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

第1篇: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毕井泉表示,为提升中国药品质量和疗效,2015年,CFDA提出了提高仿制药审批标准、优化临床试验申请等10项政策,并加快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研发上市。

药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药品行业面临着生产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研发费用等上升,招标竞价压力加大。

个别企业掺杂使假、制假售假、擅自改变工艺、非法交易等问题时有发生。

监管队伍不强、技术水平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够等依然是药品监管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2016年CFDA主要工作

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促进制药工业提升高科技产品的含金量。

加快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有效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并减少药品生产的低层次重复建设。

建立以临床疗效为导向的审评制度,确保上市药品发挥名副其实的疗效。 推进医疗器械分类改革,鼓励医疗器械创新研发。

Strategy战略

CFDA:1/4药企未通过新版GMP认证

日前,CFDA透露,目前我国共有1/4的药品生产企业未通过GMP认证,其中约有500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未能通过认证。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药品生产企业7179家,1/4即有一千多家,而按要求,今年起未通过该认证的企业必须一律停产。

阿里健康首家网络医院落户湖北

1月18日,阿里健康网络医院正式在湖北洪湖市洪狮渔场农村淘宝服务点运行。村民在村淘服务点,通过远程视频、影像中心等在内的远程医疗体系,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武汉中心医院13个专业科室的医疗服务。用户通过天猫医药馆的网络医院入口,可进行挂号和就诊,然后获得电子处方,继而在天猫医药馆下单药品。

强生医疗器械部门将裁员3000人

1月19日,美国强生公司宣布,未来两年将在医疗器械部门裁员约3000人,约占该部门全球员工总数的4%~6%。此举将带来高达10亿美元节约成本效益,有助于公司专注于更具创新性产品。此次裁员将波及强生骨科、外科和心血管业务。

Service服务

阿里健康联手国药搭建公益寻药平台

1月13日,阿里健康与国药健康在线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向公众免费开放寻药平台,以帮助病患及其家属在透明可靠的渠道上找到所需紧缺药品。项目负责人刘志强介绍,该平台是初步解决买药难问题的尝试,将来双方可能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用户在查询到何处有药品后或可在线预定、在线挂号等。

全国首个垂直病种分级诊疗平台上线

1月16日,由微医集团与阿斯利康携手共建的全国首个垂直病种分级诊疗平台――中国消化分级诊疗平台正式上线。据悉,接下来,微医集团还将联合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等专业学术机构和专家,以及具有行业号召力的企业,打造心血管、骨科、儿科、妇科等其他垂直病种分级诊疗平台。

Medicine药品

首个大复方中药在美国获批二期临床

日前,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其美国全资子公司接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复,公司生产的治感冒抗流感专利中药连花清瘟胶囊,获批在美国进行二期临床研究。这是我国首个进入美国FDA临床研究的治疗流感的中药,也是全球首个大复方中药的药品临床试验申报正式获得美国FDA批准。

艾滋病治疗新药特威凯获批

1月19日,葛兰素史克宣布,其旗下艾滋病治疗新药多替拉韦钠(特威凯)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药审批批准,通过联合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成人和年满12岁的儿童患者。据了解,特威凯已在超过70个国家获批,并被欧美多个权威机构推荐为初治艾滋病患者联合治疗方案的一线首选药物。

治疗乙肝新药替芬泰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

近日,贵州省“治疗乙型肝炎化药1.1类新药替芬泰片的临床研究”项目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该项目将结合贵州省中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和相关鼓励政策,进行国家Ⅰ类新药“替芬泰”的研发。据悉,“替芬泰”为贵州省首个原创性Ⅰ类新药。

Devices器械

东软医疗向海外市场NeuSight PET/CT

近日,东软医疗率先面向海外市场推出NeuSight PET/CT。该产品融合了东软医疗的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将超精细的图像与低剂量完美结合,能够为诊断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并已获得CE认证和美国FDA批准。据介绍,NeuSight PET/CT配有高端电子设备,为核医学领域的专家带来了高清图像诊断依据和高工作效率。

国产系统成功解决肿瘤定位难题

1月17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表示,核能研究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多模式图像引导精准放射治疗软件系统(ARTS-IGRT),其肿瘤跟踪定位精度达到国际最先进商用产品水平。专家介绍,ARTS-IGRT系统具有低成本、方便快捷的外挂方式,因此能够与医院已有放疗设备进行无缝对接,有助于迅速提高现有设备的照度和治疗效果。

英国MHRA批准电子香烟成药

近日,英国药监机构(MHRA)为一种电子烟e-Voke颁发了许可证明,将其认定为药物,今后医生可能将其作为戒烟辅助设备开具处方。从长远看,e-Voke作为戒烟辅助设备将有可能帮助NHS节省一大笔开支,但暂时还不能够纳入医保。

Technology技术

我国科学家发现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原理

1月14日,中科院微生物所宣布,该所高福院士团队率先在世界上发现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机制,这将为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埃博拉病毒指明药物研发方向。通过晶体结构解析,科研团队发现,埃博拉病毒表面糖蛋白与NPC1受体结合后,就像钥匙插入门锁,开启了病毒感染过程。该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埃博拉病毒入侵机制的认识,为应对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及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日本科学家发现男性避孕关键机制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在实验鼠的当中发现一种蛋白质,如果将其灭活,就会暂时丧失让卵子受精的能力。业内人士表示,这项发现是人类在研发男用避孕药方面迈出的决定性一步,如果能够从实验室走进现实生活,这项发现将是科学界的一座里程碑。

第2篇: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为了加强科室管理,落实卫生部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各项政策与要求,结合我科实际情况,放射科拟开展以下一些工作:1、积极配合卫生部及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科内人人积极参与“医院管理年”活动。1利用早交班时间或其它时间,把卫生部及医院对开展“医院管理年”的活动的各项要求、政策、文件精神及时传达到科室每一个人,做到人人皆知、积极参与。

2组织科内所有人员学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3积极配合及参加“医院管理年”各项活动。

2、根据卫生部及医院“医院管理年”的活动要求,结合放射科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自查工作。1检查放射科依法行医的情况,主要检查诊断报告书写、值班等工作岗位各级医师依法行医情况,主要包括医师资格、医师执业证书及其它依法行医情况。

