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境外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境外工作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境外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境外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环境工程高等教育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原有的实践教学己不能适应新时期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分析近几年来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对我院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和优化。

1.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发挥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建立集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3.将实验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努力将现代教育技术和模式运用于实验教学过程中。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一个完整与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从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我们将实践教学划分为“基础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三个基本模块。每一个基本模块都是由若干具有自身特点的单元组成。整个体系是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从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专业知识的拓展,实践能力的提高,逐步完成由理论到实践到能力的过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

(一)基本实验教学

基本实验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模块,主要包括基础实验、技术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课等实践教学环节。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这一模块的教学已有比较成熟的模式,但仍存在问题,为此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优化原有实验教学内容,増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大量开设验证性实验,缺乏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实验的主要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总体优化设计,更新、精简传统教学内容,増加设计性、综业课程实验中,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占87.5%。

2.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实验效果。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实验教学用房日趋紧张,学院虽然加大了实验设施的投资力度,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源紧张的局面。为此,我们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的相似性建设了“多功能实验室”,女“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等课程实验安排在一个实验室,既解决了实验室总量紧张的问题,又克服了实验室功能分割、闲置时间长等问题,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解决了实验室用房与教学要求不匹配的难题。

(二)校内实践教学

1.加强课程设计份量,増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主线,提出课程设计任务和技能动手的机会。具体措施是:主要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均开设课程设计,使设计思想贯穿于教学环节的始终,如“化工原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安排了1至2周的课程设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演练有机结合。

2.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的总结和检阅。为了真正发挥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重点实施了如下改革:

(1)严格审查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学院建立由教授和退休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严格把关,要求论文选题要有一定研究或应用价值,并以科研或工程实际为主。

(2)探索“目标”培养模式。近年来,毕业生因去向不同对毕业环节提出了不同要求。为此,在加大毕业设计类论文比例的前提下,尽量安排考研同学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做论文类课题;准备就业的同学尽量安排设计类课题。

(3)探索“多途径”培养方式。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増多,但师资总量变化不大,毕业论文期间出现了指导教师短缺、实验室紧张等问题。为了保证毕业生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多途径保障毕业论文顺利开展的方式,如采取与有科研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的研究院(所)、工厂和环保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与相关单位的研究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研究或工程项目得到更全面的锻炼。通过采取上述方式,学生提前参与了实际工作,为就业或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4)督促指导教师加强毕业环节过程监控,并进行前期、中期和期末阶段检查,严把答辩关,提高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水平和质量。

3.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科技平台,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我院环境工程专业是河北省重点学科,依托学科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先后组建了“河北省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该技术中心可开设开放性实验,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和开发;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负责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学校课外科技活动或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创建“教授论坛”,邀请校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就专业最新热点问题和进展作学术报告,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校外实践教学

近年来,面对实习经费紧张,招生规模扩大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实习方式上动脑筋、想办法,在组织上周密安排^保证了校外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1.认识实习内容多样化。综合考虑实习时间、经费和条件等因素,安排2周的认识实习,并尽量保证实习内容多样化,如参观重点企业环保设施、实验室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模拟装置;观看污染防治技术的光盘录像、现场调研等。由于实习内容多样化,且考虑到学生步入社会后需具备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生产实习与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结合。生产实习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按照学生技术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进程,将生产实习安排在三年级。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将生产实习和“产学研”三结合实践教学基地有机结合,建立起学生、学校、实习基地之间的联合培养方式。

3.毕业实习注重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例如针对污染治理设施实习中,要求学生通过实习掌握其工艺过程、设备(构筑物)的功能及设计、操作运行条件、工程的平(立)面布置,了解土建、配电及暖通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学生通过实习找出污染治理设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和言传身教,提高其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

4.社会实践内容注重突出专业特点。社会实践是学生以社会为课堂,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以人民群众为教师,主动参与进行人格塑造、角色转换、专业学习、技能培训的实践活动。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从方式上采取组织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形式,在实践内容上主要包括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现状,群众的环境意识,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发展及应用情况,环保产业发展,历届毕业生发展等等,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更深入地了解专业内容,并将所学内容运用于社会实践中。

三、实践教学质量保证措施

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建立完善的基础条件,又要有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充分发挥科技平台作用。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是决定实践教学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开放性实验的设置创造了良好条件。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障。我院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服务的原则,在省内积极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合作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开发的相关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我院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及考核体系。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修正,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及考核体系。主要包括编制实践教学管理办法、考核细则、奖惩办法等,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四、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实践证明,我院从基本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三个方位展开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效果明显。

1.基本实验教学改革成效。自2004年我院开始设计性实验的建设,多名教师积极编写设计性实验指导书,在实验指导书中仅给出实验目的、内容、要求和设备操作规范,要求学生根据指导书的要求,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自己独立完成实验。三年来,每年有40余名同学参加开放性实验,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锻炼了实践和创新能力,并完成了多篇优秀实验报告,有的学生还撰写了学术论文,论文写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在自主参加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上,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挑战杯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0余项。

2.校内实践教学改革成效。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环节中,引入工程经济的观点、工程最优化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原理和技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的锻炼,改革成效显着,每年都有一些学生被工程类单位接收并成为业务骨干,同时学生良好的综合技能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与科研项目、工程设计结合率达到100%。

3.校外实践教学改革成效。其一,我院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结出硕果,目前有12家企业与我院合作建立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有大批学生到实践基地锻炼和实习,通过深入现场了解生产工艺流程、污染处理效果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亲身经历让学生将理论和工程实际有机结合,完成了理论到实际的跨越。其二,将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现状和发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要求的重要手段。学院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地点选择上兼顾学生的专业和兴趣,让学生在看、做、体会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増强社会责任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第2篇:境外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现在,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奋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一是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过去五年年均增长7.5%。新增就业岗位59.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二是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8%,比五年前提高10.5个百分点,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3.3%,达到5519.5亿元,是五年前的1.9倍。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的基础上,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再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三是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顺利完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工作,制定实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意见及配套政策,一大批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四是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8.4%和9.5%,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七年快于城镇居民,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市民。

过去一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本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迎难而上,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力以赴调结构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解决“四新”经济发展瓶颈问题29项,制定“互联网+”推进方案。实施旅游、体育等服务业促进政策,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实施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政策,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落户。推动工业区开展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和低效益的落后产能1236项。

着力扩大消费、促进出口。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推进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服务类消费联动发展,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8.1%。新增一批部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落实国家外贸稳增长政策,支持企业拓展境外市场,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口岸进出口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推动文化贸易、技术贸易发展,服务贸易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提高到30.3%。

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重大工程前期工作机制,开工建设8号线三期、15号线、18号线等88公里轨道交通线,建成11号线迪士尼段、12号线西段、13号线部分区段共40公里轨道交通线,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达到588公里,比五年前增加165公里。中环线全线贯通。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域。放宽社会资本投资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6%。

(二)注重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先行先试,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在新扩展区域全面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企业准入“单一窗口”从注册环节向变更环节延伸,自贸试验区新登记注册企业1.8万家。推出“一站式”申报查验作业、“空检海放”等50项贸易监管新措施,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扩大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推动制定自贸试验区新一轮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方案,启动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4.4万个。深入开展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启动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制定实施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全市推广方案,一大批改革成果呈现溢出放大效应。

第3篇:境外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创新 旅邮检 思考

“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境有害生物截获种次年均增长26.8%,累计截获外来有害生物8945种。仅2015年,检验检疫部门就在全国各口岸截获有害生物5958种104.3万种次,同比分别增长9.21%和29.7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各地区的密切交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业及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商务活动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电子化发展。箭毒蛙、蜘蛛、多肉植物种、印度大麻活的蜥蜴、活的毒蛇等,都是近年来各地检验检疫部门从旅邮检口岸中截获的违法违规动植物及其产品。查出的只是冰山一角,疫情隐患大,检验检疫部门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监管模式,完善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把好国门,保障生物安全。

1.旅邮检动植物检验检疫困境与优势

近年来,江门局进一步加强了进出境动植物疫情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完善了集疫病疫情、风险分析、技术法规、应急预警为一体的国门生物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守卫国门安全的成绩瞩目。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和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当前进出境动植检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

1.1国门安全风险较高

进出境邮寄渠道本身即具有批次多、单量小、流向复杂等特点,一直是保护国门生物安全的难点和重点。进出境邮寄渠道隐蔽性强,溯源困难,易被利用成为生物威胁传入的重要媒介,一些截获的禁止进境物已经具备了生物恐怖的部分特点,正逐渐成为新的监管风险点。如箭毒蛙、毒蝎子等,其毒性均可在短时间内给人类造成致命伤害,已被许多国家视为可利用的生物武器。

1.2传统监管难度较大

传统监管的抽检率不高,传统监管抽检模式难以适应新需求。据了解,目前我国对于跨境电商邮快件检查总体仍然采取抽查模式,抽检率约在1%到3%之间。一些网购从业人员在较大利润空间的驱动下,明知违规但仍抱着“赌一赌”的心态申报相关入境流程。以市场上很流行的多肉植物为例,大部分来自韩国,打着衣服、饰品的旗号,部分收件人就是重复出现或者是被截获过的。从监管角度看,有些人认定现有的模式漏洞很大,是可以闯一闯的。旅检口岸同样也是人为抽查,存在同样问题。

