家门前枣子的处境。吴姓的亲戚搬来后在门前设了一道篱笆,老妇人的处境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有可能会因为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枣子而活活饿死。设想老妇人当时的心情是沮丧的,甚至是绝望的。因为摘得到枣和摘不到枣就会使老妇人有两种不同的命运。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命运呢?这就是杜甫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之一:导致老妇人也是导致千千万万老百姓穷困潦倒的社会根源一是官吏们无休止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的“征求”;二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争。

三、结语

杜甫笔下的两位老妇人形象,虽然塑造的角度和方式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残酷战争的牺牲品。在诗人的笔下,他们是善良的、坚强的、隐忍的。杜甫在塑造他们的时候心中充满着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同情与关爱,如果没有这种深厚的感情,则写不出这样动人的诗句。诗人诗中类似写底层妇女艰辛的诗句还有很多,杜甫能写出这么众多的描写底层劳动妇女代表的诗歌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儒家的“恻隐之心”、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使杜甫和这些不幸的妇女一样有了共同的感受。先秦儒家思想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孔子就对妇女持有不公正的轻视态度,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杜甫虽然“一生只在儒家界内”,但是对儒家学说杜甫并不是全都接受的。杜甫尊重、同情妇女,真诚关注妇女思想与生活的积极进步的妇女观,其实就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突破,这恰恰体现了杜甫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善于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的可爱之处。

参考文献:

[1][唐]杜甫.杜工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第8篇:杜甫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杜甫;诗歌;语言;风格

肩负了一千多年“诗圣”名号的杜甫,创作了大量为历代称颂的诗歌,当谈及其诗歌风格时,“沉雄”二字的分量自不必说。但其前期创作的诗歌,大多选择了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春夜喜雨》中,作者不遗余力地抒发了自己对春雨的赞美,其语言呈现出一种明丽欢欣的小清新风格。

语言的运用是讲求逻辑的,这种逻辑是思维体验中最自然的状态。文学作品的最大受众应是一些不具备文学理论知识的人,而他们更不应被强迫去理解作者的思维,而是应当在读到某处时,自发地因作品而悲而喜,由心生发出赞同感,这便是文学作品应当呈现出来的逻辑。我相信许多读过《春夜喜雨》的人都有一种欢欣畅快的感觉,这便达到了作者与观众关于审美的要求。从题目看,一个“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诗文中虽未提及“喜”字,但当通人情的春雨随时节而至,当人们还在熟睡时,它却在以博大的胸怀滋润万物。当一夜的疾风骤雨结束后,推开窗户,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路边各色的花朵娇艳欲滴时,难得你没有被这懂事守信的春雨打动吗,没有由衷地感谢这春雨吗?这是酝酿在整首诗中的情绪,也是触动读者的触发点。

整首诗的主要意象就是春雨,贯穿于全诗的雨既是主角,又是配角。说是主角,是因为从题目开始,作者的叙述便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诗中的雨前乌云、雨后花朵都是为了春雨服务的。说是配角,是因为在作者营造的氛围中,我们见到了满城的乌云,见到了江船上的灯火,见到了花团锦簇,见到了熟睡时万物被滋润。但我们似乎从来都没见到过春雨,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春雨的大小、强弱,但却时时刻刻感受到了春雨的存在。作者正是想通过已写的景象和文章氛围让读者去想象未写之景,玩味作者未直接抒发的感情,从而在更深的层面去反射出作者的审美方式和内心世界。而在尾联中,“花”这一意象的出现则为我们展现了清晨时分,城中被雨浇洗过的花朵生机勃勃,这样一幅清新恬淡、充满希望的场景让人感到身临其境。“城”的意象又让原本清新的意境增添了几分大气、阔远。

奠定好感情基调,设置好意象景物,作者在这样一种小清新的环境氛围中也带给了读者一种特别的阅读趣味与阅读感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雨”被赋予了人的情态,仿佛它真的通晓自然规律,按时节如约而至,怎能不被人在开头就冠以“好雨”的褒奖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默默无声的雨只是静静地与风一起来到人间,如母亲一般给万物以滋养,却不动声色。“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作者不满意于将漆黑一股脑泼向这画面,于是借来一船灯火,在黑暗中兀自发亮。即便它有打破抗击黑夜的勇气,却也只是更加凸显了夜色之黑。这一切的终结在于黎明来临,像是一场闹剧收了场,大自然又恢复了平静温和,以娇艳明丽的花朵昭示于世人春雨的贡献。

