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素养论文范文

教师素养论文精选(九篇)

教师素养论文

第1篇:教师素养论文范文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部主席PaulZurkowski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段,2010:182;吴,2012:694)。198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信息委员会重新定义信息素养:一个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应该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和有效评估及利用信息(段,2010:182)。这些研究为信息素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信息素养的研究一般包含以下内容:信息意识;对信息素养的了解和态度;获取、处理和开发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和安全意识这四个主要维度。在此框架下,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一框架目前仍然是研究学习者和教师信息素养的主要参考,而且此框架与信息技术更为紧密。不可否认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对教育会产生直接影响。持续的研究和实践使人们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认识更加深刻和透彻。随着信息资源和课程的整合和优化,我们发现即使教师满足了这一参考框架的要求还是不能达到一个预想效果。更多的因素应该被包含在信息素养内,例如,将信息资源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创造和管理学习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等。我们不能不承认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8年提供的教师信息技术与通讯能力框架更为综合,与教学更为相关。这一框架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后的信息通讯素养分为三个层次:技术素养、知识应用深化和知识创新。每个层次都包含6个维度:信息通讯政策的了解、对课程和课程评估的认识、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学校组织和管理,及教师的职业发展(UNESCO,2008:5)。本文关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考察以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师信息通讯素养为主要理论参考框架,并相应融合了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本文以黑龙江省民办院校大学外语教师为调查对象,致力于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信息技术素养现状,并为研究对象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策略支持。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黑龙江省4所民办院校的全职大学外语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率大于50%。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83份。本研究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包括:课堂观察、问卷和访谈。问卷包含了教师信息资源利用渠道的分析、教师信息资源利用率的分析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分析。本文剖析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大学外语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真实现状,为民办高校外语信息资源优化利用提供参考建议。

3、研究结果分析

对教师信息素养部分的调查问卷采用了Likert五级分类法。1=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2=通常不符合我的情况;3=有时符合我的情况;4=通常符合我的情况;5=完全符合我的情况。我们的分析从两个层面进行:信息素养6个维度具体均值比较;信息素养基本能力、信息素养应用深化能力和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的比较。

3.1教师信息素养6个维度的均值比较。

本文对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考察以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师信息通讯素养为主要理论参考框架,并相应融合了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研究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划分为: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组织和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共六个维度。我们对以上六个维度的均值做了对比。我们的结果分析显示:以上六个维度中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最为突出的素养是教学方法(均值为4.3333)和课程设置(均值为4.0432);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基本具备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标准下的信息技术能力(3.725);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对规章制度(3.0625)、组织管理(3.0833)和教师专业发展(3.0417)的素养有待加强。

3.2基本能力、应用深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

在以上分析教师信息素养的六个维度里,我们的研究根据2008年的框架将每个维度里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描述分为三个等级:基本能力、应用深化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对以上三个等级的均值做了比较。我们的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能力良好(均值为:4.0625);黑龙江省民办大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深化应用能力(2.9839)和创新能力(2.5417)有待加强。

4、基于本研究结果的讨论

我们总结发现,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具有良好的外语教学专业素养、良好的外语信息技术能力,但我们还需要在教学中继续应用、深化和创新,已到达更加的优化的外语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对外语信息技术和素养的规章制度了解不够;教学和管理相脱节,教师并未充分参加到关于外语信息技术和资源的组织和管理中去;我们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并未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深化和拓展自己的专业发展。我们针对我们对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梳理外语教学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对全国民办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以下策略支持。

4.1民办高校应为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提供多样的外语信息资源和便捷的利用渠道。

我们的调查发现,相对于公立高校,民办高校外语信息资源的建设相对不足。我们调查的五所民办高校中只有两所高校购买和使用与教材配套的学习者自主学习平台,而且利用效果也不令人满意;其次,五所民办高校中只有一所民办高校有自建的外语学习数据库,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在线学习。我们调查结束时没有任何一所院校和其他国内外院校有信息共建和共享的举措。此外,五所民办高校都只为师生提供部分的中国知网论文阅读和下载的渠道,不能满足师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在教材立体化,学习网络化的当今,任何类型的院校都不得不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丰富和优化教学信息资源,提供灵活便捷的利用渠道,使学习者成为教学的主体,已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4.2加强民办高校教师对于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政策和方针的了解和应用。

我们的调查发现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教师对“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政策和方针的了解和应用”部分调查的总体均值为:3.0625,即“有时符合我的情况”并未达到“通常符合我”的程度。我们的教师应该在对于自己教授的科目有深刻的认识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国家信息通讯技术政策方针的内涵,能参与相关教改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并致力于实施这些方针政策。更高层次上,我们还应该依据学习者的实际状况整合信息通信技术在课程中使用。高校应该为教师提供相关政策规章信息及培训学习,使教师更好的了解最新成果和动态,将其尝试应用于课内外教学之中。

4.3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仍需加强,并鼓励将其能力转化为行为。

我们的调查发现我们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总体均值为:3.325。仍然未达到“通常符合我”的程度。调查显示我们能操作基本的软件和硬件,也能使用应用软件、网页浏览器、社交软件、展示软件和管理软件等(4.6250);也能根据问题和活动的实际状况灵活使用(4.1250)。但是未能用网络资源帮助学习者协作学习和获取信息、并与外部的专家分析和解决他们的问题。也未能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创建和监控个体学习者和群体学习者的活动(2.8750),更未能设计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学习社区,来培养知识创造能力、帮助学习者进行继续教育和反思学习(1.8750)。以上结果显示我们的教师还是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经历集中在课堂教学中,而忽略了信息技术和资源时代教学的延伸。高校应该重视和鼓励教师延伸课堂教学,完善教学环节中的预习和课后应用深化环节:提倡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习者协作学习和获取信息、并与外部的专家分析和解决他们的问题;设计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学习社区,来培养知识创造能力、帮助学习者进行继续教育和反思学习。

