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精选(九篇)

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

第1篇: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现阶段,我们可以看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来源渠道多样,所以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方面难免存在问题。我们应该正视现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尽力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主要特点表现在资产利用的充分性和合理性。充分性是一种投入使用的范畴,指资产利用情况;合理性是指资产利用前期的审查要严格。换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利用上要充分注意投入产出比率,在追求行政事业活动的公平公开前提下,努力兼顾效率。只有这样,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购置、保管和利用制度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无章可循,条理混乱。表现之一就是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入账登记,导致许多事业单位在对待此类固定资产上管理混乱,常常会发生购入的固定资产没有发挥作用就报废的情况,这就使得许多固定资产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另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合理地规划固定资产的用途,导致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购置后常时间闲置不动,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考评机制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导致部分固定资产长期没有被核对。也有很多是管理员对于固定资产的流失一无所知的情况;另外,有的单位领导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敷衍了事,根本就不顾国有资产的重要性。一有问题发生就互相推诿,虚假上报,导致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很低。应该说,相当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或多或少都建立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但是却缺少相应的监督考评制度,导致公务人员不能充分重视这个问题,有的固定资产盘点不及时,出售、转让等都不按照固定程序进行,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三)缺乏统一配置标准,固定资产信息共享程度低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固定资产的有关信息共享程度低。一是各个部门之间缺少良好的信息沟通:二是单个部门的监管、维修、使用等单位信息联系不充分,从而使一些单位或者个别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低效率情况难以改观,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于固定资产的配置没有设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另外,一些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缺乏长远的考虑,决策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仅仅为了花费而胡乱购置固定资产,用以完成一次性的任务之后就弃之不管,导致资金浪费。

(四)缺乏对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管

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常常抱有错误的想法,宁愿多花费公费去购置新资产,而缺少对于正在使用的设备的维护,导致很多固定资产老化速度过快;更有甚者,对于娱乐设施的购置一掷千金,而对于工作所需要的设备或者其他固定资产却很难及时更新。以上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资金投入的错位,资金的使用没有合理有效的监管,最终导致了固定资产利用率过低这一现象的发生。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低的原因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管意识不强

政府有关部门重国有企业轻行政事业单位,认为事业单位是“吃皇粮”的机构,一般不存在经营性的活动,也就不存在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因而在财务核算上流于形式。一方面,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仍然将工作重心放在基础会计工作,比如记账、算账,却忽视了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重核算轻监管;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负责人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是固定资产利用的重要环节之一,管理态度不积极,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甚至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工作,导致财务管理混乱,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大打折扣。

(二)固定资产管理与政府部门采购脱节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控是预算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要想做好这些工作,主要是要系统完整地取得资产清查报告、相关财务管理数据资料等,才可以深化部门预算管理的改革;从政府部门采购情况看,可以避免重复采购,有利于调节余缺,有利于控制固定资产的总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政府部门采购的范围,提高政府部门采购的时效性。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要尽量减少固定资产管理与政府部门采购的脱节。

(三)固定资产处理效率较低

相关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对于闲置和利用效率不高的资产,,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尤其是固定资产信息共享局限性,使得事业单位之间难以同步协调。由此延误了许多本该报废的资产报废时间,而该利用的资产没有及时利用,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和统一调配的弊端。以上种种问题存在,原因是多元化的。一个事业部门需要什么资产,如何配置,如何利用,要根据其具体职能和其固定资产的存量计划,将这两者统一考虑之后做出决定。可是现实中,许多事业单位在决定购买、配置、利用固定资产方面具有太大随意性。有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味多买多占资源,导致不必要的浪费产生;有的事业单位还存在非法占用固定资产而造成不必要的流失。所以,合理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解决其利用效率不高的前提和基础。

(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从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来看,由于行政机关的经费由国家财政负担,其本质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有所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导致相关公务人员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意识薄弱,存在重资金、轻实物的思想,有些租出或借出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回收,不按照法定程序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不按固定管理制度管理固定资产等等,都会造成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现象反复出现。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途径

(一)建立一套固定资产监管体系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殊性,应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检查。固定资产具有比其他资产流动性差的特点,因而,在配置各部门固定资产时,应合理结合资产本身的特性进行。可以在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建立“资产问责制”,真正做到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只有真正明确责任,落实以下几点内容,才能有效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一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规划资产的投入和使用,使有限的资产发挥最大的效益,处理好改善和提升、部分和全局、眼下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分清缓急轻重,突出重点兼顾公平;二是争取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资产占有的处罚,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运用合理的、科学的效益评估办法,在部分单位进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效益评估手段完善资产绩效评估进行试验,对单位投入产出比进行定期核查和评估,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使用绩效;三是改良固定资产运营制度,尽力激活有形和无形的固定资产效能;四是奖惩优劣机制,对固定资产利用率高、绩效评估表现好的单位和部门进行表扬,对造成资产浪费,效率低下单位、部门进行处罚。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

制度化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相应内控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才能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建立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完善内控制度的前提基础。要建立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要了解清楚占用固定资产单位的基本情况,建立严格的审批和监管制度针对固定资产的流动,利用该监控系统监督固定资产实物的改变,使得数据更真实准确及时,为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评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其特点是行政结构繁杂,事业活动分类不具体,占用使用的固定资产范围广、数量多,所以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相应的技术性也比较强。要尽量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或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视为重点,提高资产资源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合理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资产的科学化动态化管理。

(三)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要提前做好固定资产配置相关工作,监督人事变动的单位和部门做好相应固定资产的移交转让等工作,处理好资产变动的程序合法性问题,保证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落实到具体工作个人。严格监督固定资产报废问题,加强报损报废固定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合理解决遗留多年的固定资产漏帐缺帐的现象。对于问题账目要及时校对或改正,确保账账相符;具备一定条件时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开展资产帐物核对、帐帐核对和全面的资产清查工作,弄清楚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同时要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更加明晰产权关系;完善设备入账的管理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资产入账的日常账务管理工作。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月报、季报、年报及产权登记一系列相关工作。

(四)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大多数来源于财政拨款,部分来源于自收自支,包括行政、经营收入,由此我们发现事业单位自主性和创造力不足。但是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和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也在不断完善,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集中于内部管理和控制。所以,在选拔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时,我们要努力实现聘任制和任命制结合,提高工作团队的道德专业素质,建立一支适应高水平管理制度、业务能力过硬、思想境界高尚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有计划地对干部职工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规范办事程序,健全监督管理制约机制,严格规范各项制度,提高事业单位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

总之,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长期使用的资产,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提高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能力提升的基础,努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比例,充分发挥固定资产使用效能,也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业绩的根本。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高其利用效率,对于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锡麟.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J],事业财会,2007(4).

