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精选(九篇)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

第1篇: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使命、高等教育价值、大学生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以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时代面前逐渐变得失去效力。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题就是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难题。与其他专业课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越来越体现出多变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新时期,我们必须掌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特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时、切实。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目标方向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正确的目标性理念,有利于我们坚持正确方向。2014年5月4日,在北大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价值观念教育具有高度重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又被称为“价值观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通过价值观教育来引导学生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性,它不仅是向学生灌输和讲解一系列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以及促进理想人格的健康成长。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指导理念,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想价值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有利于培养科学的人生理想信念,有助于完善他们的道德责任意识,也有助于使学生的价值理念与国家民族理想信念相统一。大学生的价值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就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大学生行为中的导向作用,也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要求,因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对于社会利益和公共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引领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建设都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最新理论成果,并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广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舞台,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进性价值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足实践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加立足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科学原则与人本原则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是立足于现实的思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指导性和具体性的统一。不仅要做到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更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性阐发、推广乃至具体应用。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没有真正系统化,有些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这不仅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发展的需要。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自由化容易使学生形成价值虚无主义,思想混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时常摇摆,意志力也不坚定,政治信仰迷茫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领导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具体化和现实化才能在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产生指导性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具体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日常行为意识。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领域,体现了非强制性特点。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性价值判断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价值观的主体。因此,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发挥传统课堂的讲授作用更要注重向实践教学领域渗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性和自觉性。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思想保障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提供思想保障,有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于统一各种社会价值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也使高校师生能够形成比较明确的理性价值目标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宣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目标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观念变革,进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面。共同理想信念有利于凝聚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全力合作,共同推进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不但能促进教育理念的现实变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提供了创新精神和科技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以人为本思想有利于改变以往不对等的师生关系,使对话意识和平等观念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成为主流观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引领作用须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在要素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构建一套具有普遍性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效性不强主要由思想观念更新速度慢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落后造成的。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才能有效根除道德教育改造中存在的各类阻力并有效解决各类难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少走弯路。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应从改变以往的单纯的说教和固定的教学方式,强调对话互动与活动渗透入手。首先,使课堂内容丰富化。“任何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都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选择,而应该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受教育对象等要素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性质上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1](P.96)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近现代史、法律常识等,还应包括传统道德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心理咨询等。不仅要包括知识性教育,还应包括先进事迹宣传与感化教育、诚信理念教育、感恩教育、人际关系能力培养等。其次,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灵活性和多元化。在讲授基本原理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讨论式教学、主题报告式教学、提问答疑式教学、分组讨论论辩式教学等等。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物、先进模范代表等进入课堂做报告甚至与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互动等。第三,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相互统一。不断探索和拓展社会实践的新模式,使社会实践活动体现趣味性、知识性、能力性、道德性的统一。深刻挖掘社会实践的道德感染力和渗透性,“应挖掘渗透式教育方法的功能性,变‘说教’式教育为‘感化’式教育。”[2](P.84)因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并通过情景和实践感染逐步渗透为学生的道德主体结构。“也只有解决了学生思想实际中的问题,学生们才能够接受我们所进行的规范教育和主流价值观念体系教育等社会要求的内容。否则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针对性、失去本质。就必然会走‘科学式’、‘版块式’、‘拼盘式’的道路,就不会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3](P.57)

总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思想指导,也在价值观念上提出了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承认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同时,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明确而又统一的中国特色主流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在凝聚力量和统一思想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新峰,李威娜.以研究式教学加强大学生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3).

第2篇: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分析;研究

当前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换挡减速”,由高速发展逐步过渡到新的均衡增长[1]。经济转轨必将带来各类社会热点和社会矛盾叠加出现,社会冲突和风险事件更加频繁,传统思维观念和主流价值观念受到严峻的挑战。研究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握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特点,探索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的内化教育引导策略,对于创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新格局,拓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途径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必须承担“新常态”下新使命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各种文化思潮传播激荡的重要场所。201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工作全过程。[2]高校体育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教育工作,不再仅仅是一项身体运动教育,而是承载着特定历史和现实背景下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是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坚定理想信念,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上“重知识、轻体育”。我国教育体制“重知识、轻体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各种文化课程的考试压力使体育锻炼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中,高校对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课时等方面让位于其他文化课程,忽视了培育思想品德的功能。2、体育教育中“重技能、轻品德”。日常体育教育中,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多将教学重点放在技术战术、动作要领等训练方式和提高身体素质上,本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限,认为体育课和思想教育毫不相干,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工作蕴含着的思想教育价值,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成长、全面发展的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3、课程设置上“重分工、轻融合”。高校教育体制中,课程设置互相独立。思想教育仅由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承担,体育课只承担体育活动的开展。虽然分工清晰,但却忽视了身心的同步发展,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割裂了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天联系,限制了体育教育在发挥思想教育上的巨大作用。

三、高校体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的可行性分析

1、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的一脉相承。“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高校体育教育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锻炼人的体质素质,陶冶人的性情精神,锤炼人的意志品质,塑造人的理想信念。两者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为两者的互相嵌入提供了理论依据。2、教育内容和学科属性的高度契合。体育是促进人格全面自由发展、道德水平提高、价值观念形成的有效手段。体育精神中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团队意识、纪律行为规范、公平公正规则等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同时,高校中体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为公共基础课,同隶属于基础课教学部门管理,便于两门学科的教师交流探讨,创新理论,这为在两者的交叉融合创造了便利条件。3、思想观念与实践活动的相辅相成。高校“两课”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传统课堂模式基本是灌输式、表态式的集体说教,形式单一,内容抽象,使一部分学生对政治理论产生漠然、反感甚至抵触情绪[4],这种强迫式的教育忽视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人文关怀。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灵活性强、趣味性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依托体育活动这种载体,将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内心”,锤炼其自我人格和价值体验,这为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途径保障。4、理论灌输与隐性渗透的有机融合。理论灌输[5]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方法,社会意识不会自发产生,需要外界输入,使民众接受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简单集中的输入忽略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体育活动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能满足学生追求愉悦、优胜、自我价值的情感需要,更容易对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产生共鸣和认同。相比直接输入,渗透到体育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循序渐进,效果持久[6]。理论灌输和隐性渗透的有机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创新。

