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现自我价值范文

实现自我价值精选(九篇)

实现自我价值

第1篇:实现自我价值范文

【关键词】价值实现;自我;他人

人是生活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之中的。马克思就曾将人定义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年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迷失自我、规避他人,人际关系越来越不和谐。因此,让青年在自我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中找到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的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自我”与“他人”的界定

(一)自我。从历史溯源来看。在中国“个人”概念早于“自我”概念的出现。“个人”概念要溯源到清末明初,而当时“个人”话语才登上舞台,到“五四”前后人们开始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个人”为价值之源、公开宣扬个人本位,揭开了“个人”和“个人观念”以现代性姿态在现代中国出场的大幕。到1906 年后,章太炎和鲁迅等人提出个人要具有“自性”,章太炎打破了“个体”与“群体”的范畴限制,提出了“依自不依他”的最高原则。也就是说,章太炎主张依靠自我的意志,肯定自我的选择,将自我视为最高的原则.至此,“自我”范畴呼之欲出。

(二)他人。海德格尔认为,“人不是在我之外的全体余数,而这个我则是从全部余数中兀然特立;他人倒是我们本身多半与之无别、我们也在其中的那些人。”因此,他人与自我是一对共同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的范畴,他人既是自我的依赖者,也是自我的约束者。这主要取决于在同一社会环境中,自我与他人如何协调其共在的关系。毕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社会现实中,他人与‘我’都有着同样的欲望,同样的幸福、自尊和自我实现的要求,一句话,都具有同样的价值意义”。自我与他人是同时存在于社会中的两个主体,是一种共同存在的关系。

二、自我与他人的和谐

人具体的存在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我与自我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我与他人对我设定的关系。人就是在不断地协调这三种关系的过程中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然而,自我与他人的价值冲突不断,这种矛盾总是成为人对自我价值追求、人生目标实现的绊脚石。我们应当看到,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一方面会导致对自我自由的禁锢,同时也会造成对他人的禁锢。萨特在《密室》中的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狱”,就是站在对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否定的立场所做的概括,即自我与他人是一种相互约束关系。

(一)自我解放:明确我与自我的关系。“我是谁?”这是一个震慑心灵的终极追问,只有真正找到答案的人,才能真正解放自我,找到自己的终极价值追求,并去实现它。“我是谁”的终极发问,正是寻找真实的自我的最有效手段。“我”与“自我”的含义不同。人的行为大部分处于人意识不到的元意识世界当中。我是现实的我,自我意味着意识、理性,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把真正的自我包裹、隐藏起来,这在无形之中影响着自我与他人的交流。在通常情况下,“我”与“自我”处于矛盾之中,“我”有时候不一定能够战胜“自我”,这时候就需要协调“我”与“自我”的关系,这个协调的过程也就是认识、唤醒“自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是主体,“自我”是客体,“我”把“自我”暂时当做被评价的“他人”。审视他人往往只需要理性,而审视“自我”,则需要勇气和诚实。一个对自我诚实的人,才不会被他人欺骗。自欺欺人的悲剧往往发生在对没有勇气诚实正视自己的人身上。错误的自我审判和定位,则必然导致自我终极价值和自由的丧失。只有认识了本真的自我,才能不重蹈覆辙,不成为他人的副本,这是建立自我与他人之间共在和谐的首要条件。因此,在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认识本真的“自我”,唤醒本真的“自我”。

(二)解放他人: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事实上,他人是另一个“自我”,自我和他人都在不断地寻求价值实现、寻找自由。而自我在为自己选择自由的同时,往往给他人造成不自由。因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价值追求会不断发生冲突,而每个人总是出于本能地先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影响到他人的自由。但是,人不能离开他人而单独存在。在任何社会形态中,人都具有交往的基本需求,这直接关系到自我价值能否实现,因为“我需要他人以便完全把握我存在的一切结构。”很多时候,单纯地依靠思考我们并不能完成自我认识,而是必须要借助他人,以他人为镜,才能发现自我,掌握自我。尼采说过,人走进他的邻人,是为了寻找他自己。因此,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和谐,是两者价值实现的保证。只有达到“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允许自我和他人在和谐、自由的人际关系中寻求价值,而非利用、约束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保证自我价值的实现,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此,想要自我解放,必先解放他人,允许他人自由发展,如此“兼爱”才能“相利”。

(三)不被他人约束:解决自我与他人对我所设定的关系。在自我与他人的共存关系中,“他人不只是向我揭示我是什么,他还在一种可以支持一些新的特定的新的存在类型上构成了我,我这个存在他人显现之前并不潜在地在我之中”。也就是说,他人对我的认识往往不等同于我的本真,他人最大程度上对我的理解很可能依然是对我的误解。这种情况下,自我不能受他人对我的评价的影响,而是要坚定自己的本质面目,才能获得自由,如果自我认可他人对我的误解,结果只会导致我朝着他人对我的误解的那个错误方向发展,自我便异化成了另一个非本真的我。自我也就陷入了“为他”的怪圈中,走不出他人对自我的约束,也就丧失了自我的自由选择权利,相当于被他人构筑起了一个禁锢自我的地狱。“故君子和而不流”,说的就是自我应当坚定自己的原则性,不能为他人对我的态度而盲目地去改变自我的价值追求方向和追求方式。章太炎也提出过“依自不依他”的原则,也是要肯定自我的存在和意志,主张不以他人的主张和选择所约束,寻求摆脱他人的约束而实现自我的绝对价值。因此,摆脱他人对我所设定的错误认识,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保证。

三、自我价值的实现之路

(一)呈现自我。在当前多元价值观碰撞的时代,青年的自我迷失、自我沉沦,不仅会导致自我发展受限,从大局来看,如果这一现象以群体性的姿态爆发,则会危机到整个社会。这种自我迷失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把个人发展寄希望于权钱交易和人情关系,放弃自我努力,放弃自我道德原则,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看做是利用关系,不敢正视自己内心深处对融洽人际关系的渴求,而是把这种渴求深深藏埋起来,以虚伪的笑掩藏内心的痛苦。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自我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只好选择人前人后各一套的做法,结果,人前的我是一个虚假的我,人后的我则成为独自舔舐伤口的真我。要改变这种状况,这就需要我们把目标导向自我,真正从自我做起,把真正的自我呈现出来,真诚对待他人。

