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精选(九篇)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

第1篇: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乡土文学理论 乡土文学的基本要素 思考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存在分歧,这种基于不同立场、不同学术背景、政治背景的分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新时期乃至后新时期,学界对于“乡土文学”理解的分歧仍在继续。

当下学界谈论的乡土文学有多个不同内涵,一个可以说是“经典乡土文学”,其内涵和外延都有较为明确的界限,那就是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所界说的“乡土文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不少学者对鲁迅在这篇影响深远的历史文献中所提及的乡土文学作家、作品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整理、开掘与阐释。鲁迅对“乡土文学”所作的定义是到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乡土文学理论,然而也最容易产生歧义,围绕鲁迅的理论观点可以说是聚讼纷纭,其中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鲁迅理论思想的精髓,有个别学者过于拘泥于鲁迅所提及的作家作品,而没有很好地掌握鲁迅理论观点的精神,这种研究方法已为大多数学者所不取:“乡土文学”的另一个所指是根据鲁迅、茅盾、周作人等人的有关理论思想,对20世纪20至40年代的有关作品的概括和归类,其中30、40年代的作品,无论是鲁迅、茅盾还是周作人,都很少直接以“乡土文学”来命名,也没有从“乡土文学”的视角来品评作品,但后世学者的研究立场、方法和尺度都是源自20世纪初期鲁迅等的有关论述;“乡土文学”的第三个所指是基于“乡土”即“地方”的观点,把所有的“地方文学”都归为“乡土文学”,大都市自然也是“地方”,“都市文学”也是“乡土文学”,这种观点最大的失误是没有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考察“乡土文学”产生的历史原由及其审美属性;“乡土文学”的第四个所指是针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在思想性和审美性方面承续了20世纪20、30年代乡土小说的某些重要特征的小说文本,学界多以“新乡土小说”名之。以上仅就大陆学界对“乡土文学”概念的理解作简单的分析,台湾对于“乡土文学”的理解要复杂得多,涉及民族性与现代性、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里不拟讨论。

当下的分歧不可能是20世纪20、30年代学界分歧的重演或重现,新的时代使命和新的政治文化环境都促使作家、理论家赋予乡土文学及其理论以新的内涵,然而,乡土文学新的内涵也并非与历史上的分歧完全无涉,如果不从分歧的源头出发,重新考察乡土文学的概念、理论,就很难对当代有关乡土文学理论的分歧作出明确的判断。我们认为,在使用“乡土文学”这个概念时,既不能寻章摘句。也不应异想天开,空穴来风,而应该从“乡土文学”理论与创作发轫之时的思想倾向、美学属性出发,结合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特征。从中总结出“乡土文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并在这一意义上使用“乡土文学”的概念。

宏观地考察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不难看出,由于时代环境的特殊性,理论的时效性、导向性、简明性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因而在现代文学史上,没有也不可能产生西方那样体系完整的理论,乡土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往往是以三言两语,点到即止的方式呈现的。虽然从理论体系的角度来看,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但正是这些片言只语式的理论主张曾经引导了某个流派、甚至某个历史时段的乡土文学创作,理论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而且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乡土文学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追求,这一独特的价值追求使之既有别于传统,又有别于西方,凝聚了中国理论家、作家在现代中国文学语境下的独特思考。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是在中国农业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接触之后产生的,此前,主宰人们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还是传统的封建意识、观念、道德,西方社会的现代观念,尤其是关于“人”和“人性”的观念进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思想界影响巨大。从事乡土文学创作的作家,大都感受并接受了这种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西方现代观念,同时,传统士子家国天下的理想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情怀,因此,他们思考民族、国家、社会、个人与人生的视角必然是现代的国家意识和人生观念,在描写、表现故乡人生时。因为有了西方现代观念的参照,往往批判甚于赞美,逃离甚于眷恋,然而,作家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故乡闭塞、保守、不合理的人生有所改变,在批判与逃离中又常常伴有赞美和眷恋之情,种种矛盾心态都呈现在文本中,为后人解读文本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导致某些作家的思想倾向被指为反现代性的,其实,深入透视那些充满矛盾的、含混的文本,没有一个乡土作家是反现代性的,恰恰相反,现代视野是乡土文学最显著的特征。自2。世纪之初至今,中国乡土文学的发轫、发展及繁荣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追求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古老国度来说,中国现代化需要最迫切、难度最大的无疑是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在清王朝宣告结束以前,中国广大农村基本上是以自给自足、封闭保守的生存方式以求得种族的繁衍,然而,令人奇怪而又理所当然的是,在这样一种类似于自生自灭的生活圈里,封建思想却蔓延得最为广泛,封建统治也最为稳定。贫乏的物质、低下的生产力、封闭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历经千百年禁锢而被压抑、被泯灭的个性要求,致使农村形成了极具惰性的文化逻辑,因而,揭示农民病苦,唤醒民众,引导农民,就成为中国新文学延续至今的重大主题之一,而这一重大主题主要是由中国新文学中的乡土文学所承担的。因此,追求现代性不仅是那个时代作家的使命,也是当时整个知识界的共同使命。作家们的现代性追求落实到与之血脉相连的乡土上,就是乡土世界的现代化呼唤,换言之,在描写乡土故事或表现乡土人生时,作家们是以现代情怀来打量、思考、讲述乡土世界的喜怒哀乐的,鲁迅在为白莽诗集《孩儿塔》听作的序里就很鲜明地表明了这种价值取向: “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因为这诗属于另一世界。”尽管鲁迅在这里并不是针对乡土文学说的,但表现出的价值倾向足以显示鲁迅的文学立场,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情系乡土世界,无疑,这一立场也包括鲁迅的乡土文学立场。鲁迅再次抨击朱光潜提倡的“静穆幽远”的美学观点,敏感于人事的人,总以为鲁迅在人事纠葛中容易意气用事,鲁迅确实常常反复批评、讽刺某些人或者某一观点,但是,纵观鲁迅一生,他都在不遗余力地反对旧文化、 旧思想,特别是新文化队伍中的先驱出现向后转——转向传统、保守、封建的时候,他总是明确地予以批评、反对,不管其身份是归国博士、学界新秀,还是交谊深厚、位高权重的长者,私交私情私怨在他公开发表的文章里是很少见的。对朱光潜的批评也是如此。在当时兵连祸结、外辱不断的时局中,朱光潜从西方古典美学思想和中国传统诗学中提炼出极具保守、避世倾向的审美理想,与新文化致力于与西方近现代文明接轨的整体价值取向基本上是背道而驰的,鲁迅多次在文章中对其进行批评、讽刺也就不足为奇。鲁迅的思想及笔战不止的生命历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显得那样卓然独立,但鲁迅并非“独战者”,虽然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艰难曲折,但总的方向一直是追求现代化。可以说,现代情怀是自晚清以来有远见的中国知识分子谋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最根本的价值立场,也是一代代有良知的中国作家凝视萧瑟乡土世界的眼睛。

