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政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

行政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精选(九篇)

行政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

第1篇:行政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

大家下午好!今天局党委在这里召开读书活动座谈会,我感到这是深化读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的重要举措。应当说局党委从200X年在全局开展了读书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争做文化型、知识型职工的局面。下面我汇报一下几年来读好书报刊,提升精气神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以勤奋的态度读书,相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讲读书要勤奋,要肯吃苦。在读书上我对自己的评价是聪明不足,勤奋有余。正是因为有了一种勤读不倦,苦读不厌,持之以恒,坚持数年的精神,才使自己小有进步,小有成绩。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挤时间勤读,做到三必读。即每天的党报必读,每期的党刊必读,与工作有关的书籍必读。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沈阳日报等,党刊如党建文汇、共产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纪检监察等。有人会说工作忙,事太多,没有时间,但我觉得正如鲁迅先生讲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另外,也有个学习方法问题,比如一份报纸各个版面要全读一遍恐怕一天也读不完,因此要讲究方法。我的方法是浏览标题、关注版面、抓住重点、精选文章,如读人民日报除了浏览标题了解国内外大事外,着重阅读头版、理论版、党建版,尤其对思想纵横、人民论坛等杂文随笔给予特别关注。二是肯吃苦勤记,做到随时写随时记。人们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确是读书学习的好方法,我从中尝到了甜头。十多年来不论工作时间还是业余时间读书,我都养成了笔本不离手,随看随记的好习惯。这些年来我共记了十几本笔记,大约有三十几万字。为了使用方便,我以工作为中心,根据工作的需要来分门别类,其中有理论学习、党建工作、纪检工作、工会工作、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管理故事、文秘知识、名言警句、书刊摘要等十几本。同时我还充分利用手机这个现代工具,把读书学习遇到的好文章、好句子、好词汇以信息的形式输入储存,以备随时查用。手机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快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是工作上的好帮手。三是常坚持勤剪,做到剪好报积资料。我是从一九九四年开始剪裁报刊积累资料的。当时我调到住宅一公司二分公司任党办主任,由于经常写材料感到必须建立一个资料库,这样从那时起我就每天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好文章剪下来,分类整理好,每到年底我就按类别粘贴在本子上,这样的剪报集目前我已经积了二十多册,有了这些资料工作中我觉得得心应手,十分方便,促进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以敬业的态度读书,相信开卷有益,学有所用读书是人生的必修课。面对知识和信息时代的新形势,不读书学感到有一种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我觉得干工作光有敬业的态度是不够的,还要有敬业的本事,而本事既来自实践,更来自于读书和学习。作为党务干部应该成为T型人才,既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又要有较宽的知识面,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做好本职工作。几年来,我始终以工作为中心,以敬业的态度认真读书,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结合行业特点读书。20**年6月,我调到**物业公司从事文字材料写作工作。面对新的行业、新的岗位,自己感到有压力,生怕适应不了而影响了工作,辜负了领导的信任。为此,我在市图书馆办理了借阅证,借阅了许多物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期刊,并购买了五六本物业书籍。通过学习使我很快熟悉了物业行业的特点,进入了角色,在负责的党委、行政、纪检、工会等材料写作上进步明显,并在工作之余撰写稿件向《沈阳物业》投稿,受到了领导和同志的好评。二是结合企业特点读书。20**年7月,我从**公司来到惠涌公司工作,面对新组建的企业和新的挑战,对供暖企业陌生的我又开始了新的学习。我向同志们借来《热水供热系统运行操作》、《司炉读本》学习,使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了供暖企业的业务知识。为了了解企业重组和丰富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我在省图书馆办了了借阅证,利用双休日到省图读书、查资料、记笔记。两年来,先后借阅了《二十二条军规——公司宪法》、《执行者10诫》、《敬业确实有道理》、《管理感悟——改变管理思维的128句箴言》、《和谐领导》、《一次做对》、《做事做到位》等企业管理方面的书十余本,并做了读书札记,通过这些书的阅读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管理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三是结合岗位特点读书。作为党务干部要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丰富的党建工作知识,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一定的写作能力,这些都需要孜孜不倦的学习,读书是学习型党务干部的基础。为此我常年坚持阅读理论书籍和党报党刊,从中汲取知识和营养。几年来比较认真地阅读了《理论热点面对面》、《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等政治理论书,重点学习了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先进性教育的重要讲话,对讲话的新观点和新论述做了笔记,力争在学习中领会,在领会中深化,在深化中应用,做到学有所得,学用相长,联系实际,指导工作。

第2篇:行政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

大学毕业后,我留校担任教师,在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之间不断地转换角色,从此,阅读便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阅读是以兴趣为前提的,兴趣通常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正是职业所需,我的阅读分为两类:一类是提升个人素养的阅读;另一类则是专业阅读。

因为我肩负着行政管理工作,个人素养的提升尤其显得重要。在提升个人素养方面,我以为必须广泛涉猎文史哲的书籍。

哲学的书是必须阅读的。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与智者对话,讨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存在的根由,寻找认识世界的起点与方法论。

历史的典籍非读不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也许在历史的典籍中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

心理学要读。像弗洛依德这样的心理学家,他解析的是人的意识的存在,探寻的是一个人的意识和心灵究竟怎样协调运行,如何保持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

文学不可不读。无论小说、散文、杂文,都是作家通过语言挑战人的想象力。他们笔触社会和人群,深刻地捕捉社会文明里飘浮的人的存在本质和表征。

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书也是要读的。摩尔根、泰勒、孔德、马凌诺夫斯基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的行为与文化、人群、社会的团结与运行规律。

自然科学领域的一流读物也要读。因为世界是浑然一体的,文理的分开是学习的需要,而在运用领域,文理知识则是相互交叉与观照的,我坚信在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方面存在着某种意义上平行发展的东西。

日常阅读应该融合以上种种知识,这样我们的生存才不会偏颇。就终极目的而言,读书是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心灵世界的过程。一个人读书越多,就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因为书籍世界里栖居着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睿智而伟大的灵魂。当一个人的心灵完全拥有这样一个王国的时候,他的承受能力就会坚强起来。

关于专业阅读,我认为首先要养成连接概念与经验的阅读习惯。读书必须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而为了精确地掌握一本书,读书笔记显得十分必要。读书笔记要总结作者对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这样的读书习惯也是做科学研究,写学术论著的一种锻炼。

其次,理论学习。前人有众多的理论著作,对我们来说是有用且珍贵的资源。阅读时要与之对话,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对话、决定取舍的最好方法,就是看该学者是从什么角度去认识客观世界的。学习理论的目的不是寻求或掌握全能性的真理,而是提出问题。较高的一个境界是在理论和实际的节点上,或不同流派理论的交锋点上提出问题,并试图超越前人的视野。另一用途是通过现存理论与客观实际的对话来澄清、推进自己的分析概念。这样,理论更多的是工具或对手,而不是答案。

第3篇:行政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

《管仲列传》位于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史记》选读(选修)“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专题中。此专题从正面回答了“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的读书法,也从侧面体现了太史公推崇和赞美的理想人格。以《管仲列传》为“管”可以窥探司马迁的思想主流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其间对宽容荐贤的仰慕;对为国建功的倾慕、敬仰与渴望;对超世之才的敬佩也让后人心有戚戚。

古文教学首先要重视“读”:一是以“三读”为突破,以“音读”为出发点,以“意读”为中介点,以“美读”为落脚点;二是以“情境创设”为突破,以“知人论世”为出发点,以“情境还原”为中介点,以“有疑正心”为落脚点;三是以“问题解决”为突破,以“基础知识”为起点,以“艺术特色”为中介点,以“情感体认”为落脚点。其次要重视“对话”。在课堂对话中,交流侧重以文本为素材,以师生、生生互动为形式,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为了确保交流的功用,一要注意提问方式;二要注意合作形式,三要注意评价的程度。三要教学活动要清晰、连贯:一是主题明确且有层递性;二是顺序合理且有过渡性;三是前后呼应且有整体性。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将课堂呈现如下:

一、导入新课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ppt呈现并展示以下两个思考题)

1.缘何成就“春秋第一相”?

