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矿业企业管理范文

矿业企业管理精选(九篇)

矿业企业管理

第1篇:矿业企业管理范文

关键词:改革尝试良性发展精干高效以人为本根深蒂固资源配置环境意识规模效益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管辖的油田、炼油化工企业属于典型的独立工矿企业,由于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和生产的特点所决定,承担着沉重的社会负担。炼油化工企业多建在远离城市的郊区,生活区往往自成体系,石油企业由于油区分布广,居民区分散建设,没有城市依托,企业不得不建设自我封闭、包罗万象的社会服务系统。到2000年底,石化集团社会服务系统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0多亿元,从业人员20余万人。物业系统是社会服务部分的主要内容,拥有居住面积4300多万平方米,住宅总数超过66万套,各类物业公用基础设施和文体娱乐活动设施等超过4万个,资产原值超过20亿元。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人员达到近8万人。

1998年经国务院决策,石油和石化两大行业进行了重组,实现了上、中、下游业务一体化经营。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需要,寻求更大发展,1999年开始,石化集团对内部业务和资产进行了重组。将核心业务中的优良资产从集团公司剥离出来,改制成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10月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成功上市。占从业人员60%的非核心业务和大量的不良资产作为存续企业留在了母体,主要包括专业化施工、生产后勤辅助、多种经营和社会服务四部分。在过渡期,对存续企业实行关联交易、限额亏损、定额补贴的经营管理政策。社会服务部分的改革目标是将来与企业分离,在条件成熟时最终移交政府、回归社会。国家关于企业办社会的指导方针和企业体制的重大变化对物业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像石油石化这样缺乏城市依托的独立工矿区,物业管理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对策?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石化集团物业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伴随着石化集团重组改革的进程,作为社会服务部分重要内容的物业管理系统也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是形成了专业化的物业管理队伍。按照石化集团重组改制的总体要求,企业办社会部分的人员、资产从原来的主营生产单位分离出来,组建了专门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例如,在油田企业管理层设有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分片设立若干社区管理中心(二级单位),下设物业管理公司或物业管理站,负责居民小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大大拓宽。目前小区物业管理和服务涉及的内容包括房屋的维修、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管理,小区环境的综合治理,治安、环卫、绿化、交通、消防管理,向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康乐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等。三是按照关联交易的原则物业公司形成了新的经营运行机制。物业管理公司做到了经费来源规范、成本明晰、费用开支透明。物业管理费支付结算实行业主(即主营单位)与服务方(即物业管理公司、站)共同签认制度。物业管理单位实行了独立核算,实行以满意率指标为主的综合考核。四是形成了合理的服务定价机制。定价是业主和委托服务方关注的焦点。为了体现公正、公平、公开的精神,服务价格确定的原则是;有国家定价的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执行,无国家定价的按市场价格执行,既无国家定价又无市场定价的按照实际成本+合理利润定价,以上情况都不适用的通过双方协商定价。

物业管理改革的实践证明,对独立工矿企业的居民小区实行物业管理,得到了主营单位和广大居民的支持拥护,总体效果是好的。一是矿区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居民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广大职工更加安居乐业。二是矿区的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实行物业管理,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状态,为居住小区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物业管理工作进一步拓展了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了矿区城市化的进程。三是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部级、省级和城市文明居住小区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物业管理工作是创建文明居住小区的重要内容。在创建文明居住小区的过程中,通过居民的参与,有利于塑造他们的文明意识、环境意识和健康向上的行为规范。四是解放了主营单位的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实行物业管理,实现了企业生产经营与社会服务系统的分离,主营单位彻底摆脱了生活后勤方面的后顾之忧,便于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同时,物业管理系统与主营单位在资产、资金、人员上做到了三个分清,明晰了成本,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存在的生活后勤挤占生产成本问题。

石化集团虽然已经开始了物业管理的实践和探索,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完全摆脱行政型、福利型的运行模式。物业管理经费的来源主要是行政性补贴,个人支付的费用很少。物业公司的造血功能不足,尚未建立起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自立生存的良性发展的机制。由于职工的收入水平不高,居民的支付能力不足,加之根深蒂固的福利观念的影响,在矿区还没有形成足以支撑物业管理公司自立生存的服务市场。从物业管理队伍本身看,也存在着总体素质不强、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

二、独立工矿区物业管理的定位和基本思路

物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这一行业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迅速崛起和迅猛发展的事实证明,物业管理在我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独立工矿企业推行物业管理,是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呼映职工群众对改善居住环境质量要求、促进矿区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大举措。推行物业管理的目的,是向业主提供有效且经济的服务,最大限度的提升和发挥物业的使用价值和最大效用,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宁静、快乐、健康的生活环境。物业管理联系着千家万户,物业管理活动既是物业公司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报偿的企业经营行为,同时又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政治高度认识和看待物业管理工作,把物业管理与建设文明矿区,塑造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公民,创造温馨、和谐、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结合起来,促进物业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健康轨道发展。

根据独立工矿企业的特点、社会发展趋势和物业管理本身的发展规律,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升物业价值和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为根本出发点,从独立工矿企业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分步运作,努力促进物业管理方式从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服务性质由职工福利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经费来源以单位支付为主向居户支付为主转变,服务方式由内部封闭型向社会开放型转变,实现物业管理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

独立工矿企业的物业管理应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专业化管理。将企业内部的生活服务系统与生产经营系统相分离,成立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按事业性管理,按合同制和甲乙方方式运作,通过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提高服务质量。第二步,实行模拟企业法人运作。物业管理公司经济上独立核算,经费来源以产权单位支付为主、个人缴纳为辅,实行经费补贴、模拟法人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第三步,实行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在住房制度改革到位、房屋产权归个人所有的基础上,物业管理费用暗补改明补,进入个人工资总额,由个人支付物业管理费用。在居民收入、支付能力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物业服务市场比较发育,服务价格到位,物业公司以优质的服务获得合理的报酬,实现自立生存,自我发展。

三、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发展模式探讨

石化集团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的物业管理已经迈入了第二步,预计还需要经过较长的服务市场发展发育过程,才能跨入第三步。在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笔者认为,独立工矿企业的物业管理应采取以下的发展模式和策略:

1.走“建管一体化”之路,形成以建养业、以业促建的良性发展机制。对房地产项目从开发建设、销售到售后管理,实行一体化运作是许多开发商采取的成功做法。通过良好管理和优质服务创造开发商信誉和品牌、以提升物业价值、进而促进商品房的销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再为物业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这是以建养业、以业促建的良性发展机制。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到位,在独立工矿企业取消实物性分房、实行货币化分配之后,住宅建设必须按房地产开发的方式运作,这必然面临房屋销售的问题。借鉴城市开发商的做法,将商品房开发和物业管理相结合,实行建管一体化模式是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发展之初的必经之路。

