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生本教育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生本教育教学案例

第1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当前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进行案例教学的设计及其实施策略,以期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案例教学;实效性

教育学是高校师范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师范院校开设公共课教育学是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的重要措施。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教学目标上只注重理论传授而缺乏实践操作性,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脱节,教学内容多是基本原理和概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单一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少积极参与性、自主性和选择性;教学形式单一,效果不佳。学生也普遍反映对现有的公共教育学课程缺乏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法落后,学科本位思想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内容乏味,不能激发学习动机,忽视对学生教育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而枯燥的理论又导致学生认为学习教育学无用。

因而要注重将教育理论、操作技能、人际交往融为一体,实现在其教学的重要突破,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案例教学能够用教育实践中的案例来分析说明教育理论,强化教学互动性,增强吸引力,突破了教育学理论脱离实际的困境,建构了与实践问题相连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在教育学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效果良好。

一、案例与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案例教学

案例就是完整叙述发生在一个真实、复杂的教育情境中的、蕴涵一定的教育道理、能启发人思考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教育故事,其中可能也必须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教育疑难问题或矛盾冲突,并且隐含着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冲突的多元化方法。

案例教学法(case teaching)源于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开创性使用。案例教学即教学中的案例方法,是指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运用典型的教育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采取不同的案例呈现方式,通过对案例的具体描述,使学习者进入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独立研究和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平等对话、积极研讨等形式,对这些特殊教育实践情境进行讨论探究,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教育学课程案例教学是指在教育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通过指导学习者的独立研究以及人际互动,提高学习者面临复杂教育情境,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行动能力的教学。

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分析,构筑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链接,实现由原理到操作的转移,加深师范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强化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其职业素养与教育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师生观、教学观。

二、当前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1)教师难以适应教学方法的转变。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一些教师组织引导不利,师生配合讨论缺乏默契,时常出现“冷场”。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教学成为讲授法的“翻版”,并未展开实质性的讨论,无益于学生有效知识的建构。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具有制度所赋予的形式权威,尚未完全形成知识上的实质权威。教师对案例教学的普遍适应性不强。

(2)教师缺乏对案例的选择能力。表现在:一是许多案例牵强附会,与课堂内容不对接。二是案例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新鲜感。许多案例对于学生来讲已是耳熟能详,时代性不强,没有及时更新案例。三是不能根据学生的素质情况选用难易相当、繁简相宜的案例。

(3)缺乏对案例的全程引领的能力。一些教师把案例教学理解为仅仅是在教学中举几个实例而已,不注重对学生思考、争辩、决策和判断选择以及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的引导,忽视学生的问题情境及兴趣,也不重视学生的理性与非理性品质成长的深层策动以及学生的独特经验及个性特殊性,学生难以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致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2、学生缺乏参与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氛围

(1)学生缺乏知识、经验的准备。很多学生对公共教育学了解甚少,因而在参与案例讨论时,很难用科学的教育术语表达,更难以根据已有的教育经验和知识对案例中的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预想、预设或假说;或提出某种行动计划和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界定。只能是一些对教育现象经验化的描述,这将严重影响案例分析讨论的实质性展开。

(2)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长期以来,一些学生在“应试教学”的驱使下,课前没有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查阅资料,熟悉、阅读、分析案例等学习准备活动,难以做出对真实生活的决策和选择;课堂上,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薄弱,缺乏认真分析、探究研讨问题的主动性,课后未能及时归纳总结。这将严重制约着案例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3、案例教学缺乏必要的保障

(1)教学案例匮乏。审视目前的公共教育学教材和相配套的案例教材较少,其开发与研究的相关成果也极为鲜见,以案例为本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教师仅凭知识储备和对各种信息的主观判断与整合来选择教学案例,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实施案例教学的质量及其特色。

(2)教学内容较多, 但课时偏少。公共教育学的总学时一般为48或54学时,每周大约3学时。当前公共教育学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既不能只讲授理论,也不能只讨论案例,特别是组织案例教学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教学的进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处理好理论讲授和分析讨论案例的时间分配,统筹兼顾。

(3)班级规模大,学生人数多。高校扩招后,班级人数剧增,班级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院校公共教育学均采用合堂大班化教学,严重束缚了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和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一般以15―40人左右为宜,保证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讨论。

(4)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目前教育学的各类考试仅仅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查,不利于案例教学的实施。

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案例教学的设计

在运用中可依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等对案例教学法进行灵活调整和选择。以全国十二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教材为个案,公共课教育学教学一学期54课时为基准来对公共课教育学的案例教学设计做出相应的应用尝试。

从基本内容可以看出,《教育学基础》分别是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一学期的总学时为54学时(每次课3学时)。总学时有限,考虑到学时和教学内容等因素,教育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时间以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为宜。

在教学中应偏重理论教学,侧重系统讲授,使学生对教育状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由于刚开始进行教育学教学时师生双方不了解、不熟悉,此阶段就不适宜用案例教学。第5―12 章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主要探讨师生、教学、教管等各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中应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每章选择一个主题设计案例教学。考虑到课时和教学内容等因素,教育学案例教学的时间以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为宜,即18课时,而高师教育学教学每次课3课时,案例教学的次数大约为6次,教师应准备7―9个案例。与实践关系特别密切的第7章当代教学理论和第8章当代教学策略,可适当增加1―2次案例教学。以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等为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实施章节,也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主题设计进行适当的整合,确定突出的教学主题,当然,教师也可根据学科特点、教学风格、实际需要自行设计调整案例在教学课程中所占的比例。

此外,作为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编写和选用一些真实的、有启发性、系统性和本土化的教学案例,重视案例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注意避免案例选择的随意性。积极构建案例教学资源库,丰富案例教学资源。教师通过学生对案例内容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辩论,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选择最佳案例呈现与分析方式,增强案例教学直观性和实效性。要注意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相得益彰。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成为教学的组织者,讨论的引导者,学生发言的倾听者,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研讨,对学生的讨论适当分析总结,提升案例教学课堂的实效性。围绕教学的效率、理论与实践的关联度、学生的参与度及其学习效果、教师问题处理,矛盾化解的能力与水平等方面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学评价及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由学生、教师、学校领导等多元主体完成进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3.18―19.

