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生物知识点范文

初中生物知识点精选(九篇)

初中生物知识点

第1篇:初中生物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 点、线、面 知识复习

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在头脑思维中将所得到的知识进行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开放性的知识系统。因此在初中生物点、线、面式的知识复习中,就是要经过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将网络体系中的知识点、线以及面进行系统化的掌握,进而学习生物知识结构的有效方法。

一、初中生物中进行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前提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开展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过程中,要做好调动学生思想工作,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众所周知自信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人们积极向上不断进步的源源动力。因此要让学生重视起来,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用饱满的热情去进行知识的有效复习。

2.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开展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过程中,还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要明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在充分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探索总结,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真正实现知识的良好掌握和运用。

二、初中生物中进行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方法

1.整理知识点是重点

知识点就是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中的点,是指学生比较熟悉的,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点。学生应该学会要把分散在各章节的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体现知识间的整体性,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并且要注重把知识体系的建立和会考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例如复习细胞时,把“病毒、细菌与真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总结归纳出来,然后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用表格的形式体现,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连点成线,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教师要指导学生创立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把握这些知识点,并将其有效连接起来,连点成线,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学生理解和印象。在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中,线就是将生物知识中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知识链,就是说可以将点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成线,将隐藏在复杂内容中的最重要的概念、规律、原理及知识间的联系归纳出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便于理解、记忆和掌握,要做到线线清晰,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将分散凌乱的知识点通过线索进行有效的B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扩展知识的纵横面

在初中生物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网络中,面是指在点和线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体系,是用生物知识点的横面和纵面来解决生物学中的实际问题。在生物知识点较多的情况下,教师单一地讲授不利于学生构建生物知识网络。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资源,多层次构建生物知识网络,通过展示图文结合法、树形法、流程法、列表法、概念图等多种复习方法,使得知识网络平面直观,内容丰富,构建过程充满乐趣,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重要概念,可以把它分解成“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与“人体的结构层次”两个概念。在“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概念下还可分解成“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组织,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植物体的各种器官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个体”,而“人体的结构层次”概念下,多了一项“各种组织构成的器官形成各个系统,然后才形成个体”,由此引出其中的区别,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具体、透彻。

三、初中生物进行点、线、面式知识复习的完善

1.丰富知识网络的内容

在初中生物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向学生讲授构建知识网络的学习方法,学生要在对知识的深切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不断将新的知识弥补到原来的知识面中,增进知识网络中的知识点,形成更加系统和广泛的知识网络。然后师生共同对构建的主题内容进行反思,对学生不对和不完整的地方给予更正、补充。

2.加强有效的训练

在初中生物知识的复习中,学生在通过点、线、面构建知识网络后还要加强有效的针对性的训练。要将知识网络中的知识点进行一一对应的练习,最好边构建边进行习题训练,一旦存在疑惑的知识点就要及时查询教材进行再度复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第2篇:初中生物知识点范文

关键字:初中物理;总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系统全面的总结与整合,实现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认识和能力提高。其任务是对初中物理知识查漏补缺、温故知新,实现知识系统化。但是,初中物理知识内容多、复习时间短,初中物理总复习成为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如何采用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复习,提高初中物理总复习效率成为广大教师要深入研究与探索的课题。

一、根据考纲与试卷,确定学习目标与复习重点

初中物理涉及知识面广,教师要仔细研读考纲,根据其中的具体指导,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层次,抓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基础性环节。此外,教师还要根据考纲中的不同内容的不同要求,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进而做好初中物理总复习规划,做到定时间、定内容,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掌握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初中物理中考试卷也对初中物理总复习提供了一些借鉴意义。通过了解试卷的结构、题型,知识点呈现方式和频率,掌握必考、常考的知识点,实现知识拓展及综合运用。

通过一些针对练习与典型例题,讲解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并且,在复习中,要指导学生根据考点进行知识归纳与分类,让学生明确考点,明确要求,掌握重点,进而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二、立足教材,坚实基础

在中考试卷中,很多学生因为初中物理知识基础不扎实、知识不清晰造成失分。因此,在初中物理总复习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立足教材,将教材研究透彻,而不是将精力过多的放在复习资料和模拟题上。学生在复习教材时,要明确每一个概念及其含义以及和其他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准确理解每一条规律和公式,知道它们的使用条件及范围;清楚每一个演示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过程及结论等。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要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能死记硬背,对于难记的要点,要善于借助口诀,提高记忆效率。

三、因材施教,实施分层复习,提高复习质量

初中阶段学习物理时,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同,造成在初中物理总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针对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在初中物理总复习时,应进行“面向全体,分类指导”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物理学习能力等状况,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目标,施行分类指导,使初中物理总复习按预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进行。