1.3群众法律意识较低

部分国内消费者和境外寄件人存在有意瞒报情形。在日常监管中,大部分跨境电商的国内消费者和境外寄件人只简单申报为礼品、食品、装饰品,不写具体名称、种类,有的还在明知违法违规的情况下,将这些物品塞在鞋、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中,逃避监管,这给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检验检疫一线监管增添了显著压力。

新业态带来新压力的同时,也带来新机遇。2014年11月底,质检总局下发《关于加强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尽快建立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电子商务货物监管信息平台。12月底,国务院《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提出要强化大通关协作机制,部署推进口岸管理相关部门“单一窗口”建设。201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明确提出要“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质检总局要求各局要从加快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入手,推进思路理念、方法手段创新,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不断提高执法把关水平,有效防控寄递渠道生物安全风险。

2.江门检验检疫局应对措施

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口岸的国际邮件互换达120年历史,江门港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一类口岸。目前江门局辖区口岸点多面广,各个口岸的形成历史、投资主体、硬件条件都不同,检验检疫设施配置参差不齐。江门并非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在交通运输、口岸设施和政策措施上没有优势,却在竞争激烈的跨境电商领域中,抢占先机,脱颖而出。这源于江门局在多年旅邮检业务实践的基础上,深入调研,抓住旅邮检关键环节,敏锐捕捉“海淘”业务的最新动态。

2.1结合规范要求,高标准完成建设目标

江门局紧密结合《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标准完成工作制度、执法手段、技术设施、专业队伍、基础保障、宣传教育、部门协作等的建设。今年江门市跨境电商分拣中心、江门客运口岸和鹤山南方跨境电商分拣中心已经提交了口岸规范化验收申请。

2.2创新监管理念,高水平依法履职把关

江门局突破传统思维,以“小口岸做大文章”的干事魄力,建设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平台,创新“一机双屏双控”查验新模式,实现关检互联互通,全面掌握“全口径数据”,科学监控、严密监管,真正做到执法有依据、监管有数据、追溯有证据,“管得住、检得出、检得准、检得快”,确保国门生态安全。

2.3推广成熟经验,高质量复制成功模式

在江门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单一窗口”的“江门模式”成功建成的基础上,充分总结经验,开展发展规划研究,形成可复制的成熟模式。江门局鹤山办事处成功推广该模式,建成的全国第二个跨境电商“单一窗口”和“一机双屏双控”的检验检疫监管场所,2016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另外江门客运口岸,也将创新开展“一机双屏双控”查验新模式,相关工作正在运作中。

3.“江门模式”的特点与成效3.1效率高

一个平台,一次录入,一次申报,贸易企业便可轻松在电脑前等待货物通关的执法管理结果,通关效率整体提升40%以上。

3.2全覆盖

“一机双屏双控”监管模式,关检对等执法,并联作业,实现100%全链条监管。所有进口的跨境电商商品全部上线过X光机,贸易批与监管批完全一致。

3.3速度快

江门局将每件货物的过机时间都控制在6秒,且坚持24小时通关。做到随清关,不会压货。

“单一窗口”的“江门监管模式”运行以来,取得了确确实实的成效,并获得企业和政府的一致赞誉。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等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同时获总局支树平局长、招玉芳副省长批示表扬予以总结推广,江门四套班子、三区四市主要领导到现场学习。

3.4促外贸稳增长

江门局建设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单一窗口”,还率先实现了“一机双屏双控”的监管模式,实现了快验快放,检得出检得准,有效提升了口岸便利化,促进了江门跨境电商的迅猛增长,2015年2-12月,同比增长63倍。江门关检默契合作营造出来的良好营商环境,被江门邓伟根市长誉为“地方新一轮发展的秘密武器,是广东七大关区关检合作的标杆。”

3.5把得住检得出

仅江门市跨境电商监管区域运行以来,通过“审单布控”与现场100%过X光机审图布控,2015年2-12月份,截获禁止进境物445批次、685.92公斤、货值4.3万元;2016年1-5月份,跨境电商快件总数为2198987件,货值为83192.0485万元共查获禁止进境物或带虫的物品87批次,截获率大幅度领先。

第4篇:境外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作者简介: 潘孝珍,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财政体制。

通讯作者: 薛钢,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税基础理论。

基金项目: 湖北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基金项目“湖北省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研究”(编号:2010073);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武汉市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研究》”

(编号:201103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我国税收征管效率研究”(编号:31541010901)。

摘要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它可以通过支出分权度和收入分权度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从理论上分析,大多数研究结论都认为财政分权与污染量排放存在负激励,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1998年到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分权与污染物排放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选取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衡量污染物排放规模的指标,选择支出分权度与收入分权度作为解释变量,选择人均GDP、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外商投资总额、工业化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本文还将所有省份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支出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与污染物排放规模负相关,且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以收入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与污染物排放规模的关系从实证的角度来讲不确定。

关键词 财政分权;污染物排放;支出分权度;收入分权度

中图分类号 F81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1-0077-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1.013

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以资源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退化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环境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排放污染物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几乎成为不能回避的现象。我国中央政府制定了比较严厉、系统的政策、法规等对环境资源进行管制,但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不是积极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治理,存在明显的经济行为短期化特征[1]。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国的财政分权制度究竟是激励了地方政府限制还是鼓励了企业排放污染物?

1 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的文献综述

Lin and Liu认为所谓财政分权就是指中央政府将财政控制权下放给地方政府的行为[2];Chen认为财政分权可以被描述为中央政府通过向地方政府再分配集中的服务,以此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效力的过程[3]。Marlow更倾向于把财政分权看成是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之间对于财政权利分配关系的状态本身,而非该状态演变的过程[4]。

对于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几乎国内外所有学者都主要从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产生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理论分析。Tiebout利用“用脚投票”理论解释了较高的财政分权体制可以激励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来满足居民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来该辖区居住,其中就包括提供较低的环境污染程度[5],这是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的基本观点。而以钱颖一为代表的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则指出传统理论中对于政府官员的假设是存在问题的,政府官员也会为了寻求自身的利益而做出与辖区居民的愿望相违背的决策[6]。就环境质量来说,如果缺乏一套激励相容的制度,地方政府政府官员就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最低标准的环境质量。因此,从理论分析而言,地方政府对于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的动机是存在不足的,已有成果一般均认为环境污染程度与人均地方财政能力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曲线关系[7]。

2 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理论效应分析

要分析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存在的理论效应,首先必须明确财政分权的度量指标问题。借助Oates的衡量指标体系,可以分别使用收入分权度和支出分权度作为财政分权的衡量指标,其中收入分权度指的是根据政府间的财政收入关系计算的财政分权度指标,支出分权度指的是根据政府间的财政支出关系计算的财政分权度指标[8]。但是,仅仅将地方政府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还是远远不够的,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本文对我国2009年各省份财政分权度指标进行了细化,详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到,我国各省份分别以收入分权度和支出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度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同一个省份的收入分权度和支出分权度并不存在对应关系,支出分权度一般都要高于收入分权度。由于收入分权度和支出分权度对地方政府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分别探讨他们对地方环境污染水平影响的差异。

支出分权度体现的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财政支出权力上的分配关系,一个省份的财政支出规模总是大于财政收入规模的,而其中的差额则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解决。支出分权度越高,则表明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出方式对地方政府行为产生的影响越大,于是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将自身环境治理上的理性传导给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为了获得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在财政支出方向上需要与中央政府的目标相一致,从而使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上也趋于理性,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从而在理论上讲,支出分权度与环境污染水平可能存在反比关系。

收入分权度体现的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财政收入权利上的分配关系,收入分权度越高,则地方政府获得可自由支配的财政收入的权利越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地方政府有动力鼓励包括污染企业在内的本辖区所有企业的发展,从而收入分权度与环境污染水平成正比。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水平关系到该地区的社会形象与吸引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高端企业与高端人才,往往有动力控制本辖区内环境污染水平的增加,从而收入分权度与环境污染水平成反比。因此,从总体上讲,收入分权度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有可能并不确定。

3 我国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我国1998年到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影响上的理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参考Keen & Marchand[9]、孙群力[10]等分析方法,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Yit=αi+βt+γDCit+δControlit+εit

其中 i表示地区,t表示年度。Y表示被解释变量即地方环境污染水平,DC表示财政分权程度,Control表示与环境污染水平相关的一组控制变量,α表示模型存在的个体效应,β表示模型存在的时间效应,γ和δ表示系数矩阵,ε表示扰动项。

3.1 变量选择

3.1.1 被解释变量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向自然环境排放了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造成环境质量的下降。在实证分析中必须选择恰当的指标对环境污染水平进行衡量,本文以工业废气排放量(Induair)、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Indusolid)、工业废水排放量(Induwater)以及二氧化硫排放量 (SO2)作为环境污染的衡量指标。

3.1.2 解释变量

本文主要选择如下两个财政分权度指标:

收入分权度指标 (DC_inc)=各省预算内人均财政收入/全国预算内人均财政收入。

收入分权度衡量了财政收入权力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分配关系,基于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理论效应的分析,它的符号预期为负。此外,本文之所以选择人均财政收入的比值,是因为它相对于财政收入总量的比值而言,可以剔除人口规模因素对各省财政分权度指标的影响。

