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教资重点笔记范文

初中历史教资重点笔记精选(九篇)

初中历史教资重点笔记

第1篇:初中历史教资重点笔记范文

关键词:高一历史 学习困惑 应对策略

一、高一新生历史学调查反馈

2012年9月,我对本校的高一新生就历史学习问题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1.学生的困惑:①课后学习时间不够用;②想背书但不知到背哪部分;③做题时只想着查书或参考答案;④很难将历史知识点归纳起来;⑤材料题不会做; ⑥对老师分析的东西不感兴趣,听课注意力不集中。⑦不知道怎样记笔记;⑧不知道怎样学历史,很迷茫。

2.学生的期望 :①希望老师多详细解释名词概念,发现好多名词我以前会用,现在好像什么都不会了;②希望老师每一课都严格按照教材讲课;③老师将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抄写下来,要求学生背;④提醒学生哪些是重点,将历史背景、内容、影响抄给学生,否则容易记乱;⑤多讲些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课;⑥对完不成任务的学生要严惩;⑦多补充些课外知识,我以后学理科,只想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⑧多讲解习题,多讲些历史学习方法。

二、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1.时间问题。客观上讲可能是高一历史教学周课时不足,主观上讲是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时间投入不足,或者是课后自主学习的效率不高。学生将课后的时间基本上用在了数学和英语上,而且长期以来形成了轻视历史学习的传统。

2.记忆问题。就历史教学而言,主要有三方面表现。其一对需要记忆的内容目标不明确,没有被高度注意的记忆目标,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的。这可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个体的注意投入不够。其二是记忆的品质差,常表现为记的慢、忘的快,记不准、易混淆。其三是教师的要求过高,学生负担过重。

3.理解问题。历史知识的特点决定高中历史学习的难度。历史知识是客观与主观的高度统一,也是史料和阐释的高度统一。历史都是过去的、无法直接观察的、客观的,对历史的学习只能借助史料进行间接认识;历史知识通常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主观认识,是对客观历史的描述和阐释。因此,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是典型的语义记忆,而“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对历史名词、概念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形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习惯了初中“了解历史知识”学习的高一学生在适应高中历史学习上需要一个过程。

4.学习态度问题。①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清,学习主动性不够,强调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本身;②功利主义思想泛滥。准备学理科的同学将自己“为什么学”、“学什么”定位在开拓视野的层次上,而对“怎么学”也仅仅定位在了解的层面上。

三、应对策略──做好学习笔记

从学生的角度讲,我认为目前摆脱困境的最好学习策略是:做好历史学习笔记。

1.课前预习笔记

课前预习笔记方法、种类很多,如批注、摘录、提纲、心得等。笔者认为最适合当前高一新生预习历史文本的方法是三步阅读法。即概览以列出提纲、精读以解析历史信息、深思以融会贯通。这种方法是带着任务和问题去阅读,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体现了由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阅读过程,符合思维的基本规律,避免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盲目性,容易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预习笔记内容既可以在草稿纸或专门的笔记本上进行,也可以在书上进行;既可以完整、系统的表达,也可以记关键词的方式进行,甚至可以在书上以自己喜欢的点、圈、划的方式进行,我本人更支持高一学生采用后者。不管何种方式,良好效果的取得,关键是学生要带着阅读任务也就是历史问题去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几点细节:①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牢时,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旧课弄懂;②如果高一新生感到无从下手,可以结合学校配套的教辅资料中的“课前预习”问题设计进行,但是切记不能以教辅资料“课前预习”的内容代替自己对教材文本的预习阅读和历史解读;③可以结合教师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资源搜集相关资料或者做一些调查,以丰富自己的认识;④未知或不懂的问题一定要记录下来,向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请教。

2.课堂笔记

首先是准备。其一是历史课前材料的准备,如笔、笔记本、草稿纸等。笔,最好准备双色的,至少是非黑色的。专门的历史笔记本可有可无,但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必须要准备一个历史笔记本,它不仅仅起到质疑和记录的功能,而且还是课后整理归纳文字,提高自己文宗能力的重要依据。其二是学生思想上的准备。谁都知道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的效果好得多,记历史笔记也一样。立足于自己的不解和未知主动记笔记,才能够抓住自己的学习重点,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其次是用好教材。教材是为我们学生学习服务的,是我们质疑解惑的基础,也是建构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和经验的主要材料与情景依托,更是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要敢于在教材上点、圈、划,进行批注、列提纲。但是又要善于利用教材,有些同学将教材正文划得满满的,似乎很认真,其实是没有突出自己学习的重点,在未来的复习中会浪费你的大量时间并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材上的笔记力求简约。

