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决策能力范文

决策能力精选(九篇)

决策能力

第1篇:决策能力范文

关键字:临床决策能力 护理 方法

随着我国快速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在人们的日常保健活动中护士的特殊地位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逐渐突现,然而在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在无形中对护士也有更高的要求,其个人的决策能力是其临床决策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同时也成为现如今我国教育关注的重点所在。从护理的内容关注点不同,我们可以把护理方面的专业决策分成三种,即分别为护理的临床决策,护理的管理决策以及护理的伦理决策。从护理在我国现如今的发展实践来状况来看,对护理的研究主要聚集在对护理临床决策能力领域的研究。另外,研究发现,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使护士人员的临床决策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提高和快速的得到发展,对于护士人员进行护理方面的教育可以使得护士临床决策能力得到开发。所以,怎样通过对护士人员的教育来提高和发展培养护士人员的临床决策的能力是现如今人们非常注重的问题。

1护理的临床决策

1.1如何理解估计临床决策的概念以及意义

估计临床的决策是指一种专业决策,该决策是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士人员所做出的。护士的临床决策能力在其综合的临床技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护士在实际临床实践过程中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决策,而这些决策则往往贯穿于整个护理临床的过程中。例如,在对一个老年人进行护理时,对于老年病人的病情护士人员需要制定一个自己的工作顺序,即为针对病情做出计划和决策,在面临许多病人时,护士人员需要立刻判断出应该先处理那个,即做出有优先决策等。有效可行的决策不仅影响到护理人员干预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并且对科学护理的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上。

1.2护理临床决策的影响因素

护理临床的决策是认知和实践的一个有机整体,并且是一个多阶段的整体,是会受到临床经验、专业知识、个人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影响。对护理决策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调查显示,护士人员一身所具有的“自信”,“成就感”,以及管理人员对其的鼓励也是对护理决策发挥着重要的的影响因素,而人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是影响护理决策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护理方面的教育以及”管理人员对其的鼓励”是影响护理决策重要的外部因素。某医院希望引用临床决策工具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决策能力,然而现如今,对于工具是否可以提高护理临床决策能力还未正式的进行有效研究。还有一些与临床决策相关的影响因素仍没有得到证实,从而造成影响临床决策能力的因素非常的复杂。

1.3批判性的思维模式与临床决策能力

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又称评判性的思维,在我国专业的护理中批判性思维是指自我控制的判断过程和自我反思的推理过程,其是有目的有意义的。批判性思维应该应用在临床护理的实践过程中时,其关注的焦点总是决策问题的解决和对临床的判断上。护理临床的决策是应用批判性思维模式的实践过程,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所在。然而,评判性思维的核心目的在于要制定与病人实际情况符合的临床决策。

2护理教育临床决策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2.1临床护理教育的培训方法

(1)临床观察的护理方法。临床观察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进行对资料的收集,从而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做出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时刻持有研究,怀疑的态度,使得所学的知识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得到应用,在实践中要有积极的心态,有自己的见解和依据再进行研究讨论,并且将自己的反思写出来。

(2)对实际的情境和病例进行模拟。对病例和临床的模拟方法的前提基础是护理程序模拟,根据护理的程序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病例的不同情况,不同培训人员的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工作人员的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此种方法可以高效的培养接受培训的人员的批判性思维意识以及各种技巧,可以使得接受培训的人员在面对不同的病情时迅速的做出有效的决策,从而为今后各自事业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2.2对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的有效评价

(1)国外的评价工具。现如今,对于护理临床决策能力进行相关评测的工具少之又少,相关文献中经常提及的对护理行为进行模拟的工具Cover,在早期该模拟工具主要是对护士问题解决能力的测量,适用于护理临床决策的能力的测评。期初是用来测量护士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后来被大多数的学者将其应用在护理专业的大学生个大专生的临床决策能力的问题的解决上,它的评价具有公平性、客观性,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另一种文献中长提到的测评表为Jenkins。

(2)国内的评价工具。我国的学者叶春旭等人对国外的几种用于测量临床决策能力的方法进行了比较,与我国护理教育评价现状相结合,通过对情境的的模拟对我国的护理从业人员进行评测,并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测评工具表。

2.3护理人员临床决策能力的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护理临床决策的相关研究在外国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还不够系统,更深层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估计临床决策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对评价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估计临床决策体系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评价体系在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中展开实践工作,对于护理人员自身的决策能力的测评,培养的方式和培养的效果发挥多方面的指引作用。,护理临床决策的体系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探讨,估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的解决更需要进一步的展开。

3小结

伴随着护士人员所扮演的角色不断的扩大,针对不同的病情做出合理的、正确的、符合病人病情并且对病人有利的决策方案已经成为护士临床实践中所必备的能力之一。护理决策能力的更加熟练和深入是现如今已就业的估计工作人员所必须具有的能力,估计临床决策能力对护理工作全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对护理的决策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叶旭春 姜安丽,论护理专业决策的分类和意义[J]. 现代护理,2000.