4.4加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组织和管理教学的能力。

我们调查发现我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来组织和管理教学的能力部分的总体均值仅为:3.0833。我们能使用信息通讯技术面向整个班级、小组或个体学习者创建活动,并确保公平的机会(3.6250)。但是我们不善于:创造灵活的课堂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应用信息通讯技术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实现协作学习(3.0000)。我们也不能:在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创新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在培训同事、创建和实现以学校为学习社区的愿景中起到了领导者的角色(2.6250)。所以,我们民办高校的外语教师在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的同时,还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资源实现学习者的协作学习;同时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创建学习社区,和同时分享和共建信息资源;并信息资源优化建设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5民办高校教师更应该关注自己的教师职业发展。

我们的调查显示我们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拓展自己的拓展自己职业发展方面的均值为:3.0417。其中我们能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资源扩展课程教学(4.2500)。但是我们不善于: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创建管理复杂的项目、与他人合作,也能使用网络获取信息、联系同事和外部专家(2.7500)。我们还不能:倾向于尝试和继续学习,用信息通讯技术来创建专业知识社区(2.1250)。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我们民办高校的教师更要关注自己职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资源赋予我们的优势: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创建管理复杂的项目、与他人合作;能使用网络获取信息、联系同事和外部专家;倾向于尝试和继续学习,用信息通讯技术来创建专业知识社区。

5、结语

第2篇:教师素养论文范文

要提升专业能力

教师的能力可分为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从实际意义上来说,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就是进行实效性教学和进行实用性教研的能力。1、提升“实效性教学”的能力。所谓实效性教学,就是要追求有实际效果的教学。实效性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但又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它体现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和考试等教学工作全程中。(1)要提高备课能力。教师的主要时间和精力,不应放在加班加点上,而应放在精心备课上。备课要做到既备教材,更备学生和教法。(2)要提高上课能力。一个教师的真功夫主要体现在哪里?主要体现在课堂,主要体现在选择和组合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一堂课的“亮点”,不是教师怎样“教”,而是学生怎么“学”。因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因人制宜、因科制宜、因时制宜选择好教学方法。(3)要提高听课能力。能帮助教师提高最快的方式就是听课。听课,关键在听,但又不仅仅是听,同时还要看、想、记。“听”,应重在听授课教师如何去明确和实施教学目标,如何去创设教学情境,如何对学生进行教学点拨与引导。“看”,应重在看师生如何进行双边互动,看学生讨论的问题有无价值,尤其要注重看教师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法,和看教师如何去指导学生选择学法。“想”,应重在去品悟人家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绝活”,看人家有何教学特色;品悟学生通过这节课,得到了哪些有助于他们发展的能力;品悟在这堂课中师生在教与学中有哪些创新和失误;品悟人家有那些经验对自己有用。“记”,应重在用自己的语言记要点、记体会,尤其是记别人的教学“亮点”和自己的不同意见。(4)怎样提高评课能力。评课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评课目的。评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区分这节课上得好或上得差,更不能放在专找人家的短处,把授课教师当“靶子”打。对于授课教师在讲课中出现的问题,应就事不就人地当成一个大家在教学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对此进行议论,让评课变成议课,让大家在议论中,去交流教学经验。其次,要找准评课的主体。评课的主体到底是教师还是学生?现在一般只评教师,而不评学生。这是一种有欠缺的评课投向。评课不仅要评教师教得怎么样,更要评学生学得怎么样,也就是说评课应从重评教向评学转变。再次,要注意评课的方式。现在评课的方式一般是座谈。事实表明,这种方式并不好,不少教师都是搞“假评课”,也就是不说真话或不说话。2、提升“实用性教研”的能力。“苦干有余、巧干不足”,是当前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工作常态。要改变这种工作常态,可行办法就是要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善于结合实际去进行实用性教研。所谓实用性教研,就是我们应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有意义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校本研究。

要搞好心理调节

种种调查情况表明:如今教师已越来越成为了心理障碍的高发行业和心理枯竭的高危人群。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5%取决于心理素质,15%取决于智力水平。”这就告诫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心理保健意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康复能力。1、要经常给自己的心理“减负”。一个教师怎样去转移和宣泄自己的苦恼和不良情绪呢?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比如,可用语言宣泄。所谓用语言进行宣泄,就是找好朋友面对面进行倾诉,或上网通过网友聊天形式进行倾诉。也可用汗水宣泄。所谓用汗水进行宣泄,就是通过参与一些对抗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以转移和放松自己的内心压力。2、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英国有一句谚语:“同一件事,想得开是天堂,想不开是地狱。”所以,我们要经常告诫自己:遇事要想得开。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人生就是找乐子。”一个人若能天天保持一种阳光心态,见什么都高兴,那就等于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第3篇:教师素养论文范文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结构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在一定的人本特教环境场里面发挥的。高校特殊专业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方面的素养。进一步分解为特教情感态度价值观,特教过程、方法和能力,特殊教育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很显然可以看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实施都是与上面的四个要素密切联系的。情意使高校特殊教育教师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上;专业理念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指明方向,明确这样教的原因;而专业技能则是让高校特教专业教师懂得怎样去教。整个系统的功能发挥的大小,都是由这四个要素决定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其教师素养结构系统功能发挥的作用。要发挥系统的功能,一方面要求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理念要素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各个主要要素的子要素在层次上平衡发展。形成专业情意是动力,理念的转变是关键,专业知识的构建是基础,能力的不断发展完善是核心。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结构系统在日益多变复杂的人本特教环境下必须不断变化以适应自身的发展,最终实现结构系统动能的最大化。

