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信行业的发展范文

通信行业的发展精选(九篇)

通信行业的发展

第1篇:通信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通信行业 3G网络 通信运营商

中图分类号:E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通信业的基本构成

通信业主要由通信服务业和通信制造业组成。通信服务业包括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信息提供业和提供通信网络服务的运营业两大方面。目前,在我国通信服务业中,信息提供业的主要企业是互联网信息内容提供商ICP。通信制造业可以按不同的制造产品,将其分为通信设备制造和通信产品制造。通信设备主要有:交换设备、传输设备、接入设备、数据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微波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七大类;通信产品主要有固定通信终端和移动通信终端。

二、通信企业行业特点

(一)不可触摸性

服务是无形的,消费者为减少这种不可触摸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就应该对终端设备、沟通资料、价格等几个方面,作出服务质量的判断。所以,在消费者面前,通信运营商可通过多种渠道去展示自身服务特点,提升消费者对其服务的信任度。

(二)不可分离性

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二者一般是同时进行的,在服务时顾客也在场,所以提供者和顾客会产生相互作用,服务的结果受提供者和顾客两者的影响。

(三)可变性

服务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在何时、何地提供。可以从以下两个步骤来对服务质量进行控制:

1、挑选优秀的工作人员并进行培训。有效开展对服务提供者的培训,使其对顾客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做出适当反应,从而减少服务的可变性;

2、充分利用顾客建议和投诉系统,了解顾客的满意情况,由此可以及时察觉出质量较差的服务并进行更正。

(四)易消失性

服务不具有可贮藏性,不可能事先生产出服务留待以后再消费。通信业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消费的过程,所以极易消失。此外,因服务性企业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在服务性企业中,顾客面对着服务质量不太稳定和较多变化的服务者,服务提供者及“不公开的 ”生产过程都将影响着服务结果。

三、通信行业的发展重点及趋势

(一)基础传输网光传输网建设是一个重点,适当发展和完善微波和卫星网,使其成为光缆传输补充、保护和应急手段。长途光缆传输网拟新建约20万公里国内长途光缆,网络光缆长度将达到50万公里以上,加大国际海光缆网的建设力度。在业务量大的地区建设新型光纤,积极采用DWDM技术,适时应用光节点设备(如OADM和OXC),并构架全光网络,形成适应通信发展需要的大容量、高可靠性和灵活的基础传输网。

大力发展接入网。以光纤尽量靠近用户为原则,采用光纤、铜缆、同轴电缆和无线等接入技术和手段发展用户接入网。在大中城市,还要不断加快宽带接入网的建设速度,逐步开放接入网的建设和经营。

(二)通信业务网

推动移动通信业的高速发展,尽快拆除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使移动通信业务向多种类多速率的综合业务方向演变,方便用户。以IP为基础的多媒体网是通信网发展的重点。例如:在长途网络上组建宽带IP骨干网络;在城市范围内组建宽带IP城域网;大力发展信息化小区和商务楼,形成一个以IP为基础的宽带多媒体网络平台,提供更多种类业务。

(三)通信制造业

通信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是:移动通信产品、光通信产品、接入网设备和IP网络设备与产品。在移动通信产品方面,主要是组织实施GSM数字移动通信产品国产化专项、CDMA技贸结合专项,将我国的自主品牌移动通信产品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此外,还必须要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在光通信产品方面,还要着力于密集波分复用设备、光同步数字系列设备等光通信产品的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加大光层面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

(四)3G运营

1、2G用户发展空间收窄,3G新增用户已经起到增长带动作用

用户是通信运营商的根本。目前,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驱动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农村用户市场的增量开发;另一个是3G用户增长的带动作用。未来的主要看点为3G用户的增长,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由于3G网络制式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这将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而逐步得到体现。从3G增长角度来分析,我国移动电话用户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此外,我国3G处于发展初期,3G用户的逐渐增长还会带动起新增用户的增长。

2、3G产业链已逐渐成熟,网络、终端等条件基本完备

目前,我国3G网络已覆盖大部分区域。通过与日本3G的发展过程对比,可以看出低端机和面向业务的功能性手机(如音乐)对3G用户增长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对比国内的情况分析,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明显降低了业务用户界面的使用障碍,同时智能手机价格的降低和丰富的种类也为不同层面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智能机加速亲民化对传统功能手机的替代显著提速,迅速扩大了移动互联网应用范围,并广泛涉猎到生活、社交、办公、游戏等众多领域。

目前,中国联通在千元智能手机市场方面制定了千元互联网手机的定义;中国电信则将终端计划定位于中低端智能手机,重点发展2000元内能够带来良好用户体验的智能终端。

3、流量消费渐行渐近

流量的增长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所体现的是消费模式的变更,从而影响到运营商的经营模式。流量增长还能产生一个更为深远的影响,也就是随着用户对于流量的需求,将3G网络带宽优势逐步体现出来。终端界面和网络条件决定了用户体验的两个方面,人们认为智能手机改善了用户的第一界面体验后,网络体验将成为用户选择运营商的重要标准之一。总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网络能力方面的优势将得到市场重视。

四、参考文献

【1】张悦《信息通信业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第2篇:通信行业的发展范文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移动通信行业的进步,现如今 4G 网络技术正在逐渐普及,与此同时该技术也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只有做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才能做好信息建设工作,进而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基于此,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未来通信行业 4G 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希望为同行提供借鉴。

第3篇:通信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光通信;PON;3G;FTTX;三网融合;多网融合

一、光通信的概念

光通信又称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波作为载波来传送信息,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实现信息传输,达到通信目的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通信网络分为传输网与接入网,传输段技术主要有:密集型光波复用技术(DWDM)、多业务平台技术(MSTP)、分组传送网技术(PTN)、智能光网络技术(ASON)。接入段以无源光纤网络技术(PON)为主,PON技术又可分为TDMPON、WDMPON、CPON,TDMPON技术主要有三种:APON、EPON和GPON。具体到产品方面,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光通信设备(光传输、光接入)、光纤光缆、光器件。

