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杜甫春望范文

杜甫春望精选(九篇)

第1篇:杜甫春望范文

1、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3、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杜甫春望范文

关键词:安史之乱;诗风;胸怀;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国破家愁;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封建社会由上升阶段进入没落阶段。安史之乱前后达八年之久,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黑暗,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受到了重创,文学也必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那么我们就走进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中,看看安史之乱对他的影响。

诗圣诗风沉郁顿挫,他的诗歌忧国忧民,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实,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由于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745年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因此诗风以沉郁顿挫为主。下面就以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对比,来展现安史之乱对杜甫的影响。

杜甫早期诗歌现存很少,《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结交不少好友,《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本诗所写的虽是泰山,但也是作者借歌颂泰山的雄伟,兼写自己的胸怀,表现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思想,虽然现在没有得志,但诗人相信自己定会终有成就,全诗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例如明代的莫如忠在《登东郡望岳楼》一诗中感叹:“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整首诗全都洋溢着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豪情,是年少时期的杜甫所展现的锋芒。

然而,杜甫毕竟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大时代,很快,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的诗歌着力点就转到了江河日下的国家和在水深火热的人民身上,他的诗风也真正完全转入了沉郁顿挫。

《春望》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安石之乱爆发之后,各地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杜甫在逃亡过程中被抓住,遣送回长安,一路上见到国破山河的景象,悲愤交加,写下了《春望》。

同样是望,但是此时的杜甫望见的景色与当年已经大有不同。眼中曾经雄壮壮丽的河山还在,满是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曾经被层云激荡的胸怀因“感时”而酸楚,连鸟鸣声都引得一阵阵心惊。可以看见,诗人的着眼点已经完全由自己的雄心壮志转入人民的苦难,只想着这烽火连天,要如何才能与家人互通音讯。登上高峰抱负,一览众山的豪情,终究化作了深深地忧虑郁积在心。社会的动乱,使少年慷慨的高歌渐渐变成了老人沉重的叹息,这样的社会环境让杜甫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底层广大民众。杜甫由早期的雄心壮志,踌躇满志,变得专注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忧思满怀。这是杜甫的描写内容由游历河山所观之景,变成动荡的社会状况,悲苦的人民生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通过“望”而一下子将时局,景物以及诗人的满腔激愤推到读者眼前,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上句写山河虽在,而国家蒙难;下句写浩劫过后,人烟稀少,草木荒芜,满目凄凉,昔日繁华,已成记忆。读此诗应时时不忘题目“望”字。望的意义是向远处看。望到如此景象,无限感慨不禁涌上心头,这便自然引出第三第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溅泪”,是人见花而溅泪;“鸟惊心”,人听见鸟啼而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烽火,即战火;连三月,是说战火持续时间之久。这里说的烽火并不一定是诗人真的望到的,很可能是听到了长安以外战火未熄,是想象中的战火。极可能是家人在下句的“家书”中告知的。这两句,上写国难,上说家愁。国难家愁均由战乱而生。

宋代司马光在评论《春望》时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余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最后两句描写诗人的自身形象。杜甫因战乱被俘,到写这首诗时已有七八个月了,因昼夜忧国忧民思亲念家,愁白的头发,已经不停的脱落,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这首诗开头从大处落笔,结尾回到自身。将国、家、己三者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在这首诗里,由景、物、人、事等组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完整地融为一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愁无限悲痛之情,忧国思家之意。自此,他的诗风也真正完全转入了沉郁顿挫。

第3篇:杜甫春望范文

杜甫的梦中……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就在这时候,剑门关以外听到消息说:官军收复叛军的老巢。这是杜甫一直以来的梦想,此时,他竟然悲喜交加,喜极而泪了,他用他那长长的袖子,一下又一下的擦干自己的涕泪,涕泪都把自己的衣裳沾湿了。于是他就急促的在宣纸上写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裳”。

杜甫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儿女,他平日的优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杜甫胡乱地卷起诗书,他已经高兴得几乎要发狂!太阳当头照,喝酒伴着歌唱。白日里杜甫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他返回故乡春光好明媚。杜甫继续写道: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回过神来继续向他的梦。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返回家乡。杜甫觉得,他已经和妻子、儿女从巴峡穿过了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从襄阳北上,旋即又奔向洛阳了。正在兴奋当中的杜甫,有急急忙忙的写下最后一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第4篇:杜甫春望范文

