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量化交易与资金管理范文

量化交易与资金管理精选(九篇)

量化交易与资金管理

第1篇:量化交易与资金管理范文

神勇的大奖章

量化投资向世人昭示,挤进超级富豪圈不是梦。对冲基金是量化投资应用最广泛的产品。在福布斯2013全球亿万富豪榜上,对冲基金经理在前1000名富豪里夺得了约21个席位,占比约达2%,更有4名进入了百强榜。

詹姆斯?西蒙斯的文艺复兴公司旗下的大奖章基金,在1998至2008年的20年时间内,年平均净回报率高达38.5%,创造了投资界的神话。西蒙斯本人也成为了20年内最佳赚钱基金经理,成为了新的对冲之王,直至今日,仍居福布斯亿万富豪榜的82位。

大奖章基金以短线操作为主,主要通过统计信息分析方法来判断外汇和债券短期的价格变化,尤其是市场的过激反应类,进行套利活动。这个短线究竟有多短呢,金融投资里面最短的短线的计量单位叫“一笔”,举个例子来说,每秒钟都有可能进行成百上千笔交易。

可以这样说,大奖章基金差不多是量化到头发丝的存在,但这也并不代表着,电脑已经取代了人的角色,成为了人的主宰。西蒙斯自己也曾表示,长期不变还能赚钱的模型是不存在的,模型必须要不断更新,这也完全是通过人来完成的。

黑天鹅击溃完美模型

谈到量化投资,美国长期资本作为最著名的投资案例,不得不提。

约翰?梅里韦瑟在1994年2月创立了美国长期资本公司(LTCM)。公司依托布莱克-舒尔斯-默顿的衍生工具标价理论,采用“市场中性”的交易策略,买入低估的有价证券、卖出高估的有价证券,进行套利活动。LTCM似乎窥探到了量化的奥秘,在1994至1997年,年投资回报率分别达到28.5%、42.8%和17%,净增长2.84倍。巨大的盈利能力让LTCM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也使梅里韦瑟获得了套利之父的荣誉。

1998年8月17日,黑天鹅降临了,LTCM遭遇了俄罗斯政府外债违约。这场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投资者纷纷退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转向了美国、德国等风险小、质量高的债券。结果LTCM做错了方向,沽空的德国债券价格上涨,做多的发展中国家债券价格却下降,原本预期收敛的价差却在趋于发散,致使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滑铁卢。虽然后来美国金融巨头出资接管了公司,但LTCM已是强弩之末,于2000年宣布倒闭清算。

私募专业人士指出,LTCM过于信任自身的投资策略组合,忽略了小概率事件,再加上过高的杠杆,都导致了它的最终灭亡。量化投资其实根本不存在永久的致富秘籍,也没有永葆青春的投资模型,随着市场效率的提升,IT技术的升级,任何投资策略与操作方法从短期或长期来看,都存在误区与漏洞,这时则需要人脑的与时俱进,让系统根据动态不确定的环境进行修正与完善。人脑与电脑应该是相互成全,而不是相互替代。

量化投资的“黑箱”

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可称得上是赚钱利器的量化投资,也会因计算机的频繁“发疯”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如华尔街巨头高盛的交易错单、美国第二大股票交易所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3小时的停止交易、国内8·16乌龙指交易事件。量化投资的高频交易引发了人们对计算机潜在风险的担忧,但它就像血液循环系统一样,加速了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是金融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一个系统的BUG,就舍弃了整个系统。”首善财富管理集团(以下简称首善财富)表示,随着金融产品种类的增多,信息跟踪量的增大,对量化投资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大。从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角度来说,这不仅需要投资公司自身完善风控体系,还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合。首善财富董事长吴正新曾多次指出,“对冲基金将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大赢家,而它们多大量采用复杂的量化模型进行程序化交易。”

所谓量化投资,就是指按照事先设定好的逻辑策略或数学公式进行投资,文艺复兴技术公司与美国长期资本公司也都是这样做的。从广义的层次来说,一切使用数学工具、电脑程序的投资方式都包含在量化投资的范畴。其中,争议不断的高频交易本质上是用来消除市场暂时出现的无效率的,它可以促进市场价格更快地反映市场信息。全球最大的知名高频交易公司包括Millennium, DE Shaw, Worldquant和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等。

虽然量化投资由于稳定的投资回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青睐,但是投资大众对量化投资的运作流程依然很模糊,这样“黑箱”也就形成了。量化投资的“黑箱”里到底承载着什么奥秘呢?

据华尔街顶级数量金融专家里什?纳兰揭秘,量化投资“黑箱”的基本结构包括人工的数据输入与研究、交易策略模型、风险控制模型、交易成本模型、投资组合构建模型,其中四项构成了交易系统。

如何让量化投资“活”起来?答案是人工的数据输入与研究,和交易系统的配合。通常认为,量化交易最小化了人工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当量化交易员精心研究和开发的系统上线,他们似乎也就英雄再无用武之地。其实不然,计算机只会忠实可靠地按照人们告诉它的做法一步一步地来执行,伴随着时间与市场的不断演进,交易模型瑕疵也将不断扩大,这时量化交易员的主观判断显得尤为重要,人工因素的加入使量化投资具有了人类的正常思维,似乎“活”起来,可以主动灵活地应对外界的瞬息万变。也就是说,一旦市场触发了系统的难以判断的“恐慌”,交易员就会立即现身,通过修改交易清单或降低投资组合规模和相应的杠杆比率,来规避投资的风险。

MOM让量化投资活起来

如今,MOM模式成为欧美主流的资产管理模式,也将是量化投资界人脑与电脑结合的最佳作品。

作为一种间接的资产管理模式MOM(即Manager of Managers)诞生在美国罗素资产管理公司。它的客户可以是机构投资者,也可以是高净值个人。自从被开发出来,已被国外很多机构应用,最成功的当属耶鲁大学基金会,从1980年的两亿美金到了现在的约300亿美金,赚了将近150倍。

所谓MOM模式,也被称为精选多元管理人,通过优中选优的方法,筛选基金管理人或资产管理人,让这些最顶尖的专业人士来管理资产,而自身则通过动态地跟踪、监督、管理他们,及时调整资产配置方案,来收获利益。

“找最优秀的人做最专业的事。”首善财富董事长吴正新指出了MOM模式的本质。首善财富旗下的首善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运用MOM模式做对冲基金和期货的公司,这正得益于其不懈地将技术与研究的双轮驱动作为公司的核心发展战略。

MOM模式降世不过30载,但发展非常迅速,得到了众多国内外投资公司的关注。尚属新鲜事物的MOM模式的相关产品在国内已经开始试水。在2011年中国平安与罗素公司合作设立了平安罗素,并发行了第一期的MOM产品。除此之外,MOM模式还可广泛应用于对冲基金与期货产品。“国内期货资管行业要做大做强,采用MOM模式是一种必然选择。”吴正新也曾表示。

禁不住MOM模式产品的诱惑,国内各投资公司纷纷对它的本土化做出了预先安排。“目前和我们合作的有十多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投资团队,其中大多是国际水平的程序化交易团队。”吴正新表示,首善财富早在引进MOM模式之际就采取了多元的投资风格与多元的管理团队相结合的经营理念。其中,多元的投资风格是首善财富资产管理的核心特色之一,“我们既有主观的人工交易,也有客观的程序化交易,而且以量化的程序化交易为主。”相对而言,多元的管理团队,即表示公司内部自身的投资团队的主动管理,再加上外部国际精英团队的专业管理。

相比近些年受到推崇的基金中的基金(FOF),信托中的信托(TOT),MOM模式在对资产管理人的数量与专业性的覆盖层面,更具魅力。FOF和TOT从本质上来说依然局限在精选产品上,而MOM模式更偏向于精选管理人,它可以凭借公司的研究能力,相对独立的挑选出更适合投资需求的专业管理人,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将优选产品管理人和多人管理风险的双重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MOM模式既运用多元专业人才打破了量化投资的固有形态,也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理性判断避免了交易员敏捷感应赢利却迟缓反应损失的习惯性偏差,让专业人才与计算机系统在“黑箱”内相互成全,相互配合,以求收获更加稳定、更加高额的投资回报,使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如此看来,人工的数据输入与研究,和交易系统的互相成全,是量化投资“活”起来的动因,与此同时,在这个神秘的暗箱操作中,我们似乎也窥探到了超级富豪理财的蛛丝马迹。

第2篇:量化交易与资金管理范文

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企业之间竞争制胜的的重要手段,《科学投资》杂志调查表明,由于战略因素而致创业企业败北的约占23%,由于执行力不到位致使创业企业死亡的约占28%,由于没有合适的赢利模式使创业企业步入绝境的占比49%。在激烈的不确定性极强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不断提升改革与创新能力,通过引入新的商业模式是重要的实现渠道。企业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必须从选择合适、先进的商业模式入手。交易银行是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主体内容,也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意义上说,交易银行成功与否决定着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能否走出颓势的格局。而交易银行业务目前仍然散落在各个领域,很少站在商业模式这个角度来思考交易银行的发展。因此,如何构建积极的商业模式对交易银行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短期来看,同业业务可以实现快速扩张,从而支持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规模和收益的增长;从长期趋势分析,交易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具可持续性增长的主体业务。因此,对商业银行的交易银行及其商业模式深入研究显得十分迫切。

