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澳大利亚 职业教育 借鉴启示

澳大利亚独树一帜地创立出了一套世界领先的职业培训体系,这套别具特色的职业培训体系现已成为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各国学习的对象。根据《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出国(境)培训合作备忘录(2012-2015)》,2013年1月16日至2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组织中国高技能人才海外培训团(第一期)赴澳大利亚进行21天的培训。本人有幸参加了本期以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的培训,并在新南威尔士州大学听取了课堂授课,系统了解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在博士山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实地参观和交流互动,体验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环境、教学方法和职业学生的校园生活;考察了博斯格钢铁公司,与企业主管人员和技能工人就技能人才相关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了维多利亚州职业服务机构工作情况介绍;参观了莫考利大学、悉尼大学、昆士兰州IT职业技术学院;访问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与资格评估中心,就职业培训技术和技能人才评价进行座谈研讨。现将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色

1.具有系统有效的职业教育管理网络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质量培训框架(AQTF)来保障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各州政府根据当地人口及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布局规划,出资设置各类职业院校,对私立学校也给予经费资助。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分四个层面。一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管理,主要负责制定有关教育的大政方针,确定全国职业教育学历结构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制定证书和文凭的国家标准。二是国家培训局,作为联邦政府下设机构,其主要职能是代表政府管理职业教育,负责落实政策,监控教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对州、地区职业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协调、指导和监控,负责每年职业教育经费的划拨。三是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是职业教育研究和统计调查机构,由政府主管。四是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行业协会),为职业培训提供行业需求分析,参与制定行业培训计划、教学大纲、培训规范和考核标准。

2.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等义务教育,有效衔接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义务教育形成了有机联系,课程设置彼此衔接,学分可以互相转换。

3.把“岗位胜任能力”作为教学核心内容

TAFE(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学院的各专业教学内容都是按照就业岗位的胜任能力这一原则开设的。一般胜任能力包括: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含紧急情况处置能力)、职业道德规范能力(含团队精神)、管理协调控制能力(含工作环境保护能力)和基础能力(含技术、知识、文化和语言技巧)。

4.学校与行业协会和企业保持经常性的业务联系

TAFE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独具特色,教室就是实训室和工作现场,教学与实际融为一体,有时还要到企业的具体岗位进行考核。教师都有较强的工作经验,并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经常深入企业开展实际工作。为使所学内容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还定期召集各行业代表举行座谈会,听取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5.严格进行教育培训质量的评估

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负责审批教育培训院校和机构,每年定期检查已注册的培训单位,各州均设有教学评估机构,根据培训规范标准,检查和监督教育培训质量。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组织下,行业协会和职业培训机构共同制定相应的培训包。培训包中对职业资格证对应的岗位能力、技能要求、掌握程度、考核要求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是各培训机构进行课程教学的指南,保障了职业资格培训的统一标准,设置具有原则性,实施具有灵活性,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启示

澳大利亚TAFE培养模式的重点是培养可以适应各种工作的需要,具有可适性、创造性的高技能劳动者,好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通过考察对比,我国的职业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完善:

1.完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我国部分职业资格认证仍然是证出多门,尚未实现统筹和统一。未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可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将教育与培训整合起来,采用证书体系,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证书教育的整合、技能证书与专业证书的整合,完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2.严格施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澳大利亚政府规定只有取得了TAFE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才能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性工作,违反这一政策,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这一规定提高了技工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地位,为吸引更多学生学习技能和提高技术工人整体素质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可重新梳理准入职业,对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必须实行职业准入,审查新入职人员资质与注重规范操作并举,加强技能岗位工作检查,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范和岗位技术规范,同时加大企业和个人违规处罚力度,确保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持证执业,规范作业,对无证从业人员和录用无证人员的企业予以严厉处罚。

3.加快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尽快制定“一体化”教师标准,鼓励和支持教师尽快取得“双师素质”,加快“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保证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4.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加强对技能人才培养机构的投入和监督

澳大利亚蓝领工人工资待遇并不低于白领,许多岗位技术工人工资甚至要远远超出白领,工人与管理人员没有地位差别。我国应借鉴经验,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和社会地位,缩小行业和地区收入差距,引导全社会树立热爱技能、尊重人才的价值观,营造技能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政府应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主阵地的作用,继续增加投资支持学校发展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引导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良性发展,同时加强管理与督导,严格评估各办学机构资质、教学质量,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集中力量办出效益。

第2篇: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教育 实习实训 工匠精神

一、引言

工匠精神是一种具有传统色彩的精神系统,自2016年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工匠精神所代表的敬业态度及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渐渐成为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一种职业素质及价值取向。

工匠精神是一个完备的精神系统,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通过某一门课、某一个培训即可获得的,而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淀,需要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的培养。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快餐化生产、消费泛滥成灾,接受技能训练的技术工人在社会普遍急功近利的心态下,难以形成匠心驱动,缺失钻研琢磨的耐心。作为担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命的高职院校,在实习实训这一进入工作岗位前的最后教育阶段,深入探讨工匠精神的培育问题,既有助于彰显高职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又有助于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二、在实习实训环节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学生对职业的认可和专注。

实践出真知。以职业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理论教学阶段论工匠精神的培育,多是感性认知,只有在实习实训环节动手真做,才能掌握真本事真技能。

大量实践证明,在实习实训环节,认真刻苦练习的高职学生对职业的认可度要远高于其他实习实训的同学。认可是实践者对职业价值的内在肯定,进而升华为热爱,是孕育工匠精神的动力之源。这种认可是一切职业素质、匠心产生和巩固的基石。缺失了对实习实训的参与和认可,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就失去了最初生发的根基。

在实习实训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专心致志。迈入社会职场前的实习实训阶段,是促使高职学生专心致志的最后阶段,也是面向岗位最直接的阶段。实习实训教学在将技术技能传授给广大学生的同时,应将对待技术和工作的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1]。对工作的认可和专注都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体现,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做中认可,在实践时专心致志,这样的学生在被录用后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重用,其积累起来的口碑也是对院校最好的宣传。

(二)有利于帮助职校学生对接企业和岗位。

职业素养重要的体现之一是工匠精神。初入职场的职院学生对企业、岗位都非常陌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适应每一个环节工作、每一道工序流程。实习实训教学为他们提供了仿真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在精益求精之前,事先做到驾轻就熟。

在实训实训环节,掌握了基础的操作步骤和对企业、行业的认知后,职校生在进入企业后方能尽快实现品质追求。没有一项技艺是一朝一夕之功,熟能生巧。新媒体环境中,社会心态普遍浮躁,企业的质量文化、成本文化、管理文化等都不尽相同,对产品和服务的追求有很大差异。直接进入社会的职校生很容易被一些企业的短视行为影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非精雕细琢让产品提质升级。企业的价值观不明确甚至偏差,最终导致进入职场的年轻人缺乏自觉的引导文化。在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的价值认知培养,有利于高职学生强化对岗位、对职业的认知,使得他们明确工作方法和意义,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有利于高学生的个人成长和企业的发展。

