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精选(九篇)

高中语文课程性质

第1篇: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

[摘要]在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通过构建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来实施综合性的语文教育。遵循系统、多元、联系的原则,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由语文基础、口语交际、实用写作、文学审美、社会文化、语文活动等系列课程构成。

[

关键词 ]高职语文教育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周静(1963-),女,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广西 柳州 54 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 012-2 014年广西教育厅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A类项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JGA32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99-0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规模发展走到现今的内涵建设,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强调高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综合文化素质养成的有机统一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学生基础素质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价值,应当构建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以实施综合性的高职语文教育,从而与专业教育及其他基础素质学科教育形成合力,有效服务于高职人才的培养。

一、实施高职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语文教育是相对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语文课程教学具体形态而提出的一个集合性质的概念,作为综合性教育力量其目标指向高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价值的实现有赖于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有效运行。概括而言,高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语言文字应用技能与人文精神素养。前者主要包括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灵活应用,高职毕业生应当具备以语言、思维为核心的听、说、读、写基础应用能力;后者主要包括生活审美体验与创造的能力、对社会历史文化的认知与评价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凝练而成的对生命(包括自然、人类)、对社会的尊重、敬畏、责任等精神意识。高职院校实施综合性、系统性的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偏低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基本语言表达不当、语法失范及思维逻辑有失严谨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此外,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文学艺术等缺乏基本的认知,对个人、社会、民族、国家缺乏基本的价值理解与热情,甚至部分学生对现实、未来的感知陷于严重困惑茫然的境地,强烈的倦怠渗透到日常生活乃至专业学习中。这种心灵精神层面的虚空及其弊害不容忽视。

为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我们曾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语文综合能力状况向不同企业、不同性质岗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统计中有55.6%的受调查者认为语文基础能力对个人工作发展“重要”,22.5%认为“非常重要”;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语文综合能力“普遍较差”的有39.7%,认为“普遍很差”的有8.5%;分别有53.6%、43%的人员认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很有必要”“有一定必要”加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不难看出,企业对人才语文综合能力有着明确要求,而高职毕业生相关能力不尽如人意是客观事实。

(二)高职院校语文能力培养工作滞后

近年来,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热情日益高涨,但从语文教育角度的观测可以看到,大多院校实际存在着学生语文基础能力较差、文化底蕴缺失,而学校语文教学效能低弱的突出矛盾。问题主要表现如下:第一,视野狭窄,往往以单一的语言表达技能课程代替综合性的语文教育,未能满足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基本需要;第二,缺乏整体设计,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综合性、系统性不强,以致弱化语文课程教学实效,造成语文教学资源的浪费;第三,灵活自主性差,教学组织基本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语文学习选择空间小,语文教学目标达成率不高。由此可见,当前高职院校语文能力培养工作滞后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现存问题得不到解决,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难成现实。

(三)高职人才培养的转型需要加强语文教育

在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发展的时期,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素质”、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事实证明,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碍于学生的成长发展。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素质问题,资深高等职业教育专家刘洪一曾明确指出:“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拥有‘双证书’,解决了眼前的就业上岗问题,但是他们在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欠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文化素质’底蕴的缺乏对其从业的影响乃至一生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意义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意见》)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对于此前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意见》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

在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有这样的共识:公民基础素质的培养,与具体技能的培养同等重要,甚至更具有奠基性。因此,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基础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前提,而作为基础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自然成为现代意义高职人才培养的必需。然而,受一定社会心理及现行招生体制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精神修养普遍未能达到高等教育阶段应有的水平,从这个角度看高职语文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二、高职语文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构建语文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语文教育的基本思路,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应当是一个基于毕业生语文综合能力评估进行整体规划所形成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运行有序的语文教学系统。

(一)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价值取向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价值取向所探讨的问题,从根本上看就是高职语文教育面向何方的问题,其限制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构成及各级教学目标的指向。在这个方面,全人教育观打开了观测的理论视野。全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区别于“工具化”的“半人”教育,强调教育要让人在知识、技能、思维、精神、价值、情操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因此,从高职院校教育宏观层面上看,人才培养应当做到专业能力教育与基础素质教育相统一,而在基础素质教育下级构成的高职语文教育层面,全人教育思想的指导意义在于明确语文教育亦当面向人的整体发展,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学生的健全发展为中心,构建高职语文“素质”“技能”二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让教学运行有知识而不止于知识,有技能而不止于技能。在这里,“高职语文”是个广义的课程概念,高职语文课程体系是多类语文教学活动的集合,其意义在于通过为高职学生所设计的综合性语文教学活动发挥综合性的语文教育功能,既关注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学成,也重视学生思维、精神、情感、审美的发展。

(二)高职语文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高职语文教育”是个集合性质的概念,是针对高职学生和谐健康成长、职场发展需求而系统整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依然以全人教育观为指导,并引入教育生态学思想作为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教育生态学强调教育内在元素的关联性及教育与环境的协调性,在这个层面,全人教育与教育生态学精神相通。全人教育认为培养“完整的人”则必须尊重学科内在元素、学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然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而不断变化的,那么任何教育都不能孤立、静止的存在,否则将导致受教育者内在的不和谐、个体生命与社会与自然的不和谐。由此可见,高职语文教育具有生态属性,其效能生成与建设发展必然受到高职院校内部、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实施语文教育必须思考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关注语文教学与高职教育不同层面因素的密切联系。基于此,可以明确高职语文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系统、多元、联系。系统是指要宏观地从高职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对高职语文教学进行整体性思考,组构一个统摄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之下、由多个门类语文课程组成的教育生态系统,从而让指向不同的语文知识、能力在相对完整的系统背景下生成更大的价值意义。多元是指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应当是一个语文学习要素多元并呈的教育系统,必须在课程内容、课程形态、教学材料、教学管理等方面提供多元选择的空间。联系是指在高职语文教育课程体系中,那些内涵各异、功能有别、形态不一的各类语文教学活动并非自成一统的孤立存在,它们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内则讲究语文学科不同方面知识能力的关联互补,外则保持语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在有序的运行中形成语文教育“场”而作用于高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

(一)对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基本要素的思考

1.课程目标:提高学生语文基础应用能力,促进人文素质养成。对于高职语文教育课程目标的研究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服务于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应当是“社会人”“文化人”“专业人”的融合,因此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价值意义既指向语文听、说、读、写、思基础能力的培养,又指向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二是在文化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语文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语文的人文性特质使其在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人文修养、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如果仅止于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略语言文化、语言文学的精神陶冶,无疑是高职语文教育的缺憾。另外,从校园文化角度看,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氛围普遍较弱,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运行也应当在校园人文气息的营造中发挥积极作用。

2.课程内容:组建语文技能培养与人文精神熏陶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不能狭义地视为一个内涵单一的专业性学科,而应当定位为高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高职学生需要理解技能、自然、社会、文化、精神等纷繁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多元聚合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也必定讲究能力素质的综合性。从学科内涵上看,语文是一个以语言为核心的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及文化在内的学科体系,因而构建语用学、文学、写作学、文化学、美学等多学科融通的综合性语文教育系统成为必需。在课程内容上应当致力于组建语文技能训练与人文精神陶冶相结合的教学模块,不同模块之间既各自独立而又互有依托,教学上贯通勾连相互映照,形成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增强语文教育功效。