[2]马治国,孔彦.教育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06.02.

第2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1.1 合理选择教育案例。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法,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案例是基础条件。在中专教育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课堂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为核心,来选择具有针对的教育案例,从而将案例教学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客观来讲,教育过程中能与教育学课堂课内容相结合的案例数量不着少数,但是由于时间原因,就要求教师必须提前对周围的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挑选,力争选择其中最有教育意义以及最具说服力的案例,同时还应注意教育案例必须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只有这种类型的教育案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快速将他们引入到相应的教育情景之中。

1.2 案例提前一周发放给学生。为确保案例教学法顺利在中专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并提升其教育效果,中专教师应做到提前一周时间将选择好的教育案例发放给学生,以此让班级的学生对下周将要学习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可将班级学习合理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对教育案例进行讨论,并形成对该案例的初步观点。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对教育案例有足够的了解,并围绕案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而进一步保障案例教学在教育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实施。

1.3 建立合作小组,对案例核心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对课堂上的案例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是实现案例教学价值的重要步骤,也是案例教学在中专教育学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核心所在。因此,为有效实施这一环节,教师在教育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快速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同时教师应要求班级中每个学习小组都指派出相应的学习代表来阐述该组成员的观点,并及时将每个小组对教育案例的观点和看法详细的记录下来,以便为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做准备。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掌控好教学课堂上的进程和节奏,既要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还要有效启发学生对教育案例的深入思考,从而将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引入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1.4 利用当前信息技术优势,建立案例教学网络平台。针对教学课堂上时间有限的问题,教师要想将充分发挥教育案例的作用,除了在课堂教学上运用案例教学外,还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下为学生进一步进行相关知识的巩固。同时学校可组织相关人员建立案例教学网络平台,为教师更加便捷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案例教学法提供有利条件。

2.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合理选择教育案例。如何快速有效地选择合理的教育案例本文建议相关教师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一,通过实时关注国内外的热点教育问题,并通过将其与中专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将其编成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例;二,可通过结合自身教育经验,并结合本土教育特点,寻找相关案例;三,积极邀请其他学校的教师,针对教学经验进行交流互动,并从中寻找真实有效的案例。

2.2 案例提前一周发放给学生。案例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在中专教育学过程中进行,与教师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有着极大联系。而为有效确保案例教学在中专教育学过程中顺利进行,教师应在课前认真备课,为学生在教育案例的讨论环节中提出的各方面问题做好充足的应对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安排。而在确定所选的教育案例后,教师要提前一周将案例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提前对教育案例有充分的了解,并有足够的时间针对案例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

2.3 建立合作小组。科学建立合作小组,是实现案例教育的核心步骤。中专教育学中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前就将班级学生合理的分成若干小组,以便为课堂教育案例的讨论提供方便。而为了学生之间更有效的进行合作与竞争,以达到学生之间共同进步,从而实现中专教育学教学目标的目的,因此,最科学合理分组形式应该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具体如下,在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应在充分考虑组员的性别、性格以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每个小组之间的差距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确保案例教学的有效进行。

2.4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案例表现形式。从教育案例的实践经验来讲,教育案例的表现形式越丰富真实,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高,并且学生对课堂案例的兴趣也就越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述案例的形式要灵活变通,并尽可能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教育案例更加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

第3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学德育;应用研究

一、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教育事业得到快速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现在教学的伟大目标。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教学的改革进入新的台阶,经济全球的发展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学德育教学工作变得滞后缓慢,目前德育教学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形式上的课程,没有得到重视。现在许多中学的德育教学,并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担任,而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担任,例如某中学的德育课程是由体育教师担任,或者由美术教师担任,这些教师的不是学思想政治教育出身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德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国内德育工作滞后,主要是现在中学德育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国内的德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陈旧,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给学生讲授大量的德育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相关理论,很多教师布置大量的德育作业给学生做,甚至是让学生去背诵各种的的德育理论等方式。中学生是一个充满生活与活力的群体,对于过多理论缺乏兴趣,在课堂中他们更希望听到相关的故事。案例教学的应用十分普及与广泛,但是现在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运用在高校教学中,在中学方面的运用依然比较少,尤其是在中学德育方面的应用是比较少的、本课题重点探讨了案例教学在中学德育工作的应用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为提升案例教学水平提出科学的建议及对策。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中学生来说,充满乐趣的课堂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例如教师在讲授团队精神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女排团队精神,尤其是女排从小组第四出线之后,面对强势的巴西、荷兰以及塞尔维亚,都没有畏惧,因为团结、坚持不懈的女排精神始终支撑着她们,最终她们克服一切困难,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通过女排的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团队精神的深入理解,并将这种精神深深的刻在内心深处。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减轻中学教师的教学压力。这些年,社会上曝光了许多中学教师出现了各种精神崩溃的现象,这都是由于中学教师的压力非常巨大。一方面教师的压力来源于社会生活中,教师由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如今房价物价的上涨,许多中学的生活经济压力非常巨大,这种压力无形中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另外一方面,教师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巨大,不仅体现在目前中学升学的压力,例如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等压力,而且体现在教师职称方面的压力,如今很多中学教师要评中级、高级等职称,这样的压力非常巨大,包括论文、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的压力。德育工作方面的教学压力很大,如果仅仅是通过日常的理论教学,教师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很明显。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减少教师授课的时间。案例教学,有助于教师收集各种教学素材,为各种教学活动储备资料。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去的教学方法,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德育课程书面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是不明显的。而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些有趣复杂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案例教学法,教师会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案例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更重要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三、加强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课程的应用

1.完善德育课程案例素材。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始尝试案例教学法,但是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不明显,追究其本质原因,主要是德育课程方面的案例素材比较简单。例如教师要给学生讲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经常都是运用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传授。在讲授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运用“铁柱成针”的故事。因此,德育教师要收集更多的案例素材,一方面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等。另外一方面可以从西方文化中进行收集,例如古希腊神话、古罗马故事。德育教师将这些案例收集并且整理好,可以成为以后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2.加强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案例教学法,虽然能够给教学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对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非常高。纵观目前很多课堂,教师无法调动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一些中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大声吵闹的行为,一些年轻教师难以掌控课堂,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加强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名师给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应变能力与组织能力,加强对教师进行课堂制度的培训,让教师时刻记住课堂纪律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3.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注意事项。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首先教师要对本班学生深入了解,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避免整个小组的学生性格相似,这样不利于营造课堂气氛。其次,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制作微课,有助于学生课后学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对收集的各种案例进行筛选和处理,尽量使用最合适的案例辅助教学,保证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总的来说,案例教学法在现代中学德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兴趣,同时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复旦,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德育课程案例素材,加强中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的培训,在案例教学法中实际操作中,应该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使用合适的案例辅助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李岩 单位:石家庄市第28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晓婷.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6(07).