理论最终需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高职学生除了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外,还须具有严谨、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源中获得成功。任何一个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基本要求是严谨负责、吃苦耐劳,具有某项技能,亦即看中每一位员工的匠人品质。将工匠精神贯穿于整个实习实训教学中,在高职学生心中埋下“匠心”的种子,为日后长成参天大树,提高竞争力增加砝码。

经过实习实训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学生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除了在技术上取胜外,更要通过锻造工匠精神,在品质上取胜。把好入职关,尽可能地选择实习实训阶段业已具备工匠精神的新员工,将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秉持对工作的初心、敬畏的职场新人,不仅使得企业技艺精髓得以传承和发扬,而且使得企业重新审视生存和发展的理念,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实现提供保障,进而形成企业的卓越品质和独特精神文化。

三、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的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为深耕工匠精神提供土壤。

工匠精神,旨在培育,重在实践。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层次职业准备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2]。德国、日本是世界制造强国,也是知名的职业教育强国,他们很早就体会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课程中将工匠精神纳入职业教育领域。

虽然我国已发出“我们需要工匠精神”的呼声,但是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尤其高职教育领域,对工匠精神的研究刚刚起步。高职院校是培养工匠人才的摇篮,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是产品提质升级的中坚力量,为深耕工匠精神提供广阔的土地。

(二)工匠精神与高职实习实训教学的人才培养素质目标契合。

高职教学的就业导向性特征突出,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工学结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融入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主要面向企业、面向岗位,着重体现对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实践性特征有着更充分的体现,以岗位为参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在教学组织中,可以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堂与企业结合,形式灵活多样[3]。

高职实习实训教育过程中,将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是未来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工匠精神不仅是一味地传承,在创新创造方面也比较重视。在现代化的高职教学过程中,创新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塑造,与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四、高职实习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围绕培养目标,改革实习实训教学体制。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正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养。高级技师作为我国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人才,理所当然成为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高级技工无不具有“工匠精神”,因此,高职教育必然要将“工匠精神”的培养纳入实训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实习实训教学中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调整教学目标的同时,着力改革实习实训教学体制,让“工匠精神”教育成为一项常规教学内容,为学生参加工作后成为高级技师打下坚实的基础。由学校骨干教师及企业技术能手等组成相关专业教学团队,结合不同专业培养要求,利用新媒体的实时交互与一对一推送特性,对学生开展个性化订制、项目化真实案例的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获得国家或省技能大赛大奖的未来工匠人才。

(二)狠抓队伍建设,加强实训教师工匠精神培养。

古语云“学高为师”,在时代呼吁工匠精神的新形势下,“技高为师”成了社会赋予教师,尤其是高职教师的新要求。“大匠示人以规矩”,想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首先要具备这种精神,既是“匠人”,又有“匠心”,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一丝不苟,既是教学领域的“老工匠”,又是技能传授的“老工匠”。

就现有的教师成长与发展渠道来说,我国并没有专门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育、培训机构,大多数是在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引进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人才,然后结合学校的师资队伍成立教学团队。然而,这种方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仍然属于单向的浅层合作,教师不能深入学习技术,企业技术能手在教学效果上也不尽理想。未来,要不断扩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加深校企合作的层次,让高职院校教师进入企业接受培训,企业技术人员接受教师培训,双方不断补强自己的短板;在新媒体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找到真正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点,培养工匠精神,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充分挖掘和利用实训课程中的“工匠精神”资源。

高职实习实训课程,面向工作岗位,培养技术技能,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实训课程中的“工匠精神”资源,把工匠的精湛技艺能力与学生的实训联系起来。

用工匠的工作精神设计实训教学的全过程,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教学评价,以获得最佳成果为目标培养学生用专业修身、用敬业做人的工匠精神。加强实训锻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总结中胜任自己的工作。学生可以走进实习实训基地或到企业现场,利用场景模拟,和一线技术工人直接接触,身临其境;也可以通^技术手段,开发课程实训APP,让学生独立或组织一个小组参与到相关行业的实操中,亲身实践,让学生能真实感受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培养高度凝神、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理念,树立职场人员必备的素质和水准,将匠人追求的卓越作为从业的理想与信念。

(四)营造文化氛围,熏陶学生工匠精神。

在职业教育强调“文化润校”的大背景下,让“工匠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结合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园内树立“匠人”,传播“匠心”;在实训室张贴相关行业著名的高级技师的工作照和事迹介绍;聘请行业企业的技能专家、高级技工等到校作讲座或报告,用他们的亲身体会、真实故事诠释工匠精神,教育感染学生。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新媒体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媒体以“泛在”优势,通过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吸收高职学生关注工匠知识,自觉培育工匠精神;高端技能人才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向高职学生展示职业技能水平,开展精神层面的互动沟通[4]。

五、结语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体系。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中,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实习实训这一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实现工匠精神的培养,成为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够高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吉贵.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23).

[2]孙晓玲.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职业精神内涵论[J].职教论坛,2012,6(6).

[3]贾敏.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中国培训,2016,11(22).

第3篇: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论文摘要:承德是我省农业大市,要使农村经济尽快发展,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就必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近几年我市经济发展较快,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要加快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就必须以发展职业教育为核心、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重点加强我市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建设和重点专业建设,盘活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对全市所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承德是一个旅游城市,同时也是我省一个农业大市,要使农村经济尽快地发展起来,农民尽快地脱贫致富,就必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最终“减少”农民。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地区职业技能培训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先后成立了63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

一、目前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

面对我市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形势,职业技能培训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依然存在,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不足且管理力量薄弱,很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训实习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师资队伍配备不够齐全且整体素质不高,从而带来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培训规模不大。目前,全市农村存量劳动力还有163.52万人,其中近50%的剩余劳动力需要通过培训向二、三产业转移,尽管全市现有63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但大多数培训规模都比较小,目前教学用普通(数控)车(铣、钻、磨)床106台,各种焊机139台,电动缝纫(拷边)机125台,电脑1229台,钳工、电子、电工实验室工位301个,一次性培训能力只有85l0人,难以满足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WWw.133229.coM2005年,全市劳务输出100,970人,其中接受正规的技能培训只有1万余人。

二是培训工种单一。部分培训机构来源于企业和行业部门创办的技工学校、职工学校,过去主要从事本系统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随着产业的自我升级,原有的实训设备多数难以继续发挥作用。加上近几年投入不足,专业设置仍然停留在机械加工等传统专业上。新办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由于经济实力不够,只能开设缝纫裁剪、美容、美发、计算机等一次性投入不大的专业,全市注册的63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其中仅服装、电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就有38所。由于专业选择空间有限,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想真正学技术的农村青年.只好到大中城市择校学习,增大了学习成本。而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青年来说,只能到附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参加一些短期培训,就业后仍然靠出卖体力挣钱。

