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经济与管理范文

公共经济与管理精选(九篇)

公共经济与管理

第1篇:公共经济与管理范文

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和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进程中的两项重要内容,二者有着密切联系,市场经济是创新公共管理制度的现实依据与经济基础,而公共管理制度又能反作用于市场经济,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因此,在改革实践中,应当对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和市场经济引起高度重视,深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为促进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

公共管理;市场经济;制度;相关性

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型,在这一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的革新都在持续地进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管理制度才得以创新、发展。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加快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和发展市场经济将是两项重要使命,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将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深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从而为促进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一、公共管理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差异

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管理制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对公共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就必须了解公共管理制度所具有的功能。公共管理制度作为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相关的制度,其功能必然与经济制度功能有着明显的区别。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目标不同,前者以获利最大化、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后者则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为目标;二是价值追求不同,经济制度追求的是经济效率、经济效益的最大值,公共管理制度追求的是自由、稳定、民主、公正的社会秩序;三是标志不同,经济制度的标志主要为经济利益和经济效率,以竞争性资源优化配置为追求目标,而公共管理制度则是法律、民主的制度,以结果的统一、和谐为追求目标。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商品流通比计划经济时代更加自由。然而,市场经济仍然受制于国家调控,所以市场也必然会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可见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同样也存在一些缺陷。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会受到国家宏观干预,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就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完全自由,但实际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形态,基本上每个国家都会使用“有形的手”,以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这也是市场经济形态的共性。管理和经济运行的本质都是人类的行为活动,所以我国在市场经济转型初期要想对改革进行深化,就需要调动起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入改革区域,承担其相应的职责,将创新公共管理制度作为第一要务,将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对二者进行协同发展(赵秋兰等,2014)。

三、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的相关性

(一)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其通过市场机制让经济活动适应供求关系变化、符合价值规律要求,将社会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需求最大的环节中,从而实现劳动生产效率和社会效益的提高(陈希,2013)。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这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也自然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刘太刚,2014):第一,要求公共管理制度要对政府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同时要重新明确政府与社会、企业、市场、事业单位、公民等组织及个人的关系;第二,要求将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作为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政府要从“无限”变为“有限”;第三,要求树立法制、服务、以民为本的公共管理理念;第四,要求调整公共管理的手段与方法,将过去命令式的单一化管理转变为服务式的多样化管理;第五,要对公共服务进行改革,不仅要对机构进行改革,还要对人事进行改革,构建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和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市场经济的上述要求让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成为了一项迫切的任务。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其自身的特点与运行原则,让人们的利益观念大为改变,造成了社会利益分化,强化人们的主体意识,对于改变社会统治结构,实现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广大群众的利益观念被唤醒,人们往往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参与公共管理进程。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分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组织化程度,同时也促进了第三部门的形成,让公共管理主体日益多元化,从而逐渐提高了群众对公共管理主体的制衡作用。在公共管理越来越复杂、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热情不断提高、社会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的情况下,就必须对公共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以满足多元化的公共管理需求。创新公共管理制度,首先可以增加公共管理体系的回应性、开放性,对群众的意愿、需求及时地予以回应,同时为公民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畅通的渠道;其次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可以对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加以规范,制定公共管理主体的行动依据与行为准则,以确保公共管理活动能够高效、有序、规范地开展。总之,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对制度创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制度创新又是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可见市场经济是进行制度创新的直接动力,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创新公共管理制度能够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公共管理制度自身也是发展变化的,并且还能通过政治保障等来支持、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对制度进行创新后,公共管理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高质高效的公共管理服务必然有助于开拓市场经济发展新局面,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地发展。1.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制度作为经济体的支柱,创新制度必然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计划经济直接催生出来的产物,而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公共管理主体也发挥出了极大的推动效应。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无法脱离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而独立存在的,这是因为制度的创新决定着市场经济中的多种因素,比如外界对待经济活动的态度,经济活动的地位等等。市场是一个十分广阔的环境,其会对市场经济产生决定性作用,个体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往往容易因缺乏对市场的整体把握而盲目操作,在此情况下,引入政府或第三部门进行调控,将很好地规避经济活动的混乱与大幅波动。权利部门在对市场经济运作进行干预时,需要法律、制度相关体系的支撑,所以要让市场经济按照预期轨道发展,就离不开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各类行为规范和国家的宏观干预。2.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有助于实现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其最终目的都在于规范行为,可见制度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创新公共管理制度,就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制度的行为规范作用,同时创新的制度也能对国家调控、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引,以改变市场的无序、混乱状态,保证经济活动能够在稳定、良好的轨道上运行(侯一麟,2012)。要想让市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不仅以社会环境为依托,更需要创新公共管理制度,因为创新公共管理制度能够直接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减少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为经济活动的运行营造一个安全、良好的环境,从而确保生产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此外,前文提及的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但这种关系只有在良好的政治环境下才是成立的,也就是说没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市场经济是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的。由此可见,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也不可忽视,如果不重视政治体制的改革,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同时也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提示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是能够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

四、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相通的要协调推进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和市场经济发展,首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到二者的本质作用具有相通性,二者的本质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邓小平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而高效、合理、科学的行政及政治体制又是市场经济的有效保证,所以公共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目标服务的,二者在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李宜强,2015)。因此,我们应当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共同推进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是创新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础和依据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必须立足于市场经济,同时将促进市场经济完善、发展作为最终的目标与归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变革、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是上层建筑变革、发展的经济基础与现实依据”(汪小波等,2011),可见上层建筑变革与发展必须依附于特定的经济基础,其能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市场经济分别归于上层建筑变革和经济基础范畴,所以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必须依赖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制度创新的经济基础与现实依据,要进行制度创新就必须从市场经济着眼,深入分析其要求与特性,结合经济规律明确制度创新的方向与目标,再通过创新实践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本质和现象层面,市场经济都是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同时还为制度创新指明了目标与方向,制度创新只有以市场经济为基石,将促进市场经济完善作为最终目标,安排新的制度服务于市场经济,才能确保市场经济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克服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是一种科学、高效的经济运行模式,其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比如:市场经济造成的利益分化可能导致功利主义思想倾向;在市场经济下,人们更多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物质当先,更容易滋生拜金主义;市场经济运动原则泛化可能滋生钱权交易等腐败现象;市场经济的竞争特点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引发社会矛盾,等等。市场经济的这些负面效应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并阻碍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不可否认,公共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公共管理的强制性是制度创新的根本,而这一强制性有源于其社会合法性,政府的合法性取决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可见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并不完全符合效率逻辑,并且制度创新还会受到制定者个人偏好、社会科学知识等的限制。鉴于此,要实现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二者的局限与不足,并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范和弥补,尽可能地减小其负面效应,使二者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制度创新与市场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制度的创新也能加快市场经济的完善,保障市场经济平稳、有序地发展,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二者存在的不足与局限,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规避,使二者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秋兰,尹海凤.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路径探寻[J].人民论坛,2014(23)

2.陈希.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关系论述[J].商业时代,2013(34)

3.刘太刚.中国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反思经济学思维主导下的中国公共管理[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2)

4.侯一麟.经济、社会转型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J].公共行政评论,2012,5(1)