二、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1)3G建设对行业的影响。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2009年,重组完成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中国移动持有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电信获得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联通取得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运营商重组以及3G牌照的发放,标志着3G网络建设的全面启动。各运营商全面布网,加大了基站集中采购的力度。3G业务流量大,非传统铜缆所能承受,光纤接入的3G基站成为必然选择。2011年5月底,3G基站总数达到71.4万个,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3G基站分别达到21.4万、22.6万和27.4万个。中国移动建设的TD网络已经覆盖全国4个直辖市、283个地级市、370个县级市及1607个县的热点区域,以及部分发达乡镇;中国电信建设的3G网络覆盖全国全部城市和县城以及2.9万个乡镇;中国联通建设的3G网络覆盖341个城市和1917个县城。截至2012年底,全国3G基站总数累计超过100万个。基站建设高峰过后,后续的网络升级和移动增值业务大幅增长将对光通信设备带来源源不断的需求。随着3G业务的开展,传输网对基站的容量需求将倍增。未来数据业务需要的带宽将是2G时代的数十倍,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必将需要更大容量高速率的光网络支撑,城域网与骨干网将不断扩容,将带来MSTP、基于OTN智能光网络、DWDM、ASON等设备及解决方案需求的增加。

(2)“光进铜退”,FTTX投资需求明确。用户对互联网的应用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上网或收发邮件,各种P2P、视频通话等流媒体业务被开发并进一步推广,IPTV等高带宽业务应用也得到快速发展,这都直接加大了对网络带宽的需求。铜缆作为传统的传输媒介在传输速率、信号损耗、重量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成为制约高宽带业务发展的瓶颈。通过采用FTTX,运营商可以满足IPTV、WIFI接入、互联网视频、高清电视节目、手机视频等高带宽应用带来的迅速攀升的带宽需求。目前,拉动FTTX投资的需求非常明确。光通信产业在FTTX的牵引下,进入持续的成长期。

(3)“三网融合”与“多网融合”带来新的契机。早在1998年“三网融合”的理念就已经被提出了,但是在当时科技环境和硬件设施下“三网融合”还为时过早,所以被叫停,而在2001年之后国家开始促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融合,着力构建下一代互联网。但是真正开始采取措施是在2008年,“三网融合”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2008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与科技部签署了《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书》。广电总局基于“3T”技术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投资已经启动,互动互联电视将成为未来工作推进的重点。此举刺激了光通信行业的需求,当年,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器件的需求都有明显提升。2009年7月,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深圳、绵阳以及湖南长株潭地区等首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地区名单出炉。继“三网融合”的政策之后,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2010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要求尽快在电网智能化上实现突破,提出深入研究“多网融合”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紧开展相关工作,力争取得先发优势。“多网融合”实际是要求电网具备通信功能,从而利用电网实现智能调度、变电站无人值守、远程监控、智能小区、智能家庭等功能,“配电网光纤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大城市配电网和农村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特别要加大中低压配电网投资比例,因此,未来几年,城市农村电网通信改造、配电网通信改造将持续推进。

三、行业前景展望

中国光通信行业经历了复苏增长期、3G驱动期和FTTX驱动期,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行业自2006年至2008年出现复苏的迹象,中国光通信行业的复苏在时点上与全球态势高度吻合。2008年后,光纤与光系统均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主要驱动因素在于中国的3G建设。从2009年3G牌照发放到2012年,3G基站数量每年以约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国3G基站总数累计超过100万个。3G建设未止,4G建设已经提上日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作为全网运营商将展开激烈的竞争。对光通信的增量需求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各运营商仍将加大基站建设投入,特别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由于目前基站数远少于中国移动,二者将加强完善其网络覆盖能力的力度,改善用户体验以增强竞争力。且4G需要比3G更多的基站才能保证达到同样的覆盖效果,同时后续维护也将带来更多的需求。其次,后3G时代的竞争将使宽带成为运营商争夺的一大焦点。对运营商而言,宽带不仅是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支持4G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各自在南北方的固网市场呈割据垄断,为了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向全国布网延伸将变得很重要。而中国移动作为新进入者,必将在此前很少涉足的宽带市场谋求发展。这都意味着运营商将需要积极扩建其光传输网络。

无论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还是电网,其需求一直在快速增长,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通信网络的传输和接入。而目前可以投入市场化、规模化操作的技术当中,只有光通信技术能满足这种要求。基于这种逻辑,中国光通信行业未来仍将持续高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程成,王念春. 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4G网络规划简述[N].国信证券,2013911.

[2] 陈志坚,胡路. TDLTE建设稳步推进,中国厂商成最大受益者[N].长江证券,2013715.

第4篇:通信行业的发展范文

通信营业厅外包业务管理路径研究

1引言

在信息化的今天,通信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而营业厅的业务是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营业厅的发展对于提高通信行业的知名度、扩大营业额很有帮助。以中国移动、电信等通信行业的企业为例,营业厅是其经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移动、电信推出新的业务套餐后,营业厅一般负责业务的推广,以提高新业务的知名度,从而提高营业额。在通信企业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愈发激烈,如何通过营业厅业务的改善来扩大通信企业的业务范围,是通信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的有效举措。

2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营业厅业务的外包管理改善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首先要了解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现状,掌握通信行业改善的必要性是促进通信企业发展的前提。在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并不乐观:

2.1通信企业不断增加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通信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的通信企业不断增加,在促进通信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使通信行业的竞争加大。移动、电信是我国通信行业的巨头,在信息化的前提下,许多中小型通信企业纷纷涌现,使得移动、电信在发展中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竞争加大的同时使得移动、电信等企业具有了发展的动力,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但通信企业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会使得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发生的几率大大提高,对于通信行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2.2技术水平不高

通信行业的发展是一技术为前提的,我国的通信行业在发展中显示出技术水平不高的特点。在通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以网络宽带为例,从2G网络发展到3G网络,从3G网络发展到4G网络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对通信行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通信行业的技术水平并不高,其原因有很多,但本文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通信行业发展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之后,在通信行业中还没有形成一条完善的发展链条(人才培养――技术开发――营业推广),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营业推广这一方面,在发展时忽略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又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通信行业的技术开发难以进行,在恶性循环之下,我国的通信行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2.3传统业务市场趋于饱和

电信运营商传统主业(电话、短信等)的市场趋于饱和,据工信部资料显示,我国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在2015年已经高达95.5部、百人,同时,伴随着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发展,电信运营商传统主义中的语言、短信等业务量不断下降,这些都说明通信行业的传统业务的市场趋于饱和,通信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转型的挑战。

3营业厅业务在通信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营业厅服务业务的改善来提高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效率,需要了解营业厅业务在通信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营业厅是通信企业提供给客户,用于业务受理、营业推广和信息查询的平台,对于提高通信企业的业务量很有帮助。同时,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是面向顾客的直接人群,营业厅工作人员的服务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通信企业的印象,因而,营业厅也是通信企业面向顾客的直接门面。由此可见,营业厅的发展对于通信企业的营业额和美誉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营业厅业务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通信企业的发展状况,要想促进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就需要从营业厅的发展着手,通过合理的措施提高营业厅的发展效率。

