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范文

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精选(九篇)

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1篇: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运动活动;情绪;自我概念;精神卫生;回归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8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792-03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 Mood, Self-efficacy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College Students/LIU Hai-yan*, KONG Qing-xiang, WU Xin-le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225009),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pact of sport on mood, self-efficacy and mental health and to develop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MethodsThe inventory of POWS, GSES and SCL-90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mood, self-efficacy and mental health of 468 female-collegians.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ood, self-efficacy and mental health between physical exercise group and non-physical exercise group(P

【Key words】 Motor activity; Emotions; Self concept; Mental health; Regression analysis; Students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日益下降。研究表明,情绪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3]。自我效能感因其在人类动机和很多情境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变量[4]。该研究旨在探讨运动、心理健康与情绪、自我效能感之间是否有更深的内在联系。如果能证明运动既能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又能通过影响其主要诱因(情绪、自我效能感)间接促进心理健康,将会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拓思路,为更具针对性地制定缓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扬州大学在校女大学生,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由专业心理学教师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测前指导,问卷填写完后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回收问卷512份,有效问卷468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1.41%。在468份被试样本中,一年级学生占20.94%,二年级学生占27.14%,三年级学生占24.79%,四年级学生占27.13%。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5]。心理健康水平的测定选用王征宇修订的心理卫生调查问卷SCL-90量表,该表共90个题目,包含10个因子。量表的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时常用总均分和因子均分,SCL-90总均分分值小,表明心理状况较好,同样,因子均分分值小,表明某因子的不良症状较轻,健康状况较好。(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6]。由王才康等编制修订,该量表为单维量表,评价时只统计总量表,即把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分值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较高。量表的效度系数在0.60~0.77之间,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心境状态量表(POMS)[7]。采用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祝蓓里教授1994年修订的心境量表(POMS),其信度在0.60~0.82之间,平均为0.71;问卷共分7个维度: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自尊感。采用5级量表的形式(几乎没有=0分,有一点=1分,适中=2分,相当多=3分,非常多=4分),问卷的总分,即情绪状态总估价(TMD),其计算方法是:5种消极情绪(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得分的总分减去2种积极情绪(精力、自尊感)得分,最后加100。总分越高,表示情绪越差。 POMS是一种研究情绪状态以及情绪与运动效能之间的良好工具[8]。

1.2.2 运动群体的界定 运动群体定义为:除体育课之外,每周参加运动的频次为2次或2次以上,每次运动的时间为30~60 min,每次运动达到中等强度,此运动情况持续10周或10周以上。不能满足这个特点的即非运动群体[9]。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与非运动组女大学生情绪、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从表1中可知,运动群体的女大学生情绪、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均显著好于非运动群体(P值均

2.2 运动组女大学生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从表2可知,运动群体女大学生的情绪状态与SCL-90总均分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值均

2.3 运动、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它们之间相互关系,以心理健康(用y代替)为因变量,根据温忠麟等人建议的关于中介效应的程序[8],以运动(用x代替)、情绪(用G代替)、自我效能感(用Z代替)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3显示,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受到运动的影响效果非常显著(P值均

综合上述结果,使用标准化系数绘制出分析图。见图1。

2.4 情绪、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效应的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一方面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正效应;另一方面情绪、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均起部分中介效应,即运动通过改善情绪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有间接正效应,为了探索情绪、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均起多大的中介效应,哪个因素的中介效应最大。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ab/(c+ab)可以衡量中介效应的大小(a,b,c分别代表情绪、自我效能感、运动的标准化系数)[10]。依次计算了情绪、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中起的中介效应大小:情绪的中介效应=0.395×0.245/(0.456+0.395×0.245)=17.51%。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0.367×0.217/(0.456+0.367×0.217)=14.87%。结果显示,情绪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的中介效应稍大于自我效能感,但差异不大。

3 讨论

3.1 运动对女大学生情绪、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发现,运动群体的女大学生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非运动群体。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是人格系统中的动力源泉,受环境、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等因素的影响。运动对调节情绪有积极的作用[11]。因为运动本身蕴含着许多对人的各种刺激,如克服困难、竞争、冒险、把握机会、追求不确定结果、达到目标、控制、成功、挫折等,这些也相应地引起人的各种情绪体验,同时还具有宣泄、中和、抵消和对抗负性情绪的作用。人们通过身体的活动,释放的不仅仅是能量,同时也释放了积压的负性情绪,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了人的心境状态水平。体育锻炼活动具有平衡效益,可产生“情绪改善”现象,即愤怒、抑郁、紧张、疲劳、慌乱(POMS)情绪降低,精力比原来充沛。在心境状态方面,愉悦性提高,愤怒性和抑郁性降低,因此运动群体的女大学生较少存在情绪状态方面的困扰。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情绪状态;其次,经常参与运动的女大学生有较强自我效能感,因为运动促使她们的脂肪减少,肌力增强、弹性提高,体型改善;另外随着运动能力的提高,受到同伴的认可、鼓励,内外因素的影响促使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12-15]。已有大量研究证明,运动对心理健康的明显促进作用,与本研究完全一致[16-19]。

3.2 运动、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情绪与SCL-90总均分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女大学生情绪状态越积极,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情绪在运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当3个指标同时预测时也是显著的,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说明,一方面运动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正效应,即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运动通过情绪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间接正效应,稳定的情绪及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能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悲伤、抑郁、焦虑、恐惧、愤怒、暴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给心理健康带来危害[20]。而运动通过缓解抑郁、降低慌乱、增强精力、提升自尊,对心理健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对非运动群体女大学生,应引导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每周至少活动2次,每次30 min以上),经常性地参加运动以提高精力、增强自尊感、缓解抑郁、降低慌乱,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研究结果还显示,GSES总均分与SCL-90总均分以及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将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减少抑郁、焦虑、强迫、偏执等。这与钱铭怡等[21]的研究成果相一致。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效应显著,表明运动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间接正效应,这是因为自我效能感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这种较高的自信心会使个体更可能以乐观、求助和问题解决等积极的认知或行为方式应对各种生活事件,减少焦虑情绪,产生良好心态。提示应引导运动群体的女大学生多参与一些比赛项目,让她们展示自己,多次的成功经历和来自同伴的肯定、鼓励,能够有助于自我效能感提高,更好地改善运动者的心理健康。

4 参考文献

[1] 侯洋,李施漫,李毕琴,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情绪管理团体咨询效果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9,30(3):219-221.

[2] 李年红,章建成,夏文.内部和外部表象训练对篮球熟练者与初学者投篮技能学习的影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63-66.

[3] LANG PJ.A Bio-informational theory of emotional imagery. Psychophysiology, 1979, 16:495-512.

[4] BANDRUA A.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1986.

[5]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8-70.

[6]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 7(1):37-40.

[7] 祝蓓里.POMS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1):35-37.

[8] 黄晓东,黄永良.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大学生心境和情绪的影响.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2):33-34.

[9] 殷恒婵,卢敏,王新利.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体育科学,2007,27(5):41-47.

[10]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11]卢敏,殷恒婵,薛红.情绪在运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1):51-55.

