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海洋信息化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信息化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洋信息化前景

第1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技术;信息化测绘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pid progress, people not only to the demand of informa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 rapid ascension, but also directly promote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union. Therefore, in the current informationization backgrou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inform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Informatiz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进步,不仅人们对测绘信息的需求在迅猛提升,而且也直接推动了测绘技术同信息技术的接轨与结合。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加速信息化进程视为新型发展战略,因而测绘信息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在国家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促进了测绘信息化的发展,推动测绘事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测绘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继而催生了信息化测绘的新概念。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因此,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探讨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信息化背景下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

1、电子政务中的测绘技术

电子政务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信息时代下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机制。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也迅速发展,并将因此简化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人的互动联系,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降低政府工作成本。目前使用的各种比例尺和地形数据库还远没有达到电子政务和国家宏观决策分析使用的需要,但只要各级政府、各经济部门加强对电子政务的普及和发展,加强对政府地理信息及其应用系统的信息内容、标准、安全、运行机制的培训和监管,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将展现广阔的前景

2、电子商务中的测绘技术

近几年,电子商务在互联网的普及下形成并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B2B(企业对企业)和B2C(企业对消费者)两种网上销售模式,这两种模式节省了企业和企业、客户和企业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政府、企业、个人家庭之间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结起来,并通过网上购物、电子银行和物流派送等形式实现,人们的购物和生活模式都有了全新的改变。可以说,电子商务加快了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但是,所有这些要想实现,都必须有一个覆盖一个地域地理空间信息基础平台的支持。

2信息化背景下测绘技术的发展

在如今,随着各种信息化工具的诞生,工程测量更多的是以GPS、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工具为依托,不断地磨合、丰富与完善。目前信息化的工程测量也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了。

2.1信息化测绘对于测绘技术来说,如今已是走向信息化时代了。信息化测绘实际上是多种测绘技术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后所逐渐形成的。它采用数字化测绘,实行智能化处理、一体化管理。利用信息化工具来为社会提高多方面、多尺度的服务。信息化彩绘技术主要包括GNSS、SG、SA、RS、GIS、虚拟现实技术等等。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测绘体系也必须建立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平台等。

2.2 3S技术(GPS,RS,GIS)在测绘学中的出现和应用,使测绘学从理论到手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空间技术,各类对地观测卫星使人类有了对地球整体进行观察和测绘的工具,好象可以把地球摆在实验室进行观察研究一样方便”。

测绘生产任务也由传统的纸上或类似介质的地图编制、生产和更新发展到地理空间数字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GPS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定位方式;传统的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已由遥感卫星或数字摄影获得的影像所代替,测绘人员在室内借助高速高容量计算机和专用配套设备对遥感影像或信号记录数据进行地表(甚至地壳浅层)几何和物理信息的提取和变换,得出数字化地理信息产品,由此制作各类可供社会使用的专用地图等测绘产品。

2.3 目前发展起来的全数字化摄影测量就能够利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或工作站,对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建立立体地形或地物虚拟模型。但如何将这一技术用在因特网上对多种测绘产品和普通用户提供虚似模型甚或虚拟现实模型,则是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功能强、效率高的因特网和GIS软件。这表明还要大力发展支撑测绘产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它的技术基础是宽带、高速图形图像网络,从全球来说,目前海洋的精细测绘基本上还是空白,由于陆地高程基准不能用水准测量传递到海洋,在卫星测高技术的支持下用某种去掉潮汐影响的平均海面作深度基准,精度可达米级。但广大的开阔深海的海底地形测绘不可能用船载测深仪完成,用卫星测高结合重力数据(低阶或中阶重力场模型)反演海底地形,目前试验精度可达10~100m。数字地球将要求海洋测绘技术有新的突破。

3 结束语

第2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十二五”时期是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期,全球地理信息产业也同时进入爆发式增长期。近几年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产值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达26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万亿元规模。而随着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民用,导航系统、遥感应用、电子地图等地理信息服务全产业链将充满投资机遇。

在各地区,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地理信息技术和产品以及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更加凸显,利用地理信息及其技术进行科学规划和决策,解决资源和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已成为共识。在产业和应用方面,地理信息在车载导航、物流配送、移动目标监控、定位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欢迎,正在形成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到“地理信息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将促进物联网、智慧城市以及关联服务业的发展,完善“网格化”社会管理,支撑重大项目科学决策,带动创业就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浙江:特色产业聚集

作为新型高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制定的《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市场前景好、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的地理信息产业,如何促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指导性建议。

浙江省是我国率先开展三网融合综合业务探索的省份之一,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宽带普及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基础优势。据统计,截至2010年,浙江省实现3G网络全覆盖,互联网用户达3970万户,普及率居全国第3位。

