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范文

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精选(九篇)

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

第1篇: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范文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

所谓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语言学习者在掌握了目的语国家基本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在学习该国目的语过程之中能在不一样的语境之中运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来实施好各类社交活动。就英语语言学习者而言,一定要在掌握相应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切实理解在某些场合中英语语言的实际含义,才能够在学习、生活以及今后工作中娴熟地应用英语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对高等院校英语教育工作者而言,在英语课堂上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但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拓展大学生们的英语知识,从而在日常使用英语交流中能够更加自信。

一、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迫切性

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高和英语教学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旦不懂文化模式及其准则,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语言知识。如今,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还停留于传授基本语言知识以及培养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上,尚未将跨文化意识之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如此一来,大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往往只了解到部分英语语法知识以及英语语言现象,却未能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足够的敏感性以及认识能力。同时,还会造成大学生们对于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英语语言现象不够理解以至于造成误解。所以,在教授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前提下,英语教师还应当为学生们讲授相关社会背景及其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升青年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具有的认识,真正把跨文化交际性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切实帮助大学生们建立起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并且提升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如此才能切实让英语语言知识成为帮助其进行交流之工具,让其能够切实得到学英语的无穷乐趣。

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具体策略

(一)切实转变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当前我国的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之中,英语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中开展的,教师具有绝对的主导性作用。一旦教师将侧重点全面放置于语法以及词汇教学之中,学生们也就难以学到英语语言的实用知识,自然也就难以得到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相关能力。所以,英语授课者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转变自身观念,全面认识到文化冲突所具有的巨大危害以及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能力的重要价值。当然,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还需要强化学习,通过持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文化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二)不断改进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提升方法

一是结合法,就是把语言材料和文化内容进行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手段。例如,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就结合进了相当多的文化因素,很容易引发学生者的探究热情。同时,英语教材课文中的信息量相当大,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具有很好的可读性。当然,英语教师还可提升学习者在教育、文学、价值观以及生活习惯等各层面的跨文化意识,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提升大学生群体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二是比较法,这是跨文化意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唯有通过进行详细对比,才能体会到不同国家和文化间存在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一来就能够得到一种文化上的敏感性。比如,可以把西方文化之中的形象和本国文化的相对应内容加以比较,从而提升学生们对于文化之理解。例如,我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可以进行对比。再如,我国和西方国家对老人、小孩的态度也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觉得"老"意味着成熟与资深,而西方人觉得"老"代表了无用与孤独;中国人爱包办小孩的所有事务,而西方人却支持孩子独立成长。

三是讨论法。高等院校英语教师应当定期对英语教材中所涉内容以及最近出现的中、西文化现象组织学生们加以讨论,让青年学生们能够结合自身的情感经历,形成最为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实施更加真实的交际活动,让其真正学会使用英语语言去深入思考问题。有鉴于此,笔者在教授新课以前,通常都会设置一些主题,让学生们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且立足于讨论来切实强化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提升学习者们所具有的跨文化意识。

(三)加大大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力度

非语言交际作为非常重要的交际形式之一,主要是指在特定情景或者语境之下运用非语言行为交流与理解信息之过程,其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单位,但是在生活以及交际中有时却能体现出比语言更为重要的价值。某些特定化非语言行为通常表示特殊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予以充分重视。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非语言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差别。比如,中国人历来就信奉沉默是金这句话,觉得沉默中含有极为丰富之信息,但西方英语国家人士对此往往十分不解。这是因为西方人士在相互交谈过程中,听者通常会长时间地注视对方,从而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是对说话人的一种尊重。然而,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长时间地盯着某个人是一种不够礼貌的行为。

(四)强化相关文化信息的输入

在平时的交际过程中,文化涵盖了风俗、礼仪以及行为规范等各类隐性文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点和交际文化进行相互结合。在讲解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当让大学生们能够了解到英语国家人士怎样看待世事,怎样用其语言反映其思想文化。比如,汉语中的狗是具有贬义色彩的,可以组成诸如狗仗人势之类的成语,然而在英语国家中狗的形象非常正面,被视为人类的好朋友,和狗相关的词自然是褒词,比如,aluckydog意为幸运儿。在此基础上,英语教师还可在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英语国家之禁忌,并由此而剖析西方人士所具有的思维习惯,让其在对外交流时能够时时刻刻地注意到这些,从而产生更加富有价值的交际活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在不一样的文化情境下都能有效地和对方进行互动、沟通,从而提升彼此之间的信任度。这就需要让学生们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所以,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升一定要贯穿于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如此才能在根本上形成提升学生英语技能之目的。

参考文献:

[1]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李田新,张 铌. 跨文化意识与培养:依托文化内容进行大学英语教学[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4).

第2篇: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听写训练记忆的分类聋生学习兴趣

一、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聋校语文教学工作者肩负着培养聋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的使命,聋生相对健全学生而言,认活动和语言发展都具有特殊性与极限性,聋校语文教学活动也就具有特殊性,因而,我们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对于语言文字与口语表达是聋生的第二语言这一特殊性,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更应该重点培养聋生对语言文字各方面运用能力,重点培养聋生对语言文字的长时记忆,永久记忆,要增强语文教学的渗透性,开展听写训练,聋生能牢记所学的语言文字的正确书写,合理灵活动用语言文字才是聋校语文教学的初忠。

二、关于学习记忆的分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学生在学习上记忆的一些专业性名词。记忆是大脑系统活动的过程,一般可分为识记、保持和重现三个阶段。识记,就是通过感觉器官将外界信息留在脑子里;保持,是将识记下来的信息,短期或长期地留在脑子里,使其暂时不遗忘或者许久不遗忘;重现,包括两种情况,凡是识记过的事物,当其重新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之感,甚至能明确地把它辨认出来,称作再认;凡是识记过的事物不在自己面前,仍能将它表现出来,称作再现。因此,重现就是指在人们需要时,能把已识记过的材料从大脑里重新分辨并提取出来的过程。人类对外界一些信息的保存就是上述所说的三个阶段,当聋生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有了识记,保持,重现三个阶段后,仍然不能像上面所述的一样,对所学的知识有全面性的掌握。因为聋生对于文字是他们的第二语言,用正常人对知识的识记方法还远远不够。很多的科学家们根据信息论的观点,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保持的时间长短不同,将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个保持阶段。并通过一系列实验,进一步将这两个阶段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永久记忆四种。

第3篇: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范文

一、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往,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外语教学不仅应向学习者传授目的语的民族文化,掌握其语言、风俗、社会、宗教、礼仪、价值观、生产方式等方面知识,同时也把本国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不同的交际形式输送出去,这样外语教学就自然涉及到跨文化知识,而且受到跨文化知识的制约。成功的外语教学是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保障,跨文化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我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常常发现,成功的交际不仅要靠较高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就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因此,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呢?

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导入的途径

我们知道,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通过个人和集体世代的努力和奋斗所拥有和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社会遗产、宗教、时间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概念和物质观念的总合。因此,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具有后天习得性,它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对文化的掌握和适应大部分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来完成的,也就是通过跨文化交际中的互动而完成的。人在早期是接受父母和朋友对文化的“传递”,而后接受老师及更多“文化传授者”诸如新闻媒体等的文化“传播”。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可从文化的这一特性入手,除了传统的文化导入途径之外,还可从下列途径中汲取和了解跨文化知识。

1.从谚语、格言中获取

谚语和格言是文化的一种积淀和反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谚语和格言,这些语言都生动地刻画了某种人物和性格,使得文化的摄取变得简单而又难忘。我们可以从不同文化背景的谚语和格言中感受语言是如何与文化价值和影响相联系的。例如:Order is half life(秩序或规则如同半个生命),从这条德国谚语中我们得知,德国人非常重视条理,以及事物的顺序和结构,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民族。The mouth maintains silence in order to hear the heart talk(闭上嘴巴方能听到心声),这条比利时谚语渗透了比利时人在交往时非常注重直觉和感受。又如,A single arrow is easily broken,but not in a bunch(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这是在亚洲国家广为使用的一则谚语,它显示了亚洲人普遍注重整体和集体的思维定式。

2.从价值观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在政治领域和文化价值观念里,英美人与我们的认识差异很多。我们重集体主义,强调合作,故有“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等之说。我们重大家,轻小家,所以我们在写信封时,地点是由国家到自家的(由大到小)。我们的姓名也是先写姓,再写名。而西方国家正好相反,他们崇尚个人主义,讲究个人奋斗,注重竞争,故个人的东西一律在前。如个人的名字在先,家庭的姓氏在后;信封的地址也是先写门牌号,再写所在街道,地区,最后轮到国家(由小到大)等。

