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范文

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精选(九篇)

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第1篇: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范文

2008年6曰28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中国平安高度重视、立即行动组织项目组贯彻落实,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协助项目实施,遵循“务实整合”的核心原则,秉持“以制度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纽带、以内控平台系统为抓手”的思路,将内控体系再次整合升级,具体包括:修订了《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内部控制自评手册》,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体系;构建了内控评价系统平台,为管理层提供风险状况及决策支持;并逐步建立完善了内控评价日常化运作机制,实现“内控人人参与、合规人人有责、内控融入业务和流程”等。

建设“三位一体”的管控机制

在内部控制治理架构与体系方面,中国平安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最终责任。中国平安董事会是一个依托本土优势并践行国际化公司治理标准的董事会,现有19名董事中,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5名非执行董事来自海外,这些海外董事均为金融、保险、财务、法律等专业领域的资深人士,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董事会下设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审查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

中国平安集团设立内控管理中心,包括合规部、风险管理部、稽核监察部;各专业公司层面设立相应的合规、风险管理、稽核监察职能部门。公司持续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在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稽核执行官叶素兰(其作为首席稽核执行官根据《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细则》直接向董事长、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以确保独立性)的统筹协调与管理指导下,不断加强“合规管理、风险管理、稽核监察”三个模块职能的分工与协作,强化工作衔接与信息共享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的三位一体风险管控机制。叶素兰向《董事会》表示,“三位一体”指三个专业部门在风险管控中分工、配合与协作,强化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控。其中,合规部门主要履行“风险事前策划应对”,风险管理部门主要履行“风险事中监测控制”,稽核监察部门主要履行“风险事后监督报告”。业务部门是风险管控的第一道防线,中国平安通过建立内控评价与考核问责,将内部控制与日常经营管理融合,嵌入业务和流程,确立内部控制的核心驱动力,将风险管控尽可能前置。合规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是第二道防线,稽核监察部门是第三道防线。

针对综合金融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风险转移、资本重复计算等风险,中国平安通过建立完善严格的“法人防火墙”、“财务防火墙”、“交易防火墙”和“信息防火墙”等防火墙制度,将单一/累积风险控制在远低于集团可接受的水平范围内。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以国际领先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为目标,与自身业务特点相结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其通过完善的组织架构、规范的管理流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技术方法,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支持业务决策,促进集团有效益可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对《董事会》感慨道:“风控体系非常独立和严格,集团强调法规+1,之所以能放心也是因为有这套体系。”

完善内控评价机制

内控评价机制方面,中国平安确立了以内控评价方法论为基础,覆盖全部业务部门进行内控自我评价,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内控风险评估,稽核监察部门成立专门的评价小组进行内控独立评价,外部审计师对公司内控状况进行审计的内控评价机制。

中国平安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严格遵循相关外部监管规定及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规定的程序执行。由公司合规部牵头,会同各业务及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层内控自评,由公司稽核监察部实施内控稽核独立评价,相关责任部门根据内控缺陷及整改建议制定并执行整改计划。中国平安不断完善管理层内控自评和内控稽核独立评价流程,通过加强项目管理、过程管理、质量复核、固化项目方法和程序、评价结果分类等内容,规范管理层内控自评和内控稽核独立评价工作的开展。公司通过内部控制系统平台,完成内部控制评价的发起、测试、汇总、复核、审批、整改追踪、结果分析等工作。管理层内控自评和内控稽核独立评价过程中,公司通过访谈、资料收集与研讨、专题研讨、与行业最佳实践对比、培训等方式,收集、确认、分析相关信息,确定与实现公司整体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辨识与细化相对应的控制活动,然后针对控制活动进行穿行测试和运行有效性测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书面记录工作底稿。从定量和定性等方面进行衡量,判断是否构成内部控制缺陷,对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督促相关单位或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核查和确认。

中国平安外部审计师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的审计意见认为,于2011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打造信赖工程

做好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发挥治理架构和人的作用——这是马明哲对平安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中国平安对完善内控过程的总结还包括: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是内控工作实施的必要条件;组建权责清晰、运作高效的内控组织架构是内控工作实施的前提;进行内控考核与问责是内控工作实施的驱动力;外部咨询公司的力量是内控工作实施的专业支持;内控工作需要依托公司现有基础,完善、优化、整合升级,一般情况下不宜推倒重来。

第2篇: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关系;研究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管控风险所必需的。美国全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发起人委员会COSO(以下简称美国COSO委员会)确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中明确地把内部控制作为一个子系统放在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内。两者在风险的管理上各有侧重,相互结合,互相融合,有效保障了企业防范风险,稳健经营,达成目标。下面我们就从他们各自的发展历程、管理目标、管理范围、关注侧重点、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和所采取的措施等多方面去分析和理解他们两者的关系。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念及发展历程

1.内部控制概念内部控制是将一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程序、措施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后,以制度和流程形式形成的一个严密和比较完整的体系。企业内部控制是以防范和有效管控风险为目的,以一系列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通过全方位梳理、识别关键控制点,以流程形式建立过程控制体系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官方定义正式出现在财政部等五部委所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根据该项文件的指示,内部控制主要指的是由企业管理层以及企业员工通过内部控制手段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而美国COSO对内部控制含义的界定与上述文件中的基本一致,不同处主要在于表述上的稍有差异,即将我国“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表述成了“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实质上是一种管理思路。要准确理解内部控制重点要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内部控制是以一系列管理制度、规章为基础的;二是内部控制强调的是过程控制,主要是对企业或组织实体关键风险点控制的方法、流程、措施进行了系统化的规范和固化,形成管理规范,以达到对风险的管控;三是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或组织实体的经营效率效果,可靠准确经营财务数据的获得和遵守法律法规的合规经营;四是内部控制须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五大管理原则,并按照业务导向和管理简化原则进行水平提升;五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企业风险管理、活动控制、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内部监督的内容,不同类型的企业组成部门也有所不同,但内部控制均需要企业内部组织、各部门的协调、参与才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2.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内部控制有它自身的发展历程。上世纪40年代,在会计界首先提出了内部牵制的概念;到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以下简称美国AICPA)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通过组织多位学者共同研究,发表了对于指导内部控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的专题报告,即《内部控制,一种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世界范围内对内部控制出现了第一次官方解释。1958年,美国AICPA了29号《审计程序公告》,该报告中将内部控制工作内容进行了分类,即分为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初步搭建了内部控制工作的体系。还在1988年《审计准则公告》中明确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直到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才完整提出内部控制整合架构。2002年7月,由于安然事件和世通舞弊案的影响,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法案),规定了上市公司必须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进行上市审查时内控体系也成为一项必要且关键的审查内容,随后世界范围内纷纷效仿这一制度规定,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考查,增加信息披露的规范与要求。在我国,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文件的成为指导我国企业开展内控工作的基本依据,被广泛推行。文件内容包括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和附则共七个章节的内容。