四、高校体育教育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措施

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面契合,同时相互补充,互相嵌入的空间很大,为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与体育运动精神相嵌入,筑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平台。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它在体育运动中孕育并升华成一种心理意识、价值观念、信念追求。以篮球运动为例,整体配合打得越好,越容易得分。如果只想着自己的技术数据统计,把其他伙伴晾在一边,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学生在品尝胜利的喜悦时,也体悟到了团队凝聚焕发出的力量。在观看国际篮球比赛时,将国家实力和民族形象直接通过体育赛事展现出来,这种自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根本无需思想教育调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篮球运动也彰显了队员独立自由的个性,提高了队员的积极进取品德、组织纪律规范、职业道德水平、服从大局意识、拼搏奉献精神和协作配合能力。这些恰恰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的“全面自由发展、追求平等参与、追求公平竞争、追求法治规范、追求敬业奉献、追求诚信友善”的内容环环相扣,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导向。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体育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结合点,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在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参与运动时亲身体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及对人的巨大激励引导作用。2、与高校体育活动创新相嵌入,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连接桥梁。体育活动是高校抓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重视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最好时机,常规教学应借助体育运动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争先协作、维护团队、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还应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借助体育题材纪录片或历史影像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讲述新中国运动员为国争光的历史,形成爱国主义的内化力量。二是重视课余活动,组织各种运动竞赛,比如迎新比赛、班级联赛、院系友谊赛等,增进友谊,增强集体荣誉感。依托每年一次的学校运动会,打造学校特色优势项目,营造奋发拼搏和集体主义的氛围,加强思想政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设立学生社团协会,比如篮球、足球、长跑等协会组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社团规范、会员守则和发展规划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依托同一种的体育爱好,凝聚特有的运动精神和团队氛围,从而对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自我规范和成长,促成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3、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相嵌入,搭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载体。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在体育实践中创造出的文化形态[7]。一是改善高校运动场地和场馆设施,创造运动氛围。高校要合理规划和开发大型运动场、体育馆等运动场地;合理利用空置土地开辟小型运动场地,安置小型运动器械,如乒乓球台、单双杠等,充分满足师生运动需求,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二是建设体育主题建筑和运动雕塑,展示体育、艺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凝固体育运动精彩瞬间,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获得力量、信心、鼓舞和激励,用艺术的方式弘扬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举办不同形式的体育文化节和体育会展,在“奥运”“亚运”“足球世界杯”“世锦赛”等国内国际大赛时间节点,挖掘体育文化传统和历史资源,宣传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展示运动员成长道路,用榜样的力量示范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举办一些体育征文、体育现象讨论、运动员访谈等活动,让学生谈体会谈认识,让核心价值观渗入到学生日常校园生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4、与高校体育教学优化相嵌入,畅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渠道。高校体育教学遵循“以人为本”。一是明确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寓“价值观教育”于体育运动乐趣,切实承担起体育教育的使命。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教师的知识储备、言谈举止无一不在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观察并培育学生的兴趣,以身作则,以真诚的情感投入和亲身的经历体验来感化学生,在共同的价值观上引发共鸣。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寓“价值观评价”于体育考核体系,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以“育人”而为导向,而不是以“培养运动员”为目标。综合考核体育教师工作成绩,将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体育社团建设、运动会、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工作也纳入到考评体系当中;同时,综合衡量学生的价值观,将学生的体育考核标准细化为行为规范、意志品质、精神状态、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将主流价值规范逐步内化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

作者:于昊田 单位:山东省农业工程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2014,04:5-13.

[2]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党建,2015,02:11-13.

[3]金奇.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入式存在———基于嵌入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29-131.

[4]曾秀芳.浅析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及创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1:63+67.

[5]徐飞.列宁灌输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广西大学,2014.

第3篇: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 立德树人 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10062

思想政治作为公共基础教育学科之一,其开设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立德树人理念是我国当前一切教育开展的根本任务,亦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与方向。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推动立德树人理念与思想政治教学融合能够进一步发挥教育职能作用,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真正意义上全面实现和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使一切先进理念能够与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相结合。为此,本文将对这一课题展开探讨。

一、立德树人理念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融合意义

立德树人一词由“立德”和“树人”两部分组成,其中“立德”指的是树立德业,“树人”则与通常所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含义上保持一致。而所谓的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当中指的就是在注重传统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同时,把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重要且突出的位置。党的十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给予的优先发展以及高度重视的决心。

正所谓:“教育强,则国强;教育兴,则国兴;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纵观中国历任领导人有关思想教育方面的观点与政策,不难发现,其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理念而深入、发展和延伸,所以,唯有以立德树人理念来确立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为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如,同志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要求以培养拥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为一切教育展开的根本目的;邓小平同志主张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宗旨;同志强调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基于人才成长的规律与特点,推进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拓展精神为主的素质教育;同志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思想教育核心理念;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实现路径,要求被教育者在伦理道德和思想品格上应与时俱进。上述指引都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

1.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为本质的表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在这一体系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作为精神内核而存在的。因此,当前思想政治教学要想从根本上实现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目标,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从内容、方向和形式上保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同时要将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生个人思想进步和精神成长的全过程,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内核与纽带,实现对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追求和目标的实现。

第4篇: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

(一)通识教育理念的历史演变及实施现状

首先,从概念的界定而言,通识教育是和专业教育相对应的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通识教育经历了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和人文教育漫长的历史演变。虽然不同的时期这一理念被赋予了独有的时代特色,但其核心思想始终未变,那就是注重以人为本,在非功利的导向中“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高尚情操的人。”通识教育理念源自西方,从古希腊雅典式的博雅教育到英国红衣主教亨利·纽曼对自由教育的阐释,再到当今哈佛、耶鲁、芝加哥等国外名校对通识教育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探索,都为通识教育注入了活力,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革新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成熟的理论支撑。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在通识教育理念上的探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令人欣慰的是,通识教育改革理念在我国一流高校初步成效已经显现。然而,在以专业教育和职业训练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全面兴盛的同时,通识教育理念的实施面临着不小的困境和误区。在学者甘阳看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普遍做法是:“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片面追求不断扩大通选课的范围和数量,似乎通识教育目标就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因此可供选择的通选课门类越全、课程数量越多,那么通识教育就搞得越好。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351甘阳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一语道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的具体现状。总之,高等教育改革没有批判就没有进步。“批判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本质,因为批判出思想、批判出真知,高等教育研究对现存思想的批判意味着革新与超越。”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大学教育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是因为和谐的声音太多,批判的声音被湮没了。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要想走出独具中国特色的一条路子来,首先要抖掉“鞋中的沙子”,了解现状,面对问题,吸纳、融入并创新其他前沿教育理论,方可走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方向。换言之,我们只有敢于揭露并批判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中国特色下的通识教育才会真正地得以实现。研究发现,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不仅与通识教育理念有着共同的教育本质和目标,而且其教育哲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能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识教育理念。

