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经济政策范文

产业经济政策精选(九篇)

产业经济政策

第1篇:产业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 产业政策 评价体系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8.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5.72%;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24.1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1.04%,占到半壁江山。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中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从2002年的28.2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21.10亿元,翻了两番。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和实施了许多针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这些政策有些成效显著,有些效果却差强人意,甚至与原目标南辕北辙。因此,对县域经济产业政策效果的评估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必要性

首先,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评价是检验产业政策科学性的重要依据。一项经济政策投入运行后究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实现了相应的效率和效益,往往并非是一目了然的,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价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和技术收集相关的信息,加以分析和科学的阐述,确认政策的特点、优点和缺陷,检验政策的实际效果和效益。

其次,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评估是对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标准。各级政府作为县域经济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中央和省级政府可能更多的侧重于政策的制定,县乡级政府及至村集体可能更侧重于对产业政策的实施,而对县域经济产业政策的评估结果是对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标准。

最后,对县域经济的产业政策进行评估为下阶段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县域经济作为一种中观经济主体,向上要接受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向下又要对乡镇政府、村集体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有其特殊性,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需要定期的对产业政策进行评价、反馈,以此为依据制定和实施下一阶段的产业政策。

二、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主体

产业政策的评价主体应遵循独立性原则,由具有相应权威的独立的机构或被上级授权的专门单位组织实施,杜绝职能和利益交叉关联的情况。县域经济产业政策的评价主体应以县级以上各级政府授权的专门单位组织为主。

三、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原则

第一,评价应符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县域经济有其独特的特点,如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评价必须符合这些特点,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第二,评级应符合系统综合的要求。产业政策的作用往往持续的时间长,范围广,与多种因素产生相互影响,因此对其进行评价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综合的过程。

第三,评价应符合客观全面的要求。评价应坚持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根据资料和数据尽量得到客观、公正、准确、科学的结果。

四、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内容

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评价的内容,应以效果评价为主,制定和实施过程的评价为辅,同时兼顾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其中短期评价主要针对具体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等,长期评价除包括短期评价的项目外,还应包括包括受产业政策影响的其他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

先看短期评价。政府制定和实施一定的产业政策,往往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比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某一产业的集聚,提升特定产业的竞争力等等,基于县域经济的特点,县域经济产业政策还往往侧重一些特殊目标,如发展某一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等等,因此,首要的评价应是看这些目标是否实现。这些可以通过各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特定产业要素投入的倾斜度、产业发展超前度、市场集中度等指标来衡量。此外,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也直接影响产业政策的效果,也应给予一定的评价,如产业政策是否符合上级政府的统一布局,实施前是否经过了广泛科学的论证等,具体的实施手段等。

再看长期评价。产业政策在实践与多种因素互相影响和制约,所以产业政策的实施结果与产业政策预期目标进行对比,除短期直接效果外,还应考虑其综合影响,如对县域经济的总体影响,以及社会影响和生态影响等,如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城镇化率的提高,区域内人民幸福感的增强,社会的和谐,环境的改善等等。具体评价体系如表1

五、县域经济产业政策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评价主体缺乏独立性。县域经济的评价主体往往就是县政府自身,作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评价的结果关乎政府的政绩,因此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应尽可能由专业的独立机构来进行评价。

重视短期评价,轻视长期评价。由于受政府换届等因素的影响,县级经济产业政策在评价中往往注重短期评价,轻视长期评价,使得一些产业政策的效果难以持久,甚至长期还会对社会、生态等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第2篇:产业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 体育产业政策 经济功能 完善对策

体育产业对于促进一国或地区之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与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已广为体育产业发达的西方国家所印证。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以每年近30%的速度强劲增长,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初步显现。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0〕22号),鲜明地指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拓展体育发展空间,丰富群众体育生活,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和竞技体育水平,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并明确地提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把体育产业发展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这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以及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大决心。

然而,体育产业能否如愿蓬勃发展,走向繁荣,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产业政策是否科学、合理。毋庸置疑,政府已经制定与实施了一些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这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滞作用。立足于此,本文试图运用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深入地分析体育产业政策之经济功能与作用,从认识上厘清体育产业政策制定的根本出发点,然后结合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和有益思路。

一、体育产业政策概述

1970年,日本通产省代表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日本的产业政策》的演讲,正式使用了“产业政策”一词。此后,产业政策在各国的学术研究与经济发展实践中逐步深入,成果层出不穷。现在,产业政策作为一国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活动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是各国政府行使经济职能的重要表现。但对于什么是产业政策,目前国际上并无一个统一的定义,由于研究角度和学术观点的分野,所做出的具体解释也多种多样。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详述,本文认同产业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在产业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对体育产业政策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如鲍明晓认为体育产业政策是以体育产业结构政策为核心,并由其组织政策、区域政策等多种政策相配合,共同组成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的体系。靳英华认为体育产业政策是“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根据体育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自身特点,主动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工具,规划、干预、引导体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 。吴超林认为体育产业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利益而实施的以影响体育产业的结构、行为及其成果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产业政策”。综合以上不同理解的共同之处,本文认为:体育产业政策是指一国或地区政府根据体育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对体育产业发展进行主动引导和干预,以调整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促进体育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而综合运用的各种政策的总称。

二、体育产业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运用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结合体育产业的自身特点与客观规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体育产业政策的重要经济功能应该主要如下:

1.市场机制:发挥政府调控,克服市场缺陷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指出,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切经济活动都可以通过市场本身自动实现平衡,从而主张“市场万能论”。然而,20世纪初爆发的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证实了市场并非万能。于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市场机制存在着自身无法或难以克服的缺陷,即“市场失灵”,必须要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进行弥补。这就是产业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也是制定体育产业政策最根本的作用所在。尤其是我国体育产业初步发展、体育市场初步形成的现阶段,在市场垄断、体育公共产品提供不足、市场外部性影响以及市场信息不充分等方面必然会存在着更多的“市场失灵”现象,这就更需要政府发挥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职能,制定相关的体育产业政策,以克服市场本身的缺陷。

2.干预目标:塑造产业优势,引导超常发展

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进行主动干预,其最终目标是采用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手段,通过政策的力量,来塑造和形成一种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以促进产业的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实现某种经济发展战略。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从战争废墟中迅速复兴,保持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仅仅用了23年左右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这与日本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产业政策是紧密相关的。再如韩国,积极效仿日本的做法,以产业政策为手段,运用政策的力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其结果是“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老工业国用了一二百年才走完的历程”。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建设的成果举世瞩目,然而体育产业的发展地位却与之甚不相称。据估计,我国体育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0.3%,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占到3%左右,可见我国体育产业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都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仅仅依靠体育市场本身的发展,政策上不予以主动引导和扶持,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加缓慢,其走向繁荣的过程也将更为漫长。

3.信息职能:降低信息成本,减少制度摩擦

政府制定与实施体育产业政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市场信息收集、处理和的过程。政府收集各种市场信息后,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然后以产业政策的形式向社会公布,以作为各个企业进行生产与发展决策的信息参考。众所周知,这些市场信息的收集与获得、分析与处理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有时成本还会非常昂贵。如果没有政府出面来做这些事情,企业就必须自己来做,那么企业本能地会对这些付出成本后获得的信息进行保密,其他企业相应地也会花费同样的成本去获得同样的信息,这样就会出现信息重复投资的现象。如果信息由政府提供,那么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一旦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完成,信息分享的边际成本就接近于零。所以,政府以体育产业政策的形式免费向所有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将大大降低体育产业发展的信息成本。

