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杜甫的诗有哪些范文

杜甫的诗有哪些精选(九篇)

第1篇:杜甫的诗有哪些范文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地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清人浦起龙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少陵编年诗目谱附记》)杜甫的诗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可是无处不浸透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记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持不同的态度。他对于朝廷穷兵黩武,消耗人力物力,是反对的,如《兵车行》、在夔州写的《遣怀》《又上后园山脚》;对于平息叛乱,抵御外侮,是支持的,如安史之乱前期写的《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以及吐蕃入侵时写的《岁暮》。这些诗谴责什么,歌颂什么,都很鲜明。然而“三吏”“三别”却更为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冲突。杜甫在洛阳路上,看见横暴的差吏把未成人的男孩、孤苦的老人都强征入伍。他替这些人提出控诉,对差吏给以谴责,但是一想到壮丁缺乏,而又大敌当前,便转变了口气,尽可能对被征调的人说几句宽慰或鼓励的话。

杜甫写过许多歌咏自然的诗。他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干戈扰攘、国困民疲的时代。如困居沦陷的长安时写的《春望》、入蜀时写的《剑门》,是最有代表性的。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像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此外,杜甫也写了一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的气氛,可以看作是有声有色的文化史。

杜集里也有一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的感情也较为淡泊,比较突出的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如《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从诗题上就可以想象出杜甫当时的心境。这类诗当然不能和前边论述的诗篇相比,但也代表了杜甫为人的另一方面,他不只有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也有对于微小生物的爱好。

杜甫也写过一些怀念家属、朋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怀念妻子的《月夜》,怀念弟弟的有在秦州写的《月夜忆舍弟》,在许多怀念朋友的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

总的说来,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杜诗的影响所及,不局限于文艺范围,更重要的是诗中爱国爱人民的精神感召着千百年来的广大读者,直到今天仍有其教育意义。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1卷,有删改)

第2篇:杜甫的诗有哪些范文

同为漂泊者,彼此的境遇纵然千差万别,但总有相通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雨中的杜甫江阁给我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那天我坐在一位朋友的车里,在经过湘江大道时,雨突然变得密集起来。透过车窗玻璃我看见杜甫江阁,它在溅起的雨雾中流转,与茫茫云天一起,如同幽深岁月中的幻境。雨水沿着车窗玻璃往下淌,仿佛在努力擦拭这世俗的尘埃,视线竟然慢慢地清晰起来,那雨雾似乎一下子加深了杜诗中的凝重和冷峻。

是的,我仿佛看到“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相识吗?我蓦然转过头来,渐渐远去的杜甫江阁突然矮了下去,那个倚在江阁门口着一袭青衣的老者就是杜甫吗?我知道,杜甫是喜欢雨的,他一生写过不少与雨有关的诗篇,如:《春夜喜雨》、《秋雨叹》、《梅雨》、《朝雨》、《村雨》等,多达数十首,其中有三首就是在这里写的。除了《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之外,还有《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和这首《雨》:“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明灭洲景微,隐见岩姿露……”这样的诗句让我看到的是湘江一千多年前的样子,那时湘江两岸还保持着原生态,山林苍翠,植被丰茂,鸥鸟翔集。就像此时,丰沛的雨水让万物和诗歌得以滋长。

自那以后,我多像一个形迹可疑的人,我不是苏涣,也不是李龟年,但我们终归还是相遇了。杜甫直视我,我面不改色,他可以将我视同陌路,我还是把他引为知己。他赞赏的人是蜀人苏涣,此人年轻时闯荡江湖,后考取进士官至御史“佐湖南幕”,却常游离于官场之外,知杜甫到了长沙,特来探访。杜甫爱其诗才,两人把酒论诗,相谈甚欢,常聚于江阁佃楼或湘江扁舟之中,挑灯畅谈至深夜不散。我不擅饮酒,杜甫就罚我作陪,我的眼皮直打架,他却视而不见。我甚至妒忌从洛阳来的李龟年,诗圣和乐圣,仅一次偶遇,他就以那首著名的《江南逢李龟年》相赠:“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个杜工部,虽然常悲戚满怀,却是个典型的性情中人,在他乡遇故交时,其诗作往往明朗欢快,感奋之情跃然纸上,全然没有了“饥藉家家米,愁征处处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之类的悲愤沉郁之气。我笑他,他不以为然。他的不以为然里自然有我无法意会的缘由。

也罢,我只写我的新诗。就像现在,我登上杜甫江阁的二楼。不无平静地对着杜甫的雕像,以及他背后那幅大型的木制浮雕,对,就是那个《杜工部潇湘行踪图》,我写道:

“那木质的流水是薄的/不再响动/你每走一步/都是深渊/当你停下/一秒已逾千年/我没有停/被身后未知的惶惑所追赶……”

诗没有写完。因为众所周知,在一个精神贫困的年代,何止是诗人,只要是人,心存惶惑都是正常的。

如上所述,我曾一度沉溺于这样的假想之中。现在回过头来,不禁要问:我们真正要去追溯什么,缅怀什么,探询什么?