作者在语言运用的色彩搭配上也运足了功夫,在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中,乌云密布,风急天高,大雨逼近。在广阔无人的野外,连云都变成了黑色,而在这无尽的黑暗中,恰有一只江船,灯火为黑夜带来一丝光明。黑与明的对比,并非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而是愈发凸显了整个情景之黑。当这份密布了阴云的沉重幕布揭开之后,令人称奇的却是那“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破晓之后清晨的花朵都娇艳欲滴,与前一夜压城的黑云相比,恍如隔世。红与黑的反差在此刻也得以彰显。突兀的对比给读者心理上以十分强烈的刺激,情绪上也由沉重转向欣喜。一句“花重锦官城”铺开了一片姹紫嫣红,明丽鲜艳的色彩让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不胜收的春景图。这份清新是被黑云打压之后的清新,自然来得难得可贵,令人印象深刻,带给人心理上的感觉也是强烈的,继而引发忧伤或愉悦之情。

《春夜喜雨》的语言意韵通过情、景、趣、色的经纬线被编织为小清新风格的图画,这份富有美感的小清新不仅成就了《春夜喜雨》的生命力,也让我们对于杜甫的诗歌多了几分亲切。

【参考文献】

[1] 黄润之.谈谈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J].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

第9篇:杜甫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初中生 杜甫诗歌 人文精神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兴盛急遽走向衰败的时代,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青史留名、匡弱扶困是杜甫一生人文精神的主线。他有过“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奢望,但坎坷的仕途、颠沛流离的现实生活,使他对时代的苦难、家国的不幸、人民的疾苦有了深切的体验,也使得他具有了乐观奋斗的情操、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和胸怀天下的仁爱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21世纪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

而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明确指出了教育本身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其更高的价值在于,告诉中学生人生正确的方向何在,该以何种目光来看待这个莫测的社会。所以,教育者最先要教会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该怎么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杜甫的代表作应该是高度写实的《三吏》、《三别》。可是在初中语文版的语文课本中,选入的杜甫诗歌却是《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四篇。其安排是煞费苦心的。我就这几首诗来谈谈其中浓厚的人文精神对中学生的熏陶作用,归结如下。

一、以杜甫诗中的“励志功用”对初中生进行励志教育

励志名篇,首选《望岳》。这首诗是杜甫早年学习和游历时期的名篇。

年轻时的杜甫深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和熏陶,怀有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对前途充满乐观和大胆的自信。虽然他刚经历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大的挫折――科举不中,但年轻的杜甫仍以进取的热血与气魄,以开阔的心胸领略泰山之景。诗中开头自问自答,以一句“青未了”尽显视野之辽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天地之灵气只在这里,气势割天断日,其势可参天,直逼云霄。此情此景,整个天地都在胸中,吐纳间,变成无比辽阔的胸怀。这样的壮丽,只有勇者方能驾驭,只有能者方能尽览,所以杜甫发出了一句狮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势如长江之水,滚滚不可断扼,其情如拔天之泰山,气冲云霄。此处,杜甫的万丈豪情谱出了“望射天狼”的奋斗之歌。整首诗,你完全看不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的情绪,只受到视听上的强悍冲击:热情,赞美,勇气,雄心,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气魄。此一“望”,恰是诗人果敢而执著的追求,透射出年轻的霸气。

中学阶段是确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时期,教师和家长高度重视对中学生的理想教育。但现实中不少家长和老师对中学生的理想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以升学为理想教育内容者,有以发财、做官为理想教育内容者,有以出国镀金为理想教育内容者,甚至有认为理想教育搞不搞无关大局,只要升学率搞上去即可。其直接后果是,部分中学生对理想教育反感,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不愿为伟大理想而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遇危不扶,有难不帮,见死不救,见义勇为被视为傻子。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的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把金钱和利益看得至高无上,理想信念趋于淡化。

长此以往,我们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正气?如何把孩子的人生引到健康安全的航线上?对初尝人事的中学生来讲,杜甫这种对理想的热情、执著、霸气,都是他们所急需而必需的。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理想态度,这是我们初一阶段必须帮助学生获得的第一把武器。杜甫的这一首《望岳》安排在此处,无疑给学生以莫大的勇气。开篇励志,可谓及时而正确的。