2.走“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之路,广开财源。服务市场不发育、物业管理收入来源不足是独立工矿企业物业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拓宽收入渠道,弥补经费不足,必须实行“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经营策略。独立工矿企业物业公司开展多元经营有许多有利条件,特别是发展居住小区的社区服务业大有可为。独立工矿区因远离城市,许多社区服务项目无法依托城市供给,因此物业公司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餐饮服务、商业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家庭装饰服务、房屋出租等内容,既可以方便居民的生活,又能增加收入来源。

3.走精干高效之路,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服务方式社会化。在实行物业管理的初级阶段,物业管理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不高、以自我服务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物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尤其是信息化已经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物业管理行业也不例外。在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形势下,物业管理如果不摆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管理模式,不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手段,仍然采取封闭式的自我服务方式,物业管理公司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难以生存。因此,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管理手段,走社会化服务、精干高效管理之路,是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

4.走规模化发展之路,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的必然选择。像石油企业这样的独立工矿区,居住区分散、规模相对偏小,物业管理机构往往按居住区设置,造成物业管理资源分散,成本偏高,形不成规模效益。随着服务市场的发展、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通过兼并、重组,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是物业管理发展的趋势和生存之道。深圳、上海等地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独立工矿企业必须适应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对物业管理机构有计划的进行合并重组,以发挥规模效益。

5.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造就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人才队伍。独立工矿企业物业管理的人员大部分是过去从生产一线分离出来的老弱病残和闲散人员,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已不能满足新形势要求。工矿企业物业管理必须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和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重视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素质优良的物业管理人才队伍。

新世纪里,市场意识和市场竞争,对于物业管理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物业管理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走进市场参与竞争。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在国内物业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物业管理市场容量不断扩展的机遇下,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平台,才能获得市场。总而言之,物业管理企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市场、占领市场。

参考文献:

1、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20

2、王芳华,现代企业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86-102

3、郭西强,名牌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27-36

第2篇:矿业企业管理范文

关键词 煤矿安全;企业;管理办法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2-0086-02

矿业企业虽然在劳动环境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例如在客观上存在大量的水、火、气及其它危险源,但毕竟是一个人造的采矿活动,不安全感有一定的科学规律,可以利用一定的科技手段来预测矿井灾害。对于今天,在采矿业,面对一些矿难的屡屡发生,从其造成灾害的原因来看,往往在于企业工作人员知识的局限性和企业不完善的安全措施,但更重要的是科学和技术的因素,如采矿业人为破坏等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后露出的失败所造成的安全管理。因此,为了尽量减少矿难发生的概率,除了继续大力开展矿井灾害防灾理论和开采技术研究,也应对煤矿安全管理科学进行研究和应用,采取正确合理的煤矿安全管理手段对煤矿经营者的职务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控制。

1 矿山安全管理的概念

矿山安全管理是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进行规划、组织、指挥、控制的一系列事项,以保护矿工在煤矿企业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财产安全,建设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矿山企业建设的顺利发展。换句话说,煤矿安全管理是基于煤矿安全为主要目的,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其基本任务是发现、分析和预测矿井生产过程中消除各种危险,防止事故发生,避免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保障矿山企业工作的安全实施。

2 改善矿山安全管理策略

2.1有计划开采,及时引进新技术,新方法

矿山企业在采矿过程中应遵循从上而下、由远及近的开采工作计划,这是对矿山企业安全作业提出的要求。以新技术、新方法来进行矿山企业的安全作业,这样可以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降低危险性,具有很大优点。在此之前,企业井下多以木结构做支架进行采矿工作,从而发生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在新技术的引进,锚杆桁架是一种矿山顶板支护的方法。它采用高强度钢杆、两个涨壳式锚杆和拧紧装置而成的支持方式在井下停车场,各种硐室及回采,效果可佳。在煤炭和金属矿石宽的巷道、斜坡道顶板支撑防护中,这样的使用较为多的出现在海外国家,中国正在对这方面进行尝试。

2.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被广泛应用,具有高度可配置性和可开发性等,是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可以进行相关的采集、处理和显示输出数据方面工作。依托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系统,通过一个虚拟的三维建模和仿真技术重现采矿生产环境,发展采矿生产计划系统的生产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安全调度系统,井下避灾路线优化和通风排水优化,实时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监控和分析决策的可视化调度,建立煤矿安全信息实时监测,灾害预警,事故报警,安全监管,安全调度,生产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煤矿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可以开发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与其他新技术,功能齐全,直观和可靠的安全监控系统,对监控信息进行集成和统一管理,客服多源异构信息集成所造成的片面认识,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事故预警控制能力,以及对紧急情况进行安全管理。

2.3对专项行动作业职工进行培训

在矿山企业一些机械和电气维修工人,面对炸药管理工程、采矿工程、支柱工、等一些特殊操作的时候,这些都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这些专项行动具有危险、不安全性,很容易在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可见,对做这些工作的工人,矿山企业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并实际性做出相关的测试和考试,达到合格后,才能进行工作。同时对在矿山企业工作威胁性的老员工,也应当给人们做出定期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对每个过程的经验做出总结,来组织矿山企业检查设备和安全系统的实施,促进各方面专业安全知识的交流。

3 进行安全检查

如今有很多矿山企业在作业前,没有进行安全检查,防范措施没有正确落实,对于此问题,要做好防范就必须在企业矿山工作前做好安全检查,必须坚持反复检查,再检查,做定期检查和多样化检查。安全管理必须以预防为主,加强工作的重点转向对事故的预防,预防首先从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为始,注重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科技,加强监测,检测手段。其次,必须认真落实安全工作的进行,杜绝不安全、不卫生的设施设备技术投入运行。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应做好防范对策,对工作存在的问题做好分析方法,在事故出现发生危险时,要有计可施,要注重工人的生命安全,保护企业财产安全。要坚持自查与互查相结合,对于节假日的安排,也要加以重视,做好检查措施,坚持向外侧边,纵向到底,加强远程工作场所,危险作业程序检查。对于检查出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落实每个人的责任,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整顿和审查回访制度,做好安全检查措施,促进矿山企业工作的正常运行。

