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区别范文

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区别精选(九篇)

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区别

第1篇: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区别范文

一、强化教育培训的力度,增强初中语文教师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

就拿迭部藏区来说,好多初中语文教师的对媒体使用水平很差。教师们已经习惯了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传统教学,突然要求去用多媒体教学,由于技术不到位,他们都感觉非常的不适应。也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上多媒体课,因不熟悉多媒体使用而“卡壳”上不下来的情况,弄得授课老师非常难堪,这就更加加重了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排斥心态。这是由于基层计算机的培训力度不够扎实的缘故。另外,一些相关培训,考核相对比较严格,增加了一些老师的畏难情绪,给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扩大使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实基层计算机的培训,关键是要比较扎实,考核不一定要严格,但是基础的环节,一定要反复给老师讲清楚。好多培训的老师光标点来点去,讲得太快,好多老师跟不上。因为许多老师受经济状况的影响,自己没有计算机,平时很少碰,一些中老年教师,更是连手机上的许多多媒体功能都根本不用,平时只是发个信息,打个电话,对于多媒体技术很陌生。如果培训跳跃性很快的话,他们都跟不上进度。这样,形成培训很多,但是都是“夹生饭”的局面,效果并不好。另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一门操作能力要求比较强的技术,在培训的过程中,一般都应是老师和被培训的老师都有计算机,同步操作,培训效果就会比较好。但是基层的培训,大多数老师都没有计算机,培训的老师讲解怎么用,许多老师都没法同步实践,只是被动的听,不能及时同步练习,使许多老师根本没有掌握培训的内容,使培训的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把初中语文计算机多媒体机教学技术的培训切实做好,对于提高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加大民族地区教育培训机构的设备水平,保证培训的硬件计算C多媒体设备是比较先进和状态良好的,最好是能够保证培训的老师,每个人都有一台机器,使培训的时候,学生和老师能够同步操作,从而提高培训的效果。

二、要加强多媒体设备的管护维修水平,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在初中语文学科的利用率

在语文教学时,如果能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音频视频技术,能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增强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但是在民族地区,由于缺乏技术比较好的计算机管护老师,国家投入的许多多媒体设备,经常因为一些设备故障而不能使用。这使一些喜欢多媒体技术的语文老师,无法使用设备进行教学,降低了老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积极性。设备故障,好多都是专业问题,在基层缺乏设备维护方面的专业老师,设备出一点问题,就没法使用。另外,许多基层的学校,都把配置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当宝贝,在财产管理上,都实行谁弄坏,谁赔偿的原则,许多老师想使用,又怕麻烦。虽然学生们在上语文的时候,都非常喜欢语文的多媒体课,因为这样的课堂图文并茂,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但是因为设备管护问题,大家都不敢高频率地去使用。这使国家提高教学水平目的难以实现。要加大民族地区学校计算机管护老师的设备维修水平,保证学校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同时,要降低老师所背负的财产赔偿责任,最好在财产管理上,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中损坏了机器,设备的维修赔偿应当与教学的老师脱钩,这样才能消除大家的顾虑,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民族地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

三、要做好交流学习工作,让民族地区教师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水平相差极大,教育发达地区的教学水平明显要高于民族地区,就像迭部地区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内地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加强内地和民族地区的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教学技术的交流,对于提高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老师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提高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特别是,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老师到内地教育发达省区进行考察交流,能直观地使大家找到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不足,看到与发达省区的差距,可以在短期内使民族地区老师,学习到教育发达省区初中语文老师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方面的新知识、新经验。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如果关起门来搞教育,很难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有着快速的发展,我们必须与时共进,积极参与,跟上全国教育教学发展的水平。这样进行教育教学水平的交流工作,就非常重要了。具体来说可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可以把内地教育发达省区在多媒体技术应用好的初中语文专家请到民族地区,通过办讲座和培训班的形式,把先进的教学经验教给民族地区的老师,从而提高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也可以积极派出民族地区的初中语文老师,让他们在内地教育发达省区的学校进行交流,直接进入课堂,学习教育发达省区初中语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新手段、新办法,再把学到的新技术采取传帮带的方式,提高民族地区初中语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水平。

第2篇: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区别范文

为了适应我国企业发展的新形势,财政部提出了电算化中级人才培训目标。它的定位不同于从事应用的初级人员,而是能够从事电算化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维护工作的,集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规划管理知识于一身的中高级复合型人才。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流行的会计电算化网络版软件,如用友uferp、金蝶k/3 erp等,几乎无一例外地开发、运行于windows nt 4.0 server中文版(以下简称win-nu)平台上c/s模式的网络环境中。因此,作为企业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管理员,应具有一定的跨专业的知识水平、规划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具体来说,必须掌握下列两个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计算机网络规划与管理。包括网络基础知识、winnt高级管理技术、网络调试与数据维护技术等等。

会计电算化系统规划与管理。包括电算化系统的二次开发知识和高级管理技术。

在以往的初级培训中,只要具备单机操作的实验环境就几乎可以完成操作员应掌握的所有教学功能。操作员可以不必理会自己是在单机上还是在网络环境中,只要在程序组或桌面上启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客户端软件,就能够进行所有日常的工作。

但是,中级培训所需实验环境的设计难度远大于初级培训。主要表现在中级培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冲突:

1、培训规模与域控制器数量之间

在通常规模的培训过程中,由于域控制器(即网络服务器)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所以实验的可操作性极差,学员因无法亲身体会管理员的工作经历而只会“纸上谈兵”。而在中级培训的有关服务器管理和控制的实验内容所占比重和操作难度又极高,不是用空洞的理论知识能够弥补或替代得了的。即使在单个域环境中增加服务器数量,也不可能让所有学员模拟域控制器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2、教学内容与总课时数之间

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培训,企图在规定课时内保证“既要使讲授内容的深度和覆盖面适当,又要让学员的实践操作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原始的黑板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型系统的教学要求。

3、可操作性与可重复性之间

假设已经具备了让所有学员进行实践操作的网络环境,但是经过每个培训班学员进行的安装、设置、更改、删除,甚至是分区、格式化等实践操作之后,系统将会面目全非。如果没有特殊的手段,很难恢复到初始设置的环境并重复进行教学活动。

很显然,在单域模式的网络环境无法满足高效、可重复操作的教学与实验要求。因此,要想达到中级培训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有关网络实验室的概念和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设计出“利用windows 2000 server中文版域树模式,实现了在多个域中可并行模拟多企业电算化网络功能,并具备智能化恢复能力的、高效直观的erp教学与实验环境”的思路。

二、多域模式教学实验网络的设计思路

从事winnt网络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一方面,一个完整的域模式环境至少包含主域控制器(pdc)、备份域控制器(bdc)和用户工作站各一台。而且限定任何一个域中有且只有一个pdc。但是实验网络要求同时模拟pdc. bdc和用户工作站的所有功能。另一方面,用户应分为内置的administrator、guest(‘-s’组成员)以及由系统管理员创建的一般用户三种。其中,guest和一般用户只能从工作站登录到所在域中,不能通过域控制器完成系统各项管理、维护、数据备份等操作,只有系统管理员才具有以上所有或部分权力。这些规则似乎成为建立实验网络环境的障碍。

幸运的是,winnt提供了在同一个网络上建立多个域的机制。而且通过域之间的信任关系,可以实现跨越域的范围进行网络管理的功能。不仅如此,winnt支持的多主分区上多重引导功能,使得它能够很好地与windows98中文版(以下简称win98)或windows 2000 server中文版(以下简称 win2000)等系统并存于一台计算机中。另外,win2000的“域树”和“活动目录”管理机制,为用户实现大型或超大型网络的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将实验环境应具备的各项功能目标分开设计了。

1、建立多个域并存的环境

将实验网络的学员计算机规划为若干个实验单元——域,每个域是由pdc、bdc和用户工作站组成的计算机最小集合。在规划域的时候,应区分pdc和bdc的winnt安装选项,并向作为用户工作站的计算机上安装win98。

2、设计多重引导功能

作为教学实验环境,设计时除了具备中级培训的多域模式实验功能以外,还应当具备高效的教学功能。所以,将部分学员计算机硬盘规划为两个主分区,并可以设计成在两个主分区分别启动winnt和win98的多重引导模式。结合“多个域并存”的目标,每个域中作为pdc和bdc的计算机应具备多重引导功能。