二、高校特教专业教师素养结构新视角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突出的是特殊教育的本质问题,突出了将特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建构特殊教育课程,突出了特殊教育的特点,使得特殊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在特殊教育的基础上统一[2]。也就可以认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应该具备特殊教育素养和教育素养(见图2)。从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字面意思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首先是教师,所以其应该具备一般教师最基本的素养;然而,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求其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素养。从教育素养和特殊教育素养两个层次去建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系统,是一个比较新的视角。

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

(一)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所具备的特殊教育知识,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特殊教育领域的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的通识知识体系。即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目前已经开设的传统关于特殊教育的通识课程主要有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等,这些是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的通识课程。但由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是面对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所以作为一线特教教师培养人的高校教师除了具备上述基本知识外,必须建构一个完整的跨学科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要了解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这样才能既考虑特殊教育学科自身的逻辑化知识,又能与多学科建立横向的综合化知识结构,丰富和完善已有的通识知识体系。这种有机联系的立体化交叉建构的特殊教育通识知识体系才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必备的知识,也是适应新时代对特殊教育要求的基本保证。

(二)特殊儿童知识。特殊儿童是特殊教育的对象,作为特殊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而作为一线教师的培养者,高校教师就应该具备更广泛的关于特殊儿童的知识。除了一些基本的特殊儿童知识,特殊儿童的环境与适应知识,特殊儿童相关的法律知识,特殊儿童一般心理特点等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基本知识,如传统的盲、聋、哑儿童的基本知识,现在社会新型的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孩子方面知识。具体来说,盲童的盲文;聋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手语知识[3];自闭症、智力障碍、脑瘫孩子的康复知识等。只有充分地掌握特殊儿童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地培养职前特殊教育教师,使这些教师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快速地进入角色。

(三)特殊教育方法论知识。高校特殊教育方法论一直以来主要借鉴的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为特殊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手段、方法和工具。在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中,既有定性层面的研究方法,又有定量的研究方法。我国传统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很重视定性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个案法、观察法和田野法的广泛运用,主要停留在哲学层面的研究,这是其主要的优点,也是其主要的突出缺点,缺乏切实可靠的定量研究。一般的个案法、观察法可以有效地搜集第一手的材料,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是其不能代替特殊教育中的定量研究。高校特殊教育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和定性研究两类。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掌握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个案法、访谈法、调查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搜集事实材料和相应的数据。从思辨的角度主要是演绎、归纳、分析、综合等[8]方法,其主要是处理已经搜集的感性材料,将这些感性材料进行梳理,使其上升为理性材料。特殊教育方法是特殊教育知识和能力的中介桥梁,将其纳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特殊教育史知识。特殊教育史记录了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其向我们展示了特殊教育的产生、发展和规律,这些内容对我们的特殊教育学习活动有重大的意义。特殊教育史为人们提供各种有效的经验,指引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有效地激励人们不断地探索追求真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一方面应该掌握广泛的特殊教育史料,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地将这些历史资料运用到特殊教育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意义。特殊教育史的主要意义在于,其一方面为特殊教育课程增加人文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特殊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其历史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此外,特殊教育中有了特殊教育史,学生就更能有效地把握特殊教育的本质,懂得特殊教育究竟是什么,特殊教育知识是怎样产生的,特殊教育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作用,特殊教育和特殊教育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目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也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史的教育。高校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特殊教育史能为特殊教育学科课提供重要的历史背景、原理、概念和现实的来源等,显示出特殊教育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发展的过程,是特殊教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特殊教育史相关内容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既要有西方的,也要有中国的,同时要筛选一些对培养学生的特殊教育素养有重要现实价值的史料。内容可以有多种呈现形式,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史料作为新知识的背景材料,或者单独的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

四、特殊教育能力

(一)特殊教育教学能力。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教学能力。其必须具备特殊教育教材的剖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与反思、个别化教学方案设计能力。首先是教材剖析能力,由于相当一部分的教学材料都是针对普通教育的。所以在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上要对已有的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其次是教学设计能力,其主要是对教学过程、步骤等的具体规划能力。在高校特殊教育中主要体现为根据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是整个设计的核心,也是关系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素养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以高校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再次是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好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思。所谓教学评价是指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教学反思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情况的评价,这对刚入职不久的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是个别化教学方案设计能力,在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教学中不能忽视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个别化教育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培养者也应该具备制定个别教学计划的能力。具体要求培养学生了解特殊需要儿童的现实状况的能力,培训学生具备制定年度或短期目标的能力,然后是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服务的能力,以及特殊需要孩子的个别化服务的起止日期和整个过程测量标准的制定能力。[4]特殊教育教学能力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能力。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能力。“诊断”一词属于医学用语,意为“了解病情后对病人的病症及其发展状况作出判断”。教育诊断则是指分析判断影响儿童学习结果的生理、心理或者行为表现及其原因,以便为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辅导治疗提供依据。诊断包括身体状况的一般诊断,也包括心理诊断。[5]在对身体进行诊断时,主要考察特殊儿童的体重、身高、呼吸和脉搏、血压、感觉和神经系统;对心理方面的诊断主要涉及人格测验、能力测验、智力测验等方面。一般而言,针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主要从认知、语言、智力、情绪、社会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测验都有可靠的测量工具和专业人员进行测验。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有效的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诊断评估,才能为他们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治疗。所以为了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要,作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就应该具备对特殊儿童的诊断和评估能力,这也是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4篇:教师素养论文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语文教师;素养