第三, 处理好在课堂上听课、读书、思考、讨论与记笔记的关系。记笔记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始终的,但主要是在看清、听懂、生疑下记录,不明白的更需要快速标记或记录,运用自己能够明白的文字和符号快速记录。

3.课后复习笔记

做课后复习笔记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借助老师或其他同学的笔记对比,在对比中辩伪、补充、调整,以补缺补差。最终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规范化。”②处理好释惑与生疑的关系。“释疑”,既解决在预习和课堂教学中自己的问题,掌握基础知识;“生疑”,即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和探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③处理好教材、教辅资料和笔记的关系。教科书主要价值是告诉我们“学什么”,笔记主要价值是告诉我们“掌握了什么”,教辅资料的主要价值是告诉我们“怎么考”,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④要与课后练习结合起来,克服做题的盲目性;⑤注意及时复习。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好复习的间隔时间、次数、强度,将课后复习与单元复习相结合,并将复习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别人请教。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2篇:初中历史教资重点笔记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效率

教无定法。但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一定要从各种教法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努力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挖掘教材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挖掘教材的内涵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渠道和重要方法。挖掘教材深度必须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这样才能挖掘出教材中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内在的因果关系,不断通过教材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例如笔者在讲西安事变时就通过如下提问挖掘教材的内涵:“面对消极抗日、积极剿共的,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张杨两人为什么这样做?后来又如何处理的?对中国的时局有什么影响?”笔者在讲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这一史实时,也设计出一连串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何变化?”“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何影响?”经过如此环环相扣的设问,一步步挖掘教材的内涵,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确保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二、巧用多媒体活跃学生的思维,深化对史实的理解

1.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勤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是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表现。多媒体教学具有表达形象直观,反馈迅速及时的特点,比较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如在讲“”这一段时,笔者就通过多媒体播放“谭嗣同”,形象生动的画面和通俗易懂的故事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当时就有学生跳出教材观点的束缚,提出问题:“可不可以将看作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全新的观点引发了学生对性质的热烈讨论。

2.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教材重点。在讲授“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专题时,学生对相关内容容易混淆,例如: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扩大对华商品输出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在中国设立通商口岸,关于通商口岸的条约有五个,分别是1842年的《南京条约》、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0年的中英和中法《北京条约》、1885年的《中法新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开放的城市有20个。如何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记忆并理解呢?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计了通商口岸图示法,生动、直观地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势力和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到内陆逐渐延伸的趋势。

3.推进个性化和合作化探究学习。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界面友好,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如讲授“中外科技文化”这一专题时,笔者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讨论内容分别围绕绘画、短篇小说(重点讨论《警世通言》)和“书圣”王羲之。笔者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以讨论发言的形式来展示各组自主学习研究的成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以第三小组为例:课前,学生搜集了大量有关王羲之的材料,如:王羲之小时候苦练书法的故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并附介绍他书法风格的旁白,极大地推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化探究学习。

三、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强化历史教学的整体性

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在灌输系统、科学历史知识的同时,不继强化提升、拓展学生历史知识的层次和内容。

1.对于初中教材中已出现的历史知识。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若遇到初中课本已提及的知识点,历史教师可在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上,进一步增加感性认识,采取更加活泼、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教授“甲午战争”、“红军的战略转移”等时,笔者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和电教纪录片,并将一些精彩对白或感人情节等制作成课件,以便随时根据学生需要播放,加深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充分利用教材中外史结合的特点。

在讲述具体史实时,教师可以顺便提及同时代的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以便于学生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如在讲述“三国干涉还辽”时,教师就可以阐述一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有关内容,让学生明白,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斗争,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正是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在华利益”相互斗争、相互矛盾的表现。由此帮助学生从单纯地死记硬背逐步过渡到在比较、联系和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

