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范文

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精选(九篇)

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

第1篇: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范文

关键词:不完整家庭;思想畸形;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056-02

梁启超在他的《少年中国说》最后一部分中慷慨大呼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不足百字之言,说出了青少年对国家的重要性。我国当代大学生就在这重要行列中。

他们责无旁贷地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一切重负,担负着未来和希望,他们必须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成为各行各业的人才,大到航天事业,小到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经营。近几年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大发展,很多是各高校航空航天领域的中青年科学家。这说明,老一辈终要退去,年轻人将要接班。能否教育和培养出各行各业合格的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在世界上的影响。人才是教育培养出来的,不能自然成长。要有科学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在大学期间,引导他们在相应的时间最大程度的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总体上看,正常家庭生活成长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扩大,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使社会心理、家庭情感,伦理道德相应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中出现较多家庭不完整现象。不完整家庭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对这些学生的引导、教育与管理已经不是个别问题,在学生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摸索出一个或几个这样“点”的经验,以便带动引导、教育、管理好来自特殊家庭学生的一个“面”。就可以在较大的范围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针对单亲家庭的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分别对待,加强教育。

一、只有自强才有希望

例如:某高校学生,男,21岁,北方人。对学习没有热情和兴趣,在班级活动中消沉无语。

通过多次思想交流,调查了解到他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性格开朗活泼,从小学开始担任班长,学习优异,能弹琴会唱歌,学年短跑冠军。初二时,父母离异受到严重的精神打击,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曾经三天躲到自家的柴草垛中不出来。他感到自己犹如一叶扁舟,漂荡在黑夜的惊涛骇浪中,失去依靠,看不见港湾,没有了一丝希望。他没能考上所喜爱的医学专业,立志学医的理想破灭,他怀疑自己的智商低能力差,自卑、苦恼、终日被失望萦绕纠缠。所以,在学校的表现就是对学习、对班级一切活动都无动于衷,有时还有些神经质。

管理心理学指出,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情感非常脆弱,加上特殊家庭的特殊情感体验,给本来就很脆弱的心理又蒙上了阴影。这类学生消极情绪明显,常感到自卑苦恼,怀疑自己的能力。严重的精神压力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这个不能把控自我情绪的年龄,还不能理智地对待父母离异的事情。在顺境和幸福中长大,在赞扬和羡慕中成长的孩子,他们中的一些人抗压能力极差。这些学生大部分不愿意与正常家庭的同学交往。他们紧紧地把自己封闭起来,变得越来越内向、不合群。如果长期处于一个压抑的生活状态,思想畸形,就会对身心造成极为不利影响。

加强对这类单亲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的方法:

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背景,弄清学生发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与这样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要先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从而打开他们的心结。

其次,要对其进行正视现实与不怕挫折的教育和鼓励,要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抗击打的信心,要让学生懂得生活不都是平坦的大路,要经得起生活的种种考验,每个人都要有独立生活的意识能力。西方人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句名言“要放飞孩子,放飞的越早越好”。通过心灵的沟通,他感悟深刻,懂得了要正视事实,尊重事实,尊重父母的选择,不能总生活在美好的回忆中。父母的人生由父母决定,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做主。要懂得不能因家庭的变故而丧失前途和理想,只有经得风吹浪打,才能站稳在理想的航程上。父母离异并没有改变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都不会改变。通过“只有自强才有希望”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教育为科学管理提供门路。成功的交流终于使他展开眉宇,打开心结之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发掘他的才艺,让他的歌声和琴声飘荡在与同学们共同努力学习和生活的欢乐中。

二、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由于家庭的突然巨大恶性变故,孩子顿时失去双亲,甚至又有连锁事件的发生,也会给成长中的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

例如:某高校学生,女,19岁,性格内向、不合群。很少说话,学习成绩优秀,参加班里的任何活动,只完成自己的份额,让其他同学挑不出毛病。但是,同学们都看得出她封闭自己。甚至觉得她有点自私。

该学生情况如下:自幼聪明、可爱,是家人的掌上明珠。家庭富足,助人为乐,性格开朗大方。获得某市、区民族舞比赛大奖,经常参加义演,多次把奖金买成书籍捐赠给某山区的希望小学。初中二年级,一场交通意外,只幸存女孩和她的外祖母,经济失去了支柱,精神陷入了低谷,学习成绩曾经一度下降。不再主动与人交往。到了大学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她的成绩遥遥领先,却依旧是不喜欢与任何人交流,她孤高自怜,从不让别人知道她拮据的生活,她不再相信人间充满真爱,思想畸形发展。

从教育学和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遭受巨大家庭打击的孩子和学生,如果思想上的打击不能尽快消除,及时疏导,给予帮助,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就像高烧的病人被泼了冷水。对这样的孩子或学生,要以真心和热忱给予心灵上的关怀抚慰和必要的物质帮助,使其感到人间充满温暖充满爱。对她的疏导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生日宴会,主题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小学的师生寄来了贺卡和成绩单,承办义演的文化馆寄来了她义演的专题片……夺眶的泪水浇灌了心灵的沙漠,重新绽放美丽笑脸。真正感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愉快和幸福。对学生的思想工作不是单纯的说教,要以美好事实为根据。在这类思想工作上,空洞说教的语言,苍白无力,而充满爱的活动本身,才有感召力,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表扬鼓励、尊重人格

不完整家庭的学生经历了家庭变故的全过程,心灵压抑所形成的逆反心理,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这样的学生性格孤僻、压抑、焦虑,对周围一切人都不信任。他们没有知心朋友,不仅不与任何人友好相处,甚至反感,在处事上表现为不合作。

例如:某男生四岁时,父母离异,由母亲单独抚养,其母为了二人的生活,不得不出外打工。男孩从上小学就他由姨父母抚养,姨父母疼爱有加,男孩懂事且成绩很好,后来男孩父亲无赖至极,为争夺现有房产,而争夺男孩,逼走姨父母。父亲第三次结婚后,对男孩非骂即打,并不断灌输生母如何不好,孩子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学习成绩急剧下滑,在课堂上听不进老师的讲课,回到家里得不到温暖。几年后,感到生活无望,对一切除了怨就是恨,逆反心理不断增长,思想畸形发展。封闭自己,杜绝与外界交流,老师和同学也把他视为异类。回到生母身边后,无论母亲怎样体贴,都冷若冰霜。让他换上干净的衣裳,他一定不换,让他关灯休息,他一定长夜明灯。常常把书本撕得粉碎。最后,在姨父母的百般劝说下,勉强踩着分数线上了大学。在与母亲分别的前夜,母子长谈,他承认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怨恨谁都不应当怨恨母亲。”但是,怨恨的种子已经萌发了,母子双方都无法摆脱痛苦。该男孩心理问题没解决,在上大学后的表现跟以前差不多。

笔者还了解到在他少年时,曾把一只从屋檐下的燕窝里掉到柴草垛上的雏燕送回燕巢,自己却跌伤了胳膊,划破了面颊和衣裳,遭到后母漫骂,又挨了父亲的责打。当时他悲痛愤怒,欲哭无泪。只有仰视空中向他盘旋而飞以示感谢的燕妈妈。

笔者就以这件事为发端,进行长达近一个学期的艰苦耐心的思想工作。特别强调、肯定他的善良和坚强。他终于被感动。后来他告诉笔者说,十几年了,没有人说过他还有优点,没有人表扬过他。时间久了,他也认为自己是一无是处的人,是不可救药的人。破罐子破摔,过一天算一天。良好的契机已经抓住,趁热打铁接下来就是关怀与鼓励。要让这颗麻木的心受到尊重而苏醒。

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听到的批评,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语言太多了,他们往往被当成班级的包袱,累赘、阴暗面,老师的眼中钉。但是,他们多数是受到过极大伤害的孩子。自卑、自怜、压抑、委屈、怨恨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其实心灵脆弱,自尊心极强,往往是用他们貌似顽劣,给人无所谓的样子,来掩盖一次又一次被伤害的痛苦。对这样的学生,应给予他们应有的尊严,进行平等的生命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浇灌久旱的心田,需涓涓细流的滋润,一旦心灵相见,多么难解的心结也能解开。面对冰山,也能融化。

综上所述,不完整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将会影响他们的大学生生活,乃至今后的人生。教育工作者要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科学管理方法和正确的思想心理疏导的方法加以引导和关爱。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尽力保障不完整家庭的学生教育与管理,使他们回到正常学生的生活轨道,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宏宏,欧光明.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奥]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分析[M].张登浩,高兴翔,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第2篇: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范文

一、农村家长忽视家庭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

1.忙于挣钱,忽视了对初中生的教育与管理

现代农民或外出打工经商,或留守当地发展大规模的养殖、种植,较之以往有了更多挣钱养家的渠道。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其家庭生活状况,却也致使部分农村家长过多地将自身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挣钱、如何赚钱上,忽略了思考"如何才能同自己的孩子进行正常的交流与沟通"这一重要问题,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与管理了。

2.家庭破裂,无力给予初中生充足的家庭教育

相对于之前,农村的离异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处在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阴影之中。更有些父母在家庭破裂之后直接将孩子扔给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代为照管,自己却对孩子不闻不问。家庭温暖的失去使得这些孩子的身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严重缺乏的父母家庭教育也使得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加孤僻、冷漠。

3."读书无用论"思想盛行

现代农村家家户户都变富裕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家庭的状况,但现在有钱了,就认定读书没有多大的作用。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反正有钱了,只要自己的孩子不做出违法的事情就行,至于读书不读书、上学不上学则都无所谓。

