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保护行业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保护行业调研报告

第1篇:保护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在微观层面的环境会计领域,最早进入专业实务的就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也称环境报告,即把公司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向外部社会披露。环境信息披露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披露方式是体现在公司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与问题讨论”部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绿色化”意识日益被官方和公众接受并强化,也对公司信息披露产生了更大的压力,所以大公司纷纷在年度报告中增加环境信息部分,以至单独编制环境报告。以后成为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并最终成为独立的年度环境报告。根据KPMG(国际五大会计专业服务机构之一)的一项调查,披露环境信息的跨国性大公司,1994年为65%,1995年增长为77%,而全球最大的100家公司则全部编制环境报告。

这表明了以赢利为目标的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作为公司行为规则的组成部分。不过从实践看,尚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第一,众多公司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并没有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第二,环境报告中的信息之产生,在环境会计及环境管理方面都有待发展。

一、政府的关注

1.美国政府。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在环境会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其组织编写的《环境会计导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一书,不但从概念上澄清了环境会计的三种含义,而且在环境成本计算、成本分配、环境会计信息应用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实务提供了技术指南。

美国的环境法规建设速度很快,分为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三级。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法规可以大体上划归两类:一类是关于环境清理与复原的责任;另一类是关于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以及与标准有联系的个人或财产损失负债。

在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架构下,企业对环境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主要依据1975年的第5号准则(SFA5),或有负债会计(ACcountiflgforContiflgentLiabili-ties),和与之配套的财务会计准则指南(FIN14)。但这两个文件都是针对一般或有负债情况的,所以在确认和计量(估计)环境负债方面并木具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9年。FASB从1989年起,指定工作小组(EITF)专门研究环境事项的会计处理,并很快提出了“EITF89-13石棉消除成本会计”和“EITF90-8污染处理费用的资本化”。按照这两份文件,环境污染的处理费用,一般都应作为当期费用支出处理(即费用化),只有在满足(1)延长了资产使用寿命,增大了资产的生产能力,或改进了其生产效率;(2)减少或防止以后的污染;(3)资产将被出售。这三个条件时,才允许资本化处理。

1993年,EITF又提出了“EITF93-5环境负债会计”,要求将潜在的环境负债项目从一般的或有负债中单独列出并加以估计。对于上市公司,由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规则,规定其环境事项的披露要求。

2.英国政府环境部。在英国,环境报告一直是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争议,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向投资者和公众提供信息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地域性和教区范围内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促使一些专家号召企业要进行一般性的社会责任审计和专门的环境审计。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即《Pearce报告》)是政府对环境问题的第一次正式表态。这个报告讨论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强调在实现环境目标中的财务数量化和市场动力;认为要达到计量的一致性,应改变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这个报告偏重于宏观政策的研究,对以后制定有关环境的法案产生了重要影响。

1990年,RobGray教授在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的支持下,对微观领域中的企业会计进行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研究,出版了《会计人员绿色化:Pearce之后的会计职业》。这是ACCA“会计人员的绿色化”项目的第一阶段研究成果。他在书中阐明,如果没有各组织自发性的反应,以及新的环境会计系统的支持,Pearce报告中的观点将无法得以推广和执行。Gray认为,今后会计人员应是“环境管理”中的成员。“环境管理”的功能包括:环境审查;政策/目标发展;生命周期评估;BS7750标准及环境审计ISO;法规遵守;环境评估;环境标志的使用;废弃物最小化;调查、发展和投资于更好的清洁技术。在环境报告方面,环境信息披露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绿色化”意识日益被官方和公众接受并强化,也对公司信息披露产生了更大的压力,所以大公司纷纷在年度报告中增加环境信息部分,甚至单独编制环境报告。

英国的“环境管理制度(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em)”BS7750,作为“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StandardInstitution)”的一项标准而于1992年正式颁布执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实施的环境管理法规。BS7750对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实施及维护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有效促使公司实现其已确定的环境目标和政策。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众多公司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并没有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2)在环境会计及环境审计方面,环境报告中信息的产生有待发展。有鉴于此,英国政府环境部在1997年2月颁布了一份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文件“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实务”。它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作为政府部门的一份文件,自然起到规范化的作用。

二、国际组织的关注

1.联合国有关环境会计的发展研究。1972年联合国召开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全球瞩目,各类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开展了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研究。在经济领域,与经济发展相联系的资源环境的核算研究分为两个层面:宏观与微观。

在宏观层面,体现为建立环境核算指标体系,并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相联系。在这方面的进展,集中体现在联合国1993年SNA修订版中,以及与之相应的统计方法的发展。

在微观核算领域,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对跨国公司环境报告进行了多年的考察。从1990年起,环境会计问题都成为ISAR每届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在ISAR带动下,“绿色会计”或称“环境会计”已成为国际会计的热点问题。

1991年,ISAR调查了222家跨国公司,评估各公司遵循其环境报告披露建议的程度。1992年,ISAR出版了《环境会计:当前的问题。书目和摘要人以期帮助在此领域的研究人员。书中以ISAR历次调查的结果和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的情况为基础,总结了环境管理中的问题,记录环境影响的公司会计问题,提出了在当前会计模式下可能出现的会计披露的变化,以及环境审计、可持续发展会计、环境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等。

1992年,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部下属的“跨国公司和管理”分部,对环境审计进行过调查,并开始了适用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研究。1993年,联合国在印发的一份题为《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的研究报告中,介绍了对一部分跨国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公布环境资料情况的调查。1995年3月,ISAR第十三届会议的核心议题是环境会计。大会主要围绕会议秘书处提供的“对各国环境会计法律法规情况的调查”、“有利和有碍于跨国公司采纳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因素”、“跨国公司环境绩效指标与财务资料的结合”、“跨国公司年度报告中对环境事项的披露”等文件展开了讨论。

自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后,许多国际组织都设立机构或工作组,研究环境问题。ISAR的工作毫无疑问,联合国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环境披露”的多年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及发达国家在此领域的探讨与研究。

2.欧共体。1993年3月,欧共体国家环境部长会议达成共识(1990年第一次提出草案),通过并了“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EMAS)”,并于当年7月生效。在此之前,1991年还曾提出了两项重要的草案“生态审计(Eco-audit)”和“生态认证(Eco-labeling)”,鼓励成员国和成员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EMAS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和政策,并由外部独立审计师验证其执行结果,为合格的企业颁发“绿色证书”。EMAS被认为是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第一份国际性标准。

3.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组织(ISO)于1993年5月成立了一个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计划在5年内建立若干重要标准,作为一般指南。这就是所说ISO14000系列。其中包含六方面内容:(1)环境管理制度;(2)环境审计;(3)环境标志;(4)环境业绩评价;(5)生命周期分析;(6)环境方面的产品标准。

1995年6月,作为Igy14000系列之一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和“ISO-14004”的修订稿完成,经过最后征询后正式生效(由于各国意见不尽一致,生效日期计划表一再推迟)。与此同时,三项审计标准草案“ISO-l4010,ISO-14011,ISO-14012”也开始被审议。

以上所述,最重要的是欧共体EMAS和国际标准组织的ISO-14000系列。这两套国际性环境管理标准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都比较接近,但也存在很多差别,以致于已经出现了专门比较ISO-14001和EMAS所谓“桥梁文件(BridgingDocument)”。1997年在欧洲和美国有一系列的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专门讨论研究这两个标准系列,以及环境会计和环境管理的其他问题。由此可见,环境会计和审计法规(标准)的建立,的确不是在短时期内就很容易完成的。

三、会计职业团体的关注

关于会计职业团体在建立和推行环境会计方面的努力,举几个例子:

1.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95年6月颁布了其环境会计工作组提出的“环境复原负债”的征求意见稿(EnvironmentalRe-mediationLia-bilities)。文件涉及会计和审计两个方面,主题非常明确,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2.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1996年10月提出一份讨论文件“财务报告中的环境问题”,详细述及环境成本核算,环境负债核算,或有环境负债,资产损害复原,信息披露等问题。

3.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97年6月颁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财务报表审计中的环境事项之考虑”,主要针对环境法规,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相关的内部控制。

4.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1997年“环境报告和能源报告编制指南”。

5.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公会1998年“理解和实施国际标准14000(国际标准组织14000是关于环境管理和审计的文件系列)”。

6.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2000年2月了一份征求意见稿“财务报告审计中的环境问题”,论述财务报告审计中由于环境问题而带来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环境法规、审计程序、专家意见等问题。

四、专业服务机构的关注

国际五大会计公司在会计和审计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包括实务和研究两方面),在环境会计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五大会计公司都雇佣了环境顾问,并积极开拓环境会计方面的业务和开展环境会计方面的问题研究。

ArthurAndersen(AA)会计公司开发出了一种“生态会计”(Eco-Accounting,1994,Chicago)模型及配套软件程序。其功能在于,帮助企业对环境总成本及其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确认、追踪、累积、估算及管理。该模型定义了一百多种环境活动,以成本矩阵形式组织和表达所有数据,并对所有各种主要环境活动的业绩加以计量。整个程序包含三个阶段:一是确认环境成本,二是计量环境业绩,三是分析评估并提出替代方案。各个阶段中都包含有一系列的实施步骤。AA生态会计模型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它并不试图取代现行的企业会计体系,而是一种补充和延伸。

DeloitteToucheha(DTT)在1992年为一个全球性企业环境管理组织(GlobalEnvironmentalMangementInitiative,GEMI)开发出一项“环境自我评估规划”,一方面帮助公司适应国际商会(ICC)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帮助公司优化环境改进措施。DTT在1993年还进行了一次公司环境报告实务及动机的调查(对70多家公司),并了详细的分析报告。

KPMGPeatMarwick在1993年进行的环境报告国际调查,包含十个国家的近七百家公司。据回答,有四百多家公司将环境话题融入了其年度报告,有一百多家公司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调查表明,大多数公司都将环境信息置于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部分。

PriceWaterhose(PW),已经在1990年、1992年、1994年进行了数次连续性环境报告及环境会计问题调查,每次调查都详尽的调研报告,并且从调研报告的题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其主题进展,即先是环境成本核算与披露,进而由环境会计实务延伸到会计准则及政府行为,再进一步将环境会计与环境管理相联系。

综上所述,国际性大会计师公司对环境会计问题予以了相当大的重视,这对于推动环境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发展非常重要。

五、企业环境报告

1.ABB集团公司的环境报告。国际著名企业ABB公司早在1992年就签署了国际商业环境保护条约并组成了本公司的环境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环境报告的披露。1993年,该公司把38个国家的子公司纳入环境评估,并在制造地点进行有关的环境问题评价。1994年公司的第一本环境报告出版。1995年,公司出版了第一套环境保护目标体系并建立了ABBCS—EA国际环境问题交流平台。1996年环保质量标准体系ISO14001公布,ABB的五十余个子公司通过了此标准体系的认证,公司全面推行环保措施。1997年,第二套环境保护目标颁布,它主要面向21世纪全球化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此时已拥有相当数量的环保控制及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员工。公司关于环境保护管理的措施在1999年主要集中于产品本身。23个业务区域中的大部分都完成了他们的第一个环保产品声明,在ABB核心产品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所有有关环境方面的要素都被加以考虑和描述,包括环境目标和相应的计划。ABB的环境事务组织进一步增强了实力,因为又有23位环境保护控制经理被任命到公司的23个业务区域中去,他们负责该业务区域内核心产品的环保执行情况。1999年内,公司还举办了5场研讨会,150名来自各业务区域的员工接受了有关TheEoo-Lablifecycleassesmenttool的培训——这一培训是生产符合环保声明的产品的必要条件。ABB2000年还投入资源以帮助国际能源组织实施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计划。到1999年末,已有96%,即519个ABB的分支机构通过了环保质量标准体系ISO14001认证。自1998年起,ABB公司每年的环境保护报告都将被翻译成22种语言在集团内广为传阅,1999年之后,环境报告也将在网上披露,外部使用者可以自己上网查询。

2.摩托罗拉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在环保、健康和安全(EHS,Environment,Health,Safety)方面的目标是成为该领域内全球公司的典范和领袖。摩托罗拉以一种反应模式处理所有的业务活动,以免出现明显的灾难性后果,它关注它的雇员艄费者和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健康与安全;关注地球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它还遵守所有实施中的有关环保、健康和安全的法律法规;同时,它还一直致力于EHS管理系统的发展及污染减排计划。

摩托罗拉的环境报告主要包括EHS综述、EHS指导原则和宗旨、EHS的目标和主要成就、社会责任等内容。从公司1999年度的环境报告中我们了解到,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摩托罗拉公司按照国际环境报告准则制定了7个有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目标,并在1999年中全部实现了目标,有些领域里甚至超额完成计划。1998~1999年度摩托罗拉公司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如下几点:(1)减少挥发性有机物质的排放高达45%,减少19%的有害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2)实现无危害废弃物重复利用达49%;(3)减少22%的水的使用量和15%的天然气和电力的使用量。

3.英国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自1996年起在环境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BAAE(BritishAirwaysAvionicsEngineering)是英航第一个通过ISO14001认证的部门,纸张回收利用率达14.4%,超过300名管理者接受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培训,地面能源消耗利用率提高了7.7%。

英航的年度环境报告包含了以下一些主要内容:(1)主要的环境保护方面的事项;(2)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指标及图示;(3)年度内主要的环境保护成就;(4)环境保护的管理与交流;(5)关于噪音处理的具体情况,包括夜航噪音处理、起飞时噪音处理、地面噪音处理情况及关于噪音的研究等等;(6)放射物、燃料效率及能源的处理情况,详细分述了产生原因和控制效果等;(7)废气、废水、废渣的回收利用与处理情况;(8)英国航空环境保护政策。

4.斯堪的那维亚(北欧)航空集团公司。斯堪的那维亚航空集团公司(ScandinavianAirlinesSystem,SASGroup)由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的若干航空公司组成(均为上市公司)。1995年SAS单独编制并其第一份年度环境报告,该报告涵盖其航空运输业和机场、机上贸易业务的相关环境信息(旅馆业务的环境信息另外处理),与公司的年度报告同时。

这份年度环境报告的内容非常详细,主要包括:(1)SAS的环境战略;(2)SAS在飞行,机上服务,地面服务的各种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平衡表,分为投入与产出两方);(3)总裁就环境事项的年度总结;(4)董事会就环境事项的年度总结;(5)各种业务的环境信息;(6)对大气影响的专题分析;(7)公司环境管理实务;(8)为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而进行的新技术开发工作;(9)各种有关的知识栏目;(10)公司环境管理机构及通讯联系,等等。

5.宝洁(P&G)公司。宝洁公司从1994年起编报其全球环境报告,所涉及的内容面向广泛的对象(包括科学家、环境保护组织、立法人、以及消费者)。其目的是将公司对社会在环境方面的承诺执行情况作出报告。报告以后,公司对500位社会各界的读者作追踪调查,并将得到的反馈意见体现在下一年的全球环境报告。

在全球环境报告中,表明了:(1)宝洁公司面对的环境挑战;(2)公司制定的战略以应对挑战,确保公司产品的持续改进;(3)公司的环境策略。环境组织、以及环境哲学(见念;(4)公司环境责任的实施措施;(5)公司所作出的努力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成效。

