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德育跟岗工作总结范文

教师德育跟岗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教师德育跟岗工作总结

第1篇:教师德育跟岗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德育工作 职业道德教育 实习教学 岗位成才 督促指导 跟踪管理

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实习教学是职业技术学校重要的和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实习教学是通过实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教育,是实现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重视和加强实习教学,是职业技术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

一个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除了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胜任岗位工作。实习生是否“可靠顶用”,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而且更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出路。因此,我们把德育教育放在职校毕业生实习教学的主导地位,针对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在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我们的德育工作。

1、以“岗位成才”为德育的终极目标,树立岗位成才观。首先,在学生心中播种“天生我才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岗位成才观,帮助学生克服职校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态,让学生以理智、现实、平和的心态走向实习工作岗位。21世纪的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其次,让每个职校生借助于学校的德育工作,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面对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学校接受的还只是基本教育,尽管这个基本教育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长到老学到老,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去实现。“岗位成才”应该成为衡量德育工作效果的标准。

2、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德育的核心内容。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希望通过实习前后的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工作,来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认识,加深职业道德情感,磨练职业道德意志,坚定职业道德信念,养成职业道德习惯。

3、以“实习督导”为德育的基本途径,以解决三个阶段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德育的切入点。

3.1 实习前一灌输熏陶,促成共识。职校生面临定向实习,同时也是人生的第一次择业上岗,其心态是复杂的。一方而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有着种种美好的憧憬与期待,另一方面又对即将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职业职责不甚了解,对在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难以预料。我们结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和思想的热点问题,组织了一系列的讲座和报告会:

3.1.1 组织以“爱岗敬业”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专题讲座。我们邀请了校党总支书记,就“人生观”与“职业道德观”,对即将参加实习的学生举办了以“爱岗敬业”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专题讲座。从宏观角度向学生阐述了“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帮助学生克服从事服务行业低人一等的思想,促使其形成“热诚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情感一岗位成才一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观。

3.1.2 组织以“岗位成才”为主题的创业教育报告会,存“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讲座的基础上,邀请三位校友返校作创业教育报告。让三位校友分别从不同角度,现身说法,不仅增加了榜样的感染力,而且更增加了榜样的可信度,引导学生学其精神,进而提高职业道德认识,加深职业道德情感,坚定职业道德信念,进一步坚定“岗位成才”的信心。

角度一:“自强不息”――勤业意识。校友窦中艳曾获“河南省十佳导游”的称号,在报告会上着重谈了毕业后如何通过刻苦钻研终于岗位成才的个人成长经历,以典型的事例说明了:服务业从业人员不是仅靠相貌和青春,更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消除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病”,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角度二:“拾金不昧”――敬业意识。校友曹秀芳在东湖宾馆实习期间,整理客房时拾到顾客遗落的十万元现金,立即上交主管,使客人在结账离店数天后,重返查找时能失而复得。她的报告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而详实的“职业道德修养”课。

角度三:“艰苦创业”――创业意识。校友陈玉琴谈了自己从一名导游到一名旅行社经理的成长经历,给相当一部分担心没有“关系”、“后门”的学生提供了“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现实榜样。

3.1.3 组织“面试技巧”指导讲座。邀请了校实习就业处主任根据用人单位的情况,结合我校历年面试情况,为学生开展了“如何在面试中成功展示自我”的主题讲座,让学生解除面试前的紧张情绪,在面试中从容自如,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实现自我的择业理想。

3.1.4 制定实习规章。职业道德习惯,是人们自觉地按职业道德规则和规范选择自己行动的行为方式。只有形成职业道德习惯,才表明某种职业道德的形成达到较高的境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种“自律”只有在“他律”的基础上,在工作实践中才能逐步得以形成。因此,我们在学生走上实习岗位前颁发了《实习生守则》与《学生实习成绩评定办法》,以具体的规章来约束、规范学生在实习中的职业道德行为,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3.2 实习中――排忧解难、督促指导,虽然我校学生实习的涉外饭店、旅行社等单位分部较散,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的德育工作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即实施“全程育人和全控育人”的跟踪管理。

3.2.1 班主任或教师的带队指导。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期间,由学校指派一名班主任或教师随同带队指导。带队教师一方面协助用人单位使学生尽快熟悉从事的职业环境,实现从“学生”到“员工”之间的角色转换;另一方面负责协调、理顺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保护实习生合法权益与待遇,努力为实习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则,带队教师每周向用人单位了解实习生的表现、思想动态及存在问题,并填写实习反馈表,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延续职业道德教育。

3.2.2 建立实习点学生干部“反馈机制”。从每一个实习点学生中挑选一名学生干部作为实习点负责人,不定期召开实习点学生干部会议。这样,一方面教师能及时得到实习点的反馈信息,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另一方而使实习生能体会到学校、老师对他们实习成长的

关心。

3.3 实习后――总结表彰,跟踪成长。实习结束后,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成为正式员工,我们的德育工作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3.3.1 写出实习报告。我们要求每一位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就实习阶段“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体会写一份实习报告,希望学生能通过对整个实习过程的反思、总结,在“终身继续教育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三个方面形成共识,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育人目标。

3.3.2 表彰优秀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对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受到用人单位好评的学生进行表彰,既体现了过程管理,而且通过表彰,激励其他同学从优秀实习生的榜样中得到启发教育,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争取岗位成才。

3.3.3 跟踪成长过程,积累典型德育案例。实习结束后,注意保持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跟踪学生在用人单位的成长过程,从中积累典型的德育案例来开展以后的德育工作。为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创业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意识,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是我们职业学校通过实习教学来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

几年来,我们在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德育工作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职业学校实习生实习前后的德育工作必须贯穿于实习教学的始终。要求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塑造艰苦创业的精神,树立服务大众、岗位成才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而且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切实为学生当好参谋,替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成长的关心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使德育产生实际效果,并且在学生的未来人生中得以延伸,从而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探索》

2.朱亚铭,“职业教育的核心在技能,生命在就业”

第2篇:教师德育跟岗工作总结范文

一、教育理想: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

一棵大树一个世界。以一棵大树形象建构工作室设想:太阳,意指构建教育理想的高度;深根,寓意扎根教育理念的深度;强大树干,意在主持人强化自身学识和研究;枝繁叶茂,意指工作室骨干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一棵大树,志在撑起广大学子成长的一片绿荫。

1.教育理想

作为工作室主持人,首先要有教育理想。就象大树需要阳光雨露,工作室需要太阳的高度,顶层设计“蓝图”,先行组织形成上位概念。工作室教育理想: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科学求真、育人求善、生命求美”。

科学求真——地理首先是一门学问:科学性、知识性、真实性;

育人求善——引领学生与人为善、与邻为善、与自然为善、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命求美——学习地理,让生活更美好!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拥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统一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地域性特点,各地文化差异、独具特色美;灵动的地理课堂、师生教学相长、思维碰撞、生命激荡更是一种美!