第3篇:初中历史教资重点笔记范文

一、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经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任何事情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就要利用其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上课之前,我们要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做好预习,不懂的要做好记录,以作为听课的重点。在课下通过电脑、图书等多搜集相关的文献和历史资料。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看电视,我就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通过电视剧《三国演义》让其在观看电视的同时对当时的历史人物,形成三国鼎立的历史条件,以及魏蜀吴三国的具置和定都等等有所了解,以便为讲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提供保障,这样使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目标明确而有的放矢。而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时,就会对这段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中学历史阅读即是指学生通过看历史文章、书籍等材料,了解内容、理解含义的过程。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其阅读水平主要通过流畅度、速度、理解度和表达度等四个尺度表现出来;其含义既包含“阅读”的一般性元素,如阅读的内容、方式、方法、速度和程度等,也应体现“历史”学科的独特价值,如时序性特点、真实性考量、史料和论点等。所以中学历史阅读理应包括教科书和其他各类拓展素材,但由于受条件所限,不宜大范围全面铺开,因此,阅读历史教科书是非常务实、易行且有效的办法。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课本资源的挖掘,以便引起学生对课本的重视。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例如,有的学生曾经提过这样的问题:①秦朝疆域图上的渤海为什么写成“勃海”,印错了?②《昭君出塞图》中“琵和琶是中国本土的乐器吗?汉朝的琵琶和今天的是一样的吗?③课本上的扁鹊为什么会穿龙袍?④《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片上的人物为什么都像是和尚?……有些问题确实不是教师当时就能回答得上的,但是绝不能觉得“没面子”就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而要充分肯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可贵精神。师生一起查资料进行解决,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学生之间彼此形成良性刺激,长此以往,学生才能逐渐会读课本、爱读课本,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中坚持下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培养学生记笔记习惯

课堂笔记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跟随”能力,在记录和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学生也能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后续的复习和巩固。记笔记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必要条件。不同的学段和年级,对记笔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刚上初一的学生,主要训练的还是能够记下老师的教学板书。在记教师板书的基础上,记下自己独特的笔记,包括重点标识、难点的问号、教师精彩的话语、心得体会等等。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我想应该在这几方面引起注意。第一,认真设计板书。为学生理清历史的来龙去脉,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板书,让学生觉得记板书很有用。第二,让学生有时间记。现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许多教师习惯在课件上打上板书,想给学生呈现的东西很多,往往就“剥夺”了学生记板书的时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记不下来索性就不记了。由于是PPT呈现,少了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过程,有时学生无法分辨哪些是需要记的,也给学生记笔记增加了困扰。因此,教师最好还是能够在黑板上写板书,一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二来也能够让学生对整节课有完整的把握。如果一定要用PPT,则可以采取一些小办法,如把其中一屏作为板书屏,并和学生约定好什么样的字句是需要记到笔记里的。第三,让学生记得科学。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小技巧,例如,一门课准备一个笔记本,不要几门功课记在一本上,容易混乱。每页笔记在固定的地方(如右侧或下方)留出一定空白,用于复习时增补。通过课堂巡视或定期检查,发现学生记错的地方,予以纠正。最好还能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笔,以便于区分内容突出重点。第四,督促学生坚持记,养成习惯。例如,定期检查笔记本,把记得全的、记得好的、记得漂亮的,在班上进行展示。教师把日常笔记打分,计入平时成绩也是个不错的办法。有的学生在上初中时所记的笔记复印了给他的学弟学妹看,既是一种示范,也是对学生的激励。

第4篇:初中历史教资重点笔记范文

关键词:电子白板;牧区初中;历史教学

牧区学生的母语几乎是藏语,受母语环境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以后,汉语水平普遍偏低。然而,初中的许多课堂教材全为汉文,尤其是历史教材,完全是跟内地汉语地区学生使用的教材一模一样,学生大多没有兴趣去学习。如此之多的汉字加大了学习的理解难度,历史教材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枯燥乏味的。因此,历史的课堂效果和学习难度非常大。实践发现,随着电子白板在牧区教学中的逐步普及,电子白板现代教学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优势,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实践。

一、耳目一新,吸引课堂

以往教学主要是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知识重点,本身学生就难以听懂汉语。由于历史知识带有极强的归纳性,因此,学生根本没有多少兴趣看黑板,听课堂。有了电子白板以后,电子白板的现代媒体界面非常吸引人,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在历史课堂中,笔者经常利用电子白板中的许多新鲜的工具进行板书和材料展示,使用书写功能,运用不同的字形、不同颜色的字,甚至还使用智能笔进行箭头、几何图形的展示,随时给教学插入一些历史相关的图片、音乐和视频等,给历史课堂增添了无比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只要是历史讲授课,按照传统的教师拿着书,学生看着书,边听课边看黑板边做笔记,学生的兴趣非常低。只要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学生的精神就来了,他们天天盼着上电子白板课,课堂吸引力也就明显提高了。