2检查规范行医执行情况,主要检查各个工作岗位对病人的服务态度。

3检查病人进行X线检查时,对病人及家属等的防护情况。

4检查放射科诊断报告是否按要求及时发出。

5检查放射科病人预约时间情况。6自查医疗收费、一次性耗材使用及消毒情况,主要检查是否乱收费、多收费、加重病人的负担,一次性医疗耗材品是否重复使用,介入诊断手术室消毒情况等。

3、根据“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对科内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1进修医生、研究生、实习生及试用期医生在放射科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本科合法行医的医师在场指导,进修生、研究生、实习生及试用期医生不排单独值班。

2放射科诊断报告只能由本科有合法行医的医师才能签发。

3规范放射科的医疗工作,要按放射科的医疗常规进行,包括阅片会诊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诊断报告签发制度,交接班制度,各项大型设备的操作制度及放射科医疗质量控制等。

4门诊透视工作岗位医师一定要按时上下班。

5尽量减少放射科检查预约时间,开展检查预约服务。尽量减少病人的检查流程。6放射科诊断报告应按要求及时发出:常规检查在30分钟内发出诊断报告,大型设备检查诊断报告48小时内发出。7加强病人X线防护工作,在X线或CT检查时,应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X线检查有危害,并对陪护家属一定要进行穿防护衣等进行防护,对于小孩性腺、甲状腺等X线敏感部位一定要进行防护。

8坚决执行市政府执行的“医疗收费”标准,不乱收费,重复收费。9严格按照一次性医疗耗材的使用原则,不重复使用,特别是CT、MRI及血管造影的高压注射器针筒,不能重复、多次使用,要按规定使用。

10加强放射科医疗消毒工作,特别是介入放射器材的消毒工作。

第3篇: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云胶片;互联网+医学影像;互联网+医疗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给病人的影像检查结果大都还是物理胶片,由于物理胶片与原始的DICOM影像相比没有可操作性,不利于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往往病人重新拍片。目前放射科的放射设备均已经接入PACS系统,实现了DICOM上传,可直接通过手机终端扫描影像报告单上的二维码,查询其影像报告并调阅到电子胶片图像,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效率和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

1云胶片系统架构设计

1.1搭建院内云胶片服务器

为了能及时、快速地把患者的检查报告和影像资料同步到外网云胶片服务器,在内网搭建了一个对应的云胶片服务器作为中转站,将云胶片数据实时推送至外网云胶片服务器,并且云胶片数据推送不会对院内影像系统的数据产生影响。定时将院内影像系统新增的检查数据同步到内网云胶片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再由内网云胶片服务器,定时向外网云胶片服务器推送检查记录和影像数据。

1.2内外网数据交互

医院信息网络是所有网络中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网络之一,因此医院网络系统由2部分构成:一是用于日常医疗信息交换的业务网,俗称内网;二是可以及时获取Internet信息资源的办公网,俗称外网。医院内网是保障医院业务开展的平台,为了有效保障其安全,医院进行了严格的内、外网隔离,这2套网络互不通讯。内网相对安全,对保证医院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起到积极作用,需要建立内外网数据交互区来解决内、外网隔离的问题;搭建一个中转服务器,用于内外网之间的数据交互,院内云胶片服务器先将胶片影像数据推送至内外网数据交互区,再由数据交互区,将数据推送至外网云胶片服务器。

1.3外网数据传输

患者通过云胶片查看检查影像资料时,是直接访问外网的云胶片服务器的,而外网云胶片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直接返回相应的影像资料信息,不会经过医院的内网,保证了内网数据安全的同时,又提升了数据交互的效率。

2云胶片系统应用

2.1线下检查报告自助打印

检查报告和胶片发放传统的操作过程非常繁琐,云胶片上线后,报告可在自助机上打印且不发放物理胶片。佛山市中医院CT和MR登记处外各安装了2台自助报告打印机,患者可以到登记处自行打印纸质报告,登记人员不需要整理报告和胶片发放给病人,大大减少了检查科室登记人员的工作量,对于患者来说,能节省排队取报告的时间,就大大缩短诊时间。佛山市中医院作为全国规模较大、以骨伤科著称的大型三甲医院,2020年云胶片报告数为107467份,使用云胶片后,节省了大量的胶片耗材,有利于环保。

2.2线上查看报告和影像

云胶片“线上领取,医患共享”(见图1)。云胶片平台全面实现了传统胶片及报告的电子化应用,并能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患者及管辖医生,患者无需到院,直接通过手机查看自己的检查结果和完整的影像资料,避免现场排队。患者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并绑定就诊卡或住院号后,医院会推送检查报告结果消息,患者点开检查报告结果消息链接就可以实现在手机上查看全部原始影像资料和文字报告。避免了患者多次往返医院排队领取纸质报告和传统胶片的情况。患者还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分享云胶片二维码给医生,医生扫描患者分享的二维码就可以在线查看到患者的影像资料和检查报告。

2.3手术室电子阅片器

佛山市中医院的20个手术室都有安装云胶片电子阅片器,通过手工录入患者信息或者扫描检查报告上的二维码来查看手术患者的检查报告和检查图像,不需要跑到电脑前使用临床影像查询系统进行查看,而且电子阅片器是触屏的,方便医生操作,可以对图像做三维重建(见图2)。

2.4线上检查结果通知

当检查诊断医师提交保存检查报告后,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或者以短信的形式推送消息到患者手机上,患者点开消息就可以使用云胶片查看检查报告结果和影像资料,而且可以对影像进行缩放、移动、三维重建等操作,减少到医院的次数,患者无需在院排队等待打印报告,检查完就可以离开医院,减少检查时间。

2.5实现放射检查信息共享

由于开启了电子化服务,患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找到合适的医生问诊和会诊,医院之间的共享互认变得可能;就诊方便,不用携带厚重的胶片看诊,只需带上手机或者平板;云胶片避免重复检查,节省医疗费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2.6优化检查流程

常规胶片服务模式下,患者需要按照流程进行开具检查单、预约、缴费、排队检查、排队领取结果等一系列步骤,导致患者就诊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治疗时机造成一定的影响,加剧患者与医院之间的关系。患者完成检查后,需要到登记处外等候领取报告和胶片,诊断医生提交报告后还需要文员打印纸质报告和物理胶片,然后呼叫患者到登记处取报告,有时离院后还要再返回医院取报告,多次往返医院耗费时间和费用。有了云胶片,患者完成检查就可以离开医院,不需要等待领取纸质报告和物理胶片,只需要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报告情况并查看结果,减少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综上研究,“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云胶片使患者可通过手机查看检查影像资料和电子报告,从而减少患者在院检查时间;云胶片在患者转诊时可进行分享调阅。云胶片技术替代物理胶片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医学影像”的深度融合,能够减轻患者负担,优化就医流程,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晨飞.“互联网+医疗”新应用——暨我院全面启用云胶片[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6):278.