三是培训层次不高。不少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由于缺少科班出身的职业教师,只能从企业、社会聘请一部分熟练工人任教,这些人“做功”可以、“说功”往往不行,难以完全胜任教学工作。另外,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多数尚未完成原始积累,难以投入更多的资金购买相应的实训实验设备,造成学员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甚至有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被人们戏称为“理论学校”。有些办学机构负责人虽然懂得一般市场经济规律,但却不太懂得办学规律,缺乏有效的行政、教学、财务管理手段,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目前全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层次多只是初、中级,培训高级工和技师的办学机构只有承德技师学院一所学校,但是每年招收和培训的学生也不到i000人,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应以发展职业教育为核心、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扎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进行技能培训,保证全部合格并推荐就业。笔者认为,就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今后职业技能培训应当围绕三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加强骨干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目前,我市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已经初具规模,但培训层次较低。今后应当重点建设好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以此推动各县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着力培植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工等专业,力争全市建成五个省级示范专业。与此同时,积极申报省级重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提升培训质量。

(二)盘活职业教育存量资源。组建以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为龙头的职教集团,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划转等形式,对全市所有职业教育机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切实解决好投入不足和资源闲置的矛盾,努力使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更加充分,效益更加明显。逐步将行业、企业技校、社会培训机构和部分县、镇成教中心、招生困难的普通高中撤并或挂靠到县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

(三)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集资办学,鼓励外资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对尚不完全具备办学条件的允许在筹建阶段试运行,待条件成熟时再正式批准设立培训学校。对现有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要帮助其尽快达标,长期不能达标的要予以撤消。对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公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培训补贴和教学服务方面一视同仁。进一步完善培训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促进民办培训机构办学质量的提高。

为全面加快技能培训事业发展,必须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要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统筹、分级管理、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对组织领导、管理体制、培训方向、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收费标准、就业安置等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就业需求预测情况,科学制定职业培训发展计划;进一步规范招生市场秩序,积极履行职责,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鼓励职业学校跨区域招生和与本地企业、异地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坚持职业教育以政府举办为主,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参与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服务,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在企业建立生产开发和实验实习加工中心,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二要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职业培训机构要及时改造和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拓宽专业领域,增强专业的应用性和适应性;要着眼地方经济,立足各类企业,面向农民培训,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要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研究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和地方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努力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努力把职业学校办成面向社会、开放型、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满足求学者的丰富知识、增强技能等多种需要。

三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骨干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和外地进行专业实践与考察;挑选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对口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来,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职教师资队伍;要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要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未来五年,全市公办职业培训机构70%以上的专职教师应达本科学历,80%以上的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具备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第4篇: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摘 要:我国职业教育的强劲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师培养是一直困扰我国职业院校的一个难题。要把“一体化”教师培训工作纳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专业教师培养模式,根据教师的学历、经历制订出培训计划。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研训一体化 “一体化”教师

在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师培养方面,我们既要大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培养模式,又要走一条中国特色发展之路。在“一体化”教师队伍培训方式上,坚持以自修为主、选送培训为辅。在培训方向上,以更新现有知识、掌握前沿技术、提高教学能力为导向;在培训重点上,着力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在创新发展上,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鼓励教师自主参与企业项目研发。

一、建立职前职后的一体化培养模式

根据“一体化”教师培养的具体要求,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

1.职前培训

职业院校新聘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他们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缺乏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对教学方法了解不多,还不熟悉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教师上岗之前,利用本校专家和校内资源对其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了解学校环境以及专业教学、实习教学的特点,掌握教学手段,使他们尽快适应职业教育教师角色,符合“一体化”教师基本要求。

2.职后培训

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可以采用“传帮带”的方法,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传帮带”的师徒关系,定期听课、评课、指导交流、共同研讨。通过经验丰富的教师示范、指导和启发,新教师迅速进入角色,成长的周期大大缩短。在传帮带过程中,新教师不仅在教学技能方面得到迅速提高,而且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也要受到影响。同时,传帮带新教师对老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再认识、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二、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加强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联动培养平台。无数事实证明,校企合作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技术能力,帮助教师达到“一体化”标准的有效举措。

第一,实施校企“双向挂职”。所谓校企“双向挂职”是指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的教师分别到对方行业从事兼职活动。校企“双向挂职”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教师在合作企业中挂职锻炼,在学校教师编制宽松的形式下,以脱产或半脱产的形式,把专业教师聘为企业中的技术员、技术顾问等;二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选拔企业委派的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使其成为合格的“一体化”教师。兼职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组成的一个突出特色,是“一体化”教师的重要来源。

第二,组织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训。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训是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校密切联系企业、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表现。例如学院完成并实施《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从2010年起每年选派两批专业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顶岗实训。教师在企业主要做以下工作:通过顶岗实训,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应用;通过在车间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请教,勤学苦练,提高技能水平,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建立“产学研”“工与学”结合的桥梁纽带,合作开发企业科研项目,从而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知识向能力转化。

三、选送教师到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接受培训

部级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培训为目的而建设的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基地能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项目,因此成为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通过一段时间集中培训,双师素质培训效果极其显著,已经得到职业院校的高度肯定。但是,受到培训经费和培训基地数量等条件的制约,目前这种培训覆盖面较小。另外,由于此类培训多是在假期时间集中进行的短期培训、速成培训,培训的教师素质难免参差不齐。因此,政府应增加投资,扩大基地的规模和数量,使专业教师能就地、经常性地参加培训,确保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产学研训一体化实训中心实施“一体化”师资培训的新模式

职业院校可以利用校内实训工厂、实训基地等资源建立产学研训一体化的实训中心,在中心培养“一体化”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实训教学环节中,变消费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真题真做,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及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专业教师在实训教学中,结合实际,实现产学研训“四个合一”:车间、教室合一,理论、实训合一,作业、产品合一,教学、科研合一。重新对课程进行编排设置,真正实现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本院对新校区教学实习基地进行了规划和建设,购置了价值1亿多元的实训设备,建立了全新的产学研训一体化的实训中心。现有校内教学实训楼2个。实训中心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满足校内文科和工科两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在一体化实训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中心环境始终保持与企业先进生产环境相一致,为学生创造仿真企业环境的实训学习条件,通过专题训练,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尽快适应企业环境的能力。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实验室、实训中心的筹建或改造工程,自行研制、开发、安装教学设备,使教师的科技研发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促进教师“一体化”水平的提升。

五、“比学赶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技能竞赛,加强对“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学校、系部、教研室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一体化水平。比如:教师积极参加平时的听课活动、学院和省市每年的说课比赛。在活动中不仅会带动教师的专业学习和研究,而且教师们可以实现充分的沟通,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每年一次的学校职业技能竞赛,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师间的竞争与提高。竞赛可以是教师间的也可以是学生间的(教师辅导)。这些活动更具有驱动力,能促进教师们“更上一层楼”。

建立奖惩制度,并与绩效考核挂钩,与职称评聘挂钩,与评优树先结合,激发教师“比学赶超”的积极性,创造不断上进的良好氛围。在“一体化”教师成长的道路上,这些活动会使教师产生质变。而培养“一体化”教师的最佳渠道其实就是我们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

总之,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而打造一支“学历高、业务精、技能尖”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才能为社会企业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周洪升.实施校企“双向抟职”突破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瓶领[J].中国农村教育,2007(5).