4.新形式的盛行使得家长无心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使得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家庭大部分逐步富裕起来;再加上通过征地拆迁获得赔偿,农村不少家庭都变得相当富裕。在此背景下,部分农村家长不再努力工作,却经常参与到各种形式的之中,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有效教育。

二、导致农村家长忽视家庭教育的主要原因

1.农村家长自身素质较低,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自身的素质较差,既缺乏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相对来说也较为狭窄、浅薄,这些都导致他们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更谈不上拥有足够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灵活解决初中生身心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了。

2.农村家长受工作等的影响,在给予初中生家庭教育方面有心无力

纵然现代农民有了较多的收入渠道,但同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者不同,他们往往依靠繁重的体力劳动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沉重的体力负担以及生活上的压力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在给予初中生家庭教育方面表现得有心无力,纵然想着应该同孩子进行适当的沟通与交流也总会因为时间、精力等不足受到严重的制约及限制。不可否认,这是导致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农村社会生活环境的整体影响

相对于发达城市地区的教育氛围来说,现代农村仍然与其有着较大的差距与落差。如,农村从整体上缺乏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大部分家庭不注重孩子的教育与管理,更不注重家庭学习氛围的创设与营造。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孩子没有养成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的良好行为习惯,更有甚者,不思进取,沉迷于网络、电视、游戏之中。

三、加强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具体策略

1.加大社会舆论宣传,让初中生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个人认为,加大社会舆论宣传,积极开展针对初中生家长的公益活动,让初中生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是发挥农村家庭教育重要作用的首要前提。为此,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尽量多组织召开家长会,以此为平台,在借助典型家庭教育生活实例的基础之上,向初中生家长宣传家庭教育之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例如,农村初中学校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筹划建设家长培训班或者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可以采取讲授面对面的形式,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辅设备为学生家长适时播放一些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的电影、焦点新闻等,还可以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向学生家长列举一些他们身边家庭教育成功或者失败的真实事例,相信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2)社会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针对初中生家长的公益活动,建立必要的家庭教育咨询室,辅助学校机构扩大有关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在了解农村家长关于孩子教育困惑的同时,更多地普及一些基础的家庭教育知识。

2.教会农村家长科学教育初中生的方式方法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真正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只单纯让初中生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教会他们科学进行家庭教育的方式及方法。

(1)教育孩子首先要信任孩子

信任是社会个体支撑自我获得进一步发展、成功的内在情感动力。因此,家长要想切实收获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首先要做到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对其持有足够的信心,这是保证同孩子站在同等角度与地位,进而对其进行科学教育与管理的首要前提。

(2)教育孩子自己必须做好表率

第3篇: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素质合作培训评价成长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实施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石。

新课程实施以来,基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在我们所面对的部分学生中,其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却在逐步丧失,甚至是极大地阻遏着学校教育的有效实施,这些学生,便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这种情况在我们学校尤其突出,我所在的学校兰州民族中学是一所省会城市的民族中学,在初中学生中有37.02%来自于周边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其中大部分为回、东乡等少数民族,可以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此,我校于2011年5月成立《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的课程化研究》课题小组,拟将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纳入校本课程规划,而针对我校初中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现状,我们对此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课题规范下深入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化组合的途径和方法。在《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的课程化研究》课题调查问卷中,我们突出了对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和了解,同时对部分学生家庭进行家访,掌握了我校初中学生——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并从中归纳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首先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大多为租赁住房,居住稳定性差,学生转学较为频繁;其次,很多家庭基于经济条件限制,居住面积较小,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另外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对学生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还有就是许多家长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时间不固定,很少再有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些都使得其家庭教育有心无力,处于缺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完全要靠自己。长此以往,一些孩子和家长及家庭教育之间产生了“距离”,甚至是爱的缺失,这种距离与缺失使孩子的成长易出现性格孤僻、不善沟通、缺乏自信、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力差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成果。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分析,并作为初中学生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化组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针对进我校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地域涉及面广、民族成分复杂等特点,建立家庭档案,采集相应信息,包括家长籍贯、民族、学历、工作性质、租住地址、居住面积、家庭成员等信息,对每个家庭编辑电子档案,建立班级、家庭相互了解的长效机制。然后分门别类,选择不同层次的家长成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以家长委员会作为沟通学校、家庭的桥梁,既可以让家长参与学生管理、加强家校合作,又可以让学校更加有效地了解家长的需求,保障家校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学校、班级、家庭的三维网络管理体系。

二、立足于我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分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开办家长学校,要求班主任结合家长会,每学期两次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培训,学校和年级组每学期对家长开办一次讲座,就家长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同时展开家长联片帮扶机制,在班内按区域划分若干个家长小组,选聘家庭教育较好的家长担任小组长,以强带弱,加强小组内家长的相互沟通和辅导,并做好家长间家庭教育成果的展示。

三、促进学生家庭教育,家校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家长及时知道学生在校的表现,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学生家庭学习的要求和评价反馈,同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要即使知道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因此,针对家长——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工作忙、在家时间不确定等因素,要求各班借助电脑网络和校讯通,建立家长电脑(手机)联系网络,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将学生每天的学习状况告知家长,并收取学生家庭教育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分阶段确立重点观察对象,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转学频繁、缺乏地域的归属感,加上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自我控制力不强,心理波动较大,因此在班里表现出适应力差,自我排斥性较强。如果一旦再出现家庭教育的空缺,就容易出现缺乏自信、性格孤僻、不善沟通、学习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力差等问题。为此,学校在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班级、学校文体活动,调动家长积极参与,搭建师生、生生、父(母)子之间沟通的平台,纾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同时,加大心理咨询工作,由心理教师定期开办心理辅导讲座、咨询会,对家长、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相关心理辅导,并针对部分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心理波动较大的学生建立家庭心理辅导档案。

第4篇: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家庭;教育成本

中图分类号:G512.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2.017

Cost of Education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al for the Different Income Family in Guizhou

LI Jin-song1, LI Xue-mei2

(1.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02, China; 2.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Guiyang, Guiyang, Guizhou 550002,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st of education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al for the different income family in Guizhou,it pointed out the cost of their childen's education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is more than that in Primary school. The cost of education of rural poor family family compared for with their income and expenditure is more than the rich family.

Key words: th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al; family; the cost of education

教育成本是用于培养学生所消耗的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支付的全部费用[1]。教育成本可分为机构成本和私人成本。本研究所指的教育成本是教育的直接私人成本,即与孩子教育有关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按照项目来看包括学费和非学费的支出。2009年贵州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2年贵州全省农村中小学生开始吃上免费营养餐[2],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贵州农村中小学教育成本构成如何?教育成本占农村不同类型农户家庭收入比重如何,特别是对于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成本对于家庭的负担如何?这是一个亟待我们去调查了解的问题。因此,笔者对贵州省关岭县农村家中有小孩就读小学和初中的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并按照参与式贫富排队的方法,对调查家庭的贫困程度进行了贫富排序,根据我们实地调查结果,关岭县农村富裕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在5 000元以上,中等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在2 700~5 000元之间,贫困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低于2 700元。具体到我们调查的118户家庭,贫困家庭54户,占样本比例46%;中等收入家庭39户,占比33%;富裕户家庭31户,占比26%。

1 贵州农村各类型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总体情况分析

近十多年贵州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的投入,已经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教育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成就。根据调查,贵州关岭县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的保障实施比较到位,具体补助情况如表1。

由上表可见,关岭县政府已经免除了农村中小学的学杂费、书本费、住宿费、伙食费,其中每位小学生的年补助费用是235元,每位中学生的年补助费用是545元。然而,家庭教育支出是家庭用在所有孩子上学的费用总数,除了以上政府补助的费用外每个家庭仍然还需承担文具费、交通费、补习费、校服费等其他费用[3]。而且由于不同家庭中在学儿童数的不同,不同家庭在教育成本支出绝对数额上存在差异。根据调查得到的118户农村家庭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各类家庭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每年生均教育成本支出情况,以及各类家庭生均教育成本占这些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纯支出比例。具体见表2。

由上表可知,在小学阶段,为完成小学教育,贫困家庭的每年为一个孩子支付教育成本占家庭人均纯收入的35.2%和人均支出的33.2%,中等家庭这一比例则是15.3%和8.8%,而富裕家庭为13.7%和7.1%。到了初中阶段后教育成本出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家庭越贫困教育成本占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支出的比例越大。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实行免费教育政策,但是除了政府补助的费用外各类家庭仍然需要承担一定数额的其他教育支出,由于各类型家庭的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家庭越贫困,教育支出的直接成本比例就越大。

2 贵州各类型农户家庭义务教育成本负担情况案例分析

贵州关岭县农村贫困家庭,一般人均年收入低于2 700元,大部分父母的文化水平偏低,基本上是小学文化或文盲,该类型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在外打工。虽然家庭收入较低低,对教育成本的支出负担大,但是在子女的教育上还是比较支持,只要孩子还想读书就尽量想办法让孩子继续读下去。一般来说,这类家庭的父母在与老师的交流互动中,显得不是很积极,很多父母只是偶尔与老师取得联系。

案例1:吴某,女,50岁,家里共6口人,有3个孩子在上学,分别是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和初一,大儿子在外打工。父亲只上过小学,母亲为文盲。父亲在外打零工,除去自己支出,每个月能有1 200元的收入,家里土地被水淹了,每月每人能拿到50元的生活补助。每月生活支出750元,每年教育支出1 344元,包含每年每人保险费30元、孩子每天零花钱、资料费等。每年总收入18 000元,总支出10 320,每年人均纯收入1 280元。母亲表示尽力让孩子上学,但是实在无能为力的话就只能辍学。父母平时几乎不跟老师联系。