[2]柏志安,杨郁青,徐彦栋.基于HIE技术的集团医院影像云平台设计方案[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6):88-90.

第4篇: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一年来注重科学技术工作的实践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建机制,树正气,推进行风建设健康发展。

作为单位一把手,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八不准”,杜绝药品、仪器检查、化验等开单提成、收回扣、索要红包等行为,加强机制建设,建立防止行业不正之风的制度防线。实行了医药、物资公开招投标制度,建立了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招投标制度;实行了干部廉洁自律公开承诺制和述廉、评廉活动;组织学习省卫生厅、县卫生局关于收受“红包”“回扣”责任追究制度的有关规定;建立了各级各类人员谈心谈话制度和诫勉制度;建立药事委员会专家库;实行行风建设一票否决制。认真妥善处理患者投诉,及时整改,建立了社会和行风监督员队伍,定期召开监督员会议。开展“一二三四五六”温馨工程活动:一个口号(病人可以没有我院,但我院不能没有病人);二沟通(护患沟通:即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主动热情与病人家属交谈,了解病人思想动态,做好健康教育,帮助病人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医患沟通:在治好病的前提下,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三个一”(对每位新病人献上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声祝你早日康复的温馨);四大理念(患者至上,病人的事就是医院最大的事,病人的信任是医院最大的追求,满意在我院没有句号);五项主动(主动迎送病人,主动介绍自我,主动征求意见,主动向病人做好健康教育,主动回访病人);六个一句(入院时多介绍一句,操作时多交流一句,见病人多问候一句,术前多解释一句,出院时关照一句)。并让优秀党员、先进个人做先进事迹报告,以身边人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爱岗敬业,文明行医,通过教育,构筑起职工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思想防线,激发了广大职工爱医院、爱岗位、爱病人的思想感情和主人翁责任感。

二、善总结、肯钻研,促进科室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和科研水平提高

第5篇: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信息学;教学;创新创业;互联网+

1研究背景

我国中医药院校医学信息学教学与研究,大多还是为主对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影像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跨界融合,使得互联网医疗的春天正在来临。即将迎来高速发展期。特别是利用云+大数据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打通整个医疗健康的产业链并带来众多发展创新机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在资源建设、文献检索、情报研究、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标准研究、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信息诊断、信息工程建设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1],但是,中医药信息学教学及实践通常是局限于信息查询、搜索与共享,以及简单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而隐藏在海量中医药资源

信息背后的中医药知识、原理和规律还未被充分挖掘出来,中医药行业内部信息孤岛依然存在,中医药的信息标准体系尚需完善。虽然医学信息学课程在欧美国家开设几十年,但该学科与中医中药相结合的中医药信息学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缺乏一个统一的学科体系和学科规范,难以满足指导互联网医疗与大数据发展的需要。2009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药信息学确定为中医药重点学科,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列入了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其宗旨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医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药科学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这个行业,这门学科急需重点解决主要问题。

2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学教学定位

2.1教学定位。中医药信息学教学定位应从根本上改变该学科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准确把握与互联网医疗相结合的切入点、加强互联网医疗与大数据知识应用的教学。充分认识并落实中医药信息学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其他学科理论教学与中医药信息学教学相互协调的理念,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学生创造一个教学与研究、创业与实践的工作平台,使学生长期在中医药信息学教学中受到科学熏陶,以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2.2分层教学。教学安排应分层次推进,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到综合。要符合认知规律,研究创新型教学的目的是实施个性化教育,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的教学模式。中医药信息学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要重点研究大数据如何驱动中医药信息学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服务[2],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和教学相长。

2.3教学管理平台。面对高校层出不穷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应当建立健全的数据汇交机制,将科技资源数据的汇交纳入到科研与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积极推进资源共享教学研究和实践。北京中医药大学根据自身的特长,建成医学信息库有:“中国医学书目数据库”和“中医方剂数据库”以此作为医学信息学教学的实践课程[3]。广州中医药信息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学科交叉、功能分类、突出中医药信息化特色的教学实验平台为目标,创建了以医学信息工程学院面向全校,服务全校的中医药信息学教学实践中心[4]。中心下辖“中医药数据库与数据挖掘”、“中医药诊疗技术数字化”、“中医药信息管理” 整合形成了“中医药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拥有精品课程,试听教材,名医名师,学科网络课程,极大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基于海量数据的各类互联网服务或各专业知识信息融合服务,提升师生的授课质量。

3中医药信息学创新教学改革思路

中医药信息学教学作为中医药大学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改革该学科教学内容,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调整中医药信息学教学的学时数,加大综合性、设计性项目,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增加开放实验、综合实验、专业实验内容,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全面开放计算机实验室,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完善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共享。中医药信息学教学内容改革要通过删减部分陈旧过时的内容,引入新的中医药信息学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知识。国务院办公厅已正式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规划要求,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引入中医药信息学教学,让学生通过中医药信息学能接触到一些前沿的研究新成果、新技术而激发学习的热情。要懂得市场是创新教学的源泉。要准确把握移动互联网的特征为海量、高频、低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值(每用户平均收入)、低成本、可标准化复制。而临床医疗的特征为相对低频、属地化、个性化、支付方与决策者不对等、易受政策影响,ARPU 值相对较高等特点。根据市场发展的不同需求,可以遴选部分专业点和班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结合试点经验,推进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资源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建成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方位融合、全过程覆盖的专业点,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3.1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要推动中医药信息学在相关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大学生自主创业密切结合,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学分要求。