分层次复习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根据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复习目标进行分层备课,设计不同层次的复习方法、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达到学生成绩全面提升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同步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关系,既有面向全体,又有兼顾各层次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有所为,有所得、有所乐。在课堂上,布置不同的作业,基础题、强化题、提高题,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在检测中,要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感。

四、注重复习方法,纠正不良习惯

根据平时考试分析,不良的考试习惯和方法也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如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运算错误,马虎不规范等。因此,在初中物理总复习中,采取合适的措施与指导方法,在平时,就养成良好的应试习惯,进而避免会做的题做错、运算错误、书写不规范等状况发生,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把失误降低到最小限度。

五、初中物理总复习课堂要多样化

初中物理总复习拥有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学生长期重复单调、乏味的复习,就会产生厌恶、疲倦等负面状态。因此初中物理课堂总复习采用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总复习效率。在初中物理总复习过程中,通过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实现课堂多样化教学。初中物理每个知识点都有其独特的内涵与外延,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组织一些相近、对立和衍生的知识点,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比较和辨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提高总复习课的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总复习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①运用演示实验进行复习。通过设计演示实验,清晰的讲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实现系统性总结。②通过探究性实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近几年,探究性实验成为考试的热点,其考察了学生对实验设计、操作方法、数据分析与处理、归纳结论的的能力。所以,复习中,要加强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操作,让学生彻底理解,强化知识要点。③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加快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初中课程中,一些知识比较抽象、繁琐,仅仅通过教师在黑板上的讲解,学生掌握程度较差。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攻克思维的壁垒,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环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把握动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中,出现许多与学生现实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例如,一些情景信息题,要求学生,根据条件提供的情景信息,从中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进行解题;一些图像题,要求学生根据题中所给的图像,挖掘信息,进行解题;现学现用题,要求学生根据文字材料,包含一些学生没学过的信息,用已知的方法和提示解题。所以,在复习课上,通过补充现实应用实例,既符合当前考纲要求,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肖晨.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初中物理总复习课效率[J].课件与教材,2012.

[2]赖贞.初中物理总复习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第3篇:初中生物知识点范文

1进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引入的必要性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当教师在研究初中物理教学如何能够更加深入地进入学生的学习思维中,这种深层次的研究其实是对物理教学方式的一种总结思考.从生活之中的实际案例出发,进行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总结研究,启发学生物理学习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在进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使用过程中,完备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可以作为将实际物理案例和抽象的物理知识结合的桥梁,这就要求相关的研究工作不仅仅要从理论层面进行优化设计分析,还要从实践教学层面进行对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归纳设计,保证建立好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可以有始有终地进行对初中生的物理学习过程提供教学启发,让初中生始终秉持着高度的兴趣度进行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

2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应用过程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1如何连贯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只有保证连贯地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才能够保证初中生可以在进行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案例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知识点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生活化教学方式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提高效率.截至目前为止,通过相关的总结归纳,可以发现,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方式选择过程中,并没有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过程和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相融合,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教师未能够真正投入到物理教学生活化中,从而往往容易出现“昙花一现”的教学特点,进而导致学生只是在某一个知识点能够发掘出其和真实案例的联想,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的作用也就难以真实的发挥出来,进而导致学生物理知识学习过程又再次陷入传统僵化的理论灌输学习怪圈之中去,进而导致学生难以发挥出生活化教学中形神兼备的教学作用.面对以上问题,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受到教师的关注,对生活化教学进行后续优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的应用连贯性,并系统地将初中物理知识和生活化教学过程融合为有机的整合,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应用的初始阶段到结束阶段,都要寻找相关的实际生活案例和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点结合在一起,保证所优化设计出来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可以满足初中生思维结构形成的实际需要,发挥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应有的价值.

2.2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的全面性问题

根据对相关数据文献资料的研究,现行初中物理教学体系在应用的过程中,对初中物理的理论考核作用仍然放置在了重心地位,对于生活化教学中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理念置之不顾.这就导致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有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出来.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充分重视到对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的应用全面性进行总结研究,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方法和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通过对相关数据文献资料的总结归纳,可以发现,从初中物理教学体系的整体归纳层面,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此同时,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归纳设计过程中,对于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体系应用“有效性”的考核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综合起来看,在后续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应用过程中,不仅要从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还要从应用案例的角度进行重点的分析解读,并寻找相应的教学突破口,突出初中物理教学知识重点,发挥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策略探析

3.1丰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的实际内涵

在运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过程中,要从丰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所涉及到的内容为突破点,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物理学习特点来进行后续的优化设计,要求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的优化设计过程要满足动态性设计发展的需求.例如,在进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可以在《浮力》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引进生活化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自己叠纸船,也会吹气球.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将叠好的纸船放在水面上,在浮力的作用下,纸船可以漂浮.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向纸船上添加物品,不多久,纸船就会落入水中,这就产生了和水的“浮力大小数值”之间的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进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体系的应用研究过程中,就可以适时地进行更新优化,促进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价值的有效提升.