2.教育理论

根深才能树大,一棵大树离不开发达根系的深度支撑。工作室需要深入扎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着重深入以人为本、建构主义(瑞士、皮亚杰)、邀请教育(美国威廉姆和贝帝)、学习理论、情感教育(朱小蔓)、生命教育(叶谰: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等,依托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区特级教师工作站和省名校长工作室的大力支持,深入扎根顺德教育教学改革热土中深厚的教研土壤。

3.教研行动

强大树干才足以拓展枝繁叶茂的广度。立足顺德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要求“构建自主、开放的教育”,要求“教书、育人两条腿走路,并且两条腿都要长”,着力改变教育教学中“教多育少,文多化少”的普遍现状。

主持人首先强化自身,主攻方向是进行“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课题研究。发挥自身教书育人优势,突出德育特色,研究学科育人渗透。

发挥地理新课程的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教书育人作用。立足课堂学生主体与地图对话、与自然环境对话、与人文世界对话,深化新课改、变革新课堂,创新“获得型”地理学习能力培养教学实践。师生共同获取知识之真、做人之善、生命之美,引领求真、求善、求美的地理教育思想。

深刻渗透改变世界的地理思想(苏珊·汉森):世界的表达(地图论、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人类家园的世界(人地调适、水量平衡气候学、人类对地球的改变、地方感),相互联系的万千世界(空间组织及相互依赖、中心地理论、城市群的未来即是现在)。渗透培养人地协调观、空间观、因地制宜观、可持续发展观。让地理改变世界,改善环境、美化生活、提升生命。

与此同时,引领工作室骨干教师成员,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首先强化团队自身的学识修养,加强精神凝聚(包括敬业精神、专业精神、合作精神、学习精神、创新精神等)。着重发挥各骨干成员的优势,立足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立足课堂教学,找准主攻方向,进行课题研究,形成各自教学风格和课题研究特色。引领广大的骨干教师从“教书匠”转型为“专家型教师”,带动培养名师队伍,枝繁叶茂。

为此,工作室突出德育和教书育人,深化提炼教学风格,侧重打造精品案例,强化与省内骨干交流,致力专业发展,成就团队名师。

4.培育硕果

大树底下好乘凉,最终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累累硕果成就更多大师、栋梁之才。“一棵大树”是工作室形象的选择,是生命课堂感悟的象征,更是教育人生的礼赞。

二、近期工作:广东省中学骨干教师跟岗培训

为实现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三位一体”培训目标,发挥广东省教师工作室“名师作用,培养中青骨干,服务学科教学”的宗旨,以教师工作室为核心搭建骨干教师成长平台,本工作室围绕“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课题,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广东省2012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通知》精神和《关于做好广东省2012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跟岗学习的通知》部署,在高校导师组的指导下,拟定本工作室《广东省中学骨干教师跟岗培训方案》。

1.任务内容

制定专业发展计划,通过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专题研讨、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含开题报告)等形式引导学员进行业务提升。

2.日程安排

为期20天共三周。第一周:开班仪式、听课评课(由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上4~6节课)、座谈分享(主持人和学员成长心路)、发展规划(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员之间交流)、挂牌仪式暨课题开题(参加人有嘉宾、导师、跟岗学员、工作室成员、家长委员会代表和本校青年教师)、教育博客(每天撰写个人跟岗日志)。第二周:参观学习、集体备课、学员上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结合开发精品课例)、教育博客(每天撰写个人跟岗日志)。第三周:参观学习、专家报告、课例开发(精品课例形成课件、教案、教学录象并刻录光盘,学员跟岗汇报课、同课异构(到外校开展交流活动、开设主题讲座)、专题研讨(提炼个人教学风格)、问题提出(课题研究案例分析或教学反思报告)、跟岗总结。

3.跟岗要求

严格执行省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的相关精神,搭建成长平台,形成专业的学习发展共同体。践行师德规范,展示省级骨干教师良好的教书育人形象。跟岗期间听评课不少于10节,上课不少于6节,开发优秀课例一节并录像;撰写教学反思或读书笔记2篇;每天建设博客、撰写日志。关注主持人博客http://.cn/u/2968191503。工作室助理结合学校教研拟出每周详细安排表,做好跟岗宣传和档案建设并跟进学员的食宿交通等后勤接待指引。工作室根据学员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对学员进行跟岗考核。

三、长远目标:工作室三年建设方案

1.工作思路

工作室以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科学求真、育人求善、生命求美”为教育理想,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在省教育厅、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自主开展系列教研教改和培养地理学科优秀教师的工作。

2.工作目标

带一支团队:力求三年内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做示范,课堂教学上有精品,课题研究上有成果,管理岗位上抓经验,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抓一个项目:以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为研究方向,带领本工作室成员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

做一次展示:每年承担一次区级或以上主题展示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发挥工作室带头、示范、辐射作用和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建一个博客:及时传递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以互动形式成为中学地理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出一批成果:精品课堂教学实录、教学风格篇专集等。

3.骨干培养

探讨骨干教师成长规律,带领青年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造就具有学科研究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工作室成员由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崭露头角的骨干教师、教学新秀或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组成。成员成长规划:第一年对地理教材有深入研究,对课堂教学有独特发言权。第二年能独立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促进结合个人特色形成各自教学风格。第三年成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撰写高质量教研论文,并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

4.课题研究

工作室确定科研课题:“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以个人特色专长为基础,以全体成员智慧为依托,以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突出学生学习,强化学科渗透国情国策、低碳环保、自然灾害、生态协调,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第3篇:教师德育跟岗工作总结范文

结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特点,我谈谈对于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几点看法。