(二)过程教育哲学是发展变化、整合创造的有机教育观

过程教育哲学反对机械的、僵化的教育观念,认为一切都是发展变化和内在相连的有机整体。怀特海认为:“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是使之僵化,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人类走向伟大和崇高的每一次革命,无不是对各种僵化观念的反动。教育要承担起服务人类、增进自由的重任,就必须超越以被动的方式接受他人的思想,超越现代教育的僵化观念,加强首创精神。”需要指出的是,通识教育理念一味地重视培养学生的身心和谐和博雅精神,各类选修课程表面上开展得热闹非凡,但课程没有设置严格的阅读要求和评价机制,学生接触到的往往只是概论性的、过时的知识,老师照本宣科,学生随便一听,混个学分,最终“博而不精”,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这成为通识教育的一个难以克服的弊端。因此,通识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思想主导下是理想化的,而过程教育哲学让通识教育理念成为现实具有更大的可能性。怀特海的后现代教育观颠覆了传统中机械的、被动的教育模式。在怀特海看来,大学存在的主要原因不是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传授知识,但是它是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25因此,大学不是生产合格毕业生的工厂,而是一个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激发想象、自由思考、进行历险和创造的地方。后现代教育背景下要求通识教育在坚持培养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自由思考、展现想象力和进行观念历险的教育过程。

(三)过程教育哲学是倡导多元、尊重差异的后现代教育观

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根本特征是颠覆传统意义上的二元对立,以一种更加包容的心态和多元化的视角去认知事物,感知世界。每一种教育理念都有其独特的教育目标,同时它们之间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怀特海更加信奉的是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差异性的教育原理:“在教学中,一旦你忘记了你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那么你就会遭遇悲惨的失败。”的确,在现代的大学课堂,教师参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评价标准进行授课,授课规模宏大,教学手段机械,模式传统,内容陈旧,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而过程教育哲学对尊重他者提出了要求和支持。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其中也体现了尊重他者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模式使得教师听到学生的心声,“看到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理解了他们的叙述,因而扩大了教育的视界,拓展了通达真理的道路。”总之,过程教育哲学是“一种后现代的有机教育,这是一种有根的、整合的、和谐的、容他的、感恩的、创新的和审美的教育。”这种教育观和通识教育理念都是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的教育,两种教育理念的兼容并蓄、和谐并存将有效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革新,顺应社会变革潮流,培育高质量人才,最终造福人类社会。

二、通识教育理念的有效实践路径

无论谈多么高深的理论,做多么复杂的顶层设计,后现代背景下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理念的革新与转型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学模式、课程构建、教师队伍和校园文化建设上来。只有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核心课程体系、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和营造校园人文氛围,通识教育的实践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创新现代教学模式,构建核心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教育的基本模式一直沿用至今的是面对面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国内外一流高校纷纷推出网络公开视频课,尤其是2012年发端于美国的“慕课”(MOOC)理念的来袭,“对我国高校教师、课程与教学等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甚至其运作模式已经开始从根本上触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根基。”因此,高校必须顺应教育科技化潮流,革新教学模式,构建核心课程体系,才能在变革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慕课”这一新兴的教学平台,结合各自高校的专业特色,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精品课程和网络视频课程。通识课程不仅要向本校学生开放,同时要积极推向国家精品课程共享服务信息平台,使得优秀资源得以共享的同时,打造出本校的特色名片,提升其国内外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识教育课程“不是没有任何教学要求,没有任何训练设计的‘通识教育大杂烩’”。通识教育实践的核心是各高校要花大力气构建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为本、以中西方经典著作阅读和讨论为重心的“共同核心课程”体系。无论各高校选定哪些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共同核心课程”一定是构成该知识领域最基本的、最不可或缺的、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主干课程。而且课程的本质目标一定是统一的,即培养学生具有“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

(二)打造一流的创新型教师团队,优化通识课程教学设计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要想走向深入、走进核心的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要拥有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在我国高校,教授离本科课堂越来越远,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日益严重。怀特海很早就指出了高校陷入一种错误泥沼的趋势———“根据署名发表的作品来衡量一位教师的价值。”目前我国高校以和主持课题的数量来评价教师价值的评职标准日益被强化,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笔者认为,高校一流的学者和教授需要回归课堂、回归教学,用智慧和博学去感染学生、激发其想象力,“他们需要和学生面对面,以讲座或是个别交流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创造性思想。”同样,在理查德·罗蒂看来,“一个后现代的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应该经常能够提出一些原创的、可以选择的、超越了旧的传统模式的新观念,应该鼓励学生不要盲目地接受书本知识,并学会提出新的问题。”当前各高校面临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打造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师团队,激发教师智慧和才能,这是通识教育有效实施和深入实践的重要保障。一线的教授和学者需要以一种更加务实的态度去践行通识教育理念。能否培养出符合通识教育目的的博雅人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共同核心课程,通识教育实施的成败关键在于通识课程教学设计的优劣。优秀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立足于中华文明与文化的根基之上,同时要以中西人文经典著作阅读、讨论的方式进行授课,这也是通识教育的根本所在。

(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通识教育在一流的高校开展得颇有气象,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一直走在中国通识教育改革的前沿,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与它们培育的丰富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而对大部分高校而言,通识教育之所以难以走向深入,究其原因在于校园文化建设薄弱和人文精神的缺失。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关乎学校的本质和灵魂,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精神、教风、学风和传统。“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同化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个体,每个人都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可以说,通识教育的高质量不仅来自严格的教学设计和要求的课堂,还来自高校开展的有思想深度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的风格,常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性。”而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形成品性或品格的教育。各高校通过开展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核心主题的论坛和讲座等文化活动,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开讲论道,这将极大地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激发学生去寻求一种有文学气质和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协助年轻学子塑造性格、养成品性。另外,高校要严格把关,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突出文化特色和专业特色,着重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实践创造力,推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本科通识教育理念是相辅相成的。“本科教育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掌握科技知识,而且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打破人文与科技的畛域,强调文理交融,大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和人生的探索在真正意义上是对真善美三位一体的追求。”因此,无论是通识教育课堂,还是校园文化活动,教师和管理者都要发挥各自作用,唤起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对智慧和美的追求。总之,我国实施通识教育理念要走向深入、突出本质核心,必须要顺应潮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慕课”教学平台,紧抓“共同核心课程”体系构建和创新通识课程教学设计两条主线。核心课程既要体现人文社科核心内容,又要突出高校专业特色。在不断丰富和完善通识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各高校需要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优化课程设计和深化教学内容。同时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通识教育人文传统,立足文化传承,彰显大学的责任和精神,这也是我国实施通识教育的终极目的。

