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想范文

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想精选(九篇)

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想

第1篇: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环境教育;环保意识

一、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环境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将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使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把环境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让小学生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让他们体会到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开展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保护环境的活动,教师制作活动课件以方法、步骤、目的为活动提纲,让环境教学开展得有实效。比如,我们要在平常生活中分类垃圾、不用的旧电池应该回收,在日常生活中不开车,骑自行车绿色出行等作为每次活动的题材。制订环保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学习积极性快速提高。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深入了解现在的环境问题比较恶劣。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把环境教育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二、引用语文教学材料内容,学习好环境教育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环境教学的题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材料,更好地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课本中有很多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能够体现出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老师教学生学习与环境相关的课文时,引导学生对环境的美好联想,也能对大自然了解,从而能使学生看到大自然的美丽,对大自然的欣赏,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既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爱护环境。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生产劳动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环境遭到破坏,造成污染,给我们的身心和生活就会带来不幸和灾难。课本中还有是叙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如何治理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环境知识。让学生知道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已经不多了,不允许再一味浪费和破坏,养成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到保护我们的环境。老师在教小学语文的同时,要根据学科所学内容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行为。课本中还有一些古诗词和散文,表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和谐共处的需求。文章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博大的爱国情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此类文章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作者的意境,对学习语文更有帮助,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老师应该从平时学到的古诗词、描写大自然的课文中让学生熟读并运用到写作中,把自己对环境的热爱、保护之情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中。还有一些文章是写有一些人只顾眼前利益去破坏环境的不好行为,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出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学好文化知识,用知识来改变社会问题。从而有了学习的动力,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教育,使现代化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完善。

三、以环境教学为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让学生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能力。多看书提高阅读水平,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把环境教育运用到平时的写作练习中,作文题目以环境问题来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发现事物不同点的好习惯。关心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四、通过阅读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

在课余时间多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籍,从而提高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判断能力。在学习语文课堂知识的同时,更能多阅读、多思考。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在一草一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更好地珍惜和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植树造林,是它们默默付出,为我们净化空气,让我们可以自由呼吸。可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如《寂静的春天》《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从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悟,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努力。改变从我做起,感染身边的人一起爱护环境。总之,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只有每个公民都有环保意识,才能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做到可持续发展。要让人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就要依靠教育的力量从小学生抓起,把环境教育作为小学生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为改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积极动员每个社会公民,为了社会为了我们自己把环境保护这项事业做到最好。我们的责任就是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让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环保意识,靠大家的力量保护环境,让地球环境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李子建.中国迈向21世纪的学校环境教育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第2篇: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环境教育;环保

当今世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环境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发展,树立环保意识迫在眉睫。在小班阶段的美术活动中,应如何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思想?

一、以绘画为趣,树立环保意识

幼儿好动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绘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好,他们在绘画中可以尽情发挥。从涂鸦到模仿,再到创造,幼儿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绘画特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随心所欲地涂鸦恰恰是他们年龄特点的表现。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简单、依赖性很强,对事物的认知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教师在小班教学中的作用尤为关键,如何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在美术活动中融入环境保护的理念是对小班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

比如,先教会幼儿绘画中常用的横线、竖线和曲线的画法,再布置“小牛吃草”“小鸟飞翔”“小鱼戏水”等情境内容,满足幼儿对涂鸦的兴趣,并将环境理念不知不觉地渗透其中。在画“小牛吃草”时,幼儿用一条条的直线来描绘青草,这时教师教育幼儿要好好爱护环境,让幼儿知道小牛喜欢吃嫩嫩的青草,一旦草地被破坏,小牛就会找不到食物而死去,只有爱护植被、保护环境,小牛才能在美好的生活环境里快乐地成长。

二、以欣赏为美,渗透环保思想

1.欣赏自然,从发现美到关心美

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大自然是向幼儿传达环保思想的天然大讲堂,而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往往是建立在热爱大自然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实施环境教育时,要重视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他们产生关爱环境的强烈情感和愿望。例如,播放《环宇探索》《动物世界》等电视纪录片,感受大自然的无穷奥妙;组织春游、秋游,让幼儿亲近大自然,边游玩、边向幼儿讲解,让幼儿亲身领略眼前的美好风光,并产生“画下来”的愿望。这不仅使幼儿主动地去认识世界、接触世界,发现大自然中一切美的存在,而且培养了幼儿用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让幼儿拥有较好的审美能力,从发现美逐步提升到关心美。

2.欣赏作品,从观赏美到领悟美

教师有选择性地将一些倡导保护环境的宣传画报、绘画作品等,用来给幼儿做观察欣赏活动或讨论活动,比如《蓝蓝的天空》《美丽的海》《可爱动物》《收获的秋天》等画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相应地讲述因为地球环境出现逐年恶化的趋势,每年都会有若干物种从我们美丽的地球上永远消失,一旦某天地球上不再有这些可爱的动植物,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呢?幼儿会自然而然会回答:“人类也会灭亡。”在这样的观察与欣赏、提问与思考的过程中,幼儿懂得了环境对于人、动物、植物之间的重要性,会激发幼儿对环境现状的危机感以及对保护动植物的强烈愿望,从而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环保问题。

三、以行动为乐,培养点滴精神

有时候幼儿会觉得环境教育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从而产生厌烦心理,不愿主动学习新知识。为了让幼儿保持较高的学习兴