3.从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中获得

思维决定语言。汉、英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各自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条件、社会背景、生活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各自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在很多方面都大相径庭。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来看,汉民族发祥于土地肥沃、气候适中的黄河中下游流域,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密而融洽,故有“山川毓秀”、“人杰地灵”之说。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便形成了中国古达的农业经济,使中华民族自古就生活在一种稳定安闲、风调雨顺的农耕生活之中。此特征又影响习惯及思想,故“同在一国,同在一时而文化之度相去悬绝,或其度不甚相远,而其质及其类不相蒙,则环境之分限使然也”(梁启超语)。所以,这种有别于西方民族的适宜的自然条件便萌生了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观和重整合的系统思维方式以及求和谐、求同一的审美习性,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根基。而英语民族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海洋环境和草原地带,生活动荡不定;加上古代落后的经济模式,使他们更多地领略了大自然暴戾无常的一面。这样在与自然抗争求生存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冷静地看待大自然,并由此产生了“天人各异”的元初心态,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自然界,重视自然课题的研究,形成了以自然空间为焦点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语言和言语交际中,中国人历来重写轻说,主张寡言、慎言和戒言,而西方人历来重说,自柏拉图以来,雄辩术一直广受重视;中国人重中庸,不喜欢与人争论,而西方人却喜欢把问题争个水落石出,善于发表个人看法;中国人对某个问题总喜欢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容易认可权威人士的看法和意见,而西方人则主张个性和不同,注重个人体验和探索;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直截了当;中国人思维成螺旋形,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思维呈直线性,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喜欢归纳法,而西方人重演绎法。如西方人对下面的对话会感到不知所措:“你能来参加周末的晚会吗?”“不一定,看情况再说吧。”这里充分表现了中国人中庸、含蓄、螺旋形的既是又不是的价值观,倾向否定,但又留有余地的特有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对此问题的回答却只有“是”或者“不是”。

第4篇: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 母语 大学生 英语学习 学习效率

一、引言

一直以来,英语界的专家们都非常关心如何有效学习英语的问题。随着全球化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也将英语教学放在重要地位,在中国,九年义务教育便将英语一科列为主课,高考中,英语也是三门主考科目之一,直到大学,还有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国的大学生前前后后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远远超过了英语国家儿童掌握英语所需要的时间,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被“耗时长,效率低,应试强,口语弱”及“哑巴英语”的现象所困惑。[1]

语言学家们穷尽各种方法来探索提高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效率的方法,形成了各种语言学习理论。其中,二语习得领域的专家们在其研究二语习得过程中发现,正常儿童只需要几年时间就能够轻松、熟练掌握母语,而成年人要掌握一门新的语言,所花的时间精力却比儿童多,但熟练程度没有儿童掌握来得高,且过程也颇为枯燥无聊。对此,二语习得专家们将儿童的母语习得过程与二语习得过程进行了对比,以期从儿童的母语习得中借鉴成功的经验。当然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又和母语、二语习得是不同的:一是习得与学习不同,二是母语、二语和外语不同。

二、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

1.英语学习顺序

中国英语教学虽然也强调听、说、读、写的技能,但是学生的学习顺序是和母语习得倒着来的,学校里的老师先教会学生念26个英文字母,学习新课前先认识、拼写新单词,再开始学习句型、语法……这带给学习者一种错觉:似乎他们脱离了文字的凭借,就无法正确地学习一个单词的念法,而过于强调语法的正确性又让学习者在口语表达中畏首畏尾,似乎一定要组织好正确的符合语法规则的话才敢开口说话。

同时,教师教英语时急于求成,为了追求短期内通过文法考试而不愿意先花费大量精力培养“听”和“说”的基础能力,所以才会把原本应该后学的语法部分单独剥离出来突击学习,将“读”“写”放在前面学习。

2.英语学习方法

很多英语学习的成功者深信语言的学习没有捷径可言,只有刻苦努力。但是如果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我们学生词的时候就是看着英文背中文,看着中文背英文,同时还要记单词的拼写等。而学习语法时,通常都是由老师进行系统的讲解,同时老师讲解语法时,倾向于用中文与英文进行对比翻译的方式进行讲解,之后再通过大量地做题,掌握语法,提高准确性,再由系统地整理复习语法知识点。事实上,我们所进行的英语学习活动都是在进行汉语的翻译活动。

这种学习方法存在着些许弊端:忽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发音的准确性;学生容易局限在语法的条条框框之内,无法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学生通过大量机械、无趣地重复做题,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依赖老师整理知识点,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缺乏英语思维等。

三、习得与学习和母语、二语与外语的基本概念的比较

1.习得和学习的区别

习得与学习的区别(Ervin-Tripp,1981)[2]

二语习得专家Krashen指出,习得是指人们不受第二语言规则、体系或错误的明确教学指导影响、在自然环境中通过潜意识学习。而“学习”是指一个有意识的语言发展过程,它是在人工环境,如正式的语言课堂中,是有意且明确的第二语言规则、体系和错误的教学指导的产物。[2]

2.母语、二语和外语的区别

母语:母语,即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3]第一语言的掌握的过程是习得的过程。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4]第二语言并非母语,但是第二语言是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学习使用的,例如,第二语言是一个国家除母语外的又一官方语言,同时在该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交流中或教育、商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外语:指在母语环境而非第二语言环境中学习应用的非母语的语言,学习者所在的国家或环境少有机会应用该语言。[2]

由此可见,在中国,汉语是母语和官方语言,而英语对中国学生来说则是外语,中国学生对英语的掌握也是通过“学习”的方式。虽然中国大学生没有“习得”英语的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中国学生确实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得”了汉语,这说明中国学生有“习得”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从二语习得领域对母语习得的研究中借鉴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来运用到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或者让大学生自己创造“习得”的环境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本文将从母语习得的角度,就中国大学生如何有效进行英语学习提几点建议。

四、母语习得

1.母语习得顺序

学习母语时,我们是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来学习的。我们从婴儿时期开始先听周围的母语语音,掌握一些简单的必要的生存技能表达,如“水”,即“说”的过程,渐渐地掌握相对复杂的表达方法,这期间是完全脱离母语文字的。而当小孩被送入小学时,他们开始学习读书、写字等技能,才对母语的文字进行学习。

2.母语的语音和词汇习得

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而语音的掌握又是和词汇紧密相连的,那么我们是如何掌握母语中的单词的呢?

儿童的语言获取是先通过对出现词语或句子的语音,通常是较简单的词汇语音的场景进行图像观察的,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感官刺激,如听觉、触觉、嗅觉等,来进行猜测,并将自己的猜测与所观察的图像进行“联系”,经过几次的反复刺激后,儿童会逐渐形成对这一语音符号的“条件反射”,然后在大脑语言区的位置逐渐构造出该语言的语言区,最终形成该语言的语音符号思维的能力,因此,“儿童对母语的获取过程是: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5]

同时,对于一些近义词的掌握,我们先学会简单的笼统的词语,再开始细分区别,并且在生活中通过自身或他人的示范或运用掌握。如“看”这个词,我们先学的是最笼统最常见的概括性词语“看”,然后,随着我们对语言掌握的深入,大人在日常生活中示范,老师在教学中或是在日常的大量阅读中对“看”的动作的细微不同进行接触、区分和表达,衍生出一系列细微差别的词语,如“盯”、“望”、“凝视”,甚至“目不转睛”等成语。

3.母语的语法习得

我们对母语的语法习得是一个逐渐丰富、熟练的过程。我们在婴儿时期,先跟着大人开始念一个个简单的单词,然后逐步地将学到的一个个单词拼成零散的句子,当然可能并不符合语法规律,这期间并没有复杂的语法知识,不过大人会对我们的错误进行纠错,但我们并不重视,直到我们发现表达方式遭人误解时,便开始学习使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即人们约定俗成的语法。接着,我们通过长期的交际、识字阅读和母语文化的学习和潜移默化,长期接触正确的语法表达形式,精确地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律,即使我们不能系统地讲解语法知识。这就像是学骑自行车,我们在跌跌撞撞中学会骑自行车,找到了骑自行车的技巧和平衡感,但是很少有人能说出为什么我们能骑在自行车上而不倒下来的原理。因为我们已经把语言规律融入思维中,把语法结构转变成了无意识的语言能力,并且形成了自己母语的逻辑思维方式。