进入21世纪,我国教师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轰轰烈烈的教材改革,新大纲的推行以及考试制度的调整,都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语文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的素养。因此,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是成功实施新课改的重要保障。那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高尚的人格魅力素养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具有科学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可能比其它学科教师显得更为重要。汉代杨雄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地指出:“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语文教师无论是道德情操、思想境界、文化修养,还是工作作风、学习态度、生活习惯,乃至言行举止、仪表装束、居室摆设等方面都要有语文教师特有的风度,能引起学生爱慕崇敬之情,成为学生自觉效仿的楷模。这样,教师在学生中才有较高的威望,才能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从而集中全部精力和智慧,发挥主观能动性,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排除障碍,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

二、丰富的文化知识素养

语文老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要大力发扬多看书的风尚,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才能使学生心田永远流淌着汩汩清泉。老师要终身学习,才能跟得上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作为有经验的老教师,有了雄厚的知识储备还不够,还要新的知识的不断输入,满足学生的需求。年轻教师思想观念更新快,有充足的精力,有较高的热情,同时他们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教学方面的研究,并不断加强文化积淀。

1.深厚的专业知识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开展,才能有效地把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一个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转化给学生的人,充其量只能称作教书“匠”,而不能成其为“师”。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告诉我们为师之道,贵在传授知识。而授受之法则尤为重要。一个专业知识浅薄的教师是很难把教学工作搞好的。“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长流水。”目前教师队伍中实行“学历进修”,“继续教育”、“综合素质培训”,就是让教师具有高超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好方法。

2.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在21世纪的今天,学习教育理论显得尤为重要,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的指导,教育教学就会陷入盲目性。这些理论可以具体指导教师去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规律和教学方式方法,帮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合符科学而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工作。

3.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克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道出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语文学科的这个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一个语文“专家”,更应该成为一个懂得百科知识的“杂家”。

这些百科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如历史、地理、哲学、法学、宗教、民俗、伦理、文化等等;自然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质等等;思维科学知识,如思维学、科学方法论,等等。

事实证明,一个有丰富知识的语文教师,上起课来才能“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才能“思接千里,视通万里”,才能“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

三、娴熟完备的教学技能素养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可以说,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要想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从而实现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不可能的。因此,形势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注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先进教育技术,并能逐步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学习创意、制作多媒体课件,力求使课件系列化、模块化和网络化,以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功能。课件设计时要注意在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时,容量要适中。

1.应该具备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

未来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以光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各项技术发展的先导。反映在教育领域里,则是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广泛应用。这就要求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应具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脑操作等)的能力和正确选择、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这是使语文教学走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2.应该具备必要的开拓和造能力

这是整个能力素养的核心所在。作为生命活动形式之一的教育活动,需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主体意识的相互碰撞,教师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相互交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所要完成的使命。教学是科研的起点,科研是教学的深化。语文教师应边教学边研究,把教育事业变成科学事业,就有可能成为学者型教师。

3.应该具备一定的教研能力和自我进修能力

第5篇:教师素养论文范文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全球化时代 教师专业素养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域民族、跨越语言、跨域学科和文化的世界性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社会转型,文化多元,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比较文学的教育与研究作为能够促进民族文学发展,推动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学科,具有更加广阔的视域。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素质的“三要素”。比较文学教师肩负传播中西文学学术思想的重任,学科性质决定其面临巨大挑战。

1.政治素质

文学的内容涉及所在国别与文化的意识形态。在传播中西先进文明与文化的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尺度,在洋文学引入比较文学课堂的同时,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地借鉴和吸收其精华思想。盲目自大不可取,全盘西化亦不可取,要避免进入意识形态的误区而不能自拔。

2.知识结构与教学方法

在一些高校,比较文学课程被看做是边缘学科,不能得到校方的重视,仅能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现有的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多锁定为“比较文学概论”,对文学功底尚未深厚的本科生来说,抽象的概念、方法论、研究对象和学科联系脱离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范围,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教师自身学习层次和知识结构单一,教学理念跟不上,教学方式方法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满意度差,教学效果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这也造成现有比较文学教师的身份焦虑。

3.科研水平

教学和科研是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内容。高校部分教师对此存有错误认识,认为只要讲好课程,完成教学任务就是一名合格教师。殊不知,脱离了科研的教学完全是无水之花。比较文学教师往往受限于惯有的文科科研经费紧缺的现实,逃避科研任务,造成科研与教学的脱节。

4.语言功底

比较文学作为跨语言的学科存在,要求教师具备多语种的学习能力和功底。在英语日益成为通用语种的全球化的今天,不具备流利的英语水平,难以写出一流的国际学术文章,教学上也难以令学生信服。另外一种情况是:教师的英文水平是过关的,而中文功底恰恰不足。在分析中西方文论时,对中文古文的理解往往不到位。

全面提高比较文学教师的综合专业素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学科定位与理论体系的建构

比较文学以世界文学的差异性和统一性为研究对象。我们在进行学科定位和理论体系构建时要正确处理其同中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学说等理论体系和世界文学史、比较文学原理、比较诗学、跨文化研究等架构板块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包括:学科范围、性质、特点、理论、方法、体系等主体观念;人文关怀、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对文学和文化的促进的价值观念;对全球人类友好合作、平等对话、共享、共建全球多元文明的学科宗旨,等等。

