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精选(九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1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教学 存在问题 思考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1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背景

人类已跨入了21世纪,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教育的发展,以谋求在竞争中取得“制高点”。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1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初中语文教育提出挑战

在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语文的作用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肩负着育人的功能,而且对促进人类智力的开发、和增强演讲口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育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形式之一,这是由语文活动的思维特点――发散性思维和语文活动的过程决定的。语文教育不是单纯教授“文字”、不是简单的“说话”,在这种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体会用视觉的认知方式,另一方面在过程中体验自我的价值,反过来这种意识形态又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语文教育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1.2新课程标准是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这一时代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1.3初中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学习者在接受语文教育的过程会不断开动脑筋和发现灵感,不断解决问题克服问题困难,活学活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创造天地,让学生在学习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观察思考事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个体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人潜能。语文教育是以语言教育为主线,并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在语文教育过程中,通过综合地语文方面的教育,能够打破旧的习俗及其禁锢,使学生提高语言意识,对其素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其成长的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人格基础。

2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语文教育正是培养演说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语文教育,不仅可以激发中小学生的情感,培养表现能力,还可以发展思维能力。但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语文教育在培养演说人才方面的独特功能,演说在当代学校的语文教育中普遍缺失。

2.2教学方法陈旧

大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专业技能的钻研与训练,而对于艺术理论与教育理论的学习却往往有所忽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个人探索,看轻教学交流。现阶段中学的语文教师大多独立耕耘在语文教育的乐土之上,而很少有相互切磋、研讨的机会。信息的闭塞、摸索的盲目、交流的匮乏,无疑极大地阻碍了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

2.3传统观念制约

长期以来,大家习惯把语文当成一种个人爱好,过于关注技能的学习,其课程资源也是相对封闭的、单调的。许多学校重外语轻汉语,课程未能置于同等地位,使得语文成了可有可无的学科,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大部分学校虽有语文课,却不能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教学时数不能_标,若遇 “关键”时刻,语文课就只好让位于其它课。

3如何改革初中语文教学

3.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功能

语文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重视语文学科的地位,为学生学习好语文课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辩论赛等活动增加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效提高语文教育的成效。

3.2高度重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大力配合,教育主客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语文教育,政策上支持,精神上鼓励,把语文教育和其它学科的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落实不力学校做出严肃处理,对部分教师不能按照规定完成者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要加大语文教育的投资力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对语文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对于考核不合格者限期达标。对语文教学要进行监控,督促教学实施情况,杜绝随意安排非专业语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端正教师教学态度,摆正语文教育教学的位置,把切实开齐课程、 配备好语文等专业教师的情况作为评价一个学校是否落实好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指数,以引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3.3要发挥语文教学的演说功能

语文教育以演说教育为先导,以言辅德,以言益智 ,以言建体,以言助劳,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演说素养,让学生养成努力学习、讲究卫生、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还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向学生进行潜在的思想教育和演说教育,学生们将会产生一种振奋、努力学习的精神风貌。

3.4 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和文化素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养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行为习惯,决不要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而放松对教学的要求。要加强学习,寻找进修机会,丰富自己的文化理论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专业知识。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具有理论探索的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高中语文教育工作,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用全新理念和思路去引导高中语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上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主导,把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足点,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教育的功能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邱晔.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21(4).

[2] 王丽娟,金秀霞,任素玲.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

[3] 罗翠红.步入课堂对话的更佳处――新课标下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新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1(8).

