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产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生产个人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生产个人工作计划

第1篇:生产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总觉得还没来得及细细回味自己在这一年中的所获得的千般感受,XX年已经进入了,当我细细回顾这一年走过的路,总能让自己陷于不可自拔的回忆和感叹中。XX年是我人生旅程中转折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离开了父母的怀抱。来到这个所谓的社会大学里面对着虚伪而和现实…迎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思考,这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年代。

而我在龙华迎来了第三个年头,在这里机遇和挑战并存,自己感到责任和胆子更加重了,回顾以往在学校的生活,单纯而又快乐。然而现在的它已经成为过去,新的环境对我的人生来说亦是一次全新的开始,空闲之余我常常在思考着要以何种心境来诠释刚刚过去的一年。回想起一年以前,我的所做所想是多么的幼稚。或许是家庭和环境的一切,让我不喜欢说话。习惯性一个人。这一年来我也在努力改变,努力的去改变这一切。在此:我感谢那些陪我生活过的人。感谢那些和我一起成长一起分享心酸快乐的人…

在这个社会,辛劳和泪水并存,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同时也使我转变了很多,思考的更多。这些转变都是不知不觉中积累出的,或者说是冥冥之中的一种人生选择。过去的那些生活里,充满了激情,也饱含着泪光,甚至也有过挣扎,在一次次推动自己前进的路上,我面对着从来没有面临过的境遇,在理想和信念的催动下,我成长了,懂得了应该品味的人生滋味。现在,我的这份XX年度述职报告,请予审议。”

一、个人工作回顾

我来这里也才半个月,对很多产品,都不认识,不了解,不过我坚信没有谁会这么快的掌握这些…当然,给我时间,我就没问题…刚来这里,我在焊锡,觉得它还是很轻松的,呵呵,但是几天后我就不行了…有句话说的对,叫不在其位,不谋其事;我觉得车间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如焊锡用的那吸烟机,不知是管道没清洗还是风叶没马力,反正是不起作用了,最好每人配备一个小风扇,这样可以减少很多感染率;空气,我觉得车间的空气很浑浊,理应在四周安装一个通道窗,这样应该会好点……空压机,太吵,我们厂房在二楼,为什么不把它装在楼下,不是说什么吵着我们说悄悄话了,至少给我们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还有纪律,这就是看各位老大怎么改进了……

包装,说真的我出来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岗位,当时听到还觉得有点好笑。现在,既然我做这个,多说无意,看行动吧!努力做好……包装这里我想以后无论什么产品,都找人先检验再包装,就像这次那个270我没检验,我也不知道它会出问题……当然闲时我看看,忙时就受不了了……还有装盒子,如《gps3m》《菲林天线》等,反正也要抬胳膊扔出去,装好的盒子为什么不整齐的放在哪里,还要浪费我的时间去一个一个的去弄整齐……其它的我来这里时间不多,就不说了……

二、XX的工作计划

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学习更多有关物料、统计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己。

并做好数据的登记与分析。

做好成品产量出货数据报表……

第2篇:生产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服装企业管理 生产计划 销售订单 加工成本 采购订单

企业管理工作是企业流畅运转的保证。企业管理的目的是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管理工作中,计划工作起组织和协调的作用。服装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中,生产计划作为管理循环的第一个步骤,对其他工作起指导作用。

一、不同服装企业生的产计划工作各不相同

管理模式,就像人的脾气,因为企业不同,管理模式也就各有特点,互不相同。国内的服装公司,根据公司的性质不同,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区分成这样几种形式。

1.贸易公司

这类公司,不管是内贸公司还是外贸公司,都没有自己的零售销售渠道,也没有自己的生产规模,只是把零售商的生产订单传递给生产厂家,做一些服务工作,兼有一些有限的设计能力和生产的建议能力,主要靠赚取差价赢利。

这样的公司数量很多,公司规模较小、人员较少,工作环节不复杂,管理简单,通常是老总负责制,一人统抓所有工作。这种公司里没有生产计划工作。

2.加工型服装企业

这类企业特点是没有自己的零售渠道,企业的主体是具体的加工车间。这类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人员从几十个人到几百人都有。这类企业主要靠接订单生产来维持运转,用江浙一带的企业老板的话说就是“找生活”。

有些加工型企业,随着自身的发展,把贸易公司和加工规模这两个实为上下游的部分,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些较大规模的服装企业。有些企业甚至还办了自己的纺织厂,在原材料供应环节上进一步整合,降低成本,做大企业规模。

这些企业往往是行业里举足轻重的企业,比如茉织华,杭州华鼎集团江,汉帛集团等。这样的企业,都有完整的生产计划工作,而且企业规模越大,生产计划工作就越重要、越复杂。

3.品牌服装公司

品牌服装公司的特点是有自己的设计研发部门和分销零售渠道。大多数品牌服装公司拥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品牌服装企业,是服装企业中生产计划最完整的。生产计划的内容包括物料采购、成本控制、加工规模的合理利用,质量控制等项目。

品牌服装企业的生产计划,源于每一季的客户订货情况,由销售部门整理数据提供给生产部门,作为生产计划的最基础数据。这里我就以品牌公司的生产计划为例,来谈生产计划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二、生产计划工作是一个体系

计划工作中最基本的就是制定计划。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为人熟悉的工作,也是计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工作与制定计划一起,组成完整的计划工作体系。下面将就几个重要方面谈一下计划工作体系的日常工作,以及对其他相关部门工作的影响。

生产计划源于销售订单,如前面所述。品牌服装企业的销售订单是由零售商和直营店店长订货形成的。计划员要在订货会之前,做大量工作,保证订货顺利进行,这可以看做是生产计划制定的前期工作。

在计划制定完毕之后,计划员通常需要跟踪计划的执行情况,以便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监督和必要地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是两个岗位,但不一定是两个人,或者一个人,或者很多人。如果能力允许,由同一个人兼任,那么生产调度熟悉生产计划制定的原则,并且有权利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对生产计划做适当调整,那将会有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所以,做学问,可以将“管理职能”清楚的区分开来。但实际工作中,有可能是一个工作岗位需要担负几项“管理职能”,而有的“管理职能”又被细分成初级、中级、高级等,由很多岗位和人员来共同完成。有些岗位是一个人,有时一个人又兼好几个岗位,而有些岗位又是由很多人共同完成的,各不相同。

