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

第1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工程化模式;工程能力;案例驱动一、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其成为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技能的突出作用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因此,“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必要的,具有时代适应性。

在教育培养和应用中,科学、技术、工程是三个不同的层次,三个不同的领域。其工作,性质,做法,和人才需求都不一样。从实际需求来看,我国需要优秀的科学家、发明家,但更需要大量的工程师和各类工程型实用人才。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不同,中等职业教育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其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目的是培养多元化、多样化的工程型人才。

因此,为了加强培养学生以创新思想对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更好的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实践,本文从实践层面提出了构建案例驱动工程能力培养的工程化培养模式,从模式的设计和实施二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从而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工程能力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工程化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一)工程化培养模式的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工程化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借鉴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模式,培养面向行业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创新思维的实用型工程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指导下,实用性工程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具体思路为:以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尽量采用国际主流技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驱动式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在真实或模拟的项目环境下,实行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和素质。

经过系统教育和培训,具有较好工程能力的人才应该具备以下技能:掌握相关工程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较为熟练的技术能力,良好的工程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方案设计。

(1)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组织模式。

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1+2”的三年培养计划,即:第1学年的 “重点学习,兼顾实践”过渡到第2学年的“重点实践,兼顾学习”再提升到第3学年的工程实训。第1年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还是空白,采取“重点学习,兼顾实践”的教育模式。该模式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在于它强调“边学边做”,强调“学”为“做”服务。第1年的教学集中在基础平台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第1年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初步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对“做”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在随后的1年专业课程学习中,教学模式将过渡到“重点实践,兼顾学习”。“重点实践,兼顾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去思考问题,按照工程化能力培养的基本规范去解决问题。到了第3年,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专业知识,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调整,“工程实训”将取代在学校实验室和课堂,学生到实习企业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在真实的工程项目下担当一到二种角色,经历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熟悉企业文化和管理流程,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工程素质。

(2)建设“重点实践,兼顾学习”的复合型师资队伍。

工程化培养模式中的“重点实践,兼顾学习”教学方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方式,要求教师具备宽广的知识、 掌握主流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建设复合型师资队伍:

建立长效的校企教师交流机制,聘请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负责为学生介绍国际上先进和主流的技术、项目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

选派专职教师到培训机构或企业学习和培训,体会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丰富其工程经验,提高其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以课程群为单位,将教师组织成教学团队,发挥个人技术特长,在教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与互助,提升师资的整体业务水平。

(3)教学项目资源和实习基地建设。

教学项目资源和实习基地建设是施行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和保障。可以在如下方面规划教学资源和实习基地建设。

教学项目资源建设:

案例库建设:项目案例是教学的关键,需要揉合课程知识点、项目流程、工程要素。

项目案例既要保持其工程特色,又要结合课程知识点进行剪裁和提炼,每个案例应包括考核细则,项目需求,教师手册,学生手册等文档,为教学提供详细指导。学生完成案例的过程也是培养提高工程能力和素质的过程。

课程网站建设:网站中包含有案例文档、授课视频、参考资料,网络Blog等内容。

同时也开发课程学习平台,营造教学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

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是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设计培养方案时,要求学生在第三学年进入企业进行实践。为了支持这种实践,需要和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基地,使学生接触真实的工程项目开发和流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做真实的项目,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素质,以缩短毕业生能力与用人单位期望值的差距。

三、工程化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点

(一)案例驱动的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工程化培养模式中,采用案例驱动的教学组织模式,即:依据工程的实际流程来编排和组织教学,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基于各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关系以及工程的一般原则和特征,对课程知识进行层次划分,并把同一层次中密切相关的课程揉合到一起,建立课程群。在课程群中,编写教学案例,组织教学团队,实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课程学习中,学生组织成项目团队,每个学生在其中充当一种或者二种角色。每个团队内部分工合作,协同完成项目任务。项目流程依照企业真实项目来安排。在项目流程的每个阶段,教师先行讲授这一阶段可用到的理论、方法和新技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进度报告,小组讨论和答疑,随时掌握学生动态,针对其问题适时切入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师对提交的文档资料及时组织评审,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执行以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成绩评定方式,执行以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结合、队友考核和教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这种采用项目驱动的工程化培养模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二)和企业合作,构建复合型的师资队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聘请相关专业的企业资深工程师参与和指导课程建设,担任相关课程的企业老师,和校内教师交替给学生授课。这些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参与学院的教学组织、课程建设和任课,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不仅从宏观上把握工程化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向,也引入了优秀的教学资源。

在在注重“请进来”的同时,也必须强调“送出去”。选派教师到企业接受学习和技术培训,和企业员工一起工作,领悟企业项目的开发流程和模式,及时准确的将掌握的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这样,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与交往,一方面使教师和学生学习到先进和主流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学习了企业的文化,体会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人才。

(三)加强项目资源建设,为培养工程能力提供支持。

项目案例是构建工程化培养模式的关键之一,需要揉合课程知识点、项目流程、工程要素。

有必须针对教学课程设计和开发基于真实项目的案例,课程案例应该既具有工程特色,又涵盖了课程知识点。另外,可以辅助建设课程资源网站,网上资源有案例文档、授课视频、参考资料,自主学习园地,及时将最新的课程资源共享。在自主建设课程资源的同时,可以学习、消化和引进优秀的教学资源,将其精华融合到开设的课程之中。

四、结论

工程能力的培养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以创新思想对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通过构建案例驱动工程能力培养的工程化培养模式,学生通过项目驱动的实践过程的锻炼,不仅可以学会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且可以了解工艺流程、生产技术要领、管理方式等,为毕业后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及要求和个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推行中等职业教育工程能力培养模式应该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作者单位:广州市总工会外语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周立群.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5).

