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中国协会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中国协会工作计划

第1篇:中国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于1980年5月29日,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以倡导人民群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为目标的垒国性、非赢利性群众团体,也是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最大的群众团体。计生协成立以来,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和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章程》的原则下,自愿组织起来,动员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计生协的任务将会越来越重,作用会越来越大。中国

做好新时期的计生协会工作,是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具体体现。计生协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群众路线,重视、支持协会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协会工作。特别是计生协会在宣传、服务、引导群众方面的职能,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尊重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觉悟和能力,既是党的群众路线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动体现,也是在建设和谐社会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是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专门队伍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广泛群众基础,并强调要发挥计生协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要充分认识计划生育协会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并进一步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人员众多、联系广泛、群众基础较好的整体优势,为最终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两委负总责、村民搞自治、协会当骨干、群众做主人”的工作机制奠定基础。要不断加强组织网络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各级计生协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同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前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动计生协会在参与计划生育改革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要积极发动和组织协会会员参与工作。计划生育协会是育龄群众自己的组织,代表着群众的利益,应当在综合改革和自治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各级党政领导要重视、依靠、发挥基层协会的积极作用,发动协会会员积极工作,团结教育群众参与自治,发挥协会组织网络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随时随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要求,维护群众在计划生育中的合法权利。

要积极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育龄群体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是计生协工作的宗旨,也是协会的凝聚力所在。开展有偿服务上下功夫,以服务能力的增强带动服务水平的提高,凡是对群众生育、生产、生活、健康有利,协会又有能力做的事情,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做。要发挥广大会员与群众朝夕相处的优势,面对面地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学知识;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的新观念。广泛利用协会的网络优势,配合有关部门,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共同做好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围绕计划生青基本国策,创造性地开展富有特色的工作

第2篇:中国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20__年5月29日,是中国计生协成立30周年纪念日。根据国家和省、州计划生育协会《关于开展中国计生协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为认真贯彻落实好通知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县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各基层计生协会广泛开展了中国计生协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本着既有声有色又朴素、节俭的原则,通过回顾和展示我县计划生育协会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做出的贡献,增强广大会员、志愿者和工作者的成就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提高计生协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活动从5月24日—6月2日在全县相继开展,并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现将“5.29”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县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下发文件通知,提出活动要求,作出具体安排,在县组织的纪念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出会,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出会,邀请州人口计生委、州计生协会的领导出席了大会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县计生协会制定了协会“5.29”活动方案,并深入乡、村(社区)具体指导,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协会参与的积极性,全县86 个村委会和15 个社区以不同的形式广泛开展了活动。

二、精心组织,注重实效

今年的“5.29”协会活动。首先是,由县委、政府主办,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和县计划生育协会承办,5月30日上午在南湖休闲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30周年文艺表演大会。在纪念活动大会上,××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县计划生育协会会长高宝云和州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州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谭(来源:文秘站 )云华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一是大会还对全县14名计划生育生育协会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全县14个群众文艺队表演了计划生育文艺节目,文艺队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其次是,举办××县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图片展,展出反映××县计划生育协会成立20年来的工作宣传展板6块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宣传展板12块。三是活动的开展体现关怀,注重服务。在“5.29”活动期间,全县各乡镇协会采取座谈会、文艺宣传、走访慰问、咨询服务等形式开展系列宣传活动。29个村委会和8个社区协会召开座谈会;22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协会举办文艺联欢活动;17个村委会和3个社区协会采取走访慰问形式;18个村委会开展咨询服务进行宣传。全县参加座谈会人员共633人,表演文艺节目413个,走访慰问农村计划生育家庭238户,社区居民26户、流动人口8户,发放慰问金2720元,大米1245公斤,发放食用油1145公斤,送发书包109个,为生育家庭送鸡蛋1860个,红糖31公斤,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8场次,发放各种宣传单册6千多份,26000多支,避孕药1000多盒,咨询服务1200人次,为群众义诊300多人次。活动形成了县、乡、村、组上下配合,四级联动,营造出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在全县城乡上下取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的影响力得到很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和协会工作的开展。四是加强 “5.29”纪念活动的宣传工作,××县广播电视台,《今日××》对全县“5.29”纪念活动进行了多层次的宣传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今后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县计划生育协会

第3篇:中国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1月10日,英才计划2016年度工作总结会暨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名誉主任韩启德,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恩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等出席了会议。全国15个参与省市和4个省级试点省市的科协、教育主管部门、中学代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20所参与高校和东北大学等省级试点高校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工作总结会由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主持。