[2]郭彦斌.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杨靖.浅谈高校固定资产折旧[J].事业财会,2007(1).

第2篇: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一般设备单位价值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其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保障自身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民族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

1、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重固定资产购建、轻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购建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上级部门调剂补助和相关收费。由于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长期以来,很多单位形成了一种“两眼向上、伸手要钱”的习惯,各单位都积极争项目、争规模,很少评价资金效率,没人承担支出责任。有的单位不顾民族地区的现实相互攀比,不管是否需要都要争项目、争投资,较少考虑资产的实际使用效果和日常维护成本,导致资产重复、超标购置,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将工作分为一线和二线两部分,存在重一线工作、轻二线管理的倾向,思想认识上“重投入轻管理”、“重资金轻实物”,把固定资产的管理放在次要位置,管理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存在无计划的盲目、重复购置现象,使得一些单位固定资产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而另一些单位又重复购置固定资产。这样一方面造成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闲置率高等人为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又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1)固定资产购置缺乏规范,交付使用手续不遵循制度。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预算编制,对需要更新和添置的固定资产缺乏计划性,多数设备的购入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此难以进行宏观调控。一些单位固定资产在交付有关部门或个人使用时,不办理有关的验收、交接手续;一些单位购入、盘盈等增加固定资产不入账,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总量、结构以及分布和变动状况。

(2)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不全致使资产失控。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机构改革或工作人员调动时对固定资产不按规定进行移交;个别单位甚至借机构调整改革之机私占、侵吞国有资产,化公为私;有些单位一部分国有资产被本单位或外单位职工长期无偿占用而不能回收;还有少数干部离退休后,不按规定交回为其配备的办公用具,据为己有。在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变动时国有资产移交手续不全,致使国有资产失控,固定资产损失严重。

(3)出售、转让、出租、报废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程序办理。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做盘亏、转让、报废等处置时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重估或审批就自行入账或冲账。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视国有资产为部门自有资产,不按国资管理规定履行固定资产的处置审批手续,对处置固定资产不进行必要的评估、技术鉴定等程序,未经批准随意将固定资产报废、报损,擅自低价出售国有资产。如有的单位机动车出售或转让时不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造成固定资产严重流失。一些单位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只凭单位负责人一句话,手续不完备加之管理乏力,导致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4)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明,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管理固定资产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而是由办公室、财会部门或其他人员兼职管理或临时代管,职责不明确。一些单位长期以来从账到物都由同一人操作,缺乏监督制约机制,严重违反了账物管理相分离的原则,极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部分单位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按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现象较多,造成单位固定资产“家底”不清。虽然财政部门进行过多次“清产核资”,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前清后乱”的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反映不实。“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是对财产物资核算和管理的基本要求,但民族地区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问题。一些单位固定资产账目不健全,固定资产仅有总账而无明细账;一些单位没有固定资产金额账或实物账,不能从价值、实物形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反映,不能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和存在状态,无法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1)有些单位的房屋建筑物不能做到及时入账。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由于民族地区财政资金的不足,有的单位部分建筑物匆忙上马,资金缺口得不到及时补充,施工单位代垫款项过多,发生的财务纠纷较多。有些单位房屋建筑物建成后已投入使用,因没有办理竣工结算而没能入账,导致固定资产的账实严重不符。

(2)购入或接受的固定资产不入账。一是少数上级单位利用自有资金和通过对下级单位施加影响,以下级单位名义购买固定资产且记入下级单位固定资产账目,而下级单位却从未使用过该固定资产。二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收缴或没收的固定资产和以收取固定资产实物形式收取的赞助费不按有关规定上缴财政,直接留用或被有关人员据为己有,单位对此没有任何管理,形成账外资产。

(3)接受捐赠或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不入账。对于接受捐赠、上级主管部门无偿调入或配置及其他单位调入的汽车、微机等专用设备,由于没有发生资金往来关系,在接受固定资产时大多数单位没有做固定资产处理,增加的固定资产未在账面上反映出来。如对这部分固定资产不进行核算和管理,其会变成私有财产,致使单位的国有资产在无形中流失。

(4)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增加部分未按规定计入固定资产价值。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原有房屋建筑物进行装饰装修,或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增加设施以完善固定资产使用性能,但对在固定资产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开支未按规定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是直接列为支出。

民族地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地区县级财政开支,加剧了财政困难,而且滋生了腐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加强民族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为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有的作用,不断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必须建立健全民族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1、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一是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增减审批等规章制度,使每个单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便于操作。二是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逐步建立正常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检查工作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与财政拨款相结合,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监督,有效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状况,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全和合理、有效使用。

2、国家审计部门要加大审计、检查力度,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国家审计部门应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把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状况作为审计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发现问题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理,使单位主要负责人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的责任。增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财经法纪意识,牢固树立“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并重”新理念,改变“重钱轻物,重用轻管”旧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必然性、重要性,促进领导干部管好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这是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关键。