3.2提升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深度

第4篇:初中生物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教材;知识点;生态学;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74-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炸、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危机等生态学问题愈来愈重视,在教育领域加强生态教育已形成共识[1-2]。近百年来,我国主流生物教材中生态内容逐渐增加,教材中的生态学内容越来越丰富,知识点逐渐增多[3]。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中学生物教材内容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的做法,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加深了中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强化了生态观教育[4-5]。目前,我国初中、高中阶段的新课标教材中生态知识点灵活多变,各章节生态内容多而散,生物教材中究竟有多少生态内容缺乏量化数据。笔者团队结合中学教育实践,对初中、高中现行教材的生态内容进行了统计,为准确掌握生态学基础教育现状、提高中学生物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资料。

一、中学教材中生态内容的统计方法

(一)调查方法

1.教材样本及调查地点。教材样本均为国内现行广泛使用的版本。高中生物教材为人教新课标版高中生物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3个部分。数据调查地点为德庆香山中学。

初中生物教材使用苏教版生物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分初中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数据调查地点分别为肇庆第一中学和罗定黎少中学。

2.知识内容统计方法。采用段落法、版面法按章节分别统计生态知识点,并对涉及生态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实践教学按探究实验、技能训练、讨论、社会实况、知识拓展等知识内容进行分类。

(二)教材中生态内容分类统计

1.段落法。生态知识点百分率=(生态内容的段落数/总段落数)×100%。

2.版面法。生态知识点百分率=(生态内容的版面/总版面)×100%。

3.重点、难点统计。生态知识重点百分率=(生态内容的重点知识点数/总知识点数)×100%;

生态知识难点百分率=(生态内容的难点知识点数/总知识点数)×100%。

4.理论、应用内容统计。生态理论知识点百分率=(生态内容的理论知识点数/总知识点数)×100%。

生态应用知识点百分率=(生态内容的应用知识点数/总知识点数)×100%。

5.图表内容统计。生态内容图解百分率=(生态内容的图解数/图解总数)×100%;

生态内容表格百分率=(生态内容的表格数/表格总数)×100%。

6.实践教学统计。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探究实验、技能训练、讨论、社会实况以及知识拓展5个部分,生态内容实践教学统计方法如下:

探究实验生态内容百分率=(生态内容的探究实验个数/探究实验总数)×100%;

技能训练生态内容百分率=(生态内容的技能训练个数/技能训练总数)×100%;

讨论生态内容百分率=(生态内容的讨论个数/讨论总数)×100%;

社会实况生态内容百分率=(生态内容的社会实况个数/社会实况总数)×100%;

知识拓展生态内容百分率=(生态内容的知识拓展个数/知识拓展总数)×100%。

二、中学教材中生态内容的分析

(一)高中生物教材生态内容分析

高中人教版生物教材涉及生态学的知识相对集中:高中一年级生物教材的必修一和必修二部分很少涉及生态内容,生态内容集中于高中二年级的必修三,全书共六章内容,均涉及生态内容。

从生态知识点的统计看(如表1),段落法和版面法统计的生态内容分别为51.46%和53.85%,生态内容占生物教学的一半以上。从教材的重点难点角度看,生态内容分别占37.9%和47.06%,难点比例高于重点内容,表明在生物教材中生态学内容更难掌握。图表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解复杂的生物教学内容,生态知识图表分别达到58.82%和27.27%,在生态内容教学中使用图解占全书的一半以上。生态内容的理论部分为58.7%,低于应用部分的75%,表明教材十分注重生态内容的应用知识的教学,旨在加强生物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实践教学生态内容分类统计结果见表2,除知识拓展板块外(43.48%),探究实验、技能训练、讨论和社会实况板块的生态内容均超过一半以上。其中,探究实验板块生态内容最高,达80%。探究实验和技能训练生态内容的高比例体现了教材对高中生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力度。

(二)初中生物教材生态内容分析

初中一年级(七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八年级)生物教材生态内容统计如表3。段落法和版面法统计的初中一年级教材生态内容分别为20.11%和22.8%,初中二年级分别为57.66%和59.14%,表明初中二年级的生态内容高于初中一年级,其生态内容均在50%以上。

