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

科技创新的途径精选(九篇)

科技创新的途径

第1篇: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

从党的五中全会到党的六中全会,再次确立了各级党委领导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地位,这是我国依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的政治保证。但从目前调查和掌握的大量情况看,在这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为了从速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以提出的“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的要求为指导,紧紧抓住“十二五”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契机,从多个途径关系入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关键词:党委领导;科技创新;途径

一、在发展党员方面要壮大科技创新力量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完全转向依靠科技创新为支撑,文化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新形势下,党员的先进性不能仅限于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还必须充分体现在为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奋斗之中。可是从目前党员队伍的情况看,科技创新素质人员的党员比例还比较小,其他党员的科技创新素质还比较差,整个党员队伍的科技创新力量比较薄弱,难以在科技攻关中发挥突击队作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同志,虽然在理论上承认科技人员是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的一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未能认真落实,加之片面强调从生产第一线发展党员等,无形中造成了科技创新人员入党难的问题,所以为了扩大党员队伍的科技创新力量,必须从思想到行动,都要把科技创新人员的先进性和人工阶级的先进性以及民族的先进性等同起来,为此,各级党委要依靠广大党员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就要在发展党员方面既坚持新的标准,又牢牢地把握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内涵需求,一边对生产第一线要求入党的各级分子进行科技创新培训,并及时将优秀的“科技创新工作人员”、“科技种田能手”、“科技致富能人”、“科技项目带着人”等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尽快提高党员队伍的科技创新素质;一边克服对科技创新工作人员的各总偏见,在切实解决科技人员入党难的问题上,尽快发展那些在科技工作中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入党,从速在结构上改善党员队伍的科技创新素质。

二、在基层组织方面要建设科技创新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我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部基础和战斗力,处在科技创新发展的最前沿,无论是科研所的课题研究还是各企业的科技攻关活动,以及农村科技奔小康的项目实施,基层党支部都处在领导的核心地位,都应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前,我们在基层党支部建设上,偏重于政治教育和生产任务的完成,有忽视科技创新的薄弱问题,致使一些基层单位出现过“支部先进、科技创新落后”的现象,今后各级党委要按照提出的把“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战略和总措施,科学的分解为基层党支部的工作目标,分解为党支部的重要活动内容,分解为每个党员的责任,特别是要将科技意识的宣传教育,科技项目的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科技工作的后勤保障等内容,作为评选“创先争优”党支部。同时,我们还要从当前我国在各个领域全面开展深化体制改革的实际出发,及时跟进建立健全基层组织。

三、在干部考察方面要制定科技创新标准

长期以来我们在干部考察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程。但缺乏科学的分类标准,更缺乏科技创新的考察标准,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来得比较快,我们在这方面准备不足,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如不及时的跟进解决,就完成有可能一方面使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政治突出,但由于看法和议论不一致,进不了干部队伍,另一方面也使一些科技创新能力低,政绩平平的庸才出不了干部队伍,从整体上消弱了干部队伍科技创新的能力和素质,为了从速改变这种情况的继续发生,要按照同志提出的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的要求。”坚持政治素质优秀和科技创新能力优秀并举的用人导向,用完善的科技考察标准为干部队伍建设把好入口关,各级党委当务之急是由组织部门协调人力资源部门、科技部门和审计部门等共同把中青年干部应该具备的科技创新的动员能力、科技创新的组织能力、科技创新的决策能力、科技创新的保障能力和科技创新的能力等作为基本要求,联合制定出适合各条战线和不同层次的干部考察标准,同时各级党委还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认真贯彻中央新近作出的有关干部选用的条例和规定,把科技创新的考察标准贯彻到干部选拔的全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科技创新的考察标准交给群众,交给专家,通过群众测评,群众推荐,群众监督等形式,提高科技创新考察的识别能力,通过专家测评提高科技的考察质量,把群众信得过,专家认可的政治素质优秀和科技创新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干部的队伍中来。

四、在班子建设方面要增强科技创新功能

班子是科技创新的领导核心,也是领导干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现在,各级领导班子随着改选换届的进行,已经进行了多次的调整,但是按照提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水平,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的要求看,在抓班子建设时还要注重以增加科技创新功能为重要目标,采取一些改革性的超常措施,拓宽选拔班子的新视野和新渠道,或从科研单位的学者中,或从回国留学的成功人员中,选拔一些既有科技创新专长和实践经验,又有在复杂情况下坚持正确方向的优秀人才,担任党政班子副职工作,适当增加领导班子职教,或增加主管科技创新工作,从整体上改善党政领导班子的科技创新素质结构,按照中央提出的党政一把手要抓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选择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政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担任党政领导班子的“班长”。在这极端重要的问题上提出“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使用科技创新人才,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只要符合这个“复合型”的条件的就可以不按年龄历把那些优秀的干部选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上,排除干扰和阻力,该往前排就往前排,使“班长”抓科技创新第一生产力的统领领导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五、在重大项目方面要建设科技创新责任

在“十二五”期间,抓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是实现经济发展转变方式的突破点,也是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各级党委和政府负有重要的责任,必须紧紧抓在手上不放。为了把党委领导科技创新素质提高和科技经济发展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彻底解决科技创新工作和党委工作两层皮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十二五”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出发,采取层层签订责任状的目标责任制,把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风险责任具体地明确给党委每个领导,尽管这种举措还不是普遍的做法,但从以往的改革实践经验和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看,“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并长期坚持下去,其科技创新机制的好处和优越性是多方面的,首先科技创新责任制使党委主要领导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科技创新的位置上来,主动奔向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和前沿,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既能有效提高重大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创新的贡献率,又能坚持科学指挥避免以往的决策失误带来的经济损失,确保科技创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干部科技创新的素质双增长,同时还能在实践中锻炼中饱尝甘苦体会经验,用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的龙头带动全局,推进其他工人的全面开展,其次,科技创新项目责任制使党委领导改变以往的工作角色,转变作风深入科技创新的第一线,在和群众一起拼搏的过程中,重新构建情浓于血的新型干群关系,树立起“十二五”时期党政领导的新形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科技创新中的首创作用和主体作用。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社会政治体制创新和社会经济体制创新的自觉素质。再次,科技创新责任制使党委主要领导在实践的大课堂里有条件有能力跟踪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和先进水平,学习吸取科技创新的知识和营养,不断补充科技创新的能量,使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不但有能力完成“十二五”科技创新的攻坚任务,而且还能抢占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为中国在世界科技创新的竞争中做出战略性的领先贡献。

