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精选(九篇)

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

第1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村进城隔代教养的祖辈老人生活困境与干预模式研究”(17YJC840042);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精准与有效:社会扶贫的理念创新及其实现路径”(201610304010Z)阶段性研究成果;南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高梅书(1974- ),女,江苏响水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季甜甜(1996-),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2017年6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以助力脱贫攻坚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发挥作用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为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制度指引。在脱贫攻坚阶段,精准扶贫成为关键词。精准扶贫是反贫困系统的综合实践过程,它更强调参与各方的能动性实践。精准扶贫要把目标的精准考量同效果意义上的精准联系起来,即脱贫效果要有持续性[1]。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强调对案主的需求、特点和优势进行科学评估,激发案主的能动性,在对话与合作中促进案主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可见,优势视角与精准扶贫的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因此,本文尝试将优势视角引入农村扶贫社会工作,阐述其基本理念、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及实践路径,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优势视角扶贫模式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从而推动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让贫困群体更快更彻底地摆脱贫困。 一、优势视角的含义及基本理念

优势视角是美国查尔斯?拉普教授及其团队于1982年在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的介入过程中提出的。该研究团队采取全新视角看待那些精神病患者,认为他们虽处于困境、具有疾病或人格缺陷但仍具有优势,而以往这些优势通常被他人和患者忽略。在治疗过程中,拉普研究团队不但充分挖掘精神病患者自身优势,而且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帮助他们成功融入社区生活[2]。后来,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丹尼斯?塞勒伯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将优势视角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优势视角是在反思传统问题视角的弊端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弥补了传统社会工作中放大案主问题而对其优势、潜能关注不足的缺陷,认为所有的案主都是有潜能的,即便是处于困境中的案主也有改变的可能。优势视角对于案主优势和潜能的关注,在社??工作领域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优势视角已成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开发并利用人的潜能,协助案主从挫折和不幸的困扰中挣脱出来,最终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3]。

优势视角的基本理念可以用以下几个核心概念来概括:第一,优势。优势视角不再是专注地集中于案主的问题,而把目光投向优势和可能性,认为任何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都具有自身的资源与优势,即便是处于挫折、压迫、困难中的案主仍具有内在的潜能。“在创伤、痛苦和苦难的荆棘之中,你能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动员案主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这样案主将会有更好的生活质量。”[4]4第二,赋权。“赋权意味着帮助个人、小组、家庭以及社区在其内部或周围探求和扩展其资源与手段的意图和过程。”[4]14赋权概念强调:助人者要与案主和委托人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扩大案主的能力和优势;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第三,成员资格。某个个体或群体,若没有成员资格,就可能有被边缘、异化和被压迫的危险。优势取向承认我们服务的所有人是某一种类的成员,并享有随成员身份而来的自尊和责任。第四,抗逆力。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区可以克服和超越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抗逆力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抗逆力是一个过程――源于迎接自己世界的需要和挑战的关于能力、知识、洞察力和美德的持续成长和阐明[4]16-17。 二、优势视角运用于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优点

优势视角在扶贫工作中的运用,能有效弥补传统问题视角扶贫模式的不足,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减少贫困的负面标签效应,让贫困群体获得应有的尊严

传统问题视角下的扶贫工作,大多只关注贫困者面临的问题,对其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关注不足,长此以往,贫困者很容易忽视自身优点,给自己贴上“问题标签”,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吉林大学的万艳对488个贫困者的心理状况调查显示,725%的人认为贫困影响到了自己的心理健康,953%的人认为低保户的身份给自己带来了负面影响,542%的人认为外界的人轻视自己且不愿与自己合作交流[5]。这种“标签”效应下的不健康心理会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越发变得消极、悲观,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优势视角强调为案主“赋权”,认为任何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介入过程中帮助贫困群体挖掘自身的优势,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励他们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梦想,找回自信和尊严。同时,突出贫困群体的优势可以改变外界对于贫困群体负面刻板印象,使外界认识到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够对他们表达尊重和平等相待。

(二)有利于发挥贫困群体的主体性,避免其被“客体化”

我国传统扶贫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帮扶模式,也就是“输血式”的扶贫模式,主要是向贫困群体直接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资金的援助并不能真正改变贫困群体的现状,贫困群体更应该实现“能力脱贫”。虽然我国近年来的扶贫模式逐渐从“输血”模式向增能型的“造血”模式转变,但“问题视角”下的“增能型扶贫”也只是通过引入外来资金,兴办当地教育、建设基础设施和开展科技培训等方式开展,其间扶贫对象的主体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具有“盲目增能”“被动增能”等缺陷。吉林大学教授李文祥对东北贫困山村――河村的扶贫实践研究发现,以所谓的“增能”扶贫为核心的河村大搞农业科技、小额信贷、就业培训,但在2005―2009年间的脱贫率和返贫率都达到了80%以上,呈现双高现象,并没有真正实现脱贫[6]。返贫率如此之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此过程中村民只是被动地配合扶贫项目行动,主观能动性未能有效发挥。后来,李文祥等人在河村已有的“增能型”扶贫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型”扶贫,既通过资源合作实现了增能,又在管理合作中引导村民养成与现代生产相匹配的观念与习惯,建立与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从而实现了有效扶贫。正是在积极的参与管理中,村民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养成了与现代生产相匹配的观念与习惯,才使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并且这种积极观念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效应,能使他们最终真正意义上彻底摆脱贫困。

(三)有利于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提高扶贫工作效率

优势视角注重挖掘案主自身及其所在社区的资源优势,并对这些优势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传统问题视角下的扶贫工作往往只看到贫困者的问题,而忽视对其资源和优势的挖掘。比如许多扶贫项目经常会对扶贫对象进行“一刀切”的某种技能培训,而在培训之前并未对扶贫对象及其所在社区的能力、资源、优势和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等人对云南绿寨的扶贫实践研究发现,之前基层政府在绿寨反复调整产业结构,传授给村民换种新品种(甘蔗、洋芋、青刀豆等)的多种技巧,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村民的生计状况并无好转,甚至许多农民负债累累。后来,张和清的扶贫团队竭力挖掘当地的优势资源,从当地居民最擅长的老品种水稻种植入手,帮助村民大幅度提高收入[7]。可以看出,绿寨后来的扶贫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在于从村寨既有的优势入手,而不是盲目引进农业科技。优势视角要求对扶贫对象及其所在社区有足够的了解,充分重视在地资源,将外部资金、技术与扶贫对象及其所在社区的文化、历史、优势有效结合,保证扶贫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优势视角下农村扶贫社会工作的创新实践路径

优势视角专注于从案主内部建构自我支持,同时从外部建构社会支持,形成双向的社会支持网络。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挖掘贫困群体的优势,提升其人力资本

1.开展“优势视角”教育,进行“精神扶贫”。受自身弱势的经济状况、边缘化的社会处境等因素影响,贫困人口大多从“问题视角”看待自己,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甚至不少人在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模式影响下形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陷入“精神贫困”。这种“精神贫困”会成为一种精神桎梏使贫困者裹足不前,甚至自我贬损,消极退缩,影响外界扶贫介入措施的实施效果。若要使扶贫工作精准有效,首先要开展“精神扶贫”。根据优势视角理论,精神扶贫可以从赋权和抗逆力训练着手。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赋权就是“将案主视为?e极的能动主体”并“扩大案主的能力和优势”。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尽管最初这样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表面上看起来不可能。人们不但获益于成功经验,而且获益于受到的挫折[4]72-73。上文还提到,“抗逆力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区可以克服和超越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基于这些对人的优势、潜能、战胜逆境能力的乐观假设,扶贫者对贫困群体开展精神扶贫时首先要学会接纳和聆听,案主的故事和叙事都包含着他们的优势、兴趣和愿景。要为受助对象创建一个充满关怀和信任的环境,通过积极的设问,引导案主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并从中获得自豪感,进而激发其改变现状的内在动力。比如可以问一些“生存问题”:当你必须面对无数的挑战时,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或者面对这些困难时,你心里在想什么?哪些困难给了你特殊的力量?你需要依赖哪些特殊的品质才能战胜困难?还可以问一些“例外问题”:生活中哪些时候感觉状态还可以?你是怎样进入那种好的状态的?生命中的哪些时刻或者事件曾经给了你特殊的抗逆力和指导[4]77-78?通过这些问题的询问,引导扶贫对象看到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并非总是束手无策,还是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从而有信心实现从自我怜悯到重生、从失败到复活、从抗争到抗逆的转变[4]74。

2.挖掘优势,依据各自优势进行分类技能培训。扶贫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类问题的设问来挖掘贫困群体的优势和资源:首先,问一些“可能性问题”:你所追求的未来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做哪些事情?我如何帮助你达到你的目标?第二,问一些“评价问题”:当人们表扬你时,他们一般会表扬你的哪些方面?第三,问一些“支持问题”:什么人给了你特殊的理解、支持和指导?这些人给了你哪些不寻常的东西?在过去的日子里,什么样的社团、组织曾经对你有过特殊的帮助[4]75?通过“可能性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询问,可以帮助案主发现其被忽视的优势。比如案主想要改变贫困处境的意愿;对扶贫工作者的信任和积极配合的态度;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健康的身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等。通过“支持问题”的询问,可以挖掘扶贫对象可以利用的资源。

在对扶贫对象优势和资源充分挖掘的基础上,根据各自优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类技能培训。一方面,分类培训要结合每个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特长等因材施教。对文化程度较高者要结合其特长、优势进行一些技术性强、科技含量较高的技能培训。对文化程度较低者虽然不适合开展高技术含量的技能培训,但要结合其自身优势开展一些针对性培训,比如有些女性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动手能力强,可以对她们进行一些手工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对扶贫对象的技能培训要与其所在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相配合,使个人的发展与社区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根据优势视角理论,社区的发展也要充分重视本社区资源和优势的挖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挖掘社区资源与优势,促进社区资产建设

美国学者迈克尔?谢若登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资产建设理论。他将资产分为有形资产(主要是指货币储蓄、金融债券等经济资产)与无形资产(包括个人信用、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政治资本等)[8]。下面着重从中观的社区层面探讨如何挖掘社区的物质、文化及人际资源促进社区资产建设。