三、 订货会和生产计划的产生

品牌服装企业的销售订单是根据客户的订货数量制定的。订货会有很多零售商参加,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并记录下来最终选定的款式号,颜色、码数及数量,然后由销售部分工作人员,把这些数据汇总,得到销售订单转给生产部门。

由销售订单得到的各款式的需求数量,就是生产计划的最原始数据。生产计划的制定,具有数据和时间上的权威性。计划当中有准确的款式需要数量,包括单件的成本,还有承诺客户的各个款式的交货期。

影响客户认可的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款式的设计,而另一方面就是款式的成本。款式的成本又和款式设计有密切联系,比如款式面料新颖价格就相对高一些,价格高有能力购买的人就相对少。反过来,如果追求零售价格低廉,那么受材料影响,款式不能采用太贵的面料,也就不容易产生新颖的视觉效果,设计师的设计也不易充分实现。

从大众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受从重心理影响,款式适当新颖就可以了,大部分消费者也接受不了太奇特的款式。所以款式的设计和成本,在顾客的审美接受程度,和价格承受能力之间平衡。每一个款式都要分析这两者,找到平衡关系,而订货会前的新款式,以及新款的成本都是保密的,款式成本是计划人员根据设计师设计的款式来核算的。

在订货会前设计师款式定稿之后,计划人员包括总控生产的生产计划员、面辅料主管、技术部门主管等,凑在一起,用有限的时间完成各款式的成本核定,并且与设计师交换意见以利于款式实现其设计意图,最后把完成的一揽子款式成本报总经理核算款式的零售价格。

四、加工成本的预计

每个款式进入大批量生产之前,仅仅根据样衣的结构特点、面辅料特点和工艺特点来预计款式的成本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需要熟悉各种缝制工艺的难易程度,对生产时间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企业能够利用的生产规模的总数量,以及每个生产单位(生产厂家)的特点。比如有多少厂家和车位善于缝制裤子;谁家的针织款式的生产能力强;谁家有能力完成比较复杂的款式。还要掌握这些各具特点的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比如哪一段时间较空闲,那段时间比较繁忙,单位时间内能完成的其擅长的款式的数量有多杀?完成这款式的单件费用大约会要多少?等等……。

非常熟悉上述内容,并且能在核算成本时逐一仔细考虑,才能核算出切实可行的成本。

计划人员对自己所能控制的总产能要有准确的估计,比如从十月份开始到十二月份的三个月时间常规款式的棉服有200万件的生产能力,而本季设计师计划在这个时间段上货的款式又非常复杂,折算成普通棉服的生产能力时已经远远超出了生产能力。这时,就要主动上报老总并积极协调沟通看是否要尽快开发一些新的产能,并且与设计师协商能否简化款式。当然,这种问题通常是通过开发新的产能来解决的,因为成本提高,零售价格随之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也随之增加。只有势不可解的时候才改动款式。

五、生产计划指导采购计划

采购订单是生产计划单的一个组成部分。采够工作始终围绕生产计划来进行。采购员在订货会之前采集大量面辅料样品提供给设计师,设计师用这些材料做出成衣,用来订货。

当订货会开过之后,款式和数量就已经确定了,也就就意味着,这个款式所用到的面辅料种类、颜色和数量,都已经确定了。订货会后,采购人员的首先要同设计师和样板师确认所用材料。经确认的材料首再按照款式制成表格,每款一张,把单件所用到的面辅料种类、颜色数量等,分门别类填写清楚。

当每个款式的信息确认完毕之后,计划员协助采购员把生产计划单上的各款式件数乘进去,这个工作量非常大。然后把每个款式中相同品种的材料筛选出来,汇总在一起,这是件工作,工作量更大,通常需要计算机帮助完成。

上述工作完成后,就可以给面辅料供应商下采购合同了。采购员与厂家敲定合同之后需要向计划员反馈所有材料的交货期,这个时间对服装生产管理至关重要。生产计划人员在之前核算成本时,已经有一个材料的预计交期。在采购员提供实际交期之后,计划员把每个款式的面料、辅料、和工艺单的交货时间重新校核,看看哪些款式能早开工,哪些款需要迟一些开工,对生产计划作调整,使各个生产单位不至于出现生产空挡和生产挤压现象。

计划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工作,交叉缠绕,责任分配非常细腻,成为一个整体。从事计划工作,需要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耐心,洞察各种变化,预计将带来的影响,及时应对。

参考文献:

[1]周三多主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3篇:生产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方案;战略分析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需要相关人员保持严谨的态度,这样才可以保障工作质量,提高我国林业的生产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力度的提升,原有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策略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理念,将林业调查、林业规划、林业设计统一起来,从战略大局出发逐步提高地区林业生产能力,使其在生产过程中既能保证林业生产效率,又可以确保当地生态环境,真正达到“双赢”,为我国今后林业长久发展提供战略保障。

1林业生产中调查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对调查规划设计认识不充分

林业生产中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容易受到不同影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做好充分认识,这样才可以确保工作质量。但现实中,许多部门和人员对工作认识不充分,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导致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到未来我国林业的发展方向。

1.2规划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林业生产中的调查规划设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确保林业资源质量。而实际许多地区的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比如,队伍不稳定、队伍年龄偏大、思想相对保守,制定的林业生产方案无法与实际发展状况相符,降低了林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不利于林业的长久发展。除此之外,一些人员职业素质不高,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发挥自身作用,经常出现懈怠、偷懒现象,导致调查数据失真,进而影响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利于整个林业生产的进步。

1.3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环境较差

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环境较差是影响林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许多员工因为工作环境较差不愿意呆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通常情况下,这些技术人员要长期在野外进行高强度工作,作业面积不仅广阔而且难度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但得到的回报相对较少,从而降低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1.4受经济和社会双重条件制约受经济和社会双重条件的制约,导致林业生产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质量不高,主要是因为这些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和政府拨付的资金无法保障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再加技术设备落后,得到的数据与实际差距较大,制定出的规划设计达不到未来战略目标,降低了林业发展水平。

2提高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的战略方案

2.1提升调查规划设计的重视度

在开展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时,首先需要提升对这些工作的重视度,相关部门要给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岗位上发挥自身作用,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从本地区的林业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制定规划设计方案,推动林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提高林业生产中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待遇,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可以积极参与数据搜集整理以及整个方案的规划设计,并利用好现有的林业资源,减少林业资源的浪费,最终实现我国林业生产的可持续、生态化发展。在制定调查规划设计方案时,还要广泛征求意见,从市场角度看问题,提高这些岗位的待遇,增强对技术人员的吸引力,比如,为他们配备专业的通讯、测量设备和劳保用品。