二、文献简述

创新交易银行商业模式,既要对商业模式的基本内涵有所了解,也要对交易银行的行为有所分析。“商业模式”一词最早来源于BusinessModel,对“商业模式”的理解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国内学者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大多仅停留在对商业模式的描述层面,缺乏对商业模式全面认识,其理论意义难以解释和指导银行的经营活动。国外学者较为典型的是:罗素•托马斯(Thomas,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开办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所涉及流程、客户、供应商、渠道、资源和能力的总体构造。阿福亚(Afuah,2003)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在给定的行业中,为了创造卓越的客户价值并将企业推到自己获利的位置上,运用其资源执行什么样的活动,如何执行这些活动以及什么时候执行这些活动的集合。迈克尔•拉帕(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在分析已有的关于商业模式含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较为认可的观点商业模式是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企业内外部要素,形成一个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并能持续赢利的整体解决方案。“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高效率”、“系统”、“持续赢利”、“核心竞争力”、“整体解决”这七个关键词是构成成功的商业模式的七个要素,且缺一不可。交易银行在国际上通行的定义是商业银行面向客户提供的在其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采购、销售等交易行为所提供的支付结算、贸易融资、财资管理等整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泛指商业银行围绕客户的交易行为所提供的一揽子金融服务。交易银行的商业模式就是交易银行在从事这类业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形式,但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国内学者罗佳(2014)认为,在“交易银行”的框架下,支付结算是基础与起点,现金管理是核心,贸易金融是发展与延伸。张栩青(2013)基于平台经济的视角,认为交易银行商业模式是对传统的供应链融资,以及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资金托管、电子银行渠道等银行服务的整合,支撑平台经济的发展。全丽萍(2015)通过对标外资银行,阐述了打造中资银行交易银行业务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并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客户管理、完善产品创新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从实践情况来看,近年国内已有多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对交易银行商业模式的实践探索的力度。广发银行于2012年5月成立环球交易服务部,搭建了集合贸易融资、现金管理和资产托管的“交易银行”金融方案。同年,中信银行提早筹划交易银行业务,根据《中信银行交易银行产品手册》的定义,交易银行主要围绕企业的采购销售等外部交易行为和企业内部交易行为所提供的一揽子金融服务,业务范围包括国内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国际贸易融资和结算、供应链金融、托管业务等,可全面覆盖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结算与融资需求。2014年7月,浦发银行的由“跨境联动金融服务方案”、“全球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集团资金管理服务方案”和“企业集中收付款服务方案”构成的交易银行综合解决方案成为其交易银行发展战略的突破点。2015年2月,招商银行把握对公业务发展趋势,合并原现金管理部与贸易金融部,成立总行一级部门———交易银行部(GTB),旨在利用交易银行部成立的组织改革红利,以客户为中心整合原有现金管理、跨境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等优势业务,全面打造集境内外、线上下、本外币、内外贸、离在岸为一体的全球交易银行平台及产品体系。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的交易银行的商业模式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对于增强交易银行的竞争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外商业银行关于交易银行商业模式的一般概念的表述主要基于本国的国情,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与国外商业银行有较大的区别,行际之间管理模式、经营规模、业务品种、人员素质、覆盖区域、监管环境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完全用西方商业银行关于交易银行及商业模式的定义来完全定义国内交易银行商业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且其经验所形成的环境与中国的国情是不完全相同的,其本土化有一个相当的过程。

三、现行交易银行

商业模式价值的评估现行交易银行商业模式适应了同期的客户交易行为特征及技术条件和人员的素质,但是,对照交易银行商业模式的核心要义、要求和标准,现行交易银行商业模式较为陈旧,束缚着交易银行业务的成长。

(一)过多偏重于银行价值的创造。传统的交易银行商业模式在处理银行与客户之间关系上,由于考核即期及任职的期限性,在与客户之间合作上,往往只注重近期利益,有杀鸡取卵的行为,在办理客户业务时,往往最大限度地将客户的即期利益分配掉,使交易银行的银行业务收益最大化而客户成本最高化,这往往难以培育战略性合作客户,银企之间关系基础不牢。2、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在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上,对市场调研不够深入、细致,对客户需求了解不充分,为客户提供的服务,经常根据国内外银行存量的产品和服务,按货服务,而不是按需服务。不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什么去创造什么,是一种被动式金融服务。3、在风险管理上交易银行业务将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包裹得十分严密,但很少考虑客户的经营风险,没有形成一种银行与客户共防、共担风险的机制,一旦出险企业往往会承受重大经济损失。显然,这种交易银行商业模式没有将客户置身于一体化之中,过多注重银行本身价值创造,最终会失去交易银行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客户。

(二)大多数体制制约效率提升。1、条条管理与客户效率矛盾。客户交易落地一般是以资金交割为标志的,在交易行为中强调是适时、瞬间的成功。但是,现行交易银行的管理模式一般是条条管理,实行的是分支行制管理模式,同时,交易银行的业务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人员手中,一笔业务的流程与环节较多,链条太长,加上内部层层授权的体制,往往影响客户交易效率,而这种体制对于交易银行本身来说又是必须的。2、画地为牢与客户效率冲突。交易银行的块块管理模式同样影响着客户的交易效率,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客户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界交易已经常态化,而交易银行的业务覆盖面常以行政区域为界,实施有限的金融服务,较大地影响着客户交易行为与交易效率。

(三)资源配置、整合不到位。1、投入支持交易银行的发展资源不足。在相对稳定的存贷利差和以贷款业务为主要业务收入来源的背景下,存贷款业务仍然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因此,在发展交易银行中在资源配置上并没有实行较大力度的支持。如相对应的财务费用、科技投入、配套信贷资源投入不多,仅占全行投入的8%左右,而这与交易银行的贡献又不成比例。2、没有足够的人力。经办交易银行的工作人员素质要求很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要强,但在实际工作中,处于现金管理岗位上的人员配置一般在全行人员配置素质上底限不是很高,往往只能应付常规业务,很少有根据客户交易行为和特点的变化提出创新性建议人才,而这与交易行为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有相当大距离。

(四)产品同质化束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随着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客户交易行为不断有新的形式,其产品也要求多元化,但由于信息的透明及传播速度快,实际上,交易银行的产品大同小异,另一方面,产品低质化问题也较为突出,大都基于传统的交易模式设计的产品,不具有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思维特质。

(五)运营系统与平台化要求差距较大。现在客户的交易行为已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商业银行交易银行的服务平台虽然不断升级、拓展,但是各家商业银行的系统相对独立、封闭,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还较低、一定程度上还处于低层次数据统计汇总层次,没有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基本功能,主动分析、决策能力还较低,特别是格式化的平台与开放易行为的冲突,制约着交易行为的落地。

(六)持续赢利能力面临更大挤压。由于交易银行的金融产品不太丰富,不能仅仅跟随客户的交易需求,于是,交易银行以外的第三方金融服务应允而生,如小贷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紧盯交易银行业务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交易银行的市场空间,商业银行交易银行业务如果不创新、不主动营销,传统的业务阵地将被不断侵蚀。

(七)整体解决与战略思维的冲突。新经济形势下,客户金融服务的需求一个重要特点是一揽子服务计划,而不是零碎的、单一的、片状的金融服务,而现在商业银行的交易银行的服务体系显然缺少这种战略思维,往往注重单元业务,近期效益,从企业的发展战略角度提出整体化的金融服务方案的不多。由此可见,交易银行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交易行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交易行为的实现,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既是满足客户交易行为的需要,也是交易银行发展的需要。

四、构建交易银行

商业模式路径的战略思考新型的商业银行交易银行模式创立就是要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到交易银行的发展当中。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穿透力极强的思维方式,它既是一种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更是基于互联网特征在各社会领域全方位的渗透与运用。用互联网思维统领交易银行商业模式设计灵魂,这要求商业银行要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发展交易银行的目标和手段,要将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作为发展交易银行的重要竞争利器。

(一)确立商业银行交易银行商业模式的目标;

1.渠道电子化。传统的交易银行服务受到时间、物理网点的限制,而客户对交易银行服务的需求将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实时的服务要求,用户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发起交易活动。因此,交易银行以以金融互联网、智能银行、移动支付为载体,着力于网络技术的自助式服务才,设立虚拟“网点”和“柜台”的电子化渠道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2.产品个性化。传统交易银行大都以银行为中心来进行产品设计和营销模式的构建,现代的交易银行必须根据各类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特殊化需求,提供尽可能多的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产品。以增强客户对交易银行产品的粘性、服务的依赖性。3.功能平台化。交易银行的发展必须与证券、保险、期货、基金等金融业相互融合。其功能将是综合性的平台概念,不仅具有银行的资金融通中介职能,还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电商等其他行业间进行资金、信息等交换的平台,既是销售金融产品渠道,又是提供交易和物流通道。4.服务人性化。交易银行要以信息化为手段,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线上服务;同时,还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产品,特别是综合信息等增值,要在服务渠道、业务流程、等方面重点提升服务的人性化程度。5.业务边界无限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互联网化”“互联网金融化”银行、企业都在跨界经营,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交易银行必须为客户提供包括金融、信息等的综合化服务,以提升银行的综合竞争力。6.盈利模式精细化。集约化经营是交易银行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要大力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过批量化发展和管理客户,以降低运营成,要积极应对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压力,不断提高定价能力,要充分发挥交易银行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加强业务协同和交叉销售,提高综合化经营水平。

