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识字教学案例范文

识字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识字教学案例

第1篇:识字教学案例范文

师:小朋友,这儿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它们的后面藏着我们学过的音节,你选择其中一种动物,就会出现一个音节。谁想当小老师拼读给大家听?如果读准了全班小朋友就跟道他读一遍。

生1:我选择小灰兔。(师点击课件小灰兔后出示音节jià)

生2:我来帮助他——jià。

生3:我可以读得更响亮些——jià。

全班齐读。

生1:我选择小毛驴——qí。

生2:老师我可以帮助他——qǐ。(读得不是很到位)

生3:我能读好它——qǐ。

生2:(自己站起来再读音节)qǐ。

生4:老师我愿意送给他一颗进步星。(学生自己动手做的)

……

二、看图认识汉字

师: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些汉字朋友,这些汉字朋友在哪里?老师先带小朋友到一户人家家里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你看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先自己看图说一说,再试着拼读图上的音节。现在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第19页。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己看图说一说,并拼一拼图上的音节词)

师: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1:我看到两个叔叔在下棋,我还看到一位阿姨在洗衣服,还看到一个哥哥在搭积木,还看到一个女孩在喂小鸡。

师:在这句话中只需要在后面用一个“还看到”就可以了。

生2:我看到两个叔叔在下棋,一位阿姨在洗衣服,一个哥哥在搭积木,还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喂小鸡。

生3:(拼读音节)xià qí。(再读词语)下棋。

师:你在哪里见过这个“下”字?

生1:地下室。

生2:录音机里听过这个“下”。

生3:下楼梯时看见墙壁上写着“上下楼梯靠右走”。

师:你观察很仔细。

生4:“厦师二附小”的“下”。

生5:“厦师二附小”的厦是厦门的“厦”。

师:放学的时候请你仔细看看校门口的牌子,“厦师二附小”到底是哪个“厦”。

生6:下车,下飞机,下楼梯。

(其余汉字教学同上)

师:小朋友真用心观察。其实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我们学过的汉字,只要小朋友多留意我们身边的汉字,我们就可以很快和汉字交上朋友。

三、巩固汉字

师:请大家用手中的卡片跟同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拿音节卡片的小朋友读准音节,拿汉字卡片的小朋友拿出相应的汉字卡片读准汉字的字音,再将汉字放在音节下面。

学生动口读一读,动手摆一摆。

生1:读 xià qí。

生2读“下棋”。

师张贴卡片全班齐读。(其余音节、汉字的复习巩固同上)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摘苹果。这些“苹果”后面藏着我们今天学的音节、汉字,谁读准了,老师将“苹果”送给他。(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争先恐后。一双双小手高举过头,谁也不甘示弱)

生1:鸡。

生2:服。

师:这个字和“衣”组成词的时候读fu,单个字读什么?

生3:读第二声fú。

师:还有“独木桥”等着我们呢!桥上有一个词语,谁能读准这个词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就可以安全走过“独木桥”。

生1:下棋。

生2:我爸爸和叔叔爱下棋。

生3:下棋,我爸爸和我在下中国象棋。

生4:老师,我给××同学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他没有将“下棋”合在一起说。应该说我和爸爸在下棋,下棋很好玩。

(这是课件发出欢呼声,“你真棒!”)

生5:洗衣服,妈妈洗衣服很辛苦。

师:你理解妈妈洗衣服很辛苦,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讲卫生。

四、读儿歌

师:小朋友看这幅图,这群小鸡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自己试着拼读儿歌,自己会拼的、会读的做个记号。

(学生读儿歌)

师:你们是怎么学会这首儿歌的?

生1:我认识一些汉字,遇到不懂的就借助拼音,或者听录音。

师:你的办法真好。

第2篇:识字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数字工程;空间信息;教学

0 引 言

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简称数字工程)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使用《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为教材进行授课[1],课程具有以空间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软件工程等为基础的交叉特色,且以基于案例库的案例教学法为实践教学依托[2],以省级精品课程为网络教学平台,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支撑,实现了教学资源与实践案例资源的相互转化与促进。

1 课程的专业定位

从模拟时代进入数字时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此背景下,信息应用也从传统的模拟及相对孤立的状态,实现“载体是数字的,信息是共享的,网络是连通的,传递是实时的,应用是可视的,决策是智能的”更高层次状态转变。空间信息技术主要解决具有地理定位特征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与应用。在信息化建设初期,3S(即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共享集成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一些国土、规划、防灾减灾等与空间信息应用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建设了大量部门级应用工程。但是,由于建设过程中一些标准、规范都不太完善,技术方法、基础平台软件也千差万别,导致这些应用工程存在孤立性。在目前信息化应用需求背景下,这些工程已不能符合应用需求,需要对已有的空间信息应用相关的软件平台、数据平台、网络平台等进行整合、集成。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借助软件工程技术,结合空间信息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对其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形成数字工程技术的核心内容,见图1。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需要培养基础牢固、知识面广、有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在理论、技术、方法、工程管理等方面讲述了数字工程建设的指导策略和方法,是专业培养的纲领性课程,为后续课程的深入教学提供了索引[3]。该课程从数字工程产生的背景入手,以实现数字地球为目标框架,全面介绍数字工程技术中的基本概念、总体框架、支撑技术和实施方法,重点教授数字工程建设中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实时化传输、可视化表达与智能化应用,充分反映出本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特色。但该课程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内容面广且部分概念抽象,如果教学设计及教学配套设施不到位,会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

