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教育课程教案范文

家庭教育课程教案精选(九篇)

家庭教育课程教案

第1篇:家庭教育课程教案范文

关键词:家校结合;家庭作业;美国;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1-0039-02

家庭和学校在体育教育中加强合作与联系,才能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互补携手并进正在被关注[1]。“家庭参与学校教育(Family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学校教育革新的重要特征”[2]。2010年美国“国家体育活动计划The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NPAP)”实施,提出了一系列为改进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的国家倡议,主要指导思想在于创建一种支持美国各阶层人口参加身体活动、形成积极生活方式的民族文化。[3]其中加强学校和家庭体育教育的联系和合作是措施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家庭体育作业在学校得到重视和积极倡导。本文通过对美国家庭体育作业的案例介绍和分析,以期促进人们对不同国家通过家庭和学校联系和合作手段解决青少年健康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一、美国家庭体育作业的案例介绍[4]

活动名称:柔韧性健身家庭体育作业

活动目的:安排此次家庭体育作业目的是让学生能将学校教授的有关提高健康生活水平不同方面的知识在校外进行有效的实践,并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

建议年级:6~8年级。

活动描述:安排这些家庭体育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将身体锻炼方法和行为从学校完整地带入家庭中,并为学生在校外进行锻炼而设计。作业主要针对强健运动系统,提高和改进学生整体的健康水平。

这次安排的家庭作业主要聚焦到有关身体素质与健康等主题,让学生进行阅读并理解。除了阅读,学生还必须完成30分钟的身体锻炼。如果家庭成员同时参与并完成此次家庭体育作业,该生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

本次家庭作业满分为10分,是为帮助那些需要加强校外体育锻炼的学生而设计的家庭体育作业。作业通常安排在一周的开始,截止日期是周五,以便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进行检查。

二、美国家庭体育作业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此实践案例的目的是通过强调对青少年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此来进行健康和体育教育,提高健康和体育教育在学校和课外教育体系中价值的认识,其教育价值通过学校更广泛的延伸到家庭。所介绍的案例由体育教师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作业活动所涉及的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此案例作业内容不仅强化了学校教学内容所学的知识,也有课后身体活动实践的内容,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在学校所学习运动技能和大量的运动知识,课后也通过家庭体育作业实践如何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此案列可以为试图通过学校和家庭进行体育教育来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和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活动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家庭不对称的学校体育复杂结构问题,有利于体育教育应对各种挑战,共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

在家庭方面,父母和看护人也被鼓励进行承诺和共同参与,以确保他们的孩子参加30分钟体育活动或其他健康活动,并鼓励家长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课后家庭体育作业充分发挥了课外体育活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此项活动旨在鼓励家长进一步关注孩子的健康教育,凸显家长在孩子教育联盟中的重要地位,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强了家庭与学校体育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家长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使家庭体育教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一种延伸或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

从美国家庭体育作业的案例获得的启示在于:

第一,突出了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家庭体育作业是连接学校体育教育和家庭体育教育的纽带,作为一种言传身教非常强的家庭体育教育中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是紧密共同体的血缘关系,利于父母有针对性地抓住契机,应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突出体育教育的个性化。通过家庭作业促进家长参与到学校体育教育中,为孩子实现体育教育的个性化奠定基础,并对学校体育教育进行补充。所以,家庭体育作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对孩子的个性化教育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对学生和家长产生相互影响。家庭体育作业能促进家庭成员督促和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家庭体育观念、锻炼行为习惯和父母已有的体育知识水平产生影响,反过来家长对学生也产生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第三,丰富了青少年的校外文化生活。学校体育中的教育可以通过家庭来补充和延伸,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为丰富学生业余体育生活提供各种辅导和指导。青少年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他们可能是临时辅导员和共同参与者,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家庭体育文化环境。所以,从一定程度上使青少年通过家庭体育作业受到环境熏染,体验了运动的乐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美国学校体育健身实践案例可以看出,课后家庭体育作业是标志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化,促进学校与家庭合作的新起点。其最终目的着眼于做出正确体育价值判断和体育行为的落实,并且把对于“健康第一”的情感融入教学和日常行为中,增加健康与体育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体育教育中的联系和合作机会,以期为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发挥强大作用。对处于青少年健康下降这一问题的解决助力,引导家长融入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是学校体育教育与家庭体育教育的衔接及配合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在于学校、家庭都必须改变封闭式的教育观念,形成一种良好的持续参与体育活动的体育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代薇.现代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功能互补研究――基于个体社会化的视角[D].重庆师范大学,2007:7.

[2]杨启光,陈明选.家庭与学校教育改革的关系:西方的经验与中国的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4):36.

[3]Russell R. Pate.(2009).A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for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2009, 6(Suppl 2), S157CS158. 2009 Human Kinetics, Inc.

[4]Flexibility Fitness Homework[EB/OL]http:///lessonideas/ViewLesson.asp?ID=12686#.V7wCFzVVO-8.

第2篇:家庭教育课程教案范文

家庭教育是家长们把对孩子教育的自觉意识转化为孩子的各种良好品行、习惯的过程,是自孩子出生起就应该实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教会孩子独立,分享,尊重。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家庭教育理念的推广,家长们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然而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功能与定位存在误解,认为家庭教育主要是配合学校教育进行,这显然是片面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是互相依赖、相互促进的平等互利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主张探索的家庭教育课程化,指的是学校主要利用已经建立的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帮助家长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以课程化的方式接受系列的、规范化的指导与培训,以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长为主体的家庭教育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家庭教育课程化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之举,有利于全面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从而推进家庭教育有效进行。目前,我们所做的是根据多年办学经验,针对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通识类的家庭教育指导,并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课程标准,课程教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内容。

二、初中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2016年8月8日的《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揭示了家长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0到3岁、4到6岁、7到18岁)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中低龄儿童智力过早开发、孩子素质能力缺失及不同城市衍生的“个性化”等问题已成为当代家庭教育的痛点。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7-18)家庭教育焦点问题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生活懒散不爱整理衣物(70%),有拖延倾向喜欢把事情留在最后(58%),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56%)。报告显示,不同地区的家长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大致相同,重合度达80%,只是在不同问题的关注程度上呈现出一定地域性差异。其中排在家长关注的前三位的分别是:一线城市是生活懒散(66.91%)拖延(55.22%)自控力差玩手机(51.79%);二线城市是生活懒散(69.81%)拖延(57.27%)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56.06%);三、四线城市是生活懒散(72.54%)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63.02%)拖延(60.57%)。可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孩子生活懒散,学习缺乏恒心,存在畏难情绪。它折射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家长过早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三、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重点