[2]李文中.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探讨[J].教育大视野,2009(4).

[3]胡会来.河北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第5篇: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均连续指出:要“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并强调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

然而近二十年来开展校企合作的成效并不理想,学校积极、企业消极,双方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如何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设置、教材调整,建立起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需要校企双方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不久前,我院部分老师,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行了30天研修,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也为我们推进校企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德国之“双元制”

“双元制”指青少年既在企业接受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又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要想达到此目的,必须既让受训者掌握将来所从事的技能,即“怎么做”,同时又让他们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即“为什么这么做”;这正是实训和理论教学,亦即企业和学校这“两元”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1.两个培训主体――企业与职业学校

企业和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培训主体和基本培训场所。受训者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0%。企业培训主要是使受训者掌握好“怎么做”的问题;职业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解决受训者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

2.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

受训者在两个地点学习,因而具有双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在职业学校是学生。

3.两类教师――实训与理论教师

实训教师是双元制中非常关键、起重大作用的师资,一般是完成职业培训后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是经职业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专科学校”毕业生;再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理论教师则是经过四年专业学习与两年师范学习、再经过教学实习并通过再次国家考试的大学毕业生。

4.两种指导文件――《职业培训条例》与《理论教学大纲》

企业培训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进行,理论教学则遵循州文教部制定的《理论教学大纲》。

5.两种教材――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

实训教材根据职业大类编写出若干教学单元模块,每一单元模块又由教师参考书、学生练习册、习题指导书组成,并辅以多种教学手段,使得技能训练能完全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而理论教学则采取了以“专业理论”为主导的课程设计方式进行教学,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增添新的资料,使教材不断更新。

6.两种考试――实训技能与专业知识考试

受训者经过培训,最后参加统一命题的结业考试;考试由企业主、实训教师、理论教师及工会代表在内的考试委员会实施。

7.经费的两条渠道――企业与国家

企业的培训费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州政府支付。

8.两段培训时间与两种培训环境交替进行

在一周内受培对象采用“2+3”或者“3+2”的时间分配,分别在学校和企业分别进行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的职业培养。

三、“双元制”的成功之道

“双元制”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多年形成的职教体系、实训体系、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和政府与企业的大规模投入之外,还有严格考试制度、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崇尚手工艺和技艺的文化。

将培养和考核相分离,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学生要经历两次重大考试,两次考试都是由国家行业协会出题,全国统一考试。同时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德国人长期形成的崇尚手工艺和技艺的文化也是成功的关键。在德国有这样的共识:培养一个技术熟练、精湛的劳动者与培养一个知识广博的大学生相比,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四、“双元制”之借鉴

1.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

职业分析是确认、定义和描述社会职业所含任务及作业项目的科学分析过程,也是利用行为科学方法掌握从业人员的现场行为及其行为方式的素材搜集过程。通过职业分析可以了解构成职业的主要活动内容,分辨出支撑该职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能确定相邻社会职业的技能知识联结点,为职业归类及职业群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也为专业设置提供了依据。

2.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职教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一致。现代社会是动态的,为了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双元制不仅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还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是指在变化了的环境中能够很快地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的能力。

3.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课程编制以宽基础为基点

要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双元制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设计思想;而其课程编制是采用综合课程方法把所有理论课程综合成专业理论、专业制图和专业计算三门课,尽可能的拓宽专业知识面。因此,我国的职业课程编制应以宽广职业基础面为基点。

4.课程实施以双元合作为基础

职教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从该意义上讲校企合作对职教至关重要,而课程又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因此校企合作的实质是以课程的合作而展开的。双元制课程实施则是真正以双方合作为基础的,学校按照各州总体教学计划实施理论课程的教学;企业则按照联邦培训规章在企业中实施实践课程的培训,双方通过教育文化部和自主的形式加以协调,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并以此共同合作来达到国家对职业人才的总体教育目标。

5.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

课程内容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双元制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训教学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学活动的组织由教师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获取者,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第6篇: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公共开放型 北海港口

保税物流业务 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80-02

自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立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以来,国际贸易对港口物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特别是广西保税物流开展以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保税物流贸易数量急增,而保税物流人才供不应求。2010年,《关于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的决定》文件确定了包括海洋经济在内的“14+4”产业集群,北海港口经济属于自治区重点打造的产业经济之一。2012年,国务院赋予北海港从事保税物流业务后,北海港口开始承办保税物流人才培训业务。本文探讨基于公共开放型的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模式。

一、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模式简述

(一)国外典型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

模式介绍

1.德国的跨行业培训型职业中心模

式。德国的职业培训不在单独工作岗位上实施,而是在不承担生产任务的大中型企业车间里实施,这类车间提供专门设备培训岗位技能。其呈现如下特点:(l)职业培训机构设置的培训包含两个方面,既有基础教育又有专业培训,接受培训者既能学习技能,又能学习理论,培养其工作后科技革新和继续学习的能力。(2)选择职业培训机构承担机构时,要考虑附近的职业学校,以便和职业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3)职业培训机构不能依赖每一企业而生存,应脱离企业,具有独立培训的条件和资源、可以进行独当一面的职业培训。(4)职业培训机构对所有符合职业培训要求的劳动者开放,特别是针对即将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劳动者开放,因为他们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2.新加坡的教育工厂型职业培训模

式。教学工厂是把企业的需求和职业教育进修有机整合和融合,通过教学工厂培养出来的劳动者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于一身,使职业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其特征如下:(1)创建优良的学习环境。学生不必到企业实习,由企业和职业院校派遣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和教师互动互学。(2)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通过项目训练、项目开发,学生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学习,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组织、学习、探索的职业习惯和素养。(4)教学工厂与企业紧密联系。教学工厂开设的培训课程与企业需求保持高度一致,并且,课程技术水平要与时俱进,甚至具有超前性。

(二)我国主要城市公共开放型职业

培训模式介绍

随着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培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建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公共实训基地30多个,以院校为基础的开放型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1000多个。

1.苏州的公共服务职业培训模式。其具有以下特点:(1)职业培训为公共服务

产品,具有公益性特征,面向全社会开放。职业培训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开展免费实训和资培训,规范合理地获得政府公共职业培训补贴经费的支持。(2)形式多样。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行业、企业都可以创办。(3)条件优越。职业培训机构具有先进的培训理念,以及国内领先的教学设备和技能实训设备,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有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基地建设规划。根据产业发展特点,突出高层次、高技能、实践型、重就业和创业的特点。

2.温州的开放型职业培训模式。其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职业的先进性。主要承担企业和培训机构无力开展的高新技能实训项目,重点突出高(高端职业和技能)、新(新兴职业和技能)、长(长周期技能开发)、前(前瞻性技能开发)。(2)开展多元化服务。培训机构开展技能评价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同业交流、师资培训、技师研修等活动,做好新职业、新技能的研发试验。(3)实行政府财政支持的运作方式。职业培训有政府财政资助,对社会进行免费培训。同时,开展一些市场化服务运作项目。