支出分权度指标(DC_exp)=各省预算内人均财政支出/全国预算内人均财政支出。

支出分权度衡量了财政支出权力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分配关系,基于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理论效应的分析,它的符号预期符号不确定。正如张晏和龚六堂所指出的,收入分权度反映了传统意义上的财政分权,而支出分权度体现的是实际的财政分权程度[11]。

3.1.3 控制变量

因为还有许多因素影响地方环境污染水平,为了获得更稳健的估计结果,本文引入如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本文引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er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预计该符号为正,即在我国的现实社会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环境污染水平也会越高。

因为城市生活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要远远高于农村生活,本文引入城市化水平(Unbanrate)作为控制变量,它由该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得到,预计该符号为正,即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环境污染水平越严重。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外来资本的投资,本文引入外商投资总额(Foreigninvest)来衡量一个地区吸引外来资本的规模。在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下,假设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引入高投资但不计环境后果的产业项目,因此预计该符号为正。

第二产业是排放污染物的主要产业,本文引入工业化水平 (Industry)作为控制变量,它由一个地区的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得到,预计该符号为正。

此外,人口密度越高则排放污染物的规模也可能越大,本文引入人口密度 (Popdesity) 作为控制变量,并预计其符号为正。

3.2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1998年到200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其中PerGDP和 Foreigninves t指标以1998年为基期进行价格指数调整。表1显示了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 实证分析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本文使用Eviews 6.0软件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为了消除不同变量绝对数值差距对模型估计造成的偏差,我们先对各个变量进行了对数变换。

4.1 实证分析结果

对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从模型1到模型8都适合建立时间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不同模型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改变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其中被解释变量有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水、二氧化硫排放量四个衡量指标,解释变量有支出分权度和收入分权度两个衡量指标,从而可以得到更稳健的实证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到,除模型6外,其他模型中被解释变量无论是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水还是二氧化硫排放量,解释变量的符号都为负,且都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这表明以支出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与地方环境污染水平负相关,以收入分权度衡量的财政

分权指标也与地方环境污染水平负相关。以模型1和模

型2为例,支出分权度对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弹性为-0.47,即支出分权度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少0.47个百分点;收入分权度对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弹性为-0.21,即收入分权度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废气排放量减少0.21个百分点。

从模型1到模型8中还可以看到,各个控制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大体上与我们预计的相符,以模型2为例,人均GDP对工业废气排放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人均GDP每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0.75个百分点,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外商投资总额、工业化水平等控制变量对工业废气排放量也同样存在正相关关系。

4.2 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对我国31个省份

① “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四个区域,本文将东部与东北部合并为东部组,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13个省份,将中部和西部合并为中西部组,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内蒙古、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8个省份。

4.2.1 东部13个省份经验数据的稳健性检验

对于东部13个省份的经验数据,Hausman检验的结果显示,从模型1到模型8都适合建立时间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表3报告了1998-2009年东部13个省份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实证分析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到,对于支出分权度作为解释变量的模型,无论被解释变量是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水还是二氧化硫排放量,支出分权度的系数符号都为负,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以支出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具有稳健性;对于收入分权度作为解释变量的模型,被解释变量除二氧化硫排放量外,其他模型中收入分权度的系数都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以收入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不具有稳健性。此外,控制变量中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人口密度、外商投资总额的系数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也就是说,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人口密度和外商投资总额这两个因素对地方环境污染水平不存在影响。

4.2.2 中西部18个省份经验数据的稳健性检验

对于中西部18个省份的经验数据,Hausman检验的结果显示,除模型6适合建立时间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外,其他7个模型都适合建立时间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表4报告了1998-2009年中西部18个省份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实证分析结果。

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影响的角度来讲,表4的实证结果与表3的相同,即在中西部18个省份,以支出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与环境污染水平负相关,且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而以收入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对被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不具有稳健性。此外,对于控制变量而言,只有人均GDP、人口密度和外商投资总额的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的系数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也就是说,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这两个因素对地方环境污染水平不存

在影响。

5 基本结论

本文通过1998年到200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模型,从支出分权度和收入分权度两个方面验证了财政分权对地方环境污染的影响。经验数据表明,支出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与环境污染水平成反比,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收入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与环境污染同样成反比,但该结果欠缺稳健性。因此本文认为,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结果与前文对着两者的理论效应分析结果相一致,即支出分权度与环境污染水平成反比,收入分权度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关系不确定。此外,各个控制变量对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存在着地域差异。

本文的政策含义有:

(1)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支出分权度衡量的财政分权指标与环境污染水平成反比,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为

了激励地方政府有更多动力从事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降低辖区内的环境污染水平,我国有必要在维持当前相对较高的支出分权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具有导向性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引导地方政府将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去。由于以收入分权度对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从理论效应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来说都是不确定的,从而无法从收入分权度的角度探讨其对环境污染治理上的政策含义。

(2)表3和表4的结果显示,各个控制变量对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因此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目标出发,我国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必须考虑地域差异的影响。比如,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工业化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平成反比,我国有必要采取政策措施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长,从而有利于降低东部地区环境污染水平,但对于中西部而言,由于工业化水平对环境污染存在的影响并不显著,则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必须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外商投资总额对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偏向于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外商投资项目,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由于外商投资总额与环境污染水平成正相关,从保护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我国有必要出台措施限制西部地区政府对相关环境污染严重的外商投资项目的引进,合理调整外商投资项目结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则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3):4-12.[ Fu Yong,Zhang Yan.Chinese-style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Expenditure Structure Bias: the Cost of Competition for Growth[J].Management World.2007,(3):4-12.]

[2]Lin J Y,Liu Z.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0,49(11):1-21.

[3]Chen C H.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Collusion and Government Siz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J].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04, 11(11):699-705.

[4]Marlow M L.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Government Size [J]. Public Choice, 1988,56(3):259-269.

[5]Tiebout C M.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64(5):416-424.

[6]Qian Y, Weingast B R. 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7,11(4):83-92.

[7]李猛.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对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修正[J].经济评论,2009,(5):54-59.[Li Meng.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Modific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Hypothesis[J].Economic Review,2009,(5):54-59.]

[8]Oates W E. Searching for Leviathan: An Empirical Stud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 (75):748-757.

[9]Keen M,Marchandt M. Fiscal Competition and the Pattern of Public Spending[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7,66(1):33-53.

[10] 孙群力.地区差距、财政分权与中国地方政府规模[J].财贸经济,2009,(7):56-61.[Sun Qunli. Regional Disparity,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 Size of China[J].Finance & Trades Economics,2009,(7):56-61.]

[11] 张晏,龚六堂.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J].经济研究,2004,(7):59-69.[ Zhang Yan,Gong Liutang. Interregional Disparity、Factor Mobility and Fiscal Decentralization[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04,(7):59-69.]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

XUE Gang1,2 PANG Xiaozhen1

(1.School of Public Finance and Taxation,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Hubei 430073,China;

2. Research Center of Hubei Finance and Development,Wuhan Hubei 430073,China)

Abstract

第5篇:境外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自2006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资制造业企业来越南投资设厂,为迎合这个趋势,浙江前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在越南胡志明市西南部的前江省开发建设龙江工业园,为中资企业来越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园区总规划600公顷,其中540公顷为工业园,60公顷的生活服务配套区。目前园区招商进度达规划目标的40%,吸收入园企业为16家,入园企业总投资额6.6亿美元。其中8家企业已经投产或试生产,已投产的企业年工业生产总值超过1亿美元,占当地前江省年度工业产值的25%,明显地改善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园区入园企业以中资为主(16家企业中有10家为中资企业),兼收他国企业,已初现国际化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轮廓。园区全部建成达产时,预计每年的工业生产总值将超过40亿美元,为当地社会提供约3万个工作机会。

    二、境外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及体会

    1.确定明确的经营模式,保证园区开发有利可图、长远发展境外工业园的开发是完全的市场商业活动,开发企业的商业目的就是盈取利润,只有有收益的开发和运营才是可靠的、长远的、成功的。因此必须确定有效的经营模式。通常的经营模式有:①工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即将规划的工业用地使用权出让给入园企业,这种模式可较快地收回投入的资金并取得相应的收益。②标准厂房出租:由开发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出租给入园企业,这种模式可保证园区长期的稳定收入,有利于园区的长线收益。③有偿园区管理服务:开发企业收取合理的管理服务费用,进行园区的公共交通、排水防洪、排污、卫生、绿化、安保等管理及维护,保证入园企业的正常运行。这部分收入主要长保证园区长远的发展。④供水、污水处理、供电、物流等基础配套服务:园区采用统一供水、供电服务,建设统一的供水站、污水处理部、变电站、物流中心等,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这部分:一方面,确保入园企业的正常生产需求;另一方面,也可给园带来长线收益。⑤生活配套服务:专家宿舍以工人宿舍的出让出租、超市、饭店食堂、娱乐健身服务等,也可以带来长线的收益。龙江工业园根据自身的情况,采用有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即综合采用上述各种模式,即保证了短期收益,也有长期收益。长期收益部分实际上更有效地保障了入园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

    2.深入研究园区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严格依法行事是境外长期投资项目成功的关键。作为在境外投资的中资企业,一定要研究当地的法律法规,并依法行事。特别注意不能用在国内办事的习惯作法、或以国内的法律概念不加区分地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只有尊重当地的法律并依法行事才能保护自已的利益,才能有序地展开各项工作。同时,做为境外投资平台的建设者,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的境外投资企业提供全面的所在国法律制度方面的基本情况,帮助投资企业快速熟悉新的环境,严格依法行事,减少不必要的弯路。