六、在干部培训方面要确立科技创新重点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机遇期,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性征需求,决定了党政领导后备干部队伍的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绝非是权益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政治战略任务。各级党委在抓落实上既要着眼当前,又要考虑长远,并以此来确定后备干部科技创新培训的重点。现在党政领导由于后备干部队伍中科技力量不足、成熟程度有所不同等原因,不仅使目前调整班子选用政治科技素质双优的“复合型”领导干部有困难,而且随着今后形势的发展,缺口将会越来越大。这种局面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今后不论是党务,还是行政干部、经济干部,要求不一定是科技专家,但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素质,最好是既懂政治又懂科技的“全才”或“通才”。从这个发展总战略的要求出发,今后各级党委要把后备干部培养的重点确立为: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头脑的同时,重点进行科技素质培养,造就大批的政治科技创新素质双优良的领导者,并从现在开始抓住这个重点不放,抓紧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选择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员,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二是对科技创新素质好政治过硬的后备干部要尽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去。三是对条件成熟一时安排不了的,要采取交流和挂职下派等方法,进行岗位锻炼,增长科技创新才干。四是组织各级党校和各类培训中心等单位改革教学计划,重新编写教材,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后备干部进行创技创新素质培训。针对当前国际间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的问题,提出了“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材”的科学论断。由此,我们的理解是,机遇期就是领先科技创新进步振兴中华民族的关键时期,这段期间既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又是新老干部交替的时期,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瞄准党政领导后备干部队伍科技创新素质培养重点不放,使我们党政领导干部队伍既能长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又有能力带领群众创造科技创新发展的先进水平,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的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尽早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第2篇: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 企业管理 转型发展 以人为本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 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个企业搞得好不好,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它的管理水平是不是提高了?在一定上讲,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安全,管理出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之路势在必行。

目前煤炭行业受产能增长、进口增加、水电出口增加等诸多因素影响,煤炭市场需求锐减,煤炭价格、企业利润明显降低,煤炭企业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今年以来煤炭企业一度处于低迷期,亏损现象严重。各煤矿单位纷纷寻找新出路,针对这种现状,积极推进煤炭企业管理的新思路,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扭转市场亏损局面,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煤炭行业成本控制是关键环节。

仔细分析煤炭行业处于寒冬季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煤炭总量过剩,而导致价格的下跌。市场竞争的核心问题是控制成本。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本依据,但按照价值规律,不能按成本高低决定煤炭价格,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形成的市场价格来出售。企业只有根据市场价格来控制成本,将成本降到市场价格以下,才能有钱可赚。所谓“成本否决”经验,就是按照市场价格倒推算出目标成本,以盈亏平衡点作为否决的依据。煤炭企业管理也必须在控制成本上做文章,必须致力于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以优质获取优价。

二、煤炭企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企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管理的对象,一个是人,一个是物,而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企业管理中,应该说最难的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不仅体现在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理顺人的情绪、提高人的觉悟上,而且还要体现在通过企业内部的劳动、工资和人事“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对人的一种激励和制约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人的潜在价值,从而产生精神变物质的神奇效果。

三、转型发展是煤炭行业的必经之路。

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着环境资源约束、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措施配套完善等诸多挑战。陕西作为一个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老工业基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要改变历史上煤炭生产“有水快流”、“遍地开花”的发展惯性,要改变长期形成的资源依赖型增长模式导致的缺乏创新的发展惰性,要改变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导致的发展波动性,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加快实现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步伐。

1、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煤炭是人类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必须清洁、高效、绿色利用。陕西煤炭开发早,建国60年来国家的大力投入和高强度开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煤炭开采模式。一些煤矿采取掠夺式的开采方式,资源回收率只有15%左右,加之某些地方存在严重的私挖乱采现象,造成煤炭资源的大量破坏。这种大规模高强度开采还造成大量环境欠账,如水资源破环、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和引发的安全代价。通过转型,可有效延伸煤基产业链条、发展多元支撑产业、实现精细集约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2、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有利于促进低碳社会建设。目前,陕西省煤制合成氨、尿素、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产品产业链已经形成,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产品研发已经起步,以循环经济为主要模式,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为主要支撑的布局雏形显现,从“黑”到“绿”的产业拐点已经到来,低碳经济跨入快速发展轨道。

3、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有利于发挥煤炭资源及其相关产业优势。陕西省在提升煤炭产业素质和资源利用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煤炭企业多元发展,加快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高煤炭产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度,延伸煤焦化、煤化工等产业链。

4、信息化建设带动煤炭企业管理效率的新发展。当前我们正处于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而且推动着企业管理的升华。这种升华,表现在软件上,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更新;表现在硬件上,是将计算机运用于管理之中,使企业管理的许多工作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促使管理的手段更加科学。长期以来,煤矿粗放型管理方式制约着煤矿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不改变,煤炭企业管理就不会提升新的档次。

四、科技创新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科技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内动力和加速器。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省煤炭工业来说,我们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煤炭行业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来抢占企业发展制高点,持续引领煤炭行业发展。煤炭企业从资本收益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层面来讲,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化,最终形成企业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那么如何实现煤炭行业科技创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加快科技创新:

1、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围绕煤炭资源高精度快速勘探技术、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配套技术、煤矿重大安全隐患防治技术、煤炭洁净加工转化与利用技术、矿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技术等加强科技攻关。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煤炭行业带来了无限生机,随着煤炭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化矿井先后建成投产,大大提升煤炭行业整体生产水平,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成为煤炭开采主流。

2、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型煤炭企业要加快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技术研发中心,重视战略规划机构的建设,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各类院校的联合,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把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

3、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现有煤矿的技术改造,推行一个矿井一个工作面的新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4、推进煤矿重大装备国产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政策引导,重点围绕大型煤矿综合采掘和露天开采设备、大型运输提升和洗选设备、大型煤炭气化和合成设备的国产化,组织跨行业大协作,处理好引进与研发、制造与使用、投资与收益的关系,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

5、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机械化。发展适合于中小型煤矿的机械化装备,加快培育和发展面向小型煤矿的综合服务体系,新建中小型煤矿必须采用机械化开采,现有煤矿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尽快提升中小型煤矿技术装备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宏.管理创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05).

[2]王桂清.现代管理思维与企业管理制度创新[J]. 2013,(07)

第3篇: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现代社会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理工科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更应该有明确的科技创新意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经验,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大体包括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在课内有限的时间里,学生主要学习教学计划、大纲所规定的课程,达到学科的基本要求,掌握入门所必需的基本思想和技能。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发挥潜能、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积累创新经验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主要是通过课外活动来挖掘和发展。

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实践环节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进行深入改革,但我国现行课程体系仍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目标、教学实施等诸多方面对培养创新人才存在着一定不足。但多年的教学活动说明了课外科技活动却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和实践水平、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课外科技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许多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产生均来源于这种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环节,该活动过程中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转化,有利于将课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大学生深化知识、增强能力的有益补充。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与研究兴趣,养成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手段,增强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增强团队精神;同时,也是因材施教、挖掘、发挥学生自身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课外科技活动还给整个学校和学院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树立科技创新和学术意识,使得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提高对创新意义的认识,形成健康有为的校园科技文化,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2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培养机制

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把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中。开设课程《机械创新及实践》,让有志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选修该门课程,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体化建设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培养机制,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大学教学的整个过程。

按照“分层次、多模块、强化创新实践、发展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思路,改革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课内教学、第二课堂、导师指导、科研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技竞赛等各个环节,实现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培养体系同步进展,实现培养目标递进层层深入,并通过比赛和课程教学一体化的模式,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 尊重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

学生大多具备一定的科学观察能力,能够发现现实生活中某类产品的不足。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探求未知世界是其首要任务,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而创新要以个人兴趣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生产和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让主观思维与客观世界发生猛烈碰撞,迸发出创新的灵感和火化。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完全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为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这种自主的、自发的科研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和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学生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这就促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科技活动推进了教学改革,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高等学校必须为有个性的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他们脱颖而出。

大学生对创新活动存在着好奇心理,内心充满着热情、乐趣与积极性,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展现载体。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是强调提高创造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探索研究的精神,它为创新活动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4 协同一致做好创新教育工作