(三)国内外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模

式的共性

1.职业培训主体的独特性。公共职业培训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培训,其主体应承担对社会的服务责任,因此,培训的主体不能以市场机制来衡量,应尽量体现主体的融合性,政府、企业、学校、社会都要在其中承担相应职责。

2.职业培训的公共性。劳动者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从而服务社会,减轻了社会的负担,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促进了经济与社会进步。因此,职业培训不是简单的市场化职业教育,应充分体现绝大部分受教育者免费培训的公共特性。

3.职业培训的开放性。开放性有两个方面含义,其一,在培训对象的定位上,职业培训应体现社会性,劳动者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应允许有需求的所有劳动者接受公共性的免费职业培训;其二,职业场所要创立开放的环境,时间上可以让培训对象自由选择;培训方式上,教师与受教育者平等相待,共同学习。

二、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现状

因为市场保税物流人才缺乏,所以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北海港口培训中心,从事保税物流业务培训。其培训现状如下。

(一)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情况

1.市场化是培训的主要机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活动围绕市场的需求而进行。既然北海港口有保税物流人才的需求,而依靠目前的教育体制,难以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如是,北海港口以市场化手段开展培训业务,北海港口培训中心对每一位培训对象收取6000元培训费,培训结束后,北海港口与培训对象签订6年劳动合同,然后逐年返回部分培训费用。

2.企业是培训的主体。在整个保税物流培训过程中,呈现明显的单一性特征,北海当地政府没有进行财政资助,没有对培训进行管理,当地职业院校没有提供场地和教师等教学资源,整个培训的运营都依靠北海港口培训中心单独进行,北海港口培训中心是唯一的合法主体。

3.收费制是培训的支撑工具。北海港口培训中心采取的是以费养训、人为自用的培训方式,企业不愿意承担额外的负担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然而,企业也急需这类人才,于是,采取收费方式,一方面,减轻了企业培训成本,另一方面,企业也收获了人才,但所有成本都转嫁到劳动者身上。

(二)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存

在的问题

1.培训缺乏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投资缺乏政府的支持。培训中心的场地,教学设备、师资都是企业自筹自建,北海市政府没有发挥作用,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公共性培训应该是分期投入,不断建设,但是,企业具有短视性,往往是一次投资,终身使用,建成之日,就是投资结束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业技术水平的更新,当初的培训设备,往后将不可避免地为时代所淘汰,实训设备的改造没有资金的持续投入。

2.培训没有开放性。北海港口保税物流培训在招收学员上设置了一些条件,包括身高、性别、户口、文凭,导致很多有培训意愿的劳动者望而却步。另外,北海港口培训中心沿袭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对学员进行技能培训。并且,培训时间朝九晚五,周末培训中心封闭,这使一些希望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的人无法参加培训。

3.培训缺少多元化。其一,主体缺乏多元化。现代化职业培训是社会化的产物,仅仅依靠企业单打独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其二,技能课程开设单一化,北海港口培训中心只开展保税业务,不能提供与保税相关的延伸技能培训;其三,组织教学呆板。在培训时间和教学方法组织上,北海港口培训中心缺乏新意。

三、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向公共开放型模式转型的启示

如果社会化职业培训只是一种知识与经济利益的交易,那么就无所谓社会责任,社会化职业培训意味着将职业教育看做全社会的教育行为,其责任不仅在于以学校为主体的正规教育体系,还在于社会组织和企业行业,方式上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似的有目的的教学场所活动,其形式更为多样,时间上贯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发达国家,社会化职业教育解决了产业升级、技术换代、劳动者素养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等一系列关联性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伴随产业的更新换代,劳动者技能水平理应水涨船高。因此,对整个社会的劳动者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刻不容缓。至于广西,包括广西北部湾港口保税物流在内的高端技术产业群必将决定未来广西工业深层次发展的走向,高技能型人才配备也终将成为影响广西“14+4”千亿元产业集群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以政府扶持、高职院校主导、企业和民间教育机构多方参与的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模式应成为北海港口保税物流培训模式的必然选择。

第一,政府应成为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的投资主体。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刚达到4%,其中,投向社会性职业教育的比例少之又少。社会性职业培训不同处于正规教育体系中的本科、高职、中职教育,前者是教育的阶段性承接,是公民享受完义务教育后进行后续更高层次教育的一部分,后者是社会劳动者职业延伸适应性培训,这部分人或者是无法进入更高层次国民教育系统的公民,或者是步入工作岗位后职业技能低下的劳动者,所以,社会性职业培训要体现公共性和开放性,给予劳动者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充分显示社会的责任。鉴于此,政府应成为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投资的主体。

第二,高职院校应成为培训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对中职教育而言,高职教育无论是从理论教育上,还是从技能操作教学上都有明显的优势,所以,高职院校应承担起类似于北海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培训的社会性职业培训的重任,主要在培训计划、培训方法、培训场地、培训评价等方面发挥作用。当然,还要联合中职、企业共同进行社会性职业培训。

第三,企业应发挥职业培训的积极作用。公共开放型职业培训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需求培训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广西正在极力打造的“14+4”产业集群,急需高级技能型人才支撑产业的发展,企业永远站在产业的最前方,对技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如指掌,因此,在职业培训中,企业应在职业项目开发、培训内容设置、师资供给、训练场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职业培训应体现市场多元化。一是在社会性职业培训投资主体上,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倡导企业、个人、团体开办社会性职业培训机构,但是,政府应按照这些机构培训的数量、质量进行财政资金补贴;二是在培训的对象上,培训机构不能私设门槛,凡是有需求的社会劳动者都应公平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三是在培训技能的设置上,应充分体现市场的特色,企业需要什么,劳动者对什么有需求,培训机构就针对性开设培训项目;四是在培训时间设定方面,应充分考虑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时间段,根据不同的群体,开设相应的职业培训项目。

【参考文献】

[1]杨清,覃惠芳,吴砚峰.现代港口物流管理实务[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

[2]壮国祯.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2(2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1C0225)

第7篇: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卓越职教师资;校企协同;一、二、三课堂;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8-0072-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培训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为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培训质量,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培训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培养培训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部实施了卓越教师培养培训计划,确定了80个卓越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改革项目,其中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计划改革项目10个。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吉工师”)作为职业教育的国家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省卓越职教师资保障体系建设牵头学校,大力实施卓越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多方参与、灵活开放的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新模式,着力构建“校―企―校”协同育人机制,立体设计“一、二、三课堂”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一、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目标与规格

(一)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目标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培训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的指导,吉工师将卓越职教师资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目标定位为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所谓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就是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培训机制,筛选出具有卓越教师潜质的学生进行培养培训,以未来职业教育名师、专家教师所具有的特质来塑造职前教师,培养培训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