五、从母语习得角度看大学生英语学习

根据二语习得专家对“习得”的定义,中国学生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大环境下,仅仅凭课堂上几十分钟的英语接触是无法通过“习得”的方式掌握的。但是相对于婴儿、儿童而言,成人具有更强的认知、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整理能力,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所以关键在于方法,我们可以试图将“习得”与“学习”相结合,从母语习得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

1.培养用英语表达信息的能力

对于本国人民来说,母语是该国人民的生存技能之一。人们要表达、接受、处理信息都要通过母语;生活、工作、学习、交流都要通过母语。对于婴儿来说,母语是他们受到关注、表达想法的前提,当他们要表达什么信息的时候,必须讲母语才能被理解,因此他们对母语的力量有着深切的体会,也急欲熟练掌握母语。

而我们在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的大环境中,把英语作为外语,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被大量使用。虽然,我们没有使用英语的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使用英语的环境。

(1)创造使用英语的必要环境

随着世界全球化潮流,我们接触英语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生产生活用品都有“英语版本”,如手机、MP3、电脑有英语语言设置,报纸、书本都有英语版本,我们可以从身边点滴做起,将手机、MP3等电子设备的语言设置为英语,创造运用英语的必要环境,“逼迫”自己接触英语,读懂、表达英语信息,让自己“不得不”运用英语信息来进行日常生活,这样不仅能增加对英语信息的接触量,而且能加深英语表达的印象,从而感受到英语对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2)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无论是自己主动创造英语的学习环境或是由外界创造的英语学习环境,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很多学生是迫于学业压力才学习英语的,加之中国英语的教学时间跨度大,间隔长,断层多,过程反复,如非必要,学生鲜少主动去学习英语。

俗话说“兴趣是人生的第一导师”,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促使他们积极接触英语信息。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学生可以自主地将自己的兴趣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例如,男生喜欢玩电脑游戏,尤其是网游,可以将游戏桌面及语言设置成英语,因为熟知游戏也就很容易理解英语表达的信息从而提高英语水平;有些男生喜欢看国外的篮球、足球比赛等,可以收看英文解说的比赛;女生喜欢看电视剧,美剧、英剧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美剧中的英语能让我们贴近最真实的生活美语,当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美剧;喜欢听歌的同学则可以听英文歌曲,学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等。这些途径将学生的兴趣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寓学于乐,在发展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建立英语思维

学习语言的人大都信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学习外语时要尽量忘记自己的母语。”[6]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经常会提到培养英语的思维,其实,我们要培养的并不只是英语的语法逻辑思维,还有英语的词汇思维。

(1)词汇思维

前面已经提到过,婴儿习得母语中具体形象的词汇时,会将词汇与对应的具体事物的图像建立起条件反射,因而能很快地说出对应的事物的名称或者在听到一个词后马上在脑海中形成该事物的具体形象;而中国学生在学习词汇时,将英语词汇与中文名称进行一一对应,而不是将英语词汇与脑中的事物图像进行对应,先将听到的英文在脑中找到对应的中文,类似“翻译”,再将中文转化为具体形象。

对于中国大学生,很多形象词汇已根深蒂固,看到便立刻想到对应的汉语翻译。对于具有简单释义的物质词汇,如“table”,“book”等,中国大学生对这类词的汉语意思反应迅速,掌握熟练,便无需再多费精力,对于此类形象的物质生词,则可以在了解简单的中文释义以后马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抛开汉语释义,直接将物质与英语生词进行联系建立反射。

英语中还有一类词汇,它们通常非常简单,只由几个字母构成,但是它们的解释通常有十几、二十几个,让人眼花缭乱,捉摸不清,有的中文解释甚至看上去与其他的解释完全没有关系,对于这类词,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他们的本义,再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该词的具体意思。如line,翻译成中文有“线”、“绳”、“界线”、“方向”、“队列”、“铁路”、“皱纹”、“台词”等20多种意思。但是line的本义只有一个,那就是两点之间的一段细长的东西,只是我们把它放在20种不同的语境中,便呈现出了20多种不同的意思,如果line与face放在一起,就表示皱纹,如果将line与railway放在一起,就表示铁路……这些东西都与line有着相同的特质,是它所在的语境改变了它的意思。[7]对于此类词语,我们只需掌握其本义,按照通常字典上的第一条解释,再根据不同的语境来理解该词在该语境中的意思即可。

而对于近义词的区分,也可以通过建立反射和英语思维的方式来区分。其中,词语分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对于具体名词,如road,street,avenue或是fat,obese,plump等近义词,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应的图片来进行区分,仔细寻找发现几个词之间的区别,并在脑中建立相应词汇的反射;而对于抽象名词,我们当然可以通过查询英语解释来进行理解,该方法对学生的记忆不够深刻,并且仍然无法真实地感受这一词语使用的语境。在这里,推荐用阅读的方式来区分抽象名词,尤其是表示程度、动作一类的近义词,要通过大量的阅读,通过该词在上下文中的语境体会该词的强烈程度、动作特征,该词通常能在口语环境中使用还是在书面环境中使用等。

(2)语法思维

中国的英语教学一向视语法为英语的重中之重,老师会将语法点、语法规律留出来整理给学生,学生需要记忆一个个语法知识点,分析主谓宾结构,记忆繁琐的理论知识。但是,二语习得理论指出,中国大学生所学到的这些语法知识及规则都是作为监视机制存在的,当学生有足够时间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例如考试时,他们能表达出较为正确的英语。但是当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自己的英语表达时,他们就漏洞百出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大学生在熟练掌握诸多英语语法后,在口语表达中仍有不少错误表达。

对于英语的语法学习,中国的大学生已经在课堂上反复学习演练过,可是再多的练习恐怕也收效甚微。在这里,建议中国的大学生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首先忘记自己的母语,忘记自己母语所总结的一系列语法知识,通过具体的英语句子感受英语语法规律,加深对英语句子的印象而非干瘪的语法知识,深刻地感受语法规律在句子中的运用对信息表达的影响。

中国大学生可以通过加强阅读量的方法来培养语感,我们对汉语的习得也是在大量阅读、接触汉语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常说的“语感”其实也是基于大量的语言的接触的,我们大量接触了正确形式的、符合语法规则的语句,潜移默化形成了语感,在看到错误的句子时,自然而然对错误的句子感觉“不舒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英语外教知道中国学生语句中的错误,知道该怎么纠正,却不知道为什么错误,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错误,只是他们“感觉”怪怪的,他们日常生活中就是这么表达的,不符合他们日常生活正常表达方式的就是不符合我们所谓的语法规则的。语言的本质就是约定俗成。[8]中国大学生的大环境是汉语,无法大量地接触英语,因此,中国大学生要扩大英语的接触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大自己的英语阅读量,潜移默化地形成英语语感。要“骑上”英语这辆“自行车”,而不用多探究自己能骑在自行车上而不掉下来的原理。

此外,中国大学生在用英语表达信息时,倾向于在头脑中构思出中文,再将其翻译成英语说出来。当我们接受英文信息时也是如此,常常会在脑海中进行中英转换,导致时间滞后,丢掉了很多信息。中国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不得不用母语来进行讲解,在这一阶段,这种做法确实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但是到后期,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说,却成了阻碍,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逐渐忘掉自己的母语,“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看到英文就是英文,不要再将其转化成中文;遇到问题,用英文来思考,逐步形成英文思维方式和习惯。

3.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

语言首先是作为一套语音系统而存在的,人们通过声音的语调、发音、节奏等不同来理解信息。人们先通过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再渐渐地将语言用文字记录下来。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声音来进行思维,最好的例子就是文盲和不认识字的人都会说话沟通。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文盲,不管是英国的还是中国的,他们虽然不认识字,但是他们都能进行正常的交流。他们仅仅通过听、说的语言“训练”,就轻轻松松地“习得”了母语。