我们开放机械学院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工作室,推进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施,推进“做中学”、“探中学”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改革,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尽早了解社会、接触工程实践、参与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教育工作不仅是几个创新指导教师的事,更要要有一个协同机制,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学院的学生辅导员,任课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创新活动。依靠这一协同机制,我们这几年的学生创新屡创佳绩。

在近几年中,获得省部级以上机械类科技竞赛奖60多项,其中在2012年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上海赛区预赛中获得全市18个一等奖中的8个,师生联合申请专利30多项,发表相关教学论文10多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11年被列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实施专业。2012年5月13日举行的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上,我校共组织了35支队伍参赛,有18支队伍的作品获奖,其中《诺亚方舟――仿水母推进器》等8支队伍的参赛作品获得一等奖,占一等奖总数的44.5%,获奖数量在各参赛高校中位列第一,在我校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中,有7件作品被推荐参加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2012年7月在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决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的骄人成绩。

5结语

课外科技活动带来了毕业生的美好前景,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就业渠道明显拓宽,创业能力显著增强。近3年机械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在上海市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就业签约率连续综合排名全校第一,有科技创新经历的学生成为企业招聘首选的对象。

探索科学规范与富有成效的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形式,培养适应科技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创新实践人才,为社会需求输送优秀人才,推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实现中国梦,作出一份我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敬良 魏景赋 创新与创业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辨析与战略思考》,载《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3期

第4篇: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科技转移;苏北;途径:方案选择

1 科技向苏北转移的途径选择与模式分析

1.1 科技向苏北转移的区域选择途径

科技向苏北转移的途径按区域可以分为:①国际转移途径。指苏北地区通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及民间科技合作形式等接受国外科技转移的实施途径。②国内转移途径。指苏北地区接受国内北京、上海及其他兄弟省(市、区)科技转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相关行业技术、生产水平提高的实施途径。③省内转移途径。指苏北地区接受省内苏南、苏中地区科技转移,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全面提高自身科技水平的实施途径。

1.2 科技向苏北转移的形式选择途径

科技向苏北转移的途径按形式可以分为:①智力转移形式。指通过加快向苏北地区引进国内外、省内外人才,引导各类人才以各种形式介入苏北发展,以智力形式推动科技向苏北转移,整体提升苏北地区科技发展潜力,促进苏北科技、经济发展的实施途径。②科技成果转移形式。指通过加快科技成果向苏北转化,推动科技向苏北转移,提升苏北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苏北科技、经济发展的实施途径。③通过载体实现科技转移形式。指通过加快苏北地区科技服务载体建设,推动科技向苏北转移,提升苏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苏北科技、经济发展的实施途径。

1.3 科技向苏北转移的保障方式选择途径

科技向苏北转移的途径按保障方式可以分为:①出台政策。指通过政府出台政策促进市场转移机制的形成,以保障科技向苏北实施转移,普遍提高苏北科技发展水平的实施途径。②设立科技转移专项基金。指设立专项基金专项扶持向苏北转移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促进产学研,实现产业化的实施途径。③集成各类科技计划。指通过集成国家和省的各类科技计划(星火、火炬、科技成果转化等),鼓励省内外科教单位与苏北企业联合承担科技项目,推进省内外科教资源和苏北产业资源的有效链结,支持本地区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进一步提高苏北地区产业发展的整体创新能力的实施途径。④形成市场转移机制。指通过形成市场转移机制,加快促进科技向苏北转移的实施途径。⑤实施南北挂钩。指按照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要求,苏南、苏北南北挂钩合作,促进科技向苏北转移的实施途径。⑥形成产业链。指通过以企业为主体,形成产业链实现产业化而达到科技转移目的的实施途径。⑦政府直接推动。指政府采取多种形式的措施,保障科技有效地向苏北转移的实施途径。

1.4 科技向苏北转移的模式

科技向苏北转移的模式可以归纳为:①集聚辐射模式。指科技转移过程中通过培育某些科技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县为区域集聚辐射点的科技转移模式。②产学研模式。指苏北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产业及产业链的科技转移模式。③产业集聚模式。指通过科技转移,对发展态势好、辐射面大的资源型产业打破行政区划,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的模式。④集成创新模式。指接受转移多项技术后,自身对其集成创新,使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转移模式。⑤二次创新模式。指在引进技术(科技转移)并对其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转移模式。⑥条件支撑模式。指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向苏北注入科研资金(投资、入股)、提供技术服务、建设载体等改善苏北科技发展的条件,来加快科技向苏北有效转移的模式。⑦信息传播模式。指在信息技术运用愈益广泛的今天,通过信息技术(网络等)实现科技转移的模式。⑧科技转移带动模式。指以科技转移带动其他三项转移,加快苏北科技、经济发展的模式。

2 选择科技向苏北转移有效途径与模式方案的对策意见

2.1 科技向苏北转移有效途径的区域选择的对策意见

2.1.1 重点推广省内先进科技向苏北实施转移的途径的区域选择,普遍提高苏北科技发展水平

建议省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大对苏北科技支持的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苏南、苏中地区科研机构、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到苏北建立分支机构,鼓励苏南、苏中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苏北加紧产学研合作,鼓励苏南、苏中地区科技含量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到苏北投资兴业,鼓励苏南、苏中地区的部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苏北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带动苏北地区高新技术发展。苏北地区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配套实施,苏北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应尽快提高自身科技水平实现对接,苏北地区企业应主动与苏南地区企业联系实现配套协作。

2.1.2 大力推广国内先进科技向苏北实施转移的途径的区域选择,加快提高苏北科技发展水平

由于苏北各地、各企业科技发展水平有差异,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与国内先进科技对接程度有差异:苏北要大力推广接受国内先进科技转移的途径的区域选择,加快提高本区域科技发展水平。

2.1.3 积极推广国际先进科技向苏北实施转移的途径的区域选择,进一步提高苏北科技发展水平

建议省和苏北地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政府间交往、友好城市交流、国际经贸洽谈、国际会议等渠道,注意收集适合于苏北地区接受水平的国际先进科技。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将部分(如与新医药、先进制造业、食品加工、先进农业有关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引进国外智力项目重点向苏北倾斜。在各地、各单位普遍申报的基础上,选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市场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项目,通过在国内召开洽谈会、项目招标等方式,选定实施国际科技转移的项目。苏北地区政府应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吸引国际先进科技向本地转移,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本地区企业积极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苏北地区科技水平较高的徐州工程机械、连云港药业等原已接受国际科技转移且运行较好的行业,应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智力方面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企业接受科技转移的能力提高了,整个苏北

地区接受科技转移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苏北地区就能更多地接受国际先进科技的转移,进一步提高苏北科技发展的水平。

2.2 科技向苏北转移有效途径的形式选择的对策意见

2.2.1 重点推广以科技成果向苏北实施科技转移的途径的形式选择,普遍提高苏北科技发展水平

加快科技成果向苏北转化,推动科技向苏北转移,能提升苏北地区产业发展水平,是促进苏北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根据苏北地区接受科技转移能力的现状,通过科技成果这种形式接受科技转移,能较快产生经济效果。因此,应重点推广以科技成果向苏北实施科技转移的途径的形式选择,普遍提高苏北科技发展水平,以促进苏北科技、经济发展。具体应做到:加强重大科技成果在星火支柱产业中的转化和应用,重点支持苏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织多种形式促进科技成果向苏北地区转化。

