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教学管理范文

初中教学管理精选(九篇)

初中教学管理

第1篇:初中教学管理范文

初中阶段是启发学生心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教学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高低。充分认知现阶段初中教学管理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教研人员应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初中教学;管理现状;对策

就现阶段的初中教学管理模式而言,专制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仍然普遍存在,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话语权较低,扼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课堂管理中无序化问题严重,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却忽视了学生情感能力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教学管理体制的良性发展。要提高初中教学管理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在教学管理质量提升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教学管理方案制定中要注重对教师专业技术提升和个人素养上的提高上。就现在的初中教育现状而言,有一大部分教师的年龄偏大,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教育事业贡献了青春和激情,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们的思想较为保守,创新意识较低,仍固守着传统而陈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教学模式古板的情况,不敢尝试一些创新教育。相对于年轻教师,他们经过新式教育,也有创新意识,但往往会出现经验不足等一些情况,就会使得在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提高初中教师的自身素质,让其对学生的责任感有所增加,并且能够在整个初中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这是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初中教学的质量。

二、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传统课堂上的学生们总是扮演着教师灌输下的被动学习的角色,这不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督促学生主动地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鼓励学生遇到课堂中的疑难问题时能够积极发问,培养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探究问题的习惯,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为改变中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享受的、愉快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课堂教学中多为学生自小:学习创造机会,以便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的传播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树立"以生为本"管理理念,突出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以生为本”就是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实现高压式管理想情感性管理的转变,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管理为教学管理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由于初中属义务教育阶段,一是学生素质层次不齐,学生年齢偏小,生理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既有很大的可塑性,也有很大的脆弱性,二是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反抗意识更加强烈。因此无论从教育学还是心理学角度来看,强硬的制度管理,学生非但有时不能接受,甚至还会树立对立情绪,以至于学生管理工作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而只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征,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情感投入、情感诱导、情感交流和情感共鸣,才能事半功倍,达到管理目标。

四、引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初中生虽不比成人独立、成熟,但他们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初中学生管理应特别注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发挥,启动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之中,由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有效化解管理中的对抗、逆反情绪。

五、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45分钟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弹性教学实施的核心空间。因此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制度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育人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是弹性教学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首先要规范教师的备课过程。教师备课的重点应从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转变到研究学生学习方法上,加强集体备课,在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三次备课,使教案更具个性化特征。其次要制定有层次有梯度的课堂教学目标。一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拔高,鼓励超前学习;二是针对后进生,要适当降低课堂教学要求,以防止这部分学生“掉队”。

作者:周艳 单位:四平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中教学管理范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教学管理 作用

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奠定学生进入高效学习的重要基础,而初中化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算是一门较冷的课程,其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也不高,因此如何认识到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并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科学的教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初中化学的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1.1教学观念较为陈旧落后

当前我国化学课程在其他课程中所占的学时比例相对较低,并且教学考分设置都相对较落后,并且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依然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而导致化学课程的学习好坏就是采用考试成绩进行衡量,这种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考试对学生的知识层面进行衡量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片面和错误的[1]。初中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化学公式及相应的原理,而不是通过大量化学实验和灌输式教育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理论知识水平。