1.“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教育规律,具有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而且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大学教育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对道德的认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培养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规范。教师不仅是社会文化价值与道德准则的传递者,还是代表和具有这些价值和准则的人。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更能在心灵上影响学生的往往不是教师的“说”,而是教师的“行”,即教师的道德水平。尤其是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刚刚脱离高中老师和家长的双重监督,步入大学,其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这时开始形成,而且毕业后直接面临就业,因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他们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经师易做,人师难当”,没有这种高尚的职业道德,只能做一个教书匠,而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在现今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教师要了解、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以高尚的教育伦理、宽阔的胸怀、多才多艺的谋略、热情深厚的品质塑造学生的人格,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联系实际,带领学生正确地认识现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2.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获得快乐。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敬业就是以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专心致志。作为教师,我们热爱自己的岗位要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有了这种理念,就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判断是非曲直,就有了逆水行舟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不为金钱所惑,全身心投入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就会勇敢地面对现实,主动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干扰,不断改变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升华精神境界。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虚地垂着他的绿荫的。”教师就需要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教师这个岗位没有显赫的权力和地位,没有丰厚的报酬,在社会上没有四通八达的关系网,有的只是默默地付出和奉献。我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如果没有我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人才的茁壮成长,就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教师从事的艰苦劳动和这种劳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就能感受到教师为此付出的辛勤是值得的,就会感到当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自豪,从而热爱本职工作,安于清贫的“粉笔生涯”。

3.刻苦钻研,严谨治学

第4篇:教师德育跟岗工作总结范文

一、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共产党员,**教师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在多年的工作中,她一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平时她注意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在五尺讲台上,她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无论在任何岗位,她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业务精湛、敬业爱岗

在教学中,她总是用大量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好语文对于智力开发、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严谨学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深入浅出地讲解其它学科的特点、价值及其对学习的影响。为了做到这一点,好她对学生开设的其它功课都下过工夫研究,从事教学以来,她所教过的学生很少偏科。在注重学习的同时她还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经常结合语文教学跟学生讲雷锋、、的故事和赖宁的事迹。同时还结合当前我市形势,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建设经济强市做贡献,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刚接一个新班时,学生学习参差不齐,他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严格归类、归档,把学生分成优秀、中等、后进三类,基础知识的教学搞“齐步走”,能力训练发展搞“三级复式”,力求优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吃到”。

在班主任工作中,她积极探索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制定了系统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所带的班级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学校的最差最乱的班都扔给她,在很短时间内,就会成为全校的优秀班集体,我让很多浪子回了头,让废铁成了钢。她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采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到了寓教于乐,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班队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学十佳”、“学雷锋”、“学赖宁”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学生中开展了“五自”、“雏鹰”活动,班队活动思想性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得到同事们的一致赞赏。为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在班上建立“红领巾储蓄所”,发动学生把零用钱存起来,并经常为希望工程、灾区人民、残疾人捐款捐物,培养学生从小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从教以来,她努力探索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常给学生讲诗,讲历史,讲军事,讲世界风云,讲足球,一节语文课有时候自然地联系到了数学、自然和社会,带同学们唱歌、游泳,举办球类比赛,只要对学生身心有益的事情,她都要去做,用她最喜欢一句话:“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她要让德育教育渗透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拥有健康体格的同时,拥有健全的人格。

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上她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她是值得依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她的课,任课班级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她所带班的学生在每年的市统考、会考或高考中平均分都超市平均分,2002年、2003年所任班主任班级均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优秀教师。

近几年学校发展较快,教学班级增长幅度较大,教师紧缺,做为一名骨干教师,她长期超负荷工作,常常是既担任班主任,又担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二、三个班的教学任务。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了她的健康,到医院检查,医生多次通知她住院治疗。但她为了不耽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医院发出的住院手术通知一推再推。直到假期别人都享受休假时,才躺在病床上接受手术。手术过后仅一个月,一开学,她又拖着虚弱的身体站在讲台上用最饱满的精神为学生上课。

三、工作扎实、成绩显著

**同志无论是在普通的教学岗位,还是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德育主任的岗位上,对工作总是满腔热情、一丝不苟。在工作中她团结老同志,带领新同志,认真落实学校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同时她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向她人学习,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无私传授给别人。年轻的班主任们总是将“难啃的骨头”交给她,教师们中间有难以开展的工作也交给她。年轻的教师们亲切称她为“老大姐”,她也总是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带动和影响身边的教师,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总是换位思考,替别人想的多。正是因为她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同事们遇到不顺心的事,都愿意跟她说,她也总是耐心地倾听,对她们进行开导,帮助她们解决困难。为了十九中的发展做出了扎扎实实的贡献。得到了全体教职工们的一致认可。

第5篇:教师德育跟岗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顶岗实习 高职生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裴智民(1971- ),男,湖北黄冈人,常州机电学院校校企合作昆山工作站站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常州 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点立项建设试点项目“项目引领 两段衔接 三方共育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66-02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因此,顶岗实习成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最重要的实践方式。这样,必然导致一种新型群体――具有“双重身份”顶岗实习生的出现,并带来一个新问题,即如何加强顶岗实习中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顶岗实习期间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跟进”工作的重要性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政治任务

党的十报告提出:“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和落实相关文件精神。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高职院校以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建设为契机,着力建设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运行机制,通过“引企入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式和途径,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特别是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更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生实习场所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遴选员工时对职业素质的要求

当今企业对新员工的要求越来越倾向于“德才兼备”,员工的职业素质是企业衡量和评价一名员工的主要标准,企业的员工培训也更注重对其品德的塑造,使之更适合企业文化,并能以优良的品格指导自身的工作与发展,从而提升效率,进而促进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专门从事高校第三方毕业生数据分析的麦可思公司对高职院校2011届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调研结果显示:在职业素质的教育教学方面还有待提升,在顶岗实习期间贯穿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尤其具有实际意义,大部分企业对学生的技能和知识储备不担心,让他们最为看重的是毕业生是否具有吃苦耐劳、诚信敬业和团队协作意识等。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助推高职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顺利转变