(二)构建交易银行商业模式的路径

1、以客户需求为基点确定发展定位西方商业银行GTB在金融服务中,从战略高度来对GTB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风险控制、核算体系等进行顶层设计。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以交易银行业务为手段,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多元化业务需求,其战略定位是为客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贸易投融资、财务管理、信息报告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特别在强化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交易银行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新增长点。从西方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大环境下,通过发展交易银行业务,不仅可以缓冲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务的负面影响,同时还挖掘了盈利增长源。在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驱动下,各商业银行只有将交易银行业务作为其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才能彻底实现盈利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存贷业务向内涵式中间业务转变,从而实现自身稳健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将交易银行业务与银行转型升级紧密结合,从战略高度对交易银行业务的开展进行顶层设计,并做好长期实施规划;另一方面,交易银行业务将打破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思维,通过互联网思维全面整合行内资源是实施交易银行战略的关键着力点。2、构建交易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平台是一种现实式或虚拟空间,可以导致或促进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在“互联网+”发展战略推动下,构建交易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可以将交易银行核心产品和服务整合到同一平台上,将产品、服务和渠道进行有机的整合。主要有:①资产托管平台。为满易银行客户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通过多元化投融资金融产品搭建来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资产托管业务的增长;②支付结算平台。在支付结算平台的搭建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交易银行业务的支付结算账户灵便性诉求,以期提高支付结算的效率;③现金管理平台。现金管理平台是商业银行有效吸收和沉淀低成本交易性资金的重要平台,为银行低成本负债业务提供了重要来源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技术为交易客户搭建高效化的现金管理平台。④贸易金融平台。各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发展定位,适时适度地从资本、资产资源配置上进行结构上的优化,为贸易金融平台提供资金资源支持。3、开发适应交易行为特征的金融产品产品体系影响交易银行业务规模。西方各商业银行GTB均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在交易银行产品服务方面均结合本行优势量身定制,具有极强地不可复制性。商业银行通过借助客户交易信息流来整合交易客户国内及跨境上下游资金流的过程中,需要交易银行产品的综合化、定制化、标准化。因此,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交易银行产品体系的构建需扬弃传统的产品创新、设计理念和思路,积极有效运用好互联网“迭代”思维,以满足“三化”要求。互联网“迭代”思维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经典方法,其更加注重交易客户的需求点,能够快速高效满易银行客户需求。4、以交易为中心对商业银行资源进行整合德意志银行设立了环球金融交易业务部,该部业务是德意志银行核心业务之一,主要包括现金管理、贸易融资以及托管服务三个板块,主要为客户提供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德意志银行GTB以客户交易行为为中心来研发产品,并与公司业务部相衔接,直接对海外做市场开发和营销。德意志银行GTB的特色优势就在于其有独立损益表,单独核算,对所有基础设施及关键资源有支配权,可控制其业务目标。这有利于对客户需求迅速反应,加速交易银行业务的投资决策制定和实施,提高了客户服务满意度和黏性。交易银行业务完全打破了商业银行传统公司业务中以银行产品供给为主导,转变为以交易为中心来展开。在展开过程中,借助银行自身内外部资源全方位整合是交易银行的基本理念,也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着眼点。5、构建交易银行组织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是交易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交易银行实际是“行中行”,要有相对独立的的组织管理结构体系。在“互联网+”发展战略环境下,互联网“平台”思维体现在组织管理结构的构建上所具备的禀赋优势为交易银行提供了借鉴。以“平台”思维构建交易银行组织管理结构体系将有助于打破商业银行传统的“条线式”组织管理结构,实现架构扁平化、集约化、高效化、平台化的管理,构建交易银行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将交易银行核心业务单元重组,形成有机整体,使得部门和业务条线在空间上全面整合,实现后台系统跨部门、跨条线的无缝对接,实现高效率与成本的最优化目标。6.拓展移动金融服务一是加快移动金融产品创新。二是开发移动平台中介功能。三是增强客户金融服务体验。7.实行大数据战略一是强化“数据治行”理念。重视“大数据”开发利用,提升全行的数据管理水平,将现有的数据转化成信息资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二是着眼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要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持续实时处理与分析,建设数据仓库项目,以提升公司的运营水平。三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渠道与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新兴业态进行融合创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四是建设“智慧银行”。突破传统银行物理网点的地域限制,改变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服务限制,提供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提供一点接入、全程响应的智能化渠道服务。8.创新交易银行业务模式一是围绕结算平台服务的创新。不断创新新的金融产品,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大力开发现金管理产品,加强与各种交易所平台的对接,关注各类公司业务客户资金。二是围绕“融智”业务的创新,比如财务顾问、IPO、发债、并购等投行业务创新。三是围绕交易环节的金融创新。做好国际贸易、商圈、产业链等开展贸易金融、交易融资业务创新,加强电子商务。9、加快交易银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交易银行业务对从业人员有更高的专业化、全面化水平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交易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展交易银行业务宜以专家团队协作,前后台明确分工为形式。因此,要整合银行存量人才资源、建立交易银行方案小组。通过专家小组形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同时还要加强售后服务团队的建设。

五、结论与建议

第3篇:量化交易与资金管理范文

关键词: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力;建设

随着2007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和投资基金业的大发展,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资产已达4万亿元的规模,成为证券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一支机构投资力量。在基金发行持续高温的背景下,也使基金管理公司忽视了自身风险控制力的建设。作为面临极高的证券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公司主体,全面梳理基金管理公司经营风险类型,加强公司风险控制力建设是相当必要的。

一、基金管理公司经营风险种类

对基金管理公司而言,由于其投资对象为风险性较高的证券市场,这种风险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而成倍地放大。在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各种风险:

(一)营销风险。包括产品设计、销售渠道、市场推广、客户服务风险。营销作为基金管理公司的生存之本,营销风险的控制协调将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生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投资风险。由于基金管理公司面临的市场是不确定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一方面要防范投资决策过程中人为因素干扰过大的风险,另一方面还要防范所投资上市公司业绩造假、变脸的风险以及在投资交易过程中个别交易员交易流程无法掌控的风险。

(三)后台风险。包括基金管理公司交易通道的畅通,基金会计结算的完备,防止出现网络技术支持体系和会计核算不准确所带来的品牌损失风险。投资管理人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循安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严格制定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

(四)会计风险。投资管理人对所管理的基金应以每个基金专户为会计核算主体,独立建账、独立核算,保证不同基金专户的账户设置、资金划拨、账簿记录等方面相互独立。基金会计核算应独立于投资管理人自身会计核算,采取合理的估值方法和科学的估值程序,公允反映基金所投资的有价证券在估值时点的价值。

(五)法律风险。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在基金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所在国证券法律相关制度规定,不做内幕交易、联手做庄等严格禁止的交易行为。

(六)人力资源风险。国内基金管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优秀人力资本流失的风险。国外老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其优厚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无疑对国内基金管理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基金管理公司需要防范人才流失给公司正常的经营运转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力构成

从控制的步骤角度看,基金管理公司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

(一)具有良好的反馈机制。控制的前提是能够准确衡量和评估各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因而良好的反馈机制,即:具有完备的衡量实际工作情况的途径、科学和定量化的衡量内容是良好控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只有通过将实际工作情况与标准相比较,判断实际与目标之间的偏差,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这些标准是一系列目标,这些目标主要是股票投资风险。由于组织的各类活动与战略目标产生一定的偏差在所难免,确定具体的可以接受的偏差范围是非常重要的。

(三)彻底纠偏的传统。控制的最后且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采取管理行动来纠正偏差或不适当的标准。纠正行动从类型上可以划分为立即纠正行动和彻底纠正行动。前者是立即将出现问题的工作矫正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主要采取行政指令、人事调整等直接调控手段;后者则是在弄清工作中的偏差如何产生,从产生偏差的地方开始纠偏行动(包括修正不现实的标准)。

三、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力建设的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及投资的自由化趋势,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日趋加剧,市场风险管理已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全球经济活动日趋国际化,特别是国际金融领域一体化的深化和发展,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必将与国际投资银行处于同样的全球金融市场环境下进行竞争,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增强。 

现阶段中国基金管理业务的市场风险有其特殊性。目前基金管理业务所托管的资金主要投资在国内的证券市场上,所以现阶段基金管理业务的市场风险主要是证券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中国证券市场发育不完善,未能形成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投机气氛浓厚,股价运行经常脱离价值基础,其具体表现在:第一,市场不完全,金融投资品种有限且缺乏做空机制,使得基金管理公司不能通过构造有效的证券组合来充分避险;第二,上市公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未建立有效的内控和运营机制,缺乏良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就加大了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第三,市场中现有的中介机构并非独立超然的机构,不能从外部对市场主体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这就加大了市场投资者的信息鉴别成本和交易成本,并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形成机制,再加上市场本身固有的价格风险,最终可能导致市场风险的不断积累和放大。

四、加强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力建设理念与措施

(一)构建基金管理公司风险建设的理念。基金管理公司应通过系统化的流程设计、内容稽核体系的完善,将基金管理公司面临的多层面的风险控制责任融合到每一个业务目标和员工责任描述中,使风险控制成为基金管理公司业务流程、管理架构和公司整体体系的一部分,从而实现对公司整体业务风险的有效评价和管理。基金管理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包括:理念、目标、原则三个方面内容(见表1)。

  

(二)基金管理公司运营风险控制措施

第4篇:量化交易与资金管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期货套期保值投资者

金融期货市场主体的发育状况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层次。投资主体结构的多元化、机构化能够增强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促进市场功能的发挥,使金融期货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其经济功能,同时也是金融期货市场本身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潜在投资主体分析

一个完善的金融期货市场应当具备三类交易主体:套期保值者、套利者和投机者。套期保值者是整个金融期货市场存在的基础,投机者和套利者的存在则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和定价效率,三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保证金融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从理论上来讲,持有金融资产现货或参与现货交易的投资者都具有套期保值需求,有可能成为金融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者,在我国,对于三类金融期货产品而言,其潜在的套期保值者具体如下:

一是股指、股票期货套期保值者。在股票市场上,虽然从开户情况来看,个人开户数占到了99.5%,但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流通市值却占到了四成多。如2006年底,我国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已达到58家,证券投资基金314只,基金资产净值达8,565亿元。此外,证券市场上其他机构投资者还有证券公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QFII和一般机构投资者。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较大,这些机构投资者今后都有通过股指期货、期权来规避市场风险的需求。

二是外汇期货套期保值者。2005年8月,为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人民银行了《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非金融企业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自营易;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交易。截止2006年8月底,在我国上海外汇交易市场上,共有260家会员,可以讲目前我国外汇现货市场上,基本上涵盖了需进行外汇交易的机构投资者种类,这些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今后外汇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者。除了上述机构投资者外,我国个人的外汇资产也在快速增长,其中一些资产量较大的也存在套期保值需求。此外,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QFII)在我国投资额度不断增长,已达100亿美元左右;而且2005年12月,商务部、证监会等还联合《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允许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中长期战略性并购,这些外国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都具有一定的外汇套期保值需求。

三是利率期货套期保值者。在我国,需要通过利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投资者涉及较广,一是信贷市场上的借贷双方,主要是银行和贷款企业,目前中长期贷款是我国银行信贷的主要部分,这类贷款对于银行和企业来讲都存在极大的利率风险,利率期货会为他们双方提供良好的风险管理工具;二是同业拆借、债券和票据市场上的投资者,截止2006年8月,银行间同业拆借与债券市场共有市场成员1,329家,涉及内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17类金融机构;票据市场1,201家会员,也包括了中外资银行、财务公司等。由于债券、票据等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这些机构都有可能成为利率期货市场上的套期保值者。