二、重复使用,减轻负担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个班的黑板板书只能在本班使用,不可能搬迁到下一个班级。这对于藏文、汉语等学科教师来说无所谓,因为他们一般只教1~2个班级,到了下一个班级以后,他们可以重新再写。而大多数初中学校的历史教师则对于黑板板书苦不堪言,他们一般都是4个班以上,有些甚至7~8个班。如果每个班都要重新书写黑板,工作量非常大。

电子白板具有“屏幕批注”和“文件保存”功能,如果我们在每一课的第一个班上课时,使用“屏幕批注”把板书记下来,再把文件保存到U盘里,下一个班上课时,我们就可以调用讲课板书过程,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三、创设情境,增强气氛

传统的历史黑板教学,学生面对是教师的讲解和黑板的重点板书,通常都是单调的、乏味的。自从有了电子白板,我们不但可以大量运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创设五彩缤纷的板书气氛,还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乐、动画等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感观,既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更激发了学生的上课热情,真正可以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时,以往我们只能按书中内容进行讲解与重点勾画,并强调学生一定要掌握“两弹一星”,但是学生还是对“两弹一星”模棱两可,课堂气氛非常一般。而当笔者采用电子白板教学时,在课堂中穿插了图片、视频,让学生观看了原子弹的爆炸、导弹的发射、卫星发射、载人飞船等,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非常良好,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调用资源,提升效率

历史课涉及相关教学资源尤其丰富,包括人物、建筑复原图、模型、地图、风土人情等资源。当使用电子白板以后,我们可以利用白板的展示功能,调用一切合适的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第5篇:初中历史教资重点笔记范文

一、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旧知识上出新意,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复习课效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建议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听、看、说、想,充分解放学生的眼、耳、口、手,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例如,在复习《三次科技革命》时,教师可展示有关三次科技革命的图片进行串讲,也可以组织看图说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历史知识。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献材料,既可以加深理解,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又节省了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大大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当然,我们也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它仅仅是上课的形式和手段,形式永远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它替代不了教师的地位。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条件、教学中采用适当的多媒体资源,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

(二)联系实际生活,激活历史课堂

为现实服务是历史学的功能之一,初三历史复习课融入时事热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历史课堂就能活起来。如2013年3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外访选择俄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中俄关系专题复习。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签署“购买”合同,中日关系又再次恶化,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中日关系专题复习。联系现实,关注时事热点,就可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更加愿意接受历史复习课,就可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条件。在课堂上,我们切忌“有教无学”和“有学无教”,这两种做法都会使学生疲倦,效率低下。传统的复习课往往是“教师讲解考点——学生当堂训练”,似乎避免了上述两种方法,但学生仍感到枯燥无味,了无兴趣。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存在内在的局限性。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学生活动。

二、减负增效,指导历史复习方法

21世纪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关键在于学习能力的“较量”。教师需要深刻认识“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学生学会了复习历史的方法,就能轻松掌握历史知识,学习负担自然就会减轻。

(一)指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苏州中考内容多,共六本书,包括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因此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必不可少。尤其是中考前100天,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二)指导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整理所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新授课学生掌握的知识很牢固,但要把所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就会一头雾水,前后混淆。原因就在于学生课后不会归纳、整理知识,把每课的知识点孤立起来。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整理知识、梳理知识的方法。

实践证明,学案导学是有效的复习方法之一,它可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复习,梳理知识。如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专题复习时,我们可按照时间顺序归纳整理17、18世纪的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20世纪初的中国辛亥革命,在学案上适当留空,引导学生思考。课前的预习工作对提高课堂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课后的复习工作更不能少。学生要及时复习,时常回忆,归纳重点,消除疑点,复习完一个单元、一本书或一个专题的内容后,应善于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列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生还要经常整理笔记,做好当天学习小结,按周、月、学期总结知识,不断充实和完善知识体系。

(三)指导记忆方法

苏州中考历史学科虽然只有50分,但所考内容浩如烟海,纷繁复杂,让很多学生不自觉地产生畏难情绪。虽然现在的中考注重能力的考查,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记住尽可能多的历史知识并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成为历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指导记忆方法,提高记忆能力也就成为初三历史复习课的重要环节。记忆方法有关键词记忆法,如《南京条约》的内容可记 “割、赔、开、关”四字;谐音记忆法,如《辛丑条约》的内容可记“前(钱)进(禁)宾(兵)馆”;表格记忆法,如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均可列表归纳,一目了然,方便记忆;比较记忆法,如比较中国和日本明治维新等。记忆方法还有很多,如理解记忆法,公式记忆法,图示记忆法等,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会创造一些记忆方法。采用这种方式记忆,学生感觉记忆很轻松又很有趣,知识要点不容易遗漏,记忆深刻且持续时间长。