200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北京市新英才学校联合的《“80后”青年的职场状况调查报告》指出,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主力的“80后”青年已经呈现鲜明的职场特点: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频繁跳槽、工作中眼高手低、缺乏团队意识等问题成为这一代人的“通病”,“90后”当然也不例外。高职院校实习生刚刚走出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必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自我调适能力较弱,必然会带来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成长成才。而一个学生能否在社会上“立足”,社会对他(她)的“第一印象”如何,关系到他(她)未来的发展趋向,也关系到高职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的顺利转变。所以,做好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三个“脱节”:校内学习和校外顶岗实习教育相脱节、学生成长成人教育与企业员工培养相脱节、学校教学要求与企业用人标准相脱节,这些消极现象直接导致顶岗实习教育功能的效率下降,顶岗实习的目标无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有所下降。因此,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跟进”工作。

二、借助校企合作工作站,全方位“跟进”顶岗实习期间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高职教育的最后一道教学环节――顶岗实习,充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道阵线”。当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实习生、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就业区域内,设立了一个负责企业联系、岗位落实、学生教育及管理、预就业和校企合作等工作的常设机构――校企合作工作站,积极搭建职业素质教育新平台,全方位“跟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设计职业规划新讲堂

我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工作站”功能,结合企业培训员工职业素质的相关措施及方法,将实习生职业素质教育制度化。“校企合作工作站”专职指导教师经常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实习生宿舍,做到凡是有学生的生产线都去看看,既检查学生的上班情况,也能给他们精神“安慰”和鼓励。这样,教师在宿舍、食堂、车间休息室等场所就可以与实习生座谈、交流,关心其学习和成长,帮助顶岗实习学生结合岗位拟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站”还积极引导顶岗实习学生参与、体会和适应企业文化,用企业发展理念设计学生职业发展规划。

(二)开启心理疏导新驿站

“校企合作工作站”通过我院研发的顶岗实习网络,关注顶岗实习生动态,并运用工作站QQ、微博等了解顶岗实习生心理状态以及近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沟通并解决相关问题,必要时联系我院心理辅导教师共同介入并指导学生,开启心理疏导新驿站,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育积极的职业精神。

(三)展示职业风范新舞台

“校企合作工作站”在顶岗实习网络系统上,大力宣传顶岗实习期间涌现的“优秀”实习生事迹,特别是宣传他们对实习的“感悟”和对就业的“解读”,定期制作成功校友风采录,为顶岗实习学生树立标杆榜样,引领争优创先的良好职业风范。

(四)诠释职场法规新媒介

“校企合作工作站”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宣传与职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以鲜活的案例告诫顶岗实习学生遵纪守法,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我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工作站”平台,帮助企业加强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他们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着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

三、顶岗实习期间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跟进”的实践

(一)做好顶岗实习前的思想动员工作

每年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前,学校可以举办“工学结合教育活动月”、顶岗实习咨询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兴趣,明确顶岗实习纪律要求、注意事项及成绩考核办法等,告诉学生如何应对顶岗实习中常见问题,掌握预防处理的方法,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二)定期走访,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校企合作工作站”专职指导教师经常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深入实习生宿舍定期检查,这样,既能检查学生的上班情况,也能给他们激励。顶岗实习期间,由于学生人数多、年轻、思想单纯,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屡屡发生,这些单靠车间管理制度和专职指导教师的集中教育,仅能够解决一些表面问题,深层次的问题尚需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专职指导教师必须经常协助车间主管、领班以及行政部人事主管协调关系,处理纠纷。有些纠纷处理起来非常麻烦,要让学生看到带队教师处理过程中的种种为难,使其心灵受到“震撼”而不好意思再犯。

(三)发挥“红色驿站”的思想政治教育助手作用

在工作站建立流动党小组,选拔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担任小组长,负责实训党小组的日常管理和联络工作,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和交流活动,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并及时把交流中发现的问题和指导老师沟通。流动党小组实习生党员能够充分发挥其朋辈教育功能,一方面他们能以学生的视角解释教师所要传授的内容,并将之传达给同学,帮助同学更好地接受与吸收。另一方面他们能将实习生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向工作站指导老师、实习单位领导汇报,成为实习生心灵驻扎的“港湾”,充分发挥“红色驿站”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四)强化实习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学校通过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要求实习生按照协议要求严格履行自己的岗位责任。引导实习生学会自我省察,每周撰写实习周记、每月登录顶岗实习系统递交实习月志,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动分析研究,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化解困难。要求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像企业正式员工一样自觉遵守实习企业的所有规章制度、参加企业业务培训、相关学习、文体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根据实习和实践要求,自觉发现自身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的缺陷,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

(五)加强网站建设,凸显顶岗实习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顶岗实习网站建设的内容设计上,必须“以实习生为本”,从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所思所想等个性差异上下功夫,充分尊重实习生的自身发展需求,按不同特征的教育对象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把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员工的职业素养融在一起,凸显顶岗实习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六)补充新鲜“血液”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依托“校企合作工作站”平台,一方面不断增强工作站“专职指导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说教技巧、研究能力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将企业中学生的“师傅”、车间主任、人事经理(统称“兼职指导教师”)也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他们具有学校教师所不具备的丰富实践知识及职业素养。将这两支队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将大大增强顶岗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七)搭建思政教育实践新基地

“校企合作工作站”式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整合了学校、企业、社会三方资源,突破了制约“两课”实践教学的瓶颈,使顶岗实习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得以提高,促进了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我院“校企合作工作站”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发并设计思政教育实践项目,建构由学校专职思政队伍、“校企合作工作站”专职指导教师队伍和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的顶岗实习思政教育师资团队,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原则,采用“工作任务工作站导向执行”的教学方法,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校内、校外两个阶段,实现由学校思政教师单方面教育向学院、企业和“工作站”多方面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第6篇:教师德育跟岗工作总结范文

事业单位劳动用工自查报告范文(一)通过师德师风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教育事业的成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我就我个人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自我剖析:

1、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树立 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在为人师表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4、在团结协作方面我总是和同事良好合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讨论,探索教学规律。

经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自查,我深深地体会到“敬业,爱岗,奉献”的内在核心。自己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及根源:

1、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甚至对某些教育政策的出台持观望的态度。其根源于本人主观上思想怠惰,不思进取,客观上理论修养不够。

2、业务有待提高,本人虽愿意学习,但不够扎实,知识体系老化,不能与时俱进。其根源于思想僵化。

3、教研力度不够,只注重平时的课堂教学,在本校听听课、评评课,没有把教学经验总结下来,只做井底之蛙,没有走出去学习,究其原因,教学任务重,时间少,写作水平低,不善于积累。

