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诗经中的爱情名句范文

诗经中的爱情名句精选(九篇)

诗经中的爱情名句

第1篇:诗经中的爱情名句范文

薛涛“容仪颇丽,才调尤佳”,名重一时,受到高官名流的青睐和追捧。但薛涛十分珍惜自己的感情,渴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坚决不肯轻易付出感情,去俯就不达标的追求者。直到遇到元稹,薛涛才算觅得爱人而向其抛洒满腔柔情,并作《池上双凫》诠释自己甜蜜幸福的爱情生活。元稹(779-831)字微之,北魏宗室鲜卑族拓拔部后裔,15岁(794年)以明经擢第,时人称之为“元才子”;21岁(800年)初仕河中府;28岁(807年)应制策第一,授左拾遗。元和四年(809年)元稹30岁,被封为监察御史,巡查剑南东川。东川的治所在三台,据西川治所成都很近。当时剑南西川节度使是武元衡,幕府中名士云集,如裴度、柳公绰、杨嗣复等人都是元稹的诗友。于是,“元才子”来到成都。这个时候,28岁的薛涛已经脱离了乐籍,并以“女诗人”和“女隐士”的身份继续与这些官员酬唱往来。元稹来到成都后,薛涛自然要接待他。元稹文采风流,著有传奇《莺莺传》,描写相国之女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是《西厢记》的故事蓝本。

薛涛与元稹皆为才情出众、感情细腻的人,加上都是幼年丧父,自然有许多共同语言。因为志趣相投,二人很快坠入爱河。薛涛《池上双凫》前两句诗“双栖绿池上,朝去暮飞还”,对池上双凫的生活形态进行描绘:两只凫鸟悠游自在地游弋在绿波荡漾的池水上,早上双双对对一起离开,晚上成双成对地一起回来。后两句诗“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表达诗人对池上双凫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是一首浅显易懂的爱情诗,应该是薛涛与元稹热恋时期的作品。诗人通过对池上双凫如胶似漆、缠绵婵媛的爱情的展现,表达出女诗人薛涛沉溺于醉人爱情生活的幸福,和对与元稹爱情修成正果的殷切期盼。

因惧怕爱情不能长久,薛涛作《鸳鸯草》表达自己不安的心绪。《鸳鸯草》前两句诗“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形容鸳鸯草翠绿的色泽、成双成对的形状和铺满台阶的样子;后两句诗“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是诗人由鸳鸯草引发的感叹:鸳鸯草啊,你们只管在春季欢乐地生活,不管秋风会不会早早来到。这个时候,薛涛似乎因为元稹的多情和自己曾经身为乐伎的身份,而对自己与元稹的爱情是否能长久产生了疑虑。唐律认为,“人各有偶,色类须同,良贱既殊,何以配合”(《唐律疏议・户婚下》)。根据唐代律法,“乐属太常”,乐户是属于太常寺的贱民。按照唐律的规定,贱民只能“当色为婚”,不得与良人通婚。薛涛如果要正式婚嫁,无疑会因为自己曾经身为乐籍女子而为人所辖制拿捏。因此,薛涛在与元稹热恋之时,也隐隐约约透露出些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心态。虽然不安,但是薛涛却无可奈何,因而只能发出“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的感叹。

果然,好景不长,元稹贬官江陵府后移情别恋,纳妾安仙嫔,宠爱刘采春。对于恋人的移情别恋,薛涛是刻骨痛恨的。她恨元稹朝三暮四,愤而作《柳絮咏》,与元稹决裂。前两句诗“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意为:二月春风拂面,又轻又小的柳絮随风飘荡,沾染到人们的衣服上。后两句诗“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表达了诗人对柳絮随风飘荡、没有定力的蔑视。“他家”指柳絮,暗喻元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柳絮本来就是没有感情的东西,一直是一会儿南飞,一会儿北飞,没有固定的方向。《柳絮咏》表达了薛涛对元稹爱情不坚贞的讽刺和由此给自己造成巨大痛苦的愤慨。