[2]王志红 徐燕 郭璐璐.谈加强对护理本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护理杂志,2002.

第2篇:决策能力范文

关键词:教练员;决策;提高

一:掌握项目特点;把握制胜规律:      渊博的知识,是教练员决策能力的基石。要顺利实施战略战术方案,教练员就必须了解本项目特点,把握制胜规律, 熟知天时、地利、人和等历史背景,弄清问题关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练员的知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决策者的足智多谋,主要来源于其对本项目制胜规律的把握。决策活动中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是以雄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知识的掌握愈深愈广,其决策所达到的最佳化目标程度就愈高。影响教练员决策能力的知识有:

第一,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知识面越广,见解越深,对问题的分析越透彻。若知识面狭窄,就会影响其视野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水平。第二,对本项目特点的深度认识。它是避免瞎指挥,保证正确、科学决策的支柱。第三,决策专业知识。此类专业知识对决策的方式方法、程序、组织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具有完善知识结构并善于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的教练员,能给有才能的运动员带来理想的成绩。美国田径教练汤姆·特勒斯在对刘易斯跳远的助跑与踏跳进行周密计算后,依据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提出其助跑最后一步应是缩短平稳的踏跳,致使刘易斯在重大比赛中取得出色成绩,又如刘翔的教练团队根据刘翔的特点和生物力学原理为他所制定的训练计划,为刘翔的多次获胜奠定了基础。 可见,教练员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结构与其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比赛成绩。它是教练员决策能力至关重要的基础。      掌握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知识。是否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离不开聪颖的智慧。智慧是指运用知识的能力 ,是教练员在感知、记忆、想象与思维等认知方面的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教练员决策能力中的又一大要素。优越的感知,可使教练员根据目的、任务、目标,自觉进行观察分析,把握局势发展细微变化特点,概括局部与全局,并快速精确地判断,大胆、谨慎地付诸决策行动之中。良好的记忆 ,则有助于储存信息,全面而准确地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头脑。而丰富的想象和思维,可使教练员根据客观实际需要积极能动地大胆创新。二: 总结成功经验;提高决策能力    经验是指教练员在竞技实践中直接或间接获得的知识。经验是影响教练员决策能力的动力因素。丰富的经验,是正确决策的重要条件,阅历广,体会深,对问题判断就会具有较大的准确性。特别是对实践中经常遇到与以往相似且共性的问题,其决策效果更为显著。在第5 届全运会田径预赛中,朱建华越过2.26米后,向2.34 米冲击(亚洲纪录)。第一次试跳失败(此时与1982年亚运会冲击世界纪录的情况一样),他想起胡鸿飞教练赛前给他的决策方案:出现此种情况说明还有实力,应大胆不失时机地向世界纪录冲去!根据教练意图,为节省体力,保持能量,朱建华果断提出向2.37米的世界纪录冲击。结果获得成功。可见经验的作用不能低估。 三:保持良好状态.大胆应对比赛;    情绪是影响教练员决策能力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比赛的性质、规模、环境、成绩等,教练员的心理状态 瞬息万变:有对比赛起促进作用的积极情绪,也有破坏正常比赛状态的消极情绪。其反应与教练员的神经类型 、修养、知识和经验有关。比赛中急躁、紧张、六神无主,甚至脾气暴躁,怒不可遏或悲观失望、垂头丧气等 ,不仅消耗教练员本身的神经能量,分散指挥能力,也会给运动员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优秀教练员在重大比赛的决策中,尽管战况起伏跌宕,争夺激烈,甚至在比分落后情况下,也能根据比赛需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清醒地观察比赛动向,精确指挥,从容调度,临危不乱,用自身的情绪稳定运动员。领导者的预见力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第3篇:决策能力范文

然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依然是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学生苦,老师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平时学习中我们过多地关注学生最终获得的结果,而忽略对策略的指导。因此要击破这一“顽石”,就要注重培养学生体会策略的意识、拥有策略的思想和运用策略的思维。

下面以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为例,谈谈如何以“策略”引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一、情境创设,感知策略,增强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课伊始,我问学生:“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说:“我想知道什么是策略?策略有哪些?”由此可见,“策略”一词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空洞的、抽象的。因此,在教学时以《乌鸦喝水》和《司马光砸缸》两个故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什么是策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感知策略,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掌握并运用策略。

教学片段一:

师:你觉得什么是策略?

师:你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师:其实在这个故事中乌鸦就运用了一个很好的策略:利用小石头使瓶子里的水上升,最终喝到了水。

师:“司马光砸缸救同伴”呢?司马光利用石头破缸也是一种策略。

师: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找适当的、合理的策略更利于问题解决。

二、经历过程,形成策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任何学习认知都要经历必要过程,策略形成亦如此。只有学生高度参与策略形成过程,方能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获得深刻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经历过程,发挥创造潜能,灵活有效地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片段二:

1.教学例1

(1)出示题目: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师:从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生1: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桃树比杏树少栽多少棵?