4通信行业营业厅在发展中的不足

营业厅是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营业厅的发展状况对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作为通信行业发展主要手段的营业厅也不断增加,我国通信行业营业厅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时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短,还没有形成很完善的发展链条,其营业厅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不足:

4.1顾客的等候时间过长

据调查显示,顾客对营业厅不满意的原因之一就是等候时间过长,我国的通信企业在发展中也认识到这一问题,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缩短顾客在营业厅的等候时间,但其效果并不明显,顾客等候时间过长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据调查,顾客在营业厅办理业务时期望的等候时间为5-10分钟,其所能接受的最长时间为15-20分钟,然而,我国营业厅中顾客的平均等候时间为20分钟,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顾客在营业厅办理业务所等待的时间超过了自己所能接受的最大限额,这对于通信行业营业厅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营业厅顾客等候的时间过长有不少的原因,只有了解其原因才能真的这一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营业厅中顾客等待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安排不合理。在营业厅中,工作人员一般在门口接待,在顾客进门时询问顾客所需要办理的业务,然后一对一地进行服务,这种工作模式在顾客不多的情况下能够提高企业的美誉度,但是,在过年、搞活动等顾客猛增的时期则会出现服务不到位,有些消费者的疑惑没有得到解决。

(2)顾客重复提问。在营业厅中的顾客并不都是办理新业务的,有不少顾客为了使自己安心而对所办理的业务重复提问,这使得营业厅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4.2顾客的满意度较低

营业厅是企业面向消费者的直接渠道,因此,营业厅的服务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度。在我国大部分通信企业的营业厅业务中,消费者对其满意度并不高,除了等候时间过长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服务质量低,服务效率差。

在营业厅的工作人员中,大部分人员在于顾客交流时不能做到面带微笑,服务时受个人情绪影响,服务热情不高,对待老年客户、VIP客户等特殊的顾客群体是没有做到个性化服务,这些都使得顾客对营业厅的满意度大大降低。同时,营业厅中有些业务员对业务不甚熟悉,面对客人时对业务介绍不清楚、在办理业务时速度较慢或出现偏差、在面临突发状况时不懂得如何排解、对于顾客的投身处理不恰当不及时等状况常有发生,这些都是顾客对营业厅满意度较低的原因。

4.3营业厅的业务由企业包办

在我国,大街上随处可见通信行业的营业厅,中国移动营业厅、中国电信营业厅、恒波营业厅等等,虽然不同的企业的营业厅所办理的业务、经营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我国的营业厅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营业厅的业务由企业包办。企业自行管理管理营业厅的业务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通信企业的发展:

(1)在通信行业的营业厅经营管理中,由于企业包办营业厅的业务,使得企业所需要的人员大大增加,在企业资源的限制下,企业为了保留足够的资金促进发展,只能降低在岗员工的薪酬待遇,这对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另外,企业自营营业厅需要有完善的后勤配套服务和基本的固定资产,企业每年都需要在营业厅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2)边际效益不高。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通信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强,而作为通信行业主要发展手段的营业厅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营业厅不断增加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企业边际效益的降低。以中国移动企业为例,中国移动企业在2010年以来,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保持市场地位,其营业厅数量不断增加,仅在湛江市赤坎区就有多家中国移动的营业厅。如此密集的地理布置,虽然能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地理位置的重复使得企业所获得的边际效益大大降低,不利于企业受益的提高。

企业自营营业厅虽然会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然而自营营业厅带来的弊端远远大于其获得的好处,因此,为了通信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通信企业需要将营业厅业务外包,通过加强对营业厅业务外包路径的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

5通信行业营业厅外包管理的常见路径

鉴于通信行业营业厅的业务外包管理对于提高通信企业的经济效益十分重要,因此,探讨通信行业营业厅业务的外包路径是通信企业面临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是通信企业增加收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保证。根据通信行业营业厅的营业状况,本文认为,通信行业营业厅根据其业务量和盈利状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业务量低但利润较高的营业厅、业务量高但利润额低的营业厅、业务量低且盈利较低的营业厅、业务量大且盈利较高的营业厅。对于其中业务量低但利润较高的营业厅和业务量大且盈利较高的营业厅,由于其盈利较多,所以企业可以对这两类营业厅进行自营管理,但是对于业务量高但利润额低的营业厅和业务量低且盈利较低的营业厅这两类营业厅,通信企业则需要在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将营业厅的业务外包出去:

5.1营业厅业务全部外包

营业厅的发展是通信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营业厅业务的改善来促进通信行业的发展是经济竞争加剧的今天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将营业厅的业务外包出去则是解决通信企业资金运转问题、减少人员压力的有效举措。因此,通信企业在对营业厅业务进行管理时可以将业务进行外包,而业务外包的程度则需要依据营业厅的发展状况进行选择。在通信企业中,业务量较高但利润较低的业务需要全部外包出去。将该类业务全部外包主要考虑到企业的利润,由于该类营业厅的利润较低,但企业投入到营业厅的成本是相同的,与业务量低但利润额高的营业厅相比,企业将该类营业厅的业务进行包办显然不合理。在对业务量大利润额低的营业厅进行外包时,需要考虑到多方面:

(1)选择合适的外包商。业务量大的营业厅对于树立通信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很有帮助,因此,通信企业在选择该类营业厅的外包商时需要认真考虑,一旦外包商选择不当,很有可能影响到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通信企业在对该类营业厅的业务进行外包管理时需要选择与企业有合作、双方比较熟悉的外包商。与通信企业有合作的外包商,对通信企业营业厅的运行状况较为熟悉,在面对消费者的提问时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对于维持通信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很有帮助。

(2)合理安排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将业务量大利润额低的营业厅业务外包出去后,有利于企业员工的精减,营业厅业务的外包必然会使得一部分营业厅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从原来的职位中脱离出来,如何合理地安排其工作是通信企业在对营业厅外包业务进行管理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信企业在将营业厅业务外包出去后,需要对节省下来的员工进行合理的安排,企业可以根据员工在工作期间的表现,将员工安排到客户经理、技术人员等队伍中去,以缓解企业在营销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紧张,提升企业竞争力。

(3)加强对客户资料的控制和管理。将通信企业的业务外包出去使得消费者的资料被更多人知道,因此,客户资料的保密工作队员通信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通信企业在对营业厅业务外包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客户资料的保密度,通过提高编码的安全性等措施来确保客户的信息不被泄露。