第2篇:诗经中的爱情名句范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应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古诗,如是用过人教出版社二??一年版语文书(记不清是哪一册)的同学应该更是记忆深刻。不知其他同学学这句诗时老师给予的解释如何,我们的语文老师对此句如是说:本句系古诗名言警句,意为蚕到死丝才会完结(今看来准确应为蚕变蛾前,结蛹完成前丝方尽。想必是诗人对农业涉猎颇浅,但也不足为奇。生于晚唐的李商隐本就出身官僚家庭,自小习文,后当官。但官途屡遭不顺,这也似乎是当官诗人的相同经历——政治搞到最后依然原地踏步,或是干脆便贬得豪气全无,后写诗抒情,结果便流芳百世。真是“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啊!),待蜡烛芯成灰后烛泪才会枯干。比喻兀兀穷年、呕心沥血的工作者,如蚕和蜡烛一样奋斗到生前最后一刻。我们这位语文老师最后的结论是:本句常同来比喻教师。    因为这句话是被孤立的放至一个栏目中,且未注明出处,亦无注释翻译,于是大家便工工整整把语文老师的解释抄为笔记。并且直到前几天我依然这样理解此句。    无奈本人古诗文涉猎如李商隐农业涉猎一样疏浅,直至前几天才知道这句名言出自李商隐诗歌《无题》(注:李商隐现存的六百首诗歌中,大概有四分之一都叫这个名字,所以也许此《无题》非彼《无题》),全诗通篇为名句,其中又以这一句最出名。全诗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本诗写作年份不详,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这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    山西古籍出版社二??六年一月二版《李商隐集》中,第221页对本诗的注解如下:“全诗情感炽烈而缠绵,相思与离恨经诗人摄取物象缓缓道来后,其情感深沉而慰藉。”    而对于本诗第三、四句千古名句,第三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实指文中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其中“丝”字谐音“思”。而第四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泪”亦指相思之泪。两句的原意为:“我悠长的思念就像春蚕吐出的丝一样,到死才会完结;我无尽的离愁,就像蜡炬滴下的烛泪一样,蜡芯成灰后才会枯干。”    对照之前语文老师的说法,我不禁唏嘘不已,最令人冒冷汗的是,我这位可敬可亲的语文老师,居然得出:“常用来形容老师”的结论。    不过话说回来,那位语文老师对当时十来岁出头的我们有这样的解释亦情有可原,甚至为他能得出如此结论感到钦佩。不过我又顿生邪念:如叫他去解释李商隐另一诗歌中的一句“见我养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老师他将会作何解释呢?唯一肯定的是他不会直白白活脱脱地剖析给那些三年级的孩子看。(这不是废话么?)    建议人教出版社以后不要往小学语文书上灌此类迫使老师们歧义的句子。(要放就干脆放《金瓶梅》选段!)    我的牢骚倾泻完了。

二??七。农历三月。二十五。

第3篇:诗经中的爱情名句范文

一、关注题目,把握“三点”

题目是爱国诗的眼睛,常常是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集中体现。高度关注题目,把握住题眼、作者和题注,有效解读其中所暗示的有用信息,非常有利于我们快速而准确地了解爱国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1.把握题眼。题眼,即题目中能揭示景物特征,或能透露出作者内在情感的字眼。比如丘逢甲的《春愁》,题眼就是“愁”字,直观地表达了诗人听闻宝岛台湾被日本割占后的愁闷心情。

2.了解作者。因为“文如其人”,一个爱国诗人的生活经历、主导思想和艺术追求常常体现在其作品中,掌握这些常识,有助于我们知人论世地鉴赏爱国诗。比如两宋时期的岳飞、陆游、辛弃疾等爱国诗人的诗作,常常表达故土难收、壮志难酬的悲愤,多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这些常识,对我们快捷地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有很大的帮助。

3.关照题目注释。爱国诗的题注往往补充说明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他相关情况,绝不是画蛇添足之举。有效地利用它们,综合辩证地分析诗歌,会大大提高我们鉴赏时结论的合理性、准确性。

二、分析意象,抓住“关键”