第2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农村;语文;课堂导入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有了进一步提高,对于农村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学生的视野和认知都有限,教师恰如其分地选择良好的语文课堂导入方式,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提高农村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直接导入

1.以课文标题导入

课文的标题是文章的总体概括,以课文的题目为导入,能直接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迅速把握课文的中心内容。有一些题目直接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如果标题富有美感或者诗意,教师则可以对标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标题美的分析引导学生对全文的学习,快速进入正题,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更优质、高效。

2.以课文内容导入

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可以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文章中某个精彩的情节,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课堂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渴望了解本堂课的内容。使用课文内容导入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故事性强以及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相关度比较高的课文教学,教师要在非常熟悉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全文内容,从中选取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课文内容导入,也可以转换角度,让学生来讲述课文的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如果课文中包含有学生日常所熟悉的成语等,可以从经典成语入手,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扁鹊见蔡桓公》,就可以用“讳疾忌医”的相关故事引出文章。

3.以写作背景导入

在新内容开始学习前,先给学生介绍课程相关的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写于何种情况,有着怎样的写作目的,如此一来,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教学内容。比如,的诗词《沁园春・雪》,文章背景是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文章有特定的文化背景,要想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就必须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再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由于农村初中生看课外书的机会不多,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训练养成,他们的知识面并不开阔,也不太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因而不能理解作者诸葛亮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的背景。教师在进行这篇课文教学之前,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如,“士为知己者死、知恩图报、忠臣不事二主”等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细节,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二、间接导入

1.以情感导入

教师可以利用语言、音乐以及丰富的情绪,给学生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氛围,如,饱含感情地描绘一幅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画面,能使学生对画面产生想象,更容易融入文章的情感氛围中。情感导入对诗歌、散文以及感情丰满的文章的效果极佳。

2.设置疑问导入

初中生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尤其是农村学生,由于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于是内心充满了对外界的好奇与疑问。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导入中,先卖关子,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迫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从而进行自主探求,以便更加深入细致地弄清楚相关知识点的真正内涵。

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导入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于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方式,还需要教师根据当地的教育教学实际和不同的教学需要不断摸索,结合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运用与创新。

参考文献:

第3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

进入21世纪,语文教育进入了新时代,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天地。新语文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初中学段的课程目标。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落实新课标、完成新目标的关键。

1.如何搞好语文阅读教学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了解阅读能力的要求,深化(2)能够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把握重点,扩大阅读范围,求多也求精,扩展自己的视野。(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准确掌握文章所释放的含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段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除了把握其中心思想外,还能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疑义,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文中抽出或是自设的问题。(5)在阅读中有的放矢,读完后要了解文中所运用的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及抒情等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就是能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戏剧等多种文体。(6)阅读科技类文章,注意领会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道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注意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找出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联,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欣赏文学类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某种有意义的启示。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仔细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通过以上五点不难看出,《课程标准》重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语文素养要求。

2.活化教学策略

2.1 强化"读"的环节。阅读教学的根本是"读",多"读"见真知、显真情。略读感整体,精读得神韵,默读体内理。教师应特别重视默读,学生在默读中能潜心体悟文章内蕴。重视教师的导读、范读,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提示、启示、过渡语等进行导读,并做好范读。在范读时,应注重情感熏染,做到披文入情,引生入境,正如于漪所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2.2 注重弹性留白,自由驰骋想象。教师应充分利用阅读材料,适时利用留白挖掘学生阅读潜能,驰骋学生的想象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经验教师讲课,往往只是微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李镇西正基于此,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孔乙己》的阅读感受,才有了学生极具概括力的声音:一个无望的人物,一个无望的社会。教师有意识在最佳时机将自己的理解隐藏,留给学生反思、探究的自由空间。圈这样巧妙地应用留白,锻炼了其发散思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2.3 注重课堂生成。生成意味着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显现着生命的律动。叶澜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适时根据教学情境和学生具体情况,整合教学中诸多因素,灵活组织教学,生成新的教学流程,兼顾学生和教学的互动,提升学生能力。教师应追求生成性教学,在预设基础上生成,实现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

2.4 鼓励个性化阅读,倡导自主探究。新课标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样做更能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但多元并非任意,所以无论怎样的多元和个性解读最终都需指向并回归主题。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如某教师教《死海不死》时,便以鼓励自主探究的姿态请学生以死海湖边氏大的一位居民身份,向巴勒斯坦和约旦政府、居民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避免这个神奇的湖泊消失在世人视野中。经学生的出谋划策,还增强了探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利于提高语文素养。

