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科学课题研究范文

环境科学课题研究精选(九篇)

环境科学课题研究

第1篇:环境科学课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培养体系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化学特性、存在状态、迁移转化和生物与生态效应,以及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等[1,2]。我国的环境科学高等教育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综合性大学设立的环境地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等专业[3]。近年来,各个农业高等院校的专业都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力图形成以农为主,农工、农理、农文、农经相结合,各学科交叉渗透的多科性农业大学。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及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环境科学专业成为农业高等院校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新兴交叉学科[4]。但相对于国内其他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学校,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师资力量、硬件设备及专业名牌度等方面均显得要薄弱些。因此,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若不寻找自身特色,不与国内外其他综合性大学培养方案区别开来,将会使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出路方面面临严峻挑战[5]。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等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大学,在环境科学的教学中也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农业院校在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药学、畜牧饲料、兽医药理学等方面研究有较好的基础,并且有很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基地[6,7]。这些农业领域也均涉及农业环境问题,如果能把这些农业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上来,就可以形成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色。湖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农业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省属重点高校。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起源于1979年园艺学中的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方向,1996年获得农业环境保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更名为环境工程,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紧扣农业环境问题,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在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综合排名为第51名,在农业高等院校排名第二[8],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本文总结了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农业特色培养经验,旨在为构建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打下基础。

1研究生课程授课内容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环境污染化学”“环境科学综合技能课”“污染生态与生态毒理”“环境科学研究进展”“专业英语”“环境科学研究生讨论课”六门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包括“环境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环境污染物检测新技术及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及应用”“环境污染治理及其工程实践”“环境规划与评价专题”等课程。在授课内容上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重点关注农田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过量施肥等农业环境问题。除了上述由本学位点导师开设的专业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外,还鼓励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农科专业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增强学生的农业知识背景。

2双导师配置: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农业相关专业副导师

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往往受到自己本身知识背景的限制,不同知识背景的科研工作者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新的科学问题,且容易找到新颖的研究方法来解决这些科学问题。在研究生培养上,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也会受到导师专业知识面的限制。建立双导师制,第一导师为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第二导师为农业相关专业学位点导师。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和农业相关专业导师相互合作,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更容易促进学生对农业和环境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理念下发现农业环境问题和解决农业环境问题。

3学位论文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

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的大学,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教学方面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例如结合土壤学、植物保护、农药学、兽医药理学、肥料学、畜牧饲料等专业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在土壤污染与防治、病虫害的生态综合防治、动植物废料处理与资源利用、无公害蔬菜的栽培与管理、农业生态学等领域去挖掘学位论文题目。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题目与导师的科研理念和研究课题直接相关,这也要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与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等角度出发,去挖掘农业环境相关的科学问题,申请相关的课题,带领研究生开展农业环境科学相关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位点近20年来一直坚持以农田重金属污染及治理、农药的迁移转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学位点导师重点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主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开展,培养的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在农田重金属污染和农药迁移转化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4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农业与环境”氛围

为了提高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本学位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主要体现在农业特色研究生学术活动、研究生涉农特色夏令营、农业环境高级研修班及举办或承办农业环境相关的大型学术会议等。目前我校每年举办一次研究生学术活动节,本学位点借学校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交流平台,围绕“农”字做特色文章,有的放矢地邀请国内外农业环境领域的学术大师给研究生和学位点老师做学术报告。此外,还鼓励本学位点研究生多参加其他农科学位点举办的农业领域的学术报告,引导研究生跨学科交流。除了比较固定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环节外,本学位点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多种具有特色的学术交流和高级培训活动,例如近几年来,先后举办过湖南省“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生暑假夏令营、人社部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高级培训班、聚焦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农作物产地污染阻控技术专题研讨会等活动。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增强了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开拓了学生在农业环境污染及治理领域的知识面。

5结语

特色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牵涉到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和授课内容、学位论文的立题与研究、特色学术交流与讨论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只有在这些培养环节中不断注入农业和农村环境元素,才能培养出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农业环境科学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汤洁,董德明,刘淼,等.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J].中国大学教学,2007(3):35-36.

[2]张学洪,吴志强,曾鸿鹄,等.立足特色,丰富载体,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广西地区环境类研究生培养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5-28.

[3]王立新,赵吉,贾志斌,等.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J].大学教育,2014(4):13-14.

[4]田侠,郑庆柱.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8):193-194.

[5]蒋成爱,吴启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优化教学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57-59.

[6]李旭霖,崔德杰,辛言君.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7-11.

[7]周震峰,史衍玺,王凯荣.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3(7):66-68.