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包括核心内容和扩展内容两方面,其中核心内容以教材为基础,是完成课程学习的基本目标;扩展内容从现有技术发展的要求出发,教师可结合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讲授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最新前沿技术。

在核心内容的教学上,需要讲解清楚数字工程的基本概念,从数字工程产生的背景入手,让学生掌握数字工程的总体框架,并结合软件工程技术,理解数字工程技术支撑体系中3类技术方法(计算机、网络通讯及空间信息处理)的集成应用;从“建立平台、搭建应用”的基本原理出发,讲解数字工程基础平台的概念与内容;从数字工程领域应用角度,学习数字工程可视化方法、智能化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数字工程中的作用;熟悉数字工程建设的组织过程,学习其实施过程,了解数字工程的应用领域;通过实践项目训练,形成数字工程应用软件项目的设计、实施、控制等实践能力。为此,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应密切结合专业的培养方案,体现交叉学科的特色,把分散在多学科中与数字工程技术相关的共同知识点提炼出来,作系统化分析与处理,使其转换为教学内容,见表1。在完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还要突出课程的专业特点,在课程与相关专业知识之间实现统一的学习平台,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有牢固的基础。

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讲授核心教学内容基础上,课程教学也应紧跟相关技术发展,保证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为了实现课程内容的新颖性、现势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将新技术、新应用补充进来,将最新的数字工程应用项目的技术细节、实施过程更新到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内容中,作为教学上的扩展内容。例如,最近几年来,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是解决时空信息存储、管理、分析与应用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在核心教学内容中,这些方面均未涉及,而随着信息获取手段、硬件存储和网络传输能力的快速发展,这些新设施、新技术的应用,已经进入数字工程的项目实施中。因此,在新的教学内容上,引入大数据(大数据应用背景、大数据应用目标、大数应用特点、大数据应用原则、大数据应用途径)、云计算(云计算互操作和集成标准、云计算服务目录管理、云计算安全和隐私、MapReduce计算框架)内容作为扩展层次的教学知识点,既满足了n程教学的需求,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现势性。

3 配套教学条件

配套的教学条件是数字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该内容主要体现在教材建设(包括实践教材)、特色(专业)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及实践案例库建设4个方面。

3.1 教材建设

作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学校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建设非常重视,而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因此我们课程的教材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2006年,课程组就主持编著了《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并成为“十一五”规划教材及教育部精品教材;2011年我们对该教材进行了改版(第二版),突出了新技术的发展,为顺利完成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配套的实验讲义《数字工程原理与方法实验指导》也已成型,为理论教学的实践指导提供了关键的素材,目前,实践教学教材也纳入国家规划教材。总体上,通过课程的理论、实践教材建设,保证了学生使用该教材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字工程的实施技术与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课程实践基地与特色(专业)实验室

通^多年的课程建设,结合不断的科学研究活动,我们为课程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直接向课程教学与实践开放。在课程教学中,国家地理信息局数字工程研究中心为本课程的实践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设施基础。此外,武汉大学智能可视化和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等特色实验室,也专门针对教学中的智能化和可视化技术、数字工程平台建设等主要教学主题,提供了现实的项目应用蓝本,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生通过课程实践,亲身体会到利用先进教学设备展示的数字工程应用效果。此外,数字考古研究室的最新成果也为数字工程应用(数字考古)提供了直观的范例,很好地促进了课程教学效果。

3.3 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为快速、高效地实现师生互动、展示教学内容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为促进课程教学,学校建立了开放式的课程网站(湖北省精品课程),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和交流平台。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利用即时通讯工具为学生在线答疑,例如每届学生都建立了师生课程学习群(QQ群),教师可以通过文字、语音与学生实时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除了针对每个年级的通用交流平台以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品课程网站,针对学生提问较多的知识点,设置了专门的讨论空间作为答疑、学习以及其他交流通道,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资源,提高了问题解答的效率。

3.4 教学案例库

案例库对于促进理论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教学效果[4],本课程教学中建立了教学案例库,并给学生提供实际项目的全套需求、设计文档及源代码。在10多年数字工程项目开发实践基础上,我们针对“数字工程”理论教学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开发配套的案例库系统,选取的应用领域均来自多年来项目建设的实例,主要包括数字城市、数字电力、数字水利、数字环保、数字国土、数字农业等重点数字行业应用,从行业应用的背景介绍、支撑技术(如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服务架构等)、应用需求、设计、维护等各个方面,对案例的内容进行系统的阐述;对于部分大型工程项目,甚至包括招、投标信息,也进行了针对性的编辑和精简处理,提取与理论教学知识点相对应的案例库,较真实地还原数字工程项目建设涉及的理论知识、关键技术、流程和内容,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点深入学习和实践项目建设参考[2]。