2.2增强调查规划人员专业素质

要想提高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战略方案水平,就要增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让他们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搜集和整理更多精确数据,找到科学发展林业生产之路,最终实现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设计方法,拓宽他们的设计规划思路,按照国家发展要求进行规划创新,从整体上提升林业生产水平,增强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活力。其次,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比如,如何使用测量仪器、如何进行规划设计、如何开展数据分析等。培训过程中保持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让调查规划设计人员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放松身心,提升培训知识的吸引力,以达到培训目标。最后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工作过程中充满责任心,确保工作质量,为今后我国林业生产发展提供帮助。

2.3创造良好的规划设计环境

林业生产中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强度较大,工作环境相对恶劣,未来发展中相关部门应改善现有工作条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调查规划设计环境,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获得满足感,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就要从他们的工资待遇入手,比如,设计科学的薪酬体系,增加他们的福利,提高人身安全保障度,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林业部门还要转变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帮助规划设计人员制定出完善的林业发展策略。比如,采用3S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后期数据处理技术等,实现工作的系统化、流程化,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节省人力物力,实现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4提高林业生产规划设计投资

林业生产中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林业发展质量,扩大我国林业面积,拉长林业生产产业链,增加相关产品的附加值。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部门要做好林业生产预算资金划拨工作,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制定相应的拨付计划,给予林业部门充足的发展资金,这样才能达到林业生产目标。比如,积极更换调查规划设计中陈旧的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调查方法和规划设计策略,并结合本地区实际状况调整发展方案,降低林业产业市场发展风险。林业生产部门内部也要合理分配相应资金,做好科学的生产投资计划,提高整个部门的待遇水平,调动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开展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时,相关人员要增强对这些工作的重视度,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从林业长远发展角度思考问题,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方案,推动我国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相关部门也要增强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掌握更多专业技术,适应林业生产实际需求,提高林业生产质量。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积极创建良好的调查规划设计环境,提高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投资力度,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我国的林业资源,明确未来我国林业生产发展方向,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远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农业,2015(15)

2巫丽珍.探析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园艺,2015(18)

3杨玉清.在林业生产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

第4篇:生产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生产计划 产品设计信息

1 概述

军工企业和某些制造业的产品特点是产品庞大、装配关系复杂。一部产品由上百万个元器件、紧固件及零件组成,原材料品种繁多,加工工序复杂,但投产批量小。投产量常常是一部或几部产品,或者仅是几个组合,某些零件需要反复经过一个或多个车间的不同工艺工序。而下达这样一部复杂产品的生产计划,不仅需计划人员实时与车间计调人员沟通协调,查阅很多生产数据,而且还需要设计、工艺、物资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进行计算统计。在这样一种管理现状下,车间生产计划的下达,往往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人为的错误。企业必须改变这种已经落后且繁琐的管理方式[1]。通过企业内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把企业生产过程中上百万条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如产品车间工艺路线数据、产品设计总资料数据、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工艺装备及刀量具数据、工时定额数据、产品元器件、标准件数据、技术规范等产品基础信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多种功能软件集成在一个统一平台上,实现了数据库统一,信息资源共享,数据源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它不仅能实现分布式环境中产品数据的统一管理,还能为人与系统的集成及协同设计的实施提供支持环境[2]。各个车间、部门查找数据方便快捷,从繁重的数据计算、查找、传递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系统设计架构思路

因为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产品的生产计划模式具有其特殊性,系统制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生产部门要完成一部产品的生产计划制定工作,往往需要设计、工艺、计划、物资、生产、车间等部门,几乎涵盖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②产品数量庞大:一部产品的生产需要将大量的有关零部件的全部设计资料、工艺定型资料等全部基础数据进行有效地整合,由于统计量庞大,较易发生统计错误。

③分级查询困难:一部产品生产流程查询只能按照产品的生产过程,自产品成品起向生产源头倒推进行汇总,如果要对产品某部分或组合进行生产计划或者工艺查询,现行的管理方式将无法达成目标。

④产品数据整合管理困难:由于产品生产批量小往往同一部产品在进行到下一个批次的生产时,企业就会根据客户反映的问题和实际需求,对产品的不同部分进行升级或改进。因此,在下达生产计划时,虽是同一部产品,但产品只要部分进行了改进或升级,则每个批次的产品生产计划又有所不同,产品数据不能分级查询,数据不能进行有效整合,产品的生产计划制定就必须重复繁琐的工作。

⑤成本定价过程不透明:由于生产工序过程复杂,产品改进或升级迅速,造成某些环节生产计划制定只能按经验进行。

⑥生产计划制定耗时费力:在落后的管理方式下,不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劳动强度大、易发生错误,不仅直接影响了产品生产计划的制定,也间接的影响了产品的生产进度,降低了企业的执行力和管理效率。

因此系统设计的重点是:

①对企业设计BOM 数据库、工艺BOM 数据库、工艺装备数据库等基础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合理利用企业现有数据资源。

②生产流程的逆向查询程序。实现对产品的任意组合、任意零、部、整件的生产计划或工艺信息进行查询和修改。解决重复分解、重复计算的问题。

③对产品的不同批次的生产计划进行分层管理。由于用户需求不同或对产品进行了升级改进,同一产品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加工批次。

3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3.1 产品设计信息建立,生成EBOM模块。

3.2 产品设计数据验证组装模块。

3.3 产品工艺路线划分模块。

3.4 产品工艺规程编制、工时定额申报审批模块。

3.5 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明细表,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明细表、工艺装备明细表建立及管理模块。

3.6 公司生产计划编制及下达模块。

3.7 车间生产、班组生产计划及领料管理模块。

3.8 工序完工检验登记及车间接收管理模块。

3.9 成品入库齐套装配管理模块。

3.10 系统维护模块,可完成完全数据备份、数据日备份、数据恢复、系统设置、操作员维护、个人口令更改、权限设置和修改等功能。

3.11 信息查询模块,设计查询、工艺查询、单一信息查询、组合信息查询、产品目录树逐级查询和对产品的任意组合、任意零、部、整件的生产计划或工艺信息的查询。

3.12 数据接口模块,实现车间工艺路线数据、产品总资料汇总库数据、材料消耗定额数据、元器件、外购件等原始数据的导入、导出。并且可以与其他系统(如CAPP、PDM或ERP系统)实现数据对接。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3.13 报表打印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可以打印产品零部件工艺流程,打印随同卡,打印月度生产计划。