从教材的重点难点角度看,初中二年级生态内容的重点难点均高于初中一年级,增幅分别为46.54%和22.49%,重点内容增多,难点内容减少。从图表使用情况看,初中二年级的生态内容图表分别占49.79%和72.86%,在生态内容教学中使用图解和表格约占教材的一半。其中,初中二年级表格的使用是初中一年级的8.75倍。从生态内容的理论和应用比例来看,初中一年级生态内容的应用部分为62.2%,略高于理论部分的50.67%;初中二年级生态内容的理论和应用比例较为接近,分别为57.14%和56.7%。

初中生物教材实践教学板块分为探究、观察、讨论、实验、阅读5个类型(表4)。初中一年级生物教材实践教学板块安排数量较少,均涉及生态内容,各个类型生态内容所占百分率均为100%。初中一年级生态知识简单且分散,生态内容的实践教学比例未能体现出各个实践教学板块的差异。初中二年级生物教材中,除实验板块外(20%),探究、观察讨论和阅读板块的生态内容均超过58%以上。其中,讨论、探究、阅读板块生态内容较多,而实验板块生态内容较少。

三、讨论

从生态知识点的统计看,高中一年级教材未涉及生态内容;段落法和版面法统计的高中二年级教材生态内容百分率分别为51.46%和53.85%(如表1);初中一年级教材生态内容百分率分别为20.11%和22.8%,初中二年级教材生态内容百分率分别为57.66%和59.14%(如表3),版面法统计的生态内容百分率均高于段落法,表明版面法知识点统计值偏高,可能与教材的版面设计、排版特点有关(如为排版美观使用的版面留白)。

从重点、难点、图表、理论和应用生态内容的统计结果看,高中的生态内容教学较为集中,充分使用图表很好地解决了生态教学难点问题。探究实验、技能训练、讨论、社会实况和知识拓展板块生态内容比例高,相比理论教学,应用性、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分量在50%以上,体现了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的培养意图。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态知识比较分散,仅有少量章节生态内容比较集中,如初中二年级教材的第十八、第十九和第二十章几乎全部为生态学的内容。初中生物教材的知识点比较注重于实际生活的联系,实践教学中的生态内容较多,其中初中一年级的课后训练板块均与生态学知识相关。在实践教学板块的安排上,缺乏动手能力训练的内容。

生态学知识具有名词概念多、涉及学科庞杂、交叉渗透知识多、教学内容抽象、不易理解等特点,生态学教学过程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6]。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的生物教材一般将生态内容安排在生物教材的最后部分,有利于学生对生态教学内容的把握,将课本知识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一般来说,高中的软硬条件建设多优于初中,初中条件较差(如生物实验室建设、生物仪器设备配置等),开展实践教学能力初中阶段存在更多困难。现行生物教材的实践教学,初中阶段主要体现在应用拓展方面,如观察、讨论、阅读。高中阶段加强了实践实训方面的教学,如探究实验、技能训练等,学生动手能力大为提高。

四、结论

段落法和版面法均适合教材的生态内容知识点统计。中学生物教材的生态教学内容主要在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阶段,生态内容百分率均在51%以上。

从重点、难点、图表、理论和应用角度统计的生态内容结果看,高中的生态内容教学较为集中,初中生态知识比较分散。在实践教学板块的安排上,高中阶段的探究实验、技能训练等板块生态内容比例高,初中阶段生态内容偏少,实验板块仅为20%,缺乏动手能力训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赵占良.生物学教育引入生态文化内涵的思考[J].裸程・教材・教法,2007,27(11):74-77.

[2]张英泽.新形势下中学生生态观教育之我见[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106-107.

[3]范薇.我国中学生物教科书中生态学内容的变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7-38.

[4]陈小美.中学生物学新教材生态学思想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133-135.

第5篇:初中生物知识点范文

【摘 要】高中物理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推理性和抽象性,许多高中生一谈到物理就“头大”,成为了他们学习路上的一头拦路虎。而对于高一新生来讲,物理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如何提高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性,让高一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成为了所有高中物理教师的一个难题。对此,本文以初中教学为视角,从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物理;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对于初中生来讲,物理是一门相对简单的学科,但对于高一新生来讲,物理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尤其是对那些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很快便感觉力不从心,丧失了最初的学习热情,严重挫败了他们的积极性。许多高中生因为物理成绩提不上去而被迫选择学习文科,造成了许多人终生遗憾。因此,探讨提高初高中物理衔接性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直观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兴趣无疑是最有效的驱动力。要想让学生顺利由初中物理过渡到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就是激发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做实验,调动他们的实验操作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课下单独或小组形式完成课后习题中的“小实验”任务,水平低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水平高的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改装和实验优化,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并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进行“惯性”讲解时,笔者用生鸡蛋进行惯性演示实验,当笔者将水杯上的硬纸片快速弹出时,学生们都揪着一颗心害怕鸡蛋随纸片一起飞出去,但结果却令他们大吃一惊,那就是鸡蛋完好无损地落在了水杯中。这样一来,新现象与已有的认知经验便产生了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有效提高了物理学习效率。此时,笔者在学生们情绪高涨的状态下,通过深入分析问题,启发思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进而产生持续性的认知兴趣,并最终将这种兴趣内化为志趣,为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二、把握好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点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对比研究初高中教材特点,把握好两者的知识衔接点。初中物理内容主要涉及了热、 力、光、电和原五大科学知识点,而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也涉及了这五大知识点。可以说,高中物理作为初中物理的延续与拓展,两者之间的知识衔接点是非常多的。