(二)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规格的要求

在卓越职教师资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除了渗透教育教学规律之外,还应特别强调劳动过程规律,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培训机制[2],体现技术性、职业性和师范性相互交融的特征,实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专业内容与职业劳动的融合,专业内容与教育教学内容的融合,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职业能力的融合。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师资标准,以技术技能人才结构体系活动为本体,设计职业教育师资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素质结构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此,确立符合其结构体系特点的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规格,并以此作为整个结构体系工作的基石,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维度。

一是热爱职业教育,具有较好的职业理念与师德。卓越职教师资应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深刻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意义,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认同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爱岗敬业,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坚持实践导向,身体力行,做中教,做中学。

二是具有扎实的职业教育教学知识和过硬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卓越职教师资素质的核心体现,教学方法的掌握是卓越职教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熟悉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规律;熟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专业人才成长规律;熟悉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过程,掌握相关教育方法;熟悉学生集体活动特点和组织管理方式;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本机制及模式;遵循专业的职业面向及岗位需求,依托课程目标,设计学习领域,依托教学目标及对象,选择专业教学方法、手段及资源;依托生源特点和学生个性,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差别化的学习计划;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合理选择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能根据学生特征和班级专业特征,开展与专业有关联的活动;掌握一定应急处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三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其规格是:卓越职教师资熟悉专业的理论知识,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制定产品工艺文件,进行产品工艺研究,分析与处理故障;掌握处理试验数据、编制试验大纲,维护及更新常规试验设备;根据集成系统方案,搭建硬件平台、编制软件程序、调试现场系统;分析设备状态,制订技术方案,进行产品安装、调试、实施、评审、鉴定,并提出技术管理办法;编制维护与维修计划,完成设备维护、检测诊断、状态分析并排除常见故障;采用新的成熟技术或电气成套控制装置完成改造设计;对产品设计提出改进建议,列出工艺试验项目并组织实施,撰写工艺研究报告;探索新的试验方法,熟悉相关产品的试验标准,分析试验数据、撰写试验研究报告;能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完成产品鉴定,选用制造设备,实施与管理产品项目。

四是具有创新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创新创业和终身学习能力是对卓越师资人才培养培训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是教师职业生涯后续成长、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能力。卓越职教师资要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经验;根据学生基础情况分出层次。在保证培养培训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卓越职教师资的要求,适时调整培养培训方案,使学生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职业变化与技能更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二、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构建

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的教育,职业学校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3],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和质量。吉工师构建“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4],由校、企、校三方共同确定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内涵,共同开发教师能力标准,由联合体组织本校骨干教师、企业行业专家、企业一线技术员工、中职优秀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共同组织教学和考核评价。基于“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实施“平台+模块”式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结构框架。“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如图1所示。

(一)共同开发课程

在课程改革方面,按照“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培训要求,成立由企业工程师、中职优秀教师、学院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团队,通过调研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岗位需求,召开企业专家、中职优秀教师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实行项目负责制,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打破以往知识传授、实验练习的学科体系,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造教学环境,在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课程建设上形成特色和优势,构建模块化项目课程模式,实施融“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

该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培养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教师教育平台;同时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充分融合和渗透,使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空间、时间。在第一课堂教学中,以核心课程及相应的课程群组织教学。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依托思想政治类、道德修养类、科学技术类、创新创业类、文体艺术类、身心发展类、社团活动类、技能培训类、社会工作类及其他等10个类别校园文化活动平台,进行素养熏陶。在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中,以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教育实习、企业见习等4种社会实践途径,进行素养提升,进而达到高标准的双师型人才培养目标。各模块分别由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企业行业、职业学校三方主体共同实施、各有侧重。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二)共同组织教学

学校教师与职业院校教学名师、企业一线工程师等合作,形成校企和校校共同组织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完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产品开发等实践教学任务,使学生熟悉整个生产流程、岗位职能、技术需求和科研服务等。企业技术人员制定学生的实践计划,指导学生实习,同时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构建先进自动化控制综合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较为完备的、能亲身经历并参与工程认知、设计与调试的职业训练环境。

校校合作以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培训为目标,完成教育实习、顶岗教学、教学法设计与应用、课程开发、教学研讨与交流等实践教学任务。学生尝试全面参与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熟悉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实训辅导和教育技术等。职业院校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并与学生开展教学研讨与交流。

(三)共同开发教学资源

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学资源开发机制,依托行业企业、中职学校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每个项目均包括组装视频、焊接视频、仿真视频、图片、PPT、完整程序以及针对项目和任务的教案和教学设计、任务书、工作页、评价表等资料,同时还提供国家标准与规范以及工程技术文件样本等相关标准、手册与资料,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环境,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

(四)共同组织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由素质考核、竞赛考核、企业顶岗考核、中职学校顶岗考核四部分构成。素质考核主要从学习态度、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及文化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企业顶岗考核主要从学生对企业和中职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工作中的严谨态度、安全意识、实践能力、项目执行的认真程度、管理能力、与他人合作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中职学校顶岗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顶岗期间的专业教学法能力、专业技能、教学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管理能力等进行考核;竞赛考核由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企业和中职学校根据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竞赛的培训过程表现、竞赛结果表现和掌握专业技能的程度给出鉴定意见,同时,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员、中职学校优秀教师根据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总体表现和上交的顶岗实习报告完成质量评定实习成绩。鼓励学生在完成专业教学内容的同时,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在“双证制”基础上,根据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培训的实际需要,推行“四证合一”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取得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

科学的规章制度是确保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围绕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办学理念和培养培训目标,吉工师设计了一整套符合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规律的结构体系。采取多样化的培养培训教学方式,如专题讲座、交流研讨、模拟教学等方式;多样化的技能训练模式,如教师示范、模拟仿真、现场观摩、边学边做等;培训教学过程中除了渗透教育教学规律之外,还特别强调教师教学过程规律,如现场参观、顶岗实习与专题交流互动等形式;采用专题讲座、名师指导、微格教学、说课比赛、论文评优等方法,组织参训学生进行教案和论文交流,并在研讨与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法与研究方法,保证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良好开展。

三、实践应用成果

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是一个实验探索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去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共性要素[5]。2008年开始,经过几年探索,针对2011届自动化专业5个班,共119人M行“校企校互融、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培训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双师型”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质量得到提升

近三年,学生在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获得部级比赛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1项。同时,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持续上升,2012年达到98.85%,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达到99.2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二)校企校合作机制基本完善,校企校合作成果突出

在实践探索中形成职业素质与职业核心能力相互融合的一体化的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通过校企校深度参与和指导,实现优质资源整合,推进学校和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培训过程,在培养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中职学校和企业人才培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设计开发水平等方面形成学院、中职学校、企业、社会互助共赢的良好局面。与合作单位开展10多项产学研项目,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

(三)教师素质提高,教研成果丰硕

通过培养培训、引进、聘请相结合,建成了一支有良好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建成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中职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组成的高水平外聘教师人才库。2009年以来,自动化专业教师依托该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建设省级精品课2门,省级优秀课6门。积极开展各类合作开发研究课题10余项,30余篇,编写校企校特色教材4部。