5.王嘉让.关于我国建构公共管理与服务行政体制模式的几点思考[J].理论导刊,2013(9)

6.李宜强.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构建—基于区域公共管理与欧盟经验[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2)

第2篇:公共经济与管理范文

近几年来,在公共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改善民生”、“全民共享”等原则的落实,从公共政策角度而言,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尽可能反映整个社会的利益,进而有效避免出现政策落后以及缺少人文关怀等问题;从公共财政角度而言,建设支出的比例正在逐渐下降,社会性的支出比例正在逐渐上升,政府财政正在向公共财政方面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共财政的全面发展,加强了民生的改善。

二、公共经济管理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

公共经济涉及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改善民生涉及了国民生活的基础,通过加强公共经济管理可以促进改善民生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里就对公共经济管理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以下分析。

(一)公共产品的供应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是改善民生的基础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稳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基础生存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同时,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但是这些公共产品因为管理与体制等原因,难以得到长期、快速的供应,使得公共产品需求与供应之间出现了一定的脱节情况。因为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服务与产品以及社会保障等均具备一定的公共产品性质,尽管部分产品可以由私人经济承担,但是对于我国而言,最有效的供给主体还是政府。只有政府直接或者间接地向社会提供一些公共产品,才可以确保人民群众得到相应的公共产品种类与质量,进而达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为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但是,针对目前的状况而言,还需要做大量和民生有关的公共产品供给工作。这里以社会保障工作为例,尽管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和城市相较而言,其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虽然在农村建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其发展速度并不快,农民的医疗卫生、养老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要想增强农民以及城市贫困居民的社会保障与福利问题,就需要加强政府的公共经济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实现公共产品的全面供应,进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公共经济职能是促进公共事业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的首要条件

对于改善民生而言,不是针对小部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而是大部分甚至全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这是一项公共事业,需要达到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进而也就要求政府实现相关的职能。由于市场经济资源在进行配置的时候,主要强调的是效率,而非公平,所以,只有政府在公共事业中发挥相关的作用,加强对公共资源协调配置,才可以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的情况,才可以进一步在确保社会公平的情况下,增强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人民群众对于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真正实现改善民生的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民生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涉及了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还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转换与失灵有着一定的关系。在部分关键公共事业领域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加强市场化发展的现象,比如,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就太过市场化发展,没有将处理卫生服务问题的公平性当成是首要工作,一味注重全体人民群众共同担当健康的责任,尝试着利用市场发展处理医疗卫生问题,这样尽管可以降低政府的负担,但是也致使了医疗费用的不断增涨,导致人民群众在就医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难度,并且因为公共经济管理职能转换不当的原因,经常致使医疗卫生的资源配置与布局得不到合理的分配,出现医疗服务效率相对较低、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得不到保障等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公共事业与公共资源分配的时候,市场作用是无法代替政府作用的,凡是涉及到民生方面的公共事业时,一定要加强政府的指导与协调,促进改善民生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政府公共支出的调整、弥补市场调节问题是改善民生的保证

现阶段,对于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与民生有着密切关系的公共产品的供应,均是由政府通过补助的方式实现的,比如,减免税收、津贴补助、优惠贷款等,这些问题都与政府的公共支出有着一定的关系。从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而言,相对适合的方式就是,政府可以对公共产品的产出与供应进行间接的管理,不要将自己当成是“划桨者”,而是应当扮演“掌舵者”的角色,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充分利用预算支出形成一定的经济刺激,进而营造一个高效的产品供应市场,加强私人部门的参与,但是这也不表示,针对和民生命脉有着紧密关系的公共产品供应只可以利用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刺激,才可以得到相对高效的配置。反之,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经常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与功利性,因此,太过重视市场私人部门对民生公共产品的供应,非常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马太效应”的产品分配问题,进而导致民生情况得不到相应的改善,比如,在对医疗保障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对相关部门的财政投入较少或者相应的管理不当,就会导致医疗机构缺乏相应的公共资金、社会公平性与公正性,进而出现医疗产品分配不当等相关问题。所以,一定要加强政府的财政支出力度,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公共产品的顺利生产与供应,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市场中存在的盲目性与功利性,进而确保公共产品需求的可及性与公平性,进一步确保改善民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保证与改善民生的需求

现阶段存在的一些民生问题虽然也包括了公共产品的供应结构问题,但是其主要问题还是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此时就需要政府对财政支出的结构进行相应地调整,减少非公共产品的支出,将“服务投资性财政”转变成“公共服务性财政”,将支出的重点转向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将政府投入重点放置在公共民生方面,加强公共产品的供给,确保在进行改善民生工作的时候,可以承担相应的财政支出,真正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开展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假如存在着一些民生问题,就一定要加强对公共财政体制的思考,确保财政结构更加合理,进而确保公共产品供应的高效,加强民生的改善。假如公共财政体制还不够健全,政府系统的内部也没有对各级财政分割问题进行相应的理顺,那么,各级部门与机构就非常容易出现自利倾向,进而阻碍改善民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开展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政府一定要加强对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确保公共产品的供应具备相应的资金保障,加强公共产品供应的成效已经成为改善民生的必备需求。

(五)加强法制化、规范化的公共经济管理是改善民生的制度保障

要想有效扩展公共事务的管理范围,加强对日益复杂公共问题的处理,政府一定要不断提高公共经济管理的效率,除了需要采取一些行政手段之外,一定要加强对法律手段的应用,加强公共经济管理的法制化。在开展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可以将工作内容纳入到法律当中,还可以加强规范公共经济管理机构的权限与工作过程,使得整个管理工作都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环,进而在制度上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比如,社会保障就是利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由政府对一些因为伤残、年老或者疾病等原因导致丧失劳动力或者失业的人员,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与物资帮助,这样就可以为人民群众的基础生活提供相应的保障。如果没有一些针对社会保障与劳动的各项法律法规,大多数企业与管理人员均不会自觉自愿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通过这些明确的社会保障条款,就可以加强社会保障的达成,进而为改善民生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三、从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出发,提出加强公共经济管理的措施

在改善民生工作中,公共经济管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具体而言,在开展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时候,政府主要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些公共产品,并且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一定的优化,加强民生领域中的公共财政支出,为有关民生的各项工作提供可靠的财政支出,进而努力实现公共经济管理的法制化。通过对公共经济管理体制与方式的改革,可以在根本上达到民生的改善。并且也正是因为公共经济管理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才需要针对改善民生的具体要求,加强对公共经济管理的调整,进而促进改善民生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完善相应的民生改善工作,政府一定要加强对公共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进而提出有效的措施,加强相关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此时就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节与市场监管,进而重视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在对政府管理职能进行转变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并且明确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政府一定要担当起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将公共资源更加倾向于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进而加强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民生的改善。

(二)加强公共政策公平性的建设

政府加强对公共事业的协调,促进社会的公平分配,已经成为了改善民生的首要条件,其中公共经济管理就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的主要组成内容之一,而在政府公共经济管理工作中,最为直接和主要的方式就是建立相应的公共政策。所以,为了确保民生达到预期的改善成果,一定要加强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在加强以及保证公共政策公平性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建立并且完善相关政策决策和监督机制,利用相关制度政策监督保证民生政策的落实。事实上,主要就是尽量使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调研、执行、决策以及监督这四个环节进行有效地区分,进而利用相关政策促进社会的公平分配。

