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精选(九篇)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第1篇: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第2篇: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

>> 传统公共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型过程中的特征分析 公共权力腐败的成因分析 危机状态下公共决策的特征性分析 政治学视角下公共权力的目的分析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权力清单制度构建 治理语境下的地方公共决策 微观权力论下的现代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权的基本特征分析 论转型期中国政治权力运行的主要特征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优化分析 转型时期的权力意志 对公共权力的思考 转型社会中防范公共权力异化问题思考 中国转型社会公共理性特征论 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财政外溢下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 公共选择视角下的地方债成因问题研究 地方普通高校公共外语教师转型初期面临的挑战 公共政策终结背景下的行政权力制约问题 浅析公共物品视域下的行政权力配置问题 论服务型权力观下 公共行政道德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Xu Lejun. Forced Relocation of Enterprises For the Project of Theatre in Heze, Shandong Province. .

[5]马少华.嘉禾事件的本质是用权“超界”[N].新京报,2004-05-24.

Ma Shaohua. Power Overuse Being the Nature of Jiahe Events. Beijing News,2004-05-24.

[6]邓聿文.真正的既得利益者是谁[J].同舟共进,2012(1).

第3篇: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

一、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公共管理的广义界定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和管理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民主科学的方式行使公共权力,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人来社会自从产生就有公共管理,古代的“庠序之教”,近代的商业协会,现代的公共事业单位都是公共管理的主要执行单位。在公共管理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形成了丰富的内涵和特征。公共管理的内涵主要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就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合作性、管理性。

1.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特征主要是从五个方面体现出来的。第一、从公共管理的组织机构上来看,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组织机构,公共管理的组织机构市政府所设立的,代表公共的权力和利益,并不是某一个人的私利。第二、公共管理的客体,也就是公共管理主要应用的对象是社会上的全体成员,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的每一个公民都可以享受到公共管理所带来的服务性和方便性。第三、公共管理的职责主要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文明的建设,通过公共管理机构的调节和补充,增加政府公共管理的全面性,促进社会和谐,增加社会的公平和平等,将代表正义公平的信息传播在社会的角角落落。第四、从公共管理的活动范围来看,公共管理涉及的都是公共事务的领域,是以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事物管理,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的方向和目的,不同于私人的以盈利为主要的非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第五、公共管理的权利使用在现代的公共管理中,不仅是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组织形式的权利,同时也需要其他的社会组织的公众参与进来,实现共同管理的职责,在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的相互沟通合作之间,实现对于公共事务的全面合理的管理。例如今年两会的召开,就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协商沟通之下,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提出的建议和提案。

2.合作性。对于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机构而言,公共管理的部门职权主要是作为我国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而部门职权的最初授予者就是公众的间接授权,所以公共管理部门主要是公民权利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公共管理部门主要就是为公众服务的,如果在某些地方公众的权益受到损害而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和维护,那么公共管理部门的权力就会受到质疑,公共管理部门的合法性地位就会失去支持的权利基础,所以在公共管理事务中,必须要强调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合作。只有政府和公众之间实现合作才能保证公共管理事务的平稳有效开展。公共管理的合作性主要的体现就是政府通过和公共管理机构的合作,实现社会的管理,这里的公共管理机构不仅是政府设立的公共管理机构,比如说民政局或者工商局;还有公众自发组织的机构,比如说书画协会或者消费者权益保障协会。只要这些代表民众思想和意愿的机构和政府实现合作,才能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公共管理的时代性

公共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时展趋势的影响,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带有时代的特色和气息。现在公共管理主要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这个时代中发展,必然会受到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影响。公共管理的时代性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公共管理的范围。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的结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公共管理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在经济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依据市场的需求重新配置,公共管理对于资源的配置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由最初的省市扩大到全国,由全国扩大到全球,并且实现了全方位的合作。在政治方面,各国之间的对话和交往更加密切频繁,公共管理除了对于中国公众事务的管理,还包括由于国家间的密切交往而来到中国的非中国公民的管理,比如说对留学生或者来中国旅游定居的外国公民都是公共管理必须要涉及到的管理领域。在文化方面,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不同文化的创新与合作,公共管理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外来文化交流的管理工作都是增加的事务,整个地球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地球村。所以公共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要求公共管理部门的不断提高竞争的能力。

