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精选(九篇)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

第1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问题导向式学习;信息技术;水资源;初中地理

一、理论介绍

1.信息技术概念介绍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本次研究的信息技术主要是在教学中常用到的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丰富教学课堂,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2.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介绍问题导向式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问题情景下进行探究学习活动,旨在增强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学习效果[1]。情景导学、自主学习、精讲点拨、应用创新、提炼升华是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应用流程(图1)。为提高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应用水平,教学者应当合理设置问题,保证学习者顺利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同时教学者还需要引导学习者解决问题,深化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需要扮演好在问题导向式学习活动中的角色,积极为学生设置富有逻辑层次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保障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图1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流程图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问题导向式学习中的应用优势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教学内容、播放教学内容。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是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的学习模式。将信息技术与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贯穿在地理教学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学知识。1.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在信息技术未出现前,教师往往通过直接讲授的方式为学生介绍地理知识。然而,部分地理知识抽象性强,难以被学生吸收理解,影响学生学习质量。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出现在公众视野。而今,信息技术走进了教育领域,与教育工作进行了结合[2]。其中,初中地理教师就会应用信息技术展现关于地理知识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另外,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还会进行教学提问。通过形象化教学内容,围绕着教学内容推进提问活动,有效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2.有助于丰富地理教学资源在信息时代,网络出现了诸多地理教学资源。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集、下载地理教学资源,丰富授课内容,满足学生地理学习需求,给予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体验感。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注重根据地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问题等选择合适的网络地理教学资源,将地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问题与网络地理教学资源进行深度融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有助于突破时间空间限制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开展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以及教学提问,而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地理知识、探讨地理学习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教师能够更好地为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而且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地理问题导向式学习的实践探究—以初中地理人教版“水资源”课程为例

1.“水资源”课程介绍(1)教学内容分析。“水资源”内容位于初中地52202205(总第531期)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三节。教材内容突出人水关系,在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上,强调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带来的影响。主要内容:一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在时间方面,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年份水资源分布情况存在差异;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带来的影响。比如,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一些地区容易发生水旱灾害。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2)教学思路研究。从目前现状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并且人均占用量并不多。在此情况下,我国容易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利于充分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有必要合理管理水资源,防止发生水资源浪费现象,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其中科学调整水价有助于降低水资源浪费概率,保证水资源配置水平,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为此,相关人员需要积极落实水价调整工作。合理上调水价有利于提高水资源配置水平。但是上调水价容易引起人们热议,甚至遭受人们反对。正因如此,应当谨慎对待水价调整工作。本次重点围绕着“水价调整”设置了“城市水价调整听证会”教学情景,同时围绕着“水价是否调整”这一重点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便于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概念、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提高学生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现状的认识,使学生清楚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义。本次教学思路介绍如下:第一,初步探讨“水价是否需要大幅度调整”的问题。通过围绕着该问题进行探讨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水资源概念,清楚水资源的珍贵性。第二,研究水价高、水价低城市在空间上水资源分布特征。通过围绕着水价高低与城市在空间上水资源分布特征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第三,引导学生讨论“南方城市是否有必要上调水价”的问题。通过围绕着该问题开展讨论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征及成因。第四,探讨水价调整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之外造成的影响。通过开展此探讨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强化学生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这一现实的认识。第五,再次探讨“水价是否需要大幅度调整”的问题。通过再次探讨问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我国水资源分布现状的理解,清楚水价调整对于保证水资源利用率的认识,使学生深刻认识水资源的珍贵之处,确保学生积极地加入到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行列之中。2.课程实践活动本次围绕着信息技术开展了基于问题导向式学习模式的教学活动,旨在为以“水资源”教学工作提供指导。(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水问题”教学情景。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大禹治水”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以及由水引发的问题。其中,重点提出当代“水问题”,引发学生对“水问题”的思考。在提问后,学生需要仔细阅读与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的资料,提高对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的认识。同时学生需要探讨“大禹治水”故事中包含的水问题以及当代“水问题”。为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学生可以在网上搜索“水问题”关键词,了解更多的“水问题”,进一步增强对“水问题”的认识,获得解决“水问题”的思路[3]。(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水资源概念与价值认识。教师有必要提前准备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此之后,教师就可以在课件上展现“水价调整”问题,为学生留出时间搜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确保学生高效解决问题。课件上展现的“水价调整”问题包括:我国的水价是否有必要调整?你们怎么看待有的城市大幅度上调水价,造成水价高的原因以及怎样看待有的城市并没有上调水价,水价并不高的问题?水价高与水价低城市水资源分布特征是什么?那么其水资源分布特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在此之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探讨问题的时间。学生可以展开以下活动:学生可以借助网上搜索资料,便于科学探究“水价是否调整及原因”问题。可以在网上搜索“人类可以直接利用水”关键句,深刻了解水资源被人类利用的情况。同时学生需要按照自身理解对“水价是否调整”这一问题提出观点、看法,并与其他同学探讨、交流。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注重归纳水资源的概念,分析水资源分布特征,以及更好地清楚水资源的珍贵之处。教师需要在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水资源的概念,特别强调这里主要指淡水资源,了解水资源的珍贵之处。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还可提供诸如福州、北京、新疆等地某年的年降水量图,总结提炼关于水资源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学习框架[4]。(3)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①了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南丰北缺,东多西少。教师有必要提前准备课程资料,提出关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情况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可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南方水源丰富,还是北方水资源丰富”以及“东部水资源丰富,还是西部水资源丰富”?那么不同地区水价又是怎么样的?学生需要在网上搜索“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全国各城市水价”关键词,获得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在此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应用课程资料。在整个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选择学生应用多媒体投屏功能,展示研究结论,并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以及完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清楚全国各城市水价不同的原因,使学生清楚水资源空间分布与城市水价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能力。②了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征。教师需要在帮助学生掌握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研究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征。为完成该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师继续用多媒体展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的年降水量图和部分地区如北京、福建的多年降水量变化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地方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相信大部分同学都知道南方地区城市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这一现实情况,基于南方地区城市水资源分布情况,你们认为南方地区城市是否会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什么?另外,你们认为南方地区城市是否有必要上调水价?在提问后,学生需要在网上搜集与“南方地区是否缺水,是否有必要调整水价”问题相关的学习资料,科学分析这些问题,得出问题答案。通过一系列的探讨,学生就容易清楚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即夏秋多,冬春少,且年际变化大,认识到南方地区部分城市也会存在缺水问题,正因如此,需要通过合理调整水价的方式,帮助人们培养节约意识,避免人们浪费水源。(4)利用信息技术,探究水资源现状及影响。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资料,尤其是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关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学习资料。此外,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探究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此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讨“我国缺水的原因”,并鼓励学生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方法。如南水北调、修建水库等。对于学生而言,其需要在网上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资料,借助资料提炼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探讨活动研究“我国缺水的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对人们生产生活等造成的影响”“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在完成探究活动后,学生需要形成完善的探究结论。(5)利用信息技术,反思“水价调整”问题。在水资源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水价调整”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树立学生水资源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水资源保护能力。其中,可以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形象展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资源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发展等产生影响涉及的资料。而学生则需要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的内容继续探讨“水价调整”问题,尝试应用本节课堂学习的内容解决问题,以此更好建立完整的学习框架,提高对课程知识内容的认识。在本次提问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及时评价学生讨论内容,并合理完善总结内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技术。教师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水平,保证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科学使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课堂。为强化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系列问题,并为学生留出时间探究、讨论问题,以此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加深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的学习印象。

【参考文献】

[1]蔡海东.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问题导向式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21(26).