[2]刘尚.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03).

第4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德育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17-001

在德育课堂上要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本文从中职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的概念、编选方法、教学效果以及案例教学需注意的问题等几方面来阐述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由来、概念及发展趋势

1.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实施之后,颇具绩效。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1990年代以后之事。

2.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适用于职业教育并以落实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3.案例教学法对于师资培育革新具有实用价值,尤其在师资培育职前阶段,更可帮助职前教师建立其教学实务知识,然而,处在师资培育愈来愈重视教学方法改善的时代,案例教学法是有其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二、德育课案例的编选

1.所选案例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遵循“三贴近”的原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如《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中就有大量的案例,这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也有利于学生从中感悟、理解本课的主要观点,教师将其穿插教学中,既调动学生参与,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所选案例应属于学生已知、或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

在选择案例时,教师切记不要选择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案例,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发展能力,恰当的选择合适的案例。

3.所选案例要真实,讲究客观生动

案例的真实性很重要,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恰当的选取一些生动的、贴近教学内容的、有价值的案例。因此,作为教师,务必要学会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有特色、充满活力和高效。

三、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

根据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德育课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讨论案例、师生互动、合作研究

案例讨论一般4-6人一组。讨论后推举代表发言,其他补充。案例的讨论应是师生的合作过程。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方法。教师要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组织和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训练和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

例如在讲“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诚实守信”这一内容时,笔者选取了“三鹿奶粉事件”的案例,要学生讨论公司破产的原因,最后得出“诚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企业的根本,企业诚信的核心就是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

2.案例讲授法

是以教师为主,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解,使案例与教材理论水融,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职业性格的形成”这一内容时,给学生讲授了中职毕业生成长过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职业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观点,找出自己的性格与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对职业性格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根据差距制定职业性格培养、调适、提高的措施和计划,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德育课的实效性。

3.创设情境、课堂演练、分析点评

如在《择业与求职》的教学中,把人才招聘会作为一个案例,通过模拟招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扮演角色,去感受、体验求职技巧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并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评析,大大增强了教育效果。采用案例模拟课的形式,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并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德育课的说教性、理论性,使德育课更加富有实效性。

4.同时案例也可用于课后作业、讲学稿、试卷中

总之,用好案例,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传统教学的方法,适应新课程的教改要求,展示学生个性、活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益。

四、德育课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反思

1.优点

(1)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生。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

(2)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的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

(3)能够集思广益。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2.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1)案例的来源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研究和编制一个好的案例,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同时,编写一个有效的案例需要有技能和经验。因此,案例可能不适合现实情况的需要,这是阻碍案例法推广和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

(2)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当然,德育课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科。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积极探索灵活的德育教学方法,突出德育课的育人功能,突出德育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形成想学、乐学、会学的良好习惯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中职校的德育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耿文才.案例教学法在农业经济学中的应用探析,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第5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一、案例教学及其价值

“案例”译自英文“case”一词,原意为状态、情形、事例等。由于在不同的专业教育中,案例教学的目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案例及案例教学的确切含义的理解各不相同。

在师范教育中,“案例”是指以一定的媒介(文字、声音、图像等)为载体,内含教育教学问题的实际情境。而“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观察、分析、讨论和交流等,交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由于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时代性、启发性等特点,同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设疑、质疑、讨论、反思等教学形式,因而,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教学缩短了教学与实践的差距,能有效地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一方面,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具体而又复杂的特定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在短时间内接触并处理大量典型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间接地锻炼了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必须运用教育理论去分析、讨论实际的教育问题,以便作出合理的决策,因此在客观上起到了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教育理论的作用。可以说,案例教学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联系沟通的桥梁。

2.案例教学是一种民主的教学方法,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创造环境,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度或较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因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案例本身具有的情节性、趣味性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因此,案例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由于教学案例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以及案例教学答案或结果的多元性,学生必须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多种思维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本身就是对案例所描述的具体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思考、评价的过程,因此,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即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问题,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自觉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从而摆脱教学的盲目性,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案例教学能为培养学生具备这一方面的教师专业素质提供可操作的平台。

二、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音乐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音乐教学论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与统一。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是音乐学科教学论课程性质所要求的。

从目前高师音乐教学论的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院校仍未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尽管也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但最终往往是教育者以权威的姿态呈现信息,学习者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由于缺乏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机制,学生普遍表现为对此课程学习兴趣不浓,甚至参加工作多年后还认为所学的音乐教育教学原理和方法没有价值。而案例教学以实际的音乐教学情境为背景,采用讨论、对话、探究、实践等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热情,从而改变音乐学科教学论不受学生重视的局面。

世界音乐教育的飞速发展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对教学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我国新的音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例如:对音乐本体知识与技能的忽视、盲目使用多媒体以及不适当的学科综合等。其原因之一,是因为部分教师缺乏综合运用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以及其他相关理论对复杂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以至于只能是鹦鹉学舌、东施效颦;只注重教学形式的变化,而忽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案例教学是一种对实际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性的学习的过程,它从鲜活的案例出发,要求学生综合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相关的理论与原理,对案例进行具体的实践实例的诊断与分析,最终形成结论或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因而对于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具备教学研究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运用案例教学的可能

案例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中运用的时间还较短,但发展十分迅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全国正在形成案例研究的热潮。在《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加强学科建设,特别要加强教育学科建设;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为在音乐学科论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成功的保障,我国蓬勃发展的基础音乐教育为音乐学科教学论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源,特别是连续四届的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录像比赛,积累了大量的音乐优秀课例。一方面通过这些课例可以清晰地了解中国音乐教育十几年来真实而艰辛的探索历程,同时,这些课例集中地体现了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将其作为对未来教师教育的案例素材具有典范性。除此之外,各高校历年教育实习的案例,以及音乐教学论教学过程中的试讲与见习,也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案例基础。