第2篇:环境科学课题研究范文

环境研究法是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这门课程是以统计学、应用数学、环境科学相关知识为基础的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师授课普遍感觉较难,学生也觉得环境研究法较为枯燥难学。绪论课是环境研究法的第一课,通过绪论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对该门课程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而且让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上好绪论课,对学生学习环境研究法这门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合理选择教材

作为任课教师,授课的第一任务就是如何根据学校条件、专业特点、学生层次和课程学时数,选择适用的教材和教参。一本好教材,教师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也很轻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而,选择一本权威的、操作性好、逻辑性强、难易适度的教材尤为重要。通过多方面的比较,考虑到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结合我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确定赵秀兰主编的《环境研究法》作为教材。

2 高度概括课程相关知识及教材内容

环境研究法这门课程主要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展示数据,解释环境领域中的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的科学。阐明环境研究法和环境类其它专业课之间的桥梁纽带关系,通过举例,突出环境研究法是环境类专业的核心地位,是其它专业课程的升华,其它专业课程都是服务于这门课程或是以这门课程的研究结果为基础依据。

环境研究法这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包括调查研究和试验研究;(2)资料的整理、统计方法,包括数据资料的初步整理、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变量间依存关系分析;(3)研究报告的编写。为了便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记忆,笔者绘制了环境研究法课程体系关系图(图1)。在环境研究法课程体系中,核心是数据(获得数据的手段是试验研究和调查研究,要求是数据的代表性、真实性、可靠性),关键是统计推断(要求统计方法选择合理、统计结论正确),最终目的是回答问题(解决就问题,设立新问题,表现形式就是科技论文和科技报告)。并且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通过关系图的展示,使学生对环境研究法课程内容有了一个清晰的框架,明确了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归纳理解和融会贯通,并通过案例教学,从问题出发、如何进行试验设计、试验数据获得后怎样处理、进行统计推断、形成科技论文。通过以上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明确学习环境研究法的重要性

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来阐明学习环境研究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其现实重要性,学生们往往比较关心。考虑学生们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从长远(本科毕业后)和当前两个时间段角度来阐述。准备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深造的学生,强调该门课程在科学研究,发表科研论文方面的重要意义;对于准备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学生,强调其在工作报告的撰写,职称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基本的也是当前最现实的是如何顺利通过课程考试,获得相应学分及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顺利毕业。并结合相关案例讲解,使每位学生都感觉到这门课的学习和自身现实利益结合在一起,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 突出细化课程学习要求及考核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学会科学地进行试验设计,掌握搜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及有关公式的应用条件和用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并可根据这些结果对未来研究的和环境管理进行决策。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突出理论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掌握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研究论文的撰写。

环境研究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特别突出其应用性。笔者对该门课程的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100分:理论成绩70%,实验成绩30%

(1)平时成绩:20%(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

期末成绩:80%

(2)实验成绩

实验操作技能:40%(实验课表现、实验报告成绩)

实验考核:60%

通过以上措施,特别是细化了考核要求,使得学生意识到,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他们要做好哪些方面。

5 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第3篇:环境科学课题研究范文

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首要环节,是其后续发展的知识储备;对于研究生而言,其自身均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直接传授,而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教授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适当的讲授方法,关键是要培养研究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为改变以往二级学科独立设立专业基础课、浪费教师资源的弊端,根据“国家教委会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的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培养方案中共同的专业基础课打通。例如将原二级学科中都设有的“高等环境化学”课程改为“环境污染与控制化学”,成立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环境污染与控制化学”教学小组,统筹安排、合理配备教师力量。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为环境化学和环境工程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特点为污染控制与修复,共同商讨制定了符合两个二级学科特点、并且具有较宽范的基础理论,融合当前先进的环境污染理控制论和技术基础的“环境污染与控制化学”教学大纲,使“环境污染与控制化学”教学大纲更具前沿性,体现了集体教学力量的强大和优势。目前课件已经制作完成,本学期即将进行第一轮教学实践,以便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这是一次尝试性的教改实践活动,可以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二、群策群力修改完善教学体系

研究生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是一个学科建设水平、科研水平和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标志,只有在不断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体系,才能不断提高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水平。本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体系已经历了几轮的修改完善,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但近年来,多名教师出国访问,接受了很多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出了相应的想法和建议,这是促成本次教学体系修改完善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本专业新聘请了几名教师,其研究方向与原有体系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教授的课程内容也有所变化,因此需要对教学体系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其更具合理性。此外近年来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源发生较大变化,学生原有基础知识层次的不均性更加明显。为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不仅要使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知识层次迅速提升;同时也要为基础较好的同学留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我们组织本专业全体授课教师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并建议在研究生教学阶段,对于没有相应基础课的专业课程可以适当增加预备知识内容,以保证某些原来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能够较好的接受课堂新知识。结合国内外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本学科实际情况,经过两轮讨论、修改形成了本次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新培养方案增加了两个研究方向,细化了环境工程专业各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采用了新的学分制、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在科研学术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旨在加强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最终培养出能够胜任政府环保部门及其他各行业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环境工程领域工作的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课程设置上主要打通一门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环境污染与控制化学”;增加了六门实践性较强的选修课,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