3、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加强日常监管,落实管理责任,才能逐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核算制度,规范固定资产核算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系统、全面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财务机构要在固定资产账下按照资产分类账户进行金额核算;资产管理或专管员要按照资产的类别、品种、规格、型号、存放地点或使用人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和实物卡。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在进行价值形态管理的同时,也要做好实物形态的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效益。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维护保养、大修、报废、处置、内部转移等,都要在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办理的同时,在固定资产金额账、实物账、固定资产卡片上及时、全面地反映。

(2)加强固定资产增加的管理。购入、调入和自制完工并交付使用的增加的固定资产,应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验收,属于技术设备的还应会同技术部门验收,避免以次充好。验收合格后,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据发票、固定资产调拨单或基建项目交付使用验收单据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单位领用等手续。

对于长期未结算的固定资产,在其主体工程完工并交付使用时,可参照企业的核算形式,将房屋建筑物暂估入账并加紧办理工程决算,出具审计决算报告,开具决算发票,最终根据发票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对于接受捐赠或盘盈的固定资产,应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接收和交接,并据固定资产交接单、发票或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单位领用手续。

(3)加强对固定资产处置的统一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资产包括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资产处置要严格按照“先报批后处置”的程序办理,由资产占用单位对需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损耗程度、处置原因等方面作书面说明并报单位领导,领导会同使用部门、专职负责人、财务部门对资产评估作出处置意见并签署书面意见后,向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置国有资产,否则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是调出、变卖减少或盘亏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的权限范围报批,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持国管局或本部门的国有资产处置意见、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减少通知单,办理有关调出或注销手续。二是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技术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后,据鉴定意见及上级部门的国有资产处置意见填制固定资产减少通知单,办理有关注销手续。三是对非正常损失减少的固定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技术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对非正常损失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据鉴定意见,对非正常损失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及上级部门国有资产处置意见等填制固定资产减少通知单,办理注销手续。

(4)强化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清查是保证固定资产核对全面、准确,使固定资产账、卡、物三相符的一种方法,也是监督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及挖掘现有潜力的有效措施。对固定资产清查可采取局部清查与全面清查、定期清查与不定期清查相结合的办法,既要查数量又要查质量。建议各单位每年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彻底盘点,由专职人员与财务人员将总账、明细账、卡片进行核对后再到各业务科室逐一核对、清点,以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对于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应查明原因;对盘盈要积极寻找原因并及时补登上账;对盘亏的固定资产要追究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责任,如是主观原因造成的要进行赔偿。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的同时要编制有关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按管理权限报经国资局或本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调整固定资产账目。领导变动、经管人员变动,也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定期清查,并办理相关交接手续。

总之,加强民族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提高资产利用率是保持民族地区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建勇:试论中国预算会计体系[J].财经研究,2001(6).

[2] 吴涛涛: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4(1).

[3] 张国生:改革预算会计和构建政府会计体系的思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6).

第3篇: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前期事业单位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单位内部没有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因此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耗现象十分严重,固定资产管理、保护工作比较欠缺。尽管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已经逐渐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但是不可否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为事业单位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具备更多的办公设备和更加完备的办公条件,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在持续增加,其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就变得更大。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十分薄弱,部分领导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单位内部也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有的管理制度也没有有效开展与执行。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固定资产的合理预算,在工作中盲目购买不必要的设备、物品等,导致很大程度的固定资产浪费。还存在一些单位随意处置固定资产,导致资产数量与账目严重不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十分混乱。

(二)固定资产存量不清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甚至没有安排专人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如登记、入库、出库、维修等都没有得到完善记录,从而出现很多固定资产闲置无人管理、报废固定资产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等一系列问题。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流动较大,如果在人员流转中交接工作不完善,也会造成固定资产的丢失,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导致一部分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管理。此外,还存在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按要求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或者盘点工作流于形式,也导致了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不清的现象。

(三)固定资产利用率较低

财政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购买固定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门只重视事业单位的预算,并没有做好使用情况的监督工作,从而使得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松懈。因为事业单位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注重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随意、盲目购买固定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形成资产重复购置,使大量设备、仪器无法投入正常使用,导致固定资产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电子设备更新很快,一些设备尚未投入使用已经被淘汰为废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四)固定资产处置不合规

近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办公自动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随着办公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新的高科技设备取代了旧的传统设备,这就造成了一批设备和仪器的闲置。尽管我国有明确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审批金额规定和固定资产处置规定,但仍有部分单位却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出现了固定资产处置上的不合理现象。1.资产使用人随意处置。2.处置方式简单不合法。3、处置收益随意,导致财政资金流失。严重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科学而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单位有效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保证。各事业单位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仔细盘点和核查固定资产的数量与价值,并在掌握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只有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当涵盖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完善的购置制度、验收制度、领用制度、责任制度、处置制度等相关实施细则。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分工合作有效开展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二)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人们的行为是由其意识进行指导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必须由正确的管理意识来指导。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具备很强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且工作人员也需要积极配合,从而共同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必须要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培训,做好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政策和制度知识的相关培训和教育,让全单位工作人员都认识到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明确规定资产流转过程中各岗位人员的管理职责。行政事业单位要具备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度,以此来明确各岗位人员的管理职责,提升工作人员的相关责任意识。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必须要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日常宣传工作,确保单位内部能够合理配置固定资产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降低固定资产的浪费。

(三)配备专职人员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导致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固定资产的账实分离现象。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配备专职人员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只有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责任到人,才能有效执行和实施管理制度。第一,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置、入库、出库、维修及报废等数据信息,从而掌握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使用状况。第二,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定期盘点单位的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的数量与账目数量相符,及时发现固定资产在使用和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第三,在清楚本单位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对固定资产进行配置使其更好地满足各部门的工作需求,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第四,要安排专业人员定期保养并及时维修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确保各办公设备、仪器能够正常有效运行,并做好固定资产的保养、维修记录,方便后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五,做好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工作,对已达到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和不能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要及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的步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算化的财务管理形式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已经非常普遍。因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在不断增加,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所以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的步伐变得十分必要,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电算化管理有效实现对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从而做到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三、总结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任务,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置专职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加快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步伐,只有单位上下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做好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从而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升其使用效率,使其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良好运行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娟.探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J].财讯,2017,(20):81.