4 结论

企业月度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将相应产品总装配关系库数据、车间工艺路线数据、总资料汇总库数据、材料消耗定额数据、产品工时定额数据、外购件数据等各项数据统计集中,这些系统所需的大量初始数据经一次建立后,可为后续产品提供基础资源数据,不需要反复录入。通过这些数据完成对产品进行生产计划下达、工艺工序计算、产品数据级查和产品数据装入级查等各项功能。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为车间作业计划和调度工作提供了一个信息集成系统平台,将以前分散、隔离的信息(如技术、工具和零件库存信息)集中在了一起[3],通过计算机对读入的产品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统一录入企业数据库。随时查询,随时调用。不仅节省了以往人工制定和下达生产计划所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资源,而且也完成了以前手工所不能完成的功能。同时,生产计划的下达过程更加快捷,同时处理的信息更多,生产进度汇总情况更准确,生产、计划以及各个车间都可以实时查询各个产品的生产任务的下达和完成情况,接到生产计划后,不需要再进行一一翻阅、制定工艺流程,计算机可以直接从企业数据库中调用已经录入好的,对应图号的工艺流程,即车间接到生产计划的同时,直接就可以从系统中打印随同卡,交付工人进行生产。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大大提高了计划与调度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邓超.产品数据管理(PDM)规范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崔晓阳. ERP123:企业应用ERP成功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5篇:生产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

作者简介:刘希荣(1976-),女,山东招远人,招远市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工程师。(山东 招远 265400)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162-02

一、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特点

供电企业的综合计划是为实现企业安全供电,提高供电数量、质量的目标,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工作作出统筹安排,规定着企业在计划期内销售电能的数量、电能的质量,电力设施的建设、电网的安全检修、电力服务质量等指标和工作,是企业经营思想、方针、目标的具体化,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完成生产目标的行动纲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内部成本的重要环节。

综合计划管理是指对综合计划指标、任务的编制、平衡、上报审批、落实执行、协调控制、反馈、考核以及提升等全过程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通过闭环管理实现精准计划、精确执行、精准控制,确保企业年度各项计划任务和业绩考核指标全面完成,是企业KPI指标的主要内容。

综合计划管理是运用“全面统筹”的观点,采取按照专业进行编制,进行全局综合平衡,坚持部门服从全局、专业服从综合的原则,确定计划任务以及指标,并上报审批,形成公司总的指导性的计划纲领。

以严格的计划管理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在企业内部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落实经营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通过计划管理工作,将公司年度综合计划在时间上分解到季度、月度、周综合计划,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班组,通过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使生产的各要素达到最佳组合,通过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确保综合计划按计划进行组织实施。

二、管理范围与目标

1.管理范围

综合工作计划由各个专项计划和指标计划组成,专项计划包括基建(电网基建、小型基建)、生产技改、零购、营销投入、信息化投入、生产大修、教育培训等,指标计划主要包括电网发展、资产质量、供电服务、经营业绩四大类。其中电网发展计划包括35千伏及以上工程建设任务完成率、大修、技改等指标。资产质量指标包括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电费回收等指标。供电服务指标包括城市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城市供电可靠率、农网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农网供电可靠率。经营业绩指标包括售电量、购电量、线损率、利润总额、可控费用、工资总额等指标,覆盖了公司的整个范围,涉及了大部分的部门。具体内容包括完善制度、健全网络、规范流程、数据采集与汇总、报表编制与报送、针对分析、查找短板、制定措施、贯彻落实、改进提高、绩效考核,及时反映和监控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提升公司生产经营业绩。

2.管理的目标

(1)加强项目可研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需求,科学制订公司综合计划。

(2)制订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综合计划组织机构,加强计划的常态控制,确保综合计划圆满完成。

(3)及时统计汇总计划完成情况,了解分析综合计划执行进度,解决出现的问题,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决策依据。

(4)认真寻找差距,制订改进措施,运用PDCA循环稳步提升综合计划指标水平。

三、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的初步建立,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三集五大”系统的建设和“两个转变”、集约化、精细化水平的深入推进,供电系统对综合计划的预见性、准确性和调控力、执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计划管理也显现出来一些问题。

一是综合计划管理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没有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覆盖、全介入、全监控,有些专项工作计划没有纳入综合计划统一管理。

二是随着“三集五大”系统的开展,公司原有的综合计划标准、制度与实际工作流程不符,缺乏时效性、先进性、通用性。并且公司部门、单位进行了划分、整合,部门的工作职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得综合计划的流程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另外员工对计划管理标准的执行意识不强、了解不深,思想上不够重视。

三是综合计划的执行缺乏严肃性、强制性和约束性。计划执行过程中随意调整,工程进度缓慢,工期一拖再拖。指标的制订存在“差不多”的观念和“能高不高、能低不低”的现象,计划指标的预见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四是综合计划的监控约束力不强,计划管理基础不到位、分析监控跟不上精准管理的需要。

五是计划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不够。

针对生产计划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除了思想上要重视,更需要从计划组织机构设置、理顺生产经营计划流程以及加强计划管理的执行监管和考核等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加强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相关建议

1.管理机构与职责

(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为进一步加强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落实各部门职责:生产经营计划下达之后,如果没有将责任落实到人,工作落实到实处,就会导致工作拖拖拉拉,甚至产生事无人做、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生产经营工作计划管理工作,明确工作责任,使其确实有效地指导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圆满完成公司的各项经济指标和生产工作,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以公司书记、副经理等两委会成员为副组长,以及各部门、单位主要责任人为成员的综合计划管理领导小组,以各部室设立计划专工为工作小组的组织机构,同时成立了综合计划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立在发展建设部,成立综合计划管理岗位。

(2)明确职责。管理机构负责全局的计划管理工作,如配网改造及大修资金安排,年度月度计划,计划实施、调整,项目资金的调节。领导小组的职责主要是批准综合计划、监督并协调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计划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工作小组的职责主要是提报、分解、执行综合计划(调整计划),并及时反馈综合计划完成情况。综合计划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局的综合计划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综合计划总体方案的起草和修订,负责计划工作的调查、研究、监督、检查、核实以及考核等工作;负责考核资料的发放、接收、保管及存档。

