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教育调查问卷范文

农村教育调查问卷精选(九篇)

农村教育调查问卷

第1篇:农村教育调查问卷范文

近年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学者们纷纷从政治学、文化学、教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多领域对农村问题进行研究。然而对农村家庭教育的研究呈现出事实叙述多、实证研究少,家庭内部原因分析多、社会支持研究少等特点。针对皖北地区家庭教育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仅有的一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皖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等方面。本研究从社会学中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入手,探讨皖北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以进一步丰富社会支持网的理论研究,同时也弥补了针对皖北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研究中的不足。

2资料来源

2.1问卷设计

本项研究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资料,根据范德普尔和张文宏的问卷框架设置了包括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表、社会支持网调查表、多元社会支持调查表,以及深度访谈提纲[3]。为了使问卷更贴近皖北农村居民的语言习惯,确保调查问卷的真实性,我们将问卷进行了语言和形式上的转换,在进行资料汇总时再将原始问卷转换成标准问卷以便统计。调查问卷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和对家庭提供帮助最多的人,调查员将问题集中于调查对象提到的前3个人,并且询问了这些人与调查对象的关系、与调查对象认识时间、教育程度、职业等问题。与调查对象讨论过重要问题的组织或个人,就是本项研究需要分析的社会支持网的基本单位。在社会支持网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列举了10种可能的社会关系。所有可能的关系类型被分为父母、配偶、子女、姊妹、其他亲属、上下级、同学、邻居、朋友和其他非亲属,共计10类。这种分类借鉴了全美综合调查的分类方法[4]。在家庭教育调查中还包括多元社会支持,主要是由社会保障体系、工青妇等社会团体、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心理卫生机构、社会慈善机构、各单位提供的社会支持、社区组织等。个人支持包括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人道关系等,支持种类包括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劳务支持等方面。

2.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皖北农村家庭教育调查问卷的样本是按以下方式抽取的:⑴分别从皖北各市农村选取小学6所,共36所,在凤阳县和寿县各选择小学2所。选取的学校共40所。⑵从每所学校随机抽取3个班,共120个班。⑶问卷的发放主要是通过县妇联发放到各农村学校,学校将问卷发放到学生手中,由家长填写后再回收。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40份,回收4450份,有效问卷4204份。为了更真实有效地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状况,本项研究还深入访谈了各地区约50多位家长,了解他们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期望等,以补充问卷法的不足。

3数据分析

对问卷资料的统计分析是研究的基础。本项研究首先运用spss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研究所要探索的变量和要探索的变量关系,形成特定主题下的访谈提纲,将其结果与问卷资料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1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5%,主要是乡镇的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还有一部分是乡镇干部,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4%,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43.6%(见表1)。在进行深度访谈时,一些家长表示孩子上学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他们只负责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此外,调查中发现,农村家长农闲时打麻将的情况较为突出。

3.2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

在“您对孩子上学的看法”调查中,72.1%的家长认为现代社会没有知识不行,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上学,18%的家长选择顺其自然,只有2%的家长选择在农村上不上学无所谓(见表2)。对2%的家长进行了深度访谈,家长的回答是“学习成绩不好,实在不行就回家种地吧”。由此可见,这不是家长的真正选择,而是一种无奈的想法。问卷中,“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您认为孩子应该具有的品质有哪些?请排序”的信息显示,16.7%的家长将“掌握科学知识”排在第一位;32.4%的家长第一位选择了“独立自主”;28.3%的家长第一位选择了“吃苦耐劳”。由此可见,家长的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开始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也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优异为唯一标准。但在问及“是否让孩子做家务或者帮助干农活”的调查中,“偶尔让孩子做做”的比例最大,占到45%。可见,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虽然在观念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实际行动中却没有到位。

3.3家长教育方式的调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赞同优生优育的政策。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家庭一般只有1个或者2个孩子,孩子较少,因此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上也有较大转变。在“您经常采用的家庭教育方法是什么?”问题上,73.1%的家长选择说服教育,13%的家长认为是以身作则,只有5%的家长认为要打骂压服。在进行深度访谈中了解到个别家长虽然在观念上意识到应该对孩子鼓励、说服,但在实际行动中还是以简单粗暴为主。在回答“家庭未来的教育投资方面”这一题目时,家庭较富裕的家长选择教育投资的比例相对较大。这些家长愿意为孩子选择条件好的学校、愿意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愿意投资让孩子上辅导班等。而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更愿意把钱花在更实际的地方,如初中毕业后让孩子学技术、学手艺,对于购买学习用品和相关的课外书籍,大多数家长只会选择考试用书。家长的教育投资观念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

3.4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的调查

在社会支持网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列举了10种可能的社会关系。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把这几种关系进行了大类概括。亲缘关系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姊妹、其他亲属;非亲缘关系个人包括上下级、同学、邻居、朋友、和其他非亲属;非亲缘关系团体包括各种组织机构。调查数据显示,皖北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中亲缘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自己的父母及被访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在社会支持网中的比例最高。在非亲缘关系的支持网中,邻居的支持作用比例较高,其次是朋友关系的比例,被访者都至少提到一位朋友。非亲缘关系团体中政府、社会团体等所占的比例较小(见表3)。由此可见,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皖北农村家庭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皖北农村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现状,我们制定了专门的调查提纲,对政府、机构、组织活动、人员、政府态度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得到的结论是,各县区有专门的教育信息网,内容涉及“家长学校”、“政务信息”、“网络学园”等,家长可以在网上进行交流和学习。通过深度访谈得知,大多数家庭对政府开展的网络没有真正利用起来,在社会支持网的数据中,几乎没有人提到通过网络解决自己的实际困难。