对于中等收入家庭来说,这类型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 700~5 000元之间,该类型家庭大多数子女较多,一般上都有3~4个子女,因此家庭负担较重,部分子女有辍学的情况。为负担庞大的开支,父母及部分子女都外出打工,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在外打工收入,家庭教育的成本占据了收入支出的很大比例。由于父母平时工作较忙,对于孩子的教育显得关心较少,父母与老师联系交往也不多,但也有些父母也还会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比如会规定孩子的学习时间、不让孩子看电视等等。

案例2:周某,女,46岁,家庭5口人,家里3个孩子都在上学,大姐15岁读六年级,二姐13岁读五年级,小弟11岁读五年级。男孩子曾在江苏上过学。父母都是小学学历,母亲表示如果家庭资金有限,她会选择让女孩子上学。母亲在家务农,父亲是木匠,在外做工。家庭年总收入为36 000元,总支出为17 850元,人均年纯收入为3 630元,每年教育支出为1 050元。父母偶尔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对于富裕家庭来说,人均年收入在5 000元以上,在调查中发现,该类型的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大多数父母文凭都在初中以上。由于父母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且经济条件宽裕,所以在子女的教育上很重视,平时与老师的交流互动也较多,希望能向老师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这类型家庭教育成本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不大。

案例3:李某,男,47岁,家里5口人。父母都读过初中。有两个孩子在上学,一个读初一,一个在织金读四年级。初一的孩子在住校,学校提供两餐,每周30元生活费。另一个孩子住在叔叔家,家庭每月60元零花钱。家庭是水淹户,每人每月补贴50元,一个月250元的补助。母亲在家务农,父亲经常出去打零工平均每月4 000元。家庭有一辆面包车和摩托车。每月教育支出209元,生活支出1 880元。每年总收入51 000元,总支出22 560元,人均年纯收入5 688元。父亲表示希望孩子能读到大学以上,且能在外面发展。父母经常跟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 王善迈,杜育红.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1996(6):19-23.

第5篇: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负担;家庭教育支出;校外教育支出;

作者简介:迟巍,山东文登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经济、劳动经济学;;钱晓烨,江苏无锡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吴斌珍,浙江东阳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

一、研究意义

近年来,教育支出为家庭造成的负担日渐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在我国,教育支出已成为家庭支出的重要部分。2007年我国大陆地区家庭教育支出约占家庭收入的5.2%,是美国的2.1倍。(1)家庭之所以如此重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是由于,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直接影响个人及家庭的未来收入。加之受我国重视教育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不论收入高低,都愿意投资子女的教育,令其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当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或总支出超过一定比重,家庭教育负担就会过重,将影响家庭的财富积累、挤占家庭的其他消费支出、降低居民生活质量,也将削弱居民的消费能力和储蓄能力,不利于我国从外贸推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的成功转型。

作为一个影响国家发展和民生质量的重要议题,现有的关于家庭教育负担的研究仍显不足,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和更多的实证证据。本研究重点关注居民家庭教育负担的现状和原因,采用国家统计局在2007年对21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家庭入户教育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校内教育支出负担主要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而家庭校外教育负担则源于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与教育资源不足双重影响下的家庭教育投入竞赛。

二、相关研究

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支出对子女的教育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早在1976年,贝克尔和汤姆斯就提出,家庭资源禀赋对子女的教育获得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为子女教育提供资金时,贫困家庭由于受到信贷约束的制约,其子女往往更难继续求学或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1)为进一步证明子女教育成功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学者还采用自然实验的方法,在控制父母能力的代际传递之后,依然发现了家庭收入对子女教育成果间的正相关关系。(2)

相较于家庭收入对家庭教育结果的影响,我国学者更关注家庭教育支出。在我国家庭教育支出的相关研究中,一部分关注家庭教育支出的分布与效应,如楚丽红探讨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在城乡、不同教育阶段、校际、不同群体间的不均等分布。丁小浩讨论了高等家庭教育支出增加会挤占或替代家庭其他开支,导致家庭消费结构变化。另一类研究关注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的因素。如李红伟采用1999年城镇居民调查数据,研究了家庭收入、地区、父母教育程度、家庭层次等指标对父母教育支出的影响。李文利采用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入户调查数据,研究了家庭收入、子女年级对父母教育支出的作用。孙彩虹则在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之外,考虑了地区、教育政策改变等影响教育支出的因素。(3)

对于家庭教育负担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讨论家庭教育负担对入学率的影响。如杰克逊和维瑟斯比研究了1994年美国家庭面对高校学费变化时的反应,并估计出,在家庭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学费每提高100美元,会导致入学率降低1%。戴尼格尔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也发现,对低收入家庭提供小学教育的补助,有助于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提高入学率。米勒和赫然克斯特估计了1983年至1984年美国家庭在不同教育资助方案下的学费负担,发现低收入家庭负担的学费比例要低于中等收入家庭。(4)我国对教育负担的研究刚刚起步,已有的研究计算了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和不同家庭收入组的教育负担率,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家庭投入负担过重、教育过度投入的现实。(5)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外的文献中,对影响家庭教育负担主要因素的研究都相对缺乏。涂瑞珍和林荣日(6)的研究采用了单个城市的数据考察了家庭收入和家庭城乡背景对家庭教育负担的影响,但没有检验父母的特征变量、地区差异等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除再次检验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之外,将重点对影响家庭教育负担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力图为我国居民家庭教育减负的这一重要议题提供实证证据。

三、数据描述

本文使用了2007年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教育专题调查”数据。该调查覆盖全国东中西地区的21个城市(7),采用严格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出1000多个家庭,收集3000多个个体样本的调查结果。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人口信息、教育背景、职业信息、收入情况、教育支出等。样本中幼儿园阶段子女占8.16%,小学阶段占30.92%,初中阶段占19.03%,高中阶段占20.64%,其他(包括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占21.25%。由于高等教育支出的情况相对独立,多数学者都选择将其区分研究。因此,我们选择了子女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阶段就读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

由于考察以家庭为单位的支出情况,因此我们合并了同一家庭的数据,得到样本1006条。在保留幼儿园、小学、初高中阶段的数据后,剩余样本882个。此外,当家庭有两个子女时,因父母仅报告对其中一个子女的教育支出,有两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样本也被删去。最终的有效样本为780个。

调查问卷中的“家庭教育支出”一项报告了调查时点之前一个学期家庭对子女的9类教育支出(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幼儿园和高中阶段的学杂费均值较高,分别达到每学期1095.8元和772.8元。幼儿园和高中阶段报告的义务学杂费,可能是由于父母对问卷问题的理解不够准确。

因此,为了清晰起见及改善测量误差,本文对9个类别进行合并,将9(1)个类别划分为校内支出、校外支出、住校和生活费支出、其他支出,四项支出之和为上学期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总支出(2)。其中校内支出包括教材费用、非义务教育学杂费(包含托幼费)、义务教育学杂费。学校的住宿费以及子女的平均住校生活费按四个月计算。校外支出则包括家教费(按四个月计算)和培训班费用。表2列示了各教育阶段、总教育支出与各类教育支出的平均值。高中阶段是教育总支出最高的阶段。在幼儿园和高中这两个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校内教育的支出明显高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内支出,特别是幼儿园阶段家庭在校内教育方面的支出最高。校外教育支出最高的是初中阶段。在小学和初中这两个义务教育阶段,虽然家庭在校内教育方面的支出相对不高,但校外教育的支出相当可观,均已超过了同阶段校内教育支出的水平。

已有的研究中,家庭教育负担率有两种常见的计算方式,分别用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衡量和用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来衡量,其中第一种衡量方法更为多见。因此我们计算了家庭教育负担率如下:

家庭教育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家庭总收入

表3展示了家庭教育负担的总体情况及分教育阶段的分布。家庭教育总支出的负担率为15.23%,说明我国平均每个家庭大约15%的收入用于子女教育。其中,子女在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最重,达到了24%。此外,校内教育支出负担仍是教育总负担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校外教育支出的负担已与校内教育支出的负担持平甚至略微高出校内支出。

四、教育负担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首先建立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考察影响家庭教育支出水平的主要因素。家庭教育支出的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lnEduExp是家庭教育支出的对数值,在模型中除了考察家庭教育总支出,我们还关心家庭校外支出,这是由于家庭校外支出往往表现出与家庭教育总支出不一样的模式。

lnIncomeCap代表家庭人均收入。由于收入是支出的来源,家庭收入往往与家庭支出以及教育支出高度相关。

HhSize代表家庭规模,较大规模的家庭能为子女教育提供的资金往往较少,诺德尔的研究特别论证了这一点。

EduLevel代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教育阶段的家庭消费支出差异很大。在模型中,我们建立了四个教育阶段的虚拟变量,分别是家庭是否有就读于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的子女。小学子女的家庭作为回归中的基准组。

Parental代表了父母的背景因素,包括父亲和母亲的年龄、教育水平、户口类型、职业类型、行业类型和就业情况。由于父亲和母亲的特征变量往往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我们建立不同的回归模型,分别考察父亲和母亲特征变量对家庭支出的作用。

Region为地区变量。作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家庭教育支出的分布有着显著的地域差异,因此将地区变量纳入模型进行控制也十分必要。由于样本量足够,我们建立了21个城市的虚拟变量,以求更精确地反映地区之间的差别。