杜甫少年时聪颖早慧,7岁开始学诗,15岁便小有名气。他的祖父杜审言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常以“诗是吾家事”自诩,立志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

杜甫23岁那年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不料落第。不过,年轻的杜甫并不介意,第二年远行至齐赵(山东、河北)一带漫游。这次漫游使他历览了祖国山川,开阔了视野。《望岳》就写在此时,诗歌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从中透露出青年杜甫远大的抱负和乐观自信、奋发向上的精神。

杜甫生逢盛世,本来可以大展宏图,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辅佐皇上,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的有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的生活)的政治理想。但事与愿违,公元746年,34岁的杜甫来到长安谋求官职,直到公元755年,才被任命为一个小小的参军。也就在这一年的12月,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携带全家开始了四处流亡的生活。第二年7月,杜甫赴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逃出)。仕途的失意,使他认识到现实政治的腐败;生活的困窘,又使他体会到百姓生活的疾苦。杜甫的创作也开始走上现实主义道路。困居长安的几个月中,杜甫目睹往日繁华的京都在叛军的铁骑下化为一片废墟,心情无比悲痛,写下了《春望》等诗篇。《春望》描写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对亲人团聚的无限渴望。

公元759年,杜甫赴河南旧居探亲,正值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兵讨伐叛逆,围攻相州。途中,诗人看到的是老妪老翁、征夫思妇的愁苦,听到的是官吏无情的呵斥,便写下了“三吏”“三别”。《石壕吏》全诗句句叙事,无抒情、议论句,爱憎之情却十分强烈,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诗人也抒发出对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精神的歌颂(在《新安吏》中,诗人更是明确表示了肯定和支持正义的平叛战争的态度)。“三吏”“三别”等诗篇既批判了唐王朝滥抓壮丁给人民带来的疾苦,又鼓励应征者努力去平定叛乱。这是杜甫思想矛盾的反映――既同情人民疾苦,也关注国家危难。

杜甫的心与时代息息相通,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正因为有这种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精神,杜甫才被称为伟大的诗人。

【创作特点】

1.杜甫自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意思是:我的癖性是特别喜欢写诗琢句,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他十分注意锤炼字句,来增强诗歌语言的内涵和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语言凝练的主要特色。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一联写泰山的秀美与高大。“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诗人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第5篇:杜甫春望范文

    论文摘要: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的爱国情怀,既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体现了诗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诗”,在那个诗意的世界里,既有山水田园的恬淡适意,又有边塞诗派的浪漫雄壮,既有李白的潇洒飘逸,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唐朝的诗人、诗作虽然众多,但很多都已湮灭无闻,其中杜甫的诗歌创作却如同“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①。翻阅杜甫现存的一千四百余首诗篇,我们读到的是诗人爱恨交加、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那就是杜甫诗歌的灵魂——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深切的忧民之情。 

杜甫的这份爱国情怀并不是单一的、苍白的,而是丰富的、立体的。他是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朴素情感出发,逐步上升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深厚感情,并最终将这份爱国情在报国卫家、以身许国的满腔赤诚中升华。本文就循着这样的情感脉络,从以下三个侧面进行层层解析。 

 一、赞美河山 忧患国运 

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是他们表达爱国情怀的最直接的方式,杜甫也有很多描绘祖国名山大川的优美诗篇。他从20岁起,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饱览河山之胜。中年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留存。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三峡的奇峻,尽在笔下。 

国家不仅是一个自然范畴,它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因此,杜甫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当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时,诗人满怀自豪,热情赞颂;当国家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时,诗人又忧心忡忡,愤然痛斥。 