在此基础上,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地理信息应用及安全保密技术、卫星导航定位与应用技术、三维虚拟现实系统开发与应用技术等一大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已得到突破。据介绍,浙江省航天航空遥感发展迅速,已建立的2座地面卫星接收站,可实时接收、处理相关卫星影像数据,航天航空影像数据自动化处理难题已经破解;建立了应急测绘保障机制,成立了与国家联动的省、市应急测绘保障队伍;成功研制出了新一代航测内外业一体化立体采编工具软件,大幅度提高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效率。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浙江地理信息企业的从业范围已从传统的基础测绘、工程测量、地籍测绘、地图编制领域,发展到数据采集和开发应用、系统研发、信息服务、硬件制造、软件、教学、培训等领域,省内部分地理信息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地理信息公司,地理信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政府决策、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社会经济统计、人口计生、公安指挥、资源管理、交通管理、地籍管理,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方面。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经济较发达省份,民间资本充裕而活跃。地理信息产业近年的快速发展势头已引起浙江民营企业的广泛关注,民营资本投资地理信息产业,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和德清县人民政府正在共同建设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根据产业发展已有基础和发展要求,浙江省将以地理信息产业园为核心,以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市为副中心,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建立地理信息关联产业发展的若干各具特色的相对集聚区,作为地理信息产业核心区的补充,形成覆盖全省、产业链接、配套能力强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格局。根据规划,到2015年,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将初步建成一个国家级地理信息产业园;形成涵盖装备制造、软件研发、系统集成和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将浙江省打造成为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重要省份和华东地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

今年,产业园区通过特聘招商、中介招商,已有北京国遥新天地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兴科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在我国遥感影像数据和应用软件行业的领军企业注册落户该园。也有包括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中天博地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也纷纷前来考察洽谈。

根据浙江省测绘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总产出2.4亿元,同比增长28%;税收1357万元,增长20%,仍在建设中的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就已实现开门红。目前,该园已签约项目167个,总投资约98.81亿元。预计到2015年,该园年产值将超30亿元,真正成为带动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地理信息产业龙头。

在特色研发方面,“浙江省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高精度、陆海关联的现代测绘基准框架建设、海岛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测绘、海岛礁精确定位、浅海区域水下地形图和潮间带地形图测绘。在此基础上,围绕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大力促进海洋地理信息资源

的开发利用,服务江浙省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结合海洋经济空间格局优化、现代港口物流和海洋旅游业发展等,开展船舶监控定位、港口物流导航、渔业资源开发和保护、滩涂利用、海洋资源勘探、海岛观光等海洋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不断提高海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

今年6月,中国人民总参谋部测绘导航局在浙江签署“深化北斗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北斗(浙江)位置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共同推进重点行业北斗应用,率先在我省智慧海洋、城市安全管理、应急救灾、车载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领域,优先采用北斗系统成熟技术与产品;支持设立浙江北斗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用以创新卫星导航应用核心技术;在北斗卫星领域深化军地融合,共建国家北斗导航应用(浙江)产业基地,将进一步加快北斗卫星导航在浙江的民用推广和产业化进程。

与此同时,总投资约15亿元国家首个北斗海洋产业应用示范基地也在舟山启动,北斗海洋应用研究院、北斗海洋应用服务运营中心和北斗海洋应用示范中心将投入建设。届时,通过工程示范、体系构建、平台打造,有望深化和拓展北斗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加快舟山传统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现代海洋产业的效能,有力助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也将进一步创新海洋开发和资源利用的新模式、新途径,为全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科学发展作出示范,发挥引领作用。

浙江省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建设“大企业、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的总体要求下,结合近年来“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天地图・浙江”、物联网、“三网融合”、海洋经济发展、山区科学发展及地理国情监测等发展重点形成若干个大项目,引导地理信息企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山西:智慧城市带动

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城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前几年,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概念被炒的铺天盖地。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两批公布了19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更是将这股热浪推向了新。在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将会涉及国土、房产、公安、环保、卫生等几十个领域的2000多个应用系统,为智慧城市的创建提供支撑平台。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数据,影像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应用系统开发、系统集成、软硬件设备生产制造等领域的众多企业积极参与,带动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300多亿。这一方面,使地理信息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为地方带来了智慧城市与地理信息产业“1+1>2”的市场效应。

地理时空信息的大数据特点,只有与云计算结合,才能进一步满足智慧城市应用需求,从而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数字山西”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基于不断丰富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工作基础上,通过推进山西省各市、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丰富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内容。 经过多年的积累,山西省已形成大量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立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后能够使分散在各个专业部门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发挥效益。

2013年初,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及试点工作,一直致力于地理信息测绘和数据支撑城市建设的山西省首府太原,首当其冲成为试点之一。