2.信息网络化加深了公共管理的深度。科学技术的发展衍生的是计算机和数字化的智能设备,通过信息网络化的形式对于人类社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度。一方面,信息网络化以高速的传播和灵活的使用方法为公共管理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比如以更具民主性和快捷性的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搭建,促进公共管理的利益最大化,公共管理信息的全面化,并且可以让公众在平台上畅所欲言,提出对于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的评价以及意见建议,对于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公共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来推动科技的发展,才能有效地进行公共管理,对于公共管理的深层问题才能提出解决性的措施。

第4篇: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 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4〕梅休.牛津地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354.

〔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9〕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第5篇: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

公共卫生信息分类研究的目的在于: 将公共卫生领域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数据归并在一起,使之与不具有共性的数据区分开来,并通过设定的规则进行惟一识别,以支持在领域层面对数据信息进行统筹规划、系统描述、关联分析和应用设计,促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数据有效交换和广泛共享。

分类的目的

通过公共卫生信息资源的分类研究,可以建立中国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并应用其对公共卫生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化组织。

信息是对于活动、活动关联方的属性以及相互关系的描述、归纳及总结。其中,活动是最具有活力的。没有了活动,信息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信息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活动及关联方的分类。

信息资源分类有两个要素: 一是分类对象,二是分类的依据。分类对象由一系列被分类的数据组成。分类依据取决于信息的属性(或特征),根据属性的相同或相异,形成各种相同或不同的类目。

分类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即在满足学科领域相对独立的基础上,以业务一致性为基本内容,简化分类体系,减少信息冗余,优化分类结构。

实用性原则(可操作性): 操作性强的分类体系既能满足用户对信息使用的简洁易懂需求,也有利于信息提供者设计和编制数据集。

可扩展性原则: 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应保证充分地可扩展性,确保信息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不会因分类体系而造成影响。

兼顾科学性原则: 在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域分类研究中,应遵循科学性原则,优先选择最能代表该资料属性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分类的方法

类目划分: 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分类是从公共卫生信息资源本身的内容属性出发,在充分调研现有各综合分类法与行业领域专用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分类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吸取其中适用于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分类的因素,并结合信息组织技术方法,采用面分类法和线分类法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进行分类研究。

面分类法应用: 将所有公共卫生现有或可能产生的信息资源的属性或特征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再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根据需要将这些“面”中的类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类目。面分类法的分类原则是根据需要选择分类对象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对象的各个“面”; 不同“面”内的条目间相互不交叉; 对每个“面”都给出明确的定义。面分类法具有较大的弹性,一个面内类目的改变,不会影响其他的面; 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组成任何类目,同时也便于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易于添加和修改类目。

线分类法应用: 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在这个分类体系中,同位类的类目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下位类与上位类的类目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同位类的类目不重复,不交叉。线分类法遵循的基本原则: 由某一上位类划分出的下位类类目的总的范围应与其上位类类目的范围相等; 当某一个上位类的类目划分为若干个下位类的类目时,应选择一个划分基础; 同位类的类目之间只对应于一个上位类; 分类要依次进行,不应有空层或加层。

分类的依据

以公共卫生信息资源为分类对象,参考国内外其他领域信息资源分类办法、公共卫生业务职能、公共卫生学科分类、机构分类和文献分类,根据公共卫生信息资源的属性、特征及内容等,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信息归并在一起,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体系。

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分类中的每一个类目都是一个特定的主题,表达一定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公共卫生信息资源最高层主题域的划分以信息来源为依据,采用面分类法分为病预防控制类信息、公共卫生服务类信息、公共卫生管理类信息三类; 三个主题域下位类的划分遵循分类基本原则,考虑信息资源的内容概念和职能因素,采用面分类法进行分类; 进一步子类的划分则采用线分类法。

技术路线

文献分析: 综合分析国内外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与公共卫生信息资源范畴、卫生信息概念模型构建方法、相关信息资源分类研究方法、常见信息分类技术与方法及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业务职能。