三、构建和谐多元、尊重差异的后现代教育观

在一个注重多元、强调颠覆和建构新论的后现代社会里,通识教育难以独自芬芳。“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从来都不是一种理念在支配,而是由紧密关联的子理念共同作用的结果。”过程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有根的后现代教育观,并非对现代教育全盘的否定,而是在扬弃中继承,在颠覆中建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通识教育理念。因此,需要建构一种有根的、和谐的、包容的后现代教育观,以助于我国高校走出当前改革的困境。首先,大学有着自由、宽松的教育土壤,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理想家园。在怀特海看来,学生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因此,从宏观上说,高等教育必须实现由专业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的转变,“将人才培养重心从物转向人,体现个体价值的创造与社会生存相统一。”从微观上看,教学模式上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颠覆传统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自由发展,这与通识教育理念和过程教育哲学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次,后现代教育观注重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问题意识,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而后现代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尊重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和观点。同时,从学生的独立见解中老师同样会获得启发。最后,后现代教育观是注重以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为哲学基础的有机教育和生态教育理念。美国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小约翰·柯布博士提出学校的功能不能仅仅着眼于研究,更应该为“生活做准备”,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为社会、人、自然的共同福祉服务,“要使学校成为学习集体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的地方,应该教授学生与他人、自然界和谐相处”。

四、结语

第5篇: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

任何一个社会,其价值观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构成复杂体系,其中必有一种能够价值观念体系处于主导地位,对其他价值观念起着支配作用,决定这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即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要求和目标取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共同理想就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全体成员共同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了共同理想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包含着核心价值理念、实现价值理念的精神机制、实现价值理念的思想意识及其表现出来的具体精神等层次共同构建的开放体系,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一定时代的精神主流和基本价值取向,如今的时代精神被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退、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其中,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继承性与超越性、“自律”与“他律”有机的统一起来,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作出价值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

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原则

开展教育活动,无论教育内容如何,都应当有要坚持的原则。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原则问题上,黎开谊的观点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规律、有机渗透的原则,重在实践,知行合一的原则,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则。而黄少波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过程,必须坚持全程化原则、全方位原则、全员参与原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原则的研究方面,很多学者都持有各自的观点,除了上述观点,还有坚持党作为教育者与群众作为教育对象之间相长的原则,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与社会思潮批判相结合的原则等。总之,还是要以各大高效的实际为基准,遵循相应的教育原则,以保证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

三、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从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出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有机融合起来。教育的目标,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基础上又有具体的要求,如信仰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第二,从教育者角度出发,即发挥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而教师如果“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者,是要把受教育者(这里指当代大学生)塑造成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因此他必须自己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还应当有崇高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信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修养。

第三,从教育方法角度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例如,情感陶冶法,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境生情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受到感化,随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积极的思想道德情感,从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榜样示范法,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重要的方法;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意义,获得教育实效。

第四,从教育载体出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充分发挥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的作用。在高校,建立起有效管理制度,增强管理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理念融入到文化中,特别是红色文化,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当代大学生理论的内化。

第五,从教育环境出发,主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例如在校园标志性建筑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的文化和价值内涵,营造和谐有序的人文景观氛围,陶冶大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又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风校风的建设,校歌校训的确立、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各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增强其影响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第6篇: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程;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常态化,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的关键,是要进一步解决为什么“进”和怎样“进”的问题。这就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从理念的优化、载体的整合、方法的创新等层面,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导引和践行的常态化。

一、优化理念,强化核心价值观“三进”战略的常态化

优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理念,就是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进”,为谁“进”,“进”是为了什么以及怎么“进”等问题的思想观念的总和。理念的优劣,将直接制约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进程和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不是简单为了“三进”而“三进”,而是通过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路径理念,着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常态化的思想理念。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理念,是对“三进”活动的顶层设计和根本指引。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理念的根本目的,是要积极面对思想取向多元、方法途径多样的现代社会,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新环境,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激烈,不同价值观相互碰撞、相互较量,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人民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问题和矛盾日趋复杂。因此,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是时代的客观需要。要通过“三进”途径,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大学生人生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重要的思想保障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作用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整合多样化的思想价值观念,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中取得共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高等学校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也是西方以思想文化为载体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场所。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高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理念的优化,就是要建立一种多渠道、全方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的新机制、新模式。

核心价值观“三进”的精髓,就在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三进”理念的优化,关键是要深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进”和为谁而“进”的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三进”就是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中的统领功能。要帮助大学生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多样性,引导大学生学会甄别、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辨别力和决策力,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а浴分兄赋觯骸拔镏柿α恐荒苡梦镏柿α坷创莼伲坏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本身。”[2](P9)

“三进”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要将其精神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贯穿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之中。当前的关键,是要深入教书育人的具体环节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层次进行全面优化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功能常态化。

一是教学内容层面,要注重优化内容,凸显内核,强化引领。价值观不是物质的东西,它是人们意识世界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凝练的社会主义社会理想和信念,其内容概括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学内容既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本身的抽象性,又要避免过多使用抽象的语言和词汇。大学生对于理论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如果忽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内容空洞抽象,难以理解,容易导致其对于学习的内容缺乏兴趣和信心。其次,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前进和发展进程中不断沉淀和积累的产物,其内容需要和社会同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与当代社会发展同步的新鲜血液,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胜出,成为各路思想潮流的中流砥柱。此外,教学内容要由浅至深,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需要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能够拥有扎实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被教育者心目中的稳定性和可发展性,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世界多元思潮中稳步前进,代代相传。要做到这一点,教学内容必须由浅至深,难易结合,保障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和坚定信仰。

二是教学方式层面,要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教化结合,与时偕行。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首先就指出了教育的第一个手段,即现代化。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政治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等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再沿用以前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为主体,也同为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有机结合,打造学习和交流平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范围和认同程度。其次,影响为主,教为辅。作为引路人的老师,通常通过方法来教育学生,是一种从外向内的转化。而学生的改变,则需要将其内化的东西外化于实际生活,在外化过程中不断纠正习惯。观念改变人生,方法成就人生,习惯塑造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生代的新观念,对其教育,首先就要摆正对它的认识,把握前进的方向,用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替代不好的习惯。

三是教学方法层面,要注重优化层次,关注差异,依次推进。价值观教育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被教育者中个体的差异和个人利益。如果教育者忽视了这一点,势必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不好的一面,使受教育者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程的效用。首先,个体差异方面: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群体,其智力程度和文化环境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其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在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因族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育的有效实施。反之,则会因为教育的一致性,衡量标准的统一化,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离实际,不能具体化。其次,个人利益方面:不能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时,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如果过度地拔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个人义务,不顾受教育者的个人利益,片面要求受教育者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下,也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偏差。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其他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利益。我们不能保证在这个经济全球化、世界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不受其他思想价值观念的侵袭。所以,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两个极端,而是要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中,寻找平衡点,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二、整合载体,促进核心价值观“三进”途径的常态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信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受教育者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之间互相作用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中心任务,是要使学生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完善的教育导引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导”,靠什么来“导”,必然要借助一定载体来实现。