太原试点的城市信息多层次智能决策关键技术与系统、时空信息云平台,致力突破城市智能决策共性关键技术,构建城市信息多层次智能决策系统,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决策应用示范,为城市运行、管理和规划提供面向多层次、细粒度用户的综合辅助决策支持能力,先后被列入科技部智慧城市领域国家863计划。

据山西省太原市基础地理数据中心主任卫启云介绍,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由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发展而来,该平台围绕经济转型、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主题,以强化基础、促进应用为主线,着力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的整合共享,着力提高智慧应用水平,从过去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提供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逐步发展为向各部门提供各自所需的个性化服务平台,使其服务更科学、更精准、更智能、更高效。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有力推动了山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不过由于地理信息产业覆盖范围广,产业链巨大,既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空航天遥感产业,也包括测绘业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专业应用,还包括LBS(基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各类新兴技术及其应用……市场需求的增长与本地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趋明显,存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够丰富、开发利用不足,教育科研薄弱、专业人才紧缺,产业总量偏低、企业规模小、分布散、产业集聚能力亟待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对地理信息产品及其技术服务的消费应用仍需引导和培育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大省建设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山西来说,国家863计划项目是提升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在地理信息产业落地实施过程中,山西省聚合多方资源积累创新经验,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促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基地,为企业创新创业搭建更好的平台。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将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优势的企业引入产业基地,发挥地理信息企业孵化器作用和产业集群效应,支持企业申请建立地理信息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项目实施,就走了一条由太原市国土资源局牵头,武汉大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和厦门硅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7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合作路径。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和造就一批业内高端技术人才;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和潜力;将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智慧太原试点建设相衔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经济效益。

根据《山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山西省将会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导向以及推广宣传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地理信息产业,鼓励传统产业与地理信息产业融合,推进传统产业和社会各行业对地理信息的应用。通过提供政策、资源、技术、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联合,发展地理信息龙头企业。

在财政方面,设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施税收激励政策。一方面为地理信息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贷款担保服务,推动地理信息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及投资项目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对于经认定的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开发、服务有关业务的地理信息企业,按有关政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3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在“两化融合”和“感知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产业、资本等各层面的高度关注。中国电信快速接应国家信息化战略,充分发挥运营商优势和产业链职能,从标准制定到市场推广,积极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智能交通――出行有帮手

车管专家主要功能包括车辆定位、轨迹回放、车辆调度、告警提示、运营分析等。该产品针对“两客一危”车辆、货运、公务车等政企客户车辆管理需求,以车辆监控、车辆调度、告警提示、运营分析等应用功能为系统核心,融合北斗及GPS定位、GIS、RFID传感、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和中国电信综合信息服务能力,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无缝传输,实现客户单位车辆日常运营情况掌控,满足安全运营、调度高效、监管到位、应急响应及时等客户业务运营管理要求。

车无忧则是通过安装GPS定位终端,借助震动传感器、电子围栏等功能提供电动自行车定位、防盗跟踪、位移报警等功能,实现电动车防盗有“道”。车主可以通过手机端APP应用,随时掌握电动车的位置和状态,接收电动车报警信息,降低车辆被盗概率。

乐驾365产品是针对驾车个人推出的一款APP手机软件及硬件设备服务。通过将配置高敏感卫星定位引擎的智能车载终端与自己的汽车绑定,就能实时获得爱车的各项信息(实时油耗、车辆轨迹、发动机报警等),享受保养提醒、安全保护、周边信息、车友娱乐等各种贴心服务,甚至在遇到危险的第一时间获得主动援助和保险处理。

智能分析――经营有参谋

智能分析应用是中国电信全球眼智能化行业应用系统重点针对商业经营分析应用的运营级客流量分析产品。面向商业领域客户提供商业客流经营分析应用服务,面向公共安全领域客户提供实时客流信息与预警服务。

系统采用前端智能设备采集客流信息、后台集中数据分析的方式,实现客流量统计与分析、流量预警报警联动等功能,满足商业零售领域经营分析、公共场所安全领域安全管理的需求。

智能环保――监测更及时

智能环保应用通过在各个监测点部署监控设备,使用在线监测仪器监测污染源数据信息、空气质量数据信息、噪声数据信息,并通过河北电信四通八达的宽带和3G网络,将其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通过分析、计算、入库、匹配等工作,实现自动监测监控、远程视频监控、空气质量监测、噪声监测、环保热线服务和综合基础信息管理等功能。该系统不仅能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还可以对环境噪声和水质进行监测。

智能农业――监控更到位

农业物联网应用包括智能大棚、智能渔业、动物溯源、森林防火监控等。智能大棚应用是基于IPv6的智能监控应用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光照、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参数,同时,通过布置视频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到大棚内的视频信号。并对风机、天窗、遮阳布、灌溉设施等实现远程监控。