专家咨询: 召开各领域和相关专业专家咨询会议,对分类框架和类目进行研讨、整理、汇总、补充和修改。逐步完善分类体系框架。

技术遵循与参照: 遵循科技部《科学数据分类编码原则与方法》及《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分类编码方案》等相关标准,结合公共卫生领域实际,进行领域化研究。

应用测试: 应用科技部和医药卫生领域科学数据分类与编码研究标准化课题组联合开发的数据集分类编码电子词典工具软件,将公共卫生数据中心2004-2005拟提供共享的数据集和主题数据库进行分类操作测试,检验归入效能。

分类结果

参照国内外公共卫生业务范畴和实际应用需求,研究项目组将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分为3个主题域,17个主类(详见右表):

疾病预防控制类信息: 包括报告与监测、调查、干预、评价和信息类信息;

公共卫生服务类信息: 包括卫生检测与监测、调查、干预、评价和信息类信息;

第6篇: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

【关键词】非重点高校;经济管理类硕士;课程设置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目标定位

(一)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关于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薛天祥在《研究生教育学》一书中指出:研究生教育就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具有高层次性、专业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本质特征[1]。叶绍梁定义为:研究生教育具有学习过程的“研究性”(或探索性)、与人类实践结合的“直接性”、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性”等特征。

罗尧成认为研究生教育具有学术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三个本质特征[3]。三个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的三个目的:1.学术性。在目标追求上,培养学术性人才,即培养掌握系统专业学问的人才。2.探究性。是以探索和研究为特征的一种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生教育不是纯粹地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指导研究生如何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3.创新性。研究生教育就是要使研究生在系统掌握专门学问的基础上,在更高层次上追踪学科前沿,创造新理论、新知识、发现新规律、新现象,达到学术与人类实践结合的目的。

(二)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

如上述,研究生教育要回归本质,应当以“研究、探究”为主要任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也应当回归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三个本质特征。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实施及论文撰写。这三个阶段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围绕着“研究、探究”展开的。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其基本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课程学习是根据设置的课程进行必修和选修,因此,课程设置既是课程学习的菜单,也是课程学习的“技术路线图”。

梁启超先生认为,学术既要学习专门系统的知识,又要掌握探究学问、发展学问的方法,运用于实践。首先,研究生课程学习面临着增进知识,拓宽以前较窄的知识面,加深原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还不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做出创新性成果才是最终目标。因此,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引导研究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传授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引导研究生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也就是说,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有意识地与“研究、探究”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非重点高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特点

(一)专业基础良莠不齐

首先,一般的非重点高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的生源较少,结果是面试和录取的研究生以调剂生为主,而且相当比例是报考专业相近调剂生。其次,由于硕士研究生扩招,跨专业考硕学生增加,特别是经济与管理类属于社会科学专业,“应试”的成分较多,跨专业学生比重相对较大。

调剂和跨专业最终的结果是录取的研究生专业背景复杂,专业基础良莠不齐。跨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不系统,对学科的研究方法不熟悉,在进入新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该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而本专业或专业背景相近的考生较为系统的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对学科研究方法前沿理论都有一定的基础,在进入硕士阶段后,可以立即进入高深层级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学科交叉利于创新

跨专业学生也有自身的优势,如果能够将原专业与新学科的知识理论、研究方法等结合,容易取得很好的创新效果,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在不同学科、专业中的运用,能通过方法创新提升研究质量。因此,对跨专业的研究生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计划,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不仅可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还能更好培养交叉学科创新型人才。

三、非重点高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实行的是学分制,学分要求一般在36分左右,设置的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约占总学分数的1/3,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2,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约占总学分的1/6。

(一)课程设置过于统一,授课难度较大

很多高校设置公共基础课全校几乎统一的。专业课所占比重超过1/2,剩下学生可选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小,这样的课程设置僵化,过于强调统一。首先,公共基础课程学习与专业课程学习“两张皮”现象十分明显,公共基础课程学习不能服务于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其次,专业课方面,研究生专业背景复杂,学习基础和进度不一,要采取较为统一授课进度,在授课的深度和难度上很难平衡。另外,同等学力和跨专业的研究生补修专业基础课,一般是与本科生一起上课,这样的效果并不好。本科生课程周期较长,与研究生其他课程同步进行,有时候出现专业主干课已经结束而基础课还没上完的情况,这样补修并没有真正起到学习的基础支撑的作用,并且本科的授课方式,已不能体现研究性、探究性要求。