4 安全管理团队

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加强责任心,业务技术应加强安全性防范制作,做好组织和管理是必要的,打好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安全培训制度和岗位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采取竞争动态的管理机制,激发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此同时,不断将企业安全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规范化运作,定期的团队,以规范的安全合规性检查,制订出截止达标计划,监督管理标准,以标准化的建筑工人行为规范团队,不断推动企业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

5 安全管理考核制度

安全管理考核是实施严格安全性评估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效举措,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评估是对矿山企业人员工作做出好与坏的奖励惩罚,以这种方式来激励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做好安全工作,促进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企业所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应当对事故相关追求人员进行公平的处罚,不得参于任何先进集体的评选,对于企业中有过“三违”行为的人员不能参于安全先进评选事项,应当多开展企业研讨会,确定正确的团队工作目标,实现安全形势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兑现各项奖励,对事故处以罚款,奖罚分明,由于奖励发挥在评估安全管理中起到杠杆作用,因此要将教育制与激励制相互结合,在激励员工不断规范化安全性工作的同时也是在对自我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的同时不断学会如何做好安全事项工作,从而相互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6 结论

很多矿山事故往往是人们对安全管理没有做好防范而造成的,安全是企业的工作的必须考虑的地方,关系到企业员工的人生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行,改善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是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造成矿难发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煤矿生产经营环境状况,本质原因仍然是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不规范。因此,对于矿山企业,安全是主要的事情,是矿山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两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相互促进。这就对矿山企业技术、应用设备和对工作人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矿山企业整体工作进度。对矿山企业的管理和整体工作的全面改善,在一方面对矿山安全管理创造了技术条件,促进矿山安全管理标准的不断上升。

参考文献

[1]王信成.矿山安全管理探讨.西部探矿工程,2005(9).

[2]王启明.金属矿山安全形势、问题及对策.金属矿山, 2005(10).

[3]周利华.浅变现代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国矿业, 2001(6).

第3篇:矿业企业管理范文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机构不断优化,现代煤矿行业内部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面对生存与发展,煤矿企业通过对于外部环境的把握,同时结合内部环境的管理优化,进而实现在竞争之中获取有效的市场份额。对于煤矿企业而言,面对市场竞争程度的上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手段,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煤矿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行业,煤矿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我国整体国民经济体系的稳定以及和谐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关系。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其不能用过对于产品的自主定价实现对外竞争,只有通过自身的成本管理,以通过自身运营成本的降低,来提升最终的盈利空间,因而来说,在煤矿企业内部推行成本管理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驱使,同时也是煤矿企业优化管理路上的必然选择。

二、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现状问题

(一)成本意识不强

对于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认识问题上,主要展现出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重视度不够;重视度的不够,不仅展现在煤矿企业基层工作人员身上,同时也展现在煤矿企业的管理层之中[1]。对于煤矿管理层而言,成本意识较多停留在意识层面,但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作为行为指导,由于管理层中没有足够的重视度,也导致了在基层工作人员对于成本意识的忽视。基层人员在煤矿企业日常开采的过程中,过分的重视对于开采量的重视,而忽视了对于成本意识的重视,因而无论开采量的多少,其成本必然会呈现一种较高的趋势,也不利于未来产煤在市场上的推出以及竞争。另一方面是认识不足;在煤矿企业之中,有些时候为了实现对于成本的降低,其通常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进行成本降低,而忽视对于环境以及制约条件等方面的考评,因此其所制定的成本管理方式也不合理,完全是由于对成本管理认识不足造成的。

(二)成本管理方法滞后

对于我国煤矿企业所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现状而言,其较多是对于国外经验又或是对于国内现金经验的一种借鉴,但从其方法的应用上,我们发现,其并没有针对自身煤矿企业的特点进行成本管理方法的定制。同时在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上面,由于相关人才的缺乏,煤矿企业在推行成本管理方法推广以及应用的过程中,不能深层次的对于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把握,只是针对一些简单的成本分析。就现今多数煤矿企业所应用的成本管理方法而言,其较多都是针对企业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材料、电力等方面的成本核算分析,并没有深层次的对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的质量成本以及安全成本等方面进行核算分析,因而来说就我国现阶段煤矿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而言,其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代我国煤矿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

(三)缺乏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

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性的工作,而不是简单的煤矿开采成本管理,由于管理方法的滞后以及成本认识的不足,从而导致了现阶段我国多数的煤矿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其不完善的地方主要展现为:首先,组织架构不完善,从组织架构来看成本管理不应当只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对于成本现状进行分析,但却没有方法对于成本管理进行广泛上的指导。其次,缺乏成本管理制度,没有成本管理制度,在日常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便不能够对于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约束,同时也不能对于成本浪费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制约。再次,缺乏对于项目开采之前的预算管理,煤矿企业在进行项目开采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预算管理,在具体开采施工的过程中,其便不会对于各方面的开支进行有效的评判以及制约,因而不能有效的形成成本节约。

三、煤矿企业成本管理策略

(一)强化成本管理意识提升

成本意识是煤矿企业在推行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成本管理推行过程中的策略选择的指导依据。可以说在煤矿企业推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对于成本管理意识的提升,才能进一步的为成本管理行为或是策略形成良好的引导。在对于煤矿企业成本管理意识的提升上面,需要从两大方面进行把握,一方面成本重视度的提升,一方面是成本管理深度意识的把握。在对于重视度的提升上面,不仅需要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提升,还需要对于管理层的成本管理重视度提升;在日常开展的过程中,煤矿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成本管理意识推广以及宣传,对基层的工作人员形成一种成本管理理念的灌输;同时成本管理还应当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之中,相关领导必须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以身作则,起到有效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在对于成本管理意识深度把握的方面上,主要强调管理层以及财务机构的成本意识深度把握,现阶段的成本管理深度是远远不够的,成本管理不是一味的降级成本,而是通过成本核算,寻找最佳的方式,降低成本是以综合环境的考评为基础的。

(二)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要求煤矿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煤矿企业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2]。预算管理在煤矿企业的运作中,应当由财务部门结合开采部门进行提出,同时交付开采部门作为成本指导,然后通过以此预算管理作为基础,开采部门进行自身工作规划,以保未来成本的控制在预算之内。预算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煤矿企业在日常开采以及管理的过程中,盲目的进行,其展现会更加的秩序化以及原则化。

(三)引进培养成本管理人才

成本管理人才是在推进成本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性资源,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其需要通过长期的引进、培养计划进行成本管理人才资源进行储备。因而来说,在成本管理人才资源储备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两大块内容,一方面是引进,一方面是培养;引进主要是指煤矿企业通过对外招聘或是校企合作的方式,强化对于成本管理人才的引进。而培养则更多的是指企业通过定期的成本管理培训计划,提升内部人员的成本管理技巧提升,进而推动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成效的提升。