2009年,农业部与中国电信共同建设了海洋渔业“渔信e通”系统,该系统是针对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特点,利用电话网、移动网、互联网融合优势,实现海难报警、位置监控、航行告警、救援调度、信息和视频监控等功能。

智能司法――监管更有效

该应用是一个集监控、管理、定位、矫正于一身的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各地各级司法部门加大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力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矫正对象(监外执行、管制人员等)的改造成本。系统通过中国电信独具优势的GPSone手机定位技术对矫正对象进行位置监管,同时具备完善的矫正对象电子档案、查询统计功能,并包含对矫正对象的管理考核,给矫正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平台。

智能家居――生活更安全

智能家居领域推出的平安e家系统是将门磁、窗磁、温度、烟感、水浸和监控等传感器安放在用户家中,通过互联网和3G网络让用户及时了解家中的安防以及家电设备的状态。将家庭的环境安防情况通过互联网反馈给客户,让客户第一时间知道家中发生的安防事件,并可通过天翼3G手机实时了解家中发生的一切。

第4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提高水文资料整编精度的方法措施

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农村饮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浅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源保护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措施

物联网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推广前景

水利工程灌浆施工的次序及方法探析

关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重力式码头结构加固改造设计探讨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试析灌区的建设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一体化制水设施反冲洗系统管理浅议

水利工程布置特点与总体布置措施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电力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思考探究

对中航油事件和巴林银行破产案的思考

基于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的产业结构分析

刍议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案

暖通及给排水安装工程常见问题之浅析

基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

丹江口水库河南省移民综合设代工作实践

区域调水信息化平台建设现状及应用前景

薄壁管道环焊缝的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措施

浅谈水利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智能电网建设中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探析

蓄能罐式液控缓闭止回蝶阀的液压系统分析

用电信息采集计量在线检测与诊断分析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枣庄市房地产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析灌区的建设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分析

盐城湿地旅游资源数据库总体结构设计

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探析

关于优化鹤岗市区级产业结构的对策研究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分析研究

浅议供电企业财务稽核与风险内控管理

变电站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分析

探讨关于变电电网中运行安全控制问题

浅议智能电网的无功补偿配置优化思考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

浅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勘察设计

水利行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职能转变的思考

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

渠道砌护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对策分析

东武仕水库除险加固中坝后暗管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

第5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 智能化;钻井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实现石油钻井技术的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但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还是进行更加专业石油开采的需要,实现技术的智能化有诸多好处,它可以提高钻井效率和质量,降低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控制生产成本,还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因此实现石油钻井技术的智能化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1 石油钻井技术发展的历程

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我国在进行石油钻井时采用的是经验钻井的技术,进入五十年代以后开始步入科学化钻井时期,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8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了喷射钻井技术、优选参数钻井技术、平衡压力钻进技术、丛式井钻井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多为单项技术,80年代中后期至当前,钻井技术开始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开发了井下导向和井下闭环钻井系统;二是发现了新油气层,提高了油田采收率和开采的技术和方法,为开采提供了便利;三是发展了随钻测量、随钻测井、随钻地震等各种井下信息实时监测技术,便于更好的掌握钻进的动态和方向。钻井技术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不但为钻井提供了诸多便利,还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实现石油钻井技术智能化的诸多优势

2.1 智能化技术可提高钻井质量

采用智能化技术提高钻井质量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采用导向钻井和实时数据反馈技术,可有效提高井身轨道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准确性和精确度的提高可以有效穿越油藏并提高油井质量;二是采用智能化技术,可通过放在全井长度范围的传感器来及时掌握全进各段压力情况,进而有效防止井眼失稳,有效提高了钻井的质量。

2.2 可有效减轻钻井工人的劳动强度

传统的石油钻进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工人的劳动强度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钻井技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以后,钻井现场会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只需要一两名工人即可,而且在劳动强度上也大大降低,比如避免了工人更换钻柱的重体力活。

2.3 可以更好对钻井的动态进行实时诊断和掌握

钻井技术实现智能化以后,不但可以降低钻井的风险,还可以及时掌握油田勘探开发阶段的相应数据、模型和措施,在对这些数据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为油藏的成功开采减少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

2.4 可以有效缩短钻井的周期和时间

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以后,可以及时采集、传输、处理、反馈井下的各种信息和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可以及时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施工的快速、正常进行,当施工遭遇困难的时候,也方便各领域的专家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保障钻进工程尽快步入正轨,从而有效缩短了钻井的周期。

