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

第1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定位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及培养模式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属于工科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由于化学工业的相关领域极为广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涉及的专业方向也就非常多样化,各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点亦不尽相同。我校近年来根据社会经济、工业发展的需求趋势,兄弟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我校原有的相近专业优势,设置了能够体现我校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逐步建立了适合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2008年,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有7届本科毕业生,其学生就业形势良好,社会反馈积极.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工作中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能力更强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

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由于涉及化工的学科和领域很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除了让学生学习一般应用化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该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及本校的实际情况,重点学习化工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以便形成不同高校应用化工专业的特色专业方向.

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4.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了使不同高校既有统一的规范,又有不同的专业特色,根据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和业务培养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较扎实的化工理论基础,较宽的化工应用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从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公共课、基础课除外)应由基础化学课、工程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3部分组成。基础化学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工程基础课主要包括: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工程基础、电工电子学等。专业方向课:可根据具体方向选择专业化学课,如电化学工程方向可选理论电化学、化学电源工艺学、电解工程和电镀工程等。精细化工方向可选择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等。另外实践性环节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提高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

就专业方向而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是工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该是培养具有较扎实及宽广的化学工程理论基础知识,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计划的总体设计中要体现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重视实验、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设置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在合理利用广西及学校的资源及适应科技发展、注重社会需求基础上。据此,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方向设定为:电化学工程与精细化工。

第2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引言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在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仿照原苏联的教学模式成立了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如大连工学院(即大连理工大学)在1951年率先成立了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第二年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也相继设立了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该专业的设立,对我国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我国化工、石油化工、轻工、制药等行业的发展功不可没。该专业主要的特点是将化工过程和过程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所学知识既可以解决化工生产过程遇到的难题,又可以根据化工生产需要来设计、改进和加工所需的设备,还可以对生产设备进行操控、维护和维修。该专业曾被誉为“万金油”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长期备受社会青睐。[1][2][3][4][5]然而,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高能耗、低效率、高污染的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已与时代主题格格不入。目前的生产,要求过程设备向大型化、精密化、节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时,将原来的“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专业名称的变更,既拓宽了专业领域范围,也拓宽了专业知识结构。目前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涵盖了化工设备与机械、真空技术与设备、炼油机械、矿业机械、建材机械、轻工机械等专业。也就是说,过去的这些专业经专业调整以后现在都叫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对应专业名称的变更,专业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原来的以化工过程原理和化工设备设计知识为主的课程设置,拓宽到以过程原理、过程装备和过程控制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学生的就业领域也从原来的以化工和石化企业为主导领域,拓宽至化工、石油化工、炼油、食品、环境工程、制冷工程、生物化工、动力能源、冶金、轻工和制药等领域。不可否认,专业名称和专业内涵的变革对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同时,专业范围的拓宽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鉴于目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形势较好,目前全国已有120多所高校开设了此专业。其中部分院校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并不是由原来的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转变过来的。这些院校为了满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同时保存原来专业的特点,课程体系一度变得庞大而复杂。面对复杂的课程体系,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对本专业的认识、专业课程的学习、就业甚至再深造专业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困惑。目前,为了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国际化,即使是由化工设备与机械发展起来的过程装备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也非常庞大。图1是我校2015级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加上选修课共60余门次。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课程门数在增多,而总学时却在减少,从而出现学时紧张难以分配的现象。对本专业而言,一些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流体力学和工程热力学仅有32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学生对这些课程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深入和透彻,这导致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如过程流体机械)中比较吃力,难以理解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在考研时,几乎不敢报考专业课程为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高等院校。其次,课程的大而全,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面对复杂的课程体系,学生们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学什么,将来能干什么。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对很多课程认识不足,只是简单的根据学时的多少来判断课程的重要性,这导致他们在学习时不能很好地把握专业方向,严重影响了就业方向选择的主动性。再加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身在专业方向归类时就比较特殊,其本科阶段归属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而研究生阶段(即化工过程机械)又归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对专业方向理解的困惑。再次,目前有些院校虽然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专业方向,但从学生就业和发展的角度来说,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再加上目前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学校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且单一的专业方向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形成内部竞争的局面。因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的精心凝练和认真规划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专业方向的规划和思考

正如前述,早期曾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称为“万金油”专业。但仔细想想,如果一个人啥都能干,那也就意味着他啥也专不了、精不了。就学术界而言,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出来的两院院士和杰出科学家屈指可数,所以专业方向的凝练和规划是必然的。为了与国际接轨,专业方向的凝练不能偏离已有的课程体系,而应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上,认真规划专业方向。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我校的过程装备控制工程专业而言,主要的专业课程可分为:过程设备、过程机器和过程控制三大类。顺着这三大课程类别,实际上可以规划为过程设备、过程机器和过程控制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在数学、自然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基础课程学完之后,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专业方向选择。确定了专业方向后,学生就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和个人的发展深入学习相关课程。当然,制订培养方案时应根据专业方向的需要合理地安排相关课程、分配学分和学时。

(一)过程设备方向

该方向以过程设备(包括存储容器、换热器、塔器、反应釜等)的结构设计、强度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加工为主。支撑专业方向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应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过程原理、工程材料,主要的专业课程应为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装备制造工艺、压力容器设计规范、信号测试与处理。相对于其他专业方向而言,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这些课程的学时应偏多些。

(二)过程机器方向

该方向以过程机器(包括压缩机、泵、离心机、汽轮机等)的结构设计、热力设计、节能设计、操作运行、故障诊断为主。支撑专业方向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应为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学、过程原理、材料力学,主要的专业课程应为过程流体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过程装备制造工艺、信号测试与处理。相对于其他专业方向,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这些课程的学时应偏多些。