4改进农村家庭教育的建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改善皖北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现多元化的支持体系[6]。

4.1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是改善家庭教育的基础

要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首先必须转变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家庭教育的参与意识。其次,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家长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引导家长掌握科学有效的育儿方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掌握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生理发展特点,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解决家庭教育的根本问题。由此可见,对农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也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4.2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是改善家庭教育的关键

首先,应该完善法规体系,加快立法进程。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应有固定的支持时间、相关的活动、相应的经费支持等,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要实行县级统筹规划,设立专项资金,依据各个村经济、教育发展的差异,予以不同程度的帮助。另外还应当规范实施手段,切实将政策和法规付诸行动,确保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顺利构建。其次,要健全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组织机构。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县教育局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组建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家庭教育的策划、组织、协调和保障;组建由省、市教育专家和县、村优秀骨干教师组成专家组,负责指导工作;组建由县、村专任或兼任教研员、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组成教研组,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为广大村民系统讲授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先进理念,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7]。教研组工作人员应坚持“先培训,再上岗”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教师培训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邀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邀请优秀教师传授家庭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进行网上学习;去外地进修等手段。上岗前,教师必须实地了解情况,才能对各地家庭教育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4.3发挥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是改善家庭教育的有力保障

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是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的有力保障。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可以填补政府和学校对家庭教育资助的空白,特别是一些社会服务与保障机构,能有效地调动公民参与,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此外,还可以运用媒体的导向功能,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家庭教育如育儿观念、教育方法等;宣传政府的政策和法令;表彰优秀案例、先进事迹等。总而言之,媒体的参与将更加有助于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有助于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

5结论

第2篇:农村教育调查问卷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 美术教育 现状

一、引言

近年来,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审美趣味和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特别是经济状况发展较好的城区,小学生除能享受到学校较好的美术教育外,还能参加校外各种美术特长班。然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还不容乐观。本文以湖南省为例,通过对部分农村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小学生及家长进行调查与访谈,试图揭示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分类抽样法,从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长沙县、衡阳县、岳阳县、临澧县、安乡县、桑植县、花垣县、永顺县共选取19所农村小学,每所小学的全体美术教师和随机抽取的2名管理人员、12名小学生、5位家长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分别自编了美术教师、管理人员、小学生和学生家长5种问卷。问卷从不同角度就师资、设施、观念等方面对湖南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共发放问卷430份,回收有效问卷402份,回收率为93.48%。

三、研究结果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师资

1.农村小学美术专任教师配备

问卷对农村小学美术专任教师配置情况进行了调查。表1受访的46位管理人员中,认为学校有专任美术教师的有23人,占50%。表2受访的225位学生中,106位认为有专任美术教师,占47.11%,认为没有专任美术教师的有119人,占52.89%。

2.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能力

问卷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能力情况做了调查和访谈。受访的43名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中,选择“无美术学科教师证”的老师有21人,占49%,选择“有美术学科教师证”的老师有22人,占51%。表3所示,选择“国画”专长的有7人,占16.28%;选“手工”的有14人,占32.56%;选“书法”的有11人,占25.58%;选“儿童画”的有16人,占37.21%;选“水粉水彩”的有13人,占30.23%;还有17选了“其他”,占39.53%。

3.农村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理念

问卷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使用教学策略情况做了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选“没有考虑过要运用什么策略”的有9人,占到20.93%;选“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大信息量”的有13人,占到30.23%;选“有自己独特的策略,有待整理”的有5人,只占到11.63%。

(二)农村美术教育设施

1.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功能室

问卷对农村小学专业美术教室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分为管理人员与学生,结果如表5、表6所示,管理人员中选择“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的占56.52%,学生中选择“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的占70.66%。

2.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与学习工具

问卷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师教学中的最大困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参与调查的43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差设备、少学具。问卷还对学生课堂中用到的工具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7所示,225人中选“水彩笔”的有119人,占52.89%,比例最高;选“毛笔”的有10人,占4.44%,比例最低。

(三)农村小学管理者与家长对美术教育的态度

1.农村小学管理者对美术教育态度

问卷对农村小学管理者对美术教育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8所示,43位受访教师中认为领导“重视”的只有2人,占4.65%;认为“不重视”的19人,占44.19%。

问卷还分教师与学生两种对象对美术课被占用情况做了调查。表9受访教师中认为美术课从未被占用只有13.95%,认为被占用过的达到了86.05%。表10受访的225名学生中,认为美术课被占用过的达到了79.11%。

2.农村家长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情况

问卷对农村小学家长对美术教育认识及重视情况做了调查。表11所示,88位受访农村家长中对美术教育了解多的只有8位,占9.09%;了解不多或没有了解的占到了90.91%。

表12所示,88位受访农村家长对美术教育重视的有25位,占28.41%,明确表示不重视的有39位,占44.32%。四、讨论

1.农村小学美术专任教师配备不足、业务素质偏低。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配备美术专任教师,美术课作为一种“副”科搭给“主”科语数等老师。有个别学校即使进了美术专任教师,也会给其分配更“重要”的工作任务,不会让其专心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如当辅导员,或培养其转型为语文或数学老师。这样导致许多学校专任美术教师成为空白。

2.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场地与用具欠缺。美术教学场地与用具是影响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手工教室和美术作品展示,教室是唯一的教学场地,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给美术教师提供购买示范用具资金,大部分学生家长也不舍得给学生买美术用具。