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让幼儿亲自动手的形式来进行环境教育。

举例来说,可以在课堂上设计题为“美丽的花园”的剪贴画作业,让幼儿开动脑筋,亲自动手,将这个“美丽的花园”表现出来,同时向幼儿讲述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创造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可以设计以“猫头鹰”“大象”“青蛙”等动物为主题的折纸活动,教育幼儿保护动物,不捕杀食用野生动物,不用动物毛皮制品,自觉保护有益动物等环保知识;可以设计“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的主题绘画比赛,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心中理想的环境;可以设计手工制作内容,让幼儿亲手做一做“果皮箱”“垃圾袋”“小鼓”等,学会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讲话音量适中不喧哗吵闹,教育幼儿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身行动为保护环境出一分力;可以设计变废为宝的手工制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思维,将可以循环利用的废品进行再制作,成为有用品,使幼儿感受到成功变废为宝的乐趣,满足“小小发明家”最初的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这些教学形式,活化了课堂教学,既能使幼儿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又能使幼儿懂得从点滴做起用行动保护环境。

总而言之,在对小班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多样化的美术活动来丰富教学的形式,使幼儿在增长学习兴趣的同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第3篇: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本土化;道德实践;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是国内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学术使命和热点议题。关于什么是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以及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理论构建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移植与释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生态阐释、中国现实伦理政策的理论提升是常见的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路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服务于实践,环境伦理学理论亦应如此。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就是要能够从中国的环保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讨论和解决,为本土的环保实践提供学理支持。因此,本土化不是从理论源流而是从理论解决本土问题的效能来看待的,只有能够推动本土道德实践的环境伦理学理论才是具有实践意义的本土化理论。

一、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与环境伦理学理支持

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要以问题为出发点,要面向中国环保实践中的问题来提出伦理理论,并且用理论推动和指导环保实践。也就是说,本土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是环境伦理要务是要激发公众自觉践行环保的道德动力。“所谓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是指道德个体建立在一定道德认识基础上的自觉接受和践行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力量。由于内在道德动力是以个体一定的道德理性认识为前提,以个体一定的道德自觉性为特征,所以它一旦形成,就是个体的一种主体力量,对个体的道德追求会有较深刻的驱动。”道德动力是促使道德行为的重要源泉,但道德动力又不是一般的心理活动,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才能产生的强大力量。因此,环境伦理学理论能否给道德主体提供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激发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主体的道德意志,是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关键。基于公众环保实践的践行度低这一本土问题的分析,在多种原因别强调环境伦理学理论的不成熟不到位不给力,不能主观臆断而需要有详细的学理分析,也期望通过对已有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对于中国本土道德实践的效能来寻求构建中国本土环境伦理学的思路。

二、自然具有道德地位的伦理论证

环境伦理学理论如何给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道德动力,早期的西方环境伦理学家最初探求的思路是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其内在的理论逻辑是认为一旦论证了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人对待自然的道德态度就必须发生变化,就应从占有、控制、压榨和破坏自然的态度转向敬畏、尊重、感恩自然的态度,通过公众对自然道德态度的改变来形成保护环境的道德动力。早期的西方环境伦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伦理学理论基础,对“自然具有道德地位”这个命题展开了论证。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以功利主义伦理学理论为基础论证动物的道德地位。按照功利主义伦理学的理论,一个事物是否具有道德地位是看其是否具有感受快乐和痛苦的能力,因为功利主义理论认为凡是带来快乐的事物就是善的、道德的,凡是带来痛苦的行为就是恶的、不道德的。感受痛苦和享受快乐的能力是一切存在物拥有道德地位和道德身份的前提条件。辛格说:“如果一个存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不管一个存在物的本性如何,平等原则都要求我们把它的苦乐看得和其他存在物的苦乐同样(就目前所能做到的初步对比而言)重要。如果一个存在物不能感受苦乐,那么它就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加以考虑的了。这就是为什么感觉能力是关系其他存在物的利益的唯一可靠界限的原因。”按照辛格的这个看法,动物显然具有感受快乐和痛苦的能力,因而也显而易见地具有道德身份和道德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动物和人一样是道德行为者(moral agent)。从理论促进实践的角度,辛格的动物保护理论在西方掀起了动物保护运动,对西方公众改变对动物的道德态度、采取素食主义、不穿动物皮草等道德实践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西方社会文化和背景下,动物解放理论具有其西方本土的环境伦理学理论效能。

汤姆・雷根(Tom Regen)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从动物权利论开始。动物权利的伦理学理论基础是天赋权利。天赋权利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基本理念,只要论证了自然界事物具有天赋权利,人类就必须像尊重他人的权利一样尊重自然事物的权利,而不得对动物及自然界进行任意挞伐。循此思路,汤姆・雷根以权利主体的不断拓展为线索,指出在美国的权利斗争运动史中,先是黑人通过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获得了基本权利;接着通过反对性别歧视的社会运动,女性获得了基本权利。按照自由主义的权利拓展路径,下一个要进行的就是反对物种歧视的运动,通过反对物种歧视,动物和自然界将获得基本权利。动物和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岩石河流、飞禽走兽获得基本权利,也就意味着在道德上获得了被尊重的地位。对于动物保护的道德实践而言,动物权利论援用西方的权利概念作为道德理论的基础,对西方的公众具有非常强的激发力和号召力。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一道,促进了20世纪西方国家声势浩大的动物保护运动,对西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支持和精神动力。