[2]李艳丽,李玲玲,李嘉玲.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以衡阳县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1(25).

[3]刘小刚,杨金霞.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应用对策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10).

第2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

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

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构,目的就是要营造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环境,它的建设应遵循标准规范、共建共享和保证质量的原则,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互联优势,打造新一代资源开放共享应用的资源管理平台新体系。

开放的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是由多个资源站点组成的,资源网内每一个提供资源信息的站点都是网内的一个节点,资源节点之间基于一定的信任授权关系进行资源互访和共享,是实现网内资源分布式存储、分布式管理和提供共享资源信息的服务体系。其特点是基于元数据标准规范,充分开放,充分共享,形成能上连省、国家信息资源中心,下连县市区、学校资源管理平台,横向连通史弟地市信息资源中心的一个资源服务网络体系。

在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数据的存储与分布问题,存储与分布数据的方式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应用体系结构。新型的教育资源管理平台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应用体系,可以将资源的核心元数据集中存储到一个中心节点,进行统一的管理,而资源本身的物理存储则可以采取集中和分布两种方式,既可以存储到公共资源库中,也可以保留在分布的节点或者原来的系统中,形成分布式的教育资源。整个平台系统的核心是中心节点,它的作用主要有:

资源注册所谓资源注册,就是对已有的资源进行资源编码,将一系列最基本的元数据描述信息(注册信息)添加到注册库中,注册信息包括资源名称、资源类型和资源的地址等元数据规范标准描述的所有信息,对资源进行元数据编码是实现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存储的基础。资源网内的各节点可以利用中心节点的资源注册服务进行注册,将节点资源纳入统一的教育资源库中,而资源本身可以保留在原来的系统中,不会受到任何干预。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资源本身直接存储到公共资源库中。

资源检索所谓资源检索,就是用户通过查询注册信息库,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教育资源的注册信息,并且通过存储地址或者有关描述使用的信息,方便快捷地找到需要的教育资源并加以利用。

管理公共资源库中心节点可以存储并管理所有学科所有类型的资源以及描述信息,并支持按照学科扩展的资源描述规范,可以对所有符合元数据规范的资源描述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

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

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共享和的集成平台,完全基于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技术开发规范,以数字化的各种教育资源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海量教育资源库群为支撑,以多种检索技术为手段,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对资源的建设、管理、应用和共享的迫切需求,它应该具有以下功能模块。

对资源实现元数据规范的标准编目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就是资源信息编码完全基于《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编目,这是整个管理平台的基础。

资源内容批量互换接口资源内容批量互换是资源共享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依据平台的管理功能实现中心节点和分节点之间的资源同步或资源互换,分节点之间也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资源内容的批量互换,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科目或目录进行内容互换。

资源检索中心资源目录检索中心是通过资源站点注册中心,提供多种同步策略将分布在不同节点的资源目录信息同步到中心节点的目录服务子系统,从而实现对分布于不同地点资源库目录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定位。

因特网教育资源搜索雷达因特网教育资源搜索雷达可以实现对因特网上教育门户网站、中小学网校、学科资源站点的自动发现、自动分类和动态跟踪,充分展现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分布共享的特性,这项功能通常是基于一些免费资源的搜索。

资源内容评价系统目前资源库建设的评价在网上几乎都是以发贴子的简单形式来实现的,面对这种现状,新型资源管理平台的建构将能够实现异地分时对同一资源进行量化和人性化评价,系统能够根据量化数据进行自动汇总和整理,建立满足需要的资源网络评价管理系统。

个性化资源服务构建分布式资源管理平台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共享不同的资源站点、资源平台,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根据学校对资源使用的实际需求,配合学校管理平台,完全可以开展个性化特色的校本资源建设应用服务。

资源建设的一般步骤

在系统组织实施时,主管部门应统筹规划,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为一线教师是完成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任务的主体。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一般步骤如下(供参考):

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确定教育信息的学科范围,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录的顺序划分各学科要建设的资源的详细内容。

确立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确定资源建设标准,依据标准规范描述资源的每一个具体属性。

编制评价指标编制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为“资源建设评审专家组”对征集上来的资源进行审查提供依据。此外,明确评价标准也有利于保证资源的质量。

组织培训对资源建设有关人员(如学科教师、技术组人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相关人员掌握工作的技术细节,明确资源建设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整体实施计划。

资源征集分配资源征集任务,并向各个部门下发。在任务分配时要考虑到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和任课教师的特长,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保证资源征集的质量。也可同时配发资源征集完成量化登记表,监督和评价各学校的资源征集情况。

第3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慧特征;物联网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兴起到广泛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也随之适应发展,进入智慧校园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深入分析智慧校园的智慧特征,了解智慧校园的内涵,对于智慧校园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智慧校园的发展历程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近十年得到快速发展,并进入了数字校园建设。教育信息化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现代教育体系的核心手段,是高素质、全能型人才整体培养的内在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为了构建新型教育体系,以适应和体现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数字校园、网络校园、智慧校园3个阶段。而智慧校园的构建是以集成和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智慧终端、云计算等各项高新科技技术为基础。当前我国步入大数据时代,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的校园,实现智慧校园的基础条件就是对校园信息的挖掘、分析、管理、整合。

2 智慧校园的内涵

智慧校园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将设备因素、环境因素、资源因素、社会因素及人的因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校园系统的有效手段。智慧校园主要以互联网为基础,充分利用各项信息的相关性特征,结合各平台的多样化信息传递手段及时有效地提供双向交流平台,进而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是通过信息技术来改变师生和学校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即时可见,互联协作,并为决策分析提供支撑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从技术上来看,智慧校园即通过感知技术、挖掘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结合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自动图书管理系统、智能化学习系统等,全面建设具有便捷性、及时性、高校性、综合性的院校。