第4篇:矿业企业管理范文

在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有很多员工常常错误地将企业内部的制度规范作为企业的主要管理因素,而对于人员的主观因素,却常常被忽略,事实上,管理是企业工作人员和管理手段的结合过程,只有企业工作人员对管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实践和落实,理才会能更有效的促进管的目的更好地实现。管和理就是一柄双刃剑的两个剑刃,在管的过程中,理的不通畅会导致管的效率降低,而在理的过程中,不及时为达到管的目的扫清障碍,则理将会诱发管的危机。在煤矿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强化管的严肃性,要管到位,抓具体,另一方面又要发挥理的人性化,要调动人员对管的指向性的认可和理解,为管提供人力支撑。因此,才会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在煤矿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通常只注重对现场作业人员的监管和约束,而在平时对员工的指导和思想关注一定程度上缺乏具体的长效指导和培养,通常只是在对制度因素的利用和落实,缺少在员工主观意识中抓深层次的落实和激发员工的主动意识。要在管理中利用好人文因素,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只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对员工进行一番严厉处罚或者教育,而没有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多的关注,往往会刺激员工滋生逆反心理。有经验的煤矿管理者都知道,当遇到违章的工人,如果严厉批评一顿而置之不“理”,就会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埋下隐患,给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被动。与此相反,如果对这样的工人进行双向管理,做到有“管”有“理”,即抓好典型的批评教育又做到事后的跟踪反省,做好善后工作,及时消除工人叛逆情绪,清除管理隐患,这样的管理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管”其实不单纯是领导监督,见“违”就罚、严防死守的“围堵”行为。在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中,要突出人的重要作用,对于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围绕人的作用发挥为主导,要发挥管理制度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预防作用,而不是实践中对违章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督促的手段。煤矿企业中的管理工作更像一张安全网,对于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作业人员来说,应该能够做到在事故隐患发生之前将危险源与员工隔离开来,而不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现场去对安全隐患进行围追堵截。在矿井安全生产过程中要善于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激发员工的主动意识,自觉服从管理。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发挥心理干预和文化影响的作用。在管理中对于员工的心理干预,主要是在管理方法中理清关系,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沟通和交流,在心理机制上影响员工对于管理工作的认知和接受能力。

在煤矿管理工作中还要善于运用人文因素对员工的感染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创新工作方式,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通过内部文化使员工自觉增加对企业的感情和认知能力,从而是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得到员工的重视,使企业在管理中做到尊重员工,使员工愿意接受管理,甚至主动发挥潜能,继而达到管理的目的和效果。在煤炭企业管理工作中,还应重点注意管理过程的协调性。由于煤矿企业的大部分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工作条件艰苦,作业环境相对与其他行业较差,因此,在管理工作重要发挥好管理者的协调作用,对于具有一定工作压力的员工进行管理,应注重对其进行情感交流,在内心深处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利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表达管理意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真心沟通,不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切实提高员工主动参与煤炭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5篇:矿业企业管理范文

关键词:薪酬;管理;分配;问题

收入的分配本身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牵扯企业当中所有人的利益。相对合理而且科学的薪酬管理方式对于更好地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总体人工成本的控制。

1当前煤矿企业薪酬管理中出现的基本问题

1.1对薪酬认识存在偏差

企业的员工对于薪酬以及工资两个概念并没有明确的认知,单纯的以为薪酬的管理知识畸形工资的管理,但是,殊不知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相关制度的不断健全,薪酬与工资之间所呈现出的差异也日趋明显。传统意义上的工资指的是工作人员在劳动过程当中所获取的报酬,而薪酬则是人以自身的人力资源作为资本而取得的基本报酬。

1.2薪酬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们对于薪酬的认识还不够代为,具体煤矿企业来说由于其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期,采用“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因此,其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对更大。由于一部分企业工资属于劳资部门管辖,但是其他福利待遇管辖权则归属组织部门,与员工福利相关的却又隶属于总务部门,尚未专门建设一个管辖的机构来进行管理和统筹。

1.3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

目前,仍有一部分煤矿企业在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工资管理制度,即采用工资序列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岗位以及绩效工资管理的体系。

1.4薪酬分配存在一定问题

目前,煤矿企业在薪酬分配方面没有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相关原则来进行执行,一部分的企业甚至存在着暗箱操作的嫌疑。

2煤矿企业薪酬体系建设的相关注意事项

要想设计能够解决煤矿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的企业薪资体系,就必须要结合公司的客观实际情况,对于收入分配产生的实质性问题采用对症下药,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的对于企业的分配制度以及相关配药的基本措施进行改革,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以及配合。从而更好地推进企业在分配制度上个改革。

2.1薪酬设计要以人为本

煤炭企业的井下职工工作的条件非常差,而且本身具有较大的劳动风险,煤矿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在进行分配的时候,作为煤炭企业也应该给予位于煤矿井下的工作人员相对更好的福利待遇。对于员工生存的外部竞争条件,诸如生活的基本成本、物价指数以及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企业自身在薪酬支出上面的成本来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从而力求建立一套更加科学而且合理的激励以及约束的机制。

2.2要保证分配的公平性

在进行工资分配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收入的公平问题。这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过程当中的一个关键的问题所在。但是,这里所指的公平并不是平均主义,是应该在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之下,提高对于财富分配的重视程度以及利益的协调。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矛盾,以便于真正意义上解决目前收入不均的问题,减少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其他的相关问题,这对于企业下一步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3加强报酬风险制度的推行

进行和谐薪酬的构建并不是要求进行平均分配,实际上,在此过程当中收入存在合理的差距才是一种相对比较合理的分配方式,要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的相关制度来性进行分配才能算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分配方式。因此,在薪酬分配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引入风险机制,以求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薪酬本身所具有的鞭策以及激励的只能。

2.4加强对于施工福利的关注

企业自身建立薪酬福利体系的目的市委了能够引入更多优秀的人才,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稳住引进的人才,尽量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但是,由于员工自身的爱好以及需求都存在巨大的不同,因此如果实行固定的福利形式就不能符合所有人的需求。因此,在福利方面我们要实现菜单式的福利,从而更好地按照员工的自身需求的不同来针对性的一共福利待遇,并且在福利总额的范围之内让员工进行自我的选择,最终达到各取所需的目的。

