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训练大脑思维记忆力的方法范文

训练大脑思维记忆力的方法精选(九篇)

训练大脑思维记忆力的方法

第1篇:训练大脑思维记忆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全脑训练;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多年来,基础教育的焦点问题就是减负与提质。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我们的课堂活动多是以读、写、算为主,教科书多是以知识体系构架,教学形式多是依赖语言的沟通。研究表明,这种传统教育方式是以左脑教育为主,其特点是学习速度慢,接收的知识缺乏全局性、系统性,它所培养出的人大多停留在运用知识阶段,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学习任务量大与左脑式学习效率低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学生学业负担重的原因之一。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如果不能减少学习内容、降低素质标准,就只有从开发大脑潜能、改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方面进行突破。

在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组的引导及悉心扶持下,从2008年起,我校开始致力于借助全脑训练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实验研究。以课程的重新构架为突破口,在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上,以“促进全脑开发的校本课程”为载体,开发了具有科学性的全脑母语校本课程体系,逐步深入践行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教育的理念。

一、架构全脑母语校本课程体系的科学依据

开发全脑母语课程这一研究项目除了提升学习力这一方向性标志,还有三个关键词,即全脑、母语及课程。

1.关于全脑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美国斯佩里博士由割裂脑实验得出结论:左右半脑有不同分工,具有明显不同的思维能力。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假如我们能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研究表明,人类大脑90%以上往往处于休眠状态。基于以上观点,积极向脑认知科学借力,变左脑学习为全脑学习,优化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效能,这便是我们引入全脑教育的宗旨。

2.关于母语

研究证明,汉语言文字独具特色:第一,汉字信息密度大;第二,形体个性突出,感知快捷;第三,汉字稳定、持久、易记,汉语固定词组简短、量多、易识;第四,汉字属表意文字,汉字的图像信号主要由右脑分管,可不经语言区而直接进入思考区,节省阅读时间。研究显示,汉文阅读速度是英文阅读速度的1.6倍。长期以来,围绕我们的母语――汉语的学习“性价比”的评价,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总体可归结为两种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汉语的文化附加值是独一无二的,即便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汉语学习对人的发展功能也是西方语言无法比拟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汉语的固有特征是我国基础教育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我们的学生要花费比表音文字作为母语的学生多得多的精力来掌握我们自己的语言。如何基于汉语的优势特征,赋予母语学习更多的发展功能,是我们当代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提高学习效率的路径。

3.关于课程

如何实施才能让思考落地为行动呢?我们的做法是把全脑训练方法嵌入母语环境中,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设定不同年段的训练任务,形成和常规语文课程互为补充又独具价值的新课程。以全脑为理念、以母语为训练语境,决定了课程的名称最终以“全脑母语”来命名。全脑母语课程与常规语文课程虽然同源,但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看出,这门课程从课程内涵上指向脑潜能的开发;课程目标上更侧重学习力的提升;学习方式上更侧重方法训练;教师角色定位为方法训练师;同时,在学生识字、积累、阅读的总量和效率上都有更高的要求;在课程功能,全脑母语课程更侧重眼、脑机能的训练以及注意力、记忆力、阅读能力以及学习动力的提升。在实际效果上,全脑母语课程承担着为语文课程大幅减压、为其他课程有效助力的功能。

二、全脑母语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1.提供适切化的内容与方法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心、脑发育程度,学校按低、中、高三个学段设置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认知原理、学习方式、能力发展等方面此系列课程与常规语文课程对比,做了清晰的设定与区分,两者互补共生,见表1。

《科学识字》课程在低年进行,用两年时间完成小学六年的识字总量,但不要求会写。课程实施中,每课10~30个汉字,巧妙编排在1~2则故事中,做到随文识字,边识字边阅读。识字过程跳过拼音、笔顺、偏旁、结构等常规课堂的学字步骤,通过以读促记、全脑直映、高频字带字、分类联想等有效方法实现集中、提速识字。超前完成识字任务为学生提前阅读奠定基础,见表2。

《科学记忆》在中年级进行。以经典诗文、成语词汇做为训练载体提高学生快速记忆的能力。课堂上训练学生将左脑的逻辑思维与右脑的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谐音定位、词语联想等方法把枯燥乏味的记忆内容转化成为生动易记的物象,并通过有趣的奇特联想串联起来,强化记忆效果。以物象为根本,以联想为关键,以谐音为窍门,达到记忆省时、长久、牢固的目的。同时,在轻松高效的训练中达成对经典文化的积累,见表3。

《科学阅读》在高年级进行。此课程精选适合儿童阅读的课外美文、佳作为训练载体,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课上改变了传统的音读和默读,变点式阅读为整行线式阅读,变合成感知为整体感知。同时结合大脑放射性思考的自然规律,引入革命性的学习工具――全脑思维导图来帮助孩子加深对阅读材料的记忆和理解,实现思维可视化。课堂操作上,固定阅读程式,增强任务驱动;用计时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为学生课外海量阅读奠定能力基础,见表4。

和常规课堂用学习内容带动学习方法的教学形式不同,用学习力的增长带动内容积累的实现是这门课程的操作特点。因此,我们在三门课程的名称前冠以了“科学”的前缀,提示教师积极利用系统的脑科学训练方法达成提升学习力的课程核心目标。校本系列教材中一部分是要求识、记、积累、阅读的母语素材,另一部分是精心收集、结合自创、不断丰富的全脑训练的方法呈现。课上训练、家庭拓展皆可依据。经梳理,除上文提到的,学校常用的训练方法还有:科学坐姿、定点凝视等注意力训练;眼球移动训练、闪视训练、手指操等眼脑机能训练;挂钩记忆、快读快记等记忆力训练;语义分组节奏读、绘制思维导图、限时固定程序阅读等提速阅读训练。同时借助α脑波音乐和腹式呼吸等方法缓解师生专注训练后的疲劳感。

课程实施过程中,母语是载体,科学方法的训练才是重点。针对传统识字、阅读教学中缺乏时限、缺乏阅读思维程序等障碍,我们构建了全脑母语课堂特有的教学模式,即“三环九步”课堂教学模式。

科学识字:眼脑机能训练环节(定点凝视、扫视训练)――全脑思维识字环节(听读认字、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展示评价、巩固深化)――联想训练环节(词语联想接龙、词语联想编故事)。

科学记忆:眼脑机能训练环节(定点凝视、横纵向快速移动训练、闪视训练)――全脑快速记忆环节(听觉训练、一分钟词语记忆、成语接龙)――阅读训练环节(主要是对段的计时阅读、绘制导图、复述文章)。

