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初中地理课范文

初中地理课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初中地理课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初中地理课

第1篇:初中地理课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微课;作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其呈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和结构化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学习的深度。初中地理中含有大量需要学生记忆和理解的抽象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微课资源对课堂进行翻转,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将对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前景进行分析,希望对初中地理教学提供帮助。

一、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和兴趣爱好,微课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利用视频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中间穿插一些图片和文字,可以将问题聚焦并突出主体,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可以更快地反映课堂中的某个教学环节。比如,在教学“黄土高原”这节课时,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利用图文资料,解释黄土高原形成的真正原因。学生在学习中对干湿地区的分布图往往理解得不够深入,对于枯燥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可以将干湿地区分布图、农耕区和牧区分布图的比较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视频中展示的分布图,通过问题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黄土高原位于湿润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农耕区向农牧区过渡的地带,这样学生就能知道黄土高原是由于所在地区特殊地形导致的水土流失形成的。在微课讲解完成后,再让学生从自然和人为两个因素进行分析,深入了解为什么黄土高原会出现大量的水土流失,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创设微课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入性。

(二)使教学变得情景化

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微课一般要求主题突出、结构紧凑、指向明确。在设计微课内容时并不是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加入真实、具体和典型的案例让教学更加情景化,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教学“区域特征”这节课时,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熟悉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的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微课设计一个教学案例:将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的山川、湖泊等以三维动态的方式呈现,同时将长江、珠江和澜沧江流经的省份也慢慢地在视频上呈现出来,利用视觉的冲击让学生形象地了解不同地形区的地形差异和发展情况。展示完成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组员在白板上圈画出地形区,其他组员改正补充,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提高学生准确把握地理位置的能力。因此,利用微视频可以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一些抽象的内容动态、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也能让教师了解学情,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初中地理新课改强调指出,要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增加自主、合作探究在地理课程中的比重,让学生经历思考、质疑和论证等多个过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基于此,微课在今后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增加应用方向,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学辅助者和引导者上,通过创设丰富的课堂自学、互学和展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根据地理学科发展的特点,微课的应用前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直接感知为主。教师在微课中可以将与地理相关的实物或教具直接展示给学生,通过示范性的演示,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2)以引导探究为主。通过微视频中的动画和图片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运用学过的内容或科学的方法对地理问题进行研究,在合作探究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从而自主地构建地理知识体系,形成地理核心素养。(3)在微课开发中,地理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对选题进行设计,对课例进行拍摄,同时在微课中增加评价反馈环节,保证微课的质量。综上所述,地理是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微课在地理课堂上的应用逐渐增多,体现出了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作用。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初中地理教师在创设微课时遇到的问题仍较多,微课形式单一、内容结构不合理等都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地理微课的发展中,教师要立足教材和学情,创设多元化的微课内容和形式,最终提高地理教学的深入性。

参考文献:

[1]庄云芳,王明坤.初中地理微课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476(20):21-22.

第2篇:初中地理课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动态模拟;综合性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保证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立体化和生动化。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构建信息化的课堂教学体系,推动课堂教学内容向课外的延伸,消除了地理教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更好的展现初中地理多姿多彩的一面。

一、在初中地理课堂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1、有助于展现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我们知道,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学科,它由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和中国乡土地理等几部分组成,既具有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面貌和地球运动知识,又有中国地理方面的风土人情。因此,通过在初中地理课堂开展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影视和动画展现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也突出了初中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堂上认真进行知识讲解和挂图展示,对于地理知识进行相关的展示和讲解,学生在课堂上仔细听讲,这种教学方法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无助于学生地理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因此,通过在初中地理课堂开展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和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根据学习需求在课前开展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开展自由交流讨论,在课后开展复习和巩固,真正实现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保证学生学以致用和学有所思,最终实现地理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