5.2将营业厅的销售业务外包

营业厅的业务多种多样,包括了销售业务、维修业务等,而在通信行业中,不乏一些业务量低且盈利不高的营业厅,对于该类营业厅,通信企业就应该将技术环节牢牢把握在手中,将营业厅中的弱势环节――销售业务――外包出去。由于在业务量低且盈利不高的营业厅中,由于销售量不高,因而对销售团队的要求并不高,通信企业完全可以将该类营业厅的销售业务外包出去,从而解放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但通信企业在将销售业务外包的同时,也需要牢牢掌握技术、维修等业务。将通信行业中业务量少且盈利不高的营业厅的销售业务外包出去,能够在确保企业技术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营业厅的运行效率,为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在对业务量少且盈利低的营业厅销售业务进行外包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合适的营业厅负责人。由于销售量低且盈利低的营业厅外包的只是销售业务,营业厅的其他业务依然掌握在通信企业手中,因此,通信企业在对营业厅销售业务进行外包时需要选择一名或几名合适的营业厅负责人。通信企业在选择营业厅负责人时需要从原有的负责人中选择一些应变能力较高、对营业厅所有业务都比较熟悉的员工,让其担任外包营业厅的负责人,定期对企业汇报业务状况。另外,为了减少闲置员工,降低企业的工作量,通信企业可以与外包商商量,让其继续沿用原有的销售员工,这样一来,既能减少企业需要分配的员工,减少通信企业的工作量,也能使外包商通过任用熟悉业务的员工而尽快了解营业厅的销售业务。

(2)提高营业厅原有员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由于将销售业务外包的营业厅业务量较少,因而很少会有较大的外包商对其业务进行外包,该类营业厅的外包商通常市场规模较小,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可能会面临着一年或两年就改变外包商的局面。外包商的频繁变化使得员工的归属感和安全降低,流动性提高,在员工流动性高的前提下,外包商必须要任用新员工。但是,通信行业的销售员必须熟悉各种业务,在上岗前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由此可见,员工流动性大会给外包商带来更多的压力,因此,如何提高营业厅员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是通信企业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提高营业厅员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通信企业可以在外包商经营初期,通过技术指导等手段对外包商进行指导和帮助,以此来提高外包商的管理水平,提升其市场竞争力,通过提高外包商的实力来降低员工的流动率;另外,通信企业在筛选新员工时需要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降低员工的流动率。

6通信行业在进行营业厅外包业务管理的内容

鉴于营业厅业务的外包对于通信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通信行业营业厅外包模式进行了解的前提下,通信企业需要充分了解自身在营业厅外包业务管理中的工作内容,下面本文以中国移动企业为例探讨通信企业在对营业厅外包业务进行管理时需要注意的内容。

6.1招揽外包商

通信企业将营业厅的全部或部分业务进行外包首先需要招揽外包商,只有招揽到一定数量的外包商,企业营业厅的业务外包才有可能。通信企业招揽外包商有多种途径和手段:通过广告或外包招标公告将企业招揽外包商的消息扩散出去,吸引外包商的兴趣;另外,通信企业可以在与自己合作较多的企业中询问,看其是否有外包营业厅业务的兴趣。外包商是通信企业将营业厅业务进行外包的接收方,只有招揽到外包商,通信企业营业厅的业务外包才有可能实现。

以中国移动公司为例,中国移动公司的营业厅遍布全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营业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企业对营业厅的投入与营业厅带来的收益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更有一些经济效益较低的营业厅收入小于企业的投入,因此,如何将经济效益低下的营业厅外包出去是中国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多运转资金、提高经济收益的有效手段。中国移动公司在确定哪些营业厅的业务需要外包出去后就开始通过外包招标公告将信息投放出去,吸引外包商的注意和兴趣。

6.2选择外包商

外包商的能力和管理水平对于通信行业营业厅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外包商的能力觉得了营业厅的存活,由此可见,通信企业在进行营业厅外包业务管理时需要在选择外包商方面认真对待。通信企业选择外包商时至少需要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外包商对营业厅业务的熟悉程度和外包商的管理水平。

外包商对营业厅业务的熟悉程度对营业厅外包业务的管理十分重要,如果外包商对营业厅的业务较为熟悉,通信企业就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营业厅的业务转移给外包商,而外包商在接手业务后也能够迅速适应营业厅业务,对于提高营业厅的工作效率很有帮助;而外包商的管理水平则可以说决定了营业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若外包商的管理水平不高,则很难适应通信行业繁重的业务管理,对营业厅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通信企业在选择外包商时需要选择管理水平较高的外包商,通过外包商的管理水平确保营业厅的经营状况。

以中国移动企业为例,中国移动公司在收到外包商的反馈信息后开始对外包商进行科学的筛选:对于对营业厅业务比较熟悉且管理水平较高的外包商,中国移动企业则于其讨论将营业厅中业务量大但盈利不高的营业厅业务外包出去,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营业厅的业务正常运行,确保服务水平得到保障,同时也有利于解放中国移动企业的资金;对于对营业厅业务不甚熟悉但管理水平较高的外包商,中国移动企业则与其商量将营业厅中业务量不高且盈利较低的营业厅销售业务外包出去,这样能够在确保营业厅管理效率的前提下将营业厅的销售业务外包出去。由此可见,外包商的选择关系到营业厅的服务效率和水平,对于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有很大的影响,通信企业在选择营业厅业务外包商时需要慎重考虑。

6.3签订合同

在选择到合适的外包商后,通信企业需要与外包商签订外包合同。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也需要考虑多方面:双方的责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营业厅业务外包的费用、违约责任、安全条约等。合同是双方进行合作的法律保障,也是企业资产得到保护的有效举措,因此,通信企业在进行营业厅业务外包管理时需要与外包商签订合同,且在合同的签订时要认真阅读合同,确保所签合同不会损坏害自己的权益。

以中国移动企业为例,中国移动企业在与外包商确定了外包的营业厅和营业业务后,根据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外包费用等方面制定合同,在确定合同初稿后双方进行商讨,在双方意见分歧的地方进行商量,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通过仔细的商讨和考虑最终才签订合同,以确保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

7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竞争的加强,通信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营业厅的业务管理也需要得到加强和改善,如何通过营业厅业务的外包来提高营业厅的经营效率,是通信企业在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相信通过通信企业的不断努力和对营业厅业务外包管理途径的探索,我国通信行业一定能够获得有效的发展!参考文献:

[1]罗.战略转型过程中武汉电信服务外包员工的绩效管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

第5篇:通信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行业信息化;通信信息;技术保障

一、行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目前为止,通信信息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具有战略性、支柱性以及先导性等特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将会成为其他企业的重要发展支柱,将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支撑。此时,如果能够做好通信信息技术保障工作,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将会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此外,从社会层面来看,信息化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同时能够带动其他企业的迅速发展,创造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一)企业的发展,决定行业信息化