(三)过程控制方向

该方向以过程控制仪表(包括压力、温度、流量、应力应变等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原理设计、电路设计、控制设计为主。支撑专业方向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应为电工和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复变函数、过程原理、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主要的专业课程应为过程控制技术及应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过程控制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对于其他专业方向,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这些课程的学时应偏多些。表1列出不同专业方向课程的对比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每个方向都有自己的重点课程,这样做有以下优点。1.学生明白了专业方向的重要课程,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能够很好地将课程学习和自己将来的就业和发展结合起来。2.优秀学生在进一步深造学习、选学校和专业时,比较灵活,选择的余地比较大,摆脱了考研专业课程只敢选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的尴尬局面。3.能够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分层次教学,比如每个专业方向的重点课程应配置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授课。对于这些重点专业课程,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学习,均应严格要求,在纵、深方面均应达到预定的水平。而对于相同课程、非专业方向学生的教学,教师应侧重于知识广度的教学,不应再抓细节、求深度。4.便于课堂管理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了专业方向,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就比较强,重点课程会多投入,非重点课程应以了解为主。对学生而言,在明白了课程的学习目标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相应提高;对教师而言,课堂管理也会相对轻松。

三、结束语

不可否认,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教育也如此。教育的改革和国际化,一方面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如课程体系膨胀、专业方向模糊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模糊不清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解决方案。在笔者看来,根据目前的课程体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设置过程设备、过程机器和过程控制三个专业方向,然后再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每个方向应根据需要来设置自己的课程,不同的方向、相同的课程,可配置不同的学时,讲授不同的内容。面对具体的专业方向,学生应制订详细的学习目标。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就业乃至未来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义,.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认识与规划[J].化工高等教育,1999(3):9-12.

[2]李志义,.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背景的认识[J].化工高等教育,2003(1):11-14.

[3]闫绍峰,廖国进,熊晓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6-123.

[4]陈国华,梁峻.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1(2):45-49.

第3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第16号文件)中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以就业为导向”已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煤化工)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情况进行介绍和对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思路。

1 高职就业形势现状

2013年内蒙古2013届高职高生毕业生总数为59445人。毕业生求职择业趋于稳定化,心态总体理性化、实际化。由于对就业环境的担忧,毕业生求职意向更加趋于求稳,热衷于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和大型私营企业,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选择意向较弱,仅占毕业生总数的20%。从就业地域分布来看,毕业生多数面向区内择业,特别是集中于呼市、包头和鄂尔多斯等区内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由于物价上涨和生活压力加大,毕业生在就业薪酬方面的心态开始趋于理性化,对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普遍可以理性看待,尤其开始重视各项保险费用的缴纳。

2 高职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中国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大众化教育的受众表现出学习需求多样化和谋生吃饭务实化的特点,使得传统学科体系下的精英教育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大众化教育条件下的学情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厌学情绪、考试恐慌症、自信心和自律意识差、厌倦理论学习等问题,导致无法安心在传统的课堂里学习,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龙头的教学模式难以为继。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生存发展来看,定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我们现有的过分依赖理论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从近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现象,这说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变革,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成为努力的方向;从发挥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比较优势来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供师生选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学习、掌握需要的理论知识,但在学校及企业中有教师指导的技能训练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社团活动是社会及家庭不能提供的,所以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立足利用和发扬学校的这两大优势。可见,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3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体现“以技能教育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以知识为支撑”的要求,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技能,牢牢把握核心技能,从而达到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满足企业要求,提升就业质量。

3.1 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或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煤化工企业中技术岗位及岗位群做为教学重点,通过煤分析、煤焦化、煤液化及化工安全为主线,煤气化为专业提升,设计出适合煤化工企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3.2 教学模块及内容选择

按专业特点确定四大教学模块,分别为基础与人文素养模块、素质拓展模块、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技能竞赛模块、专业技能与知识模块,突出核心技能,兼顾理论基础。

3.3 教学任务的实施

3.3.1 教学改革的组织工作

组建煤化工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包括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调研煤化工企业实际岗位共同制定教学任务;开发教学内容,制定项目任务书。

3.3.2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做”合一,改革原有教学形式,将课堂放到实训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企业现场,促进职业素质养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团队作用,提高工作效率;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3.3.3 模拟工作环境,实现企业化管理

根据任务模拟实际工作情境,使学生有深入工作现场的感觉;引入企业管理理念,推行班前会制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3.3.4 探索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建立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同时考核知识、能力、技能的方法和综合评分方法。1)考核内容。建立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内容体系,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环节)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考核方法。应根据模块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仿真操作考试;技能操作考试;撰写调研报告;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思路等。

3.4 改革效果

通过对应用化工技术(煤化工)专业教学模式改革,1)学生操作技能明显提高,良好习惯逐渐养成。2)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有较大提高。3)学生的满意度提高。4)学生团队意识增强。5)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技能有较大提高。模块式教学是高等学校适应形势发展,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必然教学方式,得到了广大同学的赞同和拥护。

4 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如何能在与其他院校的学生同场竞技中获得就业优势?拼的就是自身的技能,拼的就是对岗位的熟悉度及其职业素养。要求学生取得“双证书”,除了学历证书之外,学院结合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任职能力需要,以专业核心能力为重点,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取的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毕业生拿到学历证书后去求职时有别于普通本科毕业生职业任职资格“名片”。

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教发展的必然选择。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适合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的培养方案,毕业生就受欢迎,学校发展就快。只要培养的人才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同时,能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就是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加上爱岗敬业的精神将使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希望之路。科学定位是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确定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与发展思路,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成长周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尽快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希望之路。以就业为导向是大多数人的强烈愿望。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率的高低,对社会稳定以及缩小贫富差距都有直接影响。“以就业为导向”是对毕业生意愿的直接支持,也是对社会稳定的间接支持。

【参考文献】

[1]杨玮,谭继嵩.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2,7.

[2]武雪周.高职院校就业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9.

[3]罗群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1.