与考察家庭教育支出的绝对值相比,一个家庭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更能反映一个家庭的教育负担。出于对教育的重视,即使收入不高的家庭,仍倾向于抑制其他消费意愿而为教育付费,许多家庭对教育的支出虽然绝对值不高,但已经占整个家庭收入的很大比例。这种情况下,仅考察家庭教育支出的绝对值,无法反映出居民家庭教育负担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建立了教育负担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

其中EduBurden为教育负担,由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其他影响因素与教育支出模型相同。

1.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

表4报告了家庭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前两列为各项因素对家庭教育总支出的影响,后两列为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首先,家庭收入对教育支出有着显著的正影响。在分别控制父亲和母亲特征变量和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家庭人均收入对家庭教育支出的系数达到0.32和0.34,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收入越高的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越高。其次,家庭教育总支出的水平与子女受教育的阶段有关。以小学阶段为基准组,幼儿园、初中、高中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这三个阶段的家庭教育总支出显著高于小学阶段。这可能是由于幼儿园、高中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依靠家庭承担学费;而在初中阶段,与小学相比虽同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然而面对升学压力,父母在课外补习、课外资料等方面的投入很可能会大大增加。此外,从分别控制了父母的特征变量的模型(1)和模型(2)中可以看到,父亲的教育水平对家庭教育总支出有显著的影响。父亲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家庭,教育总支出和校外教育支出要比父亲教育水平较低的家庭更高。在控制了家庭人均收入的情况下,这种正相关关系反映出高学历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

模型(3)(4)估计了影响校外教育支出的主要因素。除了主要变量的作用方向和强度与模型(1)(2)类似以外,我们发现了一些校外教育支出特有的规律。相比小学阶段,幼儿园阶段对校外教育支出的影响不再显著,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回归系数正显著,这说明进入中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显著增加,这很可能是源于高考的升学压力。

2.家庭教育负担的影响因素

表5反映了影响家庭教育负担的主要因素。与表4中家庭教育支出绝对值的回归结果相比较,可以得到几个重要的结论。首先,家庭教育总支出的负担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家庭人均收入对教育负担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这说明,对于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支出负担较重。其次,校外教育支出的经济负担并不显著地受到家庭收入或父母特征的影响,并没有观察到随着家庭收入增加,家庭校外教育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的特征。这可能是因为,各收入阶层的父母对子女的课外补习与兴趣培养都极为重视,校外教育支出的规模与其收入成比例增长。此外,子女处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家庭承受的教育负担不同。从总支出的负担来看,小学阶段子女的教育负担最低,幼儿园和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明显高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负担虽然也高于小学,但系数为0.056,明显小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估计值。从校外教育支出的负担来看,除幼儿园阶段家庭校外教育负担显著低于小学阶段,在其他教育阶段,校外教育负担没有明显的区别。

表6报告的是表4、表5回归模型的城市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绝大多数城市居民家庭的教育支出都低于上海(基准组);东部和中部城市,如绍兴、大连、宜昌、怀化的教育支出都明显高于西部城市,如西宁、和田、石嘴山。另一个发现是,虽然有的地区家庭教育支出不高,但家庭教育负担较重,如重庆。此外,与表4、表5相吻合,表6的结果也支持了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与教育总支出具有不同的规律。比如,无锡的教育总支出居于全国调查城市的前列,高于上海,但校外教育支出则明显低于上海。

五、结论与建议

第6篇: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学生;中等职业教育;意愿;助学金政策

【作者简介】黄斌、徐彩群,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姜晓燕,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原文出处】《中国农村经济》(京),2012.4.47~56

一、引言

在中国,中等职业(下文简称“中职”)学校主要由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四类学校构成,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下文简称“普高”)同属于高中教育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顺应外部经济制度环境的变化,满足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中职教育历经多次变革,规模不断扩张。发展至今,中职在校生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是改革开放初期时在校生人数的3倍。在过去的30年间,中职教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年)。这一阶段改革主要以调整“”时期的职业教育结构作为主要目标,突出中职教育应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中等技术人才的作用。为此,政府关闭了大量教育质量不高的半工半读学校和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学校,同时增加了由政府主办的中专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数量与招生规模,并且逐渐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以中专与职业高中为主的中职教育体系。

第二阶段(1986~2000年)。199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未来十年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中职教育的招生规模,使全国高中阶段中职在校生人数超过普高。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普通初中教育,削减职业初中的教育规模,将普职分流延后至高中阶段。

第三阶段(2000年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专生毕业包分配制度的取消、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加速扩张以及中职教育自身教育质量的下滑,中职教育逐渐丧失了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好”学生上普高,“差”学生上中职,成为社会民众的普遍认识。初衷良好的选择性分流机制变成了一种淘汰性分流机制(邢晖,2005)。在精英教育的大众情结下,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偏向于选择普高教育,中职教育体系的学生规模不断萎缩。2004年,中职在校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人数的比重不足40%,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为扭转这一趋势,自2005年起,中央政府一方面在政策上规定普高学生和中职学生的招生比例应大体为1:1,并按此比例向地方下达招生任务;另一方面实施对中职学生的助学金和减免学费政策,以吸引更多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接受中职教育。在一系列政策的努力之下,中职在校生规模开始逐步回升,但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有报道指出,当前中职教育对于学生和家长仍不具有吸引力,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且日趋严重。教育部每年下达到地方的中职招生任务在许多省份都无法完成。如何以一定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扭转招生规模不断萎缩的不利局面,已成为当前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初中学生毕业后的分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国际学界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议题,相关文献已有相当数量的积累,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国外经验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初中毕业后的教育选择确实会受到诸如学生学业成绩、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居住地特征等因素的影响(Moenjak and Worswick,2003;Aypay,2003)。在多数研究中,学业成绩对于学生的教育选择都显现出较高程度的影响(例如Smith,1992;Dustmann,2004)。亦有不少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教育选择与其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例如,父母的受教育水平通常与其子女选择普通教育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关系(Dustmann,2004)。此外,初中学生的分流意愿还可能受到制度和社区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研究曾发现,在以职业教育为主导和以普通教育为主导的两种中等教育体系下以及在不同的社会人文环境下,学生的普职分流意愿会有明显的差别(Kauppinen,2008;Busemeyer,2012)。

国内学者对学生的教育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关注农村学生接受中职教育意愿的实证研究数量较少。例如,宋映泉等(2011)利用西部某省部级贫困县农村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展开分析,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水平对学生选择中职和普高的分流意愿并不具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与国际一般经验发现并不相符。另有少量研究对北京、浙江和江西学生的普职分流意愿进行过调查,发现中央对中职教育的财政资助政策虽然间接地降低了家庭的教育成本,但仍不能提高初中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父母职业为非农的学生入读中职学校的可能性显著低于父母职业为农业的学生(姜星海,2002;李兰兰,2009;陈胜祥,2009)。

总体来看,以往国内研究在取样上大多仅局限在某一市或省,样本缺乏代表性;另有部分研究在计量方法选择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例如将学生毕业后的选择这一类别变量作为连续型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有鉴于此,本文将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三省调查数据,采用一定合理的计量方法就以下问题展开实证分析:①当前中国农村初中学生对于就读中职学校具有何种意愿?②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怎样的影响?

二、数据、模型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和莫斯科国立高等经济学院合作进行了一项国际比较研究项目“转型国家职业和技术教育促进农村发展国别政策比较研究——中国和俄罗斯:政策应对和创新实践”。为了解当前中国农村学生对中职教育的需求状况以及中职学生未来可能的劳动力迁移与职业发展前景,中方课题组于2010年11月~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先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抽出浙江、安徽、陕西三省,在每个省抽取1个县,在每个县抽取1所初中和l所中职学校进行了入校调查,共有6所学校1876名农村初中与中职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接受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被访学生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教育与就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被访学生中,初中学生(三年级)957名,中职学生(二年级)919名。本文主要利用初中学生数据,并结合中职学生数据中的部分信息进行分析。在初中学生样本中,浙江、安徽和陕西的样本分别占33.2%、33.4%和33.4%。

(二)农村学生普职分流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测量

1.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学生教育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学业成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强调教育绩效与精英选拔的教育体制中,学业成绩对于学生教育选择的影响往往是具有决定性的。目前,中国普高与中职学校之间以学生学业成绩为导向的分流趋势十分严重,因此,学生学业成绩对农村学生的普职分流意愿具有重要影响。

为测量学生学业成绩,课题组在问卷中询问了被访学生在本校同年级中的学业成绩排名情况,并以此将学生分为三类:成绩排名在前30%的学生为成绩中上水平者,成绩排名在前31%~50%之间的学生为成绩中等水平者,排名在前50%之后的学生为成绩中下水平者。

2.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以往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指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学生的教育选择以及未来的教育成就与经济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Cdeman,1988;Smith,1992;陆根书,2006;魏建国等,2009)。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性变量(poliey vari~able),它在实证模型中的参数估计结果可以为政府一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经验证据。例如,如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教育选择与受教育机会确会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因素的负面影响,那么,政府便可以通过一定的干预政策({列如实施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政策)来提升教育公平水平。

本文将家庭收入与财产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课题组在问卷中询问了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学生父母近三年来的年收入水平以及家庭经济收入在当地处于何种水平,并询问家庭是否拥有电脑、小汽车、城镇住房、空调等15项资产。

3.家庭社会资本。在这里,社会资本反映的是家庭可从亲戚与朋友处获得的有助于其子女就学与就业的社会网络资源,此种资源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业完成度产生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选择。这一结论在以往不少研究中都曾得到验证例如(srael et al.,2001;钟宇平、陆根书,2006)。