总结会上,尚勇对英才计划4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科协将与教育部密切协作,在符合我国青少年特点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探索全方位的中学生创新素养培养体系,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张大良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共同战略选择。教育部门要与科协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创新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向2017年新加入英才计划培养工作的导师代表颁发了聘书,向获得《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十二五”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发了牌匾和证书。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介绍了英才计划与中学教育改革、大学教育衔接的研究课题。来自北京、天津的2位中学生代表汇报了参与英才计划培养的收@和体会。与会代表观看了2016年度工作总结视频,并就“英才计划2017年度工作计划”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

英才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由委员会主任王恩哥主持。委员会名誉主任韩启德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李未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田刚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袁亚湘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武向平院士等委员,以及中国科协、教育部有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5个学科工作委员会作的2016年度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汇报。会议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英才计划要与中学、大学紧密衔接,尤其要保证促进学生的后续培养;要进一步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学科工作委员会的作用,促进学科均衡发展,指导英才计划继续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英才计划的影响力,视条件逐步扩大英才计划的覆盖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展线上教育,启动“英才库”的建设,做好英才学生的追踪和服务工作。

第4篇:中国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副省长宋璇涛在会上强调,要努力工作,开拓进取,扎实做好计生协会的各项工作,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为统筹解决河南人口问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策无小事任重道亦远

河南省副省长、省计划生育协会会长宋璇涛

当前,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经历了控制出生人口数量和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后,已经步入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时期,我们仍面临着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还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矛盾,面临着生育水弹的现实风险,面临着如何妥善解决部分实行计划生育群众的实际困难等问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赋予计生协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在新形势、新使命面前,我们的计生协工作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如工作理念有待更新,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方式方法需要改进;在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阵地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仍须加强。这些薄弱环节和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计生协优势和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找准工作突破口,开展更富协会特色的工作,充分发挥计生协独特优势,更好地承载起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使命,努力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有更大的作为,做出新的贡献。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计生协会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继续加强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目前全省、市、县、乡、村计生协组织网络已经全部建立,今后的重点要转入基层协会阵地完善和制度落实上来,积极推动基层协会规范化建设。要指导基层协会按照“产业发展需要、有利于联系群众、便于组织、方便活动”的要求,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创新组织形式;按照“工作热心、有能力、有作为”的要求配好协会班子;按照“活动方便、经常”的要求调整会员小组;按照发挥宣传、带头、骨干、模范作用的要求,优化会员队伍。要突出抓好城市社区和企业、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将工作网络延伸到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和特殊人群,形成全覆盖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网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根据中国计生协的工作部署,从今年开始,我省计生协将分期分批对各级协会的规范化建设进行验收,实行动态管理,各地要按照即将出台的建设方案要求,扎实做好规范化建设工作。

全面推进协会工作创新。要树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工作理念,促进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从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上做文章,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要主动适应日益发展、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积极推进工作方式、工作机制、宣传教育和组织队伍建设四个创新,重点抓好组织建设创新,把触角延伸到城乡的各个角落,把服务送到千家万户。要克服协会工作政府化倾向,坚决杜绝协会工作机关化、群众组织行政化,认真推行服务、宣传、倡导为主的工作方法,促进协会工作与政府组织的管理互联、功能互补、工作互动,与社会建设工作的共建、共享、共赢,使计划生育协会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要进一步明确协会的职能,理顺协会同行政部门的关系,使协会的建设和发展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及管理模式的要求。

切实加强服务载体建设。“生育关怀行动”是开展新时期协会工作的有效载体,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抓手。各级计生协要把“生育关怀行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积极组织,认真实施。要充分发挥文化大院、会员之家、人口学校等阵地作用,大力宣传“生育关怀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这一活动。要积极探索建立领导支持、部门协作、社会筹资、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搭建“生育关怀行动”社会平台。要加强服务管理,增强项目执行能力,以项目为载体拉动资金投入,让大平台和小项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满足育龄群众的最大需求,使计生群众真正受益。