3.农村小学管理者与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极不重视。虽然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也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重点中学与大学还是要进行严格的选拔,为了不输在起跑线,学校领导与家长不得不重视选拔考试科目,忽视非选拔考试科目。由此美术教育的各个方面(如美术教学场地、美术教学师资、美术教师进修、美术教学课时等)都得不到重视。

五、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更多重视与支持。转变观念,重视美术教育的作用,处理好“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教学质量评估中将美术教育摆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通过评估引导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美术教育。

2.稳定和加强农村小学美术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可采用招聘或支教等方式为农村小学配齐美术专任教师;其次,对现有美术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在职培训或进修,提高其教育理念、专业功底和教学技能;最后,学校要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能将学科分为三六九等,将美术学科划分到最低等,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挫伤美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农村美术教师应挖掘农村乡土美术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展特色教学。农村田野、树林、石桥、老宅、蝴蝶、蜻蜓、小鸟、草垛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大胆地对原有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增改,补充一些农村特有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在绘画中创造美,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让农村的美术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4.适当改革农村小学师资培养课程,使之更适合农村小学教学。根据农村小学实际情况,规模较小的学校不可能配全各科教师,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应对人才培养方案做适当调整,在完成通识教育的同时,加强专修方向学习。使他们能从事语文、数学教学的同时,还能从事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中的一门课的教学工作。通过此方式,兼顾培养好农村美术教育人才应该是一种切合实际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永权.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与教材内容的整合研究.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3,(1)

[2] 李. 川西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科学教育,2010,(5)

[3] 聂建平,龙翠芳. 贵州农村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第3篇:农村教育调查问卷范文

哼鸣在演唱实践中始终是中心问题。它是获取鼻腔共鸣、头腔共鸣及声音高位安放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发声的最好方法。本文介绍了什么是哼鸣,以及哼鸣练习的方法和手段,强调了哼鸣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哼鸣 高位置 真假声 声乐训练

周口市是我国中部河南省最大的平原农业区,人口较密集,是河南省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其地理环境、经济特点,以及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在河南省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我省基础音乐教育的一般状况。

一、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笔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11年2月――3月期间从周口市川汇区、项城市、商水县、沈丘县分层抽取市区、县城、农村小学共十六所,分别对学校领导、音乐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课题以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为主。

2.访谈法:包括面谈和电话访谈两种。

3.统计法:对调查结果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中的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选择的十六所普通小学中,有市区小学4所,县城小学5所,农村小学7所。问卷的发放情况为:每个学校发放一份管理人员问卷,共16份,回收有效问卷16份,回收率为100;教师问卷发放32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回收率为100;对市区学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回收率为97;对县城学生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回收率为78;对农村学生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回收率为88;共计发放问卷458份,回收有效问卷405份,总回收有效率为88.4。现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一)师资状况

1.农村学校缺乏大量的专职音乐教师

在所调查的32名音乐教师中,专职教师18名,占调查总数的56%;兼职教师14名,占调查总数的44%。在被调查的7所农村小学的14名音乐教师中,没有一名专职音乐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小学专职音乐教师严重缺乏,在这方面的城乡差距较大。

2.音乐教师缺乏培训,对新课程改革普遍反映不太适应

从调查中得知,音乐新课改尚未深入人心。在被调查的32名教师中,只有两名市区的骨干音乐教师接受过新课改的培训,占被调查人数的6.2。大多数的老师对新课程改革和音乐新课标的了解程度限于“听说过,但不熟悉”。

由于大多数教师没有参加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学习,很多教师反映对新教材不适应。比如大多数教师反映,人音社版五年级教材中出现戏曲歌曲,老师自己都不会唱,更无法教给学生;六年级教材中出现英文歌曲,因为同样的原因,也无法进行教学。

3.现有师资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被调查的音乐教师的年龄结构总体来说比较合理,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老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小。通过座谈了解到,中青年教师比较容易接受新课改理念,并乐意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如果培训及时,这部分教师很容易成长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的主力军。

(二)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

通过对学生音乐学习情况的调查,反映出该市小学生音乐学习中主要存在如下四个问题:

1.学生喜欢音乐,也喜欢上音乐课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示喜欢音乐,也喜欢上音乐课,因为音乐课能听到音乐,放松紧张的学习生活、没有作业和考试的烦恼。但也有同学反映教师上课枯燥、没意思,不喜欢听老师讲课。

2.学生对待流行音乐的学习兴趣有待引导

在对“学生对各类歌曲喜爱程度”一项调查中,选择喜爱流行歌曲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48%,说明流行音乐在小学生中的影响很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生群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对开放性问题“请随意写出几个你所熟悉或热爱的中外音乐家的名字”的回答中,在三类学校的答卷中也都出现了一些流行歌手的名字。在市区小学的答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人名分别是:贝多芬、莫扎特、聂耳、舒伯特、冼星海,流行歌手周杰伦出现11次,排在第六位;在县城小学的答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人名分别是:贝多芬、莫扎特、冼星海、周杰伦、宋祖英;在农村小学的答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人名分别是:周杰伦、张娜拉、贝多芬、刘德华、冼星海。

同时,小学生们对流行歌曲的选择比较盲目,很多成人化甚至内容庸俗的歌曲也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现象。因此如何客观看待流行音乐进课堂,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是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2. 学生的基础音乐素质有待提高

对学生的基础音乐素质的调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生的识谱能力、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学生对乐器的了解情况。