案例教学效果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课程的实践内容都来源于历年来的实际工程项目,实践内容对学生非常具有吸引力,通过参观项目的演示,学生了解了项目的大致内容及实际作用,激发了学生探索技术细节方面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作适当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对于某些优秀的成果,可以应用在实际项目中,或参与国内技能大赛,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其动手能力,不少学生的课程实践作品多次获得业内顶级公司或教育部组织的顶级行业技能大赛奖,该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优秀实践成果也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案例建设。

4 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中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实习等实践性环节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本专业校级精品课程网站的丰富资源,教师在主讲的单模式中,逐渐渗入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利用各种工具重构知识,将视听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数字化学习与传统学习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结合[5-6];采用案例教学、基于问题学习、任务驱动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合作式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1)个性化培养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教并重、个体差异化的教学模式,重视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实现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转变教学观念,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为“互动”式教学,以提示、引导、启发、讨论的方式激发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支持和肯定,帮助学生参与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2)融合实践与案例教学。在掌握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特色实验室和课程实践基地的功能,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教学中采用知识体系概论(总体)―知识点强化训练―分组项目实践集成(总体)的“总分总”教学设计,兼顾理论讲解和实践过程的系统化。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理论教学环节中,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详细分析,采用“案例导入、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和理论归纳”五步教学流程,用实际案例辅助纯理论教学的不足,进行案例实证刺激,使教学内容易于理解,便于学生掌握。

(3)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采用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应用的渐进式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针对重、难点知识点,设计了“教师预讲―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学生课堂发言―教师点评与总结”的探索式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数字工程“可视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是两个教学难点,在教学时除理论教学外,还要组织学生参观相关项目成果,鼓励学生搜集相关领域项目信息,对可视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反映的设计思路、功能表达以及面向的业务领域进行讨论分析。

(4)多种形式考核,综合评判学生能力。除平时布置思考题外,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法。例如,作为教学环节,项目工程投标就是一项锻炼学生总体把握综合实效的策略。常规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往往从知识、技能角度考虑学生的培养,很难从整个项目的宏观角度考虑整个项目的技术思路、成本等问题。为了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采取教师提出工程项目,从技术、成本、环境、规模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投标竞争、答辩,最后进行评比。此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也提高了教师对数字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把握能力。

5 结 语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精炼了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数字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的理论方法,是软件工程技术在空间信息应用领域的具体应用。在教学内容中合理引入现势进展资料,完善教学配套条件,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下一步,本团队将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案例库建设上,基于理论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知识点),从改进网络教学平台的师生互动效果、案例系统的环境模拟简易化方面,进一步加快进度,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联系和相互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理论基础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边馥苓. 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M]. 2版. 北京: 测绘出版社, 2011: 91-95.

[2] 沙宗尧.“数字工程”理论授课中的案例教学法及案例库建设[J]. 计算机教育, 2016(16): 109-114.

[3] 袁小华, 王令群, 张书台.“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课程的教学探索[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5(5): 27-30.

[4] 王华荣. 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4): 62-64.

第3篇:识字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改革;案例教学法;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5-3628-02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导入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基本设计方法,达到对数字媒体技术体系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具备利用各种编辑工具软件对数据处理能力,以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打下基础。

1 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

目前国内高校该门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大多以刘清堂主编的《数字媒体技术导论》为主,该教材是21世纪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规划教材,内容通俗易懂,体系科学、知识点较多。

1.1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

该门课程包括了理论与实践两部分,课程内容结构如表1所示:

基础理论部分以数字音视频、图像处理、游戏设计技术以及Web集成与应用为重点,基于这样的考量是因为在后续专业课中有多门课程与此相关,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对培养方案中有多门语言类课程感到困惑,本门课程中的游戏设计实践就引导学生理解学好语言类课程对这部分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1.2 课程教学方法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采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操作能力确保完成作品设计的教学步骤,一味强调理论教学,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也感到课程难度大,作为专业导入性课程的目的得不到体现。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案例式教学将极大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学目标更清晰,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掌控,在实验操作时也利于学生模仿,因此案例式教学可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转化,通过具体的情境,将隐性的知识外显,或将显性的知识内化。

采用案例教学法时,案例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精心选择和设计,每一章的案例为最终的作品所用。如在讲解数字图像的处理技术中采用以下步骤完成:

1)案例导入:通过演示所设计一个的网站,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网页设计中采用了什么素材。

2)案例剖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理解音频、视频、FLASH、图片、文字等素材在网页设计中的作用。引申出基于Photoshop的网页页面设计,最后如何采用Fireworks实现网页的无缝连接。

3)案例精讲:结合已具备的Photoshop基础,详细讲解基于Photoshop的网页页面设计,既达到对Photoshop软件高级技术的演示,又达到如何使用软件形成作品的过程。