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从人口计生工作入手,运用“关怀”理念,发挥自身组织、服务、管理、协调、整合等社会自治功能作用,组织帮助群众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使国家的生育政策和群众的意愿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计划生育的村务公开,促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要与各级人口计生委加强联系与合作,制定相关的规章、标准,建立工作机制,通过群众自治的方法,落实生育政策,开展避孕节育服务,改善生殖健康,帮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监督各项优惠措施兑现。要认真总结基层计生协开展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工作的经验,继续抓好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计生协是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重要群团组织。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协会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尊重协会的主体性地位,把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定期听取汇报、安排工作、提出要求,指导帮助协会理顺体制、完善机制,逐步解决人员编制少、办公条件差、经费投入不足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协会真正有人理事、有钱办事、有址议事。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一如继往地关心、支持计生协的工作,指导计生协自主开展活动,充分发挥计生协在计划生育中的作用,做到一手抓计划生育的行政工作,一手抓计划生育的群众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各级计生协要自觉接受人口计生委的指导,重大问题及时向人口计生委请示汇报,主动争取人口计生委对协会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作用,真正实现人口计生委与计生协的工作有效衔接、良性互动。要抓住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契机,下大力抓好协会工作人员的组织、思想、业务建设,建设一支理念先进、素质优良、服务优质的工作人员队伍,为协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有创新、有发展,计生协工作别开生面

河南省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赵长法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计生协和省人口计生委的指导支持下,全省各级计生协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决定》及省委《实施意见》,求实创新,团结奋进,关注基层,服务群众,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了省计生协六届二次理事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做出了贡献。

一年来,各级计生协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为己任,认真履行“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五大职能,充分发挥组织、管理、倡导、协调等优势,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强化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工作绩效和社会影响日益提高,全省计生协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商丘、周口、南阳等市,自觉把计生协工作融入当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大环境,在协助党委、政府倡导、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对新时期的计生协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和拓展。他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参与农村劳务输出、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民职称评定等,都是关注“三农”、创新发展的好做法。

驻马店、漯河、郑州等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五大任务”的落实。他们按照章程规定,相继建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决策的参与机制,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紧密高效的运行机制,科学、系统、规范、符合群团组织特点的管理机制。有效推动了当地计生协工作的提高和发展。

焦作、鹤壁、新乡等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总结、提升、凝练来自基层、来自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创新活动载体,提高服务能力,在实施项目化管理和开展企业、流动人口计生协活动及“生育关怀行动”等方面走出新路,为全省工作提供许多可供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

在“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中,各级计生协结合实际,组织干部职工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按照“十讲十带头”和“做十种人”的要求,围绕创建“三型一作为”协会组织,广泛开展了比学习、比团结、比奉献“三比”活动,加强了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四大建设”,提高了干部素养,强化了服务意识,转变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全省计生协系统呈现出一派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在中国计生协六届三次理事会上,我省有104个单位、30名个人、90 名志愿者受到表彰。

能力建设是计生协工作升类进档、开创新局面的关键。进行干部队伍培训,是加强计生协能力建设的有效手段。下半年,省计生协组织机关和省辖市计生协工作人员4批36人次参加了中国计生协开办的培训班。10月份,举办了市、县计生协副会长、秘书长培训班,参培人员187人;据统计,全年计生协系统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776期,培训工作人员和基层骨干22.7万余人。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培训活动,各级计生协的创新发展能力、宣传倡导能力、组织动员群众能力、指导基层工作能力、发掘整合资源能力普遍得到增强,全省计生协工作面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计生协的宣传教育工作包括两个部分,即宣传教育群众和扩大自身社会影响,二者缺一不可。2007年,各级计生协采取五项措施提高计生协的宣传教育水平。一是社会宣传。各级计生协进一步加强与省、市主流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提高计生协的上镜率、见报率,塑造形象,展示风采。全年,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刊发播出反映我省计生协工作的稿件226篇。二是内部交流。发挥好、利用好系统报刊、内刊的交流平台作用,促进工作信息、工作经验和自身形象的宣传交流。去年,中国计生协《协会信息》刊发我省稿件8篇,与河北省并列第二名;中国计生协内网我省信息384条;编发省计生协《协会信息》23期,《黄河黄土黄种人》和《人生》杂志刊发我省稿件128篇。三是经验推广。抓住重点,塑造精品,总结培育省内叫得响、全国能推广的亮点和经验。焦作市在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中创建计划生育公益金的经验,被中国计生协进行了介绍和推广。四是教育群众。依托人口学校、会员之家、会员小组等阵地,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开展避孕节育、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预防艾滋病知识三项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少生快富技能培训,开展骨干会员队伍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提高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水平,提高计划生育家庭致富能力。五是集中活动。利用“5・29会员活动日”、“世界人口日”、“双节”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组织开展有规模、有声势、有强度的计划生育集中宣传服务活动,扩大受众群体,提高社会影响,凝聚社会民心,提升社会地位。