古典诗歌的意象常常有特殊内涵:比如,以冰雪喻心志高尚,以折柳表无限惜别,以蝉喻品格高洁,以草木繁盛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以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以梅花代表傲霜斗雪、百折不挠、纯净洁白的形象……爱国诗也重视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构建,通过景色的变化、氛围的渲染,或正衬或反衬来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

分析爱国诗,关键是要抓三个方面:

1.抓典故。基于现实压力和讲究学养、含蓄的诗歌传统,爱国诗人常常借助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黄金台”可以表达受到君王赏识的渴望;“燕赵悲歌”可以表示壮士复仇之意;“破壁”可以表达一展雄才为国效力之愿……认真分析典故的来源和含义,可以比较准确地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

2.抓诗眼。诗眼,即诗句中最能揭示景物特征或表示作者感情判断的字眼。如李益的《汴河曲》中“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这一句,诗眼分别为“春”和“尘”,不仅写出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隋家宫阙的破落衰败,而且在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中,对亡国暴君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批判,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国事的忧虑。

3.抓诗骨。诗骨,即爱国诗中带有直接议论或抒情成分的句子,它们是诗歌思想内容和诗人认识态度最直接、最真实的表现。

三、利用题材,妙悟情感、艺术技巧

由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影响,对自然风物、生活现象,民众均会产生许多相似的认识和情感;而这些思想情感,也习惯于通过具有共同文化色彩的素材、行为方式表达出来。比如,爱国者可以借助十五望月,自然产生怀亲思乡之情,家国破碎之痛,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也可以利用典故,借古讽今,自我比况,抒发激情壮怀,倾诉抑郁块垒。因此,从爱国诗的题材类型入手,就很容易把握其常见的情感世界和惯用的艺术技巧,以便全面、准确、深刻、到位地鉴赏爱国诗。

重点注意以下几类:

1.羁旅诗:感情上,在真挚思念家乡、亲人的同时,表达为忧国忧民、为国效力的渴望;常用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衬托、虚实结合等手法。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2.咏物诗:表面写物,实际写人,以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托物言志,比况诗人自己的遭遇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如李贺的《马诗》。

3.咏史怀古诗:通过凭吊古迹,吟咏古人古事,借古讽今,表现自己的遭遇和抱负;常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边塞诗:往往通过边塞风光、边疆将士的征战生活的描写,表现誓死报国之情和对遭受苦难人民的深深同情;常用的手法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对比、衬托、用典、虚实结合等。如李白的《塞下曲》。

5.伤时诗:多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和报国无门的悲伤。

阅读训练一

倦夜[注]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此诗为广德二年(764)写于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763)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一度逃往陕州避难。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题眼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2.本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爱国情怀?

阅读训练二

少年行(其一)

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前两句描写了什么画面?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少年形象?

2.后两句有什么作用?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怀?

阅读训练三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颔联运用设问句式,一问一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

2.尾联使用《诗经・采薇》里的典故,有什么目的?

3.颈联来源于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试比较二者在表达爱国情感方面的异同。

阅读训练四

望阙台[注]

戚继光

十载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木叶丹。

[注]望阙台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一座山顶。作者常在此处远眺京师,因而命名其为望阙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前两句的“寒”字和“望”字富有什么内涵?

2.后两句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流露了诗人怎样的爱国之情?

阅读训练五

渡易水

陈子龙①

并刀昨夜匣中鸣②,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①陈子龙(1608-1647),崇祯进士,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自杀。②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闻名。匣中鸣:古人形容壮士复仇心切,常说刀剑在匣子里也会发出叫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认为这首诗体现了什么艺术风格?

阅读训练六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郑成功

缟素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断②,不信中原不姓朱!

[注]①缟素,缟是一种白色的丝织品,缟素即丧服。②投鞭断,即投鞭断流,喻军队之多。前秦苻坚将攻晋,石越以为晋有长江之险,不宜出师,坚曰:“以我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宏伟抱负的?