1.挖掘社区物质优势与文化优势,促进社区“有形资产”建设。社区的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以及“农林牧副渔”等产业资源。社区发展应该因地制宜,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并重视在地资源的挖掘。“社区建设催化着扎根于本地生活和优先性的变迁过程……社区自己的优势或是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被视为核心所在。”[4]16比如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就应在农业发展方面做文章,挖掘当地农民在农业方面的既有优势,并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培育和提升。张和清教授的团队在云南绿寨的扶贫就是成功范例。在以渔业为主的渔村,则应充分发挥当地渔业优势,并进行一些产业化的运作以锦上添花。比如在广西北部湾的渔村,有人建议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发展休闲渔业[9]。若是在具有良好自然生态的村庄,则可以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资产建设。比如台湾地区一个名为“桃米里”的村庄以“生态社区营造”为方向,成功实现了从一个传统农村向结合有机农业、生态保育和休闲体验的教育基地转型,目前与日月潭一起被大陆游客所了解,成为大多数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必去之地。[10]

除了社区物质资源的挖掘,在扶贫工作中,还要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化,增加社区有形资产――经济资产。“优势视角在扶贫方法上更加注重个别化和差异化,符合当地社会文化背景和贫困群体实际需求成为衡量扶助方法专业性的重要指标[11]。文化资源的挖掘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已有较多实践,大多数以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及民族舞蹈、音乐等形式呈现,尤其在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做得比较好。其实,其他非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各地独特的文化可供挖掘利用,或者即便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也可以盘活在地资源进行“文化深耕”。在此方面,日本的“造町运动”及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计划”值得借鉴。无论是日本的“造町运动”还是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计划”都特别重视“在地性”和“文化性”。比如?_湾地区山楂脚社区挖掘了红茶文化,再造了传统的红茶产业;桃米村重新认识到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利用青蛙、蜻蜓、蝴蝶等在地资源打造生态旅游产业。

2.提升社区社会资本,促进社区“无形资产”建设。谢若登的资产建设理论中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个人信用、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政治资本等。社区中的无形资产就是指社区成员所拥有的上述资本。社区成员的人力资本等内容在上文已经加以讨论,此处着重对社区成员的社会关系网络建设问题进行讨论。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有助于提升社区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就是指社会连结,以及伴随而生的规范和信任。”[12]1普特南对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决定地区政府是否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是结社生活是否有活力,以及在这个区域里陌生人之间的信任程度。[12]7类似地,要想促进贫困农村社区的发展,除了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资金的扶持以及提高村民个人的人力资本,还必须加强社区的人力资本建设,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连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信任,这样才能使政策更有效地执行,资金更高效地利用。那么,如何加强社区民众之间的连结和信任?可以运用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帮助村民组成多种民间社会组织,通过在组织内的互动、交流,协商社区事务,共同探讨脱贫致富之路,同时还能提高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多例实践案例已经证明了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参与对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比如钱宁教授的团队在云南的扶贫实践中,通过建立社区议事会、社区文化夜校、妇女小组和农业技术小组、建立社区发展基金等多种草根组织,由村民自己推选负责人,自己组织活动,管理资金,协调生产、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村民们不再像开始时那样消极被动,而是能够积极参与商讨社区事务,自己组织起来解决社区问题,社区参与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13]。社区居民最了解自身需求,只有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使扶贫工作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至于出现服务与需求脱节错位现象。需要强调的是,在农村社区人力资本建立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乡村精英对地方内在资源与文化底蕴了解充分,在农村内源式扶贫,特别是关注贫困主体自我发展能力、探求地方特色反贫困路径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4]。

(三)链接社会资源,促进多方合作

除了提升村民的人力资本以及促进社区资产建设,还要发挥社会工作链接社会资源的功能,帮助村民建立外部的社会资源网络,推进村民与政府、社会、市场间进行有益互动。

第2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关键词] 全球化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有个认识和发挥自己优势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世界工厂正在转向中国”之说。问题是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要看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是最有竞争力的。长期以来,我们是突出自己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我们要谋求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不是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是要通过努力创造出的比较优势。其中包括在产业升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和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低成本优势。

1,资源禀赋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竞争劣势

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从而说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按照比较利优势理论,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的生产最适合本国生产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使贸易双方获得更大的福利。

李嘉图界定: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

赫克歇尔-俄林界定: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各个国家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上述比较优势界定都与一国的资源禀赋相关。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有两个角度的考察:一是资源禀赋的产品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二是资源禀赋成本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和资源的低成本优势。

我们发现已有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外向战略基本上是依据资源禀赋的产品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缺资本和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发达国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研究此问题时先要作个限制。我国是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国内市场很大,不可能所有地区所有产业都是外向的。在国内分工中,经济落后地区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可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本文的研究是要说明,在国际分工中不能继续维持已有的比较优势,停留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我国目前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基本上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较低。因此外向战略基本上还是定位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热潮中,各地特别重视扩大出口,由于目前许多地区能够出口的大部分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此各地竞相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引进外资也是缺乏产业选择,外商进入的产业大部分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状况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后果是:出口数量越多,引进的外商投资企业越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越多。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中国的产业结构不但不能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得到升级,还会进一步低级化,更谈不上创建世界工厂了。现在需要研究的紧迫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是否继续维持这种比较优势格局。

过去在按照比较利益理论建立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是互通有无。因此比较优势突出在产品上,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技术密集型产品。实践证明,现在凡是强调劳动和资源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地区,往往是经济落后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突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结构的一定是缺乏竞争力的结构。基于资源禀赋的产品的比较优势的主要缺陷是冻结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差距。而且,外商进入我国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结果也是这样的。

对上述问题的理论解释主要是比较优势界定的前提条件的变化。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存在两个国家,在两个国家之间各自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分别提供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多个国家,例如有多个发展中国家依据资源禀赋提供相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鞋帽之类的产品。我们将会发现,同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不同的国家生产国家竞争力是大不一样的。有的国家因其有较高的技术或较多的资本投入而有较高的质量或知名的品牌。这实际上是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面对这种竞争,我国许多具有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产品已经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其次,克鲁格分析了生产同种商品的要素替代问题:“如果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但在它们之间不存在要素租金均等化,那么,资本丰裕的国家将比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使用资本比较密集的生产技术,并且前者工资/租金比率也将高于后者。”[2] 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可能性是,在各个国家要素租金存在差别的条件下,劳动丰裕的发展中国家的工资/租金比率偏低。问题是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包含各个国家要素价格(包括劳动价格)出现均等化趋势。就象我国,近年来特别是经济开放程度高的沿海地区工资增长很快。这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成本有提高的趋势,这时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有下降的趋势,其结果是进一步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是基于劳动和资源的产品的比较优势终结过程。李嘉图和俄林提出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和经济条件完全静态的,其前提是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再加上当时贸易保护盛行。在这种假设条件下,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及其产品才可能进入国际市场。问题是在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些假定条件已经改变。首先,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流动。其次,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资源、劳动可以被资本和技术所替代,就是说,经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再者,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经过人力投资,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又可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所有这些表明,除了一部分不可替代的资源,如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本国拥有的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过去各个国家特别重视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其背景是存在严重的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的壁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比较优势对一国的意义明显衰减。经济全球化包括自由贸易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资源,不仅包括本土的资源,还包括外来的资源;就是说,包括国内的资源禀赋,从国外进入资本、技术和管理,在不少产业部门很有可能是从国外进入的资本和技术要素起主导作用。这时一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已不象过去那么突出。或者说,比较优势在许多场合可能不是禀赋资源的比较优势,可能会是外来资源的比较优势。

2,在产业升级基础上创造非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以上关于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提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劣势分析,目的是要明确外向产业需要升级。

研究竞争优势理论的专家波特用许多例证说明:“生产因素的比较利益并不足以解释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生产因素的比较利益法则对很多产业来说根本就不实际”[3] 例如朝鲜战争结束后的韩国,资本奇缺,但建立了出口导向的钢铁、造船、汽车等资本密集的产业。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指出国际贸易的引擎作用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比较,发现:“如果增长的引擎是较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和欠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那么,较发达国家的引擎就比欠发达国家的引擎转动的略为快一些”。[4]就是说,如果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总是在技术层次上低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对增长的引擎作用总是慢于发达国家。

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就业导向,还是以技术导向?考虑到就业,考虑到经济落后地区的竞争能力,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有发展的空间。但是,在开放型经济中,在外向产业中则不能以就业为导向,应该以技术导向。

在产业经济理论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领头产业已经得到了说明。同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战略无力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现在搞外向型经济表面看来轰轰烈烈,但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投资在外商在华投资中占相当高的比重。这样利用外资不会优化我国的比较利益结构。在一些地区,利用的外资越多,产业结构的劣化可能越是严重。因此,现在全球转移的制造业或者说转移的世界工厂,决不是低等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一个本来就在劳动和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也没有必要接受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

制造业的全球转移可以有多种形式,不仅包括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直接进入其他国家,还包括发达国家的资本退出制造业领域和制造业市场。就后者来说,取决于其他国家相同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制造业的全球转移的目的地与该地的产业等级密切相关。我国要能接受具有较高等级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制造业或世界工厂的进入,所必须的条件是,自身要进行产业升级,实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替代。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升级的目标应该定位在波特所说的:“一国产业是否拥有可与世界级竞争对手较劲的竞争优势。”[5],这就有必要实施战略贸易政策。其依据是,一个国家能够在某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性产业如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等产业中创造和提升比较利益结构。这些高技术产业一旦获得成功,就会产生广泛的外部经济,并促进本国未来发展的前景,并能先于其他国家占领国际市场。

虽然我们抛弃了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意义上的比较优势,但还要注意在新的层次上培植产业竞争的比较优势。原因是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每个产业中都具有竞争优势。在波特看来,具有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集中在特定产品和或产业的环节上。”[6] 于是在这里有了不同于资源禀赋意义的比较优势概念:在特定产品和特定产业环节上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不是先天的资源禀赋的,而是后天的,需要创造的。这就是波特所强调的创新,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产业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培植产业竞争的比较优势不能封闭式进行,需要利用国际资源,特别是需要引进国外先进产业。就是说,中国在开放型经济中不仅仅是要获得借助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带来的比较利益,更要借助开放型经济提升和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密集产业的比重,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