除了趋乐避苦的善恶感受能力和天赋权利的伦理学理论基础,一个事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也是该事物是否具有道德地位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存在物具有一种自身内在的、不以它自身之外的事物为目的的内在价值,人们就应该道德对待该事物。早期西方环境伦理学家依据西方传统思想中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的理论,把它运用到自然事物方面,肯定自然事物具有不以人类的偏好和利益为转移的内在价值,提供了一种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人们应该尊重并善待自然的道德理由。具体说来,自然事物具有先在性、自在性、自为性的特点。所谓先在性,是指许多自然事物是先于人类数万年就存在的,在自然事物存在之后才进化出人类,自然事物先于人类存在。自在性是指自然事物的成长几乎与人类无涉,在人类不曾干涉过的自然界,花草鱼虫自在地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并不以人类的喜好为喜好。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自然事物进行了利用,但并不能改变自然事物本身的自在性。自为性是指自然本身就是自身的目的,自然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才存在的,而是为了自身的自我实现而生存变化的,自然自身即目的。早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就具有内在价值的意思,在西方思想传统中内在价值一直是比较有力的道德说辞,论证了自然事物具有内在价值,公众在自然中活动的时候就必须尊重小草、小花、斑马、野鹿自身的内在价值,也为西方公众参与自然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道德动力。

不仅是传统的伦理学、政治哲学的思想资源被用来证明自然具有道德地位,为公众参与环保实践提供道德动力,现代科学特别是生态科学也被伦理化为环境伦理学理论。生态学认为,自然是一个整体、有机、相互联系的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自然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息息相关、共生共荣。同时,每个自然事物都为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丽作出了自己的生态贡献,因而具有生态系统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并不比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事物高贵,人类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而且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丽方面的能力与自然事物相当甚至不及。在这个意义上,自然事物与人类在生态系统上是平等的,并且衡量事物的价值和地位不应以人类的偏好和利益为中心,而应该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为中心,是为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理论。美国大地伦理学利奥波德在大地伦理学中论述道:“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存在物有助于维护生态共同体的平衡时,它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负价值的。生态价值的观念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自然存在物因其生态价值具有内在价值而具有道德地位。近代以来,科学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凡是科学上正确的在道德上也具有比较强势的地位。作为现代科学的生态学为伦理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生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倾向被赋予伦理学意义后,就对公众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也促进了用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从事保护环境的道德实践。

通过对自然进行“道德赋值”,提升自然的道德地位来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动力的伦理论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环境保护运动的初期对于公众转变对待自然的道德态度,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运动有一定的激发作用。但是,这样的伦理论证本身存在着许多理论困境。在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的理论构建中也提到人,但是其谈及人的语境通常都是以普遍的全称代词“人类”出现,对于国家、民族、地域、个体的人未有细致的研究。而且,在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中,人作为德性主体所具有的内在道德品质、道德修养、个体美德等通通失语。相反,人通常是无知、自大、狂妄、贪婪、短视、急功近利等不道德的形象,有意无意地抬升自然的道德地位和贬损人的道德形象成为早期环境伦理学理论字里行间隐含的意思。这样,早期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就形成了一个“道德的自然和不道德的人”的论证逻辑。尽管对自然的重视和人类以往行为的反思和批评是必要的,但如果以“道德的自然和不道德的人”的逻辑建构的环境伦理学不但是不客观的,而且是毫无希望的伦理学。以这样的伦理学思路也许可以对盗猎者、伐木者等人类群体中贪婪无厌、漠视自然的人提出批评,但无法对像徐秀娟、索南达杰、梭罗、卡逊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的人作出解释,也无法激发和号召更大范围的公众自发内在地积极从事环境保护活动。

三、人类具有保护环境的道德能动性论证

意识到通过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来实现激发公众从事环境保护的道德动力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些伦理学家把视野转向对人的关注,并且提出早期西方环境伦理学家对自然具有道德地位的论证逻辑是“人未到场”的环境伦理,环境伦理应该从以“自然”为起点的逻辑论证转向以“人”为起点的逻辑论证,也提出了环境伦理学应该是建立于新型人道主义基础上的伦理学,是以激发人关爱自然的内在道德自觉为主的环境伦理学。一些环境伦理学则对论证自然具有道德地位的论证逻辑的规范伦理倾向进行了批评,提出从美德伦理的角度来关照自然,认为人道德地对待自然的理由在于人自身对自我的认识、对自身的道德要求,即便自然存在物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也尚未发现重大的工具价值,有德性的人仍然会基于自身内在的德性而道德地对待自然,其行为的最终依据是其自身的德性使然,而非假以自然本身的价值变化或权利获得。“人为自然存在物承担道德义务的依据,并不必然是自然存在物有无道德地位、是不是道德主体,而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有没有人之为人的本性,人能不能为自己的作为人的存在做出承诺,能不能成为生态道德的主体。人的自我品格、生态德性较之自然存在物的道德地位更具有优先性。”罗纳德赛德勒说:“拥有环境美德的人比没有它的人生活得好,因为他们能从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中找到奖赏、满足和舒适;他们的品格――他们能够欣赏、尊重和热爱自然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得到这些益处。”对于环境美德的拥有者来说,拥有这种品德不只是为了保护自然,而是能够培养出可以从多方面的好中悦纳和欣赏自然的品格特征。环境美德的伦理论证就是努力说服人们,作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其稳定的道德品格包含着随时行动的意向(disposition);相对于人们对规范的认可与遵守而言,德性在道德行动上已经是规范内化的结果,是能够促进道德实践的恒定动力源泉。环境美德要进一步论证的是,人具有敬畏自然、关爱自然的道德品质,这种德性可以直接、持久、恒定地促进公众保护自然的道德实践,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道德动力。