对于湖南,首先,杜甫可以说是一见钟情。那时的湖南还没有开化,尚属蛮荒之地,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偏远地带。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但民风刚烈,山河壮美,既无闹市之盈耳,亦远离官场之纷争,正好对了杜甫的胃口,故被杜甫称之为“清绝之地”。但在长沙呆了一年之后,杜甫猛然回首,才惊觉道:“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怎奈此时已贫病缠身,去日无多,虽心有不甘,也只好挥泪长叹:“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或许这就是杜甫的宿命。人,终归是要有一个去处的,诗人同样不会例外。此前,屈原和贾谊曾贬至湖南,结果呢?屈原在汨罗抱石投江而去,贾谊则在抑郁、苦痛中早逝。杜甫万万不会想到,他的命运也会在这里画上句号。

由此看来,湖南不是一个一般的去处。浪迹惯了的杜甫原只是想在湖南呆一段日子,就像他曾经在华州、成都、夔州等地一样,少则半载,多则一年,这里走一走,那里游一游。想是这样想,谁料这一来却是穷途末路。首先是去衡州(今衡阳)寻访好友韦之晋不遇,急忙又赶赴潭州(即长沙),韦之晋却又暴病身亡。接下来就穷困潦倒,紧接着又疾病缠身。自那以后,杜甫再无心远游,只好暂时寄居舟中,常泊于南湖港。后来移居到江边离南湖港不远的一处佃楼,也就是现在杜甫江阁的位置。从此,他以写诗卖文艰难度日。一代诗圣把他最后的时光和诗篇毫无保留地留给了湖湘大地。

杜甫在湖南一共留下了近百首诗作,他走到哪里,诗就跟到哪里。为了纪念他,杜甫江阁录其中59首,展于世人。“江畔长沙驿,相逢缆客船”,“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树蜜早蜂乱,江泥轻燕斜”,“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类似这些字字珠玑的句子,俯拾皆是。唐人元稹曾对杜甫的诗歌进行了这样的概括:“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杜甫的这些诗句成就的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它们对于后世,尤其是对于湖湘文化的影响和浸染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杜甫走后不久,也就是公元805年前后,当杜甫的诗魂还在洞庭湖上漂来荡去时,一大批文人又相继流落到了湖南,如宋之问、孟浩然、张九龄、张说、刘禹锡、韩愈、柳宗元等,他们或被贬,或被流放,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传世诗文。等到岳麓书院建成,则又是一百多年之后的事了。岳麓书院讲堂所悬的“道南正脉”匾额,显示着湖湘文化所代表的儒学正统,这冥冥中正好与杜甫合拍,从此杜甫江阁和岳麓书院不只是相望,还可以相惜了。至于“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则更像是对后来者的一个召唤。顺应着这一召唤,湖湘大地人才辈出,他们的身上都烙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尤其是近代,煌煌大家犹同井喷,王夫之、陶澍、魏源、王船山、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郭嵩焘等等,他们的敢为人先和对现实的关怀,成为湖南人经世致用的典范。杜甫作为中原文化南下的代表人物,其投射在湖湘文化上的孤绝身影是清晰可见的。

第3篇:杜甫的诗有哪些范文

昨天在街口,迎着秋天的第一阵风,涌上我心的是这两句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才知道,曾经以为不那么喜欢的杜甫,早就潜伏在我的血液里了。

过去一说到杜甫,第一个反应是微微皱眉。这要归罪于课本选杜诗时一味强调“人民性”、“现实主义精神”,弄得一提杜甫就是三吏三别,就是车辚辚马萧萧,就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再没有别的。最初的这个形象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后来知道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时我非常惊奇,怎么,老气横秋的杜甫竟然比意气飞扬的李白,年轻了那么多?即使这样,这个“诗圣”在我心目中,还是一个整日忧国忧民、愁眉苦脸的夫子,一个从做人到做诗都过分严谨、一板一眼、无趣、沉闷的人。这样的人,尊敬是应该的,但是亲近就难了。

重新认识杜甫,是因为这首诗: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赠卫八处士》

这首诗像一杯陈酿,滋味醇美,一饮即醉,却忍不住一饮再饮。读这首诗,才知道什么叫“沧桑”,什么叫“古道”,什么叫“热肠”!这是我读过的写朋友相逢最感人、最深沉、最美的诗篇,而且难得全诗写来只是家常话一般,质朴自然,细针密线,却又不见痕迹。

连吃的都是那么家常,但是谁能像杜甫一样,将如此简单的食物写出这样强烈的食欲美、如此浓郁的诗意?以至于学者胡晓明先生说自从读此诗,特别爱吃春天里江南的韭菜,可见此诗的感染力。

这首诗的感情全是人之常情,但是以心相见,全无遮隔。读别的诗,你往往还要经历一个进入的过程,要作者指引着走上一段回廊过一座假山才到达感动,而这首诗是你站在门口,门就自己开了,里面一股温热直扑而来,不由分说把你裹了进去。

不,不是杜甫,简直就是我们自己,在那样的连年战乱之中,亲历了那温暖人心又五味杂陈的一幕:二十年不见的老朋友蓦然相见,不免感慨——你说人这一辈子,怎么动不动就像参星和商星那样不得相见呢?今天这个晚上真是什么日子啊,能让同一片灯烛光照着!可都不年轻了,彼此都白了头发。再叙起老朋友,竟然死了一半,不由得失声惊呼心里火烧似的疼(杜甫此时四十八岁,朋友竟然死了一半,点出当时的干戈离乱);没想到二十年了,我们还能活着在这里见面。再想起分别以来的变化有多大啊,当年你还没结婚呢,如今都儿女成行了。这些孩子又懂事又可爱,对父亲的朋友这么亲切有礼,围着我问从哪儿来。(这一路的坎坷真是从何说起啊,要说恐怕时间也不够,何况也会牵动愁肠,于是)你打断了我和孩子的问答,催孩子们去准备酒菜。吃的自然是倾你所有,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肥嫩鲜香,还有刚煮出来的掺了黄粱米的饭格外可口。你说见一面实在不容易,自己先饮为敬,而且一喝就是十大杯。因为心里高兴,十大杯仍然不醉,这就是故人之情啊!今晚我们就好好共饮吧,明天就要再分别,山水相隔,世事难料,命运如何,便彼此都不知道了。