2.2.2 大力推广通过科技服务载体向苏北实施科技转移的途径的形式选择,加快提高苏北科技发展水平

苏北地区应按照政府引导、面向市场、服务产业、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已建生产力促进中心、信息网络中心等服务载体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星火支柱产业的发展,建设一批区域科技创业孵化器,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加快苏北地区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要结合苏北地区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在苏北建设一批对行业发展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性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协会,不断完善和增强服务功能,为支柱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程科技服务,进一步提高苏北地区支柱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加快提高苏北科技发展水平。

2.2.3 积极推广以智力向苏北实施科技转移的途径的形式选择,进一步提高苏北科技发展水平

为进一步推动智力向苏北转移。苏北地区各级政府应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科技政策、计划及其他工作的导向,鼓励和引导科技人员投入苏北支柱产业建设,参与苏北创新创业。可通过省、市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计划及相关科技政策的导向,在苏北地区选择部分县(市、区)试行科技特派员或常设科技顾问制度,协助解决当地支柱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要遵循市场机制,以双向选择、有效对接为原则,通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与交流,引导境外专家到苏北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苏北地区的企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企业自身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增强发展后劲。

2.3 科技向苏北转移有效途径的保障选择的对策意见

2.3.1 重点推广通过政府出台政策,促进市场转移机制形成保障科技向苏北实施转移的途径的保障选择,普遍提高苏北科技发展水平

省和苏北各地政府要把培育、发展苏北支柱产业,推进苏北星火带建设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科教兴市”、“区域共同发展”和加快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纳入到苏北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有利于苏北地区接受科技转移的相应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在各方面促进科技向苏北转移的市场转移机制的形成:要着力创造公平诚信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诚信和个人信用意识,鼓励科技向苏北转移过程中资金的同时融入;要以新一轮民营资本创业大潮为契机,鼓励先进民营科技向苏北地区转移和苏北地区民营企业积极接受科技转移。

2.3.2 大力推广结合政府直接推动、设立科技转移专项基金、集成各类科技计划以形成产业链保障科技向苏北实施转移的途径的保障选择,加快提高苏北科技发展水平。

省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进一步支持科技向苏北转移;要在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同时,调动各类经济主体参与、支持科技向苏北转移。要进一步增加省星火计划贴息资金,用于苏北星火龙头企业技术产业化项目;要围绕苏北星火带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建设,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要通过集成各类科技计划,配置各类科技力量,选择一批苏北重点产业中的关键技术,以产学研相结合等形式进行联合攻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要利用已有产业链的基础和优势,承接国内外先进科技的转移,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加快形成工程机械、煤炭装备、汽车制造、盐化工、意杨加工、新医药等产业链。

2.3.3 积极推广实施南北挂钩保障科技向苏北实施转移的途径的保障选择,进一步提高苏北科技发展水平。

实施南北挂钩保障科技向苏北转移应该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选择,但在实施过程中,南北双方不管是在政府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都需要深入沟通、了解对方的需求,真正做到互补、双赢。要在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推进南北挂钩合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企业参与南北挂钩的积极性。要让苏南的企业在沟通、了解了苏北发展潜力后,主动去寻找科技转移的对象;要让苏北的企业在沟通、了解了苏南企业的发展现状后,主动提高自身接受科技转移的能力,积极接受科技转移。要按照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要求,建立有互补和双赢关系的新型合作。

2.4 科技向苏北转移有效模式方案选择的对策意见

2.4.1 重点推广产学研模式、科技转移带动模式

苏北地区要配置各类科技力量,加大产学研联合的力度。省有关部门除了继续鼓励苏北地区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科技部、国防科工委的产学研联合外,还应出台政策措施鼓励苏北地区与更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产学研联合,鼓励开展如徐工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机群智能化工程机械”、盐城市龙冈香料化工厂与北京大学转化DSA叠氮化合物成果、淮安惠得隆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发CAN数据总线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连云港市与北航合作开发“碳化硅微粉分级流量控制”等项目;同时应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产品形成规模,实现产业化。

2.4.2 大力推广条件支撑模式、集成创新模式、二次创新模式

苏北地区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全社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需求,围绕重要技术领域,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特点的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生物种质资源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建设一批工业设计、加工成型、制造业信息化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一批以标准创业流程服务、技术转移与产权交易、新药创制、环保技术与装备等专业孵化器为重点的科技创业服务平台。要建立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以帮助企业提高接受科技转移后集成多项技术并创新的能力。苏北地区的科研人员要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创新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以用于对所接受的多项科技集成并创新。要充分发挥一些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以开发具有竞争优势

的主导产品为目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二次创新,带动整个苏北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并通过产品的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形成产业化,实现更大程度上的科技转移带动产业转移。

2.4.3 着力培育产业集聚模式、集聚辐射模式

苏北地区要不断提高科技转移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并通过科技转移带动产业转移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由分散式向集群化发展。建议将原苏北星火产业开发带“一县一业”中资源分布较广的产业集聚为“几县一业”。如苏北的宿豫、沭阳、泗洪、泗阳、铜山、睢宁、灌南、涟水、阜宁等县(区)均有意杨的种植及加工,可以将其集聚成2-3个“几县一业”。甚至将江苏所有意杨种植及加工集聚成“一业”。另外,淮安地区的盐化工,盐城地区的海洋滩涂、制造业,徐州地区的食品加工、制造业,连云港地区的海洋滩涂、农产品加工,宿迁地区的木业加工、农产品加工等,均可以集聚为打破行政区划的“几县一业”。

2.4.4 积极引导信息传播模式、其他科技转移模式

建议苏北地区政府和有条件的企业,应配备专门的信息设备和科技人员,关注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本企业的项目,主动与对方联系,先行网上交流,待到一定成熟程度时,再进行实地考察。农业信息科技转移方面,苏北地区在引进新品种、新种植技术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今后。要把电脑网络、电视栏目、电台节目、热线电话和乡镇信息服务站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优势互补、相互融通的农业信息传播新型体系,在为当地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的同时,提供技术查询、引进服务。

第5篇: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

本文对创新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文献服务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特殊群体带来高质量的阅读体验,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特殊群体 文献服务途径 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051-02

公共图书馆是完善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集散地,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平、优质、免费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机构。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文献服务和阅读体验。在社会公共文献服务实践中,图书馆日益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仅是社会成员群体获取信息文献服务的重大公共资源,更是一部分社会特殊群体依法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如老年人群体、未成年人群体、残疾人和农民工群体,他们因为受年龄阶段、身体健康状况、知识结构、工作属性和社会角色的局限,被限制在正常阅读受众之外,这些群体对公共图书馆的使用效能不高,难以有效享受到信息文献服务,这样既不符合公共图书馆的办馆原则和职能作用的发挥,也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公平权益的制约,所以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服务途径、方式创新势在必行。

一、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服务创新的现实意义

1.创新特殊群体文献服务是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

公共图书馆关注特殊群体文献服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保障,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确保全社会每个公民都能依法公平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特别是社会殊群体的文化权益保护,也是公共图书馆公平、均等服务全社会的要求。

2.创新特殊群体文献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的体现

“以人为本”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公共图书馆做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的公益性组织,要率先在尊重特殊群体、履行社会职责、体现社会公正,使全体公民依法公平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权益保障,特别是对于社会特殊群体实行公共文化人文关怀等方面应有具体体现。如何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以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和方式,服务和满足社会特殊群体的特殊文化需求,已成为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新的课题。