3.课程编制:构建横有序列、纵有层次的语文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的导引下,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并将它们编制成一个教学体系,使之成为指导学生学习的工具。根据高职人才语文综合能力需求,可将高职语文设计为横有序列、纵有层次的语文教育课程体系。相对而言,这是一个内容完整、结构平衡、运行有序的教学系统,基本覆盖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语文基础能力素质需求。这个课程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高职语文教育结构,并对自身语文知识、能力水平有个基本的评价,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选择的自主性和自觉性,避免如今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选课较为盲目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成

基于对企业人才素质要求、高职毕业生语文综合能力现况的调查分析,高职语文教育主要整合开发如下几方面教学内容: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基础能力的规范化提升,口语表达交际能力的强化,实用性文体写作能力的提高,审美品质的养成,对人与社会的认知及民族文化的承传。与此相对应,高职语文课程体系由六个系列课程组构而成:语文基础、口语交际、实用写作、文学审美、社会文化、语文活动。其中,“语文基础”因其“基础”特性可设为必修课程;“语文活动”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所设计的校园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类活动,如社会调查、经典阅读、语言文字基本功比赛以及《汉风语韵》等语言文字专题广播电视节目、网络板块等。这些活动或针对专业特性选择性地开展,或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渗透性的语文教育,营建校园人文氛围,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口语交际”“实用写作”“文学审美”“社会文化”由系列公共选修或专业选修课程组成,各系列内部按基础普及、专项提高分层设计,主要进行实用性语言表达技能训练、人文精神培养。这个课程体系中大部分内容以选修课及不同类型的语文活动方式存在,为学生的个性化选择、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内涵丰富,要做到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语文基础与专业能力相结合,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灵活开放性,大大扩展了高职语文教育的空间。这个课程体系的运行使得以往狭隘的、单一的语文课程教学从根本上转化为综合性的语文教育,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

参考文献]

[1]周静,何惠,高职语文教育的生态化建设[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2]李琼,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3]高雅杰,郝春生.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8).

第2篇: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

(福建省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 福清 350300)

摘要:中职语文课程是中职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基础文化课,然而,受功利性价值取向的影响,特别是“2+1”学制推广以来,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开始缩减其课时比例。另外,不甚合理的课程定位,也导致部分中职语文教师陷入了错误开发教学内容的误区。本文探讨合理定位中职语文课程的方式方法,以期指导教学。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定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01-04

作者简介:陈小华(1980—),女,福建永春人,硕士,福建省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这些人才主要依靠中等职业学校来培养。

中职语文课程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而且是其他课程的学习的基础。然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正逐步成为各个职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陷入重“专”轻“文”的误区,为了保证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不断减少语文等文化课课时比例或将语文课程改为选修课。此外,中职学生生源素质普遍较低,而且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对中职语文教育存有错误认识,这无形中使得该课程的实施举步维艰。此外,不合理的课程定位使得部分中职语文教师陷入了错误或不恰当开发与创造语文教学内容的误区,过分强调中职语文课程的职业性功能,只进行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指导。如给广告专业学生讲授《项链》这节课时,让学生设计玛蒂尔德舞会上戴的项链;在为建筑专业同学讲授《我的空中楼阁》一课时,花大精力组织学生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房子及构造等等。这种不合宜的教学内容直接导致了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

中职语文课程既具有语文课程的一般特点,又带有职教特色;既有基础性功能,又有职业性功能。因此,其定位既要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又要结合专业特点,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为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中职学校语文课程的尴尬处境

(一)教育对象实际水平与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水平相距甚远

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在此,已明确地指出中职语文课程所面对的学生已经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其目标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和提高。但中职学校入学新生实际文化水平如何呢?

教育部曾于2007年组织开展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对111所中职学校的45 596位刚报到的入学新生分别进行数学、英语两科水平测试。其中,数学这一科目有46.60%的学生未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59.69%的学生未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而英语这一科目有38.63%的学生未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72.24%的学生未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如何呢?教育部2005—2007年连续三年分析通过中考招收的新生分数得出结论:语文成绩平均分最高的城市为58.67分,而分数最低的一个城市仅为33.70分,情况依然很严峻。

教育部所展开的调查统计还仅仅是停留在参加中考、有入学成绩的学生上,而在各个职业学校里,还存在着很大一部分通过“保送”、“自主招生”等渠道入学的学生,其文化课水平往往比那些通过中考招收进来的学生低得多。

尽管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扶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力度,通过规定普职招生比、发放中职生助学金、免学费等方式保护中职学校生源,但中职学校的招生仍举步维艰,普职招生比严重失衡,离国家规定的1∶1招生比距离悬殊。长期以来,上普高、考大学是中考生们的人心所向。因而,经层层选拔被淘汰的,往往才是职校的生源。很显然,中职语文课程的教育对象虽然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但往往未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该有的水平。

(二)大纲理想与教学现实差距较大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本门课程的地位、作用、任务和要求,同时也提出了本门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学时数,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对教育前景的理想预期。无论教材的编写、教学进度的制定,还是学生成绩考核以及课程教学检查评估,都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纲领性作用却被大大削弱,大纲理想与教学现实差距不断被拉大。

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修教学时数为192~216学时”。按教学大纲的课时要求来算,每周4节,每学期20周,语文课要开设3个学期。但在实际课时安排中,语文课的基本课时量根本难以保证,有的学校只是开设两个学期,而且周学时往往只有2~3节,有的学校则压缩至一个学期,还有的学校甚至将语文课改为选修课或应用文写作课。以2009年江西省三所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时安排和2010年抚州市中职校语文课时安排为例。江西省商务学校只在文科类专业开设一学期的语文课,周课时2节;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只在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一学期语文课,周课时2节;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只在财会、电子商务、文秘、市场营销等4个文科专业开设一学期应用文写作课,周课时4节。抚州市只有新宾职专和清原职专的高一年级每周开设4节语文课,其他中职校语文课的周课时普遍为2节,有的3节,个别1节。中职语文课程现实教学课时严重不足的情况并不限于个别地区,而是很普遍的现象。

(三)学生对中职语文教育的认识有误区

长期以来,学一门技术,毕业后成为一线的初、中级技术人员是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普遍认识,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学生、家长和学校往往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语文等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抱有“我是来学技术,不是来学语文的”这种想法的中职生还不在少数,但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认识。如果只是想学一门技艺,从学生角度来看,完全没必要来职业学校接受教育,“拜师学艺”一样可以出师,而且学习成本更低;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如果只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就可以直接在企业教学,没有必要耗资建校舍,购设备,搞课改。若如此,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师徒技艺授受没什么太大区别,也就没有存在意义了。

职业教育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与师徒的技艺授受有着本质区别,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发展基础。作为基础文化课,中职语文课程既能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等与日后工作、学习息息相关的基本技能,同时对中职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文化素养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职语文课程目标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一)中职语文课程目标的一般性