为了创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国家要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同时对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要逐步提高进入壁垒(主要是技术含量门槛),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中国。

我们注意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业一般是成熟产业,而不是在未来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这意味着单纯靠引进外资和国外产业并不一定能培植战略产业。但是在我国创造高科技产业的比较优势不是没有机会和条件的。在我国,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是不一致的。由于高科技的研究没有国界,高校和科研机构所掌握的高科技的国际差距相对来说,要比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要小。这就给产业升级提供了条件。政府一方面扶持高科技研究,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接受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科技研究成果并使之产业化。由此可以利用自己的科技力量发展起在未来具有竞争能力的战略性产业。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建立在各国产品差异基础上。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国际贸易将建立在产业差异基础上。具体地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速度相当快。而在国内则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的层次的国际分工:有的国家以服务业为主,有的国家以制造业为主,还有的国家仍然停留在农业国。这种比较利益结构非常明显,同样各国的竞争力水平差异也会明显扩大。基于这种格局,我们不能以为接受制造业全球移动就只是发展制造业。实际情况是世界工厂的形成必须要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持,特别是金融、物流、中介等生产者服务业。

3、创造资源禀赋的低成本比较优势

根据钱纳里的分析,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同这个国家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相联系,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又同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的改变相联系。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

创造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面对着这样的矛盾:根据资源禀赋,我国目前确实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虽然基于这些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就资源禀赋要素的利用来说,还可能有竞争优势。

如果从投入要素的角度考察比较优势,可以发现,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都有个成本优势问题。同样一种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以密集的劳动生产的,在发达国家可能是以密集的资本生产的。就象服装、鞋帽、玩具、食品之类的产品,看来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发达国家可能是资本密集的,或者说在这些国家,虽然也要用到较多的劳动,但这些劳动也是由较多的资本结合进生产过程的,这反映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因而可能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反过来还有彩电vcd之类的高技术产品,在中国可能是加工组装的加工贸易产品,在其中附加的只是劳动,因而出口的这些产品仍然是属于劳动密集的。

显然,具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是,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便宜,因而具有低成本优势。就是说,同是高技术产品,但在中国生产的劳动成本含量比在其他国家生产的低,具有价格竞争的优势。就如某个国际品牌的高质量电子产品,可以在美国生产,日本生产,也可以在新加坡生产,在中国生产。在中国生产的相对优势在于,由于地域空间大,地价便宜,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价格便宜,因此在中国生产并出口的该种品牌的电子产品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

对低劳动成本优势需要作两个规定:第一,低劳动成本要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7]原因是在工资水平趋向提高时,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抵消劳动成本的提高。第二,低劳动成本不能建立在低素质劳动力基础上。我国过去的比较优势不是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时的低成本优势,而是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劳动力要素质量则与此相适应。现在要转向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比较优势不具有竞争优势。这就是舒尔茨所说的:“虽然在现有的劳动者既缺乏技术又缺乏知识的条件下,通过增加常规资本,也能够获取某些增长,但是,增长率则肯定是十分有限的。离开大量的人力投资,要取得现代农业的成果和达到现代工业的富足程度是完全不可能的”[8]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提升比较优势的便捷路径是引入国外技术、管理、品牌等先进生产要素,使之利用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和资源与引进的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结合便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从这一意义上说,吸引国外著名公司来华建立生产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的企业是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使之成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这种竞争优势是先进生产要素与资源优势的结合,由此形成的竞争优势是明显的。这就提出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密集程度的选择问题。

在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大国,是引进国外资金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产业来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这是一种选择。前者考虑的是就业岗位,后者关心的是劳动的附加价值。在这里要指出生产加工贸易品出口的意义,加工贸易品即对进口的中间品和组装件加工组装后出口的。其中的技术是国外提供的,我国企业附加的只是劳动价值。因此严格地说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但它是国外先进要素利益国内资源禀赋资源的一种形式。同时也可以成为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的途径。一方面加工贸易本身就包含了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寻求替代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进口技术实现进口替代,逐步扩大附加价值部分。

引入国外先进生产要素还涉及自身产业结构的吸引力。进入要素的先进性与产业的技术密集度相关。技术密集程度低的产业结构不可能吸引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要素(特别是技术和人才)。就象国内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在强调自己的比较优势的同时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原因是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完全在于物质待遇,更为重要的是其产业结构能否提供高科技人才的用武之地。因此,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的进入本身要以产业升级为前提。

全球化意味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转向国内。外国资本进入意味着一国独有的劳动资源、自然资源可以被进入的外国资本所利用。这样,所谓的国际竞争也不完全是过去意义的民族产品的竞争,可能是中国制造的外国品牌的产品与外国制造的外国品牌的竞争。在国内市场上也可能出现都是利用国内资源的外国品牌之间的竞争。在国内市场上出现进入的跨国公司之间激烈的竞争,产生的积极效应可能是各自都要带进最先进的技术,技术外溢的结果是提升本国的比较优势。

突出低成本优势决不意味着片面降低劳动成本。这涉及对劳动和资源的价值评价。长期以来,我们说明自己的比较优势的一个主要理由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低,劳动成本低主要是就工资成本而言的。从国际竞争的现实来分析,这些理由是不充分的。首先,劳动是不均质的。在现代经济中,对劳动价值的评估已不是其数量,而是要看其含有的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具有竞争优势。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有更强的竞争力。波特曾经以日本为例说明基于低工资的低成本战略的竞争劣势。依靠低工资只能获得低素质的劳动力,因而不可能创造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因此创造竞争优势的途径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提高其技术密集度,使其由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以较高的报酬吸引更高的人力资本,可能是创建世界工厂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安妮.克鲁格:《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就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第3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关键词:优势视角;学校;社会工作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优势资源和蕴藏潜力的一种视角,并不是关注此人身上的弱点和不足,同时也把人所生存的环境也看作是正向和友善的,是能够提供人成长所需的能量,在助人的过程中学校社会工作者能够链接各种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优势视角关注对环境的调试,而不是激烈的变革。该视角是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性理论的一个新取向,该取向的实践则意味着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服务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和现状,要立足于发现和挖掘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自我成长。优势分为个人优势和环境优势。其中,个人优势包括期望、能力和自信;环境优势包括资源、社会关系和机会。

一、优势视角的工作原则

对于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的原则,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但通过大量资料文献的收集查阅发现,目前认可度较高的优势视角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个人有能力去学习、成长和改变。社会工作的理念既是“助人自助”,既帮助服务对象提升能力从而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社会工作者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潜能的,都有能力去处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每个人都是“问题解决的专家”。然而在服务开展中,有的服务对象能够很快的发现自身的能力及潜能,但有的服务对象的潜能被某些问题或不足所掩盖。

第二,焦点在于优点而不是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关注的更多的是服务对象的优势及资源而非问题,也能够引导服务对象去发现和运用这些优势与资源解决问题。社工在介入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服务对象的家庭、生活及工作学习状况,同时引导其重温及回忆以往的正面经验,并与其一起分享成功、快乐的经历,从而帮其重拾信心。

第三,案主是助人关系中的指导者。优势视角去其他视角不同,它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都应该且有能力解决自身的问题。这就要求社工在运用优势视角进行实践时要鼓励服务对象去勇于尝试、乐于探索、敢于冒险,从而获得各种解决问题、自我成长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社工的角色更多的是问题解决的引导者、信息的提供者、成长的陪伴者。

第四,社区是一个资源的绿洲。服务过程中,社工要引导服务对象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现有资源,开发潜在资源,与此同时,社工也要鼓励案主对资源进行规划经营和循环投资,从而像滚雪球一样,使资源不断积累和扩大,服务对象的个人社会支持系统更加丰富。

二、优势视角的学校社会工作辅导

(一)对学生个人层面的介入

首先,在促进学生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联系上,需要尤其关注学生与父母、朋辈的互动和联系。通过对某学校初一学生的深度访谈发现,日常生活中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的健康成人主要来自父母、家人、学校老师及大众传媒,益友也主要来自自己的学校同学、小区邻居、兴趣班同学等。其次,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选择背后真正的原因,可以为德育教育改革提供思路,同时也是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要点,为学生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和服务。最后,发散学生思维,提高行动能力。学校社会工作在辅助课堂教学、校园德育活动,增进学生们在认知、采取行动能力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拓展资源、挖掘渠道、建立平台,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对学校系统的介入

1.专业性、独立性的维持

学校社会工作顾名思义是在学校的环境中展开的具有社会工作实务特点的助人服务活动,极大地区别于传统学校行政体系中对政教处、训导处等负责学生思想、行为工作的部门职能。相异之处不仅体现在服务对象上,前者不仅针对学生,还包括学校中的老师、学生的家庭、社区等,后者则主要关注学生;其次体现在服务内容上,前者关注其案主的个人需要、全面发展,后者则主要处理学生的问题思想、偏差行为;另外还体现在服务视角上,前者多用优势视角,强调对案主的肯定、鼓励以及优点的关注,提倡服务对象是待开发的资源,后者则主要把目光停留在学生的问题、不足方面,认为学生是待解决的问题。保持学校社会工作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专业性,包括在学校德育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专业性,无论对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创造,还足对学校本身的正面效益和贡献,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倡导

主要包括个案倡导和群体倡导。所谓的个案倡导,指的是社会工作者为案主个人及其家庭的利益、需求等进行的相关倡导。而群体倡导是指社会工作者代表某一群体的利益、诉求及愿望,向能对此产生影响的相关单位、部门或者个人提出建议甚至游说,从而影响与此群体利益相关的政策、规则的改变。根据个案倡导和群体倡导的概念,笔者认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倡导行为介于两者之间,亦或者为两者的结合。