另外,体育产业的高度关联性决定了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外部诸多部门的配合,政府体育产业政策,实质上是向社会各部门传递了一个协调配合体育产业发展的信号,这样就敦促了人力资本供给、金融、税收、贸易、营销、科研等各方面制度予以配合,减少了不必要的制度摩擦,提高了市场效率。

4.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效率

一般而言,依靠市场机制是可以较好地实现体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的,但前已述及,市场时常会有“失灵”的时候,加之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一种事后行为,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闲置或效率低下的现象。而政府在制定体育产业政策时,通常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全面认识体育产业的客观发展规律和现实特点之上的,它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也是一种事前行为。因此,制定合理、实施得当的体育产业政策,能够将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引导到最需要优先发展、最能够产生效率的体育产业部门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的体育资源闲置和浪费,也从而使体育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以上从市场机制、干预目标、信息职能、资源配置等方面分析了体育产业政策应该具有的经济功能和作用。一般而言,只有在这些方面同时发挥了很好的功能作用,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才能真正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以此来考察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以上各方面功能发挥均不十分理想,有待继续改进和完善。

三、完善我国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现阶段应从以下几点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产业政策体系:

1.更具预见性与前瞻性

体育产业政策从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对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的宏观调控,是一种事前调节行为,那么就必然要求体育产业政策本身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与前瞻性,能够超前地反映出未来一段时期内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要求。唯有如此,政府才能通过颁布与实施体育产业政策,更好地实现对体育市场“失灵”现象的弥补,更好地起到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除了一些宏观性、方向性、战略性的政策之外,许多和体育产业直接相关的、更为具体的产业政策在制定与实施上还存在较为严重的迟滞现象,经常是市场有所发展、有所诉求时政策才姗姗而出。而待政策推出时,市场往往又有了新的要求。这就使得政策的内容缺乏一种对市场的预见与前瞻,使政策的有效性大为降低,也使政府对体育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大打折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主观上对体育产业政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要从主观上足够重视体育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主动加强对市场的研究,根据市场的要求及时推出相关的政策,以保证其预见性与前瞻性。

2.注重科学性与合理性

历史经验表明,一项合乎规律、科学制定的产业政策,能够极大地推动产业的发展,而一项不合时宜、违背市场内在规律的产业政策也将给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伤害。由此可见,产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避免出现重大失误是何其重要。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取决于科学的制定过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往往有政府部门、各种社会力量、各个利益集团包括各个公众利益集团和党派共同参与讨论和协商,由于参与的各方都有各自的信息优势与论证视角,这样就保证了制定出来的产业政策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国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惯性,现在基本上还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形成机制,在制定产业政策包括体育产业政策时往往还是以政府为主,与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探讨磋商不足,没有充分反映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因而难以完全保障其合理性。这在我国也是有许多经验和教训的。因此,今后要建立和完善一种体育产业政策咨询与审议制度,由政府有关部门、体育部门、体育企业界、学术界、中介机构及其他社会团体等代表共同参与,来负责对体育产业政策进行论证评估,提出建议,以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3.加强系统性与完整性

体育产业政策按照功能目标的不同可分为体育产业组织政策、体育产业结构政策、体育产业布局政策和体育产业技术政策;按照实施手段的不同可分为行政型、法律型和经济型的体育产业政策;按照制定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国家和地方性体育产业政策;同时,按照层次不同又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性的体育产业政策。一个成熟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应该是一个政策门类齐全、实施手段多样化、中央与地方配套、从宏观到微观的完整系统与有机整体。以此观之,我国体育产业政策还十分欠缺系统性、完整性。仅以体育产业政策的运用类型为例,我国目前制定与实施的主要还是一种行政型的体育产业政策,依赖行政命令、行政手段来干预体育产业发展与体育市场运行,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形成的今天,已经很难焕发市场的积极性,也很容易引起市场各方的反感,从而使体育产业政策的执行效果大为降低甚至失效。对此,我国应积极借鉴西方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除了发挥行政型体育产业政策的固有优势外,还应综合、配套使用财政税收类政策、金融类政策、信息类政策以及法律性政策等等,以加强体育产业政策运用的系统性与全面性。

4.讲求一致性与连贯性

一个有效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应该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的特点。由于我国在基本国情、体育体制以及经济体制等方面的特殊性,因而在制定体育产业政策时很难完全避免一些不一致、不协调的现象。例如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制定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与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政策制定主体比较单一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出台体育产业政策的政府相关部门非常之多,包括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发改委、标准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经贸委等等,如2010年3月《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06年12月《体育产业“十一五”规划》由国家体育总局公布,而2003年《关于第29届奥运会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又是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多个部门联合颁布的,政出多门的结果是容易造成政策之间的摩擦与矛盾,使整个政策体系的一致性受到影响。再如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域广阔,地区差异大,中央制定的总体性体育产业政策也容易和地方制定的区域性体育产业政策发生不协调的现象。另外,在我国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缺乏衔接与连贯,政策制定与实施后缺少后续的监督、检查与评估的现象也不少见。这些都是完善我国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所必须认真对待的。

5.更趋具体化与实质化

如何制定一些更具体的措施,采取一些实质性的手段,是有效贯彻产业政策宏观调控精神、实现产业政策总体调控目标十分关键的环节。我国自1986年国家体委颁布《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体育场馆等要“实行多种经营,由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过渡”以来,出台的有关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已有不少,如1993年国家体委的《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1995年国家体委颁布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1995―20l0)》、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体育产业“十一五”规划》、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等,但具体用于贯彻与执行这些宏观政策的中观、微观层次的有关配套政策出台却显得十分不力。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市场调控方面的具体政策缺失非常严重,如德国1990年就颁布了《向体育俱乐部提供援助法》,对非营利性的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实行减税,使其摆脱了纳税负担,并且体育俱乐部可以免费或者以很低的价格使用公共场地;西班牙有关政策规定,赞助单位给运动员或体育组织提供的赞助款,均免征公司收入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家也通过立法规定,企业和单位用于体育运动和健身的资金不纳税等等。而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体育产业税收的专门法规,现行的税收法规也没有对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和组织体育比赛的单位,以及为体育组织和体育比赛提供赞助的企业或个人提供具体优惠政策。另外,我国体育产业政策还存在许多真空地带,市场各方经常会出现遇到问题无章可循的现象。以上可见,我国体育产业政策体系走向具体化、实质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R],2010.3.19

[2] 水主编: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30.