例如,初中的“力和运动”就是初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大衔接点,高中物理对该知识点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出现了弹力、牛顿第二定律、超重、失重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力学知识。还有,初中物理“功与能”也是初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大知识衔接点。高中物理也对该知识点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出现了动能定理、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等动量学知识。

知识点的补充与完善,使得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可以更加精准地解释和分析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通过对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点的全面把握,初中教师要明确许多初中物理概念是不严谨的,有些是错误的,所以要避免出现照本宣科,在不加以研究的基础上便认为教材上的都是对的,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出现偏差,不利于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渗透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教师讲得全面,归纳得系统,学生学起来自然容易得多。但在高中学习中,知识点多,但学时短,典型题开放性强,教师因课时原因而无法进行全面讲解。这就要求学生灵活掌握相关物理解题与学习方法,并强化问题意识,培养物理思维。据调查显示,感觉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不适用,想要改进但又无从下手的学生大约有六成,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高中物理学习效率。

可以说,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渗透各种物理学习方法,为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创造良好条件。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指导非常关键,由于知识习得、能力培养和学习方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仅仅靠课堂渗透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开设物理学习方法指导课,让学生充分掌握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整体法、极限法、对称法和图像法等,适合于不同类型题的物理解题方法与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让物理水平高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经验和心得,如此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系统,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方法与经验,为初高中物理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顺利过渡,教师要从直观性教学激发初中生兴趣、把握好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点和加强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渗透三方面入手,探寻出一条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绿色通道,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四军.建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绿色通道[J].河南科技.2014(01)

[2]高亚飞.对新课程改革下初高中物理衔接策略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

[3]张宏齐.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脱节”原因与“衔接”策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4]甄会友.谈谈初高中物理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子(中旬).2014(03)

第6篇:初中生物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对策

一、初高中物理的差异

1.知识点增多。高中物理与初中相比,虽然都是围绕“力、热、光、电、声、磁、原”来展开的,但是高中物理是对初中物理的延续与升华。高中物理知识量更大、知识面广、知识点增多,例如初中时关于力学方面的知识点只有60个,而到了高中却增加到了约90个。2.理论性增强。一是直观到抽象:初中物理讲的是物体的运动而高中物理讲的是质点的运动;二是从单一到复杂:初中物理讲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高中物理讲的是匀变速或非匀变速直线或曲线运动;三是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由于初中物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往往做的是知识定性分析和简单的计算,而高中物理则需要学生对其本质进行分析与描述,所以需要对多过程进行细化和复杂计算;四是初中物理学生只需要了解“是什么”,而高中物理学生不仅要掌握“是什么”,还要掌握“为什么以及怎么样”。3.系统性增强。初中物理主要是单一的知识点构成的,而高中物理不仅要掌握许多单一的知识点,还要求把单一的知识点串联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高考时就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物理知识进行解题,并且高中物理学科间的渗透性加强,解题时往往还会运用到数学知识中的三角函数、不等式、求极值、解复杂方程等。