2.5 可以降低钻井的成本

钻井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使钻井技术更加先进,钻井的程序也相对减少,比如电缆测井工序的取消,不但缩短了钻井的工期,还使钻井的综合成本有效降低,便于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6 使钻井的领域更加宽泛

石油钻井技术的智能化,不但可以做到快速有效的钻常规井,还可以开钻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复杂井和特殊井,比如在山地、丘陵、沙漠、海洋等地区人工开采石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采用智能化的机械采集完全可以实现在这些地区的石油开采,这就大大拓宽了石油开采的领域和范围。

3 对石油钻井技术智能化的展望

在未来国际石油钻井技术将呈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智能化将主导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要实现钻井技术智能化的发展,关键是要实现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井下智能工具、井下供电装置及提供高速双向数据传输的通讯网络系统的发展,智能化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它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石油开采的整体水平。

3.1 智能化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安装了由钻井相关的各行业专家编写的数据库,主要执行接受数据、数据分析、发送指令的任务,从而为井下的实时数据分析提供参考,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的工作流程大概是这样的,当井下传感器反馈各种钻井数据时,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会自动做出反应,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根据不同的钻井数据做出不同的反应,主要表现在当钻井数据在数据库范围之内时,系统会自动实时反馈指令到井下,一旦钻井数据超出了数据库的范围,该专家系统会实时反馈一个参考指令给井下,并将超出数据范围的钻井数据及时传递到互联网上的专家,互联网专家会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采取措施,一方面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会将这下指令迅速送到井下,一方面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吸收演绎,迅速补充进数据库,据此一个实时、稳定、安全的智能化控制平台呈现了出来,智能化石油钻井技术集成了地质导向钻井、旋转导向钻井、随钻地震、钻井测井等技术,采用计算机智能系统可以更有效的确保钻井的安全和快速,使操作更加规范和科学。

3.2 采用智能化的钻井供电系统

在进行地下石油智能化采集时,各种测量仪器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基于这种情况,采用高效的供电系统势在必行,在当前主要有三种比较可行的供电方法,他们分别是高性能电池、井下涡轮发电机以及导线传输,而且高性能电池未来会朝向微型化、大容量、高稳定的方向发展,电力系统主要由多台柴油发电机和应急发电机组成,配电系统主要又高压配电盘、钻井配电盘、低压配电盘、井下作业用生活照明用电组成,智能化钻井供电系统可以有效管理各岗位用电,对电力系统具有保护的作用。

3.3 井下智能化钻井工具的应用

在井下应用智能化钻井工具会在施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执行数据检测、指令执行的任务,为石油钻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未来的发展中,在保障较高性能的基础上应该朝着微型化的方向前进,当前石油钻井工具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检测、修井、通井、冲砂修井、打捞修井等诸多工艺上,井下实施的是近钻头参数测量技术,这种技术可通过各种传感器,从而有效清晰的了解井下钻头的实际工作状况,确保安全快速的进行钻井。

3.4 智能化通讯网络系统的应用

智能化通讯网络系统主要涵盖了三大技术,它们分别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作为智能钻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钻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钻井信息在控制中心和现场的智能化控制平台之间进行双向传输,实现了远程钻井控制及钻井信息的共享;所有的通信网络技术都具有分析和辅助决策的功能;拥有强大的存储能力、快速传输、便捷的交互功能、低延伸和稳定的性能等。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井下和地面之间的通讯连接,使井下信息的反馈和地面的快速指令实现了很好的交流和互动。

4 结论

智能化钻井技术的应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开拓了一片新的前景和天地,降低了石油开采的成本,减少了钻井事故的发生,提高了钻井质量,极大的促进了钻井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连海,尹永晶.轻便钻井装备现状与发展对策[J].河南石油,2009(6).

[2]马家骥.我国智能化石油钻机的发展与对策[J].石油机械,2009(5).

[3]刘清友.未来智能钻井系统[J].智能系统学报,2009(1).

第6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海洋 紧固件 政策 产业 项目

随着东海、南海危机不断升级和蓝海经济快速崛起,海洋不但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更成为市场、企业关注的焦点。对于中国紧固件行业企业而言,中国海洋经济同样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1.中国海洋经济概况

根据世界海洋法规定,中国拥有的海洋国土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包括内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海洋地带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南海四个区域。尽管海洋面积占陆地面积三分之一,但海洋经济开发程度远远不如陆地经济开发,因此,海洋经济前景无限。

相比国外,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自然具备成长潜力。虽然起步晚,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活动范围多方向扩展,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海洋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九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一直保持在年均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水平。“九五”期间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年均15.7%。其中海洋渔业经济总量高居首位,占总产值的51%,年均增长18%;海洋油气业异军突起,年均增长达到32.3%,产值位居第四;海洋交通货物运输量持续稳定增加,占海洋经济总产值比重位居第二,为18%。