3.遵循阅读教学步骤

第一步,自学字词,疏通文意,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首先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巩固已知,发现疑难,从文中找出生字生词,划出读不懂的句子和段落。其次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学生字词,理解句子的含义,感知课文内容,为分析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第三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课前提示"和课后练习,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步,整体感知,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提出问题。

第三步,合作探究,解疑释惑。这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步骤,对完成教学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对课文的研读,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个人;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问题组。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

第四步,体验反思,熏陶感染。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自己的多彩人生,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4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关系

一、小课堂教学和大语文教育观的关系

语文是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就是它的基础工具性。基于它的功能和性质,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特点和本国国情的特点,突出体现汉语教育特点,符合汉语教学规律。在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时,把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理解,对语文学科“双基”的认识也应该赋予新的内容。一是打好文化的基础,主要包括:

(1)学习语文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2)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

(3)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

二是打好精神的基础,主要包括:

(1)学生要好读书,有阅读的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2)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和睦相处,正常交往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健康的个性。这是影响和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根本因素。

近些年,“大语文”教育观被反复地经常地提及,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往课外延伸,要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如何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落实大语文的教育观呢?主要是拓宽课堂教学空间,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总之,“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每一节的课堂教学,让语文课融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二、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知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的摒弃。探究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确认,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探究性学习不能只重形式,而忽略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还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学生年龄特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用时间等,应根据这些因素来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在多数情况下,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需要,引导他们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评判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自求理解,自获结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对话,更多地发挥多重对话中的组织作用和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意见。这一角色很像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自己并不滔滔不绝地发表见解,而是千方百计地让现场的来宾和观众畅所欲言,而且也不追求最终形成统一结论。当然,教师的角色与主持人也有差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参与对话讨论,对于学生认识上的明显偏差,也应该给予必要的评说与指导。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掌握,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但新课程改革中又往往容易出现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如我们经常看到一节课又是合作学习又是多媒体使用,学生又是表演又是游戏而忽视了知识技能的掌握,偏离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作为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再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中的文化情感,从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操。在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专题,都是以人文性为明线,以工具性为暗线的。因此,在备课和讲授时,每篇课文不应只是分析思想内容和感情,更要注意语言形式。在教材的暗线中,在感悟某种语言规律的分析、比较与综合的同时,要突显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比较、归纳与概括。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中,在训练选择材料、遣词造句的比较、分析和写作时,要培养按顺序说、写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也是一百年来语文单独设科的根本原因。语文新《课标》继承了百年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中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虽然表述的重点在语文能力方面,但是对相应的语文知识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

第5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评价; 优化

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情感体验与感悟的培养,还应该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考虑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见。语文教学评价应该由重结果向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转变,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评价的优化。

一、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意义和目的

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需要对教学的评价给予高度重视。语文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的课程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对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等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通过语文教学评价,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教学评价还能够充分了解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目标及任务的完成情况,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此外,教学评价还能够帮助语文教学了解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与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有三方面:首先能够全面、准确地对教师的语文教学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对语文教学的业务能力进行有效地考核;其次,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各类信息能够通过教学评价及时进行获取,有利于教师准确地发现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并且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

二、准确定位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对初中语文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就需要准确定位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设计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够使教学的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全面地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而言,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1.评价执教者能够充分对语文教材的意图进行领会。为了能够有效地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准确评价,就需要根据教材的研究进行分析,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全面地分析。

2.评价执教者所具备的教学艺术与组织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在设计及运用的过程中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所以需要对教学的设计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要不断深入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从而进行教学的全面评价。

3.对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和表现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初中生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想要对教学评价进行有效优化,就需要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详细地观察,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全面、合理。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的互动活动中,还应该针对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需要对学生的课堂检测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科学、准确地评价。

4.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度进行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应与制定的教学目标及任务紧密结合。教学评价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5.对语文课堂的改革创新程度及实际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评价中,理念创新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评价时,应该全面落实新课程的创新理念,针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情况进行合理地评价。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优化实施的策略