调查得知,学生识谱能力普遍较差,其中识读简谱的能力略好于识读五线谱的能力。

小学生的歌唱能力相比其它方面略好,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小学生能完整演唱的歌曲中,流行歌曲占的比重很大。对开放性问题“请写出1-5首你能完整演唱的歌曲”的数量统计中,三类学校的问卷中都出现了很多流行歌曲,特别在农村小学生的问卷中,表现更为突出。经统计,农村小学生的答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五首歌曲分别是《自由飞翔》(46次)、《等爱的玫瑰》(31次)《北京欢迎你》(19次)、《大海》(19次)、《国歌》(18次)。

学生对乐器的了解程度不高,能正确写出5个乐器名称的学生只占调查总数的30.3%,占22.1%的学生一个也不能正确写出。

3. 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比较欠缺

与流行音乐受到小学生的青睐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小学生对待民族音乐文化表现淡漠,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以学生对河南豫剧的了解和热爱程度为例,选择“熟悉并喜爱”的学生不到30%,多数学生选择了“熟悉但不喜欢”,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河南豫剧。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如何通过音乐课堂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硬件设施情况

1.音乐教学设施不足。

在所调查的16所小学中,都没有配备固定的音乐教室,周口市区和县城小学的教学用乐器普遍为电子琴;农村小学常用的教学乐器为脚踏风琴,少数学校有电子琴,一部分学校没有任何乐器。音乐教学设备非常缺乏。

2.相关图书、教辅资料非常缺乏。

被调查教师普遍反映学校拥有的相关图书、教辅资料相当缺乏,无法满足教师们的需要。21.9的教师认为学校拥有的图书和资料量一般,53.1的教师认为太少,25的教师反映根本就没有。

3.存在着一定的城乡差别。

第4篇:农村教育调查问卷范文

关键词:乡镇 高中 体育教育 现状 对策

1.研究目的

根据河南大学2013级新生入校时的身体素质和形态机能指针的测定结果研究得出,城市学生的身体素质,形态机能指标平均都高于农村学生。通过体育课常年的主观观察,也能看出这个问题。另外,由于农村学生占整个学生人口的大部分;同时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的实施中,又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关系到中华民族将来身体健康水平。所以,我们对河南省部分农村高中的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它的问题所在,有利于学校体育健康的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择能基本代表河南省不同特点的开封、郑州、洛阳、南阳、周口、驻马店、三门峡、安阳、平顶山、商丘、新乡和焦作等地区农村的71所乡镇及以下的高中。

2.2研究方法

2.2.1访问、问卷调查

对93所农村中学发放问卷共93份。发放方式采取两种:其一是走访并发放问卷38份,收回38份。其二是信函发放问卷55份,收回33份。有效问卷共71份。另外,通过新入校的农村大学生了解农村高中体育教育情况。

2.2.2文献资料

查阅了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农村高中体育教育统计资料和大学新生身体素质和形态机能测定资料以及国内体育期刊的相关文献资料。

2.2.3数理统计

对调查收集的文献资料及调查资料进行归类整理,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农村高中的体育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第一大部分农村高中没有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处于“无政府”或“放羊”式教学。而且男女不分班”。第二教材内容不均衡,中长跑、篮球最多。因为中长跑不受场地限制,篮球相对普及。第三体育课不能很好的落实。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一到三年级都必须开设体育课。但是只有少数学校达到这个要求。大部分学校到高三就没有体育课,甚至有少数学校整个高中阶段都没有体育课。

3.2农村高中场地器配置情况调查分析

有田径场的学校极少,而且长常失修。有篮球场的学校相对较多,但是据调查有的是损坏没有修复。排球场地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没有球网,只有一根铁丝或绳子。乒乓球台绝大多数室外用混凝土自制。

体育器材配置平均每个学校数量很少,基本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就很难组织有效的体育课。

3体育教师情况调查分析

第一体育教师学历整体偏低。只有极少数教师据有本科学历,大部分是专科学历。还有少部分是中师学历,甚至还有一部分没有学历。第二工作量不平衡。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数目较大。第三专业工作不稳定。有一部分体育教师还兼其它工作。

3.4农村高中运动训练和比赛情况调查分析

第一有运动训练的学校数量很少。因为场地器材差,师资薄弱,体育经费少,不具备训练的条件。第二训练项目非常单一。大都是田径项目、篮球,其它却很少。第三参加比赛很少。第四学校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考大学。第五训练时间主要是早晨和下午课外活动。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农村高中领导对体育不够重视.。由于目前我国的高考体制现状,使很多高中领导偏面追求升学率。另外高考体育成绩没有记入总分,对高考没有多大的影响。

4.1.2农村高中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其原因:第一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第二农村高中经费严重不足,经费也是制约农村高中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1.3师资力量薄弱,学历层次低。主要原因是:第一农村条件差,大都是农村高中原来的民办体育教师。第二由于体育在高中处次要地位,大部分领导不会用优越条件去吸收体育人才。

4.1.4体育教学不正规。有许多学校体育课是“放羊”式教学,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学计划,甚至有些学校就没有体育课。主要原因:第一领导不重视,对体育课要求质量不高。第二高考不考体育。第三教学条件差。

4.2建议

4.2.1高考的改革能给学校体育带来生机。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不是局部地区的问题,是全国普遍存在这个问题,高考改革事在必行。若把体育列入高考必考科目,那怕是占20%―30%,这就必然把学校体育带来生机。

第5篇:农村教育调查问卷范文

【关键词】结核病;健康教育;调查

Investigation on Tuberculosis Health Education Among Rural Residents in Jishui country

(JiAn ci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ianxi ji’an,343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awareness rate of TB prevention knowledge among rural residents in jishui country,exploring the way for promoting TB health education in rural area.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rural residents using a cluster sampling method,Analsis the factor to effecting TB prevention knowladge.results The awareness rate of TB prevention knowledge is 19.95% among rural residents in jishui country ,in which the men’s awareness rate is 22.26%,the women’s awareness rate is 17.52%.The awareness rate increases with age.Conclusion The awareness rate was significantly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among rural residents in jishui country.We should be adopted actively the counter measure to improve the knowledge of TB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rural residents.