(三)对家庭系统的介入

1.保障家庭成员的继续社会化

作为学校德育课程,其知识体系以及实践技能均以初一学生的视角出发,以提高和改善学生的相关能力和理念为目标,在全民性预防体系中,缺乏对学生家庭成员的正面引导与支持,因此,为优化学生家庭教育环境,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及家庭价值观,促进父母、长辈与子女的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是培养和挖掘家庭系统中有利资源的有效措施。

2.调整潜在家庭结构,发挥家庭支持功能

结构家庭治疗模式认为不良的家庭结构是造成家庭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家庭成员心理、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换言之,以家庭作为目标对象的介入实践,家庭成员的个人症状只是问题的表象,并非焦点所在,家庭结构失衡以及家庭功能失调才是问题的根源。为保障家庭系统的有序运转,促进对学生正面成长的支持功能,在介入的过程中,挑战并调整潜在家庭结构,用一定的实务手法,学习并训练支持技巧,从而打破习惯的交往方式及刻板印象,建立健康、完善的家庭系统。

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辅导策略适用于学困生群体,能够达到良好的干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为教育实践带来新的理念与新的视野。在服务过程中,要在适当时机对案主展开辅导工作,这样才能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4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关键词:国际工程;市场营销;营销管理创新

国际工程是指工程的主体国籍不同,并且依据国际惯例对工程进行管理的项目。国际工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营销。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国际工程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改变市场营销策略,创新营销管理方式。

1国际工程市场营销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国际工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工程市场营销与管理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目前,我国的国际工程市场营销与管理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市场定位不明确,营销渠道不合理,国内企业缺乏合作,后期服务不到位等。只有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创新营销管理方式,才能够使我国的国际工程市场营销走出困境。

2国际工程市场营销策略

2.1国际工程市场营销的定位

营销定位,是指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选准市场,选择自身产品针对的对象,并根据定位科学地开发产品,减少盲目发展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市场营销定位是所有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都需要重视的问题,国际工程企业也不例外。好的定位对于企业产品的成功销售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人人网的定位是在校大学生,这一网站的初始名字为校内网,在建立初期,用户数量一度攀升至社交网站前列。后来在定位转变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欲将其转变为国内最大的实名制社交网站,但是由于这一网站没有相应的优势,导致转型失败。到现在为止,人人网的用户数量已经远远落后于微信等软件。可见,在市场营销中,定位非常重要,如果定位错误,企业便难以得到顺利的发展。国际工程的市场营销定位为:结合国内工程特点,根据国内需求与交流频繁国家的工程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国际性产品,要有自身的特点,并发挥自身的优势,避免与其他优势企业直接抗衡。

2.2国际工程市场价格策略

我国的国际工程市场价格相对较低,这是我国国际工程发展中的一个优势。但是如果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单纯凭借这一优势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这是我国国际工程市场价格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工程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的廉价劳动力正在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逐年升高,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证明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劳动力成本增加,将会加大国际工程企业的压力,导致他们价格低的优势消失。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各个企业需要重新找到自身的优势,比如先进的技术,或者雄厚的资金、良好的口碑等等。但是目前很多企业都不具备这些优势。这就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要走出困境,国内企业必须要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来风险,同时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除此之外,企业还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良好的口碑。这样才能有希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当然,国家也要做好市场管理,建立市场价格管理机制,规范国内市场,避免企业无序竞争。

2.3国际工程市场营销的文化策略

文化是企业最好的品牌。在市场营销中,国际工程企业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利用文化品牌进行营销。在建立文化品牌时,需要将国内文化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中,同时根据营销对象适当调整文化内容,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效的结合。同时,还要将企业自身文化、行业文化、国家文化与国际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利用文化策略进行市场营销,进而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3国际工程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思考

3.1加强国际市场调研,发挥比较优势

只有了解了市场,才能做好产品定位,并根据市场情况制定营销策略。因此,在国际工程市场营销管理中,除了进行国内市场调研工作,还要加强国际市场调研工作,比较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然后根据调研情况确定市场目标。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国际工程技术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传统的劳动力优势也逐渐消失,这使得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举步维艰。面对这一现状,企业必须要做好国际市场调研,找出国际市场中同行业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并找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然后努力弥补自身的缺陷,发挥自身的优势。比如,我国的国际工程企业技术方面存在差距,企业在发展中就要不断的引进先进技术;劳动力成本虽然逐年升高,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成本依然比较低廉,企业要抓住这一优势。与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相比,我国的国际工程技术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劳动力成本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在打开第三世界国际市场时,需要发挥技术的优势,同时可以借用第三世界国家的劳动力,降低劳动力成本。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市场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营销方案,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3.2加强市场营销管理,建立营销渠道

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还需要加强对国际工程的市场营销管理,收集与之相关的市场信息,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建立营销渠道。在信息收集时,可以从各个国家的政府网站、专业报刊等地方了解相关国家的国际工程信息以及政府政策。当收集到有效的信息后,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析,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投资该项目,一般在做出决定前,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并向项目所在国家的负责人了解情况。对于一些大型项目,可以在网上收集相关信息,了解他们公布的项目计划、运营计划等,并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网站,避免因疏忽大意错过招标信息。在建立营销渠道时,先要分析当前的国际工程市场环境,包括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对自身的营销渠道进行审视,并分析竞争者的渠道,以及未来可以打通的营销渠道;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短期的渠道对策,包括短期营销方案与渠道;进行国际工程行业模拟分析,建立相对比较实际的可行的营销渠道;找出自身的差距,弥补不足,然后可以制定出比较完美的营销计划,选择最佳的可行的营销渠道。

3.3加强企业横向联系,发挥协同作用

国际工程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不仅要抓住国内市场,也要抓住国际市场。目前我国的工程承包企业分为对外承包和对内承包两种,对外承包企业主要负责国际工程的承包,对内承包企业主要承包国内工程,如果能够将这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加强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便能够让我国的工程企业发挥优势作用。具体来说,对内承包企业比较了解国内工程市场和环境,但是缺乏对国际工程的了解,这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如果不走出去,便难以得到长远的发展;而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对海外市场比较了解,但是却不能充分的了解国内工程市场,这使得对外工程承包企业难以获得有效的支持。部分想进入我国工程市场的海外工程企业,迫切的需要与我国的国内工程企业合作,以获取相关的市场信息。我国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要将对内企业与对外企业联合起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或者将企业合并,实现国内国外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风险,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4巩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无论什么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都需要巩固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客户是企业的资源,是企业无形的资产。一般来说,客户的好评比企业的广告更为重要。目前我国国际工程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只注重走出去,却忽视了后期的客户巩固工作,导致大量的客户流失,进而影响到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企业在完成一项住房建筑工程后,主要的目的在于将住房卖出去,聪明的企业或在卖房的过程中,通过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树立自己的口碑,以此来建立自己的品牌,留住客户并吸引回头客,同时让客户为自己的品牌做宣传;而有的企业却只注重将房子卖出,使用折扣、降价等方式让客户签订合同,甚至使用欺骗的手段,这样的企业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获利,但是却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国际工程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巩固客户,让客户成为自己的长久顾客,成为自己品牌的宣传者。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要做好自己的产品,并且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客户能够切切实实得到利益。比如可以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做好后期的服务与管理,为客户提供方便。

3.5策划项目,组装社会资源

做好企业的营销管理创新工作,还需要结合市场情况策划具体的营销项目。要做好项目的营销推广工作,需要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并有足够的社会资源。目前我国国际工程企业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都相对缺乏,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新组装社会资源,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和信息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企业的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企划部要做好市场规划,市场部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并收集市场信息,人力资源部要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各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员工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举办大型的市场营销活动,在营销的过程中推广企业的产品,打响企业的旗号,最终实现建立企业品牌的目的。在社会资源的组装过程中,除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也要学会利用政府资源、行业资源,要与国内企业合作,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避免内部恶性竞争,同时还要与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及时掌握政策的变化;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在此基础上,企业要拥有自己的特色,要有与其他企业的不同之处。

4结语

总之,我国的国际工程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要掌握市场营销的策略,创新营销管理方式。具体来说,企业需要有科学的定位,并合理运用价格策略和文化策略;同时,还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充分了解市场,建立营销渠道,加强与国内企业的联系,建立企业客户群,为客户提供良好服务;除此之外,还要策划营销项目,合理运用社会资源。

作者:杨 华 薛玉玲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第5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 关键词】优势视角;工作原则;优势;资源

20世纪80年代之前,社会工作像其他助人专业一样,主要遵循临床医学治疗的以问题和病理为核心的问题视角,它以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切入点,认为服务对象是有问题,有疾病,有瑕疵的,社会工作者正是以权威的治疗者出现的,通过发现问题、诊断问题、找出原因、解释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然而,1982年,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的一项针对慢性精神病患的实验引起了优势视角的迅速崛起和学术界对于优势视角的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负责此项目的Charles Rapp教授与Ronna Chamberlain博士放弃了既有的实务模式,而是采取了一个以服务对象为核心的视角,它关注服务对象的优势,认为身处困境,具有疾病或问题的人仍然具有优势与资源,只是缺少发现与挖掘,这一视角即优势视角。此后,优势视角作为一个全新的、正向积极的社会工作处遇方式而得到不断发展。

一、优势视角的基本涵义

优势视角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关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认为每个个人、家庭、社区都具有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可以依靠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解决问题。在与服务对象的接触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优势的视角取代问题视角,将服务对象看作暂时身处困境,面临困难,也可能具有着某种缺陷与失能,但却仍具有其优势与潜能的个体。个体自身的优势可以指个人的特质,如诚实、幽默、乐于助人、较强的洞察力等,可以指个人的技能,如厨艺、表演等,也可以指个人的兴趣爱好,如旅游,绘画等。这些优势或被遗忘或未被服务对象发觉利用,这也正需要社工的鼓励与引导。

另外,优势视角强调任何环境都充满资源,逆境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对服务对象来说,其生活的环境或社区充满着无限的资源与优势,如住房、公园、健身房等有形资源;各种社会服务、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关系等无形资源,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能够与服务对象一起,发现、挖掘并运用服务对象四周环境的资源与优势,解决困难的同时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服务对象自身能力的提高。

总之,优势视角聚焦于优势与资源,相信服务对象具有自我整合和复原的抗逆力,同时,也强调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平等互助、对话和合作的伙伴关系。