1.2化学教学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

虽然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就偏远的乡镇或农村来说,化学教学的师资力量及相关的设备都难以满足教学工作需求。例如,一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匮乏,本来是在初中三年级开设的化学课,在贫困的乡镇学校根本就无法开设,部分学校甚至都没有专业的化学教师,或者是由别的课程老师代任的化学教学课程[2]。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学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更无法让初中生真正学到化学的专业性知识,从而对化学教学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除此之外,部分学校的初中化学教学体制较落后,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有时候一位化学教师担任着数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繁重的教学压力使得这些教师不得不辞去工作寻找更好的学校进行发展,这是导致我国化学教学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化学教学管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稳步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教育事业中教学管理需要摆脱应试教育的缺陷,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宰课堂,开拓出现代化的化学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将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社会实践中[3]。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必要的教学管理措施十分必要,其不但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化学知识真正转变为化学知识,更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化学专业技能。在日常化学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当将化学理论教学结合于实践教学,而不是片面传统地以自我为中心向学生灌输化学方面的知识和结论[4]。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有趣的重视理论都需要通过一系列化学实验才能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但如果教师只注重自身感受,通过口头陈述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知识,则是无法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的。例如,通过一个简单的硫酸实验,能够让学生大大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虽然硫酸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种让人害怕的化学物品,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管理下则可以顺利进行化学实验,也就会使得原本危险的化学品变得有趣和轻松。例如,教师可以对稀硫酸进行加热,使其变为浓硫酸,然后将准备好的竹片放入到浓硫酸中,此时由于竹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纤维素的植物,当其与浓硫酸相遇时,就会导致二者发生化学反应,使得竹片纤维素逐渐被碳化而变成黄褐色或黑色,然后教师可以将竹片从浓硫酸中取出并放入清水中。此时由于竹片上多余的硫酸能和水发生反应,因而导致竹片上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图案或花纹。通过这些简单有趣的化学小实验激发初中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且逐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3.结语

教育是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基石,但要想为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综合型人才,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有一支优秀而强大的师资队伍。因此,科学安排化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使每位学生都具备良好的学习基础。实施一个教师对应一个班级的化学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大大减轻化学教师的教学压力,更能压缩更多时间对自身的教学任务进行细化,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多有用的化学知识。化学教学管理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开展,教师在教学管理中不断提高教学素养,而学生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友清,欧书菊.浅谈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管理中的哲学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0,03:7.

[2]雷呈,何伟峰.改革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10,02:352-354.

第3篇:初中教学管理范文

关键词: 课堂教学管理 教室常规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它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其过程可以分为教学、评价和管理三个方面。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学效果所作的价值判断,也是提供教学活动反馈信息的途径,具有诊断、调节和强化的作用。而管理,则贯穿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教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运作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压等办法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则强调为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同时预防问题行为的产生。

课堂教学管理的两个基本功能: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和创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1.课堂教学秩序是重要保障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例如,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打瞌睡、开小差,有的学生上课玩游戏、发短信,有的学生做怪相、哗众取宠等。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进一步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为此,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学生入学一开始,就应当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教室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定教室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它是为了维护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定,这样的教室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

2.精心设计、积极有利的课堂学习气氛

制定了基本的教室常规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步骤得以实施,是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优异的成绩呢?答案是显然的。因为上述因素仅仅是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外因。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真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

(1)接近学生、了解学生、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

这是课堂学习管理的心理依据。毕竟,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此,教师应当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水平;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期望。例如,在刚开学初始阶段,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对自我的期望;半期或期末考试后,布置学生写试卷分析和自我总结等。事实上,通过收集学生对“我心目中的数学老师”的描述,我了解到学生普遍喜欢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和幽默感,平易近人,能和学生交朋友的老师;而不喜欢老师抽烟,衣着不整、无精打采,处事不公正,体罚学生。部分优生还具体提出老师应当多讲学习方法,典型题目以及解题技巧,平时还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以锻炼思维等;而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希望老师讲课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多讲基础题目,甚至要求尽可能减少作业和考试等。通过这样一些做法,教师可以提取出很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业程度的教学目标。

(2)建立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共鸣、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和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所形成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与学活动的心理背景,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不仅有助于教师传授知识,而且满足了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心理期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容性,相互产生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学生尊重、喜欢教师,主动接受老师的指导,接纳各项教学措施;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活动得以顺利高效地展开。

学生的群体,不论是正式的班集体、团队组织,还是非正式的友伴群体,同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

(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新课的导入,都应当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或讲述科学趣闻、名人佚事,或介绍学科的最新发展、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或是就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背景,提出值得探讨,富有趣味的问题等。目的是使学生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活动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到课堂上来,然后适时地抓住时机进行教学活动。

接下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保持自始至终都积极参与的状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每节课都应当追求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策略。以下一些具体方式可供参考:

紧扣教学内容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艺术。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激发兴趣等。