【key words】Tuberculosis Health education investigation

【中图分类号】R82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597-01

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发病最多的国家之一,又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为了解吉水县农村结核病健康教育状况,探索农村地区防治结核病的有效途径,2011年5月我们对吉水县农村居民进行了结核病健康教育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按照吉水县乡镇行政自然村区划,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个自然村,对年龄大于15的人群进行调查,按组距15岁进行年龄分组,使用“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知晓率调查问卷”,以村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填写,填写完成后回收,对调查问卷按性别和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共计2038人,收回问卷2038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6.5岁,其中男性964人,女性1074人,15~年龄组389人,30~年龄组366人,45~年龄组692人,60~年龄组591人(结果见表1)。 2.2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19.95%,男性总知晓率为22.26%,女性总知晓率为17.52% ,从统计表可以发现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男性又高于女性。

3讨论

吉水县农村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19.95%,远远低于全国总知晓率48.9%的水平[1]。主要由于吉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此次调查又是农村。

男性知晓率较女性高,知晓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与邻近省份安徽[2]相同。有调查显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3],一般青中年的知晓率较未成年和老年人高,而吉水农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老年组为最高,可能是因为农村地区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吉水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地区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是否因外出务工原因导致低年龄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有待近一步证实。

吉水以往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主要是在“4.25世界结核病防治宣传日”开展宣传活动,宣传时间短、次数少、影响范围小。宣传活动很少深入到农村地区,农村居民对防治知识和国家免费治疗政策知之甚少,不利于农村结核病的发现和治疗。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乡镇防保医生的培训,加强农村地区防治结核病的宣传力度,制作多种多样的宣传材料和宣传栏,采用多种宣传途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结核病防治知识。

参考文献

[1]田本淳,2006年全国公共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8.24(6):409-412

第6篇:农村教育调查问卷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中学;健美操;漳州市

0 前言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的体育项目。健美操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此外,由于健美操不受气候的影响,对场地、器材条件的要求不高,练习起来简便安全,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单位和群体。在我国健美操已经开始“传染”到全国各地,特别是那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学校,他们对健美操有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想加入到健美操锻炼的行列中来。本文对健美操能否纳入农村中学体育课进行研究分析,论证了健美操纳入中学体育课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漳州市农村6所中学的初二年级一个班学生中抽出典型的120名学生进行调查。男女各6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的需要,在郑州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上查阅和搜集健美操方面的论文和著作、体育学和教育学方面的资料,了解最新信息和资料。将其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思路,从理论上对本论题进行可行性论述,为本论文的撰写调查作理论上的积淀。

1.2.2 专家访谈法

以电话、走访的形式访问了在漳州市中学体育教师,针对当前中学健美操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影响健美操教学因素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收集有关观点和建议。

1.2.3 问卷调查法

针对研究内容,制定相关的问卷调查。问卷发放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形式。男生调查问卷发放60份,回收54份。回收率90%,有效问卷54,有效率90%。女生调查问卷发放60份,回收58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90%。

1.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的有效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漳州市农村中学生健美操教学的现状:

2.1 漳州市农村中学健美操教师师资情况

由实地考察显示,调查学校健美操教师师资严重不足,有的农村中学甚至没有,且大部分健美操老师学历低,仍然以专科以下学历者为主,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0%,同时,所有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非常不合理,36岁以上的体育教师一共有31人,占到调查人数的77.5%。

2.2 漳州市农村中学健美操教学场地,设施现状及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漳州市农村的一些中学,了解到没有一个学校有体育场,体操房和健美操活动室。有的只有围绕学校的几条跑道,而且还是用煤渣铺的,学校有的体育设施就只有篮球场。所以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开展体育活动单一。而健美操锻炼的特点迎合了漳州市农村中学的体育设施的现状,所以在漳州市农村中学开展健美操运动是因地制宜的良策。

2.3 健美操受学生喜爱的程度及分析

根据我做的统计,同学们愿意在音乐伴奏下上体育课的学生占全部被调查学生的三分之二,喜欢健美操运动的同学占被调查同学的一半以上。这可以说明增设健美操课受到农村中学生的普遍喜爱,特别是女同学的偏爱。健美操进入体育课堂的意愿选项中,120名学生里愿意开设健美操的人数占总数的84.4%。可见,将健美操运动融入农村中学体育课堂,不再是一种幻想,它符合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需要,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

3 结论建议

3.1 结论

3.1.1 漳州市农村中学体育老师短缺

从漳州市十所典型的农村中学教育现状来看,体育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教学质量低,管理不完善,教育改革滞后,教育水平远远落于城市水平。再加上农村中学教师编制少,数量不足,专业不配套,结构不合理教师承担课程繁多,工作量大等问题。

3.1.2 漳州市农村中学健美操开展的现状

经调查发现,健美操基本上没有在漳州市农村中学的开展,漳州市农村中学的体育设施不足,特别是健美操,更是几乎没有,从而无法保证体育课的质量。

3.1.3 教育主管部门不注重体育的发展

教育管理部门对健美操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对文化课的培养,承担文化课的教师是教育管理领导眼中的“红人”。学生们的体育课只是形式,大多数的体育课变为自玩课,使体育教师处于忧虑的尴尬环境中,学校体育教学受之挫折。