[3] 鲍明晓:体育产业政策论纲[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8(3):5-10

[4] 靳英华:论中国体育产业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2):3-4

第3篇:产业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调控政策;房地产业;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前言

为了解决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抑制过度占用资源、公平分配、改善民生,中央与各部委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这些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由一片“热火”逐渐转变为低迷的形势,国家各线城市的数据显示购房率在持续下降[1]。泉州是三线城市,虽然不像一线城市那样对调控快速做出强烈反应,而且,还受周边福州、厦门出台限购令的影响承接了部分投资需求,尽管如此,整体市场依然受到影响。2010年、2011年泉州市区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5.0%和2.64%。2012年1-10月,商品房销售连续10个月份出现负增长[2]。

二、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经济走向的影响

现阶段主要的四种有关房产调控的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业的经济走向都呈现着放缓的影响,都分别对房地产业供求关系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在以后将长期推行这些政策,因此调控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是长期的,下面一一进行分析:

1.有关房地产业调控的宏观政策决不放松,使得房地产业增长速度下行

目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国家从稳定经济的角度出发,要求房地产业应迎合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需要,这就决定了本轮调控的持续性和深入性。2010年以来,国家从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全方位调控,陆续出台新“国八条”、限购、限贷、限价等一系列举措。今年3月,新“国五条”的进一步表明了国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决心。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国家对房地产业调控的宏观政策环境不会放松,房地产行业发展短期内将受到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重新洗牌。

2.保障房的建设决不放松,使得房地产业增长速度仍保持下行趋势

房地产的发展使得房价持续上涨,致使一部分人无法负担高额房价,房奴现象严重,导致无法真正的满足市场整体的需要[3]。保障房供应不足,是造成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家针对这一问题,从民生出发,兴建包括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廉租房等在内的一系列保障性住房,用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改善供需矛盾,有利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房转移了部分购买人群,必然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3.抑制过度占有资源决不放松,使得房地产业增长速度呈现下滑趋势

从总体上看,我国住房仍然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住房供给数量虽多,但分配并不均匀,“房爷”、“房哥”、“房姐”现象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定消费能力但资金并不宽裕的包括首次置业者、改善型需求消费者在内的这部分群体,因不堪负担高房价,合理住房需求受到牵连。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抑制房产资源的过度占有,税收、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限购令均反映出政府对这一现象的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生,缓解了房地产业的非健康发展形态。

4.政府问责制决不放松,促使房地产业持续良性发展

政府问责制旨在引导房地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的发展,防止房地产商盲目的入市,以防空巢城市的出现。此外,政府应将民生放在首位,坚决落实好保障房、经济适用房等30多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保障城镇困难户的住房[4]。切实落实好各项房产税收工作,维护房产调控的作用[5]。这些使得调控政策的落实有了坚实的基础,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房地产业持续良性的发展。

三、从房地产业经济走向出发提出的建议

在宏观调控政策不变的大环境下,房地产业经济在一个时期内发展将受到限制,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首先应认识到房地产调控只是全国各行业调控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从更高的层面来认识和把握变化带来的新机遇。现在已无法像以往单纯依靠地价与房价快速上涨的盈利模式立足,房企间的竞争转向能力优势的竞争,对开发商在产品设计、项目管理、营销手段、资本运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房地产经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呈现差异化特征,有为教育,有为景观,有为养老,在楼市整体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背景下,产品类型、品质、区域规划及配套设施等都成为重要的考量标准。

从政府角度,应将房地产调控和住房保障列为房地产工作的两大重点,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保障和改善人民的住房现状。房地产调控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促进商品住房有效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住房需求;加强市场监管,强化预售方案管理,合理控制项目入市节奏;维护市场秩序,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的销售行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档案,扶持优秀企业做强做大。住房保障方面,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以公平分配、提高入住率为目标,加快配租配售进程,将工作重心从建设为主逐步转入建管并重,通过完善保障房建设、分配、管理和退出等制度,健全住房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经济发展形势下,国家的调控政策将进一步强化,对房地产业经济走向的影响将更加明显,房地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保持一定的下行趋势。政府对住房的重视,对民生的关注,积极兴建保障性住房等将会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会的幸福感也会增强,从而也将有利于生产建设,生产建设的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房地产业的改善,改变了以往的恶性循环,促使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的发展,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政策调控,也将是长期才能见效的,因此应客观地看待房地产业长期处于这种缓慢发展状态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孙秀岩,杨梅.浅析房地产调控政策及趋势[J].北京中国经贸导刊,2010(2):2-3.

[2]周达.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解析[J].兰州: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3):4-5.

[3]林春燕.我国房地产政策绩效评价及相关思考[J].商业研究,2009(4):23-24.

第4篇:产业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经济政策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投资的急剧增温和房价的持续攀升,房地产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无庸置疑,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据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这种对银行完全依赖的房地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让房地产市场风险日益集中到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很容易通过银行信贷加以膨胀。当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时,一国经济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也就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之下,有必要用宏观经济调控来控制房地产业的泡沫成分。

一、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业影响分析

1)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加息会增加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但对于不同的房地产企业来说,影响也不尽相同。负债结构不同,融资渠道不同以及资金实力不同的房地产企业受加息的影响也不同。对于那些负债率较高,融资渠道单一,经营业绩较差的房地产企业,加息后企业的经营要面临强大的压力。

2)对消费者的影响

加息无疑会增加其还贷压力,促使某些消费者提前还贷或部分提前还贷。据新浪财经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七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央行未来还将继续加息,而央行的连续加息,利率所提高的累积幅度让消费者的还贷成本增加了许多。

3)对房价的影响

房价在短期内受加息影响较小,但未来房价增长将趋于平缓。宏观金融政策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真正凸现于经济发展的成效上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加息对于购房者来说意味着购房支出的增加,这实际上是央行在削减对贷款购房者的支持力度,降低其购买力。而购买力的降低必然会减少对房地产需求,这种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最终决定供给,从而控制过高的房价,产生积极的降温作用,使房价回归理性。

1、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根据经济学原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对货币供应总量产生乘数效应: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乘数减小,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流通量相应以一定比率减少。但是据商业银行的数据显示,个人住房贷款并未因房价上涨、加息等因素影响而大幅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渠道目益多样化,对银行贷款需求的占比逐步减少,因此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从而使银行减少贷款来间接调控房地产市场可能收效甚微。

1) 积极影响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直接作用于商业银行的政策措施,对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具有立竿见影的政策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0.5%能够诱发商业银行加大前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控制房地产开发和消费贷款的增长速度,进而加速和锁定近两个月来各种调控政策的政策效率。

2)消极影响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在理论上可以遏制投资过快,但同时也将带来一定的风险。张家鹏指出,就目前国际市场形势来分析,中国和印度的房地产市场属于快速的上升趋势,投资回报率较高,如果央行单方面的减少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就可能给国际上的一些投资家带来机会,这样欧美大量游资将会大量涌入中国,对楼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汇率调整

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将会影响国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也会随着汇率的变动发生改变。而我国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将会我国地产业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1)对房地产业发展资金的影响

汇率预期的变动将对一国的资本化率产生重要影响。资本在国际问流动的原因是追逐利益和规避风险,因而汇率的变动会影响资本的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

2)对房价的影响

供需和投机是影响房价的两个主要因素,而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的是供需及投机行为这两个方面。目前由于人民币存在较强的升值预期.这使得大量的海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并将其快速转化为人民币资产.等待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的实现,达到获利得目的。

3)对房地产自身价值的影响

在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尤其是大规模开发的高端房产,其销售市场不仅仅是局限于国内还面向国际。因而当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化时,对那些高端房产的自身价值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们的自身价值会因为受到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而发生变化,从对拥有者会而产生额外的盈利。