这样的家常情景,这样的人之常情,对经历战乱动荡、颠沛流离的人,无异于上苍的最好怜惜。那种短暂的温暖和片刻的安宁,如杀戮血水中的一朵白莲,如滚滚尘埃中的一粒珍珠,越是洁白朴素,越是光彩夺目,动人心魄。

不明白为什么中学课本不选这首?这不仅能让少年人亲近杜甫,而且对那些沉湎电脑的青少年绝对是人情美、人性美的绝好教育。

当然,杜甫的大部分诗是要到中年才能读懂的。比如“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比如“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比如“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比如“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还有那首千古绝唱、七律第一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纵是悲苦,也这样开阔,纵是沉重,也这样有力,这样浑厚。催下来的,也是滚烫的英雄泪。

夏天应该读王维以消暑气以求清凉,天凉了,就读杜甫吧!瑟瑟秋风中暖一暖心肺。

阅读试题:

1. 作者对杜甫的认识经历哪几个阶段的变化?为什么说“天凉了,就读杜甫吧”?

2. 作者着力写杜甫的“暖”,为什么要先写其在“我”,在很多人心中是“一个整日忧国忧民、愁眉苦脸的夫子,一个从做人到做诗都过分严谨、一板一眼、无趣、沉闷的人”?为什么还要附写一段“杜甫的大部分诗是要到中年才能读懂的”?

3. 评论诗歌的文字多抽象理性,而潘向黎的文字却生动自然,试分析“那种短暂的温暖和片刻的安宁,如杀戮血水中的一朵白莲,如滚滚尘埃中的一粒珍珠,越是洁白朴素,越是光彩夺目,动人心魄”一句的妙处。

4. 从此文中,你还可以读出作者对课本选择诗歌时怎样的建议?

参考答案

1. 最初因为课本选编杜诗时一味强调“人民性”、“现实主义精神”,而“微微皱眉”; 后来知道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时,“非常惊奇”; 读《赠卫八处士》后重新认识杜甫,觉得“温暖”“亲近”。正因为读杜甫的诗,可以在“瑟瑟秋风中暖一暖心肺”,所以作者温情地说:“天凉了,就读杜甫吧”。

2. 本文写作的目的很明显是一改大多数人对杜甫的固定认识,即“一个整日忧国忧民、愁眉苦脸的夫子,一个从做人到做诗都过分严谨、一板一眼、无趣、沉闷的人”,这样欲扬先抑,更好地为后文写读《赠卫八处士》中发现杜甫的“温暖”做铺垫。而写“杜甫的大部分诗是要到中年才能读懂的”,更进一步杜甫诗“纵是悲苦,也这样开阔,纵是沉重,也这样有力,这样浑厚”的风格特点。

第4篇:杜甫的诗有哪些范文

2012年的清明节或许是近年来最有文艺范的一个清明。因为就在前几天,诞生于1300年前的诗圣杜甫突然忙起来而且火起来了: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耳配IPOD……好事的网友们戏称其“杜甫很忙”!关于这一现象,有人称是对文化的恶搞,有人说是对诗人的亵渎,有人说不过是一次炒作,也有人说是另类的缅怀……不管怎么说都有其道理。而对于传播研究领域来说,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杜甫很忙”事件本身具有鲜明的编码解码特征,且传播效果可以说是红遍网络、一时无两。 教科书的难堪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在高中二年级《语文》书中有这首杜甫著名的《登高》,诗文右侧配有一幅杜甫侧坐望天的半身画像。这幅画,正是网上多组“杜甫很忙”的源图。在涂鸦的杜甫画像里,杜甫简直“无所不能”,时而化身送水工、机枪男、骑自行车的人等;时而又变成各种动漫形象,海盗路飞、火影忍者、宠物小精灵……不仅形态各异,且喜感十足。据悉,教科书上被网友“发挥”的还不止杜甫,李白、辛弃疾及一些外国名人画像都曾被上课不专心的学生拿来涂鸦。此次“杜甫很忙”事件更是引发了涂鸦的高潮,据传为了画杜甫,向来冷清的语文课本都卖到脱销了。国学的教科书不是因为文学而受重视,却是因为涂鸦而被热捧,这是语文课本编委们所始料未及的。但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素质教育严格来说是美术教育先行,对于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漫画涂鸦这种编码方式对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开拓中国文化的新思维也是具有很广泛的实用性的。 策划人的解构