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环境报告

1.Hertfordshire郡的环境报告。Hertford-shire郡南临大伦敦市区,郡政府出版的环境报告分别就能源、空气质量、家庭生活废弃物、交通状况、野生动物保护、水污染和土地使用七个方面阐述了本州状况和采取的措施。

在能源篇里,报告分三部分展开:全球联系的观点;本州能源和空气质量模型;能源潜力指标即人均能源消耗量和可重复使用能源的消耗。在空气质量篇里,报告先解释为什么空气质量对本州人民很重要,然后以地区为单位衡量氧化氦含量和臭氧含量,最后告诉人们应该怎样保护本地区的空气质量。在家庭生活废弃物一章中,报告披露了人均制造的生活垃圾数量、其中可回收再利用的比例和本州的回收再利用情况。在交通状况篇中,报告介绍本州交通情况和造成的污染情况,然后大力提倡居民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以减少废气排放。在野生动物保护的篇章里,报告披露了野生动物在州里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情况,正常可用土地的面积,并对比以前可正常利用土地的面积。提到水污染,该州的环境报告先解释水环境是怎样被管理的,然后披露水的消耗量,河流质量及水质量保护目标。最后一部分土地使用篇,报告同样以事实披露为主,解释了城市化占用的土地和造成的影响。

2.UniversityOfSunderland的环境报告。“作为社会社区的一分子,学校的使命是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大学应该采用一种综合全面完整的方式使环境保护得到很好的实施和教育。”这是UniversityofSunderland负责人解释为什么大学也会出版环境报告的原因。从这所大学的环境报告中我们看到,他们有关环境保护的使命是:(1)确保学校的学生和员工都知道环境保护条款;(2)继续发展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研究和该领域的专业教育;(3)进一步在校内外促进环境保护的实践;(4)最小化大学对社区环境的负面影响;(5)通过一个综合的计划及可量化的目标实施该政策,指导和分析对计划的实施情况。环境报告披露,该大学在环境保护的学术研究领域作出了哪些贡献,在具体环境保护行为当中又有哪些管理,包括减少不必要的物资消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能源、减少校园里汽车的使用等等,职工是如何在环境保护领域发展提高能力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社会责任的使命的理解。

七、联系我国情况的考虑

经济迅猛发展与环境污染严重并存的矛盾态势,在我国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已在1997年建立专门机构,着手落实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并开始了企业环境认证试点工作。

从本文前面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借鉴:

1.政府主管机构应明确对环境问题的界定尤其是对企业关于环境管理责任的认定。从美英等发达国家政府的经验可以看到,在制定具体的环境法规和企业环境披露规定之前,政府做了很多努力,首先明确什么性质的问题可被划作企业环境管理问题,这样的一个定性问题也是随时代的发展变迁不断变化发展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地理情况也很不同,环境方面所产生的问题自然也是千差万别,当务之急就是明确企业应予关注的环境问题的范围,以及进行企业环境管理的责任划分。目前在我国尚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行为准则。为了明确企业应予关注的环境问题的范围和企业环境管理的责任划分,政府可以聘请有关环境专家、管理专家和一些企业家就各地的具体环境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调研,同时考虑不同行业可能产生的不同种类环境问题,从而因地制宜地制定环境管理范围和责任。

2.政府必须对环境披露的真实、详细程度和披露方式进行规范。同样由于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千差万别的表现方式,使得一些国家在要求企业进行环境报告披露时遇到了没有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或环境报告中充满了过多的专业词汇及难懂的表述等麻烦和问题。所以采取先制定规范,之后再依据企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逐步修改的方法是可取的。

3.从国际组织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已经作出的努力来看,宏观层面是把环境核算指标体系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相联,微观层面是研究公司的环境报告。我国在与国际并轨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在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加入环境核算因素,这反过来会促进我国加速环境问题的研究和立法工作的进度。用国际组织订立的有关环境条约作为参考,可以缩短我国独立探索和制定环境条款的时间。我国还可以加入一些环境保护规定与研究工作进行得很好的国际组织,在参与过程中提高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进而提高对本国环境管理的水平。许多国际大公司都以标榜自己通过了若干国际组织标准认证来证明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成就,我国同样可以要求国内企业通过一定的国家环境条例认定,才算在环境保护方面完成了责任。

4.会计专业组织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时具体的会计技术处理问题,基本都是为了能够科学地解决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很多不确定性。这与前面提到的政府主管机构应明确对环境问题的界定,尤其是对企业关于环境管理责任的认定密切相关。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参与协助政府部门界定环境管理问题和企业环境责任问题,同时与其他国家的会计专业组织加强沟通和相互学习,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作出有关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具体处理方式的规定。

5.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已就环境问题的计量和会计披露的处理进行了很多研究,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而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会计师行里,执业水平参差不齐,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更是鲜有考虑了。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基本都聘请了自己的环境顾问,并就环境问题建立自己的一套工作体系或研究体系,包括有关模型及配套软件程序,环境自我评估规划和市场调研等。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在环境方面称职地承担好审核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也应该学习国际先进同行的做法,考虑聘请自己的环境专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一套在我国行得通的工作体系。

第2篇:保护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一、什么是环境报告制度

环境报告又称环境信息披露,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环境报告是指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其中包括一般环境信息公开和国民经济统计中对环境情况的报告。一般环境信息公开就是国家依法确保公众对政府掌握的环境规划、环境调查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环境资料,特别是关于在其社区内的危险物质和活动的资料的知情权。如欧共体有《关于自由获取环境信息的指令》,美国有《信息自由法》等。我国政府根据《环境法》定期环境公报,37个大城市的环境质量周报、日报,即属于这一类。另一类宏观的环境报告,是把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政府向社会公布有关环境指标数据。我国政府目前还没有实行此种统计核算体系。

微观层面的环境报告是指企业环境报告,即把企业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向外部社会披露。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企业环境报告开始出现,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与问题讨论”部分,没有单独列出专项报告。90年代以后,随着“绿色意识”的日益强化,也对企业信息披露产生了更大的压力,于是各大公司纷纷在年度报告中增加环境信息部分,有的还单独编制年度环境报告。据有关国际会计专业服务机构的一项调查,披露环境信息的跨国性大公司,1994年为65%,1995年增长为77%,2002年已经达到85%。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竞争的多方位化和加剧,使得包括企业社会效益、公共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等在内的非经济因素已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

年来国外企业环境报告方式一般分三类:环境价值信息报告、环境实物信息报告和环境等级信息报告。环境价值信息报告是建立在环境会计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的货币因素来度量。企业环境实物信息报告是对重点污染行业,如电力企业,依据其实物污染情况做出报告。环境行为等级信息报告是将企业按照一定标准区分的等级情况向公众环境报告的模式,指标的级别分别用5种颜色表示,有绿色、蓝色、黄色、红色和黑色,绿色代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黑色代表环境不达标,其余颜色为过渡等级。

我国企业建立环境报告制度的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有的企业有了环境报告的萌芽,如排污申报登记,通过新闻媒体传递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信息,在产品包装上标出绿色产品标志或对环境负责的态度等。少数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时涉及到环境情况,但并无统一规定,也无具体标准。个别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已经建立了较正规的环境报告制度。

二、企业环境管理和报告的国际标准

要进行企业环境报告,首先必须要有环境管理标准和报告标准这些规范体系。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实施的企业环境管理和报告方面的规定,是英国的“环境管理制度(BS7750)”。它是英国标准协会(BSI)制订,于1992年正式颁布执行的一项标准。BS7750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实施及维护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但该标准未包括企业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方面的专业标准。英国政府环境部在1997年2月颁布了“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实务”的文件,对企业的环境报告标准作出了指导性的规范。