2.跨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

文史哲不分家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共同特点。从事比较文学的教师在练好文学基本功的同时,要有跨学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比较文学自身就借鉴了渊源学、媒介学、主题学、符号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的研究方法,同时与宗教学、哲学、戏剧学、古典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的关系也极密切。深谙多学科领域,对扩大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视野、激发学术创造力必然是有益的。

3.夯实并不断更新教育学、国学和语言功力

高校教师应当既是自己所教学领域内的专家,又是教育家。因此,大学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要有教育科学理论和技能的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全球化语境下,教育教学亦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深刻地理解并不断更新教学活动的规律、教学和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只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理论与方法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使教学和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在语言学习方面,向大师和一流研究院所看齐。纵观国内外的比较文学大师,如林语堂、季羡林、张隆溪等,多语言的功力都极其深厚。当前国内比较文学界泰斗曹顺庆先生在培养博士生时,要求每位学子入学后进行系统的古文功底训练,系统学习《十三经》,背诵中国古代经典文论,奠定坚实的国学基础。这对于当前的比较文学教师来说也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目前哈佛大学的比较文学系也在倡导和鼓励原文阅读,将英文作为备选语种。

4.科研创新思想

科研创新非一日之功。在正确认识科研与教学关系的同时,比较文学必须定期关注并研究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如《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的前沿成果,参与各种学术训练、集体讨论、会议交流、课题和书籍的申请和编写等,在与国内外同行的切磋和交流中勇敢提出新观点和新见解,积极发表自己在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比较文学是参与和更新世界文学建构的重要途径,全球化的发展对比较文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新要求。教师素质决定了学科教育质量,为此,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更要具有一种贯通古今中西的全球文学史观,教学同时辅以丰硕学术成果的推出,在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方汉文.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定位于体系建构[J].北方论丛,2004,(6).

[2]胡铁生.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师的素质建设[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

[3]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第6篇:教师素养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师;现代素养;世界文化视野;生命教育理念;创新技能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76-02

现代素养,即现代人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现代的自尊、自强、自主等人格意识,现论素养、创新能力、批判意识、辩证思维,现代审美体验和审美追求等。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教师自身具有了符合现代社会的素养,才有可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重任,具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然而,当今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认为不过是高三语文的延续,学不学无所谓,甚至部分高校已取消了该课程。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不深刻反省自身。笔者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恢复大学语文应有的地位,教师首先要紧密结合时代脉搏和学生现实需要,提高自身现代素养,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具体说来,大学语文教师的现代素养包括世界文化视野、生命教育理念、创新技能。

一、世界文化视野

T・S・艾略特认为:“文学的伟大价值不能仅仅用文学标准来测定。”[1]言下之意,文学蕴含着超出文学以外的因素。文学源于生活,是社会现实各方面的反映,而且,作家的文学活动也常常受制于其所处时代背景等。因而,文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整个文学活动中,都离不开文化的渗透与影响。我们只有把文学置于文化这个大系统中,才能真正认识、把握文学的特质与价值。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选取古今中外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作为授课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超越单纯的文学领域,注意上升到文化层面,引导学生在开阔的视域中体会文学的人文情怀,领悟其本质特征。

例如,我们在教授《诗经》时,要时刻注意其中的诗篇与音乐、政治、历史的联系。“风”是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民间歌谣,“雅”是周王朝时期贵族上层社会举行各种典礼和宴会演唱的乐歌,“颂”指上层社会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在此基础上,还要知道,《诗经》不仅用于娱乐,而且也是一种交际工具和外交手段。周朝为了加强周人血亲联系,维护宗法等级秩序,扩大周文化影响,与政治措施相对应,在意识形态领域方面将传统礼乐进行改造,对各种礼仪和音乐作了严格的等级规定,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礼”的范畴,从而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由此,乐由礼而来,诗因乐而生。

再如,在接触外国爱情小说时,我们发现,西方古代骑士传奇的女主角往往钦慕勇武之士,而中国才子佳人式小说里的女子钟情于满腹经纶的才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深入不同的中西文化系统,就不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历代以来,中国推行文官执政,西方却崇尚武功,依靠建功立业获得权力和财富,因而,中西男子的社会地位依据不同实力决定,也就造成了中西女子不同的择偶标准。

可见,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通晓本国历代文化,还要熟悉外国文化知识,具备世界文化视野。

二、生命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华莱士于1968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之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上世纪90年代,国内教育界人士从中国教育实际出发,也做了许多探讨,丰富了生命教育的含义。笔者在借鉴、综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特征的基础上,依据生命发展规律,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其认识和热爱生命、树立积极正确的生命观,以帮助其实现生命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如今,大学校园暴力事件频发,2015年发生在美国的华人留学生群殴事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恶劣影响。此外,高校学生自杀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不痛心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如此漠视生命?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当代大学生正视生命、珍爱生命?