在“杜甫很忙”狠狠地忙了一阵子之后,幕后推手终于被找到了。据3月29日的《金陵晚报》报道,“杜甫很忙”原来是一个公关团队的策划,策划者是国内著名的营销人士薛某。关于策划的初衷,薛说是为了帮一个博物馆做传播,想引起更多人对那家博物馆的关注,而对于博物馆的名称却绝口不提。从“关注”的数据来衡量,“杜甫很忙”的策划的确是达到了效果。但是博物馆能得到什么呢?即使不理会那些骂声和鄙视,我们也很难看到策划之后的正面效果。人们也不会冲着“杜甫很忙”的策划而跑到博物馆去。策划要求新颖,却不能靠作践文化名人而求得“别具一格”。网友说,其他国家如欧美,可以恶搞总统等政界人士,但没有恶搞莎士比亚、马克·吐温等文化大师之类的荒唐事发生。对文化名人,尤其是对文化,无论如何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在舆论的批评面前,薛先生说没必要那么上纲上线,“杜甫很忙”就是娱乐一下。恰恰这种娱乐性的解构,正是事件得以爆发的“火药桶”。“杜甫很忙”非常精准的找到了受众(非目标受众)解码的最佳方式——对诗圣画像的涂鸦,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受众投入解码和重新编码的进程之中,终于给整个事件带来推波助澜的巨大机遇。 博物馆的卖点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一场以某博物馆主办,薛某某公关团队承办,某某故里管理所协办,某博物馆官方微博全程报道的名为“杜甫很忙”的新闻会在成都举行。某博物馆营销宣传部主任、某某故里管理所所长出席了此次会,并作精彩发言。主任说:某某草堂博物馆很不认可网友这种涂鸦杜甫的行为。网友将杜甫画像拿来涂鸦,是对杜甫的一种亵渎,“娱乐也要有一定的尺度,恶搞也需要看对象。”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但因为对象是杜甫,网友创作时也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尊重传统文化。所长说:我们尊重杜甫这样的历史文化名人,敬仰杜甫文化。“希望网友不是恶意的,如果刻意丑化杜甫形象,他的家乡人是很生气的。此次事件对杜甫画像的恶搞,引起广大网友的不满,纷纷表示要抵制这种恶搞。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官方微博转发一组“杜甫很忙”涂鸦图,并配上韩愈的《调张籍》一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似乎对网友行为颇为不满。种种新闻通稿式的宣言,以及各种欲盖弥彰的表白,把各自的卖点巧妙托出。对大众舆论又爱又忌,对整个事件的背后操作欲说还羞,杜甫的“家”人可谓用心良苦。 行乐图的意外 艺术珍品的魅力是无穷,大师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传播要借力,就是要借大师之笔,借大师之光,借大师之名。哪怕这个大师一直以来并不是蜚声寰宇,而只是名扬一隅;哪怕他只是大师的学生,只是被大师光环遮住的大师。蒋兆和先生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创作的一幅《杜甫行乐图》,居然会在网上很走俏。这位创作了《流民图》,被称为20世纪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是一代宗师徐悲鸿的追随者,是徐氏写实主义绘画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和积极的弘扬者。出自他手笔的那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正是以独有的魅力,再现了杜甫人格高尚的卓越形象。也正是这个卓越的杜甫,穿越1300年时光之旅,成为今天的大忙人。这对《杜甫行乐图》是意料之外,对于涂鸦学生却是情理之中——这幅画画得太好了,画中的杜甫甚至适合用来改编成任何漫画剧本的、电影剧本的乃至各种剧本的主角。如果说大师描绘出来的还只是形象,那么诗圣本身的名气更是适合出演任何角色而不至于让饰演对象掉价,且只会让饰演对象有更浓的文艺气息。这种娱乐化的意识形态,给“杜甫很忙”事件传播充足了行动力。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杜工部的诗,至今读来,仍让人精神振奋。希望对诗圣的缅怀,在小小的玩笑之后是真心的学习和敬重。希望所有拿杜甫开涮的小朋友以及用杜甫来卖广告的大朋友们,不要忘记诗圣安于清贫却忧心家国的精神。要知道,只有尊重古人、尊重原创,才是对待自己、对待未来最正确的态度。

第5篇:杜甫的诗有哪些范文

摘要:杜甫对诗歌创作有自己明确而独到的看法,他以独特的表达方式—论诗诗参与了当时的诗学讨论,即《戏为六绝句》的问世,这组诗中,杜甫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有了明确的观点,表达了他趋于辩证的诗歌批评。

关键词:《戏为六绝句》;杜甫;思想内容;艺术形式

(一)《戏为六绝句》的阐释

《戏为六绝句》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可以说是杜甫十轮主张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杜甫的写作思想主要是忧国忧民、关心国家的政治,他的创作中,很少对诗歌的理论提出明确的看法和见解。但是在这六首组诗中,杜甫却明确的表明了自己对前人有批判、有总结的继承。作者前三首对庾信和四杰作了评论,后三首解释了自己的创作宗旨。这六首诗歌前后贯通,互相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作者诗歌创作观的精妙阐释。《戏为六绝句》的关键点在一个“戏”字上,杜甫的诗有“史”的称誉,但是在文学创作观上却用了一个很不严肃的“戏”字,难道是这个伟大的诗人一时头脑发热,对做文章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吗?纵观杜甫的生平创作和经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也就是说这个“戏”字是作者有意为之。我认为,通过这个字反映了诗人豁达的胸襟。结合当时诗学界所存在的贵古贱今、好高骛远、夜郎自大的风气,作为一个有深重责任感的人,杜甫不是用“论”、“评”等等字眼,这也恰恰说明了他清楚地认识到对诗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创作观我们不能轻易的就说它是对是错。作为后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那种在如今看起来不合时宜的创作观为什么会存在,而它又在哪方面值得借鉴。对于当代人的创作,他也深刻的认识到不是所有人都是只能跟在古人的后面走,有些人的创作水平远在古人之上,必须要予以重视并加以提倡。