第4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就业导向 应用型本科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改革进一步深入,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有近一半以上的高等本科院校将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以自觉服务于地方经济,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着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办学指导思想。

1以就业为导向的企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分析

1.1企事业单位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财务管理岗位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责任意识、专业素质、爱岗精神、职业操守是企事业单位看重的,另外,一定的文化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现代企业还要求员工更具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及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规格中要结合企事业单位对现代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注重综合学生素质培养。

1.2企事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的要求

学生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适应现代化管理的数学知识,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能系统掌握财务、会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受到财务、会计和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的系统训练,能够组织各种经济实体的资金筹集、资金运作和资金分配工作,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和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

1.3企事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知识的要求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较丰富的英语知识,能阅读本专业英文书刊,借助工具书能翻译本专业的书籍和资料;熟悉常用的财务及管理软件;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4企事业对各类资格证书的认可度

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体现,也是其能力水平的检验,证书可以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在校期间学生可结合课程学习进度和专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分学期有针对性地进行证书的考取,其中一些证书含金量较高,如注册会计师、理财规划师证书等,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准备才能考取。另外,有些证书是学生必考证书,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要通过正常学习,按时考取。还有一些证书对未来工作有较大帮助,可利用在校时间合理安排考取,如驾照等。总之,利用学校丰富的业余时间有计划地获取证书以增加就业实力。

2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岗位工作分析

2.1会计岗位与财务管理的关联

会计岗位更注重于微观业务的核算和监督,财务管理岗位从业务上与会计岗位有一定的重合,但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认同会计和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起到不同作用。财务管理岗位除使用会计岗位相关数据进行外,更加关注于宏观业务,强调从资金角度进行管理,体现资金良性循环条件下的资金增值,涉及企业经济管理方方面面,把对资金的筹措、运用、管理和收支事项的管理,和企业年度决算、盈余的分配、亏损的弥补乃至企业的债务清偿和剩余财产的分配。正是基于以上原因,30%左右企事业单位将会计和财务管理单独设立,也有50%左右企事业单位鉴于两者的紧密关系,将会计和财务管理岗位混合设立,还20%左右的企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2.2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重点

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考虑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和公司制度的主要特征,以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以财务决策为核心方法,围绕公司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运用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和风险报酬等基本理财观念,全面阐述财务计划、财务决策与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及财务评价等方法的应用,并着重对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营运管理等三大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

2.3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

在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管理意识增强,不仅要考虑当年收益,更加注重面临的风险。综合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企事业将远期战略利益、现实利益、风险管理放在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影响的主要因素加以考虑,企事业单位不在仅仅考虑现实利益最大化,而且更加从系统角度对企业远期战略利益和风险规避同时考虑,以保证在较低风险情况下的企业目标实现可能。

2.4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

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的高度反映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高低,信息化程度在一定形式上体现为企事业单位硬、软件的使用程度上,硬、软件可以通过购置获取,但软件使用的程序较好反映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目前,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的商品化软件有用友ERP财务软件、金蝶财务软件等,部分企业与研发机构合作开发使用财务软件,一些中小型企业使用其它财务软件企业开发的软件,如速达、管家婆软件等。

3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

3.1以就业为导向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就是要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依据企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充分考虑财务管理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职业状况,培养面向一线工作岗位、面向基层、具有一定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动手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2以就业为导的向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3.2.1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重新定位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早已实现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应用型本科教育已被教育部列为未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只有少部分高校将以研究型为主。传统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新形式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定位的变化,决定了在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由强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向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转变。

3.2.2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岗位重新定位

依据教育部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岗位定位是学生能在企事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从事财务、科研、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近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在各领域的发展都有较大的提升,参与世界竞争的能力大大提高,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由于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学生同质化现象普遍,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比较常见,也是影响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之一。因此,结合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岗位重新定位为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金融证券业、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会计和金融管理实际工作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2.3以就业为导向的知识结构重新定位

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结构需重新定,其目标让学生具备工作过程中所需的财务管理活动专业知识。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知识体系构建中,以课程作为知识获取的载体,结果就容易形成学和做的分离,出现“两张皮”现象,教师只负责教学,学生负责学习知识,但如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却在学校教学中无法实现。改变传统知识结构课程体系设置,而是以企业财务工作过程为主线设置课程,把知识分解到各工作流程中,融教、学、做为一体,是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3.2.4以就业为导向的素质能力的重新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主要表现在企业财务核算、企业理财和银行理财中心三个方向。因此,人才素质的重新定位为两个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及表达能力,以适应未来企业理财和银行理财中心工作能力要求;二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专业操作技能,以适应未来企业财务核算的要求。通过两个方面素质能力结合的培养,才能满足学生适应未来日益复杂工作岗位的素质能力要求。

3.3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3.3.1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人才的培养落角在专业课程的开设上,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通过体系专业职业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是:紧密结合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遵循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财务管理岗位及岗位群工作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序化课程设计,以职业资格证书为载体,突出职业性、技能性等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3.2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的构建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通识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拓展课程体系组成。通识课程体系的开设,主要是为学生掌握后续专业课程体系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管理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统计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克思理论和思想、体育、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经济数学、市场营销、创业创新能力等。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由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程)组成,是形成学生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的主要骨干课程,包括财成本会计、税法、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系统、资产评估、审计学、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高级财务管理等。拓展课程体系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关系、商务沟通、组织行为学、商务礼仪等,以培养学生沟通和协调能力。

3.3.3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创新

传统教学注重对课程知识的讲授,教学方法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多以课后作业为居多。学生学习感觉枯燥,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提高。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以企业工作流程和业务程序为主线,将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通过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使用使学生能较快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融会贯通。在授课过程中,可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录像等设备,也可用微课程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对工作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甄国红,王娟,张天蔚.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四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

[2] 丁玉芳.以就业为导向足进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2008(23).