3 智慧校园的智慧特征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形态,是数字校园在各种新兴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下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智慧校园能对校园物理环境全面感知,对师生群体的学习进行智能识别,同时也包括对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的智能识别,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以实现教育教学环境的智能开放以及便利舒适生活环境的建立,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实现以人为本和深度融合。智慧校园有如下特征:

3.1 智慧资源

智慧资源共生共享是智慧校园资源建设的核心,学习资源的建设、共享、管理和使用是智慧校园的核心基础。智慧校园为学习者提供完善的网络平台,作为知识存储、分类与分享手段,帮助创建各种资料和信息,实现资源的整合、分享和创新。通过智慧校园知识管理的知识系统,让整个资源库中的信息与知识透过创造、分享、整合、挖掘、分析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资源系统内,形成学校智慧循环,推动学校资源创新。

3.2 智慧学习

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让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开展,逐步泛在化。突破实践空间限制,个体与群组可以突破交流协作方式,实现有机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学习讨论课上课下结合,现实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结合。构建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与科研空间,具备支持多模式、跨时空、跨情境的学习科研环境。

3.3 智慧分析

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采集智慧校园海量数据,对资源进行挖掘与推荐分析,通过构建数据挖掘模型,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融合,同时开展合理设计及分析,以形成预测方法的智能推理,最终实现决策、管理与控制的智能化。

3.4 智慧感知

智慧校园的网络基础更强调移动互联和物联网,要为校园中人一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提供宽带、泛在的基础网络条件。各种智能感应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随时获得各种监测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对现实中各类因素的习惯特征的感知,从而实现人与物的互动,全面感知校园环境和师生活动状态,并能通过模型智能的建立对一般规律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3.5 智慧融合

智慧校园的智慧融合体现在校园内部融合和外部融合两个方面。智慧校园内部融合体现在学校的各项业务之中,以云计算和大数据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挖掘与分析,推动实现各项业务中应用的个性定制,达到随时随地随需的个性化应用,推动实现智能融合,通过智能推荐来提升管理决策的能力,以发挥智慧校园整体效能。智慧校园外部融合是在学校与外部社会的智慧融合,网络时代校园必须与社会接轨,通过和外部世界的交流互通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外部融合的具体活动包括学校之间的交流互通,学校和企业间的学习借鉴,多种手段的学习培训。通过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发展趋势和教育变革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学校的发展规划,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发展。

第4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自适应;推送;推荐;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2-0090-04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求“继续教育的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即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将从2009年的“1.66亿”增长至2020年的“3.5亿”。这样大规模的继续教育将依托各类网络教育来实现。如何为这些能力水平、年龄结构、学习风格等特征各异的学习对象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和服务,灵活适应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确保学习热情的保持和学习的发生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网络课程资源极大丰富,仅仅是在线高等教育,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就足以让任何一个学习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自适应能够较好地解决资源和学习者特征的匹配问题,提升学习者获取资源的效率,成为了在线教育的理想状态和发展趋势。

二、自适应推送

1.概念

自适应推送是指系统捕捉、判断学习者的特征、行为及其变化,自动为学习者匹配相应的资源,并以学习者能够感知、理解和选择的方式进行呈现。

2.特征

(1)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习者的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帮助、引导学习者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资源,保护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自适应。系统内规划相应的规则和算法,依据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行为及其他学习者的特征和行为,自动为学习者匹配和推送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

(3)路径优化。教师规划的初始路径作为参考路径,后续学习路径由学习者和系统依据学习者的基础和学习进程相互作用形成,更符合学习者需求。

三、相关研究领域

1.智能教学系统

智能教学系统是一种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扮演教师的角色实施个别化教学,向不同需求、不同特征的学习者传授知识、提供指导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1]。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与适应性超媒体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发展的融合。其目的就是要实时地把握学习者的经验基础、认知结构、认知风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信息,据此提供学习者在当前状态下学习新信息时最适合的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支持以及最佳的知识基础等[2]。可以说,自适应推送是智能教学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

2.教育数据挖掘

教育数据挖掘主要关注开发探索教育情境中产生的那些独特类型的数据的方法,并且使用这些方法来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和他们学习的情境。主要的挖掘方法可分为五类:统计分析与可视化、聚类(聚类、离群点)、预测(决策树、回归分析、时序分析)、关系挖掘(关联规则挖掘、序列模式挖掘、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挖掘[3]。教育数据挖掘强调将学习简化为能够被分析、且随后能够被软件所影响从而适配学习者的成分[4],是自适应推送系统的重要基础之一。

3.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就是自动联系用户和物品的一种工具,它能够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中帮助用户发现令他们感兴趣的信息,也能将信息推送给对它们感兴趣的用户。推荐算法的本质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用户和物品联系起来。个性化推荐的成功应用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存在信息过载,第二是用户没有明确的需求。[5]当前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商业领域,自适应推送强调基于教育领域对推荐技术的应用,其指导思想、应用环境、评测指标、推荐解释等与商业领域均不尽相同。

4.学习分析

学习分析是以理解和优化学习及其发生的环境为目的,对学习者及其所处情境的数据进行测量、收集、分析和报告。[6]新媒体联盟认为,学习分析是以评估学业成就、预测未来表现、发现潜在问题为目的,对学习者产生和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阐释的过程,旨在应用数据分析为教育系统的各级决策提供参考。[7]学习分析与自适应推送的侧重点不同,除了共同关注的产生适应性学习内容外,学习分析还重点关注危机学习者干预和决策支持等,相对关注的范围更广,指导决策的层级也更加丰富。

四、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的一些自适应学习系统主要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知识背景和兴趣,以及学习者的学习信息和行为构建学习者模型,通过个性化推荐或自适应导航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呈现、教学活动、学习环境、学习者评价等,并以某种方式进行展示或标注。[8]

美国教育部的《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认为,自适应学习系统和个性化学习属于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的高级应用,是教育大数据相关研究的终极目标。[9]典型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包括六个组成部分:①内容管理,提供个性化的学科内容和评价。②学习者学习数据库,存储基于时间标记的学习者行为。③预测模型,联合人口统计数据和学习者行为数据来进行追踪和预测。④报告服务,为各类使用者提供可视化反馈。⑤适应性引擎,根据学习者的表现水平和兴趣发送材料,确保后续学习的提高。⑥干预引擎,允许干预或改写自动化系统以更好地服务学习者。