杜甫的青年时代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时唐朝的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顶峰,史称“开元盛世”。而杜甫作为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却能够在盛世的光环中看到重重危机,觉察到 “万方多难”的危机,唱出了一曲曲动人肺腑的悲歌,体现出诗人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②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天宝十四载(755),就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杜甫途经骊山,唐玄宗正携杨贵妃在华清宫吃喝享乐,杜甫心忧玄宗昏庸,大权旁落,用诗歌讽刺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诗人听说皇宫内的金盘宝器,都已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而更加严重的后果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统治阶级和人民严重对立,唐朝已处于岌岌可危、行将倾覆的边缘。很快,安史叛军的鼙鼓也在渔阳敲响。所以千载以后重读这些诗歌,我们不能不佩服杜甫敏锐的洞察力。正是由于诗人怀着深切的爱国之情,才能及时觉察到当时社会中的各种隐患。 

“安史之乱”的铁蹄不仅彻底打碎了诗人期盼天下太平的希望,也点燃了他胸中的炽热的民族意识,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成为诗人爱国情怀更突出的现实表现。 

 二、维护统一 反对分裂 

纵观杜甫的一生,安史之乱对他的影响巨大,使他更加心忧国家、贴近人民。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年间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挑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由于安禄山、史思明本人及其属下绝大多数都是胡人,因此这场暴乱带有民族矛盾的性质,当时则是唐王朝平息叛乱,是维护国家统一、制止分裂的正义战争。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创作了很多诗歌,其中有两首很具有代表性,一首是《春望》,另一首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望》作于安史乱军占领长安之后,杜甫困居长安,面对故都长安在战乱中凋敝、荒凉的景象,诗人抚今思昔,创作了这首千古名篇。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春望》中,杜甫以沉痛的笔触批判了安史乱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痛斥了战争的毁灭性后果,表达了杜甫反对国家分裂和向往和平的态度。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而这也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但是诗人深知,和平的取得需要付出代价,当分裂战争来临时,只有奋起反抗,才能用战争结束战争,用战争赢得和平,回归统一。 

所以,杜甫又以热情洋溢的笔触地赞美了官军痛击叛军的胜利。公元763年,诗人听说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郑州和开封等地,叛军头领纷纷投降,持续多年的“安史之乱”也由此结束,在极度兴奋的心情下,诗人创作了这首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这首诗中,杜甫闻听收复失地,欣喜若狂。唐军的胜利使得分裂的国家统一,他又可以返回魂牵梦绕的家乡。这首诗也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比较《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歌,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都写到战争的胜负。但杜甫的情绪却是截然不同的。情绪上的巨大反差源于杜甫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念。在杜甫看来,唐军是代表国家的正义之师,而安史乱军则象征了分裂国家的不义之师。唐军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乱军的胜利则会使国家分裂。心忧国家、心系天下正是杜甫爱国情怀的博大之处。 

人民是杜甫诗作中始终关注的对象。尤其是战乱之中,诗人与人民一同饱受了颠沛流离之苦,同情悲悯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但是,面对战争诗人绝不是空作悲叹、消极避战,而是热情地赞颂和肯定了普通百姓舍生取义、以身许国的高尚行为,这种价值评判将诗人的爱国情怀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三、以身许国 报国卫家 

同样是以安史之乱作为背景,乾元元年冬,郭子仪、李光弼等唐朝统帅,被叛军大败于邺城,伤亡惨重。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大举征兵。诗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六首诗,如同六出感人肺腑的悲剧,让我们读到人民的战争痛、爱国情,也让我们读到了杜甫对人民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石壕吏》 

这些都是杜甫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仇兆鳌在《杜诗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③就是这样的家庭仍然是被征兵的对象。战争把曾经的美好摧毁殆尽。 

对于广大人民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诗人充满了同情,但是对于毅然走上战争前线,保家卫国的将士而言,诗人心底涌现的更多的是崇敬和赞叹。舍生取义、以身许国,正是千百年来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表现!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新婚别》 

这位普通的妇女用她朴素的话语说出了所有人民的心声,她鼓励自己的丈夫不要牵挂家庭,还是要为了国家的安定,努力战斗。 

这组诗歌既有同情,又有歌颂。同情战乱年代经历着生离死别的人民,歌颂人民虽遭家破人亡,却积极投身报国,从容赴死的伟大精神!王嗣奭在评论这组诗时说:“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泪。”④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杜甫的诗歌中,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感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情怀。这丰富、深厚而感人的爱国情怀成就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向了最高点。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⑤。 

注释: 

①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②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③仇兆鳌.杜诗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第6篇:杜甫春望范文