2.试分析最后一句诗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

阅读训练七

漫感[注]

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注]本诗写于道光三年(1823)。当时西北边疆动乱,东南沿海一带英、美等国已开始进行经济掠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箫、剑是诗人诗词创作中蕴涵深厚内涵的意象。本诗中的“箫”是指_________,照应本诗的第_________句诗;“剑”是指_________,照应本诗的第_________句诗。它们分别从_________两个方面诠释了作者“平生意”的深刻内涵。

2.有人评价:“本诗之妙尤在以显豁磊落之笔,出深曲沈至之情。”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诗歌类阅读之爱国诗》

阅读训练一:

1.题眼为“倦”字,十分鲜明地揭示了诗人忧国忧民、彻夜难眠的疲倦感受。2.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不息、国家多难的时刻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报国无门的感慨。

阅读训练二:

1.少年出征图:弓背如彩霞明亮,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迎着秋风,少年跨上战马,奔驰出咸阳。诗的前两句刻画了武艺高超、精神饱满、慷慨报国的少年形象。

2.后两句是诗骨,既是少年的心理活动,又是诗人的坚强决心。全诗基调高昂,表现了诗人收复故土、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

阅读训练三:

1.抗元失败后诗人对未能战死沙场的悲伤和对民族危亡的深沉忧虑。

2.借典故委婉而又坚定地表达了诗人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生不做元人,死做庐陵鬼的强烈爱国感情。

3.这两句话都表现了山河依旧,人事已非,国家衰亡之悲。不同点是:杜甫的诗通过客观的景物描写,侧重表达感伤情怀;文天祥的诗还表达了元人一时取胜难以改变历史,中华江山千年永固的坚定信念。

阅读训练四:

1.一个“寒”字,不仅写出了海的清冷,而且写出了诗人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抗倭生活的困苦艰难,以及得不到朝廷理解的苦闷感情。一个“望”字,表达了诗人摆脱孤立无援处境,期盼抗倭斗争得到朝廷充分支持的强烈愿望。

2.诗的后两句,运用联想、想象、比喻等艺术手法,用繁霜染红的满山秋叶来比喻自己抗倭报国的一腔热血,借景抒情,表达忠于国家,愿意为抗倭事业而献身的高尚品质。

阅读训练五:

1.对比、用典。通过古今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风雨飘摇而慷慨报国壮士难觅的深深慨叹。

2.悲壮苍凉。诗人途经易水,感受燕赵悲歌,感叹时世艰难,壮士无多,怀古伤今,悲壮激昂之情溢于言表。

阅读训练六:

1.诗人开头就描写了十万将士为南明皇帝服丧,发誓复仇的悲壮场面,显示了哀师必胜的信心。接着使用“投鞭断流”的典故,进一步突出抗清雄师的浩荡气势。最后,直抒胸臆,表现了“誓灭胡人”、匡复明室的雄心壮志。

2.使用了双重否定句式。结句用两个“不”,否定加否定,更加强了肯定语气,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报效国家的坚定的信心和英雄气概。

阅读训练七:

第4篇:诗经中的爱情名句范文

一、诵

诵,就是诵读,出声地朗读,这是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最重要的一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的就是在初读之后,对诗句中的一些意思还不太懂;读了几遍后,就明白了许多;再读几遍后,迷惑的地方就豁然开朗了。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要读出抑扬顿挫,要把诗的节奏读出来。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体会激荡其间的情感。

二、品

品,是品味,反复琢磨,感受诗的韵律、意境、情感。

1.品字。古诗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因此,读古诗必须“咬文嚼字”,一字一品。尤其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诗眼,更要深入浅出地剖析,品味诗中用字选词的精当。在学习《题西林壁》时,要对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的“看”仔细品味。诗中应该是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高处往下看,从低处往上看,此句省略了五个谓语动词“看”,短短14个字,使我们仿佛看到庐山的千姿百态。还可以扩展“看”的近义词,如“远眺”“近瞧”“俯视”等去理解作者所站位置和“看”的不同角度,想象出庐山俊美的姿态,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