(四)指导解题方法,避免题海战术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思维拓展的方式,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另外,教师还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选适合本校学生的试题,切忌试题的怪、难、偏、多,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每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及时总结。

第6篇:初中历史教资重点笔记范文

课程概念有多种释义,至今仍处于丰富发展过程之中。一种观点认为:“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①中考是初中学生学习初中课程的终结性考试,从课程观角度审视中考命题工作,所要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中考命题的内容因素范围是否涵盖、对应了学科课程的内容因素范围。

课程内容包括哪些因素?“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②从这里我们应该看到,“教材不完全等于课程内容,因为课程内容所包含的学生应获取的直接经验、情感性经验是教材难以表现的”。③学科课程教材主要承载和对应了课程内容的知识体系,而教师组织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学生实际发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则承载和对应了课程内容的经验体系。其实早在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就已经指出了“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④

在中考命题中,通常强调要以各地编写颁发的中考说明和学生实际使用的学科课程教材为根据,再加上受限于命题人员的临时抽调和教师的命题能力,中考命题常常局限于考查学科课程的知识内容。因此,中考命题很有必要树立一种课程观视域下的中考命题导向,引导中考命题跳出“课程内容即教材”的课程认识上的缺陷,跳出“教材内容即知识”的知识绝对化的倾向,在考查学生学习、理解、建构教材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要注重考查学生在学习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2016年深圳市历史学科的中考命题,在如何体现历史课程的内容因素要求方面,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尝试。

一、追求能力立意

命题融入了对初中学生进行历史课程学习的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等内容因素的考查要求,力图体现试题对初中学生进行历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上的指引作用。

例如:9.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加强君权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命题解析:此题依托明太祖加强君权的相关教材知识,将命题立意升华到引导学生做历史学习笔记的学习方法上。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中,存在着这样几种情况,一些学生不喜欢做笔记,一些学生被动地做笔记但不知道做笔记的方式方法,一些学生盲目地做笔记而不知道做笔记的意义价值。此题在考查学生史实的同时,立意于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

10.历史纪年表能帮助我们理清朝代的更替顺序。根据下列历史纪年表,判断表中的①应该是 A.秦 B.隋 C.唐 D.元

命题解析:此题依托朝代更替的相关教材知识,将命题立意指向引导学生认识教材中的历史纪年表的功能价值上。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重要历史朝代的起止时间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义,而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历史时空认知则是历史教学的努力方向。教材中的历史纪年表则是引导学生建立历史时空观念的重要载体,也是历史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单应该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更应该在教学中向学生指明这些教学资源的功能价值,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建构时空观念的学习方法。

12.组织历史人物图片展需要突出主题,下列历史人物图片展的归类主题应该是

A.思想先驱 B.民族英雄

C.科学巨匠 D.艺术大师

命题解析:此题依托相关历史人物的教材知识,将命题立意引向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活动过程。人物图片展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宣传方式,学生在学校、在博物馆、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物图片展,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在他们参观、组织那些历史人物图片展的时候,归纳、提炼、突出历史人物图片展的主题,既是这些活动的关键看点所在,也是举办这些活动的核心能力要求所在。

14.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时期时代诉求的是

A.“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内除国贼”

D.“民主”,“科学”

命题解析:此题将的“口号”与近代几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口号放置在一起,考察时期的时代诉求。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学生会面对标语、口号这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就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分门别类地引导学生分析、认识这些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在历史学习过程的特有的意义和价值。此题的命题立意,就在于对学生学习标语、口号这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给予其学习方法上的指引,引导他们从那些标语、口号中分析、把握出特定时代的特定内涵和时代主题。

二、追求素养立意

命题融入了对初中学生进行历史课程学习的核心素养的内容因素的考查要求,力图体现试题对初中学生进行历史课程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引导作用。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着眼于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制订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以此为标志,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学科课程建设又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目标,统筹推进课标修订、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协同改革的新阶段。

目前教育部正组织历史学科课程专家,按照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从目前看到的有关历史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中,提炼出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核心要素,伴随这些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和学业质量标准的明确界定,高中、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考试命题必将进入到以落实、体现学科课程核心素养为根本归依的新阶段。早在2014年6月,深圳市就印发了立足于深圳市情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列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重要目标和教育发展重大任务,提出了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素养,着力于整合课程资源、发掘课程知识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逐渐成为深圳教育教学共识。