3.2 建议

3.2.1 扩大体育教师的队伍,加强健美操教师的培训

高等师范院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帮助农村中学培养一大批健美操教师,对农村中学现有的体育教师,高校通过“义教工程”的形式举办假期培训班,让老教师回笼,学习健美操基本动作,成套动作,以及健美操的教学,教法。

3.2.2 加大健美操教学设施的投入

学校领导不仅要大力抓好升学率,对于学生身体健康问题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重视体育课,重视健美操教学。根据农村中学器材缺乏,场地有限的具体情况来看。健美操是最适合于在农村中学开展的。学校领导要给予大力支持,提供健美操教学所必须的器材费用,购买录音机、磁带。支持教师培训等。

3.2.3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健美操运动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地去学,才能形成“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这种现象。教师生动简洁的讲解以及准确、到位、优美的示范是关键。讲解时要做到“目的明确、特点突出,语言简洁、概念准确、形象鲜明、声音要符合旋律,有节奏感,语言表达要形象”。

3.2.4 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健美操的发展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经费的投入,拓宽体育经费来源,加强健美操教师的培训。多开展健美操比赛,加强学校之间体育课的交流。重视体育老师的地位,培养体育教师对体育的积极性等。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报告[R].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40-312.

第7篇:农村教育调查问卷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农村教育硕士;农村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32-02

为了提高农村中学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议,促进城市和农村中学教育均衡发展,2004年国家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即“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即:取得农村教育硕士入学资格的学生,必须先到学校任教三年,第四年到高校脱产学习研究生课程,第五年再回原单位边工作边完成学业。但因种种原因,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碰到不少问题,为此本课题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实施状况以及农村中学对农村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本课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广西农村中学进行抽校调查,调查对象以农村中学中层以上的领导为主,个别学校是任课教师。共发放试卷46份,收回35份,有效问卷30份。

2.调查结果与分析。(1)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熟悉和理解情况调查。①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内容了解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非常了解”的只有13.3%,“一般了解”的占46.7%,“不了解”的占40%。这说明许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这项政策不甚了解。②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招生对象的看法调查。这是一题多选题,调查结果表明,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占45.7%,选择“具有本科学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占100%,选择“本科毕业生”的占80%。这说明所有被调查的对象都认为:“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招生对象应该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而不应该只有应届本科毕业生才有资格。(2)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执行情况调查。①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重视情况调查。从调查结课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很重视”的占6.7%,选译“重视”的占26.6%,选译“不重视”的占66.7%。结果告诉我们,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重视还很不够。②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经费落实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选译“落实”的占6.7%,选择“部分落实”的占46.6%,选择“不落实”的占46.7%,差不多半数以上的学校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经费是没有落实的。(3)农村中学对农村教育硕士需求情况调查。①对“学校是否考虑签约培养农村教育硕士生”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有53%的学校考虑签约,20%的学校不考虑签约,27%的学校选择“无所谓”。②学校最缺乏的学历人才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就们可以看到,选择“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的没有,选择“本科”学历的占26%,选择“研究生”学历的占74%。③对是否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任教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有硕士以上学历任的学校占40%,没有的占60%。(4)对农村中学选拔人才的标准的情况调查。①对招聘时注重教师哪方面能力的情况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注重教学能力”的占80%,选择“科研创新能力”的占13.3%,选择“管理能力”的占6.67%。这说明招聘中学教师首先看重的是“教学能力”。②在招聘时最关注的是应聘者哪类学习成绩情况调查。这是一项多选题,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基础课成绩”的占86.6%,选择“专业课成绩”的占93.3%,选择“实习成绩”的占80%,选择“其他”的占13.4。③招聘时最重视应聘者哪类品质情况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选择“敬业精神”的占93.3%,选择“责任心”的占86.7%,选择“工作积极主动”的占73.3%。(5)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有关方面的情况调查。①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总体满意度调查。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选择“很满意”的占20%,选择“基本满意”的占66.7%,选择“不满意”的占13.3%。②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是否适应中学教学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完全适应”的占33.3%,认为“基本适应”的占60%,认为“不适应”的占6.67%。③对毕业任教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情况调查。这是一项多选题,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选择“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占60%,选择“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的占40%,选择“缺乏责任心”和“缺乏踏实、勤奋精神”的分别占13.3%和20%。所以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二、启示和建议

课题对农村中学领导及老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理解、有关部门对政策的执行、农村中学对农村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选拔人才的标准以及教育硕士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真实可靠的。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认识、理解、执行等情况,农村中学对教育硕士的需求情况,毕业的教育硕士在任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农村教育硕士招生政策的调整和修订以及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1.调整和完善“招生政策”。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城市来说差距很大,这将影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创新“农村教育硕士招生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查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大“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宣传力度。从农村中学领导或教师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非常了解的只有13.3%,不了解的占40%。这就说差不多半数以上的老师甚至领导不知道有这么一项政策。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这项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来。(2)加强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执行的监管力度。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各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硕士政策”重视不够,上面根本没有切实可行的一个政策执行的监控计划。以致于有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互相推诿扯皮,敷衍了事。所以有必要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政策执行监控措施,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不断修订招生政策。(3)重视农村教育硕士培养经费不足问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培养经费不到位,46.7%的人认为培养经费没有落实。实际也存在教育部门与财务部门互相推诿扯皮,人事局、财政局等部门以种种说辞不落实农村教育硕士的工资关系,以致于许多农村教育硕士工资福利及政策规定的其他待遇都得不到落实。所以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经费可以由国家财政统一划拔管理,直接下拔给培养学校。(4)扩大农村教育硕士招生对象的范围。从调查结果我们看到,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象应该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而不应该只有应届本科毕业生才有资格。所以有必要扩大农村教育硕士的招生对范围。