二、解决对策

1.找到连接点、切入点,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顺利衔接。初高中物理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找到许多相似点,高中物理教师要充分熟悉初中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解知识点时才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授课,让学生在同一起点上学习。如,高中物理中讲到的重力、摩擦力、串并联电路等在初中也涉及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回忆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加深知识的理解与拓展,让学生了解知识的连贯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要充分掌握初高中物理知识的异同点,寻找新旧知识的共性与个性以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2.做好教师教学方法的顺利连接。(1)充分备课。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备课这个环节。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充分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设计本堂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切入点,必须充分考虑到教学中的每一环节、怎样与学生进行互动,怎样联系生活实际,怎样在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合理设计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收获而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2)注意知识传授的起点与层次性。高中阶段的物理在难度上有所增加,高一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掌握授课的起点。如,对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很多学生不是特别清楚,教师可以先以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为起点,这是初中时同学就学过的,再通过讲解互成90度的二力合成,以学生熟悉的知识点为起点学生更容易掌握。在教学中,也应该注意知识的层次性与渐进性,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解题的重要方法,在讲解受力分析时可以先从“一个物体在水平面的受力分析,再讲解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再是多个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整体法与隔离法”。这样循序渐进,加上适当的练习,让学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3)向学生传递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新生,在物理学习上往往有这样一个问题:课上能听懂,课下看书能看懂,就是不会解题。其原因就在于书上的习题相对来说很基础,而平时的习题综合性较强。高中教师在讲解物理规律的同时,应该重点向学生传递解题思路。告诉学生在读透题目的同时,注意对关键词的把握。如,“不计重力、理想斜面等”,具体分析物理情景,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迅速建立物理模型,通过读题要清楚叙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理过程,物体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应该用到哪几点知识。要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分析清楚整个物理过程。(4)合理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于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多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自己再动手进行操作,直观感受、亲身经历。物理作为抽象的一门学科,教师更应化抽象为形象,多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动手制作小道具;对于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还有一种类比的方法,就是运用生活中的概念来解释物理中抽象的概念,例如,对于电场,很多同学都是陌生的,但是如果用重力场进行类比,学生学起来就要轻松许多。3.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顺利衔接。(1)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知识。高中物理是一整个体系,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总结物理知识点,每一小节,每一章,每一个知识板块,再串联起来,形成一整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进行查漏补缺、消化与吸收。比如,很多同学不知道“在对一个斜面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时候,摩擦力沿哪个方向”,若只是告诉学生与物体运动的趋势相反,学生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每一种可能的情况,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体现了物理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物理教学思想。(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养成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强调:第一,解题的规范性,由于初中物理较为简单,只需要几个公式就能算出,而高中则综合性较强,因此要求学生在解题时注意规范性,画图、公式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第二,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平时多动手、多与同学交流,多思考,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物理意识;第三,培养良好的计算能力,鼓励学生做题时要有始有终、不惧怕复杂计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刚来的高一新生抱着对新学校的憧憬和父母的期望,物理考试一旦不理想,就容易打退堂鼓,心里落差极大,失去学好物理的信心。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多加鼓励,高中的学习是艰苦的、是需要保持良好的脑力与体力的。首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帮助考试受挫的学生,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且帮助他们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并和他们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在平时的交流中多鼓励学生。

第7篇:初中生物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教学;化学;生物知识应用

在一线学校调研期间,发现教师在讲授新课过程中导入较为生硬,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新课中部分内容在生物课中已经学到过,为什么不可以用生物知识作为桥梁导入新课呢?通过后续调研,又进一步发现有许多化学知识点与生物学相联系。所以,将研究方向锁定在生物化学两学科的联系上,为便于研究进行,以调研地区使用的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和鲁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为研究对象,从两者知识联系出发作对比研究。

通过网络搜索及资料库查询发现对生物和化学两科目的知识联系研究集中在应试备考领域,而在教学领域,对生物、化学知识联系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试图通过研究得出新的化学备课新模式。

一、初中生物学与化学的课程编排联系

调研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采用“五四制”教学模式。“五四制”与 “六三制”相比较,其优势在于可以将大量知识点分散到四年教学时间中去,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优化学生知识基础,对于化学教师而言,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新教学实践和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初中生物课程按照要求利用初一到初三三个学年的时间进行授课,在初三下学期进行总复习,准备结业考试。而初中化学课程则要求在初三初四两年授课,在初四下学期进行总复习,准备中考。

众所周知,化学与生物、物理、地理这三门学科之间的知识都有互相关联的地方。仔细分析,生物和地理同时在初一开设;化学与物理同时在初三开设,想要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化学有很大难度,例如:化学第一单元学习天平的使用,物理却要到初三下学期才学习质量及物体的称量;化学第二单元学习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却要到初四才学习热学知识。初中地理与化学联系最为紧密的只有水循环和环境保护,而且地理课在化学开设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结业考试。所以在生物、物理、地理三门课中,对初中化学最具有铺垫作用、可以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去的只有生物学科。

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教材与课改前相比,知识的系统性降低、而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不论是生物教材还是化学教材,知识体系编排都脱离传统编排逻辑,趋向于社会中心的课程观。

需要做出说明的是:在开设化学课之前生物科已经学完了第五章,即生物前五章内容均可直接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去,生物第六章的教学与化学第一、二单元的教学同步进行,部分生物知识也可以应用于化学教学。

二、初中生物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的应用

毫无疑问,在理化生这三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生们最先进入的是生物实验室,也是在生物实验室最早接触到实验室注意事项。自从我国引入西方的科目划分体系以来,“生化不分家”的提法一直延续至今,生物通过显微镜探究生物的亚微观结构,化学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实验室是生物和化学两个学科不断发展的基础。初中生物知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走进实验室,认识实验室的布局,了解实验室学生安全守则等;