就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投机和套利者而言,开展后可能会有以下四类:一是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操作主要以投机为主,尤其是在股指期货上。二是期货公司,虽然目前期货公司还不能开展自营业务和委托理财业务,但放松这些管制只是时间问题,由于他们投资不涉及现货市场,操作会以套利和投机为主。三是期货投资基金,包括私募、公募期货投资基金。目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上,流动性和投机性都很强的民间性质、松散的、以个人资金聚合为基础的“游资”,到时可能会以合法的私募基金形式出现。四是前述的各类潜在的金融期货套期保值者,有些套期保值者在认为自己确实能准确把握价格趋势时,也会进行一些投机性或套利性操作。

二、促进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投资者发展的建议

(一)确保套期保值者、套利者和投机者协调发展

套期保值者、套利者和投机者,三者之间的比例是否合理是期货市场功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即套期保值者转移的风险需要有规模相适应的投机者承担,同时期货市场高效的价格发现机制也需要大量的投机者和套利者的参与,如果市场套期保值比重过大,投机、套利的比例过小,则势必会造成市场滚动性不足,套保者的风险无法转移,但如果投保比重过大,则容易引发市场的过度滚动,因此,保持三者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市场的健康运行,在国际成熟金融期货市场上投机者的交易量是最大的,套期保值保值者交易比例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如香港金融的市场上,虽然不同产品其三类投资者的比例各不相同,但整体市场的套期保值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比率,近三年平均维持在33.3%左右,套利交易占15.5%左右。

(二)培育金融期货机构投资者

金融期货市场投资者按其身份,可分为交易规模较大的机构投资者和众多的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资金实力强,操作较为理性,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在一个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力量的壮大,不仅有利于减少市场风险发生的频率,也是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

目前国际金融期货市场上,投资者机构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三大类金融期货中,外汇期货和利率期货中的机构投资者交易量往往占据着绝对多数的比例,如2005年,韩国利率期货交易中,机构交易者占了95.6%;外汇期货中,机构投资者则为91.5%;在股指期货交易中,个人投资者所占的比重相对高一些,2005年为44.0%。但是,近三年无论是韩国股指期货市场,还是金融期货市场整体上,个人投资者的比例都呈下降趋势,而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则逐年上升,在股指期货交易中,个人投资者比重从2003年的55.1%降为2005年的44.0%;市场整体上,个人投资者的交易比例也由54.6%降为43.1%。在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上也存在近似的情况,如2005年7月-2006年6月间,整个金融期货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交易量占金融期货市场总交易量的77%,占比较上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总之,虽然不同国家和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尽相同,但在市场整体上,机构投资者都是市场最主要的参与主体,并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势头。

此外,从国外金融期货机构投资者类型来看,金融机构是金融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主要组成部分。如2005年韩国利率期货交易中,银行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35%排名第一,随后是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信托公司,这四类交易主体交易量的总和占到利率期货交易总量的81.3%;外汇期货交易中,银行交易量占37.6%、期货公司占22%、信托公司为14.7%,这三者交易量占整个外汇期货交易量的74.3%;股指期货比较特殊,个人投资者占到了44%,名列第一,证券公司和外国投资机构分别以25.6%和23.7%排在其后,这主要是因为股指期货相对于其它品种具有较高的波动性,吸引了众多的个人投资者进行投机易,而使得其个人投资者比重较高。

目前,我国培育金融期货机构投资者最大的障碍在于现行法规政策中,金融机构等相关机构投资者被禁止参与期货交易的规定。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金融机构投资范围见下表:

同时,我国《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还规定期货经纪公司不得从事期货自营业务,同时还要求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进行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金融机构不得从事期货交易,期货经纪公司也不得接受其委托进行期货交易。

由于我国银行、保险公司和基金等金融机构所允许的投资范围都不包括金融期货,这使得我国当前即使推出金融期货,也面临着交易机构主体缺失的问题。因此,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发展机构投资者、调整投资主体结构的关键在于尽快调整现行的法规、政策,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准入,使得具有避险需求的金融机构和企业都可以顺利进入期货市场参与交易,拓宽市场参与者范围和资金来源,形成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广泛参与、合理的市场机构投资者群体。

(三)促进金融期货市场投资者的国际化

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在国际较成熟的金融期货市场上,国外投资者往往占很大比例。据统计,2005年,世界期货交易量排名第一的欧洲期货交易所,其国外投资者的交易量占到总交易量的71.5%,其德国本土交易者的交易量从1999年的40.83%降到2005年的18.5%,减少了一半还多。这种国际化的投资者结构,不仅表明其产品和交易制度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使得欧洲期货交易所期货市场定价更具合理性和世界影响力,同时,这也是其交易量能上升至世界首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兴国际期货市场国家也都十分注重推动期货业的对外开放,提高自己金融衍生品市场投资者的国际化水平,以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如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国外会员在1995年就已经接近80%。

国外期货投资者和期货公司在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研究,以及操作和风险管理上,都要比国内领先不少,我国引入外国投资者不仅可以提高整个金融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而且还能够促使我国期货公司和投资者努力提高管理和操作水平。此外,通过吸引外国投资者积极参与我国期货交易,也可使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和美国、英国等交易所一起组成全球范围内、全时段的期货投资链条,提高我国期货交易所定价的国际影响能力,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促进我国投资者国际化可采取鼓励有能力的国内期货经纪公司走出去,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发展和吸收境外客户参与我国国内金融期货交易;同时吸引国外期货公司、对冲基金、期货投资基金、其他国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我国金融期货市场交易,发展他们成为交易所会员。但是,在向外国投资者开放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管工作,以防止其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在市场上兴风作浪,把国内投资者作为其猎取的对象,影响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正常的发展。

(四)发展期货投资基金

期货投资基金始创于1949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而迅速成长。1988年,美国期货投资基金的规模为60亿美元,到1996年就增加到300亿美元,目前约为1,000多亿美元。期货投资基金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但目前在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与地区,期货投资基金也已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在西方成熟金融期货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对于我国而言,设立期货投资基金有利于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改善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并且可吸引社会各类闲散资金参与期货交易,扩大市场的资金规模,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同时期货投资基金操作较为理性,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这也有利于金融期货市场的稳定。另外,通过基金使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由基金经理统一运作,也为政府对期货市场的管理创造了便利。为使期货投资基金在我国稳步有序发展,可采取先立法后试点,再推广的方式,促进其发展壮大。

(五)发展和吸引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与期货投资基金在国外都被称为另类投资工具,由于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交易成本低、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成为了现代对冲基金投机的得力工具,也使对冲基金成为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重要投资者。因为对冲基金投资涉及面广,包括现货和衍生品两个市场,它的规模较期货投资基金要大的多,2006年底已超过1万亿美元。

(六)扶持我国期货公司作大作强

第5篇:量化交易与资金管理范文

1.1民众投资可选择种类少黄金投资一直被认为是抵抗通货膨胀或者是新的投资途径。但据世界黄金协会的一份统计显示,1896-1996年的100年间,比较综合平均股价指数、公用事业股票、长期国债、国库券与黄金,黄金的累计报酬率还是位居最末。因此,当通胀温和时,黄金抗通胀效果并不明显,只有出现恶性通胀时,黄金抗通胀的效果才会显现。[3]而目前房地产投资致富已然成为泡沫,基金也不被看好,而储蓄的利率又没有达到预期,基于这样的投资前提,只能选择黄金投资。或者说,由于房地产周期拐点出现、未来价格呈现下跌趋势,存款处于2年多来的负利率,民众中有投资需求的只能选择黄金作为投资的替代品。

1.2个人黄金投资有不理性的表现省内的黄金首饰类消费需求远远超出科研、工业、医疗等行业的黄金需求比重。黄金的金融投资需求近年来增长迅速,在世界成熟黄金市场上,商品实物黄金交易额不足总交易额的3%,9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黄金金融衍生物[4]。也就是说,黄金金融衍生物的交易才是市场的主流。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本省的黄金交易尚处在实物商品交易为主的阶段。中国个人黄金投资从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发生第一笔交易开始,经过预热期和市场培养之后,今年交易量明显提升。据调查,有部分的投资民众不具备基本的理财知识,不了解期货交易规则、不研讨合同条款含义,甚至听说投资黄金具有保值增值、只赚不赔的特性,就盲目入市,买卖黄金,甚至不惜借钱炒黄金;有的投资者明知“黄金黑市”是违法的存在,为获取暴利,参与非法机构的黄金期货交易业务。对交易风险估计不足,易使投资者在遭受损失时难以理性对待,进而引发大量纠纷,其中表现出的一些非理性冲动投资现象需要社会的引导。

2解决吉林省黄金投资问题的对策

2.1政府加强对省内黄金矿产及交易机构的监管针对黄金交易市场中某些机构的非法交易行为,政府应加大力度,形成有法可依的局面,同时,要加大执法的力度,不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形成新的政策漏洞,让不法投资交易机构有机可乘。吉林省黄金管理局的文件明确指出,要总结、改进全省2013年度采掘计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综合开发、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加大地质探矿软硬件的投入,增加金矿资源储量,提升储量级别,改变目前三级矿量失衡的状况;利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实行节能减排,努力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一方面依托银行贷款,开展资本运作,争取社会融资;另一方面动员企业内部自筹;尽量争取国家地勘资金补助。根据国土资源部等12部委关于资源整合的意见,要落实省政府“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谋划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要求。吉林省工信厅、吉林省黄金管理局、通化市黄金管理局共同谋划编制吉林省黄金(有色金属)资源工业园区勘查开发规划项目方案,拟与央企或有实力的企业对接,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加速园区与开发区内资源勘查和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黄金企业及通化资源工业有序快速发展。进而促进全省黄金投资市场稳健健康发展。以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为黄金市场的科学发展提供保障;要尽快建立一整套适应我省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黄金市场及黄金期货管理、流通、鉴定的政策法规体系,改革旧的黄金管理体系。修订有关条例法规,使之体现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规范黄金生产、流通与消费,给予商业银行开办各种黄金业务法律上的支持,促进黄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完善黄金交易所会员准入、管理、退出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为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2管理机构实行有效监管,完善投资者结构逐步完善现货市场,为建立黄金衍生产品市场奠定基础。完善黄金交易机构的服务功能;保证按时清算划账;扩大现货的交易品种;做好宣传指导工作;加强对现货市场的监管和风险管理,完善黄金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主动采取策略,宣传黄金交易的市场化体系,让更多的客户了解现行的交易体制;尽快面向所有会员开通网上交易窗口,便于会员单位决策层的实时操作;积极通过交易,杜绝使用私金、黑金现象,实现黄金交易的全面市场化。提高服务中的科技含量,加强对网络、计算机安全的管理。经常性地对网速、网络连接质量进行检测,为会员操作提供方便;对异地会员单位的资金划拨,按照相关的办法进行操作,对延误资金划拨的清算银行要按规定处理。利用微信、短信、电子邮件发送等电子媒介方式建立便捷的信息渠道,充实交易所官方网站内容,增加月度交易金价表的总计数字,加强网上公布数字与交易所会计数字的核对以及提供会员交易数字等等。将非标准金的生产、收购纳入市场交易的范围。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黄金市场中的作用。商业银行要兼具清算银行、商和做市商、黄金银行、货币银行的角色。要完善规章制度、注意防范风险、提高投资黄金交易人员对业务的操作水平等工作。