总体上看,2007年全省计生协工作有创新,有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我们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创新意识不强,开拓精神不足,工作缺乏能动性,有等靠思想;二是个别地方对计生协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制约了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的提高和发展,阻碍了“行政工作、技术服务、群众团体、自治组织”四位一体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新机制的形成;四是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不深入、不广泛,需要挖掘潜力、开发资源、创新载体,进一步提高服务物质技术手段;五是现有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亟待提高;六是在参与和推动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中,不少地方认识上有偏差,工作上有畏难情绪,不能正确理顺宏观管理和具体运作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第5篇:中国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第六届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作联席会议已经完成了预定的议程,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代表国家人口计生委对会议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四省交界地区多年来为推进区域协作机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所创造的经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次会议是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是全国农村人口计生工作会结束后不久召开的一次开阔视野、相互学习、合作共赢的大会,对于促进区域合作、丰富计划生育工作内涵、提升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统筹解决区域人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虽然时间很短,但大家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交流了经验,增进了友谊,形成了共识,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四省协作成绩显著,促进了省际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长效协作机制的建立

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风相近,习性相融,相互之间交流频繁,联姻普遍,社会、经济、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大的方面看,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但不同省份的市、县之间在生育政策、工作方式方法、检查考核的标准和时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面临相同或相近的困难和问题:人口流动呈刚性增强之势,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成为共性问题,违法生育和非法抱养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三假”现象(假迁移户口、假离婚、假流动)应引起高度重视。

2000年以来,联席会议已经开了六次。前五次会议各有侧重,颇具特色和成效,基本达到了相互协作、共同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目的,促进了省际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长效协作机制的建立。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形成了齐抓共管人口计生工作的新局面。四省交界地区相关市县人口计生部门均成立了协作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交界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协作治理工作,具体承办联络和协调事务,并加强了督促检查。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和工作交流制度,相关市、县签订协议书,定期走访,相互学习,组织召开了60余次规模不同的座谈会、交流会。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推动信息的互联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供跨省流动人员的婚姻、生育、节育信息等。此外,管理与服务责任移交制度、迁入人员生育指标审批、户口迁移双证明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较好地解决了利用假户籍迁移、假离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

(二)打造了齐抓共管流动人口问题的新平台。苏鲁豫皖都是流动人口大省,在搞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方面,为全国创造了很多鲜活的经验。2005年商丘会议后,各协作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商丘协议》精神,把搞好周边地区协作治理作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量化,明确职责分工。交界地区把流入本地的流动人口纳入现居住地管理,实行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同待遇。各协作市通过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信息联系平台、个案查询系统等,加强省际、省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异地查询、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和共同管理。

(三)形成了联手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新合力。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四省交界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上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为艰巨。2003年砀山会议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确定为协作治理的主题。近年来,各协作单位多次组织交流活动,对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联合查处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有力地打击了四省交界地区的“两非”违法行为。

(四)开辟了人口计生协作执法的新篇章。近年来,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以联席会议为契机,以会议签署的《协议》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完善和健全了各项相关的管理制度,联合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交界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问题。特别是去年济宁会议发表了《济宁倡议》,建立了交界地区“清理清查联手、性别比治理联动、行政执法联合、为民便民联谊、信息交流联通、合作发展共赢”的工作机制。今年5月济宁市发出开展“计生优质服务活动周”的倡议之后,交界地区各市均下发了有关通知。徐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八查八落实”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清理清查工作,要求将八查的底数摸清,对查出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落实,收效明显。联合执法活动净化了交界地区计划生育管理的环境,同时,也增进了兄弟省市之间的友谊,为协调工作关系,促进经验交流,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次徐州会议的内容更为丰富全面,凸显了“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计生”的鲜明时代主题,对促进交界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继续深化区域协作,共同构建四省交界地区“和谐计生”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生育政策差异和块块管理模式,省与省交界地区管理较为混乱,交界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没有树立“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和相邻地区的沟通协调意识不浓;利用地缘条件异地违法生育现象依然存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度很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任务艰巨,群众婚育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依法行政协作的内容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交界地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如人口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市流入城市,给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带来很大难度;《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税费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极大地冲击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实践证明,四省交界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作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有效解决交界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的有益探索,为各地开展区域协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我们希望,苏鲁豫皖四省进一步加强协作,为其他地区的区域协作树立榜样。

(一)进一步提高对四省交界地区协作治理重要性的认识。苏鲁豫皖四省都是人口大省,总人口达3.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能否做好四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于全国的人口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四省交界地区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大、出生人口性别比高、流动人口多,工作难度大、困难多,迫切需要交界地区齐心协力、加强协作,共同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次会议形成的《徐州协议》,为四省交界地区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各地要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深刻剖析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加以解决。要找准协作的共同点,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真正做到计划生育工作让基层满意、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满意。