大学生到了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各个顺序已经经历过了,无法更改,但是,大学生可以着重自己在听说能力方面的培养以达到增强英语学习的功能性目的。观看美剧,听英文歌曲是练习听力的好方法。歌曲和电视剧中的美语口语表达非常接近美国人生活中的表达,可以根据美剧中的发音练习耳朵对连读、弱读的敏感性;同时电视剧、歌曲有上下语境并且具有趣味性,学生容易产生兴趣,对于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猜测以进行理解。而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可以和听力同步进行,耳朵里听见什么英语表达,马上就用嘴巴复述出来,这样不仅能加深对所听到的英语表达的理解和印象,还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英语表达的用法。

4.根据自己的“学”型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体制和教师授课模式长期以来都是在灌输知识给学生,导致了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以后在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授课方式下不知该如何学习。同时,中国教师的大班授课方式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法根据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策略,很多大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学型”,通过哪种方式学习更加有效。

中国大学生没有英语作为二语的大的语言环境,不可避免地要通过学习的方式来掌握英语。但是,相较于儿童来说,大学生的学习、归纳、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型”,充分利用有效的学习方式来进行英语学习。例如,视觉类型的学习者的特点是通过看文字、图表来获取信息,此类学习者可以多通过视觉的途径来学习英语;听觉学习者可以通过“多听”来学习英语。

六、结语

虽然中国大学生所处的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大环境,英语作为外语,在生活中接触较少,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距离的拉近,要创造英语的学习环境也不是不可能。大学生虽然已经经过了各种语言学习阶段,但是仍然可以从母语习得的角度反思,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学习策略,加深对英语的感受,将其作为一种技能而非知识来掌握,真切地感受到英语的语言之美,体会英语的思维方式,以及英语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卢仁顺.二语习得中的共性、外语教学的作用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23).

[2]王立非.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母语定义..

[6]张依群.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4).

第5篇: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范文

摘要:茶学语言 规范用法 专业常识

一、茶学语言概述

茶学,指茶的学术、常识、科学以及应用。茶学语言表达,首先取决于自己掌握的茶学知识和茶学术语的多少。要很好地表达茶学语言,是各种茶学工作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是对茶学学科的负责和对自己的负责。良好的茶语言,是一个茶业人员或与茶相关行业的人员,长期潜心刻苦学习和训练,并不断总结、发挥的结果。掌握好一门茶学语言学科的特点,是所有从事茶叶学科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二、统一规范类型茶学语言

我国已经统一了的茶学规范语言很多,现已大面积使用在我国汉文学和各大学科的文章中,总共被规范的词条为2633条,包括了种植、土壤、管理、细胞元素、生产制造和销售等16门学科。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引用茶学术语,发挥着茶学课题的第三方术语创新,如茶几、茶色、茶钱、茶匙、茶镜等。各学者在创作、编著、编纂、汇校和利用茶学语言时已成为一种典籍式的方法。在各种语言汇聚的交流中,茶学语言多为使用,如茶话会、茶会、茶余饭后等。

我国文字学者早在清代康熙时期,就致力于茶学语言的规范和统一,我们现在的国家,更是特别重视茶学语言的规范化的工作,与我国国学、文学、材料学、公共学、医学、动物学一样,茶学语言为食物学中最为重要的语言学科,被列入食物学科第一位。凡从事茶学活动,人们已经有了明确的专业语系,大都自觉地进行茶学语言的学习和规范使用。所谓规范,是指被我们文字专业工作者确定为汉语应用词汇,并收录进专业工具书,供广大读者使用,标注或查勘。

三、常用普及未规范类型

在常用茶学语言中,有近1300种词条还有待规范,这些词条分为区域性词条、共用性词条或通用性词条。如茶文化、茶道、茶歌、茶舞、茶谱、茶德、茶妖、茶律等,这些茶学语言现已大量出现在我国汉字通俗读物里,有的研究类和学术类作品中,有时也能发现使用未被规范的茶学词条。作为茶学成员,在处理茶学语言表达方式上,分清和掌握规范和不规范语言尤为重要。不是说未被规范的词条就是错误的词条,而是说在应用语中着重于使用,专业学术型类的,尽量使用规范化的词条,这样的学术价值,首先在语言用法上获得了高分值。在一般通读物上,除了可以使用未规范词条外,还可以进行文句意境所需要的新词条组合创新。如世界公认的商标词条组合,这些词在组合时不会被列入规范词条中去,但一旦达到著名或驰名时,该词条并被确认为规范化词条。如宝马、奔驰、五粮液、竹叶青、龙井茶等。

四、新增推广未规范类型

汉语和汉语词条的规范是我国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大学科,并设有专门的语言管理机构,对普通话、地方方言、文字字句、汉语词条等语言学长期进行考评、考证、研究、分析和调研。这个机构里云集了我国各个时期最具权威的文字专家和各行各业专业学者,他们是确认我国文字及词条的权威。

对于新增的词条和正在推广应用中的术语,我国语言权威机构都不作干涉。而是由其它相关机构出面处理,如商标新词条是否注册商标;论文新词条是否有论点论据论证;标准化书的新词条是否有标准化管理处的审批备案等等。

我国茶学新增词条多为商标词条,其次是新产品词条,第三是日常生活和地区性茶叶词条。如燕露春茶、妙品茶、老白芽茶、天山露茶、茶纸、茶埂、茶柱子、茶树姑、绿茶粉、茶当当、茶沟沟、茶雨、茶公、茶司令等等。新增词条并不一定是好事,有的新增词会自然变成常用普及型词条,然后慢慢被收入规范化词条。而有的新增词条是没有遵循通用语言规范的标准而创立,这种词条通常是永久不被承认。

用规范词条进行学习的创作,是各行业一再强调的基本要求。否则,难以全面掌握和正确运用规范的汉字、词条、文句等,这会造成学术的混乱和阅读的困难。如曾经发生过的新词条:真男人、亚男、女春处、板死、公霄、功倒,等等。这些词条在一定的时期出现,同样又会在特定的时期内消亡。我国在“”时期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新词条,有的还入选进了规范词条中。在1983至2002年期间,我国语言管理工作小组一共删去了2000多条在各个时期出现的新增不实用词条和过时词条。这说明新增词条对于各学科语言的表达应十分重视,通常情况下,使用和学习规范语言是为表达思想最有利的方法。对一些关联解释也不至于出现讲不清道不明的境况,面对新增词条,可以开明,但可以拒绝。

五、茶学语言的应用错误和修正

一名茶学语言表达高手,其立场需要客观公正,但无需保守颜面和担心犯错。一名优秀的茶学创作者,在创作茶学著作时,首先做到每个章节文章都是自己原创,不属于自己原创的,都一一作出标示或引注。当然,再优秀的人,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观点上错误,只有不担心自己犯错,才有勇气在茶学语言上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凡是错了的,以后修正错误,这也是提升学习的质量。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员在接受茶学专业学习教育时,若对茶学语言失去掌控能力,则基本无法确立正确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从而使得毕业后参加相关工作时也跟着误导世人。

因此,学员学习茶学语言时,在表达方式上尽量突出有效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在一些无法确定的用语上,尽最大努力地采取多种形式将其解读出来,这符合语言分类解读学的要求。

茶学语言的表达,是建立在茶学常识的基础上。如果语言常识都不能掌握的人,在表达方式上必然是前言不搭后语。有人说,语言表达是通过口才训练出来的,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正确的茶学语言表达,应该是先集结专业知识,再集结专业知识的辅助学科知识,两相结合再进行消化,消化之后总结出自己的观点。有了观点才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对发音轻重和发音速度还要进行深入分析。在讨论或争论过程中,更应注意语感的力度和深度,对于演讲类学员来说,茶学专业语言是门高度独立的磁场细胞,它可以直接感染在场的所有听众,这时的立场是具惟一性的。

参考文献:

[1]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第6篇: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范文

论文摘 要: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表明,认识社会、直面经验事实需要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认识语言。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育若能处理好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

一、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社会学是以直接面对经验事实的面貌出现的,而经验事实是人们通过日常交往行动展开的,借助语言沟通的交往行动是经验事实的基本内容。从这个角度说,社会学产生之初就内在注定无法回避语言学问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早期的社会学虽然极力强调直面经验现实,但这里的现实是非经验的、抽象的,现实中的主观因素被净化了,相应的作为主观因素重要体现的日常语言也被忽视了。

社会学真正的语言学转向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语言学问题进入社会学的主流视野。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在生活中,语言不仅展开了自我,而且也把自我带入了社会。语言同现实世界不是主观同客观的对立关系,而是统一的过程,因此研究现实世界应当关注语言。活生生的语言在行动之中,同时现实的行动一定是言谈着的行动,解释学的语言学研究同社会学的社会行动研究直接统一。因此,研究语言应当面向社会行动,而研究社会行动又必须面对语言。

