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范文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精选(九篇)

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

第1篇: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范文

物质文化是人们改造自然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一般地说,创业之初,创业动机、动力主要是产品的生产、财富的创造和利益的实现。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的需要,首先是生存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穿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都是这样。”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是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基本前提。由于人们在创业中强烈的致富欲,往往把物质产品的增加程度和财富的积累程度看作是创业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产品的发明与创新。创业推动创新,创新推动创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创业家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人的成功就在于不断发明与创新,并将其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实现财富的迅速积聚和产品的不断积累。这些劳动产品都是创业者个人、企业、组织的知识、能力、智慧、理想等客体化的结果,由此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由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域自然、地理、技术等差别,物质文化呈现差异性特征。物质文化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文化景观,影响人类的文化生存方式。不仅如此,它还是其他任何形式文化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影响、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进程。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化都是由物质文化决定的。因此,必须坚持物质创业文化的基础作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的取向、人化的形式,既有物化的形态,又表现出一种精神形态。文化“它首先是直接反映物质生产的精神因素”。精神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对象化,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它既包括诸如思想、意识、道德、科学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又包括诸如情感、意志、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文化心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价值取向、道德风尚和行为准则。

创业文化是人们在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指导、引领下的创业实践结果,同时创业实践又不断凝炼、发展、提升创业精神。创业实践不仅创造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而且还形成高尚、深刻的精神文化,如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自我精神;不畏风险、敢于担当的冒险精神;解放思想、尊重包容的开放精神;勇于探索、批判怀疑的创新精神;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的法制精神;诚实劳动、恪守信用的诚信精神,等等。这些创业精神是创业文化的重要内涵,是创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实现创业文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谐共进。物质文化为精神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化为物质文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创业之初,人们把目标定位于对利润、财富的最大化占有,不断进行财富、资本的原始积累。如果这种对财富的疯狂追逐缺少精神文化的引领,极易滑向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会把赚钱看作创业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动力,把物质财富积累的数量和质量看作是自我实现的唯一价值尺度,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和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会暴露嫉妒心、占有欲、贪婪心等人性弱点。有的企业为了达到逐利目的,出现道德失范、诚信危机和违法乱纪现象,屡屡冲破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如三鹿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肯德基苏丹红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等说明,在利益诱使下,那些创业企业、个人不惜以身试法,最终导致自己的企业、人生和事业毁于一旦。与物质主义相伴的是媚俗性、浪费性、攀比性、非理性、炫耀性消费主义的滋生。部分创业者在功成名就后,把排场和奢侈品看作是自身实力和身价的评价标准,导致消费已超出物本身(使用价值)给人带来的意义和价值。“如鲍得里亚所观察到的那样,如今的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和象征价值的消费,人们所消费的主要不是物本身(使用价值),而是由之代表的符号和象征意义。”然而,这种物质观和消费观并没有给人带来精神愉悦和生活幸福。在无止境的对物的追求与消费中,人的精神危机加剧,物质上的富有者却成了精神上的贫困者。正是基于这种社会现实,我们必须强调精神文化的培育、建设、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倡导建立持久的有生命力的创业文化。其关键就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坚决摒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充分认识人的自然性生命之上的人的文化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人的创业生存活动不断由物质性向精神性的转化。当然,这并不是抹杀人的个体性、生活性和物质性,把精神性因素看作是创业实践的唯一动力,而是要求人们不要过度地以“物”来标识人的存在、人的生活、人的身份。创业文化的教育与建设,就是要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谐共存、共进和辨证发展,使人诗意地栖居于和谐的创业文化的沃土中。

二、创业文化: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和谐共生

“草根”“一词最早源于19世纪美国淘金创业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蕴藏着黄金,因而吸引了许多民众从业金矿勘探。后来,“草根”一词很快被引入社会学领域,并赋予其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底层的“基层民众”的内涵。由草根群体在从事认识、改造、适应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产、生活、交往、创业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所发展的文化,就是草根文化。创业氛围越浓厚,创业实践越发展,创业意识越强烈,创业形式越丰富,孕育的草根创业文化土壤就越丰厚、多样。多数创业者创业伊始,都是从基层、基础、基本开始,因而创业实践所形成的创业文化就会表现出基层性、平民性、多样性和地域性等特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强调伦理本位而非个人本位,强调守成守业而非创新创业。“学而优则仕”与“官本位”的文化观念培育了丰富而深厚的中国精英文化。许多文人志士终日皓首穷经,忙碌于诗书典籍之中,以期成为社会贤达、精英,从不屑于那些置身于琐碎生活的草根群体的创新创业活动。尤其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草根文化缺少其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培育土壤。在我国,草根文化只是改革开放后才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确立,并得到迅速发展。人们充分肯定主体价值,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充分发展自我需要。

受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功利性、效益性、冒险性的影响,人们不再墨守成规,而是积极投身于多元文化生活当中,敢于冒险、首创和变革,在多领域的创新创业中体验人生意义,创造幸福生活,并因此形成了绚烂多姿的创业草根文化、草根精神。草根精神是草根创业的动力支撑,就像一棵小草,虽没有高大的身躯和华丽的外表,却有顽强意志力和自主独立性。草根群体在创业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该群体特征的文化心理,表现出草根文化心理的矛盾性、复杂性。例如,独立和依附的心理:一方面追求创业的独立思考、自主创业、自由表达,另一方面又表现对社会、组织、环境、他人的依附;自负和自卑的心理:创业之初,人们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远大抱负,决心开创自己的新事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但一旦遭遇挫折,就深感创业之艰辛,人生之不易,并对于自己卑微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产生自卑心理;嫉恨与仁爱的心理:底层的草根群体对社会分配不公、创业就业机会不均等现象心存不满,对财富的羡慕和幸福生活心存渴望,容易产生嫉恨心理,虽然草根群体这种嫉恨心理不具有普遍性、绝对性,却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特别是在不正当的创业竞争中,更易导致某些极端行为的出现。当然,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纯朴、善良,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具有仁慈心、怜悯心;冒险与自我保护的心理:创业绝不是重复别人,而是创建、创新和创造,敢于对固有的传统观念进行颠覆性革命,敢于冒险。风险意味着创业商机,冒险又意味着可能的挫折、失败甚至是灾难,人们为了规避风险,会变得谨慎、狭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价值观培育的土壤。草根创业文化孕育了草根价值观,表现出以“求生”为旨归的功利型价值观,在价值取向上注重实惠、实在、实用,讲求人的利益、需要和财富;既追求私利,又讲究义气;既遵守法律和道德,又存在道德约束不力、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高雅与粗俗、草根与精英并存。精英文化是精英知识分子所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是高品位的雅文化。它发挥着社会价值观的规范、导向作用。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精英文化是历史发展中的相对概念,相对于草根文化、大众文化而存在。社会不存在绝对的草根和绝对的精英。有的草根创业者在取得成功后,通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成为创业精英。他们在思想行为上有着勇于牺牲、无私奉献、心系祖国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同样,那些拥有较高文化知识的精英也可以作为自由职业者加入创业者行列,成为“草根”中的一员。