第2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工程任务课程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工程任务课程化是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中将真实的工程任务引入到教学中,涉及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工程任务(农业工程、工业工程、服务工程),并包含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任务。将这些任务分解细化到各门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即是对学生的考核结果。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发起,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底,教育部计划在部分高校试点“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工程师类性要分为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3种。应用型工程师建议主要在本科阶段培养,设计型工程师建议主要在硕士阶段培养,研究型工程师建议主要在博士阶段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介绍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工程任务课程化载体,专科层次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情况。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专业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具备较快适应人事助理、行政文员、基层经理、客户服务助理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人才使用规格。学生毕业后主要去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人事助理、行政文员、基层经理、客户服务助理工作,具体业务范围是进行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员的甄选与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文件管理、会议管理、考勤管理、经费管理、制度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客户投诉的处理、客户沟通等方面的工作。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

(一)专业能力培养与工程任务课程化。根据实施“卓越工程师”的总体方案,结合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的上述专业标准,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课―工程实习”三段分割的教学模式,以如图1所示的“专业能力进阶”培养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全过程采用“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多维度、交错融合、螺旋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工程任务的差异来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能力培养。

(二)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

(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中实训环节、第三学期实习、毕业实习。这三项实习均以工程任务课程化为载体,以学生完成实际工程任务的情况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

(四)人文与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学生的人文与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了整个大学三年,主要通过人文素质选修课、职业生涯发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来培养学生的人文与职业素养,使学生由“校园人”变为“职业人”。

三、课程体系

基于“专业能力进阶”的培养方式,全过程采用“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方法,现将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进行介绍:

专业学习领域主要包括以下课程:《管理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人事心理学》、《人员招聘与测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专业英语》、《薪酬管理》、《社会保障学》、《管理沟通》、《人力软件操作实训》、《领导学》、《客户服务实务》岗位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这写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必须掌握,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采取“工程任务课程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工程任务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

拓展学习领域包括:《经济法》、《统计学》、《基础会计》、《西方经济学》、《企业文化》、《财务管理》、《商务谈判》、《管理咨询》、《创业管理》。通过这些课程拓展学生的学习面,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为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学分要求

对于参加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计划的学生,在3年学习期满毕业时,至少修满154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公共学习领域(含必修和选修):33.5学分

(二)专业学习领域(含必修和选修):57.5学分

(三)拓展学习领域(包括校内跨学科和系内跨专业两种选修课):至少21学分

(四)企业培养(包括第三学期实习、毕业实习):28学分

(五)毕业设计:14学分

五、企业培养计划

(一)企业实习内容。由教师和企业共同设计企业培养计划,大一、大二主要实习项目有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人员招聘与测评》课程中设有招聘工作实践环节,学生需要完成企业的实际招聘任务;第三学期实习,学生在每年的6月中旬到8月中旬到企业实习,以员工的身份工作两个月,完成企业的实际工程任务。

大三2月中旬到4月中旬为顶岗实习,也就是利用8周时间,完成企业(岗位)的顶岗实习。大三11中旬到次年的6月底主要是毕业设计,也就是在企业或学校完成与企业生产现场实际紧密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拟定。

(二)企业实习考核要求。企业实习环节是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关系到整个计划的成败。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岗位实践操作、人事助理岗位实践操作、客户服务助理岗位实践操作、基层经理岗位实践操作。

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考核以实践总结报告为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写实习周记、撰写实结、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作业,总结实习中的心得及遇到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实习周记、总结、项目作业交给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评阅。

六、结束语

以上介绍了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人才培养方案,本方案的制定以“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方法为载体,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都以完成实际工程任务为基础,本方案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目标是为我国各行业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人民日报,2010-07-09.

[2]王天宝.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3]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第3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双创;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专业综合改革;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0;TU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3-0018-05

中原工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始建于1982年,2000年以来,该专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03年该专业所对应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方向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该学科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06年获准设立河南省特聘教授岗位,同年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专业评估,2007年被批准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获准成立河南省高校空调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被批准建设河南省重点学科供热空调开放实验室,同年获批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并获准立项建设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中心,2010年获批河南省教学团队,2011年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专业复评估,该校成为全国通过该专业评估的29所高校之一,2012年获准立项建设空调制冷节能河南省工程实验室,2014年立项建设河南省热泵空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年获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6年通过住建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复评估。

经过3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原工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已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省内领先、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方高校优势本科专业。

但在当前形势下,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而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高等学校则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风格[2]。尤其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大学发展[3],培养多层次、专业化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4]。

正是在上述形势下,中原工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作为地方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基于外部需求和内生动力,遵循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专业综合改革思路与方案,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以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一、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顺应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育规范化、办学特色化的发展趋势,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优化专业知识体系,加强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强调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5],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理念,实现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节能环保意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为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管理改革等明确改革方向和建设目标。