(二)尊重他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大家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提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勾心斗角”。的确,我们身边不乏那种把别人的成长进步看做是对自己成长进步的阻碍,把比自己优秀的人看做是自己的绊脚石的人,一旦形成“他人即地狱”的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势必会处处规避他人,甚至背后伤害他人,其结果往往可能两败俱伤。事实上,“他人即地狱”并非铁律,如果自我能以宽广的胸怀,看待他人的成就,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他人则可变成自我发展的助推器了。

(三)坚持真我。随波逐流是我们这个时代青年人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个弱性。看别人追求什么,自己也改变自己的追求,人云亦云必然泯灭自我的个性,丧失己见,迷失自我的价值追求。青年处在人生和奋斗事业的关键时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尤其需要做到坚持“真我”,在他人的对自我的态度面前,拿出定力,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坚持自己的正确价值观方向。否则,价值观导向出了问题,自我的发展必然要受牵制。

参考文献

[1] [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137.

第2篇:实现自我价值范文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赏与赞美,“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作为中职教育者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关心、关怀学生的基础上,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使其克服自我失败的固有思想,逐步完善自己,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一、要善于欣赏学生,激发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1.欣赏学生,不吝惜爱心的投入

调查发现,大多数中职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低,大部分是由教师、家长的批评不当、生病或者家庭缺失,在学习上缺乏恒心、自由散漫等原因造成的。中职学生绝不是“天生愚笨”。每一个职教工作者都必须从思想上摒弃旧的观念,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学生往往都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是否能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学会换位思考,欣赏和信任学生,不吝惜爱心的投入,使学生们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没有放弃他,自己也有优点,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实现自我价值。欣赏是实现教育的有效方法,是成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2.善于欣赏,就要善于用放大镜去放大学生的优点

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不仅欣赏学生的优秀品质,也把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作为良好的教育契机。一个好教师,就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找到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然后对症下药。每个学生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特别对于班主任来说,要随时随地拿着放大镜,放大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引导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比如笔者班里的学生小刘,无心向学,是出了名的逃学大王,并且极端厌恶劳动,常与社会中不务正业的人来往、游荡,对老师的善意教育傲慢无礼。为此,师生关系一度陷入僵局,班级工作难以开展。一次偶然的募捐活动,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全部的零用钱捐给了患病的同学,这在班中是唯一的一个。为此,笔者在班会上抓住他的善行大做表扬。笔者用赏识敲开了他紧闭的心门,在多次以情以理的教育下,他终于被感化,并表态下定决心改邪归正。通过深入接触,笔者发现他很有写作的基A,于是多次认真辅导,把他的优秀习作在班上宣读、公开表扬。

后来,他不再逃学,成绩随着自身的努力在上升。学习对他来说,有了更重要的意义。拿着放大镜,真诚地欣赏学生,可以让师生间多一份融洽,少一点隔阂,可以构筑起和谐师生关系的平台。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做个善于欣赏的老师,让中职学生克服低人一等的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走出“上中职没出息”的阴影,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自信与自尊,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一朵独特的花。

二、要善用赞美,激发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赞美是欣赏学生的自然流露,是对欣赏的巩固。叛逆的中职生,一般都渴望得到关注,所以作为中职教师,要懂得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其他学生面前中肯地指出你试图教育的学生的优秀品质,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从而激发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热情。但是在赞美学生时不要凡事都空泛地说:“你真棒”、“有进步”,一定要注意方法。

1.实事求是,拿出真诚来赞美

赞美一定要实事求是、诚心诚意,切忌虚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目的。对学生的赞美要发自内心,面带微笑,语气肯定,让他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你的称赞是真诚的。因此,教师赞美学生,一定要把握“度”,既不能人为地拔高、掺水、使假;又不能蜻蜓点水不着痕迹。教师如果赞美学生,夸大其词、添枝加叶、有意拔高,不仅起不到激励学生、启发学生学习兴趣之目的,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有位哲人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最能打动心灵。”

比如:一个学生的成绩始终一般,但却写得一手好字。如果你称赞他“成绩不错”,他就会觉得你的称赞不是发自内心而觉得你很虚伪,对你的态度也不会友好;反之你称赞他写的字非常漂亮,与众不同,他就会接受,愿意与你接近、沟通,并受到很大的鼓舞。(下转第55页)

2.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赞美

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及时地赞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发挥其内在的潜能。用学生的闪光点去赞美,学生会感到一种满足,会全面地审视自己,会意识到自己有所不足。同时,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产生逐渐完善自己的愿望。

3.抓住每一个微小进步,及时赞美

学生学习中的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称赞,学生生活中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赞美。肯定进步,这样会让学生们认为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如果孩子认识到只有他表现得很好,才能得到老师对他的注意,他们就会尽量表现得更好,以得到老师的赞美。

抓住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来及时赞美,让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美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

4.根据生活琐事,具体赞美

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要从学生的生活琐事入手,实事求是,不要单纯地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学生觉得他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了,而这是很不现实的。赞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源于生活,所以你必须特别强调那些使你满意的具体生活琐事,你的赞美越具体,学生对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清楚,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把教室打扫得干净、守秩序、谦让、礼貌等生活琐事进行赞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例如,学生小范清洁工作认真细致、不怕苦不怕累,笔者适时表扬。学生小龙不斤斤计较主动承担黑板报的设计工作,笔者及时表扬,并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这样的赞美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从而达到了规范行为之目的。

5.创设成功,时时赞美

目前在学校的各种奖励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只是少数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所享受的殊荣。大多数的学生只能“望奖兴叹”,很少受到奖励。如何奖励这大部分学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呢?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本着“跳一跳可摘桃”的教育理念,有意识地在班级里设立多种小活动,通过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来鼓励学生,除了学习方面,他也可以在其他方面表现得很好。这样他们也能燃起希望的火花,产生跃跃欲试的努力愿望。

第3篇:实现自我价值范文

一、精心设计,组织教学

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的含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审美水平,制定教学目标。通过钻研,教师的教学设计就有了方向。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因此,钻研教材不能停留在课本上,还应把眼光扩展到各类教材或专业杂志上去,看一看同行是如何教学这些内容的。通过比较,积累资料,丰富素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元素,多方位开发资源。

二、情感态度,价值引领

在与学生情感沟通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策略。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因人而异,让学生动情。有位法国哲人说得好:“人是有感情的芦苇。”那种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教师只会使学生陷入爱的误区。那么,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应怎样让学生动情呢?