三、改进授课方式,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活动

研究生基础知识及专业课程的教学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前沿领域的研究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研究生具有自己获得所需要相关知识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科研领域问题的能力。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而言,学生都已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可以独立获取相关知识,并具有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些都与本科阶段的学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生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仍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上,可能真的会培养出书呆子般的“人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都很不利。国外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上很有自己的特色,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会把相关的前沿问题拿到课堂上讲解、讨论。有的老师老师会把他正在审稿的文章拿出来,让每个学生当reviewe(r评阅者),真正实现了互动式教学。另外国外教师常将研究生分成小组,一般每组不会超过10人,在时间允许条件下,他们会针对某个问题,让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再进行班级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形式多样。另外国外的研究生培养还特别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多数教师都会结合课程内容列举实际项目的例子。讲到工程实践时,有的教师还会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老师在现场参观中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经历“理性—感性—理性”的过程,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这样的教学对学生今后在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的课堂教学经验,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讲授专业课内容的同时,要讲解1~2个研究项目实例,并使学生了解这一研究课题的提出、设计思路及研究方法等,引导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积极思考。老师在适当环节留下思考题,作为课堂讨论题目或课下作业。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到相关专业知识及研究项目的同时,也学到了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工程应用的基础。

四、改进考试制度/方法

第4篇:环境科学课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数据结构》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04-02

1 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学习理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的完善,网络环境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就是当前网络环境教育中研究的热点之一。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互动交流环境,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现实问题的精神。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枯燥,传统教学方法缺少互动和学生参与,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不明显。本课题的目的希望通过研究性学习环境的构建,为《数据结构》学生个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创新精神,提高学科知识的学习效果,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接下来,该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深入地探索网络环境下《数据结构》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

2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理论,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研究性学习能够反映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基本原则如下所述:

2.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重视对于网络环境的应用,从而支持学生个体的“学”,与此同时,保证学生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具备较强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并且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保证学生个体可以通过良好的教学情境来灵活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

2.2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基本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对其加以科学有效的指导。

2.3重视协作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协作性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个体在深入地探索和研究相关的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考虑他人的观点,积极与他人进行协作,锻炼每一个学生个体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人协作的学习精神。

2.4 重视评价的过程性的基本原则

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评价的过程性,其评价必须融入到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之中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的评价系统,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加以全程跟踪指导。

3 研究性学习教学要素构成

除了课题、学生个体、研究合作小组等研究性学习教学要素之外,网络环境下《数据结构》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要素的构成成分还包括网络环境下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络环境下的工具软件和网络环境平台。

4 研究性学习教学要素之间关系

第一,网络环境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材料。这些教学资源涵盖了相关的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等等,它们为课题的确定提供了来源,而且,它们也和每一个研究合作小组中的学生个体的学习存在着非常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学习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第二,在网络环境下的工具软件主要涵盖了浏览器、文字处理软件、个人数字图书馆等等,它们能够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研究、探索、实践的辅助工具,支撑着课题的确立。每一个研究合作小组中的学生个体都能够借助于这些工具来实现对于信息资源的查询、共享、加工和传输等等。

第三,网络环境平台主要涵盖了教学支撑平台、协作教学平台等等,它们能够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阵地,借助于网络环境平台,每一个研究合作小组中的学生个体都能够参与平等的讨论、交流、和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推动课题的开展。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教学要素之间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整体。

5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具体来说,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包括创设情境、确立课题流程;启发指导、协作探讨流程;课堂小结、效果评价流程。

1)创设情境、确立课题流程: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第一个流程是创设情境、确立课题流程,该流程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该流程主要涵盖了以下的几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合作小组的确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确定研究课题。

2)启发指导、协作探讨流程:启发指导、协作探讨流程是课题研究的实质性进展流程,主要涵盖了下面的三个环节:资源搜索、网络环境交流与结论。

3)课堂小结、效果评价流程: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每个流程都离不开及时而有效的评价,课堂小结、效果评价流程必须体现出评价的多元化,主要涵盖了学生自评、小组协作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等。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该文对于网络环境下《数据结构》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网络环境平台结合《数据结构》课程,能够实现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为在高校计算机学科中顺利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侯小静,石念峰. 数据结构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

第5篇:环境科学课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型教学;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以微生物的应用为核心,它将环境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密切联系起来,在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承接作用。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兼具理论与应用性;微生物与环境作用的复杂性;与环境工程应用的密切性。正是由于这种理论复杂性与应用性共存的特点,使《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理应更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潜力。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建设中较少开设生物类课程,由于课程上述方面的特点使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具有排挤性,特别是当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单向传授式教学为主的情况,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该课程的兴趣不强,因此迫切要求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目前,研究型教学模式越来越被接受为一种有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研究型教学将科研思维引入到教学中,摒弃了传统的单向传授的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不再单纯地讲授书本内容而是主动参与学生的研究实验中[2,3]。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自学能力与组织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人潜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以解决科学问题为目的研究与学习活动。

一、《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环境微生物学》在许多专业中均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考虑到它对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支撑与衔接作用,但是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学科交叉性,使得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并没有把它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相应地就没有对其学习的兴趣,这一现象在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中尤为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围绕专业的大背景进行教学启发,例如主要围绕污染处理、环境评估等领域的内容进行教学,而少有涉及污染处理的微生物作用机理,以及环境评估中生物主体特别是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等。学生长期受这种导向的影响,几乎没有对环境的污染实质以及微生物主体对环境作用力进行过深入的理解,更没有进行相应的研究性的创新与实践活动。