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第一份国际性标准是由欧共体制订的。1993年3月,欧共体国家环境部长会议达成共识,通过并了“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EMAS)”,于当年7月生效,该计划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和政策,并确定由外部独立审计师机构验证其执行结果,为合格的企业颁发“绿色证书”。

现在公认的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是ISO14000系列。这是由国际标准组织(ISO)于1993年5月成立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启动,逐步建立起来的若干重要标准,作为指导性原则。ISO14000系列包含六方面内容:(1)环境管理制度;(2)环境审计;(3)环境标志;(4)环境业绩评价;(5)生命周期分析;(6)环境方面的产品标准。

联合国有关组织对环境报告标准的制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联合国专门成立了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该工作组经过对跨国公司环境报告的深入考察和研究,从1990年起,将环境会计问题列为每届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1992年,该工作组出版了《环境会计:当前的问题》一书,书中提出了环境审计、可持续发展会计、环境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等方面的意见。1992年,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部下属的“跨国公司和管理”分部,对环境审计进行过调查,并开始了适用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研究。

1993年,联合国印发了《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的研究报告,介绍了部分跨国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公布环境资料情况的调查。

虽然环境管理已经有了较规范的国际标准,但环境报告尚无统一的国际专业标准。

三、企业环境报告制度在实践中的特点

企业环境报告制度作为企业管理和经营的一项创新,从个别企业的试行发展到成为多数国际化企业的潮流,仅几年的时间,很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还有待研究。比如企业环境报告与企业形象的关系如何?与企业经营整体战略的关系如何?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目前研究还比较少。综观近几年来发达国家实行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实践,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我们重视:

一是各国政府关注企业环境报告制度,并在建立企业环境报告制度方面发挥指导作用。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但是对企业发展中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性问题、关系国家竞争力问题、关系公民人权包括健康权方面的问题,政府就会行使宏观调控权。如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力量编写了《环境会计导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一书,对环境成本计算、成本分配、环境会计信息应用等为企业管理实务提供了技术指南。英国政府指导和督促英国标准协会颁布了“环境管理制度”,政府环境部还颁布了“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实务”的文件,推动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执行。

二是社会各方面重视对企业环境报告工作进行研究和监督。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到各国民间组织,都建立有专门的机构,研究企业环境报告制度。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95年6月颁布了其环境会计工作组提出专门文件,对环境报告中的会计和审计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并制订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97年6月颁布了一份关于“财务报表审计中的环境事项之考虑”的文件,针对环境法规,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相关的内部控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1997年“环境报告和能源报告编制指南”。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公会1998年“理解和实施国际标准ISO14000”文件。

三是跨国企业积极实施环境报告制度,通过环境报告工作提高企业素质。如国际著名企业ABB公司,早在1992年就建立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环境报告的制度。1993年,该公司把38个国家的子公司纳入环境评估,并在制造地点进行有关的环境问题评价。1994年该公司第一本环境报告出版。1995年,该公司出版了第一套环境保护目标体系,并建立了国际环境问题交流平台。1996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ISO14001公布后,ABB的50余个子公司通过了此标准体系的认证,公司全面推行环境报告制度。目前已有96%,即519个ABB的分支机构通过了ISO14001认证。1997年该公司第二套环境保护目标颁布。1999年,该公司在23个业务区域中完成了核心产品全部有关环境的要素的报告。总公司每年度的环境保护报告被翻译成22种语言在集团内广为传阅,并在互联网上披露。ABB注重从组织上保障环境报告制度的执行,在每个业务区域专设了环境保护控制经理。定期举办环境问题研讨会和有关培训。2000年ABB还投资帮助国际能源组织实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计划。跨国公司通过强化环境报告工作,大大提高了企业整体经营水平。

四是企业环境报告的做法正在向公共组织辐射,并且形成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作为社区的组成部分,公共组织也与环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国外很多公共组织如学校、医院等也建立了自己的环境报告制度。这样做既强化了员工的环境意识,又向社会宣传了这些公共组织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进展,有的大学还通过环境报告宣传在这一领域里学术研究和教育成果,有的医院通过公布环境情况解除了患者的不必要担忧。公共组织的环境报告使许多企业得到启发和借鉴。

四、几点建议

(1)通过宏观调控,指导企业建立环境报告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管理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规范市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供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公共服务之一。政府一方面要通过直接投入,致力于生态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调控企业行为,使之有利于环境优化。政府指导企业建立环境报告,可先从特大生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入手,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向面上推广。政府要从四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为企业环境报告划定边界,明确什么性质的问题应该作企业环境管理问题,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这些指标。二是对企业环境披露的真实性、详细程度和披露方式进行监督。三是对开展环境报告活动的企业要制定扶持和奖励政策,对不实行环境报告制度或环境管理不力的企业,逐步实行惩戒制度。四是改革传统的国民经济统计指标(GNP),试行把生态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推广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体系。要站在高起点上开展中国特色的企业环境报告工作,首先就要立足于全方位创新企业环境管理和环境报告制度,其中的关键就是引进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建立中国企业的环境报告制度。我国政府在2003年1月颁布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已经把“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制度”列为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ISO14000系列环境国际标准为企业环境管理明确了具体指标。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起步于1996年,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CACEB)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立于1997年7月,目前有15家认证机构得到了“环认委”的认可,共认证企业263家,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企业认证数量占认证总数的71%,机械行业的企业占7%,其它行业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品、非金属制品、煤炭、社会福利等行业所占比例均在5%以下。可见,我国企业尚未普遍实行这一标准管理。应该在企业大力推广这一标准管理。我国相关中介组织,要积极致力于推广这一标准,并协助政府部门界定企业环境管理和环境责任问题,同时与其它国家的相关组织加强沟通和相互学习,聘请环境专家和技术专家,设计有关模型及配套软件程序,开展企业环境自我评估规划和市场调研,经过民主协商和法定程序,制定出一套在我国行之有效的企业环境管理和报告工作程序和体系。

(3)建立中国的企业环境会计和审计制度。实施企业环境报告工作涉及会计技术处理问题,需要有会计和审计的配合。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联系,确认、计量、记录环境资产与负债,以及环境污染、防治、开发和利用的成本与费用,分析环境绩效与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个新兴会计专业分支。它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还未建立与环保费用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仅在企业“管理费用”科目中设置了“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予以披露,前者指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排污费用,后者指企业对厂区进行绿化发生的费用。这些环境信息的披露远不能满足所有利害关系者的要求。如何全面准确地向公众报告企业环境信息,是环境会计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要加强企业环境审计工作,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在审核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发挥监督作用。wWw.gWyoO

第3篇:保护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营商环境;监管;法与金融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0-0075-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0.20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营商环境改善了吗?世界银行在2011年10月20日了主题为“在更透明的世界里营商”(Doing business in a more transparent world)的第9份《全球营商环境报告》(“Doing Business Report”,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对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法、公司法、证券法等规则进行梳理,归纳出政府监管企业和个人商业活动的十一项重要指标,并进行量化比较分析,以此判断一国或地区是否建立起一套能够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法律,以更好促进私营经济发展。

二、《报告》的基本概况及对中国的评价情况

(一)《报告》的基本概况

报告围绕“监管水平是能增强还是限制其商业活动”的主题,提供有关商业监管和产权保护的量化指标。2004年为“理解监管(Understanding Regulation)”,2005年为“排除增长的障碍”(Removing the Obstacles of Growth),2006年为“创造就业岗位”(Creating Jobs),2007年为“如何改革?”(How to Reform),2008年为“比较178个经济体的监管”(Comparing Regulations in 178 Economies),2009年为“比较181个经济体的监管”(Comparing Regulations in 181 Economies),2010年为“艰难时期的改革”(Reforming through Difficult Times),2011年为“使企业家与众不同”(Making Difference to Entrepreneurs),2012年为“在更透明的世界里营商”(Doing business in a more transparent world)。《报告》将进入研究视野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了14个类别①,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从2004年的133个国家和地区拓宽到了2012年的183个国家和地区,基本上覆盖了世界上主要经济体。