国内的研究从理论、模型、原型到系统相比于国外并没有大的突破。余胜泉提出适应性学习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学习诊断(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内容的动态组织(根据学习历史、认知风格)、学习策略(传授式、探索式和协作式)。[10]谢晓林等提出适应性学习系统包括运行层(含适应引擎)和存储层(如图1)。姜强认为研发自适应学习系统的关键在于用户模型和领域模型。依据学习风格和知识水平进行了用户建模,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和本体技术进行了知识建模。[11]

上海交通大学檀晓红等认为“个性化导学系统”应包含:初始知识域建构模块、个性化的知识域生成模块、个性化的学习路径生成模块、历史学习记录模块、知识结构水平评估模块和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模块。[12]系统的设计以知识点为核心,根据对学习者学习行为数据的分析和学习效果的测试,判断其知识结构和水平,从而进行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同学推荐。

总的来说,对于自适应系统,研究者关注了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存储、学习内容呈现的对象、学习内容呈现的依据、学习内容呈现的规则和学习内容呈现的方法。[13]这些研究具有很好的启迪和指导作用,然而,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①由于用户行为的复杂性和其所处环境的噪音等,用户模型的构建通常不存在通用的建模方法,如何提取用户最核心的要素加以描述和表示?②不是什么样的资源都能直接进行匹配,资源的构建、存储和提取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也是制约自适应系统研究大多处于理论层面的重要原因。

五、推荐系统的研究现状

推荐系统当前主要用于电子商务、音乐、视频网站,社交网络、个性化阅读等领域。利用用户行为数据、用户标签数据、上下文信息(时间信息、地点信息)、社交网络数据等对用户的兴趣、行为进行预测,从而进行物品或好友的推荐。目前主流的推荐系统有表1中的三类。

每种基本方法都各有利弊,有的存在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能力问题,有的存在放大效应问题,同时,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信息。构建一种混合的系统,结合不同算法和模型的优点,克服相应的缺陷和问题,不失为实践中的解决办法。[14]

六、网络教育系统的特征

网络教育系统与商业系统相比,用户特征集中,数据来源明确,其所应用的教务管理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为学习者特征数据的采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能够做很多相关的设计。比如杨曼等就曾应用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进度数据,平台、课程的登录频率及时间,提交作业的百分率,发帖情况等来构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评价模型,判断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管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效率等[15]。而且,网络教育系统学习者相对比较稳定,服从性和参与度较好,通过一些教学、教务管理功能的设计,可以诱发更多的学习(行为)数据。并且可以通过测试、问卷等方式获取和印证更多的特征。

网络教育系统的资源匹配能力与所采用的教学系统及课程组织形式紧密相关。例如,贺媛婧依托Moodle平台中的学习者学习记录,通过个性化的推荐技术预测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兴趣度,然后按照兴趣度从大到小进行资源推荐。[16]事实上,平台推送的资源可以有三个层次:方案级、课程级和内容级。从某种意义上讲,推送课程级资源相对比较容易。然而,推送内容级资源可能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最需要也是最难的。需要课程本身的设计是模块化的,并且知识点相互关联。只有在资源设计中埋下了行为选择的可能,依托平台的支撑才能够实现内容级资源的推送。余胜泉等基于学习元平台的生成性课程设计与实施就是在这个方向上的实践。[17]在平台功能的支撑下,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才能得以显现。

七、自适应推送系统的设计

基于网络教育领域的特征,其自适应推送系统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学习者特征、资源特征以及推送算法。建立算法的前提是由平台系统和资源端配合提炼出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行为。

从网络教育的教学教务管理平台中可以获取学习者的统计特征、偏好特征、知识特征和目标特征,学习系统可以读取、测量和记录学习者的行为特征,综合起来,可以形成学习者特征模型。因为网络教育教学一般按照地域、年级和专业来组织,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可以采用基于用户的算法(比如协同过滤算法),通过借鉴相似偏好的其他学习者的选择来为当前学习者进行课程和内容的推荐;考虑到网络教育的学习者具有可交互性(比如为学习者提供搜索功能、提供多路径供选择或做问卷调查等),也可以采用基于知识的推荐来为学习者选择推送的课程、内容或学习路径。

对一门课程的内容或学习路径做推荐,需要将课程资源模块化处理。一方面对资源的特征、属性进行标注(基于人工或借助语义技术);另一方面对资源的呈现做设计,依托平台功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行为偏好的机会。以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技术》课程为例,课程设计了三条彼此相通又各自独立的学习路径,在课程学习的任何环节,都可以快速切换,灵活选用。“循序渐进”路径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来呈现学习内容,适合初学者;“个性选择”路径按照知识的脉络提供,强化了知识的关联关系;“学以致用”路径按照主题、任务组织知识,增加了学习者问题解决的体验。

1. “循序渐进”路径

在循序渐进路径中,保证知识点的覆盖度,标示重难点,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进度(见图2)。

2. “个性选择”路径

在个性选择路径中,采用图形化的无序树形导航(见图3)。导航可进行展开、收缩交互操作,同时,支持知识点的名称检索,充分展现学习者个性化特征。

(1) 学习者可以按照感兴趣的内容逐层进入。了解每一个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关联关系。

(2) 也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从检索结果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直接进入学习。

3. “学以致用”路径

在学以致用路径(见图4)中,以“实战、实效、实用”为目的。比如局域网的组建,示范按照局域网的生命周期进行设计,对步骤、流程进行讲解,对操作细节进行演示后,提供实际企业案例,设计组网任务。

通过记录学习者在不同路径上的学习行为,可以较好地识别学习者的个性特征,成为了下一步自适应推送的有效铺垫。比如,个性选择路径,可以得到学习者相应知识点的学习状态,为他推送相关知识点。对于选择学以致用路径的学习者,可以为其推送其他相关知识领域实操为主的课程等等。

在网络教育领域,自适应推送系统的应用符合以学习者为中心,服务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目标和趋势。但自适应推动系统的成熟需要学习者、资源和算法三个方面研究的共同进步。对于网络教育来说,资源的设计和处理难度最大,一方面有赖于技术(比如语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另一方面,还要赖于人的投入和创造。

参考文献:

[1]智勇.分布式学习环境中的智能授导系统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陈仕品,张剑平.智能教学系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7(10).

[3]葛道凯,张少刚,魏顺平.教育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Siemens, G., and R. S. J. d. Baker. 2012. “Learning Analytics and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Towards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NY: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252-254.

[5]项亮.推荐系统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6.

[6]Siemens,G.Knewton-the future of education?[EB/OL].http:///?p=126.

[7]The New Media Consortium.Horizon Report:2013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

[8]姜强.自适应学习系统支持模型与实现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9]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 [DB/OL].http://ed.gov/edblogs/technology/files/2012/03/edm-la-brief.pdf.

[10]余胜泉.适应性学习――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00(3).

[11]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7(10).