第5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 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

1 高职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分析

使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调查表》对我校2011届部分管理类高职毕业生所在企业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72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70份,有效率为94.4%。调查结果见表1。

通过本次跟踪调查,从用人单位反映的问题来看,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主要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但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学校应重视企业人才需求调研,进一步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

学校通过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以市场设专业、以岗位设课程,多开设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专业和与实际岗位工作相匹配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技能教学和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因此学校要建立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长期合作,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逐步形成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需要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内容,以综合能力考核为主体的教学评价体系。

1.2 学校应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用人单位普遍建议学校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技能教学和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方面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应能够适应社会和岗位的工作需要。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按照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形成以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职业标准为内容,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技术,顺利实现就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能够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人。

2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还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2.1 以就业为导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目前,高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供需脱节,高职教育的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反映出高职教育自身存在诸多不足,也反映出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虽然高职院校都想办好高职教育,但仍存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就业信息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在具体工作上却存在着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所需。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正是把提高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及时应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督促高职院校切实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走向市场。增强社会认可度,突出鲜明的应用性特色,增强社会认可度,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上。

2.2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使其更有优势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上,为给以后顺利就业提供方便,需在校期间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以能力为核心,只有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高了,才能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也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高职院校目前要在就业工作方面走在前头,想完成这一任务,必须适时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

2.3 以就业为导向是满足学生和家长迫切愿望的需要

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甚至偏远山区,这些家庭更关心子女接受高职教育后能否及时走上工作岗位,其家庭收入多数处于中低收入水平,学生及家长最根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就是,在社会中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缓解家庭经济负担。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尚有差异和距离,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满足不了雇主的要求,最终导致企业“有需求没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高职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意愿。

3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应由传统的知识理念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切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并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1 加强人才需求调研,使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跟普通高等院校相比,与地方经济建设有着更为直接和紧密的关系,因而,职业教育一定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设置专业的办学理论,按照市场的需求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来设置专业。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能否适应市场需求,不仅是能否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也是能否保持其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关键。高职院校在过去的办学过程中往往是资源导向,有什么特点就开什么专业,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程,导致专业多年得不到更新,毕业生出现结构性就业困难等现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必须紧扣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广泛开展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地方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掌握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情况适时对原有专业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就业形势不好的旧专业、取消没有就业市场的老专业,使新旧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2 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实用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社会的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技能,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与发展。能否培养出适合行业或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专业是否适应市场需求是关键,而构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又是主要要素。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大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力度,构建合理、实用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以培养人才能力为核心,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要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努力做到按就业要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社会的发展不断调节自身的课程体系结构,加大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使学生在“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中,增长知识,让学生在学校中学会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技能。

3.3 调整课程结构,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实践表明: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只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亲身感知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职业教育要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根据课程设置的实际要求安排实践教学。高职院校要确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人才的科学培养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教育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要能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在实践经验方面有所突破,只有“文武全才”的教师,才能寓教于活动,将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

在改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与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施“走出去”方式,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全面人才,实行实习或承担生产、科研实际工作,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通过“请进来”的方式,改善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结构,聘请高级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具备较高教学水平的专家融入到这项工作中来。以适应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5 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走产学合作之路

这样可以做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一致,实践技能训练与岗位工作要求相一致,专业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相一致。“订单式”培养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主要是把企业的用人需求订单作为导向。订单式培养的关键是快速培养一大批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以培养企业紧缺人才为导向,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根据市场要求,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人才来。

高职院校在实施订单式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走产学合作之路。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优化,并努力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走产学合作之路,提升实践技能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促进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仇雅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与实践,2011(1).

[2]王红军.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成功性就业”人才培养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7).

第6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1农业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通过教育和培养学生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只有就业才能实现上述目标,否则就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农业政策和发展趋势,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的个性榭正,规范合理地指导学生规划职业、促进学生就业,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黑龙江省政府提出“做大做强畜牧业”后,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小。但是,毕业生拐寸人才市场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又茫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我们试图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农业政策,教师在设置课程上、专业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职匕感望和职业目标,培养学生选择职业方向的能力,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涯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现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指导中应用和推广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索适合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规范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2农业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过程

2.1采取专业方向分流的课程设置,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报考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有明确学习目的、就业方向,但只能称之为职业愿望,不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科学险,需要指导其在专业方向分流的基础上确定职业方向,设定整体目标。高等学校的职业教育不可能完全达到个性化教育,但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适合个人需要和就业方向的课程条件。我们学院批准为独立设置的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后,设置课程时打破学环斗界限、重组课程,采取宽厚的基础知识技能教学和专业方向分流教学,即学生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技能学习阶段淡化专业界限,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将一个专业分为儿个专业方向。这样,宽厚的基础知识技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打造了广阔的、扎实的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分流则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的具体实施过程。毕业前一学期学生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明确就业方向、确立职业方向。适应个性化需要的、灵活的课程设置为高职大学生规划真正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创造了条件。

2.2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活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学习公共基础课,就业指导部门对学彗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作用及目的教育;第二学期学习专业基础课、学且适应了大学生活,就业指导部门指导学生设计职业生沮靓划方案,并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近期目标;第三刹组开始接触一专业课的学习,又书隆会及本行业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据此适当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学期学生面临毕业,其认知能力、综合素质能力趋干成熟,在检验职业生涯规划近期目标的实施结果一就业情况后,继续努力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远期目标。

2.3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2.3.1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使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作用及目的。采取讲座、发放学习资料、制作并播放多媒体课件等详细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介绍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自我实现的欲望。

2.3.2指导和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对生涯机会的可行性分析时,充分考虑到内外齐种翔镜条件的变化,客观地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为此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和上网查阅资料、开讨论会、专业报告会等。自身条件分析是职业生涯的基础,客观、全面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才能找准差距、制定实施方案;及时与角色沟通,分析其建议和评价;参照心理测评和职业倾向测试修正目标、调整方案。在目前社会的心理测评条件下,应以角色建议和自身条件分析为主,心理测评和职业倾向测试为辅,并将测试结果交由学生本人处理,以免学生形成心理压力。在职业生涯的可行性分析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对社会习境的认识偏差,需蛋结旨导教师及时地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制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时,扫意目标的量化标准和时间的限定性,减少目标模糊、不明确和实现目标时间拖延的机会。成功标准是阶段性的、分解的目标,成功则总结经验,没达到则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修订实施方案。对于缩小自身条件、环境条件与实现目标的差距,着重分析产生差距的本质原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而不是归咎于环境条件,或期望环境条件的改善,缩小差距的方法及其实施方案则要适应环境条件。

3职业生涯规划在农业高职大学生中应用的效果

3.1教师的评价参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气氛浓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关注本行业的生产现状和季服成果,学生针对与自己职业目标相关的课程能够广泛、深入地学习,寻找机会参加专业的培训班、短训班锻炼实践技能。在考核职业资格证书时,选择的工种不再庞杂而有针又引隆,但进一步要求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化以适应社会需要,也要求专业教师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州正,对学生作出客观、全面的角色建议。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个性化就业管理的有效方法。