对美术教师而言,由于课时少,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把情感交流局限在课堂里。只有通过课堂或课余时间与他们交流、谈心才能实现。著名教育学家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是冰冻了的情感也会消融。”我们面对十几岁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对美术不感兴趣的学生,需要时时关心他们、融化他们,多表扬、鼓励他们,以增加其信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激发美术学习的热情。记得上学期班上有个学生特别喜欢上美术课,经常能出色地完成美术作业。我经常表扬他,把他当成特长生。但我在他班主任那里得知他成绩并不好,而且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该生有点自卑心理,班主任也不知怎样去鼓励他。我问他:“你画得这么好,为什么成绩不好呢?”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有时候犯错误,我们班主任老批评我,我慢慢地就不喜欢他的课了。但美术老师不一样,我没带材料时你不会批评我们,甚至还会帮我想办法,所以我就越来越喜欢上美术课了。”是的,对学生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多些耐心,或许能造就优秀的人才。

三、激发兴趣,培养个性

今年我接了个新班级。第一节课上,我问学生一个问题“:你认为怎样的美术作业才算好的作业?”学生的回答很多,有的说“:色彩鲜艳的、漂亮的、饱满的……”;也有的学生就干脆看着我,不说话。这让我觉得很意外: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吗?鉴于刚才有的学生无话可说,我就说“:你们知道与众不同的意思吗?”毕竟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还是有几个聪明的学生也说了好几个答案,基本八九不离十了。这时我小结道“:与众不同,就是与老师的不同,与同学的不同有的是大不同,有的是小不同。”

第4篇:实现自我价值范文

刘瑛,女,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实验学校初中部校长;1985年从教,任教小学英语5年,中学英语15年;1999年任塘沽实验学校教务处主任,2004年任副校长,2012年任初中部校长;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十佳青年教师、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塘沽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塘沽优秀教师、塘沽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塘沽“十女杰”等荣誉称号;在塘沽第二届青年成才竞赛活动中获说课、演讲两项第一名;撰写的论文在《天津电教》《国内外教育信息》《新课程探索与实践》《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曾应邀在天津师范大学、塘沽党校等多所学校开办教育教学讲座。

滨海新区塘沽实验学校是一所具有60余年历史的学校。在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下,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成为本区域的龙头学校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岳鑫龄校长就提出“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为突破口、以调整课程体系为关键、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保证”的“快乐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和相关实践在当时具有广泛影响,原国家教委曾向全国教育界进行推介。

作为新一代的学校管理者,如何继往开来、坚持特色、再铸教育的辉煌,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多年来在管理岗位上的学习、实践和反思,使我对“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背景下的精细化管理”逐步有了清晰的认识: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即凝聚人心,激发动力;精细化管理中不仅蕴含着有形的、刚性的制度制约,更有无形的、柔性的精神激发。

马斯洛在“金字塔理论”中强调:每个人内心需要的金字塔的最高点,屹立着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追求。我认为,对教师思想的引领,最大化地实现其自我价值,并引导教师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相连,实现双赢,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下面从两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和做法。

一、运用“共生效应”

生物学中的共生现象运用到管理中将产生一种“共生效应”,即在一个人才荟萃的群体中,个体间的互相交流、影响和信息传递往往会极大地促进个体与群体素养的提高。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价值,学校依据发展目标和教师自身专业特长,设计专题讲座,搭建交流平台,通过自荐和教研组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在校本培训中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展示自己的教学强项,目的在于思想的碰撞、视野的拓展、积极的反思。于是我们开办了“用心做智慧型教师”“集体备课经验”“新课标下如何说课”等教学专题讲座、“校园网培训”“课件制作指导”“新课标下网络资源的利用”等信息技术讲座、“起始班和年级管理”等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和“永葆阳光心态”“真诚工作,快乐生活”“让我们同行”等师德专题讲座。主讲教师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能力和才华,更享受着与人分享的快乐。听讲的教师中,争鸣讨论者有之,取长补短者有之,跃跃欲试者有之……这样的校本培训,场场精彩,令教师折服,激发了每位教师奋发向上的精神诉求。由于报名人数多,有的教师要等上一个学期才被安排开讲座。

正是得益于平日的“小试身手”,我校多名教师从学校的小舞台走上了更广阔的大舞台。有近10位教师应邀去兄弟校演讲。2009年3月,天津市“初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专题论坛在我校举办,我校2名教师代表全区进行论坛宣讲,7个学科的教师进行了研讨课展示。同年5月,杨金岭老师在全市课改总结会上发言,他对生物课堂的“有效投入分析”体现了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刻领悟、对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索、对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激情洋溢的教学风格,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内在驱动,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持久影响,把各种管理规定转变为内心的自愿承诺和自觉行动;有效激励,自我实现需求最终成为教师的高层次需求。正因如此,精细化管理达到了凝聚人心的最佳境界。

二、鼓励“特色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毋庸置疑。每位教师的个性特色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提倡实现教师自我价值,因此,也就格外重视个性化的课堂研究和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凝炼与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校开展了市级重点课题“发挥教师个性优势,形成个性化课堂教学”的研究,对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提升。苏老师有深厚的语文教学功底,出口成章,她在作文教学中采用随堂仿写名家、片段训练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灵动思维和丰富想象;贺老师博闻强记,其鲜活的英语教学风格深深吸引着学生;李老师的物理教学,语言幽默,训练有方,归纳得当,他辅导的学生竞赛成绩突出,填补了我区多年的空白。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是激情幽默型、理智技巧型,还是朴实自然型,各种教学风格都能在课堂上尽情发挥,相映成趣。教学特色和个性的张扬,带来的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与修正、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教育价值的发现与实现,这一切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张力与保障。