1.转变课堂教学评价观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通常只是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并且将其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而在教学评价中却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价需要得到不断地优化,从而适应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评价时,需要转变教学评价观念,从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转变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全面发展的评价。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有效地掌握学习方法。只有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进行转变,才能够实现教学评价的优化,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还应该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氛围及教师的教学效果结合并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标准。

2.评价主体多元化。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评价而言,主要是由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及校长评价等几部分组成,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中,只是重视教师评价与校长的评价,这就导致教学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不利于得到准确、合理的教学评价。为了避免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就需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不断地对语文教学评价进行优化。重视学生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使得教学评价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评价时,需要将学生评价、自我评价以及教师评价进行有效结合,同时语文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评价及同学互评等。学生的评价能力对教学评价的优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掌握评价的主动权,从而实现学生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

第6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65

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的。换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对象就是教师和学生,要通过改革使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深入实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英语教学方面不断进行业务水平的强化,以便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英语学习。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在现在的教育需求中显得格格不入了,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反思,敢于将讲台的控制权进行逐步的削弱,从新来定位自己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位置。

初中阶段是学接受知识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生的大脑处于极度活跃的状态,能够迅速的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吸收,而且这一时期的学生因为还保持有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够持续不断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从而使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进而能够具备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一、教师要注意提升自身的素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自身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才能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将新课程标准进行全面深入的贯彻实施。英语学科的选择性、综合性、均衡性,均能够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再是单纯的对英语课本知识的讲授做出了相应的要求,而是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将掌握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甚至是在踏入社会后仍然能够将学生时代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在这样的教学大前提下,教师应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着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并随时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随时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初中英语教师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以求在保证原有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有所突破。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对英语知识进行了解、学习,从新鲜的英语前沿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让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有效的拓展,且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能够正确的看待初中英语这一门学科,要了解到它不仅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还需要认识到初中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广泛联系,从而能够对初中英语学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正确认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把初中英语学科融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之中,使其和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建立起同其他学科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初中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创新,以求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跳脱出来,让原本显得死板的英语教学方式重新“活”过来,这样才能让教学的效果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取得突出的英语教学成果。

最后,初中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英语课堂教学能够更为积极有效的开展。教师要能够同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在课堂外彼此之间以朋友的身份相处,这样教师就能够以较为随和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教师的亲和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这样教师就能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学生现实学习需求的英语学习任务和目标。

还需要初中英语教师注意的是,要在教学中关注专业研究的最新动态,只要初中英语教学有一点发展教师就能及时的收到反馈知信息,使教师处于且长期处于一个做好提升准备的状态,使教师能够更快更好的对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提升。

二、强化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新课程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困难,而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教师与学生对新课程标准的掌握程度不高,没有去对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细则进行逐一理解。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得以顺利开展,从而促使新课程改革高效的进行,这样才能确保新课程改革能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得到全面落实,进而将初中英语教学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提高对教材的运用能力

从新课程改革开始,教学大纲的作用就在被不断的弱化,由于教学大纲本身太过于死板,已经不适用于现在初中英语教学灵活多变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学标准逐渐成为了初中英语教学的风向标。教学标准并没有对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具体的规定,只是对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指引,从这看来教学标准的灵活性远远高于教学大纲,而且正是因为如此灵活的教学指引,使得教师获得了教材的主动权。只要在教学标准的框架内,以现有的教材为蓝本,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课本进行重构,甚至是自主编写一部分教材,以此来作为教学中的补充教材来进行使用。

第7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人文性 情感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一、人文性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首要

在以往的语文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语文课的工具性,政治性,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语文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工具感觉,使初中语文教学缺少了人情味,没了情感,知识就没有了生命,学生就没了对语文艺术魅力的认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也就是消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鲜活人文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使初中语文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二、语文课堂要走向情感生活中去