二、在初中地理课堂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1、注重信息化教学的合理化运用。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是一柄双刃剑,用的好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而用的不好就容易喧宾夺主,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无助于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教学一定要注重信息化教学的时机和方法,有效推动每个教学环节的合理化运用。例如:在关于极地地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章节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情景,通过多媒体设备真实再现南极和北极地区的自然风光,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课视频讲解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特点和社会生活,有效讲解本章节的课堂教学重、难点。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工具和信息平台开展交流互动,积极向教师反馈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信息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切莫喧宾夺主,失去了课堂教学的真实目的。2、运用信息化教学开展动态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展现地理知识中的空间感和距离感,而通过传统的板书讲解只能有效展示二维空间的地理信息。因此,这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学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通过将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课件运用到地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中,真实动态模拟现实中的地理现象,才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学习体验和更深层次的创新教育。例如:在关于天气与气候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等章节进行信息化展示,能够有效利用多媒体软件来展现不同维度、海陆、等温线的气温和降水的动态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通过动态、不间断的动画展示来直观展现世界地理中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有助于教师将《天气与气候》中的重、难点知识做到清晰展现。3、展现信息化教学的辅助教学功能。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真正做到言之有物和面面俱到,就需要认真梳理课堂教学的众多知识点,做到教学环节和教学任务的有效结合,保证课堂教学重、难点的透彻讲解,而这些单纯运用教师的课堂宣导很难落实,对于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综合素养没有多大的帮助。因此,信息化教学凭借其独有的视听效果能够充分实现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功能,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全面展示。例如:在关于从世界看中国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地理诸多详细数据和世界地位,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展示我国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方面的独有特点,可以利用互动式电子白板突出我国人口特征和民族特征,从而能够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全面和详尽。

三、总结

信息化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是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拓展了宽度和深度,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成为课堂教学的一柄利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信息化教学一定要遵循适可而止的原则,发挥信息化教学的辅助功能,切忌喧宾夺主,失去了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的真实目的。

参考文献

[1]范红珍,浅谈在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地理教学的信息化[J],发展导报,2017(10)

第3篇:初中地理课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

地理在初中阶段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有与语文、数学、外语这几门学科的一样的共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改革。教学内容逐渐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学生学习更加的主动。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1.教学不受重视

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不受到重视。无论是学校、学生家长还是学生,他们自身认为地理课时一门副科,和主科相比,学好学不好无关紧要。学校认为地理课是一门辅助性学科,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师资、科研力量去让开拓。家长认为地理无非就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规的地理知识、让学生知道哪些省份、哪些国家等等,学好学不好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无关痛痒。许多学生也受到家长的影响,不重视地理课堂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听讲,还是课后作业完成,都不积极主动,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地理课整体水平发展缓慢。

2.教学设备落后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落后。地理是一门文科性学科,但同样有许多理科内容,可以说地理学是一个融汇文理科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要想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精彩的展示给学生,教师需要借助如地质缩微模型等各种教学设备来进行。但由于教学不受重视,学校对于地理课堂教学设备的投入不够,教师只能将常规的教学设备如地图、地球仪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会感到整个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对于课本内容掌握的不牢固。

3.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指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仍然使用着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生课中记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教学方法使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处在被动的受听的模式下。在这个模式下,学生往往不能主动的去学习探索,他们的学习思路一直是跟着教师走。这就丧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无论是学习的效果上,还是主动探索的认知上,都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4.教学内容陈旧

地理是一门在内容上逐渐变化的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影响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中总是感到内容滞后,有些内容还往往影响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真正掌握。初中地理是学生地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更进一步的进行地理方面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的陈旧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钻研地理知识的好习惯。

二、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的转变

1.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得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更新、发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现代化信息技术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比如教师在讲解中国能源分布这节课时,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投射出中国的能源分布图,然后把各省份蕴含的丰富的能源在这个模拟地图上展示出来,学生直观的可以了解到中国能源的分布,还能够使学生通过类比的方式学到哪些能源在中国的某些成分分别多,哪些能源在中国的某些省份分布少。教师除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还可以利用分组、课堂模拟训练等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气氛融洽、和谐,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热情被点燃,兴趣被激发,教学效率大大的提升。

2.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除了课本内容外,教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想、所要来自由的寻找自己的知识。比如有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相关地理元素,想更进一步的学习世界各国地理风土人情。教师通过网络查询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便于学生更好的对比学习,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热情的提高,使学生无论在学习的内容上,还是在学习的效率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汶川地震、雾霾、日本大海啸等常见的问题进行拓展教学,开展专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愿意去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索。

3.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一个能够反应学生课堂学习好坏,并从中总结课堂经验的重要渠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反馈不重视,往往对其视而不见,从而无法给予课堂教学更多的总结和定位。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理念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初中地理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反馈,并对教学反馈中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使整个课堂教学反馈的重要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结语