论文关键词:杜甫 爱国情怀 忧国忧民

论文摘要: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的爱国情怀,既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体现了诗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一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诗”,在那个诗意的世界里,既有山水田园的恬淡适意,又有边塞诗派的浪漫雄壮,既有李白的潇洒飘逸,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唐朝的诗人、诗作虽然众多,但很多都已湮灭无闻,其中杜甫的诗歌创作却如同“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①。翻阅杜甫现存的一千四百余首诗篇,我们读到的是诗人爱恨交加、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那就是杜甫诗歌的灵魂——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深切的忧民之情。

杜甫的这份爱国情怀并不是单一的、苍白的,而是丰富的、立体的。他是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朴素情感出发,逐步上升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深厚感情,并最终将这份爱国情在报国卫家、以身许国的满腔赤诚中升华。本文就循着这样的情感脉络,从以下三个侧面进行层层解析。

一、赞美河山 忧患国运

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是他们表达爱国情怀的最直接的方式,杜甫也有很多描绘祖国名山大川的优美诗篇。他从20岁起,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饱览河山之胜。中年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留存。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三峡的奇峻,尽在笔下。

国家不仅是一个自然范畴,它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因此,杜甫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当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时,诗人满怀自豪,热情赞颂;当国家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时,诗人又忧心忡忡,愤然痛斥。

杜甫的青年时代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时唐朝的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顶峰,史称“开元盛世”。而杜甫作为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却能够在盛世的光环中看到重重危机,觉察到 “万方多难”的危机,唱出了一曲曲动人肺腑的悲歌,体现出诗人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②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天宝十四载(755),就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杜甫途经骊山,唐玄宗正携杨贵妃在华清宫吃喝享乐,杜甫心忧玄宗昏庸,大权旁落,用诗歌讽刺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诗人听说皇宫内的金盘宝器,都已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而更加严重的后果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统治阶级和人民严重对立,唐朝已处于岌岌可危、行将倾覆的边缘。很快,安史叛军的鼙鼓也在渔阳敲响。所以千载以后重读这些诗歌,我们不能不佩服杜甫敏锐的洞察力。正是由于诗人怀着深切的爱国之情,才能及时觉察到当时社会中的各种隐患。

“安史之乱”的铁蹄不仅彻底打碎了诗人期盼天下太平的希望,也点燃了他胸中的炽热的民族意识,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成为诗人爱国情怀更突出的现实表现。

二、维护统一 反对分裂

纵观杜甫的一生,安史之乱对他的影响巨大,使他更加心忧国家、贴近人民。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年间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挑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由于安禄山、史思明本人及其属下绝大多数都是胡人,因此这场暴乱带有民族矛盾的性质,当时则是唐王朝平息叛乱,是维护国家统一、制止分裂的正义战争。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创作了很多诗歌,其中有两首很具有代表性,一首是《春望》,另一首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望》作于安史乱军占领长安之后,杜甫困居长安,面对故都长安在战乱中凋敝、荒凉的景象,诗人抚今思昔,创作了这首千古名篇。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春望》中,杜甫以沉痛的笔触批判了安史乱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痛斥了战争的毁灭性后果,表达了杜甫反对国家分裂和向往和平的态度。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而这也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但是诗人深知,和平的取得需要付出代价,当分裂战争来临时,只有奋起反抗,才能用战争结束战争,用战争赢得和平,回归统一。

所以,杜甫又以热情洋溢的笔触地赞美了官军痛击叛军的胜利。公元763年,诗人听说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郑州和开封等地,叛军头领纷纷投降,持续多年的“安史之乱”也由此结束,在极度兴奋的心情下,诗人创作了这首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这首诗中,杜甫闻听收复失地,欣喜若狂。唐军的胜利使得分裂的国家统一,他又可以返回魂牵梦绕的家乡。这首诗也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比较《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歌,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都写到战争的胜负。但杜甫的情绪却是截然不同的。情绪上的巨大反差源于杜甫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念。在杜甫看来,唐军是代表国家的正义之师,而安史乱军则象征了分裂国家的不义之师。唐军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乱军的胜利则会使国家分裂。心忧国家、心系天下正是杜甫爱国情怀的博大之处。