第4篇: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增长迅猛,规模庞大,种类繁多。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政府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于近年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清产核资及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需要有相应的会计体系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根据政府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对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完善,以满足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

二、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账实不符问题。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采购时项目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因历史原因违规购建固定资产,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2.责任人管理机制不到位问题。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造成上述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由于管理未得到彻底落实,保管固定资产的负责人责任意识薄弱,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就会不重视,产生更多的违规事件。

3.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问题。闲置固定资产是指不需用固定资产,主要表现为闲置房地产及闲置电子设备等。闲置固定资产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内部整合产生的闲置,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对部分部门进行了撤并,造成了撤并后资产的闲置;二是科技进步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的闲置,这在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是因历史违规行为产生的闲置。这些闲置固定资产占用了国家大量资金,有些资产已无法使用但只要不报废就可每年得到财政的拨款,所以,需要积极加以盘活处置。

三、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对策

1.实施电算化管理,按照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分类。由于近年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及金额增长迅猛,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必须实现电算化管理,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核算、处置、报废等各项业务予以反映,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完善的固定管理系统将有助于政府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透明度。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建议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认为,在实务中要按照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目录(根据GB/T14885-94摘编整理)作为固定资产卡片管理的分类依据更为可行?因该目录将固定资产分为四大类:(1)房屋及构筑物类;(2)交通运输工具类;(3)通用设备类;(4)专用设备类?每大类的分类非常细致清楚,比人为分类更科学、合理。

2.建立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相连接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会计信息系统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必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桌面走向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应用,能及时、迅速地获取单位管理运行及实时变动的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进行办公业务操作处理,做到有效地处理和利用信息。本文仅以会计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模块通常仅在财务部门进行核算,为核算型软件,但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向财务业务集成阶段发展。在财务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主要功能为核算资产数据,包括财产登记、登记财产卡片、财产单据、生成资产凭证、资产账簿(财产明细表、财产汇总表)等。而财产采购、财产处置、安全控制及财产登记中的验收登记、领用登记等数据在财务软件中很难连贯地反映出来,而在整个固定资产管理中会涉及单位所有人员,为完成固定资产管理功能,不同部门人员和同一部门人员,经常会发生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部门之间的交互关系,并需要对某项事务进行合作处理。所以,必须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与财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相结合,才能使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共享,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财政部门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运用效率。而整个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模块主要功能应包括:财产采购、财产登记、财产处置、安全控制等功能。

3.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完成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机制必须受到政府相关领导的重视与认可,具体措施如下:各预算单位设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责任制,财政部门也应设立监督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责任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定期由政府的财政部门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提拔?任用等的依据;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作为管理责任人审计的重要一项等。

4.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及处置工作。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三章资产的规定,固定资产应每年盘点一次。但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的盘点往往由于年终人手少、工作繁杂而未进行。所以,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从制度、时间、人手、领导抓起,对发现的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处理。应建立切实可行的预算单位盘点、处置机制,并严格执行,落实到人。积极处理好闲置固定资产,引入资产评估程序,进行竞价出售、拍卖等公开、透明方式回收资金,或依法按政策捐赠边远地区等方式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政府的财政部门也应建立固定资产的盘点、处置制度的监督机制,对要处置的资产进行金额?数量上把关和审批,并定期对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四、结论

第5篇: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加强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特点及管理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指单位利用财政拨款购买用于日常办公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超过1000元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下列特征:(1)固定资产评估价就是合同协议价。(2)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后不反映净值。(3)固定资产购买确认后同时在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会计账户中按实际成本入账。(4)旧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新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必须计提折旧。不论是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还是从国家社会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全面贯彻党的强调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把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的主要内容。(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为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运行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我国各项计划的顺利完成、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供重要保证。

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把固定资产管理并入财务部门,认为固定资产是财务部门负责采购、分配、维修等日常管理。由于财务部门兼顾不力造成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或者领导职务升迁、干部调出等原因,部分可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等固定资产没有及时移交,造成固定资产流失。

(二)固定资产金额、使用年限确认不清

根据规定,通用设备及家具用具单位价值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1500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单位购买并实际使用的资产可以确认为固定资产。可实际上有的资产单位价值不足1000元,但由于成批购买资产入账与否造成混乱。在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并且安排的采购人员带有随机性,谁有空谁买,买完没有及时报备给财务部门,特别是成批购买多种物品,没能分清各种资产能否确认为固定资产,这样造成固定资产确认不规范入账不及时。

(三)固定资产闲置处置不规范

由于机构整合,办公地点搬迁等原因,造成部分家具闲置,随意丢弃,电脑设备在搬迁过程中损坏不能继续使用。按规定固定资产处置应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

(四)会计核算不规范

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必须计提折旧,当前,绝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缺乏及时培训,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掌握信息不及时,无法做到对新旧会计制度的正确衔接,未能按新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部分固定资产未达到使用年限却无法正常使用,使用人员及部门未能及时报备给资产管理部门,造成已经毁损处置的固定资产仍在账上,未能及时核销。

三、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机构设置不健全

目前,由于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未能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相关的规章制度也无法及时更新,没有系统性的做出固定资产管理的决策。并且单位可调配人员较少,基本没有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一般都是由财务部门或者办公室兼管,出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无法实现对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给单位运行带来不必要的阻碍。

(二)固定资产内控制度不健全

由于单位未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导致固定资产在采购、验收、保管、使用、调拨、维护、处置等过程中存在随意性,造成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准确及时的发现。如:固定资产账实不相符,部分闲置的固定资产无人管理,未能按规定及时处置,轻微损坏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维修保养等。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绩效。