[12]WEINBERG R, BUTT J, KNIGHT B,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and effectiveness of imagery: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J Appl Sport Psychol, 2003,15(1):26-40.

[13]HALL CR, MACK DB, PAIVIO A, et al. Imagery use by athletes: Development of the aport imary questionnaire. Int J Sport Psychol, 1998,29(1):73-88.

[14]PAVIO A. Dual coding throry: Retrospectand current status. Can J Psychol, 1992(45):255-287.

[15]周秀军.不同目标设置对男大学生篮球个人技术和心境状态的影响.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3):30-311.

[16]付奕,于芳,刘定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6,42(5):120-125.

[17]喻坚.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福建体育科技,1997,16(2):52-54.

[18]李薇,陈莉萍,魏秀云.健心运动处方对提高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144-146.

[19]漆昌柱,徐培.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 117-119.

[20]朱风书,颜军,陈爱国.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39-141.

第2篇: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情绪管理;平台软件开发

1引言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生活管理的主要力量,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但是高校历来是以教学为主,因此高校辅导员成为了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受重视[1]。同时高校辅导员的责任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是他们的工作职责,需要辅导员有足够的耐心去处理琐碎的日常事件及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果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将会对辅导员个人及整个学校正常运转产生不良后果,但是目前社会对高校辅导员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认知不足。本根据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特点,设计六大功能模块,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相应的模块,来检测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并据此进行相应的自主调节和管理,从而提升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2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现状

高校辅导员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一群人,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自身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事业渴望成功,同时他们还是家庭中的中坚力量,因此工作性质和职业需求之间的冲突会使辅导员产生急躁、困惑、抑郁等心理问题[2]。①辅导员专业素质欠缺,经验不足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往往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辅导员还不是师范院校毕业,本身欠缺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虽然在大学里具备一定的组织才能,当过班干部,但是面对不同的对象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没有及时转换,还以学生时期的经验来管理学生,不能正确看待工作中的得与失,不能及时排解心中的焦虑情绪,导致心理出现问题。②高校没有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机制。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入校时进行心理测量,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而且各所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中一般都建有心理咨询室,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在这一方面,学校没有建立针对于辅导员心理咨询机构,有些辅导员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也不好意思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而且虽然高校辅导员本身对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出现问题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与焦虑。

3基于WEB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WEB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是在对十堰地区高校辅导员的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心理研究的相关知识和心理健康的理论,对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构建的一个相对完善的服务于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管理的网络平台,高校辅导员通过用户的相关模块,可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自我测试、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管理,并且可以进行情绪反思,通过几大模块的测试与评价,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得到正确的评估,从而促进自己的身心发展。

(1)系统分析

高校辅导员虽然是一个弱势群体,但与学生的关系紧密相连,因此这一群体心理健康情况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针对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和已经出现的相关问题,将本系统分成管理员和用户两大模块,管理员模块主要是对用户和数据库管理,对网站进行维护,及时更新相关的信息,用户模块分成六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部分进行测试,比如,自我情绪分析,人往往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情绪方面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排解,心理就容易出现问题,这时,就可以借助于我们提供的平台,进行自我情绪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该平台运行一年多,根据各大高校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情况来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功能比较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高校辅导员的需求。

(2)系统设计目标

高校辅导员通过使用网络平台,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及时消除不利的工作情绪,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同时以正确、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并且在使用该平台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心理学和情绪管理的相关案例和知识,使自身的工作能力心理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3)系统设计

①模块设计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为:管理员和用户平台。管理员平台主要是管理员进行登录用户管理和后台数据库更新。用户平台主要由以下七部分组成,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块,进行对应学习。②系统界面设计系统界面是软件与用户交互的最直接的层,界面的好坏决定用户对软件的直接印象,良好的设计界面能够引导用户自己完成相应的操作,直到导向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用户主要是辅导员,因此本平台界面的设计所遵循以下原则:(1)易用性。(2)合理性。(3)规范性。(4)美观与协调性。

4基于WEB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1)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MicrosoftVisualStudio2012是Microsoft公司于2012年的软件开发工具产品,是目前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中最常用的软件开发环境。支持C语言、C++等编程语言。本平台操作系统选择win7操作系统和内嵌于Windows7操作系统的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ice)服务器来开发,有利于增强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操作性。①系统模式的选择根据系统设计的原则,以及当前软件体系架构的发展趋势,基于Web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进行设计,B/S结构的最大特点是用户不需要安装专业的客户端软件,任何操作系统只需要该操作系统运行WEB浏览器即可。另外,B/S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能够提供各种接口以便于对该平台进行后续升级和改造[3]。②系统所采用的开发工具、语言及后台数据库是基于Microsoft公司提出的.NET框架下的一门技术,该框架是一个支持多种用户端与面向网络的软件开发环境,并且是目前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将程序员编写的代码编译与中间语言,通过即时编译器编译为机器语言,这种代码编译方式可有效提升WEB应用系统的执行效率,提高系统运行性能[4]。本平台采用的数据库生成软件是SQLServer2008,SQLServer2008功能强大,能灵活实现对各种类型数据的管理。并且对运行的硬件要求较低,是一个可扩展、可管理、灵活的数据管理服务平台。③系统运行环境运行该系统的Web服务器只需支持ASP,用户终端只需标准的Web浏览器即可。

(2)系统模块设计

①基本知识模块的实现自我情绪分析模块主要是试用相关的情绪理论让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情绪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自己情绪能力的计划,情绪管理模块主要是让高校辅导员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②相关案例模块的实现本模块分为心理知识、情绪管理案例和心理调适以及心理书籍介绍几个环节,高校辅导员可以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然后结合相关的情绪管理案例来分析自己的情绪,从而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调适。③在线测试模块的实现本模块为用户提供了有关情绪和情绪管理方面的一些测试,其中包含有测测你是否心平气和;测测你的情绪是否稳定;PSTRI压力测试问卷(Psycho-Somatic-Tension-RelaxationIn-ventory);人际关系问卷等。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心理测验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平台给提供的心理测试题进行心理测验,从而得到自己目前的心理特点。④在线交流模块的实现高校辅导员之间比较有共同语言,可以就出现的学生问题和自身的问题进行实时的交流,通过交流,高校辅导员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而在自身的心理健康和情绪方面得到更好的处理。

(3)平台的初步测试与使用

为了了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运行性能与功能的完整性,在十堰地区组织两所高校的部分辅导员进行了试运行测试,并且在运行之初对高校辅导员进行了系统化的讲解,并且发放了《平台运行问题记录表》,方便操作人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我们发现了一些小的系统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同时,在内容方面得到了我校心理学方面教师的悉心指导,内容更加完善、条理、有效性更高。两所高校的辅导员在试用之后反映较好,称该平台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有较大的帮助。

5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设计是基于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需求,以及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而设计的一个情绪管理的平台,通过该平台,高校辅导员可以随时对心理健康和情绪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并对自身的情绪进行有效评估,科学有效地管理,让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工作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许国彬.高校辅导员心理调适教程[M].人民出版社,2009.