高校应建立健全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体系。体系应由“导”和“引”两部分组成,“导”具有载体的含义,重在疏通、导向;“引”就是带领、拉动的意思,具有方向性、目的性含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需要进一步整合载体的功能,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需要,彼此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结构体系。“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其教材、课堂和影响头脑的环境就是载体。这些载体同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教材”是教学过重中最为重要的载体,它是学生接受知识最为基本的途径,好的教材往往是理论体系成熟的标志,并且对理论本身具有较强的引导指向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就是要在教材的设计、编撰过程中,把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里面去,让教材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课堂”是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方式,既要讲清原理,注重理论反思,又要注重情境融合,注重情感体验。“进学生头脑”本质就是要进入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让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过程中化解思想矛盾,促成矛盾转化,认知认同崇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语?述而》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

教材、课堂、头脑三个载体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个有机整体。进教材是进课堂的前提,进课堂是对进教材的补充,不管是进教材还是进课堂,其目的都是为了进学生头脑。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一个完成的教育教学体系,贯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导引体系是一个“三进”有机整合的系统,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立场和观点融入教材之中,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植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外化。

高校的“三进”必须突破的一个难点,就是社会环境中各种载体的整合。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关系的总和。”[2](P59)它无时无刻不与社会发生着联系,是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个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也指出,现代载体包括“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和管理载体”[4]。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系统工程中,三进的载体应通盘兼顾,应以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群体为主体,以网络媒介为通道,以学生个体为核心,建立一个科学有序、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三进”载体结构模式,确保“三进”d体的常态化。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在高校“三进”中也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家庭是“三进”系统工程的基础载体,学生个体首先来自于家庭,家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传播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系统工程的起点。尽管价值观在后期仍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由于其长时间的熏陶与潜移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引导和改变;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学生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家庭的价值观,因此,家庭既是出发点,也是终结点。高校本身就是“三进”系统工程的核心载体。学校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提供优良的学习平台和校园环境,导引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从个体导引到整体影响,逐步扩大教育范围和教育效果。经过学校的教育和改变,学生进入社会这个最大的载体。同样,学生个体和群体在这里也发挥着个体影响整体的作用。但是,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诱惑,对于还不够成熟和稳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少数立场不够坚定者,不是走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极端,就是做了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当然,其中不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将个人利益抛诸脑后,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至上,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才。由于社会这个载体本身对于个体的道德层次方面约束性并不强,多半依靠内心的自我谴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以及不够完备的道德准则。而个人的行为,却可以影响整个国家形象。最后,受到社会影响的个体回归家庭,将影响也带回到了起点。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个既是良性,也是恶性的循环,但如果深入挖掘,我们发现,沿着以学生个体不断发展的这条路线,在关键的环节找出问题所在,对各个载体进行整合与优化,将会使得这个循环良性互动、功能强劲。 要着力解决“三进”过程中的不良效应,就需要将各个载体进行有机整合,发挥其联动效应,让不良效果无所遁形。为此,可采用“撒网捕鱼”、舆论导向和有机转换等方式加以整合。一要撒网捕鱼。将能够把各个载体联合的网络、媒体等中介编织成联系之网。由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群体联动,拉动大网,将教育过程中的个体循序渐进,逐个击破;二要舆论导向。舆论是可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一大武器,用之得当,可以使社会稳步前进和发展,反之,则会让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舆论的发展方向,从大环境中着眼加强正面感染,传递能量。

三、建构机制,保障核心价值观“三进”运行的常态化

创新高校“三进”方法,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常态化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思想信息交流的工具性中介,毛泽东同志形象地把我们的任务比作是过河,把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比作是过河的桥或船,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方法是教育者在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也是社会主义核心教育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真正确立教育与被教育关系的桥梁和纽带。适宜的方法有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形成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和教育。恰当的教育方法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教育内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反映出来并渗透到教育对象的心灵世界,大大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方法可具体体现为教材编撰方法、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思想转化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把核心价值观本质内容渗透于教材,体现于课堂教学过程,融入到学生的思想发展过程。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方法要适应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同通常指主体认识和情感的一致性,是主客体通过相互作用引起主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与一定社会要求趋于吻合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作出的一种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规律,就是指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规律又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规律,表现为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沉淀固化思想运动过程。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施加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行教育信息输入,教育对象进行心理准备,选择接受核心价值观,并经历知情意信行矛盾运动,逐渐认可、选择、适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方式方法,就应立足教育对象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注重循序渐进过程,注重因材施教,注重润物细无声,真正把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方法要着力建构好“三进”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机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过程中,由“三进”主体、“三进”对象、“三进”目标、“三进”载体与方法等要素,按照一定方式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机制的构成要素、作用方式很多,或者说其具体机制很多,最为典型的有灌输机制、融入机制、实践机制等。

建构完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灌输机制,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灌输到教材中、课堂里以及学生的头脑,以达到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正如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6]。同理,学生自己不会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外面向他们的头脑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意识。

建构完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三进”的融入机制,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到教材中,化于课堂教学情境中,走进学生心灵世界。换言之,“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7]。

建构完善高校社会核心价值观“三进”的实践机制,就是把实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过程的重要环节,既注重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进”实践活动养成,又注重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效果的检验与评价。《礼记》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不应该将理论仅仅停留在已有的学理化的宏大叙事和一般性的概括,更要将其深入到生动活泼的建设实践的过程与环节之中。正如指出的,“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机制的构建,最终落脚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通过实践转化人的行为。不管是灌输机制、融入机制还是实践机制,同实践活动都具有紧密联系,因而必须大力探讨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格局的建构和发展,要把实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方方面面,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践行、深入践行和持续践行的整体框架[9]。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

[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6.

[4]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0.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37.

[6] [前苏联]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7] 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05(6).

第7篇: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

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第三小学一直以“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在立足学校的基础上,努力提炼符合自己校情和时代要求的核心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师生的外在行为,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力量。

一、立足学校实际,提炼“时空探索教育”核心理念

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的构建,需要借鉴国内外经验,需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需要富有个性的校长和拥有经验的教师,需要和谐的文化环境。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然而,学校的核心文化还需要我们去挖掘、提炼。在挖掘、提炼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时,要做到认真研究社会发展给教育提供的机遇和提出的挑战;认真研究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特色,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优势,并善于为我所用;认真研究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取得家长的支持,特别是满足学生的选择和发展需要,让多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认真研究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行为,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体现者。

东高地第三小学比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人奉献、拼搏、团结、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构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航天发展史、航天人物等都可以成为学校开展航天精神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资源,这种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在多年的实践中,学校初步将“航天教育”作为提升自己的有力抓手,并着力发展这方面的特色,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经过深入的思考,学校提炼出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即航天活动本身具有的“探索性”。“探索性”的核心内涵是实现并创造生命的价值,而学校又是“人”的教育,其最重要的功能便是为师生探索并创造生命价值服务。因此,航天活动的“探索性”是我们思考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归宿。