要成功地实施案例教学,必须依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具有较高的思维水平。由于大学生正处在身心逐渐成熟时期,他们的形象逻辑思维高度发展,辩证逻辑思维逐步趋向成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以及创造性等都有较大的发展,其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索、肯动脑筋,能批判性地对待老师的教学,对部分问题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水平的充分发展,为在音乐教学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实施案例教学的途径

在案例教学运用于不同的学科其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以案论理,有的以案论行,有的析案解疑,有的析案谋筹。根据音乐教学论课程的实际,案例教学可以综合运用在教学的各个领域:

1.与音乐教育原理和教学方法的讲授相结合。一方面,利用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特定的音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利用案例分析达到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学习音乐教育理论的兴趣的目的。

2.与教案设计教学相结合。通过对优秀教案以及学生教案习作的评析,培养学生针对实际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结合见习与优质教学录像观摩进行案例教学。通过对教学实践实例的剖析,训练学生利用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对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的能力。

4.结合试讲以及教育实习进行案例教学。其目的是通过反思自身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同时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对于高师音乐教学论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将其成功地运用于教学之中,可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案例教学也绝不是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它要受到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的制约。同时,案例教学运用于音乐学科教学论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案例的搜集整理到具体教学模式的探索,需要更多的同行协同合作,进行实践与研究。希望音乐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们都来关注这一课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高师音乐教学论课程的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P48—50.

[2]唐世纲、李枭鹰,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6),P47—49.

[3]高德菊、韩照波,案例教学初探[J],职教论坛2004(7),P46—47.

[4]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P256.

第6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研究;体育教学;应用

随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的形式下,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发展改进也就势在必行。而体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育人价值也被不断发现和证实,并且体育学科的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自身学科的特性,技能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并行给体育学科的教学带来不少的难度,并且在教学效果的关注上也开始从技能学习效果和学生心理健康的两方面进行总结和关注。因此,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不可避免,以期望一线的体育教学形成一种以研助教、以教验研的新型体育教学摸式。大多数一线体育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和总结,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理论实践联系起来,以给教学行为赋予不断更新的理念,便于在以后教学中更好的完善教学实践,提升教师教学的合理性。

1.案例研究的定义

案例是架起一座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吴义昌(2004)案例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教育事件,就是教师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实践过程,一般以记叙文的载体表述出来。张梦中,马克•霍哲(2002)“案例研究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也就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自我或他人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的总结,以便教师能更好的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而案例研究另一面对教师进行实践反思能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借助案例的研究、开发、运用来训练和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的自主发展。

2.进行案例研究的相关能力培养

我国的体育教师在教学素质方面普遍存在着教学能力和教学意识不强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体育教师的来源和有关体育的教育意识所决定的。因此在进行案例研究时,对广大体育教师特别是基层体育教师和学历较低未能接受完善的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就显的势在必行,不过在能力培养的方式上可以因地、因时、因人等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2.1案例研究的理论学习

任何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有教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这样才能在实践过程中能更好的完成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对案例研究的把握,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并且有个性化特征的人,就更难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掌控和把握。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案例研究,必需是在对理论掌握的基础上,对案例研究进行前期的设计并且有在研究过程中保持灵活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案例研究,达到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2案例研究的程序

开展案例研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需要一些开展案例研究的技能。通常案例研究开展需要的技能被概括为“提问、倾听、观察和检测”。也就是的撰写案例研究计划书,为了能使自己研究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例可学等,就必需拟定案例研究计划书。一提出研究问题,往往案例的选择是取决于研究的问题,也就是有方向才能前进。二把握理论主张或研究目的,只有把握和陈述一些理论主张,才能在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三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特殊案例以便能把案例数据与研究问题联系起来,形成针对性的研究。四运用案例数据撰写论文或对理论进行定性的论证。

3.案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3.1有利于体育教师案例知识积累

体育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着不同,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就存在着多样化的特征,而对体育教师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结构的要求也决定对体育教师的知识来源必需是多种方式并存的。体育教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首先离不开原理规则性的专业理论指导,同时由于体育教学其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和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等,就必须要求教育者拥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智慧。教师在教学中大量的教学案例产生正好是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案例知识的来源,体育教师通过对众多教学经验的审慎筛选,并加以深入分析和研究,使教学经验能更好的作为案例知识充实教师自我的专业化知识结构中去。体育教师案例研究的加强同时也能为教师之间实践教学的分享交流奠定知识储备,为青年教师步入和适应教师岗位提供学习的模本。促使体育教师群体在一定的区域内能够联合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和提高的职业学习共同体,每个教师都能为教师群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实践智慧,而自己又从他人的实践智慧中得到启发和教益。

3.2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体育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不断促使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教师如能具有一种反省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师作为教学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在教学后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思考,以便对教学做出改变,力求避免出现教学的某些困境和失败。而案例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正是促使体育教师选择出自己的典型教育事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总结,使体育教师对过去的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同时体育教师再将自身的研究付诸文本,这一过程将促使教师的反思更为自觉、更加深刻。

3.3有利于体育教育相关理论的发展

目前,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我国的体育教育理论研究发展与体育教育实践存在相脱节、相分离的想象,而唯物辩证法认为,理论引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离开了实践,理论将成为无根浮萍,成为空中楼阁。而案例研究特别是证实性的案例研究,体育教师通过自己的典型案例及理论的分析,用实践的实例证明一些教育理论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实用性,引导其他教师学习这些教学理论并在教学中运用该理论,以便为教育理论的修正和完善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持。另一种体育教育理论的来源是对西方等先进教育理论的引进,这就可能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经济、文化、地域、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异,以致缺少这些教育理论在本土化过程中缺少生存的土壤,出现教育理论的实践过程困难的问题或者这些理论只能在学术圈里运行,无法付诸于实践。而进行探索性的案例研究能够把这些理论请入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可能推进理论的突破,能对西方的教育理论的本土化进行探索和完善,通过案例研究总结与分析,促使西方教育理论在本土的实践和升华。