3、税收政策

清算土地增值税给开发商带来的最大变数是因为拿地时间不同,成本不同,导致的税款额度不同。拿地时间较早的 项目因差额巨大将支付巨额增值税成本,且拿地越早和捂地时间越长税费越高。一旦清算土地增值税开始执行,一些以长期囤积土地为获利方式的地产企业因为持有土地时间较长,差价较大,可能遭遇较大的税负压力。

4、调整住房贷款政策

这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不动产信用控制工具。常见的控制方法有:规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的最高限额、最长期以及首期付款和分期还款的最低金额。

二、房地产企业应对对策

1、转换市场机制,开拓资金资源渠道

资金是房地产开发的首要因素,迫切需要通过多渠道的融资活动来满足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利用加入世贸组织和金融市场多元化的机会寻求银行以外的融资渠道。上市是理想的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或再融资,可缓解房地产项目资金需要压力。

2、走联合开发,合作经营,集中和规模化道路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特别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规模化、集团化经营,以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

3、改善经营管理,消除短视观念,提高核心竞争力

房地产企业需要完善内部机制,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从长远放眼,做好项 目的长期规划,提高企业开发效率,提高创新能力,把观念由做“项目”、做“产品”转到做“企业”上来。

参考文献:

[1]朱崇实. 金融法教程[m]. 北京:法律出版社,

第5篇:产业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 产业技术 研发 政策分析

长期以来,美国把维护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看做实现与保持其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关键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采取了许多重要的技术研发及转移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协调联邦实验室、大学与产业界的充分合作,以及在三者之间建立完善的技术研发及转移体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美国产业技术研发及转移取得了巨大成绩,其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

一、 美国产业技术研发的立法

美国的产业技术政策,特别在技术研发活动方面,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设立各自的实验室来进行研发的。但是,随着产业界面临与日俱增的国际竞争时,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许多重要产业均被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超越,如汽车、化工等行业,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并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反思。政府与产业界研发活动的分离关系逐渐开始转变。

1980年美国制定《拜杜法》和《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后,开始鼓励政府实验室将研发成果移转给民间部门。该法1996年更名为《联邦技术创新法》。

1982年的《小企业创新进步法》公布后,美国国会才真正开始对联邦政府与产业合作发展技术的观念产生兴趣。其后,1986年的《联邦技术转让法》是前述法案的修正法,作为促进技术的转移,并推动技术商品化的激励措施。20世纪90年代国会对该法进行了多次修改,衍生了如《国家技术转让与促进法》(1995)、《联邦技术转让商业化法》(1997)和《技术转让商业化法》(2000)等法律。

而在产业的技术移转方面,美国政府则推出了包括技术授权、接受委托、研究人员交流、公开发表、设施的使用、协助创业、咨询协议、与大学互动、和成立非CRADAs的合作协议等政策。

在国会一连串的立法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各实验室不仅各自建立自己的研究和技术应用办公室,也可加入政府实验室主导的共同研发计划、获得合作厂商的专属授权权力、和成立风险基金以协助对实验室技术的商业化投资,而且获得与厂商签定CRADAs的权力。研究和发展协议方式进行的研发活动开始展现了极大的成效。

二、美国产业技术研发的政策与措施

1.补助金

美国政府的合作开发型研发计划一般是由联邦政府提出构想,而民间企业选择参与,民间企业之所以愿意参与相关的计划,是因为通过合作过程,民间企业可以学习技术研发方法,也可以累积研发知识与技巧。一般来说,企业参与联邦政府的共同研发计划时,会采取委托契约方式,而这种契约又大致可分为成本加固定报酬契约和成本加奖励性报酬契约两种,后者是指当企业致力于降低成本时,额外再给予的奖励性报酬。

2.税收减免措施

依据美国税法第174章规定,准许企业将该年度的研究及实验费,从税收中扣除。此外,针对利润少或甚至无利润的技术研发活动,其所需的研发费用,允许分五年以上期间摊销。这种税收优惠措施,是因为投入的技术研发经费,属于知识性投资,而非资本性投资,而且具备累积性与外部性效果。

其他扶植与振兴美国尖端科技产业的税收优惠及奖励措施还包括:(1)中小企业的财团法人可获所得税的减免优惠。(2)低资本所得税率。资本所得的减税对现有尖端科技企业的资产净值与创业资本的投资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能够鼓励尖端科技的投资。(3)员工持股给予税收减免的优惠措施。(4)针对增额研究经费支出也给予特别的税收抵减优惠待遇等。

3.专利权政策

利用联邦政府的资金研发,所发明的专利,原则上政府可保有该发明的专利权,然后以排外性授权或非排外性授权方式移转给民间企业。但通常在取得排外性授权后,民间企业方会积极的进行实用化、商品化的投资,因此如果将政府研发成果的法律上权利交付研发合作对象,将有助于技术商品化的开发。为此,美国国会修正条文,将合作契约所产生的专利权归属于签约者(限于小企业、大学或非营利机构)。此外,为促进民间经营的政府实验室(GOCOs)将技术移转给民间企业或其它部门,允许GOCOs自行决定专利许可的交付对象;允许大学、非营利机构或GOCOs(限小企业经营者)保留研发所产生的专利权;同时也允许签约者领取由该项研发的商品化所得到的专利权权利金;专利权的权利金可支付研发人的奖金及教育费用;此外还规定,大企业在专利有效期间18年中,只能独享五年专利,以加速技术的扩散。

4.科技成果提成奖励制度

美国政府建立了科技成果提成奖励制度,规定必须从技术创新成果专利许可收益中,提出一定比例用于奖励在此过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技术人员;如果每年提成费超过一定的额度,必须将提成费按比例再次支付给参与该创新成果的其他技术人员。此款项是正常工资和奖金之外的收益,不影响其正常工资、年薪或其他应得奖金权力,即使此科技人员离开了该机构,也继续支付。此外,还规定联邦实验室研究开发费用如果超过5000万美元,应设立一项基金,用于奖励推进科技成果或发明应用的模范科技人员。

三、结束语

政府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技术竞争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在产业技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发挥有力的作用,以及如何促进产业技术的进步、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是21世纪摆在各个国家政府面前的崭新课题。如何通过国家创新系统的运作,使我国产业创新体系更为成熟,正是我们政府部门积极努力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和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既有现实的必要,也是现实的要求。

参考文献:

[1]ucop.edu/ott/bayh.html

第6篇:产业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政治经济学;发展战略

发达国家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竞争力,围绕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相机制定公共经济政策。他们的经验表明,适当的制度与法律、国家行政与对外政策,是在国家福利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支持。现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改善国民经济结构、主导全球经济的战略产业,因此,在公共经济政策的视角下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非常重要。

一、公共经济政策的作用:以美国为例

在中国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普遍推崇英美的自由市场模式。因此,通过对美国在不同时期的公共经济政策的变迁(经济组织形式、经济政策和战略产业)进行回顾,可以加深我们对公共经济政策作用的认识。