科学阅读:眼脑机能训练环节(定点凝视、圆圈扩展训练、注意力训练)――全脑快速阅读环节(固定程序阅读训练、线式阅读训练、直读法训练、面式阅读训练)――读书交流环节(绘制导图、交流感悟)。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传统,体现的是层层深入的方法训练,师生与其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在进行科学系统的操练。高效能是这门训练课程的特质。课堂上教师配备秒表,利用计时软件,以秒为单位设计课堂所有环节,不浪费学生课堂每一分钟时间,甚至细致到学生的坐姿、翻书、合书、阅读等细节都有规定动作和时间标准,让学生做到训练有素更有速度。

2.保证科学化组织的推进

(1)合理安排课时

每周1~2课时编入课表,全员必修。

(2)科学组建师资

由项目起步阶段的班主任兼任,发展为组建独立教研组,由专职教师任教。确保人员的稳定及研究的深度,教材每年进行改版,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改版。

(3)改革评价方式

在学生评价方面,学校取消了低年级语文期末综合测试,改为识字过关、朗读、阅读的测试。中年级科学记忆部分增加经典积累自选星级达标测试;高年级科学阅读部分增加计时阅读测试。并要求教师将平日听课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度、参与度、达成度等过程性要素纳入到学生素质评价中。同时,学校还通过评比最佳读书成长手册、优秀书香家庭等一系列活动,推进项目健康运行。

3.通过学科迁移让项目增值

课程研究取得初步成效后,学校着手进行从母语学科实验到全学科落实的有效迁移。现在,所有学科的课堂上,我们都能听到教师用科学坐姿组织教学,用计时、激励的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手指操锻炼大脑,用腹式呼吸调节身心,思维导图也运用到了各学科的学习中。同时,全脑理念又成为原有校本课程体系改良的依据,现阶段重构后的4・8・29校本课程体系,涉猎国学经典、艺术表演、美术创作、体育技能、益智操作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课程自助餐,以全学科助力全脑开发、学习力提升,让我们的课程力争体现脑力和人性的双重内涵。

三、全脑母语校本课程实践的收获与反思

第2篇:训练大脑思维记忆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钢琴;儿童;智力;影响

一、钢琴学习能促进儿童左右脑的全面发展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它们各自分管区域不同,主要任务也不同。人的左脑主管逻辑思维,所有的语言、数学、推理、逻辑一类均由左脑掌管。而右脑则主管形象思维,所有与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的活动,均由右脑掌管。平常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开发儿童的左脑,日常运用也以训练左脑居多。学习钢琴既需要极为严格的动作控制,还需要直率而充沛的情感表露,与同龄儿童同时期所做的其他事情相比,弹钢琴无疑是最难且最全面的。学习语文、数学、外语需要的仅仅是大脑某一区域的单向思维,而弹琴则不同,眼睛要看谱子,脑中要想音乐,耳朵要听音色,左右手要各自独立地做不同的事,身体的各个部分腕、肘、臂、肩、腰、手都要放松、协调、柔顺地配合,脚还要控制踏板,到高级程度两只脚需有效地控制三个踏板,最重要的是心里还要自始至终地“歌唱”。以上动作的综合,才构成了钢琴演奏的整体动作。显而易见,要把所有上述动作既有控制又自然放松地完成,左右脑的协调开发十分重要。所以说学习钢琴有利于儿童左、右脑的全面发展,使得儿童智力在最佳、最科学、最有效的途径下得以发展。

二、钢琴学习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眼睛,是指人敏锐、迅速地观察事物细节和特点等方面的感知能力,通过观察可以接收外部信息。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通过老师对曲子形象的刻画、比较、分析,使学生较全面、准确、迅速地了解其基本特征,以便在音乐的空间内描绘事物的纵横和各个侧面,造成形象上的空间立体感和逼真效果,这就使得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视奏过程中则需要对各种乐谱中的信息如升降号、音高、小节、速度、力度处理要求等进行快速和同一时间内准确无误的反应,且此过程中始终有思维与言语活动的伴随,从而使得儿童的观察力更敏捷、更全面、更细致,通过经常训练,就会使得儿童的观察力在很小的时候就得到很强的锻炼。

三、钢琴学习有助于促进儿童记忆力

心理学指出,记忆素质的差异是人们记忆能力强弱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培养儿童记忆能力的突破口。培养儿童的记忆力,主要是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记忆品质,而实现的途径是让儿童学会良好记忆的方法。如对记忆材料进行分段、分类、比较等,可以提高儿童注意力。通过创造者的思维或灵感形成的一个个小音符,不像语言有明白的语意,因此没有较高的注意力是很难记忆的。通过对学生的钢琴教学,笔者有所体会:起初让学生把乐谱记住并背奏是比较困难的,若是对乐谱划分段落,明确乐句结构,其准确性就明显提高,久而久之,这些方法就会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经过长期的背谱弹奏钢琴训练,儿童的记忆力就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

四、钢琴学习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思维力

钢琴演奏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它属于动作技能。学生初学钢琴时,第一个学习的动作是吊臂,虽然只是完成简单任务动作,但要牵涉到肩部、整个手臂、手腕用力的协调,要求把手臂重量毫不滞留地透到指尖,同时还要注意手型及手指的放松。学习双手交叉演奏时,要求手的换位及时、下键准确、前后乐句弹得平稳,符合音乐节奏,这些动作将进一步强化对左、右大脑神经中枢的刺激和训练,从而充分促进大脑平衡发展,使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学习钢琴要求学生耳聪目明、动作灵敏。这样的自我协调能力、感受能力、听觉能力、动脑反应能力的训练则有助于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总之,这四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儿童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使得左右脑全面发展,进而有更好的观察力,使得记忆增强,提高思维力。因此,学习钢琴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促进不是空谈阔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的同时又发展了智力。

参考文献:

第3篇:训练大脑思维记忆力的方法范文

一、舞蹈教育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

“思维是一种高低、复杂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进行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从生理上划分,人类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它们分别处在人的大脑左、右区,并有着不同的分工和相互联系:左脑主要以语言活动、阅读理解、数字计算等活动占优势,其特点是能将复杂的事物分为单纯的要素并进行条理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右脑则以形象感知、时空概念、欣赏艺术、调动感情和情绪等活动为主,其特征是纵贯全局,把握整体,也就是常说的形象思维能力。

舞蹈教育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作用,有利于右脑的进一步开发。人们在欣赏舞蹈或参与舞蹈活动时,都能凭借自身的感受、知觉、想象、情感、思维等,引起官能的高度兴奋,引起右脑思维的快速运转,各种活动的形象反映在脑海中,产生丰富的生活联想,并不断扩大延伸。这种从一点到多点,从一线到全面的想象,便使人们置身于这种活动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使人的想象力增加,思维反应灵敏,思维方式活跃。及时发挥和利用这种教育手段会使学生的右大脑得以充分开发,使其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论述可以说明:从小系统地参加舞蹈练习对儿童智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十分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样的原理,在智力影响上,舞蹈对于走出儿童期,步入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们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感觉、知觉、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操作智能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二、舞蹈教育有利于学生注意力与观察力的培养