针对以上缺点,本人将把握重点,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教育部门有关学习活动,把时间用在业务钻研上,勤劳苦钻,精益求益;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本职分管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团结互助,发扬奉献精神。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自查自己在师德师风方面的收获和不足与同仁共勉。

收获:

(一)爱岗敬业:只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才能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从教多年来我也是这样做的,教育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二)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三)严谨治学:多年来我认真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关爱学生:我平等地对待班级的每一名学生,当学生有进步时我给予表扬,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及时指出并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对学生我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节假日常把家远的学生带回家和他们一起过节,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家的温暖。

(五)尊重家长: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只有和家长共同携起手来,才能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由于我经常和学生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学生,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稳定,无违纪行为,几乎无中途辍学学生。

(六)廉洁从教:我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属就业班,每当就业前就有许多家长来找我,并请我去吃饭,我总是找各种理由拒绝.因为我觉得作为教师对家长,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教书育人就是我们的职责。

经过这段时间的师德师风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岗,敬业,奉献"的内在含义,也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不足之处:

(一)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从实质上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由于每年都上的是新课,对教材深挖的力度不够。

(二)教研力度不够.多年来只是备课,上课,听课,批改作业,只注重课堂教学,偶而写一些教研论文,教研力度不够。

(三)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跟不上时代步伐,有现实条件的限制,也有个人因素。

改正方法:

(一)认真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把时间用在钻研业务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改进教学方法,虚心向同仁学习。

(三)爱岗敬业,和同事间团结协作,要有奉献精神。

只有我们每位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把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良好的品德去教育学生,才能使我们教育的行风有所好转,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为了培育自己高尚的师德,塑造良好形象,现对本人教育教学方面的情况进行反思回顾,找出缺点与不足,以利今后改正。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1、课余时间,自学不够,学习的层次不高。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发展迅速。要适应这种变化,只有加强学习,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做到与时俱进。回顾已走过的路,虽然各方面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提高,但总的来说,进步并不算太大。尤其是在文化素养、科学思想、管理方法、科研能力、学习水平等诸多方面还很欠缺,与其他老师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归根到底是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工作中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对学习没有做到长期坚持,总是给自己找借口,由此导致了工作原地踏步。

2、做事缺乏预见性。在班级管理中,有时候不能在事情发生之前,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以防止事情发生,而是跟在学生的身后处理事情。往往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有时会手忙脚乱,事倍而功半。

3、与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不够。在学生的管理方面,与任课老师之间的沟通太少,有时仅凭自己的直观行事,随心所欲缺乏圆润灵活性,因而不能完全取得大家的理解。

4、工作中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日常工作按部就班的时候多,主动创新的时候少;对管理工作零碎的思考多,整体的谋划少。

二、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自己放松了学习及对自己的要求;思想上有等、懒、靠的情绪;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整理;有时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近于苛刻,求全责备,结果适得其反,此时自己便会产生懈怠的情绪;自身性格比较单纯、直率,替他人考虑的不够多,为人处事方面缺乏圆润灵活;平时思考的不够多,工作方法单一。

这次自查使我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整改找准了重心及如何做好自己工作的方式、方向。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通过深刻查找剖析,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1、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一是在政治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加强对政策理论水平的提高。二是在业务,在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发展。

2、 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对自己的工作多用心、用脑,领导交办的事及我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计划,使其有序、有时、有步骤地完成,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同时变压力为动力,积极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3、开拓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工作中勤观察、勤思考,想学生、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家长之所急,全心全意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

事业单位劳动用工自查报告范文(二)根据上级关于做好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完成情况检查验收各项准备工作的指示,我们针对我馆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凉州区文化馆概况

凉州区图书馆正式成立于1926年,重建于1956年,原馆址设在武威市东大街。1958年与县文化馆合并,成为文化馆图书室。1984年又重新成立武威市图书馆。是隶属于凉州区文化体育局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凉州区图书馆位于市区中心文化广场,1992年政府投资120万元修建了四层268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大楼。现有职工15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7人,专科学历8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4人;现有馆长1人,副馆长2人;馆内设有办公室、综合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多媒体室、采编室、地方文献阅览室(特藏阅览室)、少儿借阅室、过刊借阅室等9个对外服务窗口,拓展了少儿借阅专区,电子书城和盲人有声读物等服务领域。

20**年,凉州区图书馆经全国第四次评估定级被文化部评为为“三级图书馆”。

近年来,图书馆在区文体局领导下,为繁荣全区文化事业,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读者提供最基本的读书、看报、网上查询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图书馆改革的有益尝试

近几年来,图书馆在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做了一定工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章立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20**年,图书馆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职工请销假制度、目标管理细则、图书馆内部管理制度等,为业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任务进行量化考核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依据。通过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等工作机制,营造了宽松的工作环境,广大干部积极性得以调动。

2、积极推进用人制度改革

根据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性质、范围、对象、功能以及发展趋势,与人社部门一起,对图书馆职责进行梳理,按照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人力管理、强化服务功能、有利岗位协调、打破职称界限的思路,重新确定岗位类别、个数、名称,梳理岗位职数,岗位类别确定后进行定职、定编,明晰职责任务以及任职、工作条件,并根据岗位所承担的责任、技术含量、劳动强度、工作量大小,划分岗位档次,确定岗位职责,初步建起岗位管理框架。

3、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制,根据有

关政策和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并依据工作人员的实绩,合理拉开档次,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当前图书馆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图书馆自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各种内部、外部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经费不足。近几年,图书馆基础设施有一定的改善。文化事业费的投入相对较少,财政拨款增长幅度跟不上文化事业发展要求,各文化事业单位工作运作中经费捉襟见肘。图书馆图书老化、新书更新不足导致图书结构严重不合理,技术装备达不到现阶段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二是人才缺乏。从图书馆干部职工的构成情况看,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全馆15名事业干部职工中,35周岁以下的只有3人,占20%,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3%,中级以上职称的占40%。图书馆专业人员还是空白,出现思想守旧、技术老化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业务工作开展和业务研究的进行,也制约了图书事业的科学有序发展。

三是观念落后。从文化事业单位内部讲,文化从业人员缺乏经营文化的理念,“缺少有钱可以干事业,没钱也要想办法干事业”的精神,依靠政府扶持、财政拨款的等靠要思想和盼改革又怕改革的矛盾心理等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文化体制上的改革与创新。