(四)社会服务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第8篇: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一)职业培训“政府购买培训成果”上海自1998年开始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政策,市级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社会招标的方式,公开对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方案整体购买,目前已覆盖79个职业类别、160多个岗位工种。

(二)职业培训资金筹措创新市政府开展了将失业救助金提前为培训补贴金的创新,为此市政府制定实施了“职业培训补贴个人账户”与《上海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措施。“政府补贴培训”的培训内容、培训级别、补贴范围依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定期《政府补贴培训目录》,以确保该项目良性运行,满足市民对高新技术职业培训的需求。

(三)挖掘企业潜能,扶助新生劳力培训“十一五”期间,市政府着重加强职工科技创新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全市已签约的2400余家企业见习基地中,每年参加“上海市青年见习计划”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近2万人次。同时,市政府大力推进“百万职工技能登高计划”、“名师带高徒”、“首席技师”工作室、“百佳技师传艺授技”等活动,有效缓解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的紧缺状况和青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四)职业技能培训对象惠及全社会通过政策引导、加大财政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职业培训学习平台。职业培训对象从城市失业人员扩展到在校大学生、农民工和多种类型的劳动者。至今已完成210万人次的职业培训,每年参加补贴培训与见习计划的大学生约为4万人”。

(五)职业教育构建立交桥和开放式体系上海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立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根据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的需求,优化上海中、高职业学校布局和规模,并于2009年在职教集团内的中、高职院校中率先试点“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10]在市教委的统一规划下,依托上海市职业院校,有计划地建设了80个开放实训中心,构建了一个面向产业、贴近企业、服务区域、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上海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体系”。

(六)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探索职业教育的标准通过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先后成立了18个职教集团,启动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试点工程,二工大、上师大和上海电机学院等应用型高校与在沪知名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将企业实训纳入日常教学环节,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举的“双证书”制度。

(七)改革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上海市还进一步将职业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纳入全市教育经费投入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制订中、高职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妥善安排城市教育附加和专项经费。不断增加的财政投入奠定了上海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二、上海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体制方面滞后,机制方面有缺位就体制方面而言,中国职业教育和培训普遍实行条块化管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管职业学校的教育和以文化为主的职业培训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主管以技能为主的职业培训工作,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割裂。学校与企业分属于不同的行政系统,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机制和价值取向。校企合作制度改革涉及职业资格制度、职业教育体系、企业教育制度等问题,教育部门和“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能力不足,办学体制滞后。在实训中心建设方面,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都在建设公共实训中心,但两部门之间因基本定位和分工的不同,无法统筹和规划建设资金使用。一些培训机构往往热衷建大楼、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浪费了原本就不太宽裕的培训资源。由于公共实训中心目前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还不健全,基地“造血”功能不足,而公共实训基地运行维护成本较高,在无资金持续投入的情况下难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就机制方面而言,与校企合作相关的财税、科技和规范性政策普遍缺乏可操作性和约束机制。企业在无利益保障的情况下缺乏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愿意投入精力和资金参与学校教育,双边利益机制缺失;政府补贴培训政策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也削弱了技能培训的市场机制,运行机制缺位,没有形成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上海市青年见习计划”是政府为了促进就业而搭建的一个平台,但在青年职业见习制度中,见习学员与见习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学员的劳动权益没有法律层面的保护。随着见习计划的深入开展,见习过程中职业培训的质量监控、评估工作机制不完善的缺点日益显现。少数企业把见习青年当作廉价劳动力,让见习青年从事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工作,偏离了青年就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指导的本意。就管理职能而言,重复管理和真空管理并存。由于体制的分化,上海的职业教育与职后培训管理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各归口部门出台了不同的管理规章制度,各自为政与多头管理导致各部门之间出现职责不清、功能重叠和协调不顺的局面,缺乏相互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与协调机制。教育、建设、农业、人事和劳动等不同职能部门都在组织、审批和举办各类职业培训,而且“证出多门”,培训证书缺乏权威性、系列化和延续性。此外,“双师”培养呈现管理上的真空,学校教师评职升级、企业员工提薪升职均与职业技能证书无关。

(二)企业缺乏职工培训意识、培训动力和良好的培训机制目前的职业资格鉴定变相成了“应试考试”,职业证书含金量下降,企业员工晋升,提高薪酬,提升行政、技术职务或岗位,主要还是根据员工所获得的普通教育文凭,职工教育颁发的各种资格证书作用不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扼杀了职工更新知识的热情和需求。体制转轨、经济转型、企业转制的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青年员工流动性强,对关键岗位人员多采用国内外同行业会议交流或管理职业培训,企业经营者从主观上弱化了对员工创新能力、职业技能和成人学历教育和培训的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实践性、复杂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等特点。上海大型国有制造企业的教育培训中心虽然规模庞大,但未能建立起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培训体系,只能培训传统行业的技术工人,缺乏有效的与国内同行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对外交流机制。从已建的22家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情况看,多数企业培训基地的作用还停留在为本企业职工实施岗位适应性培训、转岗培训、技能提高培训等方面。如何面向中小企业开展委托培训和订单培训,面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校企联合培训,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虽然有一些原则性的要求,但缺乏规范具体的操作办法,很少有企业开展这些工作。这使得职业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发挥,这是今后需重点研究解决的。

(三)职业教育跟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的需求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人才的短周期需求。在以学校为主体的管理体制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学科特色过浓,重视开展学历教育,忽视工学结合、职业培训,未能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导致能力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脱节。而企业注重新入职员工的职业技能,对于职业学校设置专业的技能性有明确要求,期待招来即用。近年来,劳动人事部门主管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在职业证书标准开发和职业培训机构资质审批上发展较快,且对企业特殊岗位员工的从业资格设置条件的倾向明显,职业技能证书日益受到重视。由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资质由劳动人事系统颁发,一批社会化办学培训机构积极加入到职业培训中,其市场化营运模式让职业培训进一步升温,部分成人教育机构也转向劳动职业证书培训。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中,职业学校教育的整体吸引力在下降,而各类职业培训则持续高温,个中原因值得深入思考。职业教育体制缺乏与市场紧密对接的机制,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好招生的难就业、好就业的难招生”这种局面,致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出现错位。上海许多高职院校设置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汽车维修等热门专业,但针对轨道交通、核能与风能、过程装备制造产业的装配和维修专业却明显不足,这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型不匹配。受学科教育思想和体系的影响,职业教育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淡化职业技能的实践性和行动性,出现了“以学为主、以工为辅”的本科教育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远离企业和市场。此外,忽视专业技术素养、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也导致毕业生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偏低,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欠缺。缺乏校企合作的基础正日益成为制约校企合作改革深层次化的主要障碍。热衷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为数不多,这导致职业教育仍然以普通高等教育的方式运转,职业岗位技能培训的性质难以突显。目前,多数院校未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导致毕业学生缺乏敬业精神,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合作意识,难以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和融入企业文化。上海的中职和高职教育之间已有一定的衔接,但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具体界定还不明确,中、高职在职业技能要求上的区分不清晰,在学分互认、理论教学、技能培训等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这造成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能得到有效体现。同时,职业技术大专院校与普通高校之间又缺乏沟通和衔接,职业教育没有对应的应用本科,学生提升空间受到限制。目前虽有部分市属学校仍然在少量招收专升本的学生,但很多学生难以找到对应的专业。职教生与本科生在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方面存在着明显落差,致使年轻人只愿上本科,职业院校生源素质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加之职技院校教学内容又过于职业化,缺乏继续深造的理论基础和后劲,职业技术教育难以向高层次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几乎是终结性教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综上所述,上海虽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但因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无法对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履行全程指导、协调、监督职能。各种教育资源重复、割裂与浪费并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机构大多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和配合,这些都影响了人才培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促进保障作用的发挥。