如何在考试命题中体现素养立意,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是各地中考命题普遍遇到的难题。笔者认为加强中考命题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命题人员能力水平,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核心素养要求,有机地渗透、融入到学科命题与试题之中,以课程知识体系为依托,以课程核心素养渗透为指向,是一条追求中考命题素养立意的现实路径。2016年深圳市历史学科的中考命题,在如何体现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内容因素要求方面,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尝试。

(一)时空观念考查

例如:2.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这些简称源于下列哪一制度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命题解析:时空观念是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此题将现在山西省、山东省的简称放置到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定时间及空间之中,建立了历史事件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考查了分封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8.在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曾颁布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握手礼取代跪拜礼。这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 D.辛亥革命

命题解析:时空观念的考查,常常是一些单纯考查学生记忆特定史实的试题。此题如果命制成“政府曾颁布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握手礼取代跪拜礼,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就变成了一道单纯考查史实记忆的试题了。此题的命题,首先考查了特定时间、空间中的特定史实,其次将命题立意扩展、拔高到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样一个历史结论上,将特定时间、空间中的特定史实放在了“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展变化”这样一个特定的时空、视角之中去分析其意义、认识其价值,这就拓展、丰富了试题的考查价值,有利于引导学生从这些特定史实中,分析认识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习俗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及其历史标识意义。因此,时空观念的考查,需要命题教师要有更加宏观的史学视野,要有更加高远的命题立意。

(二)史料实证考查

例如:4.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C.实物资料 D.影像资料

命题解析:史料实证要求对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此题依托司马迁与《史记》的相关教材内容,但不是考查学生对司马迁与《史记》相关内容的死记硬背,而是考查学生对这些史实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命题着眼于辨别史料价值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考试做题的同时得到历史学科素养上的引导,感受、体验到“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

(三)历史理解考查

例如:11.这个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在一场战争后强加给中国,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命题解析:历史理解是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的理解,有多种命题形式,如常见的可以问“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或直接套用教材的评价问“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不平等条约”,这样一种直接搬用教材内容与结论的命题设问就不能体现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的考查要求,而且会导致初中历史教学陷于强化死记硬背的困局之中。此题的设问“这个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在一场战争后强加给中国,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既涵盖了教材中的表述“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照应到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难度不宜过高的现实要求,又拓展了教材的表述――“这个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在一场战争后强加给中国”,为学生理性认识南京条约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提供了一个“脚手架”。

17.“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我们要缅怀淮海战役,应该选择去下列哪个城市

A.锦州 B.北京 C.徐州 D.南京

命题解析:此题是一道典型意义的“情感取向”试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命题形式来比较分析其“情感取向”的命题立意。一种是直接简单地设问“我们要缅怀淮海战役,应该选择去下列哪个城市”,试题就减少了情感的含量和情感的归依,变成了一道主要考查淮海战役与一个战役发生地之间的史实记忆联系的试题。而在题干中加入“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一方面为“缅怀淮海战役”的表述提供了历史依据,另一方面通过考查淮海战役的相关史实,还向学生传递了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历史情感,同时还可以传递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的典型例证,是分析国共两党人心向背的典型例证等等历史认知。

(四)历史解释考查

例如:31.(12分)创新是时展的动力,也是时代进步的标识。在人类历史上,创新不只是科技领域的创新,还包括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破旧立新,还包括政治经济新体制的创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工商业发达,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具有新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满足于当时天主教会控制下的陈腐、呆板的生活。……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上册)

材料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3:他们发动一场以白话文代替古文的新文学运动。这场知识风暴给儒家,包括传统伦理、风俗、人际关系和社会习俗,以粉碎性的一击。……这场思想革命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4:罗斯福新政是一场资本主义的体制改良运动,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人教版《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问题1:材料1反映的是哪次“思想文化运动”?(1分)请列举出两位代表人物。(2分)这次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1分)

问题2:材料2中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1分)英国国王的权力有何变化?(1分)

问题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1分)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批判的对象是什么?(任答两点即可,2分)

问题4:根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是运用什么手段“解救危机”的? (1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

命题解析: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中,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新文化运动、罗斯福新政四个知识点分布在教材的不同章节体系之中,也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当考试命题确定了要考查这些知识点之后,命题就需要对这些史实及其历史理解,给出符合逻辑的理性解释和进行有机的命题组织。此题以具有现实感的“创新”入题,结合历史课程内容,给予“创新”以历史学科课程视角的解说,提炼出了一个历史课程的命题立意――“创新是时展的动力,也是时代进步的标识。在人类历史上,创新不只是科技领域的创新,还包括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破旧立新,还包括政治经济新体制的创设”。有了这一命题立意,不但将分散于不同章节体系的四件历史大事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而且还赋予考试命题以教学意义,让学生通过这道试题认识到,创新并不只是发生在科技领域,还包括思想文化、政治经济领域里的创新。