第4篇:初中教学管理范文

关键词:初中;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

教育管理者肩负着整个学校的教育发展,要具有前瞻性,紧随时代的步伐,站在改革的前沿,从而把握好整个学校教学的方向。通过构建新课程理念,以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管理,促进初中教育的革新与进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良好的环境,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学校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场所,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教师与学生,教育管理者想要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需要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不断进步。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教育人、引导人、尊重人结合起来,发挥人最大的作用与潜能。(一)创建和谐环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学校管理中,教育管理者要做到诚实待人,在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权益,这样才能使制度得到教师的支持。同时,制度与措施的制定要充分体现出对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从而强化领导与教师间的情感基础。以情动人,才能更好地树立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使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强化教师与领导间的桥梁与纽带,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二)注重管理民主,发挥集体智慧在学校制定任何政策、措施都不能仅由校长一人决定,而是要集思广益,从而照顾到各个教师的想法与权益,获取领导班子的支持,从而发挥集体的作用。如若学校的新制度、新策略全由校长一人决定,则有可能造成制度的片面化,不能很好的照顾到全体教师的根本利益,从而造成班子的不团结,制度无法很好地实施。因此,学校在制定制度、策略时要及时组织班子成员进行研讨,并交由教代会进行商议,照顾到各个层次人员的想法与权益,使大家在心理上形成认同,从而全力实施新制度。(三)立足教育质量,创新教育管理由于教育的对象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并且不断变化,因此学校教育要紧随时代进行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调整,从而适应因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教育管理者要想做到教育管理的创新,必须对教育、教学业务以及教学规律有准确的把控。其主要体现在校长在进行决策时,受到进取心和事业心的推动,广泛收集并把握相关信息,在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教育规律的影响下,针对学校的实际教学问题,寻求突破口,从而大胆决策,带领教师投入到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做好学校教育管理,需要校长在思想上、组织上、舆论上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做出创造性的决策,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保证教育质量。

二、培养创新型教师,提高师资力量

(一)以新课改为依据,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带动教育活动的实施。因此,要想学校教育与时俱进,首要任务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师与学生间的角色关系,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在进行教育活动时,要以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合作为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让他们成为探究性学习的主人。意识到现代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二)以新课改为依据,掌握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学校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与时俱进,采用与时代相符的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网络教育等新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取相应的教学信息,使学校教育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不沦为时代的弃儿。

三、创设适宜的环境,保证教育质量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学校教育管理者必须针对传统教育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使学校教育管理真正达到育人的作用。(一)给予教师足够的创造空间。学校要改变对教师管理过严、管理过死的现状,给教师相对宽松、自由的空间,使每位教师都能发散教学思维,使教师的个性教学得到发挥,进行创造性教学。从而以教师的创新感染学生,带动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使教学活动成为创造性活动,而非死板的知识传授。(二)进行创新性管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进行教育管理过程中,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独特风格,促使学生形成自身的特长与个性,使学生有所长,并且要保护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更有针对性,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确立与时俱进的评价体系,为教育保驾护航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新教育形式下,需要对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评价不能仅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的标准,而应包含学生的思想品德、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教学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依据,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一)将教学评价渗透在教学的各个阶段,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使学生时刻能认识自我,对自我有正确的了解,从而以正确的姿态改进学习。(二)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能形成主体意识,促进自我能力的提升,学生时刻监督自己的行为,能促进自我体系的完善。(三)注重教育评价的多元化。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注重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时要做到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整体与单项相结合,精确性与模糊性相结合,互评与自评相结合,从而形成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使教师对学生有全面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学习。总之,教育管理者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做到教育先行,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并做到教育创新,从而优化教育结构,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蒋赟,周甲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的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2).