2.“不住之意”究竟为何?

二、熟读精思——走近“春秋第一相”

1.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读其音、知其意)

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前一段有三层意思,一层交代管仲的字和籍贯;二层简介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以及鲍叔牙对管仲的深知;三层叙述二人的从政情况,评述鲍叔牙举荐管仲对齐国、对天下所产生的影响。末尾一句,是对管仲相齐政绩的赞美,也是对鲍叔牙无私举荐人才的品格的赞美。后一段记述了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和赞扬。管仲深情回顾了与鲍叔牙长期交往的情形,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的话高度评价鲍叔牙对自己的友情。

第二部分(第3-4段):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政绩。前一段侧重写管仲在内政方面的才能,先写其政绩:“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再写其执政理念:“与俗同好恶”,“顺民心”。后一段侧重写管仲在处理君臣关系、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才能,先概述其才能:“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然后以管仲因势利导匡正桓公的三次失误为例,略加评述,指出他灵活有节的施政才能是齐国称霸诸侯的重要原因。正因为管仲的这些才能和措施,才使得齐国君民同欲,上下相亲,诸侯亲服,完成了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第三部分(第5段):司马迁的赞词。作者直接评述管仲一生的成就,肯定其“上下相亲”的治国方略。

2.自主发言,总结归纳疑难词句。(略)

3.品读第2段,深入理解管鲍之交。(读其情采神韵)

(1)品读思路: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

①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②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③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④从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2)小组交流:从文章中概括管仲从政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①主观因素:第3段(内政):有“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第4段(外交):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②客观因素:第1-2段(知己之情):“知己”主题——管鲍之交;“一箭之仇”——知遇之恩;君臣之间——风云际会。

三、有疑正心——“不住之意”究竟为何

1.读其书:《论语》的记载中,九次提到管仲,其中虽有批评,但总的说来,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很高的。孔子论管仲:“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2.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②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③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四、课堂小结

司马迁对管仲政绩的记载多属纲要的略叙,结果的陈述,而全文叙事的重心在管仲的生平轶事。司马迁主观拣择管仲与鲍叔的交游情谊借以以彰显“知己”之主题。文章除了管鲍之交也涵盖了齐桓公与管仲的君臣遇合。结合司马迁的生平可见,《管仲列传》的知己主题反映出其类似遭遇与情感共鸣。司马迁对宽容荐贤的仰慕;对为国建功的倾慕、敬仰与渴望;对超世之才的敬佩以及歌颂人生知己、相知相悉的友情;抒发人生无知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也让后人心有戚戚。

【作者简介】

第4篇:行政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善听;会说;勤读;精写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既重视知识与能力,又讲求过程与方法,还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要求,重点强调的是“授人以渔”,学生不喜欢课堂上狂灌枯燥史实,只会“授人以鱼”的老师,他们想要的是鲜活的历史现场,他们希望老师能把他们的“味觉、视觉、听觉一起带入想象的历史”。那么如何使学生喜欢历史?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如何和学生一起追寻真实的历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有了一定的心得。

长期以来,听、说、读、写总是与语文、外语等语言类学科的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在―起的,实际上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对这四种技能的恰当运用。听、说、读、写这四种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总的技能,会不会学习。

一、善听――提高课堂效率的法宝

“听”是人的一种本能,“善听”却是一种能力,学生听的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效率。学生听不懂课甚至不听课,我们通常会认为是老师讲得过快或者学生的基础太差,而事实上,听课能力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见解以及反应能力、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在课堂上对学生“听”的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反复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选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的主题和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听”外,更要时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听课的能力。刚接手一批新学生时,一遇到重点或难点,笔者都会用一些刺激注意力和专注度的语言来提示学生。比如“请同学们注意”、“下面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难点)”等,方法虽然简单,却能在短时间内拉回一部分思想游离的学生。此外,教师的课堂表达不能平铺直叙,在音量、语速等方面要适时做出一些调整,以便把学生牢牢地拴住在教学思路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技巧。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满堂课都需要使用那种专门演讲式的语调来对学生说话,当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集中起来,能够“仔细倾听着每一句话,你可以逐渐把声音放低”,使用“平常交谈的语调了”。长此以往,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通过捕捉教师提供的相关信息来调整他们“听”的状况。在防止学生思想游离的过程中,教师要切忌大声喊叫,甚至敲讲台等原始的方法。这种“弹药补给”,哪怕能够获得课堂暂时的安定,却很难起到实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之后好几堂课的正常教学气氛。

教师对学生听课过程中的疑问,要作出正确的引导。在教学中,时常会有学生把传说、故事、轶闻、电视剧当作史实。教师要适时地作引导,帮助学生走出知识的盲点和误区,把史学知识与文学化了的艺术区别开来。比如,一次讲秦始皇,提到他的生平时,一学生站起来问:“老师,秦始皇的爸爸是吕不韦吗?”全班一下开始骚动。“刚刚这个同学问得非常好。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关于始皇帝的生父是谁这个历史谜案事实上是司马迁留给我们的。”学生一听,马上安静了下来。然后笔者向他们介绍了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对嬴政生父的不同记载。通过这样的讲解,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探究历史真实的能力,最终达到了让学生“听”有所得的目的。

二、会说――活跃课堂气氛的途径

“说”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置疑,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说”,更要重视学生的“说”。“说”是教师的基本功,历史教师大多能说会道。但历史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说”才是新课程教学的主旨。

在历史课堂仅有的40―45分钟内,教师必须学会在适当时刻“不说”,以便在课堂上留足学生思维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在头脑中分析和比较的余地,让学生成为“思想家”和“发现者”例如,在介绍《新兴力量的崛起》一课时,解释日本是世界主要的对外援助大国时,提到日本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提供给中国的ODA资金。然后,发出疑问:“每次,当中日矛盾激化时,日本国内部分政客就以此为据,认为中国是白眼狼,拿了日本的钱却不知感恩,你是怎么看待的?”学生听到这里,讨论顿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候就没必要直接在当堂课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后,查找相关资料,激发他们课下自学、自研的兴趣,培养他们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学生自己学全、研透,远比教师一次性说全、讲透要更有效果。

教师要“会说”、“不说”,还要创造各种机会教学生敢“说”,让学生“能说”。笔者在开学初就会让班级学生每两人组建一个学习研究小组,每堂课留出3-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自选主题,进行“生活中的历史”的演讲,以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激发学生寻找相关资料整合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形式可以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同时又是双人合作的模式,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敢“说”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设问时,还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能“说”,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设问要注意一定的梯度性,要防止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话语权的丢失。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教师问个问题,学生就像石头一样保持沉默。学生害怕在同学面前显得自己愚蠢,教师害怕课堂失控,这样的教育就瘫痪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一个问题进行解剖,层层递进的方式最能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比如在讲授人民版必修一“中美关系的解冻”这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出中美之间1972年和1978年两个公报的内容,然后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1.1978年的公报相比1972年的公报,对的表述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2.通过两个公报的解读,体现了中国在处理外交关系的过程中的什么特点?(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3.以史为鉴,你是如何看待中美关系中最核心的的?第一问就是简单的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第二问就需要归纳总结,第三问更是需要有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由浅入深,引领学生一起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勤读――拓展历史思维的秘诀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能教给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慧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读”为教学服务,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和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呢?