3.创新特殊群体文献服务是公共图书馆转型的需要

公共图书馆发展至今天,已由传统图书馆进入到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型的阶段,传统图书馆文献服务理念、服务途径、服务方式、都面临着互联网环境下全新的文献服务理念、途径、方式对公共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挑战,如何转变新形势下的公共图书馆多元化文献载体形式、便捷、高效的文献服务途径、高科技含量的文献服务手段,顺应时展,创新服务理念,已成为时展的必然。

4.创新特殊群体文献服务是图书馆特殊服务群体的阅读需求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社会信息海量云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神文化需求逐日剧增,人们在自身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方面日趋重视,加之人民生活节奏加快。信息文献量的剧增,以及信息时代信息文献载体、形式的多元化,特殊群体的文献阅读的服务需求也在提升和变化,如何在为特殊群体开展文献服务,有针对性、个性化、多形式、多途径、多载体开展特殊群体文献服务势在必行。

二、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文献服务的创新

什么是创新呢?创新,是以有别于常规思路的思维模式为导向,利用现有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环境中,朝着理想化目标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益处的行为。图书馆的创新,就是要以区别常规思路的模式,朝着有利于读者更多地获取信息的目标来进行,提供新的服务方式或路径。

1.理念创新

当今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理念新模式,转型期公共图书馆的文献服务新方式,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公共图书馆文献服务、特别是对特殊群体文献服务的理念,创新对特殊群体文献服务方式,由传统阵地服务、手工操作,向馆外延伸服务、数字智能化服务创新和发展,当前,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文献检索、数字化文献资源、多途径文献传输手段,高科技成果及产品在公共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理念创新成为必然,也是公共图书馆一切服务工作创新的源泉。

2.空间创新

传统图书馆文献服务模式,受其诸多固有条件限制,使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文献服务很大程度上局限在固有的物理空间之内,主要以馆内文献服务为主导,以到馆读者为对象,被动服务为形式。

现代图书馆文献服务空间在原有服务模式、空间、途径、形式之外则更多以虚拟空间、馆外延伸服务为主导,以全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变坐等读者到馆服务为主动上门开展文献服务为形式。开展形式多样、途径便捷的文献服务工作。针对特殊群体读者不方便到馆接受文献服务的独特性,以特殊群体读者家庭为单位,开展家庭书箱等服务形式,将文献服务进家入户,减少空间对特殊群体利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带来的诸多不便,为特殊群体读者提供不受空间限制的高效、便捷的文献服务。

3.途径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公共图书馆也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进入转型阶段,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文献服务工作,已由传统的馆内阵地服务、文献载体多由纸质文献为主、服务途径、流程为手工操作、目录检索、馆员服务等低效模式,越来越多的被馆外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数字图书馆网络、数字等多元化文献载体,图书馆集群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而替代,文献服务在传统图书馆文献服务途径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便捷、快速为特殊群体提供多途径的文献服务,诸如网上检索、数字文献阅读、在线阅读、个人定制、数字文献传输,数字化文献移动检索、阅读服务等多种途径、方式,使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提供文献传递、文献阅读途径得以创新,大大提升了公共图书馆文献服务的社会覆盖面和文献服务能力提升,也为特殊群体提高文献服务途径创新,提供了更大的拓展、延伸空间。

4.方式创新

当今社会特殊群体文献服务需求,已由特定阅读需求如功利性阅读向休闲娱乐性阅读转变,文献服务途径的便捷性、阅读方式的舒适性、文献载体的多元化、文献内容的多样性需求,公共文化的全民阅读活动与市民文化休闲、时尚阳光阅读、业余文化生活与文化生活品味提升,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在文献服务方式上顺应社会发展和读者需求,不断创新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提供文献服务方式,以提供单一的文献阅读与多样性的文化休闲、良好阅读习惯培养与时尚文化生活品味提升,提供凸显公共文化文献服务的社会化、人性化、休闲化、高效能、高品味、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献服务。

5.科技创新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创新,高科技成果及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成果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广泛运用越来越深入,特殊群体接受公共图书馆文献服务的手段、方式、途径也在不断创新和变化,诸如24小时跨时空自助借还系统(机),可使他们就近、便捷使用传统公共图书馆文献服务,数字图书馆可为他们提供数字化文献检索、数字文献在线阅读,数字文献下载设备、智能化阅读设备,互动式数字读(听)书、读报机设备,可为他们自主选择阅读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多元化文献载体,纸质、数字、视频、声频等诸多文献载体,提供了多样性的阅读方式,海量存储技术和手段,在文献提供、文献存储模式等诸多方面得以不断发展、创新,科技成果与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有机融合,科技成果产品在图书馆业务和文献服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和实践,也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特殊群体文献服务提供了无限创新的机遇和实现的可能。

总之,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开展文献服务的创新,已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职责,而提升特殊群体在公平享有公共图书馆文献服务中的公平权益和服务水平,是公共图书馆职能、作用和公益性属性所决定的。必须要通过对特殊群体服务理念、服务途径、服务方式的创新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姜欣. 公共图书馆特殊群体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15,03:50-52.

[2]卢小松. 关于公共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0:19-21.

[3]王保华. 创新公共图书馆对特殊群体提供阅读服务的思考[J]. 菏泽学院学报,2015,04:134-136.

[4]马纪萍. 促进上海市未成年人阅读的公共图书馆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陆晓红. 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4.

[6]陈骅. 城市老龄人群阅读现状与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第6篇: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型城市;社会服务;途径

基金项目:2013年河北省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令计划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8日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与地方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了,对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方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地方高校的依赖程度也必然强于其他学校。因此,笔者拟对地方高校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途径略陈管见。

二、地方高校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义

(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型城市要发展,必须要提高地方的劳动力素质,而提高地方的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接受地方高校的教育和培训;创新型城市要发展,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而地方获得强大的技术支撑最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同时,地方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校学生的消费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地方高校服务创新型城市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服务地方是高校三大职能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第十六条明确提出高校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只有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满足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智力、技术等综合因素的需求,才能赢得更多的资源支持,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地方高校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地方高校与创新型城市的合作,应走产学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路子,搭建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服务地方应该成为地方高校的自觉行动。

三、地方高校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一)地方高校文化可以支撑城市创新文化的形成。地方高校引领文化的功能体现在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并传播先进的外来文化、创造并培育引领时代的新型文化。建设创新型城市,必然要发展社会创新文化。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和引领文化双重功能的运行,使得源源不断地经过多年高校文化熏陶、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带着高校持续创新的理想信念和干一番事业的愿望走向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将推动城市创新文化的形成。

(二)地方高校为创新型城市提供创新人才。地方高校队伍不仅是创新型城市创新的核心力量,也是城市各系统创新人才梯队的引领者和培养者。地方高校通过与创新型城市各系统的广泛联系,可以为创新型城市聚合和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可以将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补充到城市科研队伍中,充实城市的科技创新力量。

(三)地方高校为城市创新成果提供源泉。地方高校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团队创新使得各种知识、科技相互融合并催生新技术,成为各类企业的“技术之源”。根据西欧城市的经验,高校一般与公共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联系紧密,有的甚至直接受高校或高校教授的领导,这些公共实验机构在城市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技术转移的使命,在基础研究与产业技术之间充当联结的纽带。因此,地方高校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对城市各个领域应用开发成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地方高校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途径探析