[2]朱萌,苏世江,张炜.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5)

[3]刘劲武,刘辉,梁英,王海龙.基于B/S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6)

第3篇: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结构,学生。

分类号B848.9

1引言

人们倾向于将健康限定于“非病理状态”,限定于“生理状态”,生理无病即健康,这是早期对健康的比较消极的和狭隘的解释。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进行了严格的解释,认为“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1]。这个解释突破了人们常规的狭隘解释,健康并非仅仅是非病理状态,应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关于健康的理解又跃上了新的台阶,人们认为应该从积极的方面解释和理解健康,人们提出了“康宁”(wellbeing)和“幸福”(wellness)的概念[2],其健康的含义更加广泛,而且具有积极意义,健康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目标,是努力方向[3]。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内容,同时人们也提到了心理健康素质。但是,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内容,对于这些问题尚有不少争论,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2方法

2.1访谈对象

心理学方面的专家(5人,包括儿童心理、医学心理、普通心理、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大学教师(10人)、中学教师(10人)、小学教师(10人),大学生(15人)、中学生(10人)和小学生(10人)。

2.2研究工具

自行编写的访谈调查问卷。该问卷涉及12个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你认为什么是健康?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

你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在你周围的人中,心理健康的人占多大比例?

你认为一个人要达到心理健康状态,应该具备哪些内在的心理特点?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你认为主要与哪些心理特点有关?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素质?

你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方面?(此问题在访谈时要根据被试的回答进行追问)

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有哪些表现?

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心理健康素质不高,他在遇到困难时将如何表现?

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

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者在调查或访问的时候使用相应的表达方式。

2.3访谈过程

研究使用访谈形式。访谈过程、研究过程均做详细记录(个别有录音记录)。最后对所有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关于健康的概念

3.1.1专家、教师(大学、中学和小学教师)的解释

关于健康的解释涉及如下几种观点:(1)反面(消极)的解释。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当然病指身心两个方面。特别是小学教师,绝大多数持这种看法。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传统的健康观点。(2)正面看法。健康是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比较多的专家和大学教师持这个观点。(3)内容的解释。认为健康是身心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健康状态。人们主要认同的是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健康的核心。(4)统一的解释。认为健康是内在和外在的统一,是自己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统一,是自己和环境的统一,是身体、心理和环境的统一。(5)功能的解释。认为健康是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工具。

3.1.2学生(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的解释

学生的解释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反面(消极)的解释。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大学生倾向于涉及身心无病,而中、小学生更多地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因此小学生对健康的理解比较有局限性。(2)内容的解释。认为健康就是身心健康。(3)统一的解释。健康是良好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的统一。(4)道德的解释。认为健康就是心灵美。因此,学生的解释与教师的解释有差异,学生的解释更加具体,范围更小,而且很少涉及社会方面的解释,有些小学生将健康理解为道德术语,健康就是健康的思想。

3.2心理健康的概念

3.2.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专家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解释有如下观点:(1)心理健康是一种性格。主要是人的心理承受力,是一种自信的心态。(2)正面乐观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3)统一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内在自我和外在行为的统一,是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的统一。(4)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涉及认识、情绪、动机和社会多个方面;涉及心理过程、个性和心理适应性。(5)消极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6)心理健康就是能力,多种能力的统一,如认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3.2.2学生的解释

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解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乐观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没有压力的心理状态。(2)反面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3)道德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思想好和心灵美。有相当部分的小学生有这样的理解。(4)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乐观和自信的性格,是健康的观念和宽容,是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人的心理承受力。(5)能力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是认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情绪调节能力,完成活动的能力。

3.3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3.3.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专家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涉及如下一些方面:(1)评价标准。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要从主观的方面获得主观的指标,而且要获得客观的指标。(2)内容标准。在评价人的心理健康的时候,要考虑如下内容:情绪、意志、动机和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和合作、性格、自我评价、认识能力或智力等。(3)性格标准。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有如下性格特点:乐观向上、豁达大度、自信坚强、有很好的心理承受力、自尊自爱、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环境认识。(4)功能上的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有如下功能:适度的心理反应,能够进行很好的自我适应和环境适应。(5)动力标准。心理健康的人有这样的动力特点:追求完美,坚强的信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统计学的标准。心理正常的人要在正态分布的80%内。(7)其他标准。如家庭幸福,经济宽裕,社会学标准,医学标准。

3.3.2学生的解释

学生关于健康的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包括正常的思维,积极开朗的性格,稳定的情绪,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的目标,乐观的生活态度,信任自己和别人,处事稳重,良好的心理承受力。(2)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如下的性格特点:不紧张,乐观积极,自信,坦诚,有理想和信念,良好的承受力等。(3)能力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对待挫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品质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有这样的道德品质:思想好,不做坏事,乐于助人,敢于改正不良习惯,不说粗话。

3.4心理健康的人的比例

3.4.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专家和教师的看法分歧很大,有两极分化的特点。(1)乐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95%以上。(2)悲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只有20%左右。(3)大多数人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50~80%。

3.4.2学生的看法

学生的观点也分两个极端。(1)乐观的估计。认为健康的人在90%以上,甚至100%。(2)悲观的估计。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只有20%,甚至10%。(3)多数人的估计。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在50~80%或70~80%。

3.5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的特点

3.5.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共有如下几个观点:(1)内容的解释。从心理健康具有的内容方面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的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涉及如下一些内容:性格(稳重、勤奋、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情绪(稳定、自控),能力(中等以上,聪明,良好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意志(意志力强,有对待困难的决心),自我认识水平(良好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自我评价),强烈的动机和信念,平和的活动心态(交往、娱乐等)。(2)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主要表现在性格上,或者这样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的性格特点:品质高尚,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上进心,乐于助人,积极乐观,自控性强,容忍,有坚持性,有承受力,有责任心,有学习能力,有远大理想,中庸,平和无私,灵活的应变能力等。(3)能力的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好的认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自我认识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我觉得还应该有人际交往能力―作者)。

3.5.2学生的观点

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学生的观点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内容的解释。关于心理健康的人的特点,应该考虑如下一些内容:性格(乐观,开朗,自信,爱学习,助人,思想好,意志坚强等),尊重自己和他人,行为与社会一致,情绪稳定等。(2)性格的解释。绝大多数都是这方面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如下的性格特点:自信,乐观,开朗,情绪稳定,积极进取,容忍大度,乐于助人,自控力好,意志坚强,爱学习,性格随和,淡泊名利的态度,礼貌正义,和他人友好相处,有理想,诚实,外向,不自大骄傲,自理能力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等。(3)品质的解释。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这个方面的解释比较多,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特点:思想好,有礼貌,乐于助人,正义。学生的解释很少涉及能力,也很少考虑人的认识水平。

3.6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的主要特点

3.6.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专家和教师有这样的看法:(1)内容的解释。认为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自我效能感降低,人际关系存在问题,认识封闭,控制欲得不到满足,自我评价错误,情绪控制不当,认识歪曲,行为怪异,心理承受力差,对待事物的态度存在问题,自我意识问题,动机欲望问题等。(2)性格的解释。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心胸狭窄,性格内向,自卑(不自信),精神不振,胆小,紧张,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情绪暴躁,沉默寡言,不合群,孤僻,自私,好胜心太强,没有目标,承受力差,责任感差,自我评价能力差,优柔寡断,偏执,不懂放弃,闭锁等。(3)情绪的解释。认为这样的人其情绪有这样的特点:情绪的稳定性差,情绪焦虑,抑郁,恐惧等。没有涉及能力和其他问题。