生2:杏树比桃树多多少棵?梨树和杏树一共多少棵?

(2)师:老师看很多同学都提了这个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是怎么整理的?

生1:3行桃树每行7棵,4行梨树每行5棵,8行杏树每行6棵。

生2:桃树:3行桃树,每行7棵。

梨树:4行梨树,每行5棵。

杏树:8行杏树,每行6棵。

生3:桃树:3行,每行7棵。

梨树:4行,每行5棵。

生4:桃树3行,每行7棵;梨树4行,每行5棵。

(3)列式计算凸显数量关系。

师:现在你准备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1:桃树3行,每行7棵,可以求出桃树的棵数;梨树4行,每行5棵,可以求出梨树的棵数,最后把它们加起来就是总棵树。

生2:要知道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要先算出梨树有几棵?桃树有几棵?再把它们加起来。

师:无论是从条件出发还是从问题出发,我们都想到要先求出桃树的棵数和梨树的棵数,这是为什么呢?

师:因为“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树”,是解决这道问题的数量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通过思维引导,逐步调控学的思维由外在需要(解决问题)转化为内在需要(运用列表整理信息的策略),从而掌握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使学生在每个核心环节循序上升,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策略。在这样一个“活而不乱”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策略的价值,形成解Q问题策略,培养学生灵活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举一反三,感悟策略,内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个现象:讲解一道题学生会了,但是遇到同一类型不同情境的问题时,学生仍然错误百出。原因在于学生的知识技能从形成到灵活运用有一个过渡和内化的过程。缺少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形成的策略是凌乱的、肤浅的、短暂的,稍瞬即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由“扶”到“放”的过程,举一反三地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感悟策略,使策略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本领,从而逐步提高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段三:

师:以上问题你还想解决哪一个?你能模仿第一个问题那样解决吗?

学生独立尝试,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展示。

生1:我想解决的问题是:桃树和杏树一共有多少棵?

我是这样整理信息的:(学生列表格式)

桃,3行,每行7棵。

杏,8行,每行6棵。

解决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分析的:从条件想起。

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桃树的棵数+杏树的棵数=总数。

我的算式是:3×7=21(棵),8×6=48(棵),21+48=69(棵)。

我是这样检验的:69-48=21(棵),21÷3=7(棵)。

生2:我想解决的问题是: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我是这样整理信息的:(学生列表格式)

杏树,8行,6棵。

梨树,4行,5棵。

解决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分析的:求出杏树有多少棵,梨树有多少棵,再把它们减一下。

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是:杏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 )棵。

我的算式是:8×6=48(棵),4×5-20(棵),48-20=28(棵)。

我是这样检验的:28+20=48(棵),8×6=48(棵)。

“策略”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意识,需要学生经历具体探究过程,方能去体验、去感悟、去构建。通过5个步骤帮助学生内化“列表”策略,合理选择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相关经验是及时而有效的。

四、生活实践,应用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是学生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感知、内化、提炼出来的,需要学生灵活选择应用于解决新的实际问题,不然“策略”就失去在解决问题中的本色,变得索然无味。

第4篇:决策能力范文

最近,在美国奥兰多召开了2005 NCR Teradata用户大会,不同地区的3200多人汇聚此地,探讨了一个主题:Experience the Possibilities(体验无限可能)。NCR在会上了能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更为全面的企业级分析的解决方案。

决策数量增长

NCR Teradata数据仓库事业部最新公布的大型企业高级经理人年度调查报告显示,每日决策数量正在增长,决策复杂程度不断提升,数据量持续加大,已成为企业界的普遍现象。

Teradata 首席营销官Bob Fair表示:“过去四年调查显示出的趋势清晰证明了数据和决策量正在激增这一事实。实现更佳更快的决策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商业需求。我们的调查结果揭示,通过建立更快访问客户详细历史数据的通路、更加整合的企业级数据仓库,以及缩短所有用户的响应时间,将能最好地满足这一商业需求。”

受访的高级主管来自北美顶尖公司,其中有61%是年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公司。近3/4的受访者(71%)认为,每天需要制定的决策数量比去年有所增长。Teradata在过去连续四年的调查中发现,数据剧增是普遍的现象,有97%~100%的受访者认为数据量在增加,超过半数的受访者(2005年为59%,高于2004年)认为数据量较去年增加了一倍或两倍,98%的受访者认为决策与往年相比更复杂。

Teradata在美国奥兰多召开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数据仓库大会――第Teradata全球数据仓库用户及合作伙伴大会上公布了第四届美国经理人决策年度调查报告的结果。

Fair补充认为:“与往年受访者反映的‘被数据淹没’的调查结果相比,今年调查显示,有些人已经开始脱离困境。其中57%的受访人认为,他们已经逐渐开始适应这种新状态,决策质量比去年有所提升。他们将这一改善的首要原因归于提升的分析能力、能快速取得详细信息以及更为丰富的经验。”