第7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高等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李勇齐(1974-),男,瑶族,广西富川人,广西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广西 南宁 530022)陈有禄(1965-),男,广西来宾人,广西工学院财经学院,教授。(广西柳州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001-02

一、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各方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让学生适应市场有效地就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高等学校应该面向就业市场,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用人单位青睐的人才,这已成为共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求贤若渴,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第一线和艰苦行业以及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找工作难,许多学生学非所用,人才资源浪费,高等学校和用人机构双方处于人才供需不平衡的胶着状态。出现这个问题既有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如旧的就业的思想观念、旧的用人观念等。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脱离市场和社会需要所致。

一是教育理念存在误区。众多高校办学定位过高、办学目标趋同。高职高专热心于“专升本”,升了本就要办成多科性大学,进一步争取评上硕士、博士授予单位,以办成国内(或省内)一流国外(或全国)有影响的多科性、综合性、研究型的巨型大学为发展战略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认为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则“低人一等”。

二是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不少学科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与人才供需机制相脱节,高校尚未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进退机制,出现结构性人才供给过剩,导致结构性就业困难。从表面上看,学校招生要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但实质上更要考虑原设专业的师资、设备等资源,要停办一个专业是很困难的。因此,高校不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例如,根据麦肯锡公司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有8个专业是2007~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即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等专业。这与我国所设置的普通本科专业布点数排在前10位的大部分专业是相同的,而同时这些专业大部分也是目前报考火热、招生数量多的专业。

三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陈旧。我国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仍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向苏联学习后形成的模式,按二级或三级学科制订教学计划,因此,课程体系单一,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材内容陈旧、过时,重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对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思想、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即高校的课程设置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四是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高校许多教师的教学仍然是“满堂灌”的上课方式,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考核方式也主要采用闭卷的一张试卷纸定成绩为主,许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用人机构对人才的需要。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只有3%的人能达到服务业起点职位要求的能力水平。

五是重理论,轻实践。尽管很多高校都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设备、师资、实践教学场所等条件限制,实践教学往往被弱化,致使大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不强。麦肯锡公司公布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中国拥有160万年轻的专业人士,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占全部大学生的33%。而德国只有20%,印度则只有4%。然而,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使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中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中国高级人才的供应悖论。

因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机理分析

1.社会需求和就业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高等教育在国家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是由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结构决定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与经济社会的人才市场形成互动,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应该与社会人才结构大体相当;另一方面,劳动市场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需求结构及数量的变化趋势,包括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的更新必须与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需求的变化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以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2.社会需求和就业是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来体现。在这四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根本的职能。高等学校通过培养专门人才,使受教育者就业,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同时,高等学校虽然可以通过科学研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社会咨询服务等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然而,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最终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上。应该说,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的根本职能。高等学校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来服务经济社会是有限的,通过人才培养来服务经济社会才是根本。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通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社会需求和就业是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

3.社会需求和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社会需求是客观决定的,而个人需求是主观决定的,社会需求和两个人需求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高等教育究竟应该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还是满足个人需求为主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但是,无论是满足社会需求还是满足个人需求都应该通过就业来实现。可以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好业。为此,高等学校就必须了解用人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学生就业状况及时调整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

综上所述,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相当长历史阶段的理性选择。只有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才能使高等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三、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做法

1.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找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已经成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这就需要把就业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由于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价值必须在经济建设中体现出来,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归根结底要靠毕业生就业、创业及就业质量来体现和扩大。因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高等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必须发生根本性转变。高校只有通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就业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才能增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每年本科毕业生读研的比例不到10%,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是以直接就业为目的。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只有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才能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完善我国因教育结构不合理而导致人才结构失衡的缺陷。

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高校提供学术型人才,同样也需要其提供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因此,各高校要依据自身的办学优势,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般地,教育部直属或有关部委所属大学的百余所学术型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应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地方本科院校是应用型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职业型高校是高职高专,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为主。尤其,一直以精英式教育为主的地方院校应切实转变传统学术型本科人才的质量观,可以将培养熟练掌握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一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一线生产和经营的技术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2.政府引导及政策支持,促进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注意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在制订相关本科教育政策时强调要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路,引导各高等学校明晰自身的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安于定位,各种类型的高校都可以办出特色,成为国内知名、有国际影响的高校。各高校都应该力争在各自的层次和类型中成为一流高校,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形成分层次、分类型的多样化格局。

另一方面,要深化高校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和组织机构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正在实现市场化,但教育体制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化。高校还缺乏足够的自,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致使不少高校缺乏改革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科专业设置立足于自身的办学条件,而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使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矛盾突出。因此,应给予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动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使高等学校的办学逐步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

3.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适时地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既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出发也要考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适时地调整全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这也是学校服务定位的重要体现。自扩招以来,因为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比较好,传统专业的扩招比较明显,但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一些专业上,尤其是一些新兴专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高校依据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培育新专业的增长点,积极增设满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建立科学的专业进退机制,适时地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使新专业建设既适合需求又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使新专业建设起点高、条件好。

4.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虽大学生数量庞大,但其毕业生就业问题并不像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么突出,这其中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由于这些国家的高校能够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合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即以学科课程为主,这种模式对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作用非常显著,而对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不适应。因此,高等学校,尤其是教学型高校,在保持其学术传统的同时,应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综合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的开发和建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5.产学研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通过科研和社会服务密切学校及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学校与企业形成互利互惠的良性互动关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产学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确保人才的规格和质量,满足社会与企业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二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实现校企双赢;三是毕业与就业有机结合,将学生就业的愿望与用人机构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相结合,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毕业实践教学环节与用人机构就业的岗前培训相结合;四是订单式培养,即结合用人机构人才需求设置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用人机构的人才规格分流培养。

总之,产学研结合可以促进高校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可以为学校筹集办学资金、聘用高水平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场所、拓展就业渠道,促进社会资源向高校的人才培养流动,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为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还将要不断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还将要进一步增加,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之间的矛盾会长期存在。要解决好这个矛盾,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要转变高等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使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体现高等学校的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7-79.