“乡土文学”理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题材范围问题。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没有对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加以严格的规定,他强调的是作者的“故乡”,而作者的故乡有的是真正的乡村,有的是象绍兴、遵义这样的城市,这就导致了后来学者对乡土文学题材范围的不同理解。关键的问题是发生在城市的故事能不能归为“乡土文学”?笼统地回答这个问题,当然是“城市文学”不能划归“乡土文学”,否则,随着题材范围的扩大实际上就取消了“乡土文学”。要对“乡土文学”的题材范围作细致的分析,还是要回到鲁迅的理论观点。鲁迅当初的命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深谋远虑,他没有把“乡土文学”在题材上等同于“乡村文学”“农村文学”或“农民文学”,而是强调作者在北京这样的文化前沿叙述、关心着故乡,“乡愁”隐现其中,当然,鲁迅所说的“乡愁”决不单纯地等同于“思乡”,而是文化之“愁”——为故乡的愚昧、落后而发愁,愚昧、落后是不合理的社会文化制度酝酿的苦果,换言之,只要文本讲述的故事是与现代文明相隔甚远,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受制于愚昧落后的思想文化制度,而作者、隐含作者或者故事叙述人站在现性的立场来讲述故事,那么,不管故事是发生在“烟村四五家”的小村,还是人口百万的城市,都同样是“乡土小说”,只要这样的城市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都市,当然,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这样远离现代文明的城市是不存在的,但我们也不能据此拒绝作家创作这样的乡土世界的自由和可能。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第三个重要特征是作者的深度介入,在文本中体现为“乡愁”,从中可以离析出诸如乡土眷恋、乡土批判、爱乡、恨乡等多重内涵,但最根本的还是作者渴望故乡走上现代人生的迫切愿望,纵使是在强烈的乡土批判中,依然不难体察作者对故乡的拳拳之心,其中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因此,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不是传奇故事,作者根本无意于以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或风土人情来打动读者,更不可能以零度介入的方式冷静地讲述自己故乡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之类的故事,鲁迅曾用互文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们对故乡普遍的关切之情:“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简言之,作者们在“叙述”中是“关心”着故乡的。因此,凡是能称之为“乡土文学”的,都应该具有对乡土世界的至真至切的关怀之情,如果缺少了这一点,就失去了乡土文学的精神和灵魂。

第2篇: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乡村景观;本土文化;民族属性

中图分类号:U41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这是著名诗人孟浩然在一千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盛唐时期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就像是一幅中国田园风光的山水画。诗中不仅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景,也体现出田园生活的简朴亲切,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朴实自然的生活的向往。无论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还是现代,还是经过多少朝代的更替和战争的洗礼,中国一直有着美丽的乡村景观以及源远流长的乡村本土文化(图1-1)。

图1-1中国美丽的乡村景观

Fig1-1Chinese beautiful rural area

一、乡村景观的概念

想要了解乡村景观必须要知道什么是景观,景观最初的意思是指乡村地区的风景或者景色。在19世纪初时,国外有一个学者洪堡德(A.yon Humboldt) [1]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到地理学科中,他认为景观是由文化要素和土壤、植被、地貌、气候等自然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宏观的综合体,这种理解大部分是从生态角度去考虑的。而乡村景观是景观这个综合体中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人为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乡村景观是人类聚落的一种形态,它的名称的来源是相对于城市景观来说的,并且乡村景观有着与城市景观所不同的内涵和特征。乡村景观所指的地区都是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也可以将乡村景观理解为人类干涉自然环境的结果和记录。

二、乡村景观本土文化的属性

乡村本土文化属性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了解乡村文化,对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所以笔者将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的属性概括为以下几点:

1、生态性

乡村景观中的本土文化则是通过乡村景观这个载体表现出来。自然环境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中的自然受人类干预与城市相比要少的多,而这点也说明了乡村景观具有生态性,并且这种生态性也属于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所表现出的特性。在我国传统乡村地区,潺潺的流水、清澈干净的小溪、鸟的叫声等等都反映了乡村景观中自然生态的特点。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落后,乡村周边的自然环境都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样貌,形成了旅游特色。但是由于政府的对乡村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大量的森林遭到砍伐,因而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导致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也是规划者们在设计时没有遵循乡村景观的生态性所造成的后果[2]。

2、地域性

乡村景观文化的产生是以景观作为物质基础的,而乡村景观的差异性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民族主体的差别而产生的,所以地域性是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性。中国南北地区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也非常的显著,而南北乡村中的本土文化也是不太相同,这就是本土文化的地域性。中国内陆以及沿海地区的乡村景观也是不太相同,这是由于两个地域农民的生产方式以及地理环境所造成的。由于气候的原因,不同地区的建筑也不一样,南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也不一样,而这种差异也说明了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的地域性。

3、民族性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本土文化也在不断的变化。造成乡村景观的差异主体就是民族之间审美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些差异说明的乡村景观本土文化的民族性,由于民族之间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不同而导致了各个民族乡村景观的独特性。民族的审美意识以及人文思想则是对自然实践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结果引起了每个民族的乡村景观独特的构成因素以及组成形式。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民族性的独特性是我们在乡村景观规划中要加以注意的[3]。

4、时代性

马克斯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乡村景观的本土文化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不同以及物质环境的发展变化,乡村景观中的本土文化也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的属性是乡村景观本土文化的时代性。而本土文化的改变影响到乡村景观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建筑环境的改变等等[4]。乡村本土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表现模式,既表现在物质上同时也表现在非物质层面上。在过去乡村里有很多迷信思想的存在,这些思想对居民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科普知识的普及,迷信思想在乡村中很少出现了,从而更有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乡村景观本土文化也由于时间的限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5、继承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我们了解到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因而乡村景观本土文化也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而每一次本土文化的变革前进都是建立在前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在历史中可以发现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域内的本土文化都是建立在前期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持续发展下去的,每一段时期的本土文化都是相互关联着的,并且本土文化的发展也不会终止,并且本土文化为了适应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笔者把这种特殊属性称之为继承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乡村景观的本土文化在发展中也不断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那些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本土文化必然被淘汰,然后吸收一些新的元素组成新的乡村景观的本土文化。乡村景观的本土文化产生其实就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就表示出本土文化的继承性。