3制定相对合理的煤矿企业基本管理制度

3.1制定客观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

煤矿企业在进行薪酬福利待遇制定的过程当中首先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企业自身的基本状况、同行其他企业的总体工资水平等相关的因素都要进行系统性的考量。努力做到自身企业既能够吸引到人才的进入,又能够留得住进入企业的人才,保证企业自身具有良好的进行薪酬支付的能力。在薪酬制度实行的过程当中要及时对于来自于外部以及内部的相关建议和意见进行吸纳和讨论,并且适时的对于整体的福利待遇进行不断的完善。

3.2成立专门的薪酬管理部门

薪酬的管理要结合公司本身的实际状况,并且积极地进行相关资源的整合,最终建立一个能够进行高效运作的专门薪酬管理部门,从而使得企业的薪酬管理能够具有组织保障。另外,进行整体薪酬的设计不能单纯依靠薪酬管理部门来畸形完成,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公司的内部营造出良好的分为,保证全员参与到薪酬的管理当中来,一次来获得广大员工的支持与配合,另外还需要大多数员工对于薪酬的管理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3.3严格绩效考评

要将企业内部所有的工作性质进行统计,并且根据职位以及工作岗位的不同来进行合理的薪酬确定和完善。

3.4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企业薪酬体系的建设牵扯到企业当中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员工的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们在进行企业薪酬管理待遇的分配方案的制定以及进行企业总体薪酬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只有在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才能够实施。

3.5健全相关制度

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企业整体的薪酬管理体系乃至于后期的绩效考核本身存在着相对紧密的联系。因此,将该部分因素进行紧密的结合,对于更好地推动企业薪酬福利待遇体系的运行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企业薪酬福利待遇的科学性对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邱红英,等.关于促进煤矿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践与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7.

[2]陈志强.国有煤矿企业薪酬体制改革问题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0:275.

第6篇:矿业企业管理范文

关键词: 安全; 管理; 煤矿; 遏制

中图分类号: TD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32-02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

2010年3月1日7时29分,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公司骆驼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44人被困井下;

3月3日14时40分,湖南永州市祁阳县大忠桥镇沙井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

3月5日23时40分左右,新疆天富煤业塔西河煤矿井下巷道发生冒顶事故,4名工人被埋压,其中3人不幸遇难,1人获救生还;

3月6日10时30分左右,重庆涪陵区涪陵柏利煤矿发生煤层垮塌事故,造成2名矿工死亡;

3月8日18时30分许,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官厅镇牛滚塘矿区一停产整顿矿洞内,4名矿工窒息死亡;

3月8日20时30分左右,新疆乌苏市乌苏源利煤矿突发冒顶事故,4人被困井下;

3月12日16时52时,贵州毕节地区纳雍县董地乡高硐煤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7人死亡;

3月15日11时30分左右,湖南冷水江市岩口镇将岭煤矿突发瓦斯凸出,1人死亡,4人受伤;

3月15日20时30分,新密市东兴煤业主井西大巷第一绕巷发生电缆着火事故,25人遇难;

3月16日11时50分,江西上饶广丰县排山镇五龙培煤矿整合井发生透水事故,三名矿工被困井下;

3月16日18点30分许,云南石林县圭山镇一黑煤窑发生瓦斯爆炸事故,5人遇难,7人受伤;

3月19日7时20分左右,贵州安龙县洒雨镇科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6人被困井下;

3月19日10时30分许,吉林桦甸市广文(音)煤矿发生顶板事故,2人死亡;

3月21日17时,云南曲靖市富源县一非法井口发生有毒气体中毒事故,导致5人遇难;

3月21日,黔南州福泉县鸿达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3人死亡;

3月22日零点40分左右,河南泌阳县顺达矿业有限公司发生透水事故,11人被困井下;

3月25日13时许,河北承德县北大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9人被困井下;

3月25日17时许,重庆奉节县兴隆镇九里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件,7人被困井下;

3月28日14时30分许,山西华晋焦煤王家岭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152人被困井下;

3月29日下午,衡阳耒阳市南阳镇天门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2人死亡;

3月30日10时许,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鲁能煤电化沙吉海煤矿副斜井发生冒顶事故,10名建设工人被困井下;

3月31日凌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一煤矿职工宿舍发生爆炸,2人死亡;

3月31日,洛阳市伊川县国民煤业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3人死亡。

这是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3月全国所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一月之内,竟有23天发生安全事故,一组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啊。

煤矿企业,既是高利润回报行业,也是高风险行业。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一直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伤亡事故多发,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造成事故多发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企业负责人依法安全生产经营的意识淡薄,或者不懂法律,或者明知故犯。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甚至放弃安全生产管理,致使一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规章制度松驰,工会的监督作用不力,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存在大量事故隐患。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目前仅国有重点煤矿“一通三防”欠帐就高达40多亿元。从业人员在这样没有安全生产保障又十分恶劣和危险的条件下作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因此,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才能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呢?

在多年的煤矿实践和工作调研中,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一、明确安全责任目标

安全工作责任目标的下达,使安全生产经营工作真正成了硬指标,硬任务,也使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经营责任更加明确和具体。要确保安全责任控制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一把手”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安全第二责任人,部门领导为安全主要责任人的责任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只有这样自上而下,逐级负责,安全生产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狠抓安全教育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见,居安思危是搞好企业经济工作的基本方略,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价值观念。安全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把生产经营的管理建立在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自我重视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上来,从而真正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所以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是要抓好安全法制教育。要进一步组织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安全生产的国家大法,并根据不同的岗位学习相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管理规定,通过抓安全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全员的安全观念和意识。

二是要抓好安全知识教育。由于我们每个员工,每个岗位都有一个安全问题,即使有了安全法制意识,还得要有安全防范知识。如:消防基础安全知识、商品保管安全知识、设备运行安全知识、资产流转安全知识、车辆驾驶安全知识等,都有其内在规律和防范要领,所以我们要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或者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通过抓安全知识教育,努力提高全员的安全防范意思。

三是要抓好安全规范教育。“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讲规范就是按章办事,按程序办事,也就是要求我们按照行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特别是重点部门,要害岗位都要有严格的规范工作程序,按制度办事。另外各级管理人员在研究和布置工作时都要强调安全问题,使安全生产经营做到逢会必讲,逢事必提,逢人必知,通过抓安全规范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四是抓好安全培训工作。煤矿工作人员当中,科学文化和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受教育阶段缺乏安全培训,参加工作后又缺乏安全教育,并且大部分劳动者还是考虑如何赚钱养家糊口的问题,希望多挣一些钱来改善家庭的经济生活而忽视了平安是福的简单道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发生在进城的民工身上,他们从农村的环境一下子转换到陌生的工业环境,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有些民工(特别是生产忙时招来的季节工)未经培训就上岗,甚至从事一些特种作业或者危险作业,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存在很多问题,经常认为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没有必要,往往不按规定佩戴或者不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由此引发的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在安全教育上,要坚持新工人上岗前的安全教育、下井培训和特殊工种的上岗取证培训,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现象;专职安全人员要组织定期的业务培训;全体员工要组织定期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三、狠抓安全防范工作