(一)明确地方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宗旨。首先,地方高校在定位中必须明确,服务定位要坚持立足地方,以创新型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主动适应创新型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学校在城市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位置,做到学校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相一致;其次,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创新型城市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要符合城市产业水平要求,办学层次符合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办学规模符合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数量的要求;再次,办学特色定位要坚持以创新型城市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产学研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拓宽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渠道,促进创新型城市发展。

(二)培养与聚集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持。地方高校要探索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对接的机制和实现方式,完善人才培养与使用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创新型城市发展需要,制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调整方案,按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结构,整合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学科专业,形成新的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此外,地方高校要依托创新平台,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使高校成为创新型人才聚集的高地。要建立新的人才工作机制,积极支持和有效组织科技人才承担重大项目、重点课题,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专家型教师和学者,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教育创新、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为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地方高校应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巩固学科优势,加快重点学科建设,发展一批新兴学科,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为重大攻关和产业化项目提供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应促进跨学科集成、多学科合作和新学科开创,推动跨校跨系统的联合、协作,催生一批充满生命力的学科生长点,增强集成能力,占领世界科学前沿。此外,因为企业拥有丰富、优质、独特的技术创新资源,特别是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的工程技术人才、技术开发和实验设备、市场和技术信息具有较高的层次,是高校所不具有的,高校应有意识地引进产业界精英科技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总之,建设创新型城市,地方高校重任在肩。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地方高校要主动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求,利用人才汇聚、学科齐全、设施优良的优势,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增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全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切实履行好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的重大使命。

主要参考文献:

[1]万久富.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地方的意义与途径——以南通大学为例[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第7篇: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县市科委;职能履行;组织途径

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5-0078-04

北京市昌平区等县市科委,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些有助于履行其职能的组织途径,卓有成效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技服务,从而根本性地改变了许多基层科委“无指标、无经费、无下属单位、无实际工作”的“四无状态”,成为地方政府落实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观的不可或缺的参谋部。

昌平等县市科委履行职能组织途径的探索

1.履行参谋助手职能的组织途径

参谋助手职能,是指针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智力等资源,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咨询建议。昌平科委成立了政府顾问团和社会发展研究促进中心作为其履行这一职能的基本组织途径。

昌平区政府顾问是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政府顾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区政府顾问的组织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顾问开展主题活动,为涉及昌平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等重大社会问题进行决策咨询,并对区政府年度工作报告、重大政策等政府交办的规范性文件给予咨询或提出意见和建议。区政府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与顾问协商后,也可向有关顾问开展咨询活动。部分政府顾问还承担了昌平区一些重要的软科学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

社会发展研究促进中心是由科委直接领导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机构,是执行科委决策的下属事业单位,其前身是作为科委内设机构的软科学研究室。该中心的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开展软科学研究和区政府顾问的组织管理两项。其职能定位是:通过组织研究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组织研究在改革、发展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区委、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为建设一流首都城市发展新区服务。

政府顾问团和社会发展研究促进中心的成立,为昌平科委履行其参谋助手职能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软科学研究和政府顾问工作,充分发挥了昌平所在首都地区的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为昌平区的领导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昌平科委也因此逐步成为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参谋部”和“咨询部”。

2.履行综合管理协调职能的组织途径

科委的综合管理协调职能,主要体现为通过营造政策环境,调动各部门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做好当地的科技工作。昌平科委为履行这一职能,除了通过社会发展研究促进中心来研究制定本区的科技政策、各类科技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外,还在综合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科技工作方面做了探索。

政府的许多职能部门都涉及科技工作,特别是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一些专业职能部门,如农、林、牧、、工业等部门,更以推广新科技成果为工作的重心。因此,科委需要与这些职能部门就各自开展的科技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做到互相配合,协同开展工作,避免工作重复或存在盲区。但是,科委一无钱,二无权,如何才能发挥其综合协调作用呢?昌平科委创造性地成立了科技委员制度。主要做法是,由区政府相关委办局的主管领导、驻昌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家担任科技委员,区科委主任担任科技委员主任,组成科技委员会。科委定期组织科技委员开展活动,加强交流与沟通,以协调全区各政府部门的科技管理工作。

虽然由于成立时间短,科技委员会只是搭建起了组织框架,各项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但通过科技委员制度,昌平科委将科技管理的概念由“小科技”扩展到了“大科技”,也为其落实综合管理协调职能,服务于其他职能部门,加强全区政府各部门科技管理工作的沟通与协调提供了组织依托。

3.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途径。

公共服务职能是县市科委的一项基本职能,昌平科委为此作了如下有益探索。

成立驻昌平高校、科研院所联席会议。该联席会于2000年由科委牵头成立,其成员单位有驻昌平的19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区政府的13个部门。联席会议定期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成果推介交流,组织召开驻区高校科研成果交流大会等活动。为充分发挥地区的科技资源优势,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以及驻昌平高校和科研院所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是昌平科委落实公共科技服务职能的一个有效的组织途径。

成立科技指导员队伍。科技指导员是昌平区基层科技管理的一支特色队伍,其成员全部来自于最基层的农村和社区。他们面向农村和社区多样化的科技需求,以强大的科技资源为后盾,扮演着上传下达的“信息员”,把握需求的“调研员”,解决难题的“技术员”和连接市场的“推销员”等多种角色,承担着传递信息、提供服务等多重职能。具体工作是及时反馈农民和居民的切实需求、生产难题,使政府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同时,通过科委组织的培训和实地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获得农村与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信息、新技术,然后向农村和社区传播。通过科技指导员队伍建设,昌平科委解决了原来在基层“没有腿”而感到履行职能力不从心的难题。活跃在农村和社区基层中的科技指导员,成为了联结科技资源与基层需求的重要纽带,也使科委服务于基层的职能得以实现。

成立两个事业单位组织。一是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心。该中心的工作重点是以“集成资源、服务企业”为宗旨,整合利用区内外的科技资源,开展科技政策、信息咨询;建立科技交流与成果转化促进平台,开展项目推介、科技交流和成果转化等活动;帮助建立产业技术联盟或技术协会,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其主要工作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宣传、咨询、培训;专利申报程序咨询与服务;调解专利纠纷,查处专利违法行为。

4.其他县市科委的探索

这些年来,各地科委对履行职能的组织途径都有一些大胆探索,有些被实践证明卓有成效。福建省南平市根据农村科技力量不足、原有科技推广体系失效、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的局面,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市场导向和利益机制,鼓励大批科技人员下农村,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创办企业,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陕西省宝鸡市依托西北农业大学等,创建了“专家大院”的新模式,探索“聘一位专家,办一所培训学校,建一处科技示范园,带动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的科技产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了包括多种种植养殖专业的30多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促进了一批科技龙头企业的发展,提升了地方科技服务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海南琼海市的“农业科技服务110”,建立以通讯网络为主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及时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服务,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类似的农业科技110服务,在浙江、山东等许多地方都在开展。