中职语文课程性质是中职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影响中职语文课程目标定位的直接因素。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这一课程性质定位充分肯定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从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来看,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普高语文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不管是哪类学校,哪个阶段,作为学科属性,语文还是语文,我们说的都是汉语,写的都是汉字,不可能发生本质改变”。

中职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一种,具有语文课程的一般性特征。一是和其他类别的语文教育一样,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课程目标之一,这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特征的体现。从普高语文课标和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课程目标的描述上看,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普高语文课程和中职语文课程的共同目标。二是和其他类别的语文教育一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这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的体现。普高语文课标指出,学生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中职语文课程则是通过“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虽然普高语文课标和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关于人文教育的表述略有不同,但二者的实质内容相同,都是以塑造健康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为课程目标。

可见,中职语文教育虽然有别于其他类别的语文教育,但同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是语文教育,其根本性质和目标是一致的。

(二)中职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殊性

职业教育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生产劳动所需知识技能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解释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可见,“职业或生活”、“必需”、“够用”、“知识和技能”是职业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四个要素。其中,“必需”、“够用”是职业教育学科教学质和量的标准。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用得上”,二是“足够用”。增加和提高学生“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其最终目的是满足学生“职业或生活”的需要。从这个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实用教育。正如中国职业教育的开创者黄炎培先生所指出的职业教育的三个目的:“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

中职语文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文化课程,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培养目标。“从整体上或本质上说,中职语文与普高语文的区别,前者在于应用性,后者在于学术性。”中职语文与普高语文虽然同属于语文教育,一样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普高学生以升学为目的,而中职学生以就业为目的,因此在学习内容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中职语文主要培养满足学生就业和生活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普高语文则主要是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新《大纲》在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中职语文应“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并指导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从新《大纲》的表述上看,中职语文的“实用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培养中职生现实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知识与技能”,以满足中职毕业生首次上岗的需要;二是培养中职学生将来职业和终身发展用得上的“知识与技能”,为中职毕业生日后转岗、晋升奠定基础。也就是说,培养中职学生当前和日后职业和生活所必需或可能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中职语文的课程目标,是否满足“必需”的要求,是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

中职语文课程功能的基础性和职业性

(一)中职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功能

中职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体现:一是语文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情感,是人们进行思想和交流的工具和基础。作为语文教育的一种,中职语文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继续,是中职学生学习语言,提高语文运用能力的直接途径,也是其学习、生活以及日后工作过程中进行思想与交流的基础。二是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工具和基础。叶圣陶曾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中职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中,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其知识和技能的传播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这一载体,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同时,就是运用语文的过程,而语文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他课程的学习效率。

(二)中职语文课程的职业性功能

中职语文课程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下的基础文化课,有着深刻的“职业”烙印,没有职业特色的语文教育不能称之为中职语文教育。中职语文课程无论是课程目标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都要考虑到职教和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实际。鉴于中职学生毕业后将融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中职语文课程则应根据专业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中职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虽然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中职语文课程有着不同的需求,但在口语交际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这两方面的要求却是相对一致的。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加强这两方面教学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由于中职学生在性格、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缺憾或问题,中职语文课程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课程具有语文课程的一般特点,又带有职教特色;既有基础性功能,又有职业性功能;既要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又要结合专业特点,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为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中职语文课程的合适定位应是“有专业特色的培养语文应用能力的基础课程”。作为基础文化课,中职语文课程要以基础教育为主,兼及职业教育。这一方面是因为中职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是提高专业学习效率和顺利就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中职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是语文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此外,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较低,虽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却大多没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该有的水平。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后续的语文教育,中职语文课程有必要加大基础教学比重,以夯实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和提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第3篇: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这些人才主要依靠中等职业学校来培养。

中职语文课程在中职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而且是其他课程的学习的基础。然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正逐步成为各个职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陷入重“专”轻“文”的误区,为了保证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培养,不断减少语文等文化课课时比例或将语文课程改为选修课。此外,中职学生生源素质普遍较低,而且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对中职语文教育存有错误认识,这无形中使得该课程的实施举步维艰。此外,不合理的课程定位使得部分中职语文教师陷入了错误或不恰当开发与创造语文教学内容的误区,过分强调中职语文课程的职业性功能,只进行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指导。如给广告专业学生讲授《项链》这节课时,让学生设计玛蒂尔德舞会上戴的项链;在为建筑专业同学讲授《我的空中楼阁》一课时,花大精力组织学生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房子及构造等等。这种不合宜的教学内容直接导致了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

中职语文课程既具有语文课程的一般特点,又带有职教特色;既有基础性功能,又有职业性功能。因此,其定位既要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又要结合专业特点,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为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中职学校语文课程的尴尬处境

(一)教育对象实际水平与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水平相距甚远

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在此,已明确地指出中职语文课程所面对的学生已经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其目标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和提高。但中职学校入学新生实际文化水平如何呢?

教育部曾于2007年组织开展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对111所中职学校的45 596位刚报到的入学新生分别进行数学、英语两科水平测试。其中,数学这一科目有46.60%的学生未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59.69%的学生未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而英语这一科目有38.63%的学生未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72.24%的学生未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如何呢?教育部2005—2007年连续三年分析通过中考招收的新生分数得出结论:语文成绩平均分最高的城市为58.67分,而分数最低的一个城市仅为33.70分,情况依然很严峻。

教育部所展开的调查统计还仅仅是停留在参加中考、有入学成绩的学生上,而在各个职业学校里,还存在着很大一部分通过“保送”、“自主招生”等渠道入学的学生,其文化课水平往往比那些通过中考招收进来的学生低得多。

尽管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扶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力度,通过规定普职招生比、发放中职生助学金、免学费等方式保护中职学校生源,但中职学校的招生仍举步维艰,普职招生比严重失衡,离国家规定的1∶1招生比距离悬殊。长期以来,上普高、考大学是中考生们的人心所向。因而,经层层选拔被淘汰的,往往才是职校的生源。很显然,中职语文课程的教育对象虽然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但往往未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该有的水平。

(二)大纲理想与教学现实差距较大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本门课程的地位、作用、任务和要求,同时也提出了本门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学时数,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对教育前景的理想预期。无论教材的编写、教学进度的制定,还是学生成绩考核以及课程教学检查评估,都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纲领性作用却被大大削弱,大纲理想与教学现实差距不断被拉大。

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修教学时数为192~216学时”。按教学大纲的课时要求来算,每周4节,每学期20周,语文课要开设3个学期。但在实际课时安排中,语文课的基本课时量根本难以保证,有的学校只是开设两个学期,而且周学时往往只有2~3节,有的学校则压缩至一个学期,还有的学校甚至将语文课改为选修课或应用文写作课。以2009年江西省三所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时安排和2010年抚州市中职校语文课时安排为例。江西省商务学校只在文科类专业开设一学期的语文课,周课时2节;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只在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一学期语文课,周课时2节;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只在财会、电子商务、文秘、市场营销等4个文科专业开设一学期应用文写作课,周课时4节。抚州市只有新宾职专和清原职专的高一年级每周开设4节语文课,其他中职校语文课的周课时普遍为2节,有的3节,个别1节。中职语文课程现实教学课时严重不足的情况并不限于个别地区,而是很普遍的现象。