第6篇:量化交易与资金管理范文

关键词:黄金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非法黄金交易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3-0046-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3.11

一、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现状

黄金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经历了“严格管制――统一管理――逐步市场化――完全市场化”的过程[1]。1950年4月,《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出台,明确规定国内黄金白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冻结民间的金银买卖活动,并采取最严厉的监管措施对银圆投机和黄金走私活动实施打击。改革开放后,严格管制政策开始出现松动。1979年,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铸造发行纪念性、投资性金银币。198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在国内恢复销售黄金饰品的通知》,重新恢复黄金饰品市场。199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黄金定价机制,将黄金固定定价改为浮动定价,黄金配售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199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白银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开了白银市场。2001年,取消黄金定价制,对黄金收售价格实行周报价制度,同时取消黄金制品零售业务许可证管理制度,实行核销制,黄金市场逐步市场化。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2005年7月,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交易正式向个人开放;200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上海黄金交易所吸收外资银行成为会员的申请;2007年9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我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现货与衍生品相结合、面向机构和个人的多层次黄金市场格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不断丰富。黄金行业的从业人员已达200万人以上,黄金市场的发展框架已初具规模。2010年,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总交易量6051.50吨,交易额达1.6万亿元,位居全球交易所市场黄金现货交易量第一。同期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交易量6794吨,交易额1.83万亿元。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2010年全球期货成交量统计,我国黄金期货市场规模位列第七。

二、我国黄金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统购统配政策取消后,我国黄金市场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业务、商业银行黄金业务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业务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但黄金市场也面临着与经济发展速度、规模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

(一)黄金市场监管主体缺失,制度建设滞后

按现行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上海黄金交易所进行的各种黄金交易;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黄金期货;商业银行开展的柜台黄金业务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企业从事黄金生产或首饰销售业务由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进行监管;与黄金交易相关的税收政策则由财税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管[2]。多头监管在监管效率以及执法力度上容易引起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黄金市场的管理与运作,不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营造良好竞争环境。我国黄金市场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规范黄金市场的法律法规主要是《金银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法》。其中,《金银管理条例》由于制定时间较早,大部分条款已陆续废止,且该条例主要内容是规范黄金资源的“统购统销”行为,并未涉及场外交易、境外资金的参与、中介机构的规范以及黄金市场的监管等方面,已不适应现行黄金市场发展需要,法律真空的存在也对非法黄金交易的认定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中国人民银行法》只是在原则上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督管理黄金市场,对市场主体资格准入、业务监督、统计信息监测以及违规处罚等具体管理权限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黄金市场主体较单一,创新动力不足

目前,国内市场上可供交易的只有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现货产品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产品、商业银行推出的纸黄金业务以及涉金企业推出的实物金条和金币产品,品种有限。黄金现货市场诸多交易工具还未兴起,场外衍生品市场涉及的远期、掉期、远期利率协议等发展还不成熟,个别商业银行虽然推出了现货期权产品,但市场规模很小[3]。与国外成熟的黄金市场相比,交易品种和模式都较为单一,黄金投资功能发挥不充分,与现行居民对投资性黄金的需求不相适应,不利于黄金市场健康发展。另外,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参与主体主要是用金商及产金商、具有自营与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缺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等活跃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及有实力的大型做市商,交易主体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价格弹性较小。

(三)非法黄金交易没有杜绝,监管存在漏洞

黄金市场的不完善,使一些非法场外交易直接冲击正常的黄金交易市场秩序,利用延迟交付与保证金交易规则模拟黄金期货交易模式,搭建网上黄金市场,诱骗投资者投资。在交易过程中,经营者不仅能获取一定数量的经纪费用,同时还能通过对黄金行情走势随意变更交易头寸,牟取巨额非法利益,存在巨大的交易风险。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规范黄金市场参与者行为,严禁参与地下炒金活动。对参与地下炒金活动的市场主体,相关部门应予以严惩,并将相关信息录入征信系统。”2011年7月,中编办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黄金市场及黄金衍生品交易监管职责的意见》,规定“人民银行负责监督管理黄金市场及黄金衍生品交易,组织起草黄金交易及黄金衍生品交易的法律法规,组织认定、查处非法黄金交易以及变相黄金期货交易等非法黄金衍生品交易活动”,并要求“建立人民银行牵头,公安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的非法黄金交易及黄金衍生品交易处置工作机制”,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措施。

(四)商业银行人才储备不足,业务营销水平低

黄金业务专业性强,基层营销人员缺乏专业化的培训,不能很好的掌握黄金市场信息与价格走势分析,难以满足对中高级客户的投资服务需求。同时,部分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和营销人员对开办黄金业务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认识不到位,营销力度不够。

三、构建和完善我国黄金市场体系

未来黄金市场的发展要服务于我国黄金产业发展大局,立足于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竞争力,着力发挥黄金市场在完善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一)完善黄金市场法律制度,明确监管职责

应进一步完善黄金市场的监督管理法律制度,尽早出台《黄金市场管理办法》、《场外黄金交易监督管理办法》、《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关于黄金管理和黄金市场交易的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黄金市场的监管主体、职责分工、黄金交易市场参与者及交易规则、黄金投资品种、风险防范措施等,建立综合性的统一监管框架,确保我国黄金市场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4]。同时,应进一步明确各单位的监管职责,可以建立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部门、银监部门、证监部门、公安部门和海关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内的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一方面,对黄金交易机构主体资格及业务合法性、交易规范等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并建立相关信息共享机制,加大对非法黄金交易打击力度,出具相应的非法黄金交易认定书,为公安机关办案提供依据,维护我国黄金市场运行秩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交流各部门在非法黄金交易治理方面的措施和经验,明确各方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切实维护市场整体利益。

(二)构建多层次的市场参与主体,加大创新力度

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需要培育多层次的市场参与主体,尤其是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实践表明,机构投资者在现货产品的基础上,加入期货资产进行投资组合,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要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市场稳健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发人民币报价的黄金衍生品产品,加大创新力度,丰富交易品种,完善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市场功能,提高市场的规范性和开放性。

(三)充分发挥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商业银行作用

上海黄金交易所应尽快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改善和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各项制度,保障市场规范运行。不断发展和创新国内黄金交易,开发新的黄金交易品种,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满足各层次投资者的需求,并适当降低黄金衍生品的投资门槛,扩大参与主体范围。上海期货交易所应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不断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我国黄金风险管理市场健康发展。商业银行要围绕黄金开采、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整个产业链条,切实创新金融产品,着力改善金融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成效,向黄金产业提供多方位的金融服务。结合产业和市场发展需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展实物金销售、黄金租赁、黄金远期和黄金期权等业务,丰富市场品种,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和规避风险的需要。同时,金融机构要加大黄金业务的人才储备,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培育一批优秀的黄金市场从业人员。

(四)加强黄金市场投资者教育,宣传引导理性黄金投资

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我国黄金市场的政策法规,普及黄金市场基础知识,加强风险教育,提高市场参与主体的风险意识,以系统、权威的方式引导公众合理投资黄金,逐步培育成熟的黄金市场投资群体。同时,关注基于互联网设立的电子黄金报价平台,向投资者推介黄金交易的情况,加强对各种新型黄金投资方式的监测,及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风险提示。另一方面,积极营造打击“地下炒金”行为的活动氛围。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在银行等正规从事黄金交易的场所,开展对打击非法从事黄金交易活动的宣传。

参考文献:

[1]张海波,郭玲.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9(5).

[2]上海黄金交易所考察小组.英、荷黄金市场运行情况及对国内的启示[J].中国货币市场,2007(4).

第7篇:量化交易与资金管理范文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关闭至今已整十年,十年间我国金融市场环境已今非昔比。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运行状态,作为国债期货市场依托的国债现货市场也得到长足发展,加之保值国债的取消以及国债市场的规范管理,这些都为恢复国债期货市场创造了条件。重建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一、历史回顾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率先允许证券自营商进行国债期货交易。1993年10月25日,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1994年初至1995年初,国债期货市场飞速发展,国债期货交易场所从2家陡然增加到14家。由于股票市场的持续低迷以及钢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相继被暂停,大量资金涌人国债期货市场,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金额竟高达28万亿元。在“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前的数月中,已出现数家机构联手操纵上证所“314”国债期货合约,致使其出现日价格波幅达3元的异常情况。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公布的1995年国债发行量被市场视为利多,加之“3.27”国债贴息消息日趋明朗,致使全围各地国债期货市场均出现向上突破的行情。上证所“3.27”合约空方主力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行情飙升后蓄意违规。16点22分,空方主力万国证券公司大量透支,以近千万手的巨量空单打压,“3.27”合约价格瞬间暴跌3.8元。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造成了震惊全国的“327”国债期货事件。“3.27”国债期货事件之后,各交易所采取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措施以抑制国债期货交易的过度投机但即便如此,国债期货市场仍风波不断,5月10日又发生著名的“3.19”事件。1995年5月17日,鉴于中国当时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证监会作出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至此,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二、经验总结