在很大程度上,那些改善决策质量的受访者正在实施的系统赋予了他们更短的响应时间,可快速取得详细客户历史信息的信道,以及更加整合的系统。Fair进一步指出:“值得关注的是,71%的受访者已经或准备实施企业级数据仓库。更有接近90%的受访者认同企业级数据仓库可以提高公司的利润率、生产力和长期增长率。而且超过80%的受访者提及数据仓库有助于改善客户服务和业务拓展。”

Fair指出,受访的主管们很清楚决策成败的利害关系。“80%的受访者认为,失误的决策造成的最大后果就是利润下降。其次为公司名誉受损、收入下滑、客户服务质量下降以及利润率无法维持。”

另外,针对中国主管的访问揭示,56%认同决策失败所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利润下降和收入下滑。而针对泰国所做的访问则发现,77%的受访者认为决策失败所带来的最大危机是利润下降和市场地位降低。

Teradata今年进行的另外几项研究也表明,数据激增造成的决策挑战是一个全球现象,欧洲和亚太的企业主管认为,决策数量、复杂程度和数据量正在激增。

来自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受访主管中,超过80%认为在过去5年中数据一直在增长,70%预期未来5年该增长势头将持续。

中国受访主管中,85%认为每日决策的数量比去年有所增长,76%认为决策变得更加复杂,89%认为数据量已增加。

泰国受访者中,99%认为每日决策的数量已增长,100%认为数据量已增加。

Teradata增强财务分析能力

决策的一种重要基础是财务信息。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从正在使用的数据仓库中获利。对此,NCR Teradata数据仓库事业部宣布,将全面扩展其行业逻辑数据模型在财务相关领域的应用,增加支持的主题区域,为各级财务管理部门提供更为全面的企业级分析解决方案。业务部门也将从扩展后的新逻辑数据模型上获益。他们不仅能够获得存储在总分类账户的信息,还可以查询分非类账户系统下的各类明细,从而以更为敏锐的洞察力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强化决策支持和风险控制的能力。

新版逻辑数据模型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采购成本、固定资产和项目账款等,不仅符合Teradata的建模标准,并且贯穿于整个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主题区域。新增的财务管理主题区域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全面实施。

AMR Research分析师John Hagerty在今年9月15日发表《Teradata新版逻辑数据模型总分类账户延伸》的文章中表示:“Teradata新版逻辑数据模型支持更广泛的财务主题区域,这将有助于企业整合来自客户及供应链环节的各类财务信息,推动企业建立运营绩效和财务影响之间的必要关联。”

面对日益严苛的监管标准和成本不断削减的需要,许多财务部门已经开始改变信息提供的方式以应对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压力。不同于以往的是,财务部门将在企业中扮演决策顾问的角色,为业务部门提供策略方面的建设性建议。要实现这一目标,财务部门必须在系统、流程和数据三方面实现简单化、集中化和标准化。其中,以数据方面的目标最容易实现。新版逻辑数据模型可以帮助业务部门更迅速地获取数据和分析结果。

Limited Brands 公司是一家拥有3800家店面和6大时尚品牌的零售业领导企业。该公司商业智能总监Jamie Smith表示:“Teradata行业逻辑数据模型不仅能够在各财务数据源之间建立关联,还可以通过建立客户信息和企业营运信息之间的关联,强化企业的分析能力。”

负责Teradata解决方案营销及联盟事务的副总裁John Dinning表示:“Teradata新版逻辑数据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获取建立在单一企业视图上的各类详细数据,强化企业的分析能力。此外,Teradata财务管理解决方案还可以将企业ERP系统和其他财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整合,为首席财务官们提供用于完善财务管理的战略性分析。”

新版财务管理解决方案不仅拥有传统财务管理方法的优势,还帮助首席财务官以更为敏锐的洞察力全盘把握企业运营情况,从而提升他们在制定企业业务发展框架方面的战略影响力。

Teradata财务管理解决方案得到其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例如营运绩效管理领域的领先公司DecisionPoint Software 和Hyperion都为该方案提供了辅助工具、应用软件和服务支持。

链接

第5篇:决策能力范文

关键词:物流能力 物流外包 决策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经济使企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更大同时也更不确定的市场。生产企业为了巩固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纷纷与专业物流公司建立长期的、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将非核心业务——物流活动委托外包,以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企业实施物流外包决策的利益驱动因素

物流外包可直接降低物流设施投入资本,而且利用第三方物流所具有的专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优势,从多种渠道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突破企业资源瓶颈,集中优势资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由第三方物流提供更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满足多样化的顾客需求,使客户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打造企业品牌;精简机构,提高企业的运作柔性;促进企业间战略合作关系的形成,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生产企业的物流能力分析