当然,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许多教学工作者也对《环境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学改革探索,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4-6],但这些措施均没有真正脱离传统的“传教式”教学,这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相差较大。《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验性,教学过程理应以实验的探索为主,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教学设计。但是目前的教学对实验研究重视不足,表现在课堂教学上以概念、理论、工艺的介绍为主,很少有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更没有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的研究实验设计,即使在课程实验课上,也都是以传统的验证性的基础实验为主,这大大降低了《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也极大地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作用。

二、《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应用性内在特征需要进行研究型教学,以适应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即使学生学会应用微生物手段进行环境污染的控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基础,它涉及到微生物的培养、繁殖、接种体的制备等具体的实验过程,由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对生物学了解较少,且微生物需要借助于显微手段才能进行感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难度较大。但是学生只有对这些微生物的基础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微生物操作技能,才能在第二部分微生物的应用中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与应用,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以实验教学为主,特别是应进行一些带有研究性质的探索性实验,这正是研究型教学所要体现的形式。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要求教学改革应该向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以适应这一目标的要求。在环境科学专业的诸多课程中《环境微生物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性质,而创新性的知识容易产生于交叉的学科,它同时又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特点,使其在创新性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利用该课程的这一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对这一新学科的兴趣,引入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以科研实验为主体的研究与学习活动,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课程教学与教师科研结合

高校教师普遍教学与科研“双肩挑”,是联系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纽带。研究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的。研究型教学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使得教师科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天然平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科研始终跟踪学科前沿信息,始终保持创新性思维,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思维模式,特别是将探索性的实验研究带给了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也在科研过程中受到了训练,不仅学习到了严谨的科研思维,而且也熟悉了科学研究的基础技能,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科研素质与专业技能,为以后科研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结合

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验过程,强调实施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索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与研究型教学培养的目标是非常一致的。因此,将研究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结合,将《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研究型学习与项目的实施内容融合起来,不仅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程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

产学结合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教学必然要建立与生产的密切联系。利用微生物处理环境污染物的生产,如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利用微生物处理生活垃圾等,均利用了天然或人工分离的菌种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变成低毒或无毒的产品。课程在应用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与这些生产过程一致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开展了一些小型的污染物处理的生产,使研究型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符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研究型教学实验设计过程中,最好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实验,先期的菌种筛选、组合匹配等工作可以在实验室内完成,然后利用教学用的小型处理车间进行小试,如果顺利可以将其应用于工厂进行中试。这一系列过程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以课题小组的形式来完成。

(四)课程教学与学科专业平台建设结合

学科专业平台建设是高校教学软硬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专业建设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专业教学起点的高低,也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水平。但是大多数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专业整体的考虑,却没有照顾到具体课程对教学软硬件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课程教学的教师缺乏与学科专业建设管理者的沟通,而且在传统的单向传授式的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师根本就没必要关心课程以外专业平台的建设,这使得学科专业平台对课程教学的直接效果不大。事实上,课程教学是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方式,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手段实施的效果如何不仅与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相关,而且也极大地受到教学条件的影响,这就需要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重视教学条件的改善,而这些教学条件正是课程教学中直接使用的。因此,课程教学应积极与学科专业平台建设结合,以获取课程教学所需要的直接条件。

(五)课程教学与社团科技活动结合

为适应“两型社会”的需求,高校教育也开始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特别是高校社团科技活动对环保的宣传力度在加大,但是社团活动却很少有专业教师参与,使环保宣传仅仅局限于一种科普活动,而对于专业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探索环境污染的机理、提出治理的方法,才是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的,也就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而社团科技活动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目的性就很强,可以针对区域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课程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实训,既丰富了高校社团活动,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学生个体来讲使课程知识直接走向了社会应用,有利于整体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生的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

四、结语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在环境科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特点,这决定了课程教学不能单纯地依靠传授式教学。研究型教学是将科研理念引入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正好适应了《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特点。这一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不仅适应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教学目标,而且也使学生能将课程知识学以致用,为以后考研或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香.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07-109.

[2]高文庚,李平兰.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111-116.

[3]陆凤玲.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1):43-45.

[4]梁国斌,蒋莉,刘维平.《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3):72-75.

[5]童英林,袁永平,陶雪琴.《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76-177.

[6]邹小明,周群燕,肖春玲.环境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井冈山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4):109-110.

第6篇:环境科学课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 大学教育 环境经营理念 低碳社会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在21世纪将长期面临的重大难题和焦点话题,建设生态文明已成必然趋势。如何让企业管理者,特别是未来的企业管理者自觉行动起来,在企业运营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让他们的思维彻底走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的误区,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大学是培养未来企业管理者和建设者的摇篮,在大学教育中开展环境经营理念教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问题的提出

1.1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森林锐减、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从掠夺型、征服型和污染型走向恢复型、建设型和协调型,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企业低碳运营的路径势在必行,不仅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也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把环境经营理念纳入现代大学教育体系。

1.2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目前各高校开始加强环境教育并已初见成效,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甚至一些环境专业的学生也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现象令人担忧。进行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环境经营理念教育就是通过对环境经营相关知识的传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并掌握一定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与能力。