(三)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经济事务管理责权的合理划分

在现行的分税制度下,财政权力太过集中,事务权力太过下放地方,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的公共产品大部分均是由基层政府担当,因为财政能力有限,基层政府还没有建立正规的融资渠道,导致相关的公共事务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对公共产品的供应质量与稳定性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所以,为了确保民生工作的顺利发展,一定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公共经济事务管理责权的合理划分,明确中央以及地方的经济调节、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四)重视公共经济管理过程的开放性

第3篇:公共经济与管理范文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新一轮改革大潮中,以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特区开发思想为指引,一大批各级各类的开发区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和动力源。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就是其中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由邓小平同志首倡,1994年2月26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在北京签署《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创造了两国政府之间合作进行土地成片开发的案例,并由于协议中对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规定而使这次合作具有了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如今,八年过去了,园区不仅按照预定的设想运转正常,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而且由于其在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方面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及其理论价值而受到政府、经济界和社科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园区建设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在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从内到外表现为三个层次,即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行为创新——经济发展。

一、政府理念创新的三个纬度

理念创新是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因,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首先体现为政府公共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从管制思维到亲商思维(服务思维)

在全球化趋势日愈凸显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转变传统管制思维,树立权利本位、亲商思维、服务理念。在亲商思维的指引下,政府行为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所谓亲商思维是指园区行政部门以为客商服务为最高宗旨,把亲商思维消化在招商引资、日常管理服务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帮助客商获得满意回报率,同时使园区获得相应收益从而形成双赢格局。亲商思维是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核心,它认为政府并非真正的财富创造者;只有当政府成功地提供了一个适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并使这些企业取得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国家经济才能得到快速提高。亲商思维把政府——工商业——人民利益三者统一于工商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工商业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竞争能力,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园区管委会将亲商思维溶入到公共管理实践中,具体体现为亲商观念的培育,园区各部门依靠高效的招商网络,建立了无微不至的客户服务体系,充分尊重客户的意愿,为客商提供快捷、简便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同时采用敲门法的“国际招商网络”,即有的放矢地主动招取优质投资项目;建立综合性的竞争优势,即园区管委会给予客商确定、清楚、快速的答复,一旦承诺,务必兑现;提供有吸引力的特殊政策;确立为我而用的招商标准。园区依靠新加坡经发局的国际招商网络,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由浅入深地逐步形成点一线一面一化的园区发展高新技术的招商策略。亲商思维改善了园区政府形象,提升了政府信誉,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世界产业巨头落户园区,从而形成了高科技。高税收、高就业的园区发展格局。

2.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

国际贸易中的公正观念。互惠观念、谈判协商观念本质上都与规则观念紧密联系。全球化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就是要按规则办事,公正、公平、互利。通过协商谈判的途径解决纠纷和难题。政府应制定与世贸组织的原则相一致的游戏规则,完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地把政府行为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使政府管理模式从个人权威转向规则权威,使政府理念由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法律之上没有权威。坚持依法治理。严格执法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法治经验的引进一一借鉴——运用,以法治思维探索建立了依法治园的法规体系和执法机制,形成工业园区完善的法制环境。其内涵表现为: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专家治园的规划管理体制。园区的规划管理体制推行专家治园,公开公布政府的园区规划,然后授权规划师分级管理,行政首长只处理违规申请和上诉案例。同时实行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以杜绝腐败。

其次,完善和明晰园区法规。结合中国国情和园区实际需要,园区管委会共编制了18项管理办法,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才十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外商投资企业行政性收费目录搏动管理办法、公积金管理办法、国家公务员实施细则、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等等,将园区公共管理纳入法治化。公开化、透明化的轨道。

最后,执法透明化。园区制定的《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办法》明确规划管理的内容。程序和工作时限,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一视同仁,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园区投资环境,使客商清楚地了解园区管理依据、程序和方法,从而使执法主体与外商企业之间形成信息对称。管委会依法治园的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受到了普遍好评,增强了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3.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思维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公共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公共管理的目标木单纯是公共物品的生产,而且也包括如何促进人的发展。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园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人力资源是新加坡唯一的资源”是新加坡人在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共识。它将人的智慧和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来开掘和利用,其内涵体现为:充分有效地发现城市内外、国内外人力,做到人尽其才;提供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条件,知识更新和再培训的条件;发展教育和智力投资。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借鉴,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简单粗糙的管理方式,把人视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要素,形成了“人力资源是工业园区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环境是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投资环境”的理念。园区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管理中,其基本特点体现为:寓简明于透明之中,寓灵活于规范之中,寓亲商于服务之中,寓动态于有序之中。这一管理方法在建立精干高质量的公务员队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技术队伍的引进等方面效果显著,适应了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需求,并使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分散型服务向一条龙服务转变;从低层次服务向高层次服务转变。

二、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的中介

政府体制改革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的外力要求,一是由内向外地表现为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动机。政府体制创新亦是一个过程,表现为: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渐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奠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地位。

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实践的中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进行体制创新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1.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指出,“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加人世贸组织必将加快我国政企分开的步伐,使企业逐渐脱离政府的行政控制,保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同一竞争平台上,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随着我国加入MO,政府经济职能又被赋予了新的内蕴,这体现为:引导,政府应研究和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寻找发展经济的最佳路径。调控,政府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扶持,在WTO制度规范的框架下积极寻求发展本国工业的途径,在全球化浪潮维护国家的经济。

园区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借鉴和创新优化了园区投资环境,吸引大批跨国企业落户园区,三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已形成了适合国际经济发展战略的投资产业结构。

2.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政府转变职能应以社会本位为导向,应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要求作为自身价值的参照体系,不断依据社会变量决定自身的结构、权限及其运行方式的转变,把政府全方位控制社会的冲动减小到最低限度。政府主要是社会的服务者、协调者和一定范围的干预者,社会才是主导者,因而评判政府职能的标准将不完全依仗效益和效率,而主要取决于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管理逐渐趋向政府公共政策化、公共管理社会化从而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通过参与式民主给公民授权。”在这样的政府中,公共管理的职能部分地甚至完全地转移给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政府从公共管理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不仅自身可以达到消肿减肥的目标,而且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更小的政府——更好的服务是园区管委会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中轴。首先,更小的政府。园区管委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仅设立七套常设机构共12个局和1个非常设机构,定编120人,却承担了相当于市一级党政机构和近百个部门和职能,实现了对外(新加坡20多个政府机构)接轨,对内(苏州市及省,国家)接口的要求。同时,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建立了高效的公务员管理体制,既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又有利于实现公共管理的法治化、公开化、民主化。其次,更好的社会服务。园区管委会的社会职能就在于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营造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良好的园区生活环境。

三、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巨动

现代公共管理以社会需求为起点,以成本——效益分析工具,通过体制创新以满足社会福利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形成互动关系。它表现为:经济发展要求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成熟,这又为公共管理在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经济制度环境。