草根创业与精英创业是相对的,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同样如此。不可否认,草根文化不乏庸俗、粗疏、浅陋、浮躁的成分,有时甚至是消极、颓废的代名词,因为它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引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和凝炼。但这绝不能成为漠视、诋毁草根文化的理由。当下社会要求坚持两者的辩证发展、和谐共生。创业文化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推动创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不同文化在冲突和碰撞中不断发展,在融合共生中不断优化。雅各布•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的多元性是推动人类进步所不可缺少的佐料,是人类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遇到更先进的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才能更新发展。”创业文化发展同样如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何种文化都是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没有亿万群众的伟大实践,精英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会因曲高和寡而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草根文化是精英文化的源泉。但草根文化也需要精英文化的规范和引导,对其精华进行凝炼和提升,对其糟粕予以改造和剔除,精英文化应履行所承担的社会教化和文化创新的使命。在创业文化生态中,两种文化并非各自独立、水火不容,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既要反对精英文化对草根文化的话语霸权和“唯我独尊”的统治地位,又要防止草根文化腐朽、颓废的东西对精英文化的侵蚀。为此,需要加强创业文化生态建设和创业文化教育,通过生活化、人本化、实践化的教育,使草根群体和精英群体对于人的生命、意义、价值存在作用的认识上达成共识。如今,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发展,草根文化正在蓬勃发展,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拥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漠视、排挤、打压草根文化已成为过去。草根文化和精英文化在同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辩证发展、和谐共生,创业文化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这将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三、创业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共在

科技文化是指人们运用科技去适应、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方式及其成果。它是伴随西方16、17世纪科学革命和18、19世纪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可否认,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科技文化相对匮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文化上,“诚然,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具有广阔的容纳空间,它允许并倡导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沟通,不过关注的重点是人文文化,是思想道德问题,而不是科技文化,科技文化只是思想道德提升的手段”。

传统的封建人伦文化阻碍了具有创新、唯实、怀疑、批判、理性、实效等精神的科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强调伦理本位、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中,个人对国家、社会高度依附,不愿去从事那些具有冒险性、创造性、对抗性的创业和科技创新活动。在经济上,靠农业立国的自然经济主要依赖人们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社会传统的延续和风俗习惯的维系。它可以不像工业生产那样对科学理论的发明和技术革新的运用有较高的要求和依赖。只有有了社会需要,科技进步和科技文化发展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充分说明社会需要对科技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实现了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生产力焕发了勃勃生机,创新企业不断涌现,全社会形成了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舆论氛围。江苏把“创业创新创优,争先率先领先”作为新时期的江苏精神。国家大力扶持创业企业,为此成立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创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园。孵化器在企业孵化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营造了一种以挑战、冒险和创造性为价值观的创业文化。生产效率、创业竞争、个人价值实现强烈地推动了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反过来,科技的进步又不断地促进创业发展,影响、改变着创业者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了浓郁的科技文化气息。然而,由于不少创业企业在实现利益、财富积累的过程中,片面地强调科学技术的物性工具价值、适用价值和功利价值,使得科学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科技生存的异化和人性的扭曲。技术以其自身强大的物质力量控制、物役和肢解人,强力地改造、控制、征服自然,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恶化,出现生态危机,出现科技异化、科技文化非人的文化现象。因此,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并有力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科技与人文对立的现象,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营造健康、和谐的科技文化,引领科技人性化、生态化、人文化的价值取向。创业不仅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要引领精神文化的进步。

第2篇: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范文

农村传统文化历经沧桑巨变、社会变革的历史浮沉,因而是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东西,它自发的左右着人们的各种行为,制约着农民与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是农民世代相传的思想、道德、习俗等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如何评判农村传统文化,首先得看其折射出来的哲学精神是怎样的。基与此,农村传统文化折射出来的基本哲学精神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应当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品格,充溢着现代创新精神。农村传统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产物,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演变而演变,并在创新中不断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因为创新首先是一种生活,对农民而言,是他们对待生活的一种心态、观察生活的一种视角、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体现着农民始终执著的生活热情、辛勤劳作的品质、热爱家乡的传统美德、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所以,农村传统文化创新是永无止境、没有穷尽的。农村传统文化创新就是对自身的自我“扬弃”,是在文化的“人本性”无形引导下进行的自我批判和否定,并在批判和否定求得对农村传统文化的新的认识和新的升华。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又叫做原理精神,就是干什么事情都要追求根本,求得最根本的原理,是人类在探求真理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高尚品质,反映了人类崇高的精神追求,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在农村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是以不自觉的形式存在着,且十分匮乏。原因是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形成的以宗法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影响下,农民多重人伦,轻功用的文化观念,宣扬保守,以遵循守旧为荣,阻碍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从外部输入先进文化,才能激发其成为以自觉方式存在的精神。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诸如文化“三下乡”活动等,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引导农民积极投身于探索世界奥秘和追求真理的科学实践及认识的活动。通过这些积极的方式向农民灌输先进文化的活动,逐步培养农民崇尚科学的习惯和思维。总之,融科学精神于农村传统文化中,使之成为农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这不仅是惠及农民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的工程。

三、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文传统的精髓,其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是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人文精神展现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传统文化就要着眼于现有文化环境和农民的审美情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优者而用之,对一切的新思想、新文化兼容并收,融会贯通,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特别凸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注重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潜移默化的教化、熏陶、陶冶出农民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优良素质,使之转化成当今农民积极向上的意识,不断强化农村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品质。