2.品句。很多古诗中的名句,成为千古绝唱,都是诗人经过反复推敲得来的。诗人在诗中或吟咏寄情,或感物抒怀,或借物言志。我们只有在品句中,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情感。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多么富有生命力的情景。“泉眼”与“细流”着一“惜”字,“树阴”与池水用一“爱”字,不仅表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而且赋予生命,化无情为有情。泉眼似乎在怜惜涓涓细流的柔弱,树阴仿佛在爱惜阳光下池水的恬静柔和,这相怜相爱,又与蜻蜓、小荷的相依相偎互相映衬,使自然界显得非常和谐。我们在品句中,不难品出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强烈感情。

3.品意。品诗的意境。诗歌的意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与诗人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成的艺术境界,充满了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留给我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学习中,要驰骋想象的风帆,品其最美的意境。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远的意境: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波浪翻滚,百舸争流……

三、背

背就是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背不仅有助于字、词、句的理解,而且还会“熟能生巧”。就是说,背熟了,不但能得心应手地引用,而且自己也会写诗。

第5篇:诗经中的爱情名句范文

2012年,温总理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随口吟诵古代经典诗文,诗词歌赋旁征博引,经史子集信手拈来,使他的每一次发言都令人期待并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些发言体现出他极高的史学、文学素养,听众如置身课堂,聆听这位大国总理讲述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他以史为鉴的忧患意识,治理国家的创新意识和“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高尚人格,令人久久回味。

历史教学如果仅凭枯燥的语言、空洞的说教、照本宣科的灌输,是无法达到教学要求的。而适当引用诗文名句,不仅有利于历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的进程。笔者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引用诗文名句来实施情感教育,取得了一些有益的体会。

一、引用经典名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留传下来的丰厚遗产,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等,这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积极内容,可以转化为民族精神来继承。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的感情。”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和浓厚的民族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温总理曾三次提到林则徐的此诗句表达他的操守。在讲鸦片战争林则徐临危授命、查禁鸦片、抵抗英国侵略时引用此诗,学生更能领悟他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光绪皇帝为邓世昌撰写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凡此种种,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佳诗文,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用,能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活用名人名言,塑造健全人格,树立崇高人生理想

历史课堂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人格教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无疑是进行人格教育的最好素材: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价值取向,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自由,墨子的“兼爱”包容。温总理所引“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正是他一心为国的人生理想的真实写照。

诸葛亮的“志当存高远”,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引入均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和命运同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联系起来。特别是当讲陈胜从“苟富贵,毋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成为彪炳千秋的农民起义领袖时,课堂教学效果尤为突出。

三、巧用诗文名篇,崇尚科学理性,坚定求实创新精神

温总理在谈思想解放和政治改革时引用了“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充分表达了他肩负改革的历史使命感,体现了在新的时代创新的必要性。当今国家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6篇:诗经中的爱情名句范文

论文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 “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 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第7篇:诗经中的爱情名句范文

一、趣味式欣赏

趣味,就是让学生为美而陶醉,为美而震撼。

1.引领学生抓住诗句中的“诗眼”、点睛之笔去欣赏

抓住了“诗眼”,即抓住了“纲”,“纲”举了,“目”便张了,自然不需去字字讲、句句讲。如:欣赏“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指导学生去感悟“闹”“绿”的妙处,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及后人的评价,这样整首诗的意韵、情感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2.引领学生感悟诗句的“弦外之音”

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通过引领学生走进诗人描绘的具体情境,实现情感迁移,意念迁移,进而感悟诗句的弦外之音。

3.引领学生感悟比喻的精妙之处

如:“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师启发学生想象,进而感悟比喻的生动形象。

二、应用式欣赏

学生感悟到古诗词浓浓的美后,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这时,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大显

身手。

1.举办古诗词诵读沙龙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深情朗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再让学生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演绎出自己心中的那个“哈姆雷特”。

2.让学生诗画互配

(1)让学生为名画配名诗

画配诗,既能激发学生读古诗词的兴趣,又能加深对诗词意境的体会。如:宋代名画家郑南的《》图,让学生配上咏的诗句;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可配上柳宗元的诗《江雪》。