1.《报告》的主要观点

(1)监管的水平。 《报告》在监管的水平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帮助。第一,理解这些指标与经济和社会产出之间的关系,使决策者能够发现特定法律和监管与贫穷、腐败、就业、获得信贷、非正式经济以及市场准入之间的关系。第二,《报告》对设计改革的相关指引。比如,开办企业指标对一国决策者在设计“要办理多少手续才能开办企业或者登记或转让商业财产”时有着重要而明确的指导意义。《报告》通过对各国监管实践的研究,其将监管实践经验总结为三部分:第一,各国监管水平是不同的;第二,更严的监管往往带来更糟的经济绩效,简便、充分的产权保护能够促进市场繁荣;第三,发达国家往往实行一种能够持续的监管方式,不发达国家却做不到。最后,《报告》明确指出了良好监管的原则(Principles of Good Regulation):当私人诉讼(private ordering litigation)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时才适用监管;只有在监管能够得到强制执行的时候才适用监管。具体来说,良好监管的共同做法有:简化并解除对市场竞争的控制;有效保护产权;扩大技术的使用;减少司法对商业活动的干预;进行持续的监管改革[3]。

(2)监管的结果。在衡量监管的结果方面,《报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指引。

第一,理解执行合同指标是衡量司法系统解决商事纠纷效率的标准之一。《报告》通过跟踪商业销售纠纷在当地法院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地方诉讼律师和法官完成的调查而建立起来了一组数据,其具体通过执行合同的程序、时间和成本三个分指标来加以衡量一国的营商环境便利度。在2011年的《报告》中,指出过去7年来发达国家更趋向于通过法庭引进新的技术(如电子化)来确保合同执行的便捷、高效;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关注于降低法庭积案率和精简诉讼程序来保障合同的执行。《报告》还指出,积极主动的主管部门、专业化的法庭和电子化技术的引进是各国促进合同执行的最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理解企业破产指标与一国营商便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最新《报告》显示,破产法改革和债权人委员会制度完善是大多数国家在企业破产制度改革中所采取的措施。债权人收回贷款的时间越短,债权人的诉讼成本越低,债权人在经过法律行动后的回收率越高,相应企业破产便利度就会越高,营商环境便利度越高。

第三,《报告》汇编了标准化海运货物进出口的相关程序规定,记录了从双方签订合同到货物交付这一过程的货物进出口官方程序以及完成这一程序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此外,《报告》还记录了贸易商从事货物进出口需要的所有单证。通过对OECD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对比分析,跨国贸易中进出口贸易所需要的文件数量越少,进出口所需时间越短,进出口所需成本越低,跨国贸易越加便利,营商环境便利度越高。而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跨国贸易中电子化信息技术的引进,尤其是电子化的同一窗口(an electronic single-window system)确保了跨国交易双方和商的便利度。同时,进出口贸易中税收、安检、环境评估等一系列措施对跨国贸易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4]。

(3)法律对财产的保护程度。第一,《报告》衡量了小股东不受董事们滥用公司资产为自己牟利的损害而对他们进行保护的力度。《报告》通过对OECD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对比分析,将保护投资者分为三个方面:关联方交易透明度(披露程度指数)、对自我交易的问责(董事责任程度指数)以及股东因不正当行为而管理人员和董事的能力(股东诉讼便利度指数)。这三方面对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者保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二,《报告》通过一组指标衡量担保交易中借方和贷方的合法权利,而通过另一组指标衡量信贷信息的分享。第一组指标描述担保法和破产法怎样使贷款更加便利,第二组指标描述公共信贷登记机构和私营征信所提供的信贷信息的覆盖面。《报告》通过对183个国家有关企业贷款的制度发展趋势、贷款制度改善的影响因素和制度改革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统一登记、统一法律和允许庭外执行是影响信贷担保制度的有效因素;建立广泛的征信网络、建立公开公正的征信公告和降低征信系统的门槛是影响信用制度的有效因素。简言之,担保法和破产法保护借方和贷方权利的力度越强,公共和私营信贷机构提供的信贷信息的范围、质量和开放程度越高,公共信贷登记机构和私营征信覆盖面越广,其一国的营商环境便利度越高。

(4)企业的税负。《报告》同时分析了企业纳税和一国营商便利度之间的相关性,为决策者提供了具体指引。在2011年的《报告》中“企业税负”改革这一项指标下,中国大陆排在183个国家中的第7位,中国台湾则排在第9位,这也是该报告认为2010年以来中国营商环境改善的最大成就。这主要得益于税收制度中电子化的推广、税基或者税目的简化以及纳税人纳税意识的提高等因素。

(5)就业监管。在就业监管方面,《报告》选取了雇佣员工指标来衡量。《报告》衡量对象是就业法规,因为就业法规会影响到雇佣和裁员以及工作时间的刚性。为使这一衡量方法与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公约保持一致,2007年《报告》对雇佣员工指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该指标具体包涵终止雇员合约、周末工作、带薪休假及夜间工作等四项分指标。结果显示了各国就业监管趋势以及什么样的就业监管是过于严厉和复杂的,且为深入理解就业监管和全球监管模式做出了相关指引,比如对员工的摊派杂费、节假日的灵活分配和节假日奖金的监管进行了横向比较,引导各国就业监管改革。

(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对中国的评价

首先来看2012年中国营商便利度在全世界183个国家中的排名情况。2012年除办理许可证(dealing with licenses)、获得电力(getting electricity)、合同执行(enforcing a contract)、跨国贸易(trading across borders)分别上升一个名次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投资者保护(protecting investors)指标下降幅度最大。但总体上,中国营商环境便利度在2007—2012年里变化并不显著。

中国在开办企业(starting business)、办理许可(dealing with construction permits)、投资者保护(protecting investors)、纳税(paying taxes)四项指标上排名明显偏后,获得信贷(getting credit)、跨境贸易(trading across borders)、企业破产(closing a business)三项指标则大致居在183个国家的中等位置,注册财产(registering property)、合同执行(enforcing a contract)两项指标则排名靠前。与OECD国家各项指标的平均值相比,中国除注册财产(registering property)、合同执行(enforcing a contract)两项高于其平均值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OECD国家,且低于或略等于东亚及太平洋国家的平均值。

以下是以5年为单位所衡量的几个国家的累计变化情况与中国的对比。

与仅仅从横向上观察一国营商环境便利度最高值及其排名不同,上图中从纵向上展示了一国营商环境便利度较之本国5年前的变化程度。通过图1可以看出,虽然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国家在《报告》中的总体排名偏后,但通过过去5年的商业监管改革,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相对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拥有更好的营商环境便利度累计变化率。

《报告》数据是通过标准化方法采集的。首先,《报告》团队设计一项调查,一个简单的商业案例确保经济体之间以及不同时间段之间的可比性,因此对企业的法律形式、规模大小、所在地及其营业的性质都进行了一定的假设。调查是由8200多名当地专家实施的,包括律师、企业咨询顾问、会计师、货运、政府官员以及负责法律法规方面日常管理或咨询的专业人员。这些专家与《报告》团队进行了数论互动,且调查所得数据的可靠性屡经测试,从而使所采集的信息几经修改或扩充。