在初中部圆满送走第十届毕业生之际,学校举办了以“十载耕耘路,今朝续新篇”为主题的特色教学开放活动。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展现教师独有的教学风采。语文组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开放思维,使学生会学、乐学;数学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架构知识的网络,品尝发现的快乐;英语组提炼出的“教、扶、放、收”四步教学法,让学生在互动的语言环境中提高英语水平;理化组开发实验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感悟物体的变化和科学的真谛。开放活动一个半小时的完美呈现,对每一个参与者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震撼。每一个细节,每一幅画面,甚至每一个映入眼帘的字眼,无不是教师们心血和智慧的凝结,是对教师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实现。活动后,全体教师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自发组织合影留念,此项活动凝炼出的团队精神深深地铭记在每位教师的心里。

2010年,我校迁入新校区。新校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这时,我们的教学方式如何适应本地区学生的发展,成为全体教师思考的新问题。经过两年的反复实践、论证,各教研组又摸索出了“自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12年,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师来到我校,与我校教师共同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与全国知名学校教师的对接与对弈、碰撞与切磋,进一步展示了我校教师的能力与水平。

我们就是这样在管理中精细、精心、精致地引领着教师的精神需求,使教师乐享自身价值,从而形成了强大而持久的内驱力,学校工作也因此蒸蒸日上,不断发展。

第5篇:实现自我价值范文

论文摘要:以道德理想主义为精神主旨,以“内圣外王”为人生坐标,追求德性和“道德自我”的精神建构与价值实现,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精神内核和个体生命价值理想主题。道德自我的建构与价值实现兼具伦理自然主义与道德理性主义相统一的特征;通过道德实践奉献于社会以及通过修养提升个体人格,是道德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标。

中国传统社会对德性、道德价值的重视和开掘的思想历史精深厚重,建构道德自我并积极实现自我道德价值与个体生命自然本性和人生价值追求密切关联,个体道德品性的获取、持守和行为实践以及道德自我的建构与价值实现兼具伦理自然主义和道德理性主义的双重特征。

一、道德自我价值实现的伦理自然主义路向

伦理自然主义以自然主义人性作为哲学前提,从所谓一切人都具有的、永恒的、不变的生物本性、心理本能产生的需要中推论出人的道德,把德性奠定在经验性东西之上。儒家表现出鲜明的伦理自然主义思想特征和思维逻辑,道德自我以“生动活泼怵惕恻隐之仁心”的善性良知和人性本心为价值基源,以仁爱和忠恕为价值推展力量,追求和实现在人我、群己关系中道德自我的价值。

(一)道德自我德性价值的自然基源:善性良知以及反求诸己的回返。人性和人心所内在具有的自然和潜隐特质,是人们追索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有价值和本质的由来已久的根本问题。尽管中国历史上和思想界有众说纷纭的“性无善无恶论”、“性恶论”、“性三品论”等论点,然而以孟子为端启和代表,后经宋明时期程朱、陆王等人进一步光扬的“性善论”、“良知良能说”是中国伦理思想中广为认同和占主导性的道德本性和价值起源论。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仁义礼智之善性是“人之所异于禽兽”而存的本质、本然属性以及人天就的良知良能。“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以性善和良知为价值基础,坚信“人人可以为尧舜”、“亦有仁义而已矣”的乐观、普适性道德理想。南宋时期朱熹认为“理在天地问时,只是善,无有不善者。……只是这理,在天则日‘命’,在人则日‘性’。”“仁义礼智是性之体,性之中只有仁义礼智。”(《朱子语类》卷五)“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孟子集注·梁惠王上》)“盖天自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大学章句》序)程朱认为人性就是所谓“天命之性”或日“天地之性”,其亦“仁而已矣”,是百行万善的根源,以天理高度将人性本善予以普遍化。南宋“心学”思想家陆九渊认为,“仁即此心也,此理也……此吾之本心也”(《与曾宅之》)。仁心良善是“我固有之”、人皆有之、普遍和永恒的“本心”。王阳明肯定说,“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答陆静原书》)。“良知”与天理照应,“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传习录中》),以心外无理、“心理合一”的本然良知说,揭示人性和道德自我的内在价值基源。当代新儒家熊十力对儒学原典研究后指出,“人性本善乃《周易》、《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所共同倡导的,是儒学人性论的本质所在”。以清澈纯一、本心始源的性善论对传统儒学思想作了精辟概括。积善成性是人生要务和根本,自在的良善和良知本性决定了个体道德修养基本途径及其意义在于通过后天反求诸己、返身而诚和自我慎独的道德修养,超越于内在自然欲望和外在世俗功利的诱惑而回复良善本心。孔子坚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要求学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表达“君子求诸己”的自反修养特征。孟子强调存心养性、反躬自反求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南宋时期陆九渊认为通过存心、养心、求放心以“保吾心之良”,主张“收拾精神,自作主宰”(《陆九渊集·语录下》);王阳明认为真正的学问功夫只是克己内求,通过克除私欲障蔽达到复明天理良知,“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传习录上》),对自身行为动机的自反求责,正是对自我德性的自然主义价值基源的肯定和持守。

(二)道德自我自然价值的推展:仁爱和忠恕。当代海外新儒家杜维明概述说:“儒家传统中的自我被看作各种关系的一个中心,是在一个不断扩展的人类关系周围中的自我发展;儒家思想本体的宗旨,其核心的价值,是人际关系中的个人道德化。”[7](P336)具有善性人心的具有价值推展的内在力量和良善愿望,“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孟子·公孙丑上》)。仁爱蕴涵了道德自我与主体德性在性善、良知的潜隐和可能性基础上的自觉提升和推展,其内容体现为:首先是孝悌和亲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其次是爱人、仁民和泛爱众,“樊迟问仁,子日:爱人”(《论语·八佾》),孔子主张“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孟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再者以“仁”泛爱万物,理学家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上》),程颢提出“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的论断,倡扬以天性自然的仁爱超越自身而辐照于自然万物。朱熹将“仁”的价值延展程序概括为:“仁如水之源,孝悌是水流底第一坎,仁民是第二坎,爱物则三坎也。”(《朱子语类》卷二十)形象表达和体现“仁”心自然流露、自觉推展的潜在机理和良善追求。仁爱精神以忠恕为“吾道一以贯之”的原则和为人处事的根本方法,“尽己之谓忠”,“忠”是道德主体以恭敬虔诚的态度去尽性命之道,负责任、行端正、守信用,表达不仅独善其身,而且能够兼善天下的积极处世精神,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正蒙·诚明》)。“推己之谓恕”,“恕”表达的对他人的理解、尊重、体谅和宽容,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仁爱、忠恕精神深切表达个体对内在道德价值的固持、外展以及自我超越的愿望,是体谅、同情、设身处地地了解别人处境和情绪,自觉把自身的善性、愿望以及情感由己推人和由人推己的移情力,“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正蒙·中正》。希望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相得益彰,“忠恕所以致公平,造德则自忠恕,其致则公平”(《二程遗书》卷十五)。传统思想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抱负,则体现了以自我的善性和仁爱精神推延至人伦群体、家国天下,实现“体物爱人立人之极”的宏远和至善道德追求的愿望。