(2)进行实验前的准备、试验后的仪器及材料处置;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的注意事项及步骤;

(4)生物第二章第一节所涉及的显微镜的使用在化学初三第二章水的人工净化部分的应用……

2.在化学理论教学方面的应用

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顺序,化学方面: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生物方面:物质组成细胞器,细胞器组成细胞,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生物圈。两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生物学中,构成细胞的物质,种子的组成等均涉及化学物质的分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涉及到了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内容;人体消化系统部分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分。诸如以上的例证不胜枚举,为便于阅读将研究结果列入下表。

表格以鲁教版初中化学(54制)目录为底本,在章节后列出了联系到的初中生物学章节编号。与生物知识练习较少的化学章节未显示在下表,为便于数据分析:按“章号.节号”编号,例如第四章第二节编号为(4.2)。

初中三年级化学教学中可以应用的生物学知识

初中四年级化学教学中可以应用的生物学知识

三、初中生物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是化学学科第一次涉及到计算,将该节课与生物学知识点“质壁分离”相结合,导入案例如下: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复习一点生物学的知识。(“化学课上复习生物?真的么?”调动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板书:植物细胞)谁可以告诉我植物细胞的结构?

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师:回答的非常好。我们还学过质壁分离,谁又能告诉我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什么?

生:浓度差(引导学生回顾浓度的概念,将生物学知识成功前移到化学课堂上来)

师:很好,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如果100g水溶解10g食盐所得的溶液刚好可以使一个细胞处于发生质壁分离的边缘。同学们考虑一下:细胞质的浓度是多少?(仍然是生物学内容,但已经引出了课题“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鲁教版初中化学(54制)教材和鲁科版初中生物教材(54制)教材的对比研究,从课堂编排和学科知识结构出发论证了将生物学知识引入化学课堂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无论是从新课的导入方面还是知识点过渡方面都可以引用生物学相关知识,弥补单纯使用化学教学法的不足。另外,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引用化学知识,如上文案例:一方面,可以调动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求知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展示出教师博学的一面,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增强教师自信,从而提高教师的授课热情。

另外通过对两部教材的分析,两门学科知识虽联系紧密,但相互之间缺乏照应,在进一步的课程改革、学科融合方面需要加以调整。通过对化学教材的分析还可以看出,前后只是逻辑性不强,从知识中心到社会中心的过渡略显形式化,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应加以改进。

要将生物学知识成功的运用到化学学科教学中去,需要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储备,在教学之余,多与生物教师交流,互通有无,阅读基础生物教材,提高授课水平,遵循并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贡炳臣.化学教学中和生物学联系的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6):61.

作者简介:刘志彬(1989-),男,山东滨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化学教学研究。

第8篇:初中生物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梯度差教学方法;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155-01

初入高中校园的高一新生总是带着一种好奇和希望,希望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对知识与学习充满了渴望与自信。但是,当接触了力、力的分解与合成、怎样解决物理问题以及运动图像这些物理概念之后,学生们就会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高中物理太难学了!究其原因,我们发现:高一新生的自身能力与物理教学要求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主要问题,而又特别是对高一新生体显得更加明显。由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都是以高一的物理知识为基础,所以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把握高、初中的教学梯度,掌握好初升高这个衔接点,才能让学生顺利过渡,轻松进入高中物理学习。

1 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的差异

1.1 中生与高中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思维特点存在较大的梯度差。初中阶段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学生必须了解声学、力学、光学、热学、原子物理和电学的基本知识并会简单运用;而高中物理教学却是采用观察实验、数学分析和抽象思维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要进行数学化描述和模型抽象,要求通过假想假说、逻辑推理、抽象概括来揭示现象的变化规律和本质。初中则是直观教学为主,所以其初中物理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而获得知识。而高中则是对抽象基础进行概括。

1.2 初高中物理在对运用数学知识剖析问题的的要求存在梯度差。初中物理中运用的数学运算非常简单。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其教学大纲则明确规定:要不断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提高很多,在教学中更多的涉及到如矢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图像分析等等。物理规律表达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既有标量式也有矢量式,初学者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所以经验告诉我们:学好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1.3 高、初中教材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梯度差。初中时,知识点少,问题也非常简单,配套的练习和习题也很多,只要学生能够背熟公式、概念,以及滑轮组、电路、浮力等少数几个难点,考试自然能够取得好成绩。而高中物理学习则非常不同,难点多,物理知识多,各个部分知识联系又非常紧密,既要突破难点也要把握重点,还要能够将各个板块的知识融会贯通,仅靠大量练习肯定都会不够的。所以如果高中是还在采用初中学物理那套老办法,背公式、做习题,到考试时一样会觉得无从下手,从而造成对物理学习的心理恐惧。