四、和谐精神

和谐精神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和实践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实际上就是和谐发展观。“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农村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精神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农村传统文化,又融进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和谐精神的产生有赖于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就农村传统文化而言,有精华也有糟粕,恰恰是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才导致了农村中不和谐因素。只有传承并弘扬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改造、引导以至消灭落后文化,才能使得和谐精神展现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造就新农村、新观念、新精神、新风貌。

第3篇: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体制改革;引领功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1-0011-05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深化文化体制、促进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和谐的具体举措。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和价值取向,不仅事关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而且关乎我国的文化安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同志在2007年“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而确立了当代中国价值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当代中国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1],针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并高度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2]。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层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价值认同

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在生产方式的矛盾对抗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只要被正确的贯彻和执行,经济和社会就可以得到较快地发展;一旦被误解或曲解,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定会遭受波折。当今世界一次次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无不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不断发展的。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解决新问题。这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的过时和失效,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的具体体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是要改掉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改革来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统领作用和辐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层面,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发展前景的美好追求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的有机结合,是现阶段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动力之源。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定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念。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证明:只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其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层面,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源泉

中华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之有机融合,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动力。文化是民族精神传播的有效载体,改革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偏离了民族精神的文化创新,难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载体,也必将失去民族特征而成为其他民族文化的附庸。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在实践探索中及时吸纳时代元素,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和影响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方面必须坚持以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和拓展民族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传播渠道、介质载体等,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在积极开展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中国文化的民族精髓、把中华民族精神融入其中。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是公民思想、行为的价值标准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合格公民在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爱国主义、创新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高度。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文化为载体予以更好的传承,使之成为全体公民的行为自觉,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快地实现。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通过文化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石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必然受到世界其他文化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文化体制深化改革及文化创新就会迷失方向。因此,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一)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引领多样化的文化创新

当前,民族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各种民族文化相互交织、彼此借鉴、相互渗透、相溶竞争。中国文化体制深化改革正是发生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之下,文化创新也必然是多样化发展并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必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文化创新加以引领,否则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就会失去价值基础,就会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正确方向。

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却日益复杂化、隐蔽化和长期化。西方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中国“西化”和“分化”图谋,只是途径更多样化和更隐蔽罢了。国内存在的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发展中的许多新问题,也导致了人们思想活动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使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有了可乘之机。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引领,西方意识形态就会大量涌入,甚至动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文化创新。近代中国革命的成功和改革的辉煌成就都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天然具有的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和创新力,引领着文化体制改革走向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这种不平衡性在现实中的反映就是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和不同的价值选择。因此,在推进文化体制深度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领。

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动力源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价值基础,是中华民族锐意创新的精神支撑。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泉。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领文化体制深度改革,就是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安全性和辐射力,不断增加中华民族的软实力。同时,在文化体制深度改革的进程中,促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共生共长,从而形成强大精神合力、催生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标准、夯实道德基础。“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概括,是当今中国公民的基本道德标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如果不坚守这一道德基础,文化发展就会误入歧途而迷失先进文化建设的航向,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构建。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以明德荣、知廉耻激励文化创新,夯实文化体制改革的道德基础。

(二)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成为多样化文化的意识形态主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坚定了人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增强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进文化的正确航向。

1. 改革实践已证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体地位的正确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融入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之中,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不断超越辉煌的思想基石和动力源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和引领作用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根本性的转变、经济结构正经历深度调整、社会结构发生较大变迁、利益格局深度变动、思想观念激烈碰撞。这些矛盾和困惑的集中凸现,致使一部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了动摇,自由主义等当代社会思潮也趁隙而入,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道路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中共中央适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统领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夯实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的思想基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否则就会偏离社会主义的正确航向。

3. 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是遏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根本途径。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激烈和隐蔽。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借助商品、文化、网络等途径对中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地渗透和侵蚀,以期达到消解、颠覆和取代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破坏社会和谐。如果任由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渗透,就会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涣散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共同目标,从而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根基。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旗帜鲜明地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引领各种社会思潮,遏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4]。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中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石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思想共识”与“社会活力”必须统筹兼顾、缺一不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经济利益分散、社会阶层重构、社会思潮多样化以及人们思想多元化交织出现的关键期,各种矛盾集中凸现。在这种多元、多变、多样的背景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如何求得最大的思想共识而又不失创新活力,是关乎文化体制改革的航向及改革的核心问题。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目标导向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价值导向。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最高层次的价值导向,是人们观察世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是现实的价值导向,是人们在现阶段最现实、最直接、最普遍的实践形式。因此,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强化其目标导向功能,确保文化创新的正确航向。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包容整合功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这既是现阶段社会思潮多样化的现实选择,也是在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容性的必然选择。多样、多变、多元的价值观促进文化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是对那些腐朽、落后的以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和谐文化具有消解和侵蚀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潮要加以整合。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发展的科学体系,具有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整合和引领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荣辱观本身就是在各种观念、思潮中相互竞争、选择和整合的结果,是个人、国家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整合引领。以文化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基础支撑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中处于主体地位,起着基础支撑作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为保障文化创新的航向起着价值基础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全社会的道德底线和基石。坚持“八荣八耻”,文化创新就有了坚实的道德基础。否则,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就不能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到2020年,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由此可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文化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在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及其创作、传播等方面,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主体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保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主体地位,既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最高层次的价值目标。只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改革的前进方向;只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价值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有价值,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才能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增强文化创新活力、壮大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通过文化体制创新,建立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融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活力、精品涌现、人才辈出的发展环境。

(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现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打破阻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陈规陋俗,倡导文化创新以促进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加强人们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自觉性。要在文化生产力得以极大释放以及文化创新产品得以极大丰富的进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和信念,自觉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三)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的精髓,是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思想灵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的思想武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是中国发展、自强的不竭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把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以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来推进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引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行动。以时代精神教育激励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广泛开展民族教育、增进民族认同感,促进中华民族的大繁荣大发展。

(四)以文化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德基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的根本要求。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借助各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文化产品对广大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社会道德和个人社会责任的有机融合,引领人们履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文化创新应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为道德基准,把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化创新推进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检验文化创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基准,文化创新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文化体制的深度改革也才有意义。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体现在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里,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全社会的引领。这既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其落脚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1):4.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

[3]张晓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特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3):25.