尽管图书馆改革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尚未形成,所以改革的气氛不浓、思路不宽、步伐不大、成效不足。从宏观层面讲,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上缺少规划引导和政策推动。图书馆改革缺少相关的经验借鉴,缺少政策法规体系的配套,缺少政府的引导和推动,缺少整体方案的研究和部署。从微观层面讲,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尚欠深入,某种程度讲,文化事业单位分配机制上的“大锅饭”现象尚未彻底打破,如用人机制、内部岗位设置和用人用工结构不合理,改革创新意识不浓等依然存在。

四、下一步改革的打算

文化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区图书事业发展,实现全区经济、文化、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根据图书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推进改革:

一是制订规划,走出困境。积极争取区上制订出台切实可行的文化体制改革方案,以政策、制度等形式明确图书馆改革的方向、重点、目标任务和具体激励措施,为深化图书馆改革提供宏观指导和政策依据。

第7篇:教师德育跟岗工作总结范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我们学校深入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号召师生员工开展各类活动,认真学习“四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全校师生员工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公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庆之年。我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导师生员工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养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增强全校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一,活动目的

纪念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要以“庆党华诞,创校辉煌”为主题,引导广大师生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的光辉历程,认清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社会主义祖国好的主旋律,进一步坚定全校师生员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同时,进一步宣传学校取得的辉煌办学成就,回顾和总结学校发展的宝贵经验,展望美好前景,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二,活动时间

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活动具体时间以学校和各年级组、班级的协调安排,以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为原则。

三,活动内容

组织全校师生围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开展贯串全年的教育活动。结合我校实际,主题教育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一)学党史,知党情

1、学习党史知识、重温光辉历程。组织全体学生阅读图书,观看文献专题纪录片,由思政、历史老师发动学生撰写党史小论文, 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写观后感;聘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报告团成员作党史知识报告会;邀请社区老党员到学校,对学生宣讲党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例,旨在增强学生对党史知识的了解,将党的伟大精神内化为强大的人生前行的动力。

组织党史知识竞赛,进一步调动全体学生学党史、知党情的积极性;开展了解“党史上的今天”活动,利用课前几分钟或自习课,由学生根据事先查找收集的资料,介绍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深远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决策,各个历史时期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等等,引导同学们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通过这些活动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史,让师生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今天美好生活”的深刻道理。

2、感知党恩、感悟国强。开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的颂党恩国旗下讲话,让师生感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安定的学习环境是党所赐,是党的恩泽。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视剧。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国情、省情、市情、县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宣传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新变化。组织学生参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图文展,让学生了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和考验,实现了经济新的跨越、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和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感悟伟大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力逐渐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骄人局面。

3、读红色经典、讲革命故事。诵读红色经典诗文,让学生在红色经典和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作品中接受教育,增进对党的热爱;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用心灵抒发对党的热爱,用诗歌讴歌祖国改革开放42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各班组织开展讲革命故事比赛活动,通过由学生自己搜集、自己整理,在班上讲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赤诚奉献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他们英勇顽强的精神。

4、小手拉大手,齐颂共产党。学校选拔一批在学党史和党史知识竟赛中的优秀学生,通过演讲诵读、文艺表演等形式宣讲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史,讲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体悟到的党的关怀和爱护。既教育他人,也教育自己,使学生得到更深 刻的知党、爱党、感党恩、永远跟党走的熏陶。

(二)知党恩,强党性

1、缅怀革命英烈、追寻光辉足迹。在清明节前,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通过互联网祭拜和缅怀为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碑,祭扫革命烈士墓;利用节假日,组织师生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参观革命遗址,采访老党员、老战士以及各类先进模范人物、追寻光辉足迹;通过这些活动,在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崇敬的心情的同时,深深体会到现实美好生活的得之不易!从而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传唱红色歌曲、颂扬党的恩情。举办“我用我心唱党恩”为主题的合唱节活动,积极搭建参与的平台,组织以班级为单位,全班同学参与的,以歌颂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等为内容的合唱比赛活动。组织校园红歌赛,由学校德育处、团委组织开展以“爱祖国、颂党恩、唱红歌”校园红歌比赛活动。通过学唱红歌、演唱红歌、传承红色精神,表达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幸福生活、茁壮成长的深切感受,也抒发了从小立志跟党走、争做党的好青年的坚定决心。

3、老少三代话党恩、感受幸福心向党。利用暑假期间,学生长居家中,把“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有机与家庭结合,由爷爷、奶奶回忆、讲述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和成就,父母畅谈、感怀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学生回顾、感悟近几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取得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辉煌业绩,用切身的体验,向长辈汇报在学校享受到的各种来自党和政府的优惠、补助政策。通过共话党恩活动增进党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的了解,深切感受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4、形式多样庆建党、牢记宗旨强党性。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庆活动。召开“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班会;举办“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的演讲比赛开展“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举办以“高歌党恩、紧跟党走”为主题的六一儿童节和入团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歌颂党的丰功伟绩,使青少年增强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学校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团员参加上级各种党庆活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活动;表彰一批党内先进个人,通过综合考评、民主推荐、民主选拔,推选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隆重表彰,对优秀党员设立“党员示范岗”,并邀请优秀党员上主题为“奉献在岗位”、“为党旗增辉”等的党课,使优秀党员成为全校党员和教职工学习的一面镜子,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模范作用和引领作用。教育广大党员学先进、赶先进,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认识和宗旨意识。

(三)听党话,跟党走

1、召开“听党话、谈理想、话人生”座谈会。座谈会由“五老”、家长、教师和学生四方代表共同参加,结合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谈出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人生的规划,帮助学生更加正确地对待人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与祖国共奋进”的信念,努力把爱党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勤奋学习、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实际行动;引导教师和家长立足本职岗位, 奋发向上,争创优秀业绩,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和信心。

2、开展“树师德、铸师魂”活动。培养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师德修养,形成良好教风学风,树立良好师德,强化育人成人意识,通过“修身治教、正德育人”的主题教育,“教师之歌”的宣教活动,“十佳师德标兵”、“十佳教学能手”、“十佳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活动,“感动教坛”的巡回报告活动,建设一支敬党爱党、忠党信党、永跟党走的教职工队伍。