具体操作方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兼顾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兼顾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同时加强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教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将教育任务、人才培养及生产实践统一于一个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6],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依据国家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文件精神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实施意见,学校调研国内外相关专业建设状况,进一步明确该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定位,优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加强基础课教育,突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方面,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重点,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完善服务,营建一个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励人才的良好环境,保障专业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与提升。重点建设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兼顾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具有国际化视野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年富力强的教学团队。

具体操作上,以学校、学院的发展规划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为依据,制定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加以实施;以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年龄结构等为依据,调整师资入职标准,建设一支规模适中,生师比合理的年富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学团队;同时聘任一批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兼职教师。

制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研讨会、教学督导、国内外培训及学习交流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不断提升师资团队的教学能力。

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为中心,改革教师业绩评价制度,建设一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研训练紧密结合,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兼备的师资队伍[7]。同时,完善服务,营建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励人才的良好环境,保障专业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与提升。

在实际操作上,按照课程的属性,将教W团队分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大组,进行分类建设,专业基础课教师组要求以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为主,骨干力量是教授和博士,在基础理论、研究水平上提高要求,突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强基”目的。专业课教师组以具备“双师型”素质为目标,强化工程经验,提高具有注册公用设备师、建造师资格教师比例,突出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用”的目的。

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完善后的专业培养目标,系统梳理课程学习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建设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充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重点构建以专业基础课程、主干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课程模块为基础的优质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吸纳国内外先进教材,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不断充实课程教学的内容。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开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多媒体课件。

根据专业培养标准,按照年度调整、三年修改的原则,定期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以专业系部为单位,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课程审核制度,促使教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定期梳理和调整课程学习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档案,不断充实和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

进一步更新和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由各课程负责人牵头,对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进行改革,并结合工程实际组织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反映专业发展新技术。同时,在教学中结合目前工程实际内容进行教学,实行探讨式、工程案例式教学,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引导求知中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成果转化及应用中强化学生实践体验[8]。

以完成国家、省级教学质量项目为契机,深入探索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新途径,进一步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校级精品课程以及优秀课程的建设,加强和完善网络课程、考试系统和习题库、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优化更新专业教学资源。

在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要求,以省级精品课程传热学建设为核心,带动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等专业基础和技术基础课程建设;以省级精品课程空调用制冷技术建设为核心,带动暖通空调、工I通风、锅炉与锅炉房工艺、建筑节能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建设。

加强重点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建设,对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空调用制冷技术、暖通空调、工业通风、锅炉与锅炉房工艺、建筑节能技术等重要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多媒体课件建设,引导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

加强网络互动专业交流平台建设(微博、QQ群),依托校园网建立专门的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定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建立有问题可以随时提问,教师可以及时解答的良好机制。

图书资料方面要加大投入,根据专业的发展,更新和购置专业必需的专业书刊、国家标准规范和图集等,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的需要。

四、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采取有力措施,应用和推广以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顺应信息化时代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整合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学校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理念为引导,系统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快速推进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建设专业网络交流平台,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学”互动,重点提高教师教育创新和教育实践能力,及时将教学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力争取得一批具有专业鲜明特色教学的改革成果。

以工程实践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9],通过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项目嵌入式教学等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方式多元化,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以个人项目、团队项目和“人环奖”等专业竞赛项目为载体,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施制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其学以致用的应用技能和动手能力,促进 “教”“学”互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导向。

课堂教学方面,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以问题学习为导向;专业课程以项目或案例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在专业基础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中实行问题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暖通空调、通风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建筑设备工程施工组织与经济等专业课程中,强化以工程项目为主的案例式教学,从工程实际中引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技术规范措施的内容和应用,以及规范产生的背景,按照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建造师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培养人才。建设专业交流平台进行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五、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以实践教学为重点,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促进成果共享,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以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10-12]。采取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方式,建设高水平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依托河南省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加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自主创新型实验项目。

同时,学校还依托河南省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河南省高校空调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供热空调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及空调制冷节能河南省工程实验中心,大力加强综合实验与创新实验平台建设,构建较为完整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围绕卓越工程计划建立“校企联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一步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较为完整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的发展。

着眼行业特点,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体系,重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改善实习教学模式。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形成可持续的实践教学模式[13-15]。同时在专业课实验中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例,特别是针对实际工程项目或案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

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节,加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包括:空调冷热负荷计算、专业绘图软件应用、工程概预算软件应用、建筑物空调运行能耗分析DEST等。

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加大实践环节学时比例,将工程实践训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建立专业内容更加丰富、过程进行更加灵活的实践环节,有利于学生把专业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设立奖励基金,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给予奖励,通过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管理改革

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结构,改革管理手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目标为动力,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推进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机制的形成。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管理的监督、调控、引导、激励等功能,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控,保障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遵循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原则,依托专业年报制度,建立包含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定期专业评估制度,促进专业教育的持续改善,强化院、系、专业联动的质量保障机制,优化、整合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的审核流程,努力构建不断改进、持续提升的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校、院、专业三个层次相互衔接、权责分明的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专业设计与审批、专业评估、教学过程跟踪监测、课程考试、教学效果评估、学位授予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流程。