人民是杜甫诗作中始终关注的对象。尤其是战乱之中,诗人与人民一同饱受了颠沛流离之苦,同情悲悯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但是,面对战争诗人绝不是空作悲叹、消极避战,而是热情地赞颂和肯定了普通百姓舍生取义、以身许国的高尚行为,这种价值评判将诗人的爱国情怀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三、以身许国 报国卫家

同样是以安史之乱作为背景,乾元元年冬,郭子仪、李光弼等唐朝统帅,被叛军大败于邺城,伤亡惨重。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大举征兵。诗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六首诗,如同六出感人肺腑的悲剧,让我们读到人民的战争痛、爱国情,也让我们读到了杜甫对人民的关心、对国家的热爱。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石壕吏》

这些都是杜甫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仇兆鳌在《杜诗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③就是这样的家庭仍然是被征兵的对象。战争把曾经的美好摧毁殆尽。

对于广大人民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诗人充满了同情,但是对于毅然走上战争前线,保家卫国的将士而言,诗人心底涌现的更多的是崇敬和赞叹。舍生取义、以身许国,正是千百年来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表现!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新婚别》

这位普通的妇女用她朴素的话语说出了所有人民的心声,她鼓励自己的丈夫不要牵挂家庭,还是要为了国家的安定,努力战斗。

这组诗歌既有同情,又有歌颂。同情战乱年代经历着生离死别的人民,歌颂人民虽遭家破人亡,却积极投身报国,从容赴死的伟大精神!王嗣奭在评论这组诗时说:“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泪。”④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杜甫的诗歌中,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感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情怀。这丰富、深厚而感人的爱国情怀成就了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向了最高点。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⑤。

注释:

①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②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③仇兆鳌.杜诗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第7篇:杜甫春望范文

何人插篱,历来颇多争论。宋人蔡梦弼在《杜工部草堂诗笺》中说:“吴郎以远方而来,当谨藩篱,以防他寇,亦不害其为直也。”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说:“妇防客,时怀恐惧。吴插篱,不怜困穷矣。”浦起龙《读杜心解》、杨伦《杜诗镜铨》也说吴郎插篱,不怜妇人。今人曹慕樊又提出邻妇插篱之说。金圣叹则认为是杜甫插篱:“以吴郎寓居于此,故使插篱间之,本为西邻防远客,非为远客防西邻也。”

上述诸家结论,均可自成一说。但笔者以为,邻妇跑到杜甫院子里插篱围树之说,则是物权所属不清,有无理霸占的嫌疑,与邻妇恐惧之说矛盾;吴郎插篱,自为远客,与诗歌“防远客”的意思不合;吴郎插篱防备他寇,也与“多事”矛盾;若杜甫插篱为寡妇防范吴郎,则吴郎品性强悍,惯于生事,杜甫已有耳闻,那么两人之交往密切似无可能。以上诸说,皆有不通之处。笔者不敏,尝试推论如下。

一、诗人行止

杜甫晚年形迹清晰: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杜甫赴奉先搬家逃难;乾元二年(760)至成都,建浣花溪草堂。永泰元年(765),严武死,杜甫离开成都,经嘉州、戎州、渝州等地,在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大历三年(768),杜甫出峡,辗转至大历五年(770)去世。

杜甫至夔州,辗转流离,可谓居大不易。他先住在“山腰宅”。这座住宅依托残存墙壁而搭建,是个临时住所,形制简陋。秋,迁居西阁,第二年三月离开。西阁位于城内,是一座吊脚楼。如《西阁二首》曰:“层轩俯江郊。”

而西宅最初商定租赁,杜甫曾作《暮春题西新赁草屋五首》记述之。冬天,在《西寒望》中,杜甫表示“瞿唐春欲至,定卜西居。”在《不离西阁》中,杜甫疑问“不知西阁意,肯别定留人?”又说:“平生耽胜事,吁骇始初经。”则诗人喜爱此地风景,希望继续租赁,可惜未获房主同意。《赠苏四荨匪担骸扒坤虽宽大,所适装囊空。肉食哂菜色,少壮欺老翁。况乃主客间,古来逼侧同。”房主欺负杜甫既老且穷,不愿延长租期。