3、利用域树实现多域的管理

在本系统中,我们利用win2000提供的管理域的新模式——“域树”和“活动目录”,来达到简化管理的目的。同时,它也可以充当win2000的教学和实验平台。为此,在网络实验环境中将一台高档pc机设计成win2000和winnt的多重引导平台。

4、高效的多媒体教学功能

事实说明,一个完整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对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为了满足本教学环境的实时性、交互性、可操作性等众多需求,同时也考虑到实验室的总体成本,可以采用软件版多媒体教学系统作为辅助教学系统。

5、初始环境的智能恢复能力

要解决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如何才能做到既要满足每个学员实验过程的系统化和完整程度,同时又要维持硬盘上系统的初始状态以便保证每一期教学的正常进行。多年的教学系统设计经验告诉我们,设计一套硬盘智能还原系统是最为可行的方法。

三、实现方法

下面以设计一个具有32台计算机的教学实验网络为例,探讨具体实现的方法和步骤。

1、拓扑结构

考虑到高效性、稳定性、通用性,以及可扩充性、可维护性等因素,本教学实验网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之上的快速交换式以太网。

2、基本组成

硬件平台。考虑到教学实验功能和成本,配置如下:

域树控制器1台:(控制机),采用pⅲ933/256mb/40gb*2ide/40x cd商用pc机。

主域控制器1台:(教师机),采用pⅲ700/256mb/40gb*2ide/40x cd的多媒体pc机。

域控制器20台:(学生机),采用cl600/128mb/20gb ide/集成声卡/耳麦的pc机。

用户工作站10台:(学生机),采用cl566/128mb/10gb ide/集成声卡/耳麦的pc机。

网卡32块:采用国产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卡,要求具备rj-45口;

交换机2台:采用国产24口10/100m自适应交换机。

网络布线:采用amp超五类utp双绞线。

注:实验网络环境中的计算机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分别充当括弧内标注的角色。

网络平台:域树控制器、域控制器、用户工作站实验平台分别采用windows系列的2000 server、nt server、98中文版操作系统。

erp实验平台:采用用友uferp—m8.1网络教学版。

数据高级应用平台:采用 excel 97中文专业版。

3、建立步骤

在硬件连接完成之后,就可以将设计思路分步实施了。

第一步 规划硬盘

域树控制器:将第一个硬盘规划为2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建议所有主分区采用ntfs格式化,扩展分区采用fat32格式化。然后以多重引导模式在第一个主分区引导win2000,第二个主分区引导winnt。将第二个硬盘规划为第一个硬盘的镜像盘或与第一个硬盘组成具有校验功能的raid 5带区集,模拟磁盘阵列的应用。

域控制器:把所有域控制器(pdc、bdc)的硬盘规划为2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第一个主分区采用ntfs格式化,第二个主分区与扩展分区都采用fat32格式化。然后安装为多重引导模式,第一个主分区引导winnt,第二个主分区引导win98。

用户工作站:根据硬盘容量可以规划为1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在主分区引导win98并采用fat32格式化。

第二步 设置与连接网络

当把本地操作系统安装完毕之后,就可以按照教学与实验功能分离设计的原则设置网络并可以建立连接了: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作为控制机、教师机和学生机的计算机分别启动winnt、winnt/98和win98。其中,教师机可以模拟pdc、bdc和用户工作站。当教师机模拟pdc时,可以将作为控制机的原pdc降级为bdc或启动win2000充当域树控制器。

在实验开始之前,将各种实验环境下每个预设实验单元中作为pdc、bdc和用户工作站的计算机划分出来,并分别设置其网络属性值。例如,在编号分别为a11、a12、a13的计算机组成的实验单元a1中,设置a11为pdc、a12为bdc、a13为用户工作站。然后由该单元内的学员登录到所在域中相互协作。

在各个模拟环境中,根据规划为每个域建立域用户、组的标准模板;创建共享资源并对其设置访问权限。同时可以建立域之间的信任关系,模拟企业多域网络中授权用户在信任域与委托域之间进行的跨越域的操作。

第三步 安装教学版uferp

教学版uferp的安装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个方面。注意在不同的教学、实验模式下,同一台计算机所充当的角色不同,所以在安装时应分别予以搭配。例如,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任一台学生机都应设置为客户端。但在实验环境的多域模式中,其中的有些计算机却充当域控制器,所以应设置其为服务器端。

第四步 设置多媒体教学系统

授课内容主要是在单域模式下完成的,而单域模式下的软件版多媒体教学系统安装简单、调试方便。只要将具备声卡和耳麦的控制机、教师机和学生机分别安装并分配计算机名称即可完成。由于教师机需要演示pdc.bdc和用户工作站的各种功能,所以应分别予以安装和设置。

第五步 设置硬盘还原系统

硬盘还原系统是近年来学校计算机教学实验环境中常用的辅助设备。目前比较流行的pci总线的第三代智能还原卡,不仅能够根据教学特点设置硬盘上的基本系统,而且为实验室管理员快速克隆硬盘、防治病毒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为了保持系统初始环境的安全性、完整性,同时又要满足教学、实验的可操作性,在每次教学实验开始之前,硬盘还原系统应预先初始化并设置为“手工还原”或“不还原”状态。对于cmos信息,可以根据实验内容涉及的程度来决定是否每次开机时还原就可以了。

第六步 建立与应用域树

在多个域上利用tcp/ip协议地址规划并建立“域树”。然后对域的帐号目录数据库进行统一调度,从而可以模拟企业intranet/extranet中管理、维护各个域帐号的“目录树”结构。

到此为止,我们得到了如附图1所示的教学实验网络环境的组成示意图。

4、综合应用

教学功能应用

在单域模式下,作为控制机、教师机的计算机根据教学方案启动不同的系统,并可充当pdc、bdc或用户工作站等不同的组合,完成不同的教学功能。而学员通过启动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学生机,接受教师的讲授和演示即可。常用的几种组合方案见表1。

实验功能应用

在多域模式的每个实验单元中,学员分别启动pdc、bdc和用户工作站,并以其内置管理组的成员身份登录进行域的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学员也可以完全不必在乎现有的实验环境,自行组合并进行网络的调试、设置,甚至可以从事域的重新规划和创建、磁盘的分区、格式化、安装网络操作系统等基础性的设置工作。

初始化功能应用

不管教学与实验环境每次受到人为改变、病毒破坏的程度如何,甚至即使出现了整个系统瘫痪等严重局面也不必担心。只要实验室管理员利用硬盘还原系统将每台计算机硬盘数据、cmos参数等还原到初始设置的状态即可万事大吉了。

四、结束语

本教学与实验环境的建立很好地解决了会计电算化中级培训所面临的许多难题。但在实际设计和应用时可能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

1、在多重引导中,win2000的ntfs5与winnt的ntfs4之间的匹配性存在一些限制。只有在winnt上安装service pack4或以上版本补丁程序之后才能识别ntfs5。

2、在网络布线和连接时,建议尽量使同一个实验单元中的各个计算机连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这样可以减少桥接次数,保证数据帧的高传输。

3、有条件的可以模拟诸如磁带机、移动存储设备或光盘刻录机等设备的数据备份,以及进行ras的慢速连接等实验。

第3篇: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区别范文

1.1总体变化

(1)取消旧指标中的综合指标

旧指标包括有综合指标和分项指标两部分。但随着高速公路逐步向山区发展、改扩建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国家审批项目程序的变化,综合指标不仅使用率越来越低,更为严重的是越来越难以真实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费用,因此,新指标中取消了综合指标。

(2)材料、机械表现形式更为具体

旧指标中将部分材料价格综合为一个价格,机械费用综合为一个机械使用费,按年价格上涨率对其进行调整,难以反映出各种建材、燃料价格的市场变化情况。因此,新指标同概算预算定额一样,全部列出指标子目中所有材料、机械的名称及消耗数量,可以随市场变化情况调整各种所用材料、机械的单价,使投资估算更符合实际。

(3)取消旧指标的其他工程费费率

旧指标中清除场地、拆除旧构造物、绿化工程、临时轨道铺设、便道、便桥、临时电力线路、临时码头等等均以费率形式体现。但根据当前公路建设的特点,不宜将上述内容进行综合以费率形式体现,因此,新指标将其综合到具体指标中或是单列项目进行计算,如此更能反映项目的特点,有利于合理确定项目投资估算。