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有其全面展开的现实基础,即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人类社会经历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后工业社会来临使问题发生了实质的变化,人类社会的主要任务不是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由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转变为人际关系。基于此,从人际关系出发,在人与人、人与社团、社团与社团关系中认识人类社会,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学家的共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是语言沟通,最核心的内容是通过语言沟通而达到理解、形成共识,当代一些重要的社会学流派纷纷把语言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

语言学转向把社会学引入了一个交往世界或对话沟通世界,一个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进入生活世界,从本真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交往行动来理解社会,是转向语言学后各个流派社会学的共同趋向。语言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过程,交往中我们不能把对方语言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而是要进入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由此获致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识,捕获到的是创造着的意义。

由上可见,认识社会、直面经验事实需要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认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认识语言。所以说,这里存在一个认识链:语言—日常生活—社会。这也表明,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语文教育若能处理好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推动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

二、语文教育与生活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联系生活”已成为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上,叶圣陶先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1.语文教育是应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叶圣陶先生说:“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根本上说,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着学习语言的环境。在长期的耳濡目染和长期的语用实践中,逐步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满足不同范围的交往需要。然而,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尽量运用语言。”

2.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语文教育“教什么”,以写作为例,叶圣陶先生对此有生动的阐述:“咱们每天认识些事物,研究些问题,习惯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过程。写作不过是把它写到纸上去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总之,文章内容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生活的质量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当然,生活是广阔的,并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

3.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性的决定力量。人的生活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基,教育以人为对象,就意味着要以人的生活为根基,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建构人的可能生活,生活的空间即教育的空间。教育只有注重向学生生活实际的回归,才有可能建构起理想的人生生活。

三、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反思

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生活先在性地规定了语文教育。我们关注语文教育,努力实施语文教育,如果无视生活的要求和变化,其效果将令人怀疑。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语文教育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生活的弊端,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给人以空洞、突兀、生硬之感。在谈到训练儿童说话能力时,叶圣陶认为最好的途径是“与儿童一起生活”,“这里所谓一起生活,并不只是住在一处地方的意思,正是要接触他们的内心,而且完全了解,而且他自己差不多融和在里头。”也就是前文所说的,交往中我们不能把对方语言单纯看作客观现象去把握,而是要进入交流、沟通,设身处地去体验和领悟,最终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在这方面,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民国时期的三种教材《商务国语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课本》,几年前由上海出版界重新影印出版,在教育界以至更大的社会层面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刮起了一阵“怀旧风”。民国时期教育家、文学家重视对基本教材尤其是对初级学生课本的编写,语文教育家王森然曾说:“国文教得不好,学得不好,学校教育,怎样还说得改进·”这些民国大家愿意在“红花开,白花开,红花白花朵朵开”“太阳,太阳,你起来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这样浅白的课文编写中倾注才华,下水磨功夫。如此白话诗般的语言,让长期生活在单调的教科书语言和新爆的网络语言环境中的人们感到陌生、新奇、优美。

对老课本的怀旧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不满。现行语文教材承载了过多的道德责任,其结果往往道彰而文伤。民国老课本并非不讲以文载道,但其传导的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以“立人”为宗旨,“做人”为准则,在传导方法上,注重循循善诱,“搀着学生向前走”。《老师很喜欢我》的原文是:“弟弟放学回来,母亲问他说,老师喜欢你吗·弟弟说,老师喜欢我,他搀了我的手,叫我小朋友。”对应着“搀”字,现行的教材可用一个“牵”字来概括。“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牵挂。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这种将老师形象定型化的文字,以及其他极富意识形态色彩的“金水桥”“大典”“检阅”“神州”“腾飞”等词汇与学生心理脱节太远。

“语言—日常生活—社会”这一认识链是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带给我们的启示,通过认识语言去认识日常生活,进而认识社会,但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是否一致不是绝对的。泰州学派的基本理念是“百姓日用即道”。课文中涉及的内容应该都是学生身边事、家中事、学堂事和经常接触的自然现象,用浅显的方法说明人伦之理、孝亲之道、自然之象,以及人际往来所必须具备的品德、素质和知识。这样的生活化语文教育才算是处理好了语言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也才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这是语文教育改革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少杰.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J]社会学研究,1999,4.

第7篇: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范文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其作用

1. 跨文化意识的界定

“意识为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事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在生理学上,一般把意识看作是觉醒、知晓的状态;在心理学上,则把意识看作是自觉的心理活动。就英语学习者而言,我们说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定义为英语学习者通过学习和培养所具有的在学习、理解、交际中,特别是在交际实践中对语言上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现象的某种有目的的自觉反映或是某种知晓的状态。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们跨文化意识是潜在的,他们的意识中有跨文化的需求,但由于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这种意识也就逐渐淡泊了,致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一知半解,对许多概念都是十分模糊不清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不失时机地传授给他们“跨文化”知识理论,及时挖掘学生潜在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的这种需求得以满足。

2. 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

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究竟有什么意义?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有过精辟的阐述。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Lado)认为,“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著名英语专家邓昌民曾经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的整体性。从中不难看见,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两者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3.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上所述,跨文化意识是指外语学习者对于其所学习的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的思维一样来思考事情并作出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意味着外语学习者能自学地消除在与目的语本族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障碍,从而保证整个交际过程的有效性。

在长期的大英语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及全文往往只求表层意思,而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英语语言知识有限外,就是缺乏西方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而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材料大多来自西方国家。由于中、西方国家在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受中国文化教育成长的学生来说,了解西方国家风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起到预测作用和提高对全文的理解。

二、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1. “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分析

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潜在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所谓“社会距离”就是以为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领域与目的语国家有极大差距,有不平等性,从而影响了文化的和谐吸收;“心理距离”是指学生学习外语心理准备不足,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常常产生恐惧和忧虑心理而造成种种“语言震惊”和“文化震惊”,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另外,必须帮助学生克服“本民族文化”对外语学习的障碍。

应使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个提高,克服不自觉的民族中心主义。由于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接触另一文化时,人们往往以自己的文化为出发点进行判断,有时表现为文化上的先入为主或“文化偏见”,有时则表现为民族中心论,即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最先进、最标准的文化。科尔兹指出:“对于每个集团的人们,每种文化都是而且始终是以本民族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别人的办法优越,并且认为任何思想方法正确、会逻辑思维的人都会承认它的优越。饶有意思的是每个集团把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看作是‘常识’或‘合乎自然’的看法。”

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提高对外国文化的认识,抛弃偏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做到心胸宽广、态度开明,对外国文化采取一种全面的、客观的态度,不仅要尊重它们,而且要努力学习它们、理解它们、适应它们,而不是把它们当作荒唐可笑的东西加以贬低和排斥,使其努力成为双文化者。但是,反过来讲,我们也不应以外国文化为标准,全盘接受而贬低自己的文化。对待外国文化,我们应理解、适应,而不是被它同化。因为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交际、交流。

当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文化的这一属性决定了每种语言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风格,撇开文化的这一属性,语言是不可思议的。由于文化的不同,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伦理道德和是非标准等,都存在着差别,势必反映到语言上,我们称之为语言上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但要反映到语言自身的特点上来,而且要反映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上,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学生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会在心理上有个准备:在英语学习中自觉对待文化差异,自觉树立英语学习的文化意识并注重自身文化意识的养成。真正使学生在实际的,也有可能是在未来的交际中,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具有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自觉性,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2.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交际能力是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首创的术语,至今还不到20年。交际能力的概念是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的概念提出来的。在海姆斯看来,一个学语言的人的语言能力不仅是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还包括他是否能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即: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说什么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内容。他还认为,语言有使用的规则,如果没有使用规则,那么语法规则也就毫无用处了。可见,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语言运用。他还进一步阐明了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一是能辨别、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二是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三是能判断语言形式的可接受性:四是能知道语言出现的自然率,是现实常用的,还是罕见的个人用语。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语言能力还是培养交际能力?一般认为,语言能力是指语言知识内在化的规则体系,而交际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进行信息、思想、情感相互交流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言语交际能力。社会语言学家哈立德(M.A.K.Haliday)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不是产生结构的体系”。由此可见,学习外语的目的是掌握表达意义的体系,进行交际活动,而不是去掌握产生结构的体系,只掌握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知识是基础,没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就谈不上有什么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同样,不培养交际能力,语言知识将变成一堆毫无用处的废料,技能将成为僵死、呆板的机械活动。语言知识只有通过技能训练和言语交际活动才能被理解、吸收、贮存,并不断丰富和自由地运用于交际活动。知识,语言能力,也寓于交际活动之中。

