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杜甫草堂园林艺术论文

杜甫草堂园林艺术论文

一、疏密有致、虚实相生

(一)疏密有致

从中式古典园林美学的角度来讲,园林中各种景观要素的安排须疏密得当,过于密集难显空灵飘逸之趣,过于稀疏则又会显得毫无深邃、蕴藉之感。下面笔者就从建筑、花木、水体三方面详细分析杜甫草堂疏密有致的空间特征。首先来看建筑安排。杜甫草堂从正门入口开始,依此建造了大廨、诗史堂庭院等气势恢宏的建筑。这些建筑形态方正,排列密集而紧凑,视觉效果相对集中。从诗史堂开始到工部祠品字庭院一段,西边设有水槛,东边设有碑亭,建筑密度相对减小,视野也较为开阔。再沿中轴线向东而行,主要建筑茅屋及辅助建筑花径等景观再次集中排列。如此一来,整个园林就形成了由密到疏,再由疏到密的布局,有效提升了空间的节奏感。其次来看花木造景。整个杜甫草堂花木造景的组织方式多种多样,这造就了配景区疏密得当的空间特征。具体来讲,工部祠品字型庭院与诗史堂的方形庭院中的花木均采用了点植布局,用于衬托建筑、装点庭院的低矮开花类植物比重大。到了茅屋景区附近,植物则采用了群植配置手法,且多为竹、楠等能够掩映建筑的较高植物。再次来看理水造池。杜甫草堂中的水体大多以溪渠形式存在,这些溪渠先后流过大廨门前、柴门前、工部祠后,最终于茅屋前汇聚成一个水面相对平阔集中的池塘。这样的安排使流水有了弛张起阖之感,进一步丰富了园林的空间效果。

(二)虚实相生

疏密有致是对于平面构图而言的,虚实相生则是从纵深角度着眼的。在园林艺术中,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若论及山水,则山为实,水为虚,论及建筑则墙为实,窗与廊为虚。杜甫草堂在空间安排上就真正做到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虚实相生之美:从建筑布局上来看,杜甫草堂的大廨、诗史堂、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四栋建筑为实,连接四栋建筑的通透回廊为虚,草屋上半部的竹篾墙为实,诗史堂和工部祠在半桩台上砌的花窗为虚;从花木安排上看,由红墙围合而成的花径为实,花径两边的植物以及墙外的林木为虚,工部祠后孤立的土山为实,草亭边的林木为虚;从水体设置上看,茅屋前的林塘为实,花木掩映下的溪渠为虚,溪渠上的野渡小舟为实,渠道中若隐若现的石头为虚。

二、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一)巧于因借

无论是何种风格、何种类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其面积都有限。要想在这有限的范围内更好地呈现景观元素就需要借助一些传统造园手法。借景作为中国园林艺术中最具典型性的造景手法之一,有助于延伸园林空间,为景观增添意想不到的美感,使人们在近观、远眺、仰视、俯瞰时均能获取到更为丰富的景观。下面笔者就分别从园内外空间借景和室内外空间借景两方面对其巧于因借的特征展开分析。首先来看园内外空间借景。在园内外空间借景方面,设计者充分利用了邻借、远借、俯借、仰借、应时而借等手法,使人们处于园内有“极目所至,尽为烟景”之感。登临工部祠旁水槛就可遥望梅苑以及一览亭、塔影等景观,是为远借;绕过工部祠即可亲近池水,赏荷叶田田、游鱼无数,是为近借;行至梅苑内水榭,抬头望去可见听秋轩、一览亭,是为仰借;再取道岸边,又可见青草悠悠、池底青荇,是为俯借。若值隆冬时节,人们坐于水榭之中,还可嗅腊梅之清香,观梅花之容姿,体会“应时而借”之味。其次来看室内外空间借景。成都杜甫草堂作为中国重要的公众纪念场所拥有大廨、柴门等许多敞厅式建筑。这些敞厅式建筑开设的花窗与室外相通,既实现了通光采光的实用性功能,还将室外的杜甫铜像、碑亭等景致“引入”到了室内,实现了山水环境同纪念空间的联通,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二)精在体宜

所谓“体宜”是指园林整体格局以及风格的适宜与合理性。其中,“体”指的是园林的整体或全局,它既涵盖园林的外在表现,又指代其内在布局;“宜”则是指园林的协调性,即历史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客观时空条件同园林内部构造是否适度关联、合理构成。杜甫草堂的整体空间设计就准确地遵循了这一原则,既营造出了浓郁的纪念氛围,又体现出了人性化的亲民风格。下面笔者就分别从总体建筑布局和细部景致安排两方面对其精在体宜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来看总体建筑布局。杜甫草堂主要院落之一的诗史堂院落采用了方正围合形制和品字型形制,这种院落布局方式同中国传统祀祠纪念建筑追求平衡与对称的风格基本一致。杜甫草堂的另一主要院落工部祠院落则采用了品字型形制,它并没有采用传统古典祀祠建筑中常见的配殿平衡手法,而是选择了空花短墙对其中的建筑进行平衡与连接。这使得祠堂地位更为突出,同时还增添了一分幽密宁静的诗意感,非常合乎诗人纪念园林的体宜。其次来看细部景致安排。设计者在草堂院落中放置了许多镌字景石用于细部精致的装点。这大大升华了茅屋的人文意境,有效提升了园林文化气质同自然景致的契合度,真正做到了精在体宜。通过以上对杜甫草堂园林艺术的空间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杜甫草堂作为川西纪念园林的经典之作,既承载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造园精髓,又饱含着蜀地的风情与韵味,表现出了“古雅清旷、飘逸乡情”的艺术特色。作为当代艺术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对其设计手法和美学价值做进一步研究,以所学知识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园林事业的发展。

作者:孙薇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