2006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18408亿元,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上升很快,2006年海洋产业增加值为8286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4%,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对中国紧固件行业企业来说,向某个产业领域进军的前提是,这个领域之前处于快速发展状态,未来发展前景更为灿烂。

2.海洋产业政策规划

要进军海洋产业,必先看产业政策。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公布,提出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包括海洋经济总体实力进一步提升,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在海洋新兴产业中,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被摆在首位,重点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和海水利用装备。

去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年-2020年)》。同时,《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规划》、《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颁布实施。这些规划都为紧固件企业进军海洋产业指明了方向。

而且,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联合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该《规划》提出,到2015年,整个海工产业的年销售收入将达2000亿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并重点培育5~6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总承包商。

此外,我国相关海洋大省也先后出台了各自海洋开发推进计划。紧固件是“工业之米”,自然也是“海洋工业之米”。

3.涉海基础设施项目

随着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涉海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不断增加。

3.1港口码头

2013年,浙江临海将投资3.72亿元建设大港口及内河码头工程。山东日照今年全市交通建设计划投资57.2亿元,其中,要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1亿吨。根据相关资料,“十二五”期间沿海港口投资多是倍增。例如,辽宁省制定的“十二五”沿海港口规划显示,该省将在2100公里的海岸线上,新建丹东海洋红、锦州龙栖湾、葫芦岛石河、盘锦荣兴4个重要港口,努力实现6亿吨大港目标。

3.2跨海大桥、沿海大通道

根据各地“十二五”规划显示,泉州湾跨海大桥、蓬长跨海大桥、渤海湾跨海大桥隧道、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大陈岛跨海大桥等工程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并完成。显然,跨海大桥建设会涉及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等方面,这意味着紧固件企业将面临很多商机。

3.3海洋经济区

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海浦东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江苏沿海地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等沿海区域开局的形成,更使海洋经济的发展如虎添翼。

3.4海洋物流业

2010年,我国海洋物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脱颖而出,宁波、舟山都把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平台放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位置。

4.海洋产业项目

4.1船舶工业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形成50个以上满足最新国际规范要求、引领国际市场需求的知名品牌产品。规划要求,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造船基地成为世界级造船基地,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进入世界造船前十强企业达到5家以上。同时,培育5-6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工装备总承包商和一批专业化分包商。

4.2海洋工程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是指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装备。在“十二五”规划中,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被摆在首位,规划要求,积极研发日产10万吨以上海水淡化设备、循环冷却及海水脱硫成套设备,延伸海水利用装备产业链条。

据悉,中海油计划到2015年国内总产油量达到6500万吨,国外总产油量达到4500万吨,总产油量为1.1亿吨。为实现这一目标,计划新建两至三艘具备起重与铺管能力的主要作业船舶,建立一支作业水深达到3000米、吊装能力达到1.6亿吨,可铺设管径4~60英寸的海管(S-Lay、J-Lay、Reel-Lay铺管方式),能同时进行两至三个深水油气田海上作业的深水团队。

4.3海洋化工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逐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炼油产业集群。海洋炼油产业发展将带动炼油机械行业和紧固件行业发展。

此外,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和盐化工、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都将给紧固件企业带来不少发展商机。

5.海洋科技项目

5.1海洋监测

在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山东省建设蓝色经济区、青岛打造蓝色硅谷的形势下,海洋监测设备产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支撑的重要产业,在山东省“十二五”规划、蓝色经济区规划中都做了重点部署。不仅山东,其他省市包括江苏、浙江、天津、河北、海南等,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都离不开监测设备产业的支持,而监测设备则离不开紧固件产品。

5.2海洋勘探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加大海洋能源开发的力度,重点提高深水资源勘探开发能力。海洋勘探将会带动专业勘探设备行业发展。

6.海洋生态环保

环保部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产值累计将达到十几万亿元,增加值将超过环保投入。环保产业作为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海洋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新建各级各类海洋保护区80个,2015年海洋保护区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比重达到3%。

由于船舶溢油事故、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故等频繁发生,海洋生态环保监管将不断升级,进而倒逼海洋环保产业发展。

无疑,海洋环保规划必然带动整个环保产业发展,海洋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比陆地环保产业更加光明。7.结论

海洋产业不仅在今天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而且更是一个有待深入开发的朝阳产业。对中国紧固件企业而言,必须抓住海洋经济崛起的契机。

具体来说,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带给紧固件企业的利好消息有三点:

其一,海洋工业具备了大发展的基础

无论是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还是国家相关规划描画的美好前景,或者是地方规划、地方投资指导、支持、操作具体项目,都能给紧固件企业树立信心。