    3.进行合理的产业园选址合适的选址是园区成功的重要因素。产业原区的选址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选址,首先是所在国的大环境,其次是地理位置,需考虑所处位置有关涉及交通运输、周边情况、土地成本、征地难度等情况。另外还要考虑土地的水文地质情况,需考虑其地形地貌、土质情况、周边河流湖泊、地下水情况等。经各有关方面共同讨论,比较分析确定选址。再者土地要有一定的规模及可扩展空间以及周边基本的基础设施配套现状及可发展的可能性。做为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要行业的园区,龙江工业园选择越南,因为越南政局稳定,政府重视经济发展、重视外资投资,经过近十几年以来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同时,越南投资及运营成本较低、劳动力素质较高,已成国际公认的最佳投资国之一。我们选择的前江省属胡志明经济圈。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经济中心,市场发达,特别是经过15-2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工业配套产业。胡志明是东南亚的中心城市,空运海运极其发达,为工业产业提供了重要的配套。前江省新福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享有越南最优惠的税。选址方面一定应独具眼光,要看到地块当前状况,也要看到地块的未来发展潜力。龙江工业园所在地当时土地周边条件很差,但是我们认为现有条件差的土地其介入成本要低,只要未来条件是可以改造并有提升的潜力,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4.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园区规划应综合考虑产业分布、环境保护、防洪排涝、交通物流、水电通讯、消防安保、服务管理、生活配套、园区与周边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多方案比较、整体规划择优定案。工业园的建设投入大,这就需要用分期建设、滚动的思想。合理进行分期建设是提高园区开发成功率的极为重要的关键。一方面,要求园区的建设必须满足招商和入园企业的生产要求、满足当地政府规定的开发进度;另一方面,要求尽量合理减少资金的投入,有效抵抗境外投资受全球经济变化、当地政府政策变化等不可预见因素的负面影响。龙江工业园的开发实施了全面的分期建设理念。以园区基本建设为主,快速进行第一期开发,满足招商及入园企业的生产要求,我们称这个阶段为建设招商期,以建设为主招商为辅。而此后严格控制建设进度,全面展开招商工作,进入招商建设期,以招商为主建设为辅。在这个阶段,基本建设主要以园区的实际招商情况、企业的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以确保企业厂区建设、生产需求为最低标准进行基本建设。

    5.建设以中资企业为主,兼顾国际企业的国际性工业园中资企业境外开发工业园,有招收中资入园企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中资企业搭建投资平台本来就是园区开发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但是,在全球化的市场和政治经济格局大环境下,园区的发展一定要广纳来自全球各国的企业,这有利于园区产业结构的完善,更重要的是把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产业园区,避免园区涉及国家单一性的问题,可有效避免各方面的政治风险。把园区建成以中资企业为主,同时又有全球各国企业的国际性工业园。目前龙江工业园现有的入园企业中,中资企业占约65%,其它有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入园企业,已初步形成了国际工业园的轮廓,为园区的多元化发展打好了基础。

    6.注重本地化,融入当地社会中国企业开发的境外工业园区虽然资金来自中国、管理理念来自中国、股权属于中国企业,但是园区是在当地所在国注册的企业,是接受所在国行政管辖和行政服务的企业,是受所在国法律约束和保护的企业,是向所在国纳税的企业。境外工业园区的开发和运营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此,在开发、管理、社会活动等各方面必须全面实施本地化,融入本地社会。本地化首先体现在园区管理员工的本地化,即大量选用本地的员工。员工的本地化有助于园区与当地社会的融合、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及时了解当地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减少不必须的误解。员工本地化还有助于园区管理的长远稳定,避免采用外籍员工的人员轮换带来的众多问题。龙江工业园的管理团队外籍员工只占7%-8%,主要是由越南当地员工组成。事实上,当地的员工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园区的发展与自身的职业结合到一起,真正把园区当成自己的企业来参与管理。本地化还要求建设运营过程本地化。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园区常管运营管理等方面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地采用所在国的公司、机构提提供服务。龙江工业园的工程建设、环保监测、咨询顾问、招商促进等很多方面者采用了越南的公司,使园区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的部分资金需求,也在越南就地取采,选用越南的银行直接融资,充分利用园区大量土地资产的抵押权,进一步密切了与当地社会的关系。本地化还要求园区积极参加所在国所在地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参与社会商业园体、参与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等。龙江工业园积极参与当地民间社会团体,比如当地的企业联合会、雇主权益保护协会等,还多次以越南企业的身份参与越南官方组织的国际招商会、社会护贫活动、支持周边学校办学等官方社会活动,增加了当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及民众对园区的认同度,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

    三、境外工业园区政策方面关注

    中国企业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在境外开发产业园,已经得到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商务部的肯定和支持。2006年,国家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的力度也开始逐步加大,并确定了的从资金方面到各非经营性政策方面的具体支持内容。目前通过商务部考核确认的部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已达8个,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对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开发、招商、支持方面的政策也在不断地、及时地跟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善。根据龙江工业园的情况,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1.进一步鼓励有能力有条件企业开发建设境外经贸区中国企业开发建设境外经贸区的工作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其它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随着下一轮大量中资企业境外投资的展开,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开发建设。因此,应进一步鼓励有条件企业开发建设境外经贸区。这些企业可以是国内已经有成功产业园区开发管理经验的企业、可以是有长期境外经营经验的企业。当然,也可以是已经有成功境外经贸区开发管理经验的企业。除此,还应进一步鼓励专业的机构参与境外经贸区开发管理的服务,如专业的规划咨询机构、金融保险机构、物流等基础设施供应机构,使境外经贸合作区完整体现出起点高、专业性强的特点,让所在国满意、让入园企业满意,利于长远发展。

第6篇:境外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德宏州;地区;开发

一、德宏州沿边重点地区沿革

按照《意见》,德宏州的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瑞丽和畹町两个沿边部级口岸、芒市和瑞丽市两个边境城市、畹町和瑞丽两个边境经济合作区进入国家沿边重点地区名录。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涉及瑞丽市全境、陇川县章凤镇及芒市遮放镇、芒市镇、风平镇、轩岗乡,瑞丽口岸、畹町口岸、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都属于瑞丽市所辖。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0号)提出“积极建设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2011年5月31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瑞丽举行瑞丽试验区建设启动仪式;2012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了《云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2013年8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云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瑞丽试验区内有瑞丽、畹町2个国家一类口岸和陇川章凤国家二类口岸,瑞丽、畹町2个部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以及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相近的实行“境内关外”海关特殊监管模式的姐告边境贸易区。

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是199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部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享有省级有关经济管理权限,规划开发面积分别为5平方公里和6平方公里。

畹町口岸是我国开放最早的口岸之一。1938年畹町口岸开通,1952年畹町口岸为新中国首批国家一类口岸。瑞丽口岸1978年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口岸,经过30多年的打造,边民互市贸易、边境小额贸易、一般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商品达2000多种,进口200多种,成为我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最多的边境口岸。不少中国商品通过缅甸转口到孟加拉、泰国、新加坡、印度和中东国家,国外各种商品也源源不断通过瑞丽口岸进入我国内地。2015年瑞丽口岸出入境流量突破1500万人次,交通工具达250万辆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4%和3.4%。2015年,德宏州口岸出入境人员达到2089万人次,交通工具449万辆次,出入境货运量462万吨,进出口额54亿美元,口岸四项流量指标五年间年均分别增长14.3%、14.6%、20.8%和25.5%,四项指标居全省各沿边口岸首位,居全国前列,瑞丽、畹町口岸是主导力量。

芒市国土面积2987平方公里,辖5乡6镇,1个街道办事处。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68.23公里,芒海镇是芒市唯一的口岸通道乡镇。市府芒市是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2010年7月12日国务院批准,8月23日省政府通知将潞西市正式更名为芒市。

瑞丽国境线长169.8千米,有大小渡口和通道36个,是云南边境界碑最密集和渡口通道最多的地段。1987年7月国务院批准瑞丽为国家一类口岸,199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瑞丽为旅游开放县市。1992年6月,国务院决定瑞丽为沿边开放城市,同月,国务院批准瑞丽撤县设市。199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畹町市,将其行政区划并入瑞丽市。瑞丽市拥有瑞丽、畹町2个国家一类口岸,是中国对缅贸易的最大陆路口岸,是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

二、德宏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取得的成效

从行政区划和地域上看,沿边重点地区包含了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芒市,范围涵盖芒市、瑞丽市及陇川县章凤镇。“十二五”期间,德宏州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取得取得骄人成绩。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5年,芒市、瑞丽市分别实现生产总值84.2亿元、79.2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6%、22.5%;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5.5:20.5:54和17.2:21.5: 61.3。2015年,芒市生产总值84.2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8元,城镇化率达44.56%。2015年瑞丽市生产总值79.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8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00元。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3.5%。

两市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粮、糖、茶、畜等传统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咖啡、柚子、石斛、柠檬等一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汽车、摩托车、民用家电等出口加工装配制造业支撑力不断增强,后谷速溶咖啡、高深橡胶、北汽瑞丽产业基地、银翔摩托产业园、启升液晶电视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矿冶、电力、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边境民族风情特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二)发展基础显著改善