大历二年(767)三月,杜甫离开西阁迁居赤甲。好友柏茂琳为夔府都督,帮他买到西草堂、四十亩果园,又租到东屯部分公田,于是杜甫立即回迁西。诗人居住赤甲,前后不足一月。大历二年(767)八月,杜甫又自西移居东屯。

二、主客关系

杜甫到夔州,先居城内的赤甲宅,又迁城外之西宅,再迁城内之东屯宅。其中间波折,似有苦衷。西位于城外,交游不便,且与轻装下峡夙愿相违背。考其原因,似为躲避当地纠纷。在《暮春题西新赁草屋五首》其五中,杜甫言:“时危人事急,风逆羽毛伤。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似为友人得祸,诗人从落日时分一直哭到半夜,忧伤不已。现在,大概纠纷已了,诗人再次入城。

本诗之前,杜甫先写《简吴郎司法》,交代两人关系。司法:为州之属官。《旧唐书・职官志》载:“司仓、司户、司法三曹参军事各一人,从八品下。”吴郎应为忠州司法参军。

杜甫借给吴郎居住的是西草堂,并不包括四十亩果园。西宅在今奉节县草堂镇土地岭南麓,果园在草堂东南,下临溪。果园之内,也有茅屋可居住,所以杜甫也常回西,与吴郎过访。

吴郎与杜甫关系亲密,这在诗人此后作品中可以看到。西果园的柑桔成熟时节,杜甫返回果园中的茅屋小住。吴郎来访,杜甫邀请他次日去家中饮酒。可惜吴郎因故未到,杜甫只得“独酌杯中酒”。大历三年春,杜甫离开夔州出峡之前,又将西四十亩果园赠给吴郎。因此,当日杜甫劝说,吴郎定也欣然接受。

三、插篱习惯

笔者翻查杜诗发现,插篱笆是杜甫的居住习惯。杜诗写作篱笆共有三种情况,现列举如下(可能有疏漏):

(一)美德比附。

如,“是节东篱菊”(《九日寄岑参》),“且酌东篱菊”(《九日登梓州城》),“篱边老却陶潜菊”(《秋尽》)。上述篱,皆有,甚至直言东篱、陶潜,这是诗人借陶诗中的“采菊东篱”意象,自名高洁。“采菊东篱”,成为村居雅人的象征,影响了杜甫的审美取向。

(二)生活习惯。

1、篱边野外多众芳(《叹庭前甘》)

天宝十三年(754)作。既讽刺朝廷鼠目寸光如土家翁,也暗示主人居住习惯。

2、步屣过东篱(《重游何氏五首》)

天宝十三年作。

3、侵篱涧水悬(《示侄佐(佐草堂在东柯谷)》)

乾元二年(759)九月作。杜佐草堂面对涧水,就在涧水边插上篱笆。叔侄二人,习惯正同。

4、野老篱前江岸回(《野老》)

上元元年(760)作。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篱前为江岸,则扎篱之习惯大于功用。

5、无钱即买系篱旁(《春水生二绝》)

上元二年春作。春水暴涨,他想买船系在篱旁,则篱笆近水,正与上同。

6、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

上元二年春作。隔篱招呼,则篱笆稀疏,可以想见。

7、日出篱东水(《绝句六首》)

广德二年(763)复归草堂时作。

8、篱边水向城(《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当是永泰元年(765)作。江水很大,漫到篱边,与上同。

9、篱雀暮喧繁(《客居》)

大历元年(766)在夔州作。

10、缺篱将棘拒(《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大历二年(767)作。篱内经常扫除,其外任野草滋长,因此,篱笆只是划定院子界线,提醒主人清除至此。

11、篱弱门何向?沙虚岸只摧。(《课小竖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

大历二年(767)作。因为沙壤疏松,岸经常崩陷,篱笆常毁,西草堂门的朝向都难固定。

12、篱中秀色画屏纡(《寒雨朝行视园树》)

大历二年(767)秋天作。则果园也插有篱笆。

13、疏篱野蔓悬(《季秋江村》)

大历二年(767)九月在东屯作。篱笆破损处,长出蔓生野草,仿佛为篱笆填补缺口。这篱笆插得漫不经心。

14、山篱带薄云(《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大历二年(767)十月作。东屯离城较远,所依北山也少人开垦,居处高僻,篱落生云。