改革教学评估制度,在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等现行制度的基础上,试行课程教学的外部评审制度;以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学习目标为依据,建立科学的专业教育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制度;整合各种评估制度,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

建立健全校内外导师制度,对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辅导,通过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展其个人发展空间。

建立专业年报的常规机制,全面反映专业建设的进展,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持续改善方案。

七、结语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成为新常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各专业面临的外部要求。作为地方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的中原工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遵循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继承发展、引领示范”的原则,围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探索构建与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联系的新型专业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着力培养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升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方面: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依托,优化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加强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顺应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育规范化、办学特色化的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培养具有节能环保意识、工程经济意识及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方面: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以分类建设为手段,重视工程经验的积累,突出培养过程中“强基”“重用”的目的。建设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兼顾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年富力强的教学团队。

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着眼行业特点,以实践教学为重点,整合各类实验实践教学资源,促进成果共享,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采取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方式,建设高水平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在教学管理方面:建立专业年报的常规机制,全面反映专业建设的进展,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持续改善方案。

参考文献:

[1].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06-08.

[2]. 强国必强教, 强国先强教[N]. 新华网,2010-08-31.

[3]杜玉波. 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N]. 中国教育报,2012-11-24.

[4]雷环, 汤威颐, Edward F. Grawley. 培养创新型、多层次、专业化的工程科技人才――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人才理念与培养方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5): 29-35.

[5]王存文, 韩高军, 雷家彬. 高等工程教育如何回归工程实践――以省属工科类高校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 2012(4): 33-39.

[6]鞠全勇, 陈健, 牟福元. 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1,107(1): 78-80.

[7]张樱. 高水平大学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与特点――对近三届国家教学成果奖部属院校理工科专业获奖项目的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 31(3): 95-106.

[8]李红英, 李周, 范晓慧,等. 大材料学科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成效[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2, 3(1): 3-6.

[9]钟丽萍, 施俊侠, 张文峰. 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机械类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1(6): 158-160.

[10]袁慧, 于兆勤, 秦哲. 新形势下培养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实践[J]. 高教探索, 2007(2): 61-63.

[11]牛庆玮, 胡伟, 刘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c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10): 70-73.

[12]龙熊辉. 基于双创理念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4):117-118.

[13]巫修海, 张国庆. 基于企业真实环境的数控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11): 197-200.

第4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汽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

1 汽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现存问题

1.1 生源结构不衔接

中职和高职同属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高职院校的生源应以中职毕业生为主。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的生源结构80%为普通高中生源,大多学校将普通高中生源与中职生源不做区分,两种生源混合成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普高毕业生专业与技能“零起点”的特点制定,在课程设置上文化课设置比重偏大。而中职毕业生的特点是文化课基础薄弱但实践动手能力强,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影响了中职学生在高职阶段学习的积极性及中高职衔接学生的培养质量。

专业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先提条件。目前,汽修专业存在中高职专业设置错位,很多中职学校不设有汽修专业,有升入高职院校需求的学生只好跨专业升学,也有部分中职学生对中职专业兴趣不大,在升入高职过程中选择感兴趣的汽修专业。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影响中职学生高职专业的学习效果。

1.3 课程体系不衔接

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大多各自构建独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对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的因素考虑很少,中高职学校课程设置的脱节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内容在中高职阶段形成重复。另外,部分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上与中职缺乏层次上的差别性,尤其在实训或技能训练项目上,基本上是中职训练项目的重复。未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2 汽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

2.1 文化素养的衔接

中高职不同层次的文化课衔接: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依据能力层次结构不同划分成等级模块,按照多学期、分段式进行,能力要求逐级递升,课程内容难度依次递增。为专业基础课程和项目课程的实施提供宽而广的文化基础,同时注意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不断线。

2.2 职业素质的衔接

中高职不同层次专业课程衔接:专业基础课程的衔接主要为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提供理论基础,按“必须够用”的原则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是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中高职课程之间在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上,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呈层次递进关系。

2.3 职业资格技能的衔接

中职阶段进行汽车维修中级工培训,专业核心技能达到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工种)国家职业资格中级水平、获得汽车维修中级工证书。高职阶段进行汽车维修高级工培训,专业核心技能达到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工种)国家职业资格高级水平,获得汽车维修高级工证书。使中高职教育与培训形成一个渐进的框架,使两种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标准实现衔接。

2.4 工学结合的衔接

3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改革

3.1 中高职教育办学主体一体化

依托“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融高职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职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两校一体化管理,采用2+3学年制贯通中高职办学,即前2学年教育的办学主体为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后3学年的办学主体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其次,采用联办校的形式,高职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唐山市路南职业教育中心、滦南职业教育中心等中职学校联合办学。两种办学模式共存,实施汽修专业“二三分段”式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

3.2 中高职课程体系一体化

在汽修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企业实践专家、中职专业教师、高职专业教师课程专家组成“课程开发团队”,通过走访企业和中高职学校、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中高职汽修专业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充分考虑汽修专业中高职培养目标一致性以及层次上的差别性,遵循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认知特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既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连续性、递进性与整合性,从而形成汽修专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