二、以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杜甫的人文胸怀强烈地表现在他对国家的热爱上。他对国事发展的密切关注,已经超越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忠君”的范畴,上升到对国家社稷的关怀,并将之诉诸笔端,用诗歌全面、深刻地表现出这时代的重大主题。站在时代的浪尖上,杜甫就是一个爱国志士的杰出典范。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顷刻间,国破家亡,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大唐的威严丢失,杜甫深陷入忧虑。“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秉怀一颗赤子之心,声声血泪之诉皆发自肺腑。

安史之乱的第二年,杜甫被困在了沦陷的京城长安。面对长安春景,他触景生情,写下了悲情的《春望》。

昔日繁华的长安城,如今只剩下什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花鸟为之泣下,日月为之无光,苍天为之动容。亡国之悲,离别之恨,源于那祸乱的逆贼,更源于昏聩的朝政。可怜诗人白发苍苍,家国无归。

而当杜甫听说安禄山败军的消息,那份狂喜之情溢于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捷报“忽传”便叫人“涕泪满衣裳”。“初闻”的一刹那,作者喜极而悲、悲喜交集。心中的激动让诗人不顾年纪,既要“放歌”,又须“纵酒”,“狂”态毕现。此时作者已是五十二岁,可是,他却欢欣鼓舞得像个孩子。如果说范仲淹首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口的话,那么,早已在几百年前已有人实践了这份赤子之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和献身精神。它既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又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思想觉悟。青少年是新世纪的主角与希望,他们的爱国感情,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培养和教育。

杜甫以一己之躯,进谏于无道,悲悯于同胞,他的家国之爱日月可鉴。新世纪的青少年应把这种对祖国的爱融入血液,外化于日常行为种种,让爱国变成自身的潜在素质,把目光牵引到家国的发展上,而不局限于个体的小得小失。

三、以杜甫诗中的“仁爱”对中学生进行关爱他人,同情弱者教育

仁爱,可以说是杜甫思想的顶点。杜甫一生逆境多、顺境少,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可是,杜甫以饥寒之身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不乏大爱之仁。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无疆之爱。

诗中杜甫的困顿如此:茅屋为大风所破,茅草为孩童所盗,漏屋为秋雨所浸,破衾为漏雨所湿。长夜漫漫,将何以安度?多年来,杜甫带着一家老小辗转流浪到成都,终于在别人的帮助下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是那一夜,当大风吹破他的草屋,他在“冷似铁”的被窝里辗转难眠,却不为这些年的颠沛流离,不为身处雨淋寒侵之境而自哀自怜,而是忧国伤时。他由天灾想到人祸,由破庐想到天下,残破不堪的国家使他忧心如焚,寝不安席,诚所谓“身居茅屋,心忧天下”。儒家有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此时此刻的杜甫身处困境,却仍有济世之心。诗人最美好的愿望竟然不是改变自身的困苦处境,而是让天下寒士入住“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万千广厦,得以“俱欢颜”。这种社会理想如能实现,诗人一庐独破、一人冻死也心满意足。这种舍身利人的精神、同情弱者的仁义,可称得上崇高和伟大了。

现今中学生都是“90后”,他们普遍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于自我和追求个性。他们在学校和家里是一套语言和生活方式,在网上又是另一套语言,小肚鸡肠又自私自闭。他们缺乏宽容别人的度量,缺乏敢于承担的担当,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迫切需要关爱他人和同情心的教育,从而学会尊重生命和承担责任。

我想教育应重拾本源,强化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在以人为本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杜甫对后人的更大的影响是在对于后人一种人格的塑造或者道德建树上。他是用他的一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人文精神的广泛关怀,我们应大力渲染强化,以此感染教育中学生。

综上所述,“诗圣”杜甫虽已逝去千年,但他身上强烈的人文精神仍在通过他的作品熠熠生辉。他就像一面旗帜,矗立在文化的高坛上,流转于民族精神的传承中。我们要极大地挖掘出他的文化价值,也要尽览他的精神价值,帮助青少年学生构建一个宽容的、关爱他人的,会尊重、会感恩的、勇于社会担当的精神世界,实现民族精神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尹才根.教育的灵魂――德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论杜甫人文精神的构成要素.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胡晓明.略论杜甫诗学和中国文化精神.文艺理论研究.

[5]新课程背景下重构理想课堂初探.教育革新,2007,9.

[6]郁宇星.杜甫诗歌所表现的人格魅力.素质教育,2001,1,1.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