要建立科学的中医药信息学考核方法。中医药信息学考核方法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按学生实践能力、参加创新创业比赛、以及在实践报告上的数据处理、结果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提出问题等逐项评分。期末考试采取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中医药信息学成绩按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占30%计算。平时考核(70%):课堂提问、操作技能、实验报告、合作能力、学习态度等。期末考试(30%):笔试:考核中医药信息学原理、步骤及技术要求等;面试:考核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3.2课程体系。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改进专业课程教学,开设一批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实践类课程,如中医神经信息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信息学,中医药生物信息学、中医药计算系统生物学、中医症候信息学等。建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群。中医药信息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基本的技术和方法,训练基本实践技能,结合理论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和探索规律的能力,使学生通过中医药信息学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中医药信息学教学体系建设。要结合相关学科教学的情况,从有利信息学教学资源公用与管理、中医药信息学与理论有机结合的目的出发,将信息学课程重新组建成以学科群为主的教学实验室,并配套建设多学科信息融合的信息应用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有利于学科建设和相关课程的相互融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中医药信息学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虚拟云平台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运用模拟、仿真等技术手段;实现多媒体演示、计算机虚拟、中医药信息学实验室操作三者结合,提高中医药信息学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不断丰富教学手段,规范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中心提高中医药信息学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措施。

3.4在创业教学方面,要通过产学研和教学科研的系统建设相互促进,据方正证券研究所认为[5],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核心是服务三个主体:患者、医生、医院,并且通过向医院、医生、药企、商业保险公司、患者收费,从而形成产业链条闭环。互联网医疗的创新模式将会从以医院为中心的就诊模式演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医患实时问诊互动的新型模式。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整个与医疗健康相关的流程可拆分为9个重要环节:健康管理、自诊、自我用药、导诊、候诊、诊断、治疗、院内康复、院外康复慢性病管理。在互联网医疗众多的商业模式中,业界最关注,也是最有潜力的方向主要有医药电商、在线寻医问诊、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等四个。课外中医药信息学技能和设计能力培养。2013年鼓励学生跟随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助研进行设计性参与项目研究,如福建省卫生厅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脑血管疾病(CVD)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建模研究”提高科研兴趣,培养科研素质,提高技能,该作品获得福建省软件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2015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创新大赛,项目是“基于O2O模式下的福州“汉医” 中医康复社区连锁经营店互联网信息中心平台建设”,该信息中心的服务平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线上信息服务通过构建健康云管理平台,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生活化的家庭保健信息,用户可以自由的在线上进行选择所需要的服务,我们将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细节方面为老年人和慢病患者提供贴心的关爱。线下服务依托和指导“社区中医门诊部”的专业医师,提供中医健康管理、中医康复、医疗导诊、双向转诊等服务,实现医疗从医院延生至社区,健康从治疗直至康复的全过程服务,项目获得专家的好评。

4结语

当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和制度正处于一个变革时期,发展中医药事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工作的一个重点.在“互联网+医疗”大背景下,以研究中医药信息学创新教学为对象,探索医学信息学教学定位、创新教学改革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中医药信息学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共识。我们相信“互联网+医疗”和“大数据”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科研与教学,必将会给这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孟凡红,万芳.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1):3-6.

[2]王泽议,拥抱大数据时代-中医药临床与科研或将进入新阶段[N],中国医药报,2013.4

[3]王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网和信息化建设初探[N].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8).

[4]詹秀菊,刘秀峰.医学信息学课程群建设实践与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11(11).:35-37

第6篇: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对于这些成就,院长余永强对《中国医院院长》再三强调:“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要归功于医院整个管理团队的努力和奋斗”。他所领导的这支优秀队伍将这家开放床位2825张、设临床科室41个、年门诊量超300万人次、年手术4.45万台次的大型三甲医院再次推向新的高度。

文化兴院 战略先行

团队建设首先要培育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医院文化的重要内容。安医一附院通过文化建设强化群体意识的铸造,有目标地培养员工的认同感、使命感和凝聚力。

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团队?余永强用“文化搭台、绩效唱戏、简政放权、知人善任”这16个字进行了概括。

据余永强介绍,安医一附院自2012年开始实施“文化兴院”战略,历时五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2012年是医院文化建设的起步和推进年,医院以打造“人文安医”为核心,围绕医院的整体文化建设,制定了《精神文明和医院文化建设2012-2016年规划纲要》,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征集医院精神词语,修订院歌,编辑《医学人文》教育读本,撰写老专家传记,建设院史馆、文化长廊和青年志愿服务网络,举办丰富多彩文化体育活动等十多个项目,力求挖掘医院文化底蕴,强化医德医风教育,营造浓厚的医院文化氛围。

2013-2014年,是安医一附院文化建设的巩固、提高阶段。在此阶段,医院重点抓了科室文化建设,围绕科室文化,通过多项系列主题活动,分别在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医德医风等方面革故鼎新、兴利除弊,建立了分工负责的责任机制、考核评价的激励机制、长效管理机制和业务保障机制,对医院制度建设、医务人员行为、医院整体形象等进行规范设计,希望通过对员工进行持续不断的文化熏陶,形成强势医院文化。

2015-2016年,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深化阶段,也是文化的创新发展阶段。在余永强的带领下,今年通过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了安医一附院的文化发展体系。该体系将对医院各科室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根据调查信息及反馈结果,对科室文化建设进行阶段性评估,并对医院整体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评价和评估,为医院未来的文化建设的开展和修正创造条件。下一步,医院还将在医院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做好文化建设的分类指导,将文化建设从感性文化向理性文化延伸,从无形文化向有形资源延伸,从管理文化向文化管理延伸,最终以文化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文化建设形成的团队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各项改革。医院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绩效改革,坚持重实绩、重贡献,按照医院考核科室、科室考核个人的办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在分配制度的制定中,尽可能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以及临床、医技一线倾斜。