众所周知,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这种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关注人的发展为要义的基础学科,与生命教育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大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中凸显文学作品的生命主题,陶冶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观念。

譬如,古代经典《诗经》、《尚书》中包含着“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乐而不淫”、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如何应对生存需要的生活哲理,老庄哲学中渗透着天人合一、无为至乐、取法自然等生存哲学。今人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将其演化为不瘟不火、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顺其自然等生存技巧,古为今用,以积极应对现实生活困境。后世陶渊明等人的诗作中就表现出官场不得志后于田园山水中寻求慰藉,娴静恬淡、悠然自得的情怀以及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当代作家莫言则在短篇小说《蛙》中塑造了一个在执行计划生育高压政策时大肆引产扼杀胎儿甚至孕妇的“姑姑”形象,通过“姑姑”晚年的忏悔、愧疚、自责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恐惧感,从反面表达出生命的尊贵,流露出强烈的生命意识。

可见,大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利用这些生命素材,引导学生感受蕴含于其中的生命气息,充分领悟人性的光辉和生命价值,学会感恩和快乐,从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善待生命,远离暴力与轻生。

三、创新技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更,教师必须更新传统的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能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只有建立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自身创新技能,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普遍不受学生欢迎,有些学校甚至取消了该课程,过时的教学方法是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许多教师依然沿袭古板的“满堂灌”知识传授方式,遵循字、词、句、点、章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必然造成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懒于探求的惰性,显然不利于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要改变大学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教师务必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自己教育教学技能的创新发展,以自己的创新实践感召、影响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主要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整合知识与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具体说来,就是教师要以开阔的知识视域为基础,善于归纳、总结知识间的关联,形成知识体系,并且灵活自如地运用知识,用知识指导学生实际生活,同时也指导学生将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用知识为社会服务。

第二,大学语文教师要具有捕捉学生创新型思维意识的能力。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凭借自身敏锐的职业洞察能力,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并且因材施教,尽力陶冶、挖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第三,大学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教学应变能力,尤其是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讲解《祭父》时,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课堂讨论;教授《雷雨》、《红楼梦》等作品时,采用情境式教学法,抽出最精彩的情节,布置学生分角色表演,然后由教师点评;讲授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十九号房》时,采用探究式方法,可以围绕“女性地位与女性意识”这一主题,布置学生思考系列问题;学习求职信、竞聘演讲稿等应用文写作时,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讲解。这样,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分析思考问题等能力。

由此,大学语文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创新教学意识和技能素养,与时俱进地运用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富于创新素质的人才。

总之,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拓展学生知识面、陶冶学生人文情怀、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作用。大学语文教师承担着以文学作品为依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责任,学生一旦具备了世界文化视野、生命教育理念和创新技能等现代素养,就能很好地完成社会赋予自己的使命。

第7篇:教师素养论文范文

汉语经典的篇章是需要“读”出来的,即朗读、诵读、朗诵。朗读的好处很多,除了增长知识、提高审美、培养情操,最重要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即朗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朗读者与听众之间的交流。朗读的音声性、现场性、即兴性和表演性、情感性使之成为人与人相互认识、感受、理解、体味、领悟的最好媒介,也是人与人之间直接分享知识、沟通感情、表达主张、精神交往的艺术化方式。虽然一直以来初等、中等语文教育受到传统“重文轻语”思想的影响,对朗读的重视程度没有提升到单设课程(或者选修课)、制定考核方式和标准的高度,但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有这样的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四个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应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中小学语文教师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引导者、执行者、监督者。教授朗读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既包括朗读的素养也包括朗读教学的能力。

朗读的基本规律强调“理解是基础,目的是统帅,感受是关键;感情要运动,声音要变化,状态要自如”[1]。能够有助于实践以上规律的素养就是朗读的素养,即对朗读文本的认知、理解、感受和表达的素养。

一、朗读创作的内驱力

“形之于声”是朗读的目标和成果,在此之前有一些必要的、特殊的心理活动,这是提升朗读素养的必备基础,也是下文强调的重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朗读作为一个创作的过程,其中包括三个阶段,即备稿、朗读、反馈及互动。这三个阶段是接续进行的,同时有交叉,特别是朗读和反馈的阶段是循环、交叉进行的。前一轮的反馈又会成为后一轮备稿的提示和启发。朗读的创作内驱力在朗读前的备稿阶段是集中体现的,在朗读阶段是指导声音行进的主要依据,也是监控反馈的重要能力。

1.让经验活起来

朗读文本的叙述和描写并不会因为作者与我们生活在不同时空,甚至相隔几百年、跨越太平洋而幽眇难知。在备稿时,教师不能简单机械地梳理层次、提炼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而是首先要让自己的经验参与备稿,触通现实的、内心的经验与文本世界的具体联系,要从全篇到局部、从整体到细节还原文本“生长”的特定场景。朗读者的内心经验能够将看似陌生的人、事、景、情勾兑成感同身受的触动,通过心理共振、移情、通悟的能力将文本的内容还原为“真实生活景观”,如情景再现。

2.发挥想象力

各种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时间觉、空间觉、运动觉等都要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方式得到实现。联想和想象是连接内心经验和文本世界的桥梁。想象力在感受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感受在朗读中的重要作用不需赘述,这个“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过程与生活中我们对山河湖泊、社会现象、周遭变故的直接感受不同,朗读者需要通过视觉对文字的组合进行响应,对大脑皮层第二信号系统产生作用力,进而使人的语言机制的思维活跃起来,产生相应的感受、思维和记忆等。在朗读学习的初级阶段,朗读者对速度、精度、深度、广度的感受能力较低,处于“见字出声”阶段;在中级阶段,感受能力加强,感觉阈限扩大,精度更加细密,处于“见字生情”阶段;到了高级阶段,朗读者不但能够根据语境产生整体感受,也突破了“见字生情”的拘泥和刻板,能够将具体感受与文本的表达目的和实质更贴切地结合。三个阶段的攀升进步依赖于更为真切、具体、精微、鲜活的想象,是想象力自由驰骋、不受羁绊的过程。