传统的物流外包决策依据是企业是否有能力自营物流,如果企业有设施、有技术就自营,如果自营有一定的困难就外购。Ballow 注意到了传统决策标准的局限性,提出了二维决策标准。他认为自营还是外购服务决策基于两个因素——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寻求物流子系统自身的战略平衡是他建立的决策标准的最大特点。

成功的企业认识到具备为客户提供超高价值服务的物流能力是其成功的关键。物流能力是指某特定的物流系统,从接受客户订单、处理订单、分拣货物、配运给客户的全过程中,在响应速度、物流成本、订单完成准时性和订单交付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物流能力分为物流要素能力和物流运作能力。物流要素能力是一种静态能力,而物流运作能力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动态提升,是一种动态能力。物流要素能力是可以购买的,而物流运作能力是有价值的,稀有的和其它企业难以模仿的,是企业物流能力的关键因素。

根据企业物流要素能力和运作能力的高低不同,可以用表1的形式对企业物流能力进行分类:

I 类企业中,物流的要素和运作能力都很低,一些初创的企业和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企业多属于这种类型;在II类企业中,以战略联盟形式组成的虚拟企业或新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代表;III类企业以传统资产型的企业为主;IV类企业的物流的要素和运作能力都很高,海尔就是典型。

转贴于

不同企业的不同的物流能力,通过提高自身物流能力可以加强企业的绩效表现,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必要采用自营物流的方式,如果物流业务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运用外包战略,也能够达到提高物流能力,加强企业绩效表现的目的。

如上所述,I类企业多为一些技术创新的企业,这些企业业务规模不大,物流能力也不是其核心能力,可考虑先将物流业务外包给既有要素能力又有运作能力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使企业对其客户的服务承诺更有保证,并减少了要素能力建设方面的投资。

在II类企业中,要素能力低而运作能力高,这类企业通常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管理人才,但为了减少投资风险或专注于核心业务,在物流要素能力建设方面投入资源很少,许多外商企业就是这样。此类企业在外包时,可以选用以低成本为市场竞争战略的公共仓储和运输服务商,将自身的管理优势和低成本的服务商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满意的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III类企业多为传统资源型的国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通过改制和引进管理人才加强运作能力的提升,争取将空闲的仓库或车辆租借给II类企业,以盘活资产,或借外力提高物流运作能力和资源要素的利用率。

IV类企业的物流要素能力和物流运作能力都比较高,海尔就是典型,可以采用反向外包物流业务的战略,即充分利用自身的物流能力,同时为其它生产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不仅提高企业物流要素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的整体物流成本,而且可以拓展业务范围,开辟新的利润源泉。

企业的物流外包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实施时必须采取适合本企业的物流外包策略,通过物流外包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但实施过程中涉及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一旦操作不慎,则会对物流外包完全失控。

参考文献

1.马士华.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构成及其特性研究.管理学报,2004.1

第6篇:决策能力范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配套的《作业本》第34页,有这样一道题:一元硬币的直径为25mm,其中有一圈1mm宽的边。这一圈边的面积是多少平方毫米?(先看一看1元硬币,再想想怎么算,然后计算。)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圆环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但从学生完成练习的结果反馈:近八成的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其中有一半竟然是一直以来教师心目中的优生。讲评后,将这道习题作为典型错例原题照搬到单元测试卷中,测评结果仍不乐观,还有近四成的同学仍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误。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重视,看来问题并没有刚开始想的那么简单,第一次《作业本》上出现时,我总认为学生懒,题目的问题后面明明写着提示:先看一看1元硬币。却不愿意拿1元硬币看一看,乱做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一错再错呢?怎么解决呢?

调查解题错误的学生,了解解决这道题的相应知识是否掌握。

一问:你知道“硬币一圈边”是什么形状吗?

二问:你知道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三问:求圆环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发现错误的同学中除了几个学困生外,其他同学都能说出“硬币一圈”是圆环,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也可以用π×(R2-r2),从学生错误的算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圆环面积计算公式的影子。这说明前一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达成的,根据经验,我估计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根据文字叙述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条件。

为了证实问题是否出在“学生根据文字叙述找不出求圆环的两个必要条件:R和r”。为此,我设计了一组调研题(见图1),为了避免相互干扰,我将这组题目分两个时间完成。

1.计算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米)

2.在直径为4米的圆形花坛内有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

图1

统计结果(第一题的正确率是84.1%,第二题的正确率只有41.3%),证实我的猜测,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根据文字叙述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条件。

调查解题正确的学生,了解学生解决这道题的解题策略有哪些?

叫来第一次《作业本》上做对的13人进行了解,通过询问发现,做对的同学中看实物的5人,画图的4人,想一想的2人,别人教的2人,见下表:

解题策略 看实物的 画图的 想一想的 别人教的

人 数 5 4 2 2

可见,借助于实物或者是画图,数形结合,学生就能较容易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条件。

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画图”是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好策略,那学生为什么想不到画图呢?学生缺少画图的解题策略,肯定与我们前面的教学有关。因为教学结果其实是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的必然呈现。那么在新授课时,我们对此进行渗透了吗?我调出了同年级任课老师《圆环面积》的教学设计及课件,发现无一人让学生画图,遇到类似问题,都是老师画在黑板上,或是题目和图形一起在课件中呈现。这也难怪大部分学生会想不到画图!