1.2分项指标

(1)路基工程

路基土石方工程不再以设计断面方计价,拆分为挖方、填方、借方等子目具体体现;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不再分道路等级按处理长度来计算,改为按处治面积分处治深度分别计算。

(2)路面工程

新指标新增水泥石屑、水泥石灰土、水泥石灰砂砾土、水泥石灰碎石、水泥石灰砂砾土、水泥石灰碎石土等基层指标,新增当前应用广泛的改性沥青路面、沥青玛蹄脂路面以及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指标。

(3)桥梁工程

新指标里桥梁按标准跨径16m进行划分;增加了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预制安装指标;增加了悬索桥、斜拉桥、钢管拱等特殊结构桥梁的基础、下部、上部结构指标,以适应当前大跨径桥梁建设的需要;增加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的高墩桥梁的指标。

(4)涵洞工程

新指标将旧指标中不分涵洞结构形式、按照地区和道路等级划分子目、以道为计量单位修订为划分结构形式、按照跨径划分子目、以米为计量单位,以满足工程中各种涵洞的编制需求。

(5)隧道工程

根据当前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将长大隧道以及近年来隧道建设中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纳入新指标中,按照分离式、连拱、小净距、道路等级、车道数、隧道长度等对隧道工程进行细化计算。

(6)交叉工程

新指标取消了旧指标中分离式立体交叉桥梁的单独指标,修订为按照桥梁工程指标进行计算;将通道桥旧指标中按道计算修订为按洞身长度和洞口计算;将人行天桥修订为按桥面面积计算;互通式立交中匝道工程修订为按照不同匝道宽度划分子目进行计算,增加了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匝道桥指标。

(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新指标增加了隧道工程机电设施和单独立项的桥梁工程机电设施指标;将监控、通信、收费、服务房屋等项目分别修订为:监控系统分一般监控和全程监控,按照路线总长度扣除隧道长度(双洞)后的长度计算;通信系统分通信管道和通信系统,按路线长度计算;收费系统按车道数计算;服务房屋按项目所需房屋建筑面积之和计算(不包括收费天棚的建筑面积)。

(8)临时工程

旧指标中该部分工程费用以费率的形式体现,新指标则新增加了“临时工程”这一单位工程,按照临时便道、临时便桥、临时码头等子目分项进行计算。

1.3编制办法

新编制办法较旧编制办法有较大调整,力求与《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相衔接,规定项目建议书投资估算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采用统一的项目表及表格样式,项目表的工程类别划分方法及费率与《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B06-2007)的规定一致。

2指标水平测算及测算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际公路工程项目的运算,粗略测算新指标与旧指标、新指标与概算定额之间的水平差异程度,初步了解新指标所计算的项目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1)测算范围

指标水平测算主要针对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部分。

(2)测算方法

采用横向对比法及纵向对比法进行测算。横向对比法是指对同一工程项目分别运用新指标和旧指标计算其工程造价,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纵向对比法是指对同一工程项目分别运用新指标和概算定额计算其工程造价,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3)测算结果

选取某省两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进行测算,项目一为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项目,项目二为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项目,两者均为新建高速公路项目。对比新旧估算指标计算建安费的差异,项目一新指标较旧指标增加9.43%,项目二新指标较旧指标增加16.02%;新指标计算建安费与概算建安费的差异,项目一新指标估算较概算增加0.12%,项目二新指标估算较概算增加2.37%。项目二桥涵工程和交叉工程估算与概算金额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项目二是山岭重丘区项目,因地形地势复杂,可研阶段编制估算,确定的桥涵设置数量与初设阶段经过深度测量的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估算中桥涵指标是按桥面积综合计算,若桥涵的基础较深,墩高较高,桥涵的造价会有一定差异;估算中互通立交区主线路段工程量计入主线工程中,概算中互通立交区的造价包含立交区主线工程量。

(4)测算结论

测算结果显示,在可对比的情况下,采用新指标和新编制办法编制的投资估算比采用旧指标和旧编制办法在建筑安装工程费部分高出10%~15%;采用新指标和新编制办法编制的投资估算与概算相比较在建筑安装工程费部分平均高出2%;新指标与旧指标、新指标与概算之间的差异,地形复杂、构造物比例较高的项目明显高于地形平坦、构造物比例较低的项目。测算结果可以说明,新指标及新编制办法更贴近于设计阶段造价的编制方式,与目前执行的概算预算定额形成较好衔接,能包含住大多数项目的概算,满足项目前期工作中计价的需求,其体现出的造价水平基本上与当前公路行业的发展特点相一致,有利于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合理控制。

3新指标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指标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新指标尚未涵盖全部新工艺

尽管新指标相对旧指标已经补充了许多新项目,但近年来公路工程技术发展较快,如改扩建工程、橡胶沥青路面、旋挖桩、转体施工、钢桁架梁架设、交通工程的信息设备更新迅速等,这些项目尚未在新指标中得到有效反映。

(2)软基处理工程偏差仍较明显

新指标在软基处理方面依据不同的处理深度、处理方式等进行分类,按处理面积进行计算,相对于旧指标已有较大改进,但实际应用后发现,新指标计算的软基处理工程费用与实际发生额仍有较大偏差,特别是某些新工艺的软基处理方式偏差会更显著些。

(3)路面工程综合不到位

新指标存在着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附属工程,如沥青拌和设备安拆、场地硬化、综合运距、透层、封层、粘层等综合不到位的问题,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新指标往往比概算低。

(4)无法全面准确计价跨海大桥工程费用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水平的发展,桥梁建设从江河跨向海洋,杭州湾跨海大桥、湛江海湾大桥、上海东海大桥等均已建成通车。这些跨海大桥建设中,采用了许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特别是尽可能将大量海上现场作业转为陆地预制作业,然后使用大型船机设备海上安装,加快了大桥建设速度,保证了工程质量。但新指标没能完全反映海上桥梁施工的工艺,给统一和规范跨海大桥工程的计价带来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需不断跟踪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收集、积累相关资料和数据,及时对新指标进行调整、完善,及时增补新项目,提高新指标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4新指标对可研阶段技术资料的要求

鉴于新指标在项目划分、指标单位等诸多方面与旧指标有显著差别,这对公路项目可研阶段工程计算及工程设计图表提出了不同于旧指标的新要求。

4.1加强对料场、材料单价等基础资料的调查测量

由于新指标同概预算定额一样,将指标子目所有的材料、机械的名称及消耗量全部列出,因此,在采用新指标编制估算时,料场位置、运距、产量、底价以及建材的供应地点、运距、运输方式、市场价格等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所用材料、机械的价格高低,进而影响项目估算的合理性。

4.2对工程设计的要求

(1)路基土石方

在进行土石方总体调配计算的基础上,明确挖方、填方、借方数量以及填方中远运利用方、借方的运距。

(2)排水及防护工程

边沟、排水沟、护坡、挡墙等结构物应按砌石圬工、片石圬工、混凝土圬工进行划分,分别提供工程量;骨架护坡、喷射混凝土、锚杆框架梁、预应力锚索等防护形式应提供喷播面积、锚杆及锚索长度等工程量。

(3)软基处理

按软基处理深度(≤3m、>3m≤12m、>12m≤20m进行划分)、处理方式(清淤换填、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粉喷桩等)分列计算软基处理面积,并提出包括处理长度、实体工程量等在内的详细工程量,以便当确定具体处理方式后可采用概算定额进行计算。

(4)涵洞工程

应按涵洞形式分别提供涵洞道数、跨径、长度等工程量。

(5)桥梁工程

在采用旧指标时所提供的工程量基础上,还应提供各结构型式桥梁的墩高、水位等数据。技术复杂大桥应提供总体施工方案及大型辅助工程数量(如钢围堰等)。

(6)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量表中,应提供明洞长度、各类围岩等级长度、管棚设计工程量、超前小导管设计工程量、注浆工程量等较详细工程量数据。

(7)交叉工程

应将互通立交主线段的全部工程量(包括土石方、排水防护、软基处理、路面、桥涵等等)计入该互通立交之中,并于互通立交各项工程量设计表中分别计列。

(8)交通安全设施

采用新指标时,一级及以下等级公路,应按初步设计的标准进行设计,提供相应的工程量。

(9)绿化环保工程

应提供项目取、弃土场生态防护工程量,一级及以下等级公路,应按初步设计的标准进行设计,提供相应的工程量。

5结语

第4篇: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土方工程;工程量;计算;土方调配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5-0072-02