注意力是指意识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观察力是指主体对象的一种仔细考察的能力。舞蹈教育有利于学生意识指向性与集中性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观察细致、精确等能力的培养。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学生们便会逐渐养成高度注意的习惯,从而使注意力与观察力得到加强。据调查,许多长时间学习过舞蹈的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时,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所以往往表现出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较其他同学要强。

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掌握。众所周知人的知识和能力是后天培养的,假如你是在复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单一的环境会使你感到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因此,舞蹈对儿童注意力、观察力的培养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三、舞蹈教育有利于学生记忆力的增强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过去生活中感知过,思考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并能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被回想起,或当它们重新出现时被认出。记忆的量可以从记忆的广度和记忆保持时间的长度等方面来衡量。经过调查论证:舞蹈训练对于学生记忆力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受过长期舞蹈训练的学生其记忆力较之没有受过舞蹈训练的学生要强。由此可见,用舞蹈这种特殊形式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记忆力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四、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舞蹈,作为一种时空艺术,它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与想象空间。因此,我们要改变陈旧的模仿形式,把教学过程变成青少年主动探索的活动。

一个舞蹈的完成,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手、眼、身、法、步等进行多次的调动和配合,这种情绪式的调动配合,极易促进大脑进入兴奋状态,这时,只要老师稍加启发,学生就会随着音乐的起伏,展开积极的想象,也能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五、舞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

儿童,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亲人的宠爱,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性格。而舞蹈是当众表演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及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参加艺术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开朗活泼的个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因此,有些比较娇弱的孩子,经过刻苦的训练,也使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炼。

第4篇:训练大脑思维记忆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全脑开发;创新学习策略;国民素质;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04-04

我们的学校教育基本上属于左脑教育,左脑教育极端化的发展,过度功利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忽视了右脑开发和右脑教育,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认为:从左脑教育走向全脑开发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全脑开发是指师生双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脑科学与多元智能的训练方法,使左右脑以及边缘系统协调发展,实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情意系统与智能系统协同作用,多元智能全面开发与优化组合,使德、智、体、美、劳、心和谐统一发展。全脑开发过程中,创新学习策略的选择、调控与灵活运用,是实际操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全脑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脑分工理论

198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斯佩里教授根据四十多年割裂脑的研究发现,人的左右半脑在功能上是不对称的、有分工的[1]。大脑左半球主要具有言语符号、分析、逻辑推理、数字计算等抽象思维的功能,被称为学术脑;右半球主要具有非言语的、综合的、形象的、直觉的、空间位置的、音乐、节奏的、情感的、创造性的功能,称为创造脑、形象脑、艺术脑、潜意识脑。

美国加州大学博斯根博士说:右脑是天才脑,其中隐藏着强大的能力,这一点可以通过PET装置将大脑活动用颜色显相来证实。结果显示,天才大多会使用右脑,而普通人则使用左脑,右脑运用少。就大部分“天才”来说,他们能够有效地使用大脑。爱因斯坦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然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文字、数字、符号表述出来”。天才能够在不同的时空中,自如地运用右脑和左脑,实现左右脑协同工作。美国心理学家奥斯丁发现:当人们的左右脑较弱边受到激励而与较强边合作时,会使全脑的总效能增至5~10倍。

边缘系统是人类情绪控制的中心,也是控制身体内部平衡(健康)的中枢,同时也是长期记忆的中枢。愉悦的正面的情绪,会使头脑运作更高效。因此,利用艺术、戏剧、色彩、情感、团队学习、角色扮演和游戏从事教学活动,是有脑科学根据的。我们在学习之前,运用放松情绪的练习,以减低压力、增加脑部活力。

(二)脑波理论

脑波是脑细胞在执行不同工作时形成的生物电变化。脑波有四种类型:α波、β波、θ波、δ波[2] 。α波为脑动力波:8~14赫兹。表现为:人的意识清醒,身心放松而注意力集中,它提供了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左脑与右脑协同、快速、顺畅地运作,能引导出潜在能力,提升记忆力、注意力,产生灵感与直觉,增强身心健康和自然自愈力。β波:14~25赫兹。随着β波的增加,人处于清醒而紧张的状态,全身耗能量过大,左脑工作,右脑受到抑制,工作效率不高。θ波:4~8赫兹,处于浅睡或半梦半醒状态,称为催眠态。此时,显性意识中断,使得我们平常清醒时所具有批判性或道德性的过滤机制被埋藏起来,深层意识活动旺盛。此时,右脑大门开放,对外界信息呈现高度的受暗示性状态。并触发深层记忆和强化长期记忆。所以,θ波被称为通往记忆与学习的闸门。δ波:0.4-4赫兹,深度睡眠状态,几乎无意识,脑细胞修复过程。

(三)系统整合智力观——多元智力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

哈佛大学迦霍华·迦纳认为智力应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的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能力。他认为人类至少存在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自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者智能。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智能测试,摸清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找到每个人独特的智能组合,找出班级的智力倾向,以确定最佳的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耶鲁大学的斯滕伯格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3]。成功意味着个体在现时生活中达成自己的目标。每个正常人都可以发展成功智力,人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成功智力的三个关键:用以发现好的问题解决办法的分析性智力;用来找对问题的创造性智力;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实践性智力。任何人的智力都是三方面的组合,只不过其比例和平衡状况各不相同罢了。无论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具有成功智力的人都能充分发挥其长处,弥补自身缺陷,将能力发挥到极致。

二、思维模式的转变与互补是创新学习的关键环节

创新学习的基本思路是实现左脑思维向右脑思维模式转换,并实现互动、互补、高效。

(一)腹式呼吸法

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口诀是:先呼后吸,呼8秒吸4秒停顿4秒。方法是:全身用力呼气,气息细而长,气流从口腔呼出,腹部凹入;吸气时要尽力来持续吸气,空气从鼻腔进入肺部,膈肌向下运动,腹部凸起;屏住气息。如此循环,每分钟呼吸3~5次,早晚各练5~10分钟,坚持21天,初步形成习惯。实际上测定呼吸时的脑波,可以知道在吸气时屏住气息的瞬间以及吐气时α波会持续出现。每天尽可能延长呼吸持续的时间,持续时间越长越能进入α波状态,越容易看到大脑中出现的心像。在学习前或当遇到不能解决的难题时,腹式呼吸3~5次即可进入潜意识学习状态。

(二)音乐暗示法

听古典巴洛克音乐(每分钟60拍)时,人处于放松的清醒状态,诱发大脑产生α波,好让语言飘入潜意识中。在不同的学习时段,可播发不同的音乐。用于身心放松可播放钢琴与鲁特琴协奏曲等;做笔记用巴洛克风格的乐曲;复习时用莫扎特二十一号C大调协奏曲K.467、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等;刺激想象时用贝多芬第六号“田园”交响曲等。