“十二五”期间,全州沿边重点地区突出开发开放主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龙瑞高速公路和陇川至腾冲二级公路建成通车,瑞陇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芒瑞大道一期工程抓紧实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100%,建制村公路通达率接近90%,城乡公共交通快速发展。大瑞铁路开工建设。芒市机场开通九条航线,跻身中型机场行列,启动跑道延长线改造,完成“一关两检”硬件设施建设,开放为口岸机场工作有序推进。陇川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抓紧进行,瑞丽航空、德宏南亚通用航空正式运营,民营航空发展全省领先。瑞丽芒林水库、小街水库、帕色河水库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建成通水(蓄水),芒市清塘河水库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电网升级改造成效显著,建成50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并成为云电东送首端。瑞丽电子口岸平台基本建成,芒满通道建成并临时开放,口岸体系和功能更加完善。3G网络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城区和乡镇4G网络覆盖。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率进一步提高。缅甸瑞丽江、太平江电站电力回送通道等能源设施顺利建成,中缅天然气管道、原油管道先后投入运营。

(三)畹町、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焕发新活力

根据《云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发展目标,畹町、瑞丽两个部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努力打造集边境贸易、加工制造、生产服务、物流采购等功能为一体的经济功能区。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征用并开发土地174公顷,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已开发完成600公顷。边境经济合作区“扩区移位”工作稳步推进,主要功能和发展定位将进一步得到明确,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将进一步完善,服务配套功能将进一步增强,边境经济合作区“二次腾飞”蓄势待发。

(四)瑞丽试验区建设进入快车道

2015年,试验区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口岸发展、土地利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等六个专项规划获得省政府正式批复。瑞丽、畹町获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章凤获批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省政府28条、州政府21条支持政策先后出台,“五免五减半”等重大优惠政策效应日益凸显,中石油、南方电网等776户企业入驻试验区。瑞畹同城化改革成效显著,芒瑞陇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畹町口岸芒满通道经济区建设迈出新步伐,边境管理、土地管理、行政管理、人才管理得到创新,先行先试取得重大突破。对外交往更加密切,建立了与缅甸商务部、旅游饭店部等定期会晤机制,与缅方基本达成共建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共识,中缅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从2012年开始,陆续在缅甸设立了驻曼德勒、密支那、腊戌三个商务代表处,与宋庆龄基金会合作成立中缅边境地区民生基金并实施相关民生项目。建立了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智库务实交流合作的平台。成功举办了两届跨喜马拉雅地区发展论坛和首届孟中印缅卫生与疾控合作论坛,在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挂牌成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德宏基地”,国门学校建设有效推进,吸引近5000名外籍学生到各学校就读。

(五)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德宏州政府出台《德宏州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新成立瑞丽沪农商村镇银行、富滇银行瑞丽分行和芒市支行、瑞丽南屏农商行、陇川黄金时代资本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成立了试验区投融资、水务投资、高速公路投资公司,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一批证券、融资、基金公司分支机构入驻试验区。成功开展出境车辆、入境外籍人员等跨境保险试点。各银行均开办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瑞丽大通、台丽等4家公司获批开展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实施扩大个人本外币特许兑换、中缅边贸结算网上银行、缅币兑换范围扩大到经常项下、境外非现金跨境结算服务、人民币与缅币挂牌交易等试点,中国首个中缅货币兑换中心在瑞丽市姐告边境贸易区挂牌成立,中缅货币兑换有了“瑞丽指数”,填补了我国在缅甸边境地区无跨境结算服务点的空白,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和本外币特许兑换业务连年居全省之首。

三、德宏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面临的问题

(一)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德宏是全国沿边和全省口岸大州,但是长期以来口岸建设投入不足,科技化、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口岸各部门尚未实现数据共享、监管联动,畹町口岸芒满通道联检设施、查验设施、物流场所等尚未建成,章凤口岸“十二五”初期纳入一类口岸开放计划,但至今仍然为二类口岸,芒市机场开放为口岸机场依然遥遥无期,盈江口岸受缅北局势影响而建设缓慢,其他通道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口岸功能的发挥。缅方一直未履行第三国人员从瑞丽、畹町口岸出入境的承诺,严格控制中方人员从陆路口岸出入境,导致双方口岸不能对等开放。

(二)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周边局势复杂,外贸进出口增长缺乏必要动力。缅方供给的大米、玉米等主要商品受国家进口配额和高进口环节税费制约,国内方需求旺盛的木材、矿产等资源性产品又受缅方严格管控。德宏州出口商品80%以上来自内地,进口商品大多数以原料形式外调,外贸附加值小,培育本地进出口加工产业困难较多。德宏州投融资环境及招商引资项目吸引力不足,引进外资比较困难。全州企业总体实力不强,走出去能力不足,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困难。

(三)园区建设滞后,工业平台支撑较弱

德宏州共有芒市、瑞丽、陇川、盈江、梁河5个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为168.6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864.6亿元。由于资金缺乏,用地指标不足,征地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招商引资难度较大,项目落地难,累计至2015年底仅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9.3亿元,入园规模以上企业66户,实现产值89.8亿元,分别占全州的54.1%、70.1%。园区定位和产业结构趋同,主导产业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基础配套还不够完善,产业特色和优势不明显。除瑞丽市工业园区和芒市工业园区雏形初见端倪外,其余3个园区建设起步较晚,基本处于前期工作阶段。

(四)基础设施l件约束明显

交通运输方面,迄今为止,全州没有铁路、高铁和轨道交通,公路仍然是德宏与境内外区域性大中城市、铁路等交通运输枢纽互连互通的主要途径,运得少,跑得慢,在途长,运价高,物流成本、出行成本长期居高不下。能源供应方面,截至2015年底,州内电力总装机已达330.4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323万千瓦,但是供电价格尤其是生产经营性用电价格居高不下与大量弃水窝电长期并存,社会反映十分强烈。水利方面,德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大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但与人口聚居区、经济区的分布极不匹配,局部地区资源性与水质性缺水并存,开发利用率仅为5.2%,低于全省(6.9%)、全国(19%)的平均水平。市政设施方面,各中心城镇摊大饼式快速扩展,产业园区布局碎片化,老城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行,新区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全州城镇公交出行满足率不到10%。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普遍滞后,雨污分流推进缓慢,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进水量小的问题突出。

(五)缅甸形势变化带来新的挑战

缅甸奉行“积极、独立”的外交政策,试图平衡大国关系谋取最大利益,对内加快政治改革进程,对外积极寻求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西方国家调整对缅政策力度,放松对缅制裁,并向缅甸提供经济和项目援助,缅甸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逐步恢复。同时,一些力量暗中以中国在缅甸的投资说事,恶意夸大中国投资负面效应,歪曲中国形象,近年来发生的密松电站被叫停、莱比塘铜矿被折腾、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招非议等代表性事件,对中缅关系造成一定的实质性损害,中缅边境安全隐患时隐时现,中缅合作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缅甸提高了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缅政府对资源性产品出口加强了控制,对合作开发利用缅甸资源的态度谨慎。

四、加快德宏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思考

(一)积极稳妥发展开放农业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业支撑、项目带动、边民参与的模式和方法,培育壮大农业“走出去”主体队伍,支持企业积极稳妥到境外创办甘蔗、咖啡、水果等农业种养殖生产加工基地,推动中缅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现代农业合作平台。

(二)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

把工业园区作为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建设规划,采取“以奖代补”和园区投融资公司、企业投资、园企共建、吸引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一区多园、行政托管、资源整合、异地共建等方式,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工业园区创办“园中园”。加强园区综合服务建设,建立多方参与园区建设的联动机制,设立园区行政审批管理服务综合机构,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交通、住建、环保、供水、供气、供电、通信、医疗、商业、物流、公租房、经适房等基础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投资优先向园区安排,配套建设园区金融、物流、信息、科技等生产设施,形成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合力。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企业向园区集结,到2020年力争建成瑞丽、芒市、盈江3个百亿工业园区。

(三)推进外贸调结构转方式

推动多种贸易方式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国际贸易业态,加快对外贸易从边境小额贸易向综合性多元化贸易转变,从地区性发展向带动区域发展转变,实现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协调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相互促进,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巩固提升全国沿边地区对外贸易排头兵地位。建立健全扩大对外开放支持政策,不断扩大传统商品、装备设备、电子信息、高新技术、高原特色农产品等出口,积极增加粮食油料、畜牧水产、资源能源、南亚东南亚特色工艺品及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等商品进口。加快边民互市交易系统平台和场所建设,加快建立水果、海鲜、农产品等大宗进口a品专业市场,完善管理和服务功能,做大做强做活边民互市贸易。建设一批国际商贸集散地、大型边境贸易市场和储运中心,推动内外贸协同发展。推进公共型保税库、公共检验检测平台等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支持发展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物流业务。推动汽车和摩托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探索和规范偶蹄动物及其产品进口,规范发展中缅粮食贸易。抓好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建设,在旅游、文化、中医药、教育和服务外包等领域扶持一批服务贸易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培育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品牌。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扩大本地产品出口、进口资源深加工。