3、开展“相信科学,反对邪教”活动。开展反邪教宣传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运用校园宣传媒体,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 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师生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温暖关怀,进一步认清邪教的本质,凝聚师生爱党爱国热情,激发师生对邪教的无比愤慨,增强师生用党的思想武装头脑,用科学的精神认识世界自觉性,自觉抵制各种反动势力的渗透,坚定只有相信科学,信党爱国跟党走,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的信念。

4、开展“为社会做一件公益事”的活动。组织全校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开展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社会、爱家乡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到街头巷尾,打扫街道;到社区居委会,学雷锋做好事;走进福利院,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心系灾害地区,踊跃捐助献爱心、坚定永跟党走,秉承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报恩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中培育同学们感恩党和人民的美好情愫。“学党史”是主题教育前提和基础,“知党恩”是提高和升华,“跟党走”是落脚点和目的。这项主题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解决师生的信念问题和信心问题,教育广大师生“跟党走”, 教育学生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作为纪念建党100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上级党委、政府、部门的统一部署,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明确主题,突出重点。要把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与提升发展年活动,学校教学、德育工作结合起来, 与学校当前正在开展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3、把握重点,扎实推进。注重把握节奏,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分阶段、分步骤逐次推进,特别是清明、“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举行大规模、集中性、有广泛影响和明显特色的纪念活动,使主题活动既突出重点,又全面活跃, 既生动活泼,又深入扎实,不断推动活动形成高潮。

4、及时总结,隆重表彰。在有效开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的各项活动 基础上,认真总结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和做法,表彰一批在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年级组、先进班级、先进个人,并张榜宣传。

五' 主要措施

为确保我校“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结合实际、特色鲜明、层层推进、取得成效,活动中务求做到七个结合。

1、与宣传活动结合。充分利用党员大会、教职工大会、团会、 队会、班会、升旗仪式等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广播站、 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媒介,加强对党史、党绩、党恩的宣传;制作展板,及时宣传我校在“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的措施、进程和成效;组织人员及时报道我校在“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的阶段成果和活动经验。

2、与德育工作结合。把“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作为我校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学校德育常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个性品质教育等;和德育主题教育紧密结合;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荣;结合感恩教育活动,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伟大的祖国;结合“尚礼崇德”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把颂党恩、跟党走作为最基本,最需要的文明素质。

3、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搭建平台,多方征求意见,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充分整合各方力量,拓展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营造主题教育的大环境,不断提高“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的实效性。

4、与学科教学结合。加强课堂教学对“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引导和渗透作用,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有关党的历史史料,语文教材中革命诗文,政治教材和教学中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教育奠定厚实的知识、情感、思想基础。

第8篇:教师德育跟岗工作总结范文

幼儿教育 幼儿教师 置换脱产 培训模式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就是从农村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遴选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高等院校和优质幼儿园接受脱产研修培训,且高等院校等比选派学前教育专业高年级优秀师范生,对口到被置换教师所在幼儿园顶岗实习。为深入了解云南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全面总结国培计划幼儿园置换脱产研修教师培训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切实提高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整体提高幼教质量,我们对“国培计划(2012)”云南丽江师专培训点的农村幼儿园置换脱产研修学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对象、方法及内容

1.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参与丽江师专培训点的云南省农村幼儿园置换脱产研修学员92人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被试。

2.研究方法

(1)问卷法。研究主要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培训专家、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培训期望等项目,一共24道题目。

(2)文献法。在收集已有研究和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制问卷项目。在研究结果分析及需求判断时,参阅了有关文献,在比较同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肯的结论。

3.研究实施

初步编制问卷,在统计分析、修订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问卷,最后实施测试。问卷测试安排在集中培训的汇报总结阶段,在培训间隙,以直接发放问卷的形式,发放问卷92份,回收92份,问卷回收率100%。数据采用 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三、数据结果及情况分析

(一)参训幼儿教师基本情况

我们从性别、民族、年龄、教龄、职称、学历等六个方面了解参与问卷调查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情况。参训教师中女性87名,占94.6%,男性5名,仅占5.4%。性别比例失调,女性数量远远多于男性数量。从民族分布看,一共涉及11个民族,人数居一、二、三、四位的分别是汉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和怒族(并列第四),汉族与少数民族各占50%,体现出云南农村幼儿教师民族多样性特征。年龄在20~35岁的教师占到72.2%,可以看出在农村幼儿园中青年教师是主要力量,年龄结构年轻化。从教龄上看,43.5%的教师教龄在5年以下,这部分幼儿教师是处于新手向熟练教师转变和过渡的重要阶段,是幼儿教育专业态度、信念及专业知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教龄在6~l5年的幼儿教师占34.7%,正处于专业发展稳定成熟期,具有长足的空间和发展潜力。从职称结构看,大多数教师都在小教二级和小教一级,分别为33.7%和26.1%,两个级别的占了59.8%,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未定级人员,13人,占14.1%。从学历方面看,大多数教师的学历都在专科及以上,占78.2%,但仍有21.8%的教师高中、中专学历,有待于学历提高。

(二)培训内容

从培训内容专题与学员的专业发展的匹配程度看,学员既关注专业理论知识,如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和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130人次,占21.60%,也关注专业能力及自我教育,如幼儿保健、急救、护理和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维护方面,144人次,占23.9%。

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整体评价,优评占到42.4%,且优秀和良好的评价率达98.9%,无差评。就具体培训内容而言,学员对培训内容满足需要、实用性、前沿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然而,对于培训课堂的讨论方面却不容乐观,仅有15.2%的优评,还有2.2%的差评。第一阶段集中大班面授,人数多,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课堂讨论很难有效开展。

(三)培训团队

培训专家团队成员既有省内外高校学科专家,更有一批幼儿园一线园长、优秀骨干教师,为培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及课程资源。学员对培训团队的整体满意度高,达到96.7%。但在对学员的需要水平的了解、培训目标的清晰性、针对性方面,关注不同学员的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及时对学员的问题和作业进行反馈、评价客观合理等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四)培训形式

培训遵循的基本形式是理论学习―观摩研讨―跟岗实践―汇报交流―总结反思―返岗实践―成果展示。在具体的培训形式方面,学员倾向于选择示范公开课观摩,以及学前教育前沿话题专题讨论、与专家互动的方式,见表1。