(三)神经程序语言学(NLP)训练法

潜意识具有不辨真假的特点,我们可以给学生建立起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4]。

1.自信想象。闭上眼睛在大脑中浮现出图像。第一步:回忆一生中最成功、自豪的时刻,或想象你成功之后,站在领奖台上的那种心情、那种感受。第二步:强化那个记忆。动用所有感官让鲜活的印象充满你的脑海,要用自己的眼睛欣赏你成功时的场景。第三步:把身体坐直,双肩后倾,往上看,做深呼吸。第四步:握紧拳头,感觉自己有能力时的动作。第五步:强化对该事的记忆,闭眼,拒绝干扰,享受。第六步:张开拳头,睁开眼睛,反复做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模式越坚固。

2.正面语言暗示。语句简短有力;说积极的正面的语言。只要告诉你自己,你已经具有能力,而且有信心能够达成志愿。例如,我很健康!我很聪明!我很精干!我潜力无穷!我一定成功! 自我暗示语确定下来后,要运用想象力去配合,并注入情感,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去体验成功时的感受。例如,想象你成功之后,站在领奖台上的那种心情、那种感受,以此来强化自己的暗示语,使想象更加逼真,使暗示进入自己的潜意识。强调正面,消除负面,反复演练是将正面肯定深深地种植于潜意识中的最佳途径。

三、创新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进入全脑学习状态的策略

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先作5分钟想象训练——冥想、呼吸、想象,大脑就会发出α脑波,实现左右脑互动,学习也会变得简单轻松。冥想就闭上眼睛,放松身体,心情平静,心无杂念,达到“无”心,进入忘我之境的心灵自律行为,从而实现由左脑模式转换到右脑模式状态,即脑波由β波α波θ波。33岁时就以超电导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科学家布赖恩·约瑟夫森就经常通过TM冥想来获得发明、创造的灵感。他说:“以冥想开启直觉,可以获得发明的启示。”

有条件的学校以潜意识音乐为背景,加上积极正面的语言暗示,进行想象训练效果更好。

(二)以右脑形象思维训练为核心,来引导左脑抽象思维的有效策略

人类思维经历了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进化历程,对于个体学习者而言,三者呈现正立金字塔的关系。当代的中学生经历着信息化时代,大量的形象信息刺激促使右脑充分锻炼和发展,有巨大的形象思维的潜能,关键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形等图像系统进行直观教学,同时运用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运用联想等非理性的思维训练,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学会识图、忆图、绘图。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来观察图像,再回忆图像,力求清晰牢固持久,静态图形动态化,磨练形象思维。如:各种结构图;生命活动原理图如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等。

2.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像、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促进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相互转化,启动右脑情感记忆和形象记忆,促进逻辑记忆,使学习变得自然。

3.学会运用视觉化的学习工具。它是一种将知识和思维图像化的技巧,是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能把思维过程可视化,从而直观地呈现、再现知识,有利于训练左脑与右脑协调工作,提高学习效益,利于深度学习。学生要学会使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绘制图形、设计表格等学习工具,在使用学习工具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4.静坐沉思,心中过电影。闭目,放松心情,做深呼吸,回想学过的知识主干、网络结构或思维导图,一幕一幕的联想,把知识图像化,当回想不起来的时候,再打开书本或相应的资料,研究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模糊不清的问题”,再闭目回想,力求图像清晰牢固。

(三)加强右脑开发与训练,实施创新思维策略

美国创造力大师托兰斯的研究发现[5]:创造性问题解决有六个步骤,即发现困惑发现事实发现问题发现构想发现解答寻求接纳,每一步骤中尝试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时,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交互作用的。一旦右脑具体的、综合的、发散的、形象的、意念的、直觉的思维机能发挥作用,并且通过左脑的理性思维的配合,将右脑的信息变为共享的符号和语言,就会产生创新和创造。由于学校教育对左脑的理性开发应用较多,而对右脑的非理性思维开发较少,故右脑思维急需开发与训练[6]。

1.联想策略。联想是人们在头脑中把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联系在一起。包括接近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关系联想四类,由此产生创造性的构想和方案。华佗有一次看到蜘蛛被马蜂蜇后落在一片青苔上打几个滚,肿便消了。他联想到青苔能治病。经过试验,消肿良药便问世了。

2.直觉思维策略。直觉思维是从整体出发,用猜想、跳跃、压缩思维的方式,直接而迅速地作出判断的思维。直觉有三个特点:一是以经验为基础,二是直觉形成需要创造思维与创造性想象,三是形成的高速性。直觉是一种瞬间的判断,有时是突如其来,判断与猜测都很迅速。有人认为,直觉像其他能力一样可以训练,对直觉进行训练,是促进右脑潜能发挥的一个重要方式。例如,一名中学生在栽培辣椒苗时,用铁丝捆住弯曲的辣椒茎杆,意外地发现这颗辣椒结果率高于未缚茎杆的辣椒植株。他抓住这一直觉,有意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直觉。

3.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交互作用策略。发散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寻找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例如,在1844年至1848年,维也纳综合医院的两个妇产科中,第二产科因染上产褥热的产妇死亡率很低。医生们从多个角度提出假设和改进,进行探索。通过收敛思维找出最重要的、最需要的、最真正的问题,再进行试验给予证明。有一次,一个大夫的手被划破,因感染而死去,症状与产褥热一样。经分析,大夫和产妇都患了败血症。证明感染是由于接生前洗手不干净造成的。医院要求医生彻底洗手消毒后,产褥热死亡率很快就降下来了。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有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在借鉴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边实验边研究,大力开展基于全脑开发的教育教学研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生态化的教学模式群,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生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提升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七田真著;袁静译.专为中国人写的右脑开发训练[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11~18.

[2]沙 江.让学习提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2~26.

[3]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51~280.

[4](美)罗斯,尼可著.戴保罗译.学习地图[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71~73.

第5篇:训练大脑思维记忆力的方法范文

实际上,语文听力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因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只重视多读多写,而语文听力教学却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导致学生在听的能力上存在着许多弱点,影响着学生知识的获取和人际交流及思辨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为:有些学生听老师讲课,漫不经心,似听非听,不知教师所云;有些学生听课,往往只能抓住片言碎语,而不能把整堂课的内容完整记取下来;有些学生听老师讲话,往往会在某阶段产生思维“停顿”,以致前后内容连接不起来;有的学生听老师讲话,往往“走神”产生无控制的联想,以致丢掉后面听课内容等等。所有这些听力上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阻碍素质教育的进程。