(三)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缺乏,专业知识不够,单位又不重视资产管理人员后期培训,未能有效监督资产使用效益。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重视行政,轻慢管理,领导缺乏管理意识,主观性强,对财产变动的决策未经集体讨论,缺乏民主意识,导致财会人员不敢行使正当职权,盲目服从领导指挥。实际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协作,既要金额核算,又要数量控制,固定资产金额数量核算需要物资、财务、使用各部门配合有效衔接。才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资产保值、增值。

(四)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不到位

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因为旧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计提折旧,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对于达到使用年限后应报废的固定资产,单位要提出书面申请,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上报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初审给出处理意见后,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单位财务才能调账。尽管这样,但因为相关人员业务不熟悉,具体操作存在局限性,也会带来管理上的漏洞:(1)报废固定资产程序复杂,审核部门是按一定比例对报废资产进行核准的,一些达不到报废核准要求的固定资产既不能使用又无法报废,只能闲置,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2)一些电子设备如电脑、计算机处理系统等固定资产更新较快,折旧年限未到,报废核准手续又不能及时办妥,造成固定资产实际已淘汰,但仍挂在账上,导致造成价值虚增。

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成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负责人,各相关职能部门协作的固定资产管理小组。提高固定资产专门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和政治觉悟,确保高效利用固定资产,提高管理效率。落实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账卡、登记、清查、统计和报告,并及时履行监督检查;负责固定资产采购、验收、维护等管理工作,做到不浪费,物尽其用,保障固定资产完整安全,充分保障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

(二)专人专用各施其职

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采购部门,分工合作,健全采购流程,做到采购,验收,保管,入账一条龙服务。(1)建立固定资产采购制度,把购置固定资产纳入计划管理,统一采购。(2)建立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制度,设计出入库存登记表,严格根据采购合同逐笔逐项对照固定资产验收入库,严守出库关,做到账账核对,确保账账相符。更好的发挥资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益。

(三)健全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每年要定期全面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理,对每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及时清理已达到使用年限必须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及虽未达到使用年限但确实毁损无法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对已达到使用年限仍可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重新评估登记造册。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盘亏盘盈报告表”,查明盘亏盘盈原因,按规定申报审批。

(四)健全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应定期对下级单位进行实际了解调查固定资产使用情况,针对实际问题做出有效指导,对固定资产使用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及时有效的制止违规违纪行为,加强风险管控。

(五)完善固定资产折旧的财务核算

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需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折旧意识;要让财务人员真正学懂会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必须加强财务人员对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业务培训;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对不同种类固定资产分类按规定的年限、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从而真实体现资产价值。

第6篇: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管理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基础,是事业单位进行各项业务工作和科研开发的重要物质条件,给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大的法本方面包括价值过万甚至过百万的设备和仪器,小到几元的办公用品,但是无论大小,都对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和运行发挥着作用。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下面就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及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在事业单位中没有设置针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的机构和组织,对资产的管理上无法做到及时的整理和统计回收。很多固定资产与账面不相符,无法从财务账面上全面详细的反映出来,很多固定资产的流失不知道去向,也不知应用在哪个方面。报废资产和新购资产都无法从账面上做以及时准确的更新,无法对实际固定资产进行准确报账。尤其在单位价值较小或者容易损耗的固定资产方面,更是比较轻视,不能及时入账。

(二)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使用归各单位,但所有权归国家。这样也就缺乏对固定资产的重视,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普遍。个单位只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对其本身的价值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维护以及日常的管理忽视,不到位,常常出现账物不符的情况。

(三)缺乏固定资产的购置和调配机制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购置主要靠财政的补贴和拨款来提供资金。不与单位的效益挂钩。这样个别单位或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只求自己方便,做面子工程,盲目进行设备的投资或者购买,重复购置固定资产。从而有很多设备闲置或者使用较少,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也给事业单位的经费增添负担。

(四)固定资产的非经营性使用管理不到位,造成资产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属于非经营性使用的资产。但是在事业单位中,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与经营性固定资产界限不清,常常作为经营性资产被无偿使用。个别单位甚至将国有资产的房屋、设备免费提供给经营单位进行商业经营活动。所得的经济利益被单位自身所占用,不仅缺乏正规的资产转移的程序,对固定资产的折旧也忽略不计,给国有资产造成损失。

二、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加强固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要从根源抓起,将财物进行分离,才用分级负责的原则,提高领导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增强单位人员的责任感。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采用具体负责制度,提高思想认识,每个部门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从固定资产的采购到使用,都增强责任意识。按需采购,按章办事,将资产预算和购置相结合,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计划性。

(二)明确固定资产采购和管理的流程

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明确,按部就班,使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具体流程可参考以下意见:首先,由部门以书面材料的形式,提出固定资产的采购、转移或者报废处理申请,讲申请提交到资产管理部门或者财务管理部门。其次,财务部门或者资产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批,再上报领导部门进行确定研究。领导部门确定签字后可由财务部门或管理部门进行预算,加入采购计划。最后,由采购部门进行设备选择采买或者转移等具体操作,由固定资产部门进行产品验收后签字盖章提交财务部门进行资金的出入帐管理。

(三)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实行责任制管理

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及详细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对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实行责任制的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的购置

各个事业单位及部门不得擅自对政府采购的资产设备进行采购,要按照程序进行预算处理,经报批后在进行合理的采购任务。

2、固定资产的使用

对于已经入账处理的固定资产,各部门在使用时,要与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签订资产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书。在实际使用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避免人为的损耗的增加。在进行资产的转移和报废时要按章办事,按规定办理各项手续。

3、固定资产的处理

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的处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对固定资产的所得收入按照规定扣除税金等支出费用后全额上缴国家财政部门。由国家财政部门对资产所得进行统筹安排。