(一)自由竞争时期美国的公共经济政策。最开始,作为美国雏形的十三个北美殖民地是英国的海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殖民地在经济势力壮大后,抓住英国对北美公共经济政策的失误发起了独立战争。美国实现独立后,英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对美国实行技术封锁,试图使美国继续扮演以前的角色。这时,美国南北双方对产业选择的不同导致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观点的差异逐渐无法调和,于是,爆发了南北内战。之后,获胜的北方用其工商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一了国内市场。当时美国的重点产业是钢铁、木材加工、纺织和日用工业品。美国国力、工商企业经营实力和经营范围的有限性,使得美国对外宣称“门罗主义”。在自身没有实力对全球事务进行干涉之前,试图避免其他强国对自身的潜在势力范围的侵蚀。这时,美国的工商企业组织形式是中小型的私人业主式。内战之后,随着国内市场的统一,促使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时期,政府主要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二)垄断竞争时期美国的公共经济政策。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商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个产业分别由寡头瓜分。寡头们通过操纵市场价格、收买政府官员、资助政治选举等方式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于是,美国开启了进步时代,通过政治与行政的区分、完善文官制度、管制垄断行动,促使社会在经济发展中保持进步。在这一时期,美国大力开拓海外原料和商品市场,抛弃“门罗主义”,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借助日趋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一时期,美国的重点产业是汽车、钢铁、化学和日用工业品。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美国的公共经济政策。二战后,美国累积了超强国家实力,具有了维护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实力和责任感,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重组了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美国工商企业的组织形式初步具有了现代跨国公司的雏形,主要通过国际贸易主导国际经济体系。与之相配套,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点转向了主导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和运行,通过关贸总协定(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世界经济秩序。对内公共经济政策则是通过推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和“伟大社会计划”维护社会稳定。这一时期,美国的重点产业是汽车、石化、化学、生物、军工和航天产业。

(四)金融资本时期美国的公共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使美国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国内市场和现有的国际市场体系无法满足生产能力的增长和承担社会福利支出压力。于是,一场致力于提高大型工商企业国际竞争力、减轻国内福利负担的运动被发起,30多年来备受冷落的经济自由主义被奉为新的政治经济学。这场运动就是当时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里根总统为代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是追求资源配置效率,破除国内福利政策的桎梏,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追求效率扫清障碍。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是:基于双重标准推动开放的国际市场体系的建立,督促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运动,有选择地实现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利用资本市场确立和扩大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美国的国内公共经济政策是:削减社会福利支出,推动政府瘦身,在政府管理中引进企业管理的方法。这一时期,美国的重点产业是金融服务、电子信息、军工与航天、文化产业、高等教育和大众餐饮娱乐业。

二、美国公共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一)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在20世纪之前,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并非如今的面目,多为“政治经济学”著作或教科书。政治和经济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前面部分的回顾,应该说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美国经济政策的变迁较为清晰地演绎了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美国的经济组织形式、重点产业和政府的内外经济政策达到了高度的协调。我国的经济学教科书并没有为我们奉献完整的政治经济学,而是经过了选择的经济学,我们从中无法得知国家利益是否存在、是否需要维护以及如何维护。

(二)国际经济的主导权与纵向竞争优势。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推祟,使得我们忽视了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主导权,迷失了我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丧失了对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敏感性。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分工中,发展中国家贡献了主要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分享的利润份额却与之不成比例。发达国家对高科技的封锁、品牌的占有和对国际经济组织的主导保证了他们可以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多的利润。目前的国际经济竞争实质上以纵向竞争为主,即占优势地位的国家与在产业分工中处于末位的国家进行竞争。在这样的市场开放与经济自由下,竞争的结果可想而知。发达国家控制国际经济主导权的目的就是维持和扩大其纵向竞争优势,要求发展中国家在横向竞争中为其提供廉价的原料和初级产品。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通过战略产业的选择,突破在纵向竞争中位居下游的困境。

三、文化产业的特殊战略地位

(一)传播与传承民族文化与核心价值。文化产业是文化、经济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体,文化产品绝非只具有商业消费效用,还具有传播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巨大便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强势国家凭借经济实力、文化与核心价值,可以彻底征服弱势国家,从而通过“锦标赛式纵向竞争”在世界上形成单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对于处于强势地位的文化产业主导国而言,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向弱势国家传播其民族文化和价值观,从而为在弱势国家谋求长远的利益奠定社会心理基础,诱导其国民的行为和偏好,配合主导国国家战略的实施,最终服务于主导国的国家利益。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而言,则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保护、挖掘和传播民族文化,维护自己的文化安全与主权。

(二)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比较优势产业。现有的关于国际经济分工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基于经济技术实力的异化的或不自愿的分工,弱势一方往往以自然生态、巨大的社会成本为代价不自愿地参与这场分工。从经济安全的角度看,即使两国分别具有比较优势产业,也存在着占优势的一方,双方的合作博弈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总体利益。但是,如果占优势一方进行不合作博弈,被动的还是产业技术层次低、可替代性强的一方。

从文化产业是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比较优势产业的命题而言,其原因主要是:文化产业是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的,它是内容产业,是表达和传递特定文化符号的、以产业化方式使这种文化符号传播方式实现规模化、大众化和自主化的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每个国家都具有可以产业化的文化资源、容易具备独立的文化产业生产技术和市场体系,从而容易掌握文化产业主导权。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生产技术的国际纵向分工可以被打破,国家可以避免在国际纵向产业分工中丧失主导权,主导国可以自成体系地进行文化生产从而在国际上形成多元文化产业中心。根本原因是,文化本身就是多元的,文化产品的形态和效用也是多元的。

(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产业。传统的产业以经济增长为导向,因此,它追求的是通过理性地组织人力、技术、资源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发展中国家因为急于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往往毫不吝啬地投入大量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被动地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本国自然生态的破坏,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正由于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中国家往往被迫以较多的资源投入和较少的收益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同时也承担发达国家转嫁的社会风险。

文化产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原因是:它的生产资源往往是自然的、可以重复利用的,如旅游资源、历史剧作题材和作家的写作能力;它的生产资源往往属于环境友好型,如娱乐演出业;它的生产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文化产业的生产主体是人,劳动者掌握了生产过程和技术,生产过程的异化程度极低;文化产业的消费和传播具有低成本和低能耗性,如娱乐节目的传播主要靠卫星信号,书籍、音像制品的复制成本极低,不需要重复性投入大量资源;文化产业是大众消费型产业,消费的外部性强,方便政府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

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公共经济政策

文化产业的特殊战略地位,决定了我国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竞争力的实际,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成体系的产业技术在这一新兴产业中有所作为。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将不再赘述我国文化资源禀赋和竞争力的现状,而是根据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阐述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公共经济政策:

(一)中央政府发挥总体调控作用。由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积累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尤其是雄厚的资本实力。因此,为了赢得竞争机会,我们无法完全根据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原则使文化企业从小到大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我们可以在现有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对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升级和改造,将其培育为具有一定实力的、具备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的领航者。同时,鼓励和支持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央政府应站在维护文化主权和安全的高度,对文化产业进行总体调控,制定发展战略,引导和规范文化企业自觉地实现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维持产业型和事业型文化产业发展的动态平衡。

(二)实施“内部市场互补与外部市场纵向竞争”的策略。在统一的国内市场中,奉行横向竞争会造成文化生产资源的浪费,相反,根据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或特色进行市场互补可以在维护区域文化产业特色的同时节约核心文化资源,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体竞争力。实现这一安排需要中央政府通过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生产主体进行利益整合,抑制个体利益对整体利益的侵蚀。在国际文化产业竞争中,则坚持以纵向竞争为主,通过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提炼产品特色等手段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避免在横向竞争中耗费巨大的资源而仅仅获取微薄的利润,力争通过占领市场制高点分享纵向竞争力增强带来的利益。