2008年,学校提出“时空探索教育”理念。首先,“时空探索”这一概念揭示了航天活动的本质,对应了学校已有的“航天特色”,并具有把这种特色教育向非航天研究人员子弟普及的弹性空间;其次,“时空探索教育”中“探索”这一概念在“航天活动”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顺应了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探索品质的基本趋势;再次,“时空探索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定位既基于学校独特的生源现状,又超越这种现状,既顺应现代教育强调学生探索素质培养的历史潮流,又凸显学校对这种潮流的独特理解。

“时空探索教育”的核心理念,既是对“航天特色”的最好诠释,同时也是对学校文化最准确的总结和提升。

二、细化核心理念,诠释“时空探索教育”

“时空探索教育”的内涵是:时空探索教育是培养学生时空探索品质的教育,是激发学生在广泛的探索活动中张扬生命力的教育,是引导学生通过时空探索创造生命价值的教育。

通过分析总结学校多年来形成的组织文化特色,概括出学校的价值取向,即校训“博学、首创、至善、立美”,成为学校师生的行为准则。

博学:学识渊博、视野开阔。博学是师生进行探索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的航天人正是有了这样的品质,才铸就了航天事业的崛起。我们不要求小学阶段的孩子达到博学,但要有博学的潜质,即孜孜不倦的学习品质,善于研究、广泛性学习的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

首创:不懈探索、争为人先。首创是师生进行探索活动的动力。我们的航天人具有首创的精神,他们敢于创新,不断创新。我们师生的首创体现在善于将他人经验和自己的实际进行整合,提出新的思考,产生新的行为。

至善:修身养德、社会担当。至善是师生进行探索活动的原则,是责任的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是中国航天人的特质,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一种大善。我们的师生也要有这种情怀。

立美:博雅心境、艺术人生。立美是师生进行探索活动的精神追求。学校生活是普通的、平凡的,其中的“美”需要体验;社会生活是多元的、世俗的,其中的“美”需要感悟。师生要在这其中,通过认识美、感悟美进而创造美并享受美;通过生命的释放,生命价值的创造达至生命之美。

同时,学校还设计了校园吉祥物彰显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吉祥物的设计灵感源自运载火箭,以火箭为基础,进行拟人化处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校的班牌、提示语上都有这个卡通形象。

在分解、细化核心理念的过程中,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吉祥物命名活动,经过征求多方意见,最后命名为“航宝”。

航宝的寓意是:航是航天、航海、航空……航是航行,航行需要勇气、力量、智慧……我们要去远航,探索未知的世界;宝是我们每一个孩子,我们不仅是家庭的宝,也是老师的宝,不仅是航天的宝,更是祖国的宝,世界的宝。我们都是“航宝”,我们要在时空探索教育的引领下扬帆起航。

通过校园吉祥物命名活动,学校核心文化理念得到了师生、家长的认同与理解。现在,校园吉祥物已演变成学校争星活动的奖章,孩子们都积极努力,希望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宝”。

三、全方位课题引领,践行“时空探索教育”

北京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时空探索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申报成功,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师生深入研究“时空探索教育”,自觉践行“时空探索教育”。

此项课题研究以深入分析、明确时空探索教育内涵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活动、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建设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课题引领,以此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遵循科学性、创新性、人本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行动研究、个案访谈、比较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时空探索教育的学校特色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了时空探索教育的学校文化特色,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1.校园景观建设彰显个性、形象、特色

校园景观建设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反映,是学校个性的体现,也是调动师生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校园环境是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外在因素,与学校办学理念配套的校园环境建设对办学理念的渗透与推广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我校紧紧围绕着“时空探索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将景观主题确定为“时空探索旅程”。

走进教学楼内,蓝色的星空、拔地而起的火箭、一幅幅壁画,向人们讲述着我们对“时空探索教育”的理解。各个楼层围绕“时空探索”确定了不同主题内容:宇宙与生命、艺术与人文、地球与科技,内容设计跨越古今,中西合璧,彰显了时空探索教育这一理念。

2.德育活动凸显自主、开放、多元

“时空探索教育”的德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为重点。通过实践与研究,我校“时空探索教育”的德育活动凸显自主、开放、多元的特色。

自主:“时空探索教育”中的德育活动要以学生的自主教育为中心,给学生提供较多思考、认知、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具备自我支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实践。要体现“自主”就要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好的机会,放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过程,才能使他们的探索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与提高。

开放:“时空探索教育”中的德育活动是开放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学校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一个“平面”,而应该面向社会、依托社会,为学生开辟新的教育资源与更为广阔的活动场所。在开展活动中,学校、家庭、社会要相互配合,学校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调动家长、社会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中来,共同探索在“时空探索教育”理念指导下德育工作的开展,实现教育的课内外完美结合。

多元:“时空探索教育”中的德育活动应是多元的。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使学校教育更具实效性,学校的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才能走进和适应生活、现实和学生。在德育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研究、参与体验、实践创造等多种形式,感悟提升,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提高探索能力。

3.课堂教学呈现情趣、灵动、尚美

学校的办学理念必须在课堂中体现,我们在课堂教学特色的研究上,打造探索性的课堂,实施探索性教学。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更关注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呈现出情趣、灵动、尚美的课堂教学特色。

有“情趣”的课堂:“时空探索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彰显生命力的课堂,是激发学生创造活力的课堂,是有声有色、有情趣的课堂。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同样可以上得生动、有趣、有情感,以此激荡学生生活情感的涟漪,学生就会在课堂中主动地去实践、体验、探究。

“灵动”的课堂:“时空探索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在放手的同时,呈现出灵动和生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它有心灵的对话、思维和思想的碰撞,学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迪,从而逐步变得有灵气、有悟性、有智慧。

“尚美”的课堂:“尚美”是“时空探索教育”下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课堂教学要引领孩子们达到的境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引领孩子们感受美、欣赏美、展现美和创造美,同时还要增强师生的责任担当,造福社会。大爱无疆。“尚美”是后续不断探索的品质与不竭动力。

4.校本课程建设凸显开阔、贯通、启迪

在“时空探索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实际需求,不断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品质。

“开阔”是“时空探索教育”校本课程的基础。首先,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孩子们接触更多的领域,增长更多的见识;其次,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精进性不断得到发展。

“贯通”是“时空探索教育”校本课程的方法。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上,我们试图实现学科之间的贯通、知识之间的贯通、思维上的贯通。孩子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学习一门知识、一种技能,还是学习方法,领会思想,将之内化为自己的品格与能力。

“启迪”是“时空探索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追求美、创造美,用博爱关心周围的人与物,用智慧造福人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希望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更多地给予学生思想的启迪、智慧的启迪、人生的启迪。

第8篇: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校理念 高校核心竞争力 特色理念氛围

一、对高校理念及其功能的再认识

1.对高校理念的认识

理念是人们在从事活动时所坚守的信念和价值观以及所依据的行为准则。高校理念是以理念或精神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体系,主要包括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办学理念和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高校办学的具体目标、任务、体制、机制、方法乃至校训、校歌、校旗、校徽及校园布局与建筑等,则是高校办学理念的延伸,受理念的无形制约。