有关历史理解的命题考查,应该是对学生历史理解能力的考查。此题在命题立意与题干设计上着力于体现历史理解的命题导向,但在对学生能力考查上还是主要落脚在所学史实的考查上,这是命题受制于中考既是选拔性考试又是学业水平考试的现实考量的结果。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肯定这样的命题尝试,因为没有命题教师立意高远的命题探索,就不可能有考查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命题与试题。

(五)历史价值观考查

例如:33.(15分)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交通的改善,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世界各国互联互通,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互通有无、密不可分的整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早在西汉时期,从中国向西延伸的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

材料2:15、16世纪,欧洲主导的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材料3:20世纪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高新科技的发展进步,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材料4: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年11期

请回答:

问题1:根据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沟通了哪两个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在当时,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商人主要通过什么运输工具运载货物?(1分)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得以开通,你认为哪一历史人物的功劳最大?(1分)说说你的理由。(1分)

问题2:根据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组织新航路开辟的国家是哪两个?(2分)从图示 ①②③④四条航线中,选出哥伦布的航海线路。(1分)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问题3: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2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什么成果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了起来?(1分)

问题4:请根据材料4美国苹果公司生产iPhone手机的成功案例,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产品走向世界提两条建议。(2分)

命题解析: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视野,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将历史事件放置在一个逐步建立普遍联系的“世界”之中,去分析、评判、把握那些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这不只是全球史观的观点,而且也是引导学生建立历史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学路径。此题立足于“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互通有无、密不可分的整体”的历史主题,发掘出“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交通的改善,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的命题立意,提取了“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的时代元素,引导学生从经济文化交流需要的视角去分析认识丝绸之路开通的价值,从交通改善的视角去分析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科技进步的视角去分析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互联互通的推动。第四问则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价值取向。此题不论是从命题立意、素材取材、命题呈现,还是实现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考查等方面,都进行了难能可贵的命题探索,较好地体现了历史价值观的命题考查要求。

第7篇:初中历史教资重点笔记范文

课堂笔记自学能力分析知识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常常会发现:为什么同样的一节内容,同样的学生,不同的老师讲授而效果却大不一样?这样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等不同而致。教有定则,教无定法。下面,我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增强学生疏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记笔记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学生将来的自学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学中,对课文中条理较清楚的部分,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列出课文提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如《女真的勃兴和辽、北宋的灭亡》一课中,女真的勃兴这一部分条理清晰,我让学生自行阅读,然后根据课文列出提纲。大部分同学都能列出:女真的勃兴(生活;统一;抗辽;建国。)我在学生已经掌握女真发展线索的基础上,指出:生产力发展,女真力量增强,促进统一,统一的实现,团结一致,有利于抗辽,抗辽的成功,摆脱辽的控制,才能建国。学生通过自己的整理,再加上老师的点拔,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反复曲折,学生如果盲目阅读,会不知所云,为了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我在讲课中,要求学生做好如下笔记:苏格兰人民起义(导火线)1640年议会斗争(革命爆发)1642年内战开始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宫廷,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通过这种简单明了的笔记方式,学生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曲折性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笔记纲要如果做好了,学生复习时就能一目了然,更能认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课堂笔记,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而且不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二、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自学能力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因素。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增强了学习的独立性,就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而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教材中历史概念较少,适宜学生自学的课文,放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楷体字、图画说明、注释及竖体字等历史资料,很多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掌握教材内容,让“死”的历史知识真正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方法来教学,其效果比满堂灌要好得多,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体验人格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对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对此不能任其自然,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学生的效果才会显著,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得到切实的提高。

三、指导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纵横向联系,提高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历史学科具有严密的系统性,许多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或依存关系。因此,在讲课时,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纵横联系,并在学习中逐渐学会用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来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现象。如: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地方政权的割据叛乱,像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清朝的“三藩之乱”,在学习中,就要引导学生注意它们之间的共性,即这些叛乱都是地方政权对中央政权的蓄意挑战,其目的都是为了争夺中央的领导权,除“靖难之役”外,都是以中央政权的胜利,地方政权的失败而告终。这样一个纵向联系下来,不但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还不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将所学历史知识前后联系、古今贯通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纵向联系历史事件外,还要教会学生懂得中外历史的横向比较。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横、纵向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各科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第8篇:初中历史教资重点笔记范文