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E.H,1902-1994)提出的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人格)发展理论学说(psychosocialtheory),初中生一方面勤奋学习,期待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但又担心自己会遭遇失败,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基本冲突。这时,如能得到成人的支持、帮助与赞扬,则能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使之进一步对学业发生兴趣。初中生的依赖重心已从家庭转到学校、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面。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追溯到本阶段的勤奋感。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本阶段的家庭教育重点应是:①鼓励孩子与同伴互动,寻求他们的接纳;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②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勤奋感,体验成功,积累经验,以形成勤奋进取的个性,克服自卑,勇敢面对现实困难;③积极回应孩子的努力,用认同和赞美的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概念;④引导孩子建立普遍型学习动机,增加学习活动(知识性、技能性、课外活动)的内驱力;⑤培养孩子求知读书的动机、兴趣、习惯、态度以及意志与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形成一致性的人格特征。⑥指导孩子在学习中学会读书、用功读书、热爱读书。⑦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采用协商、民主的亲子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孩子把家长的信任感内化为学习的潜力和动力,提高学习自我管理能力。⑧家庭充满正能量,父母情绪正向,经常读书看报,对孩子形成正面影响。四、初中生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初步实践苏州市作为人口净流入的二线城市,城乡居民原有的家庭基础、背景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素养基础的家长群体,原有的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需要创新和转型,其中包括探索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1.构建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涵盖以下教育专题:①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②初中生家庭教育的责任理念与主要内容;③初中生的心理矫治与健康指导;④亲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⑤初中生的同伴交往与学习指导;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与融合;⑦家庭教育的资源开发与案例积累。具体做法:①用好苏州市教育局编写的《苏州市家庭教育家长读本(中学篇)》,并根据学校与学情不断调整拓展、修改完善家庭教育专题,使之形成适合本校初中学生家长的培训教材,逐渐构建家庭教育校本课程体系;②信息技术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整合,学校的网络资源供家长共享,如苏州市“智慧教育教师”APP,“苏州父母”APP,校园网平台,有关班级QQ群、微信群等,供家长自主学习的辅导资料,并开发更多的包括教育案例在内的学习资源;③研发可供不同层次家长和不同时间学习的菜单式培训方案,为本校学生与家长提供个性化、阶梯式的家庭教育指导;④探索并实施家庭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2.培育双师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培育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是关键。近几年,苏州市已举办了七届“中小学家庭指导师”培训班,为家庭教育课程化培育师资力量。学校在分析学情和家庭教育情况的基础上,选拔有丰富教育经验的班主任和优秀家庭教育父母参加,聘请国内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及家庭指导专职教师进行培训。逐步形成了由智慧教师和爱心父母组成的双师型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平时就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家长的现身说案例来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目前,团队中的很多优秀者已加入苏州市家长学校的“智慧教育教师”APP和“苏州父母”APP。3.完善多途径家庭教育培训体系。(1)定期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沙龙。学校每学期根据家庭教育课程教材和主题,制定家庭教育讲座和沙龙计划。实现班级、年级、校级三层衔接,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位一体。做到内容分层,即班级联系学生实际举办有效性讲座,年级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开展针对性讲座,校级涉及社会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实践性讲座。形式新颖,即专家点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活动观摩与亲身实践相结合。(2)开发丰富的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借助“苏州市安全教育平台”,建立开放、灵活、快捷的安全教育课堂。结合“苏州市家长学校平台”,中的系列活动,组织授课讲座,开展亲子阅读、校园开放等活动,进行家长沙龙研讨、家长互教互学、家访指导、个别咨询等。借助校外少年宫、活动中心、实践学校等教育场所,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借助相关网络平台,为家长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4.组织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活动。目前,学校的大小活动都有家长、社区、街道志愿者的身影。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成员在学校设立的志愿岗、绿色食堂管理小组、综合实践活动听证会等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校每学期开设7个安全教育专题,组织至少3项安全教育活动,如“开学第一课”“防溺水专题”“校车安全”等,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学校安保部门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写出评价反馈意见。学校实践家庭教育开放课程,欢迎家长走进学校组织活动,如每学期家长会的策划与组织都由班级家委会成员策划与承担;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学生运动会,由家长担任后勤服务;组织家长参与毕业典礼、成长仪式等的策划与后勤管理、摄像摄影的美篇推送等。

总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并轨运行与合作互动,形成了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三维”有效教育综合网络。初中生的家庭教育课程化实践是新时代背景下这一综合网络中的新生事物,旨在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的有效教育能力。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过程也是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作者:徐海浮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第3篇:家庭教育课程教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国际法,实践教学

 

随着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敏感而密切,整个国际社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国际法的作用也日益得成熟、重要。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法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学时的安排只能完成国际法的启蒙教育,这种初级教育对于培养法学专门人才的要求来说差得很远。国际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是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是兼顾到不同法系、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特点而形成的。但现阶段我国学生普遍缺乏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接触国际实例很难,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影响了国际法的教学效果和本专业的发展。因此国际法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人主要从国际法的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希望能为培养国际法专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育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道德品质也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现今世界几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并同时把它作为学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的之一。因此无论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环节德育教育都不应当被忽视。

在欧洲一些崇尚绅士风度的国家,民族的文明素养很高,但是在他们的学校教育课程中却很难找到专门的德育科目,德育一般就渗透在各门教学工作中并同步进行,也就是任何一门学科都兼有道德教育的任务。目前我国大学的课程,在各门科目上一般都设置有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就实践教学环节来说,我认为应当设置专门的德育教育部分。在对学生的实践学习环节进行考核打分时应增加具体的道德品质的考核成绩。比如在实践学习中是否注意环境保护、是否体现了人文关怀、是否从事了义工或志愿者的服务等等。总之,凡是能体现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追求民主、乐观向上、宽容团结的精神品质和行为都可以成为学生实践成绩中的一部分。

(二)案例教学是国际法教学实践改革的重要手段

案例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

摘要内容。但案例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1、案例教学教材的选择要注意与当代的国际实践相联系

在案例的选择上,应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既要选择一些典型性、代表性、综合性的案例。将案例与与所讲授的重点内容有机结合,尽量涉及多个知识点或多个章节的内容。同时也要注意调整,随时加入一些具体生动,较受社会关注的案例。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与时俱进。

目前各个高校教学用的案例教材虽然多,但观其内容,其中所编的案例却大多相同。其中案例也大部分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上世纪90年代的案例都属于年轻案例。当然这其中不乏一些十分典型的案例,所以经常被采用。另一方面也由于国际社会、国际法的特点所决定的。案例材料陈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论文开题报告中国论文网。因此案例教学教材的选择既要注重科学系统性,也要注意与当代的国际实践相联系。在此一方面呼吁广大专家学者能够,即时对当前的教材进行修订与增补。或者多编纂一些新的、与国际法的发展、与当今社会的现状联系紧密的案例教材。一方面也要求广大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案例的选择进行甄别、更新。随时关注本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时采集新案例。过时的案例被淘汰,新的案例补充进来。在完成某一课程内容的学习后,就可以选取一些时事性、较有深度及广度的案例讨论。甚至直接制作、改编一些案例。以便及时提高教材、教法水平,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改编、更新国际法教材,把案例教学法贯穿其中,是我们当前国际法实践教学改革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案例教学的过程要把教师创新教学与学生主动学习结合在一起

案例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加以适当的组织引导。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课前阅读相关资料,并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前进行思考寻求解答。但注意不要给予过多的提示,以免限制了学生的思路。预习案例有助于学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多角度解决问题。

具体由学生完成的部分主要应该有三个环节。首先案情介绍阶段,这部分比较简单,但需要学生事先预习。主要是学生对案例背景介绍,也可以对案例中的要点进行总结,为理解案例提供一个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重点部分,由同学们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提出行动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相互批评、反驳、辩论。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们充分参与、发言。同学们可以反驳其他同学的发言,也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但不能重复其他同学的论点。随着辩论的进行,对案例的分析也会愈加深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也会愈加的透彻并且和有关法律事实密切的结合起来。此时老师只要对同学们遗漏的问题进行提示引导就可以。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点评。点评中强调学生对相关案例的点评,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学生点评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本次讨论内容作总结性的点评,指出学生的不足同时肯定其成绩。最后由教师对同学们之前的讨论进行评价打分。不论观点是否正确客观,充分参与就是得分标准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空间,真正让学生自主的去分析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达到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分析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辩论能力;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也有利于养成学生关心、了解我国国情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动态的习惯。