三、法与金融分析方法的新发展与局限

在LLS于2008年发表的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Legal Origins”中,他们提出了LLSV在过去十余年中研究的两个主要贡献(LLSV 2008):第一,他们研究发现部分国家在他们的商法规则上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投资者保护法律。第二,他们通过实证结论分析出投资者保护法律的区别在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普通法系国家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而言,更关注外部投资者的保护。随后他们通过商法法律起源的不同,分析出这些国家在金融发展上的不同状况。

在LLSV的最新论述中,相关研究成果明确的划分为了三大研究类别或分支:第一,追随他们在1997、1998年的经典文献,探讨法律起源对投资者保护法律的影响以及投资者保护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第二,政府对于特定经济活动的监管以及所有权的研究。第三,关注法律起源对司法制度的影响,从而研究这些司法制度在财产权保护和合同执行方面的不同表现。

归纳起来,他们认为法律起源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是普遍的。普通法系具有更好的投资者保护,与之相联系的是更发达的金融市场,更良好的融资环境以及更为分散的所有权结构;普通法系国家由于更少的政府监管和国家所有权,与之相关联的是更少的腐败,更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和更小规模的非正式经济;普通法系国家的司法形式主义更低但拥有更为独立的司法制度,与之相关联的则是更安全的财产权以及更优的债权执行。

四、结论

过去十年来,关于法律起源、金融制度以及经济增长研究的主题逐渐成为了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领域被人们称为“法与金融理论”。其中代表人物是LLSV。LLSV在法与金融理论上的研究范式、研究结论对经济学界、法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自法与金融理论诞生以来,就不断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不同程度的质疑,但是他们对于抽象法律制度的具体量化,以及不同法系投资者保护、监管水平等的研究成果,成为了世界银行支持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世界银行自2004年起的《报告》采纳的主要评价指标即来源于他们的研究基础。

从《报告》的十一项主要评价指标来看,它对一国商业监管有着重大的意义。自2004年以来的9份《报告》主要从监管的水平、监管的结果影响、法律对财产的保护程度、企业的税负、就业监管的不同方面对一国营建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指引。

参考文献:

[1]Djankov, Simeon, La Porta, Rafael, Lopez-de-Silanes, Florencio, Andrei Shleifer.The Regulation of Entry[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2(3).

[2]Djankov, Simeon, McLiesh, Caralee, Andrei Shleifer.

Private Credit in 129 Countri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4: 209-329.

[3]Botero, Juan C, Djankov, Simeon, La Porta, Rafael, Lopez-de-Silanes, Florencio, Andrei Shleifer. The Regulation of Labor[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4(2).

第4篇:保护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2、2005年,赵忠祥等26位委员在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联名提出了“关于强化环境保护统一监管能力”的提案,会后,提案委员会组织提案者以及国家环保总局、中编办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联合调研,形成了《关于强化环境保护统一监管能力的调研报告》。2005年10月16日,曾培炎副总理批示:“政协的调研报告反映了当前环保工作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建议中编办、环保总局研处,请建敏同志阅示。”中编办、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根据领导批示精神和调研报告中的有关建议,在全国建立了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等五个“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作为国家环保总局的区域环境督查派出机构,积极推动了我国环境监察体制的建设。

3、2006年,郄秀书等多位委员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多件关于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认真解决存在问题的提案。会后,提案委员会组织提案者以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进行了联合调研,形成了《关于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调研报告》。2006年8月27日,回良玉副总理批示:“请国家林业局阅研。”相关部门采纳调研报告中关于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的建议,免除森工企业债务8.24亿元。调研报告中关于改革中产生的富余人员国家应纳入分流安置方案予以补助的建议被采纳后,国家制定了森工企业下岗职工补贴方案,补助资金将陆续到位。

4、2006年,何慧娴等多位委员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多件关于利用奥运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案,会后,提案委员会联合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提案者、中央文明办、北京奥组委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关于利用奥运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2007年3月1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同志批示:“要高度重视政协的调研报告,所反映的问题是实事求是的,所提的建议也是可行的。望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研究如何克服‘一般化’,加大力度、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动作用。”2007年3月1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刘云山同志批示:“请按长春同志批示,就进一步克服一般化、加大力度、形成合力搞好‘迎、讲、树’活动提出意见”。2007年3月14日,国务委员陈至立批示:“请文明办参阅”。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中央文明委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实施方案》,开展了“文明中国”宣传活动,编辑出版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简明读本》,组织了主题公益广告制作和刊播活动等。

5、十届政协期间,钟南山、张鹤镛、谢小军、陈守义多位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加快食品安全立法方面的提案260多件,为促进提案的办理,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于2005年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后,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提案列为重点提案,组成了以殷大奎委员任组长,包括部分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和中编办、国务院法制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同志在内的联合调研组,于2005年8月23日至9月3日赴甘肃、四川、重庆三个省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先后召开了8次座谈会,考察了农产品种植基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超市、批发市场、餐饮和检验机构共17家,听取了当地政府及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的汇报,并与当地政府、监管部门以及政协委员、食品企业和专家代表进行了座谈。最后形成了《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政全厅发〔2005〕63号)。对即将于今年12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6、十届全国政协期间,蒋秋霞、滕进贤、赵士英等多位委员连续多年提出了关于抓紧制定国家调解法的提案,为促进提案的办理,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根据全国政协黄孟复副主席关于要进一步做好调解立法调研工作的指示,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召开了多次提案办理协商会,并组织了由黄孟复副主席任组长,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杨振杰、倪豪梅任副组长,包括部分政协委员和最高人民法院、商务部、贸促会等相关部门的同志在内的联合调研组,赴重庆、浙江、山东三个省市进行了考察,先后召开了6次座谈会,听取了当地人大法工委、高级法院、中级法院、政府法制办、司法厅(局)、贸促会以及工会、社区等相关部门的汇报。形成了《关于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法〉的调研报告》。在国内调研的基础上,杨振杰副主任又率团对英国、瑞士、意大利进行了考察。2007年,《调解法》的制定问题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

7、2003年,多位委员在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几十件关于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方面的提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办理提案过程中,把提案的办理作为推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的重要环节,有关负责同志三次到东北地区开展调查研究,与委员交换意见,在圆满完成办理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研报告上报国务院。通过提案的办理,对中央提出和实施东北振兴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5篇:保护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报告说,尽管发展中国家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如果工业国家和部分中等收入国家不减少农产品贸易保护,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就无法充分发挥减贫效益。在这些国家不减少保护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只会导致许多商品的生产过剩和价格下跌,削弱具有竞争力的贫困国家为扩大出口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所作的努力。

报告指出,工业国家的保护主义居高不下,而发展中国家则对农业实行了大幅度的自由化。作为发展中国家主要保护措施的农产品关税平均水平在上世纪90年代从30%下降到18%。许多国家也通过降低汇率、摒弃对农业不利的多种汇率制度、取消几乎所有出口税等措施,取消了其他形式的进口限制。然而,许多中等收入国家开始增加"被动保护",以应对工业国家对农业生产者的支持,尤其是在粮食产品方面。

报告注意到,低收入国家在与中等收入国家和工业国家的贸易中,农产品贸易顺差有所增加。但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目前对中等收入国家的出口超过他们对欧盟的出口,欧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是这些国家最大的出口市场。

报告确认了扭曲竞争的主要政策手段以及全球改革中可能的赢家和输家,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国内外纳税人。了解谁有可能从一项改革中受益或损失,对于决定改革顺序和建立配套政策,包括协助没有竞争力的行业减少调整成本,具有关键意义。

报告认为,改革有助于减少发展中经济体的农村贫困,原因有二:第一,他们从总体上在农业领域具有强大的比较优势,第二,农业对于这些国家的收入增长十分重要。此外,增值活动的自由化对扩大农业以外的就业和增加收入来源也至关重要。