此外,医院对编制内与编制外的员工实行统一管理,非在编人员同样坚持按劳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取酬和优劳优酬。非在编人员在岗位选拔、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女员工特殊保护等福利方面享有与在编人员同等待遇。

“文化建设使各科室齐头并进,绩效改革使各员工创优争先,一个在团结中竞争的优秀管理团队就此形成。”余永强说道。

建体系 制度先行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而质量管理离不开团队精神。余永强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安医一附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依靠的正是由副院长费广鹤带领的质控管理团队所构建的三级质控网络。

“体系建设,制度先行。”费广鹤认为,医务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在构建三级质控体系之前,他带领管理团队,制定一系列和医疗质量相关的规章制度。

在费广鹤的组织领导下,医院各相关科室首先对2006年的《医务管理制度汇编》进行了重新编撰。新版《医务管理制度汇编》紧紧围绕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精神,将近年来医院新制定出台的医疗管理规范的相关制度收入其中,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归类、补充和修订,并增加新规章制度近四十项,涉及医疗工作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疗应急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病案及信息统计管理等各个医务环节。

同时,针对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医院还制定了危重患者院内网络上报制度、业务院长行政查房制度、手术(麻醉)与ICU之间的管理流程、急救技术临床应用规范、检验医学生命危急值报告制度、紧急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时的口头医嘱执行制度、外来手术器械技术人员进入手术室管理暂行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流程管理,最大限度消除医疗隐患。

以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安医一附院最终建立了院、科二级质控组织,成立了三级质量控制网络,包括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和质控医生。

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分别担任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委员,委员由医院相关的部门负责人、医学专家、教授组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组织,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的决策性研究和指导。其日常工作由医务处、质控办负责组织实施,具体任务是制定医疗质量检查标准和评价标准,对医疗质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和方法,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前段时间工作成效及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步骤,检查医疗质量开展情况和制定改进措施。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由行政科室主任(副主任)任组长、住院总医生(科秘书)和护士长等3~5人为成员。任务是研究、制定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修订各项质量标准,教育、监督、检查各项与质量有关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此外,成员还要定期收集并汇总医疗质量相关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并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务处、质控办汇报反馈科室医疗质量改进情况。

质控医生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针对本科室病种特点、患者需求、重点环节,制定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制度。

“三级质控网络的运转彰显了质量管理团队的力量,发挥了‘1+1>2’的效能。”费广鹤说道。

转理念 患者至上

解决和处理好医疗纠纷,不仅是对患者和社会的负责,也是医院团队自身建设的一项任务。为此,安医一附院将解决医疗纠纷作为医务工作的一部分,建立健全了医疗纠纷的防范机制、控制机制、报告机制、处理和追溯机制,将医疗纠纷的处理规范化、制度化。

余永强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医疗纠纷的防范机制首先是对医护人员和医疗器械做出规范要求,例如进修及实习医生均不得独自参加各种会诊,严禁在患者及家属面前谈论同行之间对诊疗的不同意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各种抢救器械设备要处于备用状态等。其次是要求医护人员对自费患者、低收入阶层的患者、治疗期望值过高患者、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16类患者重点关注与沟通。再次是对病历的书写做出了规范化要求,由专人监督检查,并针对各种检验报告、图像资料,制定了严格的保存、备案、登记制度。

控制机制对医疗纠纷中所出现的各种状况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例如针对想要转科治疗的患者,要求各科室必须竭力协作;针对输液、注射、用药而引发的纠纷,医患调解处理中心要在患者或家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立即对实物进行封存并移交相关部门保管;针对家属或患者情绪激动,不听劝阻或聚众闹事影响正常秩序者,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派出所人员到场;若患者死亡,应尽全力动员尸解,病历上应有记录。

报告机制中对以下三种医疗纠纷的报告做出了严格要求:对于一般医疗纠纷,医护人员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院的医患调解处理中心、医务处、护理部等部门报告;对于二级医疗纠纷,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主任及时向医务处报告,医务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如实将有关情况向院长报告;对于重大医疗纠纷,相关人员须立即通知科主任、医务处、业务院长及院长,并在12小时内向市卫生计生委报告。

处理和追溯机制中不仅规定了如何正确处理医疗纠纷,而且要求事后及时查明缘由,相关人员应及时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院长要定期督查科室整改情况,医患调解处理中心根据科室的整改计划,逐一督导整改落实,杜绝风险的再次出现。对于纠纷的主要责任人,根据当事人员的过错程度,结合其平常表现(业务水平和相关技能掌握情况),确定其应承担的具体责任。

余永强表示,近年来,在院领导、医患调解处理中心和各科室主任的共同努力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疗纠纷,保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及医务人员的正当行医权利,提高了医疗质量,改善了医疗服务。

筑口碑 赢得社会认可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团队精神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好人民群众。近几年,在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开展的“三好一满意”医院评选中,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就医患者的随机抽样调查,安医一附院连续入选前5名,患者满意度稳定保持在95%以上。门诊部主任李维荣告诉记者,安医一附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角度去理解服务的含义,努力适应新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安医一附院员工上下一心,致力于便民利民。医院优化了门诊流程,在门诊配备了全日制专业导医服务,完善了门诊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共享使用电子处方、电子申请单、电子报告单、消费明细打印机等,提供了自助式打印检验报告业务。医院设置了门诊“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结算”的方式,方便了特殊人群的就医。同时,候诊区域的便民设施按照多点分布、点面结合的原则,设有开水间、舒适候诊椅、针线包、电视机、微波炉和冰柜等物品,患者可随时使用,从细节上凸显服务品质,营造温馨的就诊环境。

为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安医一附院各科室精诚团结,自2011年开展了多学科联合诊疗项目。针对疑难危重病例,多学科联合诊疗采取定期和临时两种形式,由主治医师提出,科室主任主持,相关学科医生共同参加讨论,必要时医院还邀请外院专家,或通过远程会诊形式与国外著名医院专家共同研究讨论病例,最终给患者一个最优化病情治疗方案。据统计,截至目前,医院已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达600余次。