1.经济发展呼唤公共管理体制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用脚投票选择投资领域。在全球化环境下,跨国公司根据区域投资环境可以随时将生产转移到法律透明度高、劳工法律松、市场机制完善的区域或国家。跨国公司这种用脚投票方式的微妙方式不仅仅要求而且迫使政府进行公共管理体制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树立亲商理念、法治理念、从刚性行政转向柔性行政。

园区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和经济管理经验,正是希望通过对其借鉴、消化和吸收,在园区尽快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制度创新来构造新的招商优势,并为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构造新的增长点。此外,园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必须依靠体制创新为先导。园区要实现其战略目标,即成为国际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以及成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超前试验区,以“管理示范”和“产业辐射”有效带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就必须“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以体制改革为先导,探索出一条以注重功能效益的体制供给来取代单纯的优惠政策,进而形成新一轮经济成长驱动机制的新路。

2.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公共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完善政府过程功能,从而使政府输出功能符合社会生态环境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体制创新赋予了政府理念、体制、行为新的内涵。

首先,高瞻远瞩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园区依据产业发展战略、人才资源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的研究,提出园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原则是“先二后三到二三并重”,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当发展高效益产业、高就业产业;提出园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立足苏州,依托浦东,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开放开发。

其次,亲商思维下更快捷的服务。园区建立上海——苏州工业园区的海关绿色通道。在上海海关和园区海关之间建立电脑联网,使园区的进出口实现直通与口岸式管理,从而极大提高通关速度,方便了客商;园区建立起由网络化职业介绍系统、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系统、市场化的劳动力价格系统、法制化的管理系统等等。

3.经济发展为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制度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成熟,这又为公共管理在更高层次上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经济制度环境,从而形成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的良性循环。园区在借鉴新加坡经济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严格,借鉴新加坡裕廊镇规划模式建设的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已在金鸡湖畔初现。

园区对新加坡经验的大软件和小软件借鉴已基本完成,园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园区之一。在此基础上,园区又树立了新的战略目标;通过体制创新继续努力把园区建设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符合国际惯例的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园区。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又要求通过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借鉴和体制创新,从而形成制度供给以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样就形成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否定之否定的良性循环。

四、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对外辐射的制约因素

园区八年来的实践证明,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验,以制度的创新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从而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建立新的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对外经贸厅先后在苏州举办了“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研讨班”,对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对外辐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应该看到,这种辐射的力度是有限的。园区经验的对外推广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由经济领域逐步向政治领域扩展,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更是方兴未艾,加入WTO则构成加速这一改革进程的外部动因。在这种有利的宏观条件之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对外辐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要求仍要受到种种现实情境的制约:

第一,从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力来看,园区经验的对外推广存在着一个“路径依赖”问题。体制创新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变革,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恰恰就凝结在现行的体制框架当中,实际地调控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它们曾经有过存在的充分理由,并以其巨大的历史惯性作用于当下人们的活动。因此,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自身对于体制转变的紧迫性的认识,对于改革将要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更深层次的一定区域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状况和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条件,成为制约体制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影响到园区经验对外辐射的接受程度,同时意味着学习园区经验同样有一个如何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有所创新的问题。

第4篇:公共经济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共经济财务管理 改善民生 相互关系

一、在民生改善方面加强公共经济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国民整体福利的有效提高,确保分配的公平、公正性是当前公共经济管理的宗旨和根本出发点。要想实现公共经济管理目标,那么公共经济财务管理是经济保障和必要前提。在公共经济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确保市场基础性作用在公共经济资源的配置中得到充分发挥。公共经济财务管理部门应对社会成员承担责任,其对公共资源加以掌握、运用,对公共权力加以行使、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以进行资源的分配、筹集、管理和使用等财务活动。

民主社会中人们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民生改善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推动公共经济财务管理获得健康发展的动力。因为其承担着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政策制定等职能。在民生的改善过程中,公共经济财务管理就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民生在领域和内涵方面进行了拓展,除包括基本生存以外,还包括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确保资源得到公平公正的分配,从而使得改善民生真正成为人民利益实现、社会稳定维持的比需和根本。

但是民生的需求应有公共部门进行科学合理预算的编制,确保收入的依法组织,并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对财务监督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以处理好财政和本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总而言之,要想实现民生的改善,就应确保公共经济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保证财政管理措施以及相关决策得到有效执行,真正实现民生的改善,真正做到惠及民生。

二、公共经济财务管理和民生改善之间的相互关系

改善民生主要涉及到国民的基本生活,而国民经济的基础为公共经济。因为民生建设的覆盖面广、资金投入大,资金能否得到规范应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切身利益。所以公共服务部门应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服务,加强对民生资金的监管,使其效益得到最大发挥。但是在公共经济财务管理过程中,其只是一个方面,要想对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性进行探讨,就应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清。

1.公共经济财务管理的效率对民生改善具有直接影响

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就是其对当前的公共产品是否满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在基本生存方面的需要得到了充分满足。但是,国民在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福利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因为公共经济资源主要是由公众对自身经济权利的让渡所形成的,所以应提供能够满足人们需求以及其本身认为有价值的公共服务和产品,以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如果公共服务部门的财务效率十分低下,就会对公共管理效率和公共财政效率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公共管理经济效率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基本效率。而公众的付出和公共产品、服务提供所得的不对称,会对公众满意度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动摇公共部门公信力。所以,政府部门应对公共经济的财务管理加以重视,确保相应措施的科学采取,提供公众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民生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2.公共经济财务管理对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市场资源配置的协调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前公共部门的经济财务活动过程中,如果缺乏明确的财务效率责任主体,公共经济财务管理人员就会,从而导致公共部门出现财务效率下降,不能对公共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情况。因此,在公共经济财务的管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以实现公共经济资源的科学配置,采用市场有效机制来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运行,通过市场理念的运用来对当前公共部门的财务效率加以衡量,防止出现公共部门效率的损失问题。此外,当前的法治框架为部门履行约定、项目决策、结算付款、核实业务等财务事项创造了择优选择、充分竞争、规范运行、内在驱动的良好环境,结合等价交换、竞争择优、公开透明等市场原则和机制进行相关交易,在提高社会公平性的前提下,使得公共资源配置合理性得到有效提高,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民生的改善。

3.公共经济财务管理能够对市场调节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弥补,从而为民生改善提供保障

当前,在社保、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相关的公共产品、服务提供方面,主要是采用政府补助方式,比如补助津贴的提供、贷款优惠、减免税收以及直接投资等,这会对涉及到公共管理过程中在公共产品、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方面的财政支出。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公共部门应不断进行市场秩序的规范,以通过支出预算安排的充分利用来形成相关刺激,并积极引导私人部门参与到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过程中,满足人们对公共品的基本需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仅通过市场刺激,就可以实现高效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和盲目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共品分配出现问题,从而不利于民生的改善。这就要求对公共经济财务管理进行加强,尤其是公共产品在财政支出方面的力度。这不但可以确保公共产品得到充足的供给,而且还可以对市场盲目调节带来的问题加以有效弥补,确保公共产品需求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为民生的改善提供保障。