(三)学生对中职语文教育的认识有误区

长期以来,学一门技术,毕业后成为一线的初、中级技术人员是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普遍认识,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学生、家长和学校往往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语文等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抱有“我是来学技术,不是来学语文的”这种想法的中职生还不在少数,但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认识。如果只是想学一门技艺,从学生角度来看,完全没必要来职业学校接受教育,“拜师学艺”一样可以出师,而且学习成本更低;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如果只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就可以直接在企业教学,没有必要耗资建校舍,购设备,搞课改。若如此,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师徒技艺授受没什么太大区别,也就没有存在意义了。

职业教育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与师徒的技艺授受有着本质区别,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发展基础。作为基础文化课,中职语文课程既能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等与日后工作、 学习息息相关的基本技能,同时对中职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文化素养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职语文课程目标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一)中职语文课程目标的一般性

中职语文课程性质是中职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影响中职语文课程目标定位的直接因素。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这一课程性质定位充分肯定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从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来看,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与普高语文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不管是哪类学校,哪个阶段,作为学科属性,语文还是语文,我们说的都是汉语,写的都是汉字,不可能发生本质改变”。

中职语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一种,具有语文课程的一般性特征。一是和其他类别的语文教育一样,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课程目标之一,这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特征的体现。从普高语文课标和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课程目标的描述上看,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普高语文课程和中职语文课程的共同目标。二是和其他类别的语文教育一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这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的体现。普高语文课标指出,学生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中职语文课程则是通过“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虽然普高语文课标和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关于人文教育的表述略有不同,但二者的实质内容相同,都是以塑造健康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为课程目标。

可见,中职语文教育虽然有别于其他类别的语文教育,但同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是语文教育,其根本性质和目标是一致的。

(二)中职语文课程目标的特殊性

职业教育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生产劳动所需知识技能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解释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可见,“职业或生活”、“必需”、“够用”、“知识和技能”是职业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四个要素。其中,“必需”、“够用”是职业教育学科教学质和量的标准。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用得上”,二是“足够用”。增加和提高学生“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其最终目的是满足学生“职业或生活”的需要。从这个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实用教育。正如中国职业教育的开创者黄炎培先生所指出的职业教育的三个目的:“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

中职语文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文化课程,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培养目标。“从整体上或本质上说,中职语文与普高语文的区别,前者在于应用性,后者在于学术性。”中职语文与普高语文虽然同属于语文教育,一样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普高学生以升学为目的,而中职学生以就业为目的,因此在学习内容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中职语文主要培养满足学生就业和生活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普高语文则主要是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新《大纲》在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中职语文应“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并指导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从新《大纲》的表述上看,中职语文的“实用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培养中职生现实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知识与技能”,以满足中职毕业生首次上岗的需要;二是培养中职学生将来职业和终身发展用得上的“知识与技能”,为中职毕业生日后转岗、晋升奠定基础。也就是说,培养中职学生当前和日后职业和生活所必需或可能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中职语文的课程目标,是否满足“必需”的要求,是中职语文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

中职语文课程功能的基础性和职业性

(一)中职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功能

中职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体现:一是语文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情感,是人们进行思想和交流的工具和基础。作为语文教育的一种,中职语文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继续,是中职学生学习语言,提高语文运用能力的直接途径,也是其学习、生活以及日后工作过程中进行思想与交流的基础。二是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工具和基础。叶圣陶曾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中职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中,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其知识和技能的传播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这一载体,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同时,就是运用语文的过程,而语文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他课程的学习效率。

(二)中职语文课程的职业性功能

中职语文课程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下的基础文化课,有着深刻的“职业”烙印,没有职业特色的语文教育不能称之为中职语文教育。中职语文课程无论是课程目标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都要考虑到职教和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实际。鉴于中职学生毕业后将融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中职语文课程则应根据专业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中职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虽然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中职语 文课程有着不同的需求,但在口语交际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这两方面的要求却是相对一致的。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加强这两方面教学的比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由于中职学生在性格、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缺憾或问题,中职语文课程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课程具有语文课程的一般特点,又带有职教特色;既有基础性功能,又有职业性功能;既要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又要结合专业特点,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为日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中职语文课程的合适定位应是“有专业特色的培养语文应用能力的基础课程”。作为基础文化课,中职语文课程要以基础教育为主,兼及职业教育。这一方面是因为中职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是提高专业学习效率和顺利就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中职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是语文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此外,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较低,虽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却大多没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该有的水平。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后续的语文教育,中职语文课程有必要加大基础教学比重,以夯实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和提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第4篇: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语文 课程 性质

课程性质是一门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对于该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它指导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侧重、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教学评价的倾向等方面。

纵观语文教育发展的百年历史,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未曾停止,但仍未形成定论。各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界定也仍有值得完善之处。本文以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4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及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历史线索,分析各时期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亮点和不足,并阐述笔者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同时重申语文课程性质的重要意义。

一.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4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及评价

(一)亮点:在原来大纲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反映了当时语文教育界对语文课程性质形成的重要共识。

1、工具性

工具说强调语文的实际价值和效能。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叶圣陶认为“学语文为的是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多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1]。

建国后20多年语文教学遭受政治摆布和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性。因而“工具说”——摒弃了极“左”思想对语文教学的严重干预和错误导向。

2、人文性

人文说强调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教化功能。如韩军提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于漪真正将人文性的理念提升到语文课程性质的高度上来认识。

其意义在于使语文课程充分发挥德育、智育、美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语文教育即语文教育。而语言又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任何言语作品外部形式和内部因素水融。因而语言不仅是交际、生活、学习的基本工具,同时作为思想内容、精神情感的载体,负载丰富的人文内涵。故语文课程既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工具性课程,又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全面深远影响的人文性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两份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具有进步性,终结了“工具说”和“人文说”两者对立的尴尬局面,使语文教育走出了长期左右为难的窘境,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和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凸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个方面,并主张二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注意在两种倾向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张力,并促进二者有机融合”。[2]

(二)不足

1、混淆了语文和语文课程

首句的释义主角是“语文”而非“语文课程”。存在偷换概念主体的疏漏。语文(学科)是学校教学的科目之一,而语文课程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过程之一。两者存在着相同的部分,但不能互相取代。课程强调的“过程”、“进程”是语文(学科)所不具备的内涵。因而界定语文课程性质,不能将性质主体替换为“语文”。

2、未能明确界定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未能准确揭示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没能达到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效果。

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及评价

这份最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课程性质的表述如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亮点

1、历史性的突破——定位回归语言文字运用。叶圣陶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语,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3]叶圣陶所理解的语文即是语言。贯穿语文教学基本过程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因而新课标一针见血地揭示语文课程的核心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强调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掌握母语,把握语言规则,进而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定位的回归可谓固本清源,抓住根本。同时,这一规定也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课程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产生重要指导作用。

2、定性主体着眼于语文课程,避免与“语文”的混淆,只有明确释义对象,才有可能准确地界定性质。

(二)不足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迄今为止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凝聚了几代语文教育研究学者的集体智慧,其新锐之处值得肯定。但这最新成果却并非无可指摘,具体表现为一下三处:

1、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仍不准确,未能抓住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外语课程的本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忽视了语文课程与其他外语课程的本质差别在于民族性。语文课程应是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此处扩大了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范畴,有失准确。

2、将任务纳入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句本身表述无误,但揭示的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所承担的任务,并不属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范畴。

3、未能明确界定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他课程同样具备,这丝毫起不到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作用。

四.反思和补充

这十年新课标的历史沿革已然明晰,其中的发展和存在的疏漏也已得到梳理和评析,以历史的发展眼光看来,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有一个越来越准确、全面、完备的趋势,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但离完善还有一定的距离。

从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对课程性质仍未有完善、准确的定论。这是语文课程发展的重大缺失,对其课程性质的准确界定滞后于语文课程的发展,很可能造成语文课程后续发展的不稳定及众多无谓的争论。性质界定不准确很可能导致教学内容选摘、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评价侧重等方面的偏差,因而这一任务迫在眉睫,仍是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语文就是语言。语文教育就是语言教育。而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是民族性,所以语文教育就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语文课程要能体现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的特点。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民族性,核心是语言。只有认识到这一点,语文教学中才会重视祖国语言,才会重视祖国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丰厚的民族文化精髓,才会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才能正确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实现语文课程的任务,才能给语文课程建设以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38页。

[2]徐林祥:《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第5篇: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现状 课程定位 课程改革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是我校文法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通修课程,承担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任务,总学时48。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成为新时代所要求的既有专长,又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新型人才。具体内容涉及从上古神话至明清小说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的经典篇目。随着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的确立,大学语文课程也应当思考确立新的发展方向。结合我校大学语文的开设情况,对比其他学校相关课程的现状,笔者从以下几点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与改革策略。

一.目前我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及教学现状

近些年恚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不容乐观。各学院开始大幅压缩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有的学院直接取消,有的学院将其设定为选修,但因为选修人数过少,通常也不能开课。经过考察与反思,笔者认为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面临的困境是普遍的,究其原因,可以总结如下:

1.课程定位不够准确。大学语文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任课教师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经过梳理,大致有这么几种观点――工具课程、人文素养提升课程、文史知识课程等。由此,有的教师侧重于知识技能的训练,看中对于高中语文的接续;有的教师更看中课程的文学性表达,更专注于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其审美能力;有的教师侧重文史知识传授,以达到文化传承、道德修养提升的目的。虽然这些观点均不无道理,但因学生专业、层次不同,导致课程定位不够有针对性,这也是该课程陷入困境的原因。

2.教学目标不甚明确。由于定位不准,导致了教学目标的模糊。在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时代背景下,再一如既往地去单纯介绍文学史知识、时代背景、作品结构特点等问题,显然不合适。学生的知识水平、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谨慎规划该课程的宏观目标、微观目的、长远规划、近期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3.教学队伍不够稳定。与其他学校一样,我校大学语文虽最初开设人数众多,教师队伍也显得比较“庞大”,却是“弱势群体”。因为没有学科支撑,连二级、三级学科也不是,所以势必缺少专职教师,每个学期、每个专业任课教师队伍都在调整,这也直接导致了教学连续性较差与教学目标设定的模糊。

4.教学方法较为死板。传统的大学语文授课与中学形式没有太大差别,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为辅。所以,从上课到下课,学生几乎没有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其实,大学教学应当将课堂讲授与互动、课下自学与领悟、作业、实践、考核很好地结合。相对于中学教学,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更为灵活,增加课堂讨论、课下互动,甚至举办一些活动促进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校乃至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面对该课程的现状,部分教师也丧失了信心,认为应当将该课程改为“国学”、“文化概论”等。在这种窘境下,如何确立《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如何明确课程定位、构建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探讨大考核方式,以便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更好地为专业学习服务,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得不再次思考、探讨的问题。

二.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甚至有人提出“要使大学语文从课程向学科进行转化”[1],这自然是对于大学语文发展前景的一种规划。在笔者看来,就目前的条件来看,对于课程定位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无论如何改革,大学语文学科性质的核心也不能改变,所以“人文性”与“工具性”是必须强调的。在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也不能完全抛弃“人文”,只重“工具”。所以,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怎样将人文与工具这两大方面综合起来,强化传统经典的同时注重兼收并蓄,适当拓展学术性引导的同时注入高校教学应有的灵活性。

1.注重人文性:择善而从

大学语文所属的学科本性即是人文性。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课程必须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例如《史记》中的作品,亦文亦史;《论语》《老子》等诸子百家的散文,亦文亦哲;之后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更是包罗万象。选取的作品须能够体现高尚的理想、正直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且能够深刻反思历史、关照现实,表现真挚的情感、理性的思考。在汲取名家名作的营养之时,更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避免人云亦云。这是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语文最基本应当做到的,目前来看,各个高校都在做相关的工作。比如,2008年北京大学温儒敏、南京大学朱寿同等知名教授联手编写了《高等语文》教材,该书采用了专题模式,对于语文教学是一种突破性的变革。该专题教学模式下较为重要的就是与专题配套的文选,需要“择善而从”。目前,除了该教程外,其他学校也大多编写了《大学语文》教材,其内容支撑也必然都是文选,究竟如何“择善而从”,须谨慎考量。一方面考虑到历经岁月淘洗的经典,另外也需要紧贴时代的新作,甚至应当将范围拓展得更广,包罗古今,涵盖万象。

2.加强工具性:以读促写

大学语文其实应当是中学语文的一种延续,但却不能囿于中学的死板模式。其实这种延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延续语文作为“工具”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以读促写作为语文教学一直延续下来的方法,还需进一步贯彻,阅读能力提升,自然写作水平会得以进步,与此相应,文学审美能力也能够提高。关于上一点“择善而从”自然以经过反复筛选的古今中外精美的文章为实体,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反复诵读、揣摩,领会各体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通过必要的习作锻炼,提高学生汉语的阅读能力、文字的应用能力与语言的表达能力。这种方法看似因循守旧,但其实是学习语文无法越过的唯一途径。至于如何“读”,是个关键问题――当然还是经典文本阅读,通过课上的经典文本细读与课下经典篇章的拓展解读与涵泳,达到文学史与文化常识的巩固,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3.增加兴趣点:灵活与开放

就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讲,其兴趣点是不同的,因此理工农医不能与文学艺术毫无差别。只有考量到这一点,才能尽量避免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既无用又无趣。在课程中的各个专题中,广涉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甚至军事、数学等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把握好各类知识、问题的深度,配以灵活的授课方法,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有,可以将时下流行的通俗文学列入其中,特别是搭配目前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电影作品的风潮,更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体现出该门课程对于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态度。

4.追求综合性:整体提升

总体看来,大学语文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基础课程。文学鉴赏的方法,审美能力和阅读兴趣,对本国文学较高水准的理解、表达和写作,这些都在该门课程目标范围内。简言之,课程提高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曾颁布《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该大纲提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这些表述说明,在前述的几点基础之上,该门课程的应当在授课过程中灵活地将各类知识、能力融会贯通,使课程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发展转型过程中的课程改革讨论