2 教育目标、教育途径及教育特点

2.1教育目标及途径

在高校加强环境经营理念的教育就是将环境经营纳入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以环境经营学课程为载体,全方位开展环境经营理念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和掌握环境经营相关知识,做到专业教育与环境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责任意识,培养既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又具备较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高级管理者和建设者。

2.2教育特点

环境经营理念的教育具有依托工科、立足冶金、学科交叉、低碳环保的教育特色。

(1)依托工科。辽宁科技大学地处祖国钢都辽宁省鞍山市,前身为鞍山钢铁学院,冶金工程、化学工程、耐火材料等专业是其优势学科,这些学科所涉及的企业都具有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如何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环境经营理念的教育就是依托这些高污染行业,将行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与环境经营思想紧密结合,并试图解决这些行业的污染问题。

(2)立足冶金。辽宁科技大学是国家较早组建的冶金高校,学校具有鲜明的冶金特色。冶金行业的高污染已引起国家、社会、企业的高度关注。冶金行业如何实施环境经营,跟上绿色发展潮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摆在冶金企业和冶金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环境经营理念的教育以冶金企业的污染和环境经营战略的实施为案例进行,将理论教学与冶金企业的实际有机结合。

(3)学科交叉。环境经营教育教学及开展的科学研究是冶金工程理论、环境工程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有机结合,而现代管理理论又包括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信息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环境经营学科交叉特色明显。

(4)低碳环保。环境经营理念真正体现了当前可持续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诉求,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前瞻性的一个领域。

3 实施方案

3.1成立环境经营教学团队

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组建了环境经营教学团队,成员由工商管理(包括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环境工程、冶金工程的教师以及企业人员、环保局工作人员组成。团队还聘请了日本三位环境经营方面的专家为客座教授。

3.2开展环境经营教育教学

在工商管理各专业中开设《环境经营学》必修课,在工科专业开设选修课,在研究生中开设学术报告。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环境信息管理、环境监查、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环境治理技术等。团队编写了《环境经营学》、《环境经营学同步精讲》《环境经营学同步案例》等教材。在授课时以高碳企业环境经营战略为案例,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融合。

3.3改革授课方式和学生考核方式

环境经营是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采取专题授课的教学方法,即教学团队成员每人讲授一个专题,通过研讨解决专题间的衔接问题。管理专业的学生考核采取课题研究形式,体现了“过程+结果”、“知识+能力”的考核,提高了学生对环境经营问题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符合轻结果重过程、轻知识重能力的考核思路。基本操作见表1:

表1:学生考核步骤及结果

工科专业考核调查报告和课程论文形式,学生根据自己专业所依托的行业的环境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将课上理论与课下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相关行业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更认识到自己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要关注企业环境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感。研究生的考核主要是根据前沿报告的内容确定自己的硕士论文选题及撰写科研论文。

3.4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实施环境经营的状况,撰写实习报告和心得体会。在学生中成立了环保社团―ECO环境友好研究会,指导学生组织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构建低碳社会我先行”“承担社会责任我监督”、以“践行低碳路线,创造绿色明天”为主题的环境经营活动月活动、“与绿色同行,争做环境友好型人才”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校园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5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环节引导学生开展环境经营方面的研究

将课程学习、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引导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毕业论文选题、社会调研等环节关注环境问题和企业环境经营的实施状况,并撰写毕业论文。以工商管理学院为例,每年毕业论文会有40-50篇、研究生毕业论文会有10篇与环境经营相关问题有关。

3.6开展环境经营科学研究,做到科研和教学的相互促进

在开展教学同时,团队以高碳企业环境经营为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探寻国内外先进的环境经营理念;分析发达国家高碳企业环境经营经验;探索高碳企业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的实施路径等。主要形式包括申请项目、撰写论文、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科研活动等。同时把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的相互促进。

3.7组织召开教学研讨和学术研讨会

为促进环境经营学的教学与学术交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环境经营理念,环境经营教学团队不定期组织召开教学研讨和学术研讨会,如组织召开的以“专业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关系”为主题的教学研讨会,“环境经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中日研讨会、辽宁省管理年会、学校学术研讨会等。这一方面使所有与会成员在环境经营理念教育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上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拓展在校师生的研究视野,进一步加强了我校与国际国内教学、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团队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4 实施效果

在高校开展环境经营理念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创新了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和途径,教育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

(1)优化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进行环境经营理念教育,实现了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达到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的双重培养目标。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提高了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实现了高校为社会培养既有较高专业技能又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管理者和建设者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是对传统的只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目标的有益补充。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高校加强环境经营理念的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通过课题开题、社会实践、撰写研究报告和小论文、课题结题总结及答辩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3)促进管理学科的优化。环境经营优化了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和结构,既为环境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又为企业管理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教师找到了一个把环境要素与管理问题有机结合的最新领域―环境经营,为工商管理学科与工科的交叉融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和研究视野。环境经营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改变了原有的学科构成,有效促进学科建设及学生培养的质量提高。

在高校较强环境经营理念的教育,不仅符合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符合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潮流之大势所趋。它解决了传统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问题和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连续性的问题,在高等教育教学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环境经营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2YJSCX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12-11-8.