4.建立健全公共经济财务管理的制度规范,这是实现民生改善的基本要求。

当前需要解决的医疗体制问题、安居工程问题以及教育就业问题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缺乏充足公共产品供给所带来的问题。所以,政府应对公共经济财务管理规范制度加以建立和完善,实现财务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科学调整,对于非公共品支出进行压缩,将支出重点放在医疗卫生、公共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关乎民生改善的方面,并将政府投入重点定位于公共民生的领域,确保公共产品在供给上有足够的资金保障,确保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真是实现民生的改善。

5.建立法制化的公共经济财务管理,以为民生改善提供制度保障。

从受托管理上进行分析,公共部门中的财务管理人员实际上是公共人,这种权的形成是因为人们对自身权利的让与实现的,所以,公共经济财务管理人应为公众办事,并对公众负责,只有将公众的事情处理好,才不辜负公众的委托。在对公众负责的诚信氛围建设中,应积极倡导信用文化。在对诚实信用理念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应实现公共经济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积极进行法律法规的制定,从而进行公共经济财务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确保公共经济财务管理整个活动都能够实现有法可依,引导人们形成良性预期,在制度上对人民利益加以保护和尊重。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应坚持法治思想,对公众生活条件进行公平、公正的改善,制定科学的法律标准,来对相应民生问题加以解决,为民生的改善提供制度保障。

6.不断扩大的民生需求对公共经济财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公共经济财务管理在民生改善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民生所关心的问题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在公共经济财务的管理过程中,政府要想为公众提供充分的公共产品和公务服务,就应确保公共经济财务管理规范的健全和完善,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不断完善,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并及时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更新。同时,还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财务管理手段的不断改进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注重建立开放性的财务管理过程,确保财政预决算的法制化、规范化、透明化;对预算资金效率和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提高预算资金的效益,真正实现民生改善、真正惠及民生。

参考文献:

[1]高志勇.公共部门财务管理的市场性分析与运用[J].财政研究.2006(05)

[2]荣莉.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J].企业经济.2001(10)

[3]鲁靖文.优化政府财务管理[J].企业导报,2010(14)

[4]荣莉.政府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探析[J].审计与理财.2005(19)

[5]黄平论.加强公共经济管理与改善民生的关系[J].理论月刊.20l0(03)

第5篇:公共经济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高等职业教育则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许多地方尚未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也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新公共管理环境下我国应建立具有多层次内涵的服务型政府,这应该是政府实行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职能转化的首要目标。实践证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体现。

公共管理下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作为地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体现。

新公共管理就是要改革政府管理的体制,通过参与公共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业化方法,使政府发挥新型、不同和有效的作用,而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者,从而达到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有效性的根本目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级技能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提供。

2.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不再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规模及数量的竞争,而是发展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作为区域经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高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需要高素质劳动力作为基础支撑。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能够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对接,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尽快培养一批实用型人才,以此带动劳动者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3.培养市场短缺人才,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综观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制约着一些企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由于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市场针对性以及价值功能的高效性,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从本质上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也就是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都要以市场需要为目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其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公共管理下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牵动经济全局的先导性事业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公益性事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进口”“出口”2个关键,夯实教育教学管理这个基础,面向市场办学,实现由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转变,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转变成为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健全保障机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 215所;招生人数达313.4万人,与本科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校生964.8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对于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经费投入的不足日益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偏重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配备更多更新的实训设备,因此往往需要更大的投入。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在经费投入、外部环境、整体地位方面使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甚至优于普通教育。

2.改革专业设置,建立市场机制

新公共管理环境下对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管理,就是要政府转变职能。要让高职院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真正成为能按市场规则运作,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如专业设置权。应当允许高职院校自主设置专业,能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自主设置适销对路的专业,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业岗位需要进行调整。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要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充分注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产生,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适时开设新专业。

对已开设的专业,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有关知识技能,对预计数年后可能被淘汰的专业要及时停办。专业设置一定要立足地方,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专业应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必须仔细地考察当地经济形势,努力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科研活动紧密联系当地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3.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实训基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高职教育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讲解指导,增大实践性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加大地方财政扶助力度,重点建设共享、共用的开放型实习实训基地。

4.开拓市场,扩大办学规模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想要很好地生存发展必须有强大的集聚力,即尽快提升学院吸纳各种资源用于办学的能力或效应。要按照“产学结合”的理念、“校企合作”的思路,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着力打造品牌专业,迅速提高办学声誉并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于其辐射力,也就是要增强其服务社会、推动乃至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或效应。

5.加强统筹,促进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的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求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办学。这种表述客观上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影响,认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由政府负责,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人。作为政府的管理对象,高等教育行业应当无条件地服从政府的安排。在这种态势下,高等教育体制陷入僵局,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势在必行。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只起掌舵作用而不是划桨作用。

具体来说,政府的主要管理职能是制定和监督实施法规、政策,检查督促高职院校依法办学,保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规划、拨款、评估和信息等手段,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指导和服务。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提升职业教育对促进城乡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模式、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第6篇:公共经济与管理范文

摘要阐述了新公共管理下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期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即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均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强调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密切相关,要不断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投入,确保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高等职业教育则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许多地方尚未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也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新公共管理环境下我国应建立具有多层次内涵的服务型政府,这应该是政府实行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职能转化的首要目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应转变观念,为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在投资等诸多领域提供良好的服务,建立服务型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职能。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遇到的问题,应主动及时地组织调研、沟通、解决。要改变指挥式管理,切实强化服务职能。实践证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体现。

1新公共管理下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作为地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体现。

新公共管理就是要改革政府管理的体制,通过参与公共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业化方法,使政府发挥新型、不同和有效的作用,而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者,从而达到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有效性的根本目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1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级技能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作为农业大市,宿州市经济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农业比重较大,靠天吃饭,加工业产品多为初级产品,这些问题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规模小,小企业多,经济总量少。宿州市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提升,产品结构有待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力度相对落后。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发展滞后。

加快宿州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就是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力推动宿州新型工业化大发展,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增强“三大板块”的协调性;通过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教育优先,为即将到来的快速发展做好人才准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大量的农村人口引入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而这些人最缺乏技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将他们培养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1.2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不再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规模及数量的竞争,而是发展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作为区域经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高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需要高素质劳动力作为基础支撑。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注重受教育者精神、道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因而总体而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不仅具备更强的劳动技能,而且具有更高的劳动素质。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能够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对接,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尽快培养一批实用型人才,以此带动劳动者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1.3培养市场短缺人才,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综观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制约着一些企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由于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市场针对性以及价值功能的高效性,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从本质上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也就是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都要以市场需要为目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其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新公共管理下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就宿州市而言,职业教育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成绩显著,办学质量不断提升,但总体来看,职业教育仍然呈现弱势,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思想观念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对职业教育不重视、不支持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期望值过高,不希望子女将来从事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工作。二是投入问题。投入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宿州市人民政府2004年6月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加大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2]。但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未完全兑现,导致职业教育发展教慢。三是学校自身问题。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活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运作模式与市场衔接不够紧密,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未突出技能培训、服务就业的办学思想。四是学生就业问题。总体来看,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但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①新增社会就业岗位满足不了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②对《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未完全建立,就业制度不够完善,技能培训的任务不突出,毕业生技能不过硬,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牵动经济全局的先导性事业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公益性事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进口”“出口”2个关键,夯实教育教学管理这个基础,面向市场办学,实现由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转变,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转变成为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1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健全保障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 215所;招生人数达313.4万人,与本科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校生964.8万人,我国90%以上的地市至少有1所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对于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经费投入的不足日益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偏重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配备更多更新的实训设备,因此往往需要更大的投入。据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国湘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一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然而,我国目前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却普遍低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1]。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在经费投入、外部环境、整体地位方面使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甚至优于普通教育。要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根据经济状况,按职业院校的类别和专业属性,分类研究和制定包括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在内的生均经费标准,并逐步按生均经费标准落实公办职业院校经费。各级财政要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并确保经费逐年增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培训、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一些研究建议,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建立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可实现教育事权与财权的统一,确保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使教育发展的经费需求与政府的投入更加协调,更好地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也有利于高等教育基金制的建立和实行。这一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章第五十五条得到体现:“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政府和学校主办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专项建设项目,所需配套经费按项目实施要求足额拨付到位。