2.强化标准化建设

俗话说:“不成规矩,何以成方圆。”成功的企业50%得益于成熟的规章制度,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应长期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是全体员工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企业规范运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借公司标准化建设的东风,公司完善制定了综合计划方面涉及到的各种管理标准以及业务的工作流程,以标准指导各项业务活动、各项岗位工作,把标准化落到实处,实现计划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梳理、优化计划管理流程,理顺了业务实施的通道,明确各部门的目标,落实责任,提高综合计划效率,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考核、凡事有据可查”,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公司利用公司简报、网站等媒介大力宣传计划管理标准、管理办法,组织员工学习和掌握与岗位工作相关的计划管理标准内容和要求、标准化方法和技能,并切实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执行,将计划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持续提升公司计划管理水平和科学规范管理水平。

3.加强计划的过程控制

公司各部门在制订计划时树立全公司观念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搞好调查,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制订符合实际的计划指标和任务。经公司汇总、上级领导批准后形成公司正式的年度综合计划。将年度综合计划分解到月度,明确计划的责任部门,并将计划分解落实到班组,严格控制计划的执行。财务资产部根据计划执行情况筹措资金,确保项目的正常进行。公司召开月度综合计划工作会议,总结项目执行情况、控制计划的进度,分析研究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因素,提出解决的方案,确保计划的实施。

4.加强同业对标、横向对标管理

同业对标、横向对标工作作为“十二五”期间工作的主线,公司将综合计划中的指标纳入同业对标、横向对标工作,以推动综合计划的执行和完善。通过对标工作,各部门加强内外部对标的结合,在内部对标方面重点抓好部室、供电所、班组及岗位之间的对标工作,通过大力开展“抓典型,树标杆”活动,树立标杆供电所、标杆班组、标杆个人等“示范标杆”,其他部门全面进行学习,采取先进的工作方法,确保各项指标达到最优。在外部对标方面,各岗位、各专业都要充分了解其他县公司综合计划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认真寻找差距,制订改进措施,从而稳步提升综合计划工作水平,力争全面、高质量地完成综合计划工作。

5.加强班组精细化管理

班组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生产与运转单元,承担了执行的角色。可以说,班组的任务、指标的执行水平决定了综合计划的完成水平,随着对综合计划精细化程度的不断加强,班组的精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司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班组的精细化,一是加强班组员工的培训以及“师带徒”的传授方式,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二是编制岗位作业指导书,界定工作标准,使得各个岗位专注于本岗位的工作,提高了专业化水平。三是建立指标、任务的量化管理。特别是在综合计划的落实中,通过有针对性地设置员工核心的KPI指标,尽量进行任务计划的量化分解,将综合计划切实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努力完成目标任务。通过班组精细化管理工作,稳步提高指标预测的准确率、指标报送正确率和及时性、指标以及计划任务执行水平,持续提升分析的准确性以及对策的针对性,努力增强计划管理和控制成效。

6.加强综合计划的监督与考核

为了加强综合计划的严肃性,激发员工劳动生产积极性,确保在受控状态下按时按期完成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提高生产控制的综合管理能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公司将综合计划纳入业绩考核的范畴,每月对综合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检查、考核,并形成考核报告进行下发,督促、激励各部门及时、高质量地完成每月的计划工作。

第6篇:生产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体系;电力设计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随着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等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设计企业的经营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然而相对于经营可实现的业务量而言,生产计划执行力不高导致的生产能力不足问题日益凸显,工程设计进度滞后于生产计划,甚至不能满足业主施工进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探索电力设计企业生产计划制订和管控方式并建立最佳生产组织形式是企业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1电力设计企业生产计划的管理

生产计划在电力设计企业管理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企业生产指挥的中枢系统,它的任务是通过科学安排,对设计进度、专业资源、组织方式进行合理的调配,以控制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成本。电力设计企业在生产管理上,多采用集中计划、集中监督的模式。计划管理部门根据顾客对项目进度的要求,对完成项目的生产部门进行计划分解,下达指令,并由自己集中进行监督和控制,直至整个项目的生产完成。生产部门按照计划部门下达的指令,对工程所需专业人员合理调配,提出各阶段具体时间要求,协助计划管理部门对生产计划进行管理。

在生产计划管理的过程中,生产计划未能体现工程实际,照搬类似工程的进度表,实际指导性不强;生产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电力建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工作效率不高;专业间沟通不畅,前序专业的设计发生变化,后序专业还不知道,影响生产进度的实施。这些矛盾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计划执行力的提高。

2提高生产计划执行力的思考

2.1科学编制生产计划

电力设计企业生产计划主要有总体生产计划、各项目生产计划和作业生产计划。总体生产计划是按照企业签订的合同,对项目生产计划所需要的人力、技术资源进行全面管控。总体生产计划必须满足业主单位对项目进度的要求、充分利用设计资源,避免设计资源的过度空闲和紧张。项目生产计划是在总体生产计划指导下,充分了解专业部门生产能力状态以及各专业作业顺序,合理安排时间要求,确保勘测设计工作的时间最短,时间成本最低。作业生产计划是根据项目生产计划,在考虑各专业人力资源配置及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制订,其目的是缩短专业之间的接口时间,减少专业接口失误。

对于电力设计企业而言,由于繁忙的生产任务和有限的人力资源,造成一个设计人员手上不可避免地堆积多个工程设计任务,这就要求在制订生产计划时,计划管理部门要充分了解工程特点及技术难点,对所需人力资源、时间要求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防止盲目地制订计划。同时要结合各专业部门人力资源现状、标准化设计能力、信息化手段运用情况等,对已制订的生产计划进行分析,找出设计高峰时间区间,发现可能影响生产计划执行的问题,然后根据各单项生产情况,调整初始生产计划,合理调配设计资源,尽量保证各阶段设计能力均衡,避免设计高峰期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

2.2实施矩阵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目前,电力设计企业采用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通常为职能式的生产组织管理,即以计划的形式安排项目,各生产部门围绕计划来控制项目。计划管理部门下达生产调度通知单。生产部门组成项目小组,设立项目设计经理,并包含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各一名。项目小组具体负责项目技术和质量,计划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配合项目小组工作。这种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即对于涉及发电、输变电、工程总承包等多类型业务、每类业务数量和规模都较大的电力设计企业而言,使用职能式组织管理模式不能较好适应生产的需要。计划管理部门制订计划所需要的信息越来越复杂,受外部条件变化及地方规划调整较快的影响,导致设计项目方案多变,所需的作业计划相应地进行调整。结果导致生产计划的执行率不高和生产资源的系统性浪费。