[12]檀晓红,申瑞民等.网络教学中基于非零起点的个性化导学系统(专利)[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13]陈品德. 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14]Dietmar Jannach Markus Zanker, Alexander Felferning Gerhard Friedrich(著),蒋凡(译).Recommender Systems: An Introduction[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15]杨曼,勾学荣,李建伟.基于网络在线学习的学习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3-19.

第5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 武法提教授曾将网络学习资源以知识传递的顺序和组织的方式分为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学习资源,网络课程作为网络学习资源的主要形式也可分为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网络课程。调查发现,现今的网络课程多为结构化形式,非结构化网络课程对人们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名词。

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所需的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是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结构组织起来的,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如果所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包含图形、图像、声音等其他媒体信息,那就成为一个超媒体系统,超媒体就是多媒体和超文本的组合。以超文本方式组织的信息资源和传统的印刷书籍记载的信息不同,它是根据信息相互间的联系而不是按照顺序来组织和展示的信息资源网。网络超媒体系统结构特征决定了网络课程有着非结构化的特点。纵观当今的网络课程,大部分是按照结构化的形式设计与开发的,按照教科书的章节顺序放置相应的学习材料,只是课本的简单搬家,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带来很大的不便与束缚。基于这种现状,本文提出非结构化网络课程。

1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概念

目前关于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只能从相关概念来界定。首先要明确网络课程的概念。网络课程属于课程的范畴,关于网络课程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与说法,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2000年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对网络课程的定义: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非结构化是网络课程学习资源组织的一种方式。所谓的“非结构化”,并不是说这类学习资源是没有结构的,事实上任何学习资源内部以及与其他学习资源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也因此具备各种易于表达或不易于表达的结构。通常线性结构和树型结构是易于表达且规则的,这种类型的资源也易于获取和存储;而网状结构则是一种复杂的、无规则的、稳定性较差的结构,这种类型的资源之间看似相关性较弱、难以用类似关系型数据库等结构化的方式来获取和存储,因此以“非结构化”一词来概括这种结构模糊的状况。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是依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将教学内容进行划分,以知识点的形式加以编制,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知识点的逻辑特征结合起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页面链接方式表现知识点的排列顺序及其呈现方式,使教学内容有系统,便于学习者进行学习的网络课程。在这种组织方式下,学习者的学习路径是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确定的。

2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特点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资源以非结构化的方式呈现。依据非结构化的特性,可以总结出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特点。

2.1 学习资源的复杂多样性

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所需的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是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结构组织起来的,学习资源的多样复杂性在给学习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学习者带来许多问题。学习者可能在获取信息的时候难以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或者是不能很快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有的甚至在信息搜索过程中偏离了原来查寻的目标。

2.2 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和探索性

网络学习资源呈非结构化的方式呈现,这要求学习从传统被动的、线性的、孤立静止的转变成自主的、反馈性的、交互性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超文本正是模仿人脑的联想思维,用网络结构组织管理信息。因而这种非结构化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发现和探索式的学习,为学生发展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创造条件。

2.3 学习的自主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地记录外界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学习是按自己的需要、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的。因此在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学习中要倡导自主学习的新观念。知识中的关键标志和链接点使知识更加灵活,这使得学习者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出发,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而是转变成探寻、研究、整理信息的过程。

2.4 认知的灵活性

知识组成的多层次性体现了学习认知的灵活性。超媒体把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习者可以顺着链接多维度、多途径地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因为知识点之间的超链接使得同一知识可以由不同的路径得到,这种搜寻知识的方式不是固定的,对知识的理解是多角度的,它要求学习者在探索环境中充分发挥认知灵活性。

3 小结

非结构化网络课程是不同于一般的结构化网络课程,非结构化网络课程是依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将教学内容进行划分,以知识点的形式加以编制,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知识点的逻辑特征结合起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页面链接方式表现知识点的排列顺序及其呈现方式,使教学内容有系统,更便于学习者进行学习的网络课程。由此可见,非结构化网络课程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EB/OL].[2010-11-20].

[2]周榕.基于Web的教学学习资源设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5-68

[3]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大学教学,2005(1):16-21

第6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信息时代;中学图书馆;管理策略

中学图书馆是整个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服务教学和全校师生的一个重要机构。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存储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技术发展不可缺失的力量,对中学图书馆的资源结构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 信息时代中学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1、管理模式的滞后

目前而言,由于硬件配套设施跟不上,加之大多数中学图书馆的藏书多为纸质图书,管理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上,这就造成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低下、资源利用率不理想的现状。图书馆的设备落后,跟不上社会形势的发展,严重制约了中学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2、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业务素质普遍偏低

信息时代背景下,对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管理理念才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然而,目前在我国的中学图书馆中,管理人员的学历和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其管理服务的理念始终停留在传统的固定式的服务模式上,跟不上网络环境和教师学生的变化需求,严重桎梏了中学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3、数字化水平偏低,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过少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图书馆被全社会高度关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对网络、数字等信息技术的要求很高,而中学图书馆通常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力量。而且,在资金和人员的投入上也十分的紧张。

2 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1、文化特征

图书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图书馆作为传播文明的重要场所,承载了人类文明和信息知识,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

2、教育特征

中学图书馆最重要的功能是服务教学,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因此,中学图书馆更应突显教育性。一方面,帮助学生丰富课外知识、拓展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教师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需求。因此,中学图书馆的建设需要适应教育教学、科研需求,这样才能真正拓展学生视野、提升教师技能。

3、数字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容量和信息传播呈井喷式发展,中学图书馆面临技术和管理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各种知识不再局限于纸质文献,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成为中学图书馆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特征不断显现,从而使信息资源海量化、动态化,增强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3 信息时代对中学图书馆的影响

1、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的管理由传统型走向复合型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学图书馆在图书编目、流通管理中逐步实现了电脑操作自动化。有些中学图书馆还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实现了图书馆局域网与校园网、因特网的链接,使图书馆具备了电子信息采集、整理、加工、储存的技术和能力。传统图书馆与底滞际楣莶⒋妗⒒ゲ梗并有机结合为一体,形成复合型图书馆,这是未来中学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

2、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的电子出版物所占的比重加大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图书馆藏书打破了传统出版物一统天下的局面,电子出版物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比重将会越来越大。电子出版物的优势在于容量大、体积小,能同时满足多个读者的需求。在读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读者的文献选择日益个性化的今天,任何一家图书馆即使是学校这样仅限于老师和学生为服务对象的图书馆也无能为力去满足他们对全部文献的需求,因此馆际协作资源共享将是解决读者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图书馆解决资源不足的有效手段。

3、信息时代下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图书馆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既懂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因此,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图书馆馆员成为既懂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懂网络技术兼具其他学科专业技术的复合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供服务。