由此可见,外语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而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规则和语言结构,语言知识是为掌握交际能力服务的。这体现了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另外,我们应特别注意文化教学不是教学生记忆一些文化事实,而是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学生将深层文化特点如国民性格、时间取向、美丑定义背得怎样熟练,如果不会在交际中自觉使用,那么他的交际技能仍然是零。

3.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

(1)能够识别所学文化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并能解释它们的功能。这意味着学生必须能透过表层文化的“奇怪行为”看到其实质,而这一点显然是以辨认出不同文化的不同寻常处为前提。如“You have a nice shirt.”或“I like your beautiful watch.”等赞扬语的功能是表示友好或引起谈话。又如:“I love you.”广泛地应用在朋友以及家庭成员之间。尤其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他(她)的家人和朋友便会说此话,其功能是鼓励他,即他值得他们爱,他会成功。在美国社会中,这种爱并不要求回报,只需证明被爱一方值得爱。

掌握这个技能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充分利用接触不同文化的机会,广播、电视以及实际跨文化交流都成为学习文化的课堂。这样语言的学习便同文化自觉地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学生便就逐渐学会从异域文化角度即英语本族人的角度体会和认识情感和事物,而这正是文化意识的最高层次。

(2)熟悉人们在各种紧急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情景中习惯的言语和行为方式。这意味着学生必须能对一特定的情景,预言一种或几种可能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通晓各种礼仪并对其作出正确判断。如当看到一位同事很伤心地哭泣时,应能知道美国人可能会怎样反应,如他们会鼓励他说出伤心的事。因为他们认为痛苦一经说出便减轻许多,同时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所以无论二人关系如何,他们都会鼓励对方说出伤心的事。又如,当一位女士在公共汽车站受到一个流氓的调戏时,她一般的反应是什么?当场痛斥并给流氓一记耳光?是去叫警察还是一言不发地躲开?当一个美国人带一个要来小住几天的朋友看房子时,主客各自可能说些什么。这个技能使学生熟悉英语交际情景中妥贴的言语和行为模式。它的掌握不仅使学生不再会盲目将中国文化习惯套入跨文化情景,而且也为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人物行为活动作出正确判断提供了文化参照。

(3)熟悉英语词汇内涵和外延包括的文化涵意。这要求学生必须熟悉那些同汉语相应词汇有不同的内涵或外延的英语词汇,尤其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词汇上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英汉语使用的各个层次,因此它的掌握对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至关重要。

(4)了解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性别、年龄、阶层以及受教育层次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语言使用上。这就要求了解最明显的言语特征。如能说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教授和一般建筑工人之别,能辨认出一个报童和职业妇女等。在交际中应知道对不同的人必须说不同的话,这包括正确选择谈话内容和语体。例如,学生应清楚对什么人应使用“Hi,glad to know you.”对什么人应握手并互讲“How do you do?”显然此项技能的掌握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4.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基本方法

(1)转变师生观念

作为英语教师,自身应具备很强的跨文化意识,这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丰富自己的外语文化知识,对跨文化交际和比较文化差异有深刻的造诣,不能只限于熟知所教的课本,应大量涉猎课本以外的知识,以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能力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应帮助学生转变对外语学习固有的概念,让他们把外语作为一种文化去学习和领悟,而并非简单的字、词、句的堆砌。把学生学习外语的方向从应付考试转变到交际实用上来,让他们时刻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逐渐培养他们对跨文化意识的敏锐性,使他们认识到,交际绝不只是掌握语言形式而已。

(2)调整课程设置

大学的外语课程设置,除了开设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概况等课程,系统地传授知识文化外,还应增设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并且大学教师应带领学生适当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搜集大量例证,作系统的文化对比,并将这些学科和我国的实际结合,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3)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多年来,我们大学英语课堂形式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在老师一本书、一支笔的引领下,学生刻板而被动地学习。课堂的中心是教师,学生只是默默的听众,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考虑问题,作出简单的判断。这种死板的教学形式约束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变得思想呆板、懒于创新,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培养目的,就必须把课堂的中心由教师转换成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法课堂形式更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课堂讨论是学生的实践环节,教师的引导与协调十分重要。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要对课文内容有关的事情和资料进行大量的收集和整理。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准备一桶水。热烈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听说能力,增加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且活跃课堂气氛。

(4)贯穿课堂讲解

这是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给学生讲解语言意义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容以及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讲解需与学生的英语发展水平相一致,对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用英语讲,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始主要用母语讲,逐步加大英语讲授比重。

(5)使用原版教材

使用一些较为系统的与英美文化密切相关的原版教材,原版报刊杂志,特别是一些音像材料,如:《读者》(Reader’s Digest),《泰唔士报》(Times),《听力入门》(Step by step),《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捷进英语》(Direct English)等烩炙人口的英文教材,配合多种英文原版电影、DVD等,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场合,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感性认识。

(6)举办文化知识讲座

在学习了一定的文化内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开展一些较为系统的文化背景知识讲座,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文化规则及其文化内涵,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文化知识讲座,使学生们学习外语的兴趣更浓厚,理解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7)进行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目的语文化的角色,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运用目的语的文化规则。如:“见面寒暄谈论天气”,“A lovely day,isn’t it ?”;使用有别于汉语的询问或寒暄语,如“How are you?”“How are you doing?”“How is everything going?”等。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要尽量创设和利用真实情景,如:一组学生去进行社会实践,学生扮演记者去采访他们,询问“What’s your name?”“Which school are you from?”“Where a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doing for?等。又如见到某学生打扮得很漂亮,使用恭维语“You look beautiful in your dress ”,引导学生回答“Thank you.”而不是“No,no,not at all”或“Don’t joke.”等类似语言,这样既练习了语言形式,又使得学生身临其境,一举两得。

(8)鼓励阅读与讨论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有关英美概况、英美文化、习俗等内容的书籍,通过阅读自己找出两种文化的异同,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运用目的语文化进行交际的能力。如谈到西方的教育问题时,先让学生阅读英美概况中英美教育的内容,在学生们对英美国家的教育状况、教育体制及学校设置有了大致概念后,再分组进行教育问题的讨论,并且与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对比,讨论“高考现象”在中西国家的异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9)课内外反复练习

除了进行交际文化知识的讲授外,还应该让学生在此基础反复的练习。因为文化是呈现自然的,本族对民族的文化往往习而不察。这种文化已根植于它们的潜意识中,因此在学习外语时,人们往往难以摆脱母语文化的干扰。所以,在使学生熟悉、了解英美文化并意识到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可以让学习编写对话,或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设想自己的角色,设想自己充当的角色应该说什么话、谈什么事以及怎么说,从而习得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

(10)创造语言实践机会

给学生创造运用外语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实践的机会。与本校外教多交谈;与来华英美友人亲身进行交流、交际;寻找做向导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外语介绍中国文化,从而道出中西方文化差异;校内或班内模拟多种真实场景,如:汽车站、公园、求职会、晚会等;开展各种各样的交际实践。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不断提高交际能力。

第8篇: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语言迁移;英语教学;灵活应用

教育实践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语言迁移,它是发展能力,检验传授知识的教学目标有没有实现的一个最可靠的指标。英语教学中,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迁移现象非常普遍。心理学家M.L.比格指出:“学校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的。因而,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两种语言的迁移”过程。

一、语言迁移的含义

迁移,属于一种非智力因素范畴,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指已经获得的技能、知识甚至态度和方法对学习新技能、新知识的影响。对于语言迁移来说,即语间迁移,就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迁移,如可以是同一语言内部迁移,例英语词汇学习对英文写作、阅读理解的迁移;也可以是英语和汉语和之间的迁移;语言迁移就是新语言知识学习被原有语言知识影响的现象。语言迁移可划分为负迁移和正迁移。在进行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第一语言知识干扰外语学习的是负迁移,学习者的第一语言知识起到促进外语学习的是正迁移。