4)总结案例,布置实验内容:结合案例的实现过程和所学知识,布置实验内容,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素材,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准备下次实验课的内容。

5)教学效果评估:根据学生实验过程总结学生在实验中碰到的难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完善案例教学以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目的。

2 以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活动,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充当主导作用,而学生充当主体作用,因此在强调教师“教”的同时,同样强调学生的“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2.1 以任务驱动法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展开

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便于学生的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有很大的帮助,但这种按部就班的实验内容对学生的开发动力、想象力的培养作用有限,完全机械式的实验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任务驱动的组织上,采取总任务与模块化任务相结合、实验课与开放实验相结合的策略。

在完成了所有实验课的项目开设以后,教师指导学生成立每5人左右的小组,由学生自选项目,确定总任务,根据项目划分模块,从而确定子任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收集相关素材。每一个学生充当一定的角色,缺一不可,任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既能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能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应定期检查任务进展情况,对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同时在实验条件上应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2 以校内外科技竞赛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度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作为工科性质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设计能力。课堂任务驱动仅仅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通过任务完成的情况,吸收一定数量的学生进入院系创新活动中心,培养学生参加各层次的科技竞赛活动。

数字媒体技术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很广,为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程序设计大赛、DV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3D设计大赛等,层次有校内的、省内的乃至全国性质的,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达到深化专业研究领域的研究性学习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的“传、帮、带”作用,使整个学科的发展呈现良性的发展。

可见,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确定研究内容起着重要作用,为学生尽快进入专业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

3 总结

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对课程改革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教师课堂理论的案例教学法、学生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建设了专业科技竞赛的梯队,最终实现课程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丁向民.诠释数字媒体技术导论中的“导”[J].计算机教育,2012(23):63-66.

第4篇:识字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数字取证;信息安全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117-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method into the digital evi-dence class teaching. It is shown that the ability of combining theoryand practice and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for students can be pro-moted by using this 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accordingly the tea-ching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digital evidence; information safety

1 前言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在1870年由美国哈佛法学院院长兰戴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提出的[1]。他认为:“每一种法律原则和理论均需要漫长的发展和推演。而传统教学法尽管也将这些法律理论进行了阐述,但并没有让法律学学生利用自己的大脑分析和领悟这些理论。假如让法律学生在通过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和阐释这些法律理论,将会更好地达到法律教学的目标。”这一教学法深受学生喜欢,已经普遍被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工商管理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教学中,并成为“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

案例教学法有多种定义。在教育学中普遍采用的定义是:教师以典型案例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指导学生通过剖析和探讨案例,在情境中领会相关理论知识并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规律,将书本理论知识与案例实践相结合,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2]。简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使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已成为重中之重。在这种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已成为诸多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中的重点学科。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顺应时代潮流,在2003年经过国家批准成立信息安全专业。基于多年的专业建设以及国家、社会与信息安全学科的多种需求,随着数字取证技术的发展,在2015版的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大纲中增加了数字取证课程,顺应了时代潮流。

数字取证技术也称为计算机取证(Computer Foren-sics),是信息安全学科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研究分支。数字取证有不同的定义,常用的一种定义是:使用被证明科学的方法,对电子数据进行恢复、保存、分析、验证,作为呈堂证供提供给法庭。可以说数字取证是一门涉及计算机、信息安全和法律的多学科交叉的技术。信息安全相关法律知识也是数字取证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开设的数字取证课程的授课对象是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和信息安全专业学生。普遍受重技术轻法律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热衷于学习各种数字取证技术,而轻视数字取证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因此,从信息安全教育以及数字取证课程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各种数字取证技术的掌握是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对数字取证相关法律法规有较深刻、系统全面的理解,才能达到数字取证课程的学习要求。

2 案例教学法在数字取证课程中的应用

有多名学者对数字取证课程的教学研究进行探讨[3-6],但都侧重于数字取证实验教学及专业建设的研究。如宋秀丽等针对计算机取证课程的实验教学提出两套方案[4]。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数字取证课程的实验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如何让学生既学到各种数字取证技术,又掌握相关法律知识,还没有研究。

根据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应该是既掌握各种计算机及信息安全技术,又掌握计算机及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综合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考虑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数字取证课程的教学中。这是由于数字取证技术既是一门涉及计算机和法律的跨学科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案例教学法恰恰适合这样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接收的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和处理实际中问题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笔者就运用案例教学法讲授数字取证课程的实例进行说明。

案例一 民警在某繁华地段路口抓住正在发放宣传材料的嫌疑人甲,传单主题为“世界末日”就要到了,只有加入他们的组织才能得救和“教”能治病、能消灾避难(宣传)。据其口述,他否认自己正在宣传,并称自己只是受雇于一个陌生人,按小时计费发放传单,并不知道自己手中传单材料的真实内容和来源。警方希望能从扣押的电脑中得到相关证明和线索,找到传单材料的真实来源和其他涉案人员或信息。乙为警方初步掌握的和其QQ有联系的另一嫌疑人。

问题:1)查明甲乙联系途径;2)传单材料的内容;3)嫌疑人甲持有传单材料的来源;4)嫌疑人甲是否打印过乙发送给他的文档材料;5)嫌疑人甲使用的计算机的基本信息;6)嫌疑人甲使用的设备中有一型号00jb-00kfa0的WD移动硬盘,请确认该硬盘序列号200511124835;7)查明乙可能的IP地址;8)此案中涉及的证据有哪些?