针对职能式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的缺点,应用项目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传统设计单位改革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的趋势。项目化管理又称矩阵式管理模式,即以常设的专业生产部门为依托,按项目组建由相关专业设计人员组成的临时性的项目部,公司任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范围、规模和复杂程度设立项目管理组织和岗位,项目组的成员由专业生产部门委派,在组织过程中由项目经理与专业生产部门协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和专业生产部门负责人共同协调生产计划进度,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即告解散。其主要特点是:以高效率地完成项目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按照项目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与传统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相比,项目化生产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优势:①有利于项目经理集中调配资源,对项目质量和进度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生产计划的执行力;②便于对专业人员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项目组成人员的沟通和协调,有利于专业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③项目化管理生产组织模式,能使专业人员集中使用、调配,克服忙闲不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利于生产计划的执行和项目目标的实现; ④有利于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模式,以减少后续服务或延期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2.3强化生产计划的控制和监督

在生产计划制订后,各专业生产部门要协助计划管理部门加强计划的跟踪控制,确保生产计划的执行率。

(1)加强生产计划的刚性管理。生产部门要严格控制各个节点进度,突出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协调性与严肃性,减少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保证设计严格按照生产计划的刚性节点完成。加强生产组织力度,认真做好项目跟踪表,及时向计划管理部门反映执行生产计划中出现的问题,协调解决可能影响设计进度的问题。计划管理部门应通过生产调度会、工作协调会,与生产部门和项目组沟通,及时跟踪掌握项目进度情况,宏观调控总体生产计划的执行,必要时可将进度表汇总后上报企业领导层,通过行政命令提升生产计划的执行力。

(2)加强专业间的协作力度。电力工程设计都具有专业环节多、环节间接口多的特点,这使得各专业间的配合时间在实际生产时间中占用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提高专业的协作力度,推动勘测设计一体化,是提高生产计划执行力的重要措施。对电力工程设计而言,应加大人力、设备资源的投入,确保测量、地质等前期设计专业的进度,以满足后续专业的提资要求。改进专业配合方法,完善专业间提资的程序、方法、标准等制度。建立专业协作的激励机制,使各个专业主体都能够共享由有效协作产生的效率提升的收益,提高加强协作的意愿,避免因专业间沟通不畅导致设计出现差错。

(3)强化生产计划调整的科学性。在实际工作中,因业主单位会突然改变里程碑计划,或企业承接新的更重要的任务,这些状况造成既定生产计划必须调整。当出现类似情况时,计划管理部门要根据现有设计资源负荷分布情况,科学地调整该项目和相关项目的生产计划,平衡各项目所需的设计资源,使得其他项目生产进度和总体生产进度受到的影响最小。另一方面,当各业务生产部门出现超负荷运转时,市场经营部门在承接新项目时应与客户沟通合适的工程进度,避免造成工作量生产部门难以承受,降低设计产品不能按期交付或者产品质量不过关带来的风险。

(4)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坚持应用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和方法,推广应用“三通一标”、“两型一化”、“两型三新”等标准化成果。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总结设计经验,加大标准化设计力度,提高设计效率。加大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减少专业配合失误。引导和鼓励设计人员树立“精益求精、优而更优”的精益化工作理念,严格执行“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提高设计质量,避免因设计质量不高带来设计的返工,甚至因设计质量不高给工程施工、安全运行留下严重隐患。

(5)完善生产管理的奖罚制度。奖罚控制是生产计划管理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生产计划得以顺利执行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企业设立生产进度奖,对提前完成生产计划的项目部、生产部门、设计人员予以奖励,反之,予以处罚。

第7篇:生产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一、施工质量检查总结

1、20*年2月17日到公司开完会已后按照公司要求进行检查了深圳万科千林山居项目、广州从化夏湾拿项目、检查各项目的技术文件、施工方案、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整个施工生产体系,检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生产要点已全面做出了整改措施和技术控制方法,并将检查存在的各分项工程技术资料上报了公司。

2、根据检查存在的问题我已经做了相关的整改技术交底,并将技术交底下发到各位工长手中,并切要求各项目主要管理人员按照相关技术交底资料实施控制工程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因管理体系不建全领导没有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层层落实不到位,所以执行中没有原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资料落实,没有落实的原因分析;

a、根据目前各项目在建工程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进一步作出分析,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个企业应于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为目标。首先公司领导对工程质量就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公司对各项目没有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安全管理目标、没有明确可行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更没有统一的控制目标,因此、导致每个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就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b、各项目对质量管理存在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做好有针对性的作业技术交底控制书,高层管理人员对各分项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安全管理也不明确,更不用说有什么指导控制性的有效技术文件,波动性和随意性都比较大,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反映出前期的实施过程,分项工程施工中基本是根据各位工长的随意性去指挥操作,无论技术高低,没有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做出相关的有效控制文件。

c、做好技术交底是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的条件之一,为此,每一分项工程开始实施前均要进行交底,作业技术的交底、施工方案的具体细化,明确更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是工序施工的具体指导文件,做好技术交底首先项目经理就应该高度重视,并切要明确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意外问题及应急措施。关键部位,或技术难度大,施工复杂的分项工程,没有做好技术交底的分项工程,不得进入正式实施。

二、生产与质量管理概述

1、建设工程是一个生产的单件性,流动性、波动较大,它不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的生产线那么规范,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工程质量容易产生波动而且波动还比较大,同时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还比较多,其中任一因素发生变动,都会使工程质量产生波动。如材料规格品种使用错误、施工方法不当、操作未按规程进行、机械设备故障、设计失误、生产系统施工环境等等都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主要一个因素就是人为因素,根据我公司目前在建的工程项目、所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绝大部份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总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因素、施工方法、施工环境五大因素。

2、人员因素、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如项目的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人员的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地影响施工质量,所以人员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素质,提高质量、安全的管理素质,首先要从领导做起,要从领导抓起。

3、工程材料、各类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它们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结构的刚度强度,观感、功能、使用安全等,目前深圳项目2#楼转换层出现整层屋面找平层基底不牢固、表面起皮,起沙,无法达到正常标准要求,导致下步施工非常困难,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增加工程造价,原因就是先用的材料错误。