1 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

场地平整的工作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我们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设计平面的标高和天然地面的标高之差,可以得到场地各点的施工高度,由此可计算场地平整的土方量。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方法通常有方格网法和断面法。方格网法适用于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断面法则多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区。

1.1 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

选择设计标高,需考虑以下因素:

1)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2)尽量利用地形,以减少挖方数量;

3)场地以内的挖方与填方能达到相互平衡以降低土方运输费用;

4)要有一定的泄水坡度(≥2960),使其满足排水要求;

5)考虑最高洪水位的要求。当设计文件上对场地标高无特定要求时,场地的设计标高可照下述步骤和方法确定。

(1)初步计算场地

设计标高将地形图划分方格,方格一般采用20m×20m~40m×40m,如图1(a)所示。每个方格的角点标高,一般根据地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的标高,用插入法求得:在无地形图的情况下,也可在地面用木桩打好方格网,然后用仪器直接测出。

一般说来,理想的设计标高,应该使场地内的土方在平整前和平整后相等而达到挖方和填方的平衡,如图1 (b)所示,即

式中:H0-计算的场地设计标高(m); a-方格边长(m);H11,…, H22任一个方格的4个角点的标高 (m)。

从图1 中可看出,H11系中一个方格的角点标高,H22和H21均系2个方格公共的角点标高,H22则系4个方格公共的角点标高。如果将所有方格的4个角点标高相加,那么,类似H11,这样的角点标高加了1次,类似H12和H21的标高加了2次,而类似H22的标高则加了4次。因此,上式可改写成下列的形式:

(2)计算设计标高的调整值

式(1-3)所计算的标高,纯系理论计算值,实际上,还需考虑以下因素进行调整:

①由于上具有可松性,必要时应相应地提高设计标高;

②由于设计标高以上的各种填方工程用土量影响设计标高的降低,或者设计标高以下的各种挖方工程而影响设计标高的提高;

③由于边坡填挖土方量不等(特别是坡度变化大时)而影响设计标高的增减;

④根据经济比较结果,而将部分挖方就近弃土于场外,或将部分填方就近取土于场外而引起挖填土的变化,需增减设计标高。

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根据每个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和实际采用的设计标高,算出相应的角点填挖高度,然后计算每一个方格的土方量,并算出场地边坡的土方量,再将场地上所有方格和边坡的挖填土方量分别求和,这样即可以得到整个场地的挖、填土总方量。

1)场地各方格的土方量的计算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已有地形图划分成若干个方格网,尽量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网对应。将设计坐标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写在方格网的左上角,挖方为“一”,填方为“+”,如图2所示。各方格网点的挖填高度计算公式:

(1-4)

式中:hn-各角点的挖填高度,即施工高度(m),以“+”为填,以“一”为挖;

Hn-角点的设计标高(m),若无泄水坡时,即为场地的设计标高;

H-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m)。

(2)计算零点位置

在一个方格网内同时有填方或挖方时,要先算出方格网边的零点位置,并标注于方格网上,连接零点就得零线,是填方区与挖方区的分界线。零点位置可采用图解法直接求出或用计算公式确定,如图3和图4所示。

h1、h2-分别为填和挖角点施工高度; x1、x2-分别为零点至填和挖角点水平距离

2)边坡的土方量的计算

场地挖方区和填方区的边沿,都需要做成边坡,其平面图如图5所示。边坡的土方工程量可以划分成两种近似的几何形体,即三角棱锥体(如场地边坡平面图5中体积①一③,⑤一⑩即为三角棱锥体)和三角棱柱体(如场地边坡平面图中体积④即为三角棱柱体)。

2 基坑、基槽土方量

计算基坑、基槽上方量计算可按立体几何中的拟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平面做底的一种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

2.1 基坑土方量

所谓基坑是指长宽比小于等于3的矩形土体。如图6所示,基坑土方量近似计算公式:

式中:V-基坑土方量(m3);A1、A2-基坑的上、下底面积(m2);A0-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2);H-基坑深度(m)。

2.2 基槽.路堤土方量

基槽与路堤通常根据其形状(曲线、折线、变截面等)划分成若干计算段,分段计算土方量,然后再累加求得总的土方工程量。基槽第i段如图7所示。其土方量计算公式: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

(2-3)

式中:V-基槽总土方量(m3);Vi-第i段基槽土方量(m3);

Ai1、Ai2-基槽的上、下底面积(m2);Ai0-基槽中截面的面积(m2);Li-基槽长度(m)。

3 土方调配量的计算

土方调配,就是对挖土的利用、堆弃和填土的取得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的处理。好的土方调配方案,应该是使土方运输量或费用达到最小,而且又能方便施工。

3.1 土方调配原则

1)应力求达到挖、填平衡和运距最短的原则;

2)土方调配应考虑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3)土方调配应采取分区与全场相结合来考虑的原则;

4)土方调配还应尽可能与大型地下建筑物的施工相结合;

5)合理布置挖、填方分区线,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运输线路,使土方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3.2 土方调配图表的编制

场地土方调配,需作成相应的土方调配图表,其编制的方法如下:

1)划分调配区。在场地平面图上先划出挖、填区的分界零线;根据地形及地理条件,把挖方区和填方区再适当地划分为若干调配区,其大小应满足土方机械的操作要求,例如调配区的大小应大于或等于机械的铲土长度;

2)计算土方量。计算各调配区土方量,并标明在图上;

3)求出每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取场地或方格网中的纵横两边为坐标轴,分别求出各区土方的重心位置,即

式中:、-挖或填方调配区的重心坐标;V-每个方格的土方量(m3);

X、y-每个方格的重心坐标。

有时因地形复杂,重心的计算颇为繁琐,所以也有用作图法近似地求出形心位置以代替重心位置的,此法用得较多。

当挖方区土方重心和填方区土方重心分别求出后,标于相应的调配区图上,然后用比例尺量出每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

当填、挖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较远,采用汽车、自行式铲运机或其他运土工具沿工地道路或规定线路运土时,其运距应按实计算。

3.3 土方最优调配方案

好的调配方案就是要在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地貌的情况下,使土方总的运输量最小。

大型的土方工程,可利用电算求解该线性规划问题。如果是中小工程,挖填方数目不多,可采用如下的“表上作业法”求解土方调配问题。

4 结论

总之,土方工程工程量大、施工条件复杂,受到的影响因素多,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详细分析与核对各项技术资料,对土方工程进行精心的计算,从而制定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第5篇: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水厂生产;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设计

一、水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设计概述

1.水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设计意义

当代社会, 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这种形势给众水厂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使得其面临极大的挑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水厂的生产压力不断增加、设备的运转负荷也急剧上升。在长期高负荷的运转状态下, 一些重要设备难免会出现故障或者损耗, 导致生产无法继续。这样不仅影响了水厂的经济效益, 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这种形势下, 水厂必须要提高管理水平。利用先进的手段, 来对重要生产设备进行有效的监管。自动化技术的提出以及应用帮助水厂管理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即水厂通过设计实施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 实现对重要设备的有效监管。利用这种平台, 不仅可以对重要设备进行有效监管, 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员工压力。为促进无人值守水厂的建设奠定基础, 实现水厂的改革创新。

2.水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设计要求

水厂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设计是水厂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 必须要依据水厂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此外, 为了设计出科学, 有效的自动化控制平台应当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1)在平台设计中协调好集中管理与分散控制的关系

由于水厂的整个生产过程较为复杂,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新兴的设备也被运用到水厂生产中, 这些都使得水厂管理变得复杂。因此, 对于自动化控制平台的功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传统的平台设计往往会局限于集中控制上。基于这种理念的自动化平台, 实际操作中所起的效果较为有限。因此, 当前应当转换思想, 设计出集中管理与分散控制相统一的自动化控制平台。

(2)设计的平台要充分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特征

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要与现代科技相适应, 其中必须具备的特征就是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从而更好的将系统搜集的数据进行传输,使系统更好监测设备以及帮助人员更好的掌握信息。