3.4促使先进的教育理念

进入课堂并且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探索性的案例研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对外来的教育理念,进行本土化的验证是非常有必要的。体育教师通过对教学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在课堂的反思、分析、诊断,将具体的教学行为与理论实际联系起来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给教学行为赋予崭新理念,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外来教育理念的本土化过程。

3.5体育教师教研能力与教研

活动的实效性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通过调研发现一线的体育教师在脱离大学培养之后,知识的更新与转化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来源方式就必需改变,没有了高校专业教师的教授,改为同专业教师的相关交流和学术期刊阅读的知识获取方式。教学实践中具有带表性的案例就成为教师间分析、诊断的对象,这就需体现出一线教师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深入的解析课堂的教学内涵,真正的分析和诊断自我的教学行为。案例研究付诸书面的形式,又能教师间相互获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真正体现教研活动的作用性和实效性。

3.6为体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际案例

在整个社会都在强调能力的现状下,缩短课本课堂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距离是在今后的教师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大学师范专业的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存在着一种现状,即看重学生专业理论的知识、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造成毕业生进入教师岗位后缺少教学手段和方式的现状,这种现状的出现时在培养过程中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案例的记录、分析可以将真实的教学情境带到这些师范生的教学活动中,师范生可以在对教学案例的共同观察、分析中,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真正的教学案例中,潜移默化的将体育教育理论、理念和专业知识运用其中,也有助于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4.案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总结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中推崇的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理念,这些新型的学习理念在步入课堂,真正融入体育教学过程,需要理论研究者、理论的实证者、理论的实验对象以及理论的实验环境等多因素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形成一整套完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教学方式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验两角度的定量研究基础上,同时也必需推行案例研究的定性研究,以使新型的学习方式更好的融入实际的教学环境,也使案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识、教师的应用能力、应用范围等得到提升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梦中,马克•霍哲.案例研究方法论[J].中国行政管理,2002,01:43-46.

[2]包德明.体育教学案例的研究与撰写[J].中国学校体育,2014,02:80-81.

[3]陈大伟.教育案例研究的深层意蕴[J].人民教育,2013,22:41-44.

[4]徐碧美.如何开展案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02:9-13.

[5]吴义昌.教师案例研究刍论[J].教师教育研究,2004,03:32-36.

[6]夏正江.从“案例教学”到“案例研究”:转换机制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02:41-46.

[7]施小菊,张华光.《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1546-1547+1550.

[8]邹薇.高校女生体育课案例教学尝试[J].体育文化导刊,2011,06:100-102.

第7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成人案例教学;研究;回顾;展望

作者简介:常志伟(1968-),男,河北玉田人,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副教授。康和平(1953-),男,河北大名人,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刘奉越(1972-),男,山东汶上人,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0-0032-04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首创于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大学,它依照法律工作中立案方法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后来,这种教学方法被引入到成人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受世界各地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部门的普遍欢迎。同时,成人案例教学也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试图对我国成人案例教学已有研究进行初步的梳理,并结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展望。

一、我国成人案例教学研究之进展

(一)成人案例教学的界定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研究成人案例教学不能不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但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查询的资料来看,研究者主要集中于对案例教学的内涵进行界定,如: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就是由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首先在课堂上介绍布置案例,再由学生于课后阅读、思考,然后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在人人提出见解以后,由组长或其他学生写出分析报告,最后再由教师概括、总结和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等等。上述界定只是引用普通教育中案例教学的内涵,并没有突出成人特点,彰显成人特性。

尽管在成人案例教学内涵界定中强调成人特点的研究成果微乎其微,但也有学者作了初步的尝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程凯在《成人教育教学论》一书中对案例教学的界定:案例教学是指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利用案例进行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此外,还有学者对案例教学的内涵作出以下界定:案例教学是教师以案例的形式阐述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调动学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以上界定中,出现了“学员”字样,而不是“学生”,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但成人特点不太明显,仍带有普通教育的痕迹。

(二)成人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既注重理论的传授,又注重学员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因此,它不仅在普通教育中受到大力推崇,而且在成人教育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广泛推展开来。

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搜寻的资料来看,成人案例教学运用范围十分广泛。从成人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它被应用于函授、夜大、电大、网络教育等;从成人教育层次结构来说,它被应用于成人初等教育、成人中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成人大学后继续教育等;从成人教育学制严格要求程度来说,它被应用于正规成人教育和非正规成人教育;从成人教育专业结构来看,它被应用于工商管理、法律、医学、会计、金融、哲学、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学,几乎涵盖了理、工、医、农、文、史、哲、经、法、管理等所有学科。研究者大都认为在成人教育各个领域倡导成人案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并具有独特意义。

(三)成人案例教学的特点

为更好地认识某一事物,首先要了解其特点或特性。为此,成人案例教学的特点成为研究者探讨的重点。总体而言,对成人案例教学特点的探讨主要是基于宏观和微观两种视角进行。

所谓宏观视角,是指从成人教育教学出发,不结合具体学科或专业。如李敏等人认为“案例内容的仿真性、案例答案的多元性、案例教学过程的启发性”是成人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曾德强认为基于成人案例教学不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因此,它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以案例为线索,以信息交往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性。还有人则认为成人案例教学的特点应是针对性、启发性和实践性。

所谓微观视角,是指结合具体学科或专业的特点,并非泛泛而谈,一概而论。如申山宏结合会计教学特点认为成人案例教学特点如下:培养有效的思维方式;个性化学习,锻炼沟通能力;开阔视野,记忆深刻;增强充分利用时间和处理模糊性的能力。居乃特・甫拉托夫结合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案例教学有以下主要的特点: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交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一元答案为多元答案、变死记硬背为启发思维、变常规为不断更新。

(四)成人案例教学的模式

教学模式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具有描述组建、咨询阐释、示范引导、诊断预测、系统改进等多种功能。因此,成人案例教学欲获得行之有效的效果,也应采取一定的教学模式。鉴于成人学员心理已成熟,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概念、自我调节控制的能力以及丰富多样、人格化了的学习经验,研究者们比较认同成人案例教学应实施自主辅导教学模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员讨论交流案例,进行互动,最后由教师总结概括。许多研究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有利于充分调动师生双边的积极性。