案例是教学法中的最优资源,也是实践教学的最常用手段。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自然有序的教学认识过程。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讨论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灵活、深刻的学习氛围。避免传统教学中只讲授空泛冗长的理论,却不能就相关法律事实进行立论分析,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案例教学的重点不是寻找某一确定的答案,而更加注重认识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面对有挑战的问题和各种可能性教育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得到激发,为寻求答案,学生将会主动分析法律上的争议点,搜寻相关法规和类似案例,得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 将国外的一些实践课程模式引入我国的国际法课堂

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创新,各院校都在探讨如何将国外的实践课程模式“诊所式法律课程”(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和“法庭辩论课”(Trial Advoca2cy) 引入各自的法学课堂教学。在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它包括两种形式:“模拟法庭”(Mooting) 和“辩论技巧”(Advocacy) 。模拟法庭一般是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即所有法学院学生都要参加模拟法庭的训练。辩论技巧课,则是为那些有意成为出庭律师的法学院学生开设高级训练课程。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法学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模拟法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把一些经典的案例依照严格的法庭程序进行重现和模拟。通过学生扮演具体的角色,即原告、被告、法官/仲裁员、双方当事人的人和有关证人,对案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对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学以致用是十分有效的。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

但现在大多数的法学院校的 “模拟法庭”还只是一种形式。利用效率低,有的学校甚至一学期都不能开展一次模拟法庭活动。案例的选择也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民法、刑法领域。国际法的相关案例十分少见。另外一些学校的模拟法庭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一些学校开展的“模拟法庭”过于注重形式,没有相关法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些都是急需改进的地方。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模拟法庭”,尤其是“模拟国际法庭”和“模拟国际仲裁法庭”活动对我们培养学生能力所起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隐性的,但却是长远的和巨大的。

另外,各法学院校对“辩论技巧”等专业素质的培养形式还在初级阶段。这也是我们应充分重视和积极探索的。

(四)通过分层教学法实现实践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关注

这一改革措施主要是在实践教学中更好地根据学生的个体能力、已有基础及学习偏好等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是,针对班级授课制下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多样性的学习差异,如根据学生在学习时对视觉、听觉和动手操作等不同学习类型的偏好和实际能力,而将学生的课程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某一层次既和某一级的学习水平和深度有关,也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有关论文开题报告中国论文网。在这里我们要十分注意的是学生层次的划分不是由教师主观决定的教育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而是由教师提出划分方案,而由学生自己选择。

比如第一层的学生,在这一层的学生要培养他们对某一话题的基本理解能力。这一层的学生可能是兴趣广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即操作型的学生。这一类的学生擅长通过操作实践的方法来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分配这一组的学生就某一国际法案件进行调查研究,提供各种报告资料;为国际法的案例教学提供音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进行“模拟国际法庭”“模拟冲裁法庭”活动的准备工作。

第二层的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比较复杂的思维能力,其首先要求学生熟练运用他们曾在第一层水平阶段已经学过的东西,懂得如何运用选择、引起或发现更多的体验、认识和结论,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并找出答案。这一层次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比较认真,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要注意拓展这部分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模拟国际法庭”为例,教师可以分配这部分学生在“模拟国际法庭”中充当当事人的角色,通过法庭辩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里教师要注意给学生一个完全自由思考和创造的空间,不要过多的限制和说教。

第三层次主要是一些善于思考、见解独立的学生。对这一层次的学生应该着重培养他们更复杂和更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这一层级中,学生要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一个现实世界中有争论的主题进行评议和分析。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进行批判性地思考并把研究与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结合起来。以“模拟国际法庭”为例,教师可以分配这部分学生在“模拟国际法庭”中充当大法官的角色, 分层教学法主要适用在实践教学模式中,在课堂教学和期末理论考试当中则不适用。国外教育界的一些专家和实验教师对上述模式的总体评价一般都很高。通过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特长,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生的信心,帮助每一位学生达到他们的理想目标教育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无疑,这对学生的发展和师生关系的融洽都是十分有益的。

(五)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

小组学习法就是让学生自主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可以进行集中学习。包括讨论、讲座和进行调研。

国际法的案例教学过程是一个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贯穿小组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弥补不足。一方面有利于在课堂讨论中更加有针对性,不遗漏要点;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既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进行不受约束的思考。

对国际法的相关事件进行调查研究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调研能使学生掌握更加详实资料,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快速反应的能力等多种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组成学习小组,学生们分工合作也可以促进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

总之,学习小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国际法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长远的工作,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把握知识、素质和能力三要素,突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艳,《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研究》教育探索2010年第4期

2、李学兰,《法学模拟教学方法之理论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3,(4).

3、李龙.《我国法学教育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国际经济法网。http: //www.intereconomiclaw.com 2005-10-11/2005-12-12.

4、张海凤,《法学案例教学法建构浅析》[J].行政与法.2005(9).

5、杨莉、王晓阳,《美国法学教育特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6、胡玉鸿,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模式的转轨[J].法学2001,(9).

7、朱立恒,《法治进程中的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法律出版社,2009年08月

8、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法学论坛,2002,(1)

第4篇:家庭教育课程教案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模拟法庭 思政课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10-01

一、实施方法与过程

思政部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精心策划和开展了“大学生模拟法庭“活动。每年上半年搜集热点、焦点案件进行遴选,邀请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各学院学工主任进行论证,确定本年度模拟法庭主题,制定模拟法庭活动方案、编写剧本。新学期开学后,教师遴选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为期近3个月的彩排,指导教师全程指导,部领导把关,思政部所有教师积极参与,张贴宣传海报,选择在普法宣传日来临之际面向全院学生公演。

思政部从2009年开始,连续五年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大学生模拟法庭”活动,针对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选取案例分别是“大学生伤害案”“交通肇事案”“大学生求职杀人案”和“大学生抢劫案”。这些案件能够紧密结合大学生实际,选择真实案例,尽力按照真实的法律工作要求和流程进行模拟,向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件材料,按照法律工作者真实的工作状态要求学生进行案件的研讨和出庭。这种比较真实的法律工作状态模拟课程带给学生的是最大限度地接触真实法律的体验,极大调动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充分调动自己平时所学的法律知识,并充分考虑到证据的运用、事实的认定等平时课堂教学所忽略的东西,全方位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模拟法庭”活动中,思政部在活动组织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提前让参加排练的学生熟悉法庭程序。因为模拟法庭活动能不能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于法庭程序是否熟悉,而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法律程序的熟悉上。活动指导教师带领大家反复排练,精益求精,力求真实还原法庭原貌,每一次活动都做了百分之百的充分准备。

二、引入真实法庭庭审

2014年2月27日,思政部引入了一场真实的法庭庭审。平顶山卫东区人民法院在我院2号楼701报告厅开展了一场传销案件庭审活动,公开审理被告人葛某、罗某非法拘禁一案,420余名师生零距离感受案件审理过程。本次庭审观摩活动为师生上了一节真实、生动的法律课。

审判结束后,法官们与师生进行了互动,就传销危害、怎样避免误入传销组织,以及误入传销组织后怎样自救等问题踊跃发言,审判庭庭长张峰一一认真进行了解答。本次活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处处长匡予生与卫东区法院刑事庭进行了多次沟通,并与刑事庭庭长亲临活动会场指导工作,充分做好了提审犯人、开庭审判、现场互动等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卫东区人民法院刑事庭积极开展“新春第一课”教育活动,在请示上级领导后,精选了与大学生实际有关的案例。合作双方能够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对待每一个细节问题,确保了活动的圆满成功。“没有什么法律课比这更真实了,这种形式的‘课堂’希望以后多一些,更希望我们能与法官们零距离学习交流法律知识。”2013级矿井建设专业任雅鑫说。