对于家庭社会资本的测量,课题组在家长问卷中设计了如下问题:“您能从亲戚和朋友那里获得以下哪些帮助(可以多选)?”可选项为:①实现就业或升职;②为自己或亲戚朋友争取到优质的医疗服务;③把(您的或亲戚朋友的)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就读;④从亲戚或朋友那里借到钱,或其他生活援助;⑤帮助没有住宿条件的孩子解决住宿问题。笔者认为,农村家庭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对子女就学和就业所起到的帮助作用大多表现在以上五个方面,它们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的状况。

4.财政资助。与物质产品消费相似,个人在进行教育消费与投资选择时同样面临着信息非对称与非完美方面的约束(Hanushek,2002)。有研究表明,学生的教育选择会受制于个人对相关教育市场与政策信息的了解程度(占盛丽,2008)。如前所述,中央针对农村中职学生的助学金政策已实施多年,然而现实中,到底有多少农村初中学生知晓这一资助政策?知晓该政策是否会显著提升农村学生对中职学校的就读意愿?为此,课题组在问卷中询问被访学生是否知道国家有向农村中职学生提供助学金的政策。如果该资助政策有效,那么,知晓这一资助信息的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应高于不知晓这一资助信息的学生。

5.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受教育机会上的男女性别差异亦是以往相关研究时常考虑和控制的因素。同时,在中国农村,兄弟姐妹数量的增多通常会降低学生个人从家庭中所分配到的教育投入,进而对学生未来的受教育机会及其就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身处不同地域的学生也可能因地域间在经济发展状况、自然与人文环境及其他地域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而对中职学校表现出不同的就读意愿。

(三)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

在问卷中,课题组询问被访学生如下问题:“你初中毕业后想要做什么?”可选择的答案有:①接受中职教育;②接受普高教育;③直接就业。由于以上三种选择为无序的多类别变量,因此,本文采用多项逻辑回归(mtt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进行分析。根据多项逻辑回归方法,当因变量有j类别结果时,需将其中的某一类结果作为参照结果,并将这一类参照结果与其他类别结果两两相对比构建出j-1个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在本文研究中,初中学生毕业后可能的选择有三种,本文以接受中职教育这一选择作为参照结果,所构建的多项逻辑回归模型如下:

Ln(oddsj)=aj+∑βij×xij+εij (1)

(1)式中,j=2,3,因此,(1)式实际上包含有两个逻辑回归方程。因变量为几率的对数值,几率(oddj=p(y=j)/p(y=1),j=2,3)分别表示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读普高与就读中职学校概率的比值以及直接就业与就读中职学校概率的比值。将(1)式两边同时取指数,自变量回归系数βi转换为eβi,eβi解释为自变量每变化1个单位所引起的几率值变化的倍数。

(1)式中自变量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父母受教育年限、家庭社会资本、财政资助信息和其他一些控制变量。模型中各自变量的含义、赋值与统计描述情况参见表1。

三、农村初中学生就读中职学校意愿的实证分析

(一)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

从样本中农村初中学生的分流选择来看,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最小,仅为10%,多数学生仍希望初中毕业后能继续升学,接受普高或中职教育。选择普高的学生比例达到71.2%,远高于选择中职的学生比例(18.8%)。这表明,虽然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对高中阶段教育具有很强的需求,但此种需求主要表现为对普高教育的需求,他们对中职教育的选择意愿相对较低。

一般认为,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对于接受普高教育具有较强的意愿,而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则相对较高。然而,根据学生学业成绩与其毕业后选择之间的交叉对比分析结果(见下页表2),本文发现,样本中无论学生学业成绩如何,愿意就读普高的学生比例总是最高的。即便在学业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中,选择普高的学生比例仍达到四成。这一结果再次反映出当前农村学生对于普高教育有着普遍而强烈的意愿。

在打算初中毕业后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中。多数倾向于就读信息技术(24.5%)、医药卫生(14.4%)和师范专业(13.7%),仅有1名学生愿意就读农业专业。虽然中央政府自2009年开始免除公办职校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学费,但在当前中国农业就业与收入劣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形势之下,农村学生对于涉农专业仍无太大的兴趣。从短期来看,此项免除学费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在那些毕业后计划就读中职学校的初中学生中,有半数以上表示不愿意在本地就读中职学校,而愿意到城市就读;有将近80%的学生选择未来中职学校毕业后到县城、大城市或外地就业,而不愿意留在农村。多数学生表示,在城市能接受到更好的职业教育,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挣更多的钱,尽管在他们之中有很多人认为在农村生活要比在城市更适宜。

此外,在选择中职学校的初中学生中,有将近80%的人以“学一门技术,以便将来好找工作”作为自己选择中职学校的首要理由,以“对中职教育感兴趣”作为首要理由的人数比例不足9%。相比之下,在选择普高的初中学生中,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自己选择普高的首要理由的人数比例达到40.29%。通过这一比较可以看出,与选择普高相比,农村初中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动机明显不足。

(二)农村初中学生就读中职学校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1.模型估计结果。模型估计结果整体在0.01水平上通过了对数似然比检验,逻辑回归常用的各项拟合优度指标值在0.28~0.43之间,模型估计结果的预测精确度亦在80%以上(见下页表3)。这些指标表明,农村初中学生毕业后的求学与就业选择确会受到模型中所包括的自变量一定程度的影响。

2.估计结果分析。在诸多自变量中,学业成绩对于农村学生普职分流选择的影响最为突出。首先,根据次第加入各自变量的实验模型的估计结果,学业成绩变量对于模型整体拟合优度的贡献率接近50%远高于其他自变量的贡献率;其次,学业成绩对于农村学生在普高与中职学校之间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且估计系数较大。依据估计结果,学业成绩越高,个人就读普高的可能性越大。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在同年级学生中学业成绩排名前30%的学生就读普高(相对于中职学校)的几率值是学业成绩排名50%后学生的36倍,而学业成绩排名前31%~50%的学生就读普高的几率值是排名50%后学生的4倍以上。由此可见,学业成绩是农村学生进行普职选择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普职分流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业成绩的选拔与淘汰分流机制。此外,学业成绩对于学生在就业与中职学校之间选择意愿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在吸引优质生源方面,中职不仅不如普高,而且与直接就业相比亦无明显优势。

家庭收入、家庭财产与父母受教育年限这三个反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的变量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毕业后的分流意愿具有不同的影响。父母受教育年限对于学生在普高与中职、就业与中职之间选择的影响均非显著,而家庭收入与家庭财产变量不仅影响显著,而且影响程度较高。对于学生在普高与中职之间的选择意愿,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系数为负,且该系数值随家庭收入水平的上升而递减。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家庭越富有,学生越倾向于就读中职学校;而家庭越贫困,学生越倾向于就读普高。家庭财产变量的估计结果同样表明,家庭拥有的高价值资产越少,学生就越倾向于就读普高。之所以有此结果,可能是因为对于富裕家庭的学生来说,他们天生就拥有较好的经济条件、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未来发展的出路很多,因此也就没有动力将升读普高进而就读优质大学视为自己实现社会经济地位升迁的唯一路径。相比之下,贫困家庭学生因无其他可资利用的升迁资源,唯有依凭教育来谋求自己未来的发展,因此在意愿上更加倾向于就读普高。对于学生在就业与中职之间的选择意愿,大多数家庭收入变量亦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意味着家庭越贫困,学生越倾向于毕业后直接就业而非继续接受中职教育。来自家庭经济收入方面的压力可能会促使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在进入普高无望的情况下选择初中毕业后直接就业。

家庭所拥有社会资本的多寡对于农村学生在普高与中职之间的选择意愿无显著影响,但对于他们直接就业与接受中职教育之间的选择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网络资源越丰富,学生越有可能选择初中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想象,如果学生个人对于中职学校毕业后未来的就业和收入前景没有一个良好的预期,并且家庭当前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又能够帮助他们在初中毕业后寻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机会,他们自然会倾向于在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而非接受中职教育。

财政资助信息无论是对学生在普高与中职之间的选择意愿;还是对学生在就业与中职之间的选择意愿,均未表现出显著影响。依据之前的估计结果,家庭收入水平对于学生的选择意愿具有显著影响,那么,是否知晓政府财政资助信息的学生在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上应呈现出显著的差别,但本文的估计结果却显示,学生是否知晓财政资助信息并不会改变其选择意愿。之所以有此现象,可能是因为当前政府对中职学生的财政资助数额仍处于偏低水平,还不足以有效改变学生的选择意愿。在中职学生样本中,有70.6%的学生反映,当前1500元,年的助学金标准不能满足他们基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此外,2009年政府开始对农村贫困家庭和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实施减免学费政策,但享有这一资助的学生比例较低,中职学生样本中仅有13.5%的人曾获得过学费减免。

男女生在普高与中职学校之间以及就业与中职学校之间的选择意愿上均无显著的差异,而兄弟姐妹数量对农村初中学生在毕业后直接就业湘对于中职学校)的选择意愿在0.1水平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子女数量越多,在子女养育与教育方面负担越重,单个子女从家庭可能获得的财力支持越少,因此越倾向于初中毕业后直接就业。

在地区间的比较中,安徽和陕西两省初中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无显著差异,而浙江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则明显高过陕西学生。依据地区变量的估计系数测算,浙江学生相对于就读普高和直接就业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几率值分别是陕西学生的4.7倍和3.8倍。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浙江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安徽和陕西,对技术工人需求较大,社会重商亲商的气氛浓厚,个人寻职与经商的机会较多,因此,浙江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相对较高。