3.6.2学生的解释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的主要表现,学生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他们认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思想不好,学习不好或不认真,心理承受力差,有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控制能力差,思想态度悲观等。(2)性格。大部分人认为这样的人存在性格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紧张,不愉快,不开朗,胆小,消极悲观,心胸狭窄,自大,骄傲,自卑,内向,傲慢,思想极端,对人不友好,情绪暴躁,自私,沉默寡言,不敢面对现实,封闭等。(3)品质。小学生普遍从品质上解释这个问题,认为心理不健康的人存在这样的品质问题:思想不好,有暴力行为,作弄人,偷盗,迷信,犯罪等。

3.7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

3.7.1专家和教师的解释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看法有这样的观点:(1)将心理健康素质等同于心理素质。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素质。(2)健康人的心理素质。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健康的人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他们从健康样本的角度去解释心理健康素质。(3)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在思想、情绪、认识和行为方式上符合正常标准。(4)测量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可以测试的心理承受能力。(5)功能的解释。心理健康素质是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所需要的内在心理特点。

3.7.2学生的解释

学生对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但是总体来看有这样一些观点:(1)性质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特点里面的好的心理品质,即他们将心理素质分成两个部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健康的部分就是心理健康素质。(2)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品质,与专家和教师的解释一致。(3)性格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某些性格特点,如自信,积极,乐观,友好等。(4)内容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可以从一些内容方面去描述,其具体维度内容涉及学习、思想、性格等。(5)统计学上的解释。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统计上测得的心理素质的水平。(6)品质的解释。心理健康素质就是良好的思想品质。

3.8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因素

3.8.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专家和教师涉及的观点有如下几个:(1)内容结构观。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涉及如下内容:性格,品质,能力,文化修养,为人处事态度,对抗压力的能力,应激能力,人际关系,情绪控制能力,自知能力,自我效能感,开放的认知态度,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认知方式,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心理动力,认知素质,情绪素质,行为素质,感知因素等。(2)性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主要与人的性格有关,涉及的性格特点有:开朗的性格,脾气随和,情绪稳定,不怕困难,宽容,有责任心,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乐观的生活态度,恰当的自我评价。(3)能力观。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好的能力,包括这样一些方面:自知能力,自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3.8.2学生的观点

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观点:(1)内容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的内容:礼貌行为,良好的性格特点,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行为主动,应激能力强,情绪调节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恰当的行为方式,客观的自我评价。(2)性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主要与这些性格特点有关:乐观,积极主动,为人热情,乐于助人,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对待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强,开朗,有主见,坦诚,积极的生活态度。(3)能力观点。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好的能力,具体包括:适应能力,情绪的表达与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

3.9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的表现

3.9.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的看法,有下面几个观点:(1)内容观点。认为这样的人应该涉及以下方面:性格(开朗,开阔),品质高尚,人际关系好,有合作精神,有凝聚力,有进取心和事业心(动机),能力强,意志力强,积极的工作态度,办事效率高(能力),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身体好,心理承受力强,处理问题的能力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别人,认知素质、社会素质、人格素质、情绪素质等素质好,生活和工作满意度高,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等。(2)性格观点。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就是好的性格,其特点包括:乐观,开朗,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自信,宽容,信任他人,善良,有主见,意志力强,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保持好的心态,热情,适应能力强,积极进取,计划性强,有责任感,享受生活,有爱心。

3.9.2学生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主要有下面几个:(1)内容观点。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涉及如下一些方面:生活好,学习好,思想好,为人好,有礼貌,有修养,语言好,乐观主动。(2)性格观点。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具备这样的性格特点:乐观,自信,意志力强,耐挫折和压力能力强,心理放松,情绪稳定,爱学习,与人为善,冷静,积极进取,性格开朗,性格随和,宽容,处理问题的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强。(3)品质的观点。小学生会将心理健康素质与品质联系起来,认为高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有这样的品质:思想好,有礼貌,乐于助人。

3.10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3.10.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关于二者的关系,专家和教师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个:(1)因果关系。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和基础,是因果关系。(2)品质―状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品质,心理健康是状态。(3)表现观点。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可以测量的;但是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表现。(4)积极―消极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积极的心理特点,而心理健康则是消极的心理特点。(5)形成原因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与先天的因素有关,心理健康与环境有关。

3.10.2学生的观点

学生的观点有如下几个:(1)因果关系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因,心理健康是果。(2)相互作用观点。认为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3)相同观点。认为二者相同。(4)不同水平观点。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的更高水平。(5)包含关系的观点。心理健康素质包含心理健康。

3.11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在遇到困难时表现

3.11.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专家和教师认为低心理健康素质的人有这样一些表现:(1)认识的表现。怀疑自己的价值,认知曲解,否定困难,夸大困难。(2)客观归因。找客观原因,责备他人。(3)情绪的表现。情绪不稳定,情绪爆发,情绪沮丧,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绝望。(4)动力表现。失去信心,消极。(5)能力的表现。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适应能力下降。(6)消极行为方式。逃避,应变能力降低,做出极端行为,自杀,抱怨,依附他人等。

3.11.2学生的观点

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的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1)消极行为方式。主要有:惊慌,紧张,忙乱,退缩,消极,依赖,放弃,逃避,失去信心,抱怨。(2)情绪表现。恐惧,悲伤,愤怒,孤独等。(3)人际行为。伤害他人,社会退缩。(4)品质。骂人,打人等。(5)饮食和睡眠问题。

3.12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

3.12.1专家和教师的观点

专家和教师认为,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神经系统,身体各部分健康状况,激素水平)。(3)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特别是早期的环境,学习和工作环境等)。(4)教育因素。(5)重大生活事件。(6)经济条件。(7)性格。(8)人际关系(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等)。(9)个人经历。(10)文化修养。(11)道德修养。(12)年龄。(13)榜样或他人引导。(14)自我。

3.12.2学生的观点

学生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因素有这样一些方面:(1)生理因素(包括相貌)。(2)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早期环境,家庭压力,生活环境)。(3)教育因素。(4)性格因素。(5)思想因素(品质因素)。(6)人际关系。(7)他人的引导。(8)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等)。(9)人际关系。(10)自我认识因素。(11)人生观、价值观。(12)成长环境。(13)文化修养。(14)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hronicle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47, 1: 29~43

第4篇: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医教协同;心理健康;情绪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22-0016-0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可持续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业成绩的提高不能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这不仅需要广大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重视身心素质的发展,还需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身心负荷情况,提供健康促进、问题预防和疾病转介等不同层次的健康服务。

相关研究发现,情绪问题是高中生最为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应高中生心理健康需求的有效服务模式,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在黄浦、杨浦、浦东、闸北四区抽取了12所高中50%的高一、高二学生(3814人)为研究对象,试点 “筛查―评估―分类干预”全流程的医教协同健康促进工作。