[2]何长江.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第5篇:初中教学管理范文

【关键词】初中教学 管理 师生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73-02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个性特点还未成型。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建立良好的沟通是管理学生工作最基础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的维护,这就使得教师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最后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更多的隔阂,使得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举步维艰,而新形势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心态,主动地和学生争取沟通的机会,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

一、注意沟通方式

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逐渐成熟阶段,部分学生比较叛逆,对于家长或者老师的教诲存在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做好学生工作时要注意运用一定的技巧和方式,充分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能接受的沟通方式进行指导,这样才不会助长学生的逆反心理。例如,初中学生正处于对客观事物存在无限好奇心的阶段,自己尚未认知的事物对初中学生充满诱惑,在此阶段有部分学生会迷恋上网络游戏,甚至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以正确的方式给予引导和帮助;教师在和这部分学生沟通时要充分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点,指导学生对未来对人生有清楚的认识和规划,并且说明网络游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循循善诱的教导学生要把握度,对于玩网络游戏一定要控制到一定范围内,不然会有不良的后果。以正确的沟通方式可以更容易的让学生接受,并且了解教师的用心良苦,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能动作用。

二、拓宽沟通渠道

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对比较单一,基本上以课堂沟通为主,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仅仅存在着师生教授知识与接收知识的关系,教师不能第一时间察觉到学生的各种动态,学生更不会把教师当成最亲密的伙伴和人生重要的风向标。这就要求教师在管理工作中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积极地融入到学生当中来,拓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让学生的心声可以更明确地表达出来。一方面教师可以以定期举办主题班会的方式和同学进行深入的沟通,让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困惑,教师给予答疑解惑,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方式和学生家长之间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各种动态,以便在学校给予更专业、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家长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给予正确的家庭教育。通过拓宽沟通方式教师更深入的了解了学生的各种心理变化,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三、讲究语言艺术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于语言的表达艺术的把握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掌握的基础工作,初中教师管理工作的重点即是学生,面对的人群有着其不同于其他人群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内心比较脆弱,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注意沟通中语言艺术的运用,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和教导。例如,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教师不应该采取传统的苛责的方式进行教育,要深入的了解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根源,为学生分析其中的道理,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过错,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从而从新建立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教师本身的教学工作大部分都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这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和接收知识的程度,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在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措辞,积极发挥语言的魅力来解决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沟通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沟通可以更好地解决矛盾冲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在管理过程中更多的是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传统的沟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初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初中阶段的学生面对更多来源于各方面的诱惑和挑战,自身的判断和选择能力还够,初中学生心智暂不成熟,这更加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积极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语言的魅力,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充分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沟通工作,为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红丽,孙国. 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师生沟通问题分析[J]. 电子制作,2014,23:142.

[2]徐玉娟. 沟通从心开始――浅议初中师生冲突成因及化解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6:36-37.

第6篇:初中教学管理范文

【关键词】差生 初中数学 逆反心理 转换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28-02

差生问题一直是让众多教育者困扰的问题,其中初中数学又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成绩不好的学生更是比比皆是。很多人认为成绩较差学生的出现,往往都是因为一种逆反情绪的影响。其实,都不尽然。差生的成因受很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笔者将对后天形成的差生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初中数学差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例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他们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图形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同时他们也不懂图形的对称方式。

2.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

3.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

4.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或死搬硬套,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

5.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和进步。因此注重差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数学差生的辅导与管理工作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首先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差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像物理、化学一样,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2.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差生的学习情绪,差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差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老师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差生接受教师,那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差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差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4.对差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 对差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二、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1.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差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差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差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2.大部分差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差生,对差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迟到或逃学,自习课不来,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差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三、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第7篇:初中教学管理范文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途径

与高中生或大学生相比,初中生的自律性较差。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初中教师应该借助适宜的途径,开展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以此保证教学课堂的规范性和实效性。为了实现提升初中教学管理质量目的,教师应该从整体角度选择途径,以此促进初中生的良性发展。

一、现代教学管理观念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管理观念的影响下,初中学校的教师大多认为:年级组长、教导主任等人员为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责任人,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主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为了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初中学校首先应该将执行教学教师的观念调整为现代教学管理观念,即每一位教师都有参与到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工作任务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日常工作中管理教学活动、教学设备以及学生;另一部分则是负责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服务。当教师形成现代教学管理观念之后,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责任被分成多个小块,进而更容易实现提升教学管理质量的目的。