二、道德自我价值实现的理性主义机理

当代新儒家梁漱溟、冯友兰等人对儒学总结为,与向外作用于物并战胜自然的科学理智或知识理性相对应,向内保持 良知,完善自身的道德或人文理性是人类特质的理智和觉解精神的重要表现。传统伦理思想中以理性节制感望、格物致知的道德理性主义,是道德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机理。

(一)道德理智和格物致知的修养论。道德和德性表现为具有“是非之心”的知识、理智和明智,对人伦关系、道德准则的理性把握和恰当运用是道德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和表现。儒家重视“知”和“智”在道德修养、道德实践中的作用,“知”能帮助认识自己和他人,“知己者,智之端也,可以推以知人也”(《王文公文集》卷二十六),“自明然后能明人”(《陆九渊集·语录上》),“事之至难,莫若知人;事之至大,亦莫若知人”(《陆九渊集》卷十八)。德性之知能使道德主体有效地区分善恶是非,做到抑恶扬善、择善而行,是道德实践的前提条件,“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智也者,言乎其不蔽也”(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下),“知明然后能择”(《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卷一)。理性之“智”使人们在道德选择中从容中道,使道德实践获得持久动力和目标,“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智”实现着仁、义、礼等德性的自觉把握和恰切圆满,“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刘邵等人认为,“智者,德之帅也。”“以明将仁则无不怀,以明将义则无不胜,以明将理则无不通”(《人物志·八观》)。“德义之所成者,智也”(王符《潜夫论·赞学》)。道德理性体现并来源于后天坚持不懈的学习、实践经验和克服冲动的主观意志努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苟子·劝学》),“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苟子·性恶》),“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大学章句·补格物传》)“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其所当然者而已。知其所以然,故志不惑;知其所当然,故行不谬,非谓取之彼而归诸此也”(《朱子全书》卷三)。理性体现在个体心志能在博杂纷扰的现实生活中自我裁决,“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苟子·解蔽》)。通过理性求知和志意的作用,达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苟子·劝学》),以格物穷理、敬义涵养的修养过程提升道德认知水平、实践能力以及个体人格,体现了道德主体性的理性主义特征。 (二)以义制利、以理节欲的道德理性观。现实生活中人呈现着自然欲望、自利追求方面的事实,人欲不可灭却,具有自然性、必然性、当然性,出乎于天(然),内在于人性当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虽为守门,欲不可去,性之具也”(《荀子·正名》),“夫人之有欲,固出于天,盖有必然而不容已,且有当然而不可易者”,“夫性必有欲,非人也,天也。既日天矣,其可去乎?”(罗钦顺《困知记》)苟子认为:“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苟子·性恶》)在纷纭复杂、生生不已的欲望追求中,顺从自然本性而放任发展,必然会产生争夺、残害等恶行,“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同上)。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人生睿智理性之处在能自我克制、化性起伪和循善求理,自觉“矫饰人之情性”使之合乎正义,“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苟子·王制》)。本于人伦道德而以义制利、以礼矫情、以理节欲、克制谦让,使人类达到群居合一、多力胜物,“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七)。人们的理智能力在于克制私欲以彰明天理,回复心之全德。天理不是先在的,也不是独立自在的,它存在于人欲之中,依托于并通过人欲展示自身,而人欲的合理满足正是天理的内在要求。“盖天理皆从人欲中见,人欲正当处,即是理,无欲又何理乎?”(《陈碓集·别集》卷五《与刘伯绳书》)“人心本无天理,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到好处,即天理也。”(《陈碓集·别集》卷五《无欲作圣篇》)“天下必无舍生养之道而得存者,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有欲尔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为理;无欲无为又焉有理。”(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下)“礼虽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在欲求享用中互相谦让和自我节制,以理性节制感性或物质欲望,做到“以义制利”、“顺理而行”是人理性修养的崇高表现。道德理性主义具有精神保证和砥砺作用,是道德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机制。

第6篇:实现自我价值范文

关键词:自我价值;大学计算机基础;自主探究;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所谓“自主探究”从本质上说是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认识、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入门课程,在当前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如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渠道,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知识本身操作性强的特点,为构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如果能巧妙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突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则能从根本上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提升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2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现状

2.1学生计算机基础不平衡

目前,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普遍面临学生计算机基础不平衡的问题。这种基础不平衡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在实践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高低不同,差距较大。一些学生可能需要从零开始,一步步操作,而另一部分学生却可能有能力进行较难的设计型实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同一个知识点,基础差的学生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甚至可能产生畏难情绪,而基础好的学生却可能因为已经掌握或者过于简单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2.2教学内容统一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各个专业对于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都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经济类学生可能会要求比较高的Excel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而艺术类学生可能要求Photoshop等图形软件应用的能力更强。而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都是采取全校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内容,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没有太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学习计算机知识,在专业学习中自觉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2.3实验多为验证型实验

从实验项目上看,现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限制,现有实验基本都仅仅是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为主,综合型、设计型实验较少。学生要做的仅仅是根据实验的详细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操作,验证实验结果。尽管对于初学者,验证型实验能够较好的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基本操作,规范操作步骤。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这样的实验就显得太简单,缺乏挑战性。并且减少了学生自主寻求解决方法达成实验目的的机会,降低了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逐步失去应有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失去学习的兴趣。

3在实践教学中创造环境突现学生自我价值,激发其自主探究性

实践教学提供给学生应用知识的平台,如果能在实践教学中创造环境,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则可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做如下尝试:

3.1设计不同难度实验

在实际教学中将实验内容分为基本实验与提高实验。基本实验内容可采用课本提供的验证型实验,这部分内容不对学生做统一要求,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是否进行这部分实验。

提高实验可设计成内容相关、难度不同的几个实验,学生仍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将要完成的实验内容,但必须完成提高实验中的某一个实验。教师可根据实验难度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加权计分,激励学生攻克较高难度的实验。

这样,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一个层次梯度,各个梯度之间有联系,又有距离。最初学生位于这个梯度的中、下层,有往上走的空间,但需要他们不断的补充新的知识。于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有机会展现他们已有能力的同时,会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激起他们的斗志,自觉自愿的主动探究知识。而基础较差的同学,则可以先通过基本实验掌握基本操作,再通过提高实验促进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增加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完成不同难度的实验过程中得到体现。

3.2加强综合型、设计型实验

在前面我们提到,现有教材中的实验多为验证型实验,详细的操作步骤在简化了初学者操作难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学生主动钻研,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积极性。我们都知道,很多问题,解决方法都不是唯一的,计算机基础实验也一样,不同的操作方法,完全有可能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

因此,在上文提到的提高实验中,我们可以多给一些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在实验设计上,注意知识的延续性及知识点的覆盖面。并且只给出任务和要求,不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如果实验难度较大,允许几个学生合作完成。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积极寻求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可能方法,学会相互交流知识,进行知识探讨。最终,学生学过的知识在不断的被使用,新的知识,与同学的交流、合作,让他们能以不同途径、效率去完成实验。学生的自主性被调动,知识的相关性,学习的乐趣无不一一体现,知识的整合也随之完成。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作为学习的主体,在积极的运用、探求知识,教材、同学、教师都仅为学习的帮助者,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自我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综合提高实验让很多学生很感兴趣,愿意花时间去完成这些实验内容,在获取新知识同时得到一种价值体现。这样的实验也给学生制造了更多相互交流的机会,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扬长避短,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基础差一点的学生也能在这种实验的带动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快速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3.3加强实验设计与专业的联系

在实践教学中,将实验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相联系,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相同的实验内容可以有不同要求。在具体实践教学中,这可以体现在提高实验的难度上。例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在图形图像软件实验中较其它专业加大难度,而经济系学生,则可在Excel软件实验中加入统计、计量等方面的内容,提升应用软件的能力。通过这样不同难度的实验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所侧重,为他们在后继专业学习中应用计算机知识打下基础,加强学生探究知识的主动性。

3.4加强实验内容的应用性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入门课程,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多。相应的,在实践教学环节就应更重视知识的应用性。在实验内容上应强调知识的整体应用能力,而不是几个操作的简单叠加。并且实验内容还应注意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去更多的发现使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例如,新年来临时,可要求学生利用Photoshop软件及Word软件自制新年贺卡,对于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要求他们为学校的新年晚会设计宣传海报等。创造机会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成果,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这对于体现学生自我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是一剂最好的良药,很多学生在成就感的驱使下,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识,钻研相关知识,进而在实践中创新。

4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计算机实验教学和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知识。我们应有效利用实践教学操作性强、见效快的特点,巧妙设计实验内容,补足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加强与专业的联系,突现知识的应用性。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趣昂然、积极参与、理论联系实际的状态,他们的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等能力与技能都得以充分的训练并得到极大的发展。他们的价值在实践中得到极大体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提高综合应用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与成果的转化,在实践中创新。

参考文献:

[1]辜丽川,朱诚,李绍稳,等.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8(24):88-90.

第7篇:实现自我价值范文

关键词:人生价值;人生价值观;自命价值;他命价值

人活着一般都有自己的生活欲求和人生看法,人的生活欲求和人生看法不仅实实在在地普遍存在,而且还因人而异或因时而异而有不同的内容。在人生理论里,我们把具有稳定性、综合性、持续性的,表现为非“冲动”之形式的,人在人生方向上对自身意义的价值定位称为“人生价值观”或“人生价值取向”。通俗地说,“人生价值观”或“人生价值取向”就是人对人生价值的最一般看法或取向。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会有自己的价值定位和实际追求,人们会在纵横纷纭的社会利益关系中作出自己的选择——尽管这种选择不一定一旦完成就一成不变。这,就是人生价值①的择定。

当然,人在选择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时,也往往会对别人的人生价值定位作出期望和预设。也就是说,人们一般不仅会对自己的人生应怎样作出心理期望和预设,而且往往会对他人尤其是对其亲近的人的人生应怎样作出心理期望和预设。这,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择定。因为人的存在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人生价值定位的择定必定既具有自我性,又具有非自我性。

人的人生价值定位的择定,其基本原则是利倾性原则。从个人角度说,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定位是围绕着人自己心理认定的利益进行的——既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利益,也包括以社会为中心并内化为自身需求的利益,它都直接或非直接、直观或非直观、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价值主体的利益倾向。

人生价值定位的择定依择定主体划分,可以分为自为和他为两种,即自命价值和他命价值两种。自命价值就是自己心理择定的价值定位或价值期望;他命价值就是他者择定而赋予个人的价值定位或价值期望。按价值择定主体的实际状况分,他命价值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我谓之“单性他命价值”。“单性他命价值”是指特定的社会个体对某一社会成员即对真正价值主体所期望的人生价值定位。其择定主体通常指一两个数的亲属、老师、朋友、同学、同事等。单性他命价值的择定主体一般与真正的价值主体关系较亲近,对价值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第二种类型我谓之“合性他命价值”。“合性他命价值”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对某一社会成员所期望的人生价值定位,如某一单位、某一村庄、某一城市社区对某人的价值期望。这种社会群体和真正的价值主体在空间上较接近,能通过社会言论等对价值主体的价值定位之选择发生较直接的影响。第三种类型我谓之“复性他命价值”。“复性他命价值”是指整个社会尤其一个国家内的社会整体对价值主体所期望的人生价值定位。这种价值期望一般通过社会的主导性道德价值观和社会的主导性舆论倾向对价值主体的人生价值定位之选择发生相关的影响。