(三)地方政府围绕文化资源构筑多元区域文化产业格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而且特色鲜明,因此,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构筑多元区域文化产业格局,形成互补性产业分工,合理延长文化产业链,防止横向竞争。这就需要政府根据总体利益原则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诱导他们根据区域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文化产业。目前,湖南选择了借助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重点发展现代出版业和传媒业,云南根据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重点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深圳根据创意人力资源丰富和资本实力强的优势重点发展动漫画产业和高科技文化产业,这些都是理性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实施多元区域文化产业战略既有助于避免资源内耗,又有助于维护我国文化产业的多元特色,还能充分发挥范围经济效应,优化对国际文化产业消费者的效用。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出现了“文化政绩工程”热,其深层次原因是地方政府找到了新的政绩工程增长点。从事文化政绩工程建设的社会阻力相对较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负面影响不容易暴露。因此,需要上级政府和本级国家权力机关加以监督,促使地方政府将有限的文化产业资源切实用于提高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上。

(四)地方政府为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主体提供激励保障机制。品牌建设是市场主体占据主导地位和赚取超额利润的关键,而技术创新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文化产业品牌的基础。现代文化产业生产的复杂性、文化企业间竞争的激烈性,使得单个市场主体难以独自进行自主创新,容易选择忽视长远发展战略,通过低水平复制和降低生产成本开展横向竞争,最终沦为发达国家文化企业的初级产品提供者。因此,地方政府应为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主体提供激励保障机制,为具有正外部性的市场主体提供融资、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减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可以由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模拟市场机制选取具有文化产业技术创新潜力的市场主体,并提供创新支持,在政府和企业间建立收益和风险共享机制,帮助有潜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创新.为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提高纵向竞争力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政府需要根据本国资源察赋和产业竞争力的实际制定和执行灵活的公共经济政策,以使本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方面,美国公共经济政策的变迁为我们提供了榜样。文化产业具有特殊战略地位,它有助于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与继承,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比较优势产业而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政府应通过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陈万煦,译.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英]阿弗里德·马歇尔,著.廉运杰,译.经济学原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美]埃德加·m·胡佛,著.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第7篇:产业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政策;功能;探讨

通过调查与研究,认知、迎合、引导新常态,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而我国目前应引起重视的是过渡阶段的情况。在该阶段,各经济活动主体会因为思想理念、行为惯性、利益制约等方面的元素而无法适应新常态下的产业转型,由此出现的一部分负面效应会让经济转型期面临挑战。怎样化解这些矛盾,保证经济的稳步增长,是目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产业政策功能转型的意义

维持经济发展中高速增长与迈入高端水准的双重目的,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国家机关经济过渡转型的整体需求。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政策转型,与我国的全方位构建小康社会的需求相符,同时也是扩充经济总量与构造升级的必经阶段;政策功能的转型,必须提升产业价值量的稳定性,提升要素生产率。其具象化地渠道繁多,例如增大研发比例、提升科技发展速率、强化品质、准则与品牌的适应性,推动服务领域与战略类朝阳行业的进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加速形成新的增长点与增长级等。完成产业政策功能转型的最佳态势是,我国能够在进步中升级,在升级中进步。

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政策功能转型的策略

(一)发展的新常态经济理论――产业政策转型的内部根据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但是长时间稳定增长的状态的延续,也是发展的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的各类元素禀赋、外界条件变换不断的状况下,经济系统过渡到科技、产业的更新换代阶段,生活品质的持续提升与幸福感的强化的一类新型的平衡态势。这类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除了需要借助经济学学说外,还必须向支持旧常态、超常态、非常态的产业政策转型、升级与转轨。发展的新常态经济理论,是产业政策转型与新型功能并存的内部根据。

(二)新型产业策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扭曲策略用具与模式是为了达成超常态发展的政策目的。目前政策目的新常态,政策用具与政策模式也应与其配套。例如,不再实施大规模的策略倾向策略,人为地创造产业间、区域间非平衡的发展局面;不再实施产业投资,消除产业浪费,肃清市场环境。这类产业政策转型策略极为强大,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进步。

1.新式产业策略通过创新引发需要,挖掘消费潜能,让消费来陆续拉动经济复苏的局面下发挥其功能。我国以往的产业策略,通常透过为供货方的产量实施补充以刺激产出效能的模式扩充,以迎合效仿式、排浪式的消费需要,这类模式下的产业策略假如在过渡期被大规模投用,就会由于性格化、多元化的特征被消费者所认同,极易导致生产过剩与寻租现象出现。因此,在消费市场的整体局面下,产业策略的补强用具应从补强产能过渡到提升品质与技术创新,补强的要点在于供应方过渡为需要方,从补强公司转变为优惠用户。唯有如此,方能让企业创业初期的创新商品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引发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并且引导公司依照市场动态完成供应创新。

2.新型产业策略通过复原国家机关在市场失灵状况下的影响力,让投资继续拉动经济。我国传统的产业策略,通常能够看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并且也能够完成对营利性、竞争性产业的大批资金的投入。这类产业策略引导下的投入模式,模糊了国家机关与市场的界线,除了有着与民争利、投入效果不佳的弊病外,还极易滋生贪腐行为。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局面下,资源分配模式发生了剧变:

其一,需要以市场为主导,发扬国家机关在市场可能失效的前提下的引导功能。首先,是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目前互相联系、互通有无的投入;其二,对市场投入力度不够,然而社会收益较为理想的一部分新科技、新商品、新业态、新商业形式的投入契机,我国国家机关应诱导其投资趋势,将社会资产投入到这部分朝阳行业中;其三,国家机关应在投资融资体制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投资主体扫清阻碍。

(三)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略转换与产业的转型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长远战略通常秉承两类准则:其一,在我国发展建O前景较明朗的情况下,以投资拉动经济;其二,在优势明确的前提下,通过吸纳FDI完成出口为引导的外向型经济。当前,我国依然位于关键的战略过渡阶段,然而发展的涵义与环境依然出现了剧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方略思维的转变必然催生产业策略的调整。

尽管从基本小康社会开始步入全面水平的小康社会、完成现代化建设的阶段,完成战略的升级已经刻不容缓。而维持大幅度的资本积累与投入的趋势,其难度已显著降低,进而也说明产业策略的重要功效并非完成非平衡投资而扭曲价格系统。然而,产业策略在外界成本的控制、引领投资层面依然有着极大的功效性。目前,我国发展的优势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是投资空间还能够扩展。

此外,我国从贫穷迈入基本小康社会阶段,由于收入水准有限,消费不够,生产效能大打折扣,这要透过进出口引导的外向型经济方略来予以化解。这类经济发展方略构建在对比优势与科技竞争契机相融合的局面下。例如珠三角或长三角区域,因为地理区位理想(临近沪港等),其均在全球代工领域中完成了产业的升级,在技术效仿中完成了创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抓住了以扩大内需为核心的创新经济的动态与契机。新常态下,该领域的竞争通常会着眼于自主创新试点区的构建,与战略类朝阳行业的发展。一部分科技教育资源充裕、地区创新系统较为完善的区域,有实力发展以内需为核心的世界化战略。在新的地区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而扩充内需战略为何在创新经济进步中有着推动效果呢?这是由于在世界价值链的全球工作划分中,以外需为核心完成全球代工,操作的是别国已经研发成功、设计优良的外界订单,所以高增值的产业活动大部分都被发达国家的高端企业掌握,我国仅能被动地进行附加值的加工商贸活动,变成别国元部件的低价供货方。所以,在新常态下,原先一部分外向型经济特点与引导较为明显的区域,都需要完成战略转型与产业升级,将使用我国低端元素完成全球带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或使用低端元素投资驱动型的发展模式,转变成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自主创新发展模式。