听力是一种迅速而高效地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包括准确记忆、迅速理解、敏捷判断诸项能力。听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基本的途径之一,一个善于听的学生,他就会源源不断地吸收大量的信息充实自己,学习效率就会比较高。而不善听的,却往往事倍功半,十分费力。因为语言的使用与人的思维与人的智力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听,是人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这种感知,绝不是大脑听觉系统机械地操作,它包括对传导于听觉器官中的语言信息的全部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也就是说,在耳听的同时,还需要心记、脑想,没有思维的配合,听就无法进行。可见,听须与想配合。反过来,进行“听”的训练,将使学生具有更敏捷的理解力,更迅速的反应力和更缜密的思维力,从而使说、读、写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培养训练学生“听”的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实现突破。具体目标要求是:①集中注意力。要求听别人讲话时,精神高度集中,不走神,控制联想。②提高记忆力。要求记住所听到的内容,并做出相应的反映,或以各种形式再现所听到的话。因为记忆是理解、想象、思维的基础。③训练和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增强理解力是关键,要求听得准确、清楚、完整,抓住要领,辨别语调、语气,对语言进行分析、综合,努力听出各种语气所包含的意义和感情,并做出评判、鉴赏。总之,训练“听”力,就是要充分利用听觉器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培养和训练学生听力的途径方法很多。如:听课、听广播、听朗诵、听报告、听力竞赛等等。侧重培养听力的课堂训练方法,常见的有听写、速记、记要、追记、听后复述、听忆评判、提问等多种形式。

目前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及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实践中我主要侧重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第一,强记性听力训练。有些中学生有一种不良的习惯,在听讲时往往似听非听、漫不经心,然而改变学生记忆淡薄的毛病,是进行强化记忆的听力训练。一是听记复述。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听力训练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有意注意和强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听完材料(录音或教师朗读)之后,在限定的时间内机械复述材料,根据训练的要求和限定的时间可口述。二是听忆答卷法。要求学生听完两遍材料后,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材料的记忆,书面完成阅读材料的问卷。

第二,情趣性听力训练。听课时,笔者发现有些学生缺乏耐心,对听讲提不起兴趣,这也是造成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一情况,提高学生有意注意力、激发学生听觉兴趣是很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生对其内容产生兴趣,带着一种高昂的情绪,专心致志地去听、去思考,学生才可能听清老师所讲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可定期组织演讲评比会,散文、诗歌等文艺作品的欣赏活动,从而调动积极性,训练学生听觉器官,使学生在陶冶情趣中提高听力。

第三,理解评判性听力训练。有些学生听讲时,不能有效地伴随思维,话听完,却不知对方所云,要改变学生听力模糊的状态,笔者认为应对学生加强评判性听力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时要求学生听完两边材料后,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对材料的综合判断来评判材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指导学生运用角色辩论方式、比较法等培养评价意识,从而提高听觉的判别力。

第6篇:训练大脑思维记忆力的方法范文

一、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钢琴教学中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教育,历来被教师所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对思想意志的培养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理解的心理素质是一种能力的获得,它需要大脑思维的长期高度控制来实现,这也是维系技术训练的纽带,也是学习钢琴需要很多年的原因之一。一种技能的获得,需要得到时间和实践的验证,必须经受各种场合与环境的磨练,这样才能使人的思想、思维、情感的控制和调节,在此时得到从不可控制的情况出现,到有思维和思想控制的转变。既是对诸多干扰因素的排除,又是注意力与信心获得的过程,这种高度心理机制的培养和获得,需要各种长期培养和各种丰富的训练手段的支持。教师对教学中演奏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技术能力,这一环节都非常的重视,均能得到一致的认同。因为,钢琴演奏技术是音乐表现、完成演奏的保障,既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能力。钢琴作为表演艺术形式,必然要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任何一点疏忽和不利因素的影响都会对演奏带来破坏。可见,钢琴演奏必须要有高超的技能技巧与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它是维系演奏和演奏水平发挥的保障。也就是说良好的演奏效果不仅需要有过硬的技术,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一)思想意志的培养

在钢琴学习中思想意志的培养是一个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集中和稳定的过程,其目的是让人的思想来控制心理活动,并达到大脑思维指令的完成,来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当指令能够得以完成,思想不集中的紧张情绪就会得到控制。同时,这种培养的目的还在于,获得思想意志的控制力和管理能力,并使大脑思维模式完全笼罩在其内。方法有多重,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大多是采用转移注意力,即转移到某点、某个方向、某个事物上,从而抑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可与心理暗示方法结合。因为,人在不同环境会有多样的客体的出现,并受其影响,会呈现复杂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大脑思维与指令的执行及结果,也可以说是注意力的集中由思想意志品质决定。另外,我们常说演戏的要提前入戏,钢琴演奏同样要提前进入演奏状态和音乐中,这样也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这也是一种培养思想意志的方法。

1、思想意志:思想意志指的是一种品质,并能够在某个方面有较强的能力。人通过长期的磨练,在某一特定的领域获得和形成的,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实现目的和目标任务的意志品质。另外,意志品质和能力的获得,以及具备坚定意志品质坚定的人,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力克服心理恐惧,达到精神集中获得心理平衡。就是说思想意志品质对心理活动和思维导向具有制约的作用。所以,钢琴教学与训练中有意识的加入和加强各种抗干扰训练,对思想意志品质力的提高很有益处。生活中的事物和环境是很好的训练场所,比如:社区露天剧场,步行街,休闲娱乐场所等等。还有气候的影响,比如酷暑、炎热、寒冬、静坐、看书、读谱等等,教师还可以用讲故事启发诱导学生。可以讲述名家刻苦学习的经历和趣事,让学生每次练琴前思考一个问题,或是想一个人和事,以及说出自己要做一个思想意志坚定的人,有能力的人,超人、强人。能力获得来自磨练,包含克服疾病,抵抗疲劳等等,还有就是增加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多在公开场合表演。意志的磨练就是要使思想精神可以达到控制的状态,获得内外高度统一的意志品质。

2、分辨能力训练:指的是听力训练,弹琴者必须要有一双好耳朵,除了正常的音准节奏旋律,更重要的是这种训练是获得注意力集中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听力一般指的是对声音的分辨能力,当学生能够通过耳朵准确的分辨不同的声音,并能够准确的扑捉到流动的音符,那么学生就获得了思想集中的意识思维模式,每当声音出现就有了明确指向思维和目的集中,这样就能有效排除其它的干扰源,使心智思维达到统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加耳音分辨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先要学会能够集中的聆听,在等待中获得思想的集中,弹奏出的每个音均是在印证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此外,视觉的影响具有明确的指导性,有很强的诱导能力,这一点也很重要。教学中要让视觉与听觉,在思维意识中获得很好地结合。