二、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在英语教学中语言的正迁移

(1)词汇方面的正迁移

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词汇,在语言迁移中词汇迁移是一个重要方面。人们虽然在语言的使用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在很大程度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又是相同的。学习者在学习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会非常自然地利用大量的第一语言词汇去理解第二语言,使这些抽象的、单纯的符号变成有含义的、具体的概念。

(2)句法方面的正迁移

在句型构成上汉语和英语虽然存在着巨大的不同,但是它们也有相似的地方。作为专业课的讲授中,教师应对英汉两种语言特点应当认真反复地比较、考虑,积极寻找第一语言与所学英语的契合点,对英语教学起到一个积极促进的作用。

2、在英语教学中语言的负迁移

(1)文化方面的迁移。对语言理解必须对文化了解,我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了解西方的文化不够,不知不觉中往往会将本民族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习惯套用到英语上去,从而在语用层面上的产生负迁移。比如一次写信训练的时候,有学生写道:In China,parents want their only child to be adrag—on or phoenix,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在中国文化中的龙凤是指出类拔萃的人物,然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恰恰相反。在西方中,phoenix象征着再生和复活,dragon是一种暴虐凶残的怪物。不同民族问的文化差异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一个障碍。同一个词语在不同文化中的内涵象征或意义可能截然不同,如果缺乏对异域文化的了解或者知识面狭窄,就容易造成译文笑料百出或不知所云。

(2)语篇方面的负迁移。在语篇上英汉语既有一些共同点(如思维的逻辑性和语义的连贯性等),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如连贯手段、外在的衔和内在的思维的差异)。语篇方面的负迁移,不像句法和词汇那么明显,汉语经常在文章的结尾或者段落才点出主题,叙述比较迂回;而英语一般开头即点明主题,主题句(topic sentence)写在每段的开头,常常开门见山。翻译时尽量做到“瞻前顾后”,就不会产生断章取义或过于明显的翻译痕迹。我们应该按照英语特点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习者减少采取从第一语言出发进行翻译的手段,避免以第一语言形式套用英语,从而减少第一语言的负迁移的影响。

(3)语法方面的负迁移。汉、英语之间具有很大语法差异。例如,英语中语法意义常用语法手段来表达,因为它的语法范畴(如时、性、数等)存在较多。而汉语中语法意义倾向于用词汇手段来表达,没有这些语法范畴,运用词汇意义就可以对语法范畴之不足加以补偿。又如,汉语造句注重隐性连贯,主要采用意合法;英语造句注重显性接应,主要采用形合法。学习者常受到第一语言思维的牵绊,望文生义,对用英语思维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缺乏,对汉语句式生搬硬套,致使翻译出的句子不地道,“翻译腔”很严重,句法负迁移造成的错误比比皆是,屡见不鲜。

(4)词义方面的负迁移。因为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英汉两种语言,英语学习者受到汉语词汇概念的影响,常常对英语词汇的蕴涵意义和相似英语词汇概念的外延内涵不能准确地把握,如褒贬意义和象征意义等,容易混淆英汉词语的词性搭配。

对待语言迁移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态度。对于学生所犯迁移错误教师应耐心引导,告诉学习者不要采取回避的态度,不要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错误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有意识地避免母语的负迁移。

三、语言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利用第一语言的“桥梁性”作用,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在英语教学中,母语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对这种迁移要提醒学生正视,教师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英汉语之间的区别进行对比教学。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对第一语言不能完全排斥,而应该合理利用。比如,对一些词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科技术语和专业词汇,通过英语讲解只会越讲越复杂,可以找出与它相对应的汉语词加以比较。这样对学生的理解非常有利,而且对他们的记忆更有助于加深。当然,在课堂上对第一语言的使用不能不加限制。随着学生不断提高综合水平和逐步积累语言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应不断调整汉语的使用比例;而且,汉语在课堂上使用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对英语的阅读量要不断加大。很多学生的英语作文中第一语言干扰的痕迹非常明显,这种情况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对英语阅读输入量不充分。只有通过大量阅读第二语言,才能减少第一语言的干扰,才能降低负迁移作用。

(2)对英美文化要充分了解、学习,正确表达和使用英语词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对英语社会的文化知识进行了解和熟悉,从而对语言本身加强掌握和理解,避免按着自己的经验和思想对英语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

第9篇:大自然的语言文学常识范文

纵观十几年来的语文教育战线,会得到这样一个印象:教法的改革创新轰轰烈烈、山花烂熳,而教材的改 革创新则沉寂冷落、晨星寥寥。这种显著的反差在说明着语文教育界上层动作迟缓的同时,也说明着教材理论 的匮乏与孱弱。我们知道,教材和教法是教育的左右腿,二者必须同步和谐,教育才会有好的效果。正是从这 个意义上说,时代在呼唤更加科学的新的语文教材的出世。在此,本文愿提出自己关于语文教材类型与体式的 一孔之见,以期给专家们一点参考。

(一)语文教育的历史回顾

在西方,自亚里士多德倡导“文雅教育”始,一贯到今,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大体不变:识记单词、语法 、修辞、逻辑及语言应用。不难看出,老外们是把语文看作一门“技术训练”课。

在中国古代,文史哲伦理浑然一体的语文教育(传统语文教育),也是基本内容不变:识字、读书明经、 修德养性。也不难看出,古人们是把语文当作一门“意识修养”课。顺便深及一层,西方社会的世风不厚,中 国传统的重守伦理、均与各自的语文教育有重要关系。

中国现代的语文教育如何呢?上个世纪末叶,“崇洋”(无贬义)之风渐成气候,1902、1903年有两个《 学堂章程》,实为中国教育西化的肇始,但就语文而言,至多可称为半西化,因为它是西洋瓶装着老国酒—— 学堂制式、让学生写实用文,此为“西洋瓶”;令学生读史读经读古文,明了“文章于政事身世关系处”,则 为“老国酒”。可见,语文一出世就未能确立“中国现代语文”的自我真身。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语文偏 重“技术训练”;抗战至建国时期,语文偏重“意识修养”;建国后,语文教育界深感意识修养与技术训练二 元矛盾状态难以驾驭,经过几年酝酿,于1956年出现了汉语、文学分科;不久,“意识”复又压倒“技术”, 直至70年代末,语文教育都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80年代至今的十几年,虽然意见纷呈,但主流是“ 技术训练”观念,“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不就是技术训练观念吗?“语言派”的诸多理论与实践也是技术 训练论。

以西安董敏堂、北京刘国盈两位先生为代表的“以系统的语文知识为核心”的教材教法观点,在我看来, 可能是确立语文本体的中肯灼见,它能融“意识修养”与“技术训练”为一体,铸造出一个新的科学的“语文 ”。“可能”者也,是谓彼所言之“语文知识”,必须具有新颖独特的涵义,若是仅指“字词句章语修逻文” 这八字宪法,那么,依然陷在“技术训练”论里不能超拔。

纵观语文的百年历史,它始终未能超越“意识修养”与“技术训练”的二元矛盾状态进而实现应有的自立 。

那么,我们能否建设一个既高于西方、高于传统又易于操作、易于收效的中国的现代的语文教育体系呢? 能。我以为这就是让“意识修养”隐却一层,让“技术训练”后退一步,请“语文知识”——民族的常用文字 、人文常识、文雅语汇、实用文知识、文学常识——就坐正位,创建一个“掌握知识、以知化意、以知养技” 的“知识本位的语文教育体系”。而这一体系的关键,自然是“知识本位的语文教材”。

建构“知识本位的语文教材”,其前提是充分认识和把握语文自身的特点和语文学习过程的特点。退一步 讲,无论何种语文教材的编制,都必须把握这两个特点,而以往我们并未很好把握。

(二)语文自身的特点

科学性、常识性、实用性、工具性为中小学各门课程所共有。除共性之外,语文尚有如下特点:

1.人文性。没有哪一科能像语文这样充满着生活气息,没有哪一科能像语文这样洋溢着人情味道,没有哪 一科能像语文这样蕴含着富饶的知识营养——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一切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历史的、伦理 的、民俗的知识。语文教学的复杂、优越、困难主要集中在这一点上,所以重视、研究、理顺、把握语文科的 人文性,乃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首要一环。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否也表现着人文性呢?答 案是肯定的。无视人文特点,把语文只看成言语技术和属文技术无疑是片面的,离开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人情 味道、生活气息,运用再高的技术其言语或文章也不会动人。因此,有计划地传授人文性知识,顺便传授言语 及文章技术才是语文教育的上上之策。