第7篇: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校;公共产权租赁住房;SWOT方法;特征变量

中图分类号:F287 文献标识码: A

一、绪论

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社会功能。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对于高校的建设来说,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实现建设高水平高层次大学的关键。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头等大事。加强高校公共产权租赁住房项目管理是实现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安居乐业重要途径【1】。

高校公共产权租赁住房一直高校中高价值资产,近几年随着土地房价不断增长,也进一步提高了公共产权租赁住房的价值【2】。建立和完善高校公共产权租赁住房资源管理体系,理顺管理中的种种关系,合理配置住房资源,充分发挥住房资源在教学、科研、经营、服务中的作用,实现良性运转,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本文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通过对学校公共产权租赁住房项目前期调研,分析住房现状及潜在用户需求,分析学校自身现实及潜在的能力,进行准确的项目定位,较为精准迎合用户需求,确保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对象高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北京工业大学公共产权租赁住房现状

北京工业大学现有公共产权租赁住房整体情况见附表。

表1 公共产权租赁住房整体情况

三、公共产权租赁住房项目调研实证分析

1、项目调研目标

通过对项目进行SWOT分析,及运用住宅特征变量分析法分析了本项目中三栋住宅楼的特征变量。通过将住宅特征变量作为考察因素进行用户需求问卷调查,根据关注特征的不同对用户进行了细分。着重研究细分后的子用户,利用期望值公式进行计算,最后得出项目定位的结果。

2、项目SWOT分析【3】

3、项目住宅及用户特征变量分析

3.1 项目中住宅楼特征变量分析【4】

表2 特征变量因素分值表

表3 项目中三栋住宅楼的特征变量分值表

3.2用户需求分析

我们利用住宅特征变量作为考察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特征变量因素分值图见附表2)。共回收150份问卷,有效性97.4%,其中男性66%,女性34%。按照人才类别进行聚类,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用户。

表4 人才用户特征需求调查表

不同类型人才用户特点分析:

(1)青年教师、博士后人员

调查者中个人收入在6~10万之间(91%),年龄在25岁~30岁(71%)或30~35岁(21%)。家庭结构单身一人(35%)、两口之家(54%)、三口之家(9%)。

调查反映出青年教师工作年限短,收入低,住房支付能力较弱,故最关注租金价格问题。青年教师喜欢休闲娱乐活动,对居住环境中出行交通条件、楼内设施配套、周边设施配套、商业购物、文化娱乐等特征较为关注。相比之下,青年教师家庭结构多为单身一人、两口之家,多无私家车,所以对户型布局、居室面积、房屋朝向、装修程度、有无车位、教育配套等特征表现出一般关注度。

(2)高层次人才

调查者中个人收入在10~20万之间(21%)20~50万之间(66%),年龄在30岁~35岁(33%)或35~45岁(64%)。家庭结构单身一人(2%)、两口之家(17%)、三口之家(46%)、三代同堂(35%)。

调查反映出高层次人才因工作关系最关注居住地址距离学校远近。家庭结构多为三口之家或三代同堂,所以更为看重居室面积、户型布局、房屋朝向、装修程度;涉及下一代的教育配套、人文环境;及跟老年人相关的医疗、生活便利设施等特征。相比之下,高层次人才收入较高,多有私家车,对租金价格、公共交通条件、到商业中心的距离表现出一般的关注度。

(3)短期居住访问学者

调查者中个人收入在6~10万之间(31%),10~20万之间(57%),20~50万之间(12%)。年龄在25岁~30岁(11%),30岁~35岁(32%),35~45岁(54%)。入住公寓家庭结构单身一人(91%)、两口之家(7%)、三口之家(2%)。

调查反映出短期居住访问学者突出特点是短期居住,故最关注居住地址距离学校远近及周边配套设施、商业中心等。其次关心的是物业服务、治安环境、租金价格及文化娱乐人文环境等。相比之下,短期居住访问学者对居室面积、户型布局、房屋朝向、是否有车位、教育配套等表现出一般的关注度。