2.2改革专业设置,建立市场机制新公共管理环境下对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管理,就是要政府转变职能。要让高职院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真正成为能按市场规则运作,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如专业设置权。应当允许高职院校自主设置专业,能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自主设置适销对路的专业,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业岗位需要进行调整。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要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充分注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产生,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适时开设新专业。

对已开设的专业,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有关知识技能,对预计数年后可能被淘汰的专业要及时停办。专业设置一定要立足地方,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专业应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专业既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载体,又是社会需求的反映,是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教学工作的结合点。因此,必须仔细地考察当地经济形势,努力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科研活动紧密联系当地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2.3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实训基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1]。高职教育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讲解指导,增大实践性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加大地方财政扶助力度,重点建设共享、共用的开放型实习实训基地。

2.4开拓市场,扩大办学规模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想要很好地生存发展必须有强大的集聚力,即尽快提升学院吸纳各种资源用于办学的能力或效应。要按照“产学结合”的理念、“校企合作”的思路,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着力打造品牌专业,迅速提高办学声誉并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3]。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于其辐射力,也就是要增强其服务社会、推动乃至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或效应。近年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深化以教学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办学实力迅速增强,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度和贡献率迅速提高,先后承办了宿州市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全国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宿州市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班,安徽省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班,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的增多,高职院校要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前与职后培训并重,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要以挖掘农村生源潜力为重点,努力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在目前的教育格局下,高中教育的承载能力有限。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未进入上一级学校,过早地步入社会,通常仅滞留于传统农业领域。要改变这一现状,应突出解决好3个问题。①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加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转变“上职校无用”甚至鄙薄职业教育的错误思想和“重学历、轻能力”

的用人观念。②建立健全对贫困生“奖、贷、补、减、免”的资助体系,实行“政府补一点、学校减一点、银行贷一点、企业帮一点”,鼓励帮助困难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和培训。③协调职业学校为学生统一联系就业单位、统一办理用工手续,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要支持一批具有行业、专业和资源优势的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要不断扩大高职教育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人数;鼓励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办高层次职业教育,为高职生提供更高的受教育机会,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2.5加强统筹,促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的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受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影响,政府如何有效地进行机构改革和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传统的全能型、管制型政府已明显的不适应社会和高校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地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英美等国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扩展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西方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所强调的某些积极思想,如追求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服务型目标,主张引入市场竞争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求行政权力的下放和撤退,提倡私营部门的有效管理方法以及实行绩效激励和监督评估等思想对我国政府高教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4]。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求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办学。这种表述客观上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影响,认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由政府负责,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人。作为政府的管理对象,高等教育行业应当无条件地服从政府的安排。在这种态势下,高等教育体制陷入僵局,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势在必行[5]。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只起掌舵作用而不是划桨作用。

具体来说,政府的主要管理职能是制定和监督实施法规、政策,检查督促高职院校依法办学,保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规划、拨款、评估和信息等手段,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指导和服务。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提升职业教育对促进城乡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模式、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3结语。

新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新公共管理运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将会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更好也更加有效,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职院校逐步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第三次理事会上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理清发展新思路,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树立育人新理念,落实改革新举措,创造发展新环境。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必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服务国家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换代,服务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的传承,服务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大规模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的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机会的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要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08-20)ybcpedu.cn/ReadNews.asp?NewsID=19781.

[2]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04.

[3]刘军。促进安徽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政策和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8.

[4]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7篇:公共经济与管理范文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新一轮改革大潮中,以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特区开发思想为指引,一大批各级各类的开发区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和动力源。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就是其中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由邓小平同志首倡,1994年2月26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在北京签署《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创造了两国政府之间合作进行土地成片开发的案例,并由于协议中对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规定而使这次合作具有了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如今,八年过去了,园区不仅按照预定的设想运转正常,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而且由于其在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方面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及其理论价值而受到政府、经济界和社科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园区建设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在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从内到外表现为三个层次,即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行为创新――经济发展。

一、政府理念创新的三个纬度

理念创新是公共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因,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首先体现为政府公共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从管制思维到亲商思维(服务思维)

在全球化趋势日愈凸显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转变传统管制思维,树立权利本位、亲商思维、服务理念。在亲商思维的指引下,政府行为由服务型方式取代命令型方式。所谓亲商思维是指园区行政部门以为客商服务为最高宗旨,把亲商思维消化在招商引资、日常管理服务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帮助客商获得满意回报率,同时使园区获得相应收益从而形成双赢格局。亲商思维是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的核心,它认为政府并非真正的财富创造者;只有当政府成功地提供了一个适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并使这些企业取得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国家经济才能得到快速提高。亲商思维把政府――工商业――人民利益三者统一于工商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工商业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竞争能力,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园区管委会将亲商思维溶入到公共管理实践中,具体体现为亲商观念的培育,园区各部门依靠高效的招商网络,建立了无微不至的客户服务体系,充分尊重客户的意愿,为客商提供快捷、简便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同时采用敲门法的“国际招商网络”,即有的放矢地主动招取优质投资项目;建立综合性的竞争优势,即园区管委会给予客商确定、清楚、快速的答复,一旦承诺,务必兑现;提供有吸引力的特殊政策;确立为我而用的招商标准。园区依靠新加坡经发局的国际招商网络,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由浅入深地逐步形成点一线一面一化的园区发展高新技术的招商策略。亲商思维改善了园区政府形象,提升了政府信誉,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世界产业巨头落户园区,从而形成了高科技。高税收、高就业的园区发展格局。

2.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

国际贸易中的公正观念。互惠观念、谈判协商观念本质上都与规则观念紧密联系。全球化时代下的公共管理就是要按规则办事,公正、公平、互利。通过协商谈判的途径解决纠纷和难题。政府应制定与世贸组织的原则相一致的游戏规则,完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地把政府行为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使政府管理模式从个人权威转向规则权威,使政府理念由从人治思维到法治思维。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法律之上没有权威。坚持依法治理。严格执法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法治经验的引进一一借鉴――运用,以法治思维探索建立了依法治园的法规体系和执法机制,形成工业园区完善的法制环境。其内涵表现为: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专家治园的规划管理体制。园区的规划管理体制推行专家治园,公开公布政府的园区规划,然后授权规划师分级管理,行政首长只处理违规申请和上诉案例。同时实行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以杜绝腐败。