一、调查发现

(一)2.22%的高中生存在情绪问题高风险,需要接受更专业的心理预防服务

本次研究首先采用自陈问卷(“长处与困难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Kutcher青少年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发现其中有546名(14.32%)高中学生需要接受进一步的评估,看是否需要在学校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为其提供更专业的心理问题预防服务。

在获取学生和家长的知情同意后,514人接受了一对一的简明儿童国际神经精神访谈。最终发现高一、高二年级有心理问题高风险性学生154人(4.07%),涉及抑郁、焦虑、应激等各个方面。其中,约一半人存在焦虑或抑郁问题高风险(84人,占总样本的2.22%)。可见,情绪领域的健康促进―问题预防―疾病转介是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服务的重点。

(二)高中生焦虑类情绪问题进应和抑郁类一样受到高度重视

由于抑郁类情绪问题干预不及时可能会转化为自杀等恶性事件,受关注度更高。但本次评估发现在焦虑类、抑郁类情绪问题高风险的学生中,单纯抑郁类高风险学生26人(31.0%),单纯焦虑类高风险学生45人(53.6%),焦虑-抑郁合并类高风险13人(15.4%)。这反映出高中生有焦虑类情绪困扰的现象更为普遍,且表现形式更为多样。焦虑类情绪问题不仅会损伤学生本人的身心状态和社会功能,而且长期承受焦虑类情绪带来的压力感也会让学生处于易激惹状态,也可能会转化为伤人、杀人等恶性事件。因此,焦虑类情绪问题的健康促进应和抑郁类一样受到高度重视。

(三)焦虑类情绪的健康促进可从提升自信与避免创伤性事件两个角度入手,问题预防需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的男生

数据显示,焦虑类情绪的健康促进工作,可以从提升高中学生自信心、自我价值感,塑造开朗、外向的性格等个体发展角度入手,也可以从营造互帮互助的支持氛围、提升父母婚姻和睦度、推荐由父母亲自抚养、避免学生遭受暴力虐待、关注学生失去亲朋的情况等环境调整的角度入手。

在广泛性焦虑、躯体化、分离焦虑、社交恐惧、学校恐惧等各类焦虑情绪中,男生的焦虑情绪主要集中于学校恐惧方面。而性格内向又对焦虑程度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在焦虑类情绪问题的预防工作方面,需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男生的情况。

(四)抑郁类情绪的健康促进工作应针对各类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抑郁问题预防需特别重视哀伤辅导

总体而言,抑郁类情绪的健康促进工作可从提升自我价值感、加强环境中提供帮助的支持性程度入手。但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抑郁情绪有主要影响力的因素各不相同。在日常工作中更需要因人而异地采用多样化的手段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数据显示,失去亲朋这项因素对这些学生的抑郁程度有显著的影响力(=0.426,t=2.26*)。可见,失去亲朋的哀伤辅导应成为抑郁类情绪问题预防的抓手。抽烟喝酒的频率可作为教师、家长观测高中生抑郁类情绪变化的外显指标。

二、工作建议

(一)建立“健康促进―问题预防―疾病转介”多层立体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本次研究的数据表明,面向全体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能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本次SDQ筛查数据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利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但即使是这些心理健康工作优秀校,依然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评估出有各类心理问题的高风险性。有“问题预防”需求的学生群体并不会因学校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实施而完全消失。而且由丧失亲朋和暴力虐待等负性生活事件引发的情绪问题也不适合通过面上的工作进行。此外,近些年高中亦有个别学生经医院诊断确实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这些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已经超出了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能力与职责范畴。因此,为了让所有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接受适应其真实需求的心理健康服务,必须建立“健康促进―问题预防―疾病转介”多层立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二)普适性的心理健康促进课程与活动宜覆盖高中三年

上海的高中一般只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高二只有部分学生能选修心理课程,全校学生都能参与的心理健康活动就更少了。缺少了课程与活动这两个心理健康宣传与促进的主阵地,学生与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与支持性必然会有所下降。其实,心理健康活动课不是一门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学术类课程,而是一门以体验、感悟为主要手段,以宣传心理健康理念,提升心理健康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健康促进课程。因此,普适性的心理健康课程与活动有必要像体育、体锻课一样排进高中三年的课表(各年级的课时数可以有所不同)。让每一个学生在高中三年都有机会一边增加学识一边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实现可持续地全面成长。

(三)情绪健康促进工作宜将情绪调适课程和自我认同课程整合实施

本次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于所有学生,还是有情绪问题高风险的学生,自我认同度高(自信、自我价值感高)都是显著的保护性因素。可见,对于面向学生的情绪健康促进课程,其落脚点不应局限于了解、探索常用的情绪调适方法,而应结合合理归因,认知调整等方式在情绪调适的同时提升自我认同度。让女生在情绪的变化过程中更多地积淀对自己能力的积极评价,让男生在情绪的变化过程中更多地感受对自己价值的积极评价。在情绪转化与自我认同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提升高中生情绪弹性与抗逆力。

(四)情绪问题的预防工作应以建立协同关注学生生活重大变故的网络为基点

本次研究发现,高中生易患的抑郁类问题主要是由生活事件引发的抑郁发作,而心境问题与丧失亲朋和暴力虐待的负性生活经历能显著提升多数高中生患情绪类问题的风险性相对应。但学校的心理教师并不能及时掌握全校学生是否曾经(或正在)经历负性生活经历的信息,往往会错失情绪问题预防的先机。因此,有必要建立由社区―家长―老师―学生心理委员组成的协同关注网络,及时发现高中生,特别是性格内向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大变故。使学校心理教师能及时了解、专业跟进,以降低其因不能正确处理负性生活事件的打击而罹患情绪类问题的可能。

(五)以生态―系统的视角改善成长环境,才能帮助高中生从根本上化解情绪困扰

根本性地改变高中生的情绪困扰,必须要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对其成长环境进行全面改良,提升支持性和包容度。当前应以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建构适宜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社会氛围。决不能再走仅靠心理教师孤军奋战,其他人袖手旁观,甚至不断给学生加压的老路。

综上所述,医教协同视角下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以“筛查―评估―分类干预”为主要的工作路径,包括“健康促进―问题预防―疾病转介”多个层次。在各层面的具体工作中,宜根据高中男、女生的不同特点有所侧重。学校、家庭、医院、社会要真正肩负起增进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职责,共同营造有利于高中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成长环境,携手提供满足各类学生需求的多层服务体系。