(3)功能完善、管理有序

基于中央控制系统与分控站系统相结合的自控平台监测任务繁重, 所要搜集的数据也较为复杂。因此, 必须要对这些分系统进行有效的功能划分,完善系统功能且使其能够有序运行。例如中央控制系统负责全厂范围的运行监视、生产调度、信息服务等功能, 而一些分控站则实现一定区域内设备的现场操作、管理。

二、实例概况

本水厂工程, 自控系统采用由中心监控计算机和现场级各控制单元组成的两个层次的集散系统, 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液晶显示器技术于一体。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连接中央监控平台与各分控站, 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微机测控管理系统, 并能保证各现场分站能独立和稳定工作。

三、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1.供电电源

自来水厂离不开电力的支撑, 在其生产过程中,一旦遇到断电事故, 则会直接造成供水中断, 对水厂、社会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在电气设计中必须要注意供电电源的合理配备。一般而言,应当设置一路10kW且能够负担厂内全部用电负荷的独立电源。此外, 还需设置备用电源, 一般会使用柴油发电机供电。远期两回路10kW电源一用一备, 母线联络运行, 两个进线柜手车机械互锁。

2.负荷计算

本工程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 并且根据工艺设备分期投入的情况, 按近期进行负荷计算。根据工艺及其他有关专业提出用电设备总装机容量1003.1kW, 常开容量694.79kW。用电设备均为380V低压电动机。经计算, 计算负荷为Pjs=545.59kW,Qjs=357.93KVar,Sjs=651.76KVA。本次选用一台 S1I-M100010,100.4kW ,100KVA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变压器负荷率为65.2%, 变压器联结组别选择Dyn11联结。根据工艺远期提供资料, 远期拆换一台75kW水泵机组, 增加3台450kW水泵, 电机为10kW高压电机。

3.供配电设计

(1)高压配电系统及变配电间布置

依据负荷计算结果以及水厂的实际负荷情况,在送水泵房附近设变配电间一座, 负责近、远期厂区各工段设备用电。10kW高压线路终端杆立于围墙外, 以高压电缆引入变配电间高压侧。变配电间采用单层布置, 内设高压开关室、低压开关室、电容器室、控制室、变压器室、值班室。

(2)其他设计与电气保护

低压配电系统方面, 由于0.4kW侧由于出线回路数量多, 故采用单电源单母线的结线方式。对于电气保护中, 低压电动机具有短路、过负荷保护等,低压进线总开关设过载延时、短路速断保护。

4.水厂电气自动平台具体设计

(1)设计总方案

依据水厂的实际情况分析, 设计本水厂电气自控平台为三级监控结构, 分别为工厂管理级、区域监控级、现场测控级, 这三个级别在具体操作上分别是中央控制平台、现场控制平台、现场控制设备和仪表。三个级别的具体连接由信息网络和控制网络连接实现, 信息网络采用工业以太网, 控制网络采取现场总线和I0工相结合的手段。

(2)中央控制平台

全厂控制中心设在净水厂区中心控制室内, 配水厂区控制中心设在配水泵站中心控制室内, 配水厂区与净水厂区之间采用光缆进行通讯。全厂控制中心由2台操作站计算机、1台视频管理计算机、1台工程师站、大屏幕投影系统、不间断供电电源、数据图表打印记录装置等构成, 配水厂区控制中心则由1台操作站计算机、1台视频管理计算机、不间断供电电源构成。

四、结语

总而言之, 水厂能否正常安全运转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不管对个人、家庭还是企业, 乃至整个社会、国家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 有关人员必须要加强水厂的管理。不仅要从人员管理上努力, 还应当结合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完善水厂管理工作, 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的建立就是经实践证明的高效的水厂设备管理手段。通过科学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的设计以及实施, 可以有效的监控水厂运行中重要设备的工作状态, 分析故障发展趋势。并且及时采取措施, 将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极大的提升了水厂管理工作水平, 为水厂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仁祥.电力新技术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第6篇: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区别范文

长沟骨干坝位于距固原城46km的张易镇上马泉村,属葫芦河流域,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28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00mm,最大冻土层深度1.5m。长沟骨干坝控制流域面积3.02km2,总库容50.1万m3,有效库容26.1万m3,年蓄水量7.8万m3。该骨干坝建成后,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当地周围200亩耕地没有进行配套建设,当地农民迫切希望能利用骨干坝水实现旱地改水浇地,增加收成。当地现状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种植比例是:夏粮(主要以小麦为主)占种植总面积的60%左右,油料经济类作物占10%,秋粮作物(马铃薯、糜谷等)占种植总面积的30%。规划保持现状作物种植结构不变。

2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2.1工程总体规划布置

根据实地勘察,规划在长沟骨干坝水源工程左岸某一建设条件较好的地方建扬水小泵站1座,水由泵站通过320m长扬水管道输送至左岸地势较高的灌溉区,再输送至田间各级管道进行灌溉。田间采用占地少,施工和管理方便的管道输水节灌技术。按地埋干、支两级管道布设,干管基本平行等高线布置,长510m,支管沿干管基本垂直等高线布置,其余间距约100m,末端支管长150m,其余支管长200m左右,沿支管每隔50m左右设垂直地面竖管及给水栓进行灌溉。干支管结合处设闸阀井,井内安装水表及支管控制阀和节制阀等设备。管材均选用PVC管,田间采小畦灌溉。

2.2设计灌溉定额

灌溉定额是灌区设计的主要依据。查宁夏区域统一灌溉定额表知:灌溉区主要作物净灌溉定额分别为:小麦:M净=175m3/亩。胡麻:M净=120m3/亩,马铃薯:M净=120m3/亩,则综合净灌溉定额为:0.6×175+0.1×120+0.3×120=153(m3/亩)。灌溉区采用两级管道输水,灌溉水利用系数按经验值η水取0.85,则综合毛灌溉定额:M综,毛=M综,净/η水=153/0.85=180(m3/亩)。200亩灌区年总灌溉需水量为3.6万m3。不同作物在生长关键期灌水次数和时间有所不同,小麦全生育期分4次灌水,即冬灌、拨节水、抽穗水、灌浆水,平均净灌水定额为175/4=43.8(m3/亩)。胡麻和洋芋年灌水3次,其中播前灌溉1次,生长期灌溉2次,每次约40m3/亩。

2.3机泵选型及配套

机泵选择要根据设计流量及最大扬程确定。设计时要注意:①扬水管道尽量选用比经济流速计算管径偏大,以减少水头损失,降低水泵扬程;②在计算水头损失时一定要按照选用管径的内径而非外径计算,否则计算水头损失偏小,可能造成扬程不够现象;③配套的电机功率宜略大于选用的水泵轴功率,使水泵在正常运行时尽量能在高效区工作,且满足最大、最小扬程时都能运行。

2.3.1设计流量

机泵设计流量按公式Q=mAα/Ttη确定,为方便计算,选择主要作物小麦灌溉所需流量为水泵设计流量。式中:净灌水定额m=43.8m3/亩,灌溉面积A=200亩,种植比例α=0.6,灌水延续时间按T=8(d),机泵每天工作时间按t=16h,灌溉水利用系数取η=0.85,则设计流量计算结果为Q=48.3(m3/h)。

2.3.2设计扬程

①管径的确定。管径计算根据经济流速公式d=1.13(Q/V)1/2进行计算。经计算,水泵进水管管径选取ф110的钢丝胶管,出水管选取直径为Φ140的PVC管,干管和支管分别为Φ125和Φ110的PVC管,压力等级均为0.6MPa。②管道水头损失计算。管道水头损失包括管段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③设计扬程的确定。机泵设计扬程按公式H设=hf+hj+h+0.2进行计算,一般选择灌溉最不利点计算设计扬程,在干管末端连接的支管末端供水点为本灌区最不利灌溉点(地面高程2125.5m),最低取水位2077.5m。

2.3.3机泵选型及电机配套

根据设计流量Q=48.3m3/h和设计扬程H设=60.3m,选用1台80-50-250A型水泵,根据水泵的转速、轴功率和动力等系数选用1台Y160L-2型电动机,配套的电机功率宜略大于选用的水泵轴功率。

2.4管道设计

管道纵断面设计包括设计水压线,管道中心线,地面线。一般要求地面线高于管道中心线(沟涵处除外),设计水压线高于管道中心线,否则不合理,需要调整管路。管道横断面设计:设计管沟开挖深1.5m(最大冻土层下),底宽0.4m,口宽1.3m,边坡1:0.3,地埋管道以上填土必须夯实。在管道的转弯处或起伏变化较大处设混凝土镇墩,以便稳定管道。同时,可根据需要,在管道隆起部位设自动排气阀,管路最低处(如沟道)设泄水闸,以防水锤等现象发生,确保管道正常运行。