二、企业风险管理概念及发展历程

1.全面风险管理概念企业通过经营性活动赚取经济利益,任何交易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风险,对企业实现发展目标都具有影响。我们称之为风险。当然,风险有纯粹性和机会性,它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也有可能为企业带来盈利等机会。纯粹风险指的是只可能带来损失的风险类型,而同时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的风险叫做机会风险。当企业经营中面临市场准入放开、鼓励产品创新、政策法律解禁、经营环境变化后,会大大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性,经营成效也随之变化和波动,企业在为降低风险而采取措施的决策过程中,对收益与成本进行权衡与匹配,风险管理工作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预判可能存在的损失,从而进行规避,降低决策失误的可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风险管理的含义为企业风控部门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风险的判断和预防。在对经营活动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测算、计量、评价的基础上,对经营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实施精准、有效控制,以降低或转移风险可能引致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尽可能在最小的代价和成本基础上,实现最大成效和安全保障的过程。风险管理并不是要完全消灭风险,风险与机会同在,拒绝风险等于拒绝财富。风险管理的意义就在于如何精明承担风险,以最小可承受的风险来获取更高的收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曾《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全面风险管理一词的含义进行了官方的解释,即全面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基于经营需要以及工作基本流程,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在员工间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从而在各个部门间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以上工作内容形成了全面完整的风险管理模板,从而为企业风险控制流程提供了制度前提。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则包括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应对措施执行以及工作改进,另外还包括风险管理的监督和约束。美国COSO委员会2004《全面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含义解释为由董事会、股东会等管理层依据经营决策需要而对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与管理的过程,由此保证决策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要准确把握并理解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去认识:一是全面风险管理是过程的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多方面,包括了企业风险管理目标、战略的确定、风险偏好的选择、风险的收集统计、风险的评估评价、风险管理方式选择、风险管理方法执行、风险的预防方案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改进,这一过程是风险转移、降低和控制风险的一系列程序,是风险与机会的选择;二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工作是全员的参与;三是该定义表明风险管理并非要完全消灭风险,也不是为了减轻和降低风险而不惜一切代价,而是要尽量减轻、降低风险,使风险可以承受,精明地在所承担的风险上获取最高收益。其实企业经营中风险总是无法彻底消除,为企业经营目标实现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做出合理的保证,而不是做绝对保证。可见,现在风险管理在传统的风险管理基础上发展到今天,早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更强调了全面的风险管理。传统风险管理关注焦点主要专注于纯粹和灾难性风险。管理手段往往比较单一,主要采用保险和风险减免的控制手段。在管理方式和目标上只是就单个风险实施管理,并不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联系。管理理念更是被动地将风险管理作为成本中心,不设专门的部门而是由多个职能部门来管理。而全面风险管理是从企业和经营组织的发展战略层面去考虑,全面集中管控企业和经营组织中所有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和类别,既包括战略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也同时涵盖交易风险、财务风险、执行风险等内容,配备有独立的风险控制工作体系,设有专门的委员会或首席风险官、风险管理专门部门来管理,从理念上已经积极主动将风险管理作为创造价值的中心。在管理目标上全面风险管理更是紧密结合企业和经营组织发展战略,依据风险偏好寻求风险优化,同时运用现代金融保险功能和内部控制等多种方法、手段,以达到企业和经营组织经营目标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所有利益方的共赢。另外,我们也可从英文“Risk,风险”单词上来探讨风险管理概念的两种解读,也颇有意思。第一种理解:R:代表收益(Return)、I:代表免疫力(Immunization)、S:代表风险管理系统(System)、K:代表风险管理技术和知识(Knowledge),即通过培养专业人才,运用管理系统,形成风险管控体系,加强管理,提高免疫力,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第二种理解:R:代表监管(Regulation)、I:代表信息(Information)、S:代表风险管理系统(System)、K:代表关键风险点(Keypoints),即通过对信息、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找出关键风险点,运用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并且注意要加强运营过程中的监管和约束。综上所述,目前想要进一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其核心就体现在全面性上,在于管理的全员参与和管理全部业务、全业务过程和全风险类别,以及在风险应对上更加系统化和多样化。因此,全面风险管理,可理解为是指经营单位和组织的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对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审慎评估、动态监控、及时应对的全程管理。2.全面风险管理发展历程风险管理起源于美国。虽然人类认识风险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久远,但人们对风险进行管理的认识和运用并不久远。直到1930年在美国管理协会发起的一项保险问题会议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所罗门·许布纳博士在此背景下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构成要素。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施耐德教授于1955年进一步对风险管理的含义进行了深刻阐述,及1956年《哈佛商业评论》上风险管理文章的出现,这篇名为《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名词》的文章,至此风险管理真正开始切入企业的管理,进入人们的视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1995年共同制定了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国家风险管理标准AS/NZS4360,该标准明确定义了风险管理的标准程序。随着人们对风险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化、风险计量技术的不断进步,伴随各种风险的发生、反思与应对,2004年以美国COSO委员会《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起点标志,全面风险管理标准体系第一次正式建立,并被广泛采用,风险管理真正意义上正式步入到了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并逐步完善与发展。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巴塞尔协议的全面实施,全面风险管理首先在金融企业界全面推行,而后逐步延伸到其他工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才更加深入人心并得以逐步深入。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了我国第一个全面风险管理指导性文件,即《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意味着我国自此拥有了指导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标志性规范,推动企业风控制度进入新的阶段,对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分析

当前理论界对于内部控制的范畴界定具有争议,例如部分学者认为内部控制包含了全面风险管理,一部分学者认为两者并不包含合并关系。也有人反过来认为,全面风险管理包含了内部控制。美国COSO委员会则认为两者联系紧密并正在融合。在我国,从相关部委对两者的重视态度上看,国资委更强调全面风险管理,财政部更强调内部控制。但我们在企业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具体运用实践中,深切感受和认识到内部控制确实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是完全必不可少的,是全面风险管理必要的组成部分及必须运用的管理手段和环节,所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从二者管理目标和所依托的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流程来讲,可以说全面风险管理是涵盖了内部控制的。而从目前国内外现代企业管理发展趋势和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自身完善发展中,看到二者也已交织和融合在一起,统一到了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1.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都因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面临着各种风险的挑战和威胁而产生,他们有着一样存在的基础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产生都基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相较于全面风险管理而言更早,但是内部控制的理论和实务经验对于后续全面管理控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全面风险管理可以认为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升华版本。两者在企业的运用实施过程中,它们都会强调全员参与性,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参与实施的”。另外,各职能和业务部门及各人员在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中都有相应明确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分工,他们相互分工协作,相互独立牵制。2.内部控制的方案和流程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风险取得有效成果的前提条件,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手段和方法才能控制到位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企业各部门对风险管理工作具备充分的积极性,并且把握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类型,判断方案是否准确、执行手段是否落地,才能加强对经营风险的防控。完善的内控系统是必须和必要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内部控制是很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在全面风险管理的方方面面被广泛运用。此外,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为应对合规风险,满足国内外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也需要构建有效的内控系统。因此,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之体系健全、统一、规范,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中所必要的组成部分。3.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从企业管控风险的根本性质和作用看,他们都归于和服务于企业对经营过程中风险的管理良好的内部控制和科学的全面风险管理,都对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成效、资产安全、经营信息及时准确具有保障作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两者的结合运用,将更有助于帮助管理者实现经营目标和方针,保护企业经营资产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提高管理科学规范水平,更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迫切需要。4.从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管理范围、目标、关注焦点去分析,全面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更广泛、更全面首先,在管理范围上,内部控制是企业依靠和运用系统化的规范、规章、制度、形成采取的风险管理流程规范,以遏制与防范对经营目标实现中的不利风险和负面影响,保障和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而全面风险管理则扩展到企业发展战略层来考虑风险的特征、偏好和管控,依照经营环境的可能变化,在事前制定经营目标时就注重和进行各种风险的分析、识别、存在可能,并运用专门的工具、方法、手段等,按照风险可测、可控和有效应对要求管控各种风险危机事件,明显包含了战略目标范畴。其次,内部控制的实施目标与全面风险管理有所不同。全面风险管理更注重的是风控体系的全面搭建,而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性控制,以及财务与信息披露的安全,并且保证所有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安全性。并通过过程控制来实现目标。内部控制强调在企业内部的控制,使内部人员职权清晰、相互牵制,以达到控制风险、抵御风险的能力;关注焦点主要专注于公司经营所有业务流程其过程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而全面风险管理则更加全面,其目标除内控的相关目标外,还要在如何及时地发现和识别风险,以及对发生风险的有效应对上下功夫,以有效防止和降低或者转移风险可能给企业经营带来损失和造成负面影响,保证所有风险的可测、可控、可承受。全面风险管理所关注焦点已包含企业战略、市场、信用、合规、财务、现金流、声誉风险等所有经营风险。5.从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所运用的管理方式和应对风险所采取的策略上看,内部控制已完全融合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全面风险管理已涵盖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所负责和做的相关工作、活动、内容,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及风险管理后的相关活动中都已包含,如对风险进行的分析评估和由此而实施的控制措施、信息反馈与沟通、监督纠错等工作。而全面风险管理则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的工作、活动、内容、步骤比内部控制做的明显要全面、宽泛和复杂得多。当前全面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阶段,包括企业经营目标的构建与完善,以及经营策略的制定,风险管理文化的创建以及整体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的提升,还包括风险管理模型、风险处置、风险报告程序等组成部分。在对风险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上,内部控制主要通过业务流程控制和嵌入各项规章制度约束来应对。而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则不仅包括了风险信息收集与分析、风险判断、风险对策等内容,还包括风险偏好、风险计量、风险容忍度、风险指标体系、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工作体系,所涉及的内容与方法十分广泛。有鉴于此,全面风险管理的架构体系的建立能够更加全面地帮助企业进行风险防范,并且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拓展业务范围,规避风险,降低工作成本,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营目标。两者在各有侧重、优势的深度融合中,最终保障企业的稳健经营,促成企业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经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晓慧,何玉润,编著.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实务、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10.