(二)杜甫的生平——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肃宗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而又称杜拾遗、杜工部。杜甫一生主要生活在穷困之中,为了理想和生计,曾东征、北征、西征、南征,最后凄凉的死在南征的途中—洞庭湖的一条小船上。杜甫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忧国忧民情怀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称,其创作被闻一多称为“顶峰上的顶峰”,其人有“诗圣”之誉。他对诗歌的看法也达到了当时最高的思想水平。①杜甫对诗歌的看法是辩证的、正确的、全面的。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至于子美,概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利,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从之所独专矣。这里,元稹对杜甫的评价可以说是很全面的,从中可以看出杜甫全面的客观的分析,他将古人的优点集于一身,是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三)《戏为六绝句》中透漏出的思想内容

在思想内容上,从第一首诗他对庾信文章的肯定可以看出他注重现实的思想倾向,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庾信的文章在经历了国破家亡之后,文章的思想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最初艳丽的宫体诗歌转为一种抒发国破家亡、身仕异朝的苦闷和怀念故国的相思之情。由于庾信在南朝时有过对宫体诗的创作经历,再加上后期的思想内容变得深沉而有意义,所以,杜甫才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这个“老”,就应该是诗在思想内容转变后的文章。从这首诗中,也透漏出了杜甫的创作观,他不仅追求语言的华美,更看重文章的内容,要言之有物,不能再像宫体诗那样,只是华丽而空泛无情。再看杜甫对四杰的态度,这表现在第二三首诗上,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对他们持肯定与褒扬的态度。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称:“四杰是唐诗开创期中负起了时代使命的四位作家,他们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因为行为浪漫,所以受尽了人间的唾骂,因为遭遇悲惨,所以也赢得了不少的同情”②。这其中指出了一点,四杰“官小而名大”,所以他们不平,他们心里有一种怨愤要抒发,因而那些华丽的描写根本不适合他们。可以说,身份的低微在当时令他们抑郁不已,可是也成就了他们,让他们在文学史上留名。

(四)纵观《戏为六绝句》及杜甫在诗歌艺术形式上的主张

纵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前三首可以分为一个整体,即杜甫对古人的借鉴和肯定,主要体现在对诗歌内容方面。这前三首分别是: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这三首是杜甫对庾信和四杰的评价,并且从中反映出杜甫对前人的认识是清醒的、辩证的,他不是一味的否定,当时的人们,对齐梁浮华的诗风大都深恶痛绝,认为他们毫无可取之处,于是只要是齐梁诗风就是糟粕,就必须摒弃,他们不是厉声斥责,就是肆意否定,表现的很偏激。他能深刻的认识到前人的优点,但是,对他们的不足他也能够客观委婉的给予评价。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对一些人骄傲自大,诽谤古人的做法他毫不留情的进行了批判,并且为当时的文坛敲响了警钟,诗歌在思想内容上必须务实,不能空泛肤浅。庾信的文章能够取得成就,在于自身的转变,四杰能够在当时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于诗言情,抒发了他们的不平,也走在了他们所处时代的最前沿。

后三首可以看成是杜甫的诗歌创作观,这主要表现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当然,形式必须是在为内容服务的基础上的。这三首分别是: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这后三首诗歌杜甫就更为明晰的阐明了他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的主张。“才力应难跨数公”,这个“数公”指的就是庾信及四杰。“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这两句是比喻的说法,见得今人小巧,不及前贤之大。是说当时摹写景物,研揣声病的作品,还可以看到些,至于反映巨大的社会现实的作品,那在这以前就办不到了。这首诗里反映出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创作观上看,也折射出诗人以反映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主要倾向。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所谓清词丽句必为邻就是说诗歌要语言精练,不能因为只重内容而放松对形式的重视。这在杜甫的其他创作中也有体现,杜甫的诗以七律为主,合辙押韵,达到了诗歌的完全成熟阶段。另外,杜甫诗中的炼字、用典等等形式上的创作对后来的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后来的江西诗派发展在字上的重视又达到了雕琢的地步。

透过戏为六绝句,传达出了杜甫在思想内容上崇尚现实的思想内容,在艺术形式上要求语言的精炼。通过这组诗,他为诗学界的讨论有了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而将诗的发展推向了顶峰。(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第6篇:杜甫的诗有哪些范文

[关键词] 本科生;唐诗;论文;选题;写作

近些年来,全国多数高校积极开展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综合性高校纷纷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理工科还有部级创新实验项目),以期在相当学历和职称教师的指导下,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如何检验学生的项目实施情况,各学校的要求大同小异,总体来说,在相关学术期刊则是各高校共用的重要的指标。

如何提高中文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具有科研潜力的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并发表出去,就成为本专业教师们思考的问题。

本文拟结合自身的体会,针对指导本科生进行唐诗研究论文的写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促进这项教育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也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一、指导学生细读唐人的诗歌

从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的《全唐诗》来看,唐诗数量有5万余首,要想在大学期间全部读完恐怕不切实际。但是,选择经典诗人的经典诗作,范围缩得小一些,指导学生精读、细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却是完全可行的。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从李白、杜甫、王维、岑参、王昌龄、高适、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著名诗人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诗人;其次,找到该诗人的作品集,先从总体上阅读一遍,以保证对该诗人的诗歌风貌有整体的感观;再次,如果该诗人的诗歌数量较多,则从中选择几十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指导学生细细研读,不仅要详细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每个典故的来源和意涵,还要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学生欣赏这些诗歌,从审美的层次上体悟唐诗的魅力。