四、总结与讨论

本文基于浙江、安徽、陕西三省957名农村初三学生的调查数据,并结合中职学生调查数据中的部分信息,应用多项逻辑回归方法,就当前中国农村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一些具有政策价值的研究结论。

首先,当前中国农村地区初中学生对高中阶段教育有很强的需求,但此种需求主要表现为对普高教育的强烈需求,农村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依旧偏低。仅有不足1,5的被访初中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接受中职教育,且多数学生选择中职教育的主动性动机不强。与农村初中学生当前持有的此种选择意愿和偏好结构相比,中央政府制订的普高学生与中职学生“1:1”的招生任务明显过重。“1:1”的招生计划实际上是人为地将不具备足够竞争力的中职教育放置在一个与普高教育相互竞争、抢夺生源的地位上。为此,政府应考虑未来逐步取消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计划,将政策目标的重心转向如何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以吸引更多原本打算初中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回到学校继续接受中职教育。

其次,农村学生在普高与中职学校之间的选择意愿主要受个人学业成绩的影响,而在直接就业与中职学校之间的选择意愿则主要受制于家庭经济状况。这一结果为当前实施的农村中职学生财政资助政策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支持。因为家庭经济收入对农村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相对于直接就业)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所以,可以想见,政府的财政资助应能通过减轻农村家庭中职教育成本负担来提高那些入读普高无望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从而吸引他们在初中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而非过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近来有新的经验证据表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并不低于甚至高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收益率潢斌、钟晓琳,2012)。因此,在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政府通过一定的财政资助,减少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而放弃就读中职学校的可能性,不仅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还能缩小当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在教育对于家庭成员职业获取与收入水平的代际传承具有重要影响的状况下(郭丛斌,2009),此种财政措施亦有助于改善农村家庭收入的代际非公平。

第7篇: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范文

一、引言

在中国,中等职业(下文简称“中职”)学校主要由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四类学校构成,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下文简称“普高”)同属于高中教育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顺应外部经济制度环境的变化,满足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中职教育历经多次变革,规模不断扩张。发展至今,中职在校生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是改革开放初期时在校生人数的3倍。在过去的30年间,中职教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年)。这一阶段改革主要以调整“文革”时期的职业教育结构作为主要目标,突出中职教育应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中等技术人才的作用。为此,政府关闭了大量教育质量不高的半工半读学校和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学校,同时增加了由政府主办的中专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数量与招生规模,并且逐渐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以中专与职业高中为主的中职教育体系。

第二阶段(1986~2000年)。199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提出未来十年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中职教育的招生规模,使全国高中阶段中职在校生人数超过普高。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普通初中教育,削减职业初中的教育规模,将普职分流延后至高中阶段。

第三阶段(2000年之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专生毕业包分配制度的取消、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加速扩张以及中职教育自身教育质量的下滑,中职教育逐渐丧失了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好”学生上普高,“差”学生上中职,成为社会民众的普遍认识。初衷良好的选择性分流机制变成了一种淘汰性分流机制(邢晖,2005)。在精英教育的大众情结下,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偏向于选择普高教育,中职教育体系的学生规模不断萎缩。2004年,中职在校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人数的比重不足40%,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为扭转这一趋势,自2005年起,中央政府一方面在政策上规定普高学生和中职学生的招生比例应大体为1:1,并按此比例向地方下达招生任务;另一方面实施对中职学生的助学金和减免学费政策,以吸引更多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接受中职教育。在一系列政策的努力之下,中职在校生规模开始逐步回升,但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有报道指出,当前中职教育对于学生和家长仍不具有吸引力,中职学校招生困难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且日趋严重。教育部每年下达到地方的中职招生任务在许多省份都无法完成。如何以一定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扭转招生规模不断萎缩的不利局面,已成为当前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初中学生毕业后的分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国际学界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议题,相关文献已有相当数量的积累,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国外经验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初中毕业后的教育选择确实会受到诸如学生学业成绩、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居住地特征等因素的影响(moenjak and worswick,2003;aypay,2003)。在多数研究中,学业成绩对于学生的教育选择都显现出较高程度的影响(例如smith,1992;dustmann,2004)。亦有不少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教育选择与其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例如,父母的受教育水平通常与其子女选择普通教育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关系(dustmann,2004)。此外,初中学生的分流意愿还可能受到制度和社区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研究曾发现,在以职业教育为主导和以普通教育为主导的两种中等教育体系下以及在不同的社会人文环境下,学生的普职分流意愿会有明显的差别(kauppinen,2008;busemeyer,2012)。

国内学者对学生的教育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关注农村学生接受中职教育意愿的实证研究数量较少。例如,宋映泉等(2011)利用西部某省部级贫困县农村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展开分析,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收入水平对学生选择中职和普高的分流意愿并不具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与国际一般经验发现并不相符。另有少量研究对北京、浙江和江西学生的普职分流意愿进行过调查,发现中央对中职教育的财政资助政策虽然间接地降低了家庭的教育成本,但仍不能提高初中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父母职业为非农的学生入读中职学校的可能性显著低于父母职业为农业的学生(姜星海,2002;李兰兰,2009;陈胜祥,2009)。

总体来看,以往国内研究在取样上大多仅局限在某一市或省,样本缺乏代表性;另有部分研究在计量方法选择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例如将学生毕业后的选择这一类别变量作为连续型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有鉴于此,本文将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三省调查数据,采用一定合理的计量方法就以下问题展开实证分析:①当前中国农村初中学生对于就读中职学校具有何种意愿?②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怎样的影响?

二、数据、模型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和莫斯科国立高等经济学院合作进行了一项国际比较研究项目“转型国家职业和技术教育促进农村发展国别政策比较研究——中国和俄罗斯:政策应对和创新实践”。为了解当前中国农村学生对中职教育的需求状况以及中职学生未来可能的劳动力迁移与职业发展前景,中方课题组于2010年11月~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先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抽出浙江、安徽、陕西三省,在每个省抽取1个县,在每个县抽取1所初中和l所中职学校进行了入校调查,共有6所学校1876名农村初中与中职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接受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被访学生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教育与就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被访学生中,初中学生(三年级)957名,中职学生(二年级)919名。本文主要利用初中学生数据,并结合中职学生数据中的部分信息进行分析。在初中学生样本中,浙江、安徽和陕西的样本分别占33.2%、33.4%和33.4%。

(二)农村学生普职分流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测量

1.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学生教育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学业成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强调教育绩效与精英选拔的教育体制中,学业成绩对于学生教育选择的影响往往是具有决定性的。目前,中国普高与中职学校之间以学生学业成绩为导向的分流趋势十分严重,因此,学生学业成绩对农村学生的普职分流意愿具有重要影响。

为测量学生学业成绩,课题组在问卷中询问了被访学生在本校同年级中的学业成绩排名情况,并以此将学生分为三类:成绩排名在前30%的学生为成绩中上水平者,成绩排名在前31%~50%之间的学生为成绩中等水平者,排名在前50%之后的学生为成绩中下水平者。

2.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以往有大量的实证研究指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与学生的教育选择以及未来的教育成就与经济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cdeman,1988;smith,1992;陆根书,2006;魏建国等,2009)。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性变量(poliey vari~able),它在实证模型中的参数估计结果可以为政府一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经验证据。例如,如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教育选择与受教育机会确会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因素的负面影响,那么,政府便可以通过一定的干预政策({列如实施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政策)来提升教育公平水平。

本文将家庭收入与财产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的指标。课题组在问卷中询问了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学生父母近三年来的年收入水平以及家庭经济收入在当地处于何种水平,并询问家庭是否拥有电脑、小汽车、城镇住房、空调等15项资产。

3.家庭社会资本。在这里,社会资本反映的是家庭可从亲戚与朋友处获得的有助于其子女就学与就业的社会网络资源,此种资源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业完成度产生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选择。这一结论在以往不少研究中都曾得到验证例如(srael et al.,2001;钟宇平、陆根书,2006)。

对于家庭社会资本的测量,课题组在家长问卷中设计了如下问题:“您能从亲戚和朋友那里获得以下哪些帮助(可以多选)?”可选项为:①实现就业或升职;②为自己或亲戚朋友争取到优质的医疗服务;③把(您的或亲戚朋友的)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就读;④从亲戚或朋友那里借到钱,或其他生活援助;⑤帮助没有住宿条件的孩子解决住宿问本文由收集整理题。笔者认为,农村家庭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对子女就学和就业所起到的帮助作用大多表现在以上五个方面,它们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的状况。

4.财政资助。与物质产品消费相似,个人在进行教育消费与投资选择时同样面临着信息非对称与非完美方面的约束(hanushek,2002)。有研究表明,学生的教育选择会受制于个人对相关教育市场与政策信息的了解程度(占盛丽,2008)。如前所述,中央针对农村中职学生的助学金政策已实施多年,然而现实中,到底有多少农村初中学生知晓这一资助政策?知晓该政策是否会显著提升农村学生对中职学校的就读意愿?为此,课题组在问卷中询问被访学生是否知道国家有向农村中职学生提供助学金的政策。如果该资助政策有效,那么,知晓这一资助信息的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应高于不知晓这一资助信息的学生。

5.其他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受教育机会上的

男女性别差异亦是以往相关研究时常考虑和控制的因素。同时,在中国农村,兄弟姐妹数量的增多通常会降低学生个人从家庭中所分配到的教育投入,进而对学生未来的受教育机会及其就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身处不同地域的学生也可能因地域间在经济发展状况、自然与人文环境及其他地域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而对中职学校表现出不同的就读意愿。