[2]潘岳.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举办的亚太地区大学校长务虚会上的讲话[R].2003-9-18.

[3]肖瑜,张淑华,靳振江,成官文.和谐社会建设视阈下高校非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J].广西教育,2009(27).

[4]李红梅,衡阳.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现代环境意识的整合[J].理论导刊,2006(10).

[5]韩冰霜.高校环境教育及其评价模型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6]阿布都热合曼・吐尔逊,艾尼瓦尔・吐米尔.南疆师范院校非环境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

[7]李文腾,金赞芳.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双因素分析――以中、美、日三国为例[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3).

第7篇:环境科学课题研究范文

在当今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其机遇是十分难得的,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研究型环境专业人才的一些举措,作出了具体的阐述。其措施多样,能够全面的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比如: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国际交流合作办学,助推学生出境短期留学访问,建立健全学生实习基地,学生内部组织课题组轮转研究,学生自主参与课题组科学创新实践等。除此之外,复旦大学还进行了进一步的工作设想,比如开设研讨型课程,让学生自主思考和研究,增强自身的探索精神和能力。再比如对学生进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使学生全面而完整的发展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通识教育研究型人才。

关键词:

环境科学;全英文课程;国际合作办学;实习基地建设;科创实践

实施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化视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前提是大学生接受了比较完整的通识化教育,而在复旦大学,这种前提已经完全具备,因为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已经贯穿了整个大学本科阶段。学校的整体通识教育理念统筹着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的顶层设计,因此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必定符合通识教育的发展目标。大一的学生除了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还要学习基本的文理课程。自2013年起,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被编入自然科学的大类招生,进校之后暂且不进行院系的细致分类,与原系学生共同学习基础科目,只到大学二年级才开始进行具体院系的分类。在大二时让学生突破专业基础课,并在大二的下学期进行专业方向的分配,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和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在大三和大四的阶段中,学校将会按照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的专业分类来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的教授和培养。另外,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实践实习和科创项目也会贯穿始终大学本科阶段,以方便学生更好地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习得相结合,更好的培养自己的能力,向着通识教育国际化视野的研究型人才方向发展。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近年来不断提升自我,从制度建设改革和专业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和创新,以此作为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质量的方法,并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改革措施。例如:(1)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了解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意愿,并照此对于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师教学大纲进行梳理,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以适应学生和人才培养与时代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发展。(2)明确对于教师从事教学的奖惩制度,通过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于教师的教学进行检查和反馈,以便严格把控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保证通识教育大背景下对于国际性视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能够顺利进行。(3)加强宣传。通过进行专业宣讲会、组织讲座、参观实验室、参观环保企业、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等方式对新生和低年级学生实施专业宣传,加强他们对于专业的认同感和热爱程度,激发他们在本专业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发展。(4)对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各个环节一定要严格把控,力求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保证毕业生的专业素质。(5)完善导师制度,通过实行“寝室导师”等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让学生和老师处于一个平等沟通和交流的状态,而老师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与言辞,学会用自己的幽默和理解等品质发挥出自身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科学精神熏陶身边的学生,为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引导他们更加积极勤奋的学习专业知识。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得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等方面收效显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于复旦大学的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和分析,从而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有四个大的方向:通识教育、个性化培养、专业训练和国际化视野,这也是复旦大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四大特色方面。本文在以下篇幅中将着重介绍通识教育背景和理念下的国际化视野(包括全英文课程教学,学生出境交流访学,国际交流合作办学)和研究型人才(野外实践与实习,学生课题组轮转,科创项目开展)。

一、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化视野

复旦大学是国际知名性大学,着力于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人才,并且,复旦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大都会选择大学毕业后进行研究生的考取或出国深造,而期间需要的资料查阅,科学研究和出境交流都需要用英语,大学中的全英文课程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另外,复旦大学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互相承认学分,也能够满足国际交流和交换生的需求。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为本科生开展的全英文公共选修课包括“能源与环境”、“气候变化与能源”,以及专业选修课“大气化学”、“全球环境变化”“环境水文学基础”、“仪器分析”、“水环境化学”、“环境纳米技术”也使用全英文教学。而其中“能源与环境”获选“2013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的称号。而对于研究生的全英授课复旦大学也采取了中欧大气化学暑期学校和研究生课程“FIST”项目(FudanIntensiveSummerTeaching,暑期集中式授课)等形式。开设全英语授课课程对于师生双方都有很大的挑战性。国内老师的母语都不是英语,所以全英文授课备课过程是十分艰难而且必要的。而学生面临的挑战在于在课堂上要随着老师的语速快速的理解授课的内容并作出反应,若语言基础不够扎实,不仅课上提出疑问和探讨会受到阻碍,而且理解授课内容也将成为一项困难的任务。复旦大学积极接受海外留学的教师,鼓励他们开展全英文课程,并在课时上进行一定的计算和倾斜也是顺应了国际化程度提高,英语应用范围愈发广泛的大趋势。同时复旦大学也挑选英语水平高的研究生担任助教,帮助后进学生加强英语学习。经过不断的努力,复旦大学通识类全英文课程覆盖面不断扩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复旦大学在2009年和2011年与国外高校签署了环境科学与工程“2+2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即在复旦大学学习两年,在合作高校学习两年,累积够相应的学分就可以在毕业后得到两所高校的毕业证书。这个项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促进了国际交流。同时为了培养本科生的考研意识,复旦大学也进行了研究生双学位和联合培养项目的探索。复旦大学为了开阔本科生视野也进行了本科生短期出境访学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在系内进行选拔,公派一定名额的学生出境,这样不仅在系内形成了勤学的风气,也使得出境的学生拥有更高的学识和品格,传播复旦大学的学风的同时也进行了国际间的交流。而对于入选的学生,复旦大学也做好了相应的接洽工作,保证学生的学分获取。