4、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是指工艺方法、操作方法和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施工方法不同产生的质量也不一样,工程的成本也不一样,不同的施工方法就有不同的造价,不同的质量。

5、机械设备、施工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包括大型垂直与横向运输设备,它们是施工生产的主体工具,施工机械的类型、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都将直接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好与坏,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工程造价。

6、环境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待;工程作业环境,周围环境条件等都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但是施工现场环境主要还是人为因素。

7、目前检查存在的主要因素就是以上的五大因素,主要一项是人员因素,人员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分为;施工决策、施工计划、施工技术、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安排、施工检查、以上八项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专业知识的提高,以自身的管理水平改进工程质量。

三、质量目标计划

1、质量计划应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项目经理应对工程质量目标做出明确的质量方针,工程质量总则必须符合公司的质量目标,即: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业主至上,使质量达到最佳目标。

2、制定的目标方针要使本项目的职工对质量有一种自豪感,使每一个职工对其工作的质量应负主要责任,生产的产品以满足规范和内部和外部用户的要求为原则,一次满足,次次满足,要做到给外部对工程质量的评价得到满足。

3、制定的目标计划应严格要求各个分项班组(材料供应)方,他们提供的原材料与服务和我们的产品一样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生产的班组质量目标: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应达到95%,确保做到合格工程。

四、施工生产管理计划

1、为了确保施工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确保工程(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项目的施工生产准备和施工过程的控制,必须要制定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如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的目标计划失控,那么整个生产线的分项工程就会出现一个不可意见的经济损失。

2、施工准备、项目生产负责人必须组织编制施工准备计划;编制完成由项目经理审核施工准备计划,并指令项目组织实施。现场准备,设施搭设应经业主、监理和公司同意后开始实施,按平面规划,接通水源、电源、铺设施工道路,并保证道路通顺,挖好排水渠道。

3、进场后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施工计划、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现场管理的教育交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制,明确生产质量职能的分配,提出组织、材料、构件、成品、半成品计划。提出施工机械、机具、模板等生产要素租用计划。办公用具用品的进场和布置以及企业形象;文件资料、报表的准备、提出管理人员及劳动人员进场计划。

4.施工计划的内容,分阶段形象进度控制计划,主要实物工程量,材料、设备、机具、劳动力计划,质量控制指标与计划,成本控制计划及三材节约指标,总体计划的编制说明及措施,成品及半成品委托加工计划,分阶段形象控制计划,月度施工计划编制说明及主要指标,施工旬(周计划),以及分项工程日进度。

a).工程总体网络施工进度计划(总体)

b).单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各分包分项)

c).分部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各分部分项)

d).月计划(各分项班组)

e).旬(周计划)(各分项班组)

f、计划的批准

g、项目计划检查的重点是生产要素的落实情况,关键工序和实物工程量的完成情况。

h、通过计划的检查,找出关键问题,采取对策。

5.工期的管理体系,项目经理应主管工期,并切要落实到各工长、各部门按其关联责任做好各项工作,各工长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记录,单位工程分包阶段工期计划与实际进度情况。

6、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对控制工期进行预测,并提出改进措施

供项目经理决策,由客观原因而造成的工期损失,如地基处理,增加面积,提高标准,设计错误及建设单位所订购设备、材料延误等,应及时办理工期变更或工期签定手续,随时报送。

7.施工生产统计分析、月度生产完成情况分析、月度计划未完成的原因分析,目前施工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施工过程控制应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范的规定。对于特殊过程应按《质量计划》中已制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第8篇:生产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计划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早已存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计划管理如何搞,是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间题,笔者就此间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企业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计划管理,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状况、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运用综合平衡的方法,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思想、方针和目标,科学地制定未来行动的方案,用来组织、协调、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活动,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a.加强企业计划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调基产品结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灵活的能及时反映市场要求的企业计划管理系统。使根据市场调整的企业计划能及时传达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和管理环节。b.加聋企业计划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生产过程复杂,生产社会化程度高,劳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都使用现代技术设备进行生产,并且要求具有一定的比侧关系。同时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又是成千上万劳动者共同劳动的过程,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严密,除了直接的生产工作外,还有技术、劳动、供应、销售、财务等不可缺少的苍理工作。企业把成千上万的劳动者的活动和生产各环节的活动,有机地、合理地、科学地组织起来,按照统一的准则,进行均衡有节奏的生产,就必须制订和执行统一的计划,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不然,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就会失调,企业管理就会混乱,生产经营就无法进行。c.加强企业计划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计划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龙头”,是对其它各项管理工作起指导性作用的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占用尽可能少的资金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需有一个严密的企业计划协调各个环节及各项经营活动。如果企业没有计划来协调和指导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活动就会失去平衡,就会给企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计划管理

2.1要克服两个误区a.有人认为:既然是市场经济企业就没有计划管理的必要。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少。其实不然,在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内部也有很严密的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因此,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计划,也必须加强企业的计划管理。b.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对宏观经济而言,企业管理是微观经济,市场对企业计划管理没有影响。这种人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探,依然抱着过去的老观念不放沂撇显然,这种观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棒的带要布现代企业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很大奋徽观经济必须符合宏观政策。

2.2要实现三个转渔计划和市场虽然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但是,手段与方法不向,对企业计划管理的要求也不同,企业计划管理必须实现以下转变。a.由生产型计划转变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生产经营型计划。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企业计划管理,是生产型的计划管理模式,企业的什划也是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来制订企业的内部计划衬主要内容是以完戒指令性计划的生产计划为主。产品是否能满足人们的带要、销不销得出去,企业不管,由国家统购统梢。企业效益不好,也可由国家补贴;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市场紧紧连在二起,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首先就要转变企业的计划管理模式,变生产型计划管理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生产经营型计划管理。b.由静态计划转变为动态计划。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计划一年到头没有什么变化,产品也是几十年一贯制,基本是上一个静态的计划。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供需情况瞬息万变,新产品、新款式也层出不穷。因此,为了不至使市场淘汰企业,我们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静态计划为动态计划,使企业的计划始终能跟上市场变化的需要,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日益壮大发展。。.由封闭式的执行型计划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的决策型计划管理。在旧的计捌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绕销,企业所需的原材料由国家统一供应,企业没有经营管理自,企业计划成了照抄照转的执行计划。企亚的计划管理是一种封闭式的执行型计划管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奇徽料等都要企业自己到市场上去采购,产品要企业自己到市场上去推销,两头都在外,因此也要求我们的计划管理是开放式的,要及时根据市场的物资供应状况,调整采购策婚,要根据市场对企业产品需要情况,及时决策,调整营销策略.