以杜甫的诗歌为例,我们让学生从图书馆借到《全唐诗》,从中查看有关杜甫的诗歌,从整体上了解杜甫的创作情况。为了解决杜甫诗歌中字词和用典的问题,我们推荐学生读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要求他们看着注释,先把诗歌的意思弄懂。然后选择了杜甫的《望岳》《饮中八仙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九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月夜》《春望》《羌村三首》《北征》《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月夜忆舍弟》《蜀相》《春夜喜雨》《绝句漫兴九首》《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客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戏为六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秋兴八首》《阁夜》《登高》《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江南逢李龟年》等五十余首杜诗名作,细细研读,以求了然于心、深入理解。在阅读的基础上,指导他们作阅读笔记,写读诗心得和鉴赏文字。

二、要求学生在熟读唐诗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古人云:“读书贵有疑。”《论语・为政》篇也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都是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做完第一步的工作之后,或者在读诗的同时,就要启发学生思考,从个体的阅读体验出发,多问个为什么,从而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

仍然以杜诗为例。在宋朝时就有“千家注杜”的说法,后世研读、学习、评注杜诗者更是不计其数,可见人们对于杜诗的喜爱。我们说的杜诗是“诗史”,杜甫诗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忧民之心,杜诗艺术成就极高,所以人们喜欢杜诗。但是,除了这些因素,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让他们对杜诗情有独钟、手不释卷?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不起眼的问题,但其内在的因素恐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例如同是写雨,《春夜喜雨》是“好雨知时节”,不只是杜甫满心欢喜,我们读来也觉得欢快;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却令人唏嘘感叹,心生悲凉。细细推究,应该是杜甫与我们形成了一种心理同构,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心理对环境也会产生投射的原理,而人们都有相同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诗文中的这种情感体验会散播、感染和影响读者,从而让读者也跟着作者一起欢笑或者哭泣。

当然,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在杜甫的诗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颜色词?杜甫为什么喜欢用“红”“白”“黄”“绿”“蓝”“黑”“青”等词?在这些词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哪一个?李白的诗用了多少颜色词?他们二人用这些颜色词有何不同?这与当时的绘画有无关联?他们二人又与王维在诗中用这些颜色词有何不同?有了问题,才能激起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才能引导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

三、指导学生认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对于本科生来说,学会怎样查阅文献资料,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高校图书馆中除了馆藏纸质图书之外,还购买了大量的电子数据库资源。这些电子数据库资源,比纸质书更容易获得,阅读也更加方便和快捷。据我们调研的情况,本科生平时多用手机或电脑百度搜索,使用中国知网(CNKI)获取相关资料主要集中在大四,其余三年则极少使用。对于读秀、超星、万方、中国基本古籍库、国学宝典等大型数据库,则近乎一无所知。获取知识和资料的途径相对单一,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和创新。因此,教师必须专门对此进行讲解和指导,让他们在阅读产生疑问之后多方查找和阅读,以全面了解别人研究的情况,同时采用更好的方法和途径解决自己的问题。

对于唐诗的研究,也是如此。《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2]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全面阅读诗人的传记资料,以了解这个他所处的时代、家世、人生经历、教育背景、所处的社会阶层和地位、所受思想的影响、个人禀赋气质等方面。例如,要想研究杜甫,必须阅读《旧唐书・文苑传》和《新唐书・杜甫传》。其次,还要阅读诗人同时代的人为其所作的《行状》《神道碑》《墓志铭》《祭文》等资料,如韩愈为柳宗元所作的《柳子厚墓志铭》,李商隐为李贺所作的《李贺小传》等,都是了解某一诗人的重要材料。第三,要阅读后世学者为其所编的《年谱》,以便更详细地了解该作家在某一阶段或某些年的经历,以及作品的系年情况。第四,要阅读今人所著的《评传》或对其生平进行研究的专著、论文等,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其人。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对诗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以诗人的性格禀赋为例,李白洒脱不羁,杜甫则“奉儒守官”,二人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在诗歌中,就明显地体现出清新奔逸与沉郁顿挫的不同。

四、指导学生写作、修改论文

唐诗研究的小论文写作当然主要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但是,由于他们并未写过学术论文,所以必须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在写作之前,可以指导他们列出写作提纲和参考资料,甚至要求他们提交一份较为详细的写作计划。针对他们写作计划中的问题,告诉他们应该补充哪些文献资料,论文的小标题如何设置,结构如何安排,观点如何提炼,等等。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要适时询问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及时地予以指导和帮助,从而使他们能比较顺利地完成论文的写作。

论文初稿写完之后,教师应认真地审读一遍,最好是面批,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让学生知道哪个地方存在问题,为什么要修改,应该怎样修改。根据我们的经验,学生初学写论文,最常见的是材料问题,有的引用材料过长,有的材料放置不当,有的材料重复使用,教师在面批时应一一指出,让学生逐步学会该如何运用材料。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这些学生就大体上知道该怎样读书、思考和写作,并能写出总体上符合学术规范的小论文。

参考文献:

[1][春秋]孔丘著,杨伯峻、杨逢彬译注.论语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16.

[2][战国]孟轲著,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孟子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204.