四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紧紧结合本省交界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及时部署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四省交界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作联席会议机制,积极推动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协作治理工作。

(二)联手解决四省交界地区计划生育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各地要切实加强研究分析,加强分类指导,加快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实行以流入地为主的目标管理双向考核。户籍地对现居住地出具的符合要求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应当承认,并不得要求流动人口回户籍地参加避孕节育情况检查。协作区内各方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个案和案件的查处应相互支持和配合,因违反计划生育规定在一地已受处理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受到处理。

二是加强迁移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要严格控制已婚育龄妇女非正常迁移,县际之间婚嫁人口,婚入地应及时按常住人口纳入计划生育管理,并动员办理户口迁移。县际之间户口迁移的已婚育龄妇女,按户籍规定办理户口迁移的同时,由县级计划生育部门办理计划生育管理责任移交,避孕节育措施不落实的,不得移交。户口迁入地要切实加强对迁入已婚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管理,对未在户口迁入地居住的,按照流动人口落实管理和服务责任。户口已迁出,但仍在原籍居住的已婚育龄妇女,居住地仍要按常住人口落实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三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三)进一步强化四省交界地区协作责任。重点建立和完善以下四项制度:

一是要坚持联席会制度。省级联席会议每年要召开一次,县级联席会议每半年要召开一次,镇级联席会议每年应至少召开三次,分别由担任执行主席单位所属县(市、区)和镇计划生育部门召集。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交界地区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形势,研究协作计划和协作工作重点,交流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经验。

二是要建立联络员制度。省、市、县计划生育部门要指定负责交界地区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协作管理的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一名联络员,建立经常性的双边或多边联络关系。

三是要建立定期交换信息制度。交界地区县(市、区)计划生育部门每年要进行不少于2次的集中信息交换。要充分发挥两地信息网络的作用,及时互馈相关信息,做到资源共享。

四是要建立协同执法活动制度。交界地区应在省、市计划生育监察部门的指导下,切实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组织交界地区有关单位每年联合开展两次行政执法检查,指导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交界地区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整体工作水平。对涉及两个以上地区的行政执法案件,要通力合作,协同办案,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和办案力度。

三、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努力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大任务和工作要求,并首次以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指标之一。

十七大报告提出,2020年的人均GDP要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而且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这样的人均GDP翻两番,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相当于2003年时的北京,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想想边远山区、高原地区,想想中国的十几亿人口,以及沉重的社会发展欠账,我们就会更清楚地理解,要在今后13年里完成这个任务是何等艰巨!而这一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等因素的制约或促进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理论上、实践上、精神上都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十分明确的道路。这就是: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用统筹的方法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刚刚结束的全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是人口计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会议科学分析农村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认真总结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做好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落实措施。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华建敏同志讲话、张维庆主任报告、李斌书记讲话的精神,按照《关于全面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谋划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特别是要在扎实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探索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等方面,制定出台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群众真正受益的政策措施,坚持不懈地把农村人口计生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四省交界地区要自觉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置身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争取在统筹解决区域性人口问题上有新的更大的作为。要加强联系,密切协作,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建立交界地区合作共赢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作长效机制,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区域协作创造新鲜经验,不断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

同志们,这次会议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开得很成功,很有特色。一年来,山东省济宁市人口计生委做了大量的工作,江苏省人口计生委、徐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口计生委为这次会议的召开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周到的安排。在这里,我代表国家人口计生委,也代表与会同志向原执行主席单位山东省济宁市人口计生委、向现任执行主席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人口计生委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6篇:中国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为贯彻落实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关于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的通知”和、中央文明办等国家十部门、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十部门“关于广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的通知以及曲靖市计划生育协会、曲靖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分公司联合下发的《曲靖市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实施方案》的精神,切实做好我县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经××县计划生育协会、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支公司共同研究,决定在全县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现就做好此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计划生育家庭利益保障为重,切实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的抵抗风险能力及福利保障水平,增强计划生育家庭的安全感,消除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是经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协商并共同开发的险种;旨在关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增强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体现利益导向机制。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将承保对象从个人扩展到计划生育家庭的所有成员,保费和保险金额给予优惠,最大限度地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让他们尽可能多获得实惠。

1、凡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其夫妇及子女年龄在65周岁以下及1周岁以上者,均可作为被保险人参加保险;

2、保险费为每年每个家庭每份30元,保险金额每份20000元,其中意外伤害保险金额18000元,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金2000元。

三、承保范围

1、独生子女户;