案例二 近期,某GA部门在监测巡查过程中,发现XX小区X楼XX高层存在一个以虚拟物品进行电话诈骗的组织,经秘密调查,发现该组织以XX币为基数,以利滚利的盈利方式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经紧密跟踪观察,已掌握部分案件信息,并在X日深夜突击扣押三台犯罪嫌疑人的手机、一台笔记本。因时间关系,只对笔记本硬盘及其中两部手机进行了证据固定,笔记本硬盘已被制作成为证据镜像(文件名为电话诈骗.E01)。

作为调查人员,请从这些手机与硬盘中找出参与电话诈骗的涉案信息。调查要求:1)找出参与电话诈骗的人员信息,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2)找出犯罪嫌疑人可能使用的通信工具及涉案内容。

正式课堂讲授之前,先给出案例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准备,认真思考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在正式上课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析他们各自方案的优缺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该案例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其应用方法,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将学习内容寓于案例实践之中,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另外,教师也将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受益,达到与学生双赢的结果。

3 结语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作为传统教学法的有益补充,以其理论蕴含于实际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数字取证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总结、理解去获取较全面的知识和运用所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教学法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能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如案例的选择、理论知识点教授与案例分析的有机融合、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案例准备与有限的课时相矛盾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恰当处理这些问题,以保证在使用案例教学过程中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Morgan E M. The Case Method[J].Journal of Legal Educa-tion,1952:379.

[2]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案例教学在高职商贸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3]吴同,韩臻,王健,等.保密专业计算机取证实验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4(13):32-34.

[4]宋秀丽,陈龙,邓红耀.计算机取证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6):47-51.

第5篇:识字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职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6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逐渐深入到人们的各个领域,包括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计算机。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对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熟练的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能培养更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成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既能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也能熟练的掌握办公软件的操作。如何才能让中职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的的一个难点。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我校是一所地处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学生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由来自本城市的学生,也有来自周边农村的学生。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拥有计算机,或是学生在初中就学习过计算机,以至于有些学生在上中职之前就对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技能方面掌握的相当的好。但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系统的教育,对计算机操作方面就有所欠缺。

2.教学内容上。无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都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测试内容,以至于计算机专业与非专业都学习同样的知识内容。没有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素质相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标不明确。

针对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锻炼学生对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信息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就业岗位的需要。因此,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突出这门课的实用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优点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真实的案例,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通过对案例的一步步分析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课程教学中以典型案例划分教学内容,以案例引导课堂教学,以案例引导学生对难易知识点的掌握。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解,让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寻求实现解决该案例的方法,在有针对性的学习情况下,学生更易吸收与消化新知识,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1)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实践性比较强,是教师精心设计与策划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案例包含了课堂上所要学习的所有新内容或是以前所学习过的内容。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与分析,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2)通过案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课本原有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设计恰当而丰富的来自人们生活的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通过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4)通过案例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还要经过缜密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

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系统、Of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网络等内容。由于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下面以Word、Excel、PowerPoint三个知识点为例,说明具体案例设计的内容

1.word案例:制作个人求职信。个人求职信是每个学生在毕业后求职所必须要制作的,它可以让面试者一见便能对你有个初步的了解。本案例所要涉及的知识点为:设置字体和字号、艺术字的制作、插入文本框和图片、设置段落格式、表格的使用。通过本案例的制作,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制作个求职信的基本知识和方面,训练或培养学生运用WORD完成字体排版,艺术字制作,文本框和图片设置及表格应用的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与应用奠定基础。

2.word案例:宣传小报的艺术排版。在学习生活中,学校里要举行什么课外活动,可以通过WORD制作宣传小报加以张贴,从而来宣传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同学来参加。本案例所要涉及的知识点为:艺术字的制作、图片及艺术字的组合、图文混排、文本框的插入、页面边框的设置。通过本案例的制作,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制作宣传小报的基本知识和方面,训练或培养学生运用WORD完成文本框、艺术字、图文混排等的综合应用的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与应用奠定基础。

3.Excel案例:制作个人财务收支情况统计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利用Excel来制作个人每个月财务收支情况统计表,这样可以统计每个月自己的收支情况,以便更好地支配自己的收入与消费。本案例所要涉及的知识点为:Excel的基本操作、Excel表格的格式化、Excel常用公式的运用、Excel图表的制作。通过本案例的制作,使学生了解制作个人财务收支情况统计表的基本知识,训练或培养学生运用Excel完成文字格式化、公式运用、图表制作等综合应用的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与应用奠定基础。