3.3期望值公式计算

建立期望值公式

E(X)=XA×PAMNA+ XB×PBMNB + XC×PCMNC +XD×PDMND

式中E(X)―期望值

XA―关注度等级A级所对应特征序号在楼栋中取值之和

PA―关注度等级A级所对应权重

NA―关注度等级A级对应特征序号的个数

表5 期望值计算结果表

4、项目定位

用户定位:用SWOT方法定性确定、用期望值计算法定量确定。从住宅优势与人员最关注的特征相切合程度、住宅特征与人员关注特征的期望值高低两方面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翠成公寓最适合青年教师、博士后人员居住;磨房公寓最适合高层次人才居住;潘道庙公寓最适合短期居住访问学者居住。

配套定位:根据不同类型用户所关注的不同住宅特征,各类住房采用不同的设计和装修、家具家电标准。翠成公寓定位为一居室、二居室,简单装修,简单家具电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磨房公寓定位二居室、三居室,整体式装修,中高档家具电器,追求一定生活品质;潘道庙公寓定位为一居室、二居室,酒店式精装,全套家具电器,实现拎包入住。

四、结论

本文以北京工业大学公共产权租赁住房为实例,采用SWOT方法和期望值计算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了项目定位,更加精准切合了用户的需求,为公共产权租赁住房后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红梅,何季秋.新形势下高校周转房管理体系探究[J].教育研究,2013(3).

[2] 鲁成伟.S高校资产管理研究.上海:上海海事大学, 2005:1-70.

[3] 姚媛.房地产市场调研在项目前期定位中的实证研究―以X项目为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9:1-51.

第8篇: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

[关键词]区域;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9篇: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范文

摘要:文章以地方文献的概念及特点为索引,阐述其与高校、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之间的建设模式,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具体方案。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2-0022-02

地方文献是在地方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以地方文化为基石记录当地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涵括了各项领域,是一块生动、具体而全面的“活化石”,是特定区域社会历史沿革的凭证和原始记录。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文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涌现。在各界高度重视的前提条件下,地方文献作为一种文化性资源已在图书馆的工作领域内得到了不断的融合与加工,为公共图书馆与地方文献的建设提供了信息化状态下的衔接与整合。

1地方文献的特征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依赖地方文化而衍生的地方文献内容也具有不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地域性特征。地方文献具有时空特点,因而也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反映了特定地域的民俗风情、人文风貌、历史文化变迁等,不同地域的地方文献都呈现出不同的唯一性特点。②时代性特征。地方文献在历史、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积累和沉淀是不同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固化”产物。在时代的演变和推进中,地方文献以“活化石”的形象,推演出不同的时代印记和标志性特征。③内涵性特征。地方文献是一个大家族,是各种类型、多种形式的知识聚合体,涵盖了丰富的知识性学科内容,展现了其知识的凝聚性力量。

2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建设意义分析

地方文献犹如一个知识宝典,在记载了某一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尤为宝贵的知识财富,为人们更好、更全面地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奠定了基础。在时代的发展下,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下,图书馆地方文献呈现出其特有的重要意义。

2.1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数据资源

在大数据时代下,在创新的理念环境下,在图书馆资源服务模式正在更新和优化的情况下,通过对累积的地方文献资源进行资源对接与融合,地方文献在高校的教学研究领域可以被广泛地拓展和应用。

2.2为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不同地域特征的地方文献包含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资料和依据,人们可以使用现代化手段对图书馆地方文献进行搜索,从而获取相关参考资料,进行信息交流和互通。

2.3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意义

地方文献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查找和引用,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弘扬当地的经济文化,有助于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政治战略调整,推动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

3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融合性建设的问题剖析

3.1地方文献资源收藏呈混乱、零散状

尽管地方文献的资源管理工作已经得到部分公共图书馆的关注,也在一些相应制度的支持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地方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地方文献与地方区域发展出现了脱节,其收藏的形式和内容都不足以应对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的需要。同时,因为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如:公共图书馆经费拮据等,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建设工作滞后,显得混乱而零散。