报告说,如何进行改革将对发展中国家产生重要后果,最佳的方式是实行协调的全球政策自由化。报告说明了采取多种商品方式对改革的重要性,这种方式也会使各国能够以某些商品的收益抵消其他商品的损失。在保护程度高的市场,由于国内(包括关税在内)价格下降,产品品种增加,消费者会从贸易自由化中获得较大收益。而对于贫困的粮食净进口国,如果在实行自由化之前不保护市场,由于单位进口成本提高了,消费者就有可能面临涨价的危险。

报告在对单个商品,包括食糖、大米、小麦、花生、水果蔬菜、棉花、海产品和咖啡的综合分析方面有新突破,具体例子说明严重的贸易扭曲现象是怎样阻碍贸易交流,压低国际市场价格,阻止生产者进入市场或延误没有竞争力的生产者退出市场的。对这些商品的研究也表明,改革将会带来巨大收益。

第6篇:保护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市政协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常委会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期间,常委们认真听取了市发改委关于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况的通报,8个调研组作了大会发言,大家就如何进一步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协商讨论,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专题常委会非常重视,市委书记夏望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飞飞出席了今天上午的会议。夏望平书记在听完8个调研组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他对市政协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张传才主席在主持会议的讲话中,对做好政协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对两位负责同志的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在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根据市政协主席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本次专题常委会作简要的小结。

一、认真做好专题常委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是今年市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把调研工作做好做实,取得成效,更好地体现政协特色,我们着重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精心选择课题。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是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总书记今年年初考察安徽工作时的一个重点,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反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的好势头,“三年中变化”业已实现,“五年大变化”指日可待。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依然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为摸清我市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十七大提出的“三个主要转变”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初,市政协主席会议经认真研究决定,在第二季度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并召开专题常委会议,协商讨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在市政协二届四次全会上,委员们在讨论中对这项工作表示认同。委员们普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市政协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并召开专题常委会,可以说是抓住了参政议政的关键。

二是扎实组织开展调研。调研课题确定后,市政协成立了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常委会议筹备工作小组,在主席会议领导下开展工作。为选好调研子课题,找准调研的切入点,使调研内容更贴近市情,我们专门召开了有市发改委、农委、经委、招商局、科技局、环保局、商务局和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调研内容的范围。调研内容涉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基本涵盖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的主要方面。市政协各专委会及政协办公室、县区政协、市各派、工商联共组成22个课题组承担了调研任务。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调研组去粗存精,认真分析,充分论证,力争调研报告切合*实情,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后形成了24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

二、为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建言献策

这次调研共形成24篇调研报告,其中8篇作大会发言,16篇作书面发言。24篇调研报告和常委座谈讨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围绕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转变。针对我市产业的总体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一产业格局还处于较低水平现状,调研报告建议,要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要树立二产当先理念,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要编制一个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总体规划,突出大项目及大企业带动和名牌发展两个战略,建好行业生产要素服务、公共产品服务和企业科技创新三个平台,营造争先创业的文化环境、诚信为本的经营环境、成本洼地的产业环境、自然和谐的投资环境等四个环境,在招引重大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园区建设、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五个方面求突破。二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研究与开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法律、会计、信息咨询、职业培训等生产业,继续发展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社区服务、旅游、商贸流通、餐饮等消费业。

二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转变。*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自身,还要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借助外力增强*发展动力。调研报告建议,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着力构建省会经济圈,加快融入“泛长三角”,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方法、新机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分工,做到优势互补,强化自身。一是突出发展优势产业。招引外地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把电缆、化工、造船、采掘、建材、旅游6个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把6个省级开发区和60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培育成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载体。二是突出区域合作的环境建设。要加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区域合作创造好的硬环境。要强化服务意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区域合作提供好的软环境。

三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针对我市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的实际,调研报告建议,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高新化并重,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形成后发优势,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要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在各产业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与市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相关协作,争取高新技术成果,攻克技术难题,引进高层次人才。要抓好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报告建议,要强化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把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企业产学研结合机制,设立研发机构,将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建立灵活的引进使用人才机制,采取聘用、暂聘、借用、试用、招标等多形式多渠道利用人才,发挥他们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四是搞活流通扩大内需促转变。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调研报告在分析我市农村流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后,建议要加快农村流通服务业发展,逐步把城市的商贸服务业态、流通方式、经营模式推广到农村,优化农村流通业态结构和空间布局。要通过招商引资,运用政策手段和市场方式,发展农村城镇店、超市、便民店,形成合理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点建设体系。要整合优势资源,培育龙头市场,建设一批档次高、批量大、辐射广、功能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综合市场。要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提高连锁经营覆盖率和农村商品统一配送率的同时,把农家店的经营范围扩大到科技图书、药品、电信服务、代购、代销、代储等领域,提升服务功能。

五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转变。我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调研报告在指出目前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经营粗放、追求短期利益、管理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等问题后,建议要严格执行规划,促进科学开发。规范矿业秩序,严禁非法开采。鼓励开发企业采用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控制污染,走科学开发、高效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资源开发之路。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深度开发,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开发。资源开发项目要坚持环境准入条件,对新上项目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要纳入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方案,已上项目没有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调研报告还就淘汰高物耗、高能耗的落后生产能力,节能减排,控制点面源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旧物品回收再生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提出了建议。

六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转变。调研报告对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建议。建设生态城市,一要认真落实《*生态市建设规划》,切实将规划具体落实到城市的道路、建筑、景观、住宅等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中。二要加强城市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对不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行为要依法严管。三要加大生态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强化市民建设生态城市的意识,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共建生态城市。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完善农村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发展夯实硬件基础。要创新发展思路,用工业理念谋化农业发展,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要加强科技与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支撑新农村建设。

三、继续发挥政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市政协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并召开这次专题常委会,只是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言献策迈出了第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今后市政协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更多地关注和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宣传者。我们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中央、省市有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针政策,利用政协联系广泛、代表性强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实际,大力宣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倡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更多的群众投身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去,促进*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

2、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支持者。在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政协委员,要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己任,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能,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同时,要多思考、多探索,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建言献策。

第7篇:保护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一、调研活动重点

围绕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这一主题,深入企业和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听取企业和基层对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提出区级部门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促进发展环境改善方面的对策建议和工作举措。调研重点是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包括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商务环境、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等。一是政务环境。重点是调研政府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包括审批事项特别是非行政许可事项的设定、审批环节和流程的规范、审批时间的长短,以及政令畅通和政府管理创新等情况。二是政策环境。重点是调研投资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惠农政策等方面政策是否完善、导向是否明确、力度大不大、政策落实不落实,以及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等情况。三是服务环境。重点是调研政务公开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办事公开情况,政府办事效率、工作人员服务主动性、服务窗口建设和办事便利性、办事人员素质和业务熟悉程度,是否存在服务制度不完善、工作推诿扯皮现象等情况。四是商务环境。重点是调研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和要素支撑保障情况、企业融资环境和融资成本、市场秩序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状况,以及生产生活设施条件等情况。五是法制环境。重点是调研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是否得到有效维护,是否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是否存在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是否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现象等情况。六是舆论环境。重点是调研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引导、政策法规宣传、舆论监督力度,“尊商、亲商、兴商”社会氛围是否浓厚等情况。

二、活动时间安排

全区“改善发展环境”调研活动从2012年3月上旬开始,区级成立21个“改善发展环境”调研小组(见附件),到指定乡镇(办事处)调研,调研时间不少于一个星期。每个调研小组明确一个牵头单位,抽调一名副职担任组长,负责本小组调研活动的开展(组长名单于3月10日前报区政府研究室)。各调研组于3月25前向区政府办公室上报调研成果,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完成“改善发展环境”调研活动总报告,于4月初上报区“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活动组织机构