4.Excel案例:商品销售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在公司或是销售店里,人们经常会利用Excel来统计与分析商品销售数据,从中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利润最大化。本案例所要涉及的知识点为:Excel的基本操作、Excel表格的格式化、Excel公式、函数(SUM、VLOOKUP)的运用、Excel排序与分类汇总、Excel透视表。通过本案例的制作,使学生了解制作商品销售数据统计表,并对表进行统计、分析,训练或培养学生运用Excel完成文字格式化,公式运用,排序、分类汇总等的综合应用的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与应用奠定基础。

5.PowerPoint案例:公司会议PPT的制作。在公司中,上到企业高管,下到公司员工,都喜欢用PPT来制作会议讲稿,因为PPT在很多时候能做出动画效果,加上一些音质效果,让人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公司的一些文化等。本案例所要涉及的知识点为:母版的设计、文本占位符的格式化操作、背景图片的使用。通过本案例的制作,使学生了解制作PPT演示文稿的方法,并完成个人求职简历的演示,培养学生运用PPT演示文稿模块母版设计、文本占位符的格式化操作、背景图片的使用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与应用奠定基础。

经过一年的教学验证,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同时也能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技巧,甚至对于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一些高级操作都理解得很透彻,在期末测验中,学生的理论与上机考试成绩都比较理想。

四、总结

教育的任务不是将信息强制灌输到学生头脑中,而是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新知识、新内容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极大的热情与激情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把课堂知识学习好的情况下,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利用案例化教学法教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利用案例化教学法的手段,对教师的要求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是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冬梅,王爱继.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4-148.

[2]张积家.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94-407.

[3]马乐.计算机文化基础[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第6篇:识字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数字教学资源库 课例 盈利能力分析

随着互联网及无线通讯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得以显现,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模拟、项目、案例等教学策略的普遍推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是深化职业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围绕《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展开研究,力图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财务报表分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应用的优势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囊括多重多样的教学资源,可以根据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不同选取相应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领悟内在原理,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具体优势如下:形式多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教学案例库的使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通过使用习题库可以及时巩固学习内容,掌握已学知识点。

二、财务报表分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应用策略

(一)融合多种教学方法

经济环境在迅速变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然而学生的理论学习相对滞后,如何在现实工作中处理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情境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这些教学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些多样化方法的组合对于《财务报表分析实务》这门实务性强的课程来说是较为有效的策略,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问题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采用理实一体的架构设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架构,达到二者有效互动、融合,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应用的基本思路。

首先,明确学习任务。根据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确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其次,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中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备用。再其次,按照案例导入新课――理论内容的学习、实训――根据已学内容设计运用性项目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步骤实施理实一体化。

三、财务报表分析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课例――盈利能力分析

(一)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指针,本专题将掌握盈利能力衡量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作为知识目标,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使用不同的衡量指标对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案例教学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规范表达、沟通合作、严谨实务、独立思考的品质。其中盈利能力衡量指标的分析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

(二)设计构架

在教学设计上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架构,安排一个理论任务,两个实践任务,一个理论任务也就是盈利能力衡量指标的计算分析。首先以财务辩论创设情境,引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其次,通过微课课件的播放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并解答学生的问题;最后,通过真实公司的案例资料练习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职业核心能力。

(三)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主要分为课前准备、问题导入、理论学习、实训巩固、应用拓展、项目作业布置几个方面。

课前准备。教师主要根据课程内容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中找到适用案例、Excel财务分析模板、微课课件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主要是划分讨论小组,从上市公司中选取分析对象。

问题导入。课堂开始时,创设情境,将教学资源库中的案例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目的是为了发现矛盾,导入问题。教师首先创设投资方案选择的情境:我公司现有一笔大额闲置资金可使用,投资部的两个项目组分别提出了对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厦门厦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两个公司的投资方案,假设你是公司的决策人根据利润表数据做出决策并说明原因。之所以采取小组讨论,是为了让学生们深入思考,发现不同答案。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每个小组分别做陈述发言,说出自己的选择并给出决策依据。老师根据不同的决策依据,引导学生思考哪个到底应该如何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根据什么指标来判断,由此引入新课――盈利能力衡量指标的计算分析。

盈利能力衡量指标的计算分析就是本次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其中盈利能力衡量指标的计算是教学重点,而其对应的分析是教学难点。

理论学习。选用财务报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中盈利能力衡量指标的微课课件给学生播放,通过多媒体将理论知识更为形象生动的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对于学生观看微课课件后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实训巩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习题库中抽取相关题目让学生计算并分析,巩固已学习的知识。为了提高效率,达到更好的效果,采取分组速算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计算出指标值后,如何进行对应分析成为一个难题。通过指标含义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分析结论。

应用拓展。根据课堂伊始的导入案例的相关资料,根据所学内容对徐工集团和厦工集团两个公司进行盈利能力的分析,并作出投资决策。每组派代表对投资决策进行陈述,教师对学生陈述进行点评和讲解。