1、没有市场化利率

国债期货是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从国际惯例来看,国债利率市场化是国债期货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国债期货推出期间利率一直由政府决定,国债利率以同期银行储蓄存款的利率水平为参照上浮一两个百分点。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的一种,没有利率的自由变动也就几乎失去了其套期保值规避利率风险的功能,而当时影响国债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为通货膨胀和保值贴补,致使国债期市受政策、信息影响过大,加大了政策性风险,直接助长了过度投机。保值贴补率和国债贴息政策就是导致“327”事件的重要根源。

2、没有发达的国债现货市场

从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规律来看,应先发展货币市场,在此基础上再发展长期资本市场。而中国证券市场是在货币市场没有取得什么发展的条件下超前发展起来的。从市场容量来看,市场容量太小是当时国债期货市场的主要矛盾之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债现券的总体规模太小,可以上市流通的债券数量太少,1994年和1995年国债发行总量不过一千多亿,其中约3/4不可上市流通,这直接导致期货市场可供交割量十分有限,致使“多逼空”不断上演,助长了投机行为;二是现货市场债券期限结构单一使得国债期货市场产品品种缺乏,投资者难以通过合理搭配期限来降低风险。

3、没有完善的监管体制

“3.27”国债期货风波的产生虽有其突发性的“政策风险”因素,但各证券、期货交易所资金保障系统和交易监督管理系统的不健全也是“违规操作”得逞的原因。在风险监管机制的设计方面:其一,过低的保证金水平(2.5%)与国际通行标准相距甚远,甚至不如国内当时商品期货的保证金水平,无疑成为国债期货投机气氛过浓的诱因。其二,上证所采用的是“逐日盯市”而非“逐笔盯市”的清算制度,也就是说,交易所是要用前一日的结算价格和静态的保证金制度控制当日的动态价格波动,这显然是达不到监管目的的,这使得“3.27”空方主力违规抛出千万手合约的“疯狂”行为得以实现。其三,没有涨跌停板制度。涨跌停板制度是国际期货界通行的制度,而“3.27”国债期货风波出现之时,当时的上交所甚至没有采取这种控制价格波动的基本手段。

从当时各方面情况来看,我国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3.27”事件后,尽管各方人士还在努力维持国债期货市场,但市场规律是客观的,国债期货市场的暂时关闭是必然的选择。

三、恢复和发展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l、国债期货交易可以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提供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和工具。随着市场化改革和放松金融管制的要求,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银行加快了推动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利率风险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市场主体对于利率风险管理及其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国债期货正是利率风险管理地有效工具。

2、国债期货交易能提升国债市场功能,促进国债市场发展,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首先,国债期货交易能显著地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流动性不足是目前困扰国债市场地深层次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国债市场功能的发挥。其次,国债期货交易有助于培育机构投资者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这是因为:(1)培育机构投资者需要丰富的投资品种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作为市场依据,恢复国债期货交易可以为机构投资者增加新的投资品种,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降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有利于组合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恢复国债期货交易有利于减少市场操纵行为,形成比较公平的市场环境,真正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原则。

3、开展国债期货交易能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创造条件。从理论上讲,国债期货交易要以利率市场化作为前提条件,但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又需要国债回购、期货和期权市场作为配套的市场机制。由于国债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排头兵,更需要国债期货市场的起步和发展作为呼应。

4、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交易是完善期货市场,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和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现实需要。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恢复国债期货交易可以作为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切人点。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积累了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经验和教训,也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另外国债期货与其他金融衍生品种相比风险较小,因此,可以把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交易作为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切人点。

(二)可行性

目前我国金融环境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时已经有了显著变化,无论是在利率市场化还是在现货市场发展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也为当前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交易准备了条件。

1、利率市场化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国债期货的恢复提供了现实依据。国债期货是利率期货的主要品种之一,利率的市场化和资金的流动性是国债期货产生的重要条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对利率的管制己越来越松,利率市场化必将成为必然趋势。如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已经放开,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已经取消,国债回购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回购利率成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形式。1996年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启动,2000年实现外币利率的市场化,其后又推出了利率市场化的三年步骤。这表明我国为适应新的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开始朝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大步迈进。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和国债期货的推出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利率市场化为国债期货的恢复提供了必要条件,国债期货的恢复又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配套的保障机制。

2、快速发展的现货市场为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首先,在国债的发行规模上,1997——2001年的国债发行量分别为2449.39亿元、3808.67亿元、4014.5亿元、4880亿元和5004亿元自1998年以来无记名式国债的发行完全停止,凭证式国债的发行比例相对下降,而可上市流通的记帐式国债的发行比例则大幅上升,市场流动性大幅提高。其次,国债期限结构更加完善。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1985年至1993年之间,是清一色的2到5年期中期债券,1994年开始出现了近20%的1年期和少于1年期的债券,同时也有小部分超过6年期的债券,不过没有出现10年以上的长期债券,1997年发行的国债中10年期债券约占5.5%,而2002年以来国债包括了l、2、3、7、10、15和目前期限最长的30年期国债,在长短期限配搭上较以前分布更为“均匀”,使我国国债市场的收益率曲线更为完整,也为国债期货提供了依据。

3、商品期货交易的开展为我国推出金融衍生产品特别是恢复国债期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国债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种与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很多共同点,如其价格载体都是现货,其交易机制都是依赖于投资者对未来现货市场价格的预期等,因而在恢复国债期货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商品期货交易一些成功的经验,并有目的的避免一些在商品期货交易中发生而且有可能在国债期货交易中发生的问题。同样商品期货交易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在交易场所、交易规则设计、交易监管等方面为国债期货交易市场的重新建立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四、恢复和重建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构想

(一)关于市场模式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采取单独设立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方式适应我国国情,符合世界金融衍生市场发展的潮流。这是因为:单独设立金融期货交易所(1)有利于风险的监管。目前,我国的金融现货市场风险较大,如果将金融期货与金融现货交易相混合,则意味着两个高风险市场的混合,这必然加大监管的难度;且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还是个低效率的市场,如果将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交易混合,则意味着高风险市场和低效率市场的混合,问题可能更大。如果能将金融期货市场分离到专门的场所,将金融现货市场、商品期货市场以及金融期货市场分而治之,则可能做到风险的分离与效率的提高。这样的安排有一定的前瞻性,给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其他品种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和余地。如果这个模式成功了,它将为将来利率期货、股指期货、外汇期货、期权、互换等多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丰富的经验,为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风险监控机制

建立国债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系统,应包括建立资金保障系统、交易监督管理系统、会员资信评价系统、客户保证系统和交割保障系统等五个职能不同的子系统。资金保障系统主要由保证金制度及征收风险基金两大部分组成。保证金制度包括基础保证金制度、初始保证金制度和追加保证金制度。保证金具体金额的确定,应取决于合约成交额高低、市场价格波动幅度、交易方式是套期保值还是投机以及交易客户的资金及信誉情况的好坏等因素。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发展初期,保证金占成交总额的比例应高些;随着国债期货市场的日益成熟,比例可相应降低。征收风险基金是指,为了避免突发性事件带来的风险,交易所结算系统从每笔成交合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基金,用于确保交易所和会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财务安全。建立交易监督管理系统的目的,在于防止交易者操纵价格或垄断市场,维持正常的交易秩序。其主要包括涨跌停板制度、大户报告制度、交割月净持仓量制度和交易检查制度。其中,涨跌停板制度应规定期货交易不同上市品种的价格幅度,把每天期货市场的价格变动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避免价格波动过大、投机过旺;大户报告制度应规定当会员或客户投机头寸达到了交易所规定的数量时,必须向交易所申报客户的开户情况、交易情况、资金来源和交易动机等,以便交易所审查大户是否有过度投机和操纵市场行为以及大户的交易风险情况;交割月净持仓量制度应规定,会员交割月最大净持仓不得超过该品种可交割等级现货市场供应量的一定比例,特别是对于市场风险较大的品种,交易所有权提高交割月份的交易保证金比率;交易检查制度应随时对被认为有问题的会员进行交易量、资金状况等方面的检查,并对一些违规行为如操纵市场、转移持仓等进行调查处理。会员资信评价系统应规定,只有那些拥有相应的交易资金和良好的商业信誉的企业才能成为交易所会员,并将会员单位的资信状况按各类指标进行量化,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客户保证系统主要包括资格审查登记制度、客户报告制度、客户风险管理制度和客户申诉制度,其实质是对会员业务进行管理和监督,规范期货交易中的行为,以促使交易所能够有序的运行,保证客户利益,为每个投资者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交割保障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交割月份对会员的月持仓量进行限制,并劝说没有实物保证的会员尽可能平仓;二是在交割期间,交易所尽量使交割事宜标准化,优化交易程序和交割时间安排,制定交割规则,并以经济合同法为据,针对买卖双方不同违约情况,实行不同的违规处罚制度。

第8篇:量化交易与资金管理范文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规避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的衍生金融工具方兴未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其不断发展的规模大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内容与行为规范,引起各国会计机构、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这一期间,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如股票衍生金融工具、利率衍生金融工具、外汇衍生金融工具等已通过各种途径涌入我国金融市场。衍生金融工具既是重要的规避风险工具,也是巨大的风险源,如何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课题。目前,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通力协作与各国学者的不断努力,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之势,也给我们对其的认识与把握上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应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进行持续、深入地调查与研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与特点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即金融衍生产品,有时也称为衍生工具或衍生品。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交易手段或交易媒介,它是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新兴金融工具,表现形式是以一定的标的(价格、利率、汇率、指数)为基础进行的双边合约或支付交换的协议。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是一种交换的契约,其价值则是由该契约中所规定的标的衍生而来。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出现的较晚,品种数量十分庞大,并且又处于不断的发展中,故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进行界定十分困难,种类划分也难以统一。虽然,各国科研机构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的突破。但是,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认识,同一行业内也有不同的认识。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从会计角度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定义,其中以特征定义法较为典型。但是,受到衍生金融工具品种繁多与不断翻新的影响,简单的特征定义法很难满足衍生金融工具定义的需要。有鉴于此,笔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精髓主要是以下几点:(1)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契约。(2)它以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3)它的目的是避险与投机。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为:以另一(另一些)金融工具为基础进行交易达到避险与投机的目的,以净额结算其价值受到这一(这一些)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化影响的一种经济契约。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尽管衍生金融工具种类繁多,发展迅速,但因其历史较短,因此我们不难归纳出其一些明显的特点:

1、衍生效应。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关键在于其可以以一个或几个基本金融工具作为标的并且不断进行发展创新的衍生性。

2、高杠杆效应。对投资者而言,杠杆性是指以较少的资金成本可以取得较多的投资,以提高收益的操作方式。衍生金融工具大都是一种保证金交易,只要操作得当,价格变化预测无误,便可以较少的保证金(投资成本)带来十倍甚至数十倍于保证金的巨额收益,优厚的投资报酬吸引着投资者。

3、虚拟效应。虚拟性是指证券所具有的独立于现实资本之外,却能给证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特性。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标志着经济虚拟化的深化。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身只是代表着权利和义务的一纸契约。具有虚拟性特征的衍生金融工具脱离了实物交易过程,独立于实物交易之外。

4、波动效应。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受到基础金融工具的跨期交易影响,而它的实际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本金融工具的价值与使用者的主观期望。因此,与传统金融工具相比,它的价值具有很大的波动性。

5、风险转移效应。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直接动因是企业要求“规避风险”。

6、金融商品效应。衍生金融工具这类合同的标的均为金融商品,金融商品在交易之后具体表现为一方的资产和另一方的金融负债。

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联系在一起发生的各种经济危机,再次引起人们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上存在的巨大风险的注意和反省。如何规避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风险与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收益,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的特点

什么是风险呢?直觉上,我们知道风险是什么,通常将风险与未预测到和不希望发生的事情联系到一起。但是,一个真正可靠的定义是:风险是指结果的任何变化。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波动比任何别的商品都要频繁和激烈,所以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性是其本质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而只能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而且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风险看作只有负面的作用,“高风险高收益”是金融市场配置收益/风险时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衍生金融工具创造的初衷是套期保值(规避风险),与传统风险管理模式相比,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一般是采用风险对冲的方式,多用于汇率、利率和资产价格等市场风险的管理。

2、通过对冲比率的调节和金融工程方面的设计安排,可以将风险完全对冲或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将风险水平调节到投资者满意的程度。这种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可以使得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管理投资组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

3、通过选择远期或期权性质的衍生金融工具,可以选择完全消除波动性或只消除不利波动而保留有利波动的风险管理策略。

4、可以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买卖,比较方便地调节风险管理策略,便于风险的动态管理。

5、通过购买特定种类的衍生金融工具,投资者可以分离某种特定的风险并将其对冲掉,而保留其他愿意承担的风险。

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种类、成因与规避

(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种类

1、信用风险,亦称履约风险。指因交易方无法履行契约而造成我方财务上的损失。此类风险主要发生在场外交易中,场内交易的任何一项交易都由交易所或清算所结算,交易所制定有严密的履约、对冲及保证制度,即使出现部分交易者违约情况,交易所也能代其履约,所以能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企业衡量总信用风险时应考虑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评估价格或利率变动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包括:衡量企业内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信用风险;建立独立信用管理功能;采用对冲契约,双方同意一方违约时仅就信用负责,如此可以降低个别交易对象的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即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风险。精确衡量市场风险需依赖高层次的数学和统计技术以及资料库与电脑程式。一般而言其管理方式有二:一是以市价衡量;二是风险管理制度应着重于测试或模拟计算市价及利率变动对企业衍生性工具组合价值的影响。

3、流动性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指企业无法筹措资金以履行合约之风险。企业由于无法在市场上以公平价值迅速出售金融资产而产生的风险亦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合约标准化程度、市场交易规模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4、操作风险。指因不适当的制度、不适当的管理及控制、欺诈或其他人为错误所造成的可能财务损失。操作风险的管理必须依赖健全的制度程序及控制,才能确保上述其他各类风险的有效管理,包括交易的适当记录,风险的衡量,交易对方遵循规定的政策、程序及限额。

5、法律风险。指因合约无法履行或草拟条文不足引致损失的风险。为降低法律风险,经纪商应定期评估其衍生性金融商品契约的法律效力,并及时对交易方的权力征求法律专家的意见。

6、现金流量风险。指货币性金融工具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动风险。如,浮动利率债务会随着有效利率的变动而使其未来现金流量变动。

虽然,上述6种风险还不可能包括衍生交易中的所有风险,但这些风险却是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最常见的。它们的存在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所决定的,故不能彻底排除,而只能加以防范,尽量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成因。衍生金融衍生产品设计的初衷是创造避险工具,排除经济生产中的某些不确定性,实现规避风险。但是,近年来,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却越来越多地从套期保值的避险功能向高投机、高风险转化。回顾2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金融领域发生的变化,产生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大体上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探讨。

1、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1)经济一体化。衍生金融产品是经济一体化的产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机制作用越来越强,衍生金融工具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它的副作用已对会计机构乃至整个会计体系带来了潜在的威胁: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模糊了金融工具与非金融工具的界限,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大量新兴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各种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传统的管理手段逐渐失效。

(2)国际游资的冲击。随着发达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取消,各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收益、高流动性,并由此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散化。通过计算机和卫星网络,全球性的资金调拨和融通在几秒钟之内便可完成,遍布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极大地方便了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所以,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总额为1.5万多亿美元的巨额国际游资大量地参与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并进行恶性投机,人为地制造市场不均衡,其结果导致当地金融系统与会计系统的紊乱,加大了监管难度。

(3)金融技术的现代化。一方面是现代化的金融技术理论层出不穷,如波浪理论、随机指数、动力指数等,使风险控制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电脑设备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升级换代,使这些金融理论在日常的交易中大显身手。大的金融机构通过广揽人才,既有经济、金融、管理人才,还有数学、物理、电脑等多种专业人才,利用现代化交易设备,从事高效益、高风险的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虽然他们能为交易机构本身提供规避风险的条件,但是从整个市场来看,风险依然存在,而且随着交易量的剧增,偶发的支付和信用风险的产生,随时都可能导致一场巨大的危机,因此从这一方面看是增大了市场潜在风险。

(4)会计业务的表外化。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属于财务报表的表外业务,不必增加资本即可提高企业的盈利性,并且不会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状况。于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规模日趋扩大,出于盈利目的进行的投机交易越来越多,不但使整个市场的潜在风险增大了,而且传统的监管手段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财务报表变得不准确,许多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经营透明度下降。

其他的外部原因可能源于自然灾害、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等,这就不仅仅是会计本身的问题。

2、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外部环境日益宽松,交易技术手段不断改进,诱使投资者去尝试新的冒险。然而,这仅仅是产生风险的外部客观条件,更主要的原因是投资机构内部的协调、配合和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它包括管理层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管理不严密和交易员操作的失误。

(1)管理层的认识不足。衍生金融工具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复杂的风险管理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而这些通常不为一般企业的高层领导(甚至一些金融机构的领导)所了解,他们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估计不足,难以准确地把握交易时的具体细节,不能对交易的产品种类、期限、杠杆系统以及时机等具体事宜做出明确规定。由于不了解潜在的巨大风险,往往当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危机就要爆发时,决策者还不知道自己的决策已经失误了。

(2)内部控制薄弱,从业人员水平低下。衍生金融工具不仅产生的时间短,而且性质复杂,许多从业人员对此很陌生,但它涉及的交易量大、风险大,必须予以充分披露。因此,必须实施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不仅从专业知识方面提高人员素质,还要重视职业道德的培训,使其提供的相关会计信息真实可比、完整可靠。

(3)会计系统不发达。过早地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对国际游资的套利和投机活动敞开大门。但缺乏相应会计管理系统:一方面是会计监管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包括法规、制度和实施机制),使个人和机构有违法违规操作的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是会计机构本身缺乏风险意识,缺乏应有的进行风险管理的机制、技术和能力。

(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规避。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能够改善市场效率和使用者的风险收益特征,实现避险、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但不能因此忽略实际运用的复杂性和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巨大风险。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衍生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涉及经济和会计的深层次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加以防范的问题。

1、从宏观上规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

(1)调整经济结构,及时实现产业升级,防止出现经济泡沫。

(2)发展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发展第三方信用评估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保险市场和风险转移市场,增强转移和重新配置风险的功能。

(3)加强会计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加强法规体系的建立,加大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防止市场参与者承受过度风险。

(4)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的不完整性将带来更大的风险损失。因会计信息不全或信息失真导致经营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风险与会计信息质量息息相关,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确保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是防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的内在要求。

2、从微观上规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规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是现行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从现行会计方法中寻找那些能披露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及降低风险的措施又无需对会计理论和财务报告结构作重大修改便可操作,非常有利于会计参与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监控。

(1)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风险预测系统。它是建立在风险识别基础之上的,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大体辨别出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测算可能带来的损失。我们可以根据风险程度的高低,按不同比例(综合风险系数),结合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最大损失额,计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以减少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把损失控制到最低。

①建立企业风险分析矩阵。(表1)将所有风险与引发风险的因素用矩阵式的表格来描述(上述六种风险不能包括衍生交易中的所有风险)。通过对衍生金融业务的分析与评价,如果有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记“1”,否则记“0”,最后汇总得出企业的综合风险系数。

②利用VaR模型计算交易失败的最大损失额。VaR的定义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水平(通常是95%或99%)上,在给定的持有期间内,某一投资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但是,利用VaR模型计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VaR的计算是建立在若干假设的基础上。VaR假设金融工具的报酬率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衡量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给定的置信区间和特定的时间区间内,计算一个机构遭受可能最大损失的方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假设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衍生金融工具价格的变化往往与VaR数值发生偏差。其次,VaR模型对历史数据依赖性较大。(a)历史模拟法直接依赖于大量的历史数据;(b)在参数法中,尽管可以通过观测期权市场得到金融工具的所谓隐含波动性,但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期权市场发展的制约,并不具有普遍的实用性。所以,在利用VaR模型计算交易失败的最大损失额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VaR模型与历史数据。

③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最大损失额×综合风险系数

④会计处理

(a)提取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假如计提的风险准备金为20,000元。

借:投资收益――计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20,000

贷: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20,000

(b)发生风险时,进行冲销。

借: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20,000

贷:衍生金融工具投资20,000

期末“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时作为金融资产项目的减项。

(2)建立风险监督系统。由于风险是不确定的,因此我们应采用动态的风险监督系统。根据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和资料,结合其他资料,运用一般的分析方法(对比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事中的研究分析,确定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变化情况,调整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提高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的有效性,以控制和减少风险损失的发生。

(3)建立风险审计防范系统。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敏度高、难度较大,除了建立完善的事前预测系统与事中监督系统外,还要加强事后的审计防范,发现风险预测系统、风险监督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信息质量,增强整个风险防范系统的效率。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管理风险的做法被广大管理者认同。但是,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我们要时刻重视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高风险和其效率发挥所要求的条件。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常月嫦.《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进程的理论分析》,会计研究,2004.11.