1.课程体系构建

经过深入考察,就我校来看,目前我学院开设的人文素质提升类课程有几门,大学语文、普通话、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这些课程,有的是必修课,有的是选修课。面对这些课程“各自为政”的现状,其实可以考虑构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提升人文素养,其它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拓展补充,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再辅以人文类讲座,就构成了“课程群+讲座”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将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堂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发展有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目前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课程不感兴趣的现状,可以改变单一的传统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方面,注重F代高科技手段的应用,采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配合讲解播放相应的声与影;另一方面,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增加自由讨论的机会,同时注重横向联系,把学习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才干;再有,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点,就是将学生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相关的竞赛,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朗诵比赛、征文大赛等活动,很好地构建了课下人文素质拓展的平台。这样“课程+活动”平台的搭建是解决大学语文遇到的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普适性。

3.考核内容与方式

每一门课程均会有其相应的考核,以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大学语文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全院统考。另外平时成绩由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要素组成。这种考核方式看似公平,实则很难真正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否真正提高。但如果不组织考试,或者采用开卷考试方式,又会导致学生对于该门课程不够重视,影响课堂教学。所以究竟如何考试,如何以考促学,成了大学语文考核改革的一个难点。其实,就我校来说,每学年新生入学后都会组织综合素质考试,这个可以作为大学语文考核的一方面内容。另外,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布置灵活多样的人文素质题目,鼓励学生思考并付诸实施,再在课程后半段组织安排展演,也不失为很好的考查方式。尽管这些思考尚不成熟,但随着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考核方式也必将改革,这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谭帆.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上的讲话(2012)[Z].

[2]朱珠.情感教育是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2).

第6篇: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

[论文摘要]当前,高职语文教学面临边缘化的窘境,改革势在必行。教学实践表明,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以形成性考核为手段,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六位一体”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形式。高职语文作为一门融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文化教育课,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但就目前来看,高职语文教学存在学科地位弱、课程定位模糊、教学形式和手段落后、评价体系单一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但局限于教材和教学方式、手段,整体改革效果并不明显。近两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湖南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及评价标准的改革工作,并将这一模式较好地运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职语文整体优化教学体系。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一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一、“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由原国家重点中专郴州商业学校和原部级重点中专机械电力工程学校合并组建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学院从2006年起,创立并实施了“六位一体”能力型课程模式教学改革。

所谓“六位”,指高职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中必须突出的六个基本要素: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教、学、做”结合及形成性考核。“六位一体”则是这六个要素有机构成、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即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确定知识目标、组合教学模块、设计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为训练素材;根据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教、学、做”一体化安排,促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能力,获取知识;课程考核以平时的项目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考核为主。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摆脱了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的思维定式,是一种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教学过程的完整系统优化、彰显职教特色的全新模式。

二、“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

高职语文课程作为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六位一体”课程改革的第一批试点课程,经历了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已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科学定位课程培养目标

在“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中,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来分析、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是最重要的工作。明确高职语文的课程性质和学科定位是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方向、教材设计、师资配备及教学方法等。而培养目标的确定,取决于教师对高职教育特点、语文的学科性质、语文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状况和社会需求的把握。

高职语文既不同于中学语文,也不同于本科语文。中学语文侧重于“工具性”和“基础性”,本科语文侧重于“人文性”和“审美性”。高职语文则介于二者之间,融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高职语文课程要超越中学语文课,必须在夯实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文化的熏陶,培养其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与本科语文相比,应降低知识的深度和厚度,弱化理性思辨色彩,突出实用价值。

此外,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后者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和岗位的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即: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据调查显示,职业核心能力较之专业能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更为重要。这就从本质上要求高职语文课程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改变了“有了知识,就有能力”的传统知识本位职教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高职语文课程定位为一门融工具性、实用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重要文化基础课。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语文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目的。只有在这样的培养目标下,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体现高职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应该具有的作用。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首先,我们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了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是将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依据,教学内容偏重于中国古代诗文,对当代人文学科、交叉学科的成果和国外优秀成果吸收不够,教学内容单一陈旧,与现实要求相差甚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这样泛泛而教,靠有限的课时讲授几篇课文,很难达到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培养要求。

为此,我们打破了依据知识本身逻辑来组织内容的传统高职语文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参照点来组织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形成来选择、理顷课程内容,将高职语文与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相关课程进行整合。教学内容由阅读鉴赏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信息处理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第二课堂学习内容等模块组成,做到了以职业能力训练为本位,融合语文知识和人文知识,以课堂学习内容为本位,构建自主学习内容。这样既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对接,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1)项目驱动法。根据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和单元(两课时)目标精心设计合适的训练项目,以训练项目来引领技能训练和知识的讲解及归纳,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安排。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角,参与是关键,教师帮助学生克服被动学习的心理定式,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控。(2)问题探究法。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应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评议,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视角进行思考,也可运用逆向思维,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全面考虑,提出多种解决办法。(3)分组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活动。例如学习策划书写作时,先布置小组成员利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和相关信息,讨论写作思路,并进行写作。然后各小组推选一名成员上台陈述观点、展示作品。这种方法可与竞赛、讨论和情境模拟结合起来,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开放式教学法。高职语文课时有限,教学中应做到课内课外结合,将语文课堂与文化讲座、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节相结合,把语文学习贯穿于各种课外活动、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扩展阅读,以终身学习的观念引导学生,使学生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引申到工作、生活中去。

(三)深化教学改革成果,开发特色鲜明的高职语文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改革理念的物化形式。传统高职语文教材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以学科知识体系和文章内容为编排体例,选文缺乏时代感,多与中学语文重复,且忽视职业需求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六位一体”课程改革理念,贯彻‘能力核心、素质全面、知识够用”的宗旨,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这条主线来设计教材内容及编排体例,开发出了方便教学的《高职语文实用教程》。该教材运用“六位一体”课程职业能力分析方法,确定了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将教材分为阅读鉴赏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信息处理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第二课堂学习等六个模块,再依据每个模块包含的单项能力,确定各模块的教学目标、训练项目和训练素材。训练项目和训练素材既考虑了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又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具有科学性、艺术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此外,学校还陆续开发了教学光碟、学习指导书、电子教案、训练素材和试题库等立体化教材。同时,这一系列教材首先在学院试用,并在教学活动中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再进行公开出版。这样,不仅保证了教材开发的质量,也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学生学习的品质及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那种“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评价既不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正确判断,无法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首先,我们建立了学生、教学专家、语文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专家考评课堂教学活动等方式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第7篇: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课程性质;母语危机;大学语文;文化期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167-03

近年来,各界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定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和讨论,这直接影响到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改革,影响着新一代人才培养基本文化基质的塑造,因为一切课程改革的方案和实践都基于对课程性质的根本认识。