王安平、万苗苗则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成人教学模式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在成人教学实践中,应采取主题案例互动教学模式。所谓主题案例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学员和相关课程的具体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的教育教学主题,并在对特定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使学员熟悉并理解相关的理论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教育教学过程。自主辅导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的是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忽视了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相比较而言,主题案例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学员之间的互动,也强调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教师指导学员学之所需,同时从学员身上“汲取营养”,学员领会了教师之所教,从而起到教学相长以及教学互助的作用。由此,这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教学模式。

(五)成人案例教学的步骤

为切实实施成人案例教学,必须要有一定的步骤或程序,这样才能具体操作。尽管研究者对实施步骤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观点,如申山宏认为成人案例教学实施步骤如下:阅读案例、分析案例、采取立场、课堂讨论、分析报告。王全乐首先从总体上把实施阶段划分为二个阶段:准备阶段、组织实施阶段,然后把每个阶段细分为小的阶段,准备阶段包括:制定案例教学总体规划、选择和编写教学案例、划分小组、编排座位;组织实施阶段包括:案例呈现与感知、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交流与评述,等等。但仔细分析一下这些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大同小异。

郑绮萍等研究者对成人案例教学的步骤的划分最具有代表性,在其研究成果中成人案例教学的步骤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课前准备。主要是案例的选择与设计。(2)课堂实施。包括问题的设置;合理分组;使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员展示案例,以提高案例教学效果;教师采取启发式引导,介绍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以此来激发学员的兴趣;分组讨论和组际交流。(3)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员发言的内容,对正确的论点给予肯定和完善,对某些问题启发、诱导学员做更深一步的思考。(4)集体评价。把学员准备和课堂讨论发言的情况进行集体评价打分,将其折算为该门课程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种对成人案例教学步骤的划分清晰明了,便于操作。

(六)成人案例教学的原则

原则是“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为了有效开展成人教育教学,提高其质量,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必要遵循一些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就是成人教育教学原则。同理,实施成人案例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对于成人案例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与成人案例教学其他方面的研究相比,研究者对此探讨较少。目前比较盛行的是“三原则说”,当然,研究者对于这“三原则”也是众说纷纭,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如章大钧提出成人案例教学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积极倡导和推行案例教学;不唯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有研究者认为成人案例教学原则应包括能力原则、实践原则以及参与原则。李敏和赵显莲则从案例的内容、答案和教学过程来探讨,提出案例内容的仿真性、案例答案的多元性、案例教学过程的启发性是成人案例教学的原则。对于“三原则说”,确实值得商榷。由于认识的视角和划分的标准不同,成人案例教学可能会有“四原则说”、“五原则说”,等等,因此,这还需要研究者进一步反思和探讨。

二、我国成人案例教学研究之展望

(一)积极推进案例教材建设

在我国开展成人案例教学研究已有近20年历史,纵观这些年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成人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实施步骤等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遗憾的是教材建设却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教材作为信息及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作为教师为一定育人目标服务的师生之间的中介媒体,是成人案例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成人案例教学作为特定的教学方法,需要符合其特点的教材,如果没有专门教材,那么成人案例教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难有效开展下去。相比较而言,普通教育案例教学教材建设则开展得有声有色,涌现出《邓小平理论概论案例教学研究及教学案例选编》、《大学德育案例教学读本》、《管理案例库教程》等教材,有力地推动了普通教育案例教学的开展。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成人案例教学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案例教学教材建设,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成人教育一线教师,共同开发案例教学教材,编写适合成人学员学习特点的教材。

(二)切实结合成人学习特点

尽管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极力“去普教化”,突出成人特色。但不难看出,成人案例教学移植或照搬普通教育案例教学的痕迹十分明显,缺乏独特性。这成为制约成人案例教学发展的瓶颈。为促进成人案例教学研究的有效开展,防止研究话语的失语现象,就必须追寻与探究可以体现成人独特性的案例教学。一是要有利于开展自主学习。“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当前成人的学习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进行,案例教学应考虑到这一特征。二是要适合成人身心特点。进入成年期后,成人身心发生一定变化,表现为感知觉功能下降、反应时间增加、以理解记忆为主、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概念和现时的时间观念等。因此,案例的呈现应注意增加对比度,尽可能利用多种感官辅助;案例的组织应注重内在的逻辑性和意义性,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案例内容应体现实用性,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三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成人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丰富的经验是他们继续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习的一份宝贵资源。因此,案例的安排要充分与成人的已有经验密切联系起来,利于他们的理解与吸收。

(三)努力拓展研究范畴

一般来说,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要大致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教学方法的定义;教学方法的本质;教学方法的要素;教学方法的特征;教学方法的功能;教学方法的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成人案例教学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其研究也不能脱离以上范畴。但就当前成人案例教学的研究范畴来看,主要集中在成人案例教学的运用上,对其内涵、本质、特性、构成要素则很少涉及,研究内容单薄,研究范畴狭窄。长此以往,难免会影响成人案例教学的研究和教学实际的开展。所以,成人案例教学研究要进一步扩展研究范畴,丰富研究内容,加大对其内涵、本质、特性、构成要素、功能等内容的研究,挖掘其理论基础,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审视。同时,“从整个教学系统来看,无论教或学的方法都不是单一、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种方法的运用,往往只能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挥教学所需要的积极作用”。还应加强与其相关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弥补案例教学的缺陷和不足。

(四)加强与科技的结合

分析近年来成人案例教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就不难发现,研究者主要探讨的是在班级授课制中如何实施案例教学,这本无可厚非,因为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成人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音像、软件、网络等技术手段引入到教学中来,成人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向网络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例如许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逐步向网络教育、远程教育转轨。成人案例教学如跟不上时代潮流,将会被无情淘汰。鉴于此,成人案例教学研究应探讨与科技有机结合,加大现代化科技手段在案例教学中的使用比例,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及互联网络等现代化技术,结合成人学习心理和专业特点,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件和网络课程,开发数字化生成课程,激活成人学习的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成人的学习摆脱时空的限制,“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便利地学习所需要的课程,从而大大提高成人学习效果,使成人案例教学效用产生质的飞跃。