3.3 中高职教学资源一体化

(1)实训基地共享

中高职一体化管理中,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共享整车实训基地、发动机实训基地、底盘实训基地、电气实训基地及“职场课堂”设施设备。联办校的部分实践课程,设置在高职实训基地完成。在实训项目的设置上,中高职专任教师共同研讨,避免重复,形成中高职层次递进、内容连续、体系完整的中高职衔接实训教学过程。

(2)中高职教师共享

部分高职教师担任中职学生的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或第二课堂活动指导任务,按照中职专业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或专业指导,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改善了中职教育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问题,提升了学生中职阶段的培养质量,对中职学生的再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3.4 学生评价体系一体化

中高职均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组成。评价体系融合学生自评、互评、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综评等评价主体。在评价内容上以项目为评价单元,参照企业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上关注企业兼职教师的权重。按中高职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差异,实现评价标准的衔接。

4 几点思考

4.1 招生模式对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影响

目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五年一贯制和联合办学基础上的“二三分段”式的中高职衔接模式,贯通中高等职业教育,从整体上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技能、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体现了分阶段、分层次的递进性。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另部分汽修专业高职教育的中职生源,一是通过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考入读高职,二是中职学生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入读高职,这两种途径的中职升学学生存在专业对口率不高,对专业课程学习困难较大。即使对口入学,也与高中后学生统一编班,按汽修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统一教学,这部分生源还未实施一体化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专业及课程还没有衔接,课程内容存在重复。如何在中职教育中细分实施中职与中高职衔接两种人才培养方案需进一步研究。

第5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团队;评价模式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08-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永安旅游业以每年20%飞速发展,旅游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递增,预计未来几年内本地区以及沿海地区对本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超过2万人以上。良好的就业前景为学校旅游专业的发展和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做为中职学校的旅游,应该如何建设,才能培养出与旅游业无缝接轨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呢?在此我谈谈我校旅游专业的建设情况。

1.优化校企合作

是职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灵魂,只有优化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共建,培养专业人才,才能实现学校和企业共赢,才能培养与企业职业岗位无缝对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校与多家旅游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实训室、校企共享校外实训基地、订单培养等协议。校企合作,为学生、老师、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搭建了校企交流的平台。

1.1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加强校外实训。在"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学生的的校外实训是校企合作中重要的一环。学生入校时,安排参观学习,到本地酒店、景区,参观了解旅游企业的概况,让学生对未来两年的学习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核心课程《餐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模拟导游》、《导游服务》等 课程结束之后,安排一周左右的教学见习,既让学生对课程加深实践学习,也进一步了解旅游企业的流程与运转;在二下时,在校课程结束后,安排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到酒店或景区见习,全面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沟通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三学年,顶岗实习,为企业输送并储备人才。

1.2校企之间请进来,走出去。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请业内专家专家指导旅游专业的建设,就本专业人培课改方案、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方案、教学评价模式改革方案、专业课程标准方案等进行探讨,达成共识,形成"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根据教学的需要与安排,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担任实训教学、专题讲座、竞赛指导、考证指导,从行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修正;并请我校优秀毕业生为学生做报告。这些活动拓展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师生的实践技能水平。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行业注重服务技能、持证上岗,及提升企业形象等需要。我校专业教师走到行业企业中,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培训企业员工,开设专题讲座,参与企业员工和兄弟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这些服务,极大地丰富专业教师行业企业经验,提高实践水平。

1.3订单培养,校企共同培养学生。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和基本技能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参观、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校企双赢。

2.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库建设

根据以"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在广泛调研和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根据行业企业的岗位标准,用人规格,进行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全体老师努力下,开发技课能实训课程实训大纲、建设主干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案例库、技能竞赛库等教学资源。这些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实用的依据和标准。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我校针对旅游专业的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及旅游企业工作过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以行动为导向,主要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导向教学、场景模拟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模式。把全国导游资格证、餐厅服务员鉴定证书、客房服务员鉴定证书等考核培训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实践实训元素,引导学生"动起手来""动起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与成就感。全力打造技能过硬,能与企业职业岗位无缝接轨的技术型人才。我组老师在多门专业课上都进行了尝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自身的改革经验,撰写多个教学案例。

4.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团队

学校通过对全组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阶梯式培养,根据我校教师实际情况做了四个层次的培养方案,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骨干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兼职教师的培养,创造有效的学习交流进修培训机会,大力提升教师的理论与技能水平,打造理论与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5.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模式

身心发展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身心发展是学校教育最核心的目标。我认为成功的中职教育,就是唤醒教育,唤醒学生的自信心,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唤醒学生人际交往的自然与轻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从每一次进步中、每一次实践中、每一次努力中,都能体验到进步、收获与成功。实行学分制改革,将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正是缘于这样的初衷。

5.1学分制的构成

第6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深入长三角模具行业,了解企业对模具高技术工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对应明确的技术岗位,是服务于长三角区域模具行业、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材料加工现场程师,擅长模具设计与制造、成型生产的技术管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适应企业需求,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是教育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合,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包含基础理论、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在内的材料加工现场工程师的能力指标体系。坚持“一贯穿,二共享,三参与”原则,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标准及方案制订全过程,提供专业教学需要的软硬件资源,参与理论教学、工程实践、教材编写等环节。按照“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座谈毕业生座谈技术部门访谈总结汇报教研室研讨初定培养方案学院审查企业专家论证”的路线,深入模具企业进行调研。同时,分析总结兄弟院校模具专业的办学特点与定位,对模具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广泛探讨和充分论证。