三、建议和对策

面对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转移的机遇和挑战,上海必须坚持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并举,推动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相配套,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同时,加大培育和引进力度,形成一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代表产业实力、适应产业能级提升的高技能人才梯队。职业教育的产生,源于产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这种与区域产业的关系决定了职业教育除了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功能外,它还要面向行业企业,面向经济的现实需求。这是一种打破教育与职业的界限,“跨越了企业与学校,跨越了工作与学习,即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疆域”的育人活动。因此“,跨界性”应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从政策层面引导资金、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等要素资源集聚,以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培养一大批可以将知识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与生产实践,并能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的高层次、创新型、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能为上海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打破部门、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界限,完善管理体制、消除政策隔阂。建议由市教委、市经贸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组成联合委员会,统筹制定本市公共实训体系建设规划,整合资金和资源,设置运行管理模式,引导、规范、监控和评估优质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的共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修订《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条例》,从宏观层面制定各种有利于行业协会参与的政策和法规,增强行业协会的独立性、自主性,把服务性职能赋予诸如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扩大行业协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由行业协会全方位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及政策制定与监督。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结合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做好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提出本行业高技能人才合理配置标准,指导本行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改变单纯以政府补贴作为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制定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有关于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出台税收减免等政策的相关实施细则,保证企业、民办高职院校能够得到一定比例的补偿,引导企业实施以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政府应调整自身角色,积极介入金融资本市场,加大债务融资力度,利用金融手段来为职业教育产业融资。

(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职业院校中推进“专业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质量标准建设为基础,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国家标准。针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轨道交通、新能源、过程装备等新设置专业,组织由行业、企业和高校专家共同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并按此标准组织专业教学评估或专业认证。针对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对高职毕业生需求明显增大的趋势,利用上海高职教育在全国领先的优势进行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努力扩大在长三角、西部地区的招生范围和比例,拓展和丰富学校发展所需的教育资源,增加学校发展后劲,提高学校的辐射力和办学能力。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开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创业教育、国际合作教育,形成面向全国、面向行业、技术领先的“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和创新企业与学校双主体办学体制,通过与行业企业交流、合作,真正实现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融合,夯实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满足上海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打造一支由“双师型”骨干教师、企业技术员、高学历教师组成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企业工程师、企业家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从而确保专业设置的新、精、专,将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接轨、与技术同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单纯依靠学历的提升,高学历的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在职业工作中不断培养。因此,应依托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职业教育强化行业特色,市属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高技能人才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和专业硕士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使职前与职后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在学历、技能、技术上迈向新的层次,以适应新的岗位和职位要求,使职业院校成为职工在岗、转岗、重新上岗培训的重要基地。

(三)增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地位构建客观公正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根据高技能人才的新特点和需求,改变企业一直沿用的“学历+职称”型人才认定和聘用标准,充分考虑品德、知识、能力等因素,把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第一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选拔机制,拓宽高技能人才在职称和管理方面的晋升通道,让职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制定规范性的晋升考核程序。提升中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基地和向国内辐射的桥头堡,上海的产业界应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增加对教育和培训的公共投入,完善在职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新兴产业工人的素质,凸显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地位。

第9篇: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为全面提高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我街道实际,现就做好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城乡劳动力整体素质及就业能力为目标,完善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加快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培训适应市场、就业与培训紧密结合的大培训格局,全面提高城乡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实施办法

(一)、完善街道职业技能培训网络

1、街道建立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行政一把手负责制,确保培训指标完成,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2、建立街道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基地,组织开展本街道辖区内的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3、各行政村(居)设立基层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站,社区设立基层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窗口,由协管员具体负责求职登记、培训意向调查、组织人员参加培训等工作。

(二)、建立灵活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根据城乡劳动力不同类型、就业意向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促进农村被征地人员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就业培训目标、对象、内容和形式

1、培训目标

通过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源水平,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扩大就业率,使受训人员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掌握就业技能,拓宽就业和再就业门路。

通过各种形式及不同层次的培训,四年内本街道计划培训劳动力1万人次,就业率达90%左右。

2、培训对象

(1)各行政村被征地劳动力及农村剩余劳动力;

(2)有劳动力和就业愿望的未能继续升学的城乡初、高中毕业生;

(3)各社区(居)下岗职工和转岗培训;

(4)各企业外来务工人员上岗前后素质技能培训;

(5)其他需要培训的人员。

年龄男16周岁~60周岁,女16周岁~50周岁。

3、培训内容

电脑操作、电工维修、电子仪器仪表、车工、钳工、数控、缝纫、厨师、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家政服务员、艺术插花、美容美发、会计电算化等符合市场就业需要的培训项目。

4、培训形式

根据城乡劳动力不同类型、就业意向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把就业岗位采集与职业培训紧密联系起来,开展“定单式”培训,促进培训与就业的有机结合。

四、就业培训补助标准及方式

1、被征地人员的培训补助最高限额500元/人。培训人员到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培训的,培训前需到所在村、社区(居)登记,街道培训机构开具介绍信,培训结束后,凭有效发票、培训资格证书到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综合中心办理有关报销手续。被征地人员参加街道的培训一律免费。

2、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其他新增劳动力,在街道培训基地接受培训的,培训费作适当优惠。

3、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在街道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培训的,凭《再就业优惠证》或《职工失业证》免费参加培训;就业困难人员去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培训的,凭原始发票、资格证书、《再就业优惠证》或《职工失业证》由本人到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规定标准报销培训费。

五、就业培训奖励政策

为调动培训工作积极性,街道举办的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班,通过劳动部门考试合格取得证书的,分别给予适当的奖励:

1、获得证书的:资格证书每本奖励20元价值的纪念品,合格证书每本奖励10元价值的纪念品。

2、组织培训的:经考试合格取得证书的,对组织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就业服务

1、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人员信息,纳入各村、社区(居)基层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站、服务窗口的劳动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根据国家就业方针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组织双向选择,优先推荐。

2、培训基地要加强与基层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站、服务窗口的联系,及时掌握用工单位的需求情况,推荐好就业和再就业岗位。

加强对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是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表现,各行政村、社区(居)、内设办(所、中心)及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齐抓共管,为加快推进我街道城乡一体化进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