关于县市科委职能履行的组织途径的思考

1.科委与相关的组织途径之间的关系: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生产者

如前所述,县市科委的基本职能,是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提供系统的科技服务与支撑,因此,公共服务职能,是县市科委的一项核心职能。而且,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前面分析过的参谋助手、综合管理协调、组织科技示范三种职能,本质上也是科委针对不同对象而提供的公共服务:参谋助手作用,是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咨询建议,实际上是科委以地方党委政府为服务对象的一种服务职能;综合管理协调作用,就是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方面共同做好当地的科技工作,这实际上是科委对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的一种服务;组织科技示范职能,是指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做好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和资源深加工示范,以及围绕生态环境、居住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试点示范工作,带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这无疑也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种服务。

在这里,科委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但它不一定是直接生产者。公共服务供给职能与生产职能存在着区别。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中,政府的责任是保障公共物品的供给,即政府要为公共服务承担必要的责任,而公共物品的生产,既可以由政府自己承担,也可以交由企业或各类非政府组织来承担,在后一种情况下,政府担当公共物品生产的组织者、协调者与监管者。就科委自身的编制与人员构成,既不可能直接生产基层所需的科技公共服务(因为他们自身未必是技术专家),也不可能直接产生地方党委和政府所需的咨询建议(因为科委自身并不是智囊组织)。因此,要想有效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科委必须寻找或组建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例如,昌平政府顾问团,就是涉及昌平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等重大社会问题咨询建议的生产者。顾问团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是针对昌平区委区政府的需求而进行分析论证、最终提供咨询建议的公共服务生产过程。在此过程中,昌平科委是一个组织者,它首先定期向党委和政府负责人征询需要咨询的项目或内容,然后就党委和政府负责人交办的事项组织政府顾问团开展主题活动,最后将顾问团的咨询建议提供给区委区政府领导。在农业专家大院这种组织形式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同样,政府只是起了组织和协调的作用。生产科技知识和技术服务的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专家,政府只是提供了一种把专家、企业、协会、农户紧密联结起来并高效运作的机制和政策环境。

2.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建立科委履行职能的组织途径

科委履行职能的组织途径,本质上不过是科技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的引进、整合和利用途径。这种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建立。从昌平等地科委的探索实践来看,除了县市科委自身之外,其履行职能的组织途径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是作为科委直属单位的事业单位。如昌平科委成立的社会发展研究促进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以及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心等。这些单位是政府组建的履行科委向社会(包括政府领导)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他们不具有行政权力,但要完成科委职能所涉及的具体业务;他们的业务运作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他们的资金补偿主要来自政府财政,也有一部分来自业务收入。因此,有些国家称他们为公立公益行政机构或政府公益部门。

其次,是科委成立的专门承担某种作用的一定人员组成的联合体。这些联合体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但人员也可以经常更新和流动。这些联合体根据其成员的性质又可分为三种:一是个人的联合,例如昌平的政府顾问团,科技指导员队伍等。二是组织之间的联合,例如驻昌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席会议,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等。三是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合,例如昌平区科技委员会等。

再次,是一种包括科技服务生产者和接受者,以及将他们联系起来的机制在内的科技服务模式。如福建南平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和陕西宝鸡市的农业专家大院等。这种科技服务模式以某种机制为纽带,将专家、技术、企业、农户等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它虽然不具备完整的实体组织形式,但它是科委履行其职能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也将其称为是科委履行职能的一种组织途径。

完善科委职能履行组织途径的建议

在对昌平等地科委的探索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1.探索履行职能的多种组织形式,形成组织网络

科委履行职能的过程,本质上不过是引进、整合和利用科技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服务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从新公共管理视角看,公共服务供给与生产的分离特性,为科委寻找实现其职能的组织途径开辟了广阔空间,尤其在“国家与社会的许多组织已形成绵密互动、相互依赖的政策网络,政府治理日渐依赖于层级控制体系之外参与者的联合资源与相互协作”的现代社会,县市科委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学习、借鉴或嫁接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适合自己的履行科技服务职能的组织途径。

科委的各项职能,包括参谋助手职能、综合管理协调职能、公共服务职能,以及组织科技示范职能等,是一个有机整体。科委履行职能的各种组织途径应该相互关联,密切配合。它们之间只有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网络(而不是一个个分立的组织),才能通过“1+1>2”的系统整合机制在成本相对低廉的基础上产生出巨大效能。

2.探讨并逐步规范化每一组织途径的运行机制

要切实落实科委的职能,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组织作为依托,而且要有规范化的运行机制作保证。组织途径解决的是“由谁做”的问题,而运行机制则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科委的职能履行,是“硬的”结构性整合(管理体制与组织途径)通过“软的”运行机制展现、各种运行机制协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例如“农业专家大院”,其实就是一个包括专家、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等要素在内的组织系统,专家大院功能实现的程度,不仅取决于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而且取决于各个要素之间的关键性关联安排,即运行机制。正是一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沾、外联内合”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维持着专家大院的有效运转。而科技特派员制度,也是通过科农之间的“双向选择”的工作机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驱动机制、以及对特派员的“四保、四优”的保障机制等机制协同发挥作用,才取得成功。

因此,县市科委要积极探讨履行其职能的每一组织途径的运行机制,并使之逐渐规范化。运行机制主要有三类:基本职能实现机制、保障机制、发展机制。其中,基本职能实现机制是基础性机制,其内容主要包括业务完成的程序、标准和方式方法等。防范出问题,出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尽快消除不良后果,属于保障机制的范畴,如政务公开、监督、责任追究。引入新的理念、理论、方法,学习借鉴外部经验教训,探索和创新管理与服务方式方法,这些能够使政府不断改进工作,在变化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活力,属于发展机制的范畴。各种各类运行机制相互依赖、相互作用。通过全面的运行机制设计将各种各类运行机制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仅有助于各种组织途径充分发挥作用,各类运行机制的建立和不断健全,而且能够使管理体制与组织途径的某些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第8篇: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研究生;化工专业

作者简介:孟祥海(1977-),男,山东昌乐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刘植昌(1970-),男,河北沧州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 10224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201-02

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的写作与发表是培养和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撰写和发表科技文章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研究的延续,是对创新性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完善和发掘的再创造过程。文章写作可改变和提升研究生的思维方式,文章发表是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发表文章是科学研究创造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科技文章的写作与发表不仅有利于科学积累,而且是发现人才与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研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专业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与发表的现状,分析了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思索了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途径。

一、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现状调研

为了解化工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文章写作与发表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博士生二、三、四年级和硕士生三年级学生群体中发放问卷154份,收回137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对有效问卷整理汇总,统计结果如下:

1.研究生科技文章发表情况

博士生四、三、二年级以及硕士生三年级发表文章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0.9%、84.21%、64.29%、45.28%,人均发表文章数分别为5.13、2.60、1.86、0.95篇,其中发表的期刊文章数分别为3.38、1.44、1.07、0.42篇,发表的会议文章数分别为1.75、1.16、0.79、0.53篇。在发表的期刊文章中,英文文章的数量远低于中文文章的数量。对于博士生来说,前两年主要是论文的研究阶段,再考虑到1年左右的发表周期,众多的文章是在博士生四年级及以后发表出来,博士生四年级人均发表的英文文章数是博士生三年级的3.1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要求博士生在毕业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章,但是调研发现,仍有约9%的博士生四年级学生没有发表过文章。对于硕士生来说,学校没有发表文章的硬性要求,人均发表文章数量较低,且多为会议文章。