首先,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现身说法,告诉学生阅读的快乐和收获。在讲到某一个事件或历史人物时,笔者常常会告诉学生教材以外的一些知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根据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列出书单让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在开列书单时,必须做到两点:第一,选取自己阅读过并有所得的书,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在讲鸦片战争时,可以向学生推荐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在讲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时,向学生推荐《大国崛起》;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推荐学生读《原来如此1840―1949中国底本》;在学习“百家争鸣”时,建议学生读读《于丹〈庄子〉心得》、《论语》、《韩非子》等经典著作。第二,要做好精读、涉览的分类。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比如,除了每个专题推荐的书之外,作为历史知识和研究方法的普及,笔者指导学生一起看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汤因比《历史研究》、基辛格《大外交》等。

其次,教师还要通过各种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每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精心筛选材料,设计问题,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一的学生阅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弱,就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阅读、分析教材中的重要资料,找出其中直接给予和暗含的信息进行解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到高二高三,绝大部分学生就能独立阅读、思考和回答问题了,这时候教师便可以抛出问题,由学生去寻找相关史料,做到史论结合。

四、精写――培养良好习惯的妙招

钱钟书读书时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可见其对“写”的重视程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写”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要求。教师的“写”主要指的是板书。板书是教师表达教学思想的重要方法和对教学过程的总结,也是学生课后进行知识消化的重要依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我们很多的教师会选择多媒体授课,课件“统治”课堂。但纯粹课件的演示会使历史知识变成一个个零散的点,导致学生在记忆和理解过程中很难形成严密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历史课堂上,独具匠心的板书,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又能让学生利用教师的板书时间进行迅速的整理和回顾,尽管高中课堂40―45分钟的时间并不长,但教师不能为了所谓的进度而牺牲板书的时间。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板书的设计尽量要做到精悍,其实板书的设计也正好是教师整理备课思路的最佳方法。比如,对于《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这一节,笔者的设计是:

第三节 新时期(1978―至今)的外交(直接给出新时期的时间界定,为学生学习本块知识打下个起点。)

一、外交政策(多媒体课堂下的板书应该与传统课堂有所不同,细化的知识点在课件里都有涉及,板书只需给出主干知识点即可。)

1、变:不结盟和对外开放

2、不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外交成就

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首倡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板书的字并不多,并不会影响很多教师担心的教学进度,相反板书如果安排得当、突出重点、层次分明、字体优美,会成为历史教师的“法宝”。比如,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加入”和“建立”两个词,然后设问学生有何区别,绝对比它们出现在屏幕上要来得直观。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写,学生更要写。课堂时间有限,留给学生写的时间有限,所以写不是像“速记员”那样,不停地无选择地写,用写来代替听,而是要精写。笔者认为首先要写板书,正如前所述,板书是教师精心准备后搭建的知识框架,是课堂的浓缩和精华,学生课后进行知识巩固时可以将板书当作这节课的“导游图”,这样的复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记重、难点,用数字序号、特殊符号等在教材相关地方标注,这样既有利于紧跟教学思路,又方便课后的整理记忆。第三,记下灵光闪现的智慧或标记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学生最好是直接写在书本的空白处,写在别的本子上,时间一长,笔记本就变成了过期期刊被弃置一旁,实在可惜。高中三年,学生不会丢的,就是书本,把学习的点滴记在书本上,便拥有了永久的有效期。

总之,善听、会说、勤读、精写既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历史课堂上对这四种技能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

[2]杨念群,雷天.“感觉”历史――杨念群访谈录[J].博览群书,2007(8):4―17

[3](苏)苏霍姆林斯.《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30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5](苏)苏霍姆林斯.《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536

[6](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1

[7](苏)苏霍姆林斯.《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1

第5篇:行政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国税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的高度出发,以开展“青年读书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学习之风、实干之风、创新之风,引导青年干部立足岗位,积极进取,勤奋学习,躬身实践,努力造就一支充满学习热情和创新活力、具有实干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年干部队伍。

二、主要对象

青年读书小组成员为局全县国税系统内青年干部职工和合同工。(具体名单附后)

三、主要内容

1、学习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重点是学习十七大会议主要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会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政策水平,以及上级局、团组织有关开展青年活动的精神;主要参阅书籍和文章:《邓小平文选》、《文选》、《总书记2007年中央党校讲话》、党的十七大主要文献。

2、广泛学习反映当今世界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拓展知识层面,丰富知识储备。主要参阅书籍:《细节决定成败》等。

3、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习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能手,提升创新本领。主要学习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税收法律、法规政策;主要参阅书籍:《新征管法实务》、《流转税法规汇编》等。

4、学习历史知识、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5、以现行的各类税收应用管理软件为主要内容,学习计算机操作应用基本知识。

四、活动形式

1、个人学与集中学相结合。指定重点书目,由个人自选时间进行自学;同时,可由小组安排时间以专题或讲座的形式集中组织学习。集中学习要安排中心发言人,也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0次。青年读书组成员做到“两有”,即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文章。年内读书40万字以上,学习笔记全年不少于2万字。

2、采取多种形式以专题报告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活动,以考促学,以赛促学,保持青年读书活动的生机与活力,激发广大青年的工作热情,整体推动县局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3、广泛开展思想大解放主题教育活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通过读书活动以辅导讲座,外出学习参观等形式,广泛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的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教与学相结合。在学习中,要采取领导讲课、聘请专家学者讲课以及先进模范人物做报告、观看电教片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升学习。

五、活动要求

1、为确保青年读书活动落到实处,各单位要迅速建立相应的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

2、凡列入青年读书小组成员均要按规定参加青年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开展的各类活动,包括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凡未参加此类活动的要纳入年终综合考核评定。

3、凡不能按时参加活动的,应实行请假报告制度,凡未出差又未请假的,应视同旷工处理。

4、按照“每周一学、每周一课、每课一题”要求,读书小组成员在每次授课中要作笔记,授课后集中测试,检验学习成果,并对学习情况进行通报。

六、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县国税系统青年读书活动的领导,县局决定成立青年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第6篇:行政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