15、雪篱梅可折(《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西果园四十亩》)

大历三年离开夔州前夕作。

16、春寒细雨出疏篱(《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大历五年潭州作。

可见,杜甫凡是村居,皆插篱笆,但漫不经心,纯属一个生活习惯。

(三)防范侵袭。

1、藉汝跨小篱,当仗苦虚竹。(《课伐木》)

其《序》曰:“我有藩篱,是缺是补。”杜甫初到东屯,插个矮小篱笆,不仅稀疏还有残缺。听说山上有虎,产生惊惧,于是找人砍树断竹,绑扎巨篱:先竖起木桩,高跨在矮小篱笆上,然后用空心竹编扎,结成高大又坚固的篱笆,防范猛兽袭击。杜甫之改稀疏矮小篱为坚固高篱,乃是迫不得已,是面临生命危险的一个特例。

笔者以为,扎篱与筑墙,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居住习惯。自给自足的封闭文化影响到宅居,形成独特的建筑格局。在风沙大的北方,尤其是城市,住宅基本为四合院。有独门独院的,也有几家人合住一院的。即便是社会阶层往上发展,四合院形制也被保留。小而县衙、道府,大至皇家宫殿,都是四合院的扩大版本。从夏代的二里头宫殿、商代盘龙城宫殿、西周岐山宫殿,到今天留存的北京明清两朝故宫,莫不如此。

而在多雨温润的南方,特别是农村,插上篱笆作为住所界线更为普遍。尽管难以保存,但篱笆历史非常久远。浙江湖州毗山遗址就出土了距今3500多年的竹篱笆。它长11米,残高60厘米,沿着一条人工河沟排插,而且编制手法精致。文学作品中的篱笆记忆更多,比如《诗经・小雅・青蝇》载:“营营青蝇,止于樊”;《诗经・大雅・板》载:“价人维藩,大师维垣”;《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载:“折柳樊圃”。这些樊、藩,都是篱笆。与四合院的高大院墙不同,篱笆是一道兼具装饰住所、界划庭院的分界,是住所主人自适之物,其所谓防盗功能几乎阙如。

四、插篱拆篱

考察何人插篱,需要既关注唐人的居住习惯,也关注杜甫当时生活的具体背景。杜甫将草堂借给吴郎居住,则吴郎情境类似此前杜甫在此租赁。由于自己租赁时期经历一段纠纷磨折,杜甫生怕吴郎与邻里发生纠纷,又为洒扫整治以迎接姻亲起见,就把枣树圈入篱笆之内,以分清物权,减少纠纷,保护吴郎居住安心。

由于诗人自身疏懒,自住篱笆尚且插得漫不经心,纯属标记的篱笆肯定更加疏漏矮小。吴郎入住之后,见此似有实无之篱笆,定然如诗人当初防虎扎篱一样,开始改造,将其加高加密加固。这样一来,本来可以悄悄过来打几个枣吃的邻妇就被断绝希望。

由于篱笆的界线功能,吴郎改造篱笆,绝不可能随心所欲,而只能依据原有篱笆。所谓“插疏篱”,与上文的“跨小篱”一样,都是在原有篱笆的界址上增设,将原有篱笆包括进去。只要看看中国城墙历史,其墙中包墙的普遍形制,与篱上跨篱、篱中插篱的关系,就当明白其中奥妙。

因此,杜甫插疏篱,分清物权所属,迎接吴郎暂住;吴郎入住,“我有疏篱,是缺是补”,于是加高加固,似有意似无意地断绝了寡妇打枣。杜甫作诗,既说自己插疏篱怕吴郎跟人起纠纷纯属多事,因为这个司法参军掌议法断狱,在地方上不会有人轻易招惹;又说吴郎把篱笆加固加高就显得过于计较私利了。在国家丧乱、百姓流离之时,作为知识分子的两人,都更应民胞物与、饥溺为怀。诗人一意在拆除篱笆。

第8篇:杜甫春望范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春夜喜雨》 宋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江畔独步寻花 》宋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4、《春望》宋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第9篇:杜甫春望范文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