三、结束语

总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让横向的产业策略与竞争策略逐渐取代以往的产业策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江凌.网络视听产业的多元主体治理功能及治理结构优化探析――以上海市网络视频产业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4(4):86-95

[2]李海波,李苗苗.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聚发展机制――以淄博市新型功能陶瓷材料产业为例[J].技术经济,2016,35(7):97-102

[3]向荣辉.产业扶贫重在激活“造血”功能――凉山州蚕业管理局产业扶贫纪实[J].四川蚕业,2016,44(3):19

[4]张莉,刘婷,王守清等.产业新城的功能组合和开发时序研究――以四川某市国际商贸城为例[J].建筑经济,2015,36(5):64-68

第8篇:产业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 出口退税 纺织产业 短期效应 长期效应

在我国,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已出口报关的货物按税法规定退还其在国内各生产和流转环节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其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国际贸易中各国普遍采用的税收策略,也符合世贸组织文件中明文包含的鼓励所有国家出口产品公平竞争的条例。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距今已有近30年了。该政策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体系的改善,促使出口量的增长及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经历的多次较大的调整及政策中针对纺织业的调整

一直以来我国对纺织产品的出口都非常重视,利用各种手段来促进纺织产品的出口,调整出口退税率是其中最常用的手段。1985年3月,国务院了一项通知,规定从1985年4月1日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这标志着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开始。为了促进出口,1994年1月,我国进行了以新的增值税、消费税系统为基础的税制改革,实行全额退还。这无疑增加了中央的财政压力。故,在1996年,国家分别将出口退税率从11%、13%、17%降至3%、6%、9%。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使得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许多国家货币纷纷贬值,而中国汇率保持稳定。从出口企业一方讲,这是不利的。为了摆脱这次危机的消极影响,减少它对于国内经济的威胁,国家及时上调了出口退税率。随后的1998年到2001年间,国家又逐步提升出口退税率,综合退税率从6%升到17%。后来,由于局部经济过热,加上出口退税往往不能及时退还,使得欠税严重。

出于减缓中央的财政压力的目的,自2004年1月起,中央下调出口退税率。其中,纺织品的退税率从17%降到了13%。紧接着,出口退税率改为5%、8%、11%、13%和17%五档。2005年,为了改善地方负担的不均衡,调动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和促进出口的快速增长,国家分批分期降低和免除了“两高一资”产品的退税。此次调整降低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为了减少贸易顺差,为“两高一资”产业的过热降温,2006年时我国了调整出口退税率。不同的是,这次调整有升有降。其中,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3%降低为11%。2007年,我国外汇大幅增加,差额过大。为缩减贸易顺差,优化产业结构,国家取消了553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并将10项商品由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外部需求的减少导致我国的纺织产品大量冗余,出口量急剧减少。鉴于此,国家于08到09年间逐步提高了出口退税率。关于历年纺织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整体情况见图1。

二、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变化的四个阶段

大幅调低阶段(1994—1997年)。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在1995年和1996年经历了第一次调整,从1994年的13%降到了1996年的6%,并保持该水平至1997年,这个阶段提高了40%。

快速提高阶段(1998—2003年)。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998年1月,纺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升至11%,增幅高达83%。1999年1月,其出口退税率又从11%上调至了13%。同年7月,纺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又被上调至了15%。

稳步下降阶段(2004—2007年)。这一阶段纺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稳步进行下调。这虽然对纺织产品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但是却抑制了国际贸易中纺织产品出口,减小了贸易顺差。2004年1月,纺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5%、17%降至13%。2006年9月15日,政府将其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11%。2007年7月,国家又一次下调出口退税率至11%。

迅速上调阶段(2008年至今)。随着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迅速地上调了纺织业的出口退税率,以最直接的方式增加企业利润。2008年1月起,我国的出口退税率已经调了四次,以至于其大小由11%迅速上调至16%。

三、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纺织业的经济效应分析

在商品出口价格固定的情况下,对商品的国内消费征税使得国内产品价格同额提高,所有的税负都落在了国内消费者的身上。在此过程中,商品销售从国内转向国外,表现为征收增值税将会促使课税商品的出口。基于这一原理,许多国家实施了出口商品的间接税税率为零的政策,即出口退税政策以鼓励产品的出口。中国是世界上出口依存度最高的大国,在全球经济下滑之际,中国的出口面临着严重的状况。本次的上调出口退税率,保持了出口的适当增长,有其必要性,会产生各异的短期和长期效应。

1、短期效应

(1)增强了出口企业的信心。出口退税率的上移将有助于企业增强自信,克服困难,预防由于出口量的大幅下滑而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尤其对那些濒临倒闭的小中型纺织企业而言,此效应更是必要和显著。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纺织企业的生产可以吸纳成千上万的劳动力,但是这些出口企业的生产规往往偏小,抗风险能力微弱。如果大面积倒闭,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都会造成重大的冲击。

(2)降低产品出口成本,扩大出口幅度。有关数据显示,最近年间的整个纺织业中,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利润只能保持在3% -5%。根据出口退税政策,不退税部分会直接包含在生产成本中。因为如果按照静态预测,对于出口销售企业来说,出口退税率调整几个百分点,理论上出口企业的毛利率就会改变多少个百分点,从而减少利润空间,降低产品竞争力。因此,出口退税率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的成本,进而影响出口幅度。

(3)通过外贸乘数效应促进本国GDP的增长。对外贸易乘数是指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从理论上来说,由于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外贸出口企业成本降低,会增加海外对出口商品的需求量。即出口增量ΔX增加。当进口增量ΔM一定时,海外净需求,也即净出口(ΔX-ΔM)必然增加。净出口贸易总量增加,带动GDP以“贸易乘数”倍增加,即ΔY=[ΔI+(ΔX-ΔM)]/(1-C)。其中ΔY为国民收入增加量,ΔI为投资增加量,(ΔX-ΔM)为净出口增加额,C为边际消费倾向。从总量上看,出口退税可以扩大海外需求量,提高净出口,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GDP 增长,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4)提高出口退税率,可能导致企业盲目投资。我国纺织产业目前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对出口退税相当依赖,有些企业甚至想退税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一味扩大生产规模,冗余生产,盲目投资。11年7月浙江省温州市工商部门经过调查了一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报告,报告显示:近半数中小企业“存活”时间不到4年,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两年左右,其中就包括纺织业。近年来,由于纺织业设厂政策比较宽松,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较大,贸易投资机会多,有不少企业跟风投资。同时,出口退税率不断提高,促使大多以此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企业为获得更多的出口退税额,增加利润,一味的扩大生产,而不顾市场的状况,投资盲目跟风,别人一赚钱自己不经可行性分析就跟着上。虽说船小好调头,可若出行前不看好方向,船小亦经不起风浪。盲目投资不仅使企业迷失正确的投资方向,浪费资源,过剩生产,降低了投资回报率(ROI),也不可避免地减少社会福利。