其二,海洋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紧固件产品比较清晰明确

主要是船舶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业、海洋监测设备业、海洋环保业等。毫无疑问海洋紧固件非普通件,而是高端紧固件。所以,中国紧固件企业进军海洋紧固件领域的前提是,更新设备,完成产品升级。

其三,海洋工业带动紧固件企业发展具有很大成长空间

以中国重工公司为例,其海洋工程装备订单大幅增长——2012年11月以来新增大额订单169亿元,占2011年度营业收入的29.12%。去年前7个月,中国海洋工业装备制造业完成出货值10.7亿元,同比增长43.8%,订单金额连续上升。

参考文献:

[1]《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

[2]《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

[3]《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

第7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58―01

当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教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同时,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g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克服教师纯技术的讲解,要重视学生自学及总结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现在的技术日新月异,我们以前的计算机课主要就是信息技术教师反复地讲解,计算机教育具有片面性,过分强调技术的教学。随着计算机辅助教育向教育信息化转变,信息技术教育应具有更丰富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技术知识,为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克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纯技术化”的讲解,要重视学生自学及总结能力。例如,键盘鼠标的学习可结合打字游戏、纸牌等进行,让枯燥的内容娱乐化,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画图软件的学习,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们将自己最心爱的照片进行扫描,利用画图的工具再对照片进行编辑,最后将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进行交流评比。让他们自己结合书本知识自己总结,这样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也轻松地学会了画图软件的使用。

二、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中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按照新课程的标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提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能力,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和生活。而要提高信息素养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了解信息技术文化。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例如,组织学生到银行、税务、机关、工厂等参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计算机应用无处不在;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正确地使用、网上信息,增强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使他们能够在信息的海洋中正确把舵,避免青少年利用计算机犯罪。

2. 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处于一个高速淘汰与高速发展的双重状态。那么,如何在中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学到终身受益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这是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及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更多地了解现阶段出现新的技术及时与学生交流,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淘汰,让学生按照现阶段的技术往后慢慢自己琢磨和摸索,会取得惊人的成绩,学生将来的发展前景会更好,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确立主题,分工合作,利用网上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帮助其他老师,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

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要使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自己真正的教育教学工具,而不是为了标榜自己是“现代化教学”而使用信息技术。

第8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融合;前景

一、前言

互联网的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便利。以我们高中生的课后作业布置为例,教师可以直接将电子版的课后作业发送在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中。“互联网+”的出现分别从不同程度上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经济方面即为:“互联网+”的应用促进了各个行业所获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我国“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存在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互联网+”

1.“互联网+”的概念

从本质角度来讲,可以将“互联网+”看成是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工业以及互联网农业等。事实上,互联网与这些行业的组合关系并非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将互联网整合成相关行业的基本工具,利用这种工具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将“互联网+”看成是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一种特殊强化模式。在实际过程中,“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平台和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要素,通过与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领域的融合,实现传统产业、领域的创新化、融合性发展。结合我国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可知,其与我国经济之间的融合发展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互联网+”的应用优势

“互联网+”的应用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可持续发展优势。对于任意一种行业而言,只有实现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行业才能获得更多的用户和经济效益。“互联网+”的应用实现了各个行业市场结构的更新与改善。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各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发生了明显的扩增。“互联网+”通过实现经济发展效益竞争量最大化的方式,平衡目前发展与后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相关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二,提升资源配置质量优势。从本质角度来讲,当资源被应用在适宜的位置时,才可以产生较高的利用率水平以及较多的经济利润。

三、“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进行分析:

1.工业方面

从以往发展历程可知,海尔集团率先在我国的辽宁省沈阳市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家电智能互联工厂。与传统的工厂相比,所属海尔集团的这一智能互联工厂已经全面实现了家电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生产。虽然该工厂的前期投入较高,但其能够为工业企业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除此之外,该工厂在交互方面也体现出了极为明显的优势。除了设计师关于相关家电产品的设计理念之外,客户与该智能互联工厂中各类家电产品之间的接触变得更加频繁。客户可以将自身的使用意见反馈转化成电子信息,传输至该工厂的对外意见信息收集平台中,进而促进该工厂所生产家电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的提高。结合这一情况可以预测:未来,我国工业方面的“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范围将得到良好的扩展,海尔集团的经验能够为其他意图发展“互联网+”生产模式的企业提供有效的参照依据。

2.银行方面

就银行方面而言,我国“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主要是通过网上银行提现出来的。自网上银行于2014年正式成立之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便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15年初,深圳某互联网银行开始进入试营业阶段,经过3个月的良好试运营期之后,该银行正式面向公众开始营业。与传统的实体银行机构相比互联网银行在经营成本、业务处理效率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从经营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对于客户而言,互联网银行的营业帮助他们免除地域限制的干扰,且有效缩短了排队时间。结合我国目前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情况可知,在未来,这一行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客户数量,其与实体银行之间的合作项目、发展质量也将朝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3.农业方面