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初中语文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语文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以课堂为起点实现语文的生活化(例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景、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模拟生活进行语文实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满堂灌"的模式,在一些有关初中语文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语文课,认为语文没有给他们自由的空间,注重强调了知识接受的范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语文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定位到该课程建构的基础上。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强调主体意识,主人意识等内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能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情感上的整合作用

初中生语文形成的过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习、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所以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情绪去影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反映,如果教师的情感投入太少,不能打动学生的心,就很难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8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的教学策略主要指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进行深入探索与改革,同时以新课程标准作为基础,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改进老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改善中学生对写作的厌倦,强化中学生的写作自信。

一、运用创新思维进行作文教学

传统语文作文的教学方式在写作理念和内容及方法等多方面,严重制约着教师开展语文作文教学。以往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在对待任何一个作文题材时都会比较严肃,过度强调构思新颖与用词华丽及主题必须宣扬真善美[1]。此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同时要有大胆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精神,而且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利用这种精神去影响与鼓励中学生充分发挥创造能力与发散性思维。比如在进行《我的好朋友》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对写作对象进行讨论,其中学生认为不但可以写小时候的伙伴,还可以写现在的同桌与同学及校外朋友。而教师还要鼓励中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以原有好朋友为基础,运用自己心目中好朋友的具备的标准去塑造自己新的好朋友。此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中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构思平台,不仅尊重了中学生的内心世界,还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写作的束缚,从而使作文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二、强化情感教学法的运用

在传统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学与学习的关系,教学方式常常是传授模式,课堂教学通常也是依据教材的编排进行的,在作文教学课堂中缺少情感元素。但是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一定要具有情感元素。因此,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一定要提倡情感教学[2]。第一,教师要向中学生展现自己激情的一面,这样在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情感呈现出语文作文的人文性。教师唯有运用自己激情的一面,才可以激发出中学生的语文写作情感,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写作的浓厚兴趣,进而使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语文课本知识与作文写作中。第二,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融情。其中情字就像学习与教学的催化剂,利用情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沉浸在教材知识与作文写作中。例如在进行《我的母亲》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自己母亲与教育进行描写,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母爱与爱母亲的情感情境中,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或是相关优秀作文,使学生们深切体会到母亲的真爱,同时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最后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母亲》,而且指导学生运用写作防范与技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强化实践教学法的运用

以前,教师常常根据教材内容与作文课本知识完成教学,极少重视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实践性[3]。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语文的作文教书一定要重视教学的实践性,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以学生在社会中的生活实践为出发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语文的作文课堂上充分感受实践,并且在实践中可以联想到语文教材知识与作文写作感想。例如,在《故宫博物院》的知识与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故宫博物馆相关的段视频,使学生真实的体会到故宫博物馆的具体情形,通过视频亲眼看到故宫博物馆的宏伟与华丽,然后让中学生自己以文章的形式描绘故宫博物院的相关情境。再比如,在进行《大自然的语言》文章教学与课后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充分体会大自然的气氛,然后学生亲手动笔描述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最后在回到课堂上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与评说大自然具体存在哪些语言以及大自然主要利用什么实现信息的传递?教师让中学生进入大自然中,亲身体会大自然的信息传递模式与感悟大自然的说话方法,并且结合教材进行知识的学习。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引进实践教学方式,可是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教材内容关系到的知识点,经过自己的写作练习,可以充分激发中学生学习教材知识与写作的兴趣及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4]。因此,在新课程标准影响下,一定要对现有初中语文的作文写作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广泛运用实践写作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写作与学习,还能在实践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充分激发出中学生对语文的作文写作积极性与热情,提升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活跃度。

结束语:

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面临着教学理念的改革与课堂的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应试作文为主要目的,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抒发为重点。为了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更高。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全方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更为积极地进行语文作文学习。

参考文献:

[1]薄健强,赵妍,薛燕.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

[2]孙金梅,王振伟.作文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新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11).

[3]于春洋,胡云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教育科研论坛,2013,(10).

[4]曹文波,张泽军.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浅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0).