二、研究性人才的培养

复旦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也希望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激发出更多学生的创新和兴趣,培养他们成为研究型人才,所以为避免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复旦大学也为学生们准备了许多实践性课程。复旦大学联系了多个生态基地和示范区,为学生的实践实习寻到了一个好地方。而学生们的实践实习内容也是多样化,可供学生自行选择的。实习内容包括统一讲解要求,实习讲解做法,实地采集数据和测量,样本分析,数据处理和实践报告等。最后还会有实结,方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进一步了解实践研究和野外实习的区别,更好的将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以求将来更好的学习和工作。同时,复旦大学也根据学生的不同实习效果进行了更方面的总结,也为不同细致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适合的实习地点。为了更好的培养研究型人才,复旦大学在2014年起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推出了一项全新的项目,即学生内部的课题组轮转研究学习。即要求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时,在本系的四个课题组里进行研究实习,在每一个组的研究实习时间不少于一个月,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多个研究课题,进行多元化的研究实习,一个月的最低时间限度也可以避免课题组轮转而带来的研究不彻底,草草了事的情况的出现,保证了学生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每个课题组的研究实习活动。实习的内容也包括许多:开始课题研究前对于实验室安全规范的了解和学习,对于日常实践内容的重复和检验,对相关文献进行调查研讨,参加小组会议进行交流讨论,参与教师和实验室研究生指导下的部分辅研究课题等。在学生完成所有的实验室实习项目后,要针对自己的实验室实习过程与结果写出相应的实习报告,对于实习中的各个重要过程、环节和实习进展作出一个具体而完整的总结归纳,并详细阐述自己对于实习的感受,以便于日后的反思和经验的提取总结。复旦大学通过对学生实施课题组轮转的制度,培养了学生对于研究的感性认识,熟知研究型课题的过程与进展细节,培养了他们对于研究课题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在日后作出“双向选择”从事研究性工作,成为研究型人才。除了课题组轮转的制度创新,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也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创实践活动。即学生进行自主的科创项目的申请书,并自我完善,在科创项目通过公开答辩后,就可以进入指导教师的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活动了。在课题进行过程中,会应用相应的中期考核和结题报告等形式对于学生的研究进行及时的监督和管理,并在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研究方法与技能进行指导,促进他们能力的提高,最后对于他们的科研结果进行评估,并给予指导意见。学生的科创项目有望道学者计划,曦源项目,团委科创项目,登辉项目,创新性实践计划等多个科创项目。除此之外,为了促进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本科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顶尖人才和好苗子进行进一步培养,复旦大学还特意开展了“拔尖人才计划”,每年都在大学二、三、四年级中选拔出品学兼优,热爱本学科的2-3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重点培养和教导,在此期间对这些学生的能力进行提高,致力于将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更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也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同时,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有利于老师观察每个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选拔出更好的人进行重点培养。在这种环境下,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就选择了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经过这些年的经验积累,在学生科学研究创新这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近年来复旦大学本科生的率在不断上升,更是有许多学生的论文在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AppliedCatalysisA:General、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第一作者论文。本科生科创活动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方向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学生有三分之二都选择在毕业后进入更高的学府进修科研项目或者直接投身于科研项目的研究,这也是复旦大学实施各项制度活动的目的所在。

三、进一步设想和实践

除了以上措施,复旦大学也在不断探索着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一)在未来的教学中,复旦大学将会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反转师生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调动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探讨能力,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指引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二)实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这样既可以保持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又可以在长期的培养中挑选出更适合的人才,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使得人才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与此同时更可以检验此项制度的优点和漏洞,进行及时的弥补和优化,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今的出路就是不断进行创新,与国际接轨,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研究型人才,不断发展通识教育,推进国内外交流,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作者:刘涛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环境科学课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环境地学;教学改革