[2]刘守伟.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铁路采购与物流,2010(8):21-22.

[3]孙海燕,张荣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研究.管理学家,2010(9):99-100.

第3篇: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伴随实务界与理论界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认识的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与发展已经提升到与风险管理相融合的新高度。在此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要求更高,并需要不断改进与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企业管理工作,将不断促进企业加强流程管控,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实现稳健持续发展。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整体。其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实现都需要各方的参与;二是两者都贯穿于企业的整个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当中;三是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企业的价值。由于内部控制主要规范内部管理流程,而风险可能涉及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从这个意义上缴,企业内部控制属于风险管理。然而,内部控制的提升,将增强企业对外部风险的抵御能力,二者是互相促进的。企业的风险管理和企业的内部控制相比较起来,它是站在更高的战略层次上来分析问题的,比内部控制更加细化,能够更好地解决企业经营活动当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随着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二者之间必定会相互交叉且相互融合,最终相互统一。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意识较弱

一是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或盲目扩展投资,使企业承受无谓的风险。二是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看作一种静态的东西,认为仅仅是规章制度,如文件法规、技术规范和应用模型等。三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内涵有很多重合之处,单纯的将二者混为一谈,忽略了其对不同企业的不同效果。四是片面相信国外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念,忽略了将其与我国国情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使得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水土不服。

2.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组织机制较弱

一是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不能有效制衡管理层的强大权力,董事会没有或者不能负起监督管理层的责任。二是过分夸大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作用,认为只要建立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的发展就是必然的。三是缺少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发展阶段、行业特性、技术条件、外部环境等情况的评估机制,使得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本末倒置。四是管控模式和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有效控制企业风险,难以建立有效的内控和相互制衡的机制。五是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体制,没有将风险管理的手段和内控程序融入到管理与业务的制度与流程中。

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

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没有执行或执行力度不够,再先进的制度也不起作用。影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执行力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执行人员素质偏低、企业文化落后、资源配置不当是主要因素;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及制度与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性也给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执行带来困难。内部控制针对的是“事”而不是“人”,是一种“非人格”的控制机制,其控制对象不限于受控方,施控方也是内部控制的控制对象。内部控制需要全员参与、平行参与和平等参与,这与我国传统的等级制、科层制是大不相同的。

三、企业提升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

1.建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融合的管控文化

一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组织框架,将高管层、中层、普通员工全部联动起来,将内部控制的理念贯穿入公司上下,并对公司主要风险点建立追踪机制,以承接各种风险。二是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包括合规在线、合规课件、合规漫画等,进一步巩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控文化。三是在传统金融内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走出一条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内控道路,鼓励内控与风险人员学习专业课程,系统地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2.建立合法合规符合实际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

在越来越明朗化的行业大环境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监管办法以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需要建设既合法合规又符合实际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一是从自身实践出发,建立和完善内控管理机构,并高度重视内控专业人才的培养。二是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设立组织架构,设有内审、合规和法务等模块,并将治理层和管理层相隔离,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三是由内控部门制定一系列制度,有助于内控识别、评估和解决风险。

第4篇: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风险点;化解策略

一、引言

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政部针对试行规范的实施,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为高校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与具体的实施指南。同时,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且内部控制审计应当在对内部控制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的内部控制。2013年,教育部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工作的通知,助推内控规范在教育系统的落实。2015年,财政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行政事业单位应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1]。对高校而言,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建立现代高校管理制度的前提,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是提高高校经费监管与使用绩效的重要措施,是高校建立长效廉政机制的必然途径。对全面推行过程中高校内控建设中的典型风险点加以梳理,有的放矢地提出化解策略,有助于高校对标,进一步巩固与完善前期建设成果。

二、高校内部控制的典型风险点

高校内部控制分为单位和业务两个层面,以下分别从两个层面,根据高校近年来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实践情况,对其典型风险点进行梳理与剖析。

(一)单位层面的典型风险点

1.风险评估流于形式根据《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高校应当基于内部控制目标,定期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高校的内部控制目标应包括战略目标、合规目标、运行目标、财务目标及资产管理目标,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即判断高校的各项活动是否满足以上五项目标的达成[2]。在风险评估中,高校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点在于:一是缺乏合理的定期风险评估机制,导致风险评估流于形式。对高校内控开展风险自评是一个新的业务领域,如果不建立一套完善、定期的评估机制,深入到每项业务活动、每一项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就很容易流于形式,难以见到实效。二是可能存在风险评估没有指向高校的战略定位,问题的针对性不强,对风险的揭示无深度,对风险的评估不准确,无法助力高校战略目标实现等现象,例如部分应用型高校对战略实施的风险评估不到位,开展产教融合、与行业协作联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导致学生的就业无法跟上产业变革、市场需求的变化。2.组织及业务流程再造意识薄弱根据《内部控制规范(试行)》,高校应根据本校的“三定方案”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对组织及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与再造。但在高校内部控制初建期,对于组织再造、业务流程再造的意识相对薄弱。这一时期较典型的风险点包括:一是业务流程控制过度,缺乏对流程再造的认识。如一笔常规的教学质量项目开支需要多达5位领导的签字授权控制,为了把好“控制关”,业务流程设计异常繁杂,经费报销难上加难。这样的内控看似“严密无缝”,其最终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反而抑制了高校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偏离了一个好的内控应助力提高组织绩效这一根本的内在需求。二是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职责定位中,不相容职务未能分离或岗位职责手册未详细描述核审批与申请、执行、监督职能相分离,执行与信息记录、监督职能相分离等情况,结果可能造成考试信息泄密、财务收支管理出现漏洞、采购不规范等问题。3.权力运行监督不力高校应采取措施确保本校的权力运行机制中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权力的行使既相互制约,又能相互协调。如2019年某省纪委针对10所地方高校的巡视中,发现存在违反干部选拔、优亲厚友、院长助理配备不规范、“小圈子”“三转”不到位等权力运行监督不力的典型事件。与此相关的风险点包括:一是未建立权力清单机制,导致高校党委与校长办公会、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决策权、执行权等权力行使边界不清,造成相互推诿、执行不力的情况。二是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不全,对权力运行存在的问题缺乏发现机制、纠错机制和改进机制,缺乏审计、纪检监察的联动监督,权力运行的考评机制缺位或流于形式。三是权力运行监督浮于程序合规等表象,未能深入到具体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对高校战略目标实现贡献的绩效,由此造成权力运行监督的实质性缺位。4.内控制度建设不全面高校应当建立预算、收入、支出、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等相关管理制度,并建立至少应涵盖“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分级授权的决策机制。建设中典型的风险点在于:一是预算绩效评价在制度层面停留在预算资金额度的控制使用上,未能对预算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效果进行深度测评。二是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尤其是招投标、工程变更、资金控制、验收决算等制度不够细化,执行容易走偏。三是“三重一大”事项的边界不清晰,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定性定量标准。四是制度在内容上统筹协调不够,有的高校预算、教学、科研等相关管理制度看似全面,但由于管理上部门分割化,使这些管理制度在内容上不能相互印证和衔接,在实质上是碎片化、不系统的。5.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不全根据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试行规范要求,高校应当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覆盖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六个方面的业务。在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主要风险点在于:一是缺少非常规性的整体内部控制系统,高校建设比较健全的是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财务收支管理系统,不足如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导致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覆盖不全。二是预算管理系统在功能上重预算分配和事后控制,轻收支过程的事中控制,不利于预算的适时控制。三是已有的各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割据、各自为政的现象,对数据在各系统中的比对、横向勾稽不利,不容易适时控制风险,如科研管理系统与财务收支管理系统未衔接,对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控制、各项费用按额度分期使用仅靠人工,容易失控。