二、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各方向原有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扎实、口径适当、强化能力、注重实践”原则。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按公共教育模块、模具工程基础模块、模具工程材料模块、材料成型与模具设计模块、模具制造模块、模具数字化CAX模块、专业与综合素质拓展模块、校企联合培养模块、综合能力课外培养模块等进行划分,改变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模式。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基础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素质拓展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打破课程整合的壁垒,实现课程按照内在关联的整合。在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按照课程在体系中的作用、能力培养要点等优化课程内容,保证各模块的组成课程在内涵上形成一个整体,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继续推行并完善“学历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培养模式,开展工程师资格认证,完善长三角“模具设计师”岗位能力认证项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岗位工程师认证、CAX数字化认证等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素质拓展模块,学生获得证书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根据职业工程师知识结构要求,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增设《模具工程师基础》等课程,打通课外认证培训与课堂理论学习的通道。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实现“专业+专长”的培养目标。

三、提高实践教学比例,推行模具综合实验周等综合性实验环节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将实践教学比例大幅提高,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系统整合原有课内实践环节,大幅减少验证性实验,构建“以工程能力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模具综合实训周,模具失效分析综合实训周,材料信息资源检索、创业与创新实验周,材料再生与回收综合实验周等综合实践环节。同时,增加模具加工工艺、锻造工艺学等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使主干课程均有一个课程设计项目,课程设计强调项目训练。模具CAD/CAM技术、塑性成形原理等课程增加实验课时,强化学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逐步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实践环节教学效果。

四、突出模具数字化设计应用能力培养,完善和成熟CAD、CAE、CAM、CAPP(概称CAX)技术及应用课程体系

使学生掌握以三维设计、数字模拟仿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代表的先进设计与制造方法。要求学生掌握产品数字化模型,进行产品设计、工艺装备及模具设计、工艺分析计算、数控加工、模拟仿真等并行设计制造、平行作业的先进成形技术。通过模具企业调研,检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在现代企业中越来越重要,该课程涉及检测设备应用,检测数据处理及产品、工模具的评估等。将新增逆向工程、检测技术与数据处理、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等实用课程。

五、建立多元结合,多平台支撑的课外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建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培养。建立和完善课外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内容、规格等顶层设计的理论层次。具体方案设计结合“专业、职业、创业、创新”等元素的渗透,实现多元结合,多平台支撑的优化。将专业和职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延伸到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中,以大赛、讲座、资质认证培训、研究项目为主要载体开展。充分利用校企共建形成的优质硬件教学资源(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师科研资源(项目、学术报告、自制设备)、企业行业提供的学习锻炼资源(竞赛、假期实习、赞助活动)、学校各种平台提供的软资源(社团组织、学科竞赛、文体活动、学术活动等)及班级资源(自我研究与学习,小组项目完成、活动的积极参与)等达到多元结合,多平台支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六、改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和氛围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解决卓越培养计划中学生企业实训若干问题。完善实验室硬件建设,健全实验室管理各项制度,规范实验室日常管理,探索实验室的开放制度及青年教师下实验室制度,结合现有实验设备,推进实验(训)项目改革,积极开发专业综合实验周项目。探索在“产学研”平台的基础上开设更多校企合作课程,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岗位技能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教材讲义,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提炼出来,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上,采用“专家课堂讲座+车间现场教学”的模式,把理论讲解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工程意识,营造良好的工程氛围。针对卓越培养计划中学生企业实训环节,解决企业积极性不高问题、企业实践环节管理问题、学生考研究生问题、企业对学生无计划安排岗位并且不轮岗问题,学生出现工伤如何解决问题、企业是否要支付给学生用工报酬问题、实践期间企业实践长效运行及保障机制问题、学生企业实践期间所产生的成果知识产权界定问题。此外,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开展考试方法改革,突出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采用大作业、项目考评、技能考证与竞赛、平时成绩+综合测评等方法,分阶段、多层次考察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等。

七、结语

第7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我国大多数工商管理课程的设计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多数为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管理与经济类学科的理论课程,如管理学或高级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为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选修课程的设置,本意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实现知识的融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现实是我国大部分院校提供给学生的选修课程理论类课程为主,实践技能类课时较少,课程安排较为宏观,学生虽然上了很多课,但按兴趣和按意愿上的少,为获学分为目的的多,学生实践能力未得到明显提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建立。科学教学模式应是以提高技能为主要目的,以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如哈佛商学院强调案例教学,采取全案例教学法,辅之以课堂讨论、项目教学、商业问题讨论和模拟训练等。目前中国的工商管理教师仍沿用传统教育模式,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采用填鸭式教学,虽辅之以课堂讨论、案例教学,但多数学校案例教学比重偏小,教学案例资源不足且适用性不高,工商管理人才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人管理才能,而实现这些所需的“软”课程和整合性课程开发明显不足。造成教学方法存在不合理的原因,一是我国目前从事工商管理教育的老师大多数来自高校本身,老师本身缺乏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经验,虽取得了硕士或博士学位,通常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实践经历和经验不足;二是大部分高校没有与之对应的特色显著的教材以及适用性较强的教学案例,教学中使用的管理经营案例大都是国外知名企业的,缺乏中国企业的典型经营管理案例,对于如何经营运作中国企业,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中国企业采取何种策略才能顺利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案例十分缺乏。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应用能力