为加强与卫东区法院更加深层次的合作,下一步将聘请法官开展法律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到法院听审,组织教师到法院实践调研,搜集鲜活案例,强化教学效果,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并完善“课堂+活动+法庭+基地+网络”五环相衔接、相连接、相叠加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模式,将思政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三、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

第5篇:家庭教育课程教案范文

2015年5月29日,喀什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喀什大学,定位为多民族、多学科、多形式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大学。我校法学本科于2002年招生,在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办学思路的指导下,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了大批法律人才。对法学本科生而言,婚姻家庭法学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及应用,使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和制度,理解和熟悉相关的法律规定,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和法律规定分析、解决婚姻家庭问题的能力。说过:“婚姻法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切身利益的,是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根本大法。”从1950年我国第一部婚姻法的颁行,到1980年婚姻法,再到2001年的修正,以及司法解释的相继出台,《婚姻法》在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喀什地区社会经济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催升了离婚率。通过调查得知,在喀什地区某基层法院2015年处理的民事案件中,婚姻家庭类案件已略超50%①,其中涉及的人身、财产关系和孩子抚养、妇女权益保障等已成为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相关法律人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法学教育的目标与方向,作为新疆南疆的领头高校,培养熟悉《婚姻法》和擅长处理婚姻家庭案件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成为摆在我校面前的一道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就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而言,现代法学教育在传授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应以提高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培养实用法律人才为己任。就法学专业而言,主要是指采行能力为重的培养模式,丰富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应用、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②教育部教高[2007]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然而,我校法学教育目前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新疆尤其是南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掌握法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社会需求,实践、应用能力不足。从这个角度说,我校婚姻家庭法学教学改革值得密切关注与深入研究。

二、我校婚姻家庭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认识不到位。比较而言,传统的填鸭式理论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不高,照本宣科,或推崇漫无边际的聊天,或沉迷于讲演,期末结课时即是教学任务完成时,至于学生学了什么、学到什么,在所不问。结果是学生学了后篇忘前篇,讨论不会,模拟法庭不练,法律规定不理解,为了考试死记硬背,考完就忘完,工作中一窍不通。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到位,教学不仅要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二)教学内容陈旧狭窄。教学内容陈旧狭窄,首先局限于教材,教师往往习惯于数年使用同样的教材,一般不轻易更换;其次,教学内容局限于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基本原则、婚姻的成立与效力、婚姻的终止、收养、法律责任等;再次,欠缺亲属关系与继承方面的内容,受课时所限,只能穿插在个别案例中讲解;最后,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不够,未立足喀什实际及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课堂缺乏色彩。(三)教学形式单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于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的模式,课堂教学大多为理论讲授,偶有案例,也仅是为了辅助学生认识一些难懂的理论,实践教学尚未独立,也未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更别提校外实践的开展了。(四)课程设置与安排不尽合理。在我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婚姻家庭法学是一门选修(限选)课程。受语言和风俗习惯等影响,该课程分别由民汉教师授课,且在不同的学期开设,民汉班学分和学时存在较大的差异,课时短缺,且均为理论课时,未设置实践课时。民汉师生相互之间交流不够,特别是在实践活动方面缺乏合作。这些都给民汉班级的授课、交流与合作带来一些问题,既影响教学效果,也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五)师资科研薄弱。除进修、读博等,法学教研室在岗民汉教师不足十人,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其中,仅有两名民商法学研究生,但研究方向均非婚姻家庭法学。汉语班一直由法学其他专业的教师授课。教师中执业律师寥寥,鲜少专注婚姻家庭类案件。因此,教师自身欠缺实践,解决婚姻家庭案件的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此外,有关婚姻家庭法学的科研成果不多、不精,难以实现科研促教。(六)考评机制滞后。学生一学期学完婚姻家庭法学课程,虽有平时成绩,但主要看期末成绩,导致有的学生比较功利。因此,考评机制的滞后不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而在职称压力下,教师过多专注于科研,不能、不愿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学上,这对课程改革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三、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指向改革我校婚姻家庭法学教学

(一)教学目标再梳理。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对婚姻家庭法学这门课程而言亦是如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前所述,现今南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渴求“用得上、下得去”的法律人才。这不仅指掌握了多少法学知识,应主要突出学以致用的能力,而如何培养应用型的法律人才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应当坚持不懈并努力实现的教学目标。(二)更新拓展教学内容。更新拓展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一本婚姻家庭法学教材作为主教材,其他为教师备课之用,以采各教材的长处,做到教学内容丰富化。同时,选择合适的教辅、案例集、习题集也很重要。合理适用PPT、视频教学,实现课堂教学动态化。增加继承法、亲属法内容,引入伦理学和社会学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家庭观,注重女生“四自”教育。充分利用喀什本地特色和资源,为教学增添一些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众所周知,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等31个民族,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巴基斯坦接壤,周边邻近国家还有吉尔吉斯斯坦、印度等,发展了特有的经济和文化。可以由民汉师生合作调研,取得关于民族婚姻家庭的第一手资料,对民汉婚姻家庭关系进行对比,适当介绍一些涉外婚姻家庭案件以及国外法律的相关规定。(三)多种教学方式齐下并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推行实践性教学已成共识,这需要多种教学方式齐下并用,即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综合交叉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方式;不仅仅针对课堂,法学教育更广阔的天地应在社会实践中,还要融合其他资源,借助其他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像法官、律师、检察官一样思考。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让实践教学成为一种独立、优位的教学方式。而且眼光不能局限于一学期教与学任务的完成,要把学习和运用放到更长远的时间中。1.课堂实践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开展辩论赛和模拟法庭、表演节目等方式。传统的案例教学无非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读一些案例,让学生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总结,但选编的案例大都体现了编排者的意志,教师让学生思考、发言无非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个知识点,追求的是正确答案。改革后的案例分析,应有教师自身参与的案件,让学生“看到”当事人提供了哪些证据,在举证、质证、辩论阶段如何抗辩等,逐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可以选择大学生婚恋、同居方面的热点问题,展开分组讨论、辩论赛和组织节目表演,让学生在讨论、辩论和角色扮演中思考、成长,切实认识到婚姻不是儿戏,从而树立正确的婚恋家庭观。指导学生面向全校公开举办模拟法庭,以及开展模拟法庭竞赛,充分利用我校新建的数字化模拟法庭,邀请法官、律师作精准化的指导,在锻炼学生胆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2.课后(外)的应用课后(外)指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咨询、法院旁听与实习,有目的地培训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应用能力,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分析和解答活生生的案例。在解答法律咨询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向教师求助③,教师可以点开云雾,帮助学生扫除思维上的障碍,传授分析案件的思路。学生可以先在学校作关于大学生婚恋、同居方面的调查,再逐步与外界打交道,培养与人交流、为人处世的能力。为避免旁听流于形式,教师要提前和法院沟通,要求学生事先做准备,查询相关案例,回校后组织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④,培养学生的协调、表达、应用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经常提示该案例,以巩固学生的认识。深入指导专业实习,不仅包括学生记录庭审笔录的准确性和速度,还要引导学生分别站在法官、原告、被告的角度去思考。在实习结束后,指导学生面向全校开展经验交流。3.其他资源和途径的利用教师在布置作业或在期中布置写作时,应尽量避开教材和书本,到广阔的社会中选择热点问题、疑难案例,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写作毕业论文和申报课题做准备。在写作毕业论文和申报课题时,婚姻家庭法学的选题往往受到较多学生的青睐,如“80后”、“90后”离婚案件的原因及启示,婚姻家庭法在喀什少数民族中落实状况研究⑤。现今学生大多为“80后”、“90后”,独有个性,透过“80后”、“90后”离婚案件,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婚姻家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婚恋家庭观,并通过自身积累的诉讼技巧、调解策略帮助周围的家庭,为社会和谐作出一些贡献。而为完成课题,学生需要进行问卷调研、数据分析、报告写作等,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和写作能力等。另外,应充分利用诊所课堂,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法律人像医生一样诊断当事人的疑难杂症,学生接触真实案件,教师传授办案经验,还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体验人生中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四)改革课程设置与安排。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宜将婚姻家庭法学课程确定为法学本科生的必修课,统一民汉班级的学分和学时以及开课时间,将汉语班的学分、学时分别至少提高至3和54,又从理论课时中分出一部分作为实践课时,建议初步确定理论部分36学时,实践部分18学时。这些改革措施也有利于民汉班级和教师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五)提升师资和科研水平。教师要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包括学历、兼职、进修、科研等方面。努力读取博士,根据意愿选择婚姻家庭法学作为研究方向,以弥补师资欠缺。努力考取律师执业资格,提升实践、应用能力,争做“双师型”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积极响应“”,到公检法司等实务部门学习锻炼,同时聘请法官、检察官、律师到我校任教,加强理论与实务的互通。积极参加进修、学术会议等,多合作申报婚姻家庭法学课题,写作质量较高的论文,提升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六)改进考评机制。关于学生的考评机制,要细化平时成绩,由原来主要考查课堂秩序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转向着重考查应用能力,即参与实践的次数、程度与效果,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降低期末成绩的比例,避免以一次考试决定学生的总评成绩。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科研教学两手抓,在评先选优、评定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待。