第5篇: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ping Styl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College Students. Yuan Guiyo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xia ng College, Xinxiang 45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 e and coping styl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268 subjects from 3 colleges in Henan Province were measured by questionnai re of Bost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estionnaire, Coping Style Scale and SCL-90 . Results ①All subjects showed good score on emotional intellige nce and no gender difference. ②The score of subjects from single child family w ere higher than those who having siblings in "self awareness" and "emotion manag ement", but were lower in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nd "emotional coaching". ③ Female subjects had more time adopting positive coping style than male subjects.④There were differe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factor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 ce and coping style and the means of SCL-90. ⑤7 factors of emotional intellige nce and coping style can interpreted 60% of the variance in the means of SCL-90. Conclusion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fluenced sig nificantly by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ping styl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ping style; Men tal health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t)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P.Salovey)和迈耶(J.Mayer )在1990年提出[1],指个体认识表达、分析理解、调节运用情绪的能力,用于描述 对成功至 关重要的情绪特征。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该 书进一步阐述了情绪智力的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情绪智力理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越 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意识到,在预测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时,情绪智力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中介 因素,发展大学生的情感智商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当代心理健康领域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主要是指个体面临压 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认知和行为努力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2,3],应对方 式与个体 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相关,同时也有研究[4,5]表明,应对方式和个体的生活经历、心 理特点有 关。那么应对方式与情绪智力作为中介因素又是如何共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本研究将在 揭示当代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特点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本课题旨在探索在影响大学 生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发生作用的机制。并提出积极构想,通过有 计划地开展情绪智力、应对方式教育,从整体上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开辟新的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河南省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68份,其中男生85份,女生183份;独生子女103份,非独生子女165份;来自 城市学生175份,来自乡镇学生93份。

1.2 调查工具

1.2.1 波士顿情绪智力问卷(Boston EI Questionnaire)[6]共25题,分别测 试情绪智力的5个方面: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情绪控制(emotional-management) 、自我激励(s elf-motivation)、人际关系能力(relationship management)及作为情智教练的能力(emot ional coaching),该量表广泛应用于心理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1.2.2 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scale) 采用肖计划等1997年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 [7],问卷有62道题目,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1.2.3 症状自评量表(SCL -90)[8]由Derogatis LR于1975年编制,该量表已 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不仅计算了10个因子分,而且计算了总 均分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2 结 果

2.1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 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不同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情 况见表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①男生 “自我控制”得分(14.41±1.92)高于女生(12.67 ±1.67),差异非常显著(F=54.29);女生“人际关系”及“情商教练”得 分(1 7.66±1.26;15.40±1.76)高于男生(15.59±1.58;14.53±1.47),差异非常显著(F=1 30.97;F=15.67)。

②独生子女“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18.41±1.43;13.79±2.11 )优于非独生子女(17.38±1.61;12.92±1.72),差异非常显著(F=28.45;F=13.47), 而“人际关系"和“情商教练"得分(16.15±2.02;14.55±1.86)低于非独生子女(17.53 ±1.15;15.48±1.52),差异非常显著(F=51.57;F=19.66)。③城市学生“ 自我认识" 得分(18.14±1.34)高于农村学生(17.09±1.86;F=28.24),“ 人际关系"得分(1 6.71±1.83)显著低于农村学生(17.55±1.18,F=16.07)。

2.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不同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不同大学生应对方式情况见表2 。方差分析表明:①女生“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8.40±2.68;5.45±2.35 )高于男生(7.06±3.90;3.58±2.16),差异非常显著(F=10.74;F=38.31);②城市学 生“幻想”得分(4.39±2.39)高于农村学生(3.59±1.98),差异非常显著(F=7.70)。

2.3 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3.1 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情况 见表3。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情绪 智力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3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显著负相关(r= -0.23;r=-0.38;r=-0.32);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2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 显著负相关(r=-0.46;r=-0.20);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 与SCL-90总均分显著正相关(r=0.56;r=0.64;r=0.41;r=0.39)。

2.3.2 以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作为预测变量、SCL-90总均分作为效标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 析见表4。

在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11个因子中有7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自我认识” 、“自我控制 ”、 “情智教练” 、“解决问题”、 “自责” 、“求助”、 “幻想”。结果表明:情 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7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R2=0.60;F=55.95;P<0.01),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7因子能够联合预测SCL-90总均分 变异量的60%。

3讨 论

3.1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本研究发现男生“自我控制”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人际关系”、 “情智教练” 显著优 于男生。结合波士顿情商问卷的评分标准分析,本研究中男女生各有优势,均表现出良好的 情绪智力,无明显差异。王才康等(2002)研究[9]发现高中生情绪智力性别差异 不显著,R oothman 和Kinstem 等(2003)研究[10]也表明情绪智力没有性别差异,与本研究 结果一致。

本研究中发现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表现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而“人际 关系”和“情智教练”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结合个体生活情形,独生子女缺少玩伴, 而非独生子女则有更多机会和年龄相仿的伙伴进行交往,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会造成独生子 女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比较敏感,且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倾向,而非独生子女在更多的交往活动 中人际能力发展较好。

3.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女生较男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两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即女生 在应对方式上比男生更为积极主动。这一研究结果和肖计划等(1995)的研究[11]认为女生 应对方式比男生消极被动的结论相悖。本研究还发现城市学生 “幻想”因子得分显著高于 农村学生,可以推断城市大学生对生活有较为理想主义的追求,而农村大学生则更为务实。

3.3 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其 中情绪智力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3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存在 显著的负相关,可知个体越是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并适当的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 激励,则越有助于有效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相关分析结果还发现大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应 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2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显著负相关,而“自责” 、“幻 想”、 “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显著正相关。可以表明,在面对问题 压力时,个体如能够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主动解决问题或借助他人帮助化解危机,就可以有 效地战胜困难,适应环境,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相反,如果个体运用消极应对方式如 “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越积累越 多,使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以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作为预测变量、SCL-90总均分作为效标变量进行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7个因子(“自我认识”、“自我控制”、“情智教练”、“ 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线性关 系,即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7个因子能够联合预测SCL-90总均分变异量的60%。这说明情绪 智力和应对方式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指标,启示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应通过对情绪智力和积极应对方式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自我保健能力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

4 结 论

4.1 男女生均表现出良好的情绪智力,各有优势,综合来看差异不明显。

4.2 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因子上的表现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而“ 人际关系”和“情智教练”2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

4.3 女生较男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两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即女生在应对 方式上比男生更为积极主动。

4.4 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4.5 情绪智力、应对方式7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线性关系,能够联 合预测SCL-90总均分变异量的60%。

5 参考文献

[1]Salovey P, Mayer J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and Personality, 1990,9:185-2111

[2]张玉山.某医科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2 ):1571

[3]刘芳.心理卫生教育对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方式影响的比较研究.中 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32-233

[4]刘贤臣,刘连启,等.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1998,12(1):46-50

[5]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青年研究 ,2000,6:40-451

[6]Margret Chapman 著,李小蕾译,情感智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07

[7]应付方式问卷,肖计划,见汪向东等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5

[8]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见汪向东等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9]王才康,何智雯.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力的关系研究.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2002,11:781-785

[10]Roothman B,Kirsten D K. Gender differences in aspects of psychologi cal well being.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3,33(4):212-218

第6篇: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范文

一、青少年人际困扰产生的原因 

人际困扰指的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关系不和谐,交往不协调,并伴有焦虑、孤独、抑郁等消极情绪的体验过程。因为人际困扰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突出的影响,所以分析困扰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控制意义重大。 