(五)培训组织

集中培训阶段主要采取“领导小组”下的首席专家制、班主任负责制,并配备教学管理、生活后勤管理团队,承担参训学员集中培训期间的教学、学习、生活、学籍等管理工作。跟岗实践阶段,采用“双导师制”及“双管理制”,并通过学员实践手册、指导记录表、反馈记录表等做好实践过程监控。从问卷分析来看,学员对培训组织的优评和良好占到91.9%,见表2。

(六)培训期望

1.培训形式。学员期望多采用实地考察、观摩和学前教育前沿话题专题讨论,与专家互动的方式进行培训,这两种培训形式占六种形式的45.8%,见表3。

2.培训内容。学员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范例与课例、教学示范与研讨活动、幼儿园跟岗实践等内容的期望值比较高,占了培训内容60.8%,见表4。在培训内容的设计、选择方面,应关注幼儿园转岗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内容以及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内容。

3.培训时间、时段。有94.6%的学员认为,培训时间长度为10天或者30天较好,见表5;75%的学员认为,培训时段安排在学期中或寒暑假是比较好的,见表6。

4.培训团队。一线骨干教师、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和高校学科专家是学员相对满意的培训团队结构,占了63.5%,见表7。

四、农村幼儿园教师置换脱产研修模式讨论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农村幼儿教育领域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是农村幼儿园数量逐年增多,但规模偏小,层次偏低;另一方面,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资普遍紧缺,目前农村在岗幼教师资多数为中小学转岗教师,学历基本达标,但实际专业素质偏低,骨干教师缺乏,教育观念滞后,教改意识不强,更缺乏竞争意识,工作无紧迫感。再者,教师参与的在职培训机会少,形式单一,培训时间偏短,培训内容主要是幼教理论和幼教政策法规。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对滞后成为农村幼儿园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构建以提高师德理念和专业能力为核心的、有效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成为现实需要。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项目就较好地适应了当前农村幼教师资培养实际需求。

(一)培训理念

培训理念是贯穿整个培训过程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培训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应从注重教育理论、知识、方法的培训,转向注重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意识、学习能力以及教育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培训,合理构建以专业理念与师德为核心、贯穿学员为本、终身学习、自我教育为主的培训理念体系。

(二)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培训成功的关键性导向因素,培训目标设置应遵循培训学员的“最近发展区”与现实需求,以全面提高保教水平与专业能力为宗旨,采取综合式培训,提升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职业素质以及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保教工作的能力,在园本培训和教研中发挥示范作用。具体目标:(1)深化对职业的理解与幼儿发展的认识,提高“师德为先”的实践品质,转变教育理念;(2)系统提升职业素质以及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保教工作的能力;(3)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其榜样示范、专业引领、辐射影响的作用,真正实现“种子”教师的培养。

(三)培训需求判断

培训需求判断是任何培训的先期工作,是培训目标确定,培训计划设计、实施,培训开展,培训评估的必要内容。对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需求分析,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法等方法获得其需求。

(四)培训团队组建

培训团队是实施有效培训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培训顺利开展,目标达成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幼儿园教师置换研修脱产项目的培训团队成员主要以幼儿园骨干教师、高校学科专家为主,同时还应有教育学专家、政策课标制订专家、教研员等。具体任务分工方面,幼儿园骨干教师、教研员以技能操作、实践指导等为主,其他专家以理念培养、理论建构等为主。

(五)培训课程设置

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充分结合《“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内容以培训课程为载体,培训课程以培训模块为形式,培训模块最后通过培训专题来实现。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课程模块可以由多个专题构成,如可以选择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与实践、《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等多个专题。专业知识有幼儿发展知识、保育知识和通识知识三个课程模块,分别由若干个专题构成。专业能力的课程模块可以由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与利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管理、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各领域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反思、家园合作、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七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下又有若干个专题构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课程模块下的各专题,要把《‘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中规定的内容专题与供学员按需自选的专题有机组合。

(六)培训形式

培训是要达到理念养成、理论知识获取和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理念、理论知识方面主要采用大班集中讲授,讨论互动等形式,打破培训者的“独白”式,走向“对话”的培训形式,共享培训的话语权,真正实现以培训对象为本的培训。专业技能培训,通过与培训基地合作,采用跟岗实践的形式,并选择优秀幼儿教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旨在通过“带教”“带学”“带研”,让学员在观察、体验、践行和反思中实现“做中训”,提高学员设计、组织、实施、评价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加强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能力,向优秀幼儿园、优秀幼儿教师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为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打好基础。跟踪培训由学员自主地进行各项教学技能的训练,导师通过电话、网络、实地指导等形式提供专业指导,促进学员内化受训内容。

(七)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是通过收集培训成果以衡量培训是否有效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培训评估:运用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培训对象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通过笔试、情景模拟活动等形式了解培训对象对理念、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内化情况,这是培训评估的主要内容;运用360度测评的方式获取培训对象在实际工作中的理念、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贯彻、运用变化;培训项目给培训对象所在岗位的绩效带来的变化或提升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评估,对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目标设定及达成,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内容选择,培训团队组建,培训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提升,最终促进培训内涵建设。以上培训模式的构建,其中合理的课程设置、优秀的培训团队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最为重要的。总之,提供“高品质、易操作、可选择”的培训课程和资源,脚踏实地地让接受培训的、现在和未来的幼儿园教师真正“有所得”。

参考文献:

第9篇:教师德育跟岗工作总结范文

在这次学习的过程中使我体会到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是一种“做人”与“育人”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劳动,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学业习道网德。

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必须具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自己师德修养。首先要爱岗敬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的做好本职工作。既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淡泊明志。就像魏书生讲话中谈到的一样,我们要把我们的教学看做一个宏大的世界,把它当作一种享受。接着要严于解剖自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教师的存在就是榜样,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即所谓的"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是这样的人。"首先,教师在业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从内心产生佩服感,从而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来向老师看齐;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文化知识需求。为此每一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善于吸收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努力做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其次,教师在做人方面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有德、有才才是一位好教师。为人师表,表里一致,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要不做。作为教师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人性化的教育服务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及意志,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民主、平等地善待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授学生的同时,多与他们交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同学们也会敬重我们这样的老师,愿意上我们的课,引领学生积极地投入。

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教师的工作既表现为个人的脑力劳动,同时又是一种集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