参考文献:

[1]陈威.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同济人学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115-121

第3篇: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

一、新课程改革对乡土历史教学的要求

所谓的乡土历史就是指某个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乡土历史包含了某个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文史古迹、地方特色文化等。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轮改革浪潮下,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知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说明了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乡土化趋势,进一步要求各地区高中历史教学要充分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本地的历史课程,充分分析本地的教育发展和乡土历史状况,充分结合本地教育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关联,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维护本地自然和文化和谐发展为宗旨,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事业献计献策。让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源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乡土历史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1.加强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甄别和筛选

在高中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中除了一些较少的当地地理、民俗文化素材外,主要以当地的历史资料为主,但是地方史志大多来源于“民间”,从而导致所收集的一些当地史学观念、历史素材、信息解读以及相关的逻辑推算会存在一些偏差和错误,除此之外由于当地民众不正确的乡土历史观念,使得一些真实的“历史”面貌无法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土资源的运用。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有一个真实、深入、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要对这些历史素材进行充分地甄别辨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缺乏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历史的意义。二是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从目前历史高考试题中,历史观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不同的史观角度来认识历史,所呈现的历史也就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从不同的史观综合地审视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全貌。

2.综合运用与提升乡土历史文化教学的价值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的教学价值,可以更好的完成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历史教学素材,充分发挥各种素材的历史教学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乡土历史的教学效能。在充分认清乡土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分类选择、优化配置。很多乡土资源信息十分生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核心概念,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教学辅助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乡土资源都优于其他的素材,由于乡土资源的一些特性,其资源的来源、收集、整理过程不够完善等问题,一些资源和主干知识连接不够充分,对于一些乡土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地甄选和分析。因此,在选择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以南通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南通得天独厚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等乡土历史资源为设计的材料,在讲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伶工学社―――第一所戏曲学校”这一南通历史材料进行充实。

3.优化与创新乡土历史文化运用的模式

乡土历史文化运用于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素:全面体现历史学科化;明确选择目的;要有思维含量;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乡土文化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思维的开放性以及综合思维能力,从而保证课堂的优质、高效,杜绝懒散、“放羊”现象产生。乡土研究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坚持发展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努力使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完美结合。

第4篇: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

一、加大声乐教材选编中乡土音乐文化的比重

近年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的高师声乐教学大多以传授西方的发声理论、乐理知识、音乐体系等西方的音乐知识为主,却忽略了中国传统的乡土音乐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乡土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我们不是盲目的去跟风国外的教育理念,而是抓好中国的乡土音乐文化,才能在世界音乐之林拥有自己的特色,立于不败之地。教材是高师声乐教学的基础,要想将乡土音乐文化更好的融入高师声乐教学中,就必须要加大声乐教材中乡土音乐文化所占的比重。要想选编一套能够将乡土音乐文化合理融入高师声乐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谁来选编教材。这套新的高师声乐课教材的选编工作除了一些在声乐方面资深的教育家和一些一线教师的参与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请一些对中国的乡土音乐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和表演经验的民间艺术家,这样才能够充分保留乡土文化的原汁原味,不至于在改编的过程中跑偏。第二,教材内容的原则,这套新的高师声乐教学教材其主要目的在于将中国一些民间的优秀乡土音乐文化进行保留,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保存传承。因此在教材的选择时,应该深入民间,对一些原汁原味的,把代表性的优秀乡土音乐曲目放到重要的位置。只有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筛选,严格把关,才能真正通过教材把乡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师声乐教学的进程中。

二、注重教师乡土音乐专业素质的提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软实力的竞争显得格外重要,乡土音乐是一种诞生于劳动的音乐形式,人民对于乡土音乐有着一种特殊的亲近感。乡土音乐在声乐教学融入的过程中,教师对于乡土音乐的理解和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多,学生学会的自然也就多。所以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乡土音乐的专业素质,具有爱岗敬业的价值观,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乡土音乐,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热爱乡土音乐的教育工作者。学校也要加强督促教师在乡土音乐方面素质的提高,多为教师推荐一些有关乡土音乐的书籍,定期组织一些关于乡土音乐的培训,加深对于乡土音乐的理解,对于乡土音乐的规律和教学方法进行专家学者的讲座,并开展教师关于乡土音乐的知识答题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和提高教师乡土音乐的专业素质,打造出一支爱岗敬业,专业素质过硬,专业实力强,善于教育学生的优秀团队。

三、分层教学,小班授课的教学方式

声乐教学是高师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和重点部分,现在的教育提倡以“大课堂”、“中课堂”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造成了学生的专业性不够强,专业素质不过硬的现象。一个教师管理的学生过多,就会造成有的学生一节课上完也得不到教师的指点,同时教师也过于劳累,指点不全面,这样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意见,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所以笔者认为高师的声乐教学应以“小班”授课为主,并且加入分层教学,A等为专业素质较好的学生,B等为专业素质一般的学生,C等为专业素质不太理想的学生。

这样的分层教学会提高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和同学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专业素质较好的学生专业素质变得更加过硬,使专业素质一般的学生变得专业素质较好,使专业素质差的学生变得专业素质较好。例如;当教师讲湖南花鼓戏时,采用小班授课的方法,一班控制在十人左右,教师一节课就能让同学们学习一段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练习。教师还可以给同学们放完湖南花鼓戏选段后,让A等专业素质较好的学生进行模仿,教师再根据其练习的程度给出几点建议后让其自行练习。对于B等专业素质一般的学生,让教师在现场演示一遍,教导他们一些技巧,后让他们先自行练习,一小时后教师再听其练习成果并给出建议。C等专业素质不太理想的学生,教师则先行让他们根据湖南花鼓戏选段一句一句的练习,几天后教师再检查其成果,并指导他们的练习。

第5篇: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

2008年6月开始,笔者以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的身份承担了“985工程”重点项目的子课题“东北三省乡土教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经过近2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对黑龙江省23所中小学校(包括1所职教中心)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了风格各异的乡土教材,初步掌握了黑龙江省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情况(如表1)。