(2)让学生自己为诗词配画

学生欣赏了古诗词后,为诗附画,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学生或许涂一抹云霞,或许勾一泓清溪,或许描三两青峰,那都是学生欣赏的收获,是一种美的放大与提升。

(3)让学生根据实际情景配诗

古诗词中有大量描写四季景色、山水树木、花鸟虫鱼的诗句,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生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吟诵相关的诗词。如:见时吟诵《咏菊》《赠刘景文》;赏月时,吟诵《静夜思》《春江花月夜》。学生见识多了,积累厚实了,则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能引得他们“诗兴大发”,久而久之,学生便“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4)作文中主动运用诗句

鼓励学生作文时引用相关诗句,不仅可以为文章增色,同时还能赋予学生成就感,增强学生阅读古诗词的信心。

三、表演式欣赏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爱唱爱跳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唱古诗、随音乐舞蹈,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首先,学校为学生营造了浓郁的古诗韵氛围:走进校园,你会看到一个立体的古诗词“雕塑”――花园里、橱窗中、教室内都呈现着斑斓的古诗词;走进校园,你会听到悦耳的童声古诗词歌曲演唱――学校的铃声就是童声古诗歌曲演唱。其次,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师生古诗词朗读比赛,师生古诗词绘画比赛等等。再者,让古诗词欣赏切切实实走进教材,音乐课唱古诗词歌曲;美术课给古诗词配画;各科课堂前两分钟诵读古诗词。

第8篇:诗经中的爱情名句范文

一、 潜移默化,诗化学习的环境

唐宋诗词是经久不衰的经典。我们要精心营造经典诗文诵读的氛围,把孩子们的目光牵引到经典诗文美丽的四周,让孩子把精神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

1.每周一诵。诗的语言本身就富有音韵美、节奏美、表现美、韵致美,如果再加上学生字正腔圆、掷地有声、有滋有味的朗诵,就会构成一种声响很美而韵味别致的情境。这种情境可使人的情操得以陶冶,身心得以愉悦,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在每天的晨读课上,教师引领孩子们诵读着“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朝霞”的《晨读对韵》,吟咏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名句;每天的语文课前的一分钟,师生抑扬顿挫地吟诵着“每周一古诗”;每周一次的红领巾广播,全校“相约在名品屋”里,聆听着优美诗文的赏析……快乐诵读、经典赏析让孩子们感受到经典的美丽,让孩子们徜徉在经典中,沐浴在书香里……

2.每日一抽。教师预先将每个学生的学号和积累过的古诗题目做好标签,每节语文课刚开始时,由教师抽签决定背诗的同学,再由被抽到的同学自己上来抽要背的古诗题目,然后请这名同学有感情地背诵抽到的古诗。若背得好,则给以鼓励,并可以加分;若背得不好,则请他课后练习背熟,并背给组长听。感人的诗朗诵有一种撼人心弦的感召美。学生是美的天使,他们对美有天生的敏感,有强烈的追求。这样的抽签背诵,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新奇、有趣而又可以自如朗诵的宽松氛围,入情入境的朗诵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艺术的享受。

3.以诗导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同样,新课导入的成功,也能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用学生学过的古诗导入,不但能使学生学过的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立即对新知识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凭借迁移作用,迅速进入新的情境。比如,教《张家界》时,教师先出示四句诗句,让学生诵读,然后猜一猜,这四句诗分别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

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华山)

黄山甲天下,松与石最奇。(黄山)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

接着,教师告诉学生,有一个地方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桂林之秀,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看着形象逼真的录像,学生陶醉于奇特、迷人的张家界。

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课文的学习作了较好的知识积累。

二、 学以致用,诗化学生的语言

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古诗,必有喷薄欲出的冲动。记得还是在教《张家界》一文时,学生体会这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时,自然而然地说出“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教师听此,自是喜出望外,并组织学生试着将“看”改为其他的字。此时的学生兴趣盎然,“观”“赏”“瞧”……脱口而出。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引用其他古诗句来形容一下张家界的美景。有的学生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来形容金鞭溪,有的学生用“不论山峰与溪水,无限风光尽被占”来形容张家界的奇山秀水,有的学生用“凡是往来人,但爱张家界”来形容自己的体会……这一次的巧吟古诗,让学生诗兴大发。于是,我想,教师若能经常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积累的古诗有用武之地,学生诗一样的语言定会越来越多……