4 信息时代下加强中学图书馆管理的策略

1、增强现代服务理念

在信息时代下,对于中学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人员来说,要不断学习,紧跟社会和科技发展新潮流,掌握最新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使图书馆服务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相结合,开拓新局面。新形势下的图书馆服务业要开展多种服务方式,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图书馆管理的实践中走出封闭的圈子。中学图书馆的受众是全体师生,而非仅对教师开放或仅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开放。

2、不断提供富有特色的信息资源

中学图书馆的资源结构,应该既能满足学校教学与教研的文献信息需求,又要兼顾广大师生文化娱乐生活的兴趣。首先是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着重的选购一些与中学教育相关的全文或文摘数据库供师生检索利用;其次是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对互联网相关信息进行跟踪,然后经细致筛选、过滤,有选择地下载;最后是进行加工、整理、编辑,形成富有特色的专题信息库。

3、加快馆际间的数据库建设,实现各校网络资源的共享

电子化信息资源的核心是数据库的建设。目前,各中学的图书馆根据本校的实际科目情况,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随着图书馆网络技术的运用,逐步的数字化特色馆藏,建立自己的馆藏网上信息导航、专题数据库和书目数据库。同时,在保持自身馆藏的特色性、实用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各个中学图书馆的网络对接和资源共享,实现大范围的中学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互借共享。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化已成为时展的主流,数字化图书馆也将成为中学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应该从政府、资金、技术、学校、管理人员等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对图书馆进行现代化的数字管理,不断推动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数字图书馆向着规范、快捷、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奇.图书馆网络化与资源共享之我见.图书馆论坛,2000(3)

[2]刘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变革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1)

[3]樊绍明.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服务模式必然趋势.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5)

第7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

一、持续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确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独列为一章,进行专门阐述。刘延东同志也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进一步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改革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革命,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在《“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明确把“三通两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去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和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部际协调小组。今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在“宽带中国2013年专项行动计划”、“信息惠民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中,都把教育信息化列为重点建设内容。教育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了由科技司、财务司、基础二司、教师司、中央电教馆、信息中心等多个司局和直属单位齐抓共管的协调工作机制。全国20多个省(区、市)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各部门责任,多方协作,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顺利实施。

多年来,教学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师资力量不足一直是基础教育难以攻克的薄弱环节。许多教学点教师对教育怀有极大的热情,对农村孩子投入了全身心的爱和关怀,但限于教学条件和自身水平,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丰富的教育。去年底,财政部、教育部全面启动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由中央财政划拨专项资金,为全国6.7万个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传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支持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利用项目设备和资源,至少开出1门之前无法开出的课程,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要求。9月2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通过教育电视台、卫星和项目网站传送到各教学点,标志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和资源正式投入使用。可以说,这个项目为教学点输送的不仅仅是教学资源,更包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教学点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

(三)信息技术应用的沟通交流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去年9月,在深圳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遴选了各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通过展览演示、论坛交流、技术讲座和成果体验等形式,多维度、多层面地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搭建了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两天半展期,共吸引了6万余人次观摩,受到各界充分肯定。刘延东同志对展演活动高度评价,并做出了“切实做好推广工作”的批示。今年启动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巡展活动”,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秀应用成果,展示给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让更多的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和基层教育工作者了解、体验和学习这些优秀成果,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各地也做了许多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三通两平台”建设取得可喜进展。

有关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相互协调配合,“宽带网络校校通”依托各类项目进展顺利。中国电信计划今年实现6万所学校接通宽带,工信部在“村村通”工程中支持5000所学校免费宽带接入,财政部、教育部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备电子白板。“优质资源班班通”通过“专递课堂”、“名校课堂”、“名师课堂”等三个课堂的建设和应用,典型引路,稳步推进。首批“优秀网络课程及资源征集活动”征集到的资源正陆续上线,第二批优质教育资源征集工作也已启动。“网络空间人人通”是在网络时代下对学生学习、老师教学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新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超过300万个各级各类网络学习空间。去年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并面向全社会征集了近万条资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已顺利投入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 信息管理系统”也即将投入使用。

(五)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通过“国培计划”和各类专项,累计对600多万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培训内容不断丰富,网络方式广泛应用,培训效果进一步增强,全面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今年,我部还组织了7期“教育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信息化职能处室处长、地市教育局长、部分区县教育局长等近1000人进行了集中面授培训。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十二五”教育信息化整体目标的坚实基础。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还处在起步阶段,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一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不够;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宽带入网率不高,同时也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四是不少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五是统筹管理比较薄弱,重复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比较突出,共建共享的良好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下大力气解决。

二、坚持应用导向,明确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要求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基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能力十分??要的时期,打好这一时期的基础,对于培养新世纪人才、增强国家软实力意义重大。现阶段基础教育的重点任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离不开信息技术。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同时,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弥补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资源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让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也能逐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更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此项工作摆在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不仅要投入经费、配备设备、建设资源,关键是在教与学主战场的应用,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让信息化手段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如果仅仅是在教与学的搞点应用,或者是搞点展示性的应用,那绝不是教育信息化真正的应用,更不是发展的方向。应用既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和方向,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

去年,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统筹规划部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任务。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坚持育人为本,以应用为导向,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为此应明确以下几项重点任务:

(一)实施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日前,中央财政已经下拨了项目2013年的补助经费,各地要加快实施进程,保证每个教学点设备接收到位。针对教学点选用教材不完全统一的实际,加快多版本数字教育资源的征集和开发。加强教学点教师应用能力培训。积极探索提高教学点教育质量的应用机制。一定要下大力气把这件事抓好,抓出成效,通过这个项目,改变教学点的教学面貌,使教学质量有个质的飞跃。

(二)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

做好优秀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开征集和遴选,通过整合、征集、购买、开发等多种方式,逐步建设完成符合新课标要求与新版教材相配套的数字资源,为农村教学点、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分别提供适用、实用、好用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应用模式,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的应用变成日常教学行为。同时,重点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建设。资源建设一定要充分吸收学科专家、课程专家参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以提高资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应用。

探索建立“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建设机制。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支持,为学校建设基本的网络教学环境。建设集空间建设服务与优质资源服务于一体,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网络学习空间,完善空间的改进、升级和服务能力。在现有数字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采取资源开发与征集遴选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建设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和各类资源开发者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资源免费使用和有偿使用相结合的格局。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部署,重点建设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为中央、省、地市、县、学校五级提供应用服务,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管理系统。

(四)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要把学科教学培训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结合起来。要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国培计划”要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一个重点,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教师不同教学水平和实际需求,结合网络学习环境与优质资源建设,以案例为主,开展分类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别要按时完成教学点教师的全员培训和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学校40%以上教师的培训任务。