黑龙江省23所中小学校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情况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结合当地文化生态和生产需要,开发和实施各类型的乡土教材(见表3),从而突出了地方特色。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腰新乡中学使用的《果树栽培》、《禽畜生产技术》、《作物种植技术》等乡土教材,主要针对当地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类型而编写的,从目前实施情况上看,这些乡土教材的开发与使用确实为该地区畜牧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帮助。再如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达斡尔族聚居区,齐齐哈尔市哈拉达斡尔族小学和三间房达斡尔族中小学的《达斡尔语言》、《达斡尔美术》、《哈库麦勒舞》、《曲棍球》、《四人跤》等乡土教材是根据该地区达斡尔族聚集的乡情文化特点开发和实施的,这对传承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各民族相互了解多元文化知识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二是立足于当地文化教育资源,多渠道地开发和实施乡土教材。如绥芬河职教中心编写的《英语》、《作文与写作指导》等20多本乡土教材就是在激烈教育竞争中,结合当地浓厚的中俄文化特色而开辟的一条生存之路;双城市第十小学的《阅读双城堡》,既让学生了解当地文化历史,同时通过这些乡土教材把当地文化历史传播给了更多的人;宁安市朝鲜族小学的《我们学校礼仪教育》、宁安市朝鲜族中学的《礼仪、宁安、风俗》等校本教材,反映了当地朝鲜族独特的礼仪文化和风俗资源。23所中小学主要通过综合课、相对应的学科课程(如体育、音乐、英语、语文等)、班会活动、兴趣小组、课间操等多种方式(如表2),积极传播当地朴素而丰富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传说故事、礼仪风俗等乡土文化精髓。

三是结合学校特点,积极开发乡土教材,从而强化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如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的《赫哲族传统体育》、杜尔伯特自治县胡吉吐莫镇中心校的《蒙古族民间舞蹈》、海林市朝鲜族中学的《民族历史与传统美德》等乡土教材,都是结合自身民族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特征开发和设计的,因此学生学习乡土知识过程中深入了解和掌握本学校、本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风俗,使乡土知识发挥独特的教育功能,这些学校虽然有各种教学工作和任务压力,但仍以平均每周1~2节课的方式,积极开展乡土知识的传授,从而突出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四是缺乏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优质的乡土教材。仅从教材的编写内容上看,大多数编写者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采取调查、走访等方式,大量收集资料,把散落在民间的各种传说、文学故事、节日风俗等文化内容筛选编入,突出了文化的多元性,因此教材内容具有实用性,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有些教材对资料筛选的严密性和目的性不够,只注重资料的简单陈述和展现,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个别乡土课程只是教师的口述讲授,所谓教材只是简单的讲稿而尚不能称其为教材;个别教材的原创性不高,其内容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尚未形成一定的编写体系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学习乡土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从而也弱化了乡土知识的文化传承魅力。

五是缺乏相关的教师培训。调查发现,各学校大多数编写乡土教材的教师,几乎未接受过相关培训,已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在全校教师中所占比例很小;乡土课程一般由各学科教师兼任;教师对乡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一般都是在教学中边摸索边实践而逐渐形成的“自学成才型”。如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三间房达斡尔族小学、斡尔族中学的部分体育教师,结合教学把民族舞蹈哈库麦勒舞加入到课间操中,同时在体育课中开展曲棍球、四人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哈拉达斡尔族小学,目前开设了达斡尔族服装、剪纸、绘画等民族文化课程,其中部分教师曾接受过中央民族大学阿协律・欧南・乌珠尔教授在该校进行的达汉双语教学培训,但这也是我们调查中唯数不多的得到相关培训的学校。可见目前急需与乡土知识、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相关的教师教育培训,这是当前保证乡土教材质量和优化课堂的主体因素,是促进乡土教材开发与课程实践中的重要环节。

总体上看,黑龙江省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的突出特征是:一是突出了地方特色;二是乡土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类型各异(如表3);三是得到普及性的相关师资培训学校不多。可见黑龙江省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确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需要更加完善之处。

二、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因素之一。那么教师在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应扮演何种专业角色?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虑。

1.教师是文化传播者

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过程让教师成为课程的具体开发者、实施者和感悟者,成为真正的文化传播者和指引者。在人类文明的延续过程中,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因缺乏高等教育机构关于乡土专业课程设置等相关师资培训的社会资源和条件,教材开发者的积极性不高,教材内容的筛选与充实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即使有积极性的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有些老师不清楚什么是乡土教材,为什么开发,更不清楚乡土教材会给学生带来何种文化教育价值等问题。因此教师要明确文化传播者的专业角色定位,必须掌握乡土知识,乡土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认清乡土课程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功能,积极建构更为畅通的教学信息场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维度师生互动与合作,才能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体现者。

2.教师是文化的加工者和创造者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播者,对教学场域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创新。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导入者和实施者,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与设计,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正确定位课堂角色的必备条件,更是重新组合、加工和创新课堂信息必备的积极品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教师在编写乡土教材过程中对什么样的内容应编入教材,应如何注重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等问题存在各自的看法,常常感到有些困惑甚至茫然,这正说明,教师作为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的主导者,如何正确选择、理解和传授乡土知识的文化性是一个极其关键因素。不过倡导一种“珍视乡土”的价值观是目前大多数编写乡土教材者的共同理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智慧的启发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教师通过自己的智慧加工和创造更为丰富多彩的乡土教材,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规范,感恩和回报社会,这是教师课堂角色的深入和升华。尤其是应试教育弊端日益凸显的今天,积极开发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优质乡土教材,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知识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和谐发展实为必然。

三、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的教师培训

1.通过培训及时提高教师的乡土知识

乡土教材作为地方文化的独特反映形式,通过选择、加工和创造传统文化精粹,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价值魅力,通过学校教育途径扮演着传承人类文化的重大责任。教师作为具体的实施者,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乡土文化知识,乡土教材的文化性、知识性和传承性,充分利用乡土教材独特的文化功能,才能更好地把有血有肉的文化特性挖掘出来,实施教育影响,成为学生接纳和吸收的精神营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目前在我国,由于不同学者对乡土教材的价值和作用的理解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者。但无论把乡土教材作为强调传承地方文化,发展文化多样性的一种手段,还是强调为国家教育体系服务的教材特性,我们不容忽视百余年来乡土教材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乡土教材是能为教师按照当地人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更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的一种尝试和手段。调查发现,基层中小学教师对乡土知识的掌握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教师的乡土知识贫乏,对乡土文化的深入理解尚有困难;大多数年轻教师迫切希望参加乡土教材开发的相关培训。可见滞后的乡土师资培训,影响开发和实施乡土教材的效果和质量,制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因此应立足于当地现实,利用各种社会文化资源,采取专家讲座、人物访谈、实地参观与走访、目标培训等方式,对教师定期进行有关乡土基本知识的培训,促进乡土教材的开发、实施与乡土知识的传承,才能切实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乡土教材独特的教育功能。