选材求真,思多拘牵

编撰史料一般要根据本源性记录进行加工选材,这样显得资料信实,持之有故,亦是直笔不曲的德操表现。然而,重要的史实事件,涉及到褒贬事态、事件背景,往往比较敏感,如果不按照统治阶级利益给予隐讳或删改,就会招来指摘与非议,甚至对执笔动机进行质询与发难。例如,宋代张涛编撰《哲宗实录》,基本采取纪实写法,对待君主的功过得失直笔叙述。为此有人劝其修改,不要留下“谤史”之柄。如果不给予必要涂饰,就会形成“造谤史以损圣德”①的问题。直接披露内幕隐情,不加修饰,容易产生诋毁圣君之嫌,到时候被削职贬谪,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张涛拒绝修改,他直率回答:“以稔今祸,藉有隐讳,如天下野史何?”这就是说,如果给予隐过,就如同野史谈资,没有什么真实价值。也说明古人整理史料是注意尊重史实的,不愿意枉道事人。这时南宋刚刚草创政权,需要收拢民心,来不及贬斥名士。如果统治者政权稳定,一般是不允许编史人员自作主张,笔墨纵横捭阖是犯忌的。如果发现编写存在失宜问题,还会降罪于人。比如北魏的崔浩撰写史书,本想悉心竭虑“以彰直笔”②,可是没有注意到周围官僚体制的文化心理,避讳不多,撰写“魏之先世”,过于“翔实”。被人指责为“暴扬国恶”,似乎刻意抖搂统治阶层的阴暗面以及低劣习俗,结果崔浩及其全家族惨遭屠戮。与崔浩一起编书的高允,巧于周旋,躲过追究,后来高允编写《国记》,就乖巧多了,不敢彰显个性,不讲究直录笔法,而是根据时政需要与文化环境进行选材编撰,结果他稳坐职位五十年,久典史事,“历事五帝,并不蒙谴责”③。保全自己有办法,荣华富贵到耄耋之年。这说明,编史写书要顺应统治群体的文化心理需要,否则难以立足官场。像司马迁撰写《史记》,算是甘冒风险且显真直录的发愤史作。然而别人想仿效他,也是不容易的。如汉代蔡邕想续写汉史,却不见容于偏执狭隘的当政人。王允竟然斥责道:“(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为后世”④。蔡邕想追慕司马迁,王允当然不放心,为此杀掉蔡邕,使其编史之志未遂。这说明,秉笔编书必须以屈求伸,顺从当政者的意图,如果刻意求真,不与时政拍合,命运就会被时局播弄,甚至丧命笔下。当然在政治清明时期,这类编写屈从现象较少。尤其在当代社会,按照求真务实原则编选材料,规定着编研文档的思维定势,即使掺人个别引证不当材料,也会被后人不断地给予鉴别纠正,使之正本清源,还事实本来面目。

辩驳纷更,解析凭证

编研文档资料,一般想形成不刊之论。在“为世修志,为业存史,为人写传”过程中,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试图写下信史的书籍,经得起时间检验。但是文献资料不断地被梳理与引用,往往是此一时,彼一时,不断受到人们的追询与考订,有时追问其凭证来源与可靠性。在纷纭争讼中,根据各自立场与观点,不断产生新的解析,使得修史变异,反复重新动议修改,一时难以形成定论。参编人员在现实生存环境中,要识时务辨取舍。有时按照上级意图去着手编研文档,为人立传,不免有浓淡笔墨之意,如果选取材料不准,造成一定的认知臆断,社会上不免质疑其立论偏颇,记叙失宜。如果夹杂私心,把一些请托之文、絮言叙介、墓志赞铭等材料引录进来,缺乏必要的甄别与考订,就有可能使材料记录失真,表述曲解,给人留下信息误导。元代刘因在《读史》诗中感叹说:“纪录纷纷已失真,语言轻重在词臣。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⑤像古代的德政碑、墓志铭、人物传记等篇章,常存夸示之意,叫人不能信服。白居易对流行碑记等记叙提出看法,他指出“墓前神道碣”“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词”⑥,如果据此引入文,只能多失实。因此,白居易发出感叹“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⑦”。这些碑文,滥叙别人功绩,添油加醋,舆论误导。那么,作为材料的收集人编就只能视作私美评誉,编史则必须鉴别剔除这些芜杂之词。即使资料来源于官方文档,也要文笔讲究实叙,不尚藻饰。清章学诚曾指出编书注意事项:“编年之史,多录诏诰章奏,间及书牍文檄,犹必与事相关,不重翰藻”⑧。这是选择文档材料必须注意事实联系,不要在辞藻华丽方面费工夫。这种写史实证的特点,正好与公文平实写法相一致,互为印证。如果写成神采标映的赞赏类记叙文,文采多于平实就会显得辞藻虚浮。也会呈现记载事赝失真与可信度不足的毛病。

另外,整理资料应该持之有故,尽量收集第一手资料,积聚原始记录。宋代洪迈担任起居舍人,就十分注意资料的收集工作问题。他发现人档文件有断档现象,文档资料不注意完整归类。为此,洪迈建议加强归档工作,不能时断时续,残缺不全,针对这种“稍废不续”⑨的现象,他提议将各种记录“送修注官”,并且“使谨录之”。这是要求在皇帝身边的工作人员,记言记事的,包括讲课的,把每天记录汇总起来,形成完整资料保存入档,有利于史官日后编研利用。这种聚合资料,如果及时,留下存疑空缺问题就会少。如果变成第二手资料,就容易辗转失真。当然编书还有个文德与政治功利性问题,既受政治风向影响,又受修史派系影响,编史成了政治风云汇聚的晴雨表,一时难以形成定于一尊的正统结论。必须经过历史浪潮冲刷,验证其信实内容与存留价值。像司马迁编撰的《资治通鉴》,也是经过辩驳纷更,在后人不断解析中被首肯,当然不是一帆风顺地认可。司马光史书修成时,受到宋神宗奖掖,可是到了宋哲宗时期,政治风向发生变化,为业存史留下了把柄,编史成了一项过错,纪念碑也被章等人推倒,周秩指责该书“诬谤先

帝”。后来政治环境发生变化,又被世人认可。宋代修撰的《神宗实录》是派系斗争改动最大的一部书,解析纷纭,反复折腾。开始是吕大防等人担任编撰任务,修成后被人指责存在“诬诋”问题,所谓“修《神宗实录》直书其事为诬诋”,结果把吕贬谪,“徙安州”。另一位参编人员陆佃,因为不愿意写法上“为之晦隐”,也被惩罚。那么该书交给元派范祖禹等人修改。范祖禹等人修改后,好景不长,元枯派失势,在宋徽宗时,监察御史刘拯弹劾范祖禹等人修书出现“诋毁先烈”问题,理由是:“元修先帝实录,以司马光、苏轼之门人范祖禹、黄庭坚、秦观为之,窜易增减,诬毁先烈”⑩。这是指责范祖禹、黄庭坚、秦观等人修史改动不当,褒贬失度。随后此书又交付陆佃等人修改。由此看出,修史成了派系斗争问题,都在凭证依据方面论争不休。一会儿存在“文饰奸伪”,隐晦不当,一会儿存在“中伤善类”,直述不妥,这种辩驳纷更的现象,缘于政治观点不同,引证与发挥材料价值作用也不同。这种修改,本意很难说是拾遗补缺,力求完善,而是陷入旷日持久的是非之争,夹杂宿世冤家的睚目之隙。后来宋代范冲专门写个《神宗考异》,将原版的旧文,与删改的段文,后来新编部分,用不同墨色标记出来,“世号朱墨史”⑴。就是想叫后人甄别材料,辨析凭证与取舍材料。

当然文档材料的编写,还存在一个选材标准是否统一的问题,如果划分标准不一致,就可能受人质疑。像东魏的魏收。关键是人物入传的资格标准不一致,而且褒贬失度。如果执笔人在修史方面心存偏见,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容易舞文巧诋,或是阿世趋俗。清代的章学诚曾指出一些歪曲事实的写法:“忠孝节义,不死于刀锯鼎镬,而死于文人之笔”⑵。这种现象在宋代就有反映,比如宋代的林希,为了巴结长官,逢迎当权者,利用笔杆子排除异己,随意歪曲事实,丑化元枯旧臣司马光等人。一次他产生负疚感,投笔于地自责说“坏了名节”⒀。后来因为他犯有“以其词命丑正之罪”,被世人唾弃。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论是谀文,还是谤文,只要背离客观事实,都是不足为凭的。清代赵翼对那些社会上泛滥的谀文十分反感,指出“此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这只会带来谬采虚声与信息污染,给后人留下障目资料。当然后人选择材料类型也日益严谨,对于酬酢类与奉承类材料是注意删汰与摒弃的。