(四)加快拓展境外市场空间

密切与缅甸的多层次交流,巩固中缅现有会谈会晤机制,鼓励州内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开展国际劳务合作,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发挥好驻曼德勒、腊戌、密支那代表处服务功能,为“走出去”提供市场信息、政策信息和招商引资信息等服务。加大援外培训力度和缅甸民生支持力度,加大境外罂粟替代种植推进力度,争取国家对替代种植产品返销进口和化肥出口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着力培养一批跨境物流龙头企业,建立国际物流供应链和境外物流服务网络,支持跨境商务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国际物流。

(五)积极推动开放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退税商场、免税店,打造“免税购物天堂”,推动姐告边境贸易区转型升级。进一步规范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推动瑞丽、畹町两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提质扩容”。推动建立中缅国家、省邦、州市三级组织协调机制,加强中缅磋商,推动中缅跨合区国家层面签署谅解备忘录。推动设立瑞丽综合保税区,争取国家批准设立中国(瑞丽)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

(六)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牢固树立全州旅游一体化、产业发展全景化全覆盖,为旅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体验产品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加快建设芒市国际休闲旅游集散中心,瑞丽―陇川国家旅游口岸城市极核,打造芒瑞大道―瑞丽江体验旅游综合产品聚集带、梁河―大盈江―凯邦亚湖休闲度假湿地观光体验带。培育全州旅游大环线、滇西边境精品旅游环线、边境跨境旅游精品环线。建设芒市国际养生养老休闲旅游区、瑞丽边地及时尚旅游购物体验区、陇川国际温泉庄园及民族文化旅游区、梁河及大盈江绿色生态文化旅游区,形成“一心一核两带三环四区”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以芒市为重点,加快探索创建边境旅游试验区。努力把德宏打造成为云南旅游重要目的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旅游集散地。

第7篇:境外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

一、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一)毕节试验区成立前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部和南部与本省遵义市、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云南省、四川省毗邻(见图1)。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等8个县(市),250个乡(镇、办事处),4508个行政村,土地面积26853平方公里。正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多山,西高东低,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

毕节地区是全国最集中的喀斯特地区,其喀斯特地区占全国的53%以上。喀斯特地区特有的地理、地貌及物理、化学特征,导致切割严重,生态脆弱,植被立地条件差,加之雨水剧烈冲刷,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因而形成严重的石漠化,造成生态急剧恶化,再加上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毕节长期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增长迅速,富集资源难以有效的开发利用,从而导致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严重阻滞了毕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直到1987年,全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88.9元,人均纯收入仅184元,人均粮食不到200公斤,文盲、半文盲比例达48%,全地区60%人口为绝对贫困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1.29%。,而森林覆盖率仅为15%,建立试验区前是贵州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

(二)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为促进毕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派、全国工商联等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毕节试验区各族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等三大主题。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大胆探索,艰苦奋斗,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解决农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上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资料显示:1987年,毕节全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88.9元,全地区60%人口为绝对贫困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1.29%,而森林覆盖率仅为15%,建立试验区前是贵州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经过20年的改革探索,全区第一、二、三产业均取得了较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2007年毕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25亿元(见图2),经济总量在贵州9个地(州、市)中从末位跃升至第三位,财政总收入从1987年的3亿元跃升至55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84元提高到2458元,绝对贫困人口从312.2万人下降到56.6万人,森林覆盖率从15%提高到35%,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初步实现了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良性循环。

(三)毕节试验区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的经验

第一,毕节试验区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喀斯特高寒贫困山区实际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发扶贫,就是启动市场经济机制、遵循商品经济规律,变“救济型”、“输血式”扶贫为“自救型”、“造血式”扶贫;生态建设,就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实行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以形成生态系统内各要素的优化组合;人口控制,就是着重以人口数量控制为核心,以人口素质提高为宗旨,以人口结构优化为关键,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动力,使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最大限度地保持相适应的关系。第二,深入持久地扩大对外开放,切实优化试验区的投资环境。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试验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认真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努力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丰富对外开放形式,促进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从而带动了试验区经济的逐步增长。第三,充分发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推进试验区民主化、科学化决策进程。逐步健全完善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通过集中各方智慧和广泛调动积极性,加快了试验区可持续发展步伐。不断加强与中央统战部等中央帮扶单位的联系,既为他们赴毕考察指导、开展帮扶工作提供条件,又扎实落实所提出的各项建议、意见,抓好帮扶项目实施。据介绍,各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积极开展智力扶贫、科技扶贫,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发展提出了100多项重大发展建议,帮助解决了300多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毕节试验区的创办和发展,凝聚了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派、全国工商联和相关部委的力量,毕节试验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典范地区。

二、毕节试验区跨越式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并存

毕节地区平均海拔1400米,自然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多数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地貌,溶蚀现象严重,耕地零星分散现象极其严重,除少数峰林盆地和孤峰平原外,耕地非常分散,田块很小,一些地方石头缝里才有点土,山地多耕地少且生产率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地农业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喀斯特贫困山区生态环境恶劣,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目前与区域贫困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是“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第一,“石漠化”与水土流失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造成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第二,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第三,水土流失导致土壤养分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恶化了生产与生活环境,导致生态失调。

同时,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农业负担加重,对生存环境的压力也不断增大,贫困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减少,随着石山区人口的持续增长,耕地日趋缺乏,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农民不断进行毁林、开荒,导致盲目无序的陡坡开垦,其中不少耕地分布在坡度大于25°的陡坡上,耕地总量趋于增加状态,而实际人均耕地占有量却不断减少,农业生产违背了走可持续发展的规律。第二,人口增加,生活能源(薪柴)消耗过大,加快了森林植被的砍伐速度,使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第三,农村贫困人口增多,再加上恋土重迁、安贫守穷、听天由命的传统观念深刻影响并支配着本地农民,使得农民的市场观念浅薄,缺乏商品意识与竞争意识,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市场的建立。

2006年,毕节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3711元,而同期全国、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16084元和57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43元,与全国相比低1500多元,且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见图3)。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56万多人,人均纯收入625元-865元的低收入人口有100万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0.8%,主要集中分布在交通闭塞、边远高寒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地方病高发区。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所占比例呈现逐年增多的特点,2006年与1985年相比,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比例由29.11%上升到68.6%。

贫困人口及低收入人口素质较差、思想观念守旧、市场经济意识淡薄、传统生产生活习惯束缚严重,接受新观念、新技术障碍因素多,要进一步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难度较大。

(二)产业结构层次低

从整体看,喀斯特贫困地区资源配置的产业结构具有低层次、低效率的显著特征,毕节试验区的产业结构明显落后于全国,2006毕节地区产业结构为: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53%、22%、25%,而全国的为12%、49%、59%(见图4、图5)。从产业结构演化规律来看,这是一种原始型的产业结构状态,从各次产业的内部结构看,其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即以农业占优势地位,第一产业产值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和从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高于第二、三产业,主要表现在:

1、农业商品化程度低。喀斯特贫困地区农业以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为主,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少。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虽然很快, 但在大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农民增收的途径主要是农、林、牧业和非农产业。该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要高于全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高于各经济区平均水平。同时本地工业发展缺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难以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此外,农产品进入工业加工的部分所占比重很小,除了糖和烟之外,农产品的加工率只有15%,远远低于30%的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90%的水平。

2、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毕节试验区近年来工业虽然发展较快,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696605万元增长到2006年的2274483万元,但是从整体上看,毕节地区工业结构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即以轻工业为中心向重工业为中心、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过度的工业化推进阶段。以自然资源采掘业、初级加工业等传统工业为主,资源开发型产业占60%以上,制造加工业次之,占35%。工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吸收的就业人员偏少。

3、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首先表现为成长质量不高。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等传统的第三产业发展就比较缓慢,而现代第三产业发展更为滞后,结构层次低,内在质量不高。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所占比重都较低,咨询服务业、旅游业等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次是第三产业就业率偏低。2006毕节地区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29.24030.8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50.520.529.0,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比重低于其产值结构比重,第三产业大量吸纳剩余劳动力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三)教育发展落后,人力资源要素配置条件差

毕节试验区目前仅有毕节学院一所本科院校,中专学校22所,普通中学413所。2006年末全区尚有80多个乡镇没有中学,约有50%的小学生毕业后升不到初中,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难度大,农村扫盲教育质量低,复盲率高。且已有的中学仍存在教室简陋、宿舍拥挤、师资力量薄弱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全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与全省、全国相比均有较大差距(见图6)。农村科技人员少,仅占农村人口的1‰左右,农业基础工作站点覆盖面小,且科技设备差,服务手段落后。

在知识经济到来时代,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经济发展最有力的保障。由于毕节地区自然环境及经济环境都比较差,很多人才流向发达地区,尤其是高等专业技术人员,使得本来就不多的高等人才在本地及其缺乏。在改善环境留住和引进人才的同时,发展地方教育是解决人才的一个根本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全民素质,解决当地人才需求问题,还可以向发达地区大量输送各种技术人才,解决就业问题。

(四)基础设施落后

1、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毕节地区喀斯特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沟壑林立,交通条件极为不便,虽然近年来进行基础设施“大会战”工程,交通条件有所改善,但距离公路较远的村寨,交通条件仍十分困难。2006年末,全区仍有近900个村不通公路,有350多个村不通电,有2100多个村不通电话,电视人口覆盖率仅为83.8%,仍有1400多个村收不到电视信号,广播人口覆盖率仅为82.3%,有17.3%的人口居住的地方收不到广播信号,与同期全国、全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见图7、图8)。