2.选择和筛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乡土知识

乡土教材开发中编写者对乡土知识的把握是开发优质乡土教材的关键。调查发现,目前乡土教材的编写和后续开发与实施中尚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和需完善之处。如大多数学校的乡土教材实行“一校一本”制,无年级区分,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并不能符合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身心有差异的规律和特点;再如从编写成员的结构来看,虽大多为在校担任相关科目的一线教师,但也有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及并不了解当地文化风情的一些人员参与编写教材,故部分教材编写目的和方式简单,其内容选择上随意性大,缺乏相关理论依据和指导,更缺乏后期的教育反思与完善过程,尚存在“在摸索中因缺乏科学依据而无所适从”的现象。而且大部分乡土教材内容的收集与整理都是通过志愿者的努力,学校或任课教师自费或义务性的一次性开发,故其开发中对如何把握教育规律及其贯彻等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不得不放弃开发”或者“因资金不能再度印刷”等尴尬局面。因此应积极建立改善和提高培养真正人才为基点的乡土教材编写与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解决由谁来开发?如何开发与实施?如何反馈与完善?如何后续开发与推广等诸多实际问题,注重与时俱进,删除和调整不适合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乡土教材内容,通过加工和改造,开发适合不同年级学生身心规律的有区分度的乡土教材,以便于实现掌握乡土知识的同时塑造有用人才的教育目的,使乡土知识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从而提高学生成长质量。

3.建立多渠道师资培训模式

乡土教材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乡土文化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生存的土地,并立足生存条件,奔向未来的文化土壤,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积极树立乡土理念,并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推广乡土文化资源的教师队伍,让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乡土教材的编写和推广工作中,把编写教材作为教师自觉、自主、自愿之事,从而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教师作为教材的编写者与使用者,应具有如何传承当地乡土文化的基础和条件,才能更准确、尽致地发挥乡土文化固有的文化功能和教育价值,这是师资培训中要解决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乡土教材开发中首先要注重一线教师的培训,积极构建多渠道、多层级的师资培训体系,从而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成效性。一方面,针对基层学校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信息不畅等实际情况,调动当地文化资源、借助教育专家的理论指导和帮助,鼓励教师与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跟踪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不能及时到现场接受培训或尚未有条件得到培训的学校教师,可适当采取远程师资培训方式及时能够得到培训。同时教师培训一定要在开发教材之前、开发过程和课程实施的自始自终紧密结合进行。这种多渠道的师资培训方式,可以真正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与生活状态,充分发挥地方乡土文化作用,使教师具有开发和导入优质乡土教材的多元文化修养和教学理念。虽然目前构建更为和谐完善的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的培训模式尚有困难,但这必将会是一种未来的发展趋势。

乡土教材以时弱时强的生命力生存至今的确不易,尤其是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人们视野的今天,我们仍能在“乡土中驻足脚步,在乡土的浓郁芳香中沉思!”这正是我们教育者值得庆幸的事,乡土教材不失为弥补和解决当今教育改革弊端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第6篇: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

【论文关键词】乡土文化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教育 高职高专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专院校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在中医药高专因各种原因淡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下,,指出中医药高专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素质。各地乡土文化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富含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

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脱离人文关怀谈医学,学生就会成为医学匠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中医,也就学不好中医。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乡土文化的地域范围放大到全中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乡土文化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不论课时有多么紧张,不论技能是多么的重要,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高专来说是必需的。

3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乡土文化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之始终,分阶段实施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中医药高专教育学制短、课时紧张,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安排,可通过开设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专题网站进行辅导,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节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我校在中医药类各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三峡文化与三峡中医药》这门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前4个学期均开设,每学期32学时,教师和教学时间不固定,灵活安排,重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3. 1入学教育普及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乡情教育,强化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每个学生对家乡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多数是零碎的片断,不够系统全面;多数是直观的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学校结合军事训练的理论教学时间,用4-6个学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我校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讲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讲三峡库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顿时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认同感。

(2)开展本地中医药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之情。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地方乡土文化中富含中医药文化。学校通过系统研究整理后,在新生入学时开展1次本地中医药历史与来来的讲座,安排1-2次参观,如参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中药园、中医药专业实训室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如我校每年均安排中医药类专业新生参观校内富有特色的中医药实训中心、中医文化陈列馆、中药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并讲解长江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学生一开始便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 2深入探究乡土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第7篇: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

1.乡村少年“离土”教育

“离土”源于上世纪40年代费孝通对乡土中国的担忧,意指乡民离土、乡村离地、文化离根。在城市化进程推进的过程中,大量乡土在“企业房产”等推土机前不断流失,消费文化将人与人的关系功利化,人情冷漠,乡情淡泊,越来越多的人宁愿背井离乡,也不愿留守故土。“当他们逃离土地,远走他乡,就走上了永远的‘心灵不归路’……一旦从养育自己的泥土中拔出,人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基本依据,成为‘无根’的人。”那么,什么是“离土”的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是指促进乡村少年在乡村社会中活泼、健康、全面、自由地发展,并启迪、发展他们的健全人格,培养其精神成人的教育。在经济为先和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乡村教育的话语权和决策权逐渐被剥夺,加上长期奉行的单一化思维模式,“城市取向”成为当前教育的主要特征,乡土世界在教育中被边缘化。教学内容上,高楼大厦代替了风吹麦浪;教学语言上,官方话语代替了本土方言;教育理念上,“他人世界”代替了“乡土世界”;教育价值上,离乡代替了爱土。“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这都是一种文化偏向,即城市生活的价值偏向”,乡村教育实际上就是“逃离乡土”的教育设计。总之,乡村少年的“离土”教育是指乡村少年所受到的脱离乡土文化语境的以城市为导向的教育。