2.5泵房设计

设计泵房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2m2,水泵基座采用防渗效果较好钢筋砼整体现浇结构,泵房长7.52m,宽4.68m,净高3m,内部分工作房及配电房。泵房内水泵安装高程为2081.4m,设计进水池最低水位2077.5m,池底高程2076.00m,泵房进水池为圆形,进水池前设引水渠,均采用钢筋砼整体现浇结构。

3结语

第7篇: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区别范文

摘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技术,分析旅游规划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探讨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为主制作旅游规划效果图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旅游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这个“处于朝阳状态的朝阳产业”,开始与计算机有了密切的联系。各旅游企业逐渐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与手段,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开启旅游电子商务的道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各个学科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旅游规划中,电脑日益取代画笔,成为旅游规划设计人员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1效果图在旅游规划设计中的作用1

在进行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体规划设计中,一般都会涉及到土方、水景、道路、建筑、植被、人口迁移等多方面的配套工作在图纸上修改困难,表达不直观的缺点。利用计算机技术绘制的旅游规划效果图能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表达规划设计概念,检验和修改设计的缺陷, 帮助完善旅游设计方案。在旅游规划设计中, 设计者通过实地考察并经过深思熟虑, 在头脑中有了初步的轮廓, 通过计算机效果图来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计算机辅助效果图具有清晰度、仿真性、精细度高的优点, 具有多视角的模型、逼真的效果、真实的环境, 它对理解旅游规划设计方案非常直观。目前,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当中,AutoCAD、Photoshop、3DSMAX作为设计类主要应用软件在旅游规划设计效果图渲染、平面方案、三维效果或施工图设计后期处理中,以其逼真的效果、精美的图案、取得了人工设计所无法比拟的巨大效益。

2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旅游规划设计应用中的特点

利用计算机软件作为制图工具应用到旅游规划中, 可采用AutoCAD 来进行平面的建模, 而其3D 部分的功能, 大部分同行都会用3DSMAX 来代替AutoCAD 来进行三维建模, 然后进一步应用Photoshop 来进行后期的处理。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进行旅游规划, 其优点表现在绘图精度高、制图速度快、表现内容快捷、材质效果逼真、出图质量高等。由于场地空间由三维模型描述, 透视关系由计算机精确计算完成, 并可对同一模型设定不同的观察视点, 一次形成不同视距、不同视角的透视场景, 因此能够全面地反映不同视点的旅游规划设计效果。用3DS MAX 绘制旅游规划设计图, 可一次绘制出平面、立面、轴测、鸟瞰等多套图纸。与手工绘图相比, 由于电子图形易于多次修改和重复利用, 因此为设计修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克服了手工图难于修改、不易保存及交流困难的缺陷,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省了材料消耗。

3 旅游规划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在旅游规划当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常用软件包括AutoCAD、3DSMAX和Photoshop等,虽然计算机辅助设计相比人工制图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如果在制作当中不注意方法和技巧同样无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应用前应对旅游规划设计进行整体分析, 分析景区旅游规划的主体和细节, 确定旅游规划效果图要表现的主体和整体效果, 从而确定需要表现多少复杂的细节以及刻画到如何细致的程度。

3.1 旅游规划区的风景景观工程

3.1.1 旅游规划区原始资料为光栅类

方法一:在AutoCAD中矢量光栅混排,利用图案填充表达设计意图,其图像不是真彩色。

方法二:在Photoshop、CorelDRAW中利用路径等勾边处理,这种图像真彩色。

3.1.2 旅游规划区原始资料为矢量类

方法一:在AutoCAD中利用图案填充表达设计意图。这种图像不是真彩色。

方法二:在AutoCAD中绘制完成后,利用系统打印机输出图片,在Photoshop、CorelDRAW中后期处理,这种图像是真彩色。

3.2 旅游规划区的场地规划

包括水域利用、开放空间与公共绿地、旅游游憩地规划。主要分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 由于设计的细化,细节增多,更接近于概念规划,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利用主要如下:

3.2.1 平面类

在AutoCAD中绘制完成方案后,制作出将来图纸大小的边框,利用系统光栅格式打印机输出图片,地形图和设计图分别输出,分辨率应保持一致,在Photoshop中将两张图叠合.用选择工具将设计图纸的留白部分删除,建立不同的物体层,对各种设计元素细化。

3.2.2 自然景观效果图类

方法一:AutoCAD和Photoshop结合,在AutoCAD中将视图转为三维视图,用camera调整视图,合适后打印为图片格式,在Photoshop中进行背景建筑、地被景观、植物的合成。

方法二:AutoCAD、3DMAX、Photoshop单线程结合,AutoCAD制作设计方案图,在3DMAX中将其导入修改物体渲染属性,将Renderable属性打开, 将道路利用导入的线框建模,渲染出工作图。利用Photoshop中进行背景建筑、地被景观、植物的合成。

方法三:AutoCAD、3DMAX、Photoshop交叉运用,利用上述制作平面彩图方法,制作出精细的平面图,将其存为两张图,一张包含地面信息,一张包含植物布置图,将dwg图导入3dmax,将道路拉伸建模,边框拉伸为高度为0的平面,利用FFD工具将地面进行地貌处理或terrain建立微地形,将包含地面信息的图贴于边框平面上,建立相机、灯光,调整合适后渲染出图片,将边框平面材质贴图更换为植物布置图,渲染出分辨率一样的图片,在Photoshop中叠和合二者,利用道路和地物把握尺度,利用植物布置贴图渲染结果定位植物配制。可较完善的表现设计者的意图,同时分析设计的缺陷。

3.2.3人工景观效果图类

AutoCAD、3DMAX、Photoshop交叉运用,利用上述方法获得场地的自然景观设计效果图,将建筑模型、小品模型等付材质后合并到上述过程的MAX文件中,调整比例位置,调整材质、灯光,用同样的摄像机视图渲染同像素的ShadOW图片,Photoshop中将其上述图片叠合。进一步编辑处理明暗度、对比度、色调等。

3.3 旅游规划中地形地貌的再现

AutoCAD、3DMAX运用,将带有等高线的DWG图导人3DMAX,将等高线分离为单独物体,利用terain建立微地形。用草地或材质制作地形。

4旅游规划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展望

在旅游规划的设计和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能够更加真实地刻画出各种景观要素的色彩、质感,能够营造出极其真实的环境,还能进行精细的修改,并能通过电脑运算来进行各种复杂的后期加工,产生经济可行的特殊效果,今后旅游规划人员不论是外出考察还是在实验室进行工程设计都将与其紧密结合,无论是照片修复、语音录入还是道路规划、旅游线路策划都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形成了相结合的关系。如何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很好地与旅游规划的结合,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淑玲. Photoshop CS2景观效果图后期表现教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张勇.三维软件新技术在园林效果图制作中的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05(1):46-49.

[3]杨桂华,齐扎拉.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研究[J].思想战线,2000(5):82-85.

[4]蔡家成.漂流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管理[J].中国旅游报,2004(5).