近些年来,很多公司和企业开始对信息化建设予以关注,尤其是一些大公司和上市公司,都开始研发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系统以及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研发工作取得的成果都已经成为国内先进水平的典型代表,并且逐渐开始应用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并且使得企业内部逐步实现共享以及协同工作模式。更具有代表性的是银行和证券行业,这些行业已经逐渐实现了高度信息化,使得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办事效率十分快速。但是与此同时,有一些行业并没有很好的实现信息化,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等,由于较低的信息化程度,导致审计业务工作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现今时展背景十分不吻合,为解决该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不断加快行业信息化发展,做好通信信息技术保障工作。

(二) 加快信息化,推动行业跨越式发展

在目前为止,产业优化升级是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信息化是能够推动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发展能够不断将传统业务重新进行组合,通过这种组合,事项提升与再造,进而使得行业不断发展跨越式发展。随着竞争的逐渐激烈,信息化便成为武装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凭借,行业必须意识到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应当具有行业发展的意识,并逐渐实现资源的统一规划,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信息化发展,要以行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作为重要指导,不断推动行业跨越式发展,最终使得整个行业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

二、行业信息化目标与原则

(一)明确行业信息化的目标

要实现行业信息化的顺利发展,就必须逐渐实现行业信息化的目标。将“提高相应行业竞争力、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行业服务实现零距离,并走在世界行业第一梯队”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从行业内部入手,在行业内部实现信息化,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不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二,在信息化基础建设过程中,重视核心业务的信息化,使得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能够不断达到国内外的合格标准。

(二)坚持两项原则

在行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当坚持连个原则,第一,保证信息化的实用性。即信息化要与行业发展相结合,制定出的信息化设计方案,应当促进企业发展。第二,保证信息化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之所以要保证信息化的规范性,在于希望能够使得不同企业或者说整个行业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与兼容。而要坚持该原则,需要不断培养人才,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信息化人才,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同时对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和制度机制建设等均有深度把握。

三、做好通信信息技术工作策略

通信信息技术保障应当以安全应急中心作为重要的保障与依托。因此,保证行业信息安全十分重要,应当做好通信信息保障工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统筹信息技术应用工作

在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将不同类型的产业完善在一个体系之内,在信息技术层面,提高建设水平。比如针对一些加工制造业比较好的地区,应当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保证其深度与广度,进而带动其他企业的同时发展。而一些加工制造业比较薄弱的地区,就需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在一些生产项目中,做好信息技术应用工作。

(二)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工作体系建设,创新工作方式

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将整个工作机制予以健全,同时做好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比如信息产业部门,应当谨记他们的职责,时刻做好指导信息技术应用以及普及信息化教育的工作。同时由于信息化技术工作面对的是全社会,因此在信息工作理念上,应当保证一种开放、合作的态度,同时工作方式还不能因循守旧,不断的创新工作方式,比如建立比较有效的合作机制等。

(三)督促政府出台信息技术应用政策法规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在立法上还不够完善。中央虽然指定了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的立法,但是明显缺乏操作性。在一些问题上,仍然表现得比较突出,此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对一些关系进行协调,结合实际,制定出更好的法律,从而有利于信息化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因此,督促政府出台信息技术应用政策法规,也将进一步创造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平台。

四、结语

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优秀的行业环境,不断促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是行业发展到国际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行业发展过程中,要时刻意识到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信息化不断带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提高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本文中,笔者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从行业信息化整体规划与基本原则入手分析,探讨做好通信信息技术工作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2006电信决策咨询[J].现代电信科技.2006(01)

[2]王小力.论通信信息产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06)

第6篇:通信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通信业;国民经济;贡献;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8-0038-02

0 引言

我国的通信行业肩负着研究拟定通信发展规划、政策和措施,依法监管通信与信息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和良好的服务等重任,同时,通信行业也负责进行通信与信息服务的经营许可证的审批和发放,并且负责通信网间互联互通结算办法的制订工作以及网间通信质量的监督,同时,也必须分配和管理通信网码号资源,并且必须进行国家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与此同时,我国的通信行业也担负着对于救灾应急通信及其他重要通信进行指挥协调等等工作。

在2011年,我国的通信行业必须紧紧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为核心,积极主动做好所有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通信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要推进通信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对于通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可持续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进行了通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可持续性分析。

1 通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可持续性的工作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的通信行业必须做好下面5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对于通信技术的演进趋势和业务市场发展动向进行积极的跟踪和研究,将通信业务发展政策的前瞻性、及时性研究切实做好,提供充足的政策支持,促进通信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积极采取措施与通信技术和市场发展以及监管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要求适应,促进监管思维的创新,促进监管规制的进一步完善,促进监管方法的多样化,使得通信业务市场监管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运行;

第三,促进对于互联互通的认识的进一步提高,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促进网间通信质量的大幅度提高,营造出一个有效、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逐步实现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对于“村通工程”实施工作必须做到认真组织,并且要严格落实,大力促进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通信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实现城乡的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

最后,大力促进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重点保障基础通信网络和重要用户的通信安全,促进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创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当今全球发展的主旋律就是“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也必须促进信息通信业向着推动人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方向继续努力,为达到这一目标,信息通信技术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做好通信工作。

3 通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可持续性的工作展望

本文主要从下面的两个方面来描述通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可持续性的工作展望:

第一,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在不久的将来,通信行业能够以容量更大的、速率更高的、可靠性更好的、适应性更强的、覆盖率更高的现代化的更加科学的网络为基础,提供给客户能够与多种不同应用的需要相适应,连接更加简单,操作更加便捷,价格更加低廉的多功能的终端。

第二,制度体制的持续完善。在当前形势下,已经初步确立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尚需通信市场竞争秩序的不断规范完善。在将来,必须采取措施保持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制度体制的持续完善是值得引起通信行业的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的,决定通信业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因此,必须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促进制度体制的持续完善。

在当前形势下,通信业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速度与效益、规模与结构等等。在通信监管工作中,对于通信市场竞争架构的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必须更加重视,对于通信资源做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协调沟通,加强引导,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切实做好,创造有效有序、公平公正、健康安全的发展环境,从而为通信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此外,除了要重视通信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外,也必须重视通信业对社会的贡献水平的进一步的提升。

作为通信行业的工作人员,我们必须对于通信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中肩负的历史责任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使通信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达到充分的发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服务意识的提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通信业的持续发展,不断延伸和细分产业价值链,营造出一个产业互动、良性发展的良好的氛围。而且,我国的各个省市的通信行业人员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可以促进通信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

4 结论

本文对通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了一些结论,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和见解,但是,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仍然需要下一步的继续深入研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笔者深信,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在全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指引下,通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可持续性作用会发挥的更好,一定会早日实现我国的通信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海玉.以信息通信技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访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J].通信世界,2004(17).