(二)影响意志品质培养的要素

影响意志品质培养的要素主要体现在,水平和能力、实践中的效果、作品的难易程度。水平和能力的发挥取决很多的因素,前面讲的思想品质和心理因素至关重要。此外,学生自身的性格、爱好、志向,以及学习的能力、自信心的强弱、学习积极性等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主动积极、良好的心态,对技术和能力的发挥起到制约的作用。一则发挥稳定,表现自如,得到大家的肯定,也能够和大家进行很好的互动和交流;二则经常发挥失常,胆小怯场,负担很重,情绪紧张,不被大家看好,常常出现自闭不接受大家意见,没有主见的问题。前者对自己的表现能够持有良好的心态,能够控制演奏成功后的喜悦与演奏者中的不足和差距,能够迅速调整情绪,那怕是从演奏失败中解脱出来。这类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思想和意志品质。后者这种状况的长时间存在,会对学习造成很大的危害。由于缺少自信,或被“能力差”的阴影笼罩,会造成学习能力的下降,贬低和放任自己,时间长久其思维和心理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以至于害怕有人看自己演奏,怕丢人怕弹不好,造成人多就张紧手在抖,有时无法演奏的现象,此时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意识已将丧失。前者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敢于接受和挑战高难度技术的作品,并且认为完成难度大的作品是获得能力肯定和表现水平的最好方式。这类学生本身就喜欢挑战,其性格和意志品质就不怕困难,也喜欢挑战自己。同时,他们对难度低的作品也是喜欢弹奏,喜欢炫耀和自由的发挥一下。后者总是在担心自己的技术会出问题,能力达不到,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并对一些作品的排斥心理。如:某作品同学弹过,害怕自己不如对方。其实是心理和思想已经出问题,且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可能是一段时间内学习不得法,或其他原因造成。

(三)获得良好演奏状态

良好的演奏状态是演奏成功的基本保障,其状态需要多方因素和条件的支持。首先是自身的技术能力,其次是思想品质和心理因素,再有是整体综合能力。良好的状态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包括对音乐的分析理解、情感寄托、创造力、曲式结构、音乐表现的思想构建等等,以及对演奏前生理和心理条件因素的了解和准备工作。学生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能够熟悉乐谱和准确地背谱,要求学生必须把每个音符刻在脑子里,手指触及键盘时,像是在大脑模式中叩击每个音符,每个乐句。大脑记忆来自于视觉、听觉、触觉,有思维、有思想才能获得良好的记忆。其次,让学生对演奏的作品,从音符、乐节、乐句、音乐动机、展开发展,曲式结构、音乐肢体等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理解音乐,并处理好作品整体细节与关系。再有,要让学生了解作品总的构思结构、创作的时代背景、音乐形象、各个主题特征、故事情节与情感表达方向。为此,要让学生做到精益求精,把自己融入到音乐当中,融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一个良好的演奏状态,演奏作品时,才能做到有条不紊,自如的发挥。

二、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与分析

钢琴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只有学生主动的配合,教学才可以顺利的进行。所以,教师必须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学习动机,营造音乐氛围,知趣结合,实施教学。

(一)兴趣和培养

1、教材:钢琴教学的教材很多,有选择的使用有益教学。要考虑教材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教材。特别是用于幼儿、小学生的教材,要以兴趣培养为主,音乐内容以娱乐、趣味、易懂的特点为主,丰富孩子的良好心态和对热爱生活的勇气,以及带动他们的想象力和自由的活力。如:《钢琴手指热身运动》(卡洛琳米勒著),特点在于“动力”与“音乐”巧妙结合,以及《幼儿钢琴入门指导》(莉卡普兰著),《孩子们的肖邦》(但昭义编)等等。

2、课堂氛围: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多彩,可以采用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教师的讲解分析、视奏与示范,音响与图片、名家的演奏示范、欣赏与评价、交流,活跃课堂。当然,钢琴教学形式有单一授课(小课),小组课,大班课,要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加入相关内容和方式。

(二)教学方法

1、慢练:慢功处巧匠,这句话很有哲理,慢练在练琴方法中较行之有效。慢练是用慢的速度进行练习,或低于作品要求的速度,或者选择速度慢的练习曲。慢练不仅是技术要求,也是心理素质培养和思维意识训练的要求。慢练是对练琴者内功的修炼,意在磨练思想意志的控制能力,并在慢练中做到强化心理与呼吸的自如,用于协调与音乐的有意识的调节和变化。此外,慢练的好处很多,可以解决一些乐感问题,技术难点、心理障碍等问题。慢亦是快,快亦是慢,要保持慢与快的结合。就像太极拳,慢中发力。

2、记忆法:有记忆才能进步,才能提高演奏水平,才能不断获得成就,才能掌握演奏技能和理论,才能弹奏大量的作品。对于钢琴的学习,记忆的内容很丰富,如钢琴家都有超人的记忆。首先是手指的记忆,在于通过眼睛的视觉,不断在大脑中存储的音符,并返回到手指演奏出来。其次是聆听音乐,观摩演奏家的演奏以及钢琴演奏会,增加对音乐感知与记忆。阿列克赛耶夫在《钢琴演奏教学法》中强调:“更多地倾听音乐意味着更牢固地记住它们。”听力与视力的联动对增强演奏记忆很有效,这种综合记忆和反复记忆是钢琴学习的基础。

第7篇:训练大脑思维记忆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记忆;失语症;无错误学习

记忆能力作为人类高级脑功能的组成部分,对人类感知世界积累经验及思维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记忆是对过去事物在大脑中的重新反映,也是对以往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存储和再次提取的过程。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又可根据有无意识的参与分为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和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1]。它与作为另一高级智能体现的言语的产生和表达之间的关系如何,记忆对失语患者的康复治疗及预后的影响程度如何。对入住本院康复中心的脑卒中患者存在记忆障碍的失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的住院脑卒中患者30例。要求符合下文选择标准。其中脑出血18例,脑梗死12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9~69岁;文化程度均为小学程度以上。

1.2 病例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为诊断标准,经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2];②首次发病,入院时间在发病后3 d~1个月;③患者神志清楚、全身状况稳定;④经汉化西方失语成套测试(the western aphasia battery WAB)评价均为失语症;⑤均为右利手。排除标准:①严重的注意力障碍、行为异常;②严重精神疾病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us Examinition,MMSE)评定为痴呆的患者;③严重听理解及表达障碍。

1.3 筛查和分组情况 所有入选患者进行Rivermead行为记忆试验[4](Rivermead behavioural memory-testRBMT)评分标准:9~12分为正常,0~9分的显示存在记忆问题。经筛查30例患者中10例患者评分大于9分,不做研究观察。存在记忆障碍的有20例,其中运动性失语4例、感觉性失语2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4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例、传导性失语3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例、基底节性失语3例、丘脑性失语2例。将这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并告知患者或家属治疗方案。治疗前的统计显示,在年龄、性别和发病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每日进行言语训练并配以记忆能力训练,1次/d,30~40 min/次,5次/周。对照组:每日只进行单纯言语训练,1次/d,30~40 min/次,5次/周。治疗组与对照组言语训练内容均根据评定结果设计,若无差异,治疗后1个月再次进行评定。

1.5 数据搜集方法 使用西方失语成套测试评定所得的原始分数先进行标准化转换,以便进行统计。首先将各分测验中的原始分数进行百分制,再换算各个分测验在该项目中所占的比例分数[5]。主要选取听理解和命名训练作统计观察。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用t检验分析方法进行统计,见表1。以P