4、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

行政事业固定资产每年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查和盘点,与账面进行对账,检查实际是否符合账面的收入和支出。如遇人员变动,则要求人去帐清,不得存在死账,模糊帐。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以确定保管是否到位,是否正常的使用和维修。通过对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可以对资产和账务的疏漏之处及时发现和处理,避免因时间过长导致账面不清,无出可查。同时还能对工作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将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改进。

(四)完善财务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细致做好每一笔固定资产的账目。严把资产管理的各个关口,按章办事,帐面清楚准确,与资产实物相符合。随着财务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高效准确快捷的资产管理账务,及时对固定资产账务进行总结和更新。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核实检查,对本单位的资产进行合理调配,使固定资产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三、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单位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单位的领导和员工都要提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认识到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切实有效的办法进行固定资产的系统的管理,使固定资产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秀龙,,李雪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思路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8

第7篇: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引言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非盈利性的特点,其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在经费支出中体现且不计提折旧。因此在使用、管理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及企业,管理水平有待完善。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强调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资产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单位仅拥有使用权。在实际管理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与国家政策发展和改革方向相适应的资产管理体系,健全内部制度建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的重视力度,提高单位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固定资产账实不相符

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保证账实相符。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更新、维护、捐赠,没有及时入账。对于来自于上级主管部门调拨配置的车辆、计算机等固定资产,根据财务制度应归于固定资产管理并按实际业务核算,但现代管理中,部分单位未能在账面上及时体现;有些应于报废或长期闲置无法提供服务资产,存在实物处理但未进行账务处理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无法及真实反映单位实际财务情况,亦没有有效控制单位资产实物增减变化状况。如:有些特殊单位在建项目投入使用多年,仍在往来账项挂账,没有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账务处理。

2.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

部分单位对资产的管理意识有待加强。为保证资产的有效价值和准确核算,要求对账面数量和实际实物数量进行定期盘点核对。不少单位对于资产的日常管理,只重视购买,账面体现资产原值,但未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台账,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没有及时把控资产的流动性,也未进行卡片管理,使得后续固定资产账实脱节,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对于长期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未能,部分单位未能及时清理,对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作报废处理。这些日常管理中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价值的体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很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3.资产配置不尽合理

在实际使用中,固定资产的使用不尽合理。有些单位在资产购置环节中,没有考虑实际使用需求,盲目购置资产。在资产调拨环节中,资产使用未能考虑办公需求、岗位特点等。很多单位固定资产被闲置,使得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极低,资产使用不尽合理。

4.缺乏有效的监督

部门单位只重视资产的投资分配和调拨,忽视了对资产的监督。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没有设置单位主要管理部门。由于对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意识淡薄,这就导致日常使用中资产没有相关使用责任人,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有待完善。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

1.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思想意识

随着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提高全体单位人员对资产管理的思想意识是首要任务。在传统管理观念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打破传统管理的思想,提高自己对资产管理的认识,积极参与学习资产管理知识,强化全员管理认识,配合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加强员工主动性、自觉性,各级领导要注重固定资产管理,指导、监督资产管理工作,并亲自参与固定资产管理。通过培训和教育,充分使员工认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适当对相关管理人员开展考核。在明确资产管理人、使用人、责任人的基础上,将责任制从上到下落实,强化各级人员资产管理意识。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要利用好固定资产,需要有章可循。各级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算控制,在建项目控制,严格的验收控制,使用中维护、调拨管理,以及部分资产的处置控制。需要做到有规可循,违规追责,定期盘点、清理相关资产,这样才能满足日常管理的需求。

(1)健全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工作。根据各行政事业单位实际资产需要、经费预算,财务部需同资产实际使用部门、物资管理部门一同研究编制年度资产使用预算计划,结合国家对各类资产使用对象的具体要求,结合单位闲置资产使用情况、改造方案,制定相对合理、科学的资产购置、构建方案。

(2)建立验收控制。根据资产取得的不同方式,包括单位之间调拨、外购、捐赠、自建,需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资产使用人员、资产管理部门共同进行验收。核对取得的相关合同、手续单据、捐献调拨方提供的凭据材料。在验收时相关部门需明确资产管理人、资产负责人以及资产权属问题,并及时报备进行审批执行手续。

(3)维护调拨管理。按照资产的不同性质,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使用部门应及时对资产的使用状态进行界定,对于需要维护、大修的资产,应及时提交固定资产维护预案,并同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相关领导进行审核授权,及时对资产进行维护,提高资产利用率。固定资产使用中的调拨,应严格按照国家资产使用的要求。调配记录要及时在台账中体现,必要时对账务进行调整。

(4)优化处置管理。对于闲置、报废的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应对资产进行有效论证,确认资产管理部门后提出申请,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后,财务部应积极执行报废程序,及时减少账面数额,保证账实相符。

3.完善固定资产监管机制

有效完善的监管体制,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监管机制可以从单位内部监管、国家监管两方面进行有效结合。

(1)单位内部监管。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离任审计时,应把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作为审计要素之一。在领导、重要资产管理人、重要资产使用人离任时,应对其负责的资产是否办理移交、监交手续进行考证,确保离任时资产移交无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国家监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经济监督部门,应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对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保值性作为监督重点。对于管理不善的单位应及时通报并要求整改,对于特殊部门可将资产管理情况作为单位政绩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王颖.论事业单位加强内部资产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21.