一是要健全完善各项安全防范管理制度。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来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要根据生产经营要素和管理内容,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防范的关键在于抓落实。因为“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所以,严肃依法按章治理是从根本上改善安全状况的首要前提。

二是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科技兴安措施来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在煤矿企业,国际上普遍使用建立井下紧急“避难所”,就是一个成功有效的典例。国内虽然有少许矿井刚刚开始引进,但为数还太少,应该大面积普及。需要指出的是,很多领导认为引进新技术和新设施投资太大,好像收效不是那么立竿见影。这种只顾当前利益而看不到长远发展的观念是十分可怕的,也是绝对要不得的。因此相关部门要从制度上从严要求,真正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三是要增强以人为本的观念来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人、物、环境之间的协调是安全生产经营的本质所在。因此,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规范行为是遏制安全事故的根本保证。尽管安全问题涉及面广,复杂多变,只要我们恪守职责就能确保一方平安。所以,要求我们的员工在经营管理中一定要规范操作,按章办事,时刻绷紧安全生产经营这根弦。安全管理部门还要做到“五勤”,即“眼勤、脑勤、嘴勤、腿勤、手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而且一旦发现违章,要严肃严厉惩处。

四、加强安全常规检查

第7篇:矿业企业管理范文

【关键词】矿山企业;备件管理;资金占用

备件管理能力是一个企业是够健康的重要判别标准,对于大型的矿山企业,企业规模较大,组织层次较多,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科学的备件管理方法,那么就会造成企业的机械设备运转不良,生产效率低下,或者是备件储备管理成本过高,造成企业的产品成本拉高,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就会处于劣势。所以企业一定要把设备的备件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认真对待。

一、备件管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备件就是生产企业为了满足生产设备维修的需要,使得生产设备停机时间缩短而储备的零件。

备件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是生产设备的停机时间最短,这样才能使得生产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备件管理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就备件的计划、采购、仓储、调配进行科学的规划,使得备件储备占用的资金最小,而且还不能影响设备的维修。由于矿山企业规模大,机械设备多,所需备件种类繁多,既有科技含量多的价格昂贵的备件;又有价格便宜,采购方便的易损件,所以我们在备件管理中,一定要区别对待,我们将价格昂贵的关键部件归为一类备件,这类部件数量不大,一般占备件总量的10%左右,而占用资金却高达70%左右。而且这类备件采购难,周期长,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类备件中下足功夫,对机械设备中这些部件出问题的概率充分估计好,既不能过多地采购而占用大量的资金,又不能影响设备的维修而耽误生产;还有一种是价格便宜,采购方便,采购周期短,数量庞大,约占备件总量的70%左右,而资金占用却只有10%左右,而且是设备的易损件,我们将其归为第三类。由于这类部件的特点,我们在备件管理中有两种方法,一是集中打批量采购,这样可以向供货商压低价格,降低采购成本。二是由于生产周期短,技术含量低,所以,我们可以随用随采购,降低库存费用,从而降低备件管理成本。还有就是夹在这两类中间的部分,价格不高不低,数量不多不少,采购难度和采购周期介于二者中间,我们将其归为第二类。

我们只有科学地储备和供应,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发挥机械设备的最大生产能力,创造产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各类市场也不断地完善,比如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机械设备市场等等,这样就又给设备备件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尽可能地降低备件储备的数量提供了可能,所以我们在备件管理中要充分地利用这种有力的市场优势,深入挖掘潜能,做到尽可能的减少库存,缩减备件资金的占用。再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也越来越来齐全,比如现在涌现出的物流业,使得我们的备件运输成本大大降低,时间成本也越来越少,所以我们以前必须提前购买储存的备件,现在就可以谁用谁买,这样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设备管理资金,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保障。

二、备件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1.备件管理的目标

⑴全面掌握储存备件的特点。即全面掌握储存备件的材质、体积、质量大小、包装单位等规格及耐蚀性、温湿度条件等特点,以使送达的备件得到妥善保管。

⑵做到所有备件都能随时方便存取,及时地订货和出货,保证备件在有维修需求时不缺货,并方便快捷地获得。

⑶备件的有效搬运。在仓库区内进行的大部分活动是备件的搬运,需要一定的人力及设备来进行备件的搬进与搬出,因此人力与机械设备操作应经济和安全。

⑷备件品质的确保。因为备件储存的目的即在需求时提供符合要求的备件,所以在储存备件时必须保持在良好的条件下,以确保备件质量。

⑸良好的管理。整洁的通道,干净的地板,适当且有顺序的备件储存及安全的运行,都是良好备件管理所关心的问题,可使得备件管理工作变得有效率及提高员工工作士气。

2.备件管理的任务

①设立科学合理的备件管理机构,完善备件管理设施,事实求是地订立卑贱的种类和数量,做好备件的仓储和供应工作。

②及时有效地向维修人员提供合格的备件,重点做好关键设备备件的供应工作,确保关键设备对维修备件的需要,确保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尽可能低缩减停机带来的损失。

③做好备件使用情况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备件管理人员、维修人员要始终如一地收集备件使用的质量、经济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备件技术人员,以便改进和提高备件的使用性能。备件采购人员要随时了解备件市场的货源供应情况、供货质量,及时反馈给备件计划员并及时修订备件外购计划。

④保证备件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备件的资金占用量,提高备件资金的周转率。影响备件管理成本的因素有:备件资金占用率和周转率,库房占用面积,管理人员数量,备件制造采购质量和价格,备件库存损失等。备件管理人员应努力做好备件的计划、生产、采购、供应、保管等工作,压缩备件储备资金,降低备件管理成本。

三、备件管理的要点

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备件管理模式,以最小的备件资金占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结合近几年参与的企业备件管理议案对备件管理的几个关键要素做以下几点总结。