2、双女户;

3、计划生育家庭户。

四、补助标准及办理方式

1、独生子女户:农村独生子女户实行补助,以一户一份30元计,人寿保险公司补助5元,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补助5元,乡(镇)计生办补助10元(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补助标准),农村独生子女户出10元;

2、双女户:以一户一份30元计,人寿保险公司补助5元,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补助5元,双女户家庭出20元;

3、城镇独生子女户和其他计划生育户,以一户一份30元计,人寿保险公司补助5元,自出25元;

4、以上保险业务按辖区由各乡(镇)计生办负责办理,县直机关单位的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由中枢镇计生办负责办理。

五、具体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计划生育家庭保险是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解除计划生育家庭后顾之忧的有效措施。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是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计划生育家庭而设计,目的是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解决计划生育家庭部分后顾之忧,体现利益导向的保险产品,也是“生育关怀行动”的重要内容和一项具体措施,旨在关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增强他们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将承保对象从个人扩展到计划生育家庭的所有成员,实现了一张保单保全家;保费和保险金额给予了优惠,最大限度地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是促进和谐计生、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

党和国家历来对计划生育保险工作高度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均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计划生育保险保障机制,这就为商业保险公司与计生系统开展业务合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并为计划生育保险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

20*年6月15日,国务院国发[20*]23号文件(简称“国十条”)中明确要求:“努力发展适合农民的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建立节育手术保险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制度”。

省委、省政府也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和规定,鼓励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发[20*]17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在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中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探索建立节育手术保险和农村家庭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农村计划生育保险涵盖领域”。

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是保险服务“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20*年曲靖市人民政府以曲政办发[20*]174号(《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中国人寿开展农村保险先进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专门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全市农村开展创建保险先进村活动发出通知,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各机构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在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为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建立医疗、意外伤害、死亡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险,有利于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险保障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做好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县计划生育协会、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与中国人寿××支公司20*年成立了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计划生育协会、县人口计生局与各乡(镇)计生协、计生办签订责任状,各乡镇也要成立领导小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有效可行的具体实施措施。同时,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广泛宣传、形成氛围

各级协会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计划生育保险的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大力普及保险知识,营造宣传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激发广大群众参保投保的意愿,把计划生育保险利国利民的好处宣传到位,使计划生育家庭普遍树立保险意识,提高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和通过商业保险化解风险的自觉性。

(四)搞好服务、诚信于民

第7篇:中国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一、村计生协会将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各种政策。如大力利用村iptv网络、村上的大小会议、村计划生育专栏、计生标语、发放计划生育宣传资料等,宣传开展计划生育协会活动的意义、作用、宗旨、章程、计划生育协会须知等。大力宣传和倡导作为一名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应尽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让村民都能知道有计划生育协会这个组织,并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会员定期开展各种活动。

二、充分发挥村计生协会的作用,大力开展好农村种养业实用技术的培训。

一是发放各种农村实用技术资料到村民手中,学习并用予实践;

二是组织村民、计生协会会员通过远程教育培训或请上级专家来培训农村实用技术;

三是组织村民、计生协会员向全村的科技示范户学习并予推广,让家家户户至少都有2至3门实用技术,促进大家共同致富。为促进村民充分就业,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好各种外出务工技能培训,使外出务工人员有一技之长,同时做好务工信息、招工启事的宣传,让有外出务工意愿的村民都能尽量找到如意的工作。

三、村计生协会大力开展“关爱女孩、关爱女性行动”。大力倡导关爱女孩、关爱女性就是关爱我们人类本身。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如通知女孩们免费参加体检、打儿童免疫针。为全村特困的独女户、双女户家庭申请办理享受农村低保、学生实行“两免一补”、享受“1+1”帮扶、计生“三结合”帮扶,在春、夏、冬救济作为救助的对象等,切实让她们家庭渡过生活难关,享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在镇计生办的统一安排及指导下,为全村妇女开展青春期卫生、女性生殖健康免费普查、怀孕与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常识的学习,使计划生育事业真正造福于人民。

四、利用村计生协会组织,开展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等,同时开展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

第8篇:中国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县实际,研究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提出总量平衡、发展速度和结构调整的调控目标及政策措施;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人民代表大会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二)研究分析全县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情况,加强对全县国民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和监控;研究协调涉及全县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综合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负责重要综合经济信息。

(三)根据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提出全县产业发展的导向意见;加强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拟订全县生产力布局规划方案及重要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

(四)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全县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负责拟订全县资本市场的综合改革与发展规划,研究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和改革措施。