(二)业务层面的典型风险点

1.预算管理的风险点高校预算管理的风险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预算编制中,对各部门预算资金额度的分配不够客观、合理,预算资金的分配未能紧紧围绕高校的战略目标展开,缺乏科学分配的依据,在采用协商制解决的情况下,忽略真正的朝向战略目标的事项,而夸大了个别强势部门的预算资金,出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不当倾斜。二是在预算决策中,由于高校预算需要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表决通过方能生效,在这一决策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的规定,在对高校预算进行决策时,应有不少于2/3的教职工代表到会、需要超过2/3的教职工代表同意方可通过预算的决议等,教职工代表中教师代表未达60%,导致职工代表组成不合规、到会人数不符合规定、表决同意人数比例未达要求、表决程序不符合规定等均是这一环节的风险所在。三是预算执行中,可能因控制不严导致预算执行差异率过大,预算绩效管理不到位,预算变更程序、授权不合规[3]。在预算绩效考核中,未建立系统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够合理,从而难以反映预算执行的效率和效果,缺乏对预算绩效差的处罚与后续纠偏机制。2.收支业务管理的风险点在高校的收支业务管理中,主要风险点体现在:一是在收支业务的过程管理中,财会部门未定期检查收入是否与相关的合同所注明的内容相符;未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对票据进行专门管理,未建立票据台账,对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未进行序时登记;对支出事项的分类管理制度制定不科学、不合理,导致支出事项的记录与呈报不规范,支出的审批程序、审批权限缺乏清晰界定,实务中对支出超出预算缺乏适时的监督与控制;各类支出业务事项所需提供的外部原始票据的标准、细节不明确,缺乏对内部审批表单和单据审核重点的说明;支出业务的口令与U盾管理松懈,缺乏严格的保密与交接管理制度,容易使口令外泄,U盾缺乏严密的控制容易导致非专管人员擅自使用U盾进行操作的风险。二是在收支业务的事后管理中,未及时对支出业务事项实施分析控制,对支出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成因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3.政府采购的风险点高校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风险点如下:一是单位采购货物、服务和工程,未能按照年度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标准执行,未在采购前与实际使用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导致采购的货物未能满足实际使用部门的真实需求。二是采购货物、服务和工程未能把节能环保、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贯彻到位,政府采购负责人员对招标采购的法规和相关政策不熟悉,或者在实际招标采购过程中对政策的执行不严格[4]。三是对应当公开招标的采购采用非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超过公开招标数额的货物或服务或进口产品,未按照相关采购规定进行申报和审批,可能导致采购超标或采购流程不规范,采购过程缺乏必要的监控。四是采购程序有违规定,如招标信息公开未达规定天数即开展招标,参与招标的单位未达到规定数量却不中止而仍旧继续进行,等等。4.资产管理的风险点在高校的资产管理中,主要风险点在于:一是资产保管与清查制度不健全,未建立规范的、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资产清查制度,未定期对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债权等资产进行核查、盘点,确保账实相符,从而无法及时识别资产的减少,甚至可能失去追踪资产毁损、被盗等意外情况线索的最佳时机。二是针对债务、对外投资缺乏预算管理,事前论证不够充分,对债务的形成及其担保机制缺乏科学论证和适时监督,未进行跟踪管理,债务规模可能超出高校可承受范围,对外投资管理缺乏专业人员,可能存在投资损失风险。三是在配置、使用及对国有资产的处置中,未按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未经过适当批准自行配置国有资产或利用国有资产开展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或自行处置国有资产[5]。5.建设项目管理的风险点在高校建设项目管理中,主要风险点体现在:在项目开始建设前,缺乏对项目的成本与效益、使用用途与配置标准进行充分论证,存在重复建设,建设投入大、产出小,存在建成效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可能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按照批复的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对确需进行工程洽商和设计变更的,建设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未能进行严格审核,未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对重大项目的变更未参照项目决策、概预算控制的要求重新进行审批,对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对建设过程的质量监控缺乏必要的控制措施,导致建设质量无法满足需求;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未能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在验收合格后未及时办理资产交付使用的相关手续,建设项目超概算时,未对产生超概算的原因及时进行查究。6.合同管理的风险点高校在合同订立及归口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点体现在:合同签订前,未对合同文本进行严格审核,合同归口管理部门未对合同统一分类、连续编号。对影响重大或者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文本,没有及时组织业务、法律、财会等部门开展联合审核;合同履行过程中,未对合同履行的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合同执行的相关责任人不明确,没有及时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对无法按时履约的没有及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对需要补充、变更或解除的合同,未按规定进行严格审查。对合同履行情况相关的所有检查记录、合同验收文件、合同补充、变更或解除的监督审查记录等未能完整、妥善地保存。