深层生态学理论从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来论证环境保护的道德动力来源。深层生态学的自我实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际自我实现,而是在体悟到人属于自然生态共同体意义上的生态自我实现,是大写S的自我(Self)。深层生态学认为,在以往自我的概念中,自然被遗忘了,我们最亲密的环境、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孩童归属于那里)都被忽略了。因此,奈斯提出生态自我(ecological self)的概念。生态自我要认识到我们是与自然事物一起生活在生态共同体中,在这种认同中我们能够达到大写的自我实现。而且,生态自我的自我实现不仅要加强对自然事物的认同,还要努力提升自然事物的自我实现,按照“活着和让他物活着”的原则来帮助其他事物的自我实现。在拓宽和加深我们的自我时,每种事物都可以达到利他主义――忠诚、道德地为他者考虑。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具有深刻道德意义的需要;与生存的需要相比,自我实现的需要被赋予了更多积极向上的意义,正当、积极的自我实现也被视为是好的、善的,能够激发人的超越外物干扰而具有恒久力量的一种心理机制。用人们生态自我的自我实现力量作为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动力,遵循了从人自身出发来寻求道德动力的思路,并且将从深层寻找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心理能量作为道德动力。在道德实践中,西方有许多深层生态学者(包括诗人、登山者、文学家等)有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德体验,更容易成为保护环境道德动力的实践者。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特别是环境保护的运动还存在着一个道德动力,即对环境正义的诉求。环境正义理论为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特别是抵制非正义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运用了正义理论来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动能。环境正义理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分配的正义,二是承认的正义。分配的正义是指环境资源的分配和环境负担的承担的正义。在环境资源的占有和环境负担分配不公平的情况下,公众会积极参与环境权利的维护以及相关的环保社会运动,“邻避运动”就是典型的环境正义激发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运动的形式。但是,“邻避运动”与“公有地悲剧”一样都存在着环境的公共性和外部性最终谁来承担的问题。仅仅用分配的正义所激发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环境问题在社会层面上的公正,但是从公共环境的改善方面还有待完善。分配的正义是指对环境利益的分配,带有一定的物质利益色彩。承认的正义是指环境利益的分配不公必然隐含着那些承担环境恶物的群体从道德上不被尊重和认可。与一般的环境利益受损对公众产生的反对环境恶物的力量而言,承认正义更能激发出公众作为人希望得到尊重、承认的内在尊严,激发公众反对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积极保护环境的道德实践。这种力量既具有一定的现实利益,也具有深层的人格尊严的力量,其强大的道德动能已经在“邻避运动”等环境运动中得到了证明。

四、面向道德实践与援用本土资源的本土化理论构建

之所以不惜笔墨梳理和分析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理论逻辑、伦理学基础及其与公众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是想为中国的环境伦理学本土化提供两个视点:一是将为本土的道德实践提供学理支持作为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理论旨归,也就是说,环境伦理学理论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论的标新立异、流派纷呈,最重要的是能够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在此意义上,上述的环境伦理学理论在中国的学术界、思想界以及公众的环境道德宣传教育中已经或多或少体现或者渗透出来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公众的环保道德实践。譬如68家动物保护组织联合反对在鸟巢举行斗牛比赛,其反对观点的伦理基础主要是斗牛的血腥、残忍以及斗牛所忍受的痛苦;爱鸟人士呼吁保护候鸟迁徙则从鸟类与生态平衡关系的伦理向度进行论证等。以此说明,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生命力和理论贡献在于其不断地转化为环境保护道德实践的理由和动力,环境伦理学的本土化应该紧紧围绕公众环保实践的道德动力这个关键点。更确切地说,紧紧围绕在《全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调查》中所揭示的践行力度低及其背后的思想根源做文章。另一方面,公众的环保践行度低也说明目前的环境伦理学理论还有着不足之处,最起码的不足是没有切实把握住中国公众的道德心理和行动逻辑,没有实现本土化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二是充分援用本土思想资源作为环境伦理学的思想源泉。纵观前述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所援用的理论基础,功利主义理论、内在价值论、天赋权利论、生态学、美德伦理学、自我实现理论、正义理论等,都是具有浓郁的西方哲学伦理学基础和西方文化以及社会心理基础,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和心理基础上,才能推动西方社会的环保运动,并深刻嵌入到公众的日常行为实践中。

第4篇: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现实意义

人类自跨入阶级社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就以其特殊的形式,在人类文明嬗变的历程中演绎着自身的价值逻辑。然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或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视而不见,或是狭隘的定义为政治价值,将其活生生的生命价值扭曲或异化为政治斗争的装饰品,片面地认为,其价值功能只是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强调:“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P374-375)生态文明从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将人类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融合在一起。生态价值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需要关注的一个新型价值,重视其生态教育价值的效用,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任务,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的创新和外延的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信念、倾向、态度和主张的基本观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存在意义的一种评价标准和评判标准的思想体系,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2](P75)那么,生态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现为:1、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判断社会价值的一种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态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基于生态的价值之上,通过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和环境法制教育,使生态意识渗透到实践活动中,使人明确地认识人在生物圈中,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对人的发展。2、树立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责任。规范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稳步发展,积极地作出协调对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道德意识是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要求和体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社会公德,要求人们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体现了人类道德进步的新境界,体现了人类自我完善的新发展。”[3]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一种新的价值形态,它把“生态特殊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价值”联系起来,在于将人们的生态意识自觉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道德责任而作出积极的对策。