3.声音的监测与调检

前文简要阐明了朗读与反馈既是这项语言艺术表达的不同阶段,又是交叉进行的。反馈不仅是听众对朗读的反应、态度和行为,也应该是朗读者边朗读边监测与调检的内心动力。我们要求朗读者在“形之于声”的阶段不能有杂念,诸如“读不好怎么办”“刚才错了被人笑”“那个听众的表情很奇怪”等等,因为这些杂念会使朗读者不能全身心投入,语言表达中出现游离的注意力、情绪等,影响朗读者的自信心和朗读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朗读者应当对自己的声音置若罔闻。朗读者需要在专注于内容表达的同时,分配一部分注意力用于监测自己的声音,迅速及时地加以调检。朗读是一个即兴的、不可复制的过程,因此在朗读过程中一定存在需要即时调检、运用技巧或者调整表达风格的情况,朗读者要时刻保持迅速捕捉、判断的灵敏度,并且及时寻找对策、运用表达的外部技巧来实现预期效果。

二、朗读教学中教师的专业要求

1.教师要善于示范

朗读不只是文字音声化的过程,也是声音表达与非语言符号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过程。古人云“言有尽而意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都是文字表达的局限性和歧义性,而语音却是能够将文字不能表达或者表达不完整或者容易出歧义的意思传达出来,“无穷的意”和“意会的意”就是靠着说话人的声音而明确化的。有感情、有态度、有内涵的音声内容能够直接地、真切地、具体地、微妙地与听众的思想感情对接,产生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反应。语言是思维的现实,听众对这个现实的诠释是在自己的经验框架之中进行的。因此教师朗读示范时传达的是自己对朗读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没有什么讲解和分析能够比亲自示范更能触及和感染学生内心。对教师示范的基本要求是做到普通话语音标准、语言正确流利、表达形式与内容相贴切。

在示范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声音,不能因为没有播音员式的嗓音条件和表达水准就回避示范,不能启用班上朗诵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充当示范的角色。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所具有的引领地位和中心地位决定了亲自范读有利于加强朗读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一方面须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业务,另一方面要正确评估和运用自己的声音。建议中小学语文教师学习练声的技巧,不但能够保护嗓子,还能够美化声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示范中语文教师需要运用表演的技巧。任何声音的表达都离不开表情、体态语、空间语言等非语言符号。讲台就是舞台,整个教室也可以在朗读时转变成舞台。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将声音和非语言符号完美地结合,需要一些基本的表演技巧,比如用手势、身体的移动、依靠道具等表达感情的状态和运动。

2.教师要善于引导

学生面对的朗读材料多种多样,尤其是一些文学经典作品的内容、内涵、境界是青少年学生认识不清、理解不准、体会不深的,这需要语文教师对作品的内容加以梳理、分析,对作品的意义进行阐发、凝练,使学生对作品的境界有鲜明的体悟。引导的方式忌采用“满堂灌”,最好是联系学生当下学习和生活的真实例子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下面是格林童话《灰姑娘》的课堂讨论。

教师请一位学生在讲台上讲灰姑娘的故事,读完后对他表示感谢,然后向全班同学提问。

教师:如果过了12点,辛德瑞拉没赶上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

学生:那她会变成以前肮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了!

教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守时的人,不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平时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不然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会吓着你的朋友的。特别是女孩子更要注意,将来你们跟男孩子约会的时候,要是不注意形象,你的男朋友会被你难看的样子吓着,也许会吓晕呢(做晕倒状)。(学生大笑)

教师:下一个问题,后妈不让辛德瑞拉参加舞会,甚至还把门锁起来,但是她最终还是去了舞会,还成为最美丽的姑娘。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有仙女的帮助啊,给她漂亮的衣服,把南瓜变成马车,还把狗和老鼠变成她的仆人。

教师:如果狗和老鼠不在最后的时刻帮助她,是不是她就回不了家了?

学生:是的。如果那样就会吓到王子啦!

教师:辛德瑞拉虽然有仙女的帮助,但仅仅有仙女的帮助是不够的,还需要狗和老鼠等朋友的帮助。所以我们都需要朋友,但你的朋友不一定都是仙女,希望你们能交更多的朋友。

……[2]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讨论,教师运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加以引导,不但会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对其产生喜爱和亲近,还会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使充满感情的朗读因此成为可能。

除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作品内容,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做好朗读的心理准备和塑造朗读的形象。有些学生认为朗读很辛苦、很做作,甚至认为没有必要。教师除了解释劝导,还需要用具体行动加以引导。(1)固定时间和场所,坚持不懈地开展朗读活动,哪怕是每节语文课中抽出10分钟时间;(2)以身示范营造开朗、热烈的朗读课堂氛围;(3)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引入小剧场表演的形式;(4)关照每一名学生,全员参与,不搞特殊化,不要只让个别学生独占“主角”地位;(5)以鼓励、引导为主,让学生把朗读当做高层次的艺术和全面表达自我的机会。

3.教师要善于“纠错”

前文论述中强调对学生的朗读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给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学生改正、提高、进步。“纠错”的前提是“辨错”,教师须多听多练,直至练出敏锐、精准的听力。没有一双“好耳朵”,不但自己的朗读水平提高得慢,甚至听辨不出学生的问题。这里的“纠错”不仅指在知识层面和技巧层面上的纠正语音、改善语流,使内容准确、连贯,更重要的是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导致的固定腔调,比如念书调(刻板地停连,语流平直,感情疏离)、唱调(拖腔甩调,无根据地抑扬顿挫,感情造作)、念经调(语流急促琐碎,语调平板,小音量,感情淡漠)。产生固定腔调的思想根源大致有这样几种,一是为出声而朗读;二是只追求技术层面的准确、流利;三是错误的导向,认为朗读就是“不像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只有对这些认识进行纠错,学生才能跳出误区和窠臼,以真心、真情、真感受来朗读,并且将朗读当做一种语言艺术行为,把朗读的过程作为语言创作的过程。