第7篇: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在红火两年之后,移动医疗企业突遇生死分水岭:五年前,也即2011年初,国内约有千余家移动医疗企业诞生,它们分布在健康保健、寻医诊疗、专科服务、医疗信息化、生物技术等10个领域,今年,陆续有移动医疗平台死亡名单在全网络披露。这些初创企业,有些出生不久就已夭折,有些进入A轮、B轮后,却因没有后续资金,从而断了粮草。

整个行业似乎被泼冷水……

而近一段时间,寻医问药、就医160的裁员风波,药给力的退场都刷爆了朋友圈。尤其是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的突然离世,似乎让外界视本已举步维艰的移动医疗“犹燕之巢于幕也”。

缺钱?缺资源?缺医疗专家还是缺管理人才?致命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份健康医疗界报告显示,这些企业中约半数获得资本垂青,保守估计获超过33亿美元投资,加上一些企业未透露的投融资数据,总量远不止于此。有的平台甚至在组建团队的时候也不乏医疗领域的专家和商界有识之士加盟。

但是,为何最后还是走向了死亡?它们对市场的理解,对产品的定位,对用户体验的把握有什么问题?它们的死亡对其他新兴互联网企业有着哪些启示和教训?

直面死亡,苍天饶过谁?

“面对移动医疗平台和创业公司的死亡,我们大可不必太矫情。”一乎百医创始人顾培亮平静地说。

同属移动医疗人,并被创业“折磨过”,如今公司渐入佳境后,顾培亮看行业生死已经不会那么激动,他解释说,每一次创业泡沫之后,紧接着是一大批的死亡名单,正如,当年很多团购类网站一朝盈利,创业者、资本便蜂拥而入,到最后存活下来的无非也就那么几家。移动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商场永远是适者生存。外界的过多关注反而放大了这个死亡的意义。那些已经死亡的都是羽翼未丰的,并不具有行业代表性。

不过,选择立足高端美牙市场的名医看牙创始人余文强则表示:即使是那些死亡的创业公司,当初涉足移动医疗这个领域时,对市场的敏感度也是对的。他表示,当下中国民众对医疗健康以及高端医疗服务的刚需越来越强,通过远程、相对的安静、舒适的环境实现基础的治疗并不难,移动医疗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这一点和顾培亮也不谋而合:从中国宏观现状看,群众普遍关心全民健康。很多创业人、投资人、专业人士都看中了这个市场的前景。以此作为创业契机的企业从一开始,大方向是对的。

但这个行业短时间内急剧膨胀,很多公司走着走着就没了,“根本的原因是平台和企业的供大于求。现在死亡对行业来说反而是好事。创业公司今后会日趋于理性。”顾培亮对《中外管理》记者抛出这样的观点。

平台or医院,定位对了吗?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规律。医疗行业的规律是什么?

顾培亮举例说,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再厉害的老中医,都要面对面去诊断。

但是,因为移动医疗行业的门槛,不仅关乎互联网技术,还有医疗本质的东西,看似搭了互联网的快车,却不是一个纯靠思维和科技的组合,如果只重技术,那么移动医疗很容易“跑偏”成大数据医疗。

余文强也透露,目前行业内不乏有靠分析数据来对客户进行大健康医疗建议的公司,虽然对客户有帮助作用,但这不是“互联网+医疗”的本质。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的移动医疗平台需要细分领域,绝不能做大全科。现实一点说,大全科的定位对于一个创业公司而言,无论是从能力、水平、资源,还是专业度上都很难和其远景相匹配。

依据行业规律看,一个专业的大夫至少需要八年的时间才能培养成,这不是靠“纯互联网技术”或“资本”就能拔苗助长的。全国13亿的人口,真正的独立医师又有多少?即使是已经从资历和能力上成为公立医院的专家大夫,一天的工作时间里,有多少时间是能够拿来上上网回复网上预约客户的咨询邮件或者登陆App账号与线上会员在线答疑?

“所以,当很多移动医疗公司从逻辑上将公立医院作为竞争对手,将平台当成医院,从定位上就走入了误区。”余文强总结说。

“移动医疗平台不可能和公立医院抢患者、抢客户,移动医疗公司的好处在于可以指导客户,告诉客户如何更好地去救治,或者线上提供专业的治疗方案。”顾培亮坚持这一点。

所以,若一家公司或平台脱离实际,重线上、唯科技、轻线下;或重线下、轻线上维护,慢慢演化成私人诊所、门诊连锁的另一种模式,那么距离死亡也不远了。

烧钱聚用户,图什么?

对于移动医疗企业和平台,用户量是决定其生死的关键,这也就解释了很多初创公司搭建平台后不惜烧钱聚粉丝、找用户的原因。

顾培亮透露,其实他的公司在创始初期也一直在做市场调研,研究移动医疗大数据,但血淋淋的事实是初创公司如果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和成熟的运营思维,沿着搭建平台、做品牌、讲故事、砸钱、补贴找用户的路子走,钱很快烧光,未来还能做什么?还能给用户带来什么?砸钱烧起来的用户量到底能干嘛?

行业经验证明,企业可以发展非常缓慢,但当企业融到钱,最大化实现资本裂变性增长的可能性才是正途,具体就是从实实在在地去解决问题,与客户一起验证自己的产品开始。往往很多企业缺的是在市场调研、医生调研、用户调研上足够的精力,不能沉下心来去沟通,去了解用户真正的诉求。从而不知道该打造什么样的产品,如何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群。

如此一来,移动医疗这条路越走越窄。

“任何一个行业,特别是医疗领域,只有精准到用户本身,才能更好地设计好产品,才能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产品、用户概念模糊,啥事都能干,什么也干不好,导致用户体验非常差。最后的结果就是惨败。”余文强总结。

即使钱多,日子也不好过

资本是保障创业公司持续运营的血脉。事实上,移动医疗这块大蛋糕,并不缺投资人眷顾。

《REMED2015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获得融资总额0.26亿美元,此后融资额度连年增长,到2014年披露的互联网医疗融资金额已经达到6.91亿美元。

在余文强看来,那些因为资金瓶颈走向消亡的,不仅要扪心自问:

第一,自身的造血能力够不够?

第二,行业趋势有没有把握好?

第三,与线下实体医院的合作包括专家、门诊是否顺畅?双方的合作机制是不是符合当下的医院规范和制度?