场景一:教师带着学生来到湖滨公园,看着波光粼粼的湖水,教师让学生引用诗句赞美一下,学生抢着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看着西下的夕阳,学生用诗句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场景二:春天,看着万紫千红的花朵,教师让学生也用恰当的诗句形容一下。一下子,学生的诗潮滚滚而来: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此时,教师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让学生分别用诗句来形容春、夏、秋、冬四季的花卉:夏天的荷花、秋天的、冬天的梅花……

场景三:学生正奋笔疾书,认真地做着古诗能力测试卷,上面有这样几道题:

1.“森林公园”落成了。那里环境优美,尤其是人工瀑布真有庐山瀑布的气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园内绿树成阴,夕阳西下,“返景入深林,____________________ ”。玩了半天也没有摸清“森林公园”的整体样子,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只缘身在此山中”。

2.国庆放假期间,我来到乡下的爷爷家,只见田野里“一畦春韭绿,____________________”,我真是流连忘返。在那里,我还跟着爷爷学了好多“感叹时光宝贵”的名言警句:(1)____________________,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 自创小诗,诗化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学要千方百计把文学艺术的珍贵雨露浸润到学生灵魂的至深处,让学生习染人文气韵、诗人气质。

训练一:学完《夕照》,我让学生写一首诗赞美一下:

夕阳挂在树杈中,好像一个变色球。美丽无比,谁能比?带来光明好激动,带走光明真感慨,真感慨。

训练二:学完《草原》,让学生同样写一首诗或一段歌词,并让学生用熟悉的曲子唱一唱。

1.对面的大牛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天空是那么可爱。不要装着不理不睬。对面的小羊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不要被这美景乐坏,草原就是那么美。

2.草原碧绿一望无边,羊群上下小丘真可爱。湖水粼粼明如镜,万马奔腾真壮观!远处青烟随风飘,大山座座,薄雾笼罩,如诗如画心旷神怡。草原草原美丽的草原,草原草原热闹的地方,草原草原祖国的大草原。

训练三:学完写景文整个单元后,我让学生结合节日外出游玩的所见所闻,也写上一首小诗,抒发一下自己的体会。

《赞宜兴》:山近龙背地最幽,荆溪名胜是千秋。鱼米之乡今多变,名园奇洞游不完。

《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真美丽,巨大瀑布挂前川。树木葱茏花儿香,蜜蜂蝴蝶真够忙。遥望白塔四四方,文峰塔尖入云端……

《天文台》:紫金山呀好美丽,天文台呀好神奇。绿树成阴真幽静,游人纷纷来这里……

第9篇:诗经中的爱情名句范文

唐诗五首

【教材分析】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明确写景手法,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课

野 望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义。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目标导学三:品味分析,体味感情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著名诗文。

明确:湖北: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序》

目标导学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明确: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2:我也喜欢这两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生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两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2.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发出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4.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三、板书设计

黄鹤楼愁

使至塞上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最大的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并感知诗歌内容。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义,概括内容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的画面。

明确: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烽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2.这是一首律诗,你能简要概括每一联的内容吗?

明确:首联叙事,颔联写景且蕴含感情,颈联描绘出一幅经典的画面,尾联叙事。

目标导学三:赏析诗句,把握情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三、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目标导学一:译诗,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解自译全诗。

提示: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

目标导学二:评说,深入赏析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

“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3.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

明确: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赏析尾联,并思考: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沈德潜认为“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目标导学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

目标导学二:感悟全诗,质疑释难

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浅草”看出。

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诗可以看出?

明确:骑马。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

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做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4.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尾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三、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

可取之处

紧扣文本特点,对五首诗的教学都紧扣住朗读这一环节,以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