根据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应重点加强几方面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具备将基础知识、前沿理论和专业技能有机整合的能力,从而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避免学生所学与所用不能有效融合,影响学生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实际的有效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应用能力,这是学生初到社会,站稳脚跟,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能力;创新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面对复杂的环境,创造性地应用专业技能,提出独特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沟通能力是实施管理活动的重要能力之一,它是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与组织内部的上下级、同级间,以及与企业外部的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这项能力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起高效的团队,领导一个部门或者企业前行。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素养良好,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具备独特专业能力,精通管理方案设计和执行方法,勇于探索与创新,擅长实践的“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的工商管理应用型创新人才。

为了保证方案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应全面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必须坚持笃学、集成、创新原则,注重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形成,强调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及时优化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可从理论基础,实践应用、方法技能三个方面架构课程群;注重最新经济管理理论与解决方案、执行手段的融合;突出学习力、实践力、研究力、创新力和沟通力的能力结构的架构和多维度、强能力知识体系的构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系统软件、仿真与模拟系统,通过工商管理实践体验与职业操守训练,打造全新的实践教育环节。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可通过创业与创新课程、管理案例与实践、企业经营模拟软件等创意创新技能培训系统进行。同时注重专业资料库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构建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平台。通过各类项目将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保证情境学习与知识的获取、应用、共享、发现与传播能力培养的“无缝”链接。并由此开展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以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从多角度出发,体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课程体系突出提升能力的平衡知识结构,即强调横向的厚基础与宽知域,纵向的强能力与深专业,形成学校通识类基本素质型课程、学院优秀教学资源配置的学科平台课程、“能力本位”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学中做与做中学”的专业课程的“四层次”课程体系。学生逐步由被动学习调整为互动学习并发展为主动学习。学校通识类课程涵盖了以数理为主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课程,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学院平台学科课程由工商管理学科的主干课程组成,并增加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及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课程,旨在建立专业思维逻辑和基础理论的知识体系。由学院安排学科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统一授课。“能力本位”的专业基础课程把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作为其基础背景,强调在实践中构建学生的能力体系。如经济法、税法等课程更多地采取实践项目的教学,强化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中学与学中做”的专业课与专门化方向课程则按照“在做与用过程中学习”的逻辑安排课程。学习时,学生主动自学和创新实践,教师整体策划,全程指导。如学生可参与教师的科研,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行管理课程的学习。

第8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1.1“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班学生选拔工作

选拔方式如下: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中,每年选拔大约30名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实行小班教学。选拨工作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学生自愿报名、按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排名进行初审、再经过面试,初步人选确定并公示。最终名单报教务处确认并审批通过,最后,形成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班。

1.2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

传统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采用“重理论、轻实践”,根据“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要求,全面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重组,加大实践教学课时。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知识点布局的全面性。保证试点班的学生在全面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缩短课时,整合课程体系。(2)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必修课和选修课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中必备的两类课程。必修课时参与专业每个学生都必须修学的课程,保证学生具备最基本知识和技能,而选修课时满足学生多样化和注重个性化发展的具体体现。(3)注重实践课程的建设。实践课程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途径。实践课程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4)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卓越计划”对卓越工程师的各种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而能力的培养是卓越工程更是培养中最重要也是最有难度的一项任务。因此,在对课程体系重组中,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明确的目标来落实。

1.3师资队伍的改革

“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工程技术型人才,首先,作为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工程意识,这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对试点班的师资队伍做到以下几点:(1)引导教师强化工程教育理念。只有教师具有较强的工程理念,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工程意识的学生。(2)营造气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制定并及时调整各项激励政策,充分激发教师从事工程实践教学和热情,极大地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工程实践教学与改革和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3)形成以老带新的师资梯队。新教师往往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的博士或者硕士,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经验,学院鼓励具有一定工程经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老教师通过吸收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课题、带领青年教师亲临现场、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实验实践环节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1.4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老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授课方式以及无法满足“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要求。为了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院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课堂谈论、课外实践以及聘请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第一线工程人员走进课堂,将目前行业的最新知识和发展情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工程实践丰富的外聘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5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

学院在制订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时,曾多次到设计院、施工单位进行调研,同时,还聘请一些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了学生的课外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到工程第一线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其动手能力,同时,学院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课堂讲学,并为学生指导毕业设计工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是十分必要的。(1)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了解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企业具有真实的工程环境,这是学校无法提供的,这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工程实际问题,拉近与社会之间的距离。

2改革效果

学院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试点班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实施,调整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充分将学校和社会行业资源引入到教学中,实践表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动手能力提高

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将社会行业资源引入到教学资源中,并经过整体性的设计实践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根据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能动性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由原来的传统的被动灌输向主动探索和思考方向转变。

2.2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工程实践机会的锻炼,对课本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学生通过与老师交流和讨论,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深层次的理解。