【关键词】历史学习;教育思想;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80-02

1 历史教学的困境

初中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历史教学中,笔者有着深切的体会。笔者认为有以下3点不成熟的看法。

1.1 “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评价1个学生好坏,主要看分数的高低。这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由此又令学生心目中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科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作为社会学科的历史科就被搁置冷落于1旁,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肩无多大重任,从而缺少了奋斗的动力,至于业绩荣誉也无从谈起,这些令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感到极为的困惑与失落。

1.2 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从传统上来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水源头”。加上课堂上讲究“师道尊严”和“上下尊卑”,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泯灭,潜能得不到开发,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1.3 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1支粉笔,1本书,1块黑板,1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课本的内容与数、理、化、外等各科比较,毕竟不是那么深奥难懂,对学科重要性的收益也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这不仅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对它的教学困难性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认为以上3点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现状与困境。

2 历史教学困境的突破

目前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如何冲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的初步体会,浅谈以下几个方法策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2.1 确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是前提:历史是1部社会教科书,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人文精神滋养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也是人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1面镜子,因而历史课自然也就成为1门极富生命活力的学科。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

历史教育究竟能贡献什么?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但历史教育在今日中国教育体系中“功用”有限,从事历史基础教育者的欢乐亦有限。“智者受3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龚自珍语),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历史的使命感,历史教师的事业之魂。

2.2 在师生中开展互动的探究性学习是关键:“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做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那要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1)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探究性学习作为1种学习方式,需以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既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选择内容,如:《人类的起源》、《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以小型专题为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演变》等。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基础及注重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2)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对于教师而言,1般对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已驾轻就熟,习以为常。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其无疑是1个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必须具备:新的教育理念,知识更新的能力和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

(3)利用好校外的教育资源。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为多,实物史料接触较少。因此,做好探究性的学习可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好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1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4)完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分成3个方面:①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注意探究过程资料的积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1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②对历史学业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评价的比重应加大,尽可能减少单纯的记忆性试题,应该增加思维能力题,或者尝试采用开放性的试题,使学业评价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③对教师的评价,此种评价要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2.3 “学史致用,重铸人格”是目的:让孩子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发古之幽情,而是通过所学的历史,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历史的记忆是认识、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己与全人类之间的联系。

第9篇:初中历史教资重点笔记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创新精神得以培养。那么,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改变传统知识传授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真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励、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实现等诸多因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为着力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问题情境,尽可能地引导、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潜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例如,教学“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这一内容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照片及其作品,同时缓缓讲述道:“一直以来,中国作家心中都普遍存在强烈的‘诺贝尔奖情结’,莫言获奖对于当代中国文学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是中国人民的新偶像,不仅在国内掀起文学热潮,在瑞典也引发了一股中国文化热潮,为世界理解中国打开了又一扇窗。”学生听完脸上也溢满自豪之情,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再提出一些问题:我国近代在科学和文化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重要科学家和思想家有哪些?他们分别取得了什么突出成就?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让学生想学、要学,从而很好地达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效果。

二、教会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

众所周知,恰当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现实却是,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很少向学生传授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也没有引导学生去探索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能,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上缺乏指导和帮助。因此,要解决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在历史教学中,识记量大是公认的难题,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放在一起记忆,引导学生将同一时期不同领域的历史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联系与异同点。比如,对工业革命时期东西方社会状况的比较。又如,在学习《天津条约》时,条约内容是重点识记的内容,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增开的通商口岸,笔者教给学生两种识记的方法,一是字头记忆:可以简记为“牛登台淡潮琼汉九南镇”;二是编个顺口的记忆:“牛登台南,淡水潮汉口,九江镇南琼”。这两种方法应该都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孔子也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教师要多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感知历史,进而引导学生把学习的视野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课堂转到社会,利用一切课余时间,进行多渠道、多途径的学习,拓展知识面,丰富人生阅历。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例如,笔者就经常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讲历史故事或民间历史传说,在讲述的过程中碰到有争议的问题时,则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辩论、合作,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不仅培养了合作互助的能力,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如,在教授关于古代科技发明的历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感受古人的智慧才华,再要求学生写观后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初中历史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日之功,方法也不是唯一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方式,与学生一起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以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多联系学生实际,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感受历史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爱学、乐学。

参考文献:

1.吴庆麟,胡谊.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