1、对不同的设备备件依据损坏频率、采购周期、成本等做相应的分析编制备件计划。备件管理人员,应在最小资金占用的前提之下,合理地生产、采购,仓储、供应设备备件。

2、要减少停机损失,就要从关键设备入手,关键设备的良性运转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保证,所以作为备件管理人员,应加大对关键设备备件的管理力度,在最小的资金占用的前提之下,确保关键设备备件的供应,同时备件管理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要及时有效的将关键设备备件的质量性、经济性,规格的准确性反馈给设备技术人员,确保备件的可用性从而避免更换时因规格、尺寸不对而造成的不必要停机时间。

3、备件在库存处理中需做按时维护以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例如一些电子产品的备件一般为电子元器件产品附加值高尤其是一些核心部件价值更是不菲。而电子元器件对防火、防水、防尘、防静电等库存和运输包装的要求极高因此在运输和保管中需要做好维护以有效地延长这些备件的寿命。

结束语

第8篇:矿业企业管理范文

关键词:矿业企业 财务管理 路径选择

一、财务管理体制

财务管理体制旨在对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责、权、利关系进行划分的一种具体的财务关系表现形式。成功完成企业财务工作、合理处置企业财务关系以及高效实现企业财务目标都要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为基础进行运作。具体到财务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而言,其一表现在形式上,对于不同形式的企业,其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差异;其二表现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上。健全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要从这两个角度入手,以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建立和发展。

二、国内矿业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国家对矿业政策的调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对矿产资源行业落实向外外发展的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国家由此着手于国外石油和天然气的投资与开采。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要求矿业方面的相关国家政策及时作出调整,因此,国家立足于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向发达国家学习,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形势,积极利用国内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实力。

(二)制度建设

矿产资源法中明确规定了矿业权制度。在矿业权制度的管控下,投资者在技术和资金的保证下,获取采矿权的途径只有通过竞标。矿业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矿业开采活动的法制化,同时也弱化了矿业进入的壁垒,更易于投资者进入矿业行业。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国内环境中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其竞争主要表现在是资本、技术和人力等方面,而在矿业企业中表现出核心竞争力的是资本和技术。进一步探究而言,资本竞争最终表现为财务竞争,因此,矿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三、矿业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一)财务管理的外在环境

矿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外在环境主要有法律、经济以及市场环境。财务环境对矿业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为财务行为的发展营造便利的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例如,可以提供有利的投资项目的筹资工具。其二,对企业财务行为提出制约和挑战,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企业,例如紧缩贷款。由于矿业企业外部财务环境的外在性,无论外在环境表现为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矿业企业都难以控制、解决其对财务行为的影响,更为有效的方式是采取适应和利导的方式进行缓解。

(二)财务管理的内在环境

矿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环境主要有资本实力的强弱、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管理水平先进与否以及财务决策者的素质水平等。由于矿业企业财务管理内部环境表现于存在于企业内部,因此,其具有可控性,矿业企业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采取相应措施施以控制和改变。通过自身管理环境的改善,矿业企业可以营造更为宽松、和谐的内部环境,从而有利于企业财务行为运作,促进矿业企业财务目标以及其整体目标的实现。

四、建构矿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矿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形式

对于不同法人性质的矿业企业,其财务管理体制的形式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进行构建。

1、集权制矿业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

对于集权制的矿业企业而言,即企业下属成员单位为非法人经济主体的情况,其财务管理体制可以实行直接组织管理体制。例如我国目前一些国有独资的矿业企业,其下属的成员单位大多以事业部或者分厂的形式设立,虽然只是分管某一区域的分支管理机构,但是其和上级企业仍然是同一法律实体,因此该种形式的企业,要按照单体企业的管理模式,依照企业内部财务行为的运作管理要求,对其下属各单位、部门进行相应的财务权利安排和直接的财务行为控制。

2、分权制矿业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

在分权制矿业企业中构建财务管理制度,要根据其下属企业单位独立法人的实际,建立间接的分权制形式的财务协调控制体制。由于此种形式下的下属企业单位具有独立经济主体的地位,并且拥有相应经济利益要求和财务管理目标以及企业赋予的完整财务权利,因此,矿业企业要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股权控制关系,在公司法的框架内以股东身份对其下属部门进行间接财务目标和财务行为协调和控制。

3、混合制矿业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

由于企业的混合制的存在形式,所以对于其财务管理也应采取混合制的管理体制模式。首先,企业要根据其下属成员单位的各种不同的属性以及财务管理的要求,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财务协调和控制体制,并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机制;其次,企业要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配套的财务政策,以对各类成员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控制

(二)财务管理体系的内容

1、财务决策体制

决策对于对于企业的正常高效的运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决策是指针对各种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执行方案,其恰当与否,关系到执行结果的成败。而将决策范围进一步具体到财务决策方面,其作用表现更为明显,一旦财务决策失误,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制定完备的财务决策体制。具体到矿业企业而言,要及时对财务信息进行集中,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建立财会电算化网络,推进财务监管。会计电算化网络可以推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运转,使决策者能够及时、准确得到会计信息,同时为企业实现财务集中统一管理提供高效率的现代化监管手段。

此外,可以建立相应决策程序,如依次进行矿业市场感觉评测、专业投资评测、经营性评测、投资人评测、实施评测五个步骤。

2、财务风险体制

近年来金融问题的频繁出现使关注企业的风险管理的群体更加庞大,同时,企业也把它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企业要完善贴合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措施,立足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员工对于风险的意识强度。

矿业企业财务行为的运作也都是存在于具有风险的环境中。高风险,高收益,矿业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在财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应采用积极筹资战略,利用财务杠杆效应,进行合理避税提高资产报酬率。因此要建立财务风险制度,保证企业筹资、投资的安全性。对于个别投资主体而言,要特别注意区分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所谓市场风险是一种不可抗拒的风险:例如战争的发生、通货膨胀情况的出现等。而公司特有风险旨在针对企业内部的风险问题,如市场销售问题、生产成本的控制、生产技术的改进和筹资风险等。矿业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充分考量其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在确定无风险贴现率、风险报酬贴现率后,才能进一步确定风险调整贴现率,以保证投资的安全性。

3、预算管理体制

在矿业企业中,资金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对于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在矿业企业的财务控制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否起着关键性的承接作用,表现为核心地位的层面,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合理的预算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能够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而对于企业的预算管理的范围而言,要使其涵盖企业有效运作的各个层面, 即包括生产、营销、投资、研发、财务等方面。同时,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把握其关键点,即现金流的管理与控制,要将现金流与预算紧密联系起来,切实保障全面预算的贯彻实施。