项目作业的布置。指导各组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展开对真实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分析,做出分析报告、过程综述等物化成果。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根据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中Excel分析模板得出指标值,做出图文并茂的分析报告。

第7篇:识字教学案例范文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从小学生的特性来看,只要出现好玩有趣的事物,小学生的积极性便很容易被激发出来。接下来,小学生便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小学教师应充分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在识字教学中,基于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好玩的小游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知识。

例如设计一个“看图识字”的游戏。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搜索文字图案,这些文字被制作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但文字的基本形态依然清晰可见。其次,教师调出这些图案资源,学生看图识字,答对奖励一个积分,答错减掉一个积分,积分最多的学生将获得最后的胜利,并颁发荣誉证书。学生通过看图识字,既收获了愉快的心情,也加深了对汉字的印象。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1.象形字教学

一般来说,象形字的记忆难度较形声字小,但部分生僻汉字除外。所谓象形字,其实就是人们根据日常生产生活中见到的现象演化而来,最初笔画繁琐,趋向于图案。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图案不断被简化,便形成了今天的汉字,但我们仍然能从其中捕捉到一些信息。引入多媒体技术后,教师便能快速高效地调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再现象形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爱上汉字,爱上汉字的奇妙和美丽。例如学习汉字“山”时,学生可以调出山的画面,然后从山的画面中提炼出“山”字的雏形,让学生感受到象形汉字的魅力。

2.形声字教学

形声字是汉字的另一组成部分,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识字学习具有基础性作用。所谓形声字,实质是一个或几个表意的形旁以及表音的声旁组合而成的。纵观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形声字的数量占据了极大的比例,每个汉字的笔画较为繁琐,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无疑降低了形声字学习的难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在学习汉字“钱、材、消、融”,这些字是左形右声,另外还有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这些汉字进行快速地归纳,最大限度地调出所有相关汉字,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在电脑输入法不断成熟的今天,人们的书写习惯从传统的纸和笔变成了电脑和键盘,长此以往,人们已经越来越写不出优美的汉字,这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不利的。因此,小学识字教学还要落实到汉字书写教学中来。在传统识字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先对照给出的汉字进行抄写,一遍又一遍地周而复始。接下来,教师将要求小学生对刚才抄写的汉字进行默写。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是单调的、枯燥的。引入多媒体技术后,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教学也实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每个汉字进行结构的拆解、重组,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汉字的构造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汉字的印象。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学习成果

小学生的识字学习需要进行定期的复习巩固,强化既有的学习成果,并为更加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强化学习成果,将增强小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形成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此过程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破除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营造活泼向上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所教知识进行高效回顾;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出先前的学习资源,并组织网上测验。

例如在学习汉字“幸”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了“幸”字的笔画构成、读音,以及与之有关的词组、造句。教学结束后,部分学生对这个汉字仍然没有记住。此时,教师可轻松调出课堂教学时多媒体自动记录的教学档案,让学生自主观看、强化记忆。在单元学习中,学生又学习到了“辛”字,感觉容易与“幸”字混淆。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可调出多媒体中的教学记录,将这些相近汉字进行专门教学,并且引入了其他相近汉字,和学生一起探讨相近汉字的区分规律。

第8篇:识字教学案例范文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越性

案例教学法具有传统式教学法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1.符合中等职业高中学生心理特征。中等职业高中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薄弱,但是对新事物、新观点、新形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案例是一个个真实典型的事件,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剖析处理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良好的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2.讲究科学,注重实用,做到了个别性与普遍性相统一。案例教学中所选用的案例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这些具有一定典型性的事例,在一定时期的经济环境中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过教学中的案例讲解,能使学生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使他们面对各种各样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具体应用。3.鼓励创造,弘扬个性,做到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统一。案例教学法的精髓是让他们开动脑筋,苦苦思考。许多案例就是问学生:“你们说该怎么办?”若不经过认真细密的思考,很难得出圆满答案。这样可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案例教学不重视得出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因倡导多向、发散型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积极参与,共同讨论,充分发挥师生两个主体作用。案例教学具有参与性,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求师生之间的密切沟通与共同讨论和分析,充分发挥师生两个主体的作用。5.案例讨论,撰写报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一个优秀的财务管理教学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案例教学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准备案例讨论时,要写出发言提纲;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劝说、聆听等与人们打交道的技巧;在案例讨论之后,要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其文字表达能力在写作中得道提高,从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类型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三种类型:课堂引导案例:这类案例以教师讲授为主,重在讲清原理,给出分析过程,给出分析结论,发挥烙印和理解的功能;课堂讨论案例:这类案例以学生讨论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重在应用,发挥培育素质和能力的功能;课外思考案例:这类案例以学生自我研究为主,重在应用,发挥巩固和提高的功能。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第9篇:识字教学案例范文