二、适宜初中教学环境的创设

从本质角度来讲,开展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对此,初中教学管理工作的加强可以从适宜初中教学环境的创设途径入手。该途径的应用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实现:(1)教学工具调整方面。教学工具对初中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经费、教材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初中学校所使用的教学工具与实际教学工作之间存在适用性问题。对此,初中学校应该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完成教学工具的调整和更新。(2)教学氛围营造方面。为了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目的,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出适宜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语文课程《桃花源记》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前从网上找一些以大量盛开的桃花为内容的照片或者视频。在正式进入教学步骤之前,先为学生播放图片或者视频,并利用适宜的导语提升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

三、外部力量的融入与应用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仅仅依靠学校本身的力量很难高质量完成。对此,初中学校应该将更多的外部力量融入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如通过与当地教育部门的沟通实现充足管理工作资金的拨付,为初中教学管理提供支持;通过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构建有效的监护机制,使得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学习生活得到有效的衔接;通过与社会各个机构的共同形成合理的监督机制,使得社会机构能够对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合理性进行有效监督。

四、学生对管理工作的参与

从以往的初中教学管理工作来看,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管理可能会引发学生对教师形成较为严重的惧怕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和态度会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为了提升初中教学管理质量,可以将学生融入管理工作中。例如,将课外活动的人数清查、管理自习课纪律等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这种提升学生权利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教师繁重管理的有效分担,还能提升学生对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正确

认识。

五、初中学校管理队伍管理能力的提升

加强初中教学管理的本质途径则是提升初中学校管理队伍的整体管理能力。当整个管理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发生提升之后,学生学习的规范性、教学设备等因素的管理质量都会发生相应提升。对于初中学校而言,其管理队伍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应用以下几种措施实现:(1)加强教师的培训再教育。相对于这种方式而言,教师本身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而培训再教育则是一种能够较快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对此,初中学校应该在重视该措施作用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再教育机会。(2)教师绩效管理评价制度的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学校的教师绩效管理评价制度内容较少,其无法产生对教师产生有效的约束作用。对此,应该将合理结合绩效管理与教师晋升机会等内容的基础上,对该制度进行完善。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教学管理的加强有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为了实现该目的,初中学校应该从应用现代教学管理观念、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将外部力量融入并应用到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中等措施,实现提高初中教学管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刚.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

第8篇:初中教学管理范文

一、初中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学生相比于小学学生,虽然心智上更加的成熟,但玩乐之心仍然较重,所以以往的初中教学管理,只是单方面的在定规矩,限制学生的行为,即:影响课堂纪律、学习环境、学校风气的行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初中学生的生活、思想都发生了改变,一味的禁止和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对初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大致可分为三种,即:积极、被动和消极。并且这三种心理状态有时会发生转换,初中学生可因为老师、家长等的激励或严格要求,会从被动、积极的学习心理转为积极的学习态度,但也会因为之后的错误管理方式而导致学生逐渐厌学,而这种情况可能会反复的出现,知道最后学生从厌学情绪延伸至弃学心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为管理理念的偏差。很多初中学校和老师的教学管理,核心观念为升学率,所以就导致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忽略了其他学习成绩较落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心理。而因为学生性格、智力、以往的受教育情况和成长环境的差别,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而学习的态度却是初中所有学生未来的根本需求之一。

二、初中教学管理中学生心理管理的重要性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以前看似没有科学依据的俗语,在现代已经被证实其真实性。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做了一项研究,以当地1000名儿童为对象进行走访,然后分别把这些儿童的性格归纳为自信型、适应型、沉默型和自我约束型。等到他们到达26岁时,卡斯比教授再次对他们进行了面谈,并走访了他们的朋友和亲人,结果表明这些儿童时期的性格竟然准确预言了他们26岁时的言行,之后卡斯比教授在2005年发表了演讲,这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虽然初中学生不再是儿童,但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管理,不应只单一的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还有学习的过程,学习时的情绪、心理变化等。因此,现代初中教学管理的核心应是保障学生知识、智力与心理、思想可以共同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策略