[2]杜娟.他把生命献给了村通工程[J].通信世界,2005(20).

[3]雷震洲.信息通信技术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电信,2004(5).

[4]陶旭.电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可持续性研究[J].现代商业,2008(18).

第7篇:通信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营销环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3703

我国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交通运输部相关政策、规划的正确引导和各级运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信息化的发展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和提高。随着信息化应用逐步覆盖和深入到客运、货运、维修、驾培、执法、安全等业务领域,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正逐步得到加强和重视。作为一个存在高成长性的行业,如何在事企分离的大环境下继续发展,回避劣势、扬长优点、利用机会、应对威胁、解决问题,并且在下一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清晰定位,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机会,是企业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本文拟通过运用内外部环境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其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1背景

随着国际社会信息化脚步的加快,世界经济已转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增长方式,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也有了长足发展。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在信息化大发展的环境中应运而生。企业在成立之初受到政府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上成立的信息化企业越来越多,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市场逐渐饱和,作为具有甘肃道路运输特色的信息化企业面临行业市场缩小,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转变企业营销策略。分析营销环境是制定企业营销策略的基础。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深入细致地对企业市场营销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才能准确而及时地把握消费者需求,才能认清本企业所处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扬长补短。

2信息化企业简介

2.1企业概述

信息化企业紧紧围绕甘肃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大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行业资源、技术能力和人才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迅速拓展行业信息化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领域,逐步发展成为集高新产品开发、软件、系统集成、公路机电集成以及安防为一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取得的资质及证书有:系统集成二级资质、高等级公路机电集成资质、安全防范一级资质、高新企业证书,信息公司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证书、火炬计划证书。

2.2主营业务

主要经营业务为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综合布线、监控对讲、数据接入、视频会议、办公室设备自动化、智能卡销售、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专业培训等。经过近10年的发展,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成果的积累,在主营业务资质方面取得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资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承包资质”。

2.3经营状况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信息化企业的销售网络已经基本覆盖全省,深入到高新产品开发、软件、系统集成、公路机电集成以及安防等领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但近年随着市场环境变化,政企分开制度的推进,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缺乏完全推向市场后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以致所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销售额增长乏力,不仅传统业务遭遇增长瓶颈,而且由于未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管理经营模式,新业务发展出现困难,难以取得有效突破。

3外部环境分析

3.1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阶段,是抢占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制高点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促进我国交通行业信息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自2010年起,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交通领域的发展规划,系统规划了“十二五”期间我国道路交通领域的发展建设蓝图,主要包括《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等。“十二五”期间,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交通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由此可见,未来几年我国交通信息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商机诱人。

经济环境(Economic)。根据信息产业部报告中数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效益继续提高。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支柱产业。

社会与文化环境(Social & cultural)。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居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征,对交通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运输信息化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交通运输的时效性等的要求。

科技环境(Technological)。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在市场导向下得到明显调整,产业的投资结构开始从过去注重投资加工组装转向软件、网络、信息服务等领域拓展;从过去注重硬件转向加大对研究开发和计划的投入。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面临的更多的是来自于技术的不断更新的挑战和同行的激烈竞争。

3.2行业环境分析

该企业成立初衷是为了满足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逐步形成智能交通系统,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为交通智能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保障。目前的智能交通才刚刚进入导入期。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突出了物联网智慧交通的地位,使智能交通受到政策的持续扶持。

从行业环境分析来看,由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原来只专注于道路运输信息化项目可转为面向整个智能交通的市场。

3.3顾客行为分析

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的主要客户是甘肃省交通运输系统的各行政事业单位及相关企业,顾客需求相对稳定,应归类于忠诚度较高的客户群体,这部分市场比较稳定,风险较小,了解顾客行为的成本较低。而要开拓更大的市场,则需要与相关行业,如:政府、公安、军队、教育等行业加强交流和沟通,了解这些行业的业务需求,了解对信息化产品与服务的偏好和态度。目前,这些行业在选择信息化产品时更注重国有信息化公司,认为国有信息化公司在技术和信誉上更有保障,因此,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

3.4供需关系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空间较大。“十二五”时期,甘肃省交通运输业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道路运输站场配套信息化建设、客运联网售票、移动稽查、道路运输物流平台、监测站综合服务系统等都需要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提供与项目相配备的各项信息化产品,因此,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拥有的不仅是社会的大市场,交通运输行业的市场潜力也很大。

4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文化等因素,也称企业的内部条件。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目的在于掌握企业历史和目前的状况,明确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它有助于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发挥企业的优势;同时避免企业的劣势,或采取积极的态度改进企业劣势,扬长避短,更有助于百战不殆。

4.1资源分析

公司营销资源主要涉及三部分:一是省道路运输管理行业范围内的所有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甘肃省道路运输管理行业是信息化企业的重要客户,因此,其涉及范围内的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是企业较为稳定的项目;二是甘肃省交通系统所有机构。积极争取交通行业内各单位、企业的合作是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有利保障;三是社会各行业的建设项目,凭借企业资质以及企业全员社会关系所能获取的有价值项目信息。

4.2核心能力分析

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其科研与开发能力。科研与开发能力是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企业科研与开发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科研成果与开发成果分析。企业已有的科研与开发成果是其能力的具体体现。如技术改造、新技术、新产品、专利以及商品化的程度,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等。

(2)科研与开发能力分析。分析科研队伍的现状和趋势就是要了解他们是否有能力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是否有能力改进生产设备的生产工艺。该信息化企业虽设有专门的软件开发部门,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员无法满足科研和开发产品的需求,由于受企业体制制约,人员进出不能像完全市场的企业拥有自,因此,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障碍。

5SWOT分析

5.1信息化企业的竞争优势

尽管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企业在自主经营权的发挥上有所限制,但在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领域,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行业优势、网络基础设施方面:

(1)行业优势。企业自取得工信部颁发的《系统集成资质》之后,借助行业的优势,取得了2005年至2011年之间大部分甘肃省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项目建设经验,建立了多渠道的供应商合作体系,为企业发展,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网络基础优势。网络设备开放平台、基础网络设施比较完善。10年多来,自主开发建设了甘肃省运政信息系统、GPS监控系统、监控指挥系统、交通战备应急指挥系统等多个跨行业和部门的综合型社会公众平台,开发了《智能化信息系统》等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建成了覆盖全省、以光缆为主、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的基础数据接入、通信网等。同时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备了向相关专业延伸的基础和实力准备。