目前我农业方面的“互联网+”与经济融合所取得的成果相对较少。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基本实现了互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虽然当前这些国家的农业互联网生产模式仍然停留在3.0水平,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经验的增加,这些国家很快就能实现农业互联网生产的4.0模式。对于我国而言,可以通过对这些发达国家先进农业互联网智能化生产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促进我国农业的良性发展。

4.电子商务方面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背景中,各个群体,如我们高中生、白领等都已经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的便利性。与2015年相比,我国所有用户在2016年全年中消费金额对GDP产生的贡献率发生了3.28%的增加。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这一数据在未来的一定阶段中仍然会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四、结论

“互联网+”的提出为我国各个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本质角度来讲,“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银行、工业以及农业等方面。对于这些传统行业而言,“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为其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必然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枫,陈金鹰,邱越. “互联网+”与经济融合的前景分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Sichua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四川省通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四川省通信学会(Sichua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2015:3.

[2]肖岚.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2.

[3]刘大海,葛佳敏,李晓璇,纪瑞雪. “互联网+海洋经济”的融合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J]. 海洋经济,2016,02:13-19.

[4]欧阳日辉.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技术革命如何孕育新型经济社会形态[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25-38.

第9篇:海洋信息化前景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节约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保护生态环境、力l映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洲2020年人均GDP达到3仪美元,GDP总量达到如伽例乙美元的规模。要达到这样一个规模,发展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是必要的保证。

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建立节约型社会要紧密与企业业务相结合,笔者通过几年来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认为,“构建节约型社会,一是要从自身做起,构建节约型企必二是积极重视企业内部信息化的推广与应用,让企业成为‘节约’技术和服务的提供商。”应该说,信息技术的兴起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与管理的支持。

实践中,如何在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中协调建设节约型社会,调整企业自身经营策略已成为许多企业界人士所共同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第三产业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必然要通过推行信息化来达到为社会节约的手段,并且要在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企业管理成本、运营成本、服务成本的瘦身以及利润的增长。重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立足企业内部广大员工,从唤起节约意识入手

企业内部达到节约的目的,一靠企业制定符合实际的制度与规定并有效地执行;另外就是员工节约意识的觉醒,把日常节约意识形成习惯嵌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促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形成节约的行为。其实,每个员工都有的自己负责的工作,在工作流程中,都会有一定的节约空间,比如纸张的使用、休息时电脑显示器的关闭、室内空调温度的控制等等。寻找这个空间就需要员工意识的觉醒,有了节约的意识,每一个员工都能成为节约的节点,散落的节点通过公司管理的系统化,就能形成一个节约网络。如果这个网络每年可以减少千分之一的非必要支出,对于整个中国社会而言,产生的效益就将是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数量级。

据《中国财富》介绍,知名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有关减少隐性成本案例进行介绍。思科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在月初是都会收到一封邮件,上面写到:“您上个月电话费是xx、您目前在公司的排名是xx。”这样的邮件是在提示有关员工,应该节约电话费了,同时鼓励出色的员工。在这样的邮件里通常会有个链接,告诉员工应该如何减少电话费。

思科很注重对员工节省意识的挖掘,使用的方法也更为有效和人性化,成功实现了降低隐性成本的初衷,很值得我们借鉴。

2立足于内涵的提升,从优化服务流程着手

同样是思科,还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购买思科公司的一项产品,产品到家了,你可能连一个员工都没有看到。这是对高品质服务流程的一种夸张描述。尽管没有普遍的使用意义,但拥有一个高效高质的服务流程显然是一个企业节约成本的有效手段,更是一个成功服务型企业必备的素质。

对于第三产业而言,服务流程是贯穿干整个企业运营的链条,更是企业的生命线。打造韦约型企业,也要从服务流程着手,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对于一线非循环性企业而言,有效实施“流程穿越”,其目的是通过“客户穿越、岗位穿越、公司穿越”的“流程贯穿”,对现有客户服务流程进行全新设计和系统改造,以达到增强流程运行效率和提高流程结果品质的目的,随着“流程穿越”的落实与推进。

随着OA网上办公系统的应用和推广,优化服务流程,重点是抓住信息化这一关键环节,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效率。如网上办公、网上服务等,不断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让客户享受了方便快捷的服务,而且大量减少了由此而产生的企业成本和客户管理、维护成本的支出。

3立足于社会需求,做节约技术和服务的供货商

广东省张德江书记曾经说:“信息化好比新的海洋和天空,有无限的开发和使用能力”。可谓一语道出了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