(五)不断完善研究方法

没有方法论作为研究时思考的支撑点,那么所有的研究都将是支离破碎的。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提高研究信度、效度的必然选择。对一问题采取单一的研究方法,不能形成对问题的实质性作用,在对成人案例教学的研究过程中也一样。目前成人案例教学研究中,研究方法偏狭和单一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多数研究者基本上采取文献法,往往查询一些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得出相关结论;还有的研究者陷入了就成人案例教学研究成人案例教学的泥淖。上述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是我们极力反对的。为进一步提升研究质量,我们不仅要采取文献法,更要努力采取比较法、调查法、实证法、系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注重这些研究方法的整合和互补。同时克服“简单范式”,将成人案例教学研究置身与“复杂视阈”中,从多维视角来进行探讨,这样对成人案例教学的研究才会更完整、更全面。

参考文献

[1]程 凯.成人教育教学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刘奉越.我国成人教育管理者专业训练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7.

[4]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曾宪群,乐传永.近十年来我国成人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

[6]曾德强.试论案例教学在成人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6(17).

[7]杨家亲.案例教学法在成人本专科会计教学中的作用[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4).

[8]王全乐.实施案例教学提高成人教学效果[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

[9]申山宏.浅议成人教育培训中的会计案例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07(8).

[10]居乃特・甫拉托夫.关于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4).

[11]王安平,万苗苗.主题案例互动教学模式在成人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12]郑绮萍.成人教育中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6(8).

[13]章大钧.成人教育与案例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0 (1).

第8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212-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法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基础”课教育者正确把握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使“基础”课中的法治理念内修于心,外显于行,切实实现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又称个案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在 20 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引入并运用于经济、管理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历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案例,就是现实生活中某个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当案例所蕴含的理论问题与教学目标相关联或相一致时, 才能称之为教学案例[1]。

“基础”课注重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基础”课法治教育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第一,“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精神。

案例把“基础”课程中法治知识点的抽象内容具体化,把真实、典型问题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通过案例教学,能增进学生对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去思考和分析案例背后的法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法治理念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精神。

第二,“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容易使学生将法治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法治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培养法治理念的教学效果。

“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强调学生在法治方面理论知识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另一方面更强调学生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培养,让法治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而案例教学法,正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中的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的过程。在“基础”课案例教学中,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一种教学实践情景。这种实践情景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了现实实际问题,也培养了自身的法治理念。

二、“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的递进式教学组织

以典型的案例为导入,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的递进式教学组织,能实现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有效运用。具体来说,就是用典型的案例中基本案情反映的法律事件,为学生提供一种虚拟的教学情境,将案例情境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件的欣赏、解读和分析,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展开论证和思辨,在模拟法庭中扮演特定的法律角色,通过训练学生的法治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递进式教学组织中,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合理设计案例教学的具体环节。

第一,学生查询资料环节。

学生查询资料环节是案例教学是否成功展开的前提。教师通过以多媒体或网络平台等形式给出案例的基本案情后,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案情的积极性,并结合法治的基本知识点,给出几个大方向的问题启发引导,如案例背后的法治思维问题,要求每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案例中的法律知识点,探知案例中的法律问题,找出相关法律知识点,如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记录疑惑之处,为下一个环节的讨论和庭审做好应对的准备。这种做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

第二,课堂案例讨论环节。

课堂案例讨论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学生法律表达能力、论证能力和法律推理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中总结的法律问题的相似性,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以8-10人为一个小组,采用小组研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在充分讨论交流中发现和解决法律问题。如针对案例中的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知识点进行思考的同学,分别组合成小组。学生要利用自己查询搜集到的有关案情和法律知识材料来进行论证问题,说服其他同学,并提出自己的法律观点。这个环节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在分组后教师要巡视各个小组,鼓励学生结合案情进行推理与提问,引导学生在合理的课堂时间内给出一定的交流讨论结果,并最终听取各个分组代表的案例讨论汇报。

第三,模拟法庭审理环节。

在小组案例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选出代表,扮演模拟法庭中的各个法律角色,如法官、公诉人、被告、证人等,展开模拟法庭的调查、辩论和裁决等审理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法庭审理中的程序规则,准备法庭审理中的诉讼文书、辩护词等法律文书,并展开课余的模拟法庭审理演练,在课堂模拟法庭中充分展示其法律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法律论证能力。尤其在法庭辩论阶段,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灵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案例的播放过程,教师可以情景假设某一庭审过程,引导学生代表围绕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展开模拟法庭审理的设计和演练,运用“公平正义” “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进行法律推理,最终实现在课堂上展现一场精彩的模拟法庭。

第四,教师总结点评环节。

通过课堂案例讨论环节和模拟法庭审理环节,同学们基本上对案例中的主要法律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指出学生在资料搜集、案例讨论和模拟法庭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值得表扬的地方,做好对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掌握“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同时,针对社会舆情的各种正负面的信息,教师应从正能量的效果加以正确积极的引导。

三、“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教学组织中的注意要点

选用典型的案例,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在教学培养目标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实现培养学生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法治理念。

一切教学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在内,都是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途径。方法服务于内容,案例是为了揭示理论,它是提升课堂效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舍本逐末,以手段代目的,为了方法而方法[2]。因此,在“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中,不能为了案例而讲案例,而要实现培养学生法治理念的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从知识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进行对法治知识点的法理解析。如2015年修订版“基础”教材从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五个方面来概括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其学理基础是将法律、权力、价值、权利和程序视为治国理政的五个基本要素。因此,“基础”课教师要在案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案例中有关法律、权力、价值、权利和程序等五个要素上的法治知识点问题。

从情感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案例交流、辩论和分析法律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情感,坚定学生深层次的“认同法治、尊重法治”的法治态度,最终实现以法治信仰作为培养学生法治理念的高境界要求。

从行为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法律问题能力、进行法律辩论和推理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解决案例中法律问题的能力等,并在法治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真正使“基础”课法治教育中的法治理念知识内修于心,外显于行。

第二,在教学原则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组织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教师在 “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的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活动。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自主学习,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搜集并整理有关材料,针对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充分论证其合理合法性和操作可行性。这将加深学生对相关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助于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导向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中老师应正确解读案例,实现正能量价值观的教学导向。