总之,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喀什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校应不断改革和提升法学教育,培养出更多“用得上、下得去”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服务于南疆社会经济发展,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铁民.两次主持联席座谈会讨论婚姻法草案.检察日报.2014-03-03.

[2]杨大文.婚姻家庭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第6篇:家庭教育课程教案范文

2019年以来,我校扎实开展办学规范大落实、突出问题大整改、教师全员大家访活动(以下简称“三大活动”),有效提升了教育群众满意度。为进一步巩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按照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经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继续开展2021年度“三大活动”,为使活动卓有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教师队伍作风转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范办学。将2021年定为办学行为规范提升年,将基本办学行为作为立校之本。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办学行为规定,逐条逐项对照标准找差距、改问题、促提升。

2.坚持问题导向。多渠道听取民意,查实找准突出问题。自始至终着力解决问题,以整改行动开局起步,以问题整改完善提升注入动力,以整改成效交出答卷。

3.坚持精准发力。聚焦工作细节,精准提升,分类包保要精准、逐人施策要精准、家访备课要精准、问题整改要精准、家访成效要精准、学生信息要精准、家校沟通要精准。

4.坚持领导带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活动,亲力亲为,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线教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内容

(一)、办学规范大落实

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教学管理规范,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方案,落实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管理规章制度。

1.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鲁教基函〔2021〕9号),科学划分学校招生片区范围。对于招生片区范围有调整的,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提前进行研判分析,综合制定工作方案预案。严格按照公布的招生片区或范围进行登记入学,不得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考察或擅自附加其他任何条件招生,不得跨区域、跨范围招生,不得在开学前后采取考试方式分班。

2.严格落实办学条件标准。通过均衡师资配置,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全面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消除大班额。严格按照规定班额招生,坚决杜绝新入学年级产生新的大班额现象。

3.落实五育并举。坚持德育为先,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全过程,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筛查、识别和干预机制,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升智育水平,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实施教学,确保全部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加强因材施教。强化体育锻炼,保护学生视力健康,每年至少举办1次学生运动会,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确保学生达到体质健康合格标准,掌握1至3项运动技能。增强美育熏陶,每年至少举办1次学生全员参与的校园艺术展演活动,培养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加强劳动教育,落实劳动教育课时,开展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建立学生值日制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4.严格规范日常考试。一律不得组织入学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普通班或快慢班,全面推行零择班、阳光分班。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全面实行等级评价,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及排名。

5.加强作业布置管理。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年级统筹作业布置。平均不超过90分钟,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

6.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落实“济宁市学生手机管理规定”,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7.加强学生睡眠管理。初中生应达到9 小时;初中一般不早于8:0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8.规范教材教辅和进校园读物管理。坚持在国家和省定目录内选用教材和教辅,坚持“一科一辅”原则,不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材料。不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不得强迫学生和家长购买课外读物,严禁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9.严格规范课程开设。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课程设置要求,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要保障开全开齐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安全教育、传统文化等课程。

10.严格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机制,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完善学校安全责任清单,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及时整改各类问题隐患。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设安全教育课,落实“每日一提醒”“1530”安全警示教育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推进“法治进校园”,加强预防欺凌宣传教育,持续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并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微信群等形式,经常向家长宣传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的情况。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推动专职保安员、封闭化管理、一键报警和视频监控配备、护学岗建设“4个100%”达标。

11.严格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将教师签署的《拒绝有偿补课责任书》在学校、班级醒目位置公示,在学校门口设置有偿补课举报电话公示牌。对所有在职教师进行全面排查,一经发现,立即制止,严肃处理。对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力、出现严重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二)、突出问题大整改

1.整改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落后,教师流动性大,师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整改教育精准扶贫方面的问题。对适龄儿童失学辍学的,要及时有效地组织劝返;严禁残疾儿童教育关爱工作不到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资助或未资助到位的现象发生。

3.整改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严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乱收费、强制或变相强制、指定订购教辅材料,收取赞助费或赞助物品、对转出学生收取管理费等现象发生。根治学校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

4.整改家校沟通方面的问题。整治学校、教师未按规定进行家访,或以电话访、到校访代替登门访,沟通方式少、频次低、态度差、实效性差,家校沟通机制不畅通,家长的意见、建议得不到及时反馈、教育政策和学校工作未能及时充分地传达给家长,家长对学校和教育工作存在误解等现象。

5.整改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整治学校存在的安全“一岗双责”责任制不完善,安全制度及安全档案还不标准、不健全、保安配备不足,物防、技防配备不达标,防火、用电、校车隐患整治不彻底。

6.整改教师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对学生尊爱关爱程度不够、敬业心不强、备课不充分、上课不认真、课后辅导不及时、作业批改不全面、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升。

7.整改教师纪律约束的问题。学校对教职工纪律约束不严,教师通过课堂或网络等公开发表不当言论。

(三)、教师全员大家访

1.健全工作制度。学校要建立“校长带头、中层示范、育人导师为主体、全员参与”的家访工作机制。落实家访工作方案,开展家访培训。结合全员育人导师制建设,推动非班主任教师对所联系学生和所任教学科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家访。明确家访工作的周期和次数,实现每名学生每学年内至少接受一次入户家访。

2.做好访前准备。要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明确家访目的,精心设计家访内容。要通过任课教师及班级同学,广泛收集学生在校情况,包括课堂表现、完成作业、参与活动、学业成绩、同学相处等日常表现。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家访策略。根据家长的工作和居住状况,提前与家长商定家访时间。

3.科学设计内容。家访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家庭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给予学生发展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特别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勤俭节约、体育锻炼、劳动教育等方面进行引导,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要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向家长介绍学生取得的成长与进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家长一起商讨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4.落实普遍家访。家访方式应根据实际,尊重家长意愿灵活确定,注重集中家访与日常家访、全面家访与重点家访相结合,加强家校沟通。在此基础上,灵活选择家校沟通方式,班主任每年入户家访一次。