[4]钟亚兰,刘毅.《浅谈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西华大学学报,2004.4.

第9篇:量化交易与资金管理范文

(一)金融衍生产品自身的特点和潜在风险金融衍生产品设计的初衷是创造避险工具,排除经济生产中的某些不确定性,实现风险对冲。但是,近年来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却越来越从套期保值的避险功能向高投机、高风险转化,这与它自身的一些特点有密切关系。作为传统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以下的特点:

1.价值受制于基础商品的价值变动。金融衍生产品既“衍生”于基础商品(underlying,commodities),其价值自然受基础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因为它的价格是基础商品价格变动的函数,故可以用来规避、转移风险。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金融衍生产品较传统金融工具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波幅也比传统市场大,所以风险系数加大了。

2.具有财务杠杆作用。衍生产品的交易多采用保证金方式,参与者只须动用少量的资金(甚至不用资金调拔)即可进行数额巨大的交易,由于绝大多数交易没有以现货作为基础,所以极易产生信用风险。在交易金额几乎是天文数字的今天,若有某一交易方违约,都可能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履约风险。此外,保证金“四两拔千斤”的杠杆作用把市场风险成倍地放大,从而微小的基础价格变动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3.产品特性复杂。“火箭科学家”(Rocketscientists,开发衍生产品的金融工程师的别称)像玩魔方一样,把基础商品、利率、汇率、期限、合约规格等予以各种组合、分解、复合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日趋艰涩、精致,不但使业外人士如堕云里雾中,就是专业人士也经常看不懂。近年来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灾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缺乏深层了解,无法对交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运作风险在所难免。

4.产品设计颇具灵活性。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时间、金额、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参数进行设计,让其达到充分保值避险等目的。但是,由此也造成这些金融衍生产品难以在市场上转让,流动性风险极大。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法律及各国法律的协调赶不上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步伐,因此,某些合约及其参与者的法律地位往往不明确,其合法性难以得到保证,而要承受很大的法律风险。

(二)si-font-family:TimesNewRoman"&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产生的宏观条件

分析最近兴风作浪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我们有必要回顾2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金融领域发生的一些变化,只有深入研究这些变化趋势,才能及时调整有关金融政策,加强对金融衍生产产品交易的监控。

1.金融自由化。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衍生产品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它的副作用已对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都带来了潜在的威胁: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的界限,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大量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使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各种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用来测量和监管货币层次的传统手段逐渐失效。

2.银行业务的表外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不仅可以绕过巴塞尔协议对银行最低资本的要求,不必增加资本即可提高银行的盈利性,并且不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状况,于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模日趋扩大,出于盈利目的进行的投机交易越来越多,不但使整个市场的潜在风险增大了,而且传统的监管手段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财务报表变得不准确,许多与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经营透明度下降。

3.金融技术的现代化。一方面是现代化的金融技术理论层出不穷,如波浪理论、随机指数、动力指数等,使风险控制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电脑设备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升级换代,使这些金融理论在日常的交易中大显身手。大金融机构通过广揽人才,既有经济、金融、管理人才,还有数学、物理、电脑等多种专业人才,利用现代化交易设备,从事高效益、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虽然他们能为交易机构本身提供规避风险的条件,但是,从整个市场来看,风险依然存在,而且随着交易量的剧增,偶发的支付和信用风险的产生,随时都可能导致一场巨大的危机,因此从这一方面看是增大了市场潜在风险。

4.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随着发达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取消,各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收益、高流动性,并由此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散化。通过计算机和卫星网络,全球性的资金调拨和融通在几秒钟之内便可完成,遍布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的国际金融市场,极大地方便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但是,与此同时,也增大了金融监管难度,使各国货币政策部分失效,降低了各国奉行独立货币政策的自主程度。所以,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投资者大量参与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并进行恶性投机,是毫不奇怪的。

(三)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产生的微观机制宏观金融环境日益宽松,交易技术手段不断改进,诱使投资者去尝试新的冒险。然而,这仅仅是产生风险的外部客观的条件,更主要的原因是投资机构内部的协调、配合和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它包括管理层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管理不严密和交易员操作的失误。

1.管理层的认识不足。金融衍生产品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复杂的风险管理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而这通常不为一般企业的高层领导(甚至一些金融机构的领导)所了解,他们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潜在风险估计不足,难以准确地把握交易时的具体细节,不能对交易的产品种类、期限、杠杆系统以及时机等具体事宜作出明确的规定。由于不了解潜在的巨大风险,往往当金融衍生产品带来的危机就要爆发,决策者还不知道自己的决策已经失误了。

2.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不严密,对交易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造成金融衍生产品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像巴林银行的覆灭,与其说是因为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还不如说是巴林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混乱到了极点。首先,巴林银行内部缺乏基本的风险防范机制,让利森一身兼清算部相交易部两职,很容易通过故假帐来掩盖风险或亏损。同时,巴林银行也缺乏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检查部门对利森所为进行监控;其次,巴林银行管理层监管不严,风险意识薄弱。在关西大地震之后,利森的衍生合约保证金不足而求助于总部时,总部竟然还将数亿美元调至新加坡分行;再者,巴林银行领导层分裂,内部各业务环节之间关系紧张,令许多知情管理人员忽视市场人士和内部审检小组多次发出的警告,以至最后导致整个巴林集团的覆没。

3.激励机制的过度使用。许多公司把交易员的业绩与薪水联系起来,有的还实行利润分成,这对调动交易员的积极性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冒险精神。交易员为了增加收入,在交易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加大了风险系数。另外,由于奖金是按当年盈利来计算,因此,交易员一般只关心当年的盈利,至于是否会因此而导致以后的灾难就漠不关心。据资料介绍,一些国际上著名金融公司的交易员一年的薪水和分红竞高达千万美元以上。根据高收益高风险的市场原则,一个人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收入,势必要承担或将要承担与之相当的高风险。

4.越权交易。虽然有的决策者对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交易赚取巨额利润时,并不一定会检查交易过程中是否有越权行为,交易员反而会受到表彰,以致得意忘形,风险意识逐渐淡薄,逐步加大交易金额,调高风险系数,使交易与原来决定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初衷相背离。大量的案例表明,一旦交易员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进行违章越权操作,而机构内部的监管控制措施又不够有力时,往往都可能给从事该项业务的机构造成巨额损失。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衍生产品能够规避和对冲风险,增加金融市场的流通性,提高投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但是,由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失败而引起的灾难又是触目惊心、层出不穷。其实,亏损、破产的产生以及市场动荡的出现,并非衍生产品本身的过错,而是由于对衍生产品的滥用和监管不力造成的,所以当务之急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多方面着手,分层次地来管理控制这些风险。SPAN&一)金融机构内部自我监督管理。金融机构是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投资主体。首先,最高管理层应该明确交易的目的是降低分散风险,扩大盈利能力,提高经营效率和深化金融发展。应建立适当的“从宏观至微观”的控制系统,规定交易种类、交易量和本金限额,慎重选择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类型;其次,要加强内部控制,严格控制交易程序,将操作权、结算权、监督权分开,要有严格的层次分明的业务授权,加大对越权交易的处罚力度;再次,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和监管部门,对交易人员的交易进行记录、确认、市值试算,评价、度量和防范在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通性风险、结算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该部门应直接对决策层负责,及时汇报有关市场情况和本公司的交易情况。

(二)交易所系统内部监管。交易所是衍生产品交易组织者和市场管理者,它通过制定场内交易规则,监督市场的业务操作,保证交易在公开、公正、竞争的条件下进行,对抵御金融衍生产品风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完善交易制度,合理制定并及时调整保证金比例,以避免发生连锁性的合同违约风险。根据各机构实际资本大小确定持仓限额,区别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套利者与造市者的不同,鼓励套期保值,适当抑制投机成分,避免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事情发生;其次,建立合理而严格的清算制度,广泛实行逐日盯市制度(mark—to—the—market)t加强清算、结算和支付系统的管理,协调现货和期货衍生市场、境内和境外市场,增加市场衍生产品的流动性和应变能力;再次,加强财务监督和信息披露,根据衍生产品的特点,改革传统的会计记帐方法和原则,制定统一的资料披露规则和程序,以便管理层和用户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风险暴露情况,制定相应对策,建立合理科学的风险控制系统,降低和防止风险的发生。

(三)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监管。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金融监管的主要执行者,在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管理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要完善立法,对金融衍生产品设立专门完备的法律,制定有关交易管理的统一标准,将交易纳入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下进行;其次,加强对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金融机构的监管,规定从事交易的金融机构的最低资本额,确定风险承担限额,对金融机构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现场与非现场的检查,形成有效的控制与约束机制;再次,规导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严格区分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控制金融机构业务交叉的程度。同时,中央银行在某个金融机构因突发事件发生危机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挽救措施,迅速注入资金或进行暂时干预,以避免金融市场产生过度震荡。-US&)国际监管和国际合作。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交易的超国界性和超政府性,使单一国家和地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管理鞭长莫及,不能有效地对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因此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国际监管和国际合作,成为国际金融界和各国金融当局的共识。在巴林银行事件之后,国际清算银行(BIS)已着手对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进行全面的调查与监督,加强对银行表外业务资本充足性的监督.在巴塞尔协定中补充丁关于表外业务中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比例,把金融衍生产品潜在风险计算在银行的资本金范围内,增加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可以预计今后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控制和监管将越来越全面、有效,使金融衍生产品得到健康的发展。

摘要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是金融自由化、金融业务表外化、金融技术现代化等。但更主要的内因是投资机构内部的协调、配合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应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和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