初中地理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地理教师要不断地将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方位地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深入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地理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采用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进行辅助,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鹏程.对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课堂活力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第4篇:初中地理课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育信息化;教学方式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提升,创建了良好的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到诸多的学习能力,成为满足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地理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要学科,教师应积极利用微课、交互式电子白板、翻转课堂、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等资源,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初中地理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含义及实施要点

教育信息化指的是教师逐渐将现代化的教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引入地理教学中,向着信息化发展方向靠近,促进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资源,促使学生学会更多的信息化技术操作手段。教育信息化一定要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满足教材内容教学的实施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注重网络资源在课堂教育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接收到更多有意义的教学资源,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

二、初中地理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初中地理教学积极应用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为课堂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1]。首先,将教育信息化教学形式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增加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掌握,使其充分掌握教材的内容,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增强他们的评价分析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将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充分发挥教材知识体系的优势,真实展现出地图的内容,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掌握更加高效的地理学习技能,形成较高的地理智慧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可以简化教材的内容,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化,直观地演示出地理的现象,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吸收和消化[2]。最后,将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他们对专业能力的把握,使其进一步创建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形式,进而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发展人才。

三、初中地理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策略

(一)网络教学方法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将网络教学方式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创建出自主式学习和程序式学习两种方式,能引领学生自主浏览学习,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积极拓展自身的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在引领学生建立程序化的学习形式时,不能盲目地引导学生进行资源的搜索。例如,在教学《世界的居民》一课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自主搜寻网络上的资源内容,确立明确的搜寻目标,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到世界上的人口数量,明确世界上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了解各个国家人种的组成,以及每个聚落的生活习俗习惯。

(二)微课教学方法

微课是初中地理应用最多的一种教学形式,初中地理教师应积极利用微课引领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通过微课提前了解教材上的知识点,并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明确自身对教材内容难点的把握,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听讲,加强他们对教材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每一章节进行总结和概括,让学生通过微课了解到每一章节的重点知识内容,进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每一章节的知识脉络。例如,在教学《世界的气候》一课时,教师将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录制成一个个小视频,并上传到微课网络平台上,让学生通过微课自主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明确气温和气候之间的区别,了解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找准这一章节学习的难点内容,在课堂上主要关注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以建立起这一章节的知识体系,了解世界气候与所处区域之间的联系。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方法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遮罩和拉幕的功能,可以暂时遮蔽部分教学信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遮蔽的内容,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教材的内容,充分掌握新的知识内容。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聚光灯的功能,可以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认识到自身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中国的自然环境》一课时,教师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手段,将中国自然地形的相关知识点遮蔽起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我国拥有哪些自然地形,从而了解不同区域之间地形的不同。

(四)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形式,成了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其展现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让学生自主展示学习成果,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与朋友分享自身的学习心得,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进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中国的区域差异》一课时,教师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将学生分配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主讨论我国区域之间的差异,研究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特点。

(五)远程教学方法

当前,远程教育逐渐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成了学生放假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积极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将课程传递给在校园外的学生,使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音频、视频等计算机技术及时向教师求助学习上的问题,并随时随地学习与地理教材相关的知识内容。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

结语

地理教学应积极响应时代的发展,紧紧追随时展的脚步,积极应用各种各样的网络教学方式,创建出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地理教师应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创新出更多新奇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振雄.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探微[J].亚太教育,2016(34):35.

第5篇:初中地理课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信息技术;创新;思考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愈发广泛,这也为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条件。初中地理教学作为地理学科的启蒙教育,做好对学生地理认知的启发,成为教师主要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一教育效果,教师应尝试应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工作,这也让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状态之中。可以说,初中地理教育工作因此迎来了发展契机。为了更好地抓住信息技术辅助初中地理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契机,做好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创新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当中的典型代表,将其应用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环节中,能够为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带来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文章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信息技术能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做好对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地理作为一项新开设的学科,其需要学生依靠兴趣去进行学习。但地理知识是非常抽象的,这与学生当前的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的学习动力自然不会太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让抽象的地理知识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并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地理知识学习中。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质量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而获得提升,这对于初中地理教育工作的实施带来了重要帮助,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学习模式也由此得以展开。

(二)信息技术能降低学习难度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将其应用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环节中,能够让地理知识以更为直观、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于降低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来完成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那么他们就会出现地理课堂学习效果欠佳的情况。可以说,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成为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工作,可以让学生借助三视图、立体图来完成对地图等各种地理图表的观察和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各种地质的状态、地形的特点及其分布等,这让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升,这也是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饱受学生喜欢和青睐的原因。