由高校理念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理念属于抽象的意识形态范畴,是高校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因素,它决定高校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高校理念的核心是价值观体系,反映的是高校在其办学管理中把什么看得很重要的价值判断。

由此可见,有什么样的高校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高校发展方向、什么样的高校教育活动、有什么样的管理重点,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竞争力。

2.高校理念的功能

高校理念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高指导原则,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从文化的一般层次及其相关系来看,在文化的四个层次中,精神文化体决定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内容和特点,高校文化也是如此,在高校文化的四个层次中,包括高校价值观、高校精神等在内的高校理念文化是高校文化体系的核心,它渗透高校教育活动、行为各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看不见的手,就其导向力、激励力、凝聚力是巨大的。

(1)指导功能

高校理念作为高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指导和决定高校行为的价值取向,是高校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的依据和理论基础。高校理念的指导功能与高校理念的核心地位和形成是分不开的。高校理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基础上的,是有关高校定位的战略思想,它能够指导和反映高校的运行和发展轨道,保证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2)约束功能

通过高校理念的外延和对制度、行为规范的导向影响,实现对师生与员工行为的调节,高校理念是约束高校师生行为的内在自律力,是一种无形无声的命令。

(3)凝聚功能

在高校理念的熏陶、同化与辐射作用下,高校师生员工会从中寻找到一种归属感, 形成对于学校的凝聚力,达到内部一体化的目的。高校理念常常通过自身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等渗透到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中,以期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最终教育目的实现。

(4)激励功能

高校理念明确了“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等战略层面问题。明确的学校远景、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等能对师生、员工起到激励作用。鲜明的高校精神,特色的高校理念,犹如一面旗帜,时刻激励着高校所有成员致力于共同的奋斗目标,塑造优秀的校园文化,使高校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所在,是高校理念的魅力所在。

二、高校竞争力的界定及形成机制

1.有关高校竞争力的界定

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高校是一种社会组织,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间频繁出现高校排行榜、招生大战、公布就业率、争世界一流高校、国内一流高校等,体现为愈来愈强的高校间的竞争,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成为必然趋势。自上个世纪末期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高校,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这里界定的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一所高校长期形成的、能使高校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建立在高校战略性资源基础之上的获取、创造、整合资源的特有的能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这两种能力具备有价值、稀有性、难以模仿、无可替代等核心竞争力的特点。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其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要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就必须识别、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高校竞争力的形成机制

高校与企业一样,就像一棵大树,核心学科是树干和主要的大树枝,其他管理部门是较小些的分枝,最终产品是果实,而核心竞争力则是提供营养的根系,根系的土壤则是文化,尤其是理念文化的滋润。同样,高校的产出,诸如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多少、社会服务贡献大小等均属果实,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高校理念滋润和培养着高校核心竞争力。高校竞争力形成机制图(见图)。

由图示可见,高校核心竞争力核心因素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高校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或者说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在高校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它孕育于高校文化,深深融合于高校内质之中,为该高校员工所共同拥有。高校办学理念、规章制度,教师素质、学风和教风等支撑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三、高校理念要素的竞争力分析

高校理念是构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己有的研究中,我们己经发现许多与核心竞争力有关的概念,如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制度管理、学科资源、师资队伍、高校品牌等等。

1.办学理念规定了核心竞争力取向

办学理念是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导向,规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取向,因此与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没有理念指引的高校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没有理念指引的竞争力,也很难上升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表1是作者在调查基础上,列举了国内外部分著名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2.办学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办学特色是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有效途径。办学特色是在高校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它和核心竞争力相辅相成。一方面,办学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高校只有在发展中强化特色,才能逐步形成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完成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运用;另一方面,办学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结果,正是由核心竞争力得到培育、运用和提升,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才能逐步凸显出来、稳固下来。

3.学科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高校是进行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地方,学科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所高校竞争力的高低。一流的高校一般都具有一流的学科资源,其中部分学科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其他学校所无法比拟,如清华高校的工程类学科,中国农业高校的农学类学科,中央民族高校的民族学等等。无疑,在所有概念中,学科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是最为密切,学科能力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等竞争力。

4.师资队伍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打造的主体

高校成功之关键在于拥有一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培育、运用和评估,无一不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推进。但是,资源本身并非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整合才能转化为能力,师资队伍只有在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动态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核心竞争力来。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有些高校虽然拥有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但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当,以至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始终上不去,结果并未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5.高校品牌是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方式

品牌是高校重要的无形资产,高校核心竞争力综合体现在高校品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上,但核心竞争力并非一种资产,一种能力。无论对企业抑或高校,品牌都不应被看作是核心竞争力,但品牌应该展现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在上述辨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高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模型,(如图2所示)。

四、加强高校理念管理提高竞争力的对策

高校要实现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从高校理念入手,协调好理念与制度、行为、环境之间的关系。借鉴国内外外高校理念文化管理实践,加强我国高校理念管理提高高校竞争力的对策如下:

1.创建特色的理念氛围

高校的特色创建及竞争力是在它的理念指引下而形成的。我国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集中力量争优先发展自己的特色办学理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以自己特色优势独树一帜。

2.培养独立的高校精神

一流高校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立的高校精神。坚持高校的独立性,不被眼前利益所驱动是世界一流高校共同的精神品质。美国明尼苏达高校校长指出:“高校必须坚持自身的基本信念和长远的价值观,我们不能让提供经费资助的公司来指挥高校的研究方向与进程。”由此可见,一流高校发展的纯洁目标不被金钱所左右,培养独立的高校精神对建设一流高校至关重要。

3.创建严谨的依法治校环境

依法治校是一流高校的灵魂。依法治校是作为创建世界一流高校过程中重的管理手段,应积极、渐进地予以推进。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大框架下,通过建立既与国际接轨又顾中国国情的规章体系,设计并执行好每个职能部门的法定工作程序,从制度源头上治理学术腐败,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及早进行理论研究,通过科学的论证,精心设计具体实施方案。

4.配套一流的师资

一流高校拥有一流师资队伍。首先,高校教师选择严格。在发达国家里面,要进入高校任教,必须具备博士学位。许多高校规定,本校毕业生即使再优秀也不允许留校任教,必须在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工作一段时间,接受不同文化氛围的熏陶。世界一流高校非常重视对一流高校教师的培养把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一流的教学和研究设施、为教师确定合理的工作量以使教师有更充分的自主和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作为一流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重要方面。尽管学校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不同,但学校一般会明确地告诉教师学校对他的期望,并采取诸如提薪等有效的奖励措施来激励教师。一流高校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评估,检查教师工作并且促进教师改进工作。

5.创新教学体系

包括学科定位、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等的创新。借鉴国外经验,在学科定位上,拓宽知识领域,如文科生入学时要有数学基础,更多地了解相关学科,充分挖掘学科间的空白;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师生互动式即对话式教育,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在课程选择上,增大学生多学科课程选择范围,如学生学了理科、工科后,可以再学经济、政治等,从而打破了学科界限,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高校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如果创新可以使未来社会繁荣和稳定,那么,创新活动只能源于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头脑清晰、想象力丰富等个人成功所必备的品质,具有这些品质的人才是一流人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9.