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主要有“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在新形势下部分课程内容设置显得不够合理,部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无法完全满足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动手能力培养,更无法有效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目前,作为计算机教学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的“数字逻辑”,要求学生掌握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分立元件、通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及基本的可编程器件等,介绍的方法也以传统方法为主,已无法适应目前应用的需要;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内容是讨论计算机的结构、各功能部件原理及设计方法,同时介绍当前的新技术、新方法,目的是让同学们熟悉计算机的结构,为以后应用和设计计算机系统打下基础。目前大家普遍采用的教材在部件设计中讨论的方法主要是硬布线逻辑或微程序设计方法:硬布线逻辑运行速度高,但缺乏灵活性;微程序设计方法有一定的灵活性,但资源占用多,运行速度慢。尽管这两种方法对于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但由于缺乏实际应用背景,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更是无从谈起。“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存在类似尴尬,讨论以16位个人计算机为背景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适合入门和了解基本原理,但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一样,由于缺乏实际应用背景,教学目标无法完全实现。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系统编程(ISP)、片上系统(SOC)等技术的发展,32位个人计算机的应用已很成熟,多核64位计算机应用也将逐步成为主流。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软硬件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加大相关新技术的比例,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国外许多知名高校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已经作了适时调整,如麻省理工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培养,为此专门开设了“计算机系统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自主设计ALU、单指令周期CPU、多指令周期CPU乃至流水线32位MipsCPU和Cache;斯坦福大学也有相似的课程和实验环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杨百翰大学在基于可编程逻辑的超级计算机研制方面也有大量成果。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尤其是在一些法学、工商管理类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目标是解决学生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以提高应用能力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具有综合性、交互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多种特征,它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教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鉴于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特点,教学中尤其适合案例式教学。目前在国内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案例教学比例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案例数量不足,质量欠缺;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对滞后;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等。

2以ISP技术为主线改革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按合理教学顺序一般为“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一些课程可以在时间上重叠,如“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由于ISP、EDA技术可以灵活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产品,是目前工程实践领域和芯片设计领域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相关技术列为重要内容,即以ISP、SOC技术为主线,使相关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数字逻辑”课程中,应大幅增加可编程逻辑技术的比重,重点讨论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IP核的方法,使学生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增加计算机设计原理和实践的内容,也可考虑再单独增加一门计算机设计课程以替代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在该课程中重点讨论如何采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计算机各部件如CPU、Cache等,通过实际应用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可以考虑以16位计算机应用知识入门,以讨论32位计算机的应用为重点。相应的,作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先行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应把相应的内容整体提升到32位,考虑到学习过程的先易后难,可以先介绍16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作为入门,再对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展开。单片机系统本质上也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针对应用或用户定制的完整、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操作系统原理、应用程序设计和硬件设计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别是硬件系统设计能力可以通过以上几门硬件课程的系统学习逐步培养,因此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注意衔接,同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面向实际应用,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为目的。针对实践教学,目前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的实验项目及内容固定,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步骤程式化,许多同学按教学实验计划做完实验,仍然无法充分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无法真正拥有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计算机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理应不断地适应这种要求,相关的实验教学应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思路是利用ISP、SOC技术开发出一种内容可定制的硬件课程教学实验平台,由于作为控制对象的电路是相同或相近的,可以设计为通用模块,而实验平台控制部分则可以利用可编程逻辑改变,以适应不同的课程。如控制部分设计为基本CPU即可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相关实验;控制部分设计为单片机即可做“单片机”课程的相关实验;甚至控制部分可以设计为个人计算机CPU,配合有关的接口电路,即可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相关实验等。在我院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相关硬件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已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我院“数字逻辑”教学大纲已在近年作过相应调整,EDA技术、可编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原来的20%增加到60%以上,经过多年的建设,“数字逻辑”课程在今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引入利用ISP技术设计CPU软核等教学和实践内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也增加了32位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讨论,新的实验设备可以进行32位的相关实验等,这些安排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明显提高了。

3采用案例教学法作为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事先精选的典型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可以为同学们模拟实际应用的场景,获得近似于实战的经验。为完成设计目标,同学们自然会自己主动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通过用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这样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握上,而不需要过分在知识细节上消耗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首先必须有代表性和实时性,必须是实践中的典型应用实例。在实践中应用的几率高,具有普遍意义,这样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值得花费精力讨论和设计,才是有意义的。同样重要的是案例需具有实际工程背景,学生可以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和特定的环境,有针对性地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进行设计,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还应该形成相对固定的案例集,并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应定期对案例集进行评估,剔除一些过时的案例,增加一些新的典型应用实例。这样就保证了案例的典型性、实时性及工程背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案例教学法作为主要方法,并把案例分为4类:一是问题评论型,给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去评价;二是分析实现型,不给出解决方案,要求学生讨论分析以提出方案;三是实际模拟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的实践活动;四是发展开放型,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讨论相关理论的发展趋势。我院在相关课堂教学中采用的部分案例如表1所示。在“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的重点章节教学中,我们通过采用上述案例法,调动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听众,在案例学习和讨论中,鼓励学生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发表意见和争论的气氛。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