第9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

1.对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分析

1.1 教学目标的更新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目标做了明确的解释:“使学生学会使用英语、增强学生学习的实用性”,这证明了初中英语教学目标再也不是单纯的“掌握单词、语法、句型”,而是要求教学结果展现出学生对英语的应用性。

1.2 教学理念的更新

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目标的更新,实际上就是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理念的更新,要实用,就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必须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实际能力和学习需要出发。因此,教学脱离以往“传输知识”的限制,朝着“教会技能”的方向发展,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人本教学思想,应该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秉持的教学理念。

1.3 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

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两点要求:首先,教学内容应该更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其次,课堂气氛应该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相匹配,因此,构建活跃、充满乐趣的英语课堂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

2.对高效英语课堂的分析

2.1 对课堂时间安排的科学性

“高效”即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教学效果表现的更加明显,要做到高效,英语教师在课堂时间安排上一定要讲究科学性,重复的叙述教学内容不一定会起到作用,反而会浪费课堂时间,而巧妙的使用教学方法,会节省很多课堂时间,这是提高课堂效果的表现之一。

2.2 对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高效”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这对教师如何巧妙安排教学内容,梳理课堂、控制课堂提出挑战。获得英语知识是积累性的学习过程,学生如能利用有限的时间,自主进行英语知识学习,将对高效课堂的建构起到促进作用

2.3 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建构高效的英语课堂,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师的任务之一。

3.高效英语课堂的教学探究

3.1 重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以英语写作课为例,如果教师严肃古板,对学生进行写作要求安排,学生的学习就被笼罩在“赶快完成任务”的气氛下,毫无生气和乐趣可言;如果教师面带微笑,用风趣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写作内容:“我们今天的写作话题是个世界性议题,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学生们可能会提起很高的性质,当教师出示作文的题目“My Family”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大失所望:这是个多简单的题目,这时候教师与学生有了互动的契机:“不要小看这个题目哦,亲子和家庭问题,是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的重点项目呢,说不定同学们在作文里的见解,能为这个大课题的研究做出贡献啊!”学生们有了教师这样的鼓励,自然会在作文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一堂普通的英语作文课,也因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显得主题更加明确、更有活力。

3.2 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使用

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先进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成重要的教学目标。以英语听力练习为例,大多数教师在英语听力练习课中使用播放录音,请学生听写或者是复述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往往会花掉很多时间,但教学效果不利。建议教师使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创新听力课堂,以一桌的两名同学成为一组,要求二人配合听写听力的内容,然后在全班决出“英语听力听力最佳”组合。竞争的刺激会使学生们对听力的内容格外注意,而小组学习的方式,也能够使学生们按照各自的优势分配“听”哪方面的内容,例如,同桌的甲同学对单词的掌握量比较高,而乙同学对句式掌握的比较牢固,二人配合,会很快弄清楚听力材料的内容,比单独一个人进行听力训练的效果高的多。创新的教学方法使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们之间的合作交流,而且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下,为学生的学习开创新的方式。

3.3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人本教育理念下对教师教学作出的最好建议,在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最适合的。口语的学习来源于长期勤奋的练习,英语教师的口语教学想要在课堂上实现对每个同学的发音矫正是不可能的,但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安排口语自主学习的计划,例如,选每周的一、三、五早自习作为英语口语练习专项早自习,每周的口语练习的内容由某个学生自主选择,然后交给教师打印成口语练习材料,发给全班同学。选择材料的同学先要熟悉材料,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朗读,在读熟之后,全班同学再一起进行整齐的朗读。这样循环下来的口语自主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还能够使全体同学担负起“教学”的责任感,是直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态度的有效方法;并且,朗读的材料由学生自行选择,相信同龄人所选的英语朗读内容,也更符合学生们的兴趣和口味,有趣的朗读材料和负责任的学习态度,对构建高效的课堂更有助益。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更重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符合实际,并且要求教学理念更符合“人本教育”的思想。初中英语教学要建构高效的课堂,就必须对课堂时间的应用和课堂内容的安排进行调整。增加师生互动、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符合新课标要求、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