二、初中地理教学信息化创新的实施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技术,其在课堂上应用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更好地完成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在这一教育目标下,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应用时,必须要保证其能够符合课堂教学工作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服务,以确保学生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完成对地理知识的有效学习。

(一)依托信息技术,进行地理课堂导入创新

信息技术作为典型的创新教育技术,想要发挥出其在课堂教学工作中的辅助作用,就必须要做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为此,做好以课堂导入为基础模式的信息技术应用至关重要。从当前的课堂导入模式来看,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观需求,在导入形式、内容上较为单一,这也很难让学生提起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创新。考虑到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时,必须要保证所展示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并对传统的课堂导入模式产生颠覆,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新颖的学习体验,实现对他们学习动力的激发。例如,在进行《中国的民族》一课的教学导入时,教师在考虑到学生认知兴趣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为他们设计了“趣味竞答游戏”。游戏中,学生以前后桌每6人为一个小组,教师运用信息技术随机展示一段材料。材料可能是一段舞蹈、一件服装、一种美食或者一段歌曲,各小组学生进行抢答,回答正确的小组加1分,回答错误的小组不扣分,每个问题每个小组最多有3次答题机会,看哪个小组获得的分数最高。在这种游戏模式下,学生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参与积极性,在游戏中大家你争我抢,非常热闹。经过激烈的竞答游戏后,每个小组都获得了一定的分数,然后教师根据他们的分数排出名次,并让各小组代表按顺序到讲台上进行电子红包的抽取,获得相应的奖励。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并不会对学生提出任何的要求,他们完全是以自主游戏的状态参与互动。但是实质上,游戏内容是以课堂内容为基础,这种潜移默化的导入模式会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经验中完成对我国各民族文化、历史内容的了解,最终,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游戏导入活动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学生不仅对基础知识具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获得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的信息化创新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二)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地理课堂教学创新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环节中,信息技术最大的教育价值体现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教师要能够通过科学而有效的教育设计,带给学生更具趣味、更真实的体验,由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地理知识学习,并完成对他们的记忆强化,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助力与支持。前文中说到,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育技术,需要服务于地理知识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环节、应用方式、应用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出现思维误区和学习问题时找到方向,由此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进行《中国的地形》一课教学时,虽然插图能够展示出各个地形所在的位置,并通过不同的颜色和数字标准让学生明白不同地形的海拔,但是从初中生的认知角度来看,这种知识表达方式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认知兴趣,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为了带给学生更为真实丰富的学习体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出我国地形的模型图,在模型图中学生可以看到高耸入云的山峰、一马平川的平原、层层叠叠的丘陵等各种地形。学生还可以通过直观的对比,看到不同山峰之间的高度差,并通过视角的转换,实现对我国整个地形的俯瞰和具体地形的详细观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对模型地图的观察对我国的地形有一个基础的模型建构,这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还能够为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锻炼提供助力,使初中地理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由此得以实现。

(三)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地理课堂训练创新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课堂训练环节是教师考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让课堂训练脱离传统的问答、试卷形式,带给学生更具趣味性的训练体验,由此做到在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记忆效果的同时,也为初中地理创新性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例如,在完成《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课教学之后,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电子拼图,他们需要将我国各个单独的行政区域板块放到对应的拼图当中。每个学生只能进行一次操作,例如第一个学生拿起“吉林”板块放到拼图板上之后,由下一位学生继续游戏,他可以选择拿其他行政区域板块进行拼图,或者调整前一名学生的拼摆位置,最后看他们一共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完成对拼图的拼组。在该训练模式中,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对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认知,学生之间还能够进行相互协作,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再比如,在完成《中国的河流》学习后,教师运用白板展示出我国的地图,让学生以随机抽签的方式选择自己抽到的河流,并将其画到对应的位置上,看哪些学生能够准确地将河流位置标注出来。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信息化游戏当中完成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复习,并进一步实现对他们地理素质的培养,为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总而言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工作的信息化开展,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还能够为学生地理素养的构建提供助力。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凸显信息技术对教育的辅助作用,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认知需求的掌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设计,让信息技术成为辅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理解和探究的好帮手,由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让他们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获得学习效果的突破,并为他们的地理素养构建提供助力,为初中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鹏,李妍.基于信息化环境解读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0).

[2]王薇.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浅谈初中地理微课[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

[3]李雯,张文文.基于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9).

[4]柳桂花.试谈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名师在线,2020(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