三、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必须充分发挥多部门的作用,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的基础上协同推进。基础教育部门的同志要把握好应用方向,统筹各方力量,组织好信息技术企业、电教馆和信息中心做好技术支撑和应用服务,尤其是要服务好课堂教学。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基础教育信息化运维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制定好设备运维、网络租用、资源购置等相关费用的配套政策,探索通过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支付基础教育信息化经常性支出的办法。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起步晚,基础设施条件仍然不足,不同地区之间 更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更加薄弱。因此,各地要在重点抓应用的基础上,按照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充实硬件建设,逐步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

(二)试点引导,以点带面。

通过“试点先行”的办法,探索机制、培育典型、总结经验。去年的深圳展演活动中已经涌现出许多典型案例,包括此次现场会上的香滨小学,他们已经探索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要注意及时进行总结和梳理,将这些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提升到可供学习、借鉴和实践的高度,通过试点培育一批骨干学校、骨干教师和骨干课程,探索信息技术在不同条件下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各地要在工作中积极推动本地区的中小学校,在各自的教学活动中学习、使用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在学习中体会,在思考中凝练,在实践中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三)规范管理,强化指导。

各地要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着眼长远、总体规划、系统设计,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和专业指导,切实将教育信息化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到领导到位、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统筹有力。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在硬件建设,推动的方式主要是项目驱动。随着中小学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工作重点也要适时予以调整,转向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主体角色转换等内涵发展方面上来,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各地要探索建立“强化应用”的新的管理模式,理顺各方关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要进一步强化专业指导。充分发挥教研队伍的作用,不断加强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研究,教研人员要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教师进行实践,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本地区进行宣传和推广。要鼓励中小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课堂教学和其他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氛围。中小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调动他们自觉不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促使教师逐步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变成常态化的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书能力和育人水平。

第8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 教学 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122-01

高职教育中,实践和研究的重点逐步由技术与资源建设转向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很多学校应用多媒体技术、局域网和因特网等现代化信息设施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

1 信息化教学模式及其特征

1.1 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比较

信息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信息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1-2]。随着信息化技术进入课堂,“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取代了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监控整个教学进程。学生是知识传授的对象、被动接受者。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教材决定教学内容,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内容。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设计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交流方式,是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拥有大量的经过教师选择、设计的学习资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既是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1.2 信息化教学模式特征

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涉及到信息技术、现代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再维持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全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与教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必然要求有高质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之相适应[3-5]。

2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与学

2.1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学习特点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完成学习,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的难度、进度,并可以随时通过QQ、Email等互联网应用程序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

信息化教学的学习以信息资源为支撑:教师将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文件,存放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中,学生通过提取教学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是一种完全的双向教学模式,可以24小时全天候在校园网上进行。

信息化教学的学习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主线:学习是围绕某个真实问题或任务为中心而展开的。教师不断引导和激励学习者探索,从而使学习者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此任务举一反三,学会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化教学的学习强调学习: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提高。

2.2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的设计过程分为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过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过程图如图1所示。

前端分析包括学习需求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分析。学习需求分析是根据调研报告,确定专业职业面向、专业就业岗位、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根据学习者实际能力,设计相应的学习问题、情景问题,设计相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学习目标分析是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有关的知识内容。

教学内容设计是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涵盖了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和学情分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设计是根据学习目标、学习环境、专业与内容特点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环境与资源的设计是基于问题或任务驱动的学习,利用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丰富的资源组织教学。信息化教学评估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评价过程重在学生的发展,轻甄别功能,多元化评价主体,促进教学与学习反思,重视过程、提倡发展。

3 结语

由于教学科目与教学内容的不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步骤及评价要点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应是灵活的,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遵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运用科学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进行实施,从而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孟琦.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解读与对策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8(1):58-61.

[2] 周海涛.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的建构[J].辽宁教育研究,2001(7):52-53.

[3] 黎加著.教育技术教程―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9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资源分类;K最临近分类法;类别特征模型;机器学习

引言

为了实现教学网络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分类是教学网络资源组织管理的重要方法。由于教学网络资源多维性、动态性、交互性的特点,使得教学网络资源分类体系缺少逻辑性和规范化,不能揭示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①类别设置缺少规律性。教学网络资源分类中,其类别设置往往同时采取多个标准,每个标准在使用时又并不完整,有时甚至列出不同等级的类别,使得类别的设置显得很混乱,缺乏逻辑性和规律性,从而影响用户查找信息的效率。②类名不规范。有些类别有多个名称,其归属也很随意,不利于用户的检索。③类别没有注释或提示,用户不能直接找到所需类别,必须逐级翻寻。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分类体系,来组织管理教学网络资源。

K最临近分类法概述

现有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K最临近分类、决策树归纳法、贝叶斯分类法、遗传分类法等,各种方法分别适合不同的数据模型。[2]

K最临近分类法(K Nearest Neighbor,KNN)是基于类比学习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类别样本用n维数值属性描述,每个样本表示为n维空间的一个向量,这样所有的类别样本都存放在n维模型空间中,给定一个待分类资源,K最临近分类法搜索模型空间,找出最接近待分类资源的k个类别样本,待分类资源就被分配到k个最临近样本的最公共的类中。当k=1时,待分类资源被指定到模型空间中与之最临近的类别样本的类中。该方法的优点是容易实现和训练快速,并且该方法的启发性搜索是简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如果将所有的类别样本都存起来,分类器就变得笨重并且反应变慢。其次,对于高维向量的资源,对分类起主要作用的维数远远低于资源本身的维数,相当多维对于资源分类意义不大甚至成为噪声数据,这将增加分类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分类方法

本文对K最临近分类法做简约化处理,取k=1,并对类别特征模型构建和分类算法做出如下改进。

1.类别特征模型构建

K最临近分类法是通过搜索与待分类资源最临近的(相似度最大)k个类别样本来分类的,因此分类的准确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类别特征项选取的合理性和分类算法的科学性。相关学者提出了许多选取类别特征项的方法:有的提出了基于CHI概率统计选取类别特征项的方法[3];有的提出了基于互信息差值选取类别特征项的方法[4];有的提出了基于正交质心算法选取类别特征项的方法。[5]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为类别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按一定的算法从样本集中训练得到类别特征项,建立类别特征模型,本质上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是从一定数量的样本出发,而不是从类别层次出发来考虑类别特征项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因此训练得到的类别特征项的权威性和合理性无法验证。本文考虑将人工和机器学习结合起来构建类别特征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在领域专家的帮助下,采用人工的方法选取类别特征项。