[2]杰拉德•卡斯帕尔.成功的研究密集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二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4-118.

[3]刘宝存.何谓高校―西方高校概念透视.比较教育研究,2003.7-13.

[4]韩延明.人学理念及其相近概念辨析.教育发展研究,2004:132-146.

[5]杨东平.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86-89.

[6]韩伯棠,于丽娟.企业竞争力的多方位塑造.北京理工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9-80.

[7]陈运超.浅论高校的竞争力.江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5-28.

[8]钱勤元.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当议.中国高校教学,2003.24-25.

第9篇: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范文

(浙江宁波宝韵音乐幼儿园,宁波 315012)

[摘 要] 人发展的核心是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建构幼儿园文化,就是为找回不断缺失的社会价值,为此要调整长期偏离的培养目标,把平等、尊重、自律、宽容、互助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儿童根基品质的发展。

[

关键词 ] 社会价值;价值观教育;园所文化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教育环境,并将社会价值观融含其中,从而将教育活动的目标指向人的价值观的确立与人的发展,已成为中外众多教育机构采纳的办学治校理念、策略与途径。幼儿园也不例外,如笔者所在幼儿园早在10年前就开始从多元文化的角度探索幼儿教育,力图将幼儿园文化建设与儿童社会价值观教育融合起来。

一、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意义

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当前社会的发展,皆因社会价值观的缺失而陷入困境,表现为各种危机的出现,其直接原因是社会关系中多种矛盾的激化,为此必须把社会价值观教育置于文化建设的核心。社会价值观是构建社会思想道德的基础,其生命力、凝聚力与感召力是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形态,强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源泉。无论何时何代,杜会都需要一定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当前,我国社会急需建立“平等、尊重、自律、宽容、互助”的个体关系,急需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观。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以“和”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寓意深远,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美、人与人的和美、人与自我的和美。近期,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笔者所在幼儿园力图构建和美文化,正是从重塑社会形象、重释价值观内涵、重立社会价值的角度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人的终生发展,因此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把平等、民主、自由、宽容、自律、服务、和谐、协作等作为园所文化精髓,倡导教师顺天性、尊差异、求和美、常宽容,用真情、真知、真爱促进幼儿和美人生的发展,同时引导幼儿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引导家长尊重幼儿的生命特质、挖掘孩子的生命潜能、关注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这在根本上使得幼儿教育回到了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正轨上来,保证了教育目标始终指向儿童的品质发展与心灵成长,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相符。长期以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韩国、新西兰、菲律宾、韩国等众多国家均十分注重社会价值观教育与社会情感教育,致力于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建立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如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品格教育运动,其核心就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由于价值观不是显性知识,而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很难用言语、文字等符号来表达。在个人自由主义与价值相对主义引发社会价值混乱无序的情况下,美国学校非常注重用明确的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儿童的发展,注重给予学生判断的能力和思考的土壤。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基,把教育目标从“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转移到“以发展人的品质为主”,其核心就是应通过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为儿童终生发展奠定正确的、积极的、正面的基本价值观念。

二、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落实社会价值观教育

(一)在社会核心价值理念之上确立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我们提倡的和美教育以平等、民主、自由、宽容、自律等基本理念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价值,把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等作为教育实践的基本指南,这就使得和美教育活动与社会价值观教育在本质上相袭相承,为价值观教育在幼儿园的开展奠定了理念根基。具体来说,在“平等、民主”的价值理念下,我们生成了“尊重”的实践指向,由此在行为上要求教师表现出“人和”的价值追求,即以发展儿童品质为根本目的,关注儿童发展需要;在“自由、宽容”的价值理念下,我们生成了“理解”的实践指向,由此在行为上要求教师表现出“事和”的价值追求,即以发展儿童能力为具体目标,促进儿童积极参与;在“自律、服务”的价值理念下,我们生成了“赏识”的实践指向,由此在行为上要求教师表现出“亲和”的价值追求,即以改善师生互动为直接目标,提升师生互动质量;在“和谐、协作”的价值理念下,我们生成了“激励”的实践指向,由此在行为上要求教师表现出“融和”的价值追求,即以改善环境为动力,实现内外多方协作,共同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二)以儿童品质发展为根本目的建构教育目标

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是儿童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合群性等品质,是实现一切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前提保证。幼儿园教育应把这些儿童发展所需的根基品质作为教育目标构建的基本依据,以使教育活动在目标上摆脱功利化的倾向,而向教育本真回归。为此,我们建立了包括“三自六会、四言五行”在内的教育目标体系,其中“三自”即自信、自主、自律,重在发展幼儿的个性品质与社会性品质,特别是促进儿童主动、独立、合群等根基性品质的发展;“六会”是在“三自”基础上演绎出来的具体行为要求,包括表达、交往、生活、运动、学习、审美等各个方面,都要致力于儿童主动性态度和相对熟练的操作能力的发展;“四言”是基于幼儿表达与情感态度方面的具体内容,力求让幼儿在日常生活的问候、答谢、宽容或请求等情境下,学会主动表达,认同礼貌与尊重;“五行”即是从情感态度(礼貌)、能力(自理、守约)、兴趣(好学、乐玩)等方面将教育目标具体化、明确化。我们极力从简单的易懂易行的日常生活行为中诠释其主要内容的具体要求,同时不忘突显社会价值观念、促进幼儿品质与能力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围绕社会核心价值观设计教育策略

我们紧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从管理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维度建构了整套教育策略体系。首先,在管理文化维度上,我们突出了“民主、服务、赏识与激励”管理理念的制度与机制建设,建构了“重点不在证明而是为了发展”的、突出“公平与质量”的评价体系。其次,在课程文化维度上,我们以“情意课程”为基础,以“礼仪课程”为重点,致力于发展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合群性以及平等、尊重、自信、大方等品质,培养“三自六会、四语五行”的和美幼儿。再次,在行为文化维度上,我们注重以“班级文化”为核心阵地,通过广泛开展园内外的生命教育和关怀教育,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发展。第四,在环境文化维度上,我们注重幼儿情感与态度的正面教育与隐性培养。通过标识形象建设,将正面的、抽象的价值理念形象化、具体化,引导幼儿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与态度。此外,我们还让师生参与环境创设的全过程,开发环境的隐性教育价值,培养师生的荣誉感、归属感与创造力。总体来看,我们注重教育活动的社会实践性,注重通过“和美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