一、从2001年与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

的对比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再认识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对语文课程性质做了如下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P6)2011年崭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更突显了其强大的时代认知,其中在第一部分前言中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认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P2)从对比中可知:2011年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明显淡化了其工具、理性的一面,而强调和突出了与时代主题相呼应的人文功能和实践现实性。在笔者看来,这一表述的变动说明了当下对语文“人文性”性质的强调和对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突显,对于从事语文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语文课程性质讨论的过程,即人们对语文课程认识步步深入的过程,必将促使着语文教育逐渐趋向成熟。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大都把语文课程看成一门工具课和基础课,叶圣陶、吕叔湘等语文教育家们对语文教育的论述大都是从工具的意义上着眼的。但是,今天把语文当作一门纯工具性和纯知识性的课程来看待显然就狭隘了,尤其对面向施教对象是具有一定知识储备、一定独立思维能力和社会意识的大学生而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文,是人文意义上的语文,而非工具意义上和纯基础意义上的语文。大学语文应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探求文学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文学,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质,使我们的学生变成历史意义上、文化意义上、情感意义上、道德意义上的人,从而实现精神成人的目的,肩负起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的神圣职责。大学语文由于其课程地位,在大学里一直不被人重视和看好。然而,伴随着大学培养出的人才低素养、低能力、难于适应社会的现状,人们开始反思大学这个输出人才的重要领域自身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种种缺失。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最直接相关的人文课程被普遍关注起来,并由此引发了各种讨论。种种讨论都对大学语文地位的重新认定起到了推动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教育、人才输出的关口,其重要的素质教育地位和人文教育价值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或课程所不能取代的。尤其是在目前诸多纷繁的社会现象背后、母语危机的背景下,文化焦虑成为全民综合征,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希望投射于传统文化,希望从传统中找到解决急症的良药!进而,人们开始思索高等教育求真育人的真本追求,这在大学教育中正是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中心展开的。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根本不仅仅在于其专业能力的高低,更源于深深植根于人性和素养的教育和把握。尤其面对社会文化寻根运动的蓬勃发展、面对母语危机的时代现状,大学语文人文性质的彰显逐渐成为其生存的重要语境之一。

二、从母语教育危机透视大学语文

对彰显人文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性

“母语危机”是现时代教育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重要课题,母语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尖锐问题伴随经济的深入发展而日益显著起来,而母语危机的文化现象背后则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各方面问题。透过各国的“母语危机”现象我们可以透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以及教育问题。因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绵远几千年的汉语所固有和坚守的领地愈来愈狭小甚至呈现出边缘化趋势。母语危机是文化危机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当前,母语危机成为汉语研究的课题正是由于其岌岌可危的现状所致。其实,这种现象在亚洲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如韩国和日本也已有共识:自己母语赖以生存的土壤日渐衰落,而取而代之则是英语的无限泛滥。面对电脑时代,汉语从应用电脑起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沦为了英语的附属语。将汉字成功输入电脑,首先要掌握的是学会英文字母和其编排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母语教育与英语教育是截然对立、彼此矛盾的。我们不能把两种语言和文化简单化处理,因为二者不是单纯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方面英语是世界共同语,我们要与国外经济、文化进行交流,要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就必须学好英语这一重要工具;另一方面汉语是本民族自己的独有文化,我们更要学习、继承、坚守、发扬光大汉语审美的独特领域。在笔者看来,学习英语应关注其工具性的实用特征,而母语则意在其人文性的精神塑造,学习母语有利于正确运用英语发展自身,而学习英语则可更加捍卫并促进母语及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如何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和地位,将直接影响着语文教育乃至民族母语教育的未来发展。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3](P3)从高教司颁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表述中可以明确,大学语文的基础性课程地位是由其根本的人文性特征所决定的,大学语文课对中华民族未来人才的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甚至对整个高等教育大业都不容忽视。早在1978年,就有学者倡导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用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增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信心,提高精神素养和弘扬民族传统。在这个特定的文化焦虑的历史时期,大学语文无疑承担起了这一职责。母语教育是一个极为广阔的范畴,它既包括学科性、专门性或专业性的,连日常生活与交往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也能囊括。即便如此,母语教育也总有其开展和缠绕的核心范畴:即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当然,母语教育并不等同于大学语文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只是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中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实现手段或方式,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不同的人群和环境,母语教育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在大学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情境中大学语文课程则是母语教育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语文的地位和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母语教育的发展状况。

三、从“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

的差异积极发掘其人文教育功能,

使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期待

大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虽然在教学方法上也有许多借鉴,但其有本质的不同。一是目标指向不同,具体表现为中学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以传授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为目的和重点;而大学语文更注重于思想的传输、情感的解读、写作方法的探讨和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之上;二是教育追求各异,中学语文以应试和升学为目的,呈现出强烈的功利性特征,而大学语文则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塑造文化精神和性格为最终目标,突显出其人文性特征。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感受到:大学语文更注重的是在学科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去彰显人文性,去铸就语文的精神素养,从而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文化期待——传承并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一)明确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

大学阶段是人结束学生生活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是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的中坚力量,因而更应关注其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引导。大学语文与语文是具有种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仍以语文课程的性质为成长和存在根基,大学语文所处的位置,使得它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它与民族文化的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除了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担负着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塑造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的功用。”[4]可见,明确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和任务是进行正确有效的大学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大学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集中精力和专家统一编写权威性教材,确定一个适合的文本让大学语文教育有章可循

一部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科学性、文化性的,适合大学教育需要、能有效推进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大语教材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伴随着社会和教育界、文化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大学教育的忧虑,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编写大语教材上进行了诸多有益、积极的尝试,使得大语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呈现活跃态势。其中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得到了最多认可和关注。“目前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有数百种之多,各自为战让大学语文本身少了些权威感。”[5]因此,名副其实的权威性大语教材是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和现实依据。

(三)从政策的高度去规范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使其尽快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如何抉择我国的语文课程的总取向,这种严肃的问题,单从语文教育研究的层面来讨论乃至争辩,恐怕是不会到位的;语文课程面向何方的抉择,要取更广阔的视野来关照,需要放置在教育政策研究的层面来慎重把握。”[6](P80)从政策的高度去规范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把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认识上升到整个母语教育的层面去认识,是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文化期待的重要保障。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坚持和创新都有待于一个宏观大环境的营造和支持,充分的学术自由和政策导向是使得大学语文教育走出低谷的坚强后盾,否则再优质的教材也会因失去保障而无法充分诠释其真谛。对于大学语文通过何种方式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问题,有人建议以英语四、六级等级测试的标准模式对母语水平进行考核等,诸如此类的意见和方法都在不断探寻当中。但是,面对目前的母语存在状态和现阶段语文教育的突出问题,我们将不得不以积极的态度客观分析、紧迫的热情积极探讨,真正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思考问题。当前,教育部相关部门已下发文件,强调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应予以关注和加强,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也再次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地位。从此出发,相信“大学语文”的教育使命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将会得到切实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许秀清.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独特功能及学科定位[J].学术评论,2005,(S1).