5.2信息化企业的竞争劣势

虽然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企业内部创新与发展的矛盾。长期形成的面向道路运输行业的职能化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模式,以及围绕企业自身发展所形成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已经呈现出与企业快速发展追求的不相适应,并逐步成为制约企业参与更广泛市场竞争的重要桎梏。

(2)服务方向的矛盾。为面向行业用户提供服务,信息化企业虽然拥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但这与大众化市场存在距离,设备利用率未达到峰值,导致设备的性能无法充分发挥。

5.3信息化企业面临的机会

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为我省信息化建设和通信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信息化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主要表现为:

(1)高速公路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信息化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时期甘肃将重点推行“122攻坚计划”,即力争建成1圈(兰州南北绕城高速圈),打通2条重要通道瓶颈路段(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甘肃段、延安至九寨沟高速公路甘肃段),连通2条重要迂回线(乌鞘岭、六盘山高速迂回线)。根据规划,力争到2015年,全省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00公里以上,实现省会兰州与各市州政府驻地全部以高速公路连通。大量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的开工建设,会将公路信息化市场推向一个新高潮,必将为信息企业带来诸多参与公路机电项目的机会与挑战。

(2)政府大力推进智能交通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决策,为甘肃交通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机会。国家将重点围绕特大城市智能交通技术应用、高速公路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同时,国家将鼓励采用智能交通新技术,为新技术和新产品运用提供金融支持,形成智能交通产业;还将加强和加快智能交通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推进智能交通更需要加快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产业的支撑,信息化企业在政府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的背景下,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3)系统集成市场潜力巨大。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消费层次之间的差异决定了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尤其是甘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将大力推行信息化改革步伐,促进政府、行业的办公、政务等活动的信息化升级换代和业务的推陈出新,激发出新的消费需求。

5.4信息化企业面临的威胁

任何事件的影响都是相对的,信息化企业在迎接巨大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系统集成市场竞争格局由局部转向全面、简单转向多元。省内市场竞争将由价格竞争向核心能力创新竞争过渡。信息企业长期欠缺的核心竞争力首当其冲地受到较大冲击,对企业的稳定增长产生影响。

(2)信息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企业数量日益增多,规模迅速扩大。信息化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对手增多,同行业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而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拥有的只是交通运输系统的行业优势,并没有足够的力量阻止强劲对手分割行业利润,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挑战和威胁。

对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的营销环境的分析,有利于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及时采取措施,科学把握未来新的经营机会可以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和差别利益或扭转所处的不利地位。当然,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机会与威胁并存,且可能相互转化。好的机会如没有把握住,优势就可能变成包袱、变成劣势,而威胁即不利因素也可能转化为有利因素,从而使企业获得新生。这里,关键在于要善于细致地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善于抓住机会,化解威胁,使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变化中谋稳定、在经营中创效益。

通过以上分析,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应充分利用面临的机会,发挥自身优势,在保持甘肃省交通运输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完善营销策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冲突企业发展瓶颈,在交通运输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中继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杨米沙.服务营销:环境、理念与策略[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7).

第8篇:通信行业的发展范文

统计信息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实现公路水路交通现代化的信息支撑。随着信息化在全国交通行业发展很快,为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1 当前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遇到的主要矛盾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交通行业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有力发挥了交通行业统计在辅助决策、监控交通行业运行状况的独特作用。但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1.1 信息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由于受传统思维和习惯的影响,当前的交通行业统计工作还没有走出手工作业的低效率路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统计口径和精度也受到一定的置疑,远远不能满足现在交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对交通统计信息要更加详实、信息可靠性要更高、数据更加真实、统计数据直观性更强等更高的要求,这必然会增大交通统计工作的实际任务。要改变交通行业统计工作相对滞后的发展局面,交通行业统计工作必须走信息化的路子,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更加快捷的信息服务。

1.2 规范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交通行业统计工作点多面广,数据采集的范围十分宽泛,因此,交通统计信息的准确度受人的主观因素制约较为明显和突出。交通行业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必须首先从加强规范化建设人手,打破以往那种“乱搭台子”、“乱开铺子”各自为政的信息化建设格局,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积极打造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真正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提高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1.3 人才队伍建设有符于进一步加强

高标准的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推动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要从储备人才方面人手。认真分析信息化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运营人才培养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加强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技水平。通过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增强统计人员对交通行业统计重要性的认识,更新交通行业统计的观念,加强对相关统计平台的应用与开发,提高交通统计系统的交互性、时效性,增强对交通信息的把握和预警。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 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发展展望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以交通行业为代表的基础性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这种形势,对交通行业统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的需求越显迫切。

2.1 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更突出以人为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交通出行的要求标准更高,社会公众要求更加快捷地了解各种出行信息,掌握相关目的地的交通状况等。这就需要交通统计工作要进一步创新思路,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2 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更体现自动化

交通统计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时效性,实时精准的交通统计信息可以为交通规划管理、科学决策提供

转贴于

科学依据,也可以促进交通行业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这一特点要求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交互技术、网络技术,建立具有数据自动录入生成、自动纠错、自求平衡的统计系统,提高统计的自动化水平。

2.3 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更趋共享性

通行业统计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各界、各级行政主管机构提供优势的信息服务,这就决定了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要更加突出统计信息数据的共享性。要建成集交通数据采集、存储、显示和管理为一体的交通统计信息平台,通过统计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管理、决策依据;同时,可以借助公共网络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的交通行业信息,指导公众科学安排出行。

3 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

加快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是新形势下交通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抓手。

3.1 打牢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基础

交通统计信息工作是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高度重视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平台建设,打牢信息化的基础。通过完善公路、水路、运输、运输等交通基础数据库,加强智能交通、交通交互、资源共享等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动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的建设。

3.2 推进交通行业统计应用系统建设

加强数据交换共享,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大应用系统建设力度,进一步创新统计信息服务的领域。加快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进一步经化交通信息查询、在线办理、交通信息综合统计表生成、数据综合分析等功能,优化系统功能。提升服务效益。加强交通行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的研发,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交通行业统计信息系统。

第9篇:通信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电子通信;创新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进程的加快,作为信息产业中核心技术的电子通信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原来纯粹的信息传递功能发展到了信息的综合处理,尤其是随着卫星通信、数字程控交换及光纤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的进程,并且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与发展。