单性他命价值、合性他命价值、复性他命价值因择定主体与真正的价值主体的亲近性不同,而一般情况下呈现出具体性、直接性递减和抽象性、间接性递增的排列趋势。特别是复性他命价值,因为它是整个主流性社会文化对价值主体的一种最普遍、最一般的价值期望,所以它往往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要求,符合一般社会历史进程的价值期望——这里假定主流性的社会文化就是最合理的社会文化。当然,应当说明的是:文中把他命价值分为单性、合性、复性三种类型,是为了分析相对于价值主体的他者对价值主体自我价值定位的不同影响力,即为了分析非自我价值期望的多样性。实际上,三者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并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为了深入地认清人生价值观尤其是“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的问题,下面再来详细分析人生价值观中的自命价值这一内容。

人对人生价值的自我定位和追求,一般来说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定位于实现对物利的享有,第二个层次是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定位于实现对名位的享有,第三个层次是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定位于实现对道义的享有。鉴于从最一般意义上讲名誉追求、地位追求和道义追求也是一种利益追求,我们为讨论的需要就把这三个层次分别简称为“物利实现”、“名利实现”、“义利实现”,并把其价值定位的对象性体现分别称为“物利”(物质之利益)、“名利”(名位之利益)、“义利”(道义之利益)。

物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取向就是把人生的价值、意义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对物质利益的享有;名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取向就是把人生的价值、意义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对社会名誉、社会地位、社会尊严的享有;义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取向就是把人生的价值、意义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对社会道义的享有。而社会名誉、社会地位、社会尊严和社会道义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对社会名誉、社会地位、社会尊严和社会道义的追求一般也就是对他人或社会实际利益的增长的推进。换句话说,具体的实际利益一般情况下的非共享性和非共生性,决定了对他人、对社会实际利益的增长的推进,往往同时就也是对自我实际利益(尤其是非精神之实际利益)的付出。当然,这里的“义利实现”是泛指一切自觉地把实现他人或社会的实际福祉作为自我人生价值追求的价值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要实现他人或社会给予的荣誉、地位、尊严等精神性利益,一般就必须为他人或社会的实际福祉作出贡献,作出自己的付出;要实现自我认可也是社会认可的社会道义,一般也必须为他人或社会的实际福祉作出贡献,作自己的付出,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付出。可见,名利实现的层次是对物利实现的层次的一种超越;义利实现的层次呢,也是对名利实现的层次的一种超越。物利实现为享有直接的物利,名利实现为享有外在的名誉、地位,义利实现则为享有社会道义及他人、社会实际福祉的增进。每一种层次的超越,都是对自我物利的相对否定和对他者物利的相对肯定,都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和道德人格的完善。实际上,在进步而合理的社会道德观和社会评价下,要获得他人、社会的巨大承认,要获得外予的名誉、地位、尊严,则他必须为他人或社会作出更多的工作,更多的创造,更多的成就,更多的付出。如果说名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定位还不是一种真正高尚、自觉的人生价值取向,那么义利实现的人生价值定位则是一种主要为他人、为社会谋福祉的高尚而自觉的人生价值取向了。义利实现的追求是对自我能力实现的追求,是对他人或社会实际福祉的增长的追求,它已经提升到了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有较高的人生境界,而把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定位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潜能并以此来推进他人、社会实际福祉的增长。这种义利实现的追求的最重要目的,不是为了自身物质利益,也不是为了社会名位,而是为了他人的福祉,为了社会的福祉,为了自我认可的一种道义或事业。可以说,借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概念,本文所论及的义利实现之追求就是一种合乎社会道义的自我实现之追求,就是一种人生的利益指向和社会道义的利益指向相吻合的人生价值追求。

把自命价值分为三个层次,也是为了讨论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单个的人往往既有名利实现的追求,也有物利实现的追求,甚至还有义利实现的追求。但我们认为一般一个人只有一种主导性的价值定位和价值追求,并且这种主导性的价值定位和价值追求在人的一生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物利、名利、义利实现的归纳与分类,也不能完全包括所有的人生价值取向类型,比如某些艺术的、宗教的人生追求,其主导性的人生价值定位往往既不在于物利实现,也不在于名利实现,更与所谓的社会道义的实现相距甚远。也就是说,有些人的人生价值定位及实际追求可能浮于这三种类型之间,也可能浮于这三种类型之外,也可能是这三种类型中的一种。

总之,从整个社会来看,自命人生价值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层次相关的上述三种基本类型。而从社会个体来看,自命价值也不是唯一的和不变的,自命人生价值和他命人生价值一样,都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

很明显,自命人生价值和他命人生价值是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生价值定位或人生价值期望,两者往往是不一致而有冲突的。自命人生价值最能体现社会个体的自我利益要求,最能体现社会个体对自我人生的模式预设和价值追求;而他命人生价值最能体现他人、社会的利益要求,最能体现他人、社会对个体人生的模式预设和价值期望。各种人生价值观的矛盾和困惑,往往恰恰发生在自命价值和他命价值的冲突中,发生在自命价值和单性他命价值、合性他命价值、复性他命价值的各种冲突甚至是他命价值的内部的各种冲突中(如下图)。特别是他命价值中的复性他命价值,是社会整体对个人人生的最一般的模式预设和价值期望,它与自命人生价值的内容往往具有最大的差异和距离。自命价值最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具体性,而他命价值中的复性他命价值最具有非个体性、非直接性、非具体性,自命价值与复性他命价值往往也就存在最大的矛盾和冲突。——本文的“复性他命价值”这一概念与传统人生理论中的“社会价值”这一概念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

人生价值矛盾关系图②③

A:自命价值B:他命价值B1:单性他命价值B2:合性他命价值B3:复性他命价值

在承认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价值事实是两回事的前提下,通过对人生价值定位的自命和他命的区别,通过对自命人生价值和他命人生价值各自内容的分析和相互关系的考察,我可以看到他命人生价值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也可以看到自命人生价值的多样性和变动性。而一个人人生价值观的实际矛盾和心理困惑,就存在于自命价值和他命价值的冲突中,存在于具体的自命价值之内容和具体的他命价值之内容在排列组合上可能构成的种种关系中。依据我们现有社会的主导性道德价值观和社会的主导性利益倾向,则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应不断地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超越,从物利实现向义利实现发展,从而不断地与他命价值中的最高价值类型——“复性他命价值”趋于吻合,也即与主流社会赋予的价值期望趋于吻合。只有自命价值和他命价值尤其自命价值和复性他命价值双向运动,特别是自命价值向复性他命价值趋向运动,自命价值与他命价值的实际紧张关系才能得以缓和或消除,自我和他人、社会的多维关系才能得以协调和统一。