第8篇: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商业综合楼;消防设计

1.设计范围和建设规模

本项目位于广州科学城开创大道与广汕公路交界处。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87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050平方米。

2.功能

本工程分商场和酒店两部分。负二层为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负一层为超市、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商场1-3层为商业,4层为电影院、餐饮和KTV,5层为放映室等电影院辅助功能;酒店1-5层为酒店配套,6层为架空层,7-14层为客房。

3.总平面

本项目地块形状呈梯形,东面为8米宽开创大道辅道,西面为7米宽长安村村道,南面为10宽长平路,北面为7米宽小路。与四周邻近建筑间距均满足防火规范中5.2条关于建筑物之间防火间距的要求。酒店南、北两面可作为消防登高面,满足登高面长度大于一个长边长度要求。

4.建筑、结构

4.1建筑的功能分区、平面布局

黄陂商业楼主体建筑划分为东面的酒店和西面的商场,酒店为一栋地下2层,地上14层建筑,建筑高度为53.4米,属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地上、地下均为一级耐火等级。商场为一栋地下2层,地上5层建筑,建筑高度为23.4米,属多层公建,其耐火等级地上为二级,地下为一级。

商场及酒店一至三层设置中央空调系统,酒店四、五层设置VRV空调系统,客房采用分体空调。酒店属于普通旅馆。

消防控制室设在地下一层,靠近长平路,直通室外。消防水泵房设在地下二层,直通疏散梯。发电机房设在地下二层,发电机房与储油间用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分隔。

黄陂商业楼设置地下机动车库,停车数量为401辆,属二类汽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一层设有商业、非机动车库和机动车库以及设备用房,相互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其连接口设置甲级防火门和特级防火卷帘。地下室内的汽车疏散方式采取坡道式疏散,分别在南面和北面各设置一个直通室外且宽度不小于7米的汽车疏散出入口。同时,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置两个人员安全疏散出口,通过防烟楼梯间到达首层直通室外。

黄陂商业楼地下二层功能为机动车车库、设备用房。其中,机动车库每个防火分区不超过4000平方米,每个防火分区均至少有两个安全疏散出口,且至少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疏散出口。非机动车车库、设备用房每个防火分区不超过1000平方米,地下一层机动车车库每个防火分区不超过4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商场每个防火分区不超过2000平方米,每个防火分区均至少有两个安全疏散出口,且至少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疏散出口。

黄陂商业楼商场地上功能为商业、餐饮、影院,其中,首层商场的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10000平方米,二层以上商场的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5000平方米;酒店功能为住宿以及酒店配套等。酒店的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

4.2安全疏散

(1)各层安全疏散计算宽度如下:

地下一层:地下一层功能为超市、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和设备用房。

超市面积为9083平方米,共分为五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2000平方米。根据规范要求,地下商场疏散宽度=商场面积×0.7(面积折算系数)×0.85(疏散宽度人数换算系数)×0.75/100(每100人需要的疏散宽度)=9083×0.7×0.85×0.75/100=40.6米,现本层商场部分疏散宽度总和为47.8米,满足规范要求。

首层:商场首层面积为6182平方米,为一个防火分区,根据规范要求,首层商场疏散宽度=商场面积×0.5(面积折算系数)×0.85(疏散宽度人数换算系数)×0.65/100(每100人需要的疏散宽度)。商场首层疏散宽度=6182×0.5×0.85×0.65/100=17.1米。商场首层设有疏散宽度32米,满足规范要求。

二层:商场二层面积为5878平方米,共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根据规范要求,二层商场疏散宽度=商场面积×0.5(面积折算系数)×0.85(疏散宽度人数换算系数)×0.65/100(每100人需要的疏散宽度)。酒店二层面积为723平方米,为一个防火分区,功能为健身房。按3平方米/人计算,疏散宽度=723(健身房面积)/3(每人3平方米)×1.0/100(每100人需要的疏散宽度)=2.5米。本层设有疏散宽度2.69米,满足规范要求。

三层:商场三层面积为6029平方米,共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根据规范要求,三层商场疏散宽度=商场面积×0.5(面积折算系数)×0.77(疏散宽度人数换算系数)×0.75/100(每100人需要的疏散宽度)。酒店三层面积为958平方米,为一个防火分区,功能为桌球和。按4平方米/人计算,防火分区21的疏散宽度=958(桌球和)/4(每人4平方米)×1.0/100(每100人需要的疏散宽度)=2.4米。本层设有疏散宽度2.69米,满足规范要求。

四层:商场四层面积为5933平方米,为两个防火分区。特色餐饮和KTV区域营业及服务用房面积分别673平方米和975平方米,根据规范要求,特色餐饮按1.5平方米/人,KTV按2平方米/人计算,防火分区22疏散宽度=(448人+488人)×1.0/100(每100人需要的疏散宽度)=9.4米。厨房等辅助用房人数有40人,需要疏散宽度为0.4米,即共需要疏散宽度9.8米,现该区设计疏散宽度为10米,满足规范要求。电影院共有座位700个,按每100人1.0米的疏散宽度计算,需要疏散宽度7米,设计疏散宽度为8米,满足规范要求。酒店四层防火分区面积为956平方米,为一个防火分区,功能为桑拿,其营业面积为682平方米,按3平方米/人计算,酒店四层的疏散宽度=682(桑拿营业面积)/3(每人3平方米)×1/100(每100人需要的疏散宽度)=2.27米。酒店四层设有疏散宽度2.69米,满足规范要求。

五层:商场五层面为影院放映区,较容易满足规范要求。酒店五层防火分区面积为958平方米,为一个防火分区,功能为按摩,其营业面积为495平方米,按2平方米/人计算,酒店五层的疏散宽度=495(按摩营业面积)/2(每人2平方米)×1/100(每100人需要的疏散宽度)=2.48米。酒店四层设有疏散宽度2.69米,满足规范要求。

六层以上:酒店六层为架空层,七层至十四层为酒店客房,每层独立一个防火分区,酒店疏散宽度较容易满足规范要求。

(2)商场共配置9把疏散楼梯,由于此建筑为多层建筑,所以无需设置消防电梯。商场楼梯地上部分为封闭楼梯间,能够自然排烟;地下部分为防烟楼梯间,通过机械正压送风。商场内任意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超过37.5米,满足疏散距离要求。电影院、KTV房间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时,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距离不超40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距离不超22米,满足疏散距离要求。

酒店属于一类高层建筑,配置1台消防电梯,在首层有直通室外的出口,其合用前室的面积大于10平方米,电梯载重量1000kg以上,行驶速度1.5米/秒以上,可保证从首层到顶层的时间不超过60秒。酒店配置2把防烟楼梯,防烟楼梯直上天面。地下车库任意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距离不超60米,满足疏散距离要求。

第9篇:计算机和平面设计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太浦河泵站 软基 底板 结构分析 有限元 ANSYS程序

3D/2D FEA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ndation Slab

of Taipuhe Pumping Station

Abstract: Structure analysis of foundation slab on soft foundation is usually simplified to plane problem. Such simplification has quite more difference to the act.To find out this difference is significative to correctly evaluate results and ensure design safety as well as economy. The foundation slab of Taipuhe pumping station is a typical huge foundation slab on soft foundation. In this thesis, accurate 3D and simplified 2D FEA is done separately on the slab, and slab-ground-upper structure interaction is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analysis. By comparative analysising the results, some conclusion is drawn, which can be reference in similar structureAnalysis.

Key words: Taipuhe Pumping Station Soft foundation Slab Structure analysis FEA ANSYS program

1、问题的提出

软土地基上水闸、泵站底板的结构计算通常是采用“截条法”进行,即沿着水流方向截取单位宽度的底板简化为横向(垂直水流方向)弹性基础梁或框架进行计算,实质上是把空间问题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进行计算。“截条法”在计算理论上存在着诸多缺陷:首先,水闸、泵站的底板在几何上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结构,荷载的分布往往也很复杂,几何特征和荷载特性均与弹性理论中的平面应变条件有较大的差别。其次,“截条法”中引进的不平衡剪力及其分配,其实只是为了满足结构的静力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补偿”,实际上并不能反应结构真实的受力情况。再次,“截条法”在计算不平衡剪力的时候假设地基反力顺水流方向直线分布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采用“截条法”进行底板结构分析,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这种误差与底板的几何形状和荷载分布有关。对于水闸底板,由于其形状和荷载相对比较匀称和简单,“截条法”的计算结果在某些条件下尚可以接受,而对于大型泵站底板,由于涉及到机电设备布置和流道的影响,其几何形状和荷载分布相当复杂,对于这样的空间体系,如果简化为平面问题分析,误差将更显著。按照空间问题进行底板、地基和上部结构的联合受力分析,可以比较精确地求得其应力和变形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具备强大运算、前后处理功能的大型有限元分析系统出现,对这样的结构进行比较精确的分析成为了可能。由于这种分析方法工作量的巨大,在工程实践中,根据现行水闸和泵站设计规范的推荐,通常还是用“截条法”简化为平面问题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评估这种简化计算所导致差异的,对于保证设计的安全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评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从定性的角度比较两种计算方法所求得的应力和变形的分布规律的异同;从定量的角度对应力和内力进行比较;比较平面计算中选择不同的计算断面对结果的影响等。