对有文章发表的博士生,7%在本科阶段发表了文章,57%在硕士阶段发表了文章,只有36%到了博士阶段才发表文章。对有文章发表的硕士生,14%在本科阶段发表了文章,82%在硕士阶段发表了文章,另有4%在读硕士之前的工作期间发表了文章。有许多学生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就开始发表文章,因此有必要在硕士阶段甚至本科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文章写作与发表方面的指导,以及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

2.科技文章写作的学习途径

目前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主要学习途径如图1所示。博士生认为主要的学习途径是他人发表的文章,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学习,比例高达43.76%;硕士生认为主要的学习途径是他人发表的文章和导师介绍,比例分别为23.53%和22.06%。调研发现,65.12%的博士生和76.47%的硕士生没有参加过任何文章写作方面的讲座及培训。相对来说,研究生从课程、讲座和导师处学习的比例偏低,而这几方面正是学校、教师和导师对学生写作的引导与指导,说明教师在学生文章写作方面的指导有待加强。

3.导师指导科技文章写作的情况

绝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导师在文章写作过程中发挥了很大或较大的作用,但也有23.68%的博士生和8.41%的硕士生认为导师发挥的作用一般,甚至是没有发挥作用。这反映出部分导师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指导力度不够。调研还发现,博士生在英文文章和中文文章发表前导师审阅修改的平均次数分别为3.46和2.42次;对于硕士生来说,该数值分别为3.08和4.44次。在研究生文章发表前,导师平均仅审阅修改了三四次,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指导偏少。

图2为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指导情况。大多数博士生希望导师在写作思路与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比例分别为44.26%和37.71%;40.63%的硕士生希望导师在写作思路方面给予指导,另有21.88%的硕士生希望导师在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仅有9.5%左右的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语言修改方面给予指导。与博士生不同,较多的硕士生希望导师能够督促文章的写作,并对研究过程给予指导。

4.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意见期望

调研了研究生写科技文章的主动性,47.06%的博士生能够主动写文章,32.35%的博士生需要导师的督促,20.59%的博士生是在导师的要求下才去写文章。能够主动去写文章的硕士生占29.71%,大部分研究生写文章需要导师的督促或要求。

科技文章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引言、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45.45%的博士生认为引言部分最难写,其次是讨论部分,占34.09%,摘要和结论部分相对较容易写。对于硕士生来说,39.13%的硕士生认为讨论部分最难写,之后依次是引言、摘要和结论。对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的指导,需要将重点放在引言与讨论部分。

对于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过程中最欠缺的能力,博士生认为依次是英文表达、研究结果分析、文章写作思路以及文章写作技巧;硕士生认为依次是英文表达、研究结果分析、文章写作技巧以及研究结果的总结。

对于研究生在科技文章写作方面的期望,博士生认为是文章写作讲座和培训、导师及时深入的指导、文章写作课程以及写作交流讨论;硕士生认为依次是文章写作讲座和培训、写作交流讨论、导师指导以及文章写作课程。研究生希望举办文章写作的讲座或培训,开设文章写作课程,并希望能够得到导师及时、快速与深入的指导。

二、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加强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在思想上重视,不断增强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其次需要加强学校和导师的指导,将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指标。[1]根据调研分析,要培养研究生科技文章的写作能力,提升文章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重视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

调研发现,博士生和硕士生从课程、讲座和导师处学习科技文章写作的比例仅为14%和40%,而更多的是通过他人发表的文章、相关书籍与网站以及同学间的交流来学习。这反映出学校在研究生文章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不够。大多数研究生没有进行文章写作的系统学习和培训,这或许是学生不能主动写文章的原因之一。调研还发现多数研究生希望导师在文章写作思路与分析讨论方面给予指导,少数研究生认为导师在文章写作中的作用不大;也有学生反映导师不能及时修改文章,甚至拖了三个月或半年也没有修改。这说明少数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意识不强,不能与学生就文章写作进行及时互动,这样会打消学生文章写作的积极性。

2.不断推进对研究生文章写作的引导与督促

科学研究与文章发表有其自身的规律,研究需要时间,文章撰写、修改与发表也需要时间,这是研究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发表高质量文章的原因之一。调研结果表明,众多研究生缺乏文章写作与发表意识,表现在不能主动写文章,需要在导师的要求或督促下才去写;同时缺乏文章写作与发表的时间观念,不能将研究结果尽快整理成文章发表。学校对博士生的毕业有文章发表的要求,但是博士生三年级的研究生文章发表的数量仍然较少,即使相对简单的会议文章也不多。因此,学校需要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引导和鼓励研究生发表文章,同时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督促与指导。

3.不断拓展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科技文章的质量提升需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扩宽思维,突出新颖性;严谨论证,确保科学性;升华认知,提升理论性;精心组织,增强可读性。[2]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学习和锻炼。学生需要在思想上重视科技文章的写作,并主动自觉地勤学多练。[1,3]学校和导师需要重视研究生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并积极为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扩宽培养途径。如开设文章写作课程,[4]举办文章写作讲座,建设文章写作学习网站,导师督促与及时深入指导,以及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科技写作能力的训练等。其中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写作能力与良好学术道德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发表过程与学术期刊的重要途径。

4.继续开展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没有一流的学术道德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学术道德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学术文化和氛围,对于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来说非常重要。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是高校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和一线工作者。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引导学生关注学术道德,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进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撰写和发表文章,众多学生在硕士阶段撰写和发表了文章。鉴于此,需要在学生本科阶段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在硕士阶段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三、结束语

科技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培养内容之一,首先需要研究生自身的主动和努力,多读、多写、多练;其次需要学校和导师重视,引导和督促研究生撰写与发表科技文章,为研究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供多种途径,同时需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鞠斌山.理工科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87.

[2]张志钊.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质量的几个问题[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2):175-177.

[3]刘万才.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J].中国农技推广,

第9篇: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

以往的实践表明,通过跨国并购难以获取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一方面是因为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进而获取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不会轻易让出;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企业本身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差距较大,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认知、整合和利用能力不足。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竞争能力提升,我国企业正面临着良好机遇,通过并购获取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跨国并购投入大、风险高,稍有不慎,会对企业整体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着旧有经济格局的挑战,客观上使跨国并购还存在较多的困难。

一是通过跨国并购获取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本身难度较大,需要进行周密策划和付出艰苦努力;二是我国企业并购后整合能力不高,难以充分把握通过并购获取国际创新资源并为我所用的机会。由于文化差异、法律法规差异以及管理问题,导致企业并购后难以整合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很多;三是国际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过国家安全审查等多种手段,阻挠我国企业在资源性及其他“敏感”技术领域的并购;四是我国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服务存在不足。跨国并购作为我国实现技术进步重要途径的作用日益显著,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约束,对通过并购实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径缺乏有效引导。

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和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给我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我国外汇储备丰富的优势,选择重点领域,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企业开展跨国并购获取国际创新资源,把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跨国并购项目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引导企业有重点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开展并购,结合国内创新战略部署,实现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

加强部门协同,使跨国并购成为我国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加强并购获取创新资源与现有研发体系和科技计划的衔接,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充分考虑国际形势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并购机遇,立足于自主研发的同时,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探索技术跨越发展的途径。

加强对企业跨国并购获取国际创新资源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国外研发机构的合作,开展国际研发项目合作。引导企业建设海外研发机构,形成全球研发体系。完善对跨国并购的技术、知识产权等相关信息服务,加强对跨国并购中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评估工作,尽早掌握和了解被并购对象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