其次,完善和明晰园区法规。结合中国国情和园区实际需要,园区管委会共编制了18项管理办法,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才十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外商投资企业行政性收费目录搏动管理办法、公积金管理办法、国家公务员实施细则、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等等,将园区公共管理纳入法治化。公开化、透明化的轨道。

最后,执法透明化。园区制定的《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办法》明确规划管理的内容。程序和工作时限,执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一视同仁,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园区投资环境,使客商清楚地了解园区管理依据、程序和方法,从而使执法主体与外商企业之间形成信息对称。管委会依法治园的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受到了普遍好评,增强了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3.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思维

“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公共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公共管理的目标木单纯是公共物品的生产,而且也包括如何促进人的发展。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园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人力资源是新加坡唯一的资源”是新加坡人在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共识。它将人的智慧和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来开掘和利用,其内涵体现为:充分有效地发现城市内外、国内外人力,做到人尽其才;提供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条件,知识更新和再培训的条件;发展教育和智力投资。

园区通过对新加坡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借鉴,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简单粗糙的管理方式,把人视为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要素,形成了“人力资源是工业园区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环境是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投资环境”的理念。园区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管理中,其基本特点体现为:寓简明于透明之中,寓灵活于规范之中,寓亲商于服务之中,寓动态于有序之中。这一管理方法在建立精干高质量的公务员队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技术队伍的引进等方面效果显著,适应了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需求,并使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分散型服务向一条龙服务转变;从低层次服务向高层次服务转变。

二、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的中介

政府体制改革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的外力要求,一是由内向外地表现为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动机。政府体制创新亦是一个过程,表现为: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渐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奠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地位。

体制创新是理论创新转化实践的中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进行体制创新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1.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指出,“有效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这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政府的作用是补充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加人世贸组织必将加快我国政企分开的步伐,使企业逐渐脱离政府的行政控制,保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在同一竞争平台上,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随着我国加入MO,政府经济职能又被赋予了新的内蕴,这体现为:引导,政府应研究和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寻找发展经济的最佳路径。调控,政府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扶持,在WTO制度规范的框架下积极寻求发展本国工业的途径,在全球化浪潮维护国家的经济。

园区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借鉴和创新优化了园区投资环境,吸引大批跨国企业落户园区,三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已形成了适合国际经济发展战略的投资产业结构。

2.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政府转变职能应以社会本位为导向,应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要求作为自身价值的参照体系,不断依据社会变量决定自身的结构、权限及其运行方式的转变,把政府全方位控制社会的冲动减小到最低限度。政府主要是社会的服务者、协调者和一定范围的干预者,社会才是主导者,因而评判政府职能的标准将不完全依仗效益和效率,而主要取决于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政府管理逐渐趋向政府公共政策化、公共管理社会化从而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通过参与式民主给公民授权。”在这样的政府中,公共管理的职能部分地甚至完全地转移给非政府公共管理组织。政府从公共管理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不仅自身可以达到消肿减肥的目标,而且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更小的政府――更好的服务是园区管委会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中轴。首先,更小的政府。园区管委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仅设立七套常设机构共12个局和1个非常设机构,定编120人,却承担了相当于市一级党政机构和近百个部门和职能,实现了对外(新加坡20多个政府机构)接轨,对内(苏州市及省,国家)接口的要求。同时,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建立了高效的公务员管理体制,既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又有利于实现公共管理的法治化、公开化、民主化。其次,更好的社会服务。园区管委会的社会职能就在于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营造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良好的园区生活环境。

三、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巨动

现代公共管理以社会需求为起点,以成本――效益分析工具,通过体制创新以满足社会福利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形成互动关系。它表现为:经济发展要求公共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成熟,这又为公共管理在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经济制度环境。

1.经济发展呼唤公共管理体制创新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用脚投票选择投资领域。在全球化环境下,跨国公司根据区域投资环境可以随时将生产转移到法律透明度高、劳工法律松、市场机制完善的区域或国家。跨国公司这种用脚投票方式的微妙方式不仅仅要求而且迫使政府进行公共管理体制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树立亲商理念、法治理念、从刚性行政转向柔性行政。

园区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和经济管理经验,正是希望通过对其借鉴、消化和吸收,在园区尽快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制度创新来构造新的招商优势,并为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构造新的增长点。此外,园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必须依靠体制创新为先导。园区要实现其战略目标,即成为国际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以及成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超前试验区,以“管理示范”和“产业辐射”有效带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就必须“敢于试验,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以体制改革为先导,探索出一条以注重功能效益的体制供给来取代单纯的优惠政策,进而形成新一轮经济成长驱动机制的新路。

2.公共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公共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完善政府过程功能,从而使政府输出功能符合社会生态环境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体制创新赋予了政府理念、体制、行为新的内涵。

首先,高瞻远瞩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园区依据产业发展战略、人才资源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的研究,提出园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原则是“先二后三到二三并重”,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当发展高效益产业、高就业产业;提出园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立足苏州,依托浦东,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开放开发。

其次,亲商思维下更快捷的服务。园区建立上海――苏州工业园区的海关绿色通道。在上海海关和园区海关之间建立电脑联网,使园区的进出口实现直通与口岸式管理,从而极大提高通关速度,方便了客商;园区建立起由网络化职业介绍系统、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系统、市场化的劳动力价格系统、法制化的管理系统等等。

3.经济发展为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制度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日益成熟,这又为公共管理在更高层次上体制创新提供更佳的经济制度环境,从而形成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创新的良性循环。园区在借鉴新加坡经济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管理严格,借鉴新加坡裕廊镇规划模式建设的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已在金鸡湖畔初现。

园区对新加坡经验的大软件和小软件借鉴已基本完成,园区已经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园区之一。在此基础上,园区又树立了新的战略目标;通过体制创新继续努力把园区建设为与世界经济接轨、符合国际惯例的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园区。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又要求通过更高层次上的体制借鉴和体制创新,从而形成制度供给以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样就形成了体制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否定之否定的良性循环。

四、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对外辐射的制约因素

园区八年来的实践证明,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验,以制度的创新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从而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建立新的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江苏省对外经贸厅先后在苏州举办了“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研讨班”,对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对外辐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应该看到,这种辐射的力度是有限的。园区经验的对外推广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由经济领域逐步向政治领域扩展,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更是方兴未艾,加入WTO则构成加速这一改革进程的外部动因。在这种有利的宏观条件之下,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对外辐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要求仍要受到种种现实情境的制约:

第一,从体制创新的内在动力来看,园区经验的对外推广存在着一个“路径依赖”问题。体制创新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变革,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恰恰就凝结在现行的体制框架当中,实际地调控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它们曾经有过存在的充分理由,并以其巨大的历史惯性作用于当下人们的活动。因此,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自身对于体制转变的紧迫性的认识,对于改革将要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更深层次的一定区域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状况和该地区的社会历史条件,成为制约体制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影响到园区经验对外辐射的接受程度,同时意味着学习园区经验同样有一个如何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有所创新的问题。

第8篇:公共经济与管理范文

    一、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对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再认识