【注释】

①本文文中的“人生价值”是“人生意义”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而不是“人生功过”意义的人生价值。前者属于人生观,后者属于人生事实;前者指向人生的未来,后指向人生的过去;前者存在于人的主观心理中,后者存在于人的客观事实中。本文的讨论,都是在人生观的层面上展开,而不是在人生的实际功过层面上展开。

另外,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心理择定和现实追求与人生目标的心理择定和现实追求是不尽相同的。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认定和追求固然也是一种人生目标的认定和追求,但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认定和追求是一种抽象的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它与具体的人生目标的认定和追求是有差异的。抽象的这种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高于具体的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但具体的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又对象化地体现抽象的目标认定和目标追求,体现在直观、具体的人生目标上,甚至更直观、更具体的一些生活目标上。

第8篇:实现自我价值范文

成功者的人生价值,表现的也不会是完美的,而成功者也是本着自己朴实的本性而生活着,他们在自己人生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是他自己的举止,他们从不自以为是这个世界上的骄子。其实人生价值无需轰轰烈烈的做什么大事,只需要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场所,尽善尽美做出自己的事情,结出丰硕的果。无悔吾心。一个人的躯体终会解散,变成尘埃滚滚、清风缕缕,但他在这个世上的行动造成的影响是不会消失的,他或好或坏的行为必竟开花结果,影响后人。每个人都有肩负着极其重要而且庄严的使命------他的价值继承着过去,开辟着未来。

在这个世界上,平凡的人活得最实在,平常人的一言一行有时能改变一个自认为价值观成功者,不可否认,价值观成功者善于思考、学习、谦虚、进取、创意精神强于一般人,他优秀之处与众不同。

自我的价值如何体现,怎样做才能准确阐明自我的人生价值,是轰轰烈烈做一番业?还是创造出具大的财富?或是实实在在做好本能的事情?不同人的价值观反应出不同结论,不必苦恼、沮丧、悲观、走出自我,能生存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感谢启悟下的自己,珍惜手中的拥有,把握生命,尽所能完善自我价值的实现。

谈起价值,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所经历的过程、一些事、结果、看法、休会各不相同,这是个人的个性所在,共性是都在实践中找到自我,守住一个宝贵的人生信条,并持之以恒下去。人无完人,你就是你自己,做大事做小事必须有真正的自我,好高鹜远、弄虚作假那就失去了自我的价值。

在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帮助一些人做一些事,在你这里可能是举手之劳,而被帮助的人可能因得到你的帮助而会扭转他的人生命运,此时,你会踏实在你的步骤中,无需要多么的高尚,和获得别的人称美,实实在在尽自己的能力,是最好的证明,你的价值充分体现着你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创造价值的人。

自己也曾经为价值而迷失自己,总觉得在阳光的天气里,让自己的能力发挥的更好,更出色,寻找机会体现自我,挖掘自己的潜力,散发着潜力所带来的光,可是越是这样想,越是失去自我的原来的东西,苦恼接踵而来,工作中失误迭迭,一度的也失去了心里平衡,苦、烦、躁……

其实每个人应量力而行,恰到好处,当行则行,该止则止,价值过分则成谬误,压力责任过一分则会把生命压垮,找也一个临界点告诉自己,实实在在做人,诚实自我的价值,切不要和别人比,自己和自己比,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超负荷运转机器。虽然自己每天做的全是小事,但你做好也是在说明你的价值的体现。

第9篇:实现自我价值范文

【关键词】人的价值 社会的发展 人的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43-03

人的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是同步、互动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积极性得到了发挥,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价值的实现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共同努力,人的价值的实现终将至善至美,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也会达到和谐统一。

一 人的价值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提到价值,往往是指“有用”或“有意义”。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对价值的一般本质的科学概括,马克思曾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①也就是说价值概念是一个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范畴,标志着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这里包括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两个方面。如果没有主体的需要,就没有什么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也就谈不上价值;如果客体的属性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也构成不了价值。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不同,因为物只能作为客体存在,而人具有双重性,既可作为主体存在又可作为客体存在。物的价值只是满足人的需要,这里物是价值客体,人是价值主体。而人不仅可作为价值主体,又可以作为价值客体。人的价值,就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人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于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即人的价值就是满足人自身的需要,这里人既是价值主体,同时又是价值客体。

人的价值的双重性就形成了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指人作为价值主体通过创造性劳动对自我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即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和对个人的尊严、自信、人格、知识文化等精神需要的满足。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作为价值客体通过创造性劳动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即为他人、为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作出的贡献。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没有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就无从谈起。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物质生活需要都得不到满足,何谈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没有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也就无从表现。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追求社会对其的满足,没有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其自我价值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意义的。人的价值的双重性决定了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享受与奉献的统一。人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二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价值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某种独立自存的东西,人的价值产生于人的劳动实践,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离开社会发展,离开人在社会中的劳动实践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是同步的、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人的价值实现正是在社会的发展中进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层次不断提高,以及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人的价值实现越来越充分、合理。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价值的实现体现出来的。随着人的价值的实现与提升,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为社会创造价值,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社会的发展过程。没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谈不上人的价值的实现;没有人的价值的实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无从表现,没有了根基。

1.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②马克思还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③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无论其形式如何,都是人的交往活动的产物;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④这就是说,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正是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及其历史,人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力量。在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不断地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即变成了客体,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实现着人的价值,与此同时,也推进着社会历史的前进。

社会的发展是人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是人不断追求和实现一定价值目标的过程。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第一,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人。社会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美好。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实现人的价值,就是要使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第二,没有人的价值的实现,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有赖于社会对人的尊重与满足,如果社会对人没有基本的尊重与满足,人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人的主体性丧失,甚至出现反主体性效应,人失去了劳动的积极性,那么,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于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没有人的创造性的劳动,没有人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就会缺失,那么,社会的发展也将停滞。正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出新事物、新价值,以实现人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创造出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