5.突出重点家访。在对全体学生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筛选重点家访对象,“一生一案”制定重点家访工作方案。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学辍学学生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对学校有个性化诉求的家庭等,要列入重点家访对象,每学期至少入户家访1 次。必要时,应邀请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联合家访。

6.客观做好记录。家访记录是学生成长档案的组成部分,反映教师育人的痕迹,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家访人员要及时整理家访记录,通过多种形式对家访效果进行持续追踪,评估家访效果是否明显、改进措施是否落实,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培养方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家访管理、创新家访形式、做好家访记录,努力实现家访高效化、实效化、科学化。

7.保护家庭隐私。家访是对学生和家庭的深入了解,对于学生身心疾病、家庭收入、父母婚恋等相关隐私必须严格进行保护,不得在任何场合随意议论学生家庭隐私。在作为家访案例介绍或典型经验交流时要隐去学生家庭隐私信息。

8.守好廉政底线。家访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延伸,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家访工作人员要带着真心、爱心和耐心走进家庭,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爱。家访教师要廉洁自律,不得向家长推荐、推销教辅材料或其他收费服务,不得收受或索要财物,不接受家长的吃请,时刻保持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9.落实全员育人责任。各校要认真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方案,以育人导师为主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组,明确家访注意事项、时间节点、责任分工和家访内容,提高家访质量,覆盖学校所有学生。

四、实施步骤

活动共分四个阶段。

(一)启动实施阶段(6月16日-7月6日)

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制定“三大活动”方案,召开全校“三大活动”动员会,对“三大活动”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指导家访培训;开展自查自纠,制定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整改时限等。

(二)整改落实阶段(7月7日-8月31日)

“三大活动”推进家长教育和家庭教育,凝聚家校合力;加快学校建设,均衡配置学位资源,确保招生入学工作有序进行,不产生新的大班额,做好家访工作。

(三)集中冲刺阶段(9月1日-10月31日)

以育人导师为主体,以学科老师为补充,分类别进行重点家访,进一步细化措施,家访前充分备课,确保家访对象信息精准。

(四)巩固提升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

进行查缺补漏、完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一系列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的制度性成果。同时,制定下一年度家访方案,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方案,助推家访工作常态化的进一步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切实担负起对本单位“三大活动”的领导责任。

(二)精准制定方案。结合校情、生情,细化落实措施,明确办学规范,精准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每项工作有人负责、每个学生都有老师包保、每个问题都能跟踪到底。

(三)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网络、微信等载体,积极宣传推广学校在落实办学行为、整改突出问题、开展家校共育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扩大活动的社会效果。

第7篇:家庭教育课程教案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素质合作培训评价成长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实施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石。

新课程实施以来,基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在我们所面对的部分学生中,其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却在逐步丧失,甚至是极大地阻遏着学校教育的有效实施,这些学生,便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这种情况在我们学校尤其突出,我所在的学校兰州民族中学是一所省会城市的民族中学,在初中学生中有37.02%来自于周边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其中大部分为回、东乡等少数民族,可以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此,我校于2011年5月成立《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的课程化研究》课题小组,拟将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纳入校本课程规划,而针对我校初中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现状,我们对此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课题规范下深入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化组合的途径和方法。在《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的课程化研究》课题调查问卷中,我们突出了对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和了解,同时对部分学生家庭进行家访,掌握了我校初中学生——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并从中归纳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首先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大多为租赁住房,居住稳定性差,学生转学较为频繁;其次,很多家庭基于经济条件限制,居住面积较小,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另外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对学生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还有就是许多家长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时间不固定,很少再有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些都使得其家庭教育有心无力,处于缺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完全要靠自己。长此以往,一些孩子和家长及家庭教育之间产生了“距离”,甚至是爱的缺失,这种距离与缺失使孩子的成长易出现性格孤僻、不善沟通、缺乏自信、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力差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成果。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分析,并作为初中学生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化组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针对进我校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地域涉及面广、民族成分复杂等特点,建立家庭档案,采集相应信息,包括家长籍贯、民族、学历、工作性质、租住地址、居住面积、家庭成员等信息,对每个家庭编辑电子档案,建立班级、家庭相互了解的长效机制。然后分门别类,选择不同层次的家长成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以家长委员会作为沟通学校、家庭的桥梁,既可以让家长参与学生管理、加强家校合作,又可以让学校更加有效地了解家长的需求,保障家校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学校、班级、家庭的三维网络管理体系。

二、立足于我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分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开办家长学校,要求班主任结合家长会,每学期两次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培训,学校和年级组每学期对家长开办一次讲座,就家长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同时展开家长联片帮扶机制,在班内按区域划分若干个家长小组,选聘家庭教育较好的家长担任小组长,以强带弱,加强小组内家长的相互沟通和辅导,并做好家长间家庭教育成果的展示。

三、促进学生家庭教育,家校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家长及时知道学生在校的表现,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学生家庭学习的要求和评价反馈,同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要即使知道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因此,针对家长——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工作忙、在家时间不确定等因素,要求各班借助电脑网络和校讯通,建立家长电脑(手机)联系网络,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将学生每天的学习状况告知家长,并收取学生家庭教育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分阶段确立重点观察对象,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转学频繁、缺乏地域的归属感,加上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自我控制力不强,心理波动较大,因此在班里表现出适应力差,自我排斥性较强。如果一旦再出现家庭教育的空缺,就容易出现缺乏自信、性格孤僻、不善沟通、学习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力差等问题。为此,学校在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班级、学校文体活动,调动家长积极参与,搭建师生、生生、父(母)子之间沟通的平台,纾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同时,加大心理咨询工作,由心理教师定期开办心理辅导讲座、咨询会,对家长、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相关心理辅导,并针对部分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心理波动较大的学生建立家庭心理辅导档案。

第8篇:家庭教育课程教案范文

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迫切性

家庭教育现状 第一,放任型的伪民主派。现代的家长,知识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对教育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他们有的仿效外国教育,崇尚民主与自由,却也成了他们放任孩子、不管孩子的借口。行为上的无约束使孩子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上的无要求使孩子很难有上进心,情感上的无交流使孩子很难拥有健康的心理。

第二,专制型的强压迫派。与放任派相对的一部分家长比较专制,他们注重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他们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规划得满满的,为孩子选购很多试卷习题,帮孩子报很多辅导班与兴趣班。孩子在他们的“培养”下,多半成了会学习的机器人。

第三,说教型的言行分化派。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有些家长却期待用自己的说教来影响孩子的行为。这些家长嘴上说得冠冕堂皇、头头是道,而行为往往与之相反。如他们会喋喋不休地对孩子说要多看书多学习,自己却沉浸在游戏和网络中,孩子往往也会被他们的行为吸引,爱上游戏和网络。

第四,依赖型的无主张派。也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孩子送入学校,他们就算是尽到了责任。当学校寻求家庭教育的帮助时,他们也往往会以不懂教育或孩子只听老师的为由,希望学校加强教育。

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意义 教育孩子首先是家长要得到教育,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推进能弥补长期以来我们对家长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推进能进一步更新人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有效地改善家庭教育现状,让家庭教育更科学,发挥其更强大的教育作用,能更有效地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推进模式

现代的家长,对家庭教育愈来愈重视,但他们往往在家庭教育中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推进迎来了家庭教育的大发展。家庭教育课程化能让更多的家长接受系统性的家庭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从而科学地实施家庭教育,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