[4]欧阳坚.文化发展繁荣的春天正在到来[J].求是,2009(19):19.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Cultural System Reform

WANG Shichong

(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872)

第4篇: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范文

在中国,学者研究文化哲学目的之一就是建构中国现代文化结构体系。这是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需要,是中国近代文化哲学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20世纪两次文化热的重要启示。

一、现代中国文化结构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

建构现代中国文化体系要坚持文化主体性、时代性、民族性、实践性的原则。它的重建要以人为主体,以时代要求为主要评判尺度,更加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批判地融合中国文化精神,实现现代中国文化的创新;此外,还应立足于实践基础之上,并且适应现代化进程的要求,批判地继承西方文化。

价值取向是文化体系的核心,是影响文化的根本因素,不同文化类型的区别就在于它们采取了不同的价值取向。现代中国文化也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自由则是现代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灵魂所在。

人是文化的主体,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在现代中国文化中也理应要坚持自由的价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值取向。自由是人的目的,文化是人的存在形式,自由是文化的内在生命和根本所在,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第一,从文化主体看,文化主体是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文化是人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的展示,自由就成为文化的内在生命。第二,从文化功能看,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动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但是文化包含的自由精神又推动、塑造着人的精神面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自由确定为现代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根本要求,是对时代的根本性把握。中国面临着全球一体化、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趋势。不仅要求经济上、政治上进行改革,而且要求建立现代的中国文化,改变人的生存方式,从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上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动力。中国现代化,首先要解决好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这就要求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也是现代中国文化所解决的问题。20世纪中国文化存在着三足鼎立的局面,文化激进主义,主张全盘西化,吸收西2r-r~文明文化,达到实现现代化的目的。西方文化的主题是人的幸福和发展、民主、自由,这就是文化生命的体现,但是西方文化也造成了工业文明世界精神家园的失落,并且人和自然处于不协调的关系。现代新儒家主张儒学复兴,恢复儒家学说,并在儒家基础上创新,体现传统的“天人合一”,即人的精神自由和“天道”统一的理念,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未分离的原始状态,不同于工业文明倡导的人和自然的统一状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追求的是人的解放,注重的是现实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达到自由状态。由此可知,中国三大文化阵营都离不开自由价值取向,现代中国文化的重建要积极吸收各家优秀文化理论成果,并且在自由价值取向基础上,融合各派理论,实现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建立现代中国文化结构体系。

二、现代中国文化重建的基本思路

自由作为现代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它要对象化为具体的现实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关系。幸福、正义、崇高,是自由的内在要素和规定,体现在具体文化结构层次中就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中国现代文化体系的完备创建需要遵循一定的机制,实现文化的变革。应当说明的是,中国正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时代,而世界是处在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因此,现代中国文化重建处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既强烈要求工业文明的到来,又要避免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从文化方面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理性主义文化、后工业文化并存。面对着如此复杂的情况,现代中国文化重建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因此,现代中国文化重建的基本思路要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理性的和人本的新文化精神对人民大众的普遍启蒙机制。建构现代中国文化所面临的第一个障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因此,新文化精神应唤醒人民大众,彻底摧毁传统的自在文化。工业文明的两大精神支柱是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两大精神体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思维、技术理性和体现在现代文化中的主体意识、批判意识。虽然工业文明的文化存在异化等负面影响,但是作为无可跨越的历史阶段,现代中国文化的重建必然受到工业文明文化影响,而不能直接进入后工业文明文化,如此科学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对人民大众的启蒙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通过新文化精神的启蒙,培养人民大众理性的、创造性的文化素质,才能重塑中国人,使中国人由传统“自在”走向现代“自觉”的方向。

第二,建立民主化和理性化社会体制对人民大众的普遍的制约机制。现代中国文化要注重社会运行体制的民主化、理性化和法制化进程,建构起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运行机制。以遏止中国传统文化对新文化的侵蚀,实现由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真正转型,为新文化的创建提供良好的环境。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血缘、宗法、经验等自在原则为基础建立的,而在两次“文化热”的过程中,存在着自在原则侵蚀以理性、民主为基础建立的工业文明文化,为了避免传统文化自在原则的侵蚀,必须确立起理性的、民主的、法制的、人道的、契约的理性文化运行机制,这样,才能防止自在原则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蚕食。社会体制的民主化也有利于人的个性化发展,二者是现代化进程的两个方面。社会层面的现代化和个体层面即人自身现代化协调的发展,是现代化成功的前提条件,也为创立新文化提供条件。

第三,建立现代化的、城市文化的生活方式对人民大众的普遍教化机制。通过对人民大众的启蒙和制约,还要让人民大众普遍接受开放的、现代化的、城市化的新生存方式所包含的理性文化价值观念和新文化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创造适宜工业文明的自由自觉的、积极进取的生存方式。目前的中国。首要任务是进行现代化建设,而推动其发展的深层动因是文化,因而需要创造新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启蒙教育只能唤醒少数知识分子,而不能唤醒人民大众的觉悟,因此,要重新评估传统的价值观念,从根本上抛弃儒家消极的义利观,抛弃片面的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积极认可与鼓励以追寻利益的理性、目的性、竞争性为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传统文化消极性的冲击。用现代生活方式完成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造,使人民大众普遍接受开放式的、创新

的、流动的、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为理性的、自由的、创造性的现代中国文化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中国正处在特定历史时期,这种历史机遇要求中国人建立现代中国文化,即确立现性主义文化,以取代中国传统自然主义的文化,但是要重建的现代中国文化又优于西方的技术理性文化,因为它能更自觉地吸收发达国家现代化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并且吸收全球各种文化的积极因素。

三、现代中国文化的创新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界开始关注后现代主义、现代新儒学等文化思潮,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开始了新的发展,以理性主义文化精神为目标的文化启蒙受到挫折。他们普遍认为理性主义文化已经走向衰败,已经被新的文化精神所取代。在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社会发展要寄希望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复兴。但是,时展的文化价值观仍然是理性主义文化精神,因此,任何民族要融人全球化的潮流都必须具备理性文化精神。