4.教师要有朗读美学常识

播音理论大师张颂教授将语言功力的具体表现划分为三个级别,即“对不对”“准不准”“美不美”。[3]“对”的层面是对绝大多数朗读者表现的要求,“准”是对专业人士语言表现的要求,比如播音员、主持人、演员、教师。“准”要求朗读者能够准确地辨析、判断和区分千事万物,并且准确地评介。“美”则是对更小范围内人士的语言的要求。中小学教师承担着基础语文教育,学生的语言素质和将来的发展空间跟教师的早期培养关系密切,因此中小学教师要在“对”“准”的基础上努力向“美”的层次自我提升。中小学的朗读要求使用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在汉民族共同的语言审美经验中,普通话的朗读美要具有民族性特质,即庄重美、含蓄美、融通美和朴质美,[4]教师的朗读也应该设立这样一个追求目标。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涵养出自己的朗读风格,那就是在常识的基础上用实践更好地阐发了朗读美学的内涵。

朗读不应该遭受冷遇或者成为曲高和寡的舞台艺术。朗读应该成为国民阅读的基本形态,成为提高全民语言素质的有效方式。朗读只有普遍出现在幼儿睡前的床边、中小学的课堂、成年人的茶余饭后,才能普遍提高全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准,帮助普通民众营造“诗意的栖居”。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1.

第8篇:教师素养论文范文

【摘要】:教师的行为决定着学生学习方式,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当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本着“以学习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我们今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这一切必须以教师的行为转变为前提。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其主要涵义是:学生的发展是适应社会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人格的发展而不是只重其很智力的片面发展,是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是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只是局限在学校的当前发展。教师在处理手中的书和台下的学生的关系时常常错位,不是将人放在首位,而是将书放在第一。其实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掌握接受、探究、质疑、模仿、讨论、体验等各种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应该转变“课程与己无关”的观念,而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创造的主人,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二、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当提供适合学生教育环境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一)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

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注重学生建立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这是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如何迈出这一步呢?教师可以从转变以自己讲课为主的教学行为做起,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主要弊病之一,就在于教师灌输的太多,分析的太碎,而学生的感悟、体验被忽视。事实上,老师灌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生学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达到学生会学的境界,鉴于这一点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尽量改变灌输者角色,尽量做到五不讲:①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②学生已经懂的不讲;③学生自己能讲的不讲;④教师自己讲不清楚的不讲;⑤学生听不明的不讲。

(二)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

首先最重要的是信任学生,对学生寄予很高的期望,必须相信学生一定会成功,这对学生的成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教师功效”。

其次,允许学生就学习活动提出建议,以此表示对他们的信任。

第三,营造一种学生敢于表达的环境。

第四,在教室里形成一种民主的气氛,一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关系,这比起一味让学生严格遵守纪律而言,效果要好得多。

(三)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信念。

第9篇:教师素养论文范文

 

关键词: 英语教师 文化教学 能力素质 

 

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文化教学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决定了英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相互依从、密不可分的。英语教学不仅要教学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还要教授学生如何看待事物、认知世界,以及如何运用语言反映思想感情、行为习惯等。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同时具备语言传播和文化传播两方面的能力,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一、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的入学门槛降低,学生的入学水平低下是实施英语教学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尴尬而又严峻的现实。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一直都把基础知识的讲授、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文化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所占比重很小。出现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水平限制外,还有几个重要的方面制约:一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并未对文化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做出明确定义,教师仅仅根据个人喜好,只将文化教学作为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辅助手段作简单介绍,点到为止。二是受传统教学方法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重语言、轻实践,缺乏把知识、行为和意义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环节。三是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传统教学思路还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存在,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灌输式教学还在延续。现在情况虽然有所改观,但这些影响还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 

 

二、文化教学对英语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分析 

 

我国语言学家邓炎昌、刘润清教授指出:“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语言,同时也是学习文化;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实施文化教学对英语教师来说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素质。根据英语教学界的研究和笔者多年英语教学的经验,具体来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能力素质要求:一是要有把握文化教学中“扣”的能力。文化教学必须紧密结合语言教学实际,紧扣教材,在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容中要有选择,培养为语言教学服务的能力。二是要有把握文化教学中“度”的能力。教师应对所讲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自身语言水平的高低,理解接受能力的强弱,以及对所讲内容的了解程度等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对基础知识的讲授、课文的讲解、技能的操练等语言教学上要留有充足的时间,确保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兼容、互补。三是要有把握文化教学中“取舍”的能力。客观公正地看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吸取有益文化精华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文化学习要求。教师应明确英语教材中的文章都取自外文原著,是原汁原味的英语。但作者都是站在自己或本民族的立场上,以自己的或本民族的价值观为出发点,有些观点难免有些偏执。因此,教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辩证的原则,培养有取有舍的能力,在建立文化定型时,避免绝对化,并要从多方面了解目的语文化,有条件的应多接触对同一文化的不同研究文献,克服偏见,在基于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交流。 

 

三、培养实施文化教学能力素质相关措施分析 

 

中西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并贯穿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处处留心皆学问。培养实施文化教学的能力素质有很多的方式方法,笔者以为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