[2]李霞.以就业为导向 优化教育结构 改革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4,(12):32-33.

[3]陈小虎,屈华昌,邵波.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5,(2):58-60.

[4]李志仁.以就业为导向:高等学校办学的新思路[EB/OL].省略.

[5]赵彩瑞.高等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4):37-38.

第8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建设;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在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有着特殊的作用。经济的快速发展,更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有力支撑。尤其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在现代经济社会建设中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指出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学生实践能力。这要求高职教育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传统的模式,积极探索专业建设的改革之路。

2转变观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本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充分说明了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与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发展到现阶段专业改革和进一步建设也势在必行。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思路也应顺应这一变化作出相应调整。高等职业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中,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为此,学校就要解决“为什么教,进而探索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在大众教育阶段,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工具,计算机基础知识已经广为普及,作为高等教育阶段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岗位定向应作相应调整,这直接决定着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改革的方向。高等职业院校要把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作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出发点,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要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状况,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要转变观念,就是要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改变学习方法,转变就业观念。由单一的研究性学习向应用性学习转变。

3结合社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

3.1计算机专业设置要切合社会及市场的需求

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从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开办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开始,到今天的计算机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衍生出各类分支,逐步细化为各个小方向,并不断诞生新的方向,人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因此,专业的设置也应与此俱进,从早期的开设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两个主流专业,到前几年诞生的电子商务、游戏开发、嵌入式开发等专业,都无不体现着社会的实际需求的变更。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对于精英教育,计算机在我国也处于发展的中初期,社会对计算机了解相对较少,所以需要学生掌握较深的理论知识,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在大众教育阶段,计算机已经变成各个行业的工具,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可能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专业和课程设置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为主,突出实践。计算机主要是面向应用,因此传统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可以通过在各学科专业开设有一定的专业倾向性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来解决。通过开设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即课程内容的专业差异性突出专业特色,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针对性。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设置方向应立足于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研究领域和分支,同时兼顾计算机与传统学科融合产生的新的学科。课题组建议:(1)设置少数专门针对计算机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这个专业方向主要是为了满足计算机行业应用的需要设置,如计算机制作、设计、维修、装配、系统开发、计算机网络等专业方向。(2)针对计算机专业与其他行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应该具有计算机应用和行业业务应用技能,从计算机应用与行业业务操作相互结合的角度出发,在应用过程中强调计算机技能应用与拓展,如计算机数字媒体制作、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通信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3.2服务区域经济,灵活调整专业方向

任何院校开设的专业和专业方向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要想使自己开设的专业能够在众多高职院校中保持竞争力,使自己开设的计算机专业能够得到发展和长期生存,那么在专业建设时,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必须要加强与市场的结合,在专业开设之前要认认真真地做好充分的专业市场调研工作。由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因此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工作的需要来开设。只有坚持与企业的结合,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条路,才能确保我们的人才培养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而做好专业市场调研是高职院校确保专业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有力保障。(2)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由于高职计算机专业工作的特殊性(绝大多数企业的计算机工作岗位都是与其它技术行业的结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应该加强与相关行业的结合,如果能够与自己学校相关行业的特色专业相结合,开设计算机与行业结合的复合型专业,这就能够大大增加专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保持专业的市场竞争实力。(3)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具有畅通的人才需求信息搜索渠道,能够及时获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企业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业务,对职业岗位的需求也会不断改变,因此,就需要我们能够及时获取到企业职业岗位变化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专业调整的第一手资料。(4)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采取多种办学模式,开设特色班级(专业):如订单教育,学生一入学就和企业签订就业合同,或入学后根据企业的要求适当调整后续课程,和企业签订用人合同。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企业与学校共同担负教学实践任务、定向培养等。

专业方向已经确定,标志着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毕业生职业定向的确定,下一步是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科学地规划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订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以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函〔2000〕2号)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把市场、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融入到高职教学的方案中,把相应岗位技能培养与考核纳入教学计划。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建构各专业职业能力体系。开展社会职业调查,建立职业能力行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确定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和各组成能力模块,确定形成能力模块的技术技能内容。

落实在高职院校,就是要构建两大体系:课程设置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4以课程为中心,优化教学设计过程

4.1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它的调整和优化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1)突出实用,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中应该突出应用特色,开设应用性强、实用价值高、就业需求大的实用课程。(2)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注重能力培养规律的原则。我们应该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面临的职业岗位群,分析每个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工作规范,确定每个岗位的岗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岗位能力确定课程,根据能力形成规律,确定课程结构、排列顺序和教学形式。(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需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差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所喜爱的课程。(4)与时俱进,建立动态课程体系。计算机应用技术日新月异,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也不是完全确定、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服务对象情况的变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本身的变化和学生基础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修正。

德国是目前世界上职业教育最为著名、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他的成功依赖于他的教育制度体系。“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它被看作是二战后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中国高职与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差异化,值得借鉴的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重构新体系的关键因素是领导观念由学校主体向企业主体转变,教师的教学设计观念由注重课程体系内在联系和整体逻辑性向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转变,学生转变课堂被动接受知识向自我学习和提高行动能力转变,资源配备上转变教室是传授知识的空间向实现教室教学做一体化转变,加强教室的实验室功能。

4.2教学方法体系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必须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在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打破传统教材的内容组织次序,探索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主动性)的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系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教材反映知识为主线。教材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往往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生还没有建立对整个课程的总体认识之前,就已经提出了大量抽象的、难于理解的概念,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信心,使后续的教学工作难以进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体系的关键是在专业建设中,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各种学习获得各种职业技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亦迫在眉睫,传统的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教学的需要,以学生为本位的“行动导向”学习方法被提上日程。所谓“行动导向”(Handlungsorientierung),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的自我管理式学习。