第8篇: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

论文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整合;职业能力;课外拓展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但目前高职语文教学成效低下是普遍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观念尚未彻底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二是师生参与率低,未能发挥应有的主体作用。这种状况已成为制约高职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也是高职院校普遍陷入“重技术,轻人文”的误区,大刀阔斧地删减语文课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为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力图就调整课程设置、语文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相结合和课外延伸拓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以寻求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和专业能力培养的最佳契合点。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高职教育是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阐释高职教育的内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教育性质方面: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强能力、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三)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以能力为主线,加强实践教学;(四)发展路径及改革方向方面:坚持“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中心、校企结合”的改革和发展方向,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

遵循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理念,高职语文教学势必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色。这就要求高职语文教学注重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大胆调整教学内容,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训练与专业教育的职业化训练结合起来,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相结合,加强语文教育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合理性,使语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

二、调整课程设置,搭建教学模块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常借鉴本科院校,传统的教学课程设置一般按学科专业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强调专业学科领域知识全面、系统和精深,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和贯通,背离了高职教育体现“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没有形成高职教育的特色,导致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职业能力不强。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整体功能,寻求课程整体目标的融合。在课程设置上要优化组织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使之相互衔接和补充,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重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整合,将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以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或环节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合理、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结构体系,做到集成优势,聚合亮点,发挥其综合优势。

当前,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大课程整合是当代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种趋势,反映了知识发展综合化对课程的要求,也反映了新时期人们对高职教育和人才素质的要求。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搭建语文教学模块,将高职语文类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全面开设《大学语文》的基础上,开设《实用写作》、《艺术鉴赏》、《大学美育》、《秘书实务》、《古代礼仪文化》、《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书法》等选修课,选修课与必修课形成互补,丰富学生人文知识,并升华凝练为符合现代企业文化要求的职业素养。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语言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提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这要求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汉字学知识及普通话知识,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大学语文》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但由于课程内容都没有专门的汉字知识的介绍,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针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幼儿教育对于幼儿教师的语言素质要求,更新课程设计,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打破学科和专业界线,有意识地加强本学科或专业与相关学科或专业的联系,由以往各门学科或专业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多学科或专业的“协同作战”。在现有《学前语言教育》、《大学语文》和《幼儿教师口语》等课程的基础上,增开专业选修课《儿童文学》、《趣味拼音教学》、《趣味汉字教学》、《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及《汉字学基础知识》等课程,全面有效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素质及语言教育的职业能力。

此外,课程整合的成功实施,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师在胜任主要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担任其他类型的教学工作,实现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以及教学、管理、科研之间的柔性衔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教育科学知识。首先,视野要开阔,经常跟踪社会需要并及时调整和更新所教知识、开发新课程;其次,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使两者相互融合。无论在课程整合过程中,还是在课程整合后的教学中,“协同式”的素质要求都是高职师资队伍的发展方向。

三、融合语文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教育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把职业核心能力定义为自我学习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具备这些能力可以使劳动者在职业发生变更或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很快地重新获得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高职语文教育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如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为培养学应用型职业技术能力服务。

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可以通过寻找语文学习与具体专业的结合点,模拟出仿真的专业工作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职业语文能力的训练。根据专业设定特定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锻炼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其判断力理解力和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等等。这种仿真练习会使学生以专业职业角色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体验到训练过程的真实感切实,体会到学习语文掌握语文能力对其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在教学口语训练中,尝试打破以往传统理论教学的方法,把教师讲授分析课,变成学生故事讲演课、朗诵比赛课、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课、儿歌创作赏析课、趣味拼音教学及汉字教学课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开设幼儿教育大讲堂,让学生自由组织,模拟家校沟通,模拟一些幼儿教育课堂的突发场景进行系统训练。还让学生策划各种幼儿园主题活动,让学生转换角色参与课堂。通过上述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

根据《幼儿园教育工作纲要》的要求,幼儿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而且要有智力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艺术活动素质,其中的文化素质的获得依赖于语文教育。文化可以说无所不包,语文课程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而融贯了各科的知识,举凡历史、地理、气象、政治、宗教、哲学等等,无不可以成为语文选择的教材对象,更不用说以语言文字的运用艺术为表现手段的文学,学生由此具备文学、艺术、体能等各方面的修养,具备可以多方面调动与转化的潜能。

四、课外延伸拓展

课外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战场,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语文课程的学时数毕竟有限,同时语文课程的生动、丰富和广博也远不是一两本教材所能涵括的,仅靠有限的课堂学习,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构建课内外教学与训练高度统一的教学模式。

(一)通过开展课外校园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挑战主持人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一般说来,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所形成的文化素养和能力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其影响甚至会惠及终生。所以,高职语文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课内课外的语文教育活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如举办全院性演讲比赛,需拟定专题活动方案、下发通知,撰演讲稿,提交比赛总结等等。又如,学生通过开展假期社会调查活动,掌握调查活动的统筹安排、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调查报告的写作与口头汇报等流程。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利用课堂获取的知识和技能,自由创办的的校报、广播、网络、宣传栏、标语、海报等。上述手段的灵活运用,把职业技能的提高融入到教学第一课堂、活动第二课堂、社会第三课堂之中,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高职语文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二)把高职语文的教学课堂直接延伸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如,带领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生在幼儿园进行实习实训时,老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了解幼儿教师职业规范,引导学生自觉的运用语言进行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摩幼儿园老师开展的活动,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多角度地理解和落实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等等,将语文教育与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样的话,既可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又可以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9篇: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范文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探讨的背景及意义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质量评估一项重要的指标。目前,探讨初中阶段教师教学语言的严谨性与丰富性问题成为教学质量研究课题中较为重要的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广大教师一致认识到,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落实素质教育、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策略,理应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教学质量评价及教学语言有效性探讨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来实现,尤其是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讲,教师课堂语言也是教师进行言传身教的重要体现。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不可预知性与复杂性,这几乎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体会到的课堂教学的特征。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群体的年龄较轻,对于学习环境的个性化需求不尽相同,而且教师的教学偏好有差异,这就导致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千差万别。

1. 教师的教学偏好和性格特点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的影响

由于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较为特殊,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教师的第一印象是通过班集体的群体气氛、交往的形式等活动的过程而形成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及特点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影响较大。一个性格急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语速很快,学生听课经常有囫囵吞枣之感;一个脾气缓和的教师又往往慢条斯理,语言拖沓冗长,学生听课又不免有昏昏欲睡之感。

2. 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缺乏鼓励性

俗话说:好孩子需要时常被夸奖,他才有可能在教师激励下取得好的成绩。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初期,性格大多不是很成熟,所以,就更需要教师的适当夸奖。但就目前来看,很少有教师在课堂中使用鼓励性语言表扬学生,对于某些学生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视而不见,这就不仅造成课堂氛围的沉闷,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不利。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中说学生“这个问题我已经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记不住?”这样的话语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毫无益处,可类似错误评价语言在课堂中还很常见。

三、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策略

1. 提高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表达的精准度

基于语文学科的严谨性特点,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适当采取与学科教学特点配套的教学方式,以及采用丰富的教学语言来完善教学过程。如教师自身的教学专业词语概念要明晰,而且要避免频繁使用无意义口头禅,课堂中的语言表达要尽可能做到精炼。尤其是在语文课文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根据范文体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语言,进而与课文的题材相协调,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例如在教学散文时,教师要尽量选择抒情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和富有才情的语言,带领学生一同领略散文语言的优美。而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教师就应该选择简洁明了、思维清晰、科学严谨的语言。

2. 充实初中教师教学语言,提升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