2.文化回应教育学

“离土”概念在西方语境中同样可以找到惊人的回应,盖尹(Gay,2010)率先提出“uprootedness”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教学中对少数族裔学生本土文化、地理和心理情感因素的忽视,导致的学习与文化背景的断裂。”不同的是,国外学者更多的是用文化回应教育学分析这一问题,这也为国内“离土”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可验证的新视角。上世纪70年代,人们意识到种族的多元化问题已经蔓延到课堂,少数族裔的学生由于文化、语言、信仰等异于主流白人群体而逐渐被边缘化。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将视角转向课堂教学,提出文化回应教育学,比灵斯(Billings,1991)将其定义为“一种通过赋文化于知识、技能和态度,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社会性、情感表达和政治性的教育学”。盖尹将这一概念进一步具体化,提出“:它是指一种鼓励种族多样化学生利用其文化知识、先前经验、思维结构和表达风格使学习与自己更具相关性,并提高学习有效性的教育学。”前者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的广义界定,后者则是从学习行为出发的狭义发现,本文更倾向于后者。此外,比灵斯(Billings,1995)为文化回应教育学设定了三个标准。首先,体验学业成功。任何阶级特权均无法剥夺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和体验的权力,同时社会和教育组织中的所有力量要努力促其实现。其次,发展并保持文化能力。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努力构建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整体性”并获得“文化尊严”。最后,挑战现实不平的批判意识。对于主流文化的先在合理性,教学能提供一套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学生结合自身的文化经历批判性地反思周围环境的存在。这三条标准的设立是相对于文化回应的三种无力(学业失败、文化失真、反思失效)提出的,而乡村少年的成长过程同样表现出文化回应的无力,它更多的是从乡村少年过程经验和主观意识发出的成长烦恼。

二、“离土”教育的无奈:乡村少年的成长烦恼

1.“读书价值”的烦恼

传统乡村社会一直以来都以读书为最优越的价值追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乡村少年勾画出了美好的物质生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满足了其立业报国的精神追求。为了实现“鱼跃龙门”的壮举,乡村少年不问农事,不知农业,只读“圣贤书”,家人更是倾其所有予以资助。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渐加大,城市的地域优势和政策优势为其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一方面,在经济资本的作用下,城市规模增长迅速,乡镇城市化,城市都市化,其必然产生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城市经济资本的充裕也为吸引大量劳动力提供了更大的筹码(工资)。另一方面,文化资本为城市创造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例如丰富的娱乐活动等。在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双重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少年不愿用十几年的苦读去争取一个城市生活的机会,而是选择最简单的方式,放弃读书到城市打工,直接体验城市生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是乡村少年放弃读书的另一个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显示,2008年大学生失业率为9.1%,2010年为12%,2011年为17.5%,大学生未毕业先失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继续读书而带来的失业风险,很大一部分乡村少年不愿意继续学业,而采用直接就业来避免将来失业的尴尬。另外,目前大学生的工资水平和农民工相差无几,甚至可能要低于后者,也对乡村少年的选择产生较大的冲击。同时,乡村少年经过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后认为,将继续读书的时间资本和经济资本投入到就业,其所产出的经验资本、收入资本和避免失业资本将远远优于前者。以上两种原因导致了乡村少年对“读书价值”的怀疑,从而导致“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小学阶段未参加继续升学的比例为1.7%,初中为11.6%,高中为13%,需要补充的是,乡村地区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乡土身份的烦恼

文化不仅是赋予身份的权杖,同时它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符号。乡村文化的边缘化导致了乡村少年对乡土文化的冷漠,越来越多的人对乡村身份感到自卑甚至厌弃,处在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漂泊感。这种身份的自卑又体现为现实和未来两个向度。现实向度上,乡村少年对乡土身份的烦恼处在懵懂的状态,通常情况下未被激活,当他们经历城市文化的外在冲击(来自他人)和内在洗礼(来自自己)时,对城市生活的艳羡就会与对乡土生活的自卑形成强烈的反差,尤其当这种刺激来自持有“外在冲击”身份的教师和课本,以及“内在洗礼”的自我学习。这种情况在乡村学校中经常发生,例如老师用“离开这穷乡僻壤”鼓励学生、学生以“坐飞机”“看高楼”等为目标的自我鞭策。未来向度指乡村少年对未来身份的预设选择,这种选择在学科化之后通过理想职业来体现,少有学生愿意将理想设计为“农民”,更多的是城市生活中的各种身份,例如科学家、明星、军人等等。当人对现有身份表示出一种厌弃,其不可避免地会失去自尊和自信,迷失在对自己和未来自己的恐惧当中,如果未成年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对其心理发展将是极大的伤害。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乡村少年在进入城市之后表现出寡言、自卑、放纵、自暴自弃等状态。学业上,他们认为城市儿童更聪明,掌握更多才艺,学习更出色,而自己无法与其竞争,甚至对城市儿童表现出一种盲目的崇拜或憎恶。例如,许多乡村少年之所以选择高中辍学是认为其无法与城市学生竞争高考。乡村少年迷失身份后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丧失归属感。一方面,他们极度否认或排斥自己所属的农村社会,努力使自己与其隔离,声明不再属于这里;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建立与城市的联系,获得城市身份。这就容易导致乡村少年处在两种文化的边缘,既不愿意接受乡村身份,却又无法获得城市身份,从而使这一群体永远无法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最终产生被遗弃感而选择破坏现行规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乡村少年的犯罪率持续升高。

3.教学文本的烦恼

当前,教学文本的设计权掌握在国家与省(市)两级。从话语权来看,拥有参编资格的人主要包括教育专家和教学专家,而这两类群体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的高校和优秀中小学当中。一方面,国家单一化的政策制定理念要求各省(市)在保持一致性的前提下,适度增加多样化和地方化的内容,在当前以发展为首要任务的环境下,一致性更倾向于城市导向的现展观。另外,预留可调整的空间并不能足够支持地方性内容的进入,而且乡村内容只是地方性文本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掌握话语权的专家缺少对乡村少年学习与生活环境的了解,同时他们更缺乏乡土情结,未能有针对性地立足于乡土,开发环境与身份相适切的文本。教育专家关注的是文本在人的某种发展维度上的意义和效果(德智体美劳),教学专家则更关注文本的表达和组合方式(教学方法),然而,两者对教学对象的生存环境却鲜有涉及。在这一现实下,乡村少年对教学文本渐渐产生陌生感和疏离感,因为字里行间描述的世界不是“我的世界”,而是“别人的世界”。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两种冲突,文本内容与生活现实的冲突和乡村伦理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冲突。首先,教学文本的设计是以城市为导向的,乡村并未获得独立的编制权,其所采用的是与城市相同的教学文本。这就导致乡村少年对教学文本中描写的内容未形成直接经验,甚至闻所未闻,无法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图式,例如“微博“”天然气”“数字电视”等概念。此外,两种文明的冲突同样会在教学文本中产生,例如教学文本中对直接结果的追求与乡村少年含蓄的表达方式之间的冲突;教学文本对结果唯一性的苛求与乡民“只求耕芸,不论收获”的豁达之间的冲突;教学文本对环境保护的呼吁与乡村少年对环境问题的未意识之间的冲突等等。由此可见,不同的世界及其所塑造的世界观的冲突使得乡村少年难以判断何为真假、何为好恶,对教学文本的烦恼,极易产生对学习与生活本身的怀疑。