三、高校内部控制风险的化解对策

(一)高校单位层面内部控制风险的化解对策

1.准确定位高校内部控制的目标高校建立内部控制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控制”,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设计和有效的执行,起到规范高校各项与财务、国有资产管理及高校发展战略相关的工作,从而防风险于未然,提升高校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具体而言,高校的战略目标、合规目标、运行目标、财务目标、资产管理目标五项内部控制目标中,运行目标、财务目标和资产目标的实施应贯穿战略目标与合规目标。战略目标是方向,战略目标没有制定好,整体内部控制将会跑偏,战略目标制定准确但执行不到位,将会导致工作无效率,甚至背离战略;合规目标是底线,高校的战略制定、运行,财务和资产管理各项活动都应以合规为底线,禁止以任何形式逾越合规这一底线。2.重视内部控制文化建设内部控制文化是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基础。高校应通过业务培训、专题会议、制度建设、监督反馈等活动,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作、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文化。首先,领导应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程度往往是内控建设宽严的风向标,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责任人,领导应从高校战略发展的角度定位内部控制建设,让一切内部控制活动为高校的战略发展服务,由此动员各部门、各成员参与内控建设。同时,从自我做起,建立明晰的权力清单,界定权责边界,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审计的监督;其次,部门应相互协作。一项业务活动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只有通过部门协作才能使相关控制落实到位,在制度建设上,也需要部门联合互查,才能确保各部门的制度相互协调与统一。建立制度运行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对有冲突、不一致的制度彻查其原因,通过联席会议诊断与探索改进方案;最后,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内部控制自评过程中,可对员工工作获得感、满意度、幸福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探索对员工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以及组织中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相关薄弱点,以便提出改进对策,这对内部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调动员工积极性,在内控建设中实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3.建立内部控制自查与评价机制一是建立内控制度建设的自查机制,定期对相关废止、生效的制度进行清理与合理性评价,探索制度的覆盖是否全面合规、是否存在应规范而未规范的制度真空、是否存在相关制度在内容、时间上的脱节、不连贯甚至冲突的情况。二是建立制度运行效果评价机制,如针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预算绩效评价,检查预算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用到实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建设项目等各项内控制度是否正常运行,有无相关方面的投诉及不合规行为发生,开展制度运行相关的定性与定量评价。三是建立单位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的风险点防控措施及运行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风险点的防控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部门绩效考核挂钩,以强化风险防控意识。4.再造组织及业务流程以提高效率再造组织及业务流程,首先应正确定位内部控制的战略、运行、合规、资产、财务五项目标。组织及业务流程设计应当与高校的战略定位相一致。高校应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等教学管理岗位的充分配置,部分应用型高校对教学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以行业导师进行师资补足是常用手段,但对行业导师参与教学教研的程度应当进行监督,真正发挥行业导师的作用;其次,应改进业务流程,对每项业务按其性质、内容进行分类,科学确定相关流程,将授权审批、不相容职责分离与业务流程进行系统融合,兼顾风险控制与效率。目前,部分高校将科研管理经费、人才培养经费的使用等同于行政经费的使用,审批流程繁杂、使用口径狭窄,无法适应与高校战略发展所需开展的科研、人才培养活动的需要,有必要既从流程上简化,又使重要风险点得到防控,以守住经费合法使用的基本原则。在此前提下,适当减少授权签字的部门,适用于一般性授权的事项由经办人、责任人签字即可,适用于特别授权的事项可增加主管领导签字,结合事后的审计监督,即可以达到相互牵制的基本要求。5.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按内部控制管理系统的要求,首先,应增加管理信息系统的覆盖面,部分高校对于常规性的收支业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完善,但对非常规性的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内部控制模块有所欠缺;其次,加大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六大系统之间的融合与对接,主要包括:一是预算管理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对接,使预算管理的控制由事后检查改进为事中控制、适时控制。二是教务管理系统中教师的课时工作量核算与人事管理的工资系统、财务管理的工资发放系统进行对接。三是科研管理系统、项目经费管理系统、收支管理系统对接。这些子系统的对接,既能实现对数据横向比对一致性的控制,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不准确,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及时、真实、准确地反映相关信息,打通财务共享的壁垒。四是加强高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首先应加强信息系统保护,防止发生黑客侵袭、信息泄露等事件;其次应加强信息系统账号与密码的发放与保管,对于涉及财务收支的业务,可以通过U盾与口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系统加密,以防纯口令的系统进入控制被破解、窥探的风险,同时提醒信息系统使用人员及时更改初始密码,设置安全系数高的个性化密码,防止相关信息被篡改。

(二)高校业务层面内部控制风险的化解对策

第5篇: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公司管理;内部控制;财务风险

一、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司在壮大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着社会经济环境所带来的冲击,这就导致公司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并不能够根据实际的经济冲击准确地开展各项经营活动,这就很容易导致公司内部所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暴露出来,例如,企业投资并没有得到既定发展计划的收益,容易导致公司的经济投资计划受阻,增加了公司的实际损失,甚至发生破产倒闭等。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容易陷入财务危机,公司内部并不能够作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在日常的管理中并没有形成有效地财务风险管理手段。

二、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

自《萨班斯法案》出台以来,公司的内部控制数据得以公开,有相关的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的不足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但内部控制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具体如下。

1.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公司盈利

在案例研究中发现,在经济形势下,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发展理念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公司利润的最大化,通过内部控制及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以达到公司在经营上的财务收益。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公司为了实现经济创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就必须要能够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具备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及管理措施形成对生产及销售售后等经营环节的有效监控管理措施。能够在确保公司收益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公司财务风险的发生。

2.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在公司中,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构造能够有效地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展开。通过有效的风险分析能够发现除市场经济不景气、市场动荡等宏观因素外的公司内部隐患。通过对内部管理系统的有效把握能够促进公司内部各环节的协调运作,而对财务风险的发现与规避,财务风险将得到有效的控制管理,能够避免财务风险扩大化。在公司中,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即是要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在管理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及时地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通过合理地数据分析,进行对财务风险预测,并设法把财务风险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而内部控制就是基于公司内部风险管理,从而达到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目的。

3.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侧重不同但在发展中有融合趋势

公司内部系统的有效构造是为了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规避公司风险;而财务风险管理是通过在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通过合理合法的自由竞争及市场交易来规避风险。在公司管理活动中,财务风险管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尤为突出,但公司的内部管理只是管理的一部分,这就使内部控制局限于与财务相关部门的管理。而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规划完善能够有效地实现公司风险管理的一体化。在现有管理基础上,为适应公司发展趋势,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已经逐渐结合传统的内部控制系统形成了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已通过对公司的强化决策、通过对财务投资的有效管理控制,对公司的发展投资战略作出风险评估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公司资源的合理调度与分配。通过内部控制系统与财务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公司的规划管理。

三、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融合框架

为了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公司内部管理实际进行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融合,具体措施如下。

1.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

为实现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框架融合就必须完善现有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这就要基于公司发展实际建立具有活力、符合公司实际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风险管理目标的合理划分,达到对财务投资风险的评估与分析,通过有效的预警手段发现公司所存在的风险,针对财务风险制定恰当的决策,进行风险处理。

2.完善相关内部管理措施

“无规矩,不成方圆”,公司在自身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制度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公司资金流向的监督控制,建立合理的资金使用制度,通过债务的偿清以提高公司自身的信用度,为后期的资金筹备做好准备,能够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所造成的影响。

3.建立以财务风险防范为主的内部控制体系

为有效地预防财务风险发生及财务损失的扩大,就必须基于现有的内部管理系统进行革新。建立对财务风险控制岗位的有效授权,明确规定授权对象及资金额度。建立财务风险的报告制度,通过专业的报告流程达到财务风险第一时间预警,对重大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披露,明确相关管理负责人。通过有效的责任制度建立及奖惩制度实施,实现各部门对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建立相关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及法律顾问能够有效地保证公司的重大决策不受财务风险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要想规避财务风险就必须基于现状将财务风险管理与公司内部控制相结合,建立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融合框架,以减少公司财务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魏俭.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现状及识别[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04):8-9.

[2]朱毅.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0,5(11):13-14.

[3]宋蔚蔚,余迎春.基于SWOT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分析[J].财会通讯,2012,8(26):42-43

第6篇: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范文

企业内控机制的强化,风险管理系统的逐步健全,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首要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企业内部的公司治理逐步完善,防范了市场风险,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文在探讨企业内控体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剖析了内部控制的现状与产生的问题,并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得出一些改良的方案。

1 企业内部控制的演进

在第20世纪40年代的内部控制理论的前身,在第20世纪70年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基于企业层面的内控理论结构。但直到第20世纪90年代的整体内部控制理论,它才真正的被企业所熟悉和使用。在第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让全世界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2004年,COSO委员会继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观点上公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由此引发了关于风险与内部控制关系的探究。当前,对于两者的关连一直没有统一的观念,但主导的观点基本上都认为风险管理是内控的延伸。谢志华(2007)认为,内控和风险管理都是基于企业存在的风险而产生的,都是为了进行风险的节制,建议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两者融合为一种统一的理论观念。丁友刚等(2007)提出,内部控制是一种控制机制,意在控制各种风险,并且该机制融入到企业综合风险管理框架之中。内部控制是一个全体员工全程介入的进程,风险管理也如此。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施行主体是相通的,过程是相通的,最终目标还是相通的。管理风险的过程也是实施内控的过程,是协调统一、相辅相成的。