在领域专家的帮助下,综合考虑重要性、代表性、权威性、合理性等因素,人工选取类别特征项。考虑到不同的特征项对类别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因此把类别特征项分为三部分:一级核心特征项、二级核心特征项和特征项。其中,特征项具有一定的类别特征信息,但不丰富;二级核心特征项含有比较丰富的类别特征信息;一级核心特征项含有最丰富的类别特征信息。通常情况下,特征项占大部分,而一级、二级核心特征项只占其中的小部分。类别特征项以关键词来表示,如下所示:

其中,Cj表示类别j,CjF、CjS和CjN分别表示类别j的一级核心特征、二级核心特征和特征,kjFx、kjSy和kjNz分别表示类别j的第x个一级核心特征项、第y个二级核心特征项和第z个特征项,l、n、m分别是一级核心特征、二级核心特征和特征征项的个数,λf和λs分别是一级核心特征项和二级核心特征项的权重,由第二个步骤训练得到。公式(2)则表示CjF、CjS和CjN互不包容。

(2)在小样本集环境下,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训练类别特征项权重。

设训练集包含num个样本,Tr={D1,D2,…,Dnum},权重向量λ=[λf, λs]T,最优权重向量为λbest=[λfbest, λsbest]T,权重增量(训练步长)λa=[λa1, λa2]T,训练集人工标定类别向量Vt=[t1,t2,…,tnum]T,训练集分类结果向量Va=[a1,a2,…,anum]T,预测误差为Eo,最小误差为Emin,分类误差为E,计算公式如下:

为了得到最优的λf和λs,在小样本集环境下,训练方法如下:[6]

(a)初始化: λ=[1, 1]T, λa=[1, 0.5]T, λbest=[1, 1]T, Eo=1, Emin=1, times=0;

(b)while (E o>0.05 or times

(c) times++;

(d) Va=Class(Tr, λ); //调用分类函数对训练集进行分类

(e) 按公式(3)计算分类误差E;

(f) if (E< E o) λ=λ+λa;

(g) else λ=λ-0.5λa;

(h) End if

(i) Eo =E;

(j) if (Eo < Emin) {Emin =E; λbest =λ;}

(k) End if

(l) End while

训练结束之后,λbest=[λfbest, λsbest]T就是得到的最优核心特征项权重。

2.分类算法

分类算法是计算待分类资源与类别的匹配程度(相似度),将待分类资源分配给与之最匹配的类别。那么资源分类则转换为计算待分类资源与类别特征模型的相似度问题。待分类资源Di与类别特征模型Cj相似度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度包括三部分:待分类资源与一级核心特征的相似度、待分类资源与二级核心特征的相似度以及待分类资源与核心特征的相似度。

三者计算方法类似,因此这里只讨论计算待分类资源与一级核心特征的相似度。

相似度计算公式如下:

该公式在计算Di与CjF两个向量的余弦相似度的基础上,引入特征权重λf以表征一级核心特征、二级核心特征和特征不同的重要程度。

实验验证

1.实验方法

为了检验所提出的分类方法的有效性,笔者以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http://.cn/)为实验数据源,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从该网站的远程教育、数字校园、精品教材、院校改革等栏目中下载了3213个样本,以保证各栏目样本分类正确。然后下载其他非栏目样本400个,掺入栏目样本中。实验原始数据如下:远程教育栏目489个样本,数字校园栏目1203个样本,精品教材栏目429个样本,院校改革栏目237个样本,名优设备栏目188个样本,产业升级栏目31个样本,企业创新栏目217个样本,国际合作栏目52个样本,国家战略栏目94个样本,地方行动栏目273个样本,其他非栏目样本400个。

2.性能评价指标

为了评价分类方法的性能,分类结果的统计数据一般采用关联表来表示,如下表所示。其中,真正确tp(true positive)和真错误tn(true negative)表示分类正确的样本数目,伪正确fp(false positive)表示被错分为栏目类的非栏目样本数目,伪错误fn(false negative)表示被错分为非栏目类的栏目样本数目。

网络资源分类的性能评价可以参考信息检索的性能评价指标:查全率(recall)和查准率(precision)。这种评价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具有通用性。[7]

查全率定义为分类正确的样本数量与该样本数量的比值,反映了对分类方法某一类别的识别正确程度。

查准率定义为分类正确的样本数量与分为该类别的样本总数的比值,反映了分类方法对非栏目样本的排斥能力。

此外,查全率和查准率还可以采用一个更全面的综合度量尺度F测度(F Measure)。F测度定义为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函数。

3.实验结果

实验样本包括远程教育、数字校园、精品教材、院校改革等栏目的3213个栏目样本和400个非栏目样本,特征空间总维度为100。实验分别采用本文提出的分类方法(以下简称为方法1)和K最临近分类法(以下简称为方法2)对3613个样本进行分类,方法1和方法2的查全率、查准率和F测度等性能评价指标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和方法2比较而言,方法1具有较好的栏目识别性能和分类效果,各项性能评价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各栏目的Recall基本上达到80%以上,Precision达到90%以上,F达到85%以上。在实验中发现,个别栏目如企业创新、国家战略等,分类效果欠佳,Recall、Precision等较低。分析表明,是由于建立类别特征模型时选取栏目特征项不够科学造成的,即未充分考虑栏目特征项重要性、代表性、权威性和合理性等因素。因为这部分工作是由人工完成的,所以受主观影响较大,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此加以改进。从总体上讲,方法1达到了较好的分类效果,在一定程度避免了非栏目样本的误判所引起的栏目模糊效应。实验表明,在行业网站中,尤其是门户网站,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结束语

针对教学网络资源多维性、动态性、交互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分类方法。采纳K最临近分类法的基本思想,在领域专家的帮助下,综合考虑重要性、代表性、权威性、合理性等因素,从类别层次出发人工选取类别特征项。在小样本集环境下,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训练类别特征项权重。在向量余弦相似度的基础上,引入类别特征权重以表征一级核心特征、二级核心特征和特征不同的重要程度,计算待分类资源与类别的匹配程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得出:本文提出的分类方法具有较好的栏目识别性能和分类效果,查全率、查准率以及F测度等各项性能评价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帆.信息存储与检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方金城.分类挖掘算法综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6,2(1):73-76.

[3]钱晓东,王正欧.基于改进KNN的文本分类方法[J].情报科学,2005,23(4):550-554.

[4]胡鑫.中文文本分类的特征选取研究[J].甘肃科技,2006,22(5):119-120.

[5]余俊英,王明文,盛俊.文本分类中类别信息特征选择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41(3):144-148.

[6]万乐,刘万春.类别特征词权重加权文本分类方法[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6,(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