议政论事,引作凭据

档案资料是一种回溯性的原生信息,最具有可供查考的事实与记取教训。因此古代朝廷遇见争论不休的复杂问题,在意见纷呈的情况下,往往引用档案资料,作为参照凭据,进行是非判断。例如宋高宗想任用钱端礼为丞相,可是被陈俊卿引用存档的记载规定所否定。陈俊卿反对的理由是“本朝无以戚属为相”⒁,拿出档案《宝训》说:“祖宗家法,外戚不与政,最有深意,陛下所宜守”。因为钱端礼的女儿嫁给皇长子,属于外戚,陈俊卿在此拿出先朝规定,迫使宋高宗放弃拟任打算。这时的档案资料为议政服务,起到确立观点的证据作用。还有的引用历史记载,当作说服人的凭据。比如宋仁宗屡丧皇嗣,百官担心皇储问题,大臣吴处厚引用《史记》里程婴救孤的故事,要求对保护赵氏孤儿的功臣程婴与公孙杵臼进行祭奠,理由是“宋有天下,二人忠义未见褒表,宜访其墓域,建为其祠”⒂。宋仁宗“览其疏”,准予访问其后代,在绛县(今山西侯马市附近)给程婴等人封侯立庙,追悼其保赵氏功绩,希望赵氏后嗣繁衍昌盛。这些议事凭据,显然是为现实利益服务的,更主要方面是显示大臣的投合心理以及出招重视。当然,议政方面更多是摒弃逸闻传说的,而是立足现实问题。假如缺乏库存文档资料,就会给全面认识问题带来不利因素。如果档案资料湮灭无闻,知情有限,进而影响决策。

如果文档资料被人篡改,那么其凭证作用将发生不利的情况,使人百口莫辩,受到某种陷害。宋代邹浩的谏疏原稿失去,有人告诫说“则不复辨也”⒃,意思是将来难以辩白,果然有人搞个“伪疏”,使邹浩蒙冤被贬昭州。有的是及时识破,挫败其阴谋,如有人伪造欧阳修的“乞汰宦官”⒄的奏章,想让宦官群起以衔恨欧阳修,多亏皇帝识破,才避免被陷害。更多是在原稿中挑剔毛病,制造罪名,有人翻检出“张根所书奏牍”,指证“为傲慢不恭”⒅,这就是把写作潦草问题,引证为对皇上傲慢不恭,故意加罪。又如金朝的宇文虚中是专掌文词的大臣,号为“国师”,由于得罪了一部分人,有人查找问题,“恶之者摘其字以为谤讪,由是媒蘖成其罪”⒆,结果将其迫害致死。这说明调取文档,寻找凭证,是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档案资料也可以被引证为不实之词。这是在古代政治形势苍黄反复下容易发生的事件。但是随着社会制度文明推进,诬陷人想编造谎言是很困难的,信息传播的扩散性与多样性,使得存档资料难以靠孤证服人。由于档案管理的防范工作日益严密,调出的文档也会被反复验证,引证材料将不断接受多方核鉴,文档的确信力是在考证中形成的,一手遮天的引证材料将会遭到质疑的。

总之,档案资料是系统的累积物,从芜杂浩繁的资料中询事考言,引入书册,必须要有“不私美,不寄怨”的客观思辨意识,保持主观与客观的相一致,认识和实践的相统一的态度,认真评判是非,恰当利用蕴藏在档案资料中信息资源。不能仅仅具有利在当即的短视眼光,更要对历史负责,尊重事实,求真务实。如果囿于成见,曲解历史,孤证走偏,就有可能误导读者,甚至形成“泡沫史料”。因此引证材料的主观动机是影响存史鉴世的重要因素,惟有不苟且,不慕利,不曲笔,才有可能使文档资料发挥应有的价值作用。圈注释:

①⑨⑩⑩⑩⑩⑩⑩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11月,卷三百八十二・11772页,卷三七三・11572页,卷三五六・11199页,卷三四三・10913页,卷三八五・11831页,卷四七一・13701页,卷三五六・11219页,卷三七一・11529页

②③⑩⑩明・李贽.藏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卷四十・699页,701页,卷四十・702页,卷三五・593页,卷三九・675页

④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上海:中华书局,1956年6月,卷八,667页,卷七四,796页

⑤元・刘因,《读史》,见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室编:古典诗词百科描写辞典,百花文艺出版,1987年9月,398页

⑥⑦栗斯编著,唐诗故事续集・第三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7月,166页,164页

第7篇:行政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

《司马万》是一部选材新颖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师马焕本是一个小县城的县委办公室秘书,其才华被主持全县工作的县长郑大志看重,任命其修著史书《大河县志》。师马焕发誓要向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学习,修著一部以事实说话,还历史真相的“县志之绝唱”,被人戏称为“司马万”。师马焕不但博学多才,通晓古今,还擅长诗词歌赋,文笔极好。在他编撰县志的走访调查中,目睹各类“官场现形”:不少部门心思都不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上,呈报的数据不以真实为标准,都是出于政绩与个人升迁需要而加工修改过的,完全没有公信力。即使有良知的政府官员,也一木难支,对于执行中的“潜规则”也无可奈何。他坚持认为,史书是要流传万代的,必须“不虚美,不隐恶”,负责任地为后世留下一个全面而清晰的当代社会风貌。因此他工作严谨,敢于秉笔直书。《大河县志》在经历一年辛苦工作之后,最终是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受到省内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并触怒一些官员的神经。就在师马焕有种如释重负之感时,一向支持他工作的县长没有“潜规则”地接手县委书记,而是被平调到他县继续任县长。师马焕也在一次雇凶车祸中丧失了其生殖器,成为名符其实的受了“宫刑”的司马迁第二“司马万”。

我读这部小说时,起初是带着一种轻松地心情读着笑着,慢慢地,轻松中涌出了一种沉重感。在文化味、历史味很浓重的文章充满了幽默,在幽默的文字中我读出了一种苦涩、酸楚、悲情。这种具有幽默、辛辣的语言色彩叙述着一个令人回味故事。一位作家对此小说做这样的评说:初读此书,笑着笑着就哭了。再读的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我认为这就是这部小说的魅力和文学价值所在,也是小说的成功之处。

作者李乃庆是河南省的一位作家,他本人就是河南一个小县的地方志主任,对历史颇有研究。他的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和小说中的主人公师马焕有着惊人的相似,可以说,师马焕身上有着李老师浓重的身影。俗话说,一切文学文艺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李老师作为修史立传的文人,他凭借自己扎实的文字功夫,高超的写作水平,丰富的社会阅历,博古通今的历史知识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多才、儒雅、风趣、正直的文人形象。同时他又用犀利的文笔形象的勾勒描绘了一群道貌岸然的官员们的丑恶嘴脸。他的文字章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读了他的文章,好像觉得这些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一样。