第8篇: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属于非经营国有资产,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来说,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都存在问题,导致很大一部分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本文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有关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分析。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各项行政事业活动的基本物质条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实际的工作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固定资产构建配制不合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指的是单位占有的或者使用的,单位价值超过相关标准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使用过程中原有物质形态基本保持不变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属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有着关键的意义,但现阶段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构建资金来源比较广泛,国家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没有指定完善的配置标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普遍存在着购买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许多单位的固定资产采购都存在着盲目性、随意性问题,并没有完全按照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采购,暗箱操作、人情采购的现象十分常见。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利用财政预算内资金采购固定资产时,往往是采用化整为零的采购方式,这种情况下,许多单位的固定资产都超出了原有的配置标准。还有部分单位利用专项资金采购办公设备,将财政部门的“审批权”架空。这种情况之下,基本上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都超出了实际的需求,导致资源浪费。2.固定资产账务管理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仅做经费支出账务处理,但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固定资产增加账务处理,使得账卡不符、账账不符等问题频繁出现。少数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固定资产明细项目,从总账簿上看不出固定资产、活动资产的区别,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三账一卡”制度,普遍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问题。少数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产盘点工作,导致少数素质不高的员工或者外部的人员私自使用单位资产,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报废后,没有及时的按照规定的程序向财政部门及相关的主管部门报批,账务处理不及时,导致账目不清晰。3.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单位内控对于规范管理层及员工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采购人员一人承担多种责任,同时负责资产的采购、验收、报销等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及制约。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没有明确划分自身的工作责任,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没有统筹协调,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强、控制效果不佳的现象,部分员工利用单位的管理漏洞谋取私利,严重危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构建购配置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行使的是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的职能,固定资产构建配置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建配置途径有调剂及购置两种。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暂行方法中明确指出,财政部门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能够承担起制定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制标准及费用标准的任务,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能够对本地区的经济情况、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本地区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构建购配置制度。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具体的工作之中,要能够承担起优化本部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建配置的责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建配置工作进行引导监督,避免各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盲目购置的问题,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要严格按照固定资产构建购配置制度进行,编制详细的固定资产购建计划,上报财政部门以及相关的主管部门,经过审批之后才能够纳入到单位的财政预算之中。事业单位采用非财政资金购置固定资产时,首先需要先报备主管部门审批,然后由政府的采购中心统一购置,主管部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定期将相关的财务情况上报给财政部门进行备案。2.加强固定资产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履行财务管理的职责,确保本单位所有的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及时就新采购的固定资产以及单位内部已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核算,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固定资产的调拨、验收、入库等账务处理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固定进行,制定明确的固定资产明细账目,确保账面清楚,账目与实物相符、总账目与明细账相符,定期核查固定资产。3.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中要建立健全的自我约束机制,以及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强化会计监督工作,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权限及职责,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及工作责任划分岗位,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报销工作应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承担,保证不相容职务分离,避免出现交叉任职的不良现象。行政事业单位管理4.强化财务以及管理队伍建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单位领导必须要重视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积极的组织单位的财务人员参加与财务处理及财务管理有关的专业知识培训,财务人员要能够关注行业内有关的会计知识信息,了解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程序以及核算的方法,加强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所有的账目信息真实完整。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离职或者离岗之前,必须要对其掌握的固定资产的数目,完整性等进行核对,无误之后,才能够撤销固定资产使用卡片,将其保管的固定资产及时交回单位。核查时如果发现固定资产有非正常损坏或者出现缺失的现象,要按照单位的有关规定作出对应的赔偿,之后才能够离岗或离职。单位固定资产缺失量较大或者出现严重损坏时,事件情节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还需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换岗之前,也需要就其管理或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交接,交接时,不需要移动固定资产的存放位置,只需要变更资产卡片信息即可,新岗位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用移走。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利益,各级单位在日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本文主要就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归纳,重点从五个方面就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了分析,仅为相关人员的这部分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何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与研究.财经界.2013(01).

[2]何伟.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费用定额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11).

[3]马联应.行政事业单位实物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3).

第9篇:行政部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交通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建议

1研究背景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财政部分别于2006年及2016年组织开展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根据我省交通部门清查结果,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如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问题、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及固定资产浪费等问题等等。固定资产是交通部门开展业务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如何科学有效地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对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与效率,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行政成本等方面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是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规范固定资产流程管理、统一折旧政策及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2交通部门固定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格

2.1.1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有效沟通衔接,不仅要有标准核算,还需要数量控制,固定资产数量金额核算需要财务部门、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的通力合作。在平时的内控制度中,主要侧重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报销管理等,对固定资产管理关注不高,再加上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制约机制,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监督及管理。如有的单位在资产配置、验收、使用和处置上,存在脱节现象,使用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有脱节现象,在资产配置前未经实物管理部门审核;实物部门与财务部门存在脱节现象,特别是处置前未与财务进行有效沟通,导致实物已处置,但账务仍无法核销情况。2.1.2固定资产管理程序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不规范,一是只重视财务账管理,但缺少资产台账,领用手续不完备;二是资产使用地点的变动、资产的内部调拨比较随意,未及时办理资产内部调拨相关程序和手续;三是资产处置比较随意,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自行处理;四是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盘点,日常管理不到位。2.1.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2016-2017年国有资产配置预算限额标准>的通知》(湘财资[2015]16号)中明确规定了通用设备、办公家具及办公用房装修的标准、数量及使用年限等,也提出了资产配备的原则及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资产配备随意性较大,没有按照相关制度要求从节约、整合资源的角度安排资产购置预算。

2.2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不统一

2016年7月6日,财政部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制定了《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2017年2月21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的通知》(财会[2017]4号),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有关折旧问题予以了明确。但目前我省交通部门有的单位执行了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有的单位还没有执行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即使执行了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也存在折旧年限不统一及账务处理不一致情况,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种类基本一致的交通部门存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及支出口径不一致问题。

2.3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

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人事、财务、资产管理及使用等部门,人事部门掌握人员进出信息,财务部门掌握实物价值信息,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调度等。人事、财务、资产等信息各成体系,各有自己的管理软件,数据无法实时共享,也就缺乏统一协调。同时由于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不能保持完整统一的固定资产卡片数据,数据也无法共享,这势必需要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使帐卡物相符、价值与实物匹配。