根据世界历史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社会需要建立现代中国文化,这种文化精神是不同于传统文化和理性主义文化的精神。新文化精神要坚持自由的价值取向,并且遵循自己独特的创新思路。只有如此,才能克服中国传统文化超稳定的结构特征,建立理性的、科学的、民主的、法制的、主体性的、创造性的现代中国文化。

中国综合文化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是:在21世纪前50年,采用综合文化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两次文化现代化,协调推动工业文化、创新文化、网络文化、生态文化、文化产业和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竞争力,达到文化生活现代化的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基本实现文化现代化;在21世纪后50年,全力推进第二次文化现代化,迎头赶上文化生活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全面实现文化现代化。中国综合文化现代化,需要推进四大创新。第一,路径创新。目前,尚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不可能简单学习或模仿某个国家的文化现代化的路径,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路径探索和创新。第二,模式创新。在文化现代化的时候,我们不可能简单模仿或学习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现代化的模式,必须不断进行模式探索和创新。第三。战略创新。在文化现代化的创新时。需要不同的文化战略。没有通用的战略,没有万能的战略,只有不断的战略创新。第四,政策创新。在文化现代化的创新阶段,需要不同的文化政策和管理。不同阶段的战略不同,重点不同,模式不同,目标不同,合适的文化政策和管理也必然不同。很显然,现代中国文化的构建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所以,现代中国文化的构建,需要的不仅是理想,还要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和科学的态度。

第5篇: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范文

一、精神家园的概念内涵

精神有意识、思维、心灵、神志、活力、精力等意思,因此精神家园即心灵的家园。精神家园是人区分他我、存放精神内容的“房屋”,意味着生存和安顿。很多学者给精神家园下过定义。陈杰认为,精神家园是主体坚信不疑的、被认作是自己生存的根本、生命意义之所在的终极价值和目标体系,是以符号、形象等象征物存在的文化世界、价值世界、意义世界[1]。严春友认为,精神家园是指一个民族以至人类的文化中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价值系统,它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现成的价值观念,从而为人们描述出了世界的图景和生存的意义[2]。詹七一和张立新认为,精神家园“是这样一种精神实在,它以比较完整的价值形态表达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向人们展示具有完整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图景,它因价值自足而使人们为之向往,成为人类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是合意愿安排的稳定成型的精神心理模式”[3]。笔者在这里将精神家园定义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依据自己所处的背景文化,通过内化价值观和认同文化身份,在理性意识支配下构建的精神归属圣地。她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和个体清晰自我概念的来源,提供着生存意义的关怀和自我价值定位,保证个人身心系统的和谐稳态和能量的循环再生,更能在身心受威胁时维持生存的意志和自我的完整统一。精神家园是一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包括两个维度四个方面。在元素共有性维度上包括个体性心理和群体性或民族性心理。前者有更多的个体主观色彩,后者则是相对客观的存在。因为个体性心理的存在,使得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各自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家园。正如哲学大师坎贝尔(JosephCampbell)①说的,“能使你一次又一次找到自我的地方就是你的圣地。”但是精神家园关于生存意义和超越理想的生命关怀,是以群体精神家园为基础和条件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扎根于共有文化。文化是精神家园的主体和灵魂,因此一定程度上,文化就是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发展从先秦到明清,人们的精神归属也从图腾崇拜转为山水田园,在理想和现实的斗争中维持着最后的自我价值感,从而在精神危机的缝隙中延续生命。这种维持生命的自救意识经数千年积淀储存在集体无意识中,成为文化背后的凝聚力量,成为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因此文化是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而共有精神家园是个体精神家园的基础。下文提及的精神家园指的也主要是群体精神家园。在现实性维度上有精神现实和物质现实,包括世界观、价值观、民族性格以及风俗仪式、言语、符号标记、文字记载、空间排布等元素,其中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民族性格等是精神家园的核心元素,而其他次要元素按权重规则补充排列,共同构成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

二、大学生精神家园诉求分析

(一)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外部诉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4]人无法摆脱这个使命和任务而只能沉浸其中,因为人无法摆脱历史而只能接受历史。人是不仅仅有本能的精神动物,社会性和文化性决定了人只能在文化的界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了自己是谁,继而才能开创文明。但是另一方面,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场文化和人种的争斗史。世界的发展很多时候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作为代价来换取另一部分的继续存在和辉煌发展的。这在古代是,在近代是,现代也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她的延续和发展需要生存和归属于其中的子民之有意识保卫,保卫的力量越强大文化就越具有生命力,而这也是国难兴邦的原因。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是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的基地,“是一个栽培普遍性的理念与理想,如平等、公正、和平的地方,这些理念与理想对于纯洁而有朝气的大学生具有启发和挑战的作用”[5]。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和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其中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作为现代教育主体的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素质如何,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容小觑。可以说,大学生是否具有文化素养,是否依恋和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进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坚守之,决定了一个民族是否后继有人,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能长远发展,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对社会的这种影响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刻。然而大学已经不再是象牙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变迁、文化碰撞都在加剧,市场化、功利化、商业化现象在大学泛滥,加上我国大学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学生表现出责任意识淡薄、使命意识不强的一面,处在精神失落的威胁之下: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创新思维缺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较表面化,缺乏实质内涵;大学校园诚信缺乏,乃至学术不端几成常态;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发生冲突,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这些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提高过程中的软肋。大学的根本在于重塑人的意义世界,大众化时代的大学使命仍然是选拔和造就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精英意识和精英精神的精英阶层[6],也就是文化素养、民族素养、心理素质、专业水平等普遍较高的、拥有开阔眼界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关注并帮助大学生构建精神家园,成为高等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内容。