如果这三大问题不能解决好,融到钱真的很难。

而行业也不缺少融到钱却依然做不下去的企业案例,“钱太多!反而死得快。”余文强解释说,有的公司甚至出现因迎合投资人口味,而进行数据造假,这一做法不但是引火自焚,更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任,忽略了医疗本质。从余文强口中道出的这一事实,在行业里并不是空穴来风,而且互联网公司对数据的痴迷也属行业老定律。

余文强还补充说,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看,维护一个成熟的移动医疗团队不仅需要成本投入,还有战略投入。这是一个高管流失率高的行业,每个高管和核心人物背后又分别链接着公司的客户群体和医生、专家资源,他们的流失直接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持续发展。

创业公司要研究行业规律

那些在移动医疗行业已经死去的平台和创业公司,不仅给行业上了一门创业大课,对所有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都有警示意义。

余文强的最大感触是,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如何活下来最重要,首先要尊重行业规律,其次要以用户为中心。互联网+医疗,给予这个行业速度和效率,这是好事。“我们努力的一切还是以用户为中心,对用户进行分级维护,给他们合理的方案。这是最终诉求,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尊重和把握行业规律。创业公司一定要明确,互联网可以实现创新和突破,但不一定能颠覆医疗行业。不是有了互联网就什么都能干。”

对此,顾培亮认为,泡沫之后,一切总是要回归理性,创业人要认真思考行业的共性。关注好某一个特定类型的领域。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调研,去了解市场的本质,了解用户痛点。“你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一味的用技术搭建一个平台就开门营业。”

而即使活下来,任何企业一旦在创业这条路上渐行渐远,封闭的思维也肯定“活不长”。余文强举了这样一家妇产医院的例子,它把触角伸到红娘业务领域,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产业,细细想来其实不过是同一个商业链条不同周期的上下游。具有前瞻性的创始人,能将商业战线延长一到两年,对未来有很清晰的规划,再加上强有力的执行团队,这样的公司离成功不会远。

这么看来,网友戏谑滴滴打车变“滴滴相亲”也颇有意味――未来打败“世纪佳缘”的也许是滴滴打车。而打破移动医疗格局的,或许是跨行业的潜在竞争对手。

很多人一定还记得那个经典电影《人工智能》中,为了缓解失去亲人悲痛而专门研发的治愈系暖男机器人男孩,以及从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中走出的既能够扫描生命指数、提供医疗帮助、必要时可以充当暖宝宝充气医疗机器人的“大白”,也许,融合了智能化功能的家庭医生、机器人医疗顾问或许是移动医疗的另一个未来。

政府和创业者可以一起趟路

众所周知的是,医疗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政策壁垒影响着移动医疗向前探索的脚步。

《中外管理》记者了解到,2016年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中陈述了这样的事实:现有的移动医疗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就医咨询、挂号、支付、查看报告等医疗过程的一些“点”上,这些服务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简化了其就医流程,但是未能形成结合医疗过程中的各个机构、各个环节的移动医疗集成解决方案。

紧接着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47号)中指出:国家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应用,优化形成规范、共享、互信的诊疗流程,探索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

但迄今为止,行业得到的信号仅是“国家对移动医疗是支持的”,而细则并不明朗。

从自身实际经营角度,余文强道出了这样的困惑:线下还有很多问题,涉及地域和城市不同,问题也多样化。尤其很多专家碍于职业身份,和所在医院的“院长同意制”(专家外部机构问诊、就诊必须经过院长同意),不便于公开自己与移动医疗的合作。即使同意合作的很多专家医生只能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完成移动医疗平台的就诊工作。

这样看来,很多鼓励政策越往下走,执行难度越大。

当然,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挂号难、看病难、医患沟通不畅已延续多年,客观地说,公立医院有自身社会责任和医院制度的考量,其与移动医疗平台的错位是干戈还是玉帛,的确需要时间、政策、法规来化解。

既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政府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之前,靠这些移动医疗的创业者找到新路,若既不违反政策,又能够解决就医难题,对政府和患者群体都是一件好事。

第8篇: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及市委、市政府要求,现将市卫生健康委扫黑除恶工作亮点汇报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排查职业医闹

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公共场所悬挂扫黑除恶宣传标语,充分利用电子屏、宣传栏等工具,宣传扫黑除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工作信息,滚动播放“扫黑除恶”宣传标语。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强化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安保力量,加强和公安部门的联动,及时报警,配合警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充分落实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主体责任,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

对各级医疗机构职业医闹等涉黑涉恶总体情况、表现形式及其成因等进行全面排查,广泛收集黑恶势力犯罪线索,梳理分析并提供案件线索,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了涉黑涉恶线索管理台账,指定专人负责,严守保密纪律,按规定程序处置问题线索,确保件件有著落。对隐瞒不报,不移送或私自损毁的,严肃追究责任。

二、大力打击非法行医

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加大对非法行医打击力度,提高打击非法行医联合执法效率,5月31日上午8点30分,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联合召开了打击非法行动专项检查工作部署会议,会议通报了近年来我市打击非法行医成果,对执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交流了在执法工作中的作法、经验和对策。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就如何解决联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打击非法行医的合力和效力,建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打击非法行医和打击非法医疗美容联动机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

会议结束后,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抽调市卫生监督所,东安区卫生监督局、西安区卫生监督局,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等部门执法人员15人,分成3个检查组。对西安区,爱民区涉嫌非法行医的场所进行了集中打击。

联合检查组对涉嫌非法行医的7家场所进行了集中检查,经检查发现,4家美容场所、1家按摩场所存在违规医疗广告的行为,执法人员对违规医疗广告进行了清除,1家美容按摩场所及1家中医研究所存在违法行为,涉嫌非法行医,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三、严格治理医疗乱象