    公共经济学脱胎于财政学,在与政治学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也有着交叉、渗透和关联。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分散,如应对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以及应该做出什么决策。〔2〕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经济、效率、科学和理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的价值取向,凸显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在公共部门与公共领域的运用,认为公共部门应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3〕信息不对称和经济人行为往往使得公共产品提供者抬高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过权力寻租以谋取部门和私人经济利益,加上政府经济活动的成本软约束带来公共部门高昂的运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门效率低下。针对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导者呼吁必须革新与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学与经济学开始强强融合,相互渗透。〔4〕基于这样的背景,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的教学中也因此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5〕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类公共基础课的公共经济学学科有其特定的属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义:第一,它是一门经济学,但却不同于传统财政学仅着重制度描述,而注重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直接配置资源的活动,不包括政府使用经济杠杆引导资源配置的间接调控行为;第三,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部门活动的决策机制,突显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第四,活动的主体是政府,但同时也包括公共企业和其他公共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公共经济学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主要经济效应及其与社会管理目标的关系,研究体系以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两大理论作为支柱,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收支、预算管理、公债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作为主要内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类教学实践中,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存在问题较多,如教学目标比较模糊、教学内容与专业特点衔接不够、缺乏专门针对公共管理类的本科教材、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知识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学生层面来讲,在学习过程中,公共管理类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理论性很强,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文科出身较多,他们对公共经济学中出现的模型公式以及数理推导理解上存在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对政府经济行为及其经济社会效应的正确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学们对公共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另外,公共经济学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经济学多是在一个学期讲完,而经济类本科生往往用两个学期来讲授,因此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训练和熏陶方面不如经济类本科生那样规范和熟练,加上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庞大,综合性较强,这也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育工作者层面来讲,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尚属一门崭新的学科,多数教师对其教学目标还不是很清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与把握尚不够清晰准确,教学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科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阻碍了该学科合理的理性发展。这就要求公共经济学的教育工作者对以上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拷问我们现行的教学体制,建构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适用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生的公共经济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建议

    笔者在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公共经济学一线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切身体会,认为公共管理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动:

    首先,应根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就业取向制定不同教学目标。例如,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介组织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与其它相关管理工作者居多,当然也有诸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我们可以将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行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着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当然也有不少选择继续深造的。因此,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职能、相关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税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长组织协调、规划及人际交流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进入政府机关、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与管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也不少。因此,我们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设计为: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职能与原理,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税收、预算、公债、国家管制等基本原理与制度,着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良好的社会沟通与实践能力。当然,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还应体现多维度,使学生对公共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学会观察公共经济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公共部门运转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其次,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应灵活设置,体现不同的教学重点。依据公共管理类不同专业教学目标,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税收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政府间财政关系等内容;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公共管制、财政政策等内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重点应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收入理论、预算管理、公债理论等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9篇:公共经济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经济政策;政府职能;作用

前言

其实,公共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之一,其发展的状态一直受到政府方面的影响,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公共管理之所以拥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对其所制定的经济政策。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公共管理已经遭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政府为了实现对公共管理的调整和完善,开始不断转变经济政策,以便于适应经济的发展。如今,很多学者都在对公共管理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争论,并就政府所制定的经济政策进行分析。

一、公共管理概述

一直以来,公共管理的概念都会与公共事务等内容一起被提及。谈到公共管理,人们对其的看法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公共管理主要是为了展示其公共性以及政治性;也有人认为公共管理比较注重管理,是一种管理行为;还有人觉得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突出管理的以及机构所存在的规章制度。公共管理的历史发展历程比较复杂,其所蕴含的理论依据也比较多样化。通常,人们会将公共管理的发展与政治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1887年开始,公共管理这一概念就已经和政治联系在一起,直到1980年,人们已经将公共管理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国外对于公共管理的理解以及认同比较复杂,但总体来说,人们认为公共管理的焦点应该体现在政府方面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而政府按照国家的意愿所制定的公共管理政策则使公共管理拥有了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手段。我国认为公共管理属于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尽管与行政管理有所差异,但其依然能够与行政管理并行存在。可见,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的研究人员都认为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含了其他的非政府组织。而公共管理保障了提供公共产品的质量以及处理公共事务的效率。当然,公共管理的这一部分是与政府方面所制定的经济政策相联系的。在管理对象方面,公共管理所包含的对象比较宽泛,其管理了政府以及其他的公共组织的内部行为和公共实践。

二、公共管理的作用

公共管理对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其在很多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服务方面,公共管理本身就是为社会群体提供服务,而其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将收集最为全面的公共信息材料。公共管理部门利用自身的权益来调查社会环境,并对社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整理来预测出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而评估出社会环境中所存在的风险。正是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公共管理才能够为我国的政治、经济甚至是军事提供信息。从管理的方面考虑,我国的公共管理部门所执行的管理职能是与普通的企业管理不同。企业管理中所存在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技巧都不能盲目的用在公共管理当中。公共管理是在政府的引导之下对政府的内部管理进行监察,从中找出政府内部管理所存在的弊端,并督促政府对所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改善。公共管理的存在不仅提升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也抑制了政府内部官僚的腐败现象。从管理效率的角度考虑,公共管理不仅仅注重管理的效率,还在管理的过程中为职工提供比较公平的工作环境。普通的企业管理是为了通过对管理目标的制定以及对管理制度的实施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如此,企业就能够在该种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公共管理则是注重协调。其不仅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协调资源与资源之间的联系。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来达到效率的提升,并以此来提升社会效益。

三、公共管理的经济政策分析

政府部门为了实现公共管理的作用和职能,已经在公共管理的基础之上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策,以此来扩大公共管理的范围,完善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管理的职能需要进行重新的界定。政府部门为了给公共管理产品以及服务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不断的利用市场经济对公共管理进行调节,以此来保护公共产品,避免公共产品以及公共管理为社会群众所提供的公共服务遭遇社会冲突。政府所制定的经济政策还确保了市场经济环境的稳定,降低公共管理将会遭遇的风险,为公共管理消除外部环境中所带来的压力,以便与公共管理内部资源的更加优化配置。其次,政府方面还转变了自身的职能,确保自身的职能更加市场化,以便于调节市场机制来为公共管理提供有效的供给。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公共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限制,其所拥有的人才以及资金都无法达到为社会群体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的目的。政府方面开放经济政策,积极为公共管理提供财政方面的支持,并调节市场机制,为公共产品提供补贴,促使公共管理的行为不再受阻。最后,政府督促工商部门协调转变市场外部环境。公共管理拥有更加完善的组织结构,并制定了高效率的管理机构,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

四、结论

总而言之,公共管理将在政府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引导下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公共管理对于社会管理非常重要,也对政府的内部管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政府提供的经济政策支持下,公共管理在市场中为社会群体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以及公共服务都将拥有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当中,公共管理将树立起完善的核算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减少自身的管理成本,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新业,王晗,赵益卓.“省直管县”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双重差分方法[J].管理世界,2011,10(08):34-44-65.

[2]熊爱宗.公共债务管理: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未来改革方向[J].国际金融研究,2015,10(08):44-52.

[3]叶林.找回政府:“后新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区域治理探索[J].学术研究,2012,07(05):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