2.3要树立五个观念计划和市场虽然都是调节的手段,但是,手段与方法不同,对人们的观念要求也不同,要求人们根据市场经济衍要求‘树立新的计划管理观念。a.要树立市场竞争规念。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密切注视市场,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和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市场观念,我们的一切计划和工作都要根据市场这个“晴雨表”来进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竞争力成了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要牢固树立市场竞争观,根据市场需求制订企业计划。b.‘要树立经济效益观念。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占用尽可能少的资金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产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如果没有效益,企业就只能被兼并或破产,因此,制订企业计划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协调各环节的关系,实现小投入、高产出。。.要树立时间观念。时间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不可逆性,即一去不复返。时间观念在制定企业的计划时,也无处不在,如:生产与检修的时间衔接、网络计划的关键工序、采购物资的最佳进货时间、资金的时间效益等等。因此,我们在安排计划时,必须树立时间观念,使企业的计划一环扣一环,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d.要树立信息观念。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步入信息高速公路,谁拥有信息,谁就会掌握主动。信息是企业的灵魂,是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依据,是管理控制的工具,信息还是资源和财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情况瞬息万变,更应该树立信息观念。e.要树立系统观念。现代企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各工序都是一环扣一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一个工序或环节出现了间题,就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我们在制订计划时,一定要树立系统观念,搞好综合平衡。

第9篇:生产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数据信息;生产调度;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197—02



一、生产调度的定义

生产调度工作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一项工作,是推进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手段。生产调度就是组织执行生产进度计划的工作。生产调度以生产进度计划为依据,生产进度计划要通过生产调度来实现。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环节多,协作关系复杂,生产连续性强,情况变化快,突发性事件多,某一局部发生故障,或某一措施没有按期实现,往往会波及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因此,加强生产调度工作,对于及时了解、掌握生产进度,研究分析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使差距缩小或恢复正常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数据化管理的意义

传统的、没有ERP信息系统的生产调度管理工作,往往是信息滞后、数据流动慢,常常会影响用户的实际需求。落后的生产调度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需要。

随着办公管理现代化,ERP系统强大的数据化信息管理模式已进入现代企业。企业利用ERP系统进行生产管理,从合同订单、生产评审、安排计划、下达生产、采购物料、领用物料,到产品入库、包装运输,财务结算等,已深深感到越来越依赖于ERP信息化系统,充分认识到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作为生产指挥系统的生产调度管理工作,充分利用ERP信息系统,及时准确掌握信息、正确指挥、合理调度,超前谋划、提前准备、纠正偏差,势在必行。

三、生产调度的管理

(一)生产调度工作的内容就是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监督、检查、协调、调度并完成生产任务;同时是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即PDCA循环活动的一个管理过程,能协助计划人员提高生产进度计划的编制质量。

(二)生产调度工作的方法

1、每天掌握计划下达情况和车间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协调并挖掘、均衡车间生产能力;协调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于车间生产、协作加工、技术、材料、工模夹具、动力、运输、质量、供货等生产系统方面有关事宜;对于紧急工程,按企业领导要求进行生产计划的重新调整、安排、协调、生产并实施按要求完成等。

2、检查各生产环节的零件、部件、毛坯、半成品的投入和出产进度,及时发现生产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快速和准确。所谓快速,是指对各种偏差发现快,采取措施处理快,向上级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反映情况快。所谓准确,是指对情况的判断准确,查找原因准确,采取对策准确。为此,必须掌握一套迅速查明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对策的调度工作方法。

(三)充分利用ERP进行有效工作和管理

关注企业生产调度管理领域的实践和动态,以及如何将获得的信息及时应用、处理并运用于生产,这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来看一鲜活而精彩的企业生产调度管理案例,现有

生产调度人员根据生产计划,迅速做出反应:督促物料部门备料、车间及时领料、摸清模具、设备、班次配备情况,车间生产有无困难,是否需要车间之间相互协作加工,车间按计划时间生产完成有无问题等等,对于已下达生产计划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科学调度。

生产调度工作要以预防为主。调度工作最基本的任务是预防生产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一切脱节现象。根据生产计划,检查计划排产有无偏差时,发现其中的一个品种NY—630/55.1用户需求数量264>库存数量8,因此不能简单“利库”,而是要求车间根据ERP信息数据继续生产(之前有计划安排过900套但当时为备库计划未要求立即生产)NY—630/55.1产品。从图1看出,本批用户需求264套,库存可用量为8套,我们还不能只生产264套,因为加上其他工程未供合同合计402套,本着降低生产成本和批量生产利益最大化,生产调度有权要求车间生产300—400套,车间根据生产计划部总调度要求及车间现有材料及时安排生产。

四、生产调度的管理与对策

(一)传统的生产调度管理,劳动强度较大

营销部门是企业的龙头,生产计划是生产的龙头;而生产调度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生产计划部作为生产调度管理的职能部门,是企业生产的指挥中心。而生产调度工作,狭义上是指生产调度管理方面的技术性工作,生产调度管理工作具有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职能,也称之为系统性、综合性职能。

传统的生产调度机构中,代表厂部的调度员可按产品分工,也可按车间、部门分工,还可按产品按车间相结合分工。在没有ERP数据信息年代,手工记录各项数据的工作量很大,各项工作流转时的数据信息都要靠手工登记、记录,包括计划下达情况、材料供应情况、生产完工状况、产品完成情况等,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且信息流转速度慢,因此需要设置的岗位人员就较多。

(二)精简生产调度机构,提升生产调度人员素质

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大力支持下,现代制造车间在生产进度、物料及质量管理等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改善和优化。现代生产调度管理,依据ERP数据信息共享的优势,无需再用手工进行大量的数据记录工作,已完全从过去的强劳动状态下解放出来,因此也无需太多人次进行管理。企业生产调度分为二级管理,两级生产调度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学会应用ERP数据信息系统的各项操作方法,掌握ERP系统中生产方面的工作流程,及时掌握用户需求信息、计划下达信息、产品生产信息、生产完工状况、生产统计报表等等,通过对ERP数据信息、用户需求信息、生产计划下达信息、车间生产实际等,及时调整生产调度方向和管理对策方案,在能及时满足用户需要的同时,也能兼顾车间的生产成本,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五、生产调度会议形式必须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