喀斯特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下,中国农业生产已转入以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面对这种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形势,对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喀斯特贫困地区来说,正受到生存环境“先天性不足”和发展外部环境回旋空间小的双重限制。

2、部分农村人畜饮水安全没有保证。目前全区有近200万人、300万头(匹)牲畜未解决饮水困难,不安全因素有的属独特的地质环境影响,有的属工业污染、生活污染或矿山开采所造成,这些都给农民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另外有9000km2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善,边治理、边破坏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3、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健全。2006年毕节试验区仅有医院35个、卫生院241个、医护人员7414个,每万人拥有床位9.7张,每万人拥有医师数4.1人,与全省、全国相比分别少15.6、6.1张和11.3、6.3人,均有较大差距(见图9、图10)。

而且,大量的资金近年来大都被用于城市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而乡镇卫生院大多医疗水平低,相当一部分村没有卫生室。截至2006年底,毕节地区仍有约900多个村没有卫生室,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比较严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不适应农民健康需求的问题仍相当突出。同时,由于财力所限,还有相当一部分困难群众没有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已有的保障层次也相当低。

(五)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弱

1、城镇化程度低。城市规模小。毕节地区城市集中程度不高,规模不大。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毕节地区城镇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2006年全国城镇化水平已达50.5%,而毕节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仅为16.5%。且大多数城镇属于工业化初期由农村集镇脱胎而来的小城镇,经济动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很低。较低的城镇化水平以及城市规模限制了城市对县乡的辐射和拉动作用,从而也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

2、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弱。尽管近年来毕节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但是很多城市规模小,第二、三产业不发达,财政收入低,无法产生规模较大城市带来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大的经济扩张效应。同时城镇体系内部经济联系不强,中心城市与各县(市)城之间基本上还局限于行政职能的上下级关系,城镇职能分工体系还未形成。各县(市)域内的城镇体系中,职能分工关系也不明显。毕节中心城市极核地位不强大,尚未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对农村经济影响力弱,郊县农村经济不够发达,地方工业和乡镇工业不发达,对县、乡经济的拉动作用就非常有限。

参考文献:

1、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科学出版社,2002.

2、郝寿义等.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4、卢现祥.西方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5、谢家雍.西南石漠化与生态重建[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第8篇:境外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一)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境外项目成本管理评价体系

由于我国施工企业开展境外项目的历史比较短,目前在国内仍然缺乏专门针对境外项目成本管理评价的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在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对项目方案可行性的论证以及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缺乏重视,在项目完成之后也难以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目前很多企业境外项目成本管理与评价体系往往呈现指标单一化的问题,且没有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难以科学反映项目实际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各项费用效益,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社会环境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也没有完全体现。

(二)施工企业的境外投资缺乏竞争力

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参与境外投资的历史比较短,海外投资经验缺乏,导致在参与境外项目的竞争中缺少竞争力,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难度比较大。首先,很多施工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由于脱离了国内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以及失去国内市场保护机制,在与境外企业的竞争过程中没有优势;另外,大多数国内施工企业境外投资的经验缺乏,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受制于各种因素,在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的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出现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虚高的状况,造成企业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给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

(三)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

施工企业境外项目的投资额度一般比较大,企业难以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来维持整个项目的资金投入和运作。境外项目工程建设款一般是按照业主和施工企业事先达成的协议比例分期支付给施工方,并在项目竣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支付余款。这种付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投资和发展,企业难以在境外进行多区域、多项目的投资,在一些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甚至需要提前垫付部分款项,这种投资模式使得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另外,境外项目合同管理的难度也要比国内高很多,如果合同签订中出现漏洞或者项目执行进度太过缓慢,往往会面临业主巨额索赔的风险。

(四)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手段比较落后

随着施工企业规模的日益发展壮大以及新的技术、信息系统的应用,很多企业原有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手段已经不适应境外投资的要求,导致企业成本管控的效率非常低下。境外项目对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要求更高,项目复杂的投资环境使得传统落后单一的成本控制手段难以适应要求。目前,我国的很多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主要是由财务部门来负责执行和实施的,成本控制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利用财务手段以及财务方法,这种控制手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施工企业境外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多,仅仅依靠财务数据的分析以及财务管理手段是很难有效开展成本管控工作的。另外,很多企业没有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信息系统。境外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数据非常庞大,处理过程复杂,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成本管控工作很难有效的开展。

二、加强施工企业境外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对策

(一)完善境外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组织架构

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境外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组织架构进行完善,设置层级分明的成本管控层级,为成本管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一些海外投资经验较为丰富的企业为例,企业在完成招投标工作之后,应该围绕境外项目建立包括企业总部、驻外机构和项目部门在内的三级管理体系。其中,企业总部起到总领全局的作用,统筹规划和领导整个项目的实施全过程,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价,在一定条件下总部可以派出专门的驻外小组负责联络和监督;驻外机构则是根据境外项目的需要在项目所在地注册设立的分公司,其代表企业负责境外项目的编制、执行和监督,并为项目部门提供其他保障;项目部门则是由驻外机构根据项目施工的实际需要,组织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员构成的项目建设团队,负责项目具体的施工、管理和各项业务。通过这种三级组织架构的设置,可以实现项目监管的全覆盖,并保证项目信息的畅通,从而为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加强项目成本管理考评体系建设

企业要加强项目成本管理考评体系建设,结合预期的利润收益和目标成本,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考评制度,明确考评指标,形成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考评体系。项目要成立由各部门管理层组成的成本管理小组,对目标成本的制定以及测算、控制、分析等工作进行全面负责,并将相应的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员工的实际工作中去,建立定期考核制度,从而推动成本控制的顺利实现。要定期的对项目进行成本分析,及时的发现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从而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另外,项目要将成本管理与职工的个人利益相挂钩,对于节约成本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于超支行为进行处罚,从而提高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确保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落实。

(三)要确定合理工期,确保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

境外项目施工工期的确定对项目成本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企业必须结合境外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企业要以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程序为指导,严格组织项目施工,并坚持合理工期,科学安排项目的资金周转工作。企业在初期的项目筛选准备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既要对企业当前在建项目进行考虑,也要对企业境外预备项目进行充分挖掘,优化企业资金的分配,确保企业资金能够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四)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提高成本管控的信息化水平

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并积极提高成本管控的信息化水平。施工企业要建立以财务管理部门为核心,项目部门、施工部门等其他部门全面参与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境外项目与企业总部之间要加强信息的沟通,财务部门要定期对境外项目的成本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及时发现成本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另外,施工企业要不断提高成本管控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引入ERP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成本管控模式,利用信息系统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使得成本信息能够及时的传输给企业总部,从而有利于企业根据信息及时的做出决策。

三、结语

第9篇:境外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公路项目后评价 环境影响后评价

0. 引言

笔者有幸作为受邀专家参加了沪宁、杭甬、桂柳等高速公路的项目后评价审查会,并有深汕高速东段、湘耒阳高速等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实践经验,对国内外开展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概况以及项目后评价的 理论 与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引起了对如何开展公路项目环境后评价进行思考。

项目后评价工作不仅对于指导新项目立项、调整在建项目计划、完善已建项目等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项目决策、政策制定、机构改革等高层次管理的改进和提高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尤其是环境后评价工作在我国公路 交通 行业仅仅开始试点,为此,特将笔者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做一 总结 ,与同行共同探讨。

1.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及国内外 研究 和开展概况

1.1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达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

后评价位于项目周期的末端,它又可视为另一个新项目周期的开端。后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反馈功能上,它一方面总结了项目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而对于在建和新建项目又起着指导作用。后评价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过程评价、效益评价、影响评价、目标持续性评价和综合评价五个方面。

1.2 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将项目后评价的概念引入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领域,就形成了项目后环境影响评价(或环境影响的项目后评价,简称环境影响后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Post-Project-Assessment,EiPPA)的概念。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环境保护目的、环保执行过程、环保投资及效益、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实践的检查、验证和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达到、项目的主要环境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对环境影响的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预测评价,达到总结项目环境保护经验和教训、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和环境管理工作改进建议、实现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可持续性。

环境影响的项目后评价也叫项目后分析( PPA, post-project analysis),是在作出项目批准决定之后,在项目实施阶段(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或运行期和废弃过程)所进行的环境研究(UNECE, 1990)。因此,笔者认为,环境影响的项目后评价(EIPPA, Environmental Impact Post-Project Assessment)可以看作是项 目前 期环境影响评价(EIA)过程向项目建设、营运阶段的一种延伸,是改进整个 EIA 过程及其方法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目前,与环境影响的项目后评价相类似的名词有环境影响事后评价、回顾评价、后续监控、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分析)、环境影响后评估等。这些名词虽然与环境影响项目后评价的内容、目的有一致之处,但都只反映了 EIPPA的某些要求和作用,不够精确和全面,或者说只是EIPPA的内容之一。

1.3 国内外研究和开展概况

国外开展项目后评价始于 20世纪70年代。70年代初,世界银行成立了独立的“业务评价局”,在投放贷款过程中,实施了一种包括“项目的总结评价制度”、 “项目后评价报告”的后评价制度,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方法,对世界各国的项目后评价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项目后评价作为一种 科学 的方法制度,已得到广泛认同,成为许多国际机构和国家项目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项目后评价制度和方法。