二、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原则及其应用

对于优势视角指导下的社会工作原则,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但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当前,大部分学者都赞成优势视角的以下五个基本工作原则。

(一)个人有能力去学习、成长和改变

这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信念,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专业,只有服务对象有学习、成长及改变的能力,社会工作的助人服务才有意义。

每个人都具有天赋和潜能,可以学习、成长和改变,只是有些被发现并利用,而有些则被某些问题或不足所掩盖,所以社工应努力带动服务对象一起,发现其优点,并鼓励其尝试与探索。在实践中,社工首先应相信案主的能力,注重观察服务对象在某些事情上的努力与展现出的能力,给于肯定和称赞,并应表达“在一起”的意愿,鼓励服务对象持之以恒,进而建立友好互助的伙伴关系。然后,社工应注重引导服务对象改变的想望和动力,提供积极向上的信息,鼓励和引导服务对象改善现状,追求未来的美好生活。社工与服务对象共同探讨服务目标以及具体方案,当服务对象较为独立的取得一些成就,或达成一项目标时,其改变与成长的动力会快速增强。另外,服务对象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增强也是社工服务的一个重点。

(二)焦点在于优点而不是问题和病理

优势视角关注服务对象的优势与资源,淡化问题,引导服务对象的正向思考,并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运用这些优势与资源解决问题,发展自我,这也有助于其改进的热情和动力。

在与服务对象的接触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运用同理,接纳、倾听等技巧,放低姿态,进入服务对象的生活与心灵世界,去聆听,去感受,进而深入的发掘服务对象的优势与资源。这其中有两个方面需引起关注:首先,社工应对服务对象的家庭状况及生活、工作环境有着较为整体且系统的认识,发掘并肯定其优点,给予服务对象信心,如聪明乖巧的孩子,细心谨慎的父亲等。其次,处于困境中的服务对象可能会忽略自己以往的优势与资源,因此,社工应注意引导服务对象及其家人回忆与重温过往的正面经验,分享成功、自豪或快乐的经历等,唤回过去的经验与信心,继续发展优势。

(三)案主是助人关系中的指导者

优势视角与问题视角不同,问题视角中工作者是权威的治疗者,社工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并不对称。而优势视角则注重服务对象自决及运用资源、解决问题的潜能,因此在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与社工之间的助人关系必然以服务对象为指导者,其有权利决定自己的选择。

在实务工作中,社工应鼓励服务对象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与想法,促进服务对象仔细思考和澄清自己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以及想要达成的目标。然后,以服务对象的自决为基础,尽可能的全面展示各种信息,帮助服务对象分析不同的选择及其结果,可能存在的困难等,引导服务对象共同讨论,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其意愿制定服务目标与具体实施计划。其中,社工应相信服务对象的能动性、自主性,相信服务对象有能力分析、判断不同的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并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优势推动计划向前发展,社工更多的则是担任引导者、信息提供者、陪伴者等角色。

(四)外展是较佳的处遇方式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特点及生活、工作环境的探索和了解,不能仅依赖个人一时的主观选择性回忆或陈述,必须回归经验与事实,在现实生活世界的置身情境中去观察才最真实有效。也只有通过这种外展才能更好、更深入的发现服务对象自身及环境的资源与优势,做出系统完整的检视与评估。

优势视角下的实务中,社会工作者应走出机构,进行家访和实地观察甚至参与,关注服务对象的静态优点,如个人特质、兴趣爱好、专业技能及生活环境等,也注重其动态优点,如日常生活表现及面临特殊情况的反映与行动。这些情况的深入探知能够使社工迅速准确的了解服务对象,并找出其优势与资源,进而帮助服务对象提升自信,增强能力。具体来说,社工服务的许多要素都可以进行外展,地点除机构外,也可以是服务对象的家、公园、饭店,咖啡屋、工作单位等;访谈对象除本人外,也可以是其家庭成员、朋友、同事、邻居、牌友等;谈论的话题也可以多样化,涵盖各个方面。总之,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与资源,服务对象许可时,社工可以根据需要扩展。

(五)社区是一个资源的绿洲

在优势视角看来,每个人都生活于一定的社区中,社区不单单是人与客观事物的简单堆积,更蕴含着各种机会与资源,有形的、无形的,正式的、非正式的等等。外展与社区资源可以说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体两面,外展是手段、方式与途径,社区资源则是目的、目标与结果。因此,在服务过程中,社工可以借助外展的方式发掘服务对象所处社区的资源与优势,帮助服务对象开发其未发觉或利用的资源;维持并拓展已有的社区资源;也可以引导服务对象化解矛盾与冲突,恢复曾拥有的社会网络关系与资源。另一方面,在资源运用上,社工应鼓励服务对象进行规划经营和循环投资,促进资源不断累积扩大,社会支持系统更加丰富雄厚。

三、结语

优势视角开创了一个不同于问题视角的、全新的社会工作实践理念,它注重优势,相信服务对象的潜力与能力,用资源、优势、希望、潜能等积极正向的词语去取代病态偏见的专业术语,激励服务对象的自信与改变的勇气;其工作原则使这一理念操作化、具体化,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开展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的工作原则及其在实务中的应用还不是十分成熟,仍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宋丽玉,施教裕.优势观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年版.

[2] 闻英.社会工作中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的比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 刘炳跃.论优势视角[J].商品与质量,2012(2).

第6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关键词 后发优势;跨越式发展;工业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2-0089-03

作者简介 余中东,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江西 南昌 330013)

一、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后发优势的研究最早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绝对优势理论。此后,学术界便从资源禀赋理论、区域理论、制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对后发优势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美国的社会学家M・列维和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的理论。列维认为现代化进程的后来者,其后发优势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后发国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认识丰富得多。第二,后发国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第三,后发国家可以跳越先发国家的一些必经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技术方面。第四,由于先发国家的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阶段,可使后发国家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第五,先发国家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而格申克龙认为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后发国家能够利用发达国家经验,学习先进的成果来加快自己的发展,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第二,后发国家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具有危机意识,从而为国家发起的现代化运动提供了思想准备。

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依据是后发优势理论。该理论的提出主要受到戴维・罗默1986年提出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和世界银行总结的韩国快速追赶发达国家的模式启发。跨越式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有可能追赶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进程,但不排除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它是指落后国家或落后地区,为了缩小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差距,直接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主要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先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率先突破,并带动和促进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和其他地区快速跟进,最终实现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和国家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二、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后发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它不等于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是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在巩固、创造和发展优势上下工夫,使优势真正转变为胜势,后发优势才能形成跨越式发展的充分条件。

(一)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首先,世界经济一体化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经济、贸易、资本、技术与信息的全球化,为后发地区引进先发地区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创造了条件。这些都为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其次,后发地区对外开放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提。后发地区的对外开放并不仅限于经济,它更是意识、行为和观念的开放。它不是单纯的进出口、招商引资,而是整体经济外向度的提升,是各个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后发地区通过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学习提高,把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从而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可能。

最后,后发地区存在的要素禀赋优势为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要素禀赋的后发优势不是指后发地区要素拥有的绝对量、相对量或要素禀赋条件的好坏、优劣方面的优势,而是在于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后开发以及资本相对稀缺而形成的后发优势,这是一种后发性的比较优势。要素性的后发优势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劳动力成本低和资本相对稀缺。

(二)利用后发优势向跨越式发展转化的条件

1、后发地区具有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制度是经济活动中内在的核心要素,制度创新是经济活动内生变量的核心,经济活动中的一切创新都要依赖制度的创新来推动和促进。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而不是技术、资本因素,制度变迁决定着技术变革,决定着资本的配置方式。因此,后发地区首先必须发挥制度创新的优势,深化改革,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推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后发地区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后发地区经济落后、技术落后拉大了同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地区的距离,从而产生了可以跨越的空间。通过对先进地区的开放,使自己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进而通过引进先进的因素特别是先进的科技要素,大幅度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实现超常规发展。如果后发地区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那么跨越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3、后发地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采取跟随战略的结果很可能是差距越来越大,被拉得越来越远。盲目的赶超战略违背经济成长规律,事与愿违,不仅不能实现总体上的经济赶超,而且还会扭曲资源配置,阻碍经济发展。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则是可行的选择。后发优势战略是通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资本、技术、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差距,加速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其着眼点在于学习,力求通过模仿创新来实现经济追赶,后来居上。

4、后发地区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不仅可以使落后国家和地区以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参与国际竞争,而且是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高技能的熟练工人可以使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顺利进行,并使技术创新成为可能。落后国家和地区应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其中用科技武装起来的劳动者的培训更为关键,这是跨越式发展实现的重要条件。

5、后发地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市场潜力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市场扩张是任何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落后国家和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建设一些新兴的产业和部门以及对传统产业和部门进行改造,通过上述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起飞,进而带动其他方面的全面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一个产业和部门的发展,除必须具备一定技术和设备外,更重要的是看该产业和部门的产品是否拥有市场或市场潜力。如果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那么将会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三、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江西工业化跨越式发展

(一)后发优势在江西的一般表现。后发优势是在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并存情况下,发展中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

客观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发展相对落后的江西具有的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技术的后发优势。技术性后发优势表现为后发地区从先发地区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并经模仿、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所带来的利益。另外,后发地区还可以利用信息资源,在高新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不仅能使传统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可以依托高科技人才,利用新信息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对于江西来说,经济的落后、工业化的差距,直接表现为技术上的巨大落差和技术进步的缓慢。江西要加快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实现对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追赶和超越,必须要以更短时间和更低成本实现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进步。而今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日益普及,为江西发挥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江西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实现比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更快的技术进步速度;同时,要在引进、消化、吸收过程中,不断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这是江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2、制度性后发优势。制度性后发优势是后发地区向先发地区的制度学习,即效仿和借鉴各种先进制度并经本土化改进所产生的效益和益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决定着一种经济的激励结构、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及其运行方式,从而决定着经济变化的走向,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而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制度安排,将会鼓励和促进社会的资源开发、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对于后发地区来说,经济落后的关键,在于制度的不合理。因此,学习、借鉴、模仿和移植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和探索所形成的成熟、完善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的各项制度,并对之进行本土化改造,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完成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实现较快的制度创新,是后发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3、要素禀赋的后发优势。要素禀赋的后发优势是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后开发以及资本相对稀缺而形成的后发优势。江西在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禀赋方面具有的优势也是江西存在的后发优势的重要表现。