(五)提出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结构优化和资金来源;负责确定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前期预备项目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计划和投资计划;按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负责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审查上报,负责非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的核准和其他项目的备案;负责审批政府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及投资概算;制订全县招标投标实施管理办法,组织审核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实施方案,对全县招标投标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指导协调非经营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代建工作;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稽察工作,组织和管理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工作。

(六)研究提出县市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总量平衡以及结构优化的目标、政策和产业导向;按有关规定和管理工作权限,负责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和审查上报;负责全县外债的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监督全县国际性收支平衡。

(七)分析全县社会资金动态,研究拟订政府投资及其他重大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可能,对全社会资金的平衡协调提出意见;负责全县企业债券发行的审核、上报和监管;研究提出价格总水平的调控目标和调控政策,协调价格调控政策方面的重要事项;参与对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综合平衡。

(八)负责全县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协调工作;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研究提出粮食、棉花等重要物资和商品的储备计划;研究分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供求状况,负责重要商品供求总量平衡和调控;综合平衡各类重要市场的发展规划和总体布局,引导和调控市场;安排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九)负责全县人口、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以及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衔接平衡;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组织研究全县人口和城镇化发展战略;负责协调全县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十)负责全县国防动员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十一)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根据县政府规定,管理县物价局。

内设机构:

办公室,协助委领导组织协调机关日常工作;拟订全委工作计划和总结;负责会议组织、文秘、信息、档案、办公自动化、保密、机要通信、政务督查、、保卫以及机关财务、后勤管理服务等工作;负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根据县国防动员办公室分工的工作,负责全县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调查以及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网络系统的使用和管理,研究提出依据国民经济增强国防功能的对策和措施。负责委机关党的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干部管理和人事工作;负责委机关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

综合科,研究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指导乡镇、部门、开发区编制发展规划;分析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和监控,对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调控政策建议;负责提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目标,并跟踪管理;负责委综合性文稿的起草工作。研究拟订全县经济联合与经济协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组织协调国内重要经济技术交流洽谈及产学研合作活动;研究拟订对口支援的政策措施,并督导实施;协调对口支援项目的实施,安排政府对口支援资金。负责地区间区域经济协作组织及友好单位的日常联络和协调工作;组织地区间经济技术协作项目的调研和信息联系工作。研究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产业布局、区域经济规划、总量平衡、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政策建议;组织编制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负责规划实施的评估工作;研究提出全县产业政策的导向意见;研究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建议。研究分析全县社会资金平衡,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组织编制财政、信贷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政策性银行贷款建设项目的汇总、审查与衔接上报;组织编制地方企业债券发行计划及发行审核、上报和监管;研究提出价格总水平的调控目标和政策,协调价格调控政策方面的重要事项;负责县级以上驻地金融机构建设项目的核准、备案或审查上报。

第9篇:中国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以高校为主体实施协同创新计划是我国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也是高校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我省高校在积极培育部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同时,首先要立足河南,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高地的优势,整合学科、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联合各方面创新力量,建立一批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然后,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推动我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传承创新,在我省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充分认识协同创新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

实施协同创新有利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部级协同创新计划是在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会议上提出来的,是跟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30条”并行提出的,并把“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计划。我省的协同创新计划也是在河南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提出并具体颁布实施的。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就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施协同创新计划,通过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达到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进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实施协同创新有利于提高河南省整体创新能力。近十年,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整体战略,我国也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到2050年实现科技强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定位之一就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旨在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这都需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而以高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一批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中心,研发标志性成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实施协同创新有利于促进对经济建设的支撑。近年,各高校的教育和科研经费投入都在持续增加,生均经费拨款也在增加,而高校对社会的实质性贡献还不是很明显,高校的科技成果多半还停留在纸上,停留在论文和专利证书上,很多没有能够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正如总理在最近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所讲的,科技与经济还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实施协同创新,加强高校与企业、经营公司、科研院所等创新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可以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使科技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真正起到对产业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实施协同创新有利于传承华夏文明。河南有丰富的中华“根文化”资源和华夏文明资源,有开封、洛阳、安阳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有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大相国寺等大量佛教文化场所,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以高校为主体、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与行业产业以及国内外研究机构等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发掘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加强中原文化对外表达和传播能力建设,振兴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原文化国际影响、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有积极意义。

准确把握实施协同创新的几个关键环节

各类协同创新体的建设过程都涉及前期培育、专家评审和计划实施3个关键环节,要在充分进行前期培育的基础上组织申报,并由教育厅、财政厅组织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进行专家评审,最后择优实施。