2.按农村中学所需人才标准修订培养方案。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60%以上中学是没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任教,而又有73.3%的学校认为最缺乏的学历人才是硕士研究生,农村中学急需硕士研究生人才,而数量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以便于能培养出适合农村中学教学的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视农村教育硕士教学能力的培养。从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中学在聘用教师时,80%的学校看重的是应聘者的教学能力,所以有必要调整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减少理论性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和技能课,如开设一些技能大赛、模拟上课、评课等课程。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应紧密切合农村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农村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2)加重专业课的课时量,减少公共教育理论课的课时量。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农村中学在选拔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成绩是“专业课成绩”,所以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教学,适当增加专业课的课时量,少开一些公共教育理论课。(3)加强对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农村中学对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到,“很满意”的只有20%;对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存在的问题调查中了解到,教育硕士研究生存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好高骛远、不安心本职工作等问题。这就说教育硕士研究生在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还有所欠缺,各培养单位务必重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重视农村教育硕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扎根农村中学的优秀人才,但农村中学生活环境艰苦,发展机会也不多,要使农村教育硕士热爱农村教育,终身服务于农村教育事业,务必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精神修养。所以在推选农村教育硕士时一定要将那些有将毕生奉献给农村教育事业思想、有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的优秀毕业生和中小学在校的优秀教师推选上去。

“农村教育硕士政策”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为农村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有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它是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

参考文献:

第8篇:农村教育调查问卷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育;现状;对策

我国教育部分的薄弱环节仍然在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课改也是在全国课改中很难实现落实的一个环节。

一、农村初中地理的教育现状―以重庆市农村几所中学为例

此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的调查的形式对于重庆市农村地区的几所中学做了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对于问卷中提到“学生是否喜欢地理课程”这一问题上,A中学、X中学喜欢程度的占有比例是70%,其他几所学校的学生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的喜欢程度是稍低的,都不足50%。有20%的学生因为“地理课程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而喜欢这门课程,有10%~20%的学生是因为“这门课程与生活之间有一些关联”,对于其他的选项选择比例都是10%以下。在学生“是否感觉到地理课程的重要性”这一问题上,X中学问卷中认为“地理课程非常重要”的占有比例是56.4%,而其余的几所学校对于这个答案的占有比例是不足50%的。而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给出答案的相似性是非常高的,其中“之所以将地理课看得重要,是因为‘可以使自己视野拓宽’”这个答案作为选项的比例是20%,其他的选项分别占有10%左右的比例。而部分认为地理课程不重要的学生,在整合调查问卷结果的时候发现,学校与教师不重视地理课程的选项占有比例最高的学校已经达到10%~20%,剩余的学生选择了“地理课程与升学没有关系”这个选项,占有比例在38%。此次调查问卷中显示出了地理课程不受重视的原因是来源于学校、教师、教育制度几个方面整体影响的。对于现在农村地区的地理现状来看,学生普遍觉得这是一门本该受用的课程,但是结果看来这种受用的程度并没有通过学校、教师以及某种教育形式表现出来。

二、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在上述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地理课程不受重视的程度,但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向并非单一的。

(1)传统的应试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杠杆作用,高考这面定向旗帜显然不受教育改革之风而拂动,甚至掌控了社会教育认识导向。这一导向的偏差就导致了学校以及教师在办学、教学的过程中被固定思维,认为升学才是受教育的目标,这一框架深深地在各大校园中层层建构而起。所以一些不具备应试能力的课程就会被忽视。

(2)农村教育资源短缺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农村的学校中没有图书室,现在我们学校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没有供学生阅读参考资料的图书室,即使是有图书室的学校大多也是不针对学生开放的,只提供教师学习借阅。那么校外资源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是不敢想象的,城镇中知识资源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相对路途遥远,所以说这种社会资源在农村学校中只是一种概念形式。

(3)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影响因素。相对于城市学校中教师来说,农村中学的教师队伍是存在一定的非专业性的,针对专业不对口的学科课程教学,教师缺乏专业素质,只能够将书本中的内容照本宣科。

三、农村初中地理课程教育对策及建议

(1)教学课程做整改革新,将新课程应用到传统地理教学中,在具体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国民情感,这样使地理课程具有自己鲜明的课程特征,使其他课程无法超越替代。

(2)地理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的人生观得到革新和改善,对于周围的环境、全球的自然风景文化特征、人文风俗都会逐步形成认知,能够良好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以及国际化的眼光。

(3)农村基层的教育领导干部要有针对性地为教师、学校开展大力宣传,使地理课程文化的重要性渗透到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将地理学科的重要意义展现出来,结合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社会促进作用,将这门课程重新提到教育日程上。

(4)在教育制度上要相应地做出模式创新,给学生的学习环境并非单一应试教育的形式,要将知识性与个人未来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地理知识的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给学生补充社会、自然等各方面知识,这门课程丰富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是人性的完善。