每当人类取得一点进步,人类就陶醉于“人定胜天”的自我欣赏中,不知不觉中被自己创造的文明引向了困境。结果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水资源的短缺,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直接威胁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亲手破坏了自己生存的家园,这就无疑是自掘坟墓。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泉,哺育着人类和天地间万千生物,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被利用。而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小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又非常不均匀,世界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中,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

一、生态价值成为衡量人类生存发展的健康指标

水对保证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健康状况的改善则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先决条件。世界银行官员克劳迪娅?萨多夫指出:“水问题是一个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方面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而联合国提供的有关数据却让人很不乐观:目前全世界有11亿人得不到干净、安全的饮用水,每天大约有5000名儿童死于不卫生的水和不合格的卫生及清洁条件所引起的疾病,这相当于每天有20架大型客机坠毁。在发展中国家,不卫生的水和不清洁的环境成为人们患病的主要原因,每年因为饮用不安全的水、卫生条件差而死亡的人数超过200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言人曾说:“全世界半数的学校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和清洁的厕所等最基本的卫生条件。”

与此同时,全世界每天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已被污染;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

二、水资源不仅是一个环境和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

由于“生命之水”枯竭,全球的“环境难民”数量不断增加。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全世界有3/4的农民和1/5的城市人口,全年得不到足够的生活淡水。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列世界第88位,从淡水资源看,世界人均占有量为12900立方米,我国仅为2695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因水危机而致的经济损失约占我国GDP的2.3%。

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2009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上,联合国友好理事会主席努尔?布朗指出:“预计到2015年,近40%的全球人口将生活在水资源紧张的国家。到2025年,全球约2/3的人口将生活在水资源不足或水源质量低下的国家。随着水资源的日渐缺乏,不同水源使用者之间的紧张局面将激化。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如何提供安全饮用水和卫生用水的问题。如果人类没有安全的水环境,就无法实现初等教育、疾病控制、环境可持续性以及根除贫困,水危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祸首。”[4]

三、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是一场全球性的运动

寻找新水源、重新分配水资源、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开发循环利用新技术、增强国际合作等等至关重要的工作,都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参与。而提高人们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意识,建立和谐的“人水情缘”与整个环境保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5](P383)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危机和挑战,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科学自然观,有助于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环保意识的形成。意识不是人脑中天生存在的东西,而是对存在的反映,正确的生态意识必须通过教育才能习得。应对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将生态教育纳入其教育范畴,将生态文化与生态知识教育贯穿始终,通过一系列生态科学知识与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纠正了千百年来,人类与自然关系中存在的“人定胜天”的极端思想,正确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树立了科学的自然观,唤醒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提高了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程度,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并更好地保护自然、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以及相应的生态道德文明习惯。

倡导人们自觉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一种以节约用水作为主要手段,降低对水资源污染的新概念环保方式,目的旨在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对环境与人类生存所造成的压力。珍惜生命之夜、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改善环境、树立“生命之水”理念,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四、环境问题既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治理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不但是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个社会实践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 “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届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5](P383-384)

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生态责任感和正确利益观,有助于惜水、节水责任感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是做人的工作,触动的是人的精神层面。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探索人的思想道德同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教育人们树立整体利益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关系,倡导人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积极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以全面、协调的观念研究经济、环境、生态中人的思想道德情结,使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平衡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道德行为,使生态责任感能够在全社会,在每个人心中巍然耸立。通过其转化功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帮助人们把不得不遵守的道德规范的观念、想法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良心,让生态的责任感潜移默化的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并与道德责任相融合,成为一种道德约束力,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树立“生命之水”理念,实际就是鼓励人们践行一种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对地球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生态责任感,让保护环境成为自身使命,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人们自觉地、积极地实践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总之,我们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通过舆论宣传工作,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和环境法制教育,建构生态道德责任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节俭意识和环保理念转化为国民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倡导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全社会充分认识“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一战略定位,旨在通过加强对地球水资源的保护,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以及有意识的节约日常用水,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6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05

[3]惠光启.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唤生态文明道德意识[J].《淮海文汇》2004年2月刊

[4]《21世纪的水与人居环境无锡宣言》

第5篇: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想范文

在幼儿园的环保教育中,采用幼儿可以接受的教学方式,老师对于教学设置,可以使灵活且有针对性的课件,增强幼儿对环境保护的思考能力;应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中环境知识被学生理解的效率,从而提升课堂环境保护知识转化率,教师要设定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保护资料,让幼儿自己占主导地位地去理解和消化环境保护中的知识,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让儿童自己学会反复思考和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通过提问、解读的方式帮幼儿理解环保的内容和主题思想。由于幼儿园的儿童理解能力不如长大的孩子,故此在幼儿园实行环保教学中,应用绘本可以提供给幼儿直观的、真实的视觉感官,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幼儿更容易去接受环保知识,教师通过绘本教学使幼儿参与到环保教学过程中,发挥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幼儿的思考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使幼儿产生对书籍阅读的兴趣,让儿童可以掌握一定阅读技能。