如何变“老师画”为“学生画”,如何变“要我画”为“我要画”,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画图的需要,在自己画图的活动中体会方法、感悟策略、发展思维、获得思想。我设计了一节课――巧用“画图”策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下面从几个片段进行一些反思与体会。

二、片段回放与反思

[片段一]“画图”的热身运动

1.请学生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圆,提问: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吗?

2.再画一个与它大小不一样的圆,这两个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想一想,再动手画一画。

3.反馈,展示学生的各种位置关系。

4.师:几号图形是我们上节课认识的圆环呢?你知道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先测量所需数据再计算。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圆环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反思]课始,我让学生两次画图。第一次任意画一个圆,目的是再现有关圆的特征以及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第二次再画一个大小不一样的圆,使这两个圆形成不同的位置关系。学生的表现很出色。看起来很简单的一画,但是这“一画”于课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上。这“一画”画出了新旧知识间的桥梁,画出了求圆环面积的各种条件,如先测量再计算时,测量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有的测量R和r;有的测量D和d;有的测量D和r;有的测量r和环宽……学生各有各的办法,与圆环面积计算相关的各种数据以及这些数据间的联系鲜活地进入学生的脑海,为后面揭示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片段二]激发“画图”需要

1.出示例题(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同步课时特训》第109页)。

将一直径6米的圆形花坛向周围拓宽2米,花坛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生自主阅读例题,理解题意。)

2.画图分析

师:这道题让我们求什么?

生:花坛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师:那这一部分是什么形状?计算它又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已知吗?

(大部分学生不能马上回答,但从学生脸上可观察出他们正在想什么。)

师:只看文字叙述,你感觉怎么样?

生:不是很清楚。

师:可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生:可以画图。

师:是啊!画图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先试着画图。

[反思]例题只有文字叙述,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往往不能直接看出要求的图形以及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此时我没有直接让学生画图,而是通过“这道题让我们求什么?这一部分是什么形状,计算它又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已知吗?只看文字叙述,你感觉怎么样?可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这四个问题,诱发学生产生心理需要:“一下子想不出方法怎么办?”,需要一种方法帮助自己理解题意。因为课始学生做了画图的“热身运动”,此刻学生马上觉得画图是一种解题方法,从而主动地采用画图的策略。

[片段三]适时引导“画图”

(全体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尝试画图后,我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根据题意画图,并适时进行引导。)

师:直径6米标在哪里?(同学来标,如图2。)

师:向周围拓宽2米怎么画?(重点指导)

(有的学生直接延长了直径,使增加的只是一条线段,如图3。)

师:这就叫做向周围拓宽2米吗?

生:应该两边同时都要拓宽2米。

生:应该是向四面八方都拓展2米。(如图4)

师:哎,向周围拓宽2米,面积好像没有增加?

生:老师,还要再画一个圆!

师:这个圆在哪里呢?(指一指)原来都拓展2米形成的图形是一个圆!(老师赶紧画一个圆)增加的面积在哪里呢?我们一般用阴影来表示,如图5。

(接下来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有关数据和所求问题,如图6。其他学生逐步完善自己所画的图形。)

图5 图6

[反思]步步为营地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画是否符合题意,特别重点指导“向周围拓宽2米怎么画”,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画图的方法,深刻地体会到向周围拓宽2米的意思,拓宽后它的面积也增加了。当我和学生一起把题目中的文字变成一幅看似简约、线条寥寥无几但又充满生动的“直观图”时,学生的注意力一直很集中,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印象深刻,充分展示了数学的内在魅力。

[片段四]看“图形”解决问题

师:画图之后再来解决问题,你愿意看着原来的文字思考还是看着图形思考?为什么?

生:看图形思考,比较方便。

师:画图后,你发现现在的花坛和原来的花坛半径和直径各有什么关系?

生:半径增加了2米,直径增加了2个2米,也就是增加了4米。

生:原来半径是3米,现在半径是5米;原来直径是6米,现在直径是10米。

师:增加部分的面积就是圆环的面积,现在你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吗?

(生自主列式计算,师指名学生板书。)

生:3.14×[(3+2)2-32]=

3.14×[(10÷2)2-32]=

师:3是什么?3+2是什么?10是什么?10÷2又是什么?在图中指一指。

[反思]当抽象的文字叙述转化为直观的图形时,学生对数量关系一目了然,自然会对画图的方法产生兴趣和好感,此时老师追问:“现在看图和文字哪个好?为什么?”顺水推舟让学生在“文字”和“图形”两者的比较中体会到了画图的价值,为学生正确解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当学生画图后,通过观察比较,将数与形的意义对应起来,大部分学生结合已有旧知都能解决所求问题。列式之后让学生说出“3是什么?3+2是什么?10是什么?10÷2又是什么”,再次数形对照,理解列式原理。

[片段五]回顾反思“画图”

师:刚才我们为什么要画图呢?