第7篇:杜甫的诗有哪些范文

唐肃宗的时候,杜甫辞了官,到了中国的西南,居住在成都的一个草堂里。

有一天,几位朋友来到杜甫家,想和他讨论诗歌。因为来得太突然,家里实在拿不出好一点的饭菜招待客人,杜夫人着急万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正在犯难的时候,杜甫发现厨房里还有一把韭菜、两个鸡蛋和一大盘豆腐渣。他把这三样摆放在一起,脸上不觉露出了笑容,回过头轻轻对夫人说了几句悄悄话,随后便请客人入座,陪他们聊天论诗。

过了一会儿,杜夫人将三菜一汤端上了桌。第一碗是炒韭菜,上面放着两个蛋黄;第二碗也是炒韭菜,上面甩着蛋白;第三碗是清蒸豆腐渣,上面什么都没有;最后是一大碗韭菜豆腐渣汤,上面还漂着几片洁白的蛋壳。

客人们见到这些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杜夫人准备这四道菜有什么用意。杜夫人开口说:“各位朋友光临寒舍,我深感荣幸,特意准备‘诗宴’,来表达我的心意。”客人听了这话,更不明白杜夫人的想法了。

这时,杜甫拿起了筷子,指着第一碗菜说,这叫“两个黄鹂鸣翠柳”;指着第二碗菜说,这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指着第三碗菜说,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指着最后一大碗汤说,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客人们听了杜甫的解释,再看看这四道菜,顿时恍然大悟,全都拍案叫绝。

【杜姓起源】

1. 帝尧的后代原封于唐,建唐国(今山西翼城),西周时被成王所灭。原居于此地的帝尧的后代被迁居至杜邑(今陕西西安东南),建立杜国。春秋初年,杜国被秦宁公所灭,后代便以国名“杜”为姓。

2. 传说大禹时,有个叫杜康的人,非常善于造酒,被后世尊为酒神,他的子孙就以“杜”为姓。

3. 周宣王时,有个叫杜伯的官员,因被人诬告,冤屈而死。杜伯死后,其后代为纪念他便以“杜”为姓。

4. 少数民族改姓。如:北魏时的独孤浑氏,后改姓杜。

【名人馆】

杜如晦:唐代著名宰相,擅长谋略。

杜牧:唐代诗人。

【博闻馆】

李杜和小李杜

唐代有很多杰出的诗人,其中李杜和小李杜对后世影响很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选自《百家姓故事》,中华书局2011年版)

第8篇:杜甫的诗有哪些范文

753年初夏,杜甫陪同友人郑虔(字广文)游览长安的何将军山林并被主人留饭留宿后,所做的组诗《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中的两句,“鲜鲫银丝绘,香芹碧涧羹”,就是一道美食,简称鱼绘。把活鲜鲫鱼切成银丝煲烩,用刚采摘的香芹熬成香羹。有主菜、有靓汤,其色、香、味必然美艳无比。怪不得杜甫吃完了还在忍不住地夸赞,“翻疑舵楼底,晚饭越中行”――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舵楼底下用餐呢?这句说明,他在20岁游吴越时,曾吃过这道美食。今天在长安也能吃到,实在有点意外。

758年冬,杜甫赴东都,路过阌乡县,受到一位名叫姜七的县尉(即少府)友人的款待,又吃到了这道美食。杜甫在诗中说:“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意思是,厨师以快刀将鱼肉切成雪花薄片,鱼骨被剁掉,配以切成尖尖形状的春葱蘸料――大概是为了摆盘美观。关于厨师的这份切生鱼丝的技能,唐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也记载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超级厨师“南孝廉”,说他“善斫脍丝,缕轻可飞”。以此对照,可见杜甫的描绘还是非常到位的。

从杜甫的诗作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身逢乱世,即使是被朋友招待,他吃到的食物也只是一般的民间饭食,称得上“丰盛”,却远远算不上“精美”。毕竟,他的很多老朋友也是困窘之人,例如王倚。

第9篇:杜甫的诗有哪些范文

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就分几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一、草堂的建筑背景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后又攻陷长安,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得到消息,连夜从京师逃出,前往投奔肃宗,官拜左拾遗。其时房琯为相,请求亲自帅军讨贼,因兵败而罢相。杜甫“上书论琯有才,不宜废免。肃宗怒,贬琯邠州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属关辅饥乱,弃官之秦州,又居成州同谷,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杜工部集·王洙序》), 竟至“儿女饿殍者数人”(《旧唐书·文苑列传》),乃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携家带口,逃难来到成都。第二年春天,剑南西川节度使裴冕为杜甫卜居于浣花溪畔,后者才得筑草堂以栖身。

二、草堂的建筑规模

杜甫草堂的建筑面积有多大?杜甫自己告诉我们的是:“诛茅初一亩”(《寄题江外草堂》)。一亩,即60平方丈,折合成今天的计量单位,约为666.7平方米。但这只是“诛茅”(平整地基)的面积,即包括房前屋后空地、院坝等在内的总面积,不是实际的房屋建筑面积。杜甫诗云:“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绝句漫兴九首之二》)“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贫。”(《绝句漫兴九首之三》)可见他的茅屋较为低矮而褊窄;杜甫又云:“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泛溪》)别人说他修筑的草堂不宽绰,他还自我解嘲说乔木西边还有空地。如果草堂是豪宅,别人能说它小吗?我们拿杜甫草堂和陶渊明的茅舍进行一下比较,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陶渊明说他家的住房情况是“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这就足以证明,“十余亩”不是“八九间”草屋的建筑面积,而是宅基地的总面积,两者显然不可混为一谈。再把“十余亩”和“一亩”比较一下,就显出杜甫草堂的寒碜了,因为前者竟比后者大了十多倍!