一、电子通信创新发展的作用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要是生产力就会社会的各方面产生影响,并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电子通信技术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其创新程度影响着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经济、关系、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电子通信的创新对通信业的贡献是比较大的,不仅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还能够开发出数据、视频及短信业务等服务品种,全方位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技术进步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及维护成本,使得广大企业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能够及时地掌握国内外的市场变化并迅速地反馈到决策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信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像现在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及时,不用跑到邮局去寄信了,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或者QQ信息视频等信息方式都变得很方便。在政治上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一般强大的国家一定是个科技大国,能够有效的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电子通信技术对政治最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军事上,并在战争中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电子通信的创新除了能够带来以上的作用外,还会带来教育上、资源及资金利用率的提高,在教育上的体现,就是可以运用电子通信技术进行远程教育,加快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实施开放式教育,有效地扩展教育面。在资源上,主要是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提高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在资金利用率上,主要是能够运用通信手段进行资金的调拨,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并且还能通过电子转账系统,有效地缩短资金的周转周期。

二、我国电子通信行业发展现状及创新中所面临的问题

1.我国电子通信行业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子通信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通信技术和全球网络的应用和制造大国,并且在很多领域已经具备了能够生产先进产品的能力,还有些企业拥有了很强的技术研发的能力,像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及光通信等领域的技术都已快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电子通信在各个地区的发展还是很不平衡的,而且整体创新能力并不是很强,很多地区的电子通信还处于模仿创新阶段,从地区上看,电子通信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电子通信比值在不断的提高,从企业上看,外资企业占据着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的重要地位。在电子通信技术研发上的分布状况是,东部地区的研发比重较大,且比重在不断地上升,其规模是相当大的,而中部地区的通信技术科研人员的数量却在不断的减少,西部地区一直维持在固定的水平上,甚至要比中部的科研人员的数量要多些,这是因为在西部地区有较多的大型国企和教育机构。

2.我国电子通信创新上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的电子通信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其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我国电子通信产业起步晚,基础较差,在核心技术的创新上还是很不足的,像我国的通信网络设备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产业链上就存在着一定差距,尤其是在整体的竞争力上,在我国电子创新主要是以集成创新及引进消化再创新为主的,这也是较为适合我国现展阶段的,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是很不足的,其核心技术还是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的,而且我国在设备上形成的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专利是比较少的。除了设备的竞争之外,还有芯片、系统、软件、器件、终端及仪表等整体产业链竞争,我国虽有了比较完善的通信技术,但每个环节的竞争能力是不一样的。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所面临的瓶颈不仅越来越多,而且有关通信技术的产权纠纷也越来越多了,我国在电子通信创新的研发投入上依然不足,同时关于电子通信创新方面的人才还是相当缺乏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为我国的电子通信创新发展带来了影响,使我国的电子通信发展水平还不能跟国外先进水平相媲美。

三、电子通信创新发展的措施

1.加强电子通信基础技术与核心技术的创新

在电子通信的竞争当中,其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一定会引起社会及经济的重大变革,并且巨大推动社会的生产力,另外可以这么说,掌握了电子通信的核心新技术就占据了电子通信市场的优势地位。因此,要对电子通信进行创新,就要对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进行创新,而对电子通信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创新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真正地将其技术研发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从而突破重点,全面地电子通信的创新,像对等的网络体系结构、新的协同管理技术、异构与融合分组业务动态控制技术等,对于这些新技术进行研究,能够加强电子通信的竞争力,并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在电子通信业的创新中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电子通信组件的创新,二是对电子通信系统的创新,它们所对应的分别是电子通信产品和标准的创新,这两种创新都是很重要的,都要给予重视。我们坚信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与研发,才能够在电子通信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引领国际市场走向。

2.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电子通信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是很有必要发挥它的主导作用的,这也是电子通信行业特有的属性与现状决定的,现在我国已经颁布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立了电子通信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在确保主要产业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核心技术产业的突破,并且还指出了电子通信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政府在发挥起主导作用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像美国曾经颁布的《技术创新法》就可以进行借鉴。另外,政府在采购上也应该给电子通信业以支持,在相同的条件下,要先购买我国电子通信企业所生产的产品。

3.加强电子通信技术人才的培养

在任何活动中,人都是主动性因素,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在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上,自然也是不例外的,对相关科研人员的培养是电子通信创新的基本前提,这样建立能选拔优秀电子通信科研人员的竞争机制还是很重要的,选拔出优秀的技术人员之后,要不断进行培训、学习,以加强新知识、新技能的吸收,从而激发出创新的潜能,要大胆地启用具有潜力的年轻员工,并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研发位置,引导他们进行有序地竞争,从而创造出优秀的高质量电子通信产品,以此选出创新意识强、有才能且创新成果较多的科研人员,以保证电子通信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电子通信创新水平。

4.加强电子通信产业间的合作以及国际间的合作

要使得科研创新成果具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还需要在产业链的其他节点上进行支持和配合,尤其是随着电子通信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若不能及时将电子通信产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且及时地投入市场,可能不久就变成了过时的技术,现在我国的电子通信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的还很少,要改变这种大量搁置、被淘汰的情况,就需要积极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让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可以不断地发展壮大,以免在萌芽阶段就夭折,积极地加强电子通信产业间的合作。电子通信已经成为国际性的产业,其技术与标准也在走向国际化,那种闭门造车的创新技术是很难得到市场认可的,还很有可能前功尽弃,从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因此,电子通信业要加强跟政府、外国企业、国际组织及核心技术研发组织等的积极合作,以使电子通信的先进技术能够顺利地变成现实的可行性技术。

5.积极推动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并抓住机遇实现电子通信业跨越发展

在我国的电子通信业中,外资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掌握着行业内的最尖端技术,因此,是有必要让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的电子通信业的,以此,促进我国的电子通信的创新发展,这对我国的电子通信发展及通信业结构的升级都是有着很重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任由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扩张,也是不利于我国电子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我国在继续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吸收现有技术的同时,要积极地鼓励国内企业进行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将电子通信科研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现实产品,以提高我国在电子产品中的高附加值比重。现阶段固定通信技术已经在逐步地让位给无线通信,而且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我国也在大力支持3G技术发展,国际上也制定了关于3G的国际标准,因此,我国要积极地进行3G为代表的无限通信技术的创新,以推动我国电子通信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总结

通过以上所述可知,电子通信的创新发展关系着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及电子通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仅有加大电子通信创新的科研力度,才能使我国电子通信技术位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并且在国际上才能更有发言权。要加强电子通信的创新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行业间的协同合作,积极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培养优秀的电子通信科研人才等,从而加强电子通信的创新科研力度,促进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仲贤.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7).

[2]杨德林,周亮,吴贵生.技术创新研究在中国[J].技术经济,2009(01).

[3]于钊,田大新,梁艳春.信息通讯技术创新与应用[J].国际学术动态,2008(05).

[4]余晓辉.对我国通信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考[J].现代电信科技,2007(01).

[5]张洋,邢峰,陆承杰.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硅谷,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