4.教学方式的烦恼

教学方式的烦恼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三个方面。教学方法上,乡村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学条件的有限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只能转而依赖教室、书本、讲台和桌椅组成的传统教学,加上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于是乡村少年长期被困在“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乡土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所创造的天然课堂强调“参与性”、“动手性”,与传统课程中的“静坐”“苦读”形成鲜明的反差,乡村少年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反复受到思想的碰撞,要么逃离,要么屈服。例如,一些快乐的乡村少年进入课堂后变得沉默寡言;还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色,生活中却五谷不分。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教学评价形成了与之相契合的以“分数”为导向的考评模式,强调竞争性的等级划分,其“比”的关注又被乡村少年的朴实天性放大。这就是为什么乡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看重分数和成绩排名。教学中要求的竞争与乡土文化鼓励的“讲信修睦”产生的分歧对乡村少年的人际交往也会产生影响,因为他们无法确定彼此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乡村少年最大的困惑来自于教师,一方面从年龄结构上看,乡村教师主要以中老年为主,他们的教学理念保持着一贯的保守性,包括对分数的苛刻,对走出乡土的热衷,对讲授教学的执着等。另一方面从配置上看,乡村教师人数和资质都存在严重问题,整体上影响了乡村教学的水平和乡村少年的成长。综上所述,乡村“离土”教育面对的乡村少年的成长烦恼既是认知和行为上的心理不适,也是价值诉求上的人生观冲突,更重要的是根源于文化离土的生无所依。究竟怎样实现乡村少年的文化复归?

三、从“离土”到“归根”:文化回应教育学的解答

面对美国课堂中存在的“离土”问题,盖伊(Gay,2010)从文化回应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四种回应方式:1)认可学生承载的不同文化的合理性;2)针对不同的学习风格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3)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本土文化;4)学科课程和技能训练中,增加多元文化信息和资源。本文将根据盖伊给出的解答,结合乡村少年“离土”教育的中国语境,尝试设计一条从“离土”走向“归根”的文化回应路径。

1.文化合理性的回应:教学身份的“归根”

教学身份包括教的身份和学的身份,学的身份是核心,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教是以赋予学生获得某一种文化身份为诉求的。身份的接受前提是对其所扮演角色的认可与接受,乡土身份承担着对“那山那水那人”厚重的情感。为了引导乡村少年获得乡土身份,教师要在对乡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认可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对乡村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的文化特征,保持开放的文化包容性,谨慎地引导学生发现乡土文化中的利弊,理性取舍。乡土文化的语境同样塑造了乡村教师的身份,然而面对大众媒体对教师特征文学性的渲染(贫穷、专业性低、土气、憨厚等),他们已习惯成为“沉默中的大多数”,不作抗辩。我们不能用城市文化中的功利性价值去评判乡土文化中的行为,乡土赋予他们的文化责任要求其在增强专业性的同时彰显乡土身份的自信:土气是一种乡土气质,憨厚是一种文化性格,贫穷则是一种道德操守。学的身份也是一种主动的获得,它需要乡村少年认可自身存在的价值,保持自我成长中的文化能量,培养批判思维能力。乡村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接受大量的外界信息,虚实难辨,因此他们必须养成一种反思理性,在综合考量多种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我认知,不盲从,不自我。

2.文化价值的回应:教学目标的“归根”

当前,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以“城市”为导向的,乡村少年的学习目的也是以加入并融入城市生活为价值诉求,这种一维的排他价值是以“致富”为诱惑对乡村价值的冷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立足乡土,从三个层级寻求自我价值,还权于乡村少年。第一个层级,了解乡土,解答乡村少年“我是谁”的烦恼。乡村教学为乡村少年走近其生存的文化空间创设专业平台,一方面将其生活中所积累的文化碎片系统化,另一方面带其走入乡土的文化根脉。第二个层级,热爱乡土,解答乡村少年“我在哪”的烦恼。爱是一种大的情怀,教育正是要致力于对爱的培养,家齐方可国治、天下平,只有对家乡故土的爱才能养育怀有仁爱之心的乡村少年。越来越多的乡村少年舍土离家反映了他们爱的淡泊,而教学正是要重新燃起他们心中的爱,实现由爱己到爱家、爱人的价值诉求。第三个层级,文化包容,解答乡村少年“我去哪”的烦恼。乡土的“回归”并不是对一元性的价值选择,它需要培养一种和而不同的心态和美美与共的胸怀。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在“并行之道”中而“不相害”。

3.文化内涵的回应:教学内容的“归根”

教学内容的“归根”主要通过乡土教材开发和乡村教师培养两方面来实现。课程编制上,一方面教学文本中亟待增加属于乡土特色的内容和设计,使普遍性知识和地方性知识有效接轨乡村。另一方面,课程编制权继续下放,以乡村为主的地区获准立足本土文化,针对特定文化身份的学习者设计地方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上,乡村学校需要培养具备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教师,同时更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勇气和决心,摆脱习惯性的对已有资源的依赖,厚重的乡土本身就是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乡村教师培养的“归根”应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对于乡村教师短缺的问题,保证现有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确保优秀教师不再继续流失,同时鼓励并吸引师范毕业生走入乡土,从内部维稳和外部补充两方面增加乡土师资的生命力。第二,对于乡村教师教学质量的问题,提高现有教师水平和补充高质量的教学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前者可以从完善在职培训体制,拓展在职培训平台,增加在职培训投入以及丰富继续教育手段等四方面进行,后者主要通过鼓励优秀教师乡村支教和吸引优秀毕业生乡村从教两方面实现。

4.文化风格的回应:教学方式的“归根”

第8篇: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乡土文化;品德与社会课堂;自我探索能力

乡土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总结创造出来的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融民间的习俗、风情、道德、情操、建筑于一炉,讲究的是地方的特点,通过生动的文化格律,体现一定时期、不同区域的风情习俗,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灿烂文化的底蕴,留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品德与社会课堂引进乡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及地方名人趣谈、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尚道德情操培养的好教材。传奇的人物、警世的故事,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课外阅读材料,而理解一个童话,游览一处名胜,对美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热爱家乡思想感情,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