3加强交通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建议

3.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1.1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我省交通部门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和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家具用具等。首先应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详细清查并予以分类,并明确具体使用部门,属于公用固定资产的明确由机关后勤部门为使用部门;其次应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人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再者,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除单位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外,其他部门也应有专人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事宜;最后资产管理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对各类资产的名称、存放地点及使用情况等要做到心中有数。3.1.2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购置、领用、调拨及处置等过程。①购置流程:要把好“预算关”,在编制年度固定资产购置预算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有关政策规定作全盘考虑。使用部门应按照厉行节约、保证急需原则确定需购置的固定资产;财务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规定的设备配备标准、数量及使用年限,结合人事部门提供的人员及机构信息、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的各部门资产信息,审核使用部门需购置的固定资产数量及金额,经审核批准后,按照政府采购规定予以采购。②领用流程:要健全固定资产保管领用制度。每个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有些由各部门购置,有些由单位统一购置,不管哪种方式,在购置时均要有验收;购置后均需到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资产入库手续,并注明资产资金来源;同时资产管理员应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制作标签,标签上明确到具体使用人及使用部门,认真粘贴,做到账卡对应;财务报账时若没有固定资产领用卡片,则不予报销。③调拨流程:固定资产应坚持“物随人走”原则,人员内部调动,则由调出部门、调入部门资产管理员与单位资产管理员办理调入、调出手续;若调离本单位,则由使用人交由本部门资产管理员,再由本部门资产管理员交单位资产管理员。各部门应及时办理资产内部调拨相关程序和手续,严格执行“物随人走”原则。④处置流程:使用部门需处置固定资产(包括调拨、转让、报损、报废等)时,应将需处置的固定资产报资产管理部门,先由其进行分析审核,经审核符合处置条件后,再由使用部门将固定资产移交给资产管理部门,由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按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一律不得随意处置。3.1.3固定资产清查常态化单位固定资产在数量及价值总量方面总是不断地发生增减变化,为掌握固定资产现状情况,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资产清查制度。一是建立定期清查制。各单位每年年末应组织一次全面的清查,对盘盈盘亏的资产,要找出原因,分清责任,按规定及时处理。二是建立重点抽查制。各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要根据交通事业发展需要,对重点资金及资产使用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抽查核对,做到账、卡、物相符。三是建立离任清查制。资产管理人、使用人员离任时,要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3.2统一固定资产折旧相关政策

由于折旧年限均只有低限,没有明确的限值,同时一旦计提折旧,之前已有固定资产如何计提折旧及怎样进行账务处理等也应有统一的规定。3.2.1统一实施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固定资产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根据资产的性质而相应存在减值或增值现象,这时,如果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依然是最初历史价值,则难以从账面上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全省交通部门应统一实施固定资产折旧政策。3.2.2统一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的通知》(财会[2017]4号)规定:房屋和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建筑物折旧年限不低于50a,其他结构不低于30a,简易房等不低于8a;交通工具折旧年限不低于8a;计算机设备、办公设备折旧年限不低于6a;机械设备折旧年限不低于10a;家具折旧年限不低于15a;文体设备折旧年限5~15a;用具及装具折旧年限不低于5a。根据各类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结合省财政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2016-2017年国有资产配置预算限额标准>的通知》(湘财资[2015]16号)规定的有关资产最低使用年限要求,建议我省厅直交通部门按以下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房屋建筑类建议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按80a计提折旧,其他结构按50a计提折旧;交通工具折旧年限按8a计提折旧;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建议按8a计提折旧;机械设备(主要是中央空调及锅炉等)建议按15a计提折旧;文体设备建议按10a计提折旧;家具建议按15a计提折旧;用具及装具(厨房设备)等按8a计提折旧。3.2.3规范固定资产折旧账务处理1)统一存量固定资产折旧。我省交通部门基本未实施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一旦开始计提折旧,需对存量固定资产进行认真清查梳理,按使用时间年限及固定资产种类予以分类,并分类进行管理。一是对使用年限超过折旧年限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继续使用,均一次补提折旧。资产管理员应对固定资产性能进行甄别,不能继续使用的,按规定程序办理资产报废手续,经批准后从实物台账上核销,做到账实一致;可以继续使用的,资产管理员应单独登记,每年底再进行梳理,不能继续使用的按上述程序办理。二是对使用年限未超过折旧年限的固定资产,统一按已使用年限占应计提折旧年限的比例补提折旧。资产管理员每年底也应对该类固定资产的尚可使用年限进行梳理,做到心中有数。2)规范固定资产折旧账务处理。由于我省交通部门各个时期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大致相同,建议采取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在月末对固定资产统一计提折旧,首先按平均年限法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计算出本月应计提的折旧额,然后据此进行账务处理,其中:本月应计提折旧额=上月折旧额+上月增加折旧额-上月减少折旧额。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制度规定了“虚提”折旧的方式,在计提折旧时不是计入支出,而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每月底账务处理应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贷:累计折旧;年底借: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

3.3统一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实现与相关系统接轨

目前,各部门都有各自的信息系统,如人事部门有人事信息系统,财务部门有部门预算编制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及账务处理软件等,资产管理部门有国子系统等,各系统之间并没有实现数据共享,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难度加大。为提高工作效率,应统一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并实现与财务、人事等系统接轨,如将资产管理软件与人员信息系统对接,能自动将单位部门及人员信息导入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并根据目前国家和省规定的配备标准、数量及最低使用年限,在软件中能自动计算出每个部门可配置资产数量;将资产管理软件与省财政厅国子系统对接,将国子系统中各部门实有资产数据导入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中,同时将可配备资产与实际资产进行对比,能自动生成当年可配置的资产、数量及金额,做为财务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配置固定资产预算的依据。通过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能根据各部门管理要求进行数据分析及报表输出等,从而全面掌握单位固定资产状况及应计提折旧情况等,为单位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并当好参谋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文韬.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商业,2012(20).

[2]康娅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6).

[3]张艳玲.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J].财会学习,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