2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企业内部控制的施行可以高速运转企业管理机制的强化,推动企业稳定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内部控制影响风险管理并受其影响。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时,必须就风险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1 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

企业内控机制是一种自律体系,将不可避免地被内部控制概念所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汇总各种工作制度和业务规则条例,有了规则制度,也有了内部控制。这种对内部控制的观点就是规则条例,内部控制的固有的意义被真实地忽视,但忽视内控是一种机制,是控制的动态运行的事务的过程中,联锁互制的监测作用。这种过失反映了企业内部控制轨制建设过程中,建设只重视内控规制,而轻忽内部控制的实施,以及根据环境的变化对系统的改造。因此,管理者可以采取的补救方法,将精力耗费在处理种种已产生的问题上面,而内控计划的合规性和实施效果往往缺乏高效的测度。当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基本规则,然而,一些规章制度并不是内部控制的全部,更不能取代内部控制机制。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我国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原因。

2.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一个明显的问题,内部控制自身的不完善及系统内的互相脱离,详细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牵制乏力。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在各部门之间相互分裂,有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企业内部之间不能很好地实现相互牵制,内部联系脱节。

二是没有做到内控先行。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但企业缺乏讨论和详细规划在业务展开前,仅仅作原则性规定,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并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不同的利益驱使,致使在同一企业,同一业务,操作方式都有所不同。这是不利于企业的管理,更不利于节制各类风险,提高管理和监督成本。

2.3 内部控制没有与风险控制系统有机结合

企业内控的难点就是风险控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明显柔弱的关键。部分企业虽然成立风险管理部门,但职能仅限于资料的收集和传输,没有与其管理职能相对应的权力。在企业谋划中受到利益驱使,重视经营,轻视管理,自我防范认识较差,自我管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全,结果是内部治理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内控先行尚未在新业务开发过程中施行,没有充分评估风险,也就是没有有机地控制内部控制与企业本身的风险,不利于企业更好地长远发展。

2.4 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

我国企业信息管理起步较晚,数据基础管理工作极度缺乏,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数据管理存在很大问题。主要包括企业有用数据缺少内在连续性,数据的真实度很低,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等。数据的不真实导致风险的评估缺乏可信性,没有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全面风险管理。

3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企业风险控制意识短缺

在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和世界经济联络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海内企业要跨出国门,加入到国际竞争中去,必定会有很多外资企业奔入国内市场,参加到国内市场竞争中。在当前背景下,国内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各类不确定成分也在逐步增加,企业所面对的各类风险更为错综复杂。但是,海内很多企业风险意识仍旧很柔弱。据数据报道,国内企业管理者所关心的风险大部分停留在财务风险方面,对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的认识还很薄弱,从而致使整体企业内部控制失效。

3.2 尚未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波及的业务,增加了一个范围广泛的能力的风险,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缺乏合理的公司治理,缺乏驾驭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专业管理人才,企业风险管理主要处在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的阶段,风险应对能力较差,而且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中,对具体业务层面的各项风险考虑较多,但对企业面临的整体风险缺乏整体思考。所以说,企业尚未建成全面的风险评价管理体系,从而导致内控失效。

3.3 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确保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施展和激励企业内部控制高效运转的前提和根本条件,同时也是企业可以执行内控制度的环境保证就是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企业内控的主体是企业经营管理层,若是缺乏完整的公司治理模式,企业职权设立和权力均衡系统存在弊端的话,企业内部控制就易失效。对全部控制情况形成有害影响的是组织构造的缺失,企业内在功能低下,业务管理部门人事管理出现交叉,在内部控制实施中易出现责任推卸、职责混乱的现象。

3.4 企业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

因为审计规制沿用传统很多,内部审计部门很难对内控制度策划的合理性和有效运转进行连续高效的监视,而且在审计过程当中觉察的问题并没有完成真实的责任落实,在绩效评价机制中没有和领导的考核提升相互挂钩,震慑力很小。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管理系统能够进行并生产性能良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要能适应于经营情况不断变革而对应产生的各类新环境,就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持续监督,从而保证企业在事后监督与事前监督两者的有益结合。

4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对策

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表明,风险管理影响企业内部控制。针对如何更好的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4.1 企业内部推广宣传风险管理理念

培养精良的风险管理认识是实施内部控制机制的紧要环节,是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基本条件。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宣传是企业制定战略机制的根本工作,而内部控制机制的组建和风险管理理念的宣传又同属于一个体系,两者是互相独立的。大力推广风险管理理念是构建良好企业内部环境的第一要义,企业内部环境的重要组建是关乎企业良性发展的核心体系。因此,只有企业管理者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观念,促进它的重要性,积极应对未来面临的各类风险,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才可促进企业价值的发展。

风险管理理念作为一个企业面对未知风险的整体态度和认识,其重要性是使企业各岗各位的员工都有所认同、有所认识,才能够在事物整体上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认识风险、面对风险,从而进行准确评估,给出合理的应对方案。因此,推广宣传风险管理理念的工作是可取的,从而可以因此加强企业凝聚力。

4.2 不断完善企业风险应对管理体系

全面识别企业风险事项。快速识别各种操作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首要前提,风险识别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企业风险管理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最困难和最重要的工作的实施。在各种风险的生产企业,必须是全面的系统识别,快速反应,区分机遇和风险,从而使企业采取措施或抓住机遇,应对风险。通过企业风险识别体系的构建,确保管理者保持企业战略目标不偏离。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应当确立企业各部门的风险防范职责,其次企业风险防控部门应进行职能对接,综合处置、共同配合、集中处理应对方案的合理把控,最后核对各部门在生产经营中存在或发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其进行综合的分类、汇集,从而有利于加速企业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章程。

4.3 在企业内开展有关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机制的专题讲座

定期性的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参与有关风险管理理念的专题讲座,从而在案例中反思,间接性的在讲座中了解和普及风险管理的知识与认识,有周期性的讲座可以养成执行内部控制的习惯,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讲座更可以让大家养成三思而后行的风险管理意识习惯,从而达到利于企业发展的目的。通过讲座开展一案例一反思,定期进行讲座总结与案例分析更有利于强化员工心理的风险意识,实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念有机结合。

4.4 定期规整总结、定期完善内控条例,最终达到风险管理的全面实施

企业内各部门间应定期总结阶段的成效与错误所在,企业内审计部门应进行不间断监控,有针对性的对周期内发现的风险与不完善之处进行内控执行以及风险治理,采取相对应的改善方案,有周期性的进行总结与完善调控,将有利于推进内控的进程。定期规整总结、定期完善内控条例,有利于提高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措施,也可更有利的保证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合理集合与有效持续的发展。

第7篇: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有效性

一、城商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城商行内部控制在以下七个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1.认识不到位,内控意识仍显薄弱。城商行对内控认识不到位,内控意识薄弱集中表现为“两个替代”,“两个替代”,一是指以规章制度建设替代内部控制建设;二是指以运动式的监督检查代替持续性的内部控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部分内控措施得不到执行。

2.经营理念不够审慎。绩效考评体系不科学,城商行存在重业绩、轻风险;重业务、轻内控;经营中市场定位不明确,内控制度总是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3.经营管理运行结构不完善,制衡监督有效性不足。内部组织架构不完善、分离原则不全、岗位职责不清。一是组织架构不合理,职责未相对分离。如部分城商行授信审查、贷后管理和风险处置等不相容职能由一人分管,缺乏相互制约,不符合审慎管理原则;二是内控政策制定不全,内控目标不明确。在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中大多缺乏层次性,内控目标不明确,缺乏可测量性,未能体现持续改进的要求;三是转授权管理不规范。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方面