(二)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内部诉求精神家园是在文化的升华和凝缩中形成的。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人们的依恋和认同,而生活于其中的人同样需要归属于文化以获得存在感和安全感。精神家园是人们安全感、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的来源,在这里人们能够虔诚地信奉爱、喜悦、和平、自由,也只有在精神家园的引领下生命的力量才源源不断,人类才能不断超越和无限接近理想国,实现文明传承和种族延续的可持续发展。精神家园这片“诗意栖居”扎根于文化系统,是存在于人的大脑又超越人的内心的复杂系统,在表征和自组织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功能,因此精神家园具有时间属性,即通过大脑的思维过程实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这也使得精神家园的影响力跨越时间而长久持续。从这个角度出发,精神家园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和归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原生意义是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持续和协调。这种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智慧,在处理一切与人的关系时都同样有效。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也是基于此。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即协调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中主、客体关系的过程,从而实现教育的长远良性发展。人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生作为素质较高、潜力无穷的社会群体,是国家、社会、民族和世界的希望,他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命运。人生活在物质世界里,更生活在精神世界里。在现代社会,获得基本的饱暖生存条件已不再是人们最紧要的需求,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安全、爱和归属等高级精神需求会更迫切,而这些正是精神家园最能满足人的方面。从刀耕火种到信息科技,人类对自然由敬畏崇拜变为掠夺征服,工具理性笼罩下的“拓荒精神”成为主流并越演越烈,人们粗暴地对待地球的结果是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激增、空间拥挤、资源匮乏、病毒抗药……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相互依存的,外部环境的几近崩溃引起人们内心的混乱,反过来精神世界的失衡又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物质主义极度发展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远远超越阈限的感官刺激引起躁狂、暴力、噬瘾症、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自杀等心理、生理失调;现代社会充斥的利益争夺、人情冷漠、诚信缺乏使人们内心空虚、浮躁,开始厌恶现实人际交往,而网络的便利更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控制获得安全感,否则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可见,现代社会的失衡发展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无能感之中,迷失了自我,丧失了文化认同的身份感,不知自己是谁更不知应该栖身何处,俨然爆发了全民焦虑。成人的心理问题反过来影响儿童。谁能保证经过几代的累积,焦虑仇恨的负性情绪能量不会悄悄扎根,潜伏在集体潜意识中?人类历史是文明积累的过程,文明体现在物质世界的丰富,更应体现在精神的健康和谐。“在晚期现代性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7],面对精神危机,构建并坚守精神家园这片“圣地”成为人们最大的需求。大学象牙塔的隔离被打破后,社会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大学生面前,他们同样受到精神危机的浸染和毒害,因此帮助大学生寻回精神家园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

三、精神家园的构建条件

传统文化:人是一种精神性自组织系统,创造了文化系统来解释和适应世界并依赖文化系统而存在。文化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是影响、制约、左右人的行为方式的深层的、机理性的东西[8]。这种生存方式通过教育内化到个体的内心世界,所以文化即人化,是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和结果。精神家园也是人类自组织的结果,她的构建材料和零件要在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历史文化是人自身生长的轨迹和作出的创造,更是人归属的根本[9]。一个人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积蓄力量、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获得归属感,使生命的力量厚积薄发,体现生存的价值。社会的发展促进文化不断革新,精神家园也随之发生变化,但精神家园的核心元素依然是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的。理性自我意识:审视和批判是人类特有的理性精神,是西方哲学确认的人之本性的一种表现“,人作为理性的主体被理性的能力提升到了世界的中心位置,人才能真正明确自身的价值和意义”[10]。理性意识将人置于观察者地位,不断探究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11]。在人类发展出理性意识之前,所有与精神有关的事物是不可能被创造的,在理性意识的批判下人类文明才得以形成与发展。“只有那些将理性与知识结合起来思考自我、关心民瘼、倾听天籁、挺拔自己的主体意志,充分显示自己个性的人才有自己的精神家园。”[12]因此精神家园的构建和完善同样以理性意识的发展为前提。价值观:社会人总是向文化而存在的。文化作为民族灵魂的体现,其深层呈现为一种对世界的基本态度,并为某种价值信念的思想体系与行为规范所界定[13],决定着个体的基本行为态度倾向,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人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西方哲学被称为西方文明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它为西方文明确立了核心价值观念和理性化的道德规范。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人类文化心理图式与文化行为模式的对应关系[14],也就决定了精神家园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和生存模式的决定作用。个体价值观的形成,是个体精神家园的构建条件和构建主体的形成。

四、大学生精神家园构建的途径

精神家园是人存在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源,在个体安全感的获得、文化身份的定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自我价值感的确定等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特殊地位。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是个体精神生态平衡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精神家园的构建可伴随人的一生,企图用一朝一夕就构建起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不可能的,但帮助大学生做好构建精神家园的铺垫准备,对于个人心理健康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精神家园以文化为依托,以理性意识为先导,以价值观念为构建标准,是个体心理与文化相互嵌套的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2010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

(一)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主体意识指人们对自身在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积极、能动的反映,自觉理性的认识,即自觉意识到人在现实世界中优越的主体支配地位[15],它使个体意识到自己在被社会塑造的同时并未被完全规定,仍然是自主自动的。大学生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维新人,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主意识,使之全面理性地看待外来文化,在彰显自己的文化独特性中澄清自我概念和意义。

(二)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价值观是人之所以为人和如何为人之道。任何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且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作为行为规范,以此支撑起社会运行的机制。价值观一旦形成就逐渐变成无意识内容,成为个体一贯的行为模式和稳定的态度。处于文化多元、思想后现代的历史时期,“怎样都可以、怎样都不错”的后现代式思维给人们的理性价值判断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当代大学生比任何其他的历史时期和文化阶层的人都需要有强有力的价值观的引领。因此有必要在对中华传统价值观念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特色,继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主体,尤其应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以此推动大学生精神生态和精神家园的建设。

第6篇: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范文

关键词:产教融合;工匠精神;协同创新;实践育人

一、研究背景

党的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金融行业服务质量,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培育。正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增速换挡关键时期,更需要秉承精益求精、创新进取、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然而近年来,金融业在自身创新变革的道路上,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伴随着财务违规、金融风险积聚等,人才职业素养缺失已成为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当前现代金融服务已发展到数字金融阶段,将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对传统的金融专业从复合型、国际化、创新型等方面培养人才更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一批“金融工匠”,将职业操守、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金融工匠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行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消费不再仅仅追求“量”的增长,更注重“质”的提升。金融服务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构建诚信文化、提升服务质量上更是首当其冲。工匠精神所体现的精益求精、创新专注、知行合一的特质,必将是金融行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支撑。二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应担负起为国家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工匠”的重任。