定期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沙龙 第一,统筹计划,精心安排。学校每学期根据家庭教育课程教材和主题,制定家庭教育讲座计划。形成“班级、年级、校级”三个层次的讲座链,即班级联系学生实际的有效性讲座,年级针对学生年龄共性特点的针对性讲座,校级涉及社会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讲座。形成“专家点拨、教师培训”的讲师团,在聆听专家讲座的同时,提升本校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注重可操作性,让家长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让讲座具有可操作性,真正指导家长的教育行为。

第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针对讲座的的单一和单调性,学校将定期组织开展家长沙龙活动、校园参观体验活动、亲子互动活动来丰富家庭教育课程的形式。家长沙龙是家长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当一个或一类家长遇到家庭教育问题时,大家交流经验或提供方法,群策群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家长开放日、校园参观体验活动,能让家长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发现自己孩子的优势与不足,让自身的家庭教育有针对性地发扬优势、改进不足。亲子互动活动能增进家长与孩子间的情感,这样浓浓的亲情,能让家庭教育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平台开拓家庭教育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家庭教育课程完全能充分利用这一现代手段,实现家长的自主学习。由于时间、场地等客观原因的限制,部分家长不能参与现场的家庭教育课程。把家庭教育课程内容通过网页、微信、视频等形式汇聚在信息平台,家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

第一,集优推广,方便索取。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网络上各类家庭教育资料十分丰富。学校可以有效整合这些资料,好中选优,有重点地在网络和微信平台分期推出。因为很多家长很少有时间在网络上浏览家庭教育内容,学校有系统、有重点地推送,能助力家长不断地自我学习。

第二,量身定制,更接地气。适时在网络上推出本校各班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来讲述家庭教育课程会更具说服力。同时在案例后推出互动平台,让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孩子实现交流与互助。这样的家庭教育形式或许是大家更喜欢、更容易接受、更接地气的。

相对定期讲座而言,网络和微信平台的互动更为灵活,解决问题更为及时,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

打造家庭教育的私人订制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就像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适合每个孩子的家庭教育的触发点和模式也不是固定的。在推广家庭教育面的同时,抓住每个孩子的点,实现家庭教育的私人订制,效果会更好。

第一,一对一。虽然讲座、视频、互动等形式能大面积提升家长们的家庭教育理念,但往往在面对自己孩子的实际问题、突发问题时,很多家长还是会茫然或手足无措。针对此类现象学校可开设家庭教育咨询室、家庭教育咨询热线,委派专业的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引导。经常性地在社区举办“家庭教育现场咨询会”,主动服务于广大家长的需要,为他们的家庭教育出谋划策,指明方向。

第二,面对面。生活中总有些家长不是十分主动地关注孩子,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学校老师主动出击,通过家访走进孩子的家庭,去发现问题,找到对策。并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让家长转变观念、看到问题、关注孩子成长、学会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模式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它的多种方式可以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整合贯通,使其更好地为家庭教育服务。

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有效保障

学校要当好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引领者 学校作为家庭教育课程化的主阵地,首先要制定并完善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计划,使家庭教育课程化在时间上、人员上、内容上得到最有力的保障。组建最强的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并进行明确合理的分工,让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各环节能有条不紊地开展。

教师作为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实施者,要在家庭教育的研究领域里不断提升自己。学校要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可以把专家请进来或把教师送出去,也可以组织教师间的相互学习。让学校的家庭教育始终有新理念、新方法的引领。

家长要当好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参与者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但由于社会长期对家庭教育的忽视,很多家长只是被动地加入到家庭教育课程化中来。如何调动他们参与的主动性,使之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学校要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激发他们积极性,如推行家庭教育积分卡,并通过积分的多少评选出优秀家庭、优秀家长。

社会要当好家庭教育课程化的服务者 学校和家庭都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环境对于推行家庭教育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要让家庭教育课程化的实施更快捷有效,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渲染是很重要的。如通过电视、电台开设家教专题栏目,利用实现终身学习的现代信息平台家庭教育信息,为教师和家长的成长提供渠道。把家庭教育作为社会关注的视角,提供资源保障。

第9篇:家庭教育课程教案范文

【关键词】模拟法庭 课程设计 自主性和积极性 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04-03

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普通法》开篇即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众所周知,英美法系国家极为重视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职业训练,培养职业技能、提升职业伦理。而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比较偏重对法学理论的传授,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法学专业理论和司法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导致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学专业理论与司法素养能力不对称。“法学硕士、博士不会办案”现象时有出现。法学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如何运用既有的法律知识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法学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培养,还应该训练学生作为法律职业者必备的技能和素质。[1]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模拟法庭以其灵活性、直观性、实用性及实践效果显著等特点被广大法学院系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由于各高校法学院系对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设计等问题的认识尚未统一,致使该课程在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未能充分有效发挥出来。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一、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内涵

自19世纪50年代开始,法律职业被视为一种博学的职业[2],这需要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特别是法学实践教学作出诸多探索和努力。

所谓模拟法庭实践课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精选的典型案例分别担任不同的法庭诉讼角色,以法庭开庭审理为参照来模拟审判,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实体法、程序法知识,熟悉文书制作、辩论技巧,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个案的实践能力,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教育目的的教学活动。模拟法庭既是范例教学理论在法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也是法学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模拟法庭实践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法学教育,传统法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模拟法庭实践课程具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模拟法庭包括以下环节:

1.模拟书记员核对当事人情况;2.模拟书记员宣布起立,模拟法官入场;3.模拟法官介绍案件基本情况(合议庭组成,原被告,案由等);4.模拟原告宣读书; 5.模拟被告宣读答辩意见;6.模拟法官提问,归纳辩论要点;7.模拟法庭调查,证据交换:原告出示第一组证据,说明证明内容,传递给被告质证,被告发表质证意见(一般从证据真实性和证明内容两方面说,比如真实性无异议,但所证明内容有异议之类的)。原告出示第二组证据等;被告出示第一组证据,说明证明内容,传递给原告质证,原告发表质证意见。被告出示第二组证据等。8.模拟法庭辩论,原告陈述观点,被告反驳。主要就有争议的事实进行辩论说明。9.模拟法官询问双方是否需要调解,双方或一方不同意调解法庭即宣布判决。

总体上看,通过模拟法庭的现场感和直观感,能够进一步加深参与者对法律知识和司法程序的理解,更好的提高模拟当事人双方和模拟法官对法条的运用和把握。模拟法庭是现代法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实现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高校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现状

(一)模拟法庭实践课程课时偏少

法学的学术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我国法学教育应分为两大阶段,前一阶段为通识理论教育,注重对法学基本理念、法学理论知识体系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认知;后一阶段为职业教育,注重对法律思维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技巧等的训练。从1999年起教育部依据“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应用”的原则,在只设一个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将法学专业的课程划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三部分,其中专业课部分又分核心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以法理学等十四门核心课程为基础形成了中国法学教育统一的课程设置。这一课程模块设置从整体上来说是偏重法学基础理论以及部门法课程,而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却被排拒在外。课时偏少和课程设置不合理是目前我国高校模拟法庭实践课程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二)课程价值定位不够明确

分析众多高校法学院系不重视模拟法庭实践课程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对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价值定位不明确所致。

人们常以为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价值目标就是使学生熟悉法庭审理的程序,熟悉各种法律文书格式等等,这种认知不但模糊不清晰,而且与法学教育的目标相脱节。更有甚者,如果模拟法庭是仅限于程序的告知、法条的普及或法案的宣传,而没有其他的灵性之光,那么它就不具有可持续的生命力[3]。