一是市卫生健康委加强了加强了医疗广告日常监测。市、县级卫生监督所按照权限负责监测医疗机构在各类媒体医疗广告的行为。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广告监测制度的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手段,重点对电视台、电台、报刊、户外、网络及公共场所医疗广告进行定期监测,对监测到的违法医疗广告切实做好记录及相关证据的采集。两年来已对在各类媒体的医疗广告开展监测1128例。依法查处违法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对监测到违法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我市积极依法进行查处,并及时下达整改意见书。截止目前,发现一起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医疗单位篡改审查内容医疗广告。加强了部门沟通,形成监管合力。市卫生健康委依托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制度,密切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宣传部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沟通监管信息,加强协作配合,对于发现的违法医疗广告,及时移交同级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进行查处,打造起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监管模式。

二是不规范收费、乱收费、诱导消费和过度诊疗行为。市卫生健康委为纠正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的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治疗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进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规范收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制定并下发了《牡丹江市“三过度”医疗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各医疗机构开展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并组织专家对各二级以上医疗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并下达整改交办单,并于3月进行了“三过度”医疗专项检查的回头看,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各医疗机构要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积极查找问题,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多次违规、问题较多的医生要采取限制处方权、停止处方权、高职低聘、待岗学习培训、调 离岗位等处理,并记录到医德考评档案中,并给与一定经济处罚。对于存在管理责任的院领导及科主任,一经发现,根据情节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理,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直至降职处理。对问题严重的医疗机构实行年终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并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四、整理卫生健康系统扫黑除恶工作重点

聚焦卫生健康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涉黑涉恶问题的重点地方、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单位,把打击锋芒始终对准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彻底铲除其经济基础和滋生土壤,结合行业特点,突出打击以下重点:

1、威胁政治安全特别是制度安全、政权安全以及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黑恶势力。

2、操纵、经营“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

3、暴力传销、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强行拉人入伙、劫掠敲诈钱财的黑恶势力。

4、系统内有关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涉嫌参与或直接参与黑恶势力有关活动的。

5、干预、操控、把持、破坏系统基建项目、设备药品等招标采购工作的黑恶势力。

6、在医疗纠纷调处过程中,专门受雇他人插手医疗纠纷,组织、煽动、参与闹事或暴力威胁甚至伤医伤护的黑恶势力;采取“摆队形”“占场子”、威胁恐吓、跟踪滋扰等手段破坏社会秩序的“职业医闹”等黑恶势力。

7、寄生在医疗机构等场所强买强卖敲许勒索的黑恶势力。

8、在医疗卫生单位周边违规摆摊设点影响诊疗秩序,以及违规违法开展业务的黑救护、黑出租,以暴力手段抗拒劝离的。

第9篇: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健康网讯:

个案报告,是指对个别罕见、少见的病例,或常见病出现特殊表现的病例,诊断治疗上有创新的病例,对发病机制、病因等有独特见解的病例,虽难治而治愈的疑难重症病例的个案报告。有的个案报告是很有价值的。写个案报告前要查阅文献,确认是否罕见、少见或首次发现,慎用"首例报道"、"未见报道"。报告还要真实、明确,如"特大侵入颅内额窦囊肿摘除术"要写明囊肿体积有多大。

前瞻性临床研究是事先设计好研究方案,确定观察的对象、条件、方法及指标,以此来收集积累临床资料,这种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可信。如对预后的研究,最好采用前瞻性研究,如观察上颌窦癌治疗的预后,分为单纯手术、单纯放疗、手术+放疗3组观察,疗效对比,科学性强,结果可靠。但这需要严密的设计,同时研究周期长,因积累病例需时间,还要设对照组。病例数够了,还要等三五年观察来确定治疗结果,一个课题至少要六七年才有结果。

实验观察研究,是指采用干预措施,如采用药物来观察治疗效果。应设立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放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以保证临床观察的可比性和重复性。如"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聋35例,有效率为82%",但无对照组,疗效究竟归于葛根素治疗还是自愈,或两者兼有之。正确的方法是随机分组,观察组用试验药物,对照组用安慰剂或标准疗法、或当前通用的治疗措施;盲法观察,最好用双盲法,分别统计疗效进行比较,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另外,技术革新,是指对仪器的革新、发明、专利等。可在引进、继承、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革新。如大至电子耳蜗、喉声门图仪的研制,小至轻便头灯、中耳通气管、中耳听骨材料的改进等。

因此,临床研究选题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师完全可能根据个人的特长、经验、临床的需要、现有条件来选题。 临床研究是以临床医疗工作为基础,如医疗质量不高,病历记录不全,将直接影响临床研究的质量和论文水平,只有做好临床医疗工作,才能取得好的临床研究成果。临床研究主要是观察研究,无需多少经费,可利用现有常规检测手段,如组织病理学检查、CT等作为诊断指标,因而适合广大基层医师。医科大学校院的临床医师和研究生还可密切结合临床问题和需要,采用组织解剖、生理、病理、生化、免疫和遗传基因等手段来进行临床基础研究。

科研设计是采用临床科研方法(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制订出完成研究的实施方案,使临床科研从经验型向科学型变革。没有周密而规范的设计,会使研究结果不可靠,结果没有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且浪费人力物力。由于临床研究非常复杂,影响因素极多,必须有一个周密而规范的设计。首先,考虑研究目的,其次,研究对象、样本量、分组、观察指标、如何观察、怎样收集资料和采用的统计学方法等。

科研设计中强调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ontrol test ,RCT),就是选择研究对象时应设立对照组,如在治疗试验中随机分配研究对象,随机不等于"随便"。常用随机化分配方法有单纯随机法、分层随机法、区组随机法。单纯随机法中最简单方法是抽签或抛硬币、掷骰子,如样本大,就用随机数字表,或用电子计算器的随机数字进行随机分组。这样可减少非研究因素的影响,使两组间均衡。均衡是指各对比组间除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重要的、可控制的非处理因素的分布尽量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只有均衡的两组,才具有可比性,结果才可靠。观察时应实行盲法,盲法有单盲、双盲和三盲。单盲是研究对象不知道给予的处理措施和分组。双盲是研究对象和观察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只有研究者知道。治疗药物与安慰剂或对照药物应制成大小、形状、颜色均一致。这能充分保证研究结果不受医师与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虽有时很难实行,如外科手术,但这是个比较理想的研究方法,应尽量采用。三盲法是研究对象、观察者与研究者及论文撰写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直到论文初稿完成后才当众揭密,使结果与分析结论更加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