2开展环保实践教学

在教学中让儿童回归自然,使幼儿可以体会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老师对孩子进行室外课引导,让幼儿接触到大自然的美好,在草坪上玩耍,使幼儿感受环境对人类的重要。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结合幼儿园本地实际,有目的地为幼儿渗透环保教育内容,为幼儿设计有关环境保护主题的活动,以此来增加幼儿的环保知识,丰富儿童的环保知识,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的方式,使幼儿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深化环保意识。教师可以利用绘画课写生课,让幼儿感受砍伐树木、工业污水以及烟囱冒黑烟等现象,从而渗透环保教育知识,使幼儿直观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

3深化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要让儿童自己体会环保的思想,让幼儿有自己的观察、思维以及推理的空间,给孩子一定的发展空间,教师应该经常和幼儿互动,以便了解儿童对环保知识的感受以及认知水平,使幼儿可以更轻松地掌握环保知识。老师也可以启发幼儿去感受街上的空气,感受空气的灰尘及气味;让幼儿多多了解动物活动环境及生活习性,唤起幼儿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愿望,通过这些使幼儿知道植物生长不易,应该保护我们生活及生存的环境,关心身边的花草树木,培养儿童的环保行为。利用幼儿园手工课,为幼儿渗透环保教育内容,可以把易拉罐装饰成汽车,也可以把废弃纸做成可爱折纸,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节约资金,激发幼儿对美的喜爱,丰富幼儿环保知识,使幼儿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深化环保意识,从而转化成自觉的环保行为,使幼儿园环保教育得到成效,提升幼儿环境保护意识。

4培养儿童环保意识

创造优良教学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在环保教育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造就美好的环境,重视幼儿园环境优化,以幼儿为本,培养儿童环保意识。提倡幼儿绿色消费,爱护城市生活环境,降低对城市造成的垃圾污染,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增长儿童的环境知识,使儿童可以掌握环保技能,并获得参与环保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社会态度渗透到各个环境保护日中,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工作,在植树节、地球停电1小时、节水等环保相关节日中,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在游戏中加强幼儿的环保知识教育,利用儿歌编排《地球美丽的花园》、《鱼宝宝生病了》等环境保护主题歌曲,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对环保有更深的认识,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5结论

第6篇: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环境教育 环保意识 大学生

在倡导低碳社会下,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所谓环境教育强调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保护人类环境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知识与法规,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形成科学正确的环境理念、培养大众环保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跨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1]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加强高校环境教育,提升高校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适应时代要求,对于全社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都将产生积极而持久的影响。[2]

1.高校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

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即发展有关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意识、知识和理解,它偏重于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授,是学校环境教育的一个普遍形式。

1.1理论教育专业课和通识课相结合,完善课程建设

高校环境教育主要可以包括环境专业的教育和非环境专业的教育。其中,环境专业的教育即在教育体系中设置环境类专业,开设环境类专业的项目研究,,培养一支专门的为环境保护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非环境专业的教育主要强调高校应该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生态环保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等,让高校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了解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高校环境类课程设置仍不够完备,为了避免环境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失去自身的特性,避免环境教育被排除在教学之外,一方面必须将环境教育融合到各科的教育中,即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分散到相关课程中去教学,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必须努力搞好生态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必须将环境教育从各个学科中抽离出来,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

1.2培训具有高环保意识水平的师资队伍

目前,高校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匮乏是个很严重的限制因素。无论是开设专门的环境伦理课程,还是纳入德育课程,及通过其他课程的渗透,环境伦理教育成败的关键都在于老师。因而,各级师范类院校首先要重点培养环境教育专业教师,为进一步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打下铺垫。只有当教师掌握了一定的环境知识,具备了较高的环保意识,才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兴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高校环境教育是在环境中的教育

因为环境教育学者们认为,“仅仅向受教育者宣讲污染的环境的危害性、不负责任地丢弃废弃物或滥砍乱伐的危险性、绿化环境对人类的益处等等,都不能从根本上使他们采取行动来阻止环境退化,除非使人们深深地关心共同的利益,形成一种维持健康的生态系平衡的责任感,以及形成一种实现与自然和谐的强烈的动机”。[3]

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依赖于认知领域,最为重要的是依赖于个人的动机,产生于个人对保护环境强烈的责任感,以及高尚的生态情感。

2.1实践中认识环境问题,提高环保责任感

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的教育,其将环境的改善作为一个真正的教育目标,通过学生们主动探索,对环境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动机,并且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环境教育是一种感知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引导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活生生的各种环境中去实践,深刻体验、去考察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严重性,在实践中亲自考察、收集并分析数据资料,探索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根源,提出确实可行的最优解决方案。丰富和拓展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使大家在参与中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积极、自主参与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激发环境保护责任感。

2.2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生态情感

环境教育是在环境中的教育,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教学过程,采用户外教育的形式,通过鼓励个人接触自然,在自然中熏陶,提升个人环境审美能力进而培养环境意识。[4]作为高校,在进行环境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绿色校园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使校园成为展示自然之美的重要平台,从而使学生在绿色的熏陶中,不断培养、提升生态情感。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学生走出去,到美丽的大自然中,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3.宣传教育方式丰富多样

当今时代,网络、媒体的丰富性、及时性和开放性为高校环境教育提供了进一步的便利,使其影响力、宣传力度、宣传效果都大大提高,因而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全方位、立体化进行专题宣传教育。同时通过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等学生团体,开展各种活动如开讲座、搞培训、办展览、开展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环境,参与到保护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4. 弘扬传统文化,夯实环境教育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而流长。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中都渗透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弘扬传统文化,感悟生态之美。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物顺时”“以时禁发”,善待自然,体现了一种雍容大度的生态智慧,是德性的智慧;佛教由对生命的关切及于对生存环境的关切,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生态智慧是解脱的智慧;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天道无为”,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生态智慧是空灵的智慧。[5]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应该得到大力弘扬,这将有利于为高校环境教育的进一步进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1世纪环境意识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环境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正是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要求。” [6]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是未来的主宰者,通过高校环境教育的开展,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环保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彭立威, 陈宏平. (2004).试论环境教育的基本内涵.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30, 93-94.