模拟法庭越来越浓厚的表演性质使得模拟法庭在法学教育中逐渐失去了可持续的生命力。在模拟法庭过程中,案件中的当事人、法官、律师、证人等角色都是由学生担任的,而学生仅仅是在身份上进行模拟表演,一些地方高校的法学院系为了提高其在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邀请学校领导和其他学院的学生观看庭审,过于注重表演性,如:尽可能地选择一些通过人为加工的典型案件,预先反复演练,走过场式的表演。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模拟法庭的观赏性,但是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偏离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目的。另外由于模拟法庭角色的特定化,每次模拟法庭只有一小部分的同学能够担任法官、律师等较为重要的角色,边缘角色较多,这样导致参与度不够,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三)专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够

模拟法庭实践课程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与法学理论课程教学活动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而指导教师在整个模拟法庭实践课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整个教学过程离不开指导教师的微观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比较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同时,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过程中既涉及到实体法问题,也涉及到程序法问题。学生既要学会运用法学原理和法律规范深入分析案件,也要学会按照不同性质的案件(民事、刑事、行政)和三大诉讼法的规定进行程序上的设计。因此,担任模拟法庭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兼备程序法和实体法知识,并能够熟练将两者结合起来。既具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又具有将实体法和程序法知识结合起来的教师,在各地高校中实不多见。大部分的高校由讲授程序法的教师兼任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殊不知,长期以往,模拟法庭实践课程多半成了讲授程序法的课堂,其实践和思辨能力培养功能很难体现。

(四)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制度建设也是一大需要解决的难题,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模拟法庭结束之后,指导教师根据庭审过程对各个角色做一下象征性的分析和评价了事。而关于模拟法庭的案卷归档、设备的保管、场地的使用等没有制度上的保障。这样不仅对于模拟法庭的开展缺乏规范管理,同时也不利于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持续开展。模拟法庭实践课程评价方法和内容亟待创新,诸如《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规程》、《模拟法庭管理办法》、《模拟法庭指导教师规范》等制度亟待建立。

三、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完善

(一)明确课程的目标、设置时间和教学方式

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目标不仅限于对书本知识的强化和运用,还应包括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两个方面。模拟法庭实践课程可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能否运用相关法学原理分析案情、正确理解法律法规,达到巩固所学知识之目的。同时,通过亲身亲历参与模拟法庭实践课程,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法律文书制作能力等。

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应当对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时间设置做科学安排。鉴于模拟法庭需要结实的法学理论做基础和铺垫,模拟法庭实践课程应当安排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大诉讼法和主要实体法之后,考虑到法学专业大四的学生忙于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以及求职等,模拟法庭实践课程宜安排在大二两个学期以及大三的第一学期。

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不仅应该多样,而且还要致力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模拟法庭实践课程时往往将教师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即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方式。从案例的选择、角色的分配到模拟庭审程序的把握以及事后的总结评价都是教师统筹,学生只是机械的表演,很难谈得上创新。为了适应现代法学教育的需要,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应当由教师主导型向学生自主型转变或者是向教师指导型转变,将模拟法庭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演练。

(二)注重案例的选择

为突出法学实践性的特点,高校的模拟法庭实践课程应当以真实的案件作为背景材料,而真实的案件主要来源三个渠道。其一是法学院系教师统一收集的司法案卷中的案例,其二是教师参与的真实案例,其三是近期媒体报道过的典型热点案例。这三种案例,无论如何都会缩小对案例的距离感,让学生们体会到即将模拟的案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样学生的兴趣较高,体现了“在行动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同时对于上述三个渠道收集到的案例,也要注意选择案卷材料比较丰富,证据比较齐全,相对于根据相关案情伪造的“模拟证据”更接近现实,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三)注意角色分配及其平衡

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模拟法庭的参与人员,对学生进行分组,可将参与人员分为审判组、原告组、被告组、证人鉴定人组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组。由于每次模拟法庭的参与人数有限,因此在角色分配的时候应当注意相邻两次的模拟法庭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人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同学得到实训,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分配角色的时候,应当注意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构成,比如审判人员在整个模拟法庭审理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关系到本次模拟法庭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以及是否能够获得显著的实训效果。因此审判人员必须对庭审规则、诉讼程序、法庭用语以及实体法规范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且具备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庭前准备工作

在分配好模拟法庭各个角色之后,各小组的成员应当就自己的角色着手准备出庭资料。在这个过程,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分析案情,书写法律文书,进行庭前的证据交换等工作,无形中锻炼了各自的法律实践能力,而其他未参与出庭的学生,通过协助担任角色的学生准备出庭资料,为下次自己亲自担任出庭角色提前做准备。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不应当各自为阵,不仅要向同组的其他同学交流沟通,还应当及时就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向指导教师咨询,但为了保证模拟法庭的真实性,不应当与其他组的成员讨论案情、协助办案。相对的,指导教师也应当主动的向各小组了解准备情况,但注意在指导时不应涉及具体的处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严格开庭审判流程

开庭审判是模拟法庭实践课程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为了更好的还原法庭本色和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角色中去,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建立专门的模拟法庭教室,配备相应的法庭设施,比如法官服、法槌、原被告席位,这样有利于严肃正式的法庭气氛的形成。对于开庭审判的各个环节,即使是遇到突发性情况,不同小组的成员也应当自主配合完成,指导教师切忌干涉。最为关键的是,开庭审判的程序应当规范,避免机械性的走过场,忽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中心环节。常见的不足是,在很多高校法学院系的模拟法庭中法官的判决在开庭前就已经准备完毕,一旦开庭环节出现了预料之外的情况,主审法官就难以及时对判决书作修改,甚至导致闹剧的产生。

(六)重视庭后评价

庭后评价是检验模拟法庭实践效果的重要方法。庭后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以及指导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系。学生自我评价是指担任法庭角色的人员就自己在整个的模拟法庭阶段的表现做出一个评价,包括庭前准备和开庭审理两个重要环节,学生相互评价,可以由同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也可以由其他组的成员来完成,它相对于学生自我评价可能会客观中立一些,但是由于其他成员在模拟法庭的准备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于关注自己忽视他人的现象,导致其评价片面、不中肯。指导教师评价的前提是模拟法庭的指导教师应当是既熟谙实体法和程序法知识,又具有丰富的法庭实践经验,并且关注整个模拟法庭的准备过程,教师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精彩之处,还应当针对学生在模拟法庭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不足,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七)加强归档和制度建设

模拟法庭结束后,对担任模拟法庭角色的成员手中的资料以及旁听人员撰写的观后总结、甚至是庭审过程中的拍照和录影都应当进行归档成册,以供后续模拟法庭甚至是低年级的学生查阅和参考。归档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

模拟法庭实践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法学实践教学中必须有能够保障模拟法庭实践课程教学的制度设计(如《模拟法庭管理办法》、《模拟法庭课程教学实验规程》、《模拟法庭指导要求》等)和比较完善的硬件设施。同时,模拟法庭活动的组织与有效开展,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更要注重每一个环节,从案件的挑选、庭前的准备、角色的分配到庭审过程中的真实演绎,每一步必须扎稳根基,步步为营,最终打造以模拟法庭实践活动为典型的品牌实践环节[4]。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规范和有效开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在大范围内形成气候的,需要各高校法学院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渐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本校法学院系实情,又能实现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于晓丽,高云鹏.《“模拟法庭”课程设置分析》,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参见罗伯特・斯蒂文斯.《法学院: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法学教育》,阎亚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3.蔡宗廷,江保国.《模拟法庭教学的文化功能探究》载《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