1.风险评估的方法、技术落后。城商行的风险识别和计量的技术不足、手段有限,缺乏成熟的风险计量方法、模型和系统支撑,特别是对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缺乏识别、计量、压力测试和应急演练。

2.风险评估主观性强,识别覆盖面窄。一是风险管控侧重于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进行监测识别、评估和管控,对其他类风险的管理运行机制有效性不足。从检查中发现,目前城商行普遍重视信用风险识别和控制,但对管理活动和支持保障活动,特别是计算机系统中风险缺乏有效评估和控制。二是未能对操作风险进行计量、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

(三)内部控制措施方面

1.内控组织体系不健全,决策与建设职能缺失。虽然城商行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组织体系,但受公司治理不完善、内控组织体系仍存在问题,具体表现:第一,法人治理各主体边界职责划分并不清晰,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之间的导致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的内控职责缺失;第二,城商行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全行的内部控制建设外,内控建设职能分散于各相关部门,而各相关部门仅从本部门职责角度承担内控的相关职能,造成内控体系缺乏整体性,控制过度与控制不足并存。

2.内控制度不完善,整体性、长期性考虑不足。具体表现:一是大多数城商行没有制定内控战略发展规划,未建立战略规划定期评估制度,未实施的动态评估,造成内控建设和运行的持续性不足,影响内控的有效性;二是各条线出台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之间衔接不够,时常出现不一致甚至冲突的情况。

3.制度执行不力,后评价机制缺乏。制度执行不力是城商行普遍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一是教育机制和制度培训不完善,基层分支机构难以全面掌握制度的要求,从而出现现实操作与制度要求不相符的情况;二是内控执行力仍然偏弱,检查发现问题的后续跟踪不力,整改不够到位,屡查屡犯的同质同类问题没有得以有效遏制。三是在具体业务操作中存在风险控制措施执行不力的情况,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果。如(1)在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上存在对账频率和对账单收回率低于规定标准;(2)会计等重要或关键岗位没有实行强制休假制度等情况。

(四)监督评价与纠正方面

强有力的监督评价机制是确保内控缺陷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持续改正的关键。城商行都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并建立起内控监督评价机制,但与监管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1.城商行的内部审计人员配备未能达到监管要求。即审计人员数量与银行员工总数之比不低于1%。加之现有内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审计方式单一,覆盖面不广,检查频度和质量不高,从而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效果。

2.部分城商行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价程序和制度,没有定期对内控体系进行评价。

(五)有效运用评价结果和指导内部审计方面

大部分城商行未能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的要求,由董事会采取措施定期对内控状况进行管理评审;但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例如,城商行对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运用不充分,在指导内部审计部门确定审计重点和频率、合理配置内部审计资源方面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内控电子化水平和内控的实时性方面

就目前城商行电子化情况来看,城商行没有开发上线风险实时预警系统,尤其是操作风险预警系统,造成风险识别的实时性不足。

(七)信息交流与沟通方面

1.信息传递效率低。城商行的信息传递主要还是靠金字塔式的组织来完成,由总行到分行、部门、支行、岗位,多达几个层级,链条冗长,虽然计算机互联网消除了许多时滞因素,但信息上行下达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导致高层与基层行动步调上的不一致,使信息滞留,在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

2.城商行对监管意见的整改落实还不到位。从检查中发现,城商行由于整改机制尚不健全,在对监管意见的整改落实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个别城商行对监管部门的检查意见和监管要求未及时、有效落实整改等。

3.外部沟通反馈机制不畅。部分分支机构对外、向下和内部横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还不够畅通;有时对监管政策和要求的传导不及时、不全面,信息反馈不主动。

二、完善城商行内部控制有效性建议的建议

针对城商行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建议从以下九个方面推进其内控机制建设:

(一)在风险管理理念上,树立科学的风险观,强化系统风险管理意识

要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把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有机统一起来,树立成熟的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科学的发展观和风险观。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看待风险管理,强化系统风险管理意识,并逐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风险的长效机制。要将风险管理贯穿于业务发展全过程,把每个业务环节都作为风险控制关口,使风险防范意识深入人心,人人都是风险的防范者、控制者。要明确的信用风险容忍度,强调适度、合理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对合规风险要实行零容忍。如此,一是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完善的内控机制是城商行机构安全、有序运作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行集约化经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向管理要效益,在稳定中求发展;三是城商行应当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况对风险进行再识别和再评估,及时修改完善风险控制的制度、技术和方法,以控制新出现的风险或以前未能控制的风险。

(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内控组织体系

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清晰界定并通过制度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职责,尤其是理清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董事长与行长的内控职责边界;董事会应切实承担起保证银行建立并实施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最终责任,借助于下设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开展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管理评审;并将此纳入对董事会的评价和对董事的履职考评中。尽快确定相关的部门负责内控的建设与日常运行,以确保内控体系的完整性。

(三)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识别控制能力

建立起风险管理部对各类风险实行归口管理、各相关部门实行具体管理相结合的、覆盖各类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能,明确风险战略和偏好,推动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具体:一是构建符合内控要求的业务管理新制度。在各业务条线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编制覆盖各业务条线、各类产品和服务、各环节、各岗位的内部控制手册,使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重点岗位、主要风险环节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同步;在条件成熟时,将其镶嵌入业务系统或管理系统中;二是内控制度要涵盖所有的管理和业务领域,在开发推广新业务新产品过程中,制定相互制衡的业务管理办法和制度,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计量和评估;风险评估应当针对风险的可计量和不可计量两方面进行;三是注重防范风险关口动态管理工作。防范风险要注重“五个转变”——由注重业务风险转向业务和人的道德风险控制并重;由注重单一贷款风险转向整个企业和关联企业、行业风险转变;由注重信用、法律风险转向市场风险、经济调整风险、突发事件风险等方面转变;由静态的风险控制转向动态、即时风险控制转变;由事后督察控制转向事前与技术结合控制转变。四是要着重加强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对系统的项目立项、设计、开发、调试、运行、维修等全过程实施严格管理;五是在风险管理技术上,积极探索新型风险控制技术和工具。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要借鉴国际上的信用风险计量方法、贷款定价方法和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经验,为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应当如何经营提供必要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要重点加强利率风险在银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寻求新的风险控制技术和工具。六是建立制度制定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出台的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与全行的基本内控制度保持一致,并保证各制度之间实现有效衔接。

(四)建立有效的授权体系,完善权责分配机制

对于组织内的全部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职责和权限,并为执行任务和承担职责的组织成员提供所需的资源并确保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与职责权限相匹配。具体:一是城商行应根据自身业务经营和风险控制要求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在职责分工上既要体现制约,又要体现协作配合,设置合理、有效的岗位;二是建立明确的授权和审批制约机制。城商行及部门应形成明确的新业务开办须经有权部门书面批准的制度,应按照内部有关经营管理权限实行逐级有限授权,根据被授权人的实际情况实行区别授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授权,明确规定相应责任。分支机构应当建立有效的核对、监控制度,对各种账证、报表定期进行核对,对柜台办理的业务实行复核或事后监督把关,对重要业务实行双签有效,对授权、授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五)科技引领作用,提高内控电子化水平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尽快启动对现有核心系统的升级换代,提高科技对业务发展的引领作用;开发建立全行性的数据仓库和数据平台,并建立涵盖全行主要业务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系统,提高现有信贷系统的风险预警和控制功能,并引入针对各类风险的专业风险管理技术;开发操作风险实时监控系统,提高操作风险防控水平;建立审计系统,实现手工控制向系统控制、事后监督向事前防控的转变,提高审计的电子化程度;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治理,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建立灾备中心和应急机制,确保系统运营的连续性和恢复性。