区政府办公室成立调研协调小组,由副区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同志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同志任副组长,具体日常工作由区政府研究室负责。

四、有关工作要求

(一)深入基层,分乡镇干部、企业、群众三类对象,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现场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每个调研小组原则上要求走访企业不少于3家,行政村不少于3个,农户不少于3户。

第8篇:保护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题目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调查研究

1、十报告精神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

2、关于贯彻落实2016年中央1号文件的调查

3、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调查研究

4、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问题调查研究

5、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

1、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

2、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操研究

3、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4、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

5、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6、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7、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调查研究

经济建设研究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查研究

2、十二五时期经济运行新特征的调查研究报告

3、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

4、民间金融问题调查研究

5、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6、中国品牌战略研究

7、房地产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8、新能源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研究

1、生态问题调查研究

2、稳定物价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调查研究

3、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4、网络发展动因及演化机制调查研究

5、网络虚拟社会的现状调查研究

6、新兴媒体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7、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

8、地方民生工程现状的调查研究

文化建设研究

1、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2、文化民生工程实施路径调查研究

3、旅游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的调查研究

4、动漫产业升级的调查研究

5、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调查研究报告

6、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

7、民俗文化调查研究

8、文化品牌与文化精品调查研究

9、关于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调查

10、关于农村小学资源整合问题

11、关于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调查

12、关于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问题调查

13、农民工创业问题的调查

【题目二】

1、科学发展观与我的故乡建设。

2、对你居住地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和熟悉情况的调查。

3、当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4、对你居住地农村或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题目的调查。

5、对你居住地企业职工收进情况进行调查。

6、对你居住地企业以人为本理念贯彻情况的调查。

7、当地如何发展本身上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调和发展。

8、当地如何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存在的题目有哪些?

9、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题目。

10、当地农民收进与农业生产结构调剂的相干性分析。

11、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1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调研。

13、新情势下当地低收进群众生活保障题目的调研。

14、当地政府在正确处理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采取了哪些基本措施?

15、家电下乡情况调研。

16、当地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中有哪些重大举措?

17、调查分析某个村镇(社区)构建***村镇(社区)的经验与存在的题目。

18、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点变化。

19、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题目调研。

20、调查所在地区社会治安状态存在的突出题目及其成因?

21、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鉴赏水平、趋势等)

22、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进步和消费构成变化的进程和现状。

23、当地如何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题目。

24、当地如何发展第三产业,进步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

25、对你居住地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的调查。

26、调查当地耕地保护情况(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

27、对当地农村的医疗合作制度调查。(参与方式、建立情况、运行情况)

28、对所在地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

29、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服务职能等)

30、农村产业化经营状态调查。(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31、你所在的村镇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带动效果调查。

32、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

3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34、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队伍情况调查。(机构的数目、经费来源、科技人才数目、结构、工资水同等)

35、当地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调查。

36、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题目调查。

37、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充裕劳动力或下岗失业职员就业状态调查。(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进等情况)

38、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状态解决思路调查。

39、80后员工的职业特点及有效管理

40、80后农民工职业需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41、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状态调查。(中介机构、社会劳动就业保障局等)

42、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43、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44、当地适龄儿童进学率、失学率、停学率情况调查。

第9篇:保护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企业社会责任国别报告的产生背景,是与全球化发展和跨国公司国际业务迅速发展密不可分的。当一家跨国公司的主营业务或核心业务长期集中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时,对该地区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主客观考虑(或说是动因驱使),就使该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国别报告有了诞生的前提条件。而随之,跨国公司的第一本企业社会责任国别报告就会面对如下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要编发国别报告?国别报告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国家而不是那个国家?国别报告应当如何编写、与集团责任报告的编写有何异同?要披露哪些信息内容?怎样的国别报告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获得多方的欢迎?

国别报告的定位

编发国别报告,首先要对报告编写的目的、意义、受众和传播的渠道等问题给予明确回答。企业编发国别报告,多数是海外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或是运营环境存在现实障碍或比较大的潜在风险,出于企业自身的业务可持续发展考虑,也出于回应东道国政府、当地合作伙伴、业务所在区居民、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一家外国投资企业的关注、利益诉求和评价等考虑,希望建立一种积极、和谐的当地关系,希望获得更多的社会认知和利益相关方支持而采取的积极行动。基于这样的定位,国别报告的受众通常覆盖了集团公司在本国的各利益相关方,更多的要兼顾东道国的各利益相关方。在信息传播渠道上,可以利用公司网站或召开会等形式,通过本国语言、国际通用语言和东道国语言的不同语种的国别报告,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

国别报告编写工作的组织

国别报告与集团报告编写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地域上的差别。国别报告由于集中反映的是公司在东道国开展业务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的业绩情况,因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在国别报告编写的组织上,实地调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果地区公司负责组织编写国别报告另当别论)。从报告编写的工作流程上看,大致有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召开集团公司内部研讨会商定国别报告的总体定位――对东道国的国情以及在当地开展业务情况进行摸底形成基础分析报告――根据摸底情况制定调查问卷发放地区公司及其在当地的利益相关方――整理调查问卷并据此拟定调研方案和报告框架――拟定调研提纲和访谈问卷并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实地调研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草拟报告初稿――修改报告并报送地区公司进行复核――修改完善报告并提交集团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形成报告终审稿并进行内外部终审――报告设计印制。这其中,如果有熟悉地区公司发展历史和业务的相关负责人直接参与将会对报告质量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国别报告的编写原则

毫无疑问,CSR国别报告作为公司公开的报告系列之一,与公司其它报告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遵循同样的编写原则,但同时国别报告也因自身特点而需要遵循其它相关的原则。在这里笔者把编写国别报告需要遵循的原则概括为“5+3”原则。

所谓“5+3”原则,既要遵循集团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所遵循的真实性、实质性、平衡性、可比性和可读性5项原则,还需遵循统一性、本地化、平等性这3项特别的原则。

统一性原则是指国别报告应与集团报告在传播公司理念、商业道德和价值观等文化体系、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采纳的国际标准等方面保持一致,体现公司在全球业务发展中执行统一的规范,传播完整、鲜明的企业品牌形象。

本地化原则是指公司在东道国开展业务,要充分尊重东道国的法律法规、文化习俗和相关国际规范和惯例,在业务发展中积极推进本地化用工和本地服务及采购等,反映企业的业务发展是否较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较好地协调企业自身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当地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平等性原则是指企业的国际化运营是在坚持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开展的,反映企业在东道国运营中的公平对待、非歧视等。

上述三项原则既是企业实际开展国际业务遵循的原则,也是国别报告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国别报告的内容框架设定

国别报告在信息内容披露方面相比集团报告而言,更需体现地域性和本土化特点。一份相对完整的国别报告在总框架设计上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报告说明(声明)、公司总裁致辞、地区负责人致辞、地区业务概览、公司的责任理念、公司治理、经济责任实践及业绩(含实例)、环境责任实践及业绩(含实例)、社会责任实践及业绩(含实例)、业绩指标表、社会评价。

一般除了总公司或集团公司的总裁致辞外,地区公司总裁或首席代表致辞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地区业务负责人作为集团公司在该地区业务的派出代表全面负责该地区业务,对相关情况熟悉,他的讲话有针对性、有分量;另一方面,他作为总公司在该地业务的全权负责人出面也可以增进他与当地各利益相关方的了解和沟通。西方有些国别报告还要专门简要介绍地区负责人的教育、家庭和工作背景等,以拉近他与社会公众的距离。在国别报告中,内外部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内容,这不仅包括在公司内部的外籍员工的评价,还包括当地政府(含地方政府)、业务周边社会居民代表、行业机构等对公司在当地开展业务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评价以及他们的希望和建议等。

国别报告中关键议题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