地质环境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地址空间,人类的一切活动均受到地质环境的限制,而人类的活动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质环境的演变,甚至极大地改变地质环境。近年来,我国的水污染与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城市化过程的环境地质问题、工程经济活动诱发的环境灾害问题、地质灾害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害固体废弃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生存条件。因此,深入探讨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演化过程和机理,探索环境地质问题的控制措施,对保护地质环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地学作为环境科学与地质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地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我校环境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矿业高校的环境地学课程与传统的水文地质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自己本身独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笔者在多年的环境地学教学过程中,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精编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通过理论教学内容的筛选和优化,突出了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补充了工程案例,确定了课程的知识模块及顺序、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构建了“基础理论模块和专题教学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形成了“环境地学基础理论—环境地学理论应用—环境地学技能”的知识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目前,国内公开发行的环境地学教材书籍较多,大多数教材重点内容为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生物圈、主要环境问题介绍、环境地学研究技术方法等方面,这种内容安排考虑到了教学内容的广度,而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在入学时已经进行了环境科学导论的学习,相关的内容在前期教学过程中已经讲授,因此,根据我校特色以及当前的环境地学热点问题,组织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以及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专家编写了《环境地质学》教材。新教材借鉴了国外同类教材的内容和资料,突出前沿性、实用性、系统性以及矿业特色。全书内容共分为三编,第一编为基础理论模块,简要介绍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深入理解环境地质问题提供地质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迅速进入环境地学课程学习之中;第二编为应用模块,重点介绍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固废处置的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污染与地面沉降、大型工程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环境地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第三编为技能模块,介绍环境地质的调查与评价、地质环境区划和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等。

2开展探索多模式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开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讨论、论文写作、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等方式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讲授的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讲授过程中,精心制作丰富多彩的电子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授课为主,适当结合板书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实践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使得课程内容由枯燥无味变成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环境地学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针对敏感的环境地质问题,采用专题研讨的方式,安排学生课后检索相关文献和资料,制作汇报材料,课堂上组织大家共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授课时,适当地将授课教师承担的科研成果融入本课程的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外相关网站的共享资源,构建本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并逐步完善网络课件、网络资源、试题库等。

3基础实验与野外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素养

环境地学基础实验与野外实践环节是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我校专门建立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科研创新能力的环境地学教学实验室,并编写《环境地学基础实验》讲义。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们掌握环境地学采用与制备样品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此外,地学实验室还结合学校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实验室中完成力所能及科学研究工作,比如煤矸石及粉煤灰的浸出毒性,徐州市雾霾成分分析、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等,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环境地学野外实践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也是一个增强课程感性认识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掌握综合研究方法的重要教学环节。我校在徐州建立的大北汪地质剖面实习基地,徐州矿务集团关闭煤矿实习基地,南水北调清水通道(徐州段)实习基地,也编写了《环境地学野外教学实习》讲义。这些野外教学实习与研究基地建设,对促进环境地学由定性描述的经验学科转向实验与定量分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通过野外实际考察大北望地质剖面,了解岩石的类型和成因、分布、地质构造、化石、采石场的环境问题等,强化了学生对环境地学理论的掌握、增强环境地学调查与研究能力,加深对环境地质问题的感性认识,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结语

环境地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科学,它是环境科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理顺环境地学的知识模块,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建设环境地学网络课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网络支持,建立和完善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完善环境地学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工作能力,全面提高了环境地学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宗祜,袁道先.我国跨世纪的重大地学问题环境地学发展前景[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1995,5:60-69.

[2]冯启言,严家平.环境地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第9篇:环境科学课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课题研究式教学;建构主义理论;活动课程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第一个部级教育规划纲要,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部分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究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师范院校应重视师生教育科学研究,在教学育人过程中充分将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形成师生共同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良好局面。因此,在中职师范生的教学中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分层教学、科研促教就成为我们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课题研究式教学的含义

课题研究式教学法是衍生于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授课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它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活动课程论、皮亚杰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存在“同化”与“顺应”两个基本过程,课题研究式教学法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地寻找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平衡,从而有效实现新旧知识的建构。杜威提倡“在活动中学”,课题研究式教学法是由教师创设与学生生活或未来工作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这一环境中真实的开展活动、参与研究,因此,课题研究式教学法适于在中职院校推广和应用。

课题研究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所学学科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或未来将从事的工作内容相结合设计出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是一种使学生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课题研究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收集整理信息能力。课题研究式教学主要是通过设计课题引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创新性及科研能力,以达到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

将课题研究式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师范生教学中,对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着更加深刻的影响。中职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幼儿园或小学的教育工作,在教学中应用课题研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示范性和师范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其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快速成长。

二、课题研究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也译作结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基于已有知识建构、转变而成的。皮亚杰认为儿童的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填压得来的,而是儿童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主动建构出来的与外界有关的知识,以此使自身原有知识得到发展。皮亚杰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与“顺应”。“同化”是儿童认知结构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扩充,“顺应”是指儿童认知结构在原有基础上扩充之后发生的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儿童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个过程来达到与环境的平衡,并在“曾经的平衡―当前的不平衡―未来的新平衡”这一过程中循环往复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师实施的“教”,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本身在学习情境中,借助教师的帮助或与同学协作,通过自身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有意义的建构而习得的。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始终贯穿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最后实现自身意义建构的目的。

2.活动课程论

活动课程论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杜威提出的一种以经验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体系,它对当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杜威重视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杜威认为,学科教育的真正中心不是学科内容本身,而是儿童兴趣所在的一些社会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需要及兴趣,传统的学科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儿童的兴趣持续的释放,使儿童自身的经验得到不断的改造,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通过以上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活动课程论的分析,有助于在中职师范院校的教学中深入探究课题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将科学研究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中职师范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