2 高初中物理教学如何衔接

从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是一个从记忆、理解、运算到深度的理解、教学演绎、抽象概括的跳跃式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把各个方面有一个很好的连接,做好铺垫,帮助学生从初到高中的顺利过渡。通过这二十多年以来的教学研究发现:从初中到高中的物理教学衔接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

2.1 老师必须重视对教法、教材、学生个体的研究。大家都知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材则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如何传授知识则称之为教法,以上三个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是教育教学的根本原则,要上好高中的物理课程,不单单是要对物理教材有非常透彻的研究,还要对初中物理的教材结构、教学方法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知道学生在初中学过那些物理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获取知识的渠道,再结合高中的物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深入剖析高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层次,以降低初升高之间的梯度差,保持学生对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建立起能够把物理学好的信心。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课本内容选择高效,适中的教学方法。特别提到探索性学习,因为其对高中生效率不高,而且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虽然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主动学习能力,但也不宜过多的使用。

2.2 注重物理实验,了解物理概念的由来与规律如何形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概念的理解必须准确,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完整,基本的物理思维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容易的过渡到高中物理的学习。而物理是非常注重实验的学科,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物理实验,重视物理情景,重视概念与规律是如何建立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了解他们由何而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观察能力;还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提炼知识,弄清概念里内涵以及外延的来由,锻炼学生发散思维。不但要掌握物理规律如何表达,还有要明确在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和意义,规律的注意事项以及使用条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3 重点培养学生自己构建物理模型的习惯。模型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关键,很多现象都可以在模型当中适当的延伸发展。其常用方法是明确研究对象,对其建立简化的物理模型,研究,分析得出规律,研究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通过物理模型是建立形象思维、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建立过程的了解,让学生领悟到这种研究方法;通过运用规律,培养学生在建立和运用模型这方面的能力,实现知识迁移。

2.4 循序渐进是不变的教学原则。通过心理学我们知道,人的智力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那么我们高中的物理教学也要符合学生这一时期的思维特点。大纲指出:教学应该符合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范围,能力要逐步提高。要以初中的教学为出发点逐步加深和扩展,要恰当的处理好知识的同化和提高。教材的难易程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而不断提高,逐渐增加难度、扩大范围。

总之,作为高中物理老师,应该熟练了解教材,深刻明白从初到高的物理课程衔接点,抓好基础知识、数学方法、物理模型等环节,坚持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物理,顺利进入高中物理学习。

参考文献

[1]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G].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6

第9篇:初中生物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初中教学的主旋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如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为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需要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进而通过生物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改革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做了实践性了探索,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听得格外认真,这就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找到了突破口。作为初中生物教师,需要探索和寻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场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生物教学效率。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且与生物相关的事物有很多种,如谚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反映了生物知识中的条件反射,成语“飞蛾扑火”就反映了生物知识中昆虫的趋光性。这些看似与生物无关的事物却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只要与生物知识进行巧妙的结合,不仅可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还能通过锻炼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上述以外,在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广告、自然现象等也与生物知识有关,教师只要用心寻找,并将它们巧妙地与生物知识结合在一起,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物科学有着其特殊性,一些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可以迎刃而解。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对实验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亲自的实践和尝试感受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应重视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方案对实验重新设计,在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自主实验寻找到学习的乐趣,还能锻炼设计实验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通过自主实验设计,学生会掌握实验设计的原理,通过控制光、温度等变量来设计与实验相关的对照实验,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而实验设计正是当前生物考查的重点,因此通过学生的设计实验提高应试能力。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的一些知识点很难通过表述或板书直接表达出来,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动画、图像等形式模拟一些知识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而降低理解的难点。例如,在讲解“植物的受精过程”知识点时,单纯地通过板书和讲述根本不能让学生明白植物整个受精过程的相关变化,而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技术,可以让学生观看设计好的植物受精动态变化视频,结合老师对每一个细节的讲解,可以很轻松地让学生明白整个受精过程的变化,进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此外,通过多媒体教学,还能将一些微观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具体化,进而使一些难理解的生物知识变得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例如在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叶绿素的作用、ATP的形成方式等抽象知识点通过单一的图片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而通过植物光合作用的动画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光合作用整个过程的变化,进而使该部分的知识点变得容易理解。

四、增加课堂提问环节,确保学生有效学习

在生物课堂上增加提问环节,不仅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能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增加提问环节以后,学生会意识到如果不认真听讲,到了提问环节就会变得“捉襟见肘”,无法应对老师的提问,进而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提问的方式,尽可能地做到“一题多问”,让学生充分了解知识点的提问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总之,新课程的改革给初中生物的有效教学带来了挑战,作

为生物教师,要及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环境,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胡英江,杜朝凤,刘菁.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