生:没有画图时,只看文字,看不出花坛向周围拓展2米的变化。

生:画图之后,可以看出原来花坛的半径是多少,现在花坛的直径和半径是多少。

师:看来,画图确实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反思]在解决问题后让学生回顾与反思,感受画图策略的价值所在。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到画图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使学生进一步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从而提高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事实上,策略作为一种隐性的、潜在的知识,本身并不易被学生所清晰地感知与把握。因此,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后做出必要的反思,无疑是策略教学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构建策略的精髓所在。

三、“画图”策略应用的价值

1.画图――数形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布鲁纳曾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然而数学最本质的东西是抽象的,很多学生看到只是用单调文字叙述的数学题时一筹莫展,往往容易对数学产生厌恶,甚至是恐惧感。基于这一点,我们一定会想“如果能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得数学教学充满乐趣,那该多好啊!”如何使“数”变为“形”,我觉得画图是很好的辅助工具。画图就是数形相结合,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无形”的数学题变成直观的、能摸得着的“有形”材料,学生在一幅幅自画的图形中看到解题的“曙光”,慢慢地解除了“怕”的心理,逐渐从老师“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心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画图――解题的中介,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利用画图这个中介辅助理解题目,展示其数学思维过程,闪烁其数学思维火花的过程。学生能把一些看似剪不断、理还乱的数学难题“翻译”成图表的符号,化繁为简,使问题变得井然有序。整个过程中,学生把文字转成图形,把图形转成思维,是一个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是一个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另外,小学生的思维形式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形式转化的阶段,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但好奇心较强,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巧用“画图”,能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真实鲜明的感性认识中,发展智力因素,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7篇:决策能力范文

决策是做出决定或者选择的意思,它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而预算管理中的决策功能,是指通过预算过程,将组织中某些专属知识和信息传递到组织中的另一部门,以便做出资源配置决策[1]。预算管理的决策功能是为了达到某个既定的目标,建立体制,制定方案,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确定企业目标,促使资源有效利用以及与上下级沟通协调等内容。

二、预算管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应用:以三航宁波分公司为例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下文以三航宁波分公司为案例,综合分析预算管理的基本流程,预算管理功能的效用以及预算管理功能之间的冲突及其成因。

(一)三航宁波分公司预算管理的基本情况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是响应国家开发宁波港号召而组建的交通部直属专业建港企业。三航宁波分公司预算管理流程主要如下:1.预算编制:预算管理办公室逐级下发上级单位下达的预算目标,各级预算单位编制各自的预算草案,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2.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一经审批下达后即成为执行的依据,各预算单位必须认真组织实施,细化分解预算指标,以保证预算计划的严格执行。一方面,各部门要加强对预算支出的控制管理,对支出项目进行严格审批;另一方面,各部门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离目标的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偏差。3.预算调整:当在预算实践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时,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此时由各预算单位提出预算调整的书面方案,经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核后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但是,为了保证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预算一经确定,一般不得调整。4.预算的监督与考核:预算监督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所有部门和员工都要接受来自单位内部和预算上级的监督,以保证预算的执行与落实。预算考核主要分为动态考核和综合考核,由预算委员会进行考核。通过预算考核,在各预算部门建立起预算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奖励和惩罚并存,以促使全体员工努力达到预算目标。

(二)预算管理功能的效用

有效地发挥预算管理功能,可以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2]。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决做出全面的预算计划,并与下级预算单位进行协调沟通,实现预算管理的事中和事后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三航宁波分公司的案例中,公司在实施预算管理制度后,对公司的销售、生产、采购、投资和现金流量等进行科学管理,产品质量稳步上升,产值明显提高,年完成建筑安装总产值超过10亿元。有效地发挥预算管理功能,可以强化效益观念,建立全员参与企业发展的优良模式。通过分享企业目标,并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来,可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员工完成预算目标的积极性。在三航宁波分公司的案例中,该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和流程,使员工更多地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和实施中,形成了降本增效的共识,为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效地发挥预算管理功能,可以更好地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3]。企业通过量化工具,不断地衡量实际与计划的差别,对其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预测、评估和控制,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在三航宁波分公司的案例中,公司在预算执行时发现,在产值非常规增长时容易出现产品质量和施工安全等问题,便增加了相关投入,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效地发挥预算管理功能,可以为企业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企业通过预算考核,可以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实施相应的奖惩,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在三航宁波分公司的案例中,公司实行“严考核,硬兑现”的奖惩机制,奖惩制度遵循奖罚并存和多种奖惩方式并存的原则,良好的激励体制也为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预算管理功能之间的冲突及其成因