[2]邱占勇. (2004).试论大学生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机制的构建[J ]. 黑龙江:黑龙江高教研究,4.

汤斌纺,汪勤峰.(2008).论高校环境通识教育实施途径的构建. 中国成人教育, 73-74. [3]Unesco(1997).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bilisi (USSR): Final Reports.

[4]祝怀新. (2001). 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新理念. 教育理论与实践, 21, 16-19.

钟启泉. (1983).国外环境教育考略. 教育研究, 5, 60-63.

第7篇: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想范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2、方法与过程:通过回顾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熟读、背诵,鼓励学生课外收集相关句子,领略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读懂故事,谈启发,联系课文拓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回顾、拓展交流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2、引导回顾,交流收获。熟读、背诵,收集相关句子。读故事,谈启发,联系课文拓展。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该如何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还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去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二、日积月累。

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节约和珍惜方面的名言警句,给我们启发很大,从以前我们的学习积累中,你积累了哪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2、抽生背诵。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a学生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三、趣味语文。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故事中哪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什么好处?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问题?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是怎么体会的?

第8篇: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想范文

关键词:历史环境;保护;哲学思想

1思考的中庸之道

在历史环境保护的实践过程中在历史环境保护的实践过程中“中庸之道”得到了充分体现现。“‘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精髓国儒家思想的核心精髓。历史环境的更新与保护中,我们往往面临多重选择往面临多重选择,面对历史传统的建筑手法和现代主义的手法时我们会被困扰法时我们会被困扰。完全复古修旧如旧是在继承传统,但是事物具有发展性事物具有发展性,传统做法的弊端同样也在继承。重建是对历史遗迹的一种毁灭是对历史遗迹的一种毁灭,这个场所的记忆与精神将不复存在在,多代的传承将灰飞烟灭。没有历史和精神向往的空间是索然无味的索然无味的。保留历史记忆保留历史记忆,加入时代痕迹,既是对于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于现代手法的肯定是对于现代手法的肯定。存在就是历史,旧形式用新的材料进行演绎进行演绎,旧时的空间融入现代的审美,这些手法在我们的历史环境进行保护和更新中越发平常使用史环境进行保护和更新中越发平常使用。而这也恰恰符合中国人传统儒家的中庸思想国人传统儒家的中庸思想。追求中常之道,内外协调不走极端极端。南越王宫苑遗址保护项目中南越王宫苑遗址保护项目中,宫苑处在广州城中心区2000多年未移动多年未移动,周边已布满历代形成的城市街巷,还有许多大型公共和商业建筑大型公共和商业建筑,成为繁华的中心区。这是风格复杂的地块地块。完全的去尊重南越王的宫苑遗址,也会造成对于周边其他时期历史的无视和破坏其他时期历史的无视和破坏。如果完全现代手法不顾历史,那谈何保护那谈何保护?博物馆自身采用钢结构,尽量少的对于遗址造成影响成影响,保留基地内的古树。建筑风格上为了实现现代和南越王时期的一种融合越王时期的一种融合。立面采用本地的红砂岩用现代的干挂石材石材,采用手工斧凿使得建筑更加粗犷和厚重,体现了历史沧桑感桑感。对于周边的城隍庙近现代的骑楼都进行了呼应和退让退让。

2道法自然之道法自然之“无”

面对一个有待保护的历史环境面对一个有待保护的历史环境,我们往往会去非常刻意的去进行保护的去进行保护,博物馆式的一个封存的确能够是的这些物质完整的保存下来完整的保存下来,但是也隔断了其连续的发展。事物都具有不断发展的属性不断发展的属性。道法自然才是我们应该去遵循的,无为的去进行保护才是最为合适的去进行保护才是最为合适的。这里的无为并非不作为,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不管任其自生自灭。主要指的是对于历史环境更新保护之时应该应该“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顺应其本身自然发展规律规律,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对其进行所谓的进行所谓的“保护”。顺应事物的自然天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在南越王宫苑博物馆中在南越王宫苑博物馆中,由于发掘的遗址处在密集的城市建筑的包围之中市建筑的包围之中,博物馆的设计处理遗址和城市的关系变的十分重要的十分重要,为了避免城市对于遗址的保护、管理、利用和后续发掘研究的功能的影响续发掘研究的功能的影响,仅仅是对于文化沉淀最丰富的“曲流石渠流石渠”遗址采取覆盖露明展示,其他的遗址部分全部进行回填填,让其回归最为原始自然作用力的状态。博物馆的建筑尽可能少的去影响遗址可能少的去影响遗址。