2.3强化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比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的培养方案实施后,学生有了更多机会可以接触到实际工程,通过有效的工程设计的参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可能遇到更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可以大大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3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通过本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现。通过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进行总结和思考,对于进一步推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得出一些想法:首先,要深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力度,将改革的理念深化到教学中,明确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要继续在教学中探索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工程实践机会。最后,加强教师工程能力的培养,增加教师工程实践经验。因为高校教师毕竟是知识传播的最要渠道,所以,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对于改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4结语

第9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工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重要性。然后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可供参考的特色人才培养方式,强调培养方案的实施应从加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我们也看到本校通过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服务于石油石化行业的特色人才,在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引言

    近几年由于我国资源能源日益短缺以及污染问题不断加剧,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能源行业的发展战略,导致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因此各高等院校纷纷针对各自行业优势设置了环境工程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化工和教育部共建的唯一一所重点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形成了较强的地位和行业优势,因此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

    二、环境工程专业教育现状

    中国的环境工程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环境工程高等教育的师资和办学基础条件方面的不同,各高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环境工程专业的历史发展历程,从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上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比如一些院校由于脱胎于原化工、建材等行业,在课程设置上既开设了化学工程、建筑材料类等课程,又开设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环境类课程,课程间的重复现象很多,实验室建设也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而且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这众多的专业课程,自然是任务繁重、学时紧张,难免是“学习面宽、深度一般”。进而无暇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最终造成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这成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一大困惑。各高校应尽快探索出一种适合本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三、人才培养

    (一)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加之各个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与原始基础的不同,从而决定了环境工程专业在各个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的环境人才上有较大差别,因此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特色型环境治理的技术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坚持环境工程专业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主要培养以石油石化行业和社会环保部门为主要服务对象,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案的制定

    在不同行业环境治理人才的需求下,高校应按照“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专业方向”的原则,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培养带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校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探索和优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形成“重视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三大原则为基础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专业从培养能够从事环境工程有关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定位出发,针对专业方向需要,培养方案精心安排了专业选修课程。在培养方案及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方面,既要面向社会环保部门,又要突出石油石化领域环境工程的行业特色。

    (三)培养方案的实施

    1.加强基础。学生应比较扎实地掌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培养环境工程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一向重视基础教育,先后建成了《水处理工程》《环境监测》《物理化学》等校级及部级精品课程。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基础教育环节得到了评估组专家的一致好评。

    2.依托优势学科,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服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培养具有特色专业知识的人才,增强市场竞争力。

    本专业依托“环境化工”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点、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加强学科建设,建成了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队伍,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和中石油创新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综合大实验以及在毕业设计中,教学内容涵盖了石油勘探过程、石油开发过程和石油加工过程等背景知识和对环境工程技术的需求。同时,教师及时地将科研项目中的成功案例编写进教材或讲义中、将科研成果带进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

    3.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和实践教学是获取新知识的源泉,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相结合的关键,是训练技能、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本校依托校内外各类实践、实习基地等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实验资源,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为目标,以重视理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和突出石油特色为原则,以石油石化和地方环保为背景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模式,创造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条件。

    (1)“211工程”建设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资源。自启动“211工程”建设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环境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建设以来,充分利用学校为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累计投入近500万元的建设经费,创建了独具工程或接近工程特点的实验条件和研究场所,总面积约达1300平方米。其中最具特色的有:①水处理工程实验室,包括石油石化污水处理及回用的实验装置等,可进行油田开发、石油炼制过程中排放污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实验与研究;②恶臭污染控制实验室,包括多组分动态配气系统、动态嗅觉检测仪、恶臭污染评估及控制系统;③环境微生物实验室,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落地油污染土壤的问题,筛选高效石油降解菌群,构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④环境监测实验室,包括炼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分析监测技术、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组分监测技术、石油炼化企业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的实验与研究;⑤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实验室,可进行油田开发及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三泥”进行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的实验与研究。所有这些实验室及设备,工程实践性强,可达到与生产企业的情况接近或一致,为保障训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实验平台。

    (2)完整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部门的紧密结合,根据石油石化行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创新和优化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课程和环节的结构体系,做到了“工程实践四年不断线”。

    一年级学生进入基础性实验室,结合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在公共基础实验平台开展实验技能训练;二年级学生进入专业基础实验室,开展环境化学等专业基础实验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实验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技能;三年级学生进入学科专业实验室和研究性实验室,并开展课程设计等综合实验,通过认识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四年级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通过专业综合大实验、校外生产实习、理论联系实践的毕业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总之,实现了四年内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业实践训练不间断、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半个世纪以来在石油石化行业中形成的地位优势,使本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石油石化企业紧密结合,形成了有效的工程实践训练的产学研链。

    (3)创建了因材施教的平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因材施教的平台,具体措施是: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实行优异生导师制,安排硕士生导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参与科研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安排其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对于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鼓励并引导其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等竞赛活动,指导其进行发明创新,并申请专利。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行一帮一制度,力求做到学困生不掉队。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来,共有55人次获得科技奖励,有十几名学生获得了社会实践方面的奖励。

    (四)培养模式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建立石大科技集团炼油厂、胜利油田稠油厂、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齐鲁石化公司、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等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基地,并在实习过程中聘请石油石化行业专家作专题讲座。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大赛、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等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构成了有效地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