5开拓创新,发扬高等职业教育优势,弥补传统高等职业教育中重理论体系,轻实践教学的不足

5.1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教室里种庄稼,黑板上开机器”是当前职业教育的“软肋”,也是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企业需要的直接反映。“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创造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双元制”充分体现了国家与经济界,学校与企业界的通力合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联合办学开拓了一条成功之路。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两个教育场所,即企业和学校。学生在学校学习必须的理论,企业为学生设置实习车间和实际的生产车间,让受训者实地操作,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学校因经费不足导致实训设备陈旧的积弊,使学生快捷地习得操作先进机器的技能,缩短学生到岗位工人的适应期。同时对学生熟悉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制度、养成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的习惯,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受教育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也是学徒。尤其是充当学徒时,实训教师由企业提供。他们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的毕业生或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在通过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利用企业的师资可以解决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学生的考试也由企业主、企业实训教师、职业学校教师及工会代表在内的考试委员会实施。

校企合作克服了学校实训设备陈旧和不足的弊病,弥补了学校办学资金的紧张,达到了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按照互惠互利原则,与企业签订联合协议,让学生进厂后利用自己在学校的所学所练,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便于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如出勤、卫生、纪律、文明规范的操作等方面,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主动打扫卫生,保养机器,收拾工量具,整理实习场地,严格遵守安全的操作规程等。以学生加工的产品作为他们完成作业的成绩,增强他的责任心和就业意识,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合一,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作业与作品合一的教学教改路子与学生就业岗位对接“零距离”。

5.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一定的投入。作为当今时代的管理者,必须要改变观念,从长远着想。要想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实验实习设备的购置,需要相应的投入。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许多实训设备不齐全,根据学校的发展应不断的购置和更新设备设施,建立现代化的校内专业实训室,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模拟训练。启动校本专业工作室,接轨社会主流技术。校本专业工作室对外是社会服务的窗口(营业);对内是师生专业学习与创新的载体。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高职院校可优先发展网络技术与网站建设、印前作业、网络布线与局域网建设、计算机拆装与维修、多媒体与电视片制作、程序设计与数据服务等工作室。在校生通过参与工作室的运作,打通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各种形式与企事业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建立合作,使师生从理念、意识、技术等多方面与社会接轨,将工作室置于市场的竞争浪潮中,树立现代职业人意识,师生不断成长和成熟,工作室的品牌地位也会逐步建立。

6结论

高职高专院校只有根据市场的需求,顺应社会变化和形势的发展,不断深化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安文.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思路与实践教学改革[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8):116-118.

[2] 曾煌兴,温晓军. 国内外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91-96.

[3] 余以胜. 对高职改两年制后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思考[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2):32-33.

第9篇:应用化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论文摘要: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学科教师应树立适应社会需求、推动学生就业的理念,把就业导向引入学科教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新形势需求的教学方法,以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于20世纪末实行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成了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毕业生本人高度关心的热点问题。“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带来的就业竞争,给学校和毕业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由此而形成的“瓶颈”式小出口,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特别是教育部作出将各校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学校评估的主要核心指标,纳入制定学校招生规模参考指标体系的规定以来,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生存问题。因此,各校都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到了相当的高度。显而易见的是,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直接相关;而要提高毕业生竞争能力,关键在于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学科教师,应主动将教学工作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需求、推进毕业生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尽力。近年来,笔者结合学生毕业后可能就业的去向,在教学中大胆引入就业导向,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1更新观念,深刻领会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多年来,我国的大中专毕业生都是实行毕业分配制度。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已适应了这种就业制度对教学的要求。虽然他们深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由于国家实行的毕业分配制度使得学习成绩在培养目标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教师自然也将职责重心放到了“教书”上;在“育人”上更多的是通过教师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很少涉及其它方面。这种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制度,使教师形成了“以教好书为己任”而不过多考虑其它的理念。当然,在教书的同时,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诲人不倦的崇高师德、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的敬业意识等优秀品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疑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多年来,在国家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大批优秀人才,正是教师“教书育人”丰硕成果的最好证明。但是,这种传统的育人方式与21世纪的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已有了较大的差距。在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今天,毕业生就业方式中引入的双向选择机制无疑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非专业素养,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变革,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31。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人数的激增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出现了“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并存的现象,形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深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学科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所思考。不能简单地把学科教师的职责局限在教好专业知识上。也不能简单地把就业教育视为纯粹的政治思想工作,与学科教师无关。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就业教育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期间的一项庞大工程,既包含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的政治思想教育;也包含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职业生涯所必需的专业素质,帮助学生建立择业、就业和创业自信心的学业教育。因此,学科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深刻领会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将学科教学与适应就业和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有可能涉及的就业方向,有意识地将学科知识及其在该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什么实际用途、可以在哪些方面用、应该如何使用等,从而增强学生在择业、就业和创业时的自信心,最终顺利就业。

2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生化教学改革

在医学领域,生化是一门基础课程,似乎与“就业”沾不上边,其实不然。由于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素质水平和知识结构层次有了极大提高。随着生化产品(如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食品等)不断问世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使人们了解生化知识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越来越深入。生化知识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专利”,它正逐渐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医学高职所培养的学生除一部分可进入医疗机构服务外,更多地会进入社区、深入基层;他们不仅可能从事医疗工作,也有可能从事预防、保健、宣教、康复、计划生育,甚至家庭服务等职业。在学校学到的生化知识不仅可以成为帮助他们理解疾病机理、设计治疗方案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与日常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技巧。利用生化知识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应该成为医学高职生的一项职业能力,也是生化教学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之一。为达成此教学目标,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和探索。

2.1主要知识的传投以适用、够用为度

高职的基本目标是培养有专业特色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医学高职的专业特色而言,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主要还是卫生服务行业。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个特点,结合各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将学习专业课程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尤其是生化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关系一定要讲深、讲透,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例如有关蛋白质变性在消毒灭菌中的意义,脂类代谢与高血脂症、脂肪肝及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糖尿病与能量代谢紊乱,氨性昏迷的氨中毒机理。胆色素代谢与黄疸产生机制等等,均应作为教学重点。另一方面。要牢记高职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基本宗旨,在教学中注意掌握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把教学重点侧重于实际应用方面,理论知识的教学则以适用、够用为标准,做到适可而止。