三、金融工匠培育的方法

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52 年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习得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经验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大部分情况下,人的社会学习过程是认知、行为和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该理论,我院投资与理财专业提出职业素养引领、虚实融合、竞赛锤炼的金融专业协同育人的创新与实践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标行业,搭建“二维三层次”的职业精神养成体系

根据文献的研究,工匠精神具有典型的层次性,体现在技能、管理、文化、社会的不同层面中。工匠精神在不同的层面与对象之间,内涵意蕴各异,如图1 所示。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工匠精神是“专业技能”“职业操守”与“品德精神”的体现与提升。在基层操作上体现为专业技能,在岗位管理上体现为职业操守,在精神上体现为品质品德。从组织的角度而言,工匠精神在微观、中观与宏观上表现为“技艺工艺”“企业文化”“民族精神”。因此,工匠精神是一种源于职业技能,又高于职业技能,体现在职业操守与品德品质中的,对专业技艺精益求精、坚定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是专业追求与品德培养的精神体现。基于此内涵的解读,在普惠制金融体系里,在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各种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从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三个层级来搭建金融工匠的养成教育。职业教育,本质上是注重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匠人”,在当今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匠人被赋予更多的素质要求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因此,剖析金融人才职业素养,从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和行为素养三个方面构建了“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进阶式职业精神养成教育体系。依托互联网+普惠金融复合式课程体系、大金融生态实训平台、线上线下虚实融合教学场所、金融教育实践基地以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从认知、情感上根植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稳健合规、创新卓越、合作共赢的金融匠人职业精神。根据金融职业标准,以行业职业素养为引领,逐步培育“二维三层次”的职业精神养成教育体系。具体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引入金融企业的高新技术、行业经验,开发复合式课程体系,从基础授课环节,提升学生“精于工”的专业精神;从教学环境布置渲染、实践项目融入等,依托大金融综合实训、专业技能大赛,对接真实金融环境,披露风险、实践检验,培养稳健合规的金融职业操守;通过各类团体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民生民意”统计大赛),培养创新卓越、合作共赢的职业素养,把形成“匠于心”的职业操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并依托人民银行的金融教育实践基地合作项目,开展金融社会志愿服务,浸入式地培养学生“品于行”的职业情操。

(二)项目引领,虚实融合,培育进阶式实践能力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变革,金融科技推动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风险的形势,行业需要复合型、应变型、创新型专业人才,而金融业的涉密及风险特性,使得传统实践教学很难满足。我们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技能竞赛有机结合,多方协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应变能力,来解决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形成了“项目引领、虚实融合、线上线下、理实相融”的实践教学环境,将人才培养纳入虚实融合的金融生态中,从而培育学生进阶式的实践能力。依托“三螺旋”人才培养,体依托信息技术,以金融生态项目为引领,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真实行情虚拟资金”的虚实融合实践教学环境,将学生置于复杂多变的大金融生态圈中,依靠虚实融合实践教学来培育学生核心技能和应变能力,并灵活结合企业订单、短期实践、社会实践等真实企业实践,进一步实现核心技能―――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的三环进阶式培养。

(三)全员参与,竞赛锤炼,以赛促学

拓宽竞赛覆盖面,营造投资氛围。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不能办成少数学生的活动,避免功利化倾向,回归竞赛设立初衷,利用投资个人赛、私募团队赛等将专业技能竞赛由“精英式”转变为“全员式”。根据金融行业的竞争氛围和风险特性,构建课程―――院级―――市级―――省级―――部级五级竞赛体系,贯穿6 个学期,竞赛项目实现银证保金融全业态覆盖,省级以下竞赛覆盖面扩大到100%,从竞赛的“全员、全程、全面”等角度,学生参与竞赛覆盖面上升到100%,形成浓厚的竞赛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以赛促学,近三年,竞赛成绩居于省内高职院校领先水平。

(四)多元协同,培养职业能力“粘性”

以金融专业职业精神培养为引领,在虚实融合的实践教育环境中,开展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形成实践教学与竞赛之间的双轮驱动链,实现认知、情感、行为上的知行合一,最终形成复杂金融环境中的职业能力“粘性”,并在职业生涯中复制和扩大。依托项目,与人民银行共同开展金融教育实践活动,与16 家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服务下乡活动等,将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稳健合规、创新卓越、合作共赢的职业精神根植于心,外化为行。近年来,学生专升本突破25%,技能竞赛成绩全省领先,并获得竞赛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且学风管理理念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立项,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升。

参考文献

第7篇: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范文

随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一声号角,江苏开启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新起点上推进江苏新发展,必须坚持先进思想文化引领,以更加高远的精神追求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培育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进一步提升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必须深入开展好新时期江苏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三创三先”实践,使“三创三先”成为推动江苏从“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阔步迈进的精神支点。

弘扬“三创三先”精神。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增强“两个率先”使命感责任感。江苏文化素有“率先”、“创优”的变革能力与垂范意识,根源在于江苏文化既是一种崇文重道的智者文化,又是一种求真务实的实干文化,独具的历史眼光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江苏每在历史发展关键点上都能获得先机,对一个时代产生巨大示范意义。从明清之际商品经济萌芽,到洋务运动肇始的民族工商业蓬勃发展,江苏均领风气之先,涌现了南通张謇,无锡荣氏兄弟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资本家,带动全国各地实业救国之风,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百年航程。百余年上下求索、百余年薪火相传,如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接力棒又历史地交到7000万江苏儿女手中。承担使命、履行责任,要求我们在开放与超越中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必须通过“三创三先”精神的弘扬,增强全省人民实现“两个率先”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将江苏文化“为天下先’’的特质和重实干、敢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使现代化百年梦想在江苏落地生根,从理想追求加快转变为现实图景。

弘扬“三创三先”精神,要不断解放思想,以观念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铸造科学发展新辉煌。思想领先才能事业率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假如没有思想解放、没有精神藩篱的冲破,哪有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非凡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声惊雷送来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启乡村工业化新模式;从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实现开放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到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全面纵深发展新格局……思想解放成为江苏经济社会每一次重大转型的先声。当前,金融危机引致的经济危机持续发酵,全球产业格局正面临大调整大洗牌,趁势而上占领发展制高点,机遇难得,稍纵即逝。只有立足创新、争先的发展基点,强化创业、领先的发展中继,实践创优、率先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加积极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铸造江苏科学发展新辉煌。