首先,江西的资本的后发优势主要是资本报酬递减规律所产生的优势。发达地区的资本丰富,而江西资本稀缺,因此,江西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地区。这就造成资本将从发达地区向江西流动,由此将会促使江西经济增长得更快。其次,江西由于经济落后,工资偏低,江西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在一定的程度上抵消生产率低的劣势,这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在相关产业引进外地资本,从而加快江西资本积累的增长。最后,由于江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土地价格与沿海省份相比,较为低廉,而土地这种要素具有完全的不可流动性,所以地价的低廉就能够形成对投资的强大吸引力。

(二)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江西工业化进程。后发优势的客观存在,为江西工业化实现跨越式进程提供了机遇与可能,但是否得以实现,还有赖于制定符合江西省情的发展战略。

1、全方位对外开放。江西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要加快跨越式工业化进程,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将是江西的后发优势与后发机会。对外开放是后发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前提条件。后发优势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后发地区具有向广大先发地区学习的广阔空间和学习机会,即具有学习优势。江西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现存的先进制度、技术和成功经验可供模仿、借鉴和利用,从而可以降低经济启动时的要素投入成本、技术支持成本和风险成本,缩短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自主创新和摸索的时间,促成落后观念的自觉转化,使江西跨越时间距离,呈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加快跨越式工业化进程。

2、发展含有“适合的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后发地区与先发地区的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世界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开发利用上,后发地区的后发优势就在于能够利用前人的知识和技术存量,引进适用于本地区发展的技术,实现赶超战略。片面强调高新科技产业,把资源过多地配置到那些相当长时间还形不成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去,会导致资源耗费过大,发展成本过高,过早地丧失江西的比较优势。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江西还必须依靠劳动力成本低等资源禀赋这个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大量引进现成的技术发展现代市场中含有“适合的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支撑经济增长,进而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积累知识和技术,并赢得时间,从而得以逐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形成真正的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新科技开发与利用能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追赶”。

3、实行赶超型产业技术政策。江西要加快实现工业化进程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在产业技术政策上必须要有新思路。国际和国内比较成熟、江西仍属发展初期的产业和技术,宜以引进技术装备为主;江西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产业,重点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培养自主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些国际和国内也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江西应该根据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以及相关产业基础情况制定相应战略,力争跟上先进水平,在某些领域形成竞争能力;在一些重要的战略领域,必须确立明确的战略思路,集中力量,在若干重点项目上形成突破,以保持相对的技术独立与技术领先。

第7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

1.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总体演变态势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投资、消费、发展道路及经济结构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动态演变过程,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趋势。自1992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了加速阶段,非农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尤其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加快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资源开发的进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朝着合理化、高级化的方向发展。具体分析,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明显,1992年西部地区农业产值占比高达29.87%,而到2012年占比则为12.58%,下降了17.29个百分点。而非农产业占比则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其中,1992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36.82%,2012年达到50.13%,比重位居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很快,超过了第一产业的比重,位居第二。1992年第三产业比重为33.31%,2005年达到了最高值39.41%,增加了6.1%,随后一直稳居在36.3%左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二三一”型的发展态势。

2.第一产业结构演变态势分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配套政策的实施及大量资本的投入,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其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对扭转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占比过高的局面贡献突出。1992年占比为29.87%,1996年上升到最高值30.79%,而同期的全国比重则由21.47%下降到10.08%,这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随后尽管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发现,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出现了连续下降的势头。尤其是2000年后,其下降的程度十分显著。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这种幅度已有所下降,1996年高出10.8%,而2012年仅高出2.5%。西部地区农业比重出现降低,这与国家重视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强调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及优势农业关系密切。2000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出台《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四项重点任务,即继续改善西部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深化工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西部特色旅游业。2002年在农业部出台的《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中,特别强调要突出抓好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即以油料、杂粮、中药材和优质烟叶为核心的特色种植业,以花卉、反季节蔬菜和优质瓜果为重点的优势园艺业,以细毛羊、绒山羊和特色畜禽为中心的草地畜牧业,以稻田养鱼、养蟹和冷水性鱼类为代表的环保高效特种水产养殖业,以及以粮油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等为主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业。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将“加强西部地区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要抓好的10项重点工作中的一项。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第一产业发展的萎缩,相反,在这些宏观政策的有利推动下,西部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在逐年快速增加,199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17.4亿元,而2012年则高达14332.55亿元,20年间增长了8.45倍,其中四川、广西和云南三省(区)的农业产值对西部地区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在51%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1.88%,高于同期全国0.23个百分点。

3.第二产业结构演变态势分析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形成共识,在科技与信息水平发达的今天,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及普及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但原有的产业因科技因素而重新焕发生命力,而且由于科技的推进,能源、资源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等发展也很快,第二产业在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图2表明,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第二产业占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36.82%提高到2012年的50.13%,提高了13.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高达18.64%,其中四川、内蒙古、陕西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大省区,三省区对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产值贡献率为50%以上,而同期的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2年的38.72%提高到2012年的49.67%,上升了10.95个百分点,低于西部地区2.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7.40%,不及西部地区。由此可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抓住机遇,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结构,工业产值增加迅速,经济效应十分突出。特别是在20年间,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以重点项目和技术升级为核心,着力提高工业化水平,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协同快速提高,逐渐形成了以煤炭业、冶金业、化工业、电力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且具有地区与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如内蒙古与陕西主要是以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与矿产能源加工为主,而新疆则是以能源工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为西部地区加工制造业生产增速注入新的动力。然而,与全国的比重相比较,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的速度仍显迟缓,工业企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仍具有小型化和分散化的特点,竞争力不足,工业化进程推进缓慢。1992—2006年14年间,除1994年、1995年、1996年和1997年,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都低于全国的比重,在2007年这一比重才开始高于全国水平。陕西省发展研究中心(2004)指出[1],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市政、通信、公路、铁路等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的投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呈现适度超前的态势。然而,这种发展态势与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呈现出明显的反差。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用于工业生产更新升级的资金不足,导致生产能力无法进一步提高,还出现了下滑倾向,加之产业配套体系缺乏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对加工业重视不够,新增项目更无从谈起,从而降低了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占GDP的份额。

4.第三产业结构演变态势分析有观点指出,一国(地区)经济发达与否和水平高低主要由第三产业发展体现,其占GDP的份额大小,代表着经济社会现代化与城镇化程度的高低[2]。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及许多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正在进行着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图3表明,20年来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较快,199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92.12亿元,而2012年则增加到42468.04亿元,增长了24.09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7.48%。西部大开发之初,国家投资于西部地区的3600亿元来自于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中,2000亿元投资于基础设施,几乎占了全部资金的一半,500多亿元用于生态环境的投资,100多亿元投资于社会事业建设。在国家财政投资和国债资金的引导下,西气东输、水利枢纽、青藏铁路、交通干线和西电东送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的全面建设,对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相应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呈现迅速提高的趋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1992年的33.31%上升到2012年的37.28%,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1992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高出全国整体水平4.33%,到1996年则更高出6.1个百分点,随后尽管比重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高于全国的比重,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10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出现下降趋势,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比重分别为36.87%、36.34%和37.28%,低于同期全国的比重1.92、3.01和3.54个百分点,且降幅表现出扩大的趋势。可见,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内部结构水平不高,传统服务业处于主导地位,而一些新型产业如仓储业、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教育科研事业等发展明显滞后,与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以上通过考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不难看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产业发展一般演进规律,工业化中期的特征已表露无遗。这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已得到较好的调整,但产业高级化水平还不高,产业层级有待提高。尤其是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没有充分地发挥资源优势。而工业虽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内部结构不合理,轻加工业比较落后,工业主要以能源、矿产等资源为主。服务业尽管发展快速,但现代化水平较低,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