3.2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资源片面化

在地方文献的区域性文化宝库中,古往今来的政、史、经、文资源都应包含。但是,部分图书馆在收藏资源时,有古典热、现当代冷的倾向,并且重社会科学而轻自然科学,这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规划不相符。古代和现当代的地方文献资源都显现了不同地域的时展特征,片面炫耀古籍收藏而不关注现当代文献收藏的思想是不可取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自然科学文献中涵盖的工农业生产等领域的技术及成果与不同区域的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任何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割裂的做法,都会降低地方文献的完整性,会阻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3.3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缺乏统筹规划

我国在图书馆与地方文献的资源融合方面,还欠缺统筹规划和目标协调,在构建图书馆地方文献体系的模式时缺乏统一认知。地方文献由于宽泛性的特征,具有不同的载体与版本,因此仅仅依赖出版的书目编排来进行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藏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全面的。此外,高校图书馆还未与地方建立协作关系,使公共图书馆体系缺失了高校图书馆这一重要组成部分。

3.4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信息检索系统迟滞

在网络信息发展的新时期下,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图书馆的网络建设水平呈现滞后的状态。同时,由于地方文献资源庞大、散乱而缺乏系统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难以推进。这两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与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与融合,使其无法对外在的政府、单位或部门提供优化服务,无法借助于先进、便捷的服务性检索化手段为地方提供专业化的资源信息服务,影响了地方文献使用价值的发挥,制约了社会的共同进步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4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融合建设路径

4.1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与社会相融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体系

地方文献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展现的是当地的历史形成与社会发展形态的不同层面。因而在这一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图书馆必然要与当地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联系与沟通,以取得地方各政府部门的支持与理解。同时,图书馆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与档案馆、博物馆之间的互通与合作,在资源优势互补的前提下,统筹规划,组建与社会相融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4.2从专业性的文献收藏工作转为社会性的征集文献工作

传统的地方文献收藏工作都是由专职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独自承担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进行社会性的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应通过传统与新型网络相结合的征集渠道。

4.2.1传统的征集渠道。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合作与互通是前提,要在加强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档案馆的横向联系的基础上,以截流的方式搜集地方文献。此外,还可以建立“呈缴本”制度,规定本地域的各类出版物都必须向图书馆呈缴规定数量的样本,供图书馆收藏。

4.2.2新型网络地方文献征集渠道。新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也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和路径。由于网络环境容量大、信息传递迅速、无时空地域限制,因此不同地域的地方网络信息以轰炸的状态,以海量的大数据资源,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提供了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网络地方文献资源。

4.3加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与当地文化的深度结合与开发利用

地方文献是在地方文化的沃土上衍生、发展出来的,它在为社会进行系统功能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深化其自身的理论研究和文化研究,以动态、整合的姿态进行地方文献深度的开发和利用。伴随着时间的动态流逝进程和地域划分的不同规划下,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要进行同步的动态调整,进行再一次的重组和加工,使地方文献与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同步。

4.4构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资源服务体系

在网络信息的指引下,图书馆馆际之间的合作已是时代所趋、民心所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模式化建构已经提上了地方各部门的议事日程,构建虚拟和实体相结合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体系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因而,利用信息数字化体系开发出具有馆藏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是达到资源共享与融合的最佳路径。

4.4.1开发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由于地方文献类型多样化、存储方式多元化,因此在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一个网络电子系统下的目录式引擎,以实现目录搜索引擎下的链接与共享。

4.4.2开发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主题数据库。由于网络时代下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网络必须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用户提供个性化、需求化的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要以不同的个性主题为突出点,进行即时、全方位的服务对接。

4.4.3开发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传统的书面和纸质资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为大众服务成为可能,所有的需求用户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体验下载、阅读等服务。

4.5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建设

过去,图书馆人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不足,认为公共图书馆仅仅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借阅服务的公益性单位,而没有意识到其还具有对外的信息化服务功能,缺乏对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因此,我们要加快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引进一批热爱文献管理工作、熟知计算机操作技术、服务技能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为需求用户提供及时、便捷、全程的信息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付玉生.区域性“地方文献信息中心”构建的实例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12).

[2]王以俭.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体会与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2(2).

[3]何琳,吴浪.我国区域性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0(24).

[4]齐晓惠.地方文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0(4).

[5]尹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漫谈[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3).

[6]王以俭.做好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之管见[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3).

[7]张丽玲.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