第8篇: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范文

一、学校基本情况

新民总校始建于1958年,位于天山镇北17公里处,阿斯楞山南麓,欧沐沦河西岸,占地面积3682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这是一所小学、中学九年一贯制标准化学校,现拥有一座集教学、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楼,教学班中学12个,小学 19个,学生1242名,教职工137人,学历合格率100%。

学校强调现代化教育理念,宏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形成了“尊师、守纪、好学、上进”的学风。学校寓德育于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全员有人”的德育体系。

学校重视优化育人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美化、硬化、净化校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培养兴趣,展露才能,创造条件,发展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得到发展 。

二、工作基础

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中,我校坚持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指南,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工齐抓共管,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日益深入人心;用事业发展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广大教职员工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常抓不懈,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学生“四自”管理活动,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师生员工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净化、美化工作,一个良好的校内育人环境已经形成。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作为首要任务,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威力;只有坚持围绕中心强化服务,将各项工作和活动渗透到人才培养和学校改革发展中,渗透到教学和师生日常工作生活中,精神文明建设才有生命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靠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来“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正面引导,以理服人,寓教于乐,精神文明宣传教育才能不断增强说服力;只有坚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才能不断增强吸引力。

在充分看清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一是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尽如人意,少数教职工的法纪观念还比较淡薄,学生违纪现象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主动与违纪现象作斗争的风气尚未形成;三是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实施德育的工作体制尚不完善;四是思想政治工作在观点、内容、方法、手段等许多方面不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尤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创新还缺乏系统的、较为完善的经验;五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三、指导思想

20__——20__年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学校内涵建设的中心和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

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培养四有新人为主题,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准绳,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献为指南,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为重点,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道德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努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低重心地展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四、奋斗目标

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太仆寺旗文明单位评估指标,根据我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际,健全创建工作体制、机制,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努力实现党的建设、思想道德、教学科研、师德师风、学风校风、校务公开与民主管理、校园文化、校容校貌、治安保卫、后勤保障等十个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形成我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和示范基地。经过努力,全校思想理论建设要有新的进展,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有新的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有新的举措,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要有新的提高。

五、条件保障

完善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和改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党政领导要始终坚持和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教育事业发展与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成立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定期专题讨论研究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措施的落实情况,不断提出完善和整改意见,组织和协调全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表彰奖励机制,激发师生员工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动力保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设备和条件,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主要包括:干部师生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经费,校报、广播室等宣传舆论阵地和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组织和参加校内外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经费等。要在现有基础上逐年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经费投入。

六、主要工作

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扎实推进邓小平理论武装工作。重点抓好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成果,继续抓好对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教育,制定和实施党员理论培训规划,争取建设学校自己的党校,并以此为阵地,对全校党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也要有新载体、新突破;学生的政治课教学要有新手段、新办法。

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师德建设作为主线,着力加强广大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弘扬主旋律,抓住各种契机,通过各种形式在师生员工中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帮助广大青年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社会教育资源,不断拓宽教育渠道;开展评选表彰“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继续开展与师生员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宣传;深入加强对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把阵地和载体建设作为基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宣传舆论建设的有效途径。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搞好对内舆论宣传,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外宣传报道,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严格宣传纪律,学校的广播以及对外宣传报道集会等,均应实行党委主管部门审查责任制;恢复校报并切实加强校报建设,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注意发挥广播室、报栏、橱窗、横幅等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

第9篇: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范文

大庆精神是竞争力

企业文化具体作用表现在凝聚力上、形象力上、竞争力上、延续力上。观察成功企业的典型,我们会发现,这些企业屡战屡胜,所凭借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经济实力,更是隐含在商品力和销售力后面的文化力。文化力强大的内在驱动已明显地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体现出来,市场的最终较量,将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

“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是中央领导对大庆油田的殷切希望,这句话也昭示了大庆精神是油田最大的竞争力。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大庆精神之所以是最大的竞争力,首先因为它是文化力。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和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构成的大庆精神,是油田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工作作风和道德准则的集中体现,是大庆油田企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特殊的异常坚韧的文化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大庆企业特色。

大庆精神历经考验

20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面临严峻的考验,国际敌对势力妄图用石油卡住我们的脖子,三年苦难时期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物质条件极端困难。大庆油田,荒野一片、滴水成冰,职工们吃的是苞米面,住的是四壁漏风的工棚。一方面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另一方面我国石油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人预言,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开采出这个大油田。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几万会战职工,经过三年半艰苦卓绝的夺油大战,一举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石油产品基本自给,结束了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促进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全面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源在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迸发的巨大文化力,这种文化力最终形成了大庆持续高产、稳产的生产力。石油大会战中,几万名职工为了甩掉石油落后帽子,团结一心,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论职务高低、不分分内分外,与各种各样的困难作斗争,体现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巨大的凝聚力;为了打井,职工们硬是把设备人拉肩扛到井场,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为了多出油、快出油,他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啃几口冻窝头,困了躺在钻杆下睡一觉。仅1205钻井队在1971年完成的钻井进尺数就远大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显示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强大的战斗力和竞争力。大庆人求实、创新和奉献精神,创造出了大庆油田的辉煌业绩,使大庆成为全国工业的一面旗帜,使大庆人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形象代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展现出了强大的形象力。50多年来,大庆职工充分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保证了油田连续20多年保持年产原油5 000万吨以上,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大庆精神也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样,成为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动力。

有人断言:今后的发展中,文化力将成为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大庆油田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具有战略远见的。

大庆精神不断升华

要实现文化创新,就要持续不断地赋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要从深入挖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新内涵入手,如“爱国”以兴企为本,“创业”以创新为魂,“求实”以诚信为先,“奉献”以共赢为根,将大庆精神由“爱国、创业、求实、奉献”8个字变成一个系统化的充满时代特征的企业精神体系。当务之急,还必须要结合大庆创建百年油田、确保原油持续稳产的新环境来重新阐述“三老四严”,因为“三老四严”是大庆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点。