一、让乡土文化成为课堂主渠道

品德与社会课堂引进乡土文化绝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是能补充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品位。乡土文化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其他文化特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品德与社会教材和乡土文化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注意各个地区,以及各民族的不同特点,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进行学习。利用课件来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不同地区的习惯、不同地区的风情,增加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大脑。学校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让学生通过多看一些乡土文化的录像、多听一些美丽的传说,开阔视野,充分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欲望。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应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创造教材。乡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离不开搜集与传播,让学生多搜集乡土文化精粹,掌握思想内容,亲身去游历、感受自然,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深入社会的能力和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感受乡土文化的内在美。

二、让乡土文化沟通课外多条线

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不光是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少先队广播站开设乡土文化演讲专栏,班级黑板报有乡土文化一角,校园德育阵地宣传与熏陶也是受乡土文化的感染。每年的“六一”节也有浓郁乡土文化节目汇演,学生也可以在周末、假日参加“游园观光”“乡土摄影展”等活动。虽说不能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对乡土文化的学习达到炉火纯青,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和认识乡土文化的价值更有意义,培养学生对家乡热爱的情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更为重要。《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也指出:“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三、让学生对乡土文化材料有自主选择权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编写应考虑不同地区,尤其是农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乡土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走进课堂,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宽、拓深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外延和内涵,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裁剪”“重组”。乡土文化是丰富的,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学习乡土文化并不是让学生必须掌握它的方方面面,而是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根据个人的爱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活动中去学习,理解其灵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地成长。

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自我探索能力

乡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精华。课堂引进乡土文化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乡土文化也得到了发展与继承,努力把乡土文化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真正收到了以文辅德、以文增智、以文滋体、以文怡美、以文补劳的整体效果,逐步形成以乡土文化教育为主的校园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第9篇: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乡土地理;意义;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03

一、引言

《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重视高中的乡土地理教学,乡土地理教学也确实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地理学习过程从理解到应用层次上的提高,可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不能将乡土地理教学仅仅看作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外延,而要对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了解乡土地理教学的特点,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乡土地理教学发展的方向。

二、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

1. 加深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爱祖国、爱家乡的观念虽然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但是这一观念又显得很抽象。乡土成为学生观察、了解祖国的“窗口”,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祖国有更深切的感受,从而有助于学生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乡土地理学习可以加深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 熟悉家乡的地理环境

对于“生我养我”的家乡,虽然更多的学生对一些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比较了解,但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家乡的地理环境学生了解的并不多,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乡土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以实践和综合学习为主要学习途径,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乡土地理可以让学生将已初步掌握了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地理方法运用于乡土地理的学习;同时,由于乡土地理所属的范围就在学生身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因而更利于学生开展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因此,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乡土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4. 深化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们在反思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此,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才能逐步确立,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乡土地理教学的特点

1.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了实践性教学活动对帮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探究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等有重要作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与以往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它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生深入实际,切身感受一些社会人文现象,并与当地的居民进行交互式对话交流;其次,它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对同一个社会现象的各个方面可以由几个学生小组分别调查,然后进行汇总讨论,各小组从本小组的角度出发提出意见和建议,以达到交互式学习的目的。最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引导作用,统筹各个小组的成果能够及时得到共享。

2. 带有地域烙印的教学内容

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是根据各个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而设计的。各个区域的地理状况千差万别,人文环境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就决定了各地乡土地理教学内容都深深地打上了本地自然文化特色的烙印。因而,各个地域的乡土地理教学的重点必有侧重。例如,黄土高原地区乡土教学内容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和正确认识水土保持与土地开垦的关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防止水土流失提出应对的方案;而城乡结合部地区乡土教学内容应注重城市建设用地无休止地扩大并侵占耕地的问题。

3. 以服务当地为目的的教学目标

乡土地理教学最能反映当地的社会与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与生态等重大的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阅历、观察理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他们在乡土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认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特征和发展优势,而且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乡土地理研究工作。他们可以针对家乡经济社会或自然环境的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评价,对家乡未来建设献计献策。这样,开展乡土地理教学就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了家乡的经济社会建设。

四、实施乡土地理教学的策略

1. 利用网络丰富教学内容

乡土地理教学的交互式和个性化使其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这正迎合了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的是,基于网络的乡土地理教学需要大容量、开放式、充分体现交换合作、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网络发展的网络化资源的支撑。并且乡土教学资源一定要以本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为主题,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同时,立足本地,建设本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地理教学网站和相关教学资源数据库。首先,乡土地理网络资源的建设要有针对性,是特定乡土区域的教学案例、图文资料、乡土历史地理等,以便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的时候作为参考;其次,乡土地理网络资源要有研讨性,通过这个平台,学生或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大家共享,共同讨论问题的利弊,集思广益,进一步丰富网络资源。

2. 运用情景教学

乡土是学生活动的主要空间,学生从小培养起来(下转第11页)(上接第3页)的乡土情结使乡土地理材料更具有亲和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乡土地理材料实施情景教学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也便于他们在课外进行实地的调查发现,使乡土地理材料更加形象直观。地理教学中有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显得有些陌生,这时,可以以乡土地理资料为引线,创设问题或者案例情景,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以寻求解决方案。例如:在城市化教学中,把学生带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城市扩展的印象,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发现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包括耕地的荒废、人口的拥挤等,激发学生思考过度城市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这样,学生被置入一个个活生生的情景之中,对城市化这一概念也就不难把握了。

3. 运用乡土材料案例教学

进行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主动参与意识,因此案例的选取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所熟悉。所选取的案例不但要与相应的地理知识、原理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充分收集乡土材料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工设计使其直观、生动,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例如,在“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节的教学中,对于上海的高中,完全可以漕河泾工业园区为材料,设计出教学案例。同样,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上海市边缘的生态农业区,考察生态农业区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五、结束语

认识到乡土地理教学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特点,我们就要不断改善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把高中地理相关知识与乡土地理实际密切结合,使一向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且用处不大的高中地理课教学顿时出现生机。这样就让学生提高了地理学习兴趣,进而认识到学好地理也是其自身必备的基本素质,走向社会才能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1] 陈 澄等.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陈 渔等.地理课外活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4] 景春泉,李 南,谷运如.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