(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绩效评估

1.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益分析我们用相对劳动生产率这一评价指标对产业结构效益进行分析。式中,Mi为i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Ci为i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Li为i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对劳动生产率数值下降,则意味着每创造1%的i产业值所需的劳动者数量下降了;反之,则有所增加。通过公式可计算出西部地区各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化呈现两个阶段:在1992—2000年间,相对劳动生产率平均在0.8左右,而在2001—2011年间,相对劳动生产率已经低于0.5,由2001年的0.664下降到了2011年的0.3674,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西部农业生产发展滞后,导致其占GDP份额的下降速度超过了该产业就业比重的下降速度。这说明第一产业劳动力相对过剩,第一产业的发展不但没有解放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反而加重了第一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在“八五”和“九五”期间的走势比较平稳,在2.0左右。2000年以后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进一步上升,2011年达到最高为2.8687。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淘汰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三高”产业,该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在较高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劳动密集程度持续上升。这表明工业在增加产值的同时,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就业效应,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略显较弱。而服务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则表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由1992年的1.3280逐步上升到了2000年的1.3677。在西部大开发的影响下,2000—2011年,第三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表现为小幅上升的态势,但基本稳定在1.3左右,这表明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在促进本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人数等方面作用较为突出。上述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呈现反向趋势。这是因为在10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二产业突出技术与资本在产业中的作用,因而大量劳动者下岗,进一步加剧了该产业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矛盾,不但妨碍了农业、农村过剩劳动力向工业和城镇转移,而且还产生了明显的“挤压”效应,已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的劳动者又回流农业与农村,以致农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升反而大大降低。我们还可以从表1中看到,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显著,并且这种差距随着时间的推进进一步地拉大。西部地区在近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同性,调整产业结构不但无益于就业结构的合理化,反而加剧了就业的不合理程度。可以预见,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将更加迫切。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拉动效应分析产业结构的演变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反过来又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和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看,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构成比由1992年的29.87∶36.82∶33.31变化为2012年的12.58∶50.14∶37.28。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由1992年的5080.0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13904.8亿元,增长了近21.4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6.82%。二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产业贡献率指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①,产业拉动效应指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的乘积。根据上式,可计算出我国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如表1所示。表1表明,总体看,三次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非常明显,在小幅震荡中呈现扩大的趋势。从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来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较小,远低于第二、三产业的贡献率与拉动效应。从其波动幅度来看,表现为两个不同的阶段:1992—1999年是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和拉动效应在起伏中不断下降的过程。这一阶段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牧业以种养业为主体,农业初级产品占比很大,大农业、特色优势农业培育等观念还未形成,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为了增加收入,就不得不开荒种粮和对草原的过度利用,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进一步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因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效应作用较小。2000—2012年是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快速增长与发展阶段。1999年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西部发展的政策措施,经过10余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农业经济发展。西部地区逐渐建立起了以生态为主导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优势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优势园艺业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不仅逐年创新高,也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表现出稳定的态势。从第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来看,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非常明显,在交替演变中呈现扩大的趋势。这种交替演变趋势表现为“两高一低”三个阶段:1992—1996年是第二产业贡献率与拉动效应高于第三产业的阶段。这一阶段西部农业发展水平在提高的同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西部农村工业化进程也明显加速,乡镇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但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为农村过剩劳动者提供了就业岗位,为西部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1997—2000年是第三产业贡献率与拉动效应高于第二产业的阶段。西部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民俗旅游与边境贸易开发区,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西部地区与东南亚、中亚和俄罗斯等国的旅游业、物流业和边境贸易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优势的产业,特别是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的新兴服务业已成为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亮点,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尽管这一时期第二产业增加值绝对值也在上升,但其相对增加量低于第三产业,导致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效应不及第三产业。2001—2011年是第二产业贡献率与拉动效应高于第三产业的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连续出台,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提供了莫大的机遇。在“赶超”的发展思路引导下,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一批以能源、重工业、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化型、政策导向型工业迅速建立起来。仅2007年国家在西部地区开工的重点项目已经超过80项[3]。西部地区还在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基础上不惜花费巨额投入,追求发展高附加值的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随着经济景气上升,西部地区的重化工业结构发挥效应,导致“结构红利”突出,西部地区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内部[4]。因此,这一阶段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远高于第一、三产业。

二、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方向与政策建议

从宏观层面来看,所谓的产业转型是根据国内外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态势,采取针对性的产业、财税和金融等制度与政策,对一定区域内特定时期的现有产业结构的不同方面进行再调整。从微观层面来看,所谓的产业转型是对技术、劳动力、资本及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重新进行配置与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将这些生产要素从落后或衰退产业转移到先进或新兴产业的过程。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来说,以劳动力与土地为代表的传统部门比较优势逐渐丧失,面临巨大的同质化竞争压力与转型的实现需要,尤其是纺织、服装、食品、玩具、皮革和制鞋等产业转移最为迫切,这为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从当前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看,西部地区也具有了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与基础。

(一)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方向西部地区欠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得西部地区经济缺乏稳定、持续的动力源与保障,极大地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西部经济良性发展,已成为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对西部地区产业进行转型,不仅要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客观要求相一致,而且还应能提高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益及有利于区域间协同发展。为此,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方向应着力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促使各产业协同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如何将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在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各部门之间进行再分配与整合的过程。因此,建立合理的产业间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转型的意义与要求就是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在产业结构发展现实与其所处客观条件之间搭建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进而促使各产业快速协调发展。前文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分析表明,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如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的主导产业未能体现,先行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未能得到及时起步,导致三次产业间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难以有效地促进三次产业正常、合理的演进。因此,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首要问题,是理顺并调整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使各产业及产业内各部门能各司其职、各就各位,从而形成互为促进的协调发展关系,进一步推动各产业的深层次转型与发展。

2.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产业粗放型发展、产品低层次加工与生产及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是造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与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其中,技术水平对前者影响巨大,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西部地区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实现其产业转型的关键。一方面,西部地区要用新技术改造作为西部地区支柱的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产业,提高这些产业的知识与技术含量,使之重新焕发生命力,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还能催生新的富有生命力与竞争力的产业,逐步舍弃劣势或无后劲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根据西部地区自身实力与特色优势条件,大力提升技术优势,走跳跃式技术研发道路。开发西部优势技术不仅能诱发西部新兴产业的出现与成长,也能增强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并能积极推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从而形成西部地区特有的产业结构体系。西部地区需要更新思维模式,树立危机意识,用超前的思维,破除传统固化的做法,将发展优势技术的迫切性与现实性放在战略的高度上来认识。

3.大力提升产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重构支持产业革新的配套体系生产满足需求,需求促进生产,需求水平和结构的变动必将推动产业结构相应的转型[5]。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也逐渐升级,多元化、多品位的社会需求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这为供给不断适应和满足需求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西部地区古板的产业发展形式过分依赖政策支持和低度化产业结构来维持经济增长,对市场需求变化缺乏应有的、及时的反应能力,导致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为弱化[6]。因此,西部地区必须构建提升产品研发水平的相关行业配套体系,特别是要增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相关支撑体系,以达到密切产业关联关系,延长产业产品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与层次之目的,从而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7]。积极重构一个有效的支持产品研发能力的产业配套系统,对西部地区至关重要。只有这样西部地区的新兴产业与优势产业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促使西部地区产业成功转型。

(二)西部地区产业转型的途径与政策建议推动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发展,不但要保障产业稳定运行,经济持续增长,还要依托西部自身条件,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从而形成符合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

1.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市场的引导下,对西部地区农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重点突出西部地区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紧紧把握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发展有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及农产品加工工业,是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重要方面[8]。一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以及草原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加大重点产品的开发力度,开发新产品,着重培育特色产品,种植反季节蔬菜、优良品种花卉等。羊绒、驼绒和牦牛绒是西部具有典型优势特色的资源,应以此为依托,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建立有优势的毛纺生产与加工基地。二是要提高特色品味,注重质量效益。西部地区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主要动力,重视发展农牧产品的加工工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特别要重视发展便于运输的干鲜食品,同时,也要加速特色产品到绿色产品的升级,开发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食品,使特色产品优质化,把特色农业建设成为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性现代产业。三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树立大农业意识,联合相关产业,将优势特色农业建成集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的农业产业体系。树立品牌意识,创建优质品牌,让品牌特色把西部农业带进市场、带向现代化,如对拥有烟草、酒和茶叶生产与加工优势的云南、贵州及四川等省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品牌竞争力的提高,通过品牌优势与效应,聚集相关企业,并进行企业与资产重组,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更新。四是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农业市场化服务体系,促进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高度市场化、社会化,进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调整工业结构,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构建新的工业转型重要架构要想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拓展和做强优势特色工业,将特色优势工业建设成西部地区支柱性产业。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石油、水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优势特色工业必须建立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如在水能资源丰富的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区建设大型水电设施。在石油和天然气蕴藏丰富的新疆、青海、内蒙古和川渝等省区,加大勘探与开发力度,积极建设煤焦化、炼油及天然气化工等相关产业体系。在陕北、内蒙古西部、贵州等地建设煤焦化、煤电化、煤炭机械制造及煤炭洗选等一体化的生产加工基地,有条件的区域可开展煤制油的生产与加工[9]。另外,还可在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新疆、宁夏和甘肃等省区发展清洁与其他新型能源,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我国能源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不断降低,开采成本越来越高,部分矿产资源原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因此,对西部地区而言,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和稀土等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丰富产品结构体系,提升矿产资源性产品的附加值显得更为迫切。如贵州的铝、磷和新疆的铜、金等很具有代表性,这些省区应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发展特色加工工业,深化资源的后续加工工业,而不能只靠初级资源性产品的开采与销售。在我国,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拥有独一无二的突出地位,如拥有水电站设备和重型机械制造雄厚实力的四川,大型机床制造体系健全的云南、重庆与宁夏,汽车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完善的陕西、重庆、贵州与四川等省市,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西部地区还须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发电设备、数字智能输变电设备、钻井专用装备、煤电化配套装备、高端机床制造、大型工程机械、智能仪器仪表、水能与风能发电配套装备等,从而形成以包头、宝鸡、西安、兰州、成都、重庆和贵阳等为中心的重大装备制造业生产与研发的部级基地。特别是四川、重庆和陕西等省市高等院校云集,科研机构密集,形成了具有局部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汇集了全国航空航天及电子类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独占性研发设备设施。仅西安就占有全国25%的各类航空专业人才和高精尖设备设施,部级科研单位高达30多个。绵阳拥有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部级科研院所18家、部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及专业技术人才20.2万人。因此,着力发展中型飞机、机载系统、航空发动机、轨道交通、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及航空新材料等国防专用装备制造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在推动现代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上,有序承接东部和国外的产业转移,发展新型建材产业、纺织服装业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构建西部地区新的工业转型的基本结构框架。

3.继续加大特色优势服务业发展,突出旅游业的龙头地位西部地区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特色服务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西部地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价值品位高,吸引力强,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10]。因此,西部地区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时,必须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西部文化为核心,融入山水风光、历史古迹和多民族民俗风情,打造我国乃至世界独特的生态旅游、文物古迹和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从而做大做强旅游业。应该积极有重点地在西部地区开发陕—甘—青“丝绸子路”旅游区,青海、内蒙古草原森林旅游区,青海—三江源跨国自然风光旅游区,新疆—甘肃大漠探险草原旅游区。在西南地区重点开发云贵高原香格里拉自然风光与民俗旅游区、黔东南—桂北民俗与自然风光旅游区、黔—渝—川民俗风情与生态旅游区、长江三峡旅游区、两广黄金旅游区及澜沧江—大湄公河跨国自然风光与民俗旅游区。在稳步提高观光旅游规模与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户外探险旅游、边境商贸旅游、现代园区农业旅游、特色工业旅游及休闲度假旅游等专项旅游。充分挖掘西部特色地域文化内涵与多民族文化形式,积极培育和发展西部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促进西部地区旅游业全面深层次发展。同时,围绕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等,重点发展新型商贸物流仓储、旅游、商贸租赁与商务服务、金融保险、信息传输与计算机软件、科研技术服务、居民社区服务及法律与信息咨询等现代新兴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结构整体素质的提升[11]。积极发展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对餐饮住宿、商贸零售、仓储租赁和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经营方式进行升级改造,不断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西部地区只有实现第三产业总量稳定增长和结构趋于合理,才能更好地吸纳就业、招商引资,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及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12]。