小说的主人公师马焕是一位正直的文人,但他同样有着平常人的功利心。在开始任命他去史志办做主任时,他心里既为不花一分钱提升正科级而高兴,也为史志办一直是清水衙门,不受人重视而不平衡,处于矛盾之中,同时也为领导对自己的才华的赏识,对自己的理解和尊重而感动。作者这时把这样一个活脱脱的既清高又摆脱不了世俗观念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特别是在描写他在开会讨论县志文稿时,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大谈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当地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尤其是伏羲文化时,不但写出了一个多才人的儒雅,而且还把有卖弄之嫌的文人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再者,作者笔下的师马焕不是一般的酸臭文人,他同样会用“装熊”“吹猪”等字眼和人打诨玩笑,在受人诬陷是小偷时的他同样会气急败坏,一件件脱衣服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在沉重工作压力下,他回家还能照顾妻子的情绪,跳街舞讲笑话等等,让人读着读着不禁“扑哧”一笑,一个幽默、性情中人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和前面的儒雅相呼应,这是主人公的可爱之处。

如果说师马焕起初修著还带有一些个人的功利和目的性,那么后来,他在编撰县志的走访调查中,目睹各类“官场现形”:不少部门心思都不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上,呈报的数据不以真实为标准,都是出于政绩与个人升迁需要而加工修改过的,完全没有公信力。即使有良知的政府官员,也一木难支,对于执行中的“潜规则”也无可奈何。面对一些列的社会问题,他的沉重感和责任心与日俱增,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向大山一样沉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师马焕坚持秉笔直书,以事实说话,修编一本“治史者可为史,喜文者可为文,从政者可为镜”的“县志之绝唱”,这是主人公的可敬之处这时的人物形象在不知不觉中高大起来,不像其他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高大得如海市蜃楼一般,可望而不可及。师马焕这个人物形象就像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同学、一个朋友、一个同事、一个亲人。给读者一种亲切感,而这种亲切感中又含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苦涩和悲情。

小说的故事情节我认为并不复杂曲折,但是作者能够巧妙地运用诙谐、犀利、具有嘲弄的语言色彩紧扣读者的心弦。让人能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审视。

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就是围绕着主人公在编撰县志的走访调查中,目睹各类“官场现形”展开的:在公安局,给钱就办户口,造成户籍管理混乱,为虚报犯罪率降低,给上级的资料中故意增加子虚乌有的行政村,人口数字岂能不多?在计生委:为使领导满意,上报计划生育率要一年比一年低,形成了村懵乡,乡懵县,一直懵到国务院的怪圈,人口数字岂能不少?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计生委主任和一些乡镇领导,为了应付、搪塞、阻止省里的检查组,人为地拆桥毁路,制造障碍,以确保自己的乌纱帽;在统计局:县里要在省里争先进,年年拨款统计局到市里省里协调统计数字,统计数字该高的要加高,统计数字该低的要降低,人口数据岂能能准确?在财政局:局长大人受贿严重,包养的情人倒戈盗窃,让人啼笑皆非;在建设局:不该拆迁的拆迁了,不该建的建了,有良知的政府官员,也一木难支,对于执行中的“潜规则”也无可奈何;房地产开发商牛老板为了揽工程,腐蚀拉拢了很多领导干部,和县里的高端领导也是打得非常火热。牛老板财大气粗,为了能够挤进志书,流芳百世,妄想使用金钱美人拉师马焕下水。还有一些官方的政客,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见颐指气使不行,便使用种种官方的权利,想威逼师马焕屈服,但是师马焕都一一顶住了,自己为此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师马焕在编修县志时,对领导自吹自擂的形象工程,对不符合实际地为领导歌功颂德的文章,对花钱入志的等一些列现象坚决杜绝制止,始终坚持“以史为镜”,达到“记录历史,更在于高位后人,激励后代,启迪后世,兴我大河”之目的,秉笔直书,不畏权势,得罪了一些权贵,有人便使出了下三滥的手段:雇凶撞掉起生殖器。故事在此瞬间在诙谐调笑中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悲剧色彩,让人唏嘘不已,感叹不已,困惑不已。

司马迁宫刑后敢于直言,写出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师马焕坚持这里,编撰一部“县志之绝唱”,惨遭司马迁一样的宫刑,面临着人生的尴尬这种悲剧是师马焕一人的悲剧,还是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的悲剧。作者巧妙地将男主人翁的名字和经历与西汉的司马迁相似,更能将古今仗义直言的史官形象有机的结合联系起来。古今一盘棋,高度文明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存在的种种潜规则和丑恶现象和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这是社会在进步中的某种倒退,还是社会在进步中的必然现象?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摆在了广大读者的面前。

史书写的不仅仅是历史,历史写的不仅仅是人。一本县志的编撰让主人公经历一场人间悲剧,揭示了一些列的社会问题。掩卷深思,不觉问自己: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人性怎么了?从古到今,怀有高远的治史理想的人,都必须付出惨烈的代价。而对于司马迁修史的历史典故的提及,也委婉地在引发我们思考,古代帝王尚且尊重史官追求真实的意志,以史为鉴,而我们这高度文明发展的社会,为什么就容不下一个敢于直言,秉笔直书的文人?各级执政者对于社会真实的尊重,是否具有汉武帝那样的胸襟与气度呢?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知兴衰得失。写史志工作者的《司马万》也是一面镜子,确切的说是一面灵验的照妖镜。善恶美丑在她面前活灵活现,令人扼腕叹息,令人拍案叫绝。读《司马万》心情是沉重的,尽管作者为了增加故事的曲折,增加一些插科打诨,但是还是让人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司马万》这部小说成功地勾画了一幅幅官场群丑图,是一部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李乃庆老师他用诙谐、犀利,具有嘲弄口气的语言揭露了一个个社会的丑态、病态,给喧闹的世界一个警醒,给生活在浮躁社会中的人们一个冷性的思考:面对当今社会腐朽黑暗的一面,我们该如何真正净化社会风气,还民众一个朗朗乾坤?

《司马万》作者简介:

李乃庆,男,汉族,淮阳县新站镇李香铺村人,大学文化,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文博副研究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博物馆学会理事。

第8篇:行政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

文韬武略毛兰芳

湖湘文化世家韶山毛氏,指的是毛兰芳一支。

毛兰芳,派名祖基,一名遇顺,字兰芳,号春谷,别号韶山懒道人、韶山主人。他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正月十三日,卒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二月二十八日。毛兰芳与曾祖父毛祖人是堂兄弟,两人共祖父毛际耀(光前)。他人品高尚、足智多谋,善于诗词文赋写作,是韶山毛氏历史上最有学问的人。毛兰芳常代文武官员作应酬简札,文笔优美,名声日盛。

太平天国起事时,他加入湘军在乡间兴办团练,后受赵万伯的邀请,参与岳、澧、武昌一带征战,才智显现,且不改文人本色。后因军功保荐同知衔即补县丞,其妻周氏(字掘贞)也被敕授孺人。

正当他满怀希望之时,因曾国藩为首的湘军日益强大,清朝廷害怕汉人军队难以控制,下令裁减湘军,毛兰芳等被遣散回乡。他在以能回到父母身边尽孝道而获得一些安慰的同时,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满腔报国之志换回的是空梦一场。回到韶山后,他决定“不脱己冕而行,归依膝下,誓不再游”,在东茅塘开办面山楼私塾执教,以培养族中人才为己任。他“高悬绛帐,近悦远来,诲人不倦,奖励成长,不计修金之有无也”,培养出了后来的族长毛鸿宾、孙子毛麓钟(晚清韶山毛氏家族中唯一的长沙府秀才,的老师)等人才,并热衷于族中公共事务,受到乡亲们的好评,被选为族长,威信颇高。