(一)情绪因素 

从目前的分析来看,青少年人际困扰的产生,其主要原因包括情绪因素。青少年在心智发育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成熟,所以在情绪控制方面做得不够好。就目前的分析来看,大部分青少年情绪外露十分严重,这种情绪的明显外露在人际交往中会引起部分人员的不满,所以在长久的情绪外露中,青少年可能因情绪表达的不善而被别人冷落或者疏远。总而言之,就是情绪控制的不到位使得人际困扰的产生概率大大增加。 

(二)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产生人际困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从人际交往的实践调查来看,大部分人员喜欢和自己处在同一认知层面上的人进行交流,而就青少年而言,有的人认知水平比较高,在人际交往中容易被其他人孤立;有的人则是因为认知水平比较低,受到了其他人的嫌弃。再者,因为认知上的差异,青少年在交流方面困难程度加大,所以人际困扰也会产生。 

(三)交往技能 

交往技能也是人际困扰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目前的分析来看,青少年受自身性格的影響,其交往技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比如性格开朗活泼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能和别人打成一片;而那些比较腼腆、羞涩的青少年,因为羞于表达,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弱势。简言之,就是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技能水准影响了其人际交往的关系。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 

(一)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就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建设来看,一项重要的措施是学校要加强心理教育。学校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加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在学校,要设置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程的开展让青少年重视心理健康的作用,从而在自我暗示的情况下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第二是在校园内,要建立具有专业性的心理辅导办公室。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办公室老师可以进行主动的约谈,这样,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其成长会更加健康。第三是在学校的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的内容,从而达到间接教育的目的。 

(二)家长要实时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了解和指导 

家长是青少年的陪伴者,也是其行为和心理的指导者,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实时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的了解和指导。简单来讲,青少年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情绪产生的时候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释放,其心理压力会不断增大,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基于这样的认知,家长要实时关注青少年的情绪表现,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和青少年进行交流,这样,青少年的情绪在交流中得到释放,而家长也可以在交流中了解青少年的具体心理。了解心理状况后再进行指导,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会更加健康。 

(三)分析心理健康的构成因素,并进行因素强化 

心理健康的建设需要对影响心理的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而就目前的分析来看,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成长环境、基础认知以及个人的情绪。从这三个因素的具体分析来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最大,所以在心理健康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其成长环境进行调整和改善,使其处于对青少年有益的状态。另外,积极地进行教育强化,帮助青少年增强认知并提升控制情绪的能力,这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设效果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结束语 

人际交往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困扰,如果这些困扰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会受到重大影响。所以分析人际困扰的产生因素,并探讨心理健康建设的有效手段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吴锡改,刘亚慧.论青少年人际困扰与心理健康[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8):35-38. 

[2]李艺敏,李永鑫.青少年人际关系能力对社交自卑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适应性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5(01):109-115. 

第7篇: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范文

(1)尊重幼儿。马斯洛有一句著名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尊重儿童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尊重幼儿,主要表现在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让幼儿主动地发展。幼儿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教师要尊重其权力和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以长者自居,要幼儿听命于自己,因而遇到冲突,教师要研究其原因,再作处理。“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的陈旧观念一定要剔除。如果成人的言行中处处体现着对幼儿的尊重,就会使幼儿意识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能力和必不可少的,从而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幼儿发现自己是被忽视的,又经常为做错事遭到责备,幼儿会逐渐在心里确认自己是无能的,进而导致幼儿丧失最基本的自尊与自信,建立起消极的自我概念。

(2)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环境,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在总则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首先,教师自身得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能理解尊重幼儿,有宽容友爱的态度,有适当的感情表现,积极合理的语言动作等。

其次,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纲要》中说:“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的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取得成效的必要前提。爱是幼儿发展的“精神食粮”。

(3)让幼儿逐步学会调节自我情绪,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曾经有人说: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情绪的世界。每个幼儿的情绪又都是那么丰富多彩。每个幼儿因个性、环境、教育等表现出来的情绪也不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让幼儿慢慢地学会调节、控制自我的情绪。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学前心理学》中指出,幼儿自我调节情绪主要有两种方法:反思法和想象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大多数教师会建议幼儿使用反思法和想象法来调节自我的各种情绪。

反思法:当孩子与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就会建议幼儿使用反思法。首先请孩子们都静下来,然后相互说说自己是否也有错。

第8篇: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范文

一、概念界定

(一)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 A. 1977年提出的概念。他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时发现,过去的理论和研究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人们的知识获取或行为的反应类型方面。结果,支配这些知识和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却被忽视了。知识、转换性操作及其所组成的技能是完成行为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些人虽然很清楚应该做什么,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内部的自我参照因素调节着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人们如何判断其能力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其动机和行为便是最为关键的因素。Bandura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 并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注意,有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在总结个人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Bandura于1986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 对自我效能感做了进一步的系统论述, 使该理论的框架初步形成。

(二)情绪调节。

一般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情绪调节过程有以下特点:首先,情绪调节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例如快乐、兴趣、悲伤、愤怒、恐惧、抑郁、焦虑等。其次,情绪调节不仅只针对具有强烈感受和过高生理唤醒的情绪,较低强度的、需要增强的情绪也需要调节。换言之,情绪调节即可以是抑制、削弱、掩盖的过程,也可以是维持和增强的过程。最后,情绪调节具有一定的目的或目标并可以区别良好调节与不良调节。调节的结果是改变情绪的强度、协调情绪、认知与行为。

总的来说,情绪调节是为了协调情绪与认知、行为使情绪在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等方而达到良好的、适应的、灵活有效的可管理的状态而且情绪调节帮助促进任务定向行 为和认知活动,提高作业成绩,使人类功能达到最佳状态。相反,情绪失调使心理系统和组织功能受损,个体对自己的情绪没有灵活自主的控制感、把握感阻碍破坏认知活动,作业成绩下降,使个体处于不良的适应状态。

(三)情绪调节自我效能。

随着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发展, Bandura又把自我效能感划分为一般效能感和具体效能感, 前者作为个体的一种稳定个性特征,是个体应对、处理新问题或困难情境时的一种总体性自信程度,它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不同任务领域的经验积累即具体效能感的形成,而且一般效能感主要是通过具体效能感对行为产生间接作用,所以要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预测效果,须针对具体任务和具体情境的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根据这种分类方法,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属于一般效能感范畴。

从 1999 年开始意大利心理学家Caprara就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个体在管理日常生活情绪体验方面具有很大差异,而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不仅在于个体管理技巧上的差异,还在于不同个体对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感上有很大差异。同样的, Bandura 后来在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进行界定时也强调个体管理情绪状态的能力感, 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主要包括识别情绪状态的能力感、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感及管理积极和消极情绪表达的能力感,据此,他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 而自信实际上是自我效能高的一种表现。

早期的情绪调节效能一般分为两类:管理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和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前者指当个体应对逆境或令人沮丧事件时不会被生气、愤怒、失望、气馁等负面情绪击倒,即个体改善负面情绪状态时所具有的效能信念。后者指个体面对成功或其它愉快性事件时,积极体验或允许自己表达快乐、兴奋、自豪等积极情绪的效能信念。等积极情绪的效能信念。后来Caprara 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将管理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信念细分成两个维度,即管理生气/愤怒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和管理沮丧/痛苦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建构了一个二阶因子模型,并在意大利、美国和玻利维亚三国进行了跨文化研究,验证了该结构具有合理的信度和效度。