注:组内各分项治疗前后的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各分项治疗后比较#P<0.05;评定中听理解各分项及命名各分项组间治疗前比较P>0.05。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记忆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经系统的失语症治疗并配以无错学习的记忆训练,其治疗后的失语的听理解和命名的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只进行了系统的言语康复训练,其听理解及命名的评分虽也有一定的提高(P<0.05),但与治疗组的评分比较(P<0.05),表明存在显著的改善。

3 讨论

记忆是过去感知过、体验过和做过的事情在大脑中留下痕迹,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3]。包括对事物、技能的记忆,同时亦包括对语言、语法结构规律、字形、字义等的储存与再认。与记忆相关的结构有额叶、顶叶、颞上沟、颞叶、颞上回、丘脑及海马[4]等。其中额叶损伤会导致工作记忆障碍;优势侧颞叶损伤使患者有明显的词语记忆障碍[5];丘脑病变出现遗忘,词语的记忆出现障碍,这些均表明脑组织结构的受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语言符号的解码、词语的提取和语音的组织过程即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过程。而在许多脑卒中患者中损伤部位就位于优势侧额叶、颞叶、顶叶等组织结构,优势半球的损伤会使得患者出现记忆障碍同失语障碍并存的现象。这种现象在20例患者的评定及治疗中表现明显。在对存在一定的记忆障碍的失语患者的训练中观察到,患者常会出现经数天提问同一问题回答均不相同,或表示知道而无法正确命名;对刚发生的事情如早饭的内容、家人的姓名等训练中熟记后很短时间后再次提问又出现忘记,这种表现在失语中非常常见,失语中将其定义为找词困难或命名障碍。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基底节性失语以及丘脑性失语均有词语记忆障碍的表现。这些失语症状一方面可被解释为词语提取障碍,是词语在大脑中提取出现紊乱或错误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记忆作为语言的生成、理解、学习等过程的基础,记忆的损伤导致言语形成的链条中断,因此影响了口语表达过程。在研究中可以看出治疗组经记忆训练对词语的理解、表达方面,特别是命名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P<0.05),证明记忆的提升对失语的康复起到促进的作用。

进行的记忆训练是采用了无错误学习(errorless learning technique,EL),是一种消除学习中的不正确反应的康复技术[6]。是目前一种在改善记忆障碍患者的认知康复较有效的方法。机制是利用内隐记忆在大脑中的保留令患者在训练中反复体会正确而避免错误,使逐渐由无意识下转变为有目的、有意识的外显记忆,以达到改善记忆的目的。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在无意识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有研究表明脑损伤可引起明显的外显记忆的损伤,外显记忆受损可导致在刻意表达言语时出现困难[7],可能是失语症找词困难的一方面原因。但内隐记忆因无法区别正确与错误反应,易受初始错误的干扰,所以在训练中正确的输入与表达是最为重要的。在对无错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尚有争论,但更多地学者倾向于残存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无错学习的机制中共同参与发挥作用[8]。在失语训练中通过加入无错误的学习技术,通过修补损害的记忆过程,使记忆能力得到改善,促进了对词语的记忆过程使失语患者在词语广度的扩展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使患者命名训练的正确率有明显的提高。

目前记忆障碍的研究主要只涉及脑损伤引起的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关系报道资料也很有限。语言作为人类大脑思维的外在表现,而大脑的思维又往往涉及记忆的内容,所以语言与记忆之间的相互影响应受到重视。通过对记忆的研究能促进言语的康复治疗,使言语康复的效果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徐扬,恽晓平.内隐记忆及其在脑损伤患者中的表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4):290-292.

[2]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 李胜利.言语治疗学.华夏出版社,2004:33.

[4] 缪鸿石.记忆障碍.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30-1236.

[5] 汤慈美.神经心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8-60.

[6] DeVreese LP,Neri M,Fioravanti M,et al.Memory rehabilit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a review of progress.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01,16(8):794-809.

第8篇:训练大脑思维记忆力的方法范文

朱圣佳 

(于都县第五中学,江西  赣州  342300)

   摘  要:初中可谓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也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大量的词汇与语法开始进入中学生的英语世界中,为了不使得部分英语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兴趣,本文针对初中英语特困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是依据大脑的思维规律,把复杂的英语单词记忆变得有规律,提高英语记忆的效果,帮助增强英语单词之间的联系,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特困生;英语词汇记忆

在英语的学习中,词汇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倘若学生不能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量,那么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将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不能取得长久的进步,但是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词汇量往往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天敌,学生往往对于记忆单词存在着畏难的情绪,为了解决词汇给学生英语学习带来的困扰,本文提出将词汇回归到词汇的有效记忆上,解决学生们对词汇记忆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改正学生学习英语的错误方法,大多数学生在记忆单词的时候往往是背得快,忘得也快,为了解决这样的困难,经过研究提出了“思维导图”这一英语学习方法,下文中详细阐述思维导图方法的使用。

一、对于思维导图的简单介绍。

思维导图是目前在国外十分流行的记忆方法,经过专家的研究,思维导图是大脑放射性思维的一种外部表现,一种十分有效的思维工具,也是将思想图像化的应用技巧,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可以将所记忆的知识转化成图像,一旦知识架构转化成为图像的时候,就将知识以色彩、图画、代码等多维度的形式,便捷了人类的记忆。

在使用思维导图的时候,人类充分利用了他们的左脑和右脑,在艺术、逻辑与想象的同时加入了记忆、阅读和思考,左脑和右脑结合使用,平衡发展,使得人类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开发自己的潜能。

使用思维导图的人在进行记忆的时候脑子中进行着丰富的想象,同时还辅助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方式。但是在使用思维导图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将思想焦点清晰的聚集在图像中央,使主体的主干成为分支在中央图形四周作用,注意思维导图的分支由所记忆知识的关键词组成,点面结合,形成完整的图形,在脑海中有清晰的影响,使得人们对所记忆的东西有着深刻的印象。

二、思维导图辅助记忆英语单词的方式方法。

(一)引导英语特困生分析词汇,找出词汇的关键字

在上文中也提出思维导图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是由关键词构成的,因此在记忆的时候找到关键字是十分必要的,在英语词汇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对英语词汇感到无助的特困生寻找英语词汇的关键字,根据词汇的汉语意思、表达的情感、使用的范围等找出词汇的关键部分,一旦找出词汇的关键部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构建一个记忆网格。在这个记忆网格中,学生联想词汇的关键字,可以快速的记住有着相同关键字的所有词语,不但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英语词汇记忆的效率。例如:记忆词汇的词根:in,im,ir,il,mis以及dis等都是否定前缀,在知晓这些前缀之后学生可以轻松地记住disagree、illegal、impossible、uncommon、incomplete等词汇。还存在词缀和转换法的记忆方法,例如:water名词含义是水,动词含义是浇水,record名词含义是记录,动词含义是记录。