2、长期效应

(1)促使纺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长期的竞争会使纺织产品不断优化。上调纺织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长期看来会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表达了国家诱引企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明确态度。如此一来,将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污染。但是,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每个市场的预期和调整的幅度。从微观角度看,出口退税率的各地差别使得对当地出口企业的激励程度不同;从宏观角度看,各地差异化的出口退税率也会造成各地在全国范围内不同的出口份额。

(2)加剧贸易摩擦,恶化国际市场竞争。由于价格过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长的动力在减少,对一些贸易国家一直保持着不断增长的贸易盈余。近年来,不断增长的纺织产品的大量出口使我国纺织业的贸易经历着贸易摩擦。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将会很敏感的引起外国竞争者的注意。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即使在短期内会降低企业成本,在长期看来都会使我国纺织品大量销售在国际市场。这样下去,必然使得贸易国以保护本国产业为由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届时对双方均不利。

(3)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政府获得资金满足其公共管理职能的最佳形式和主要形式,在政府收入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退税则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出口退税率越高,减少的越多,长此以往,必定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一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增加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又实行减税,2009年上半年,财政支出环比增加27.8%,收入环比下降6.9%。

【参考文献】

[1] 谷永芬: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8).

[2] 王晓蕾: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规模与出口结构的影响[J].中国经贸,2008(7).

[3] 孙道银:纺织服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意味着什么[J].经贸观察,2008(9).

[4] 常亚平:中国纺织产业分析和发展战略[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5] 黄衍电:出口退税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涉外税务,2005(4).

第9篇:产业经济政策范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免学费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1.007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教育是提升本国国民素质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高等教育,从我国每年高考人数连年攀升就可以看出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国家政策也予以了一定程度上的支持,然而另一方面来说高等教育引导学生走初中―高中―大学的道路,对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招生人数连年下降,毕业人数也逐年下降,这种情况在成熟的教育体系中是很少见的,也就是说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工作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堪忧,从外界的重视到自身的发展状况都不容乐观,所以加大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套健全完善的教育体系应该是能够培养各个层次人才的体系,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使我国需要更多的中等职业水平的人才,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也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就有了我国正在推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校阶段的免学费工作和实行部级别助学金奖励政策。

1 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提出的背景

自我国建国以来科教兴国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将教育视为走向富强之路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国家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却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虽然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颁布了与中等职业教育相关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此项决定在国家层面重视了中等职业教育,这对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有着重大的积极的意义,虽然国家政策上支持,但是一般来说,受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上学的最终目的是接受高等教育,在意识层面上就觉得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意义不大,很大一部分家长会认为只有上了大学才是上学,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历太低,在这场不同教育领域的博弈中高等教育以其光辉的形象轻松取胜,上大学再不行也是上过大学,上中等职业学校就是学了点技术没前途,这是很多家长的内心想法。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中等职业教育的出路,如果硬拼可能导致中等职业教育走向衰落,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免费的想法是一项重大的举措,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大学虽然是想象中的天堂,但是相对高昂的学费是很多学生所不能承受的,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肯定首先会吸引这一部分学生,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此阶段接受教育的成本,对那些无力承担大学昂贵学费的学生来说更是好事,中等职业教育被纳入了我国义务教育的体系,体现出了我国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这项政策将不仅仅深刻影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进程,更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很多家庭的命运,意义重大。

2 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对学生家庭经济影响

在现阶段,经济生活水平是影响学生接受何种教育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具有很强经济实力的家庭都愿意花更多的金钱和时间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对他们来说他们看重的是教育层次,高等教育能够满足教育层次较高的要求,然而对很多一般的家庭或者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教育成本与收益,他们更看重教育结果,职业教育能够满足教育结果的要求,毕竟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有一技之长。从接收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经济是影响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生源方面来说,选择接收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有百分之七十都来自农村,而剩下的城镇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城镇家庭中的低收入人群,有一项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家庭收入的调查很能说明问题,其中整个家庭收入低于1500元的能够占到百分之九十四,家庭收入是制约学生选择教育平台的最直接因素,而在这些低收入者中农民、工人、个体商户等占到百分之九十六,其中有百分之八十多的学生在缴纳学费的时候会感到困难,种种数据表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群中经济困难的人占到大多数,对很多家庭来书缴纳学费的时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时间,而对很多学生来说甚至没有机会接受到中等职业教育,最直接的因素也是经济困难,在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退出之后能够最直接地减轻很多家庭的负担,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让更多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能够有机会无压力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对提升学生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重大的意义。

3 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对中职学校的影响

在传统的观念当中中等职业教育属于低端教育,无法跟高大上的高等教育相媲美,尤其是今年来我国的高校扩招政策,越来越多的人步入大学的殿堂,中等职业教育遭受严重打击,可以说受打击后果严重,很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由于生源不足无法开课,最直接的是经费不足导致无法运营面临关门的境地,好在这种情况被及时发现,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自2006年开始,国家就已经开始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助学金政策,对于那些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每年可以获得1000元的教育资助,而资助力度在不断增大,到了2007年对于符合相应受资助条件的学生的补助达到1500元,到了2009年中央财政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资金达到了24.7个亿,这种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超过1100万学生通过助学金接受到了教育,这个数字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可以说国家助学金政策及学费免除政策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巨大,从战略高度上影响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发展方向,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连年增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下就以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实例,在2004年整个河南省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总量为44万,到2009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70万,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对比就是中等职业教育总人数超过了全省的普通高中教育人数,这在政策未实施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数量在1997年是22000多所,但是到了200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4000多所,这个数量上的变化最直接能够体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整体的教育结构调整这个数字又开始稳健回升,这种回升是恢复性的增长,到2006年,相对2004年增长了239所,在数量有所回升的前提下提升办学质量,从提升学生素质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投资建设先进的硬件设施,就业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等都让中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面前更加具有竞争力,尤其是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的实施,使得中等职业教育重新回归我国重要教育阶段,极大地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4 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是决定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最重要因素,欧美很多国家之所以被称为发达国家就是因为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经济发展阶段,但是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所有的经济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一个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使本国经济腾飞的阶段,对我国而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这种国际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正逐步完全地向世界开放,中国越来越像世界工厂,制造业成为我国在国际上最享有声誉的行业,很多发达国家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但是作为世界工厂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留在加工厂的阶段,无技术,无核心竞争力,受国际形势影响大也是很多企业的真实写照,几项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在钢铁、电力等重要行业我国的技术装备落后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比重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这个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是相当落后的,而在工厂中技能型人才的比例更是低得惊人,这就对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这部分人才正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免费政策能够极大地促进此项教育的发展。

5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经济效益的途径

(1)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不再注重数量而注重质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将一些小规模的教育院校进行资源整合,使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集中起来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使教育规模化,在产生规模的同时严把质量关,从硬件建设到师资投入都要加大力度使中等职业教育所教育出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拥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2)按照优化配置的原则充分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调整内部专业设置,结合社会实际需求进行教学,科学地设置教育学科,优化内部外部教育资源的配置。

6 结束语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免费职业教育政策的实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它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邱小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财政公平问题研究――兼论中职教育免费政策及其改进[J].职教论坛,2011(6).

[2] 王秀雅.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的价值分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