五、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矿业企业的管理增添了更多的要求,其中财务管理作为矿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中的核心部门,其地位尤为重要,矿业企业只有加强财务管理,使其恰当地在整体性管理体系中运作,才能跟上现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因此,矿业企业财务部门要立足于实际的需要,构建一套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处地位、作用、职能相配套的财务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刘忠军.矿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J].财经信息,2010

[2]张瑞君,殷建红.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管理世界,2004

第9篇:矿业企业管理范文

关键词:矿业企业 固定资产 资产管理

一、矿业企业固定资产含义

矿业企业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能源和原料等物质资源,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矿业企业具有投资的高风险性、基建投资的持续性、周期长、见效慢、开采条件的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矿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较大、种类多、资产管理部门众多,其无论是初始投资还是后续的维护支出,涉及的金额都比较大。同时矿业企业生产过程复杂,开采工艺特殊、安全技术要求较高,导致资产专用性强,使用条件复杂,安全性要求较高等特点,这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矿业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有房屋、建筑物、动力设备、生产设备、工具仪器及生产管理用具。矿业企业固定资产按作用及用途可以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办公用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指直接参加生产经营的各类设备等固定资产。办公用固定资产指行政部门使用的,以及不直接用于生产经营而用于职工文化生活的各类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经营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是矿业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内容。生产用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设备、仪表仪器工具机械等,具有品种多、存放地点分散、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其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建设、采购、财务、实物管理等部门。近年来,随着矿业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矿业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固定资产种类也逐渐增多,具有种类繁杂、使用部门多、使用地点分散、更新速度快特点,给矿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带来挑战,资产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一定问题,影响矿业企业效益的提高。

二、矿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部分矿业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观念上的问题,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重视和有效管理,固定资产没有发挥自身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利用率。固定资产管理是以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为对象的一种实时动态的管理行为,但是在实践中大部分企业在固定资产的变动中,对其管理活动中涉及到的各种效益管理的认识比较淡薄,大多停留在静态的层面,无法形成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

(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清

矿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各个部门权责分工不明确,沟通不畅、融合程度小,导致条块分割程度较重,未形成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固定资产管理一般企业财务部门负责资产价值管理,基建或安技部门负责资产的建设、维修维护及采购等技术管理,投资部门负责资产的前期投资决策及后期报废管理,而资产的日常实物管理则由资产使用部门负责,由此造成多头管理、信息阻滞、缺乏真正的管理责任人。

(三)信息重叠、管理手段落后

矿业企业财务、技术、投资部门以及资产实物使用单位的信息相互重叠,缺失,不能动态反应信息变化。在资产管理信息方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环节中财务的资产价值信息、设备安全信息自成体系,无法与资产实物的增减变化动态过程保持联动,经年的日积月累,账册已无法与实物一一对应,各部门、单位对自己管辖的资产心中没底。除了财务部门、使用单位、技术管理部门以及综合管理部门均难以取得所辖资产的数据,给日常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固定资产如发生调拨,由于缺少资产管理履历,人们无法知道该资产来自何方,无法知悉其维护保养历史,更无法提供用于决策的统计信息。

(四)矿业企业部分固定资产存在浪费和闲置

在实际经营管理中,部分矿业企业对固定资产存在轻管理、重购置的现象。部分企业对固定资产购置问题,事前没有科学的预算,盲目购置,企业在不断的改建或者生产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大量固定资产闲置,且对闲置的资产没人打理和管理,没有及时的处置和使用,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事后又没有及时对损坏无法修复或者闲置资产进行规划再利用,而是随意丢弃,导致企业资产无形的流失。

三、加强矿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

资产管理责任制是指通过具体的管理人员对资产的损毁、丢失、调动、改良、购置负责,从而实现资产的保全。目前大型矿业企业基本上实现了资产账务处理信息化,但却没有真正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实际经营中,资产清查中盘亏的资产部分原因就是由于资产使用者、管理者对资产没有保全的责任,如在无批准的情况下,拆除重要设施,造成公司资产的严重损失。部分老设备为新设备替代后,未办理报废即被废弃等。为此,矿业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程序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特别是使用单位的职责,即各实物使用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固定资产责任人,负责对本单位资产的保全、对设施、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维修,确保其处于安全使用状态,同时负责人离任时需要办理资产移交手续。若发现其所辖资产非正常原因损坏或丢失,上级部门需要追究其责任并作相应的扣罚。

(二)完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适时采用加速折旧法

为了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效益,矿业企业至少应于每个财务年度结束前,对大型固定资产的折旧估计进行评估,真实反映设备折旧年限。当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或其他明显迹象表明应该加速折旧的,应按重新估计后缩短的年限计提折旧,对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或采取较短年限折旧,从而增加企业起初成本,降低利润,减轻企业前期所得税负担,将企业缴纳所得税的时间推迟,提前取得部分现金净收入,促进资产设备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矿业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对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和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的方法或加速折旧法。

(三)合理确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设备修理应实行准入制度和验收制度,优选维修人员,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提高维修质量,使企业资产设备修理过程规范、项目真实、质量可靠。对主要设备发生的人工费用、燃料费用、费用、辅助费用、运行效益等数据,进行逐台统计,全面准确的记录每一项信息,使资产设备维护做到有据可查。通过记录重点设备维护费用的构成情况,分析设备使用年度与维护费用的曲线图和回归方程,开展维修效益论证。对资产后续支出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满足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矿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往往会需要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维护、改进、扩建、安全设施改良、技术改进等支出。这些项目有可能是固定资产修理和改良结合在一起,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先判断其是否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是否应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随意全部列入当期损益。

(四)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

矿业企业应在资产计划、采购、跟踪、管理和最终退役出让五个阶段清晰准确的了解自身拥有的设施设备资产的所有信息,除了设备的种类、规格型号、安装位置、价值等信息外,还需对资产的状态、服役历史和保修记录的动态信息加以记录,以提高设备资产利用率。矿业企业应建立资产综合管理数据库,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技术管理部门、价值管理部门以及综合管理部门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对固定资产的技术、价值、使用状况等变动信息进行管理。利用信息系统,规范固定资产设备的设计、采购、安装调试等前期管理,对资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保养情况、设备移动、调动等资产运行活动实施监控,实现数据资料和管理信息共享,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矿业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巨大,对提高矿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生产经营中,矿业企业要认真研究税法、固定资产准则等法律法规,利用好其赋予的会计职业判断空间,充分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负,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探索并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机制,结合矿业企业固定资产专业性和行业性做到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使自身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鹏.石油企业固定资产效益型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管理,2011,(2):49-51

[2]郑祖海. 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J].科技致富向导,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