1.老师以及家长的配合管理

以往的初中教学管理,校方和老师常常一味的使用禁止和处罚式的管理模式,请家长是老师常用的处罚方式。学生的父母,原本应是带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而每一个学生又都在期望有一个温柔的老师,但校方或老师频繁的联合家去批评和处罚学生,一方面让学生对原本应是尊敬、喜爱的长辈,产生了惧怕的心理,这种心理很容易演变为厌恶情绪,这也是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初中教学管理策略,应更加注重探求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大多数老师面对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时,都没有去和学生有一个平等的交流,去分析学生不喜欢学习的根本原因,而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老师才可以和家长相互配合,去共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初中教学管理中,应淡化竞争、攀比的教学目的。包括:学校之间、老师之间和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很多初中学生,就是在这种竞争和攀比管理模式中,被逐渐消磨掉自己的积极学习态度。虽然竞争意识可以让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现代初中教学管理策略之一应为多元化的性质。

2.为人师表、平等对待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在行为和思想上,很大程度直接受到老师的影响,即:人们儿时的模仿性质。想要让教学管理有效的落实和得到理想的结果,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管理者自身是否做到了管理本身的要求。为人师表,则是指老师或校方的管理者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与学生是平等的,在要求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平等交流的同时,校方和老师也不能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的差异和家庭背景的差异,在出现问题时而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并且老师应懂得维护自身的形象,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老师,因为长时间面对各种学生的各种问题,积累的负面情绪会在某一刻爆发,并且不能及时的短时间的进行自我控制,这种负面情绪的散播,直接影响了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对老师的印象,同时也就影响了教学管理的效果。

第9篇:初中教学管理范文

【关键词】初中 学生管理 人本化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动下,人本化管理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日臻成为初级中学教育管理的一大有效措施。当下,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和锻造知识优、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就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将人本化思想贯穿于日常管理的点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给予学生关爱。

一、人本化管理概述

为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好地体现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关注,中共十七大在结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管理理念,并积极倡导各类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人本化贯穿于日常教学管理之中,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有效化。

在对初中学生的管理中,人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的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正确面对成败得失;其二,打破传统教育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强制性管理与束缚,适当给予学生施展自我的空间,理解并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其三,坚持科学的管理思想,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初中校园文化,培养综合素质强的新时期中学生。可见,人本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它以学生为核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致力于对学生兴趣的提升以及积极性、主动性的挖掘,力争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切实关注学生成长,关心和尊重学生的一种科学化、人文化管理思想。

二、人本化在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与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相比,人文关怀将学生置于管理的核心地位,以“爱”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激励和塑造将学生培养成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对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完善有着重要作用。

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各类文化交错复杂,在推动社会发展前行的同时,也不可能避免地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中学生处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前沿,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而且往往会对新生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此之下,各类新兴文化对中学生的双刃剑作用充分凸显:一方面,博古纳今,学习和汲取了现代文化的精髓部分,拓宽了自身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受到不良文化的荼毒,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轨道。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从初中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来看,学生与学校或老师是对立面,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极易产生抵触和反抗等消极心理或负面情绪,对教育管理的效果不利。人本化管理模式的引入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管理,搭建了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沟通对学生予以肯定和鼓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尊重与理解,继而服从并接受教育管理。因而,人本化管理革除了传统管理的强制性与约束性,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化的管理对策,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三、初中学生教育管理人本化的实现途径

在初中教育管理中引入人本化,除了要坚持素质教育理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外,还需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树立积极向上的管理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以及营造宽松有度的管理氛围实现人本化管理目标。

树立积极向上的管理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引,是顺利实施教育管理的先导。初中教育管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关乎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培养的优劣。因而,初级中学首先要树立积极向上的管理理念,将人本化思想渗透于管理的始终,在管理的点滴体现人本化的精髓。这除了需要管理者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目标外,还需彻底摒除传统的管理思维,走出管理者至上的误区,在正确的管理理念下实现人本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