本文以太浦河泵站泵房底板为计算对象,分别进行了空间三维和平面二维有限元分析,通过对这两种计算模型结果的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对平面“截条法”的简化计算结果做出评价。

2、工程概况和基本资料

太浦河泵站工程位于江苏省吴江市东太湖边,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在枯水年份抽取太湖水满足上海市的供水要求。泵站内安装6台单机流量为50m3/s的斜15。轴伸泵。泵房为堤身式块基型结构,分三块底板,每块底板平面尺寸为40.45m(顺水流方向)×22.50m(垂直水流方向),底板平均厚度2m,廊道部位为1.55m。底板以下8m深度范围内地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1.45m高程以下的底板、墩墙和流道体型参见图1。本文以完建期中跨底板单元为计算对象。

3、空间有限元分析

(1)建模和求解

取中跨底板单元完建工况为计算对象,对1.45m高程以下包括顶板、墩墙、底板和地基进行整体空间三维有限元分析。地基深度取50m,水平方向各往外取22.5m。混凝土结构部分采用能够较好模拟弯曲变形的空间非协调单元,底板、流道和墩墙为C20混凝土,弹性模量为2.55×104MPa,顶板为C25混凝土,弹性模量为2.55×104MPa。地基部分采用空间协调单元,底板以下8m的按复合地基考虑,其变形模量为55MP,其余为天然地基,变形模量为10MP。将上部荷载导算到1.45m高程。计算底板单元的两侧作用有相邻底板的边荷载,按平均基底压力165kPa考虑。采用国际著名的有限元分析系统ANSYS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和后处理。有限元模型见图1,水流方向为X,底板高度方向为Y,垂直水流方向为Z。

图1 三维有限元模型

(2)计算结果分析

底板竖向位移(图2):进水侧小,出水侧大,在垂直水流方向则比较均匀。最大竖向位移发生在出口处,为100mm,廊道水泵支墩处的沉降为92mm,顶板在电机部位的沉降为97mm。整块底板的计算不均匀沉降差为14.5mm。

顺水流方向应力(图3):底板进水流 道段上部为压应力区,平均值为0.27MPa,沿垂 直水流方向贯穿底板上部,在墩墙下部压应力区范围比较大。底板进水流道段下部为拉应力区,平均值为0.11MPa,沿图

垂直水流方向贯穿底板下部,流道中部拉应力区比较大。底板出水流道段除了墩墙下部出现几个不连续的压应力区外,基本上是拉应力区,拉应力平均值0.11MPa;底板廊道段几乎全部是是拉应力区,只是底部靠近边缘处出现小范围的压应力区。顺水流向的最大拉应力为0.50MPa,出现在三个部位:廊道上表面、进水流道出口段下表面、出水流道中段下表面。垂直水流方向应力(图4):整个底板上面受拉,下面受压。廊道及其附近为较高应力区,最大拉应力0.54MPa出现在进水流道出口段和出水流道进口段上表面,最大压应力0.83MPa出现在进口流道后部的下表面。

图2 竖向位移等值云图

图3 顺水流向应力云图

图4 垂直水流向应力云图

4、平面有限元分析

(1)计算断面的选择

根据泵房底板不同部位的支承形式、跨度和受力条件,进、出水流道按弹性地基上的框架、机组段按弹性地基上的梁计算。选择计算剖面的时候,为了比较不同的上部荷载对结果的影响,分别在进出流道段选择包含排架柱、混凝土承重墙等承受上部荷载的断面以及不承受上部荷载的断面。选择的6个计算断面为:C断面(X=4.0m,包含进水侧胸墙)、D断面(X=7.225m,无上部荷载)、E断面(X=10.45m,包含进水侧上部排架柱)、F断面(X=13.75m,包含水泵支墩)、I断面(X=31.45m,包含出水侧上部排架柱)、J断面(X=33.5m,无上部荷载)。各断面位置见图1。

(2)计算荷载的确定

假设基础反力沿水流方向直线分布,根据偏心受压公式求得底板反力。对于给定的计算断面,地基反力、自重和上部荷载是确定的,据此可以求出不平衡剪力。根据剪应力分布图形的面积比将该不平衡剪力分配给顶板、墩墙和底板,并作为分布力施加。底板、墩墙和顶板分担的不平衡剪力大概为15%,70%和15%左右。由于地基反力在顺水流向的分布相对比较均匀,而上部荷载分布往往具有很大的突变性,所以对于上部荷载值大的计算断面,不平衡剪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反之不平衡剪力的方向向下。

(3)平面有限元计算

为了便于与空间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比较,同时避免梁截面大高跨比所引起的剪切变形和节点刚度的影响,对弹性地基上的平面框架和梁采用实体平面应变有限元计算。材料特性、地基影响深度等计算条件与空间有限元分析保持一致。平面有限元计算结果见下一节。

5、平面和空间结果的比较分析

为了便于比较,将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相对应的剖面的垂直水流向应力计算结果并列在一起,如图5~图10所示。

图5 C剖面应力云图

图6 D剖面应力云图

图7 E剖面应力云图

图8 F剖面应力云图

图9 I剖面应力云图

图10 J剖面应力云图

对平面解和空间解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几个主要的异同点:

(1)底板在进、出水流道段,从应力分布的规律上看,空间解表现为上面受拉,下面受压,弯矩为负,沿垂直水流方向分布比较均匀一致;而在平面解中,应力沿垂直水流方向的分布不均匀,在中部表现为上拉下压,弯矩为负,这个分布规律与空间解一致,而在墩墙段往往是上压下拉,弯矩为正,这一点与空间解是相反的。应力分布规律的这种差异是由于在空间问题和平面问题中,底板整体作用效应的差异以及平面问题中不平衡剪力的分布导致的。在空间问题中,由于底板的整体作用,底板反力分布比较均匀,上部荷载在下传到底板的过程中得到比较充分的扩散,导致整个底板受力比较均匀。而平面问题中底板的整体作用得不到反映,同时,不平衡剪力主要是分配到截面相对比较小的墩墙上,导致在墩墙部位底板受力不均匀,使得应力分布不均匀。

(2)底板在进、出水流道段,平面解的拉、压应力最大值都比空间解要大。根据由应力换算所得弯矩的数值来看,在空间问题和平面问题中,流道各孔底板最大负弯矩基本上都出现在孔中部,但在数值上相差很大。平面解的弯矩绝对值比空间解要大得多,在边孔段,平面解是空间解的1.5~4.5倍,中孔段要小一些,但也有2倍左右。作用有上部荷载的计算断面比没有作用上部荷载的计算断面这种增大量更明显。从这一点上说,平面问题的跨中负弯矩的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平面解中,由于受墩墙集中荷载的影响,墩墙部位的底板往往出现上压下拉的正弯矩,该弯矩的方向与底板跨中负弯矩方向相反,受这个正弯矩的影响,可能导致对墩墙附近断面负弯矩的估计不足。

(3)在机组段廊道部位,空间解和平面解的结果在分布规律和数值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平面解在机墩部位的应力为上压下拉,弯矩为正。在相同的部位,空间解为上拉下压,弯矩为负。弯矩绝对值前者远大于后者。

6、结语

本文通过对太浦河泵站底板平面和空间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1)垂直水流方向的应力和内力,平面解和空间解在数值上和分布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在底板流道跨中部位,平面解和空间解的分布规律比较一致,都是上部受拉下部受压,但负弯矩绝对值差别很大,平面解远大于空间解,平面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但在墩墙部位,平面解往往出现上压下拉的正弯矩,可能导致墩墙附近的负弯矩计算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2)平面解和空间解的上述差异的大小随选择的计算断面的不同而不同,作用有上部荷载的计算断面比没有作用上部荷载计算断面的差异更大。

(3)在机组廊道段,平面解和空间解在机墩部位底板的应力分布是相反的,平面解是上压下拉的正弯矩,空间解是上拉下压的负弯矩。

(4)平面问题无法对顺水流方向的应力进行计算。虽然在顺水流方向底板的整体刚度很大,但空间计算结果表明在机组廊道上表面、进水流道出口段下表面、出水流道中段下表面仍然可能出现比较大的拉应力,如果再加上温度应力,很有可能还是会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所以在采用平面问题求解的时候,应该对顺水流方向的应力有一个足够的估计。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太浦河泵站初步设计修改报告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0年3月

[2] 朱伯芳 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 钱家欢 殷宗泽 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河海大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