如果说,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典型案例的正确选择是前提,那么,案例的正面解读则是关键。案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正面或负面的信息,只有正确地进行价值观的解读,才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的教育效果。“基础”课法治教育中,教师应结合案例案情因素和社会舆情,给学生进行正能量的说理和引导,及时消除负面信息带给学生的负能量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司法公正和培育法治理念。

总之,以典型案例导入,通过查询资料、案例讨论和模拟法庭审理等递进式教学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灵活生动的案例教学中实现“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使典型案例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知识点融为一体,使案例相关人员与学生的法治情感融为一体,使案例解析与学生法治理念融为一体,从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实现“基础”课法治教育的知识理解、法治情感的体验和法治理念的培养。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基础”课法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培育学生学会用法治思维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法治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提升其自身的法律修养。

参考文献:

第9篇:生本教育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经济学;案例教学;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网络教育的发展,对理论经济学中的案例应用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影响再加上案例教学在理论经济学中应用的比较晚,使得案例教学在我国的理论经济教学中的重视程度、教学手段以及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1]。本文主要就案例教学在理论经济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 现代远程教育的经济学研究

伴随着成人远程教育在国内的蓬勃发展,远程教育的经济学研究也得到了广大学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的目光集中在远程教育的经济学。本文主要立足于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借鉴国外的教育经济学成型的研究规律对我国的远程教育经济学进行研究方向的展望。主要应该对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研究:远程教育的外部效率研究,主要涉及远程教育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以及远程教育带来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效益等。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研究内容也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教育的生产函数、规模经济以及师资供给与相关培训等;最后一方面研究是如何更加公平高效的为教育生产提供相对充足的资源。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更好的对教育财政进行有效的研究。

二 案例教学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分析

案例教学起源比较早,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来在欧洲以及其它国家流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案例教学就被引入到了中国,在管理学、法学以及其它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也正是因为有科学的;理论支撑才使得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理论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理解和深化理论的具体内涵,除此之外,还要在理论指导下学会认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案例教学的精髓就在这里,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创新性以及互动性。对于理论经济学的教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 在我国的理论经济教学中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的影响

应试教育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机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是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的形式,这与案例教学中的理念是完全相背离的。受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制的影响使得案例教学在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机制下,很多学校对于案例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对于鼓励和倡导实施案例教学的机制也是缺乏的[2]。

(二) 案例库不够健全

想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案例教学就必须具备科学、合理的理论经济学的教学案例。因而学校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案例库。但是在构建理论经济学的的案例库时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难度系数比较大。有些学校在对案例进行收集、分析、研究以及整理方面还比较落后。很多案例都是从一些文学作品、期刊以及报纸上照搬来的,采用这种方式对案例进行编制,虽然就案例的教材以及案例的内容而言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差距,但是案例的教材与内容却没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及典型性。对学生的启发性不大,严重影响着案例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三) 教学手段落后

案例教学需要一些高科技的技术来支撑,比如多媒体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这就不免会给很多高效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有些学校缺乏专业的案例教学教师,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以及案例课件、信息传播等方面的资源是严重缺乏的。案例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实验性的教学方式,对于专业化的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的要求比较高。这种要求对于高校的经济也是一种压力。由于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的缺乏,使得经济学案例教学在高校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自然就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四) 师资力量不够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就失去了作用。在国内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另外对教师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具备这些素质的教师才能符合教学的需求。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在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高校进行教学,理论教学的素质比较高,但是还是缺乏实践经验的,不仅如此,在应变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总的来讲,国内的理论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是缺乏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的。因而各高效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完善师资力量来促进案例教学的发展。

四 提升我国理论经济学中的案例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针对案例教学在我国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一)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提高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

伴随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也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教育模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现代社会人们提倡终生学习,而远程教育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终生学习目标的需求。案例教学采用远程教育手段,通过函授、面授或者自学的形式来开展教学。通过对各种媒体信息手段的应用来对师生进行联系,进而对课程内容进行远程的传授。如今社会是现代化的信息社会,网络资源的信息量比较丰富,海量的教学资源可以任由受教育者进行选择。在远程教育中,教育的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教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学为主。远程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不同地点的快速学习,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经济学案例讨论作出及时的评价,对其中的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指明,建立网络讲堂的资源,方便更多的用户使用。不仅如此,远程教育技术还可以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指正,帮助学生及时的发现问题的存在进而更好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另外,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可以对案例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不但的锻炼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总之,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利用技术条件充分的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进而提高各类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为不同的学习对象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 加大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革新

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想要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在教学的过程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设更多的案例教学课程,通过对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来促进案例教学的发展。另外,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7]。

(三) 建立和完善案例库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大纲内容以及教学内容,通过对多媒体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经济学案例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案例库进行不断的完善。加快我国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编制适合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提高案例库的案例质量。因而,在现阶段,就要加大对经济学案例库的建设。首先,对案例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要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案例,这样形成的案例才有利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其次,案例要能提供人们思考和解答问题的多种路径和空间,切忌用所谓标准化的惟一答案来束缚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应该紧密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来对案例进行标编,在案例教学中,不管是对案例进行选择和编制,还是对案例教学进行设计,都应该要围绕培养的目标和课程目标进行开展。

(四)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案例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案例教学的需求。因而必须要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来实现对他们教学技能的提升。从事案例教学的优秀教师需要具备以下三点优势:首先,必须对经济学以及相关学科进行透彻的了解。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未能掌握宽厚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不懂得经济学理论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国内外理论探讨的前沿及进展,是搞不好案例教学的。其次,要对案例有所了解,对案例中隐含的理论知识有个透彻的了解,明晰基本的经济理论知识。教师不仅需熟知案例内容,还要关注整个案例研讨过程,要为案例讨论过程作好充分准备。最后,要有平等的观念。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转变角色,增强对话、沟通意识,要能听取学习者的不同意见,尊重学习者的创见.对于案例研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不足,最好是在启发学习者的基础上让学习者自己通过讨论加以解决。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水平,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不仅如此,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起步比较晚,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分析,一定能够对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文慧.浅论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