我国的项目后评价工作起步于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计委首先选定一些项目进行项目后评价试点;1988年之后,对大批利用世行及外国政府贷款的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进行了后评价。国务院各部委、国家 金融 机构和很多地方省市也都先后开展了后评价工作,建立了负责后评价的机构。近几年在项目后评价法规建设方面也有较大进展,一些部委和国家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政策、法规、办法来指导项目后评价工作。

交通部根据国家计委有关文件精神提出进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并确定沪嘉、广佛、西三、沈大四条高速公路为国内首批高速公路后评价项目。交通部于 1996年以交计发〔1996〕1130号文正式印发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这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迈入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工作只是在项目后评价中作为专题工作开展,独立的项目环境后评价工作刚刚开始在深汕高速西段、湘耒高速等项目中试点。不仅环境后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等需要进一步研究,而且环境后评价的概念、内容等也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的内容

我国即将生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增补了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规定。在该法的第二十七条规定了建设单位在后评价方面的 法律 责任和义务,明确规定只要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就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如果有关建设单位未采取后评价的相应措施,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还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由此可见,预测和评价分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仍然是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要内容和作用之一。

笔者认为,环境影响后评价( EIPPA)的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环境保护执行过程评价、环境效益评价、环境影响的后评价(PPAEI,不同于EIA)以及环境目标的可持续性评价。从对象上来讲,包括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价(也就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评价。概而言之,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EIPPA)就是“站在公路建设项目的终点对已经发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回顾分析和评价,并在新的起点上对项目未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提出改善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和对策建议”。

(1)环境保护过程评价:对项目环境保护制度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例如是否按项目进度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制度等?是否按环保主管部门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工程设计落实了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执行了环境监测计划?等等 问题 。

( 2)环境效益评价:环境保护投资与环境效果的对比分析。着重统计项目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包括环境工程投资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费用)及其取得的环境效果,回答环境保护的 经济 性是否合理?是否造成了环境保护投资的浪费?或环境保护投资是否不足?等等问题。

( 3)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包括对项目建设期和营运至目前已发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回顾评价,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前者 应用 历史 的观点和眼光,回顾和实证项目的环境影响,回答“有”或“未”造成环境影响的问题;后者应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的起点上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影响,回答将来“会”或“不会”造成环境影响的问题。

在项目建设前期环境影响评价的决策阶段,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项目作出是否可行决策都是基于历史、现状的实际和未来的预测。在未来的事物未发生时也就是项目建设和营运之前,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分析,运用合适的预测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推断。但是总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未在预测分析的系统之内,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预测结论的影响可能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后评价在项目的末端、在新的起点上对公路营运期未来的环境影响(例如交通噪声)进行预测,减少了不确定因素,可以纠正项目前期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式和方法中参数取值(例如交通量、车型比、敏感建筑与公路的距离及高差等)的不准确性,预测结果更加可靠和符合实际。这正是环境后评价较之于环境影响评价所具有的优势之处。

(4)环境目标可持续性评价:通过对上述三方面评价结果的综合总结,回答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是否可持续的问题,并为维持环保目标可持续性和增强可持续能力,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项目环境保护和管理改善建议、追加的环保投资等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的评估分析是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如果仅仅局限于或满足于对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预测模型参数选择的正确性、 计算 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行评价,则不能充分反映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和初衷。况且,项目后评价一般在项目运营 3~5年后实施,已有的环境影响实证结果除施工期的监测结果外,充其量也只有短短3~5年的监测结果,不足以全面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时段一般包括施工期和营运期20年)。

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后评价开展情况来看,对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主要表现之一是对是否要进行未来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环境后评价只对已发生的环境影响和变化进行实证或验证,对未来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没有进一步论述。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几乎所有研究成果都认为通过环境后评价应对项目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或改善措施建议。

既然如此,笔者认为,公路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某些环境影响例如交通噪声等随交通量的变化而变化,敏感点声环境预测参数与 EIA可能有较大差异,而实证结果只能部分地反映项目过去和现在的环境影响,不能描述项目未来环境影响的变化。因此为了准确掌握项目营运未来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增加环境后评价所提补救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更重要的是使环境后评价真正反映项目全过程的环境影响(包括已经实证的和未来可能的影响),不仅有必要,而是必须,对公路建设项目未来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3.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要素后评价的 内容 和 方法

3.1 生态环境 影响 的后评价

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主要对以下方面作调查、 分析 和评价。

(1) 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影响。公路在建设实施和运营过程中对沿线地区的动植物生存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保护级别、分布概况、生活习性、活动 规律 和自身的价值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变化,评价公路项目的建设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影响状况,主要评价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变化。

(2)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指由于公路建设破坏植被引起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公路施工期和运营初期。由于工程防护措施和恢复植被措施的实施,水土流失到运营后期将基本稳定。主要是通过对公路施工中高填、深挖路段的坡面、取弃土场地以及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病害的调查,分析由于公路施工引起地质类别、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等现状的变化,对沿线水土流失的影响,并提出治理措施或对策建议。

(3) 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通过对路线范围内地面水域及功能,工程的施工方案、生活服务区的位置及规模,公路建设项目沿线地表迳流方位及现有水污染排放源 (生活服务区 )的调查,取样测试有害成分含量,提出污水处理和实行达标排放的措施。

3.2 环境空气影响的后评价

根据 交通 污染源特征及公路两侧有可能的污染状况,通过对主要敏感点的一氧化碳 (CO)和氮氧化物 (NO X )浓度的测定,对比公路建设前后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并根据交通量的增长情况对未来一氧化碳 (CO)和氮氧化物 (NO X )浓度作出预测,对有可能产生大气污染的路段应根据气象条件提出处理措施或建议 [3] 。

3.3 环境噪声影响的后评价

公路运营期的交通噪声影响是长时间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是评价的重点,应做详细的论述、分析和预测并作评价;应提出噪声污染治理的措施或建议。

通过对公路两侧噪声影响的调查和监测,分析和论证交通噪声的既有影响;并根据新的交通量预测结果和敏感点声环境参数,采用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对公路营运期未来的交通噪声和敏感点环境噪声进行预测,对现有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提出补救和改善措施。

4.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调查的关系

4.1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环境后评价是以项目建设、投入使用等中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评价项目从立项决策、设计施工到投产营运等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和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实施前一系列预测和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找出出现 问题 和误差的原因,提出必要的对策措施,为提高决策水平、改进环境管理和环保工作提供 科学 依据。对于公路建设项目来说,环境后评价是指区域内的公路项目建成投入正常营运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分析评价已建成营运的公路对该区域环境质量的实际影响,分析评价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项目环境后评价与项 目前 期环境影响评价在评价原则和方法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但是,由于两者的评价时点不同,目的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存在一些区别。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确定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它是站在项目的起点,主要 应用 预测技术来分析评价项目未来的环境效益,以便从环境的角度确定项目是否可行。环境后评价则是站在项目完工的时点上,一方面检查、 总结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以环境后评价的时点为基点,预测项目未来环境影响和环保效果的变化 发展 趋势。

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有较大差别。首先,两者所处的阶段不同,环境影响评价属于项目前期工作的决策阶段,而环境后评价是在项目投入运营生产的使用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应在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现场监测和后评价来检验;其次,环境影响评价直接作用于项目的可行性决策,而环境后评价则是间接作用于项目的决策,是项目决策的信息反馈;第三,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对拟建项目可能的环境影响以及环境、 经济 、 社会 效益的协调统一性进行评价,而环境后评价是对项目的决策和项目实施的环境效果等进行评价。此外在比较的标准和组织实施等方面,环境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也有所不同。

根据笔者与接触到的、从事项目后评价多年、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探讨,项目后评价的工作量远大于项目前期工程可行性 研究 的工作量,这一点与项目环境后评价的工作和内容也是一致的。项目环境后评价除了必要的影响预测评价内容外,还包括大量的调查研究、实测验证、对比分析等内容,其工作量也一般大于项目建设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量。

4.2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与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调查的关系

① 时段不同。公路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调查是在项目竣工之后试营运期间,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在项目正式运行一段时间后,到项目终止之间。

② 目的和作用不同。公路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调查主要是对施工期和试营运期间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注重工程是否依据其环境要求按质、按量、按标准完成,是对建设实施阶段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公路项目环境后评价重点是对项目实施和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再评价,分析环保措施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指导项目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

③ 内容和范畴不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项目建设期间的环境监理工作进行总结,对项目建设和试运行期间 EiA和环保设计中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根据验收的实际情况调整补充运行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为运行期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与环境影响后评价相比,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调查所涵盖的内容和涉及的范畴较窄。

5. 结语

环境后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 1)要以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不受各阶段文件资料的束缚,真实地反映和评价分析项目的环境保护执行情况和环境影响(包括以发生的影响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影响);

( 2)要以 历史 的观点、与时俱进的精神从事项目环境后评价工作;

( 3)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重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指导决策新项目、调整在建项目和完善已建项目。

总之,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其概念、内容、方法和制度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环境后评价的有些内容在深度上可能难以深入,或资料不全,或方法不足。但作为一项很有意义的环境保护工作,公路环境保护研究人员应该有责任和热情致力于环境后评价的研究,并将其不断完善。

参考 文献 :

(1)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交计发 [1996]1130号;

(2) 董小林、赵剑强、宋祯。《建立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制度的若干问题》。 中国 公路学报, 2001年第14卷第3期;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