光绪七年(1881年),韶山毛氏家族二修族谱,他担任主纂,出力甚多。如今保存在二修族谱中的序、跋、碑文、传赞、诗词等,很多都是毛兰芳亲笔所写。其中描写韶山风情的诗词最受人称赞,如他的《七绝・六朝松》:“亭亭特立势凌霄,万古清风万古涛。沾得圣朝新雨露,怕人问说六朝豪。”还有韶山八景词之一的《塔岭晴霞》:“峰峦泼翠鲜,岭断云连,横中一塔插空天。晴光暮色霞烘里,玉烛摇烟。风雨自年年,破补苔钱,春风无主鹤高眠。好欲招来询甲子,沧海桑田。”这些通过毛麓钟的传授,都给了以重要影响。

毛兰芳一生酷爱文化典籍,家中收藏了不少图书,为后代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毛兰芳只有一个儿子毛鼎臣。

重教典范毛鼎臣

毛鼎臣,派名恩黼,字少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七月二十九日生,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十五日卒。

毛鼎臣虽然在名气和才学上没有父亲那么大,但继承了父亲的文化传统和家学渊源,在当地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尤其突出的是他将毛兰芳的重教风范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毛氏家族加强文化教育方面承前启后的典范。他不仅为儿孙们延师设教,还在38岁时(1881年)发起并与人联合在毛震公祠(这一房的祠堂)设立义学,规定:“义学三年一届,任经管简择品学兼优、殷勤教诲一人,无论同姓异姓,就祠入学,训诲一载,公给俸金谷一十二石。房中子弟年登十岁以上,确实力不能读者,始许报名入义学册。贽敬节仪概免,外每名供给纸笔钱四百文,此为贫难者设,力能读者不收。”又规定:“义学奖赏文理清顺,初行应试者,县试每名给钱一串,府试给钱一串五百文,院试给钱二串,除初届外无给。至苦学文堪售世,志切功名者每届名给考试钱五串,院试后任本人持揭浮签交经管验实,领给入学者赏银五拾两,中试者赏银一百两,入词林者赏钱二百两,武庠武举照文例减半。廪贡赏银一十两,捐职军功无论大小无赏,入祠拜祖挂扁,经管预备洒席礼待安宿。”从义学章程可以看出,毛氏家族尤其是震房对子孙的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诞生前夕,震房子孙无论读得起书者,还是读不起书者,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这无疑给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毛鼎臣与元配夫人成氏生有两个儿子,与继配沈氏生有三子。其中,最有出息的是成氏所生的二子:大儿子毛福生,二儿子毛麓钟。

国子监生毛福生

毛福生,派名贻谋,号紫阁,清同治二年(1863年)十月二十八日生,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三月十二日卒。他是清国子监(国家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监生,文化素养很高,韶山毛氏族人引以自豪。的父亲毛顺生与毛福生是五服内的堂兄弟,关系十分密切,至今在韶山纪念馆里,还陈列有毛福生、毛顺生与、毛泽覃的合影照片。毛福生生有一子,名叫毛宇居。

韶山一支笔毛宇居

毛宇居派名泽启,字先甲,别号宇一子。生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六月三十日,卒于1964年9月29日。他是的房兄,也是他少年时的塾师之一。解放后,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毛宇居在曾祖父毛兰芳、祖父毛鼎臣、父亲毛福生的悉心栽培下,熟读“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自幼打下了良好的古典文学基础。他在20岁出头时,就开办私塾授课,在韶山冲里有“韶山一支笔”之称。

毛宇居是一位进步的知识分子,辛亥革命后曾和叔父毛麓钟等赴云南投奔同盟会会员韶山人何海清。何海清是蔡锷的部下,1915年参加了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毛宇居随战滇川,后解甲归田,隐居不仕。1906年秋,到井湾里毛宇居开办的私塾读书,因离家较远,在那里寄宿。

毛宇居教的主要是:“四书”中《春秋》及《公羊传》、《左传》等经史典籍。毛宇居非常喜欢。因他读书刻苦,肯动脑筋,记忆力很好,每天点课的内容,背诵如流,甚至能全部默写出来。还有,毛宇居出的“破题文章”,做得最快,而且做得比谁都好。但是,不守塾规,令先生头痛。个子长得高,坐在最后。他读书,总是不读出声音来。开始,毛宇居只感到奇怪,叫他背书,也能背出,所以也没有在意。后来,有一次叫背书,他却半天没有反应。这时,毛宇居走过来一看,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压在《春秋》书上的《三国演义》。毛宇居最恨学生将这些“杂书”带进他的神圣殿堂,于是将书抢过来。不服,又从毛宇居手里将书抢过去,并说:“孔子曰:每事问,不耻下问。我不耻下问《三国演义》,为什么不可以?”毛宇居只好说:“这些都是‘杂书’,你爹送你来,是要你来读圣人书,不是要你来读这些‘杂书’的。”反问道:“您教的‘圣人书’,我都背了,还要我怎么办?”最后,毛宇居只好叫背书,连点几段,背诵如流,毛宇居无可奈何,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1907年夏天,结束了在井湾私塾10个月的读书生活。在毛宇居门下,熟读了《春秋左氏传》、《左传》等史籍,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9年10月,回韶山为母亲奔丧,写了著名的“祭母文”和灵联,毛宇居将其笔录下来,珍藏了30多年,直到全国解放。1925年,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毛宇居等人积极参加了农民运动。1927年1月,同夫人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时,毛宇居在毛震公祠参加了盛大的欢迎大会并在会上致欢迎词。1929年,反动派的军警到韶山抄的家。族人们闻讯急忙将家的藏书、报刊连同他在长沙读书时写的笔记,统统搬到后山 焚烧,以防落入反动派之手。毛宇居赶到现场,从中抢救出一本47页的《讲堂录》和2万余字的《读〈伦理学原理〉》的批语,这两本文献是研究早期思想的珍贵资料。毛宇居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两本文献珍藏到解放。文献后通过周世钊转送给,极为高兴。

1940年,毛宇居任韶山毛氏四修族谱总纂时,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的名字下面注写了“闳中肆外,国尔忘家”八个大字的称赞性评语。

新中国诞生后,毛宇居与鸿雁传书,往来不断。通过书信,向反映“乡间情形”,帮助处理一些亲朋故旧有关问题。他成了的信使,又成了反映“乡间情形”的一面“镜子”。

少年时期,一共读了6年私塾,拜了6个老师。其中,毛宇居最年轻,有幸看到了事业的成功。与毛宇居的这段师生之谊成为启迪后人,发人深省的传世佳话。

倡导新学助伟人的毛麓钟

毛麓钟是毛鼎臣与成氏所生的二儿子,毛福生的弟弟、毛宇居的叔叔。他派名贻训,号云阁,别号韶山小隐人,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十月二十四日,卒于民国十年(1921年)六月初八。他是清长沙府庠生,是的堂伯父,也是在韶山求学时的最后一位塾师,对成长影响很大。这位文史根底深厚、人品高尚、见多识广、思想开明的文化人,曾在云南护国军蔡锷将军部下任过军中文书之职,参加过讨伐袁世凯的战争。他因对清政府丧权辱国、腐败无能强烈不满,愤然辞职回乡,在东茅塘面山楼开办私塾。他关心时事,由主张君主立宪转而赞成清朝政府,建立民国,强调废科举、兴学堂,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并在韶山联系地方进步人士办新学,开启民智。