(二)引导英语学习特困生亲手绘画思维导图

为了英语学习特困生能够熟练的使用思维导图这种高效的记忆方法,教师应该教授英语学习特困生亲手绘画出思维导图,使得学生们掌握思维导图的具体原则和方法。使用思维导图的人在进行记忆的时候脑子中进行着丰富的想象,同时还辅助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方式。

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将关键词标注在纸张的正中央(注意所选择的关键字是具有概括性和与其他词汇有联系性的。),选择正确的关键词之后就是将与关键词有关的词汇罗列在关键词的旁边构成“次主题”,这时的思维导图已经是基本完成,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在这个时候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思维导图的缺陷,争取在进行详细的工作弥补思维导图存在的不足。

(三)教师引导学生在联想相关情景的时候建立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主要目的是使得英语学习的特困生将注意力集合到所需要记忆的单词上边,主要记忆的加深方式足够独特,那么学生的记忆就越发的深刻。建立思维导图无非是关键词以及与关键词有关的词汇,但是为了强化思维导图的特殊性,加深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记忆,教师需要教授学生一些特殊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整体的联想思维导图,也就等同于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记住英语单词。指导英语学习特困生联系与关键词或是与关键词有关的词语的相关情景,将所需要记忆的知识进行特殊化的加工,使得学生的记忆效果达到最大化,虽然在无形中增加了记忆的数量,但是这样的联想记忆法无非是在训练英语学习特困生的记忆力,帮助他们尽早的摆脱英语单词记忆的劣势,而且在进行联想的时候联想的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可以联想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对话的场合,对话的方式,这样还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了所记忆的英文词汇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时需要注意的语法,使用思维导图的人在进行记忆的时候脑子中进行着丰富的想象,同时还辅助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方式。这样的联想场景方法未尝不是思维导图方法的扩大与延伸。

第9篇:训练大脑思维记忆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口译教学 短时记忆 记忆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83-01

1 短时记忆的特点

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一般为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根据短时记忆理论,短时记忆只能记5~9个组块,但是每个组块的大小是有弹性的,所以组块才是短时记忆的基本单元。在中文或英文中,一个字母或偏旁可以是一个组块,一个词可以是一个组块,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段落都可看成是一个组块。因此,提高短时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组块的容量。口译的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分析和理解发言人讲话基础上的一种记忆。短时记忆启动以后,译员要对所接收信息进行恰当编码―将信息加工为更便于存储的形式。塞莱斯科维奇创立的翻译释意派理论认为:对记忆力的研究表明,信息越是没有什么“意义”,记住它所要花的时间就越长,而且也越困难。因此,这种加工不是符号或形式上的,只有脱离了词汇和语法意义上的加工,并且这些组块只有经过一定的浓缩,比如浓缩为简写词汇、符号或意象,才更容易记忆。短时记忆一方面要接受感官记忆的进入;另一方面对进入的信息进行辨别、筛选、维持、复述等加工进入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这一分钟,对译员至关重要,是他们大脑工作的关键时刻。因此,短时记忆在口译记忆及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训练方法

针对短时记忆的时间短和记忆量有限这两大特征,通过有效的训练,短时记忆的容量可以大大提高。下面笔者就如何进行口译教学中短时记忆训练的提高作一些探讨。

(1)信息的形象化:指学生在头脑中把讲话人所讲内容形象化,通过大脑思维来增强记忆效果。具体的做法是对语篇所描述的事物建立起一个情景模型,借助形象来记忆听到的内容,把记忆内容变成自己所感受的东西,既避免了孤立地记住其词语,还可以在表达时实现通畅和清晰。

例如:“石库门”是一种极具上海特色的建筑,曾经有70%以上的上海人在石库门里出生和长大。如今,石库门居民对众多上海人来说犹如一部怀旧的电影。

这段主要的信息集中在“石库门、建筑”和“电影”这几个词上,将他们的意思串起来就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出这样一幅情景:石库门出现在上海,在那里有很多人出生长大,想象成一部怀旧的电影。摆脱了词语的羁绊,这句话就比较容易记住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一些叙述描写类文章,在脑海中勾画出相应的场景和画面,从而使短时记忆更加清晰、深刻、全面。

(2)逻辑分析:口译是要翻译发言人的意思,而非字对字的翻译。要想在短时间内记住较多的内容,就要对文本进行分析,如语法层次分析、语义、语篇分析、及对下文的推断、预测和综合等,只有对文本进行了分析,了解其结构和要点之后,记忆才会更加容易。

例如,我注意到本次会议是ORBIT与中国合作举办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也是国内首次将沼气、堆肥等废物利用方向整合在一起的一次高水平会议,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当今世界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式下的技术创新与合作途径,交流分享生物质废物利用方面的最新成果,这对于保障粮食和能源的双重安全、加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析:要想记住这一段话的意思,首先要知道讲了哪几点,就要分析本次会议是什么样的会议?会议的目的是什么?会议的作用是什么?在哪举办会议?

搞清楚这几点就可以很容易的记住这段话。在积极听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握好发言人的意图,这些问题可以是:发言人是什么背景?要达到什么目的?怎样达到这些目的?要讲些什么?怎样讲?讲了什么?还该讲些什么?刚刚见过的应该是什么?不同的发言人有不同的背景,这些不同的发言人的发言内容、套路、措辞是什么?只有把握好这些背景知识了才有利于更好地记忆。

(3)口译复述:教师可以放一段1分钟左右的英文录音,要求学生凭记忆力用原语或者译入语对内容进行复述。在复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听且不能记笔记,这样避免以后记笔记的时候听不懂的困扰或者听懂了记不住的问题,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联想、预测、推断等技巧,如果一次听不懂教师可以再次放录音,但不易过多。复述完以后,教师对复述内容进行分析,找出信息遗漏点。在做这类练习中,材料中不易出现过多的数字、生词、专有名词。在开始阶段可以听一个句子,一段话,然后逐渐拉长。这项练习主要培养学生短时记忆能力及听辨、抓关键信息主要思想的能力,为以后记笔记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MTI翻译硕士的设立,越来越多的人将加入口译的学习中,口译作为一项临时即兴的现场工作,对译员的记忆、听辨、表达、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不能做笔记的情况下,就决定了口译员必须具备出色的记忆能力,而口译的记忆力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培养良好的记忆习惯及刻苦、大量的实践才能达到的。在口译教学中要始终不断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听辨能力的培养,不仅包括短时记忆,还应做好长时记忆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笔记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短时记忆的本质和特点,并介绍了口译中短时记忆的一些训练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以提高口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学生以后走上翻译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信朝.英汉口译技能教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2] 王燕.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定教材英语口译实务2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3] 邬姝丽.实用英语高级口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