4.推进技术创新与进步,发展新兴产业为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西部地区必须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在拥有网络信息安全、电子通信、电子电路集成、新一代电子元器件和数字智能家电比较优势的成都、绵阳、重庆、西安和宝鸡等地,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云南、四川、陕西和重庆等省市,积极发展生物制药、医药研发、现代新型农业和医学生物工程等高新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大力发展西安阎良国家航空技术产业基地、四川成都商用航空技术产业基地,尤其是航空航天新材料、商用大飞机、民用航空零部件加工,民用航空维修及航空教育培训等配套产业,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突出、技术研发效应溢出明显,并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产业链体系。此外,还可在贵州、新疆、云南和广西等省区,积极发展能源化工、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及电子信息领域所急需的稀土、钛、铝及超导等高性能复合材料。

第8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关键词] 全球化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有个认识和发挥自己优势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世界工厂正在转向中国”之说。问题是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要看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是最有竞争力的。长期以来,我们是突出自己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我们要谋求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不是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是要通过努力创造出的比较优势。其中包括在产业升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和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低成本优势。 

 

 

 

1,资源禀赋产品的比较优势的竞争劣势 

 

 

 

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从而说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按照比较利优势理论,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的生产最适合本国生产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使贸易双方获得更大的福利。 

 

 

 

李嘉图界定: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 

 

 

 

赫克歇尔-俄林界定: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各个国家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上述比较优势界定都与一国的资源禀赋相关。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有两个角度的考察:一是资源禀赋的产品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二是资源禀赋成本的比较优势,即劳动和资源的低成本优势。 

 

 

 

我们发现已有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外向战略基本上是依据资源禀赋的产品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缺资本和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格局是:发达国家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研究此问题时先要作个限制。我国是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国内市场很大,不可能所有地区所有产业都是外向的。在国内分工中,经济落后地区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可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本文的研究是要说明,在国际分工中不能继续维持已有的比较优势,停留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我国目前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基本上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较低。因此外向战略基本上还是定位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热潮中,各地特别重视扩大出口,由于目前许多地区能够出口的大部分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此各地竞相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引进外资也是缺乏产业选择,外商进入的产业大部分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状况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后果是:出口数量越多,引进的外商投资企业越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越多。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中国的产业结构不但不能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得到升级,还会进一步低级化,更谈不上创建世界工厂了。现在需要研究的紧迫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是否继续维持这种比较优势格局。 

 

 

 

过去在按照比较利益理论建立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是互通有无。因此比较优势突出在产品上,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技术密集型产品。实践证明,现在凡是强调劳动和资源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地区,往往是经济落后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突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结构的一定是缺乏竞争力的结构。基于资源禀赋的产品的比较优势的主要缺陷是冻结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差距。而且,外商进入我国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结果也是这样的。 

 

 

 

对上述问题的理论解释主要是比较优势界定的前提条件的变化。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存在两个国家,在两个国家之间各自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分别提供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多个国家,例如有多个发展中国家依据资源禀赋提供相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鞋帽之类的产品。我们将会发现,同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不同的国家生产国家竞争力是大不一样的。有的国家因其有较高的技术或较多的资本投入而有较高的质量或知名的品牌。这实际上是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面对这种竞争,我国许多具有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产品已经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其次,克鲁格分析了生产同种商品的要素替代问题:“如果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但在它们之间不存在要素租金均等化,那么,资本丰裕的国家将比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使用资本比较密集的生产技术,并且前者工资/租金比率也将高于后者。”[2] 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可能性是,在各个国家要素租金存在差别的条件下,劳动丰裕的发展中国家的工资/租金比率偏低。问题是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包含各个国家要素价格(包括劳动价格)出现均等化趋势。就象我国,近年来特别是经济开放程度高的沿海地区工资增长很快。这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成本有提高的趋势,这时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有下降的趋势,其结果是进一步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9篇:能源与动力工程优势范文

【关键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能力 竞争优势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制定的谋取市场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实现组织长远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谋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主要通过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对经营战略的贡献,因此,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涵盖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与系统建设各个方面,通过企业文化整合战略、组织系统,保证企业战略的执行和实现、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地成长。因此,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要与企业的使命、企业战略、价值观、企业发展以及员工的需要相联系,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这几大子系统的支持,需要企业的能力系统的保证,这样一个比较完善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建立成功了。

能力系统提出的是“依靠什么去进行竞争”的问题,使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上升到更高层次。在上述模型中,企业能力系统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保证,对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跳出事务性工作纠缠,更加专心地致力于从事高附加值的管理工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促进企业能力提高,企业战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理财能力相互作用与配合,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有重大作用。

1 战略能力与竞争优势

企业的战略能力是组织不断从内外部环境学习,并做出适当的战略反应,以及运用它的资源参与竞争的能力,它是促进战略有效制定和实施的基础。

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与企高层业管理者一起对企业的运行目标进行适当调整,以保持组织的竞争能力。面对技术变革和组织变革,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一方面是变革的推动者,另一方面也应当是变革的保障者,即提供技术变革所需要的高素质员工和对变革进行过程管理,确保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人员变革是最为复杂的变革,战略性人力管理者主要是雇员激励者角色,培养员工的献身精神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企业能力的组成部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帮助企业找出它所面临的与人有关的经营性问题。战略制定下来后,它将负责通过建立和协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确保企业能够对具备必要技能的员工进行有效激励。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制定层面积极参与,在运作层面积极推动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企业竞争能力大大增强。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在整个企业战略的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源专家开始参与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与战略管理不再是单纯的行政联系,而是逐步由行政管理联系经单向联系、双向联系向综合联系演绎。

在战略形成阶段人力资源高层管理人员积极参与企业战略决策及战略规划的制定,形成与整个企业战略规划相适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更为重要的是,在运作层面大力推动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和任务能如期全面实现。

同时,在战略执行过程中,企业不断受到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变革管理是战略成功执行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要想成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执行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2 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其内在整合性与外在整合性,使企业按预定的方向和目标运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社会系统,仅有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还要不断的创新,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创新是指个体或组织识别机会、利用机会并展望机会的能力。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是因为,首先创新源于企业内外部一系列不同的机会,这些机会可能被特定的组织识别并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并由此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其次,在同等机会条件下,不同的组织识别并利用机会的能力是不同的,那些能够识别和利用机会的组织会在市场上占得先机;第三,对于不同的机会,其价值是不同的,只有抓住其中价值比较大的机会并有效利用,才能为组织带来收益。

创新能力作用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在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创新,从更高的层次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带来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

3 学习能力与竞争优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多数知识似乎只具有暂时性的意义。对个人来说,其价值不仅在于掌握了多少现存的知识,而且在于是否具备不断掌握最新知识的能力;对企业来说,知识的拥有量已不是其保持竞争优势的绝对条件,快速的学习能力才是组织唯一持久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企业能否在学习能力方面领先,是能否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因素。

关于企业学习能力的内涵,学者们从创造性学习、适应环境变化、学习知识等不同的视角做出不同的解释,目前尚无学者们一致认可的说法。

创造性学习的视角将学习能力定义为“组织内领导者产生并推广有影响力的思想的能力”,这一学习能力的定义有三层含义:领导者必须能够产生有影响力的思想;领导者必须能将思想推而广之,除非学习成果能跨越若干边界共享,否则无法开展组织学习活动;只有当产生和推广的思想具有影响力时,组织才具有学习能力。

适应环境变化的视角认为“企业的学习能力可以界定为,企业通过调整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能力”。

学习知识的视角认为“企业学习能力是企业吸收、消化知识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组织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企业的学习能力对企业获取外界知识、技术产生积极影响。企业的学习能力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及竞争优势的形成关系密切。关键是要形成鼓励学习的文化氛围,采取措施激活企业内部每个成员的学习潜能进行学习与创造,并允许员工出现差错,使员工在自己的错误中学到知识从而不断进步。

4 理财能力与竞争优势

理财就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一种管理活动。理财就是要讲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提高经济效益,谋取利润最大。企业的财务人员是企业内当家,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财务管理等活动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能力是包含企业内部各种能力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中包括创新能力、理财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技能,理财能力是企业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理财能力与其他企业能力即相对独立又具有关联性。这是因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另一方面,是由于财务管理所具有的价值管理和综合管理的特点,使企业的资金筹集、资金的投放和使用等不再是单一、纯粹的财务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发展的需要、投资安排、股东意愿等,因而企业的财务营运过程总是与企业其他的各种业务活动相互联系的,理财能力与其他企业能力的关系亦是如此。

理财能力由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活动能力、财务应变能力构成。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协调、控制企业财务管理循环过程,整合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的能力。财务活动能力是指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作用力。财务应变能力是指为培育、维护企业核心能力,企业财务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理财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所构成的一个能力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决定了财务应变能力,财务应变能力反映企业的财务营运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理财能力是企业能力的综合财务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在理财能力中得到体现。

5 结束语

企业能力系统作用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带来企业竞争优势的提高。根据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企业的战略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理财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益运行的保证。战略能力是促进战略有效制定和实施的基础,学习能力与该企业的相关知识积累有关,创新能力表明企业把握机会的能力,理财能力与企业经济效益、利润以至发展直接相关。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摆脱了事务性工作和束缚,更加专注于能够给企业带来高附加值的变革性工作上,如知识管理、战略重整、管理开发等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增强。

参考文献

[1] [美]雷蒙德·a·诺伊等,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美]詹姆斯·w·沃克,吴雯芳译.人力资源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张玉利.管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第453页,2004年.

[4] 牛继舜.论组织学习能力的内涵[j].科技与管理,2005年第5期,第32-34页.

[5] 马宁.我国工业企业能力与竞争力关系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18-21页.

[6] 许春.企业学习能力与研发合作契约稳定性[j].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312-316页.

[7] 罗宏,陈燕.财务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性[j].当代财经,2003年第12期,第109-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