(三)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

在问卷中,课题组询问被访学生如下问题:“你初中毕业后想要做什么?”可选择的答案有:①接受中职教育;②接受普高教育;③直接就业。由于以上三种选择为无序的多类别变量,因此,本文采用多项逻辑回归(mtt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进行分析。根据多项逻辑回归方法,当因变量有j类别结果时,需将其中的某一类结果作为参照结果,并将这一类参照结果与其他类别结果两两相对比构建出j-1个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在本文研究中,初中学生毕业后可能的选择有三种,本文以接受中职教育这一选择作为参照结果,所构建的多项逻辑回归模型如下:

ln(oddsj)=aj+∑βij×xij+εij (1)

(1)式中,j=2,3,因此,(1)式实际上包含有两个逻辑回归方程。因变量为几率的对数值,几率(oddj=p(y=j)/p(y=1),j=2,3)分别表示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读普高与就读中职学校概率的比值以及直接就业与就读中职学校概率的比值。将(1)式两边同时取指数,自变量回归系数βi转换为eβi,eβi解释为自变量每变化1个单位所引起的几率值变化的倍数。

(1)式中自变量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父母受教育年限、家庭社会资本、财政资助信息和其他一些控制变量。模型中各自变量的含义、赋值与统计描述情况参见表1。

三、农村初中学生就读中职学校意愿的实证分析

(一)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

从样本中农村初中学生的分流选择来看,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最小,仅为10%,多数学生仍希望初中毕业后能继续升学,接受普高或中职教育。选择普高的学生比例达到71.2%,远高于选择中职的学生比例(18.8%)。这表明,虽然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对高中阶段教育具有很强的需求,但此种需求主要表现为对普高教育的需求,他们对中职教育的选择意愿相对较低。

一般认为,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对于接受普高教育具有较强的意愿,而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则相对较高。然而,根据学生学业成绩与其毕业后选择之间的交叉对比分析结果(见下页表2),本文发现,样本中无论学生学业成绩如何,愿意就读普高的学生比例总是最高的。即便在学业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中,选择普高的学生比例仍达到四成。这一结果再次反映出当前农村学生对于普高教育有着普遍而强烈的意愿。

在打算初中毕业后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中。多数倾向于就读信息技术(24.5%)、医药卫生(14.4%)和师范专业(13.7%),仅有1名学生愿意就读农业专业。虽然中央政府自2009年开始免除公办职校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学费,但在当前中国农业就业与收入劣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形势之下,农村学生对于涉农专业仍无太大的兴趣。从短期来看,此项免除学费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在那些毕业后计划就读中职学校的初中学生中,有半数以上表示不愿意在本地就读中职学校,而愿意到城市就读;有将近80%的学生选择未来中职学校毕业后到县城、大城市或外地就业,而不愿意留在农村。多数学生表示,在城市能接受到更好的职业教育,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挣更多的钱,尽管在他们之中有很多人认为在农村生活要比在城市更适宜。

此外,在选择中职学校的初中学生中,有将近80%的人以“学一门技术,以便将来好找工作”作为自己选择中职学校的首要理由,以“对中职教育感兴趣”作为首要理由的人数比例不足9%。相比之下,在选择普高的初中学生中,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自己选择普高的首要理由的人数比例达到40.29%。通过这一比较可以看出,与选择普高相比,农村初中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动机明显不足。

(二)农村初中学生就读中职学校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1.模型估计结果。模型估计结果整体在0.01水平上通过了对数似然比检验,逻辑回归常用的各项拟合优度指标值在0.28~0.43之间,模型估计结果的预测精确度亦在80%以上(见下页表3)。这些指标表明,农村初中学生毕业后的求学与就业选择确会受到模型中所包括的自变量一定程度的影响。

2.估计结果分析。在诸多自变量中,学业成绩对于农村学生普职分流选择的影响最为突出。首先,根据次第加入各自变量的实验模型的估计结果,学业成绩变量对于模型整体拟合优度的贡献率接近50%远高于其他自变量的贡献率;其次,学业成绩对于农村学生在普高与中职学校之间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且估计系数较大。依据估计结果,学业成绩越高,个人就读普高的可能性越大。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在同年级学生中学业成绩排名前30%的学生就读普高(相对于中职学校)的几率值是学业成绩排名50%后学生的36倍,而学业成绩排名前31%~50%的学生就读普高的几率值是排名50%后学生的4倍以上。由此可见,学业成绩是农村学生进行普职选择时首要考虑的

因素,普职分流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业成绩的选拔与淘汰分流机制。此外,学业成绩对于学生在就业与中职学校之间选择意愿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在吸引优质生源方面,中职不仅不如普高,而且与直接就业相比亦无明显优势。

家庭收入、家庭财产与父母受教育年限这三个反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的变量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毕业后的分流意愿具有不同的影响。父母受教育年限对于学生在普高与中职、就业与中职之间选择的影响均非显著,而家庭收入与家庭财产变量不仅影响显著,而且影响程度较高。对于学生在普高与中职之间的选择意愿,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系数为负,且该系数值随家庭收入水平的上升而递减。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家庭越富有,学生越倾向于就读中职学校;而家庭越贫困,学生越倾向于就读普高。家庭财产变量的估计结果同样表明,家庭拥有的高价值资产越少,学生就越倾向于就读普高。之所以有此结果,可能是因为对于富裕家庭的学生来说,他们天生就拥有较好的经济条件、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未来发展的出路很多,因此也就没有动力将升读普高进而就读优质大学视为自己实现社会经济地位升迁的唯一路径。相比之下,贫困家庭学生因无其他可资利用的升迁资源,唯有依凭教育来谋求自己未来的发展,因此在意愿上更加倾向于就读普高。对于学生在就业与中职之间的选择意愿,大多数家庭收入变量亦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意味着家庭越贫困,学生越倾向于毕业后直接就业而非继续接受中职教育。来自家庭经济收入方面的压力可能会促使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在进入普高无望的情况下选择初中毕业后直接就业。

家庭所拥有社会资本的多寡对于农村学生在普高与中职之间的选择意愿无显著影响,但对于他们直接就业与接受中职教育之间的选择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网络资源越丰富,学生越有可能选择初中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想象,如果学生个人对于中职学校毕业后未来的就业和收入前景没有一个良好的预期,并且家庭当前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又能够帮助他们在初中毕业后寻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机会,他们自然会倾向于在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而非接受中职教育。

财政资助信息无论是对学生在普高与中职之间的选择意愿;还是对学生在就业与中职之间的选择意愿,均未表现出显著影响。依据之前的估计结果,家庭收入水平对于学生的选择意愿具有显著影响,那么,是否知晓政府财政资助信息的学生在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上应呈现出显著的差别,但本文的估计结果却显示,学生是否知晓财政资助信息并不会改变其选择意愿。之所以有此现象,可能是因为当前政府对中职学生的财政资助数额仍处于偏低水平,还不足以有效改变学生的选择意愿。在中职学生样本中,有70.6%的学生反映,当前1500元,年的助学金标准不能满足他们基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此外,2009年政府开始对农村贫困家庭和中职涉农专业学生实施减免学费政策,但享有这一资助的学生比例较低,中职学生样本中仅有13.5%的人曾获得过学费减免。

男女生在普高与中职学校之间以及就业与中职学校之间的选择意愿上均无显著的差异,而兄弟姐妹数量对农村初中学生在毕业后直接就业湘对于中职学校)的选择意愿在0.1水平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子女数量越多,在子女养育与教育方面负担越重,单个子女从家庭可能获得的财力支持越少,因此越倾向于初中毕业后直接就业。

在地区间的比较中,安徽和陕西两省初中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无显著差异,而浙江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则明显高过陕西学生。依据地区变量的估计系数测算,浙江学生相对于就读普高和直接就业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几率值分别是陕西学生的4.7倍和3.8倍。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浙江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安徽和陕西,对技术工人需求较大,社会重商亲商的气氛浓厚,个人寻职与经商的机会较多,因此,浙江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相对较高。

四、总结与讨论

本文基于浙江、安徽、陕西三省957名农村初三学生的调查数据,并结合中职学生调查数据中的部分信息,应用多项逻辑回归方法,就当前中国农村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一些具有政策价值的研究结论。

首先,当前中国农村地区初中学生对高中阶段教育有很强的需求,但此种需求主要表现为对普高教育的强烈需求,农村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依旧偏低。仅有不足1,5的被访初中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接受中职教育,且多数学生选择中职教育的主动性动机不强。与农村初中学生当前持有的此种选择意愿和偏好结构相比,中央政府制订的普高学生与中职学生“1:1”的招生任务明显过重。“1:1”的招生计划实际上是人为地将不具备足够竞争力的中职教育放置在一个与普高教育相互竞争、抢夺生源的地位上。为此,政府应考虑未来逐步取消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计划,将政策目标的重心转向如何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以吸引更多原本打算初中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回到学校继续接受中职教育。

其次,农村学生在普高与中职学校之间的选择意愿主要受个人

学业成绩的影响,而在直接就业与中职学校之间的选择意愿则主要受制于家庭经济状况。这一结果为当前实施的农村中职学生财政资助政策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支持。因为家庭经济收入对农村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相对于直接就业)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所以,可以想见,政府的财政资助应能通过减轻农村家庭中职教育成本负担来提高那些入读普高无望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从而吸引他们在初中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而非过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近来有新的经验证据表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并不低于甚至高于普通高中教育的收益率潢斌、钟晓琳,2012)。因此,在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政府通过一定的财政资助,减少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而放弃就读中职学校的可能性,不仅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还能缩小当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在教育对于家庭成员职业获取与收入水平的代际传承具有重要影响的状况下(郭丛斌,2009),此种财政措施亦有助于改善农村家庭收入的代际非公平。