前期培育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前提。很多高校长期以来都在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校市(地)合作、校企合作等产学研合作,这为探索以高校为主体,开展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以及与地方政府、行业乃至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建立适应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协同创新与传统意义的产学研合作有明显的不同,要体现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标准,充分利用高校已有的优势,会聚社会多方资源。因此,前期培育要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一是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结合高校自身队伍、学科、科研能力等优势确定协同创新方向;二是根据需求的层次和类型,凝练关键问题,选择切合实际的协同创新模式和计划类型;三是广泛吸纳省内外的有协同创新意愿的力量,确定协同创新的目标,建立协同创新平台,组建协同创新体;四是从组织管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科研协同等方面入手,建立相应的运行制度,转变创新发展方式,体现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专家评审是协同创新计划的质量保证。对前期培育效果明显、基础扎实的创新计划由牵头高校负责申报,创新计划的评审由省“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主要有4个环节:一是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二是委托第三方组织专家评审;三是由省协同创新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第三方评审结果进行综合审议;四是领导小组审定批准,由牵头高校与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承诺书和建设任务合同书。专家评审是确保协同创新计划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是避免行政干预及其他干扰的重要措施,体现了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评审专家由第三方机构负责遴选,必须是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省内具有较高威望的著名战略科学家,长期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业行政管理的知名专家,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发展状况、有较深学术造诣的省内外专业领域的专家。专家评审采取会议评审和现场核查的方式,最终形成专家组的评审意见与依据、支持方式以及建议等。

计划实施是协同创新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计划实施涉及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运行的各个方面,如中心的组织管理、协同各方的权责关系、资金的使用、人才聘用机制、绩效评估、政策保障等,也是保证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所在。其一,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实行协同管理机制,由协同各方代表组成的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心重大事项的决策,并由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协同创新体的管理与运行。成立科技咨询委员会,负责学术把关、发展方向、人员遴选等,积极营造学术为先的环境氛围。其二,在资金使用上要创新成本分担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参与各方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及各方责任,完善考核标准;要合理评价各协同单位人员的贡献,自主确定人员待遇,完善利益分配标准,合理分配经费数额,做到鼓励合作、支持创新。其三,要建立人员合理流动的聘用机制,做到创业环境留人、待遇情感留人,吸引博士生、硕士生以及优秀本科生参与到协同创新中来,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在创新实践中锻炼和造就优秀人才。其四,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4年为一个运行周期,实行期中检查和期末验收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方式,委托第三方开展,主要考查协同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实质性贡献。同时,建立绩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运行良好、贡献较大的中心予以奖励并在后期计划中予以倾斜支持,对质量较差的中心将取消其资格。

认真破解协同创新涉及的有关问题

协同创新是一个新事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特色,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实质性贡献为最终目的,协同创新是高校科研工作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实施协同创新要认真破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明确协同创新计划的性质。协同创新计划既与近年实施的“985工程”和“211工程”不同,也与联合申报科研课题、科研项目大不相同。它是在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将高校的人才资源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的发展需求进行有机结合,以解决现实的科技发展问题为目的,共同营造创新环境,来建造一个“平台和特区”的计划。所以在前期培育中,主要是确定协同方向,而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项目、建一个研究基地或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最后形成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都是一个组织形态或宏观的组织框架,各协同单位人员在这个组织框架下分工协作,并不要求有固定的研究场所、单独的实验室等。创新计划是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各种优势资源,由牵头高校按项目方式申报,但绝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分钱的项目,避免联合申请、分灶吃饭的情况发生。

改进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高校的科研工作也要支撑人才培养,不能为科研而科研,要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内容,也就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不能割裂,这是其一。其二,高校科研成果要为社会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能仅仅是发论文、申请专利证书,从而评职称上台阶。我国现在论文数量已是全球第一、专利数量全球第五,但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比率很低,造成这种状况是因为现在的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不对。所以,实施协同创新必须改进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把科研工作引导到促进人才培养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来,从而调动教师实施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和原动力。

切实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说:“‘2011计划’是以机制创新为特色的一个改革性计划。”他指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既是计划的根本特点,也是计划的本质要求和成功关键,同时更是实施操作的难点。与传统科研合作不同,协同创新重在解决创新链条和创新管理各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匹配、不适应以及封闭、孤立、分散的问题,这是对高校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因此,在实施创新计划过程中,围绕创新能力提升这个核心目标,协同各方都要以改革的思路谋划各项工作,政府部门要从改革的全局出发做好顶层设计与宏观布局,牵头高校要以改革的心态支持创新、宽容失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