第9篇:农村教育调查问卷范文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社会调查方法 课程建设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教育部在 1998 年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而设立的专业。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农村,面向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其培养目标一般被认为是“面向农业科技推广、面向农村企业经管、面向农村社会管理、面向区域协调发展”的专业教育方向;“培养具备农业和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推广管理部门、农业企业、事业单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从事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规划与设计、决策计划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农村和农民,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浙江省的丽水学院自2009年在商学院设置农村区域发展的本科专业。目前它是浙江省的重点学科。从2010年开始,丽水学院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在四年级秋季学期开设了《社会调查与文献检索》课程。笔者长期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以下仅依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就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必要性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管理学门类的学科。该专业旨在培养涉“农”有关的技术、经营、战略三结合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的教育方向以及专业课程所具有的方法、技能及应用型的性质,决定了该专业的学生教育培养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地、有计划地实践教学内容付诸实施。实践性是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专业建设的根本内在要求。近年来,对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活动。滕明兰探讨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价,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包括基础认识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以及研究创新性实践3个模块,其中,基础认识性实习主要包括认知实习(农村体验)、初步社会调查等。综合应用性实践主要包括专业调查、专业实践实训课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论文)、市场调查和社会服务等。研究创新性实践主要包括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研究设计性实验等。三个模块中,第一和第二个模块都提到了社会调查,可见社会调查能力是居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

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居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中心环节之一。段华平和卞新民在谈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时谈到四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四是实现了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除以上认识外,笔者认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所具有的应用性的性质,决定了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居于核心环节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农村,面向农民,针对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谈研究。要科学了解与认识“三农”问题,就迫切需要下基层调研,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要讲求科学性,社会调查研究本身涵括了方法论和具体的调查技术。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开展社会调查要讲求方法。社会调查方法一般是围绕社会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是社会学、人类学的专业核心课,一般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及技术三个层次,主要详细阐述社会调查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解释与评估的各种方法、技术及其应用。

二、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有其特殊性。首先,学生没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科背景,所以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要适当补充社科研究方法论的内容。要讲清楚如何开展研究工作,更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事;要讲清楚如何具体开展调查,更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背后的逻辑和道理是什么。二是因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主要开展的是农村调查,所以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侧重于开展农村调查会使用的调查方法和技术,以及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三是教学要注重实践性,实践性教学要贯彻始终,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基于以上认识,浙江丽水学院2010年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开设社会调查方法时,就进行了充分的设计。首先,课程将社会调查方法的教学与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有机的结合,将毕业论文写作的文献查找和文献综述写作,以及社会调查方法串联起来进行教学。由此,课程名称也就命名为《社会调查方法与文献检索》。其次,课程没有指定的课本,只有推荐的参考书目。目前市面上出版的有关社会调查方法的课本主要供社会学和人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使用的,一般理论性太强,要求的课堂教学的学时也太多,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教学不实用。无疑,无课本授课,也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学内容要相对简单和明确,对多媒体教学以及PPT制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讲课更要能吸引学生。再次,为突出实践性教学,有效串联教学内容的各环节,通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小型社会调查“丽水市莲都区流动人口的调查”以及后续的调查报告。这其中的具体教学环节包括围绕着“流动人口”研究展开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对丽水市莲都区的流动人口就某一主题,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并最终完成调查报告。

(一)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共分为启、承、转、合四个模块。一般来讲,按一周两节课,一学期16周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具体如下:

(1)启:选题与文献综述写作

1、如何选题

2、文献检索

3、文献综述写法(布置作业)

4、小结(讲评文献综述的作业)

本模块主要是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写作。其中,文献检索的课堂教学是既包括关于信息文献的基本知识的介绍,也包括查找相关文献的实践操作的学习;既包括图书馆的馆藏图书的查找和借阅,也包括中国知网、读秀等网络工具的使用,最终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信息检索的能力,提升信息意识,培养信息道德。在文献检索基础上,再谈文献综述写作。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通过硕博论文以及综述类论文的范例,指导和帮助学生展开文献综述的写作。文献综述的作业要求是以流动人口对研究对象,自选某一主题进行研究,并就此进行文献综述的写作。其中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流动人口等关键概念的界定、基本理论和他人相关研究综述。最后要求至少有5个注释和5个参考书目。

(2)承:社会研究的方法论

5、科学研究方法论

6、社会研究的逻辑

7、测量与概念的操作化

8、小结

本模块侧重于理论教学,其中也涵括案例的分析,希望借此能将理论讲得更清楚、明白。社科研究方法论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逻辑是社会调查具体技术的基础。本模块授课的难点在于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和枯燥,此部分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以及充分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3)转: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

9、问卷设计的方法

10、问卷调查的实践(布置问卷设计的作业)

11、访谈(布置访谈的作业)

12、观察

13、小结: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讲评问卷设计和访谈的作业)

本模块的重点教学内容是社会调查的具体技术和方法,其中包括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内容,最后通过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比较,反思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的优劣以及适用性。本部分教学的难点是如何有效贯彻实践性教学,如何将调查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技巧有效传授,如何让学生有兴趣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环节,愿意认真完成作业。当然,本部分的作业量也较大。作业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设计要求问卷有封面信和指导语,以及9个封闭式问题和1个开放式问题。问卷设计完成后,要求使用自己设计的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填写至少5份问卷。第二项是就研究的主题进行一次访谈,作业要求提交访谈提纲和访谈记录,其中,访谈提纲要求10个问题,访谈记录要求500字。

(4)合:调查报告与论文写作

14、调查报告写作

15、论文写作指导

16、总结(讲评调查报告的作业)

本模块是总结前面的内容,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在此基础上,就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格式要求进行必要的讲解,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辅导。最后提交的调查报告要求包括总结前面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内容,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二)考核与成绩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