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现有研究已经证实,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自我调节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种,不仅直接影响行为而且还通过影响认知、动机、决策和情感而间接地作用于行为,对个体的人格和行为起着重调节作用,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Caprara, Bandura, Gerbino 等人的实证研究显示,情绪对健康及行为的影响作用受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调节, 它可以使个体有效应对压力、提高人际关系质量、提高主观幸福感,还对抑郁、害羞、亲社会行为、犯罪行为、成瘾行为等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高水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促进心理和精神健康。

在Caprara, Steca, Gerbino, Paciello和Vecchio 的一项研究中,认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包括生活满意度、自尊和乐观,并把积极思维作为其潜在测量维度,把幸福感作为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分,指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情况下的主观体验。研究结果显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自我效能感共同影响着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而且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利于人际关系效能信念的提高,因为个体越是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那么他就越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应对人际交往环境。而且人际关系效能信念的提高有利于形成令人满意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社会适应水平,进而提高主观幸福感。管理积极、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个体对未来的积极期望、维持积极的自我概念、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感知到生活的幸福,从而有效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由此可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提高人际关系效能信念来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Hartley等对100名接受全髋及全膝置换手术患者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患者术后康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高,则手术后抑郁水平较低。这种促进作用也表现在正常人群中,一项近期的研究探讨了美国少数族裔大学生的二元文化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二元文化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与这部分大学生心理与精神健康正相关。也就是说对顺利生活在二元文化氛围的信念感越强,焦虑与压力就越少,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Bandura等人对青少年的研究表明调节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和抑郁倾向存在高相关。这是因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无法有效应对自身情绪,当消极情绪受到过分重视并且得不到有效表达和排解时就容易引发抑郁。具体的,低消极情绪调节效能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引发抑郁情绪。此外,低消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还通过作用于学业效能感和共情效能感引发青少年女性的抑郁情绪,这是因为低学业效能感会直接引发低学业成就,高共情效能感引发高共情,低学业成就与高共情又容易引发抑郁情绪。

(二)高水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压力因对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压力情境下个体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个体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面临的危险性事件(即应对相应事件的低自我效能感)是焦虑、恐惧情绪及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在面对压力和挑衅情况下,那些不能充分有效调整自身强烈消极情绪的个体,要么可能不适当地将消极情绪具体化、扩大化,要么可能被害怕、焦虑或抑郁弄得不堪重负。相反地,体验积极情绪却可以增强认知功能、缓解因令人厌恶的经历而引发的扰人情绪,使人容易获得适应性应对并获得积极的社会交往体验。当然,除了这些潜在的极效果,不分情境地表达喜爱和快乐情绪也会引发消极后果。人们在日常生活管理自身情绪体验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生活技巧上存在差异,还因为他们在管理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上存有差异。实际上,特别是在消极情境下,当个体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任时,相应地,他们对有效调节自己情绪缺乏自信。同时,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个体选择何种压力应对策略。有实证研究显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采用问题定向的积极应对策略,而情绪调节效能感低的个体则倾向于采用情绪定向的消极应对策略。应对危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能不受焦虑情绪的影响而成功地完成任务。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能有效缓解压力对个体造成的消极影响,特别是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研究者普遍认为那些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自情绪的个体比那些认为自己会受情绪摆布的个体更加成功。由此可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行为导向的具体效能感(比如,学业效能感、社会关系效能感、抵制诱惑效能感、共情效能感等)进而作用于个体的心理(比如,抑郁、紧张、主观幸福感等)与行为(比如,攻击行为、亲社会行为等),当然情绪调节效能感也会直接作用于行为,但影响力一般比较小。

三、小结

近年来,心理与身体、行为关系及相关健康问题的研究呈现出具体化、深入化及强调应用的趋势,如锻炼心理学、网络问题行为与心理健康、休闲活动与身心健康等课题陆续成为了受关注的热点。自我效能感与身心健康及相关行为关系的研究数量增多,也是这一研究趋势的体现。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情绪是行为的调节者,也是个体调节的对象,它具有组织的功能,会对认知、行为以及情绪本身等起到驱动或干扰的作用,因此是一个需要经常调节的对象。能否快速有效地调节情绪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压力应对、人际关系质量、社会适应水平、主观幸福感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

现有的研究在确定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身心健康关系性质的同时,较少关注影响这一关系的诸多变量,比如,这种关系是否会受个体的性别、年龄、个性与情绪特征等、被试变量的影响。这一问题至今未见有关的研究涉及。再如,从量上来看,自我效能感对身心健康的促进是呈正比增长的;还是一种复杂的线性关系;即是否存在着剂量效应,对这一问题也缺乏相关的深入探讨。在今后的研究中确定这些变量的作用,能为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提升身心健康水平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加切实的指导。

参考文献:

[1]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l change.Psycholog ical Review,1977,84(3):191- 215.

[2]陆昌勤,凌文辁,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N].心理学报,36,(5):586-592.

[3]Bandura,A.Caprara,G.V.,Barbaranelli,C,Gerbino,M.& Pastorelli,C.(2003).Role of affective self-regulatory efficacy on diverse spheres of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74,(3):769-782.

[4]汤冬玲,董妍,俞国良,文书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J].心理科学进展,18,(4): 598-604.

第9篇: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范文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一、智力正常。衡量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第二,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心境良好。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境相符合。第三,意志健全。强调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通过控制,实现勇于面对困难并敢于挑战。第四,人格健全。能正确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对周围的人与事均有独立自主的见解,不盲从,热爱并专注于自己的学习,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能在负责的工作中体验生活的充实和自己存在的价值。第五,人际关系和谐。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意与人交往,与人为善,对他人充满理解。第六,社会适应正常。既能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能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学生面对的心理问题

首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动机不强,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并不去钻研学习方法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低下进而产生焦虑情绪;其次,学生在情感方面也存在心理问题。具体体现在,情绪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冲动,经常出现压抑等情绪低落和情绪异常现象,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抵抗能力较弱;再次,学生在人格构建中也存在问题。部分学生的人格并不健全,没有荣辱感和羞耻心,对什么社会事件表现冷漠,而对自身的不良性格却没有清晰的认识;最后,学生在自我认知上也有问题。有些学生过于自信出现自大的不良自我认知,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而面对问题时有速手无策。

三、加强心理教育的方法

1.明确三个目标

直接目标:减少非正常事件的发生。次级目标:调整学生心态,学会自我调适,防止发生非正常事件。终极目标: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的情智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具有应对压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

2.要做到四个结合

分别处理好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相结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结合、展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个性与培养辅导员工作技能相结合、亲密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与构建和谐育人环境相结合。

3.树立一个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服务与指导。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与扶持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推动学校全员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工作思路: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化。

4.创建一个系统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一个全员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对大学生全方位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在学校创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建设三个阵地:咨询(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大型咨询)—课堂(课程与讲座)—研究。依靠三支队伍:心理咨询教师、辅导员和学校医师。建立三级保健网络:学生(心理协会会员、心理保健员)、系心理联络员、校级心理中心。

5.形成一个特色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