毛麓钟开办的是一所中西合璧式的新型私塾,教有10多名学生,而这个本家侄儿却是他认定的天资职慧、记忆超群的有用之才,因而对其十分器重。他常向人说:“润之有超群的领悟力和非凡的记忆力。”他精心指导点读《史记》、《汉书》、《纲鉴类纂》和历代诗书辞赋等古籍,又读了《日知录》和许多时论新书。16岁的读了《史记》,对司马迁的学问、道德、文章,深为佩服;《日知录》提倡实地考察,遇事探本求源,对后来思想发展有深远影响;关心时事是新型教育的一大特点。通过读时论知道了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国家危亡的现实。他开始对祖国前途担忧,蒙发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并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毛麓钟进一步把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告诉他,叫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广阔胸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挽救国家危亡努力学习。

在这里寄宿学习了半年时间,收获颇大,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习惯。他将毛麓钟的思想、人品和学识深深地铭记在心。他曾说过在读《三国演义》等书时,“有一天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这时的已经开始意识到社会的不公和农民、土地问题,不能不说是毛麓钟“开启民智”教育的一个结果。

1910年,的父亲毛顺生为了让继承父业,决定派他到湘潭一家米店去学徒,而他却坚持要去湘乡县城东山新学堂读书,因而被盛怒的父亲赶出了家门。这时,首先想到了一贯支持自己的毛麓钟,于是跑到东茅塘的毛麓钟家借宿。毛麓钟不仅收留了,而且伯侄俩谈心至深夜。第二天,毛麓钟送回家。因毛顺生较固执,毛麓钟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后,约请了的堂叔毛钟楚、房兄毛宇居、舅父文正兴、表兄文运昌、王季范等几位亲友一起共同说服毛顺生放弃原来的主张。

本来,毛顺生送上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他认得几个字,算得几笔数,以后作他生意上的帮手,所以当读了几年书后,便要他退学去当学徒。作为一家之长的毛顺生,本以为要儿子退学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没想到毛麓钟等人却众口一词,劝毛顺生说:润芝聪明会读书,如果让他上洋学堂,受到先进的教育,能增强赚钱的本领,将来还有大的造化,可以光宗耀祖。毛顺生听了也只好听从大家的劝告。从此,走出了韶山,挣脱了封建小家庭的束缚,奔向外面的世界,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

后来到湘乡、长沙等地求学,每年寒暑假,回韶山都要毛麓钟家里拜访求教。

第9篇:行政管理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特色小学;书院;书法;书香

柏杨民族小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这里巴楚文化水融,民族风情浓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因此传承传统民族文化,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打造特色学校是我们必然的选择。多年来,我校一直围绕“书院、书法书香”来打造特色小学。

一、传承书院文化,明确特色发展目标

1.充满古典与现代的校园文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校传承书院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学校,其目的和意义是为了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地域文化之根,寻学校传统之根。柏杨民族小学已有近160年的历史,其发源可追溯到清咸丰年间的民间小学――峨麓书院。书院则是对柏杨民族小学百年办学历史的传承。

(1)体现以德为主体的思想,给校园的每一栋楼分别命名为端雅楼、峨麓楼、翰墨楼,三味堂,并呈现“品字形”,寓意以“德”立校,体现学校将以德为主体的思想。

(2)规范的厨房文化、厕所文化,规范的校牌、徽标、教室门牌、班牌等,彰显了学校的文化建设的独特魅力。

(3)早在两年前,湖北省恩施州就印发了相关文件,要求全州各中小学大力开展以“忠孝儒雅”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坚定不移地开展一系列的“忠孝儒雅”活动,例如,在教室外、走廊上面的横梁上悬挂以“忠孝雅诚”为主题的名言警句。

2.独具特色的读书文化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也是文化传承的通道。近年来,我校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建书香校园”这一目标,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庭”的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要求,大力创建校园文化环境,让校园处处弥漫书香气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

柏杨民族小学的校园文化环境从校门到校内、从室内到室外、

从操场到走廊都实现了“情感化”――树木会说话、墙壁会说话,给学生给予了无声的情感教育。走进校园,你会被一种洁净、有序、高雅、文明的气氛所感染;漫步校园,你会看到每一棵树都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启示,每一朵花都昭示着一颗美好的心灵,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一种情感和色彩。

(1)让书香“充盈”校园。在校园的墙壁、宣传栏布置师生作品;在每个楼层设立书吧;在花园草地布置富有人文气息的宣传标语,让学生沉浸在书香氛围中。

(2)让班级“充满”书香。通过“班级图书角”和教室黑板报,设计“书香班级”。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让每一个孩子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让他们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生活,并定期评选一次“书香特色班级”。

(3)让墙壁“飘溢”书香,打造“书香长廊”。在教室的墙壁和走廊里张贴警言名句和优秀的学生作品,并在每个班级旁边悬挂班级口号,让师生沉浸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

(4)精心构建多元化的读书网络。建立“楼层书吧”“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并设立学校图书管理员、书吧管理员和班级图书角管理员,建立图书目录和学生存书和借阅存折,并定期组织班级图书交换活动,加强学生的读书交流。让每一位师生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让他们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生活,使学生在浓浓的书香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

(5)坚持“经典诵读”活动。每天早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经典作品的诵读,学校精心编写经典诵读教材,每周安排班级轮流进行国旗下经典诗朗诵。利用好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早上和中午播放经典诗词诵读,并认真上好阅读课,做好阅读笔记。广泛开展“走进经典”“师生同读”等活动,指导学生读好书、会读书。

(6)教师要主动到图书室借阅图书,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及教育杂志,认真记好读书笔记,养成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自主开展网络阅读及远程资源的运用。

(7)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推荐书籍,让教师和学生都读好书,好读书,师生坚持写读书笔记,记下读书的美好感受,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每期举办读书节。

二、打造书法特色,积极营造书法特色氛围

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一,著名的文化学者王岳川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哲学中的明珠’。”多年来我校从打造“三书校园”着手,以书法特色教育为重点,并在2010年被确定为湖北省书法教育试点学校之一。我校也结合学校实际,建立起推动师生热爱书法、学习书法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并有序进行着。

1.学校专门成立书法领导小组,专人负责统筹管理书法工作, 选编学生和教师专用的书法教材,并为师生购入先进书法教学

软件。

2.把书法作为学科拓展的组成部分,纳入课程文化建设中,落实到教学任务中去完成,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和课程制订不同目标,并在书法教育普及基础上,选拔入门快、兴趣浓的学生进入书法社团组。每周向三至五年级学生开设一节软笔书法课,每天开设30分钟硬笔书法课。成立“1+2”的练字结对活动,以“1位老师+2位同级学生”或者“1位高年级学生+2位低年级学生”的形式开展书法结对活动,加强练习与讨论。

3.学校建设了百米书法长廊、书法展厅,以及在各楼层和各班级张贴优秀书法作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书香环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笔情墨韵,翰墨飘香。

4.设立书法活动室,设立专职书法教师,使其带出一批有志于书法教学的教师。教师每周至少要集中进行一次书法培训,并做到天天练字,并上交书法作品。

5.成立教师书法成长档案,对教师的书法训练进行档案管理,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努力提高教师的书法水平。

6.每年举行一次师生书法大赛,让学生和教师在书法大赛中感受书法带来的快乐与熏陶。

一分耕耘总有一分收获,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陆续被湖北省书法协会表彰为“书法教育示范学校”,被州政府表彰为“综合办学先进学校”,被恩施州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表彰为“语言文字示范学校”,被利川教育局表彰为“平安和谐满意校园”等。现在的校园书声琅琅,师生的书写规范,教室、走廊张贴的师生作品可谓赏心悦目,学生的品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其传统气质、修为与现代精神在自然中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