三、草堂的建筑质量

杜甫草堂的建筑面积既然不大,那么建筑质量又怎么样呢?杜甫说:“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寄题江外草堂》)敢,是岂敢的意思,也就是不敢。谋,意为谋求。面势,指建筑物的情势、外观。坚,牢靠。可见草堂不是华堂美宅,只是看上去还算牢固罢了。而实际上也并不牢固,待到八月秋高风起,茅屋即被吹破。杜甫在《田舍》《江涨》《客至》等诗中一再用到“柴门”“蓬门”之类的词语,还进一步写道:“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畏人》)“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野老》)如果草堂是华堂美宅,会是“门径从榛草”,会是“柴门不正”吗?前面说过,杜甫携家带口,颠沛流离,于战乱之际逃来成都,生活之窘迫可想而知,朋友的接济也很有限,他又哪里拿得出许多银子修豪宅建别墅?要是真住的是豪宅,是别墅,他还会有茅屋为秋风所破,长夜沾湿,苦等天亮的遭遇吗?他还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感叹吗?

四、究竟谁在“误读”

倪方六先生说,他的推断“并非凭空猜测”,而是“有杜甫自己的诗为证”: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诗中所写的宅院,能是简简单单的草堂、破房子吗?

四句诗引自《堂成》,堂成,即草堂刚刚建成。其时又哪来桤林之叶,碍日吟风;笼竹之梢,和烟滴露?原来这只是诗人缘江步行所见。郭知达《九家集注》引赵次公云:“桤林笼竹,正川中之物。二物必于公卜居处,先有之矣。”因此,仅凭桤林笼竹二物根本无法证明草堂规模如何。接下来,倪先生又说:

杜甫又不断扩大“别墅区”,在广泛种植桃树后,草堂由一亩增至五亩;桃林建成后,又营建了竹林、桤林。而且,杜甫在《凭何邕觅桤林栽》(凤能按:应为《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栽的应是苗木,不是“林”)诗中给出了具体数据:“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也就是说,桤木林的占地有十亩之大。那么竹林又占地多大?一顷(百亩)之广。《杜鹃》诗中说得更直白:“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这样的地方能是一般穷人住的?算不算别墅?这恐怕比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更令人神往吧!

唐代成都与今日成都,不可同日而语。唐代浣花溪尚在郊外,人口也较稀少。故杜甫在诗篇中留下“荒郊”“荒村”“荒僻”等语。他栽桃种竹,是为了美化周围的环境,利用的是浣花溪边的荒地。难道杜甫在房子附近种了树木,草堂就会变成豪宅、别墅?“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是对桤木成林后的设想,不是眼前的事实。何况“致阴”的对象是“溪边”,不是宅院。至于《杜鹃》诗中的“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显然说的是“锦水边”有,不是“我”有。因为杜甫草堂建成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第二年严武奉诏入朝,杜甫“送武之巴西”。严武离开后,时任成都府少尹的徐知道趁机兴兵作乱,杜甫不得返回,“遂如梓州”(胡宗愈《成都新刻草堂先生诗碑序》)。叛乱平息后,重返草堂的杜甫在地皮刚刚被再度踩热不久,又逢严武病死,眼见大乱将作,再也在成都呆不下去,便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极不情愿地举家逃向东川。从草堂真正建好的宝应元年到永泰元年,也就三年多时间;即使从经营草堂的“上元始”算起,也就五年。其间他还一度离开,去梓州、阆州客居了一段日子。须知,种竹栽树是受季节限制的,连吃饭都要靠人接济的杜甫更不可能请民工来办这事。因此,他不仅不可能种得了那么多竹,而且他种的树也不可能“上参天”。用这些被倪先生误读的诗句来质疑“这样的地方能是一般穷人住的?算不算别墅”,显得多么苍白!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中写道:“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倘按倪先生的逻辑来推断,是不是住在浣花溪畔的黄四娘,也是一个拥有偌大花园的财主,她住的也是豪宅、是别墅啊?

五、“三重茅”应如何理解

倪先生还写道:

对草堂的工程质量,已故历史学家郭沫若曾作过考证,他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认为,杜甫草堂的茅草应有三重,这表明屋顶曾翻修过两次:“一般地说来,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有时候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

茅屋冬暖夏凉,确实不假,这取决于它是土筑的墙与茅盖的顶,隔热效果比瓦房佳。但住起来是不是比瓦房讲究呢,不是。稍微上了些年纪的四川人都知道一句谚语:“瓦房漏了,戳,茅房漏了,哭。”戳,就是拿竹竿捣一捣,让瓦片重新衔接好;哭,就是毫无办法。所以只有穷人才住茅屋。

至于“三重茅”是不是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呢,也不是。笔者生在四川乡下,住过30多年茅屋,且多次亲自参加过乡邻的茅屋建筑与翻盖,故对茅屋的方方面面都十分了解。盖茅屋是由屋檐边往房顶依次层层押草的,最后工序是坐脊。押草就是用竹竿压在稻草或麦草腰部,用竹篾拴在椽子上。每押一层,叫一重。重,就是层(《史记·项羽本纪》“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可证)。坐脊就是把屋脊压实,横盖厚厚的一层草,用平行的两根竹竿押住拴牢。茅屋盖得好不好,不取决于草的重数多寡,而取决于每重的厚薄,取决于盖房人手艺的高低。茅屋如果盖得讲究些,少说也要三五年才会翻修一次。由于资金与材料的不足,草堂拖拖拉拉地修建了一年以上时间,杜甫自己说是“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寄题江外草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般学者认为作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秋八月,那时茅屋尚未完工,即杜甫所说的“断手”。惟其未完工,秋风才容易破屋。还没有“断手”的草堂就“曾翻修过两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杜甫所谓“三重茅”,其实是多重茅。房上多重茅草被风刮走,一是说明风大,二是说明房子盖得不够结实。

六、杜甫在草堂的生活状况

倪先生除了说杜甫草堂“恐怕比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更令人神往”外,还据他的主观臆测于文末得出如下结论: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