(六)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建立强有力的内控文化

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要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充分认识防范风险的重要性,切实了解本行的主要风险所在,在日常管理中要积极倡导建立有力的风险控制文化,从自身做起,使风险控制成为全体员工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要通过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持续的业务培训、服务培训、内控文化以及先进理念的培训,培养员工的法律意识、内控意识、风险意识、合规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使自觉遵守内控制度,成为全体员工的自发行为。

(七)多措并举,提升制度执行力

一是从源头抓起,提高总行管理部门,尤其是业务管理部门的业务管理水平,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制度编写能力。

二是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基层分支机构能迅速、全面掌握制度的各项要求;并建立制度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联系机制,确保执行者在执行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畅通渠道进行反馈,并得到及时解决。

三是建立责任明确的内部激励机制,严格考核,明确奖惩;严把用人关,特别是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配备要确保其综合素质与所承担的职权相适应;对员工岗位实行定期和不定期轮换制,正确应用交叉检查原则;制定多层次的内部控制考核制度,以量化指标去考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是建立制度后评价机制,由制度制定部门和合规部门定期对出台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对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持续改进。

(八)建立科学高效的审计组织架构,强化稽核监督作用

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的内部审计职责,切实承担起批准内部审计章程、中长期审计规划,并对审计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监督的责任;建立起内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负责的汇报体系。具体: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审计管理体系。建立涵盖经营活动、风险状况、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等各个方面的审计制度;完善全面审计、后续审计等审计操作流程;增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健全审计内部监督机制。要明确审计委员会设置、定位、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对审计工作质量评价和监督机制。三是应当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报告和纠正机制,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衡量、评价,建立并利用畅通的信息反馈和报告渠道,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完整地传递给最高决策组织,以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强,保证内部控制合理性和有效性。四是应当建立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的后评价制度,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回顾和检讨。

第8篇: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信用贷款风险商业银行

在实践中由于各个商业银行所采取的组织架构和业务运作理念各不相同,有的属于所谓的流程银行,也有的属于部门银行,因此他们的风险控制体系也略有不同。但总体而言,设立在总行的风险控制中心以及设立在各业务单元中的风险管理部门是风险控制体系必备的要素,而这两部分与个人信用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密切相关,加强个人信用贷款业务相关的风险控制体系正是从这两个部门入手。

1、专职专能,加强合作

业务部门内部的风险控制部的职责通常是制定业务相关的风险控制政策、统筹业务内的风险管理、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汇总风险计量分析并向总行汇报。在西方银行,个人信用贷款业务内部的风险控制部是业务运作的前沿指挥部,是其他各部门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交流平台和监督者。风险控制部门作为个人信用贷款业务进行具体风险控制的主体,必须以构建以风险控制部为核心,其他各部门围绕风险控制部展开平等合作。个人信用贷款业务是通过各相关部间相互协调、环环相扣而最终完成的,因此必须建立相互协作同时又相互监督的部门间合作关系。

在个人信用贷款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各部门应该以风险控制部为合作平台,以内部环境风险控制为一致的目标,定期进行关于内部环境风险控制的会议。在会议上各部门对于风险相关的问题具有同等的话语权,共同商定该业务的目标收益率和可承受的风险系数并运用第四章中的风险收益优化决策模型进行各贷款类型的权重分配。

2、合理规划,控制流程

风险控制部必须联合其他各部规划好规范、合理的业务运作流程。规范、合理的业务运作流程与流程中的风险控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正如地基与建筑物的关系。正如没有稳定安全的地基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有漂亮的建筑物树立起来,对于个人信用贷款业务来说,没有规范、合理的业务运作流程就不可能有完备的风险控制机制以此为基础进行建立。因此,要做到提高业务效率,降低面临的风险,最关键的是建立规范、合理的业务运作流程。与其它商业贷款相类似,个人信用贷款的业务运作流程主要分为营销、贷前、贷中、和贷后四个个阶段,共六大流程,流程总图。

风险控制部必须在业务运作流程之上制定业务风险控制节点并在每个风险控制点至少安排一个风险控制岗进行风险监控。

3、强化信息管理,构建数据系统

对于个人信用贷款业务,其业务运作的特点之一就是业务量大而单笔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少。风险控制部在个人信用贷款业务运作过程中,必须推行业务内各部门运用现代化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利用计算机实现半自动审批和辅助决策,并实现该业务的全面电子化管理。此外,风险控制部还必须定期对个人信用贷款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定期进行更新、维护和检测,从而确保该信息管理系统处于最优运作状态,不会由于信息泄露、信息丢失或者系统延时等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个人信用贷款信息管理系统能从整体上提高上述各内部环境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效率,从而起到防范个人信用贷款业务中系统性风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由于个人信用贷款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确保了信息的实时性,提高了组织架构内各部门的合作效率以及业务信息在业务运作流程中各阶段间的流转效率。其次,由于个人信用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系统自动审批,能够大量减少人工核对信息以及基本逻辑判断所占用的时间,在把简单业务操作的错误率降至最低的同时相对增加了业务员进行人工业务分析的时间,从而把贷中审批阶段的风险控制节点发挥最大作用。再次,通过个人信用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起到规范个人信用贷款业务流程的作用。个人信用贷款业务流程由于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相扣,当把流程中的各环节都设置在信息管理系统内部进行流转时,信息管理系统以其流程优化决策以及权限控制的优势可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

参考文献

[1]黄宪.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9;2

第9篇:内控合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范文

1炼化企业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1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是炼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规避风险将成为炼化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炼化企业的发展,只有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以流程管理为纽带,整理内控与风险管理流程,完善与其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协调各项业务之间的联系,创新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规僻风险,才能提高炼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2]。

1.2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是炼化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就是从炼化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优化完善控制流程,找到适合企业运行的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死角和风险盲区。同时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来的监督考核机制,使企业的风险管控作用得到加强,规范了炼化企业的运行秩序,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3]。

1.3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是炼化企业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的需要

在炼化企业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过程中,完善了重大决策、投资、财务、采购、销售等高风险领域的重大风险控制,制定了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应对预案,真正把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关键业务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适合炼化企业业务特点的风险量化分析和监测预警机制,从而提高了炼化企业对风险的预警能力、反应速度和应对水平[4,5]。

2炼化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根据炼化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的特点,从5个方面对其现状进行分析[6~9]。(1)炼化企业基本完成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炼化企业不仅借鉴了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创造性地建立了完善的内控体系框架,形成了系统的内部控制规范,实现了炼化企业内控体系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统一标准和行动准则。实现了与国际先进管理方法的融合,促进了经营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和规范化。(2)炼化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借鉴国际大企业风险管理实践,研究建立企业风险评估方法。以财务报告为切入点,对炼化企业主要业务领域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结合内外部形势变化和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持续开展重大风险评估,完善风险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健全了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编制工作机制。随同业务流程梳理,全面评估经营风险,建立经营风险数据库,实现从财务报告风险评估向经营风险评估的拓展。(3)炼化企业创新运用流程管理方法,实现岗位职责、风险控制与业务流程有机结合。炼化企业制定了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建立企业统一的业务流程架构,涵盖炼化企业全部业务领域,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还建立了业务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了规范的业务流程数据库,实现流程管理信息化、控制测试信息化。炼化企业通过开展业务流程梳理,明确管理职责,识别并有效控制风险,形成覆盖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业务流程管理规范。(4)炼化企业建立健全了内控监督机制,提升了内控与风险管理的执行力。讲流程、讲规范、讲控制成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广泛共识。炼化企业已经形成了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审计测试、考核评价、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使企业的各项业务都用相关制度、规范来检查要求,促进了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执行。(5)炼化企业通过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了全员的风险意识,丰富了企业文化。通过强化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宣传培训,提高了全员对内控与风险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树立了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风险管理责任重大的风险管理理念,形成了以守法意识、诚信意识为重点的风险管理文化,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