3大道至简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细化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历史环境保护和更新有着很多方法论进行指导方法论进行指导。过多的原则和琐碎原则会影响对于主要原则的把握和控制则的把握和控制,因此在这里道家哲学的“大道至简”变成了关键点关键点。遵循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则出发遵循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则出发。这一过程能够让你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而不发生偏移围绕着一个核心而不发生偏移。核心之所以为核心就是其重要性要性、关键性不容我们的去忽视和偏移。大道至简的坚持才能让我们方向不会偏离和扭曲能让我们方向不会偏离和扭曲。例如对于一个历史街区的保护护,我们注重的核心是保存历史记忆,改善生活质量。当然这个记忆既有物质的记忆同时也有精神上的依托个记忆既有物质的记忆同时也有精神上的依托。那么我们的做法便是以此为基准核心做法便是以此为基准核心,再去发散细节。南越王宫苑博物馆中对于文化沉淀最丰富的馆中对于文化沉淀最丰富的“曲流石渠”遗址采取覆盖露明展示示,这是在遵循遗址保护的核心——引发历史记忆—引发历史记忆。同时在主楼屋顶设有屋顶花园主楼屋顶设有屋顶花园,以11:1比例模拟展示了比例模拟展示了“曲流石渠”的景观景观。真实直观的再现了“曲流石渠”的形象,加深了人们对于这个历史的记忆于这个历史的记忆。

4反思

哲学思想的作用在于总结我们的生活并指引我们下一次的前进的前进。而对于我们建筑学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个人觉得得,学习中庸之道让我们懂得既要尊重历史也要尊重现在,追求最为和谐的做法求最为和谐的做法。做法的指引便是道法自然,顺应事物最为基本的发展规律去引导和保护才是最可持续的为基本的发展规律去引导和保护才是最可持续的。当我们面临诸多想法的时候临诸多想法的时候,学会去提取关键,牢记大道至简,把握最为关键点为关键点。正是这些背后的哲学思想在不断的指引我们前进进,同时也在不断的修正我们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第9篇:对于保护环境的感想范文

一、以欣赏教育为载体,促进环境价值观

1.欣赏自然,从感染到关心。教师可凭借幻灯片、多媒体等结合教材,让幼儿欣赏草原、海洋、天空的自然景观,让幼儿在大量视听信息的感染下,领略自然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美。通过欣赏中外古建筑、现代建筑,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让幼儿感悟到这世界是人的世界,环境是人的环境,建筑是人的建筑,从而让幼儿关心自己生存的世界、居住的环境与建筑,关心自己生存的空间,初步懂得人造建筑等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欣赏动植物的生长形态和各地名胜风景,观察花草鱼虫,了解大自然奥秘,并用手中的的画笔表现出来。

2.欣赏作品,从感受到领悟。专题美术欣赏中有许多课题,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非常有利。如《各种各样的房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幼儿欣赏北京四合院、蒙古包、云南小竹楼等优秀建筑作品,还可以让幼儿欣赏大地、海洋、森林、天空等自然景观、大自然中动植物生态环境和世界名胜古迹。让幼儿感受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美;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深刻理解破坏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反面影响等知识。向幼儿渗透这样的意识:世界是人的世界,环境是人的环境,建筑是人的建筑,每个人都要关心我们生存的世界、所居住的环境与建筑,消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隔膜,使之互相渗透,互相沟通。

二、以创作活动为基础,形成环境审美观

1.让幼儿在绘画中接受自然环境保护教育。首先,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幼儿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绘画《家乡的小河》这一课时,我准备了这样一张画。画的内容是:在一条小河里,河水乌黑乌黑的,河上还飘着一大片污物,一群群鱼儿在水中痛苦地挣扎着。看完这张画,我提了一个问题:“鱼儿为什么在痛苦地挣扎?”孩子们都抢着回答:“因为河水被污染了,鱼儿不能呼吸,快要死掉了,所以鱼儿在痛苦地挣扎。”通过对这幅画的欣赏,让幼儿知道小鱼喜欢生活在清澈的水里,只有我们不向水里乱丢乱倒脏物,保护好水的清洁,这样才能让鱼儿有美好的生活环境。通过这堂绘画不仅使教学目的达到,并增加了幼儿环保意识和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其次,我们进行绘画教育不仅仅只是通过绘画课,各种的绘画主题活动也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加之环境教育的渗透,更能使绘画主题活动变的丰富多彩。例如,开展环保主题画展“美丽的春天”“小鸟的乐园”等,通过幼儿的想象、创造,采用剪、贴、画等不同的表现手法使主题画展表现形式多样,在描绘美丽大自然的同时,环境教育就渗透在了其中。

2.在美术课中“变废为宝,增强环境意识。美术教育中手工课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幼儿的好动性格决定他们更喜欢各种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而我们则利用手工制作的特点,以及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并且在手工课堂教学中,坚持一个主题:“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在日常生活区中。我们随处可见诸如易罐、纸板箱、牙膏盒、糖纸、烟盒、扣子、瓶子、绳子等被人们随手抛弃,污染环境。在手工活动中我们可以经过艺术构思和加工制作,变废为宝美化我们的生活。

三、以户外写生为途径,领悟环境的重要性

户外写生,要求幼儿亲近大自然,拉近了幼儿与社会、与自然、与生活的距离,而写生本身就是再现生活、美化生活的美术活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景物充满魅力,使孩子神往,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兴趣的最理想大课堂。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课堂作为引导幼儿认识大自然,表现大自然和热爱大自然的最佳手段。

四、结合综合活动,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