2.民族性。不同民族的生活、历史、习俗、性格乃至意识观念都有差异,由语文具有人文性,可知语文也 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语文在很广的范围和很大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文字、词汇、语 法、修辞、人文知识等显在的层面上,而且在潜在的层面上如审美观、处世观、价值观以及语句的连缀和章句 的解读上也存在着。例如章句解读,汉文必须是“左顾右盼,看上下文,看内在的和外在的联系,然后才能真 正了解句子的内容”,因为“汉语是一种模糊语言”(季羡林先生语)。章句解读的民族差异还属最隐淡者, 若说价值观、审美观及语法修辞,差别更为突出。但是,语文的民族性在以往的岁月里却很少有人虑及。

3.时代性。教学中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的知识是一成不变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七”永远是“ 二十一”,浮力定律永“浮”不沉,水永远是H[,2]O……;而政治课则无时不随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变换更替。 所以说,前者不具有时代性,而后者的时代性鲜明突出;语文课则是介于二者之间。考察各地各时各种语文教 材,可见其无论是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是置之不理还是刻意追求,时代意识都必然性地存在于语文教材之 中,只不过多少、显隐、缓急不同罢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语文教材里的“时代意识”不该明显地表露出来 ,而以“似无实有、明无暗有”为佳境,这样的语文教材才是“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材。我国近百年特别是 近50年来的语文教材,其时代性过于突出,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效率高耗低效的原因之一。

4.文雅性。不论“语”还是“文”,从思想和技术性的标准看,都可以分为“通俗”、“文雅”和“精致 ”三个级别。“通俗语汇”即日常交际用语,若以使用的绝对量论,它约占90%,若以书面语的使用量论,它约 占60%,通俗语汇用不着进学校学习,儿童从咿呀学语至入学时就学会了一半或一大半,另一半或一小半则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自自然然地就学会了,数以亿万计的文盲并不是语盲的事实,便足以证明母语中的通俗语汇可以 自然通晓——姑且称之为“母语天成律”;精致语汇(精妙语辞及学术语辞)并非普通中小学生所能追求。所 以,中小学语文课中“语”的主体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文雅语汇”。以往和现在语文教学效率太低,是否 跟我们的教材乃至指导思想没有把握住“语”的范畴有一定关系呢?今后编写教材应当考虑这个问题。

所以,语文教育的根本宗旨应该是:以传授民族的常用文字、人文常识、文雅语汇、实用文知识

、文学常 识、并培养相应使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让它们渗透在语文教育 之中,听其自然地潜移默化。下一代的语文教材应当遵循这一宗旨。

(三)语文学习的特点

学习者与学习对象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效应、规律,明了这些关系、效应和规律,是我们制定 大纲、编写教材、组织教学的必要而且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就语文科的学习而言,以下三点还没有引起人们的 充分注意:

1.文随道入。这里的文与道的含义与传统的文道概念有所不同,文,指具体的字、词、句型句式、表达技 巧、表现手法等纯语文学知识;道,指一切科学的、艺术的、历史的、生活的、伦理的和民俗的“人文知识和 人文材料”,也指有关人文的诸多“思想观点和学说”。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可以叫“随道传文”,这里是从 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所以叫作“文随道入”。

从文章的写作、保存、流传过程来看,文是道的载体,道随文行,形式为内容服务;可是从学习语文的过 程来看,则恰恰相反,要借助把握意旨材料(道)来掌握字、词、句、表现手法等纯语文学知识(文),内容 在很大的程度上为形式服务,此即“文随道入”的内涵。广东湛江的《情理知能连环导引·初中课本》就很好 地体现了这一语文学习的原理特点。明白了“文随道入”的道理,我们就明白了语文教学“全文法”和“整体 阅读”的高明之所在;再进一步,也就明白了语文课为什么学课文而不学字词典,也就明白了学课文与阅读报 刊的真正区别了。

2.自悟效应。“少数语文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吕叔湘先生 语)看课外书的学生绝非“少数”,而为什么只有这“少数”“语文较好”呢?细细想来,这“看”字底下深 埋着一个“悟”字。有“悟”是会看,没“悟”是白看,“悟”乃是语文学习之关键。孔子“举一反三”的教 学指导思想,“哂之”而不斥之、言“吾与点也”而不言吾何以与点之类的实际作法,正说明他是一个真正重 视了“自悟”价值的老师;传统语文教育(1903年以前)一直重学生的诵、记而轻教师讲解的教法,实在是不 惜血本地追求“自悟效应”;赞科夫倡导高难度教学原则,魏书生等名师极力倡导并实施学生自学,实质上也 都是悟到了语文学习中“自悟”的存在及其巨大效能。可是我们近百年来特别是近50年来流行的观念却是“讲 深讲透”,教师讲透了,学生还有什么可悟呢?连文学等艺术作品尚且以含蓄有味为上品,我们的教学怎么反 而追求一碗白水清澈见底的效果呢?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与“讲深讲透”不无瓜葛。如此看来,继承古代 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自悟效应”的传统,应当是不久的将来语文教育教学的特色之一。

3.学用互动效应。学与用的关系,普通的看法是学而备用、学以致用、学而后用,用的效果取决于学的效 果,二者是单向的因果联系;高明的看法则作如是观: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互动、良性循环。《学记》 提出了“教学相长”的理论;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理论;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等等,这是 名家重视“学用互动效应”的例子。实践中也不乏证据,77、78两届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深得许多大学教师的赞 许;当前有许多语文教师搞课前3分钟演讲,引导学生写书评影评,办手抄报等,也都是自觉或自发地在以“用 ”促“学”;更切近一点说,我们自己备课、写论文的过程中不也体现了用能促学、学以致用的互动效应吗? 当代六大科技理论之一的耗散结构论认为:一个开放系统在达到新的有序的结构过程中,输入和输出均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学习正是这样一个开放系统,而学和用恰恰就是输入和输出,就语文学习而言,听和读是输入, 说和写是输出。“学用互动”也就是听读和说写相互促进。从学用互动效应看语文教学的状态,西方是重输入 不足而重输出有余;我们的现状是输入输出皆不足,大量的精力耗费在貌似输入的“师讲”上。

语文学习过程的特点,上述三点绝非仅有,择较隐者言之而已。换言之,新一代教材的建构有许多学习原 理与规律需要参照,上述三点亦在其中。

(四)理想的语文教材

教材质量的高低反映着教育思想的水准,同时也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所以不可等闲视之。

明晰而透彻地把握了语文自身和语文学习两方面的特点(当然不止上面所谈)之后,就可以对语文教材的 内容和体式进行规划了。下面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1.理想的语文教材的内容

这内容的确定其实是极为庄重相当艰难的,非一人之力所能及,这里姑以虚拟之轮廓阐明自己的思路,所 谓止于框架也。

概括地说,语文=语(文雅语汇)+文(常用文字+人文常识+实用文知识+文学常识)。整个中小学的 语文课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掌握3755个常用字、8000个使用频度最高的文雅词、500条成语、300条名言佳句、 100首诗歌、50篇范文、2000项人文常识、阅读500万字的各类文雅作品,并能写出明白晓畅的实用文(应用文 、记叙文、论说文)。

具体地说,“语文”虽是一词,却是多个概念。初小的语文、高小的语文、初中的语文、高中的语文各有 不同的内涵——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譬如:

初小的语文=文雅语汇(20%)+常用文字(50%)+人文常识(30%);

高小的语文=文雅语汇(30%)+常用文字(30%)+文章知识(20%)+人文常识(20%);

初中的语文=文雅语汇(30%)+常用文字(10%)+文章知识(30%)+文学常识(10%)+人文常识(20%);

高中的语文=文雅语汇(30%)+文章知识(30%)+文学常识(20%)+人文常识(20%);

四个“语文”的教学内容,虽不相同,却有着内在(序列或程度)的系统联系。

2.理想的语文教材的体式

理想的语文教材除了要体现循序渐进、文道统一等原则之外,还应该体现如下四个体式上的特征。

①两线并列,相辅相成。狭义的语文知识(即常用文字、文雅语汇、文章知识、文学常识)为主线,人文 常识(即哲学、政治、伦理、历史、艺术、民俗、天文、地理等一切科学学科的粗略常识)为辅线,主线与辅 线并行;小学阶段辅线为明线,主线为暗线,中学阶段相反 。至于德育、美育、情感教育则由其随风潜入,滋 润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