第8篇: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范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家庭作业

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作业构成初中英语教学的三个重要的环节,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已在课改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充分以学生为核心,生动灵活的课堂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然而,在另一重要环节,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改革上举步维艰,很多教师仍然严重受缚于老式的作业观念,教师对家庭作业设计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低于对课堂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在课外的学习效率低下,更没有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甚至可能打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家庭作业问题已在英语学科新课改中日益凸显出来,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就会拖慢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发展。

现在,由于初中英语家庭作业的设计被书本知识局限,忽略了学生提高英语拓展的能力,因此被学生视为沉重的负担。传统的家庭作业量偏大,教师忙于应付批阅,无暇从学生作业中的一些细节中发现问题,不利于因材施教。长期下去,学生会对英语学习感到枯燥和迷惘,更是抑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简单归纳一下,我们可以发现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存在这些问题:第一,作业形式僵硬;第二,作业内容贫乏;第三,作业量偏大;第四,作业难度过于统一。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家庭作业设计来改变这种现状。

本文对初中英语家庭作业的设计改革提出几点宗旨和目标:首先,我们应当在设计英语家庭作业时应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其次,要强调英语的应用,保证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的真实性。因为,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只有让学生日常生活中不断应用到英语,才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习惯。再者就是要注重因材施教,教师可以从家庭作业中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一些天赋和才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作业,不求大量重复的无用功,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出不同的问题,再结合实际予以正确的引导。

在此,本文对初中英语家庭作业的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在进行初中英语家庭作业的设计时,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方式,要注重培养使学生受益终生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对每次家庭作业的目的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完成家庭作业的目的,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地去完成家庭作业。

2. 在作业形式和内容方面,应当使作业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为丰富。要协调分配书面形式和非书面形式的作业,注意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3. 教师在设计初中英语家庭作业时有必要去了解现实生活的英语题材和教育资源并加以利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努力增强学校本位英语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促进校内英语和校外英语的融合,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英语课外实践活动,以此来拓展英语作业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校内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拓展英语视野,做到学英语并会真正有效的发展其综合能力。

4. 教师在设计初中英语家庭作业之前要了解初中生身心特点和学习英语的规律。初中英语家庭作业的设计要做到适量和适时,不要让学生感觉到很大的学习压力,强行布置的家庭作业只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次,在设计初中英语家庭作业时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使英语家庭作业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5. 教师在在设计英语家庭作业时应注意英语文化的传授,最好能做到文化与语言能很好的结合,以此提高初中生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能更好的了解国外文化,拓宽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视野,增强其英语交际能力。

第9篇: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亲情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5002

亲情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部分。加强亲情教育,对于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亲情教育的必要性

1.亲情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课本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亲情教育目标做出了规定:“亲情教育目标要求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如要和父母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学习处理与父母的关系;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和长辈,提高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代际文化的交流与互动;等等。各版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也有亲情教育的内容。如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爱在屋檐下》《我与父母交朋友》就专门讲述了亲情关系。可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对初中生有着明显的亲情教育要求,教师必须给予重视。

2.加强亲情教育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和谐、平等、诚信、友善包含着丰富的亲情教育内容。”比如“和谐”,和谐社会要建立在成千上万个和谐家庭的基础上,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加强亲情教育就是进行和谐社会建设。又如“诚信”,诚信也是家庭关系的原则,诚信意识的树立受到家长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表率,夫妻之间讲诚信,父母与子女之间讲诚信,是影响孩子正确价值观形成的要素,直接影响着他们在社会上的诚信行为。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亲情教育就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3.亲情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人视它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政治道德、社会公德的基本元素。”古人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具有“恭、宽、信、敏、惠”或 “温、良、恭、俭、让”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就蕴含着很多亲情的成分。时至今天,人们还把一个人亲情的厚薄深浅视为人格好坏的标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情深厚才有家庭和谐,家和万事兴,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初中思想品德课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亲情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人格,于国于民都十分重要。

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弱化亲情教育的倾向

1.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淡化亲情教育

首先,课标的亲情教育要求偏低。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的课标对亲情教育做了安排,但对于初中生则显得要求偏低了。初中生不但应该了解家庭亲情的常识,更应该懂得如何处理与长辈、兄弟姐妹的关系。其次,课本的亲情教育内容偏少。如人教版的思想品德课本除了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第二课,其他单元涉及亲情教育内容的并不多,即使涉及,也不是从亲情教育的角度进行描述。而初中生正处于家庭教育的“叛逆”阶段,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材不但没有深化小学的亲情教育内容,反而减少和淡化了亲情教育的内容,是不恰当的。

2.教育机构弱化亲情教育

首先,思想品德课程考核忽视亲情素质的养成。目前多数学校不是不重视德育,而是关注点偏离了学生品德的养成。其次,学校缺乏亲情教育的文化环境。多数学校很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关于勤奋学习的标语、警句、壁画在校园随处可见,却鲜有亲情教育的内容,学校的宣传资料以及课外活动,都难以找到亲情教育的内容,这种文化氛围与学生每天都接触家庭和亲人的现状是不适应的。

3.亲情教育的效果得不到保障

首先,亲情教育方法不合理。许多任课教师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思想灌输上,认为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就是向学生灌输思想道德观念,因而采取注入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亲情教育起不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甚至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其次,亲情教育内容脱离现实。不少思想品德教师仍然习惯于照本宣科,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只讲课本的条条框框,结果学生所学的亲情知识与现实的家庭状况、社会实际相脱节。因学生对亲情教育没有切身体会,也不懂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所以亲情教育效果弱化。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亲情教育的对策

针对上述初中思想品德课亲情教育存在的问题,应从教育管理机构、教师教学、社会教育三个方面采取对策。

1.教育管理机构的对策

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制订思想品德教育的政策、编制思想品德教育的课标和课本、考核评估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教育管理机构是加强初中生亲情教育的关键。教育管理机构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1)调整初中亲情教育内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亲情教育内容应该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相一致。七年级时,学生对亲情的认知还是比较浅表的,因此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而又能给学生以启发的内容。到了八年级,学生的心智进一步发展,对亲情的认识也已经加深,可以适当增加内容的难度。等到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对亲情的理解又加深了,可以延伸亲情教育的内容。现有的思想品德教材如此调整后,将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依托教材,积极地进行亲情教育。

(2)改革思想品德课的考核评估办法

教育管理机构要重视亲情教育,提高亲情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地位,完善亲情教育的设施条件,把亲情关系纳入学生素质的一部分。命题考试作为当前思想品德课的主要考核方式,对于增强亲情教育仍具有积极意义。在考题中增加亲情关系内容的题量,是提高亲情教育实效的途径之一。另外,思想品德课的考核不能只有命题考试一种途径,学生的实践能力、操行表现也应成为考核其思想品德的方式。要把只P心学习成绩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查。

(3)鼓励开展课外的亲情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亲情素养,不能仅仅依靠在课堂上的学习。由于亲情教育的可操作性强,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如利用节日就是一种好办法。中华传统节日多数和亲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父亲节等都有丰富多彩的亲情习俗。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种亲情教育的课外活动。学生处在校园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可以安排以亲情教育为内容的各种报告、讲座、媒体宣传等,也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比赛等活动。 建设校园文化,营造与亲情教育有关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亲情教育的开展。此外,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

2.教师教学的对策

教师决定着亲情教育的进程、结果和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亲情观念的形成。在对初中生进行亲情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合理教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不少亲情教育的内容,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亲情教育信息,并对学生加以教育。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师可以举一些典型的事例,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如何,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开展家校互动式的亲情教育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家庭和教师、学校互动的途径有很多。首先,对家长进行现代家庭教育的知识培训。针对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分年级对家长进行跟踪式主题培训。其次,充分利用家长中的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沙龙、家庭教育小论坛等。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手段实现家校之间的跨时空沟通。这样通过开展互动式的亲情教育,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还可以加强与巩固亲情教育的效果。

(3)加强教师自身的亲情素养

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会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一定的亲情素养,才能感染和熏陶学生。教师的亲情素养主要体现在其感情丰富、尊老爱幼上,比如某位男教师平常的言行举止很像一个父亲等,这就是该教师的亲情形象。作为教师,用自身的魅力与情感影响学生,以身作则,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亲情教育,做到知行合一、教行合一,就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亲情影响,让学生受到更好的亲情教育。

3.社会教育的对策

现在学生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学校必须与社会相结合,通过社会教育,丰富学生的亲情体验,巩固和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因此,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借用社会的力量,对学生加强亲情教育。

(1)社会要弘扬中华民族美德

社会思想潮流对初中生的思想观念影响非常大,因此,社会要大力宣传、弘扬亲情的正能量,利用好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加大对亲情教育的载体――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如可以开设亲情教育系列网站,制作亲情教育的公益广告,也可以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关于感恩亲情的晚会等等。

(2)青少年教育基地要加入亲情教育内容

从教育内容角度看,目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红色内容的基地;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基地;第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展现改革开放成就的基地;第四,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大众生活、贴近人民群众,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教育场馆、活动场所。而以亲情美德为内容的青少年教育基地非常少见,因此要加强亲情美德题材基地的建设,完善相关内容和设施。

通过从教育管理机构、教师教学、社会教育三个方面采取对策,可以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亲情教育,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的亲情熏陶,提高亲情认识,增强亲情行动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从而提高初中生的亲情素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文慧.加强中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理性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