在实践中,预算管理的决策功能和控制功能之间具有一定的冲突,表现在:一方面,控制功能的发挥会削弱决策功能[4],其强化会影响预算目标的真实性,从而影响企业根据预算信息做出最优的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决策功能的发挥会给控制功能的发挥造成负面影响,若过于强化决策功能,要求企业必须始终根据预算计划执行或者预算调整的手续过于繁杂,就会使控制功能受阻,不能及时针对环境变化做出修改。本文认为造成冲突的成因主要是:缺乏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缺少专门人员对预算管理功能的监督和控制;预算不能适时进行调整;脱离企业实际,盲目使用预算编制方法。

(四)协调预算管理功能冲突的对策

针对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对策加以协调:建立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和完善的预算责任体系;加强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对不同的经济内容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5]。

三、结论

第8篇:决策能力范文

关键词:有效利用;错题资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出路,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如今在解决问题能力新课程把“解决问题”贯穿到小学各册数学教材的始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如何有效创设数学教学情景,巧妙把握教学的切入点, 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了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首先我设计这样一个情境:一只拴在木桩上的羊在草地上吃草,羊能吃到的最大面积是多少?接着提出相关的问题。设计“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这样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学习圆面积知识的实际作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生动、愉悦、民主的氛围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二、分析学生解决问题时遇到在困难

(一)读题不清,特别是图文混合题,不能正确找出条件和问题

读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很多学生的读题习惯比较差,在寻找条件和问题时缺乏细致的态度,甚至有些学生在读题认字上就存在困难,自然不能正确解题。

(二)对条件本身理解不清,缺乏联系性思考

读题是外部可观察的状态,但学生在读题时的内化过程却是很难察觉的。如今天我们学习的“农村新貌”,图上只有条件,很多学生也能正确地找出条件,但是当教师提问“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时,不少同学就犯难了。

(三)对加减乘除的算理本身不理解,造成方法选择上的困难

具体方法的正确选择不仅依赖于学生对具体情境的理解,同时也与学生对计算方法本身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不同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提出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问题”,要求学生面对同样的情境图,能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要具备这种能力,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如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5页第8题情境图,如果教师问:“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有的跟数学有关,有的跟数学无关。如果教师问:“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跟数学有关的问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学生会立刻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幅图,并提出许多不同的数学问题。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问题,只要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会具有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审题,学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审题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题能力非常重要。在审题过程中,我教会学生分三步进行:a.读,要求学生多读几遍题目,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思考,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b.画,画就是让学生用符号画出题中的条件、问题及关键字、词。c.想,想题中已知量与已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思考该用什么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注重培养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

新课标下解决问题不同于以往的应用题,呈现的信息是开放的,就像生活中的问题一样,要解决它,没有现成的条件,需要在很多的信息中有选择的去提取。教材提供的素材中往往包括很多信息,有本质的,有非本质的,有解决问题需要的,也有解决问题不需要的,就看学生会不会识别,会不会有选择的提取。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请大家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考过程及计算结果,让每位学生在这个交流想法与算法的过程中找到到多余的信息。

(四)注重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9篇:决策能力范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30

小学低年级作为小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除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上会变得更加活跃,同时还为今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创建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学生都会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且会积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平时生活中的事物融入数学教学中,很容易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小学低年级学生年纪还很小,思维也非常活跃,所以在学习基础的加法和乘法知识时,以背诵加法表和九九乘法表这样的方式对他们来说未免会显得枯燥乏味,并且大大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所以,低年级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结合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来帮助学生学会背诵加法表和乘法表。比如,让学生想象自己正在游乐园里坐小火车,一排可以坐两个小朋友,那么两排就可以坐2+2=4个小朋友,三排就是2+2+2=2×3=6个小朋友以此类推,如果这列小火车一共有九排,那么就一共可以坐2×9=18个小朋友。这样将枯燥的背诵知识融入低年级学生都喜欢的游乐场活动中,让小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中学习数学知识,很容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通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促使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图形,从而更加直观地认识数学问题,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锻炼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思维活跃的长处,让学生通过绘制图形将数学题目中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用最直观的方式表示出来,这样就能充分解决学生理性思维较弱的问题,并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挥相互交流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当代教育模式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虽然虽然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应潮流发展的学生练习结合教师讲解的模式,但是仍然有许多的教师不愿意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教师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师准备的交流环节中经常容易开小差或是彼此之间交流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导致无法完成教师制订的教学任务。那么低年级学生难道就真的不适合交流?答案当然不是。每一个低年级小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与个性,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孩子们的习惯和个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并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制订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4.巧设学习游戏,做到学以致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纪还很小,他们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爱玩。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天性为学生创建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长时间的课堂学习会让低年级学生感到疲累,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的后半部分时间来开展游戏,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并且对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加以巩固复习。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教师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也能将数学问题融入游戏中,让学生通过游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爱玩的特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适当把融入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游戏,从而来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