2.2适当增加实用性知识

生化教学历来都是医学教学的难点,学生一贯认为它高深莫测,加上传统的生化教学着眼于“医学基础”方面,注重强调生化与医学的关系而很少涉及其它,使学生片面地认为生化知识除了用来帮助理解疾病机理外,没有其它用处。这种认识使学生对生化教学产生了很深的神秘感,并由此衍生出畏惧、厌学心理,增加了生化教学的难度。如果在教学中对理论知识进行适度筛选,结合学生今后可能就业的方向,将生化知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有选择地引入生化教学,可以揭开生化教学神秘的面纱,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更好地学习、理解和应用生化知识。我院为毕业生联系的数十家用人单位,不仅有医疗机构,还涉及了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制药、家政服务等相关机构。学生如果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再进入这些机构就业,必然会大大提高服务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结合学生今后就业的需要,笔者在教学中利用高职对理论知识不作过高要求的特点,淡化学科教学系统化、规范化、完整化意识,有选择地增加生化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内容。例如结合蛋白质变性讲解为什么高蛋白食物要加工成熟才能食用;结合维生素来源讲解蔬菜烹调技巧;结合酶学知识讲解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正确使用方法;结合生物氧化讲解能源食物的合理搭配及能量过剩与肥胖的关系;结合脂类代谢讲解大豆类食品的保健作用;结合蛋白质合成的调控讲解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原则;结合氨的代谢讲解肝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原则及肝硬化便秘患者灌肠的基本要求;结合胆汁酸代谢讲解合理摄入早餐的重要性;结合胆色素代谢讲解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结合活性维生素D的作用讲解小儿佝偻病的预防;结合水盐代谢讲解饮用水的适宜种类及微量元素的补充原则等等。这些知识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了生化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又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制药、家政服务等职业莫定了一定的基础。

2.3合理筛选实验内容,加强基础技能训练

按照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的状况,学生毕业后如果到基层单位工作或者自主创业,一些必要的检测操作免不了要自己动手;若进入制药行业更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实验内容、加强基础技能训练帮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实验内容的选择以简单易行、有助于疾病诊断或操作性比较强的项目为主,例如血浆蛋白质的分段盐析、血浆蛋白质电泳、尿糖定性、尿酮定性、尿蛋白定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胆红素测定、尿素氮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等等。实验操作则以加强基础技能训练为主,关键在于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需要时能够独立进行检测和操作,这也是学生今后在就业岗位或创业道路上站住脚的重要条件之一。

2.4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

笔者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时,广泛收集了学生对教学的反映。

2.4.1三年制学生的看法我院三年制高职生来源于对口招生(招收中职毕业生)或普通高考招生(招收高中毕业生)。对口招收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对这种教学方法普遍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过去学科教学过分强调系统、规范、完整,虽然学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感觉这些知识离生活太遥远,看不见.摸不着,非常神秘,也不明白有什么用处。改进后的教学方法广泛采用了横向联系,而且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使一些过去觉得很不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清晰,易于理解,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学到了更多有用的知识,还培养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生活实际的能力。普通高考招收的学生没有医学知识基础,由于是高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较好,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他们虽是首次接触生化教学,由于教学中引入了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内容,故学习兴趣较高,学习效果较好,只是对于联系到临床应用的部分显得有些囫囵吞枣的感觉,但总体反馈信息表现为对此教学方法基本认可。

2.4.2五年制学生的看法我院五年制学生来源于中考招生。均为初中毕业生。由于年龄偏小,文化基础较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高低不一,学习目的和态度有所差异,故对此教学方法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约45%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认为这种方法不仅学到了一定的生化知识,还懂得了生活中某些现象产生的机理(如米饭越嚼越甜是由于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所致。有些人吃了鱼虾后发生腹痛是因为蛋白质过敏的原因等等)。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约32%的学生觉得无所谓,认为如何教学是教师的事,他们只要能学到知识就行,教师怎么教都可以。约15%的学生觉得此法不够理想,因为生化知识的应用涉及到一些临床课知识(如酮血症、酸中毒、佝偻病、新生儿黄疸等等),他们不能理解。还有大约8%的学生表示反对,他们觉得生化知识太神秘,学不懂,怎么教对学习都不会有帮助。

3总结改进。逐步完善就业导向在生化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在教改探索中,笔者既体会到了收益,也发现了问题和不足,并就如何改进和完善进行了思考。

3.1收茨

进行以就业导向为指导的教学改革,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1)这是关系到培养学生素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确保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2)这种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具体化、实用化,同时也揭开了学科教学神秘的面纱,使原来觉得不可捉摸的知识变成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教学变得有了人情味,学生感觉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师生之间相处更融拾,沟通更容易,反过来促进了学科教学的顺利进行。(4)教师在教改过程中需要不断了解学科的新发展、新知识和新技能,了解社会和行业对毕业生的新要求,了解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新动向,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把学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融入教学之中。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继续学习、自我完善的途径和动力,能促进教师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做到与时俱进,因而教师自身也从中受益。

3.2不足

生化是一门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之前开出。在进行生化教学时,学生并不具备专业课知识(高中毕业生和五年制学生)。或只具有很粗浅的专业知识(中职毕业生)。但由于教师本人已具备各专业学科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总会自然而然地将生化知识与临床联系起来,加上许多生化知识的实际应用也是与临床密不可分的,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不易收到预期效果。而且有的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形势不了解,认为学什么专业就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就行了,没有必要分心旁骛。因而他们不理解教学中为什么涉及一些看上去与本专业没有明显联系的内容,故表现出对实用性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

3.3改造构想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可能通过以下方法得到改进。

3.3.1因材施教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应该对教学对象有充分了解,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知识构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中职生和初、高中毕业生在知识构成上有明显不同,教学中应区别对待。中职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涉及临床应用部分困难不会很大,并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可以适当加强生化知识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内容。初、高中毕业生尚未接触临床课程,对专业知识是一片空白,更谈不上生化知识与临床的联系,教学中可以将生化知识的应用偏重于实际生活;对于涉及到临床应用方面的内容,应该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相关的临床知识。力求学生能够学有所得。

3.3.2换位思考教师准备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知识构成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不能以自己的理解能力来衡量学生。教学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对学生没有学习过的